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4:26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例1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现在我就来说一下我的小论文:

前几天,叔叔阿姨们就送来了好几盆花和几株树。门口、客厅里、房间里和阳台上都摆上了盆景。我对爸爸说:“我们家都有成植物园了,摆那么多的植物干吗?”爸爸笑着说:“植物能制造气氛,净化空气,人和动物谁都离不开它们,离开了它们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为什么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将信将疑。决定做几个小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

星期天,我从车库里抓来两只老鼠。这两只可怜的小老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珑老鼠放在一个大鱼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缸着壁,绕着缸底快速地向前窜。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绕圈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顿时,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叶茂的植物。然后轻轻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鱼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例2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现在我就来说一下我的小论文:

    前几天,叔叔阿姨们就送来了好几盆花和几株树。门口、客厅里、房间里和阳台上都摆上了盆景。我对爸爸说:“我们家都有成植物园了,摆那么多的植物干吗?”爸爸笑着说:“植物能制造气氛,净化空气,人和动物谁都离不开它们,离开了它们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为什么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将信将疑。决定做几个小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 

    星期天,我从车库里抓来两只老鼠。这两只可怜的小老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珑老鼠放在一个大鱼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缸着壁,绕着缸底快速地向前窜。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绕圈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顿时,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叶茂的植物。然后轻轻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鱼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例3

    【关 键 词】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邓小平理论/组成部分/发展机理

    【 正 文】

    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关心和密切注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具体、直接地指导和大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孕育和形成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现实作用,已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全面地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建设四个现代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迄今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中,并没有把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放在应有的高度。事实上,无论从内容、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看,科学技术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系统中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子系统,它应占有自己的位置,把它分散在邓小平理论的其他部分中进行研究和阐述是不恰当的,不利于更深刻地揭示它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一、丰富的内容和完整的体系

    仅仅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看,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内容就已是非常丰富、深邃的了,涉及到相当广泛的领域,主要有下面6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政治斗争的意义;3.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4.双管齐下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5.国家要发展就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6.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在多种场合、多次对上述6方面作过深刻的说明和论证。例如: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谈话”及同年“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具体、系统地阐述和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1986年“会见李政道夫妇的谈话”、1988年“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的讲话”等文献,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政治斗争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1977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年“同中央两位同志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9年“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的报告”、1982年“陪同金日成去四川访问途中的谈话”、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献,非常透彻地分析和阐述了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的道理;1977年“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83年“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强调要抓住体制改革这一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用双管齐下的方法使科技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并提出了更具体、对现实更有指导意义的理论;1975年“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姆维尼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中外历史和现实说明国家要发展不引进先进的经验和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远的国策;在上述众多文献中,邓小平还多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论述过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述6个方面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简明、精辟地阐述了当代科学技术同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对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世界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意义。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结构、自成体系的系统,但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中,它又是一个与其他部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占有自己独特位置、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子系统。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在论述其他领域的问题时,往往都从科学技术的视角加以考虑,有时还从科学技术对所论述问题起的作用和具有的意义加以说明。在论述到科学技术的问题时,往往又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其他领域的实际,邓小平对当代科学技术的特性、作用、意义的认识是非常深邃的。如果我们考察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留下的理论宝库,除恩格斯之外,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可以说是最深刻、最全面、最自成体系的。

    二、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缩影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例4

文章摘要: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在全区中小学中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培养……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在全区中小学中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为积极响应我区创建省科普示范城区的要求,结合我区中小学科技活动特色,经研究决定举办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一、主办单位:鸠江区教育局二、承办单位:芜湖市第三十二中学三、活动时间:暂定2007年11月22日前后(具体时间根据天气情况确定)四、参加对象:区中小学生、区中小学科技辅导员五、活动方案(一)组织领导1、成立活动组委会组委会负责科技节活动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活动的组织实施,协助新闻媒体对活动的宣传报道等工作.2、组委会名单主任:赵敬东副主任:杨祥衡李广庆许斌陶承军成员:姚晓虎曹小谋汪文付杨正安邢修林吴云杨国强胡宗品(二)活动要求1、各校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的开展,加强宣传力度,在全校营造良好的重科教氛围,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有力支持.2、报名截止日期为2007年11月15日,请各校将科技节报名表(见附件)通过电子政务报区电教馆.(三)活动项目竞赛项目1、发明创造类:作品内容不限,要求是学生个人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制作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意义的实物作品.2、创意设计类:指因原材料、工艺等限制未能做出实物的创新设计,但必须是根据科学原理可以完成的(金点子).3、科学小论文:指中小学生源于科技活动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如:实验报告、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4、科技展板评比及展示.5、现场电脑科幻画.6、热气球升空.7、手掷纸质模型滑翔机.(直线距离)展示项目1、机器人展演.2、叶脉画制作演示.3、凤鸣科普站“校园科技接力”活动展示.(四)评审标准1、发明创造、创意设计、科学论文类评审标准“三自”原则和“三性”原则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选择的.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先进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技术水平与难易程度.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该项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有创意;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小学生的项目在依据“三自”和“三性”原则的同时,根据目前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和水平,融入“做中学”科学教育理念,重点考查项目的探究过程,考查在探究过程中小学生初步探究能力和基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掌握.发明创造、创意设计类作品须填写附2“发明创造和创意设计作品说明”表.2、科技展板评比及展示要求:各校按统一规格制作2块科技教育宣传展板,按高170厘米,宽90厘米制作.一块展板介绍本校开展科技活动的情况以及学生的科技小论文等;另一块展板围绕本届科技节主题(节能绿色健康)专门介绍科普常识或最新科技动态,最好以专题形式出现.展板总体要求美观、图文并茂,有科技特色,不得到广告公司统一喷绘.3、现场电脑科幻画比赛形式:现场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金山画王除外)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包括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单纯的数字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评分标准:(百分制)①主题正确、鲜明、突出.(30分)②构思健康、新颖、有创意.(20分)③绘画方面:用笔细腻、色彩调配等(50分)参赛人数:各代表队参赛人数限定2人以内.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备注:各校在报名时需标注清楚使用何画图软件,以便赛方提供相应软件.4、热气球升空注意事项:这项比赛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升空要求:参赛者将事先制作好的热气球带入比赛现场,并且贴上编号(在赛前的科技辅导员会议上进行抽签决定),热气球在升空时,下方必须有不少于1m的铁丝相连,在铁丝的下方与绳子相连,热气球升空高度要求达到20米.评分规则:本次比赛以热气球升空的负载多少决定名次(负载为50克的钩码,由大赛组委会发放),若负载相同,以升空时间决定成绩,用时少的获胜.所有选手必须按抽签顺序依次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比赛,比赛只进行一轮,要求在15分钟内完成准备、点火升空(达到20米高度)、安全回收和灭火四个程序.遇到下列情况时比赛成绩无效:热气球升空不足20m.热气球没有成功回收的;热气球被烧毁的.总用时超过20分钟.参赛人数:各代表队限定3组,每组3名学生.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评奖办法(特设)所有拥有有效成绩的小组均有奖,一、二、三等奖分别按20%、30%、50%设置.注:“区e之梦科技营”将组织参赛学校科技辅导员对“热气球升空”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另行通知.5、手掷纸质模型滑翔机制作要求:由组织单位提供1张70克的a4纸、在10分钟内现场完成一架飞机折叠.(不得将成品飞机带入场地,机身长度不得低于20厘米,翼面宽度不得少于2厘米)评分规则:在宽8米的道上手掷飞行.以起点至首次落地点的距离为成绩,如落点出8米道宽,成绩为0.按飞行距离长短排列成绩.(制作不评分)参赛人数:各代表队参赛人数限定6人以内.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附1: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报名表学校: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序号姓名性别参赛项目辅导教师备注附2:发明创造和创意设计作品说明项目名称项目简介设计该项目的目的和基本思路该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该项目中申报者的主要贡献(发明点或创新部分)所在学校意见附3:科技节开幕式当天活动具体安排表时间内容地点负责人备注9:00开幕式领导讲话操场主持人32中舞蹈表演操场李嘉9:30热气球升空操场杨国强9:30手掷纸质模型滑翔机.篮球场胡宗品8:30电脑现场科幻画网络教室吴云9:30科技创新优秀作品展示科技室邢承喜9:30科技展板展示操场看台邢修林10:00—11:00机器人展演多媒体室曹小谋10:00—11:00叶脉画制作演示阶梯教师汪文付10:00—11:00凤鸣科普站“校园科技接力”活动展示科技室罗小飞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例5

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科学技术发展中吸取智慧,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列宁和把科技文化的精华融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继承和全面发展了前人的科技文化观,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进一步丰富了关于科技文化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形成了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科技文化思想。论文百事通邓小平的科技文化思想表现在对科技文化的内涵的界定、对科技文化作用的理解以及如何建设科技文化、如何正确的对待世界科技文化成果等方面。

1关于科技文化的内涵问题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实践之一,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能力的集中反映。科技文化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基于严谨的科技知识、理性的科学精神及规范的价值行为准则而形成的文化体系。自近代科学技术诞生、科技文化形成以来,人们一直把科技文化定义为与自然科学技术有关的文化;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范畴是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统一。对科学技术范畴的正确理解是界定科技文化内涵的前提,邓小平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刻地解说和阐释了科技文化的内涵。

在马克思经典作家对科学技术的论述中,科学技术总是与劳动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与劳动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技术主要是指自然科学与技术。马克思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这就是说科技文化中的科学技术,首先是指自然科学与技术。对此,邓小平也有很多论述。他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同样将科学技术与劳动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科学技术指的就是能并入生产过程,并且促进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与技术。而且,在这里也只有将“科学技术”界定为“自然科学与技术”,才能解释科学技术如何渗透到生产力的三要素中,由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但是,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并没有停留于此。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汇流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正确认识科技文化,需要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概念作出新的界定。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邓小平也鲜明地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邓小平的这一不容置疑的论断不仅确定了社会科学的属性和范畴定位,更主要的是告诉我们科技文化中的科学技术理应包括社会科学技术,这就拓宽了科技文化认识的思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就指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求社会科学现代化,社会科学现代化也即从社会科学走向社会技术,他提倡社会科学要从研究室走向实践第一线,社会科学家要和组织管理人员一起,要和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协作,他认为这是一门科学技术,可以成为“社会科学技术”。当今世界,知识特别是高科技知识,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主要力量,不仅仅是自然科技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也成为生产力、竞争力的一种体现。根据当今科技文化发展的时代特点,可知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融合和统一的趋势是必然的,因此,科技文化不仅是对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认识也包括对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的认识。邓小平正是以敏锐的眼光洞察了这一点,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科技文化概念。

总之,邓小平从正确阐释科学技术范畴出发界定了科技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实事求是地从实际出发做出的正确判断,突破了人们传统意义上对科技文化内涵的认识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关于科技文化的作用问题

现代科技文化作为由器物层次、制度层次、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层次组成的社会亚文化体系,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力量。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文化主要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日益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敏锐地感觉到当今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历史功效,充分肯定了科技文化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是科技文化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器物层次的科技文化对物质文明的推进作用,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创造出来的一系列物质成就中。在现代社会里,器物层次的科技文化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其影响之大、之深、之广、之远是前所未有的。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论述最多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这就为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科技文化则反作用于科学技术和科技生产力,推动了它们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氛围。科技文化通过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从而对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基础和先导作用。可见,科技文化是有着整体推动力的事业,有着强大的技术功能,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进步发展的革命力量。因此,加快科技文化发展是适应经济建设需要进而加速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二是科技文化对精神文明的推动作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层次的科技文化对精神文明具有基础和先导作用,集中体现在科技文化所内含的科技意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通过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而发挥作用。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文化是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发展科技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科技文化倡导的理性规范,有利于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构建尊重事实、重视规范的氛围,抑制对权威的盲从和屈服的现象,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进程;科技文化中的宽容精神有利于良性学术环境的构建、保持全民族的开放心态;科技文化的批判创新精神意味着摈弃蒙昧主义,提倡求知、怀疑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此外,科技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功能,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新的科技革命正加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因此,创建健康的科技文化氛围来加快科技发展,不仅是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适应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三是科技文化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邓小平指出:“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邓小平深刻地分析了世界形势,指出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发展生产力,新科技革命不仅带动了国内分工而且加深了国际分工,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越来越加强,各国竞争的焦点转变为科技和经济竞争,从而推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与此同时,世界并不太平,某些霸权国家依靠其掌握的高科技推行裸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经济上对不发达国家进行变相的剥夺。事实证明,要壮大和平力量,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抓住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来加快自身建设。

3关于科技文化的建设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国的科技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必须明确科技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于人才,必须构建与科技文化相适应的社会机制,这是科技文化顺利发展的社会条件。

首先,建设科技文化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形式推动着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但作为科技文化载体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必须扎根于丰富的科技文化的土壤中。科学技术作用于科技文化,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带来经济的腾飞,不同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导致了各国科技文化层次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这种科技文化层次的差异将会带来经济的更大差距。因此,重视科技文化建设、加快科技文化发展、培育健全的科技文化体系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其次,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人才。邓小平同志说,与“革命事业需要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一样,“科学事业要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就意味着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人去创造和应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邓小平最关心人才,正像他指出的那样,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重要的还是人才,他始终把人才战略看作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一直强调机遇难得,人才难得。重视人才就要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因此,他一直主张要选贤任能、正确看待人才,发现人才,广开进贤之路。

最后,构建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的社会机制。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要推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科学技术与经济,两者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发展,提出科学技术研究的要求,并为之提供资金、设备等手段及其他条件;科学技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经济离开了科学技术,就失去了前进的力量,而科学技术离开了经济,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但是传统的科技体制人为地割裂了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堵塞了二者之间直接联系的通道。所以邓小平说:“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在这里,邓小平指出,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脱节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体制,要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时常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其二,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扶持。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关系密切,但科技毕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所以市场机制和宏观管理都是科技进步不可缺少的手段。国家要采取各种积极的政策措施,比如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要积极推进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通过宏观指导攻克对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关键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不断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等等,使国家和正骨发挥积极的扶持和引导作用。

4关于如何对待世界科技文化成果的问题

文化交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需要交流,科技文化也需要交流。科技文化交流应该超越区域、国界、学科,在开放、充满活力的体系中进行。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由全人类共同创造,也应当由全人类共同享有。“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独揽一切科学技术,建立一种科技文化模式,都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参与创造者还是参与享有者,都要开展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参与科学技术的对外开放。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主要强调了以下观点:

第一,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科学技术最根本的特质是求真,它本身不具有阶级属性,正确对待和吸收世界先进科技文化成果有利于本国的建设和发展。邓小平说:&ldq……uo;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资本家拿来为资本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国家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邓小平倡导要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吸收外来科技文化成果中的合理部分,去其糟粕,吸取精华,做到洋为中用;并且要勇于创新,把外来科技文化成果更新改造,应用到实践中去,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加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科技力量结合起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成功。新晨

第二,利用外国智力,培养一批专家。为了更好到吸收和引进科技文化成果,客观上需要我们培养一批精通世界高技术的专家。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技术,必须通过其载体——科学技术专家,才能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以,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专家是关键,引进国外科学技术的一种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引进掌握了此类科学技术的人。邓小平说:“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具体措施,派人出国留学也是一项具体措施。我们还要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同中国友好的学者中著名的学者多的很,请人家来讲学,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为什么不干?”综观历史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诸如美、日、西欧正是重视利用国外智力,充实本国科技队伍,发展经济,才在国际竞争中占主导地位的,所以,中国要发展,必须学习和引进包括资金、人才、技术在内的一切有用成果,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条件。

综上所述,邓小平科技文化思想内容丰富,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的这一思想结晶,为党的领导集体全面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突出体现了中国在新世纪里要求发展高科技,实现经济腾飞,和平崛起,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们相信,把邓小平的科技文化思想应用于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例6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思想又突破陈规的创造性成果。它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理论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是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创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系统考察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从1975年开始,特别是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重申并强调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动科技事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原理实际上吹响了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号角。1988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科技与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个精辟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出色继承和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在概括当代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和重大突破,具有更大的解放思想作用。它突破了传统的生产力认识范畴,把本质上作为精神生产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当作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极大地改变了对生产力结构的理解。它突破了以往对科学技术作用理解的局限性,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它从生产力综合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如何提高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指导思想。它使人们从更高层次上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推动力量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江泽民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二、拨乱反正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邓小平从历史的高度指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他说,“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嘛。”邓小平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把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明确赋予知识分子以主人翁地位。

    邓小平主张,对于知识分子要爱护、要提供服务、使他们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贡献才智。他提出,“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要妥善安排。……希望大家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们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 他提出要解决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他提出只要是人才,要容其缺点,放手使用。他提出对于科技工作者“不要用行政事务干扰他们,要尽量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去钻研业务,搞好科研工作。”他提出“对于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自由的讨论”,以利于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他提出“能不能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地搞上去,关键在于我党是不是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进而要求全党“研究和掌握科学技术工作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等等这些观点和思想为我党和国家尊重、重用知识分子提供了政策依据。邓小平还高兴地指出:“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从亲身的实践中,懂得了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

    三、必由之路必须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改革是解放科技生产力。既然实践进一步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那么“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使生产力得到更大发展。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为了扭转我国科技体制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状况,我国科技发展确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原则。相继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中央又提出了“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思路。这些重要举措都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邓小平反复倡导要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大规模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缩小了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了较好的技术基础,改变了我国工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的状况,为后来跨越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2][4][8][9][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第275页,第378页,第107页,第108页,第117页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例7

我校的科技教育理念是“用科技教育筑起孩子们的精神家园”。校园就是科技的乐园,是孩子们享受教育,体验美好人生的地方。学校强调普及,强调全员参与,全体师生都是快乐的参与者,自觉的行动者,自信的创新者,让科技成为师生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二、找准两个定位

我校的科技教育特色的定位分为特征定位和发展定位。特征定位为“关注热点,呵护生命”,发展定位为“省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三、打造三个平台

科技节平台。东周科技节定于每年11月份第一个星期举行,为期半个月,全校师生参与。科技节前半段安排展示类项目,后半段安排比赛类项目。东周科技节活动内容包括六大系列:科幻绘画、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和科技实践活动、机器人和四模。

创新大赛平台。创新大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项目有科幻绘画、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和科技实践活动、机器人和“四模”。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区级比赛,并组织师生观摩市级、省级及全国科技创新比赛。

校外交流平台。科技校外交流活动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辅导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省、市科普基地及基地科技特色学校资源,组织学校优秀科技活动团队前往,认真学习别人的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

四、建设四个阵地

课堂教学阵地。在课堂教学中,以科学课、综合课、美术课、机器人教学课教学为主,以其他学科渗透科技教育为辅,结合校本课程《科技坊》《科幻梦》等进行教学。这些课程全部纳入教学处的日常管理。

课外活动阵地。在课外活动中,各中队都以科学教育的项目进行命名,每周三下午的第三节为科技活动课,并将科技教育与少先队工作进行整合,在各中队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全员参与科技教育活动。

社区活动阵地。每学期5月份、12月份各组织一次向社区宣传科普知识、展示科技教育成果,学习社区科普做法,共同营造科技教育氛围。

基地活动阵地。每学期组织一次全体学生外出参观科普基地和绿色环保设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五、搞好五个结合

科技教育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大队制定科技教育呼号:“科技,科技,我生命的日记!”每周的科技教育活动集队时,全体少先队员要高呼这个口号。各中队均以科技教育内容命名,如:机器人中队、科幻绘画中队等等。各中队要选择自己最强的项目来命名自己的中队。相同名称可以附加序号来区分。大队部每周对各中队的科技教育活动进行巡查和反馈。

科技教育与各学科渗透相结合。各班除按学校课程设置科技教育课外,各学科均应渗透科技教育的知识和宣传科学的精神。每学期两次的教案检查,渗透科技教育作为一项指标参与量化分评定。教学课评价同样也有渗透科技教育这项指标。

科技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每周一组织学生参加清洁美化校园的劳动,在劳动中启迪培养学生的科技思想;利用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劳动,让学生了解农科知识;组织学生利用掌握的农科知识,培育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探索农业科学的新天地。

科技教育与社会调查相结合。关注社会热点,保护环境,造福人类,是我们立足社会调查的基点。社会调查一是针对周边社区的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二是针对周边的资源进行了解,提出利用的有效方案。

科技教育与参观活动相结合。每学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一次,要求教师提醒学生留意并发现参观物的科技信息,把发现的东西及启迪到的思想用文字把她记录下来,当作作业上交。

六、形成六大系列

科幻绘画。科幻绘画是东周小学科技教育特色的龙头项目。东周小学的科技教育,最早就是从科幻绘画入手的,科幻绘画在省市以及全国等各级大赛中取得傲人成绩后,其它项目也跟着铺开,从而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科技教育特色。科幻绘画主阵地在美术课堂。

机器人。东周小学是深圳市机器人定点学校。建设机器人教室和机器人教学训练场,开设机器人教学课,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机器人比赛。机器人教学和比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四模。“四模”包括车模、空模、航模和建模。由于“四模”普及率高,而且容易,希望能够通过四模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科技方面的兴趣。“四模”活动主要安排在第二课堂进行。

小发明。小发明的创意多数来自生活中的发现,因此我们想通过小发明让学生能够更加贴近生活,善于发现,善于创造,为今后的大发明奠基。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学生通过参加一些校外的实践探索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学校把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当做社会实践的重点。

科技小论文。学校规定语文教师是小论文的指导者。科技小论文主要是对科普知识的介绍,如对生活用品或食品的介绍。科技小论文不要搞高深的东西。

七、制订七个措施

普及教育。学校科技教育通过课程化的手段,使普及率最大化。教学课程化的做法包括每个年级开设科学课,体育安排三模训练课,数学安排七巧板训练课,美术引入科幻绘画内容,语文安排小论文写作,综合课安排社会实践活动,三年级以上开设机器人课程。

常态管理。学校注重对科技教育的常态管理,包括课程管理和活动管理都纳入教学处的日常管理之中。每周由教学处负责把各班的科技教育开展情况记录在检查表中,汇总成反馈表,每学期期末统计各班的科技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各班、各科技特色中队辅导老师的量化分,使科学教育真正成为师生全体参与的领域。

龙头牵引。科幻绘画是本校科技教育的龙头项目,以科幻绘画为龙头牵引机器人、“四模”、小发明、小实践、小论文的发展,是本校科技教育的基本模式。

激励创新。通过集会对师生进行荣誉表彰,将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师生事迹入选“东周小学科技教育展示厅”;选拔优秀师生参加省级、部级等培训和参加对外交流活动,这些行动为师生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活力。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5?0073?04

一、专业技能的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专业性基本技能和技巧,是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等特点,是融理论与训练为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教育专业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深入推进,教师的素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教学实践技能则是教师素养的重头戏。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以及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性,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主要包括:听说技能、文字与图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以艺体活动为主体的美育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课程研发技能、教育反思技能、教育研究技能、学科专业技能等方面。[1](70-71)

但从目前多所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出现了培养模式专业性不强、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安排不合理、专业技能课程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提供技能训练的机会和场所少、本科生对技能课程满意度低、教师职业技能教学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和科学的训练指导以及学校支持力度不够和支持系统不健全等状况。因此,本文以河南省五所高校(学校名称用A—E代替)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为例,探讨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影响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因素,提出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案和发展途径。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技能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取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对象包括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高校教师和领导等。对五所高校四个年级200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由于有的高校(如A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招生才两年,因此在每所学校发放问卷数不等,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7.5%。与此同时还抽取了部分领导、专业教师、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主要调查五所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技能课程设置情况、小学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师资队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对技能课程的认识、态度和实际掌握程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从教技能课外训练情况以及高校对技能课程教学的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内容。

(一)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

本科生培养方案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蓝图,它集中体现了高校的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对于高校规范和加强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调查河南省5所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揭示其技能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调查和分析的内容包括本科生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安排和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1. 本科生培养模式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大致有以下情况:

一是单科培养模式。在调查中了解到C校和E校针对目前小学开设的学科,设置相应学科方向来培养小学教师。在大学四年期间,学生可选择某一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专修方向,深入、系统地学习专修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教学方法。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方向通常有英语、数学、语文、体育、美术、音乐、科学、信息技术等方向,学生可在这些学科方向中任意选择一个,其目标是培养专长于某一门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

二是文理分科培养模式。A校根据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生源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爱好,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划分为文科方向和理科方向,但在方向内部却是进行综合培养。理科综合方向的本科生主要修数学、科学、计算机等技术类课程,偏重修数学;文科综合方向的本科生主要修语文、英语、中外教育史、品德与生活等文史类课程,偏重修语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文科或理科方向中任选其一。

三是综合型培养模式。综合型培养模式是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学四年期间不分具体的文科和理科方向,广泛地学习与小学学科相关的学科教学法和学科类课程,在学科上相对侧重数学和语文,兼顾品德与生活、科学、信息技术等。B校和D校的培养模式属于这种。该模式培养的本科生毕业后在小学能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成为综合性复合型的小学教师。

根据以上三种培养模式的设置,可以看出小学教育本科生专业性不强,缺乏多种技能的综合培养。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地方教育当局在招聘小学老师时,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性不强,允许中文师范生、数学师范生、艺术类师范生等直接参加小学的招聘,这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2. 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安排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例9

上课了,福田小学四年级2班的学生却都在超市里,50多个小学生一下子使得本来安静的小超市,热闹起来。有的拿起一袋饼干,翻来覆去的看着,有的拿着一瓶果汁,在本子上记录着,还有几个同学拿着一袋他们爱吃的辣条,在讨论着。他们是在买零食吗?不,他们是在上科学课,正在搜集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在学校的植物园里,几个学生手拿几片树叶,在比较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还有几个学生在用铅笔把树叶的样子拓印在练习本上,有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他看到的大树;在学校的操场上学生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在实验室里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菌和微生物。这一幕幕场景都是福田小学科学课堂的掠影。“三动”策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在课堂上神采飞扬。

从2001年新课改以后,小学《自然》变成了小学《科学》,这不仅是课程名称的变化,更是学科教学目标的转变,由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我校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科学教学基本遵循这样一种模式:课前,学生自主搜索检阅科学概念,动笔画,动笔写;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动笔记录,动口说猜想、说假设、说结论;课堂小结时,让学生谈收获,谈问题,遇到争议时让学生分组辩论。如:争论环形山形成是撞击说还是火山说,垃圾处理是填埋好还是焚烧好……于是一幕幕生动的科学课堂场景就出现在学校的科学课堂上。

二、“三动”让课外活动收获成功

学校将科技教育与生活、校外教育、班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结合,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寓科技教育于活动中。学校有计划地开展科普讲座、参观考察、科技竞赛、创造发明、作品展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科普活动。邀请观鸟协会的秘书长作观鸟讲座,邀请深圳市太阳能研究协会来校介绍目前太阳能的使用状况,邀请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秦伯益院士作专题讲座。并且每个学期都组织学生到科普基地参观考察,如横岗园山社会实践基地、南山中山公园、光明农场、西丽果场、海上田园、山水田园等。

科技活动是学生非常喜爱的课外活动,也是学校科技教育最具活力的地方,也是让学生在“三动”中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成立了一个个科技活动小组:生物与环境科学探索科技论文、万能机床、争当小实验家、天文摄影、无线电测向、数棋、智力七巧板、争当小实验家、观鸟、智能机器人、电脑网页制作、科幻绘画 、创意变变变、航海航天建筑模型、科技辩论赛、机关王等兴趣小组。通过活动,个体的创造力、潜力、天赋、审美鉴赏力等得以表现、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通过活动,又丰富着、发展着个体的潜能、资质和素养。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成绩斐然。在福田区科技论文比赛中连续6年获得一等奖,其中4位同学还给全区师生代表作了汇报。在2012、2013深圳市航空建筑模型比赛中木结构、扑翼机,包揽前三名。全国争当小实验家比赛中,陈丽瑶、欧阳俊杰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了银奖。

三、“三动”策略,造就了一支优秀的科技教师团队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要想用“三动”策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的“三动”能力和对“三动”教育策略的使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团队的科学教育水平决定着学校科技活动的所能达到的高度。为了打造一个出色的科技教师团队,福田小学特别注重科技教师团队的培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骨干领引”、“专家指导”等策略打造自己的科技教师队伍。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例10

求论文大纲的写作格式

先看文献,列提纲,可全程,价格优惠,Q。如所采用的名词术语尚未编定时,可采用各业务部门和科研单位常用的名词术语,不要任意用简称、方言。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1)标题、图题、表名后及公式后不用标点;(2)阿拉伯数字的起止(范围)号用“~”,如:“20~30”,“8%~10%”,“0~10oC”3、对正文中的某些问题需加以说明时,可用“呼应注”(也叫脚注),即在所要加注处的右上角标注“①、②”,同时在本页末留出位置,划一横线与正文隔开,在横线下注明“①、②”。4、计量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论文的写作大纲(电子商务人员请进)哪位高人指点下论文写作大纲怎么写啊急!急!急!论文写作大纲怎么写自考论文写作大纲本人目前是大四毕业生,马上要写论文了,还不知道论文的格式。我的专业是财务管理,选择的论文的题目是《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配研究》,也不知道这个好不.

科学小论文格式

中学生科技小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085-001

培养好学生的科学素质,打好科教兴国的基础,是科技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科技教育最终的培养目标,但在现行小学课程安排中,并没有单独开设科技课。而小学生对于开展科技教育却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于是,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我先在高年级成立科技小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活动。然而,这毕竟是一门没有固定教材,没有既定模式的课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开展科技教育谈点体会。

科技教育可以是多方面的,创造发明、科技制作、种植饲养、生物研究、环保调查、科学实验等都可以成为活动内容,要把这些知识、本领都教给学生,让他们的能力、素质切实提高,我认为需做到以下“三个有机结合”。

一、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在他们的脑海中有着许许多多他们不知道却又想知道的事,比如铅笔是怎么发明的?豆芽菜是怎么来的?气温为什么会越来越高?鱼下了油锅为什么还会跳……正因为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才促使学生渴望学习,渴望了解。于是在科技教育中,可以安排一些理论学习。如向学生介绍某项专业知识,某项专题的发展史或科技信息;向学生讲解科技小制作的原理及制作步骤,讲解创造发明的思路和发明技法,讲解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论文的写作方法等,给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认知体系。但这些理论知识也并非一堂课或两堂课能讲完、能消化的,但如果整个学期的科技教育都是理论学习,难免会影响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从实践中学到更多更深、更好的知识。如在“发明技法”系列讲座中,请学生动手制作“小矮人翘翘板”,让学生在玩耍中找到发明点,加以改进。又如讲解调查报告等小论文的写作方法时,先指导学生成立小实验组,制定方案,再让学生分组开展活动,填写调查表,最后指导学生编写调查实验报告,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独立创新和合作发展有机结合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科技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学生的个性各异,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必定迥然不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种独创性的思维火花,及时的引导、鼓励,促使其个性思维不断发展,创造能力不断提高。如鼓励学生画幻想画;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的一些发明小设想写下来;鼓励学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见解等。学生一旦有了自己的独立的创新能力后,有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也就应运而生了。但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超越了单独作战的年代,如许多的研究课题需要多学科、多人协同作战、协力攻关才能成功,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还要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小学科技教育中有许多的实验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如自制“喷水火箭”的发射,学校周围环境的调查,小动物的饲养等活动都需要合作。总之,让学生将自己的独创性融入活动,又让学生在与人的合作中,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影响提高自己的创造力。这样,科技教育才能取得更大成效。

三、课内教学与课外延伸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