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3:35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例1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40mg奥美拉唑注射液静脉注射,每12小时注射1次,连用2~3d;50ml生理盐水加0.3mg奥曲肽,经微量静脉泵,以25μg/h的速率进行持续静脉泵注。1.3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3.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具有较重的思想负担,不利于病情转归和康复。医护人员需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予以相应的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起良好的沟通,认真和细致的讲解与疾病有关的机制,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在治疗期间,及时向患者传达治疗流程和治疗效果,可通过讲解成功案例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

1.3.2治疗护理:患者一旦被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需立即视为紧急情况,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并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顺畅,避免呕血进入气管导致窒息。若患者存在低血容量休克情况时,需立即予以吸氧护理,且患者出血期间需严禁进食,积极补充患者血容量,必要时可输血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重视患者主诉,若患者出现眼花、头晕、乏力症状,则立即告知医生。

1.3.3生活护理:由于患者的恢复时间较长,长期需要卧床休息,因此医护人员需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协助。嘱咐患者禁食期间需补充营养,针对出血量较少的患者可食用无刺激性的流食。详细记录患者的输液情况,观察输液导管是否顺畅。对患者皮肤受压出予以适量按摩,避免发生压疮。

1.3.4康复指导:可开设健康讲座或开展健康宣导工作,向患者宣传上消化道出血的起因、治疗、预后和预防,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嘱咐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减少导致疾病复发的因素。

1.4效果评价:①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休克得到纠正,出血现象停止,经实验室检查提示大便潜血为阴性;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出血现象得以改善,休克得到纠正,经实验室检查提示大便潜血为阳性;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出血现象未有改善或呈加重趋势。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其中痊愈率高达82.1%;对照组中痊愈率为61.5%,总有效率仅为84.6%;两组患者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比较:见表1。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例2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胆道等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所致的出血。现将我院2009~2010年收住的49例上消化道出血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4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25~82岁。

1.2 呕吐与黑粪观察一般来说,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粪。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粪护理论文,但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亦可仅见黑粪,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出血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总之,上消化道出血者均有黑粪,但不一定有呕血。呕血及黑粪的颜色、性质与出血的量和速度有关。呕血呈鲜红色或血块提示出血量大且速度快,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如呕血呈咖啡色,则表明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长,经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黑粪呈柏油样护理论文,是由于血红蛋白中铁与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当出血量大且速度快时,血液在肠内推进较快,粪便可呈暗红甚至鲜红。

1.3 出血量的估计和实验室指标评估 呕血说明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一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如超过1 000ml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如患者由平卧改为半卧时即出现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头晕出汗甚至晕厥则表示出血量大。大便潜血检查具有快速、简便、实用性强等特点,对明确消化道少量出血具有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作用。检查血红蛋白浓度可判断出血量。动态观察血红蛋白,可判断患者出血是否停止和有无再次出血。

1.4 出血持续或停止的观察48小时内未再有新的出血者可能提示出血已停止;第一次出血量大者易再出血,呕血者比仅有黑粪更易再出血;门脉高压出血比溃疡病出血易再出血;老年人易再出血。有下列迹象者应认为有继续出血或再出血:①反复呕血及黑便次数增多护理论文,粪质稀薄、色泽暗红,伴肠鸣音亢进。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补夜、输血未改善者。③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测定不断下降者。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BUN持续或再次升高者[2]。

1.5 氮质血症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时可出现肠源性、肾前性及肾性三种氮质血症。肠道出血量超过1 000ml时血BUN可升至正常的1倍,肠道无继续出血1~2天血BUN可降至正常。在低血容量、休克被纠正后血BUN可恢复正常,否则可能有肾性氮质血症的存在,应根据肾脏病变发展不同阶段进行有效的抢救治疗。

2 护理

2.1 出血的观察护理 出血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30°以保证脑部供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保持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以粗针头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测定中心静脉压[1]。大量呕血者应禁食。进行心电监护,保暖,准备吸氧。留置胃管护理论文,可及时抽取胃内容物监测出血情况,还可以从胃管注入治疗药物。准确记录出入量,备好氧气、吸引器、止血药等急救器材以备急用。补充血容量,在配血的过程中可先输入代血浆,对扩容及维持渗透压均有良好作用。注意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2.2 心理护理 呕血或黑便会使患者的精神紧张和恐惧,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致使胃酸分泌增多、胃蠕动加强、增加胃肠黏膜损伤、削弱黏膜的保护因素而加重出血。因此,应关心、安慰患者,使其安静休息护理论文,及时清除血迹污物以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消除恐惧心理,有利于止血。可以允许家属陪伴,使患者有安全感。

2.3 饮食护理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的不同饮食的要求各不相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大出血已有4小时以上不再呕血或者从胃管抽出胃内容物未证明有新鲜出血者可进少量温凉、清淡流质饮食,但需定时定量,这对消化性溃疡尤为重要,因进食可减少胃收缩运动并可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出血停止后渐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的半流质软食,少量多餐渐改为正常饮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后1~2天渐进高热量、高纤维素流质护理论文,限制钠和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应细嚼慢咽防止损伤曲张的静脉而再次出血。

2.4 体温变化观察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时体温可不升;出血后24小时内或休克被控制后可能有低热或中度热,但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这可能是出血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贫血或循环衰竭等因素致使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所致。体温超过38.5℃应考虑出血后诱发感染,如持续不退或退后又上升应考虑再出血的可能。

2.5 卫生宣教各类消化道出血均有不同的诱因,如饮酒、过度疲劳、受凉、饮食不当、暴饮暴食、饥饿、辛辣刺激饮食、大量饮用汽水、服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情绪改变等都可导致溃疡出血的发生。应将卫生知识交给患者护理论文,让患者掌握随诊指标,如感头昏、心慌、出冷汗、上腹不适、呕吐或排黑便应立即就近诊治。

3 讨论上消化道出血易诊断,治疗方案明确,护理质量的高低对疾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针对上消化道出血配合临床治疗,制定完整、严格的护理措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俞见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03期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例3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外,还对其进行内科护理。

1.2.1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开展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急救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3方面内容。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以及口腔和便血护理。上消化道出血预防主要是根据患者病发原因,预先做好护理可能需要的准备。比如有出血先兆的,要注意患者喉部是否有异物感和痒感,胃部是否有烧灼或者恶心症状,通过血压和尿量的检测,预判病情,提前准备好药品和器具,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急救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生命垂危时采取的措施,因此要特别注意患者有无休克或者肝昏迷等症状。用药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嘱咐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信息;防止发生药物使用不当的情况。

1.2.2内科护理

1.2.2.1舒适度护理由于随季节变化,温湿度发生变化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病发时间具有季节性;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氛围,维持病室环境干净、整洁、安静,将病室温度及湿度分别调节在22℃~24℃和55%~60%的范围内。

1.2.2.2病情监测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医生并及时做出应急处理。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监测并记录,发现患者出现呕血、吐血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1.2.2.3上消化道出血时的护理建立好至少2条静脉通路,遵医嘱补充有效血容量以防止休克,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尿量、有效循环血量、神志意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及时纠正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1.2.2.4饮食护理在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期间应当禁止喝水,当患者出血停止后,可给予其饮用温凉的流质食物,等到患者病情完全稳定下来后,再给予患者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嘱患者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咖啡和辣椒等。

1.2.2.5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尽可能的满足。对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时消除其异常心理情绪。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加强其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认知程度,对其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以消除其心理恐惧,树立其治愈出院的信心。

1.3观察指标选择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情况作为护理效果的判定依据,依次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治愈:12h内无出血现象,患者生命体征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好转:24h内无出血现象,患者生命体征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无效:护理前后患者无明显改善。护理总有效率=(治愈+好转)/该组患者总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基础护理)治愈22例,好转4例,护理总有效率仅为65%;而干预组(内科护理)治愈30例,好转8例,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5%;干预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只进行基础护理的对照组的满意度仅为62.5%,实施内科护理后(干预组)满意度提高至97.5%,仅有1例患者不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例4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8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58-02

上消息道大出血是内科常见急危症之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等脏器)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包括呕血和便血,出血量≥1000ml。患者有效循环血量税减到20%以上。抢救不及时临床死亡率达到10%[1]。临床症状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临床治疗和全方位的护理,而且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和尽量减少医疗费用上做出了贡献。现将我院消化内科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过的58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进行回顾式分析和总结,现将其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份-2013年2月份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58例。根据患者知情自愿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年龄在37-75岁之间,平均年龄:56岁。其中,男36例,女22例。男女比例为1.6±0.3:0.9±0.3,消化性溃疡引起大出血26例,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9例,胃癌晚期出血6例,肝硬化肝癌晚期4例,急性糜烂性胃炎导致大出血2例,胰腺癌导致胃底静脉出血1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一般健康宣教方法,定期组织病人进行集体的消化道大出血相关知识讲座,让患者了解消化性溃疡与生活不良习惯有关,对消化性溃疡的不重视就会有消化道出血的危险。

1.2.2 实验组 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从入院起,就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组成。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路径表格,路径图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参考时间、具体护理计划、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教育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出院指导、随访计划和效果评价。

1.2.3 详细措施 ①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知识的渴求,保证治疗和护理的切实有效,保证健康教育的科学性、知识性、与医疗组紧密结合,在科主任护理路径小组长的带领下,和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对病人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进行了解,积极治疗消化性溃疡,共同编写护理路径图。②护理路径图的实施,由护理组长和当班责任护士做入院宣教和健康教育,出血量大的患者暂停健康宣教,以治疗为主。③护士长和护理路径组长定期检查护理路径的实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跟进改善护理措施,并抽查病人,了解患者及家属掌握知识的情况,并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大讨论和专题查房。

2 结 果

临床护理路径组在住院期间止血速度快、其住院天数、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医疗花费明显少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却相应提高,见表1。

3 讨 论

临床护理路径又称临床护理程序,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护理的一整套集医疗、护理整体工作计划,包括根据病情制定的护理流程图和详尽的治疗和照顾计划。是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新课标,是在整体护理上基础上的优化与创新。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路径标准流程:①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大出血。②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内科理论与实践》符合该诊断的。有呕血和黑便史,出血量在1000ml以上,1500ml以下。有心悸、恶心、乏力、眩晕等症状,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无外科适应症者。③常规治疗: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失血量补血补液,应用止血药物、抑酸药物、保护胃粘膜药物。④辅助检查:在24-48小时内做内窥镜检查以确诊;常血尿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等。⑤出院标准:经内窥镜检查出血停止,生命体征稳定,尿量正常。饮食恢复,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知识掌握度和满意度,使患者对消化道出血和以往的消化性溃疡有了充分的认识,消除了对出血的各种紧张情绪,减少了并发症。满足了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提高了满意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是临床上值得研究和推广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例5

结论:对脑出血后并消化道出血者的患者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减少致死率致残率等都有具有重要的意义。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5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11-01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双高特点,而消化道出血作为脑出血的并发症,不仅发生率极高,还会加重患者的脑部损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而对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早期防控和积极护理干预无论对患者的治疗还是预后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我院收治的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讨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中关于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且患者均经脑部CT检查确诊。

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从41岁到8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8.2±3.4)岁;其中包括脑干出血3例,小脑出血2例,丘脑出血2例,脑叶出血1例,基底节出血15例;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在脑出血发生后的1周内的计10例,1周后的13例。参与调查研究的患者均不属于原发性出血。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有脑出血的典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患者的脑部出血量均在20ml以上。

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表现是呕吐物或围观内可见咖啡色液体(18例)或者柏油样便(5例),且所有患者的潜血试验呈阳性。

1.2 护理方法。体位与呼吸护理: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十分凶险,所以在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后,要及时对患者的病情作准确评估,指导患者卧床并将头偏向一侧。将呼吸道的异物、分泌物清理干净后,给予吸氧护理,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情况,可进行气管插管吸氧。

生命体征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血压、心率、体温、呕吐物与分泌物、上腹饱胀情况、意识与神志等。观察并检验患者饿的呕吐物与分泌物,做好记录和报告,一旦出现危险信号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患者收缩压超过200mmHg时,可选择温和的降压药物治疗。

药物护理:开放静脉通路,使用静脉留置针,为大量出血的患者补充血容量,同时给予止血类药物,维持患者机体的有效血容量。早期出血量较少的情况下,放置胃管,并通过胃管注入肾上腺素或者含凝血酶的生理盐水。同时,给予患者奥美拉唑静脉注射。

皮肤护理:鉴于脑出血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偏瘫或者意识障碍的情况,所以,要做好患者皮肤的清洁工作,防止出现压疮,尤其是在大小便后,要对患者温和护理,避免对皮肤的刺激,同时及时更换床单,保持环境的卫生清洁。

饮食和情志护理:急性出血或者出血量较大的患者要求禁食一到两天,在此期间,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营养液,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病情好转可以进食之后,要保证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避免使用刺激性食物,使用清淡偏碱性流食,少食多餐。患者呕吐后做好口腔清洁护理。

神志清醒的患者要给予必要的心理抚慰和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的情绪,同时向患者及家属阐释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主动配合护理工作,树立治疗的信心。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患者经整体性综合护理干预,病情好转并趋于稳定22例,且病情均在1周内得到控制,总有效率为95.6%,1例患者因病情恶化死亡。在好转的22例患者中,有1例存在轻微后遗症。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R48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75-01

从中医学的角度讲,上消化道出血是属于血证的范畴,是指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窍或下泄于后阴所形成的疾患。。上消化道出血在内科疾病中属于极其常见的急重症,一般起病突然且疾病的发展迅速。临床上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于胃或十二指肠的溃疡,另外还有肝硬化时门脉高压所导致食管静脉的曲张进而静脉破裂。上消化道出血在中医理论上主要是由于肝火犯胃或者脾不统血。此病的症状常表现为腹胀腹痛,情绪不安,口吐鲜血,排黑便,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此病抢救时的关键是止血迅速有效,除了紧急止血,护理工作者的精心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保障。单纯的西医护理的远期效果较差,中医护理有西医护理所不能及之处,亦有一定缺陷。本片回顾性分析中医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6 例,女性患者24 例;年龄范围为35到46岁;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29 例,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患者15 例,酗酒或者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等所致的出血患者6 例。

1.2方法:进行病情观察,从中医学的角度对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型并辩证给药护理。进行相应的饮食、情志、生活护理。

1.3统计学分析处理

试验组和对照组数据的表示都用均数±标准差(x-±s),只有P

2实验结果

大便潜血转阴的时间为1到9天。痊愈37例,占74%,显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

3讨论

3.1讨论法:(1)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大便和呕吐物的色,质、量等并做好记录,观察患者气色,如果有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血压降低以及呼吸急促等,一般是因为气随血脱而休克,要及时抢救。观察患者的神情,若表情淡漠等,要及时止血与补血。观察患者的舌,如果舌干少津,一般是气血亏虚的表现。要及时获得患者身体情况。

(2)给药饮食护理与临证施护上消化道出血按照病因分为虚、实两类。实证主要是热证,虚证是阴虚有热或脾虚不统血,后者无热。在中医护理上需要注意临证施护,不能一概而论之。对于胃热炽盛型,由于它是呕血为主的实热,在护理时,要注意在服药后半小时以内不可进食和饮水。便血的患者在血止住以后,要给患者一些温良清淡的流质饮食,护理中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而应少食多餐。对于肝火犯胃型,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大出血时应遵照医嘱,迅速补充血容量若呕血不止,嘱患者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针刺合谷、足三里、内关等以祛火止血。护理工作者应劝患者心情平静,室内应光线暗一些。食道静脉曲张进而破裂出血的患者,在急性期应禁食,并尽量避免粗糙坚硬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饮食注意细嚼慢咽。对于脾不统血型,临床症状以呕血为虚证。护理时要注意要多加休息,不能太过疲劳。如果气损及阳要加强保暖。饮食上主要给患者提供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粥以及鸡蛋羹等既有营养又方便食用的流质食物。梁门等。在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时,注意汤剂最好凉服或者温服,避免过热刺激胃粘膜从而出现再出血,服药后腹部适当进行保暖十分必要。平时可采用针刺疗法,如穴合谷、足三里、内关、脾俞、涌泉,梁门等,或耳穴压豆肾上腺,皮质下,神门等穴。

(3)健康教育宣传向患者和家属讲述本病相关知识,使他们对本病有所了解,对于护理过程意义重大。护理工作人员教会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对出血的早期征象识别,对病情观察仔细,这样有利于出现任何情况及时和值班的护士以及医生联系。告知患者的生活注意事项,提高其自身的调节能力,使其不过度劳累,防治疾病的复发。

(4)情志的护理上消化道出血可由情志不畅进一步引起肝气郁结,进而气郁化火,肝火犯胃。因此对患者情志的护理十分重要。针对患者情绪的波动和躁动不安,护理工作者应耐心安慰,护理时要注意动作不能过重,消除患者的不安与烦躁。

(5)生活护理病房宜安静,整洁,定时开窗通风,护理人员要耐心对待患者,喂药时动作要轻。患者处于急性出血期时,切勿让患者独自去厕所,最好让患者在床上大小便。中药食疗和治疗相结合,如让患者吃些枸杞蒸蛋等。

上消化道出血发病非常急,因此要时刻注意观察,细心护理,使患者得以转危为安。

3.2问题:

(1)中医护理中个体差异的表现较大,需要护理工作者时刻警惕。

(2)对患者的分型有一定难度,切记综合分析,防治错治错护。

(3)中医护理相对起效较慢,对于急性出血有一定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结合西医护理。

参考文献

[1]姚春卫.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 中国中医急症, 2013, 22(11): 1988-1989.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例7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病因主要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胃炎、门脉高压、胃癌、急性胃黏膜损害等,造成患者屈氏韧带上部的消化道发生病变,进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1]。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如果出血量较大,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一定要注意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才能提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1例,男性37例,女性24例;年龄15-78岁,平均(39.4±2.6)岁。本组病例的病因为:门脉高压22例,消化性溃疡1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1例,胃炎8例,应激性溃疡3例,其他疾病2例。本组病例入院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出血量和相关临床症状,及时给予补充血容量、抗休克等处理,同时给予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奥美拉唑等止血药物进行治疗,其中使用三腔二囊管进行治疗4例。

1.2 方法

1.2.1 一般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神志、皮肤、体温、甲床色泽等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随时进行测量与记录,当患者出现恶心、血压降低、口渴、胃部灼热感、心悸、脉搏加快等上消化道出血先兆时,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以防止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症状。在医生赶来前,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应的急救处理。在患者卧床期间,应注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部分患者出现呕血症状时,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呕血时造成呼吸道的阻塞,甚至出现误吸入气管的现象。当患者因失血量过多出现休克症状时,护理人员应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以有效扩充患者的血容量,达到迅速止血的效果。在为患者扩容的同时,护理人员还要注意维持患者电解质的平衡,尽快配血,抢救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防止因补液过多而诱发患者再次出血。

1.2.2 心理护理: 在本组病例的临床护理中,多数患者出现恐惧、紧张、忧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因心理影响有可能导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加重,甚至出现反复出血的症状。特别是对于出现大出血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心理护理,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耐心的为患者讲解治疗流程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护理人员要注意态度和蔼、语气亲切,要使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产生亲近感。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动作的娴熟、准确,以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相关临床救护工作。

1.2.3 药物治疗护理: 在本组病例的临床治疗中,给予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奥美拉唑等止血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垂体后叶素是最为常用的药物品种之一,其具有收缩患者内脏血管和减少门静脉血流的功效,进而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2]。在垂体后叶素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控制药液的滴速,从而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在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排便、腹痛等不良反应,必要可以适当减慢滴速。在其他止血药物的使用中,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特别是要注意药物的剂量、服药时间及注意事项等。

1.2.4 饮食护理: 在本组病例的临床护理中,饮食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上消化道出血量较少的患者,在口服温盐水后,逐渐给予流食及半流食,以提升患者胃内的PH值,减少胃液对于胃黏膜的损害,并加速患者胃肠道的止血效果。待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适当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的少渣软食。对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严格限制患者摄入钠盐或蛋白质,以免加重患者的腹水症状或诱发肝性脑病。

1.2.5 出院指导: 在本组病例出院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了出院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了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的医学常识,患者应具备辨别上消化道出血早期征象与应对措施的能力。在患者出院后,应合理控制饮食,一定要戒烟、戒酒,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在患者出院后,还要注意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各种药物,定期到医院接受复查。

2 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本组病例在24h内停止出血症状56例(91.8%),48h内停止出血症状4例(6.6%),因抢救无效而导致死亡1例(1.6%)。患者出院前的随访中,对于护理工作非常满意54例(88.5%),满意6例(9.8%),不满意1例(1.7%),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8.3%。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以呕血、黑便等为主要判断标准,患者有可能出现发热、呕血、黑便、腹痛等临床症状。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治中,如果处理措施不当,极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在上消化道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必须密切注意患者体征的变化情况,尤其是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防止因呕血而引起窒息的症状,从而保障患者的脑部供血充足。在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血压、脉搏及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情况变化,对于出血症状严重的患者则要密切观察他们呕吐物与排泄物的性状。在患者给予药物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静脉压与血压等,及时进行输液量、输液速度的调整。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与出院指导,全面提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R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088-02

上消化道出血是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疾病及全身疾病所引起的出血。临床表现为黑粪、呕血、血便等,并伴有因血容量减少而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1]。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对我院7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患者76例, 其中男56 例,女20例,年龄在35岁~68 岁,平均46.1 岁,由下列疾病所引发,详见表1。

表1:(单位:例)

1.2 临床护理方法:

1.2.1 病情观察:观察呕血、黑便及血便的性质、量、次数,以估计出血量,注意有无头晕、乏力、心悸、口渴等全身症状。观察静脉的充血情况及肢体温度,皮肤、指甲的色泽、记录每小时尿量,观察脉搏、血压变化,及早发现休克征象,及时处理。判断出血严重度:①轻度出血:失血量占全身总量10%~15%,出血量小于500mL,可无症状或者轻度头晕,血压、脉搏正常,随之可出现头晕疲乏,皮肤苍白,畏寒,脉搏、血压随着而改变,尿色加深。②中度出血:失血占全身总量的20%,出血量在500~1000mL,有头晕、血压下降至90mmhg,烦躁、心悸、口渴、尿少,经卧位休息症状能够减轻。③重度出血:四肢厥冷、尿少或尿闭,甚至意识模糊,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检查时发现,收缩压在60~80mmhg以下,或比基础血压下降超过25%,脉搏在120次/分以上;血红蛋白低于70g/L ;中心静脉压减低。急性大出血患者,若出血量在循环血量的30%以上时,则有神志不清、 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急性循环衰竭甚至休克的表现[2]。

1. 2.2 止血护理:包括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药物止血的护理、影像科介入止血的护理、内镜止血的护理等[3]。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在两囊内注入冷盐水,可压迫食管胃底局部血管,同时局部低温也可促使血管收缩,提高止血效果;药物止血我院采用输液泵静脉给药,根据出血量来调整滴注速度,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同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外渗现象发生,输液泵较普通输液方法控制出血更加有效。内镜止血和影像科介入止血,应首先说明此操作的必要性,安慰鼓励患者,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常规注射阿托品和安定。术后观察有无再出血。

1.2.3 心理护理:保持病室安静、清洁、舒适,同时护理人员应以同情、理解的心境,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患者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

1.2.4 一般护理:①饮食:少量出血,临床上无明显活动性出血、无呕吐者,可选择没有刺激性的流质饮食。为了避兔食物刺激而加重出血,在急性大出血伴有恶心、呕吐者,在出血期间需要禁食[4]。出血停止后按序给予温凉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易消化的软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逐渐改为正常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为宜,避免生冷硬及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不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②休息:轻者,卧床休息可短时离床轻微活动;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证睡眠质量,消除任何不良刺激。③取舒适,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④禁食期间,每日做口腔护理2次。呕血时应随时保持口腔清洁。⑤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

2 结果

本组7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经过系统的临床护理,显效6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有效率为98.7%。

3 结论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急救措施与预见性的护理方法,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避免了再次出血,有效地减少了临床并发症。

4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仅和病因、治疗有关系,而且与临床护理也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本组调查分析显示,个体化的精心护理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临床效果。在调查中发现,呕血、黑便与进食的不规则性有关,根据不同的个体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预见性的护理是使患者得到良好治疗的关键,护理人员应当了解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的诱因、病因、发病特点以及对各大器官有何影响等等,针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增强护理工作的预见性,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进行。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必要措施。饮食护理不但能够有效地减少出血,而且能够有效预防复发、帮助止血,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心理护理要坚持经常,解释病情,安慰和鼓励病人,树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信心,帮助患者解除焦虑、恐惧、神经过敏、悲观失望、忧郁苦闷等心理状态,减轻压力,同时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治疗环境,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均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发病急速,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病情虽然较为严重,但只要及时就医,采取有效的止血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常见疾病,大家要重视它的临床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3- 484

[2] 陈文彬, 潘祥林.诊断学[M].第 7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

[3] 朱建梅, 梁美权.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J] . 现代医药卫生, 2009,(25)10:1521

[4] 罗玲.肝硬化的饮食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7126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例9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内科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和胆道等疾病引起的出血,也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明显呕血、便血,出血量较大,短时间内Hb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36例。其中男94例,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41.6岁;女42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36.3岁。其中,消化性溃疡84例,十二指肠病变1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1例,胃癌13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休克。经过积极治疗护理,痊愈121例,好转出院6例,转外科治疗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

2 护理体会

2.1 常规护理

保持病房安静,嘱病人严格卧床休息,取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病人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神志、尿量及呕、便血的色、量、质。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观察用药疗效。准确记录好出入量、监测每小时尿量,及早发现并发症,同时抽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和血型,以备输血。给予低流量吸氧2-4L/min。

2.2 输液输血护理 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宜选择中心静脉置管或外周静脉留置针,建立2~3条静脉通路,实施输血、输液。输液开始宜快,对脉搏>120次/分、收缩压

及时输注红细胞悬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应给予新鲜红细胞输注,尽量维持血压平稳,同时应认真观察穿刺部位,防止体液外渗。在输血过程中应严密观察,随时留意患者是否出现心悸、寒战、胸闷、气短等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应即刻停止输血并应用抗过敏药物。

2.3 饮食护理 

正确的饮食护理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病情恢复及防止复发有着重要的作用。指导病人大出血期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按序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饮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应限制蛋白质和钠的摄入,避免进食过热和粗糙食物;生活不能自理及昏迷病人,需进行口腔护理,特别是呕血时应随时清理口腔残留积血。

2.4 心理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因突然发病且来势凶猛,特别是首次发病的病人,不论病情轻重及年龄大小,均会出现极度恐惧,不知所措,焦虑,烦躁,甚至濒死感。因此,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首先,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处理病人出现的各种状况,动作敏捷地进行急救护理,以娴熟的操作流程,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赢得病人的信任。其次,在病人病情稳定后,应及时向病人进行病情说明和相关解释,向病人介绍疾病的可治疗性和现有的成功病例,帮助其树立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5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易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贫血、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体温、每小时尿量、中心静脉压力等数值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妥善处理。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因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失血和肠道内积血不能及时排除导致血氨升高,容易诱发肝性脑病。[3]所以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定向力、行为、意识等的改变,双臂震颤等肝性脑病的前期症状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3 讨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症,发病原因较多,其中80%以上的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等,死亡率可达25%以上[4],护士应掌握不同病人出血原因,及时了解其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情况进行周密观察,

及时向医生提供患者一线的临床详细资料,为抢救和治疗争取时间,与医生密切配合,对症护理。通过细致护理,及时发现和预防再次出血的可能。同时,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心理干预和饮食护理也非常重要,这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预见性,平时多学习和掌握心理护理知识,并灵活运用。通过观察了解病人、家属心理情况,进行预见性指导和护理,使病人保持平稳心态、信任医护人员,促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确保治疗方案顺利实施,提高护理质量和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7

[2]黄恒慧.上消化道出血90例护理体会[J]辽宁医学杂志,2010,24(6):328.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例10

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可诱发肝昏迷、肝性脑病等。因此本次研究拟收集我科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我科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45例研究组与45例对照组,两组接受相同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全程优质护理。研究组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6.8±15.2)岁。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45.7±14.3)岁。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基础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护士观察患者临床表现,监测病人生命体征,观察病人意识、精神,有无嗜睡,每日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通过疾病宣传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于出血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应严格控制其进行卧床休养,病情缓解后才能逐渐开始进行缓慢的运动;快速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止血、配血、必要时输血;患者均给予禁食,出血停止后逐渐开始常规饮食。

1.3 优质护理方法 (1)护理部派出护长及护理骨干到兄弟医院学习优质护理的经验,组织护士学习关于优质护理的文献报道,取长补短,其次所有成员要统一思想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工作的自觉性。(2)采将无缝隙的工作制度,工作范畴为生活护理及专科护理,采用电子排班表,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病区护士的工作量,采用重病人优先排班,轻病人减少护理工作量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效率。(3)将优质护理纳入到护士绩效考核之中,能护士的护理质量与经济效益相结合。(4)建立多专业,科学规范,长短结合的培训制度,提高护士优质护理水平,规范基础护理操作流程。(5)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满足患者身体、心理、精神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需要。拉近护士与患者空间与情感的距离。(6)认真学习《临床护理文书规范》,简化护理文书,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7)护士主动发现患者需要,解决患者以往需要靠“呼叫铃”的问题。(8)护理人员与患者耐心解释病情,对于需要使用急诊内镜止血的患者,护士要告知患者急诊内镜手术的必要性,将手术适应症、术后可能的并发症与患者沟通,疏导患者不良心理。对于患者的要求尽量满足,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积极配合治疗。(9)保持室内通风,干燥,患者绝对卧床,鼻导管吸氧,有烦躁不安时,给予镇静剂,但禁用吗啡,以免发生呼吸抑制。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有呕血时,将头偏向一侧,对于昏迷的患者,将口腔中的血块,异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2014年国家卫生部强调护理工作要与“患者”、“社会”贴近,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本次研究将优质护理用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1,2]。我们研究发现接受优质护理的研究组在总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消化道出血量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研究指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时多病情危重,患者有濒死感,因此有很多患者有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这就需要护士耐心安慰劝导患者,调整患者不良情绪。研究指出患者住院期间乐观积极的情绪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病情的康复。此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有不良生活习惯,发病时多饮食不规律,工作劳累引起。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护士要细致、认真的将肝硬化的发病特点、治疗手段、饮食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出院后再次出血的风险[3]。此外还有研究认为优质护理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增进了护患关系。而且优质护理不仅能提升医院形象,还能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4]。

综上所述,优质的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重要手段,优质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胃出血的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周冰,王燕,王风华,等.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12,21(18):2417-2418.

[2] 李燕玲,王雅玲.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中国医学杂志,2013,3(5):249.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论文例11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123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152-02

肝硬化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弥漫性进行性的肝脏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为肝细胞广泛性受损、变性、坏死、萎缩,并逐步被纤维组织代替,最后导致肝小叶结构被破坏,肝脏变硬,形成肝硬化。临床以病毒性肝炎(乙型)所致的最为常见,血吸虫病、乙醇中毒、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的次之。本病主要以肝功能损害及门脉高压引起的相应症状为主要表现,晚期常有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在广泛的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增生并有再生小节的形成,从而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最终发展为肝硬化。临床上以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病变的晚期可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肝昏迷、上消化道大出血、继发感染等,对身体的危害极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降低患者的临床护理问题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是护理工作者一直探讨的问题。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延长了患者的存活时间,效果良好。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07年5月~2009年3月收入院的98例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合理的护理干预,其中男66例,女32例,年龄55~7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者69例,初中以下者29例。其中明确为肝炎后肝硬化76例,酒精性肝硬化22例。出血量为150~1000ml不等。小量出血40例(出血量1000ml)。主要的诱因有,饮食不当,劳累,情绪激动,无诱因等,经积极抢救及护理治愈92例,占93.88%,治愈出院4例,占4.08%,死亡2例,占2.04%。

1.2 方法:依据患者就诊期间的记录,护理记录以及问卷调查表等形式的回顾性调查,进行消化道出血诱因的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统计资料采用χ2检验和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1.4 结果:从(表2)显示的结果来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诱因与饮食不当、劳累关系极为密切。在98例患者中,饮食不当67例,占68.37%,劳累20例,占20.41%,情绪激动7例,占7.14%,没有诱因的4例,占4.08%。

表1 98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

治疗情况例数百分比%

治愈9293.88

治愈出院44.08

死亡22.04

表2 98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与诱因的关系

诱因例数百分比%

饮食不当6768.37

劳累2020.41

情绪激动77.14

其他44.08

2.护理干预措施

2.1 一般护理:根据病人病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针对性有计划护理,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方式作好心理护理。首先取得病员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帮助病人消除恐惧心理及思想顾虑,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时,要按其临床特点全面仔细地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病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缩短病程,使病人渡过难关,达到短期治愈的效果。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作好详细的记录。体温的高低、热程的长短、血压的变化都是反映病情轻重及病情变化的标志,所以,必须加强对生命体征的临床监护,掌握疾病转期的早期表现。[1]

2.2 预见性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除了临床上精心治疗抢救外,护理工作好坏也是关键。首先要做好抢救准备,提前备好急救用物及药品,特别是对那些以往有过出血史或出血倾向的病人,除查血型及血常规外,则应备足血源,必要时抽血放冰箱内保留血样,以便出血时及时配血、争取时间,及早输血。密切观察病情,尽早发现先兆出血,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往往突然发病,来势凶猛,在数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或循环血量的20%。一旦患者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等症状,应想到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头晕、心悸,皮肤粘膜苍白,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表现,既使无血压下降,也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2]

2.3 心理干预:通过护士讲解有关肝硬化的知识,解除患者心理负担,获知只有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才会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护理人员不懈努力的工作态度,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取得家属的配合,提高治疗护理的质量,避免和减少临床护理问题的发生。

2.4 饮食护理:饮食护理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不仅是保证营养供应。而且还能起到治疗作用。做好饮食护理,增进病人食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责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病人饮食是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决定的,一定要按照医生嘱咐的饮食种类和宜忌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变动。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另一原因是饮食,粗硬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可损伤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和胃粘膜而引起大量呕血及便血,故病人人院后先禁食24小时再给冷流质饮食,逐渐给半流质饮食。在保证病人合理饮食的情况下,认真检查家属送来的食物,防止有的家属不不遵守饮食制度,盲目的为病人提供不合理的饮食引起或加重出血。[3]

3.讨论

3.1 急救治疗护理原则。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常常达到1000以上或循环血量的20%。临床护理工作中一定要重视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系统性护理,积极采取上述措施,对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给予系统而科学的观察护理,是帮助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重视护理可以有助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康复,从而达到保存生命、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的目的。[4]

3.2 腹内压增高、过度劳累、情绪不稳定也是导致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护理人员应指导并鼓励患者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应强调活动量以运动中微汗、轻度呼吸增快、无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如慢步行走、打太极拳等,避免做抬举重物、用力蹬车等强度较大的工作。影响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护理进展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憋气排便。积极预防感冒,防止打喷嚏、咳嗽而致腹压升高;保证充足的睡眠。

4.结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多合并休克,死亡率高,及时的救治与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应开辟“绿色通道”,及早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由护理人员护送到病区,保证规范化的专业护理。[5]

参考文献

[1] 董慰慈.护理学基础.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33-50,101-114.

[2] 王召芳,任淑萍.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