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6:16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例1

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包括教材、课堂讲课、作业和考试等四个环节,因而,某一门双语课程的教学也包括教材、课堂讲课、作业和考试等四个环节。下面从课程教学四个环节入手,对我国高校双语课程进行理论界定。

1.语义视角的理论界定标准

从语义上说,如果某门课程教学的上述四个环节不全是使用同一种语言,就可称其为双语课程;而上述四个环节如果全是使用同一种语言,就不能称其为双语课程。也就是说,从教学语言角度,我国高校非语言课程可划分为纯汉语课程、双语课程与全英语课程;从语义角度,我国高校双语课程是指课程教学的四个环节既涉及汉语又涉及英语;或者每一个环节仅涉及一种语言而四个环节合并涉及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或者某些环节仅涉及一种语言而另一些环节涉及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语义视角界定的我国高校双语课程十分宽泛。使用英语教材、作业和考试用英语完成、课堂讲课以英语为主进行教学的课程是双语课程;而只是使用英语教材、其他三个环节均完全使用汉语进行教学的课程也是双语课程。前者使用英语的比例极高,而后者使用汉语的比例较大。

2.语言地位视角的理论界定标准

培养大学生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能力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目标,因而,我国高校双语课程的直接目标是使大学生具备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能力。由于我国大学生已能熟练使用母语――汉语,因此,要达成我国高校双语课程的直接目标,在教学语言上就应突出英语的地位。如何才算突出了英语的地位呢?最起码的标准应是使用英语的比例超过使用汉语的比例,即使用英语的比例超过50%。由于课堂讲课是课程教学四个环节的最重要环节,因此,我们把使用英语的比例超过50%的语言地位标准落实到课堂讲课这一教学环节上。也就是说,从语言地位角度,只有在课堂讲课中使用英语的比例超过50%的课程才是我国高校双语课程。

语言地位视角界定的我国高校双语课程与教育部提出的我国高校双语课程界定标准是相一致的。教育部高教司在其2002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规定,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用外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总课时的50%以上的课程属于高校双语课程,这实际上是把“在课堂讲课中使用英语的比例超过50%”双语课程的语言地位理论界定标准具体化后的可操作性标准。

3.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现状视角的理论界定标准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是只开设英语语言课程,教学时数相当于总教学时数的20%;教学结果是我国大学生具有基础的英语读写能力,而英语听说能力却大大低于英语读写能力。针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上述现状,在对我国高校双语课程进行理论界定时,我们有必要更加突出高校双语课程中英语听说的成份,鉴于目前英语教学时数相当于总教学时数的20%,我们取80%为“更加突出”的标准。也就是说,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现状角度,只有在课堂讲课中使用英语的比例超过80%的课程才是我国高校双语课程。这一理论界定标准应是我国高校双语课程实质意义上的理论标准。

按照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现状视角的高校双语课程理论界定标准,在课堂讲课中100%使用英语的课程也是高校双语课程,并且可以推广为,在上述教学四个环节中全是使用英语的课程仍为我国高校双语课程(称其为全英语高校双语课程),因为在课堂讲课中100%使用英语并使用英语原版教材的情况下,在作业和考试两个教学环节全部使用英语是很容易实现的。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已经开始了全英语高校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

二、我国高校双语课程的实践界定标准

由于教材是课程教学的源头,所以教育部要求我国高校双语课程使用英语原版教材。在实践中,鉴于我国大学生具有基础的英语读写能力,绝大多数开展“双语教学”的高校在教材、作业和考试这三个环节都要求只能使用英文,因此我国高校双语课程的实践界定标准就参照教育部高教司在其2002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的双语课程定义,依据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实践情况,从课堂讲课环节的中、英文使用时间情况来划分。

1.最低的实践界定标准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在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当规定最低限度的实践界定标准。鉴于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时数相当于总教学时数的20%,因此,“最低限度”就定为20%,即在课堂讲课中使用英语的时间比例达到20%是我国高校双语课程最低的实践界定标准。

符合最低的实践界定标准的双语课程教学形式通常有:在课堂讲课中先用中文讲授完整的教学内容;然后用英文多媒体课件把概念或思想、原理或定理、步骤或方法、案例或例题讲一遍,一般是照着英文多媒体课件念一遍,用英文进行解释和说明的比例较少。从时间上看,这一教学形式的课堂讲课中使用英语的比例会达到或超过20%。一般说来,最低的实践界定标准的区间范围是课堂讲课中使用英语的时间比例为20% ~ 40%。

2.初级的实践界定标准

我们以教育部高教司在其2002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的双语课程定义为基础来形成我国高校双语课程初级的实践界定标准,即在课堂讲课中使用英语的时间比例为50%左右(区间范围是40% ~ 60%)是我国高校双语课程初级的实践界定标准。

满足初级的实践界定标准的双语课程教学形式通常有:直接用英文多媒体课件讲课,解释和说明中文与英文并重,可能使用英文的比例高于使用中文的比例,也可能使用中文的比例高于使用英文的比例,但两者相差不大。

3.高级的实践界定标准

前面谈到,在课堂讲课中使用英语的比例超过80%是我国高校双语课程实质意义上的理论标准。以此理论标准为指导可以构成我国高校双语课程高级的实践界定标准,即在课堂讲课中使用英语的时间比例超过80%是我国高校双语课程高级的实践界定标准。

达到高级的实践界定标准的双语课程教学形式通常有:在课堂讲课中直接用英文讲授完整的教学内容,既包括概念或思想、原理或定理、步骤或方法、案例或例题,也包括对上述内容展开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对很少的直接用英文讲授很难理解的内容,采取先用英文讲授,再用中文讲述一遍的方式。

4.中级的实践界定标准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例2

一、目前我国英语课程目标存在的弊端

2011年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关注公平教育,面向全体师生,注重素质教育等几个重要指导思想。《标准》正文共有四大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与以往相比,新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改进。然而,纵观我国的英语教学现状,其中仍有许多弊端存在,这与学科目标的制定息息相关。

(一)语言交际能力目标的实施长期弱化

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本目标。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强调培养学生得体、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交际能力的发展。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更多的指向口语交际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重视学生口头表达的规范,和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的培养[1]。

如今,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过去相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相对于英语课程目标的其他方面而言,语言交际能力依旧是块短板,在日常的英语交谈中,学生依旧会出现大脑“go blank”和“文化失语”现象,也就是交际能力长期弱化的表现。

(二)英语的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失衡

《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中把英语课程的性质明确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是指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英语语言知识,人文性是指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是英语课程的“灵魂”。它更多的指向情感态度价值,是高层的隐性的生成性目标。

但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的关注点大部分仍停留在英语的工具性价值上,对于其人文性价值,绝大部分教师将它视为额外的、不重要的虚幻目标,并没有涉及或者真正融入英语课堂。例如,在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单元中,教师更多只关注里面的词汇、重点句型,而对于主题的升华则仅仅一带而过,或者根本不涉及。英语的人文性价值并未得到体现,学生并没有因为学习了这一单元而提升对环保的认识,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未发生任何改变,而仅仅是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得到提高。

(三)跨文化意识目标的边缘化

全球化的发展让整个世界趋于一个整体,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互通、摩擦碰撞每天都在上演。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传承和发扬不同文化内涵的重要作用。因此,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了《新课程标准》目标的一大主题。

目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强调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向学生渗透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英语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现如今,很多英语教师和学生对跨文化意识保持着积极的态度,重视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相结合,可见跨文化意识目标在实践教学中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忽略跨文化意识培养,或将其边缘化。

二、2014版英国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解读

2013年,英国教育部新的国家课程框架文件,并于2014年正式启用。其中第三关键期,相当于我国初中阶段,其英语课程目标主要包括:

(一)阅读课程目标

1.培养阅读的鉴赏能力和爱好,独立阅读难度逐渐增加的材料:广泛阅读小说和非小说,尤其是不同类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形式和作者的整部书籍、短篇故事、诗歌和戏曲。学生阅读的材料选自于:1914年之前的以及当代英国文学,包括散文、诗歌和戏剧;莎士比亚(2部戏剧);经典世界文学名著;基于挑战、兴趣和享受,自助选择和阅读书籍;重读早期接触过的书籍,进一步了解其内容,为比较不同书籍奠定基础。

2.阅读稍难的文本:学习新词汇,将新词与已学词汇联系起来,根据上下文和查阅字典理解新单词;在文本中进行推理和考证;了解写作的目的、受众和语境,并利用这一知识帮助理解其它文本;检查理解是否有误,以保证正确理解已读内容。

3.批判性阅读:了解语言是如何生成意义的,包括:比喻性语言、词汇的选择、语法、文本结构和组织特点;认知不同的诗歌写作规则,理解这些规则历来的使用方法;通过表演,理解剧作家作品是如何实现人物之间的有效沟通的,以及为何不同的舞台演出需要不同的剧本演绎;在文本中进行批判性比较;研读不同作者作品,每年深入了解2名作家。

(二)写作课程目标

1.以享受和获取信息为目的,准确、流畅、有效和详尽地写作。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读者进行写作,包括:结构严谨的正式说明文和记叙文;故事、剧本、诗歌和其他富有想象力的写作;讲座和演示的记录、修改后的文稿;其他一些列的叙事或非叙事文本,包括议论文、个人书信和正式信件;总结和组织写作素材,提供必要的事实细节,支撑观点和论据;将已学的词汇、语法和文本结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选择恰当的写作形式;借鉴文学知识以及所读所听到的修辞手法,增加写作的影响力。

2.计划、起草、编辑和校对文章:思考他们的写作能否反映出预设的读者和写作目的;修改词汇、语法和结构以提高写作的连贯性和整体有效性;注意语法、标点和拼写的准确性,将英语附录1种的拼写模式和规则应用于关键期1和2的教学大纲中去。

(三)语法和词汇课程目标

巩固和拓展语法、词汇知识:拓展和应用英语附录2中的语法知识于关键阶段1和2的教学大纲中去,分析更具挑战性的文本;研究他们阅读文本中语法特征的有效性和影响;借鉴读到和听到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并有意地使用到写作和演讲中去,已达到特定的效果;了解并理解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差别,包括正式与非正式语域及其相关领域之间的差别,标准英语通其他变体之间的差别等;在其写作和演讲中自信地使用标准英语;精确、自信地使用语言和文学术语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的讨论

(四)口语课程目标

自信、有效地口语表达:能在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语境中(包括课堂讨论),自信地使用标准英语;能发表简短的演说和演讲,表达清晰,紧扣主题;能参与正式的辩论和讨论,能够总结观点,或者进一步发表观点;能即兴创作、排练和演出剧本和诗歌,从而生成语言并讨论语言的用法和意思;能使用角色、语调、语气、音量、情绪、沉默、静止和动作来增强语言效果

三、英国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新特征

2014版英国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较以往的课程标准而言,具有以下几点新特征:

(一)强化英语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英国14版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学习和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英语不仅仅只承担语言的交际作用,更承担着个人情感、观念交互的社会作用,课标强调英语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也从侧面反映出英国人文主义精神对个人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其日后进一步深造、参与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奠定基础,被认为是英语学习的首要目的。

(二)强调英语的交际功能

新课标指出:“学生只有学会阅读和听力,他人才能与之更好地交流。”课标要求学生学会讨论以便更好地学习;能够清楚地阐述和解释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掌握听说的艺术,能够做正式的报告,向他人演示并参与讨论。可见在全球化发展的当今世界,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更多地为人使用,其交际功能也被进一步提升了一个档次。经典的交际准则要求,有效地交际要掌握几点要素:how、when、what、whom,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交际技巧,提高交际能力,从而高效地进行交流。

(三)重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英国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学科目标中并未像中国那样单独罗列出,而是蕴含在具体的教学目标内。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养学生除了理解常规的语言知识外,更多地则需要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批判性思维显得十分有必要。但在中国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将英语学习能力分为五大块,即学习知识、学习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批判思维和创造性从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被单独的割裂开来,但是如何通过英语教学来获取则未能很好的体现,在评价上也没有很好地载体。

四、英国课程标准的启示

通过解读和探究英国2014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对我国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带来了启示和借鉴,主要有:

(一)目标的制定应更加具体明晰

英国的课程目标设定更为具体,易于教师操作和实施。就以阅读目标为例,英国课程目标明确说明了阅读的范围(1914年之前),不同的阅读体裁(短篇小说、戏曲、诗歌、散文等),以及必读的书目(莎士比亚),并具体阐明了“如何去阅读”。例如在理解生词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和考察,或通过查阅字典来获取新单词。目标中还例举了一些有助于拓展批判性阅读思维的活动,如通过表演的形式来深度理解剧作家剧本中的台词和语言文化,给学生带来直观、形象的方法指导,将阅读内容与阅读方法相结合,构建了较为完善明晰的阅读体系。而我国的英语课程目标设定则相对宏观,在具体的内容和获得内容的方法与途径上却没有清晰的说明。

(二)应更加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英国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在课程目标的描述中英国更加强调过程,即能力的培养,在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即教授学生“学习方法”,使其形成长期探索、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口语目标中,要求学生“发表简短的演说和演讲,能参与正式的辩论和讨论,能够总结观点和即兴创作、排练和演出剧本和诗歌”,这不仅是对学生口语的考察,也是对学生交际能力、创作能力的培养。”而我国的口语目标中,更多的是模仿、朗读等简单的目标设定,并未给学生提供展示口语表达的机会,因此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长期弱化,哑巴英语现象至今仍十分普遍。

(三)目标的设定应更具弹性和包容性

在英国的课程标准中,常常可以见到类似的表述“基于享受和兴趣自助选择和阅读书籍”,可见英国的课程目标设定是基于人的发展和需求,目标的设定具有弹性和包容性,满足各种学生的需求和水平。

在对阅读书目的设定上,英国课程目标也给予了教师一定的选择权,除了规定的必读书目以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水平和社会发展需要自行选择阅读书目和教材,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也显示出英国课程目标的包容性与灵活性。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例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以后,迅速提高我国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大力普及国人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已经成为今后几年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逐步取代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标准》是中小学英语教学“一条龙”的纽带,也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催化剂”。面向21世纪的英语教育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课程标准体系,因为优质的英语课程标准是高质量教学的基础,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实施英语教学改革的前提。

一、为什么要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syllabus)是指对一门课的内容和教学顺序的描述(Nunan,1988;Richards et a1.,2000)。

Dubin和Olshtain(1986)认为,课程标准(curriculum)是对教学总体目标的广泛描述,它所表述的文化教育理念可适用于各个科目的教学,同时它反映出当今国家和政治的发展主流,形成国家在语言及语言教学方面的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这段时间里,我国的外语教学全面学习苏联,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直到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等一整套的东西都搬了过来。这一阶段我国外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教条主义机械照搬的不足,学习苏联外语教学的先进经验同我国的实际结合不够,影响了学习效果。

我国的英语教学大纲是沿袭苏联教育模式的结果。毕业论文作为指导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不仅明确规定了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还对教学内容提出了许多明确的量化标准,甚至规定了具体的教学顺序和各内容所占的课时数。大纲曾经对我国的英语教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新的形势下,其局限性也越来越突出。它虽然有便于教师学习和直接运用等优点,但对第一线的英语教学工作规定得太细太死,对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硬性的、机械的。它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发挥教学创造性,使教材的编写难以充分发挥其特色与个性,无法适应我国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课程标准体系,是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大纲的显著区别在于,前者对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对达到这一素质的手段和过程则不做硬性的规定。标准对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有弹性的。用“标准”取代“大纲”,有利于真正实现一纲多本,甚至多纲多本,给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标准的国际化要求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和课程标准进行全面改革,与国际接轨。《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顺应了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标准》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毕业整体设计英语课程,适应了大中小学英语教育“

一条龙”的需要。

二、标准的理论依据一建构主义与多元智力理论

(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影响力颇大。其核心观点是: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教学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它主张学习者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它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与反思性、探究性、情境性、社会性以及内在驱动的学习等。

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为中心,而不是以教为中心。硕士论文它倡导目标自由的评价、以真实任务为标准的评价、以知识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以经验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情境驱动的评价、依靠学习背景的评价、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确立多种形态的评价标准以及以社会建构与协商的意义为标准的评价。

在当前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形势下,建构主义对我国英语教学至少有以下启示:探索积极主动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倡导任务型教学,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而参与学习的过程;把教学的重点从“结果”转向“过程”,强调学习的步骤、方法和过程;外语教学要富有教育性,外语教学必须使学习过程充满真实的个人意义;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扮演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活动组织者的角色,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的角色。

(二)多元智力理论

《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学生在这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相一致。

Gardner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包括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关系能力、自然观察者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上述九种基本智力。

由于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医学论文所以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当然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多元智力理论的本质是:承认智力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承认各种智力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了教师角色和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

这一全新的智力理论对于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教学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主旨;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教师应当因材施教;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多种多样的评价观。

三、美国的外语学习标准与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

美国教育部1996年出台的部级课程标准

《外语学习标准:为2l世纪做准备》(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tandards:Preparing for the 21 st Century),标志着美国外语(如法语、德语、日语、汉语、西班牙语等)教育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国,今天的外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美国制定的外语学习标准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和借鉴。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与美国的外语学习标准的显著区别在于后者没有词汇表和语法项目表。美国的外语学习标准强调交际沟通是外语学习的最高目标。只有懂得“如何、何时、为何对谁说什么”(knowing how,when,and why to say what to whom),才能达到有效交际沟通的目的。过去,大多数外语课堂都强调“如何(语法)”和“什么(词汇)”两个方面,尽管它们的确重要,但是现在外语学习的组织原则是“交际”,它强调“为何”、“对谁”、“何时”(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的文化层面)。所以在承认语法和词汇是交际基本工具的前提下,掌握和提高能与目标语使用者进行有意义地得体地交际的能力和方法已经成为今天外语课堂的主要目标(赵中建、贾爱武,2002)。因此,美国的外语学习标准只规定通过学习外语,学生能用外语做什么,而不规定通过学习哪些词汇和语法才能用外语做事情,因而也就没有词汇表和语法项目表。

美国的外语教材大多使用原文,而非简写本。这些教材,有的是教师自己选编的材料,有的是音像视听材料,有的是课本和相关辅助练习册,还有原文文学作品或其它阅读材料。由于教材的选编不受词汇表和语法项目表的约束,美国的外语教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

四、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课程标准体系的建议

我们应当从战略高度全面科学地总结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实际,吸收世界各国的长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课程标准体系。

《标准》取代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后,中、小学英语教学将成为一个整体,然而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与中小学英语教学体系依然不连贯,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在大学期间英语学习收获不大。因此,用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取代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是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大学的英语课程标准应当借鉴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编写,使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英语教学相互衔接,形成“一条龙”。

(一)建议取消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语法项目表和词汇表

应该肯定,我国《标准》中的语法项目表和词汇表对于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标准》中的语法项目表和词汇表只是英语学习基础阶段的拐杖,而不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笔者认为,我国将来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不妨借鉴美国的外语学习标准,也取消语法项目表和词汇表。总的来看,取消这两个表,利大于弊;保留这两个表,弊大于利。

大学大纲在语法方面有80%是在基础教育中已经出现的,没有在大学大纲中重复出现的必要。大学大纲换了一些术语,职称论文使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徒然增加了困难。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应该取消语法项目表。

一种教材要100%覆盖通用词表,绝非易事,复旦大学等院校主编的《大学英语》中的词汇覆盖了通用词表的87.55%(顾惠民,l994)。即使学生掌握了教材中的全部词汇,在以大纲词汇表为命题依据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仍然有可能遇到生词。

由于教材编写受到大纲所附词表的词汇限制,教材失去了真实性(authenticity)。我国学生平时所学的课文都是经过了改写的,因而他们学习了多年英语后仍然不能读懂英文原文。

笔者主张取消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语法项目表和词汇表,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两个表束缚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只有取消这两个表,才能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更加自由地发展。这将有利于实现教材多元化;有利于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需要;有利于师生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与潜在能力;有利于对评估体系和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其善莫大焉。

许多学英语的人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了语法和掌握了大量单词,就等于学好了英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语法项目表和词汇表的潜在影响。

当然,大学大纲中的这两个表,决不是一无是处。如果要保留下去的话,也仅供师生参考,而不作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依据,从而消除这两个表对大学英语教学业已存在的负面影响。

(二)教材多元化,更多使用原文

由于摆脱了大纲所附词汇表的制约,大学英语教材可以大量使用原文,保证了学习材料的真实性,大学英语教材也将变得各具特色,而不再是千人一面,干部一腔。要使教材多元化,使学生觉得学习有用途,老师觉得有教头。注意开发适合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英语教材,从长远看,尤其是开发适合不同学校需要的网络教材,使教材更加个性化、更加适合不同学校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教材多元化将是我国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将使我国英语教学呈现出百花争艳,百舸争流的良好发展态势。我们翘首盼望更加适用的生动新鲜的英语教材问世。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

在新形势下,我国外语评价标准应当从重视语言要素转向语言实际能力的运用,从关注结果转向过程,从重视共性转向个性。评价标准应当多元化,英语论文评价方法和手段也应当多样化;学生应当成为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期中、期末考试与平时课内外学习行为和能力的评价应当相结合,听力、口试与笔试应当相结合。

面向21世纪的中国英语教学改革将不断向前推进,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让我们加大改革力度,与时俱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课程标准体系,迎接我国英语教学的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ming:Preparing flor the 21st Century [Z ].Yonkers,New York: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Inc.1996.

Dubin—F.& E.Olshtain. Course Design:Developing Programs and Materials for Language Learning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05.

Nunan,D. Syllabus Design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Richards,J.R.;J.Platt&H.Platt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例4

【关键词】写作能力 ; 课标 ; 培养

原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把高中英语写作简单地定义为"100字或10句式的情景表达"(《修订大纲》,2001: 7 ),提供情景的形式为图表、图画、提纲和短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 年)(以下简称《标准》)对英语写作进行了重新要求,这个要求是对应于高中英语课程结构中的四个级别(六级、七级、八级、九级)的写作技能目标提出的,并就如何评价写作技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高考是中学教学指挥棒,对中学的教学影响有着巨大的反拨作用,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未来,要使《标准》中写作能力目标得以实现,改革现存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使之与新课程标准相呼应至为关键,本文拟就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如何在形式、层级、内容等方面与《标准》的呼应进行探讨。

1 写作能力测试层次的呼应

《标准》中的高中英语课程结构把高中英语课程结构分为六、七、八、九四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写作能力目标。那么高考英语最高应该测到哪一级写作技能目标呢?或者说,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的最高标准是什么?这可以从分析《标准》中有关写作能力的要求和写作测试理论两方面得出结论。

根据《标准》的要求,高考英语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应该达到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即: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因为在《标准》中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中明确提出,国家英语课程主张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五级为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尽管英语第 6-8 模块构成的八级属于选修课程,但是"所有学校应保证开设模块 6-8",可以看出,无论从课程开设要求,还是对高中的教学基本目标要求,第八级写作能力目标都是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所以,从《标准》的要求方面看,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应该是高考写作能力测试应该达到的目标。

根据 J.B.Heaton 对写作能力测试级别的分类,八级写作技能目标在高考写作中也是比较合适的。作为高考考生主体的高中毕业生在英语水平上属于中级水平,高考也是中级水平的英语测试。Heaton 在《英语测试》引用了某大型的英语测试机构的测试文件来描述中级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的要求,根据这个文件,对中级水平的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类型为:书信,日记,明信片,指导(guide),说明(set of instruction);对中级写作能力标准的要求为:语法、词汇、拼写准确,虽有少数错误但不影响交际;字迹可认;使用一般性的语言进行清楚得体的表达;能使主题和论点进行有机联系(Accurate grammar,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though possibly with some mistakes which don't destroy communication;handwriting generally legible;expression clear and appropriate, using a fair range of language;able to link themes and points coherently.)。《标准》中八级英语写作技能目标是把写作的文体类型和写作应该达到的标准综合起来进行描述的。把这个目标与Heaton 的描述进行比较,虽然在写作类型上略有不同,但在写作标准上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根据国外考试理论,高考写作能力测试以《标准》中的八级目标为依据也是合理的。

高考英语考试写作能力测试的命题应该以八级写作目标为依据,在写作能力层次要求上,只能以八级写作能力目标为最高目标,而不能超出这个目标。如果高考对写作能力的要求高出这个目标,就可能导致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脱离教材的实际,求新求高,偏离《课标》。

2 写作测试形式的呼应

从写作能力测试的形式上来看,在目前的分省命题政策下,除少数省市以外(如 2005 年的湖南卷、上海卷),绝大多数省市高考英语试卷中对写作能力的测试都采取了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两种形式。这种写作能力考查形式自 1991 年出现至今,没有大的变动。在《标准》中,对终结性评价中的写作评价形式是这样建议的:短文写作(日记、小故事等);实用性写作(卡片、信件、说明、留言、填写表格等);图文信息转换(图表描述、信息解读、写配图说明);接续完成文段;写电子邮件等。

对照《标准》中的建议写作测试形式,可以发现在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部分呼应了《标准》的要求。如在现有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出现了日记、小故事等短文写作,也出现了留言、信件、说明等实用性写作,还出现了电子邮件写作。但是,对于图表描述、信息解读、写配图说明等图文信息转换、接续完成文段等写作能力考查形式,在现在的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中很少得到使用。因为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中国高考试题在使用过后很快就会流入社会,中学师生对于高考写作能力测试的形式非常熟悉,所以造成了高考测试形式的钝化,要使高考英语写作能力测试常考常新,并能全面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在其考查形式上宜采用《标准》中的建议,既要使用短文写作,实用性写作等形式,又要适当使用图文信息转换,接续完成文段等形式。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情操,促进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阅读课堂中的教学延伸并不是随意延伸,需要注意以下四个原则:贯穿性原则、生活化原则、认知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文化延伸。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最初阶段应让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有大概的了解,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语言延伸。教师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除了获取语言知识之外,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体会语言的美,理解语言的意义。阅读课堂的教学延伸可以让学生写出来,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输出和生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语言的延伸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意图。

思维延伸。思维的延伸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课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学习语言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教师要根据阅读教学的本身特点对学生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许多机会,延伸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们的思维得以发散,让他们尽情发挥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梅德明主编.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陈国安.姜晶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10-0037-04

在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部开始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也正是在《实验稿》的基础之上,整个中小学的英语教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是在十年的改革中,《实验稿》也存在一些需完善之处。于此,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2011版新课标),这对于《实验稿》是一种有力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从2011版新课标的内容发展也能够洞察过去十年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和问题。

一、2011版新课标的发展

2011版新课标在很多方面都延续了《实验稿》的思路,包括总体框架、设计思路、课程理念和总体目标等。与此同时,其也对部分地方作了修改,这些修改对《实验稿》是一种发展,更是突破。

(一)强调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01年《实验稿》中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2011版新课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尽管《实验稿》也提到人文性,但是可以看出其主要还是追求将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工具,这也是长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事实。2011版新课标则正式提出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首先,英语课程作为工具要求学生去掌握这门语言。其次,英语课程的人文性表明在将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掌握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二)减少学习内容、灵活课程开设

就笔者对两次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的分析来看,2011版新课标在学习内容上大为减少。《实验稿》中对各年级掌握的词汇量要求为:小学700个,中学1600个,高中3500个。而在2011版新课标中,小学词汇量是600到700个,初中是1500到1600个,高中是3300个。仅仅从词汇量来看,新课标减少了学习内容。

尽管两次课程标准都提出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但实际上在全国各个地方,英语课程开设时间并不相同。于此,2011版新课标提出:“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各地可根据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确定小学开设英语的起始年级及小学和初中毕业时应达到的级别要求,特别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教学条件等因素。”在这一程度上讲,新课标对于课程的开设灵活性更大,更加注重地域性的差异。

(三)增强新课标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笔者在对比两个版本的课标时发现,2011版新课标在课标附录中增加了大量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的增加有利于一线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也更有利于增强新课标的操作性。

(四)改变对“任务型教学”的表述

在《实验稿》中,已经有关于“任务型教学”的提法:“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描述让很多教师认为《实验稿》否定了其他教学法,只提倡“任务型教学”。于此,2011版新课标提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选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样的提法就避免了一线教师的误解,也更为严谨。

除此之外,2011版新课标还在许多地方作了改变,由于比较细微,笔者在此不再一一叙述,在后文中会有涉及。

二、经验与问题并存:十年英语课程改革

2011版新课标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未来英语教育的展望和指导,同时,从课标的修改情况也能够洞察出十年来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之处和问题所在。

(一)经验:十年改革的成功

在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下,英语基础教育改革也迈入了自己的轨道。在十年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些成功的经验也是未来英语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1.英语教育人文价值的凸显

与语文课程相比,英语教育的人文性一直受到忽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英语课程仅仅是作为工具而存在。但是,从《实验稿》明确提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开始,英语课程也逐渐改变作为工具的一条腿,而成为工具与人文兼具的两条腿。在英语课程中,人文性理应得到彰显。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陶冶自身情操,培养个性,都是人文性的体现。同时,英语作为外语,还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通过对英语的学习,学生对外来文化理解和鉴别,逐渐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文化也能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些也都深刻影响着人文性的形成。在2011版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英语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对人文性的坚持也表明对此理念的认同,更体现出英语课程改革在这一方面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说,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是将来英语教育发展的一大特点。就笔者对教师的访谈结果看,人文性等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实质上已经融入教师的脑海中。尽管在考试制度的压迫下,教师在很多时候不得已而需要采取很多灌输的教育方式,但是教师在课堂之余都会学着去反思,去寻找符合教育理念的更好的教育方式。人文价值与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过去的十年课程改革,英语教师已经在这方面有所改变。

2.多种教学方式并存

在以往,由于众多学者对凯洛夫教育学的误解,造成了凯洛夫教育学的教育方法在中国成为简单的讲授法,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课程改革之前。在课程改革中,诸多专家开始学习美国和日本,寻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目前,除了简单的讲授法之外,还有诸如讨论法、情景教育、任务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并存。也正是这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发展,而学生在这些新的方法中更加发展了主体性,身心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然,新的教学方式的发展并不否认传统讲授法的优点,相反,讲授法在目前还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笔者从《实验稿》和2011版新课标对任务型教学的描述中分析到:英语教学鼓励多种教学方式,在注重讲授法的重要地位的同时,也希望教师多采用更多的先进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3.多元评价方式形成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传统评价往往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对象主要限于学生。这样的评价方式在英语课程改革中是被抛弃的。从《实验稿》开始,已经倡导多元评价方式并存。在十年中,教学评价逐渐走向一个多元的趋势,表现在:分数依然是主要评价方式,但已经不是唯一的标准;更多的评价方式逐渐展现出来,如表现性评价等;评价对象由学生变成学生、教师、教材甚至是课程标准等。甚至在2011版新课标的附录中增加了评价方法和案例。

(二)问题:不容忽视的存在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十年的英语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功经验,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关于英语教育的问题却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也要求对英语教育进行更深的改革。

1.区域性差异造成英语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笔者在前面已经分析了新课标和《实验稿》之间关于课程开设的差异,这里主要是以地区之间的差异为依据而定的。我国人口众多,城市与农村之间差距也非常明显。而英语作为一种外语,对各种条件的要求远远大于其他课程。就目前国内英语课程开设的情况分析,在城市或者一些条件好的农村地区,英语课程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开始开展,进入小学就正式开设;而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英语课程还是在小学三年级时候开设,实质上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课程更多体现在形式上,真正的教授英语课程还是在进入中学后。除去城市农村的差异外,我国还有诸如东部和西部的差异等。就笔者的调查发现,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英语教育水平差异非常明显。如,一些东部地区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能够无障碍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而一些西部地区学生在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并且他们的英语学部分还处在“哑巴英语”阶段。

由于地区差异造成的英语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并不能完全依靠英语教育本身的改变来得到解决,这更多地需要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以及地区差异的缩小才能得以根本地解决。从新课标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到课标对此问题已有所洞察,在制定上也提出了灵活的方案。

2.课标的操作性和执行力存在偏差

在我国教育界,一直存在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脱节。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也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却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某种脱离的话,那课程标准应该起到联系二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就课程标准制定来讲,其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实践的引导下制定的;在作用上,课程标准应该对教育理论进行“消化”,体现出先进的理论思想,并能够很好地指导教育实践。最为重要的是,课程标准所面对的主要对象是一线教师,因此其必须具备很强的操作性。而长期以来,课程标准似乎总是面临着“可有可无”的尴尬情况。20世纪90年代,教师对课程标准几乎是脱离的;到了21世纪以后,课程标准才开始被重视,教师也开始逐步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但遗憾的是,教师对于《实验稿》的把握和理解还都不能深入,这一方面与教师的理论知识欠缺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实验稿》本身在制定上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在2011版新课标中,尽管部分地方作出了修改,甚至在附录中加上了操作案例,但是在正文中很多地方仍然缺乏明确性,更需要专家的解读和教师自身的理论理解。从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多年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并没有因为课程标准的制定而得到解决,加强操作性将是未来课程标准的发展方向。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课程标准本身作出的努力,只是这样的努力还需要加大。另外,多年以来畸形发展的考试制度也制约了课程标准的执行力实施。在考试的重压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去执行课程标准的某些要求,而只能选择传统的增加分数的方式来讲授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专家,仅仅寄希望于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能够带来较好的变化是不现实的,还需要在症结上“下药”。

3.英语教师专业化尚不完善

新课程改革在改革路径上主要着力点在学校和教师身上,通过改革学校和教师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笔者在前面提到,作为压抑着教师和学生的考试制度目前还无法得到较大力度的改革,因此改革需要从学校和教师身上入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改变原来的形象,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过去的十年中,教师专业能力的确得到了部分改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在招聘新入职教师时,提高了学历、专业知识等要求;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加大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通过这两个主要方式,教师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至少开始在教师脑海中形成。但是,这种改变仅仅是表面的,众多教师还是停留在以往的专业水平上,他们无法在考试制度的打压下寻找到一种能够提高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好方法。(笔者以为,如窦桂梅这样的老师在中小学中属于现象存在。)近年来,在中小学,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还是处于紧缺阶段,因此在广大农村地区,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还相当低,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理论水平低下,更表现在英语专业知识不够。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无法保证能够让每位教师都获得提高。往往是本身优秀的教师去接受培训,再回来将主要思想以讲座形式介绍给其他教师,这样的培训注定是片面的,也不具备普及性。总的来看,英语教师专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很不完善,这需要在未来的课程改革中加大力度。

(三)新的挑战

从《实验稿》到2011版新课标,英语课程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中,英语课程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2011版新课标对英语课程改革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和挑战。

1.本土抑或舶来:英语教育的立足点之思

可以说,在英语教育中怎样处理好本土观念和舶来思想,一直是个争论不休并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英语教育的立足点的问题,它直接关涉着英语教育的整个发展方向。就目前来看,国内的英语教育建立在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上,基本上采用国外关于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进行教学。除却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在文化上,英语教育也更多选择外来文化作为教学文化。《实验稿》和2011版新课标都强调要坚持立足于本土,兼收并蓄。然而,怎样将本土文化和理论融入英语教学中依然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2.考试制度对评价方式的制约

在十年的课程改革中,评价方式是比较重的转变,传统以分数为中心的评价方式正在发生改变。目前,已经有多种评价方式并存,这对英语教育来讲是极大的改变。然而,我们也深深地明白,在高考制度未发生真正改变的情况下,要让多种评价方式真正走入评价体系中恐怕还是不切实际的。这正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与现实考试评价的实际操作尚不能很好地协调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学习评价的理念,而不仅仅限于评价方式。即使是采用传统的分数评价方式,教师也可以在这之中加入现代评价新理念,以此来推动评价方式的改革。诚然,要促进评价方式的真正改变需要进行考试制度的调整,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结语

2011版新课标标志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开始,回首过去十年,英语教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笔者在对两版英语课程标准进行分析以及对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后发现,英语教学十年来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也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没有哪一次课程改革是完美的,也正是这些问题引领英语课程改革迈向新的方向。众多中小学教师表示,在十年中,他们从英语教学的门外踏入门内,开始逐渐地接触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除却教学本身,他们还以研究者的姿态审视课程改革,不断地反思,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随着《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未来的十年是值得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期待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例6

一、引言

在我国缺乏二语自然习得的环境下,英语教材成了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渠道,其编写质量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对英语教材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英语教材的评价大部分从言语(如马良,2011)、文化(如张维维,2007)等角度进行,但还没有从语篇体裁分析的角度进行评价。本研究拟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人教版2003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英语(新目标)》进行评价,旨在探究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包含的体裁类型及其特点,并结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在体裁方面的要求,发现现行教材的不足,并对以后的教材编写提供可参考性的建议。

二、体裁分析的理论框架及其分析评价步骤

体裁是从单词genre翻译过来的,genre来源于拉丁语,原指事物的“种类”,属于文学和修辞领域研究的范畴,后来才被人种学家引入语言学研究领域,用于研究某一社团对其成员的言语行为的分类方法(梁文花,秦洪武,2009)。哈桑(1977)将体裁定义为“语篇的类型”,后来,斯威尔斯(1990)提出体裁是交际事件的一种分类,是“包括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一组交际事件”,区分语篇体裁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交际目的。马丁(1992)也指出它是“一个由讲话者以文化社团成员为身份而参与的有阶段、有目标、有目的的活动”(秦秀白,2000)。

本研究拟在上述对体裁的认识基础之上,按照交际目的对初中英语英语教材的课文进行分类,并分别对各册课本的体裁种类及其分布进行统计,然后对照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对其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本研究所选用的英语教材是人教版2003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英语(新目标)》。本教材是以美国汤姆森出版集团出版的教材Go for it!为基础,依据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改编而成的一套7至9年级的英语教科书,共5册,它是目前全国使用最为广泛的初中英语教材,因此本研究以此套教科书作为当前英语教材的代表,对其进行体裁分析。

三、分析评价结果及其建议

纵观本套教材的五本课本的课文内容,笔者决定将其按照体裁的分类依据――交际目的将其分为五类:记叙文、说明文、描述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又将应用文分为书信、便条、广告、日记、电子邮件、菜谱、寻物招领启事等七类,其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

由图表可知,七年级的课文只有描述类和应用类,这符合课程标准的“能简单描述一件事情”的要求;而且应用文类型多样,增加了趣味性;但是,课文不包括记叙文,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能讲述并会编写简单的小故事”相悖。八年级的课文体裁类型比较齐全,但是记叙文占的比例还是较少;并且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说明文等应用文体材料”,而说明文所占的比重还是较少,尤其是八年级上册。对于九年级,课程标准要求主要侧重于“能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而课本的议论文占的比重比较大,较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基于以上对比分析,建议在以后的教材编写中七年级要适当增加记叙文的比重,八年级应适当增加说明文的比重,要更加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并要“保证重要语言内容有较高的复现率”(夏纪梅,2003),使教材更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Hasan, R. Text in the systemic-functional model [A]. In W. Dressler( ed.). Current Trends in Text Linguistics[C]. Berlin: Walter de Gruyler, 1977: 228-246.

[2] Swales, J. M. 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 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 李战子.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例7

英语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英语课程是必修基础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性质和目标表明了其服务于专业,对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和继续深造能力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中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的特点

(一)课程设置层次化

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性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各异,不同专业就业去向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同时考虑到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沟通能力的需求,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中反映出较高、一般和基础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1.较高要求

一些对英语依赖程度较高的涉外专业把英语能力列入专业知识要求中,要求能达到作为工作语言的应用能力水平。如旅游大类中的导游、涉外旅游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娴熟的外语,能自如的运用于生活、讲解和沟通之中”。交通运输大类中空乘专业的英语能力要求是“具有较强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能熟练使用英语为旅客服务”。这些专业在1~4或1~5学期开设了包括基础英语、英语听力或口语课程,以及行业英语课程、公共选修课等课程,课时超过600课时,其中,涉外旅游专业高达884课时,课程设置见表1。

2.一般要求

大多数专业对英语教学在口头表达、阅读、写作及翻译等应用能力方面都提出一定要求。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要求是具备阅读和翻译本专业一般性英文资料的能力,具备基本的日常口语交流能力。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要求是具有一般难度的英语技术资料、文献资料阅读能力,进行英语基本写作和简单口头交流的能力。公共事业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机械设计与制造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等专业都属此列。这些专业的英语课程开设2~3个学期,总课时量在150~300课时之间,课程设置见表2。

3.基础要求

表演艺术类、广播影视类、医学类、水利水电工程类等专业属于对英语能力依赖程度不高的专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多在英语口头交流能力方向提出了要求。在专业教学标准制订时,只安排1学期的英语课程,或是对英语课程安排没有提出具体的课时量,总课时量低于100课时。在培养规格中,表演艺术类专业对英语作为基本知识能力的要求是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一般能力。

(二)重视行业英语教学

大多数专业教学标准以培养职场环境下英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主线开发和建构英语课程,要求高职英语为专业服务,体现了高职英语融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为一体的教学趋势。从统计结果看,不少专业教学标准中,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或专业英语阶段。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行业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前1~3学期开设基础英语,最后1学期开设行业英语或专业英语,行业英语以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公共事业大类、机械设计与制造类、水资源与水环境类、电子信息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轻纺食品大类大多采用两阶段的英语课程设置形式。如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铸造技术方向)专业等设置为两学期的公共英语加上一学期的专业英语教学,课程设置见表3。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

高职英语作为基础学科,扎实稳固的知识传授必不可少。因此,大部分专业把英语教学定位于纯理论教学,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考核方式为笔试,并以通过等级考试为课程教学目标。以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为例,第1、第2学期为英语,属于公共学习领域;第3学期为采矿专业英语。授课方式:讲授;考核方式:笔试。毕业时要获得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

很多专业都重视英语实践教学,课时分配中实践教学占有一定比例,如同属资源开发和测绘大类,铀矿地质与勘查技术、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等专业的教学课时安排为“理论课+实践课”;电子信息大类中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管理等专业,实践课比例更是高达50%。

三、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中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探讨

在具体实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对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和实施进行相应变通,体现其规范性、灵活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一)结合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文件,进行高职英语课程设置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指委在2009年颁布《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征求意见稿)》,对高职英语教学性质和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以及教师发展等6个方面作了概括性阐述。各专业在进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时,要结合文件要求,考虑高职英语课程的作用和特点,规范基本课程教学时间,改变目前课程设置中各专业大类英语总课时相差巨大的现状。

(二)以各区域、各学校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建立多层次的专业标准体系,寻求高职英语的校本化方案

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在国家制定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可建立国家、区域、学校三个层次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学校可根据专业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本位,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如目前大多数专业教学标准中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分成鲜明的两个阶段进行教学,也可尝试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基础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内容上兼顾英语语言技能和行业英语的学习。

(三)依托行业协会修改和调整高职英语课程方案,以适应专业标准的动态变化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专业教学标准要定期进行修改和调整。如澳大利亚培训包的开发是由行业协会组织开发的,一般两或三年推出一个新版本。作为一个规范性的文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既 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要定期进行动态修改,以保持其先进性和规范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Z].2012教职成司函[2012]217号,2012-11-13.

[2]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征求意见稿)[Z].2010.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例8

一、《国标》制定的背景及《大纲》所具有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全国已达到普及,我国英语类专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仲伟合曾指出,我国已有更多院校开设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直线上升,其中有 196所和 252 所分别开设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蒋洪新曾指出,在2010和2011年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均表明了只有提高教育质量才能让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在这个英语毕业生越来越多的环境下,也要考虑到教育质量是否达标,因此,制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国标》是必然的选择。

随着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上升,对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来说,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各高校本身特色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特色,这已成为摆在高校英语专业面前的重中之重。因此,各高校要τ⒂镒ㄒ到行改革,改革其课程设置首当其冲。

虽然国内大多院校按照《大纲》制定了符合本校及地区特色的培养方案,但《大纲》仍具有局限性,国内高校内部开始出现学科分化,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忽视了研究方法类课程的设置;培养规格严重趋于同质化;重语言技能轻素质培养;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训练等,因此非常需要各高校在《国标》下进行新一轮的改革。

二、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国标》出台了九大教学内容,其中课程体系分总体框架和课程结构两个部分。总体框架制定了课程体系与相应学时的条令;课程结构则要求从公共基础课程至毕业论文五个部分来制定符合各高校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总之,最终要做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国标》出台后,许多高校已经进行了课程设置的改革,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院校增开了人文通识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国内重点综合性高校和外国语大学北大、复旦、南京大学、广外、北外和上外来看,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的变化体现在专业方向、通识必修课与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上。

英语专业本科目录外国语言文学包括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分析比较这六所高校后发现,其实现专业方向的方式有所不同。北外和上外是通过三、四年级的专业选修课实现的,比如:语言学、文学、文化; 广外则是依靠从三年级开始的“专业方向必修课”实现的,比如英国际会展与旅游,文化与传播;南京大学的英语专业是在学生达到专业标准后,利用“开放型选修课”来实现三个不同的方向: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和就业创业类;而北大对“方向”的形成没有明确规定,主要靠学生“大类平台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少服多自主形成。复旦大学也没有规定具体的方向,强调学生巩固专业课。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同也体现在通识课的设置上。通识课强调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大都安排在前四个学期占总学分的25%―30%左右。各大学的通识必修课是教育部统一规定都包括:思政、体育、军事和外语,基本一致。通识必修课中最具特色的是北京大学,课程包括人文学科大类平台课和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共20学分(总学分146)。课程涵盖学科极广,涉及数学与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哲学与心理学类、艺术类等。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从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上看,英语专业专业必修的设置大都相同,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设置了如基础英语综合课高级英语综合课、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说、英语语音、英语口语、基础英语语法、英美概况、语言学、美国文学文学史、英国文学史等等。广外更加具体,每个方向定制了专业方向必修课例如:英语(国际会展与旅游)专业的主要课程有: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会议策划、旅游地理学、旅游消费行为学、会议组织、旅游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专业选修课则是百家争鸣,例如,北外据自己特色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英语语言与文学、社会与文化研究、国际政治与经济等方向的专业课程。广外、上外和复旦比较侧重语言、文学、翻译和文化方面的选修课;南京大学英语系根据自己的特色专业国际商务系,增加了经济、贸易、商务等选修课。而北大在文学方面的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上都非常高具有专业、细化、精深的特色,非其它学校能比。

学分设定规则按照专业必修课的学分比例要大于选修课的比例来定。通过对这几所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探析,我们发现课程设置上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知识的培养,要注重与时代接轨,要严格要求英语基本功的训练,通识还要有自己的传统与特色。这些探析为地方性综合大学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三、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

有人认为“四三三”模式比较适合地方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的发展,即英语语言基础占40%,相关文化知识和语言本体研究的基础知识占30%,跨专业知识占30%。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性综合院校,结合自身英语专业特色,在《国标》出台后积极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在2011版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2016版培养方案。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方案规定的189.5学分方能毕业。必修课程153.5学分,选修课程36学分(包含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5学分、专业选修课15学分、素质拓展6学分)。专业基础课66学分,专业知识课5分,充分体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和精神。

从培养目标上看,我校新培养方案增添了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要求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容。从专业特色上看增添了要兼顾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专业方向可供不同需求学生选择、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具体化明确化,注重基础技能基础上的素质提升,目的侧重于培养能够从事多样化工作的人才等内容。从人才培养模式上看,增添了在教育平台上新方案强调以基本技能为核心的基础上突出学生专业方向的选择的内容。从课程体系上看,增添了素质拓展模块,切实落实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模块增加了毕业实习,突出了学生毕业论文中实践的意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上更加突出网络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同时倡导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英语实践周由原来的7个学期增至8个学期。

从英语教学进程划分课程,可以把英语专业课程划分为五大类:第一类,通识教育平台,即以二外、体育、思想政治和计算机为主的课程。第二类,学科基础平台,即以英语口语、听力、语音、写作、综合英语、高级英语及笔译为主的必修课程。第三类,专业教育平台,即以汉语概论、英语国家概况、英语文学、语言学概论、学术论文写作、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必修课程,和从翻译、文学、语言学三个方向任选一个方向的选修课程,涉及到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语言对比、英语小说等等。第四类,素质拓展模块,主要类别:包含科研创新训练类、创业训练类、人文、体育素质类、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类、会议报告讲座类和专业认证考试类等六类。第五类,实践教学模块,即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的实践教学。通过划分五大类,我们看到了我校正在不断地完善和规划化课程,使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更具多样性。

在《国标》指导下,我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和素质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人文素养为导向,我校开设了汉语概论、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圣经文学与文化、中国文学概况、希腊罗马神话等相关专业知识课,旨在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英语的知识水平。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导向,我校开设了综合英语、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语言学、英语文学,其中英语文学为特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我校开设了科技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英语实践周等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就业机会。

此外,为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我校还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比如话剧大赛,参赛的学生通过对莎士比亚戏剧或名著的改编、表演对经典作品有了深入的理解,听说读写能力有了综合性的提高。此外,学院情景模拟实训室通过开展英语沙龙,演讲培训等活动,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了锻炼,西方文化有了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通过英文歌曲演唱、英文绕口令比赛、英文百科知识问答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结论

地方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不如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因此在专业技能课程学习上需要加强。

我校在《国标》出台后对已经实施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高校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查阅大量文献,结合本校特色出台了相关培养方案,并丰富和完善了课程体系。本专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仍在努力,虽然目前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国标》的出台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改革方案,各高校应在《国标》的基础上制订出符合本校英语人才发展的校标,以此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蒋洪新.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定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456-462.

[2]刘贵芹.把握形势,深化改革,全面提高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质量[J].外研之声,2013,(3):4-9.

[3]王俊菊.英语专业本科国家标准课程体系构想―――历史沿革与现实思考[J].现代外语,2015,(1):121-130.

[4]杨贤玉,柯宁立.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57-60.

[5]仲伟合.《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J].外语界,2015,(3):2-8.

[6]张玉军.国内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外国语大学本科英Z专业课程设置[J].语文学刊,2014,(12):153-154.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例9

一、引子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速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于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了。经过充分酝酿和研究,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下简称《纲要》),确定了改革目标。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7次改革所无法比拟的。

《纲要》明确指出,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它以“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及“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九个部分纲领性地规范了这次课程改革的内容。

2001年7月,经教育部同意,经过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7科18种课程标准正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次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这次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它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地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之中,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二、英语课程改革回顾

自1977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7年—1990年,期间分别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78—1980)、《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86)、《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1990)。(这一阶段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虽然不断调整修订,但却是建国以来第一个自始至终完整实施了的教学大纲,结束是时间是1998年秋,直到最后一批使用根据该大纲编写的高三课本的学生毕业。)

第二阶段,1988年—2000年(第二阶段的大纲编订实际上有一段时期是与第一阶段的大纲修订并行的),期间分别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1988)、《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1992)、《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1993)、《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1996)、《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

第三阶段,是从1999年开始现已研制颁发出来的《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

三、《英语课程标准》简说

从第一、二阶段的教学大纲来看,我国的英语课程研究从遭受“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创伤后,迅速改变了我国外语封闭状态,到逐步“科学、规范、开放、完整”,这些大纲担当起了历史的重任,保证了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但是,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地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英语课程的开设情况、师资条件、教学条件、英语教学实际状况和当地对英语教育的需求等都存在着很大有差异。过去的英语教学大纲就没有区分这种巨大的差异,以单一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作为全国各地和不同类型学校英语教学、教学评价、考试和教材编写的依据,以统一的要求实施对学生的评价和考试等。这是造成我国教育资源极大浪费和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第三阶段也就是现在进行的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研制出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目标体系,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作为目标内容,将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至高中英语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九个级别。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从小学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小学6年级结束时的要求;第五级为初中毕业时的要求;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生时的要求。其中第一级、第三级、第四级、第六级第七级为过渡级,第九级为外国语学校和外语特色学校高中毕业课程目标指导级,该级别也可作为部分学校少数英语特长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方向。这种全新思路的级别划分,不仅对各地区、各学校和广大教师把握各个层次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具有清晰的指导作用,也对各层次教学过程的评价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标准,而且对于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的运用,提供了具体的依据;最为重要性的是,过渡级别的设置,为各地根据当地英语教育的实际调整相应学段的英语课程目标,为英语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与其它17种课程标准大体一致,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五个部分组成。 在“前言”部分,它根据《纲要》的精神,结合我国英语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六条基本理念。它们是:①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②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③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④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⑤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⑥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这是全新的教学理念,它们既是我们制定课程标准的理论依据,也是指导我们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准则。

四、《英语课程标准》的特点

1.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强化祖国意识,开拓国际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目标的确定,将英语课程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分级课程体系,保证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英语课程标准》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毕业整体设计英语课程,将英语课程的目标按能力水平设计为九个级别。级别的设定既与年级有一定的联系,又不完全等同于各个年级。同时,《英语课程标准》还指出,考虑到我国各地区教育的条件和发展的不平衡,根据国家课程三级管理的有关政策的规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相应学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要求。分级的设定,对中小学各年级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提供了指导,也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和条件。

3.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

《英语课程标准》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言学习要从语法讲解中和单词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思想,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为落实各项能力目标,《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学习方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英语课程标准》还强调指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考虑当地的条件以及学生的需要,积极和有创造性地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5.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建立了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应有益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学生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为了全面、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

6.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作用

《英语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英语课程来说,语言环境的创设,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和语言材料是否丰富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力保证。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开发为英语学习创造了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和前所未有的空间。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针对本地区的条件,积极和有创造性地利用多种资源,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五、面对《英语课程标准》新挑战,积极推行教学改革

《英语课程标准》是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给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并指明了英语教师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英语教师要勇于面对新的挑战,积极主动地实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1.思想上和行动上实现三个转变

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变英语教师(teacher)为英语教育工作者(educator),做一个教育教学上的组织者(organizer)、设计者(desinger)和指导者(instructor),变以老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活动为中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2.加快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1)英语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2)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教学观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3)有宽广和厚实的业务知识,有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3.不断学习进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主动者和执行者。从目前来看,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在教学第一线的英语教师一是忙于教学,囿于局部经验,没有在职学习机会;二是满足于现有的教学经验,轻视理论学习,使课程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水平达不到较高层次;三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不愿改变现有的经验,思想观念落后。这就提出了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迫切性。笔者认为,这种继续教育的战略重点应当成为有效地推动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一种从零起点的教育,不能停留在学科和技能训练的水平上,也不能追求教育内容的完整性,这里自主的学习是各种能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应当认识到教师素质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地运用自主学习的手段整理分析教育经验、调整教育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

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应当为英语教师的自主发展注入活力,

具体地说,应当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1)把英语教师的经验思考转变为以经验为基础的理论思考(不是把自己禁锢在一两种理论框架之中);

(2)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师的行为反思水平,为他们在教学领域的自主拓展提供专业性的方法和工具;

(3)有针对性地介绍英语课堂教学应用技术和技能;

(4)增强英语教师对真实英语的语言运用意识,为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的定向提高奠定基础。

从当今基础教育的形势来看,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性课题。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对外英语系教授H?G?Widdson指出:“只有受过系统教育、具有语言教学意识和业务能力的教师才有可能搞好语言教学。语言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以达到职业水平,必须发展个人的创造性。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应成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具体说来,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应具备以下10种专业能力。

(1)认知能力(cognitive competence):包括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和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反思能力(reflective competence):主要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整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

(3)设计创意能力(creative and designing competence):主要包括英语课程的构思和设计、教学的构思、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的调整、教学材料的编制、组织、调整和使用等。

(4)执行能力(implementing competence):包括实施课程计划和整体教学计划、实施具体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课程计划、整体教学计划和具体教学计划的一致性;教学过程的随机处理策略等。

(5)观察能力(observation competence):包括课堂现场观察、学生群体行为观察、学生个体行为观察、心理观察、观察信息的有效收集和分析等。

(6)话语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主要包括询问方法、交谈方法、领悟技术、有效表达技术、母语和英语的使用策略、学生话语失误处理策略、爷堂交际英语的系统掌握等。

(7)互动能力(interactive competence):主要包括师生间的互动模式的养成、互动模式的转换与变化、真实交际中的互动技术等。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74-02

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多元需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办学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也为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为适应国家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英语类专业学科内部也应“随需应变”,实现英语专业教学的转型升级。因此,如何针对地区社会发展、院校特色与学生特点制定英语类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何种课程设置才能培养英语能力扎实、满足不同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方向――要着力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人才。这一规划的提出也为此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海南与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将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因此,商务英语类人才的培养也应面向海南经济、社会和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一、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简介

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简称BEC证书)是由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主办,国家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引进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该考试根据商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考生在商务和一般生活环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对成绩及格者提供由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标准统一的成绩证书。考试能够权威客观地反映持证者商务英语知识运用能力,因此BEC证书也就成了外企招聘和培训员工的重要依据。

BEC考试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高校商务专业(方向)的学生考取的目标等级一般为中级或高级。本课题研究以国家职业证书中的BEC证书为依准,探索其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以缩短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差距,以实现人才与行业的对接。

二、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应用型本科英语人才除符合对英语专业标准的一般要求外,更需要突出“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即具有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宽、知识应用和转化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既要考虑国家政策,也要依据专业标准,更应参考行业标准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BEC证书是国家职业标准中制定的商务英语类人才资格证书,也是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与行业对接的桥梁。因此,以职业标准为导向重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体系,缩短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差距是现阶段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重要任务。

鉴于BEC证书考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以及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反拨作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应该适当加入针对此类考试的课程。但是目前多数高校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并不包含此项内容。以笔者所在海南某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其商务英语课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模块和商务知识与技能模块。在一二年级开设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训练课程,使用文史类英语专业通用教材,三四年级的商务专业类课程有商务英语、营销英语、金融英语等以语言类为主的商务管理课程。虽然本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学生毕业时必须获得BEC(中、高级)或专业八级证书中的一项,但在教学中并没有体现出对于商务英语从业资格考试的重视,使得学生在备考方面缺乏理论和实践指导。特别是高级证书考试的通过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广度和就业能力。因此,在现行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加入针对BEC考试的课程内容对全面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三、BEC考试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

BEC考试分为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四个模块,这与日常商务英语教学内容是紧密相连的。本研究尝试把考试的每个考点编入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中,使其自然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课堂及课后练习中既注重课本知识又注重通过对考点的实际操练以巩固学习成果。

1.听力课程。以BEC中级考试为例,听力测试由三部分组成:记录电话留言、搭配和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总体听力能力和推断能力。本校现用的商务英语听力教材中也有根据录音填写留言和选择题目,但学生较缺乏的是听一段较长的讲述或报告后根据话题、语境和功能获取主旨和主要思想的能力,这也是英语专业八级听力测试的重点,因此,教师首先要对对现行的听力教材内容要有所取舍,适当的加入BEC听力考试的测试试题,以弥补日常听力教学的不足之处。其次,BEC考试听力录音为标准的英式发音,在课堂听力练习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熟悉英音发音特点,如重读、连读、弱式等;在听长篇材料时要养成边听边做笔记的习惯,学习记录关键词、数字、地点等重要信息。

2.口语课程。BEC中高级考试的口语测试由两位口语考官对两位考生同时进行提问和打分。在口语考试的第一部分,提问官先和每位考生交谈,询问考生个人信息,谈论过去的经历、目前情况和将来的打算,鼓励考生表达个人意见,让考生逐渐进入状态。第二部分每位考生要就一个商务话题组织一段大约6分钟左右的“小演讲”,给出观点,并证明自己的观点有道理。第三部分两位或三位考生就一个题目讨论大约3分钟。口语测试主要考察语法和词汇是否运用恰当,是否能足够表达自己的意图,并且个人谈话是否连贯,切题,长度是否合适。可以看出,BEC口语考试力图在短时间内考察考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的能力。这与外企招聘面试中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非常契合。

因此,商务英语综合课程除了讲授商务术语及理论外,要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就真实的材料讨论、聆听、提问,训练其在提问和提供事实性信息时所需的各类类型的交流技巧。在每一单元结束的案例分析环节,鼓励学生基于本单元的商务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案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小组讨论之后上台做结论性的“小演讲”以训练长时间谈话的能力。在案例分析之后,要求学生将讨论内容和结果写成备忘录或邮件的形式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3.阅读课程。BEC中高级考试的阅读测试共包含5部分,是占整个考试题量最多和分值比重最大的一部分。除了学生熟悉的多项选择题外,还涉及句子完型填空题和改错题。

在商务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可准备与考试相关的主题式短文,也可做阅读技巧的训练,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和结构。在讲解教材文章时,教师可以把课文像试题中那样分成小块,引导学生理清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并且对与上下文关联紧密的句子进行研究,讨论文章遣词用句等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做好考试准备也同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还应训练学生意译句子的能力,鼓励学生对课文的相关部分用英语做出自己的解释,因为多项选择题考查的不是简单的词汇搭配,而是考生推论和理解上下文的能力。完型填空题考查的是词汇量,因此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特别应该注意同义词辨析,熟悉典型的词语搭配。商务语言往往十分精准,所以在阅读中要特别注意作者的使用不同词汇的目的和意义。

4.写作课程。目前的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主要采用的是商务函电教材,教学目标和内容侧重于外贸交往的中的函电往来。但是在公司内部交流中,便条、留言、备忘录或电子邮件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BEC中高级考试的写作测试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要求用中性或非正式的语言写作商务函件、报告或建议做信息陈述。在写作训练中要注重训练学生考虑目标读者、写作目的、格式、内容要点及句型结构的多样化。

四、结语

BEC考试的目标旨在考查二语学习者以工作场合为背景的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这与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BEC考试可以看成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实践,从而能够丰富课堂语言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的目标更为明确。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测试的知识点也可为学生备考做充分准备,为其语言运用和检验提供实践平台。但此类知识点的融入也对商务英语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在注重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也要研究考试内容和题型特点,了解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此类考试的反拨作用。另外,高校也应考虑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从纯纸质化考试逐渐过渡到引进职业标准的综合性学习评价,将BEC考试的考点,特别是口语、听力测试的评价方式纳入到已有的考试评价体系中,将其作为评估学生学业水平的一个标准,使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引起足够重视,促进商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例11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高考英语将实行社会化考试,这一决策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现阶段高中英语教育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原因,外语教学受到不少质疑和批评,外语教育政策的评估与调整刻不容缓[1]。实际上,外语教育政策最终要落实到外语课程政策上,高中英语课程政策主要由《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教材政策及高考英语政策组成,其中《课标》是核心[2]202[6]。但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语教育政策与教学实践的衔接还关注不够。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衔接性研究是以问题驱动的,基于语言教育实践并以政策为指向的研究,中国当前以语言教育规划为核心的衔接性研究正当其时。外语教育政策属于公共政策的分支[3]28。公共政策过程包括议程设定、政策制定、实施、评估、调整、终结,其中实施过程是检验政策有效性的最关键环节[4]8,而外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成效在于其对于外语教育的目标是否实现,这又依赖于政策的上传下达及政策目标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衔接效果[3]125。鉴于此,文章主要以《课标》为政策对象,从教师对政策的认识与评价、教师的教育实践、学生对教学实践的反馈3个方面,对高中英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衔接性及其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反思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高中英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衔接性研究

(一)教师对高中英语教育政策的认识与评价

中国高中英语教育政策由中国教育部基础一司和二司制定[5]248。2003年,教育部颁布《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它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李娅玲指出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主要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内输入”模式,缺少自下而上的意志上传[3]176-183。教师是《课标》客体的重要组成,是将政策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关键群体[6],同时,教师也会作为政策制定的主体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对政策的认识与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教学实践,对此进行考察对政策的落实尤为关键。从既有文献来看,此方面的成果还比较少。罗桂秀通过问卷考察了40位教师对高中英语课程政策的态度与认识[6],研究发现:在《课标》方面,大多数教师认为《课标》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过高,最难实现的课程子目标是语言技能目标与文化意识目标,《课标》的制定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60%的教师认为《课标》中最难操作的实施建议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在教材方面,多数教师认为教材存在缺陷,教材内容和课后练习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高考英语方面,多数教师认为选择题题型并不能有效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考试题与教材的课后练习并未有效衔接,也没有很好地体现《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徐冠兴调查发现,天津市部分参与课改的高中英语教师对《课标》理念的贯彻存在偏差[7],对其规定的课程目标认识不足。张曦元也发现,教师对《课标》认识不足[8]。不过陈芳发现,教师理解和实施《课标》的能力自评在多个方面与所在学校学生的英语能力无显著关系[9]。这些研究显示,尽管《课标》政策引导着课程教学,但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对此教育政策的认识相对不足,评价褒贬不一,进而可能影响政策在教学中的实践。

(二)教师的教育实践

政策的实施是政策过程的最关键环节,事关政策成效的达成。英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衔接就体现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衔接好坏体现在教师是否按照政策规定的目标进行教学。在外语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是政策的主体,但教师才是真正把政策转化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没有教师的实践,政策就只是文本而已,如果忽视教师作为教育实践者的角色,忽略外语教育实践本身,无疑会为外语教育践行制造障碍[2]126。对教师的教育实践状况进行实证调查至关重要。从既有文献来看,涉及教育实践的研究较少,主要从教育实践(即政策实施)面临的困境及教师的教学实践两个角度进行研究。第一,教育实践(即政策实施)面临的困境。目前政策实施还面临诸多障碍,如政策脱离实际、经费投入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应试教育制度影响严重等[3]193-196。整体上,实施《课标》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对学生评价难、评价方式单一、老师负担过重[10];某些课程目标前后矛盾,要求过高,不易实施;对《课标》的理论基础的可靠性的疑问造成的困难;现存的高中英语测试体系对其实施带来的阻力;其他因素如师资缺乏、课程资源不足、教师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少等[11];《课标》未兼顾阶段性、地域性差别和城乡差异,缺乏相关部门的支持,应当贯彻多模态教学,解决教学的费时低效问题[12];教材使用期限问题;还有一些学校擅自更改课程时数,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13]。因此相关部门应针对以上问题制定相应方案,为教师的教学实践与《课标》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第二,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遵从《课标》规定的5个方面的目标,是检验外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衔接好坏的依据。语言技能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厚此薄彼,对于学生听力、阅读技能的训练远超对口语、写作技能的训练[7]。申丽调查发现长沙3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4项技能均存在一定问题,如阅读理解水平不高、阅读速度慢等,原因在于教师仍侧重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科学阅读与学习习惯的引导,学习动机不强[14]。张曦元发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师过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阅读能力低下等[8]。邓兆红发现英语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未遵循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基本原则,未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普遍较低[15]。语言知识方面。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存在一定弊端,很多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未能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探究等方式自己发现语法和词汇规则,因此学生并不能做到学以致用[7]。情感态度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忽视了人文素养教学,学生也缺乏情感态度学习的积极性,情感态度目标与教学实践脱节[16]。学习策略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缺乏深入、系统地引导[7]。文化意识方面。学生和教师文化意识目标缺失,实施难度大。教师自身文化知识欠缺,对文化教学不重视且教法单一,学生对文化学习动力不足,教师应加强自身文化素养,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其文化意识及批判思维能力[6][17]。既有研究显示,《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较低,教师教学实践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教育规划与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课堂对《课标》政策的实践研究成果十分有限。

(三)学生对教师教育实践的反馈

作为外语教育政策的重要客体,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评价与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实践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目标与需求。如果教师并未按照政策规定的目标进行教学,反而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说明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育政策的目标相背离[2]127,间接表明政策目标的不合理。而涉及该方面的研究也十分不足。罗桂秀调查发现,约50%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最主要的目的是掌握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约30%的学生是为了应付高考,而60%的教师秉持“一切以高考为中心”的思想;多数学生认为,未来学习和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与高中阶段学习和考核的知识很大程度上不相符[6],这说明语言教育规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郎雪调查了高中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情况,发现多数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很少能设置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很少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条件,平时不会记录学生的课堂发言等课堂活动情况,期末成绩仅由考试分数构成[18],可见,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实现,评价方式仍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孙勇发现,高中生对目前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兴趣不高,认为写作训练的有效性低,希望教师采用符合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学方式[19]。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馈状况不容乐观。学生作为政策的接受者,其态度对评估政策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在学习需求、方式和手段多元化的当今时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亟待得到充分重视,这方面成果也需加强,以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主要不足与反思

既有研究对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意义重大,也丰富了中国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研究,但成果仍比较有限,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一,从理论支撑来看,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较为单薄,理论建构不足。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是以语言政策和规划理论为基础的,由于语言政策和规划理论的不完整性,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3]27。因此,如何从理论高度构建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体系,还需更多的关注。第二,从研究内容来看,诸多研究对外语教育政策(如《课标》)的内容介绍和描述居多,但缺乏深入的探讨;而教师对高中英语教育政策的态度和评价、教师的教育实践状况、以及学生对教师教育实践的反馈是探究教育政策与实践衔接状况从而进一步检验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因素,这三方面的整合研究却鲜有见及。政策制定者需要知道政策的有效性如何、传达者传达效度如何、接收者学习需求的达成度如何,每个环节都紧密相关,值得深入调查研究。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此领域实证研究成果较少。邹为诚指出,研究外语教育政策,应采取定性调查、补充式定量调查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手段[20]。外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衔接好坏与政策的有效性直接相关,建议各学者加强此领域的实证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既要有理论的分析,又要有实践的探讨,关注课堂教学,通过记录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测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来反观政策的有效性。此外,由于外语教育政策属于公共政策的范畴,可借助公共政策的研究框架,为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提供全新的思路。第四,探索新的研究视角。总体来看,中国的外语教育,缺乏战略层面的整体思考和规划[21]。长期以来,中国高中英语教育实践深受“费时低效”的困扰。从外语教育政策发展角度来看,“费时低效”是对外语教育政策最为核心的价值问题的判断,主要是对外语教育政策和制度的有效性提出质疑[22]208。而政策的有效性又与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因此外语教育的“费时低效”不应仅仅归结于外语教师的教学问题,而应当审视中国整个外语教育政策制度。外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衔接不足并不能简单归于教学方法或课程设置问题,更关涉到语言政策问题,涉及政策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环节,更牵涉到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大局。需关注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实施和评估环节,从公共政策分析视角探究外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衔接状况,在研究政策本体的同时,更要关注政策主体及客体,并探析影响其衔接性的各种因素,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国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促进政策制定和落实的科学化。

三、结语

文章聚焦国内近年外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衔接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现状,从教师对政策的认识与评价、教师的教育实践、学生对教学实践的反馈三个方面对高中英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衔接性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反思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学界目前对外语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衔接性研究关注还比较不足,需构建科学的研究体系,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视角与方法。

作者:杨荣华 董云云 单位:河海大学

[参考文献]

[1]赵蓉晖.中国外语规划与外语政策的基本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1).

[2]鲁子问,等.外语政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娅玲.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陶学荣.公共政策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5]张治国.中美语言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以全球化时代为背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罗桂秀.语言教育规划视角下中国高中英语课程政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7]徐冠兴.关于天津市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调查与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2).

[8]张曦元.新课标在普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陈芳.教育评估中的情境效应分析———以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评估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5(5).

[10]陈琳.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有关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5-07-29.

[11]何旭良.实施《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困难面面观[J].琼州大学学报,2006(6).

[12]杨家勤,刘金菊,金仁慧.浅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多模态教学[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4).

[13]孙书京.当代中国高中英语课程问题研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学时等问题的历史比较[D].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申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目标在长沙市区实现状况研究———基于课堂教学[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5]邓兆红.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视野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6]林丽香.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7]刘社奇.高中英语文化教学调查研究———一项基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调查[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8]郎雪.高中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实施情况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9]孙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问题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