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5:41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例1

1问题提出

当今的社会要求个体既要有积极的竞争精神,又要有良好的合作态度。作为个体差异的合作与竞争素质对于青少年的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从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对过度性竞争进行研究以来,合作与竞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Kelley和Stahelski(1970)认为合作与竞争是同一维度中的两极,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现实中存在着合作者和竞争者两种稳定的个体差异,他们具有不一样的世界观,而且对于别人的合作竞争倾向也有不同的态度。后来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扩展,认为个体存在从利他主义到竞争取向的动机连续体,由此区分出四种类型的个体:竞争、个人主义、合作、利他主义。以往的研究表明,合作与竞争可以看作是个体稳定的人格倾向。受经济学领域关于合作与竞争可以并存而且能够实现双赢的启发,谢晓非等从人格的研究角度出发,认为合作与竞争是独立的二维结构,它们相互交叉之后可以区分出四种不同的人格倾向,即高合争者、高合作者、高竞争者、低合争者。他们编制量表进行测量并验证了理论假设,对四种类型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

合作竞争倾向与其它心理特征的相关关系是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在理论上,合作与竞争倾向和个体的社会适应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适应的概念、结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评价工具等方面都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在影响青少年社会适应因素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外在的环境因素和内在的个体因素。其中的个体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力因素;二是人格因素;三是前两者整合起来的自我应对策略。皮亚杰的认知论认为,个体的适应过程是同化与顺应的动态平衡过程,两者的相互配合就形成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当今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同时,要完成复杂的任务,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有良好的合作团队。为了达到与环境的同化与顺应,个体需要具有既合作又竞争的特质倾向。至于这些特质倾向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具有怎样的关系,正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职业选择等职业行为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行为的有效性。Taylor和Betz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定义为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与职业决策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信心程度。认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方面: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能力、目标筛选能力、职业规划能力以及职业决策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有研究发现,具有合作与竞争倾向双重品质的员工中,管理者比一般员工多,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多。虽然个体差异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关于合作与竞争差异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发现。鉴于以往的研究大多把合作与竞争分开进行各自的相关分析,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谢晓非等人编制的量表,对合作与竞争倾向的四种人格特征在社会适应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探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广东省选取三所大学共400名本科大学生作为被试,得到有效问卷373份,各年级学生数相当,其中女生237人,男生136人。

2.2研究工具

2.2.1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量表

采用谢晓非、余媛媛等编制的《个体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量表》。该量表包括合作、竞争2个分量表,其中合作分量表共有13个项目,包括包容性、互惠性、合群意愿三个维度;竞争分量表共有10个项目,包括过度竞争、自我成长、超越他人三个维度。该量表共有23个项目,均按照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5点评分。该量表把合作与竞争看成是两个垂直的维度,这两个维度相交分出四个象限,代表四种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以被试得分的上下27%为界限,将高低27%合作倾向与竞争倾向的被试分为高合争者(高度合作倾向且高度竞争倾向)、高合作者、高竞争者与低合争者(低合作倾向与低竞争倾向)这四类人群。合作与竞争分量表信度分别为0.85,0.71,同时该量表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

2.2.2社会适应性量表

采用卢谢峰等编订的“社会适应性量表”阎,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值为0.88;内部一致性良好,均在0.58-0.78之间,而量表的a系数为0.89;分量表与总量表同质性较好,量表的预测效度值为0.74。总量表由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表现七个维度组成。量表除了七个维度60个题目外,还加有6个社会期望性题目。

2.2.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

本量表由赵冯香对Betz和Taylor编制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一简式”(CDMSE-SF}进行修订而成,将量表命名为“职业决策量表”,包括五个维度:自我评价、职业信息、目标选择、未来规划和问题解决。正式量表有25个项目,每个维度5小题。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0。

3结果分析

3.1合作竞争倾向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

3.1.1合作竞争倾向与社会适应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合作竞争倾向各维度与社会适应各维度的皮尔逊相关表明,过度竞争维度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超越他人与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同时,包容性和自我成长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互惠性只与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

3.1.2不同合作与竞争倾向类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比较

以社会适应的总分及其七个维度为因变量,以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之外,其它的维度及总分上不同合作竞争类型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经过事后多重比较(Scheffe)发现,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竞争者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高合作者,而高合作者在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合争者,其它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3.2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

3.2.1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合作竞争倾向各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的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包容性、合作意愿和自我成长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互惠性只与自我评价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过度竞争与自我评价、目标选定及问题解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3.2.2不同合作与竞争倾向类型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比较

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分及其五个维度为因变量,以四种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合作竞争类型在职业决策效能各维度及总分上的主效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各维度经过事后多重比较(Scheffe)发现,高合争者在自我评价、职业信息、问题解决及总分上的得分都显著地高于高竞争者和低合争者,而在目标选定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合争者,其它类型上的事后分析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

4讨论

4.1关于合作竞争倾向与个体社会适应的关系

一般认为,良好的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掌握社会生活的技能,遵守社会规范,能与社会环境保持一种平衡的和谐关系。它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活动而实现的。本研究的数据分析表明,包容性和自我成长这两个因素与社会适应的各个维度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包容性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共同活动中,能够考虑到他人的想法和意见,顾及到他人的利益和需要。而竞争中的自我成长主要指个体重在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现实社会正是需要这种具有包容心又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人。特质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基本特质对社会适应的作用,当个体的某些特质与现实社会的期待和要求相一致时,这种平衡状态就会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相应地,本研究中竞争维度中的过度竞争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也说明这个问题。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就认为社会适应中的过度性竞争是一种病态人格—神经症。过度的竞争或病态的竞争是指个体为了提升自我价值而不择手段和代价去争取胜利,这种人具有控制、攻击、冒险和贬损他人的倾向,同时取得胜利已经成为这种人无可选择的需要。过度的竞争心理与正常的竞争具有三个方面的不同:过度的竞争者不断将他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和衡量,即使是在无须如此的情况下也是这样。二是过度竞争者需要的不只是要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就,或者比他人更大的成功,而是要独领或者鹤立鸡群。三是过度竞争者对其他人有一种强烈的敌视态度,因为一个竟争者的胜利就是另一个竞争者的失败日。显然,过度的竞争者是我们不提倡的,这种不择手段和代价去争取胜利可能在短期内会达到他想得到的目的,但在长期的社会适应中对自己和社会都不会带来好处。

社会不仅需要积极的竞争者,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合作者,竞争与合作是人类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从本研究的结果看,高合作者在社会适应的总分及各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都是最高的。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合作者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高竞争者,同时高合作者在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高合争者。无论是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还是角色适应及环境认同,我们的社会还是比较认同善于合作的人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毕竟与更广泛的现实社会有所差别。他人所参与的竞争活动没有社会上的激烈和残酷,相反,他们面对更多的是如何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如何适应大学生的一些角色转换,如何安排学习之外的时间等。具有高合作倾向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4.2关于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合作倾向中的包容性和合作意愿及竞争倾向中的自我成长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我们知道,自我效能并不是指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自我评价或信心。它主要受到自我成败经验、他人替代性经验、社会劝导、情绪状态等方面的影响。合作意愿是指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个体能够享受共同活动所带来的愉悦感。当个体意识到别人的付出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时,他会为了达成目标而与他人共同努力。无论是互惠性、合作意愿还是自我成长,这些特性都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和谐,也会增强对未来职业的信心。Ryckman等人经过研究认为个体的竞争性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维度,即过度性竞争和个人发展性竟争。具有个人发展性竟争这种良好竞争倾向的个体在完成目标任务时,并不过分夫汪结果的输赢,!角是更关注任务本身的乐趣。他们更关注的是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以及任务本身的完成而不是与别人进行比较,他们向往的是个体成长而不是通过贬损别人来提升自己:对于这样的个体,其他人并不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相反的是能够给自己提供学习和友现自我的机会。虽然个人发展性竞争的个体也渴望成功和胜利,但他们并不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显而易见,个人发展性竞争正是本研究所认为的白我成长兑争维度它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一个人不但要敢干竞争,还要善于竞争。这样的人格倾向就会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与此相对应的是过度竞争,它与自我评价、目标设定和问题解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前面已经论述,过度竞争是我们社会所不提倡的,它会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压力。

从合作竞争倾向的类型上看,除了未来规划维度之外,高合争者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其它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一于低合争者。从现实需要出发,具有合作与竞争倾向双重特质的个体应该是社会所期望的。这样的人既能顾及他少、与团体的利益,并从中体验到合作而带来的愉悦感,又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力图超越他人而表现得更加优秀。同时我们也发现,高合争者在自我评价、职业信息、问题解决及总体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高竞争者,而且高合作者在总分上也显著高于低合争者、由此是否说明在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上,合作因索比竞争因素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呢。这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实际上,与职业决策效能相关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其中个体因素中已进行研究的因素有情绪特征、一般能力、社会地位、种族认同以及相关的人口学变量。人格特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中,本研究只从合作与竞争的维度进行探讨,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对这方面的关系进行更深人的探讨。

5结论

(l)过度竞争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超越他人与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包容性和自我成长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互惠性只与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例2

每年的冬春季节,潮水般的大学毕业年级学生就开始涌向各类人才市场,大学生们在这股潮浪中咀嚼着求职的酸甜苦辣,诉说着求职的困难,有人抱怨招聘单位过于挑剔,有人埋怨今年的毕业生怎么这样多啊!那么,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除了有各种客观原因以外,是否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呢?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是否也存在认知偏差呢?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提出的预期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

一、卡尼曼教授的预期理论

大学生所进行的职业决策,是要在各方面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在多种可能的方案中寻找自己最满意的方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心理学家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先后有西蒙和卡尼曼两位教授由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西蒙教授的研究表明,在对一个复杂问题进行决策时,人们不可能搜索到最优方案,而只能寻找到满意的方案。

卡尼曼教授对人在不确定情况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问题进行了深人研究,他和特沃斯基根据心理实验的结果提出了著名的预期理论(或称前景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由于感知觉和思维加工能力的缺陷,不可能对问题作出符合实际的概率推断,他们通常只是按照经验或直觉来进行判断,其结果有可能偏离理性的假设,从而出现下列的认知偏差,它反映出人们在决策中的非理性成分。

1.代表性启发式错误。这是指人们在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只考虑到它的典型特征,而忽视了它在总体中出现的概率。例如,卡尼曼从由工程师和律师组成的百人团体中随机抽取若干成员,将他们的性格特征简单地介绍给被试,每介绍一个人时,就要求被试判断其属于工程师的概率。在该实验中,卡尼曼将被试分成两组,告诉一组被试在百人团体中有70人是律师,30人是工程师;告诉另一组被试在百人团体中有30人是工程师,70人是律师。实验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对所介绍成员判断的结果是基本相同的,并没有受到百人团体中工程师和律师基本比例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在作出判断时只考虑了对象是否符合工程师的典型特征,而没有考虑他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显然判断的结果就可能和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2.锚定现象。这是指人们根据某些初始信息所作出的初步估计(被称作锚定)对于最终的决策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最初的锚定不切合实际,那将给进一步的决策造成麻烦,但人们又很难意识到这个问题。例如,让两组学生凭直觉分别推断下面两个算式的结果:1×2×3×4×5×6×7×8和8×7×6×5×4×3×2×1,学生对于第1个算式的估计值明显要低于对第2个算式的估计值,这是因为两个算式的起始值(1和8)在估计中产生了锚定的作用。

3.框架效应。这是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如果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述,那么,决策者作出的选择也会不一样,即问题的构造方式不同会影响决策者的选择,例如,在手术前征求病人意见时,告诉他该手术成功的概率为80%,或者该手术的失败概率为20%,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于病人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是不一样的。

4.小数定律。这是指人们在对期望值作出判断时,往往会忽视样本的大小,认为小样本中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总体中事件发生的概率相接近。例如,在抛投硬币的游戏中,人们都知道如果抛投次数足够多的话,那么,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是非常接近的,显然这是在大样本时的结果。但是,如果在某次游戏过程中,连续出现了5次正面,许多人会认为下一次将出现反面,其实由于硬币是质地均匀的,每一次抛投硬币时,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都是0.5。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上述判断错误呢?就是因为人们把小样本看作和大样本具有相同的期望值。

5.损失敏感。这是指在不确定决策中人们对于损失的感受性要大于对收益的感受性,例如,被小偷盗走200元造成的痛苦比单位发放200元奖金带来的兴奋要强烈得多。

6.可获得性偏差。这是指人们在作出判断时往往对显著的、易于记忆的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例如,你的某个朋友在某城市被抢劫了,这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你就可能认为该城市的社会治安是很差的,而不管该城市有关治安情况的统计数字究竟如何。

二、职业决策中的认知偏差

卡尼曼的预期理论揭示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时的一些认知偏差,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也是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那么,出现认知偏差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1.职业决策中的代表性启发式错误。对于某些待遇高、条件好的工作岗位,许多毕业生都认为是非常典型地和自己的兴趣、个性及能力相匹配,认为自己最适合这些岗位的工作,于是都涌向这些单位。而实际上这些岗位所需人员很少,在人才市场上所占比例也很小,因此,大学生求职的命中率就很低,这正是由于代表性启发式错误使得大学生在投递求职信时忽视了该岗位在总体中的基本概率。

2.职业决策中的锚定现象。大学毕业生在开始寻找工作时所设定的目标,对于整个求职过程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某些心理专业的毕业生,开始就把目标设定在到条件较好的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于是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的几个高校,但是高校的心理咨询岗位毕竟有限,因此,就在所难免地屡屡碰壁,这就是锚定现象造成的认知偏差。如果他们能够跳出高校这个圈子,尝试到其他领域去寻找心理咨询的岗位,就可能会遇到更大的求职空间。

3、职业决策中的框架效应。大学生进行决策时,对于每个职业和岗位都有自己的不同表征,这对于职业选择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对于到基层和艰苦地方去工作,有人认为是国家的需要,对自己也是很好的锻炼,有人却认为那里条件太艰苦,又很难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不是自己的理想岗位。对于同样的职业,不同的大学生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这正是由于框架效应产生了认知偏差。

4.职业决策中的小数定律。毕业生在寻找工作岗位时,往往会搜集有关企业的业绩状况,如果近年来该企业的业绩较好,就认为这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其实仅仅根据该企业“近年来”的信息所得到的只是小样本的数据,是不能像对待大样本数据那样进行推断的。毕业生之所以从该企业近年来的较好业绩就断定这是一个有前途的企业,正是小数定律发挥了作用。

5.职业决策中的损失敏感。许多大学毕业生对于待遇低、条件艰苦的地方不愿意去,主要是认为在这些地区工作会给自己带来损失,并且过分地看重了这些损失,这正是损失敏感造成的认知偏差。

6.职业决策中的可获得性偏差。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总是要参考各方面的信息,其中最容易得到的信息是来自于亲戚朋友或媒体宣传。例如,熟悉的朋友经常说起某个岗位的工作条件比较好,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岗位。再如,演艺界的明星们经常被各种媒体大肆宣传,使人们很容易获得关于大牌明星的各种信息,于是人们就误认为演艺界到处都是明星,在那里获得成功的概率很高,于是报考艺术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其实他们成为明星的概率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高,只是人们很容易就能得到有关的信息,并且会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卡尼曼预期理论对职业指导的启示

根据卡尼曼的预期理论,大学生和所有的人一样都可能发生认知偏差,在职业决策时也不例外。那么,学校的职业指导者怎样帮助大学生减少这些偏差呢?

1.尽量多地掌握有关的信息。在进行职业决策时,首先要尽可能地搜集有关单位和岗位的各种信息,不仅要了解该岗位的典型特征,而且要知道在人才市场上该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在了解信息时,不要以偏概全,不能仅仅根据最容易获得的信息就作出判断,也不要从小样本的信息来推断出总体的情况,在初始判断时特别要谨慎。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代表性启发式错误、可获得性偏差、小数定律和锚定现象所造成的认知偏差。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例3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必须面对许多问题 ,如就业中的消极等待或选择范围狭窄所造成的就业困难,寻找工作中出现的焦虑、紧张、困惑 、迷茫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主要是就业准备不足,但这不仅仅是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准备不足,还有对待职业的能力和信心,的不足,后者是导致大学生的退缩行为、职业选择范围狭窄、出现理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

职业 自我效能理论的基础是班都拉在 20世纪 70年代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围绕着职业 自我效能概念的研究也纷纷展开。所谓职业 自我效能,其实质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职业的相关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知觉 ,或对达成职业行为目标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职业自我效能并非是个体的一种人格特质,也非个体的行为能力自身,它是一种介乎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中介因素,具有动机的行为驱动性质;同时又是建立在个体的综合认知评价之上,具有认知性质;它还是一种主体性因素,是个体的主观感受、知觉、信心或信念。因而在个体的职业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个体职业的选择和发展 、职业坚持性 、职业成就等。即使个体具备从事某个职业的能力,其他条件也都具备了,但如果个体觉得自己不能成功地完成该职业的活动要求,他也可能不会选择该职业;或在从事该职业过程中,容易在困难面前放弃 目标的达成,现更多的心理问题;或在失业后更难找到丁作。

为此 ,本研究着重探讨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与大学生的择业意向的关系,为大学生职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寻找新的指导和培训途径。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随机选取工科大学生 416人,回收问卷 394份,有效问卷 387。其中大一 79人(男 24/女 55),大二 67人(男 31/女36),大三 132人 67/女 55),大四 109人 83/女 26)。

2.研究工具

职业 自我效能量表。采用姜月飞对 Betz和 Hacker(1981)职业自我效能量表的中文修订版。选择了十个传统女性职业和十个传统男性职业 ,共二十个项 目。对每种职业,被试者要表明他们成功地完成两种任务的信息:教育要求工作职责,并以此构成了两个分量表。要求反应者既要对每个职业做出是/否的回答 ,又要做出 1 10等级信心评估反应。总体 a系数是 0.94,T作职责和教育要求分量表分别是 0.92和 0.89。已有研究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同时效度。

职业价值观量表。含 22条目,分为声望地位 、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三个维度。按选择职业的重要性评价,5级记分。总体和三个因子的a系数分别为 0.87、0.84、0.71、0.72。择业意向问卷。选择了十个传统女性职业和十个传统男性职业,与职业 自我效能量表相对应,共二十个项目。对每种职业,既要对每个职业做出是 /否的回答,又要做出1 10等级认真考虑程度的评估反应。a系数为0.83。

3.实施和数据处理

利用课问、晚自习采取集体测试在一周内完成。采用SPSSIO.0软件包进行管理和统计。

二、结果

1.职业

自我效能的性别 、年级特征,以职业自我效能的两个维度以及总分为因变量,性别、年级为自变量 ,进行 2X4方差分析 :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生在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工作职责的均数为 90.0±3,女生为 74.4-4-4。在传统女性职业方面,女生在 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丁作职责的均数为 180.8±7,男生为 169.5±7。(注: p

由此可以看出,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生的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教育要求、工作职责显著高于女生;在传统女性职业方面,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全部职业总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同时,男女生在传统女性职业上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男女生在工作职责方面得分显著高于教育要求方面的得分。

在传统女性职业的教育要求和工作职责两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进一步平均值比较发现,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在所有方面不存在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

2.相关分析

Person相关分析表明,职业自我效能与职业价值观的发展、声望、择业意向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19、0.14、0.56。择业意向与声望、发展呈显著相关,分别为 0.11、0.15。

3.回归分析

以择业意向为因变量,以声望、保健 、发展 、教育要求和工作职责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教育要求、工作职责对择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标准回归系数为 0.334和0.236(p

三、讨论

研究表明,大学生完成 作职责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完成教育要求的。说明大学生在具备了某职业所需的基本教育后再去从事该职业 ,信息会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与国外Hackett等的研究相似,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女生在各自的传统职业领域都表现出很高的职业A我效能水平,反映了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性别刻板现象;女生在传统男性职业方面的自我效能显著低于男生在传统女性职业的自我效能,可能说明在当前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男大学生选择变得更广泛,倾向很多服务行业,而这些行业以往属于传统女性职业领域。另外,在传统女性职业方面,自我效能随年级增加,大三时达到最大值 ,反而在大四时达到最小值。这可能说明低年级学生对未来抱有很高的期望 ,但在大四时经历了一些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之后,对职业选择显得力不从心,陷入诸多困惑之中。

回归分析表明,职业 自我效能的两个方面对择业意向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而职业兴趣仅保健因子对择业意向有负的预测作用。这表明职业 自我效能对择业意向的预测作用远远超出了职业兴趣。这与姜飞月的研究相一致,同时以往研究表明职业 自我效能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这对 目前高校的职业教育和指导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构建以自我效能为核心的职业培训和教育体制,开辟新的职业培训途径,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

四、建议

增加正面的职业自我效能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的成功经验,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约请成功人士f特别是校友)与学生座谈成功经验 ,通过榜样行为,激发学生的信心;举办培训班,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将成功的经验归于自己的努力,避免将失败归于自己的能力的缺陷,有助于提高职业自我效能;引导学生树立合适的目标,充分发挥成就目标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促进大学生自我效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例4

[作者简介]王星华(1970- ),女,辽宁营口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普师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辽宁 营口 11500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05-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飞速发展,高职学生的招生与就业问题成为学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正确的职业选择不仅关系到职业的社会价值、职业的志向水平,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水平。因此,高职学生就业方式的改变和形势的严峻,使他们在职业选择上更加谨慎。

本科生及高职学生数量的激增,就业方式由等待分配向自主选择的变革,都不可避免地为高职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新华社北京6月24日专电(记者赵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智联招聘”日前了2011年应届毕业生求职力及求职偏好调查报告。仅2011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进入就业市场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到19163万人。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独具特色的一员,正由职业选择的分化逐步向职业社会过渡,正在把自己未来职业的愿望落实到具体计划之中,表现出强烈的职业意识。尽管各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将来未必从事本专业工作,但他们深知专业的学习对未来就业的实际价值,反映出大学生们职业意识的现实性和具体性。而职业意识的成熟状况还是要看最终现实职业的选择。因此,大学生们更乐于参与社会实践,希望切身体验职业社会对求职人员的具体要求和真实态度,对顺利完成未来的职业定位大有益处。

在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影响其职业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大多学生却不具备自我选择的能力,即缺乏择业过程中的个人智慧。

一、高职学生职业选择中出现的问题

1.高职学生职业选择的过程缺乏主观能动意识。首先,当前高职学生职业选择随意性较大,常常是被动就业。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很多人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常常听从他人意见,表现出被动就业或随意性择业的特点,如征求父母、师长的意见或受朋友的鼓动等。在校园招聘会上,常常会看到本来处于观望状态的毕业生,如果见到很多同学都选择了某一单位,他们也干脆做出决定。与此相反,有相当一部分人出于对父母的逆反或是对他人的疏离感,对师长提出的职业选择建议背道而驰,做出了对自身发展不利的选择。

其次,当前高职学生初次就业的巩固率不高。据统计,高职学生职业选择时缺乏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一年后的择业巩固率只有20%。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大多难以做出理性、科学、有效的决策,从而在盲从和依赖心理的支配下做出不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由此可见,过于依赖或者疏离感过强,会导致学生在职业选择中不能自主地做出判断,从而对其职业选择造成不良影响。

高职学生阅历浅、经验少、反叛期与职业选择期重合等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职业选择时的独特性。因此,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建立正确的人生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职学生职业选择缺乏理论性的指导。职业选择看似简单,但过程却相当复杂。到目前为止,国际上也没有对职业选择给出统一的概念。不过基本的共识是:职业选择是个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下,最终促成人们从事不同职业活动的过程。

我国学者汪庆春和孟东方在2004年则具体指出,职业选择是在人们受到主体需求动机的推动和自身条件的制约下,综合考虑到职业的声望、规模、环境、条件、前途、待遇、劳动强度、晋升机会以及自身的专长、才能、兴趣、爱好等因素后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未来规划。

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职业选择不仅仅单纯是找一个工作单位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因此认清自身的优缺点很有必要。学校生活是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就业活动是适应社会的活动,所以在就业活动中,一定不要忘记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不能因为缺少经验,被周围环境所左右而忘掉自己的特性和初衷。

Ginzberg在其职业选择成熟度理论中,把青年职业选择成熟程度划分为空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等三个时期。也就是说,青年对职业选择认识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并非突然生成,而是要随着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成熟度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根据这一职业发展理论模式推断,高职学生的职业选择介于之间的特殊时期,职业意识成熟阶段的前期,职业社会的边缘地带,具有尝试期与现实期结合的特征,已经开始逐步向职业社会过渡。大学生们在不断的实践和体验过程中,努力为自己谋求最佳职业定位。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职业选择的指导仅仅停留在空洞的说教和联系就业单位上,这种指导缺少成熟的理论支持、健全的心理辅导和专业的人员配备,而联系就业单位也很少从职业规划角度出发,考虑学生职业发展的长期性,绝大多数是为实现学校就业率的突破。

二、高职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的各项研究表明,高职学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体现为:一是主体因素: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二是客体因素: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家庭等。

1.主体因素。首先是兴趣。兴趣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强大动力。在高职学生职业选择过程中个人的兴趣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资料表明,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有兴趣,能够乐在其中,就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保持高效率,不感到乏味和疲劳;相反,工作中只能发挥出个人全部才能的20%~30%,注意力易分散,效率低下,而且容易疲劳。社会学研究显示:凭借自己兴趣、特长、爱好、能力而自主选择职业的劳动者,劳动生产率要高出40%左右。调查结果同样表明,在职业中取得了突出成就的高职学生,大多是对职业感兴趣的,而有些学生虽然拥有专业优势但却未创造出工作业绩,重要原因同样是缺少职业兴趣所致。兴趣能够产生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调动人的工作热情,激励人奋发进取,主动排除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工作任务,为最终的职业成功奠定基础。

其次是能力。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所必需的心理素质。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能力与知识密不可分,任何一项活动都需要能力和知识的参与和配合。能力属于动态系统,知识属于经验系统,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知识必须依赖能力获得。同时,知识的掌握又会反作用于能力,促使能力的提高。高职学生能够以比较优异的成绩跨入大学的校门,足已证明他们具备了一定能力,包括分析、判断、选择、表达、交际、实用技能等。经过多年的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他们所形成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为其未来职业选择提供了参照和定位。

最后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对人、对事、对物等客体的一般性态度。受个体人格的影响和制约,这种态度所表现出来的趋向和情感具有明确性和单一性,成了自我价值取向。也就是说,价值观需要价值取向来表现,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具体化和方向化。随着价值观的基本形成,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基本完成,趋于定型。他们追求或排斥某种价值,偏好或厌恶某类事物,向往或躲避某种情感,表现到具体的职业认识领域时,就会对职业的选择及完成任务的态度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一项工作对于个体来说所具有的意义,是为了维持生计而为之,还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理想抑或对他人和社会、国家更有意义,这是价值观因素对高职学生职业选择影响力的具体表现。

2.客体因素。首先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高职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包括社会评价、工作单位性质、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等很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随着高职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而进入他们的社会认知领域范围,成为必然的考虑因素。尤其是他们对某种职业缺乏深入了解与切身感受时,社会环境作用会格外突出。而这些社会环境因素所包含的内容也会随着高职学生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观念的更新、思想的冲击、价值取向的调整等发生变迁,可能会重新排列、重组理想职业的序列,或者彻底改变其原有的内容。然则不论发生怎样的变化,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始终影响着高职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同时,这些影响职业选择的社会环境因素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其次是经济效益。伴随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效益对高职学生的择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它对职业选择有利有弊。从管理学理论出发,经济效益对于职业来说是激励机制的一种手段。无论哪一种职业,物质激励越强,其吸引力越能保持得更加长久,物质激励减少或者没有,就会丧失最基本的吸引力,无法获得选择者的认可和青睐。说到它的不利面,经济效益固然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但是如果金钱意识无休止地一味膨胀,必然要对许多职业的本色造成损害,人们会把职业看成是金钱,把职业与经济绝对等同起来,而不再是完全价值取向中的“职业”了,其结果职业就会蜕化演变成只为获取经济效益的一种工具而已。

放眼到社会领域中,医患关系的紧张、贪污腐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等,都可以说是经济效益因素非良性影响的实证。有人说,在当代中国社会,金钱无所不能,金钱扮演着上帝的角色。的确,我们确确实实能够感受到金钱意识在周围迅速扩散和不断增强的事实。尤其在一部分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且这种现象也不免对每个人的心理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高职学生身上也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不过,我们还是应该相信,这种现象不是、也不会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社会主流。

最后是家庭。家庭会为每一个人镌下成长印记。纵观人的一生,其每一次抉择都会带有这个印记的色彩。尤其是涉及人生大事如择业、婚姻等问题时,会更加深刻。而高职学生由于阅历浅、经验少,家长意志在他们的职业选择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成分。

高职学生的专业选择是他们职业选择的前奏。应该说,每一位高职学生在专业选择时都经过了细心研究和内心斗争,而且大都有家庭的介入。有些家长直接为孩子选择专业,而许多的家庭则是通过父母工作、家庭背景、条件等因素对孩子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某些专业取向通过逐渐融入的方式进入了学生的心理,自然而然地做出了相关决定,而不是家长耳提面命式地命令,或者硬性强加给孩子。这种影响的作用与心理学中经常提到的环境的作用如出一辙。例如,居里夫人的女儿也是一位成绩卓著的科学家;《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艺术才能,正是源于他的祖父和父亲对文学艺术的酷爱。

家庭的作用会在高职学生毕业后面临具体职业时再次凸现出来。不过,这一时期家庭的影响力已不再像从前了,因为孩子的年龄增长,知识丰富,专业技能突出,心理趋于成熟,心理素质提高,独立性、自主性增强,而且职业意识也更加明晰,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有了一定的定向和认识,此时此刻的他们已不再觉得父母们“那么强大”了,相应减弱了对家庭的心理依赖程度。但是,不管怎样,家庭对子女职业选择依然发挥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当子女面对职业选择犹豫不决,并表现出要征求父母意见或寻求家人帮助时,父母的内在力量会再次被激活,激情再次被点燃,意志作用再次被放大,对子女的职业选择会做出应有的干预,甚至是决定。

三、意见及建议

1.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课程体系。从利于高职学生身心发展及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应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纳入高职学生的正式课程体系中。从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开始,对学生加强职业选择、职业方向、职业定位、职业心理的引导与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身职业特点的正确认知和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而不仅仅是在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前,草草地以合班教育的形式进行一两节课的空洞说教式的就业指导。

2.配备专业人员及相应的理论支持。目前高职学生职业选择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物质大于精神,个人高于社会,眼前重于长远。这种特征的形成与高职学生对专业特点的认知及职业心理的缺失有关。在高职学生中存在两种择业心理,其一,自视甚高。“我也是三年高中苦读出来的,怎么可以到工厂去做一线工人,去受那个罪?”其二,妄自菲薄。“我没考上本科院校,所以能有个工作就不错了!”不可否认,两种择业心理都存在问题。因此,需要帮助高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认知体系,以利于其在择业过程中,做好自我定位,规划职业生涯。

3.社会及家庭应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环境支持包括两方面:第一,物质环境的支援。进入高职院校开始,要在专业设置上,从学生的职业选择角度出发,切忌因一时利益而起,盲目发展所谓的热门专业。用人单位也应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特点,在其入职之初,考虑其技术特点进行职务的安排调度,而不应完全混同于社会招聘人员。第二,心理环境支援。高职学生在职业选择阶段至入职后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对其心理造成影响,甚至产生焦虑情绪。来自信任的人和环境中的鼓励及支持是缓解其压力的最好良方。

高标准的职业选择要对职业的社会意义有高度的认识,还必须有高水平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良好认识,只有将这些因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为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选择做出良性指导。

[参考文献]

[1]郭本禹,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J].心理学,2003(11).

[2]彭永新,龙立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2).

[3]汤婵.对大学生职业选择中心理问题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0(12).

[4]汪庆春.大学生职业评价与职业选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4(4).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例5

随着普通高校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出“两高一低”的现象:“两高”是指毕业生总人数高和待业的毕业生总人数高。2002年的毕业生总人数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以增加到340万,2006年为306.8万人,而2007年则为495万,2008年为550万,2009年超过了600万而2010年631万。待业的毕业生2002年为37万,2003年为52万,2004年为69万,2005年为93万,2006年增加到了约120万,而2007年则增加到了144万,2008年和2009年也超过170万;“一低”指毕业生的签约率低,2002年为80%,2003年为70%,2004年为75%,2005年为47.2%,2006年为53.8%,2007年几乎和上一年持平,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和2009年也没有明显好转。如此紧迫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毕业生的择业与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学术界把目光投向了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各种主体和客体的因素,其中主体因素包括个性、能力、价值取向等内部因素,它们往往是左右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对职业选择起基础性作用;客体因素包括社会评价、经济利益和家庭等外部环境因素,它对职业选择起到了制约和平衡的牵制作用。但是更多的研究成果则是侧重从个性、能力、价值取向等方面来分析和解释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而对于家庭这一外部影响因素则考虑甚少。然而家庭作为大学生的后盾力量,对其职业选择发挥的作用绝不会从根本上消失,所以就有必要从这一角度来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从更深层次上来解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大学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不断丰富、充实。

一、研究方法

在家庭因素中,经济因素是基础。即使在大学毕业之际,家庭能否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也是影响许多本科毕业生目前职业选择或者继续求学以取得高学历作为今后职业选择资本的重要因素;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上。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参与学校活动、激发子女求学动机以及捕获并判别有关学校、教师、教育活动、就业机会的信息等方面均有影响,并间接地影响子女的职业选择。社会因素指的是社会关系和人际网络的数量和质量。除了相关因素外,影响职业选择的家庭因素还包括家庭职业传统、个人成长经历、重要他人、父母期望、兴趣爱好、出生次第、教养方式等。

本研究的问题设计主要包括家庭中的经济、文化、社会和其他因素四个维度,具体涉及父亲的月收入、父母学历、家庭居住地、出生次第、教养方式、重要他人、个人成长经历、家庭成员共同兴趣爱好、父母期望等几个方面。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社会因素与子女的就业落实率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其中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按大体上由高到低的顺序划分为以下十个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①。

子女就业落实率最高的三个职业分别为:行政管理人员、产业工人、各类经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而就业落实率最低的三个职业分别是商业服务人员、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人员。这与《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中得出的结论“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毕业生就业结果不同,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就业落实率越高”从宏观上来说是一致的,但在微观角度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产业工人”子女的就业落实率,按照从高到低的排序,它排在第二位。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岳昌君博士的确承认,父母学历高、职业好,会让子女在教育和就业上更有利,这种“代际传递效益”在中国很明显,在全世界也普遍存在,但是岳昌君也表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学生的学识、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情和社会关系等的影响在降低。

在接下来的访谈中笔者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根据访谈,东财的L同学和大工的G同学认为就业与否与“家庭背景”关系不大,而主要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后天的不断努力。G同学的父母都是工人,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没什么背景和关系,但是自动化专业毕业的他上个月签到广东一家外资企业。他说公司承诺,保证他三年之内赚足100万。这对于在北方城市生长的普通孩子来说是想都没想过的“天文数字”;而在辽西北农村长大的L同学也凭借优异的专业成绩和较强的自身素质在沈阳的出版社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家庭经济因素与子女的职业选择

通过调查,本文选取父亲月收入作为家庭经济因素的重要指标。通过访谈说明家庭经济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影响巨大。

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相对收入较高,风险较大,父亲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毕业生在择业中更倾向于“外企”、“高新技术企业”,比父亲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毕业生约高十三个百分点。而父亲月收入偏底的毕业生则倾向于收入一般、风险较小的职业选择,如党政机关、学校、科研部门等。这表明递减的绝对风险规避的心态更接近毕业生的择业实际,即证明大学生择业时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多,可能选择更具风险性的职业。

(三)家庭文化因素与子女的职业选择

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的就业落实率从总体上看也越高。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约认为,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传播一种中产阶级的文化,如果父母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便会成为促使子女这种文化并在现有的教育系统中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②。

在访谈中,辽师的C同学父母都是研究生学历,而且父亲在大学当教授,而他从小便接受了家庭这种文化影响和熏陶,从刚上大学就确定了继续求学最终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的志向,如今他已经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成为本校的一名准研究生。由此不难看出家庭的文化因素实际上作为一种间接的影响,体现在对子女的职业选择上。

在“愿意接受家庭就业安排”的群体中父亲学历在高中以下的毕业生的比例差异不明显,但总体上是随着父亲学历的提高,愿意接受家庭就业安排的人越多。

众所周知,社会流动有一种显规则:教育给人获得好职位提供必需的文化资本,有了好职位就会有高收入,高收入是保证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进入富裕阶层的经济资本,同时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参与学校活动、激发子女求学动机以及捕获并判别有关学校、教师、教育活动、就业机会的信息等方面均有影响,并间接地影响子女的职业选择。

而除了这种教育获得(文化资本)之外,物质获得(经济资本)和关系网络(社会资本)也会同时被利用,于是真正的“再生产策略”(各种实践)得以进行。“个体或其家庭通过这些实践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倾向于保存或改善其遗产,并同时维持或提高其在阶层关系结构中的地位”。因此,在职业选择的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一代人向另一代人传递社会身份的现象③。

(四)家庭其他因素与子女的职业选择

依据访谈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家庭其他因素对子女职业选择影响程度大小的排序:个人成长经历>教养方式>父母期望>家庭居住地>出生次第>重要他人>家庭职业传统>共同兴趣爱好。由此可以看出个人成长经历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影响最重要,在访谈中也得出相应的结论。辽师的Y同学是学法律专业的,她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她的爸爸外出打工遇上一个拖欠工人工资的包工头,为此爸爸和工友把他们告上法庭。很多人都说法律之外仍有“人情”和“关系”,官司未必赢得了,但是经过律师的不懈努力和法院公平公证的审判,最终爸爸还是胜诉了,他们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工资。也就是在那时,小Y就对法律专业和律师职业情有独钟,如今她选择在毕业后参加司法考试考进法院当书记员,虽然通过率只有7%,但她满怀信心。成长经历对她的影响非常无可厚非。

在专制型家庭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子女职业选择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这一类型的家庭中,子女的职业大都由父母决定、家庭包办。在访谈中,东财的H同学讲述了她的经历:她生活在典型的专制型家庭,从小到大的一切事情都是由父亲一手包办的。高考时她想报考农业大学学习园艺,但是经商的父亲却为她报考了财经专业,希望以后“女承父业”。如今,快毕业的她在这种家庭影响之下,也只能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自己的职业。

在家庭居住地的影响中,居住在县镇和农村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家庭居住地因素对职业选择影响较大。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岳昌君博士也认为,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在县一级体现很明显。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县镇的毕业生都不希望回到家庭居住地工作,他们往往选择离家较近的大城市。而在大多数在城市居住的毕业生则希望回到居住地所在城市工作。大外的Z同学来自沈阳,她说:“除了考研和准备出国的同学外,我的大多数高中同学都选择回沈阳工作。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毕竟我们的‘人脉’都在沈阳嘛。”

在样本总体中,在独生子女日益增长的今天,出生次第问题在家庭因素中也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其中,排行老大的非独生子女认为这一因素对职业选择影响较大。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在非独生子女中排行老大的学生往往在做出职业选择之前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大工的S同学来自湖北农村,家中三个孩子,他排行老大,在大四做出职业选择之前他考虑了很多因素,比如工作地点、薪水报酬等等,这都源于他是家中的老大又是男孩,自然要承担起养家的责任,他需要找一份离家较近而且薪水适中的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经常回家照顾父母,另一方面有得为弟弟妹妹积攒学费。

三、讨论

(一)关于教育公平与就业公平

由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状况的分析,自然涉及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而当前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却存在许多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的主要体现为:由于贫富不均所造成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由于家庭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阶层差异;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所造成的男女之间性别差异,等等。在这些现象中家庭因素存在其中。日本一次全国性的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调查曾显示:父亲的职业和学历对个人的教育成就和现职都具有巨大影响,并得出结论――“理应平等的教育机会,事实上随出身阶层而异”④。然而,众所周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没有教育公平就实现不了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也不能缺少就业公平。就业公平是对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求职者的尊重,更是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只有实现公平就业,才会有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而当代大学生也才能凭借能力和知识做出适合自身的职业选择。

(二)关于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家庭因素分析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很多,而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载体,所辐射的范围又覆盖了子女的职业选择。无论是父母的期望还是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这些因素都会在子女的职业选择过程中留下痕迹。这种影响会随着作为大学生的子女的专业知识的丰富、职业意识的明晰、心理的日渐成熟而逐渐降低,但从根本上来说,作为后盾力量的家庭的影响作用并不会消失,尤其当子女在职业选择道路上犹豫不决并寻求帮助时,父母意志的作用又会放大,对子女的职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有些大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某种职业,有些大学生则被引入了父母正在从事或者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在后者的情况下,子女大学生是被看作父母希望的延伸,或者家庭的代表,他们的使命是实现父母的理想。这种职业选择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论,不过,这也在无形中隐藏了一种危险,即如果职业实践不如人意,那么子女很可能会将这种结果归咎于父母,让父母来承担职业实践不理想的责任。

四、研究结论

1.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多(家庭经济地位),可能选择更具风险性的职业。

2.宏观上,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毕业生,其就业落实结果不同。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就业落实率越高。但微观上,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也离不开毕业生能力及努力等个人因素的影响。

3.家庭其他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个人成长经历、教养方式、父母期望、家庭居住地、出生次第、重要他人、家庭职业传统、共同兴趣爱好。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5.

[2][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2.5-6.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例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结构性过剩是摆在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有调查显示大部分本科大学毕业生将来希望从事白领职业,相对于本科生,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对于从事蓝领职业的态度又是如何呢?要提高民族竞争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自身的客观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笔者从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选择问题人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架构,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择取蓝领职业的内在因素。

1研究架构

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研究平台,搭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自我认知就业能力,再通过职业选择相关文献整合后建构出整体性的研究架构(图1),以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行为模式。以下分别就各层面的假设做说明。

2研究假设

2.1行为态度

根据原始的理性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可知态度是个人对某种行为的信念也是决定行为意图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态度是依据人们对行为结果所产生的知觉偏好或厌恶的研究均支持在职业选择的内容当中,对于目标职务的喜好程度与正反向观感会影响求职者追求工作的强度。wWw.133229.cOm

所以本研究提出假设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从事蓝领工作的正向态度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职业的行为意图。

2.2行为的主观规范

个人的主观规范会受到重要关系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已婚的求职者在寻求工作机会时,动机与强度会受到伴侣与家人的压力影响职业选择的权衡,将兴趣与成就感涉及工作满意等考虑因素放在现实因素之后。套用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在工作搜寻的内容中显示,男性感受到养家活口的压力会促使男性工作者在工作搜寻的态度较为积极。在大学生的职涯选择时。美国大学生往往较愿意从事具有独立创意、冒险性的工作。而相反,中国大学生权衡的因素中,职业选择同时要满足自己的期望与顾及家人的感受。

因此、本研究推导出假设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对从事蓝领工作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工作的行为意图。

2.3认知行为控制

在理论建构时曾阐述认知行为控制与自我效能两者关连性,内容上支持若个体的认知行为控制能力愈强,自我效能也会越高,反应出行为者本身自信心的强弱,因此认知行为控制能力越大成就出的行为可能性也越高。而高自我效能面对生涯选择时,焦虑感较低、对自己的认识较深入更比低自我效能者能找出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所以本研究提出假设三: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事蓝领职业的认知行为控制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工作的行为意图。

2.4就业能力

根据文献资料的研究来看,就业力不是保证就业的能力,而是提高工作取得的可能性。主要是以个人自我认知的心理层面(我可以做的)与工作现场愿意提供的劳力缺口(a}司所需要招募的)的交集。这个层面有三个构成要素:

a.工作者对职场现况的认知与自己的因应方式。

h.工作者本身的属性,特质与专长。

c.工作者所拥有选择工作的工作弹性与转换工作的自由度。

在就业力衡量指标的层面当中加入系所专业领域与学校声望排名,保留就业能力的自信心与外部劳动市场因素。本研究欲比较高职院校中,就业能力是否会影响选择蓝领职业或非蓝领工作的行为意图(图2),因此提出假设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外部就业能力越高越会促使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非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3研究变量的选定

自变量定义:

研究变量包涵了计画行为理论层面(从蓝领工作的意图、态度、主观规范与认知行为控制)与自我认知就业能力层面(包含学业成就、学校声望与自陈式就业能力)。问卷记分方式则依据理论采用liken量表分析,分数越高代表越同意该问项。

3.1行为意图

行为意图是个人想从事某种行为的主观机率也是测量个人想执行某种行为的程度。依据本研究的内容定义行为意图为:“欲从事蓝领工作的意图”。在问卷中共有三题,例如:我会

选择(5分代表非常有意愿、1分代表完全没有意愿;)以技术工人作为我的职业。

3.2行为态度

态度是依照行为结果的喜好而定。在问卷中则转化为符合职业选择内容的题项。例如:我认为成为技术工人是:(5分代表非常有价值的、1分代表非常没有价值的)。

3.3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是测量个体从事特定行为时,重要关系人对该行为的感受与对行为者的压力。因此,本研究对主观规范的题项中包含了家人与亲友的压力,例如:我的家人认为我选择技术工人为职业是:(5分代表非常应该的、1分代表不应该)。

3.4就业能力

本研究采用等学者所建构的自陈式就业能力量表,题项中针对大学生在学校主修的科日与就业市场缺口是否互补、学院声誉对求职的影响力、对于就业市场的与就业现况提问。例如:我认为学校声望会是我找作的竞争优势(5分代表非常同意,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以及我所就读的科系在专业领域中有,:1越的声望(5分代表非常同意、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等等。

4研究过程

根据前文所描述的研究架构,对回收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4.1问卷回收与样木特点

本研究共发放(400)份问卷,以河南职业技末学院部分学生为问卷对象,在扣除规则性填答、部分未填答之(128)份后,共获得(21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68%)详细样本回收情形见表1

4.2问卷信度检测

研究中所用的衡l量工具,必须具备良好的效度与信度,才能反映出实际的问题与情况,因此本节将就量表层面进行信度与效度两方面的分析,从而说明本研究所使用衡量工具的适用性

4.2.1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一种衡量工具的正确性或精确性,也是指对同一或相似母休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最常用来检定尺度量表的信度方法即为(a),其值乃用来衡量同‘概念下各项日间的一致性、一般来说,当a值介砖0.70一0.90时表示衡最标的之信度为可接受,若a值大般0.90时表示衡从标的信度相当高本研究衡%ei变数之a系数值如表2所示,其中“行为意图”层面为0.957,“行为态度”层面为0.744,"主观规范”层面为0.780,“行为控制”层面为0.782,而“就业能力”层而为0.826;各变数之(a)值铃在0.7以上,显示同一层面中各项目之间的内部一致性,均已达到可接受范围,亦即本研究所采用之变数量表信度大致良好。兹将详细信度分析见表2

4.2.2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一种衡量工具的使用是否妥当或有无偏差,问卷中衡量项目能够涵盖研究主题的程度,取决于研究者主观的判断本研究问卷内容中所有问项,都是依照相关研究文献搜集整理,通过仔细推敲,以及与指导教授反复讨论修改后而形成的在问卷正式发放前,预先邀请多位学生进行预试,以避免任何含混不清或误解之处,与确保问卷的用字、顺序与意义得适切性,因此本研究的问卷的效度应该是比较高的。

4.2.3因素分析

针对大学生对选择职业意图的影响囚索,使用spss14.0作为分析平台,通过主成分分析并配合最大变异法的转轴力一式。从数学的观点看,当问卷的kmo位大于0.5时,该资料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本研究共萃取得到十个因素,累积变异量为67%

4.3研究分析与假说检定

4.3.1相关分析

表3为本研究中行为意图、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与就业能力等变数两两之问的相关分析,由相关分析的结果皆能符合先前的假设1,2,3,但行为意图与就业能力之相关系数则未达显着水准,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厂

4.3.2回归分析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研究的结果是否支持研究模型与相关假设,因此对模型中的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知,本研究结果支持假设一、二、三、但不支持假设四,现将本研究假设得验证结果汇整于表5

5研究结果

根据受试者在问卷的得分情形计算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并以研究法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考验研究假设,研究结果如下:

5.1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正向态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根据回归分析,1值为10.773,影响结果为显性。因此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正向态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生选择旅领职业的行为意图,早现支持结果研究支持在职业选择的内容当中,对于目标职务的有好程度与正反向观感会影响求职者追求工作的强度。

5.2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根据回归分析,值为11.596,影响结果为显性。因此,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大学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呈现支持结果个人的主观规范会受到重要关系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发现已婚的求职者在寻求工作机会时,动机与强度会受到伴侣与家人的压力影响职业选择的考量,将兴趣与成就感涉及五作满意等考虑因索项次放在现实考虑因素之后。

5.3大学生对从事蓝领职业的认知行为控制强弱会直接影响大学生选择蓝领职业的行为意图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例7

马克思1818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兰省的特利尔城,生长在开明的家庭,从小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教育。1835年8月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写下了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以下简称《考虑》)。青年马克思以冷静考察的视角,展现其立志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高尚情感和价值理想。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的其他著作看,《考虑》虽然没有严密的理论论证、严谨的篇章结构和深厚的学术素养。但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却以青年的热情、犀利的文笔、高远的志向、澎湃的热情阐述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所必须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并指明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文章对改变当代存在着理想缺失和信仰失落的青年学生具有极大的定位导航作用,尤其是从事基层农村工作的青年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如何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和合理的职业规划,形成正确的择业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主客观因素对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的启示

从对《考虑》的解读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村官应严肃思考和认真权衡的内容之一是影响职业规划的主客观因素。

首先,从主观因素分析,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对自己在择业的过程中所持有的主观愿望有清醒的判断。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规划调查分析看,部分青年对未来职业期望过高。这是我国当下困扰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问题的原因之一。对于个体规划的错误认知往往来自于青年大学生的虚荣心、狂热、冲动和幻想。假象直接干扰和误导了青年人做出正确的规划。马克思认为,青年人在规划职业时,“应当认真考虑,我们对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的怀有热情?”“虚荣心容易使人产生热情或者一种我们觉得是热情的东西”。马克思也指出,“不仅虚荣心能够引起对某种职业的突然的热情,而且我们也许会用自己的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生活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分量,即它加在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因此,“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虽然这些是很光辉的,但是它不能持久,甚至会“被名利迷住了心窍”,理智无法支配它,从而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的地方。所以,当代大学生在选择“村官”这一职业时,要认真、冷静地思索自己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有没有被以上所述的主观上的错误认知所蒙蔽和干扰,如果有,青年人应该在择业时,竭力排除这种主观上的干扰,不从一时的感情出发,不从虚荣心出发,更不要从名利出发,而应选择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真正使我们感兴趣的职业。

其次,从客观因素分析,在严肃思考的基础上排除了种种主观因素的干扰后,当代青年大学生还应认真分析职业规划的客观可能性。马克思在《考虑》中提醒青年人规划职业时要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是合适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这实际上是告诫青年规划职业时要立足与社会现实坚实的土壤,而不能靠冲动和幻想。只有结合主客观条件,才能使人在职业实践的过程中变得高尚,使人在职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尊严。马克思在《考虑》中阐述青年择业观时还带有启蒙思想和理性主义的烙印,但决不能把马克思对青年职业规划要立足社会的先天限制性解读为宿命论或抹杀人选择职业的能动性。从马克思中学毕业后的文本中,不难看出他在《考虑》中所论述的青年职业规划要立足社会实际,实质上已经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

二、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对大学生村官职业理想的启示

对职业理想的确定除了有内在自由的要求,有严肃独立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目的和目标的确定。什么才是真正使人伟大的职业理想呢?马克思回答,如果我们的生活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因此,“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个人的自由与完美取决于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价值实现。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职业目标和理想。马克思坚定地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当代大学生村官的自由和完美取决于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选择和从事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职业是高尚的职业目标,高尚的职业目标不仅能够使个体克服基层工作中各种非马克思思想的障碍,而且使个体获得为“人类的幸福”工作所带来的自身的幸福感。

尽管《考虑》中的思想带着浓厚的抽象人本主义色彩,但字里行间表现出了马克思为自己的理想而自豪、为自己的幸福属于千万人而快乐、为自己的理想而崇高。正是有了“为人类的幸福”的理想,马克思才能克服各种艰难困苦,有四十年完成《资本论》,系统而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实质与矛盾,指出了人类解放的必然性。正是“为人类的幸福”的理想,马克思投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指明了方向与道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有尊严的职业”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定位的启示

当代大学生村官选择基层就业并扎根农村面临着诸多职业困惑。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定位究竟该怎么抉择呢?大学生村官是不是有尊严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村官实践岗位上该如何有尊严的工作呢?马克思认为,“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首先,大学生村官对于自身所从事“有尊严的职业”与否的判断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职业定位。认为是这只是权宜之计,只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跳板的职业定位,必定无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对村官“尊严”持无所谓态度的群体,也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快乐的。一些大学生对村官的存在脱离了唯物史观的标准,以唯心主义的价值取舍为依据,以主观臆断取代对大村官“尊严”的理性思考。判断职业是否是“有尊严的职业”的标准理所当然的坚持实践的本体论的观点,即“为人民服务”的标准。其次,一些选择了“有尊严的”大学生村官却放弃了“有尊严的”实践,源自对自身能力的错误估计。在《考虑》中,马克思写到“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村官的职业热情和农村基层对大学生的需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大学生村干部真正参加到基层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之中,却放弃了对职业尊严的追求和思考。仅以“工薪待遇”或“职业地位”否定了自身价值,并以此产生了对村官职业尊严的蔑视和遗弃,造成了大学生村官对职业定位的错位和扭曲。马克思认为,“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塑造着大学生的职业思想,是决定大学生村官社会地位内在和本质的因素。大学生村官自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是选择有尊严的职业和有尊严的工作的重要职业思想。

四、“最深刻的信念”对大学生村官职业精神的启示

职业信念是职业活动的灵魂,没有职业信念的实践活动无法抵御和克服各种职业困惑和阻碍,也最终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马克思在《考虑》中提到,“每个人眼前都有(下转第206页)(上接第204页)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它实际上也是伟大的。”可见,坚定的职业信念对于培育和践行大学生村官职业精神的重要作用。首先,“最深刻的信念”能够帮助大学生村官克服各种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形成高尚的职业精神。“那些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同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似乎还是最高尚的。”坚定的职业信念对大学生村官如何调试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的落差、如何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和发展,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自我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其次,“最深刻的信念”有利于凝练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精神,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敬业精神是对公民职业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基本要求。职业信念是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尊严的深度思考,职业信念决定了职业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信念有助于提升和凝练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精神。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握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对大学生村官的具体实践要求,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的由空想向科学的转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1995.

[2]陈玉君,黄利秀.青年马克思的价值理想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J].教学与研究,2011(5).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例8

分类号B849

1 前言

理想职业抱负,是相对现实职业抱负而言的。是指个体在没有现实限制的条件下他们愿意选择做什么,而不是他们预想自己实际上可能会做什么。

Gotffredson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将心理学观点与社会学观点相结合,以性别类型(sex-type)、社会声望(prestige)和职业领域(field of work)作为研究职业抱负发展的3个重要维度。但在整个社会中,人们对职业的印象都是沿着职业的性别类型和职业的社会声望两个维度对职业进行划分的。人们对职业领域(即工作的类型)的印象也坐落在这样一个两维空间中。Gotffredson认为,人们可以沿着职业的性别类型和职业的社会声望这样两个维度将自我与自己对职业的印象相联系,从而构成了一幅职业的认知地图。一个人通过对不同职业领域的两个方面――社会声望和性别类型与他们自我概念的两个方面――自己希望将来从事职业的社会声望和性别类型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价,从而确定自己将要选择什么职业。

国内对职业抱负的研究大多是围绕中学生展开的,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后备力量。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大焦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机制的建立,给高校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他们提出了挑战。面对各种各样的职业,大学生的理想职业抱负如何呢?大学生对理想职业的选择是否会受到职业的社会声望及性别类型的影响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因此。本研究通过理想职业抱负的问卷,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以考察大学生对不同职业选择的现状。

进一步,从内隐层面来讲,大学生对不同社会声望和性别类型的职业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国内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不同性别类型的职业存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也有基于职业的内隐偏见研究,而大学生对不同社会声望的职业的内隐态度却鲜有研究。职业声望是公众对某一职业角色在社会中的地位的一种评价。职业声望反映着一个社会对一定职业评价的高低,每个社会成员对每种职业都会有其自身的看法,这决定了他们对不同职业所表示的尊敬程度和向往程度。那么。在倡导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的当今社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不同社会声望的职业是否存在内隐的偏好呢?是否与他们外在对职业的选择之间存在一致性?这很值得进一步探讨。目前职业声望的研究方法。也还滞留在社会现象的调查层面上,大多数在调查描述阶段,少见深层次的探索性研究。因此,有必要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工具来探讨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内隐的态度偏好。

2 研究方法

2.1 大学生理想职业抱负问卷调查

2.1.1 被试

来自广东、辽宁、上海、湖北、江西、山西、四川、贵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北京共18631名大一到大四学生。年龄在16-28岁之间,平均值为20.42岁,标准差为1.402。其中有效问卷中,有11591名被试未填写性别,填写的被试中,男3659名,女3381名。

2.1.2 材料

“你将来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让被试选择一个最符合自己理想的选项,其中选项分别为:(1)科学家; (2)企业家; (3)教师; (4)警察; (5)医生; (6)运动员; (7)农民; (8)军人; (9)工人; (10)影视明星; (11)作家;(12)法官; (13)工程师; (14)国家干部;(15)模特; (16)其他。

2.1.3 施测程序

考虑到我国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按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大类选择了10个省(市、自治区)中有代表性的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共发放20000份问卷,回收了18631份,有效回收率为93.16%。

2.2 职业声望偏好的内隐测量

2.2.1 被试

选取武汉某部属高校的大学生58名,从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其中男性28名,女性3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平均值为21.6岁,标准差为1.98。所有被试均自愿到实验室参加实验,熟悉电脑操作。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2.2 材料和设备

根据IAT的实验要求,采用美国Millisecond公司的专业心理学软件Inquisit 2.0汉化后进行实验,每一反应的反应时及正确率均由计算机自动记录。本实验要考察大学生内隐的职业社会声望偏好。

对概念词的选择,请20名研究生(不参加后续的LAT实验)在开放问卷上分别写出10个高低社会声望的职业。然后分别提取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最终确定高社会声望职业为:企业家、教师、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律师、政府部长、大学教授、项目经理、国家干部;低社会声望职业:农民、工人、保姆、清洁工、勤杂工、搬运工、修理工、推销员、服务员、保安员。

根据胡志海等前人所做研究,经20名研究生进行筛选与补充,最终确定积极词汇为:体面、涵养、富有、舒适、精干、独立、慷慨、尊重、灵活、幽默;消极词汇为:低微、无能、肮脏、落后、迟钝、软弱、艰辛、吝啬、粗鲁、冷漠。

2.2.3 程序

IAT测量内隐职业声望偏好,所有的被试都在电脑前完成。为了平衡学习及疲劳效应,每组中有一半的被试先完成联合任务1(高社会声望职业一积极词语,低社会声望的职业一消极词语),也就是第3、4步为联合任务1,6、7步为联合任务2(高社会声望职业一消极词语,低社会声望的职业一积极词语);另一半被试先完成联合任务2。即第3、4步为联合任务2,6、7步为联合任务l。被试坐在计算机前,注视计算机屏幕,对左边的归类按“a”键反应,对右边的归类按“5”键反应。采用Greenwald等改进的IAT,测验7步实验程序。

2.2.4 数据处理

根据Greenwald等人(2000)的数据处理模式,对所获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对内隐联想测验中反应时大于3000ms或小于300ms的被试以及错误率超过20%的被试剔除。这样共剔除被试3

名被试(2名男生,1名女生),因此有效被试为55名。采用SPSSl 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

3.1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调查结果

3.1.1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情况

当问及被试“将来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被试的选择。可以看出,在所列出的15个职业中。排名第一的是“企业家”。有5498名大学生选择,所占百分比为29.5%。排名第二的是“教师”,选择的大学生人数为2005名,所占百分比为10.8%。其次,有7.8%的大学生选择“工程师”这个职业,人数为1447名。排名后两位的分别是“农民”和“工人”。其中l%的大学生选择“农民”,人数为179名;161名大学生选择“工人”,所占百分比为0.9%。“运动员”和“模特”这两个职业的排名也很靠后。可能是由于这两个职业本身的特殊性所造成的。另外,有16%的被试选择了“其他”这个选项。当进一步访谈,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大多数谈到“公务员”,“网络工程师”等新兴职业。

3.1.2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性别比较

进一步对填写了性别的大学生所选择排名最靠前的两个职业分别进行性别差异比较。结果发现,对于“企业家”这个职业。男生的选择人数显著地高于女生;而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女生的选择人数显著地高于男生。另外发现,在男生中,选择“企业家”这个职业的人数显著地高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数,而在女生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即选择“企业家”这个职业的人数也显著地高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数。

3.1.3 不同地域大学生职业选择情况比较

为了调查发达地区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有无差异,选取了东部地区的北京、广东、上海作为发达地区的代表,西部地区的贵州、宁夏、山西为相对不发达地区的代表。其中,北京1462人,上海2019人,广东1688人,贵州1846人,山西1867人,宁夏2290人。发达地区共5169人,相对不发达地区共6003人。

经过卡方检验发现,对于高社会声望的职业,发达地区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企业家”的选择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教师”的选择人数显著高于发达地区;对于低社会声望的职业。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工人”的选择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农民”的选择人数显著高于发达地区。另外,对于“其他”这个选项,发达地区的大学生选择人数显著地高于相对不发达地区。

3.2 职业社会声望内隐联想测验结果

将被试在职业社会声望IAT上的概念词与属性词组合的相容性这一变量的两个水平(水平一:相容;水平二:不相容)上的平均反应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发现被试在相容水平的平均反应时均显著的低于不相容水平,t(54)=-8.331,p

另外,对职业社会声望的IAT效应作被试性别差异检验。方差分析发现,IAT效应的性别差异不显著,F(1.53)=1.03,p=0.31,这说明男女大学生在内隐职业社会声望偏好程度差异不显著。

4 讨论

4.1 大学生职业选择调查结果分析

从大学生理想职业抱负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企业家”、 “教师”、“工程师”等职业,而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选择了“工人”、“农民”等职业。 “企业家”、“教师”、“工程师”等都是高社会声望的职业,而“工人”、 “农民”等职业的社会声望相对比较低,表明大学生倾向于选择高社会声望的职业。这一结果支持了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妥协策略的特点。即无论何种决策情境。职业的社会声望都是中国大学生优先考虑的因素,符合中国人的特点,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来以久的“官本位”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的就业观念,而Gotffredson理论中涉及的“职业社会声望”与中国文化背景中“面子”,尤其是能力层面的“面子”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语义重叠。这也与Cotffredson的职业选择的理论相一致,即如果职业的社会声望与个体自身的社会地位不匹配,那么,他们就不会考虑追求这个职业。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在知识经济的当今社会,很受尊重和重视,相对也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往往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声望高的职业。

从性别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具有性别特色,对于“企业家”这个职业,男大学生选择的人数显著地高于女大学生,而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女大学生的选择人数显著地高于男大学生。这可能与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观念有关,社会一般认为男性更适合从事挑战性。具有风险的职业,如“企业家”等,而认为女性则更适合从事稳定的职业。如“教师”等,这表明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符合职业性别类型的特点。前人的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着显著的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女两性有截然不同的职业定位,这表明内隐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也对大学生职业的选择存在很大的影响。但调查也发现。同男生一样,在女生中,选择“企业家”这个职业的人数也显著地高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数。这支持了很多前人的研究,即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性别类型的影响,这些已有的研究几乎都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性别类型对男生的限制高于对女生的限制,相比之下,女生更可能选择那些传统更适合男性的职业,表现出更多的反职业性别刻板。而男生则不太可能选择那些传统更适合女性的职业,表现出更明显的职业性别刻板。

另外,对不同地域的大学生的择业情况的比较可以发现,发达地区与相对不发达地区学生对高声望职业“教师”及低声望职业“农民”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即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对“教师”和“农民”的选择都显著地高于发达地区。而对“其他”选项的选择。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显著地高于相对不发达地区,经过访谈发现, “其他”选项大多是相对所列举的传统职业而出现的新兴职业。这一职业选择与不同区域的大学生对职业声望的评价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东、中部地区大城市及沿海城市居民对传统职业的声望评分明显低于中小城市:而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涌现出来的市场色彩较浓的新兴职业,却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这可能主要与各地域的经济文化不同有关。

4.2 职业声望内隐联想测验结果分析

从内隐联想测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将社会声望高的职业与积极的词汇联系得更紧密,而将社会声望低的职业与消极的词汇联系得更紧密。也就是说,在大学生的内隐态度层面。他们对“科学家”、 “教师”、 “企业家”等职业存在更积极的态度,而对“农民”、“工人”、“保姆”等职业存在更消极的态度。结果表明,同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相似,内隐职业声望偏好反映了社会历史文化中长期存在的一种无意识,它是自动化的加工过程,处于这种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的大学生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获得这种内隐的态度。从以上大学生倾向于选择高社会声望的职业,可以发现,大学生对不同社会声望的职业的内隐的态度与外在的选择之间存在一致性。

4.3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4—0004—04

1 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界定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各高校针对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相继推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或讲座。现在的大学生及研究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一词已非常熟悉,但是对这个词的认识尚不足。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心智要成熟一些,对于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都有大概的规划。本文旨在通过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职业规划过程中研究生遇到的困惑及问题并提出建议。

职业生涯规划最初以职业指导的形式起源于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职业生涯”这种说法,学者们从各种不同角度对此定义。其中,国外管理专家诺斯威尔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环境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时间和方案。国内学者尤敬党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认识,本研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主体内在的自我探索和外界环境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我发展的未来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以达到所制定的目标。

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所提出的职业一人匹配理论。在帕森斯所著的《职业的选择》中,阐明了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能力、兴趣和其他特征;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以及上述两个要素的平衡。帕森斯的理论实质是在了解个人主观条件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从这个理论出发,本研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帮助主体认清与职业相关的自我,包括个人能力、兴趣、性格、职业价值观等,以及与职业相关的外部环境,个人根据对自我的认知和外部环境二者的权衡设定职业目标,更好的选择、发展职业。

2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2.1 研究方法概述

本研究对厦门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1—3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和访问,了解现阶段他们为达到就业目标所采取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问卷发放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办法,分别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材料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信息科学与计算机学院8个学院抽取共450人进行答题,文科、理科各半,每个年级尽量均衡,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48份,其中有效问卷440份,经过统一审核,统一编号并输入计算机,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在抽样群体中,男生220人、女生220人;硕士一年级学生141人、硕士二年级学生196人、硕士三年级学生106人;人文社科210人、理科123人、工科112人。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硕士生学习目标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和主干题目两部分。基本信息包括硕士生的性别、年级、学科、是否跨学科、本科学校类型、是否有工作经验、婚否、生源地和父母职业9项;主干题目包括15个单选题及8个多选题,主要从学生的学业目标、就业目标、心理成长目标和社会交往目标4个维度进行设计。问卷由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全体同学共同制定、发放和回收。

2.2 调查结果分析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例10

一、职业价值观的内涵

对于职业价值观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内外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职业价值观提出了自己的定义。

国外学者super (1970)从工作目标的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亦即个人的内在需求及在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

elizur (1982)从工作结果的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个体对某种工作结果重要性的看法;

ros (1994)从终极状态和信念的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人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

schwartz (1999)从工作目标和报酬的角度,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它们是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

国内学者楼静波(1990)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关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活的意义、职业等级等问题的价值评判,主要表现为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原则、职业活动报酬的期望等问题上;

凌文拴等(1999)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廖泉文(200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人生道路、职业定向与选择、职业工作态度方面的根本性的观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从业问题上,或者以职业为谋生经济来源,发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这三项因素上不同比重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贡献。

总的来说我们国内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具有一般性和抽象性,本质上讲他们对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都反映了职业价值观是一种个体行为,是关于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内心尺度。

二、对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对高职院校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理论上可以教育学生理解高校扩招以后高职大专生的择业观特点,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具有理论依据;反之,对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我们制定更加具体的学生就业指导政策,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1、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有利干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加实际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

2、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到初次就业就希望找到“地域好、工资高、福利好”的职业,难度稍大,必须调整就业心态,先就业再择业。

3、有利于高职生择业观念、职业意识的转变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改革大学生“统包分配”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就业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办法实现就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逐渐转变,由依靠国家就业逐步转向自主择业,由职业选择以社会、集体的利益为价值标准逐步开始重视自我的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由找工作单方面地依靠学校或家庭开始转向根据自我的需要进行朋友、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途径的职业选择。高职生这种心理状态迫切需要职业价值观教育对高职生的认知能力、评价能力、选择能力的培养,提供给他们评价的动力与选择的方向,从而让高职生在职业选择中明确职业方向,进行自我的职业定位。

三、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中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1、贯穿于课堂教学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课堂教学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是依据教学目标,在特定的教学时间,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以课程的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教育的一种途径:课堂教学的优势在王能够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利用多种感宜听觉、视觉、触觉等)进行学习,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能够组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能够通过一定的实践环节达到学习目的。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能够很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职业价值观。

2、进行专门的职业价值观的课程教育

职业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专门的课堂教学来进行,教师可以引导高职生领略丰富而复杂的职业世界、自我世界和职业与自我所构成的价值世界;可以灵活运用深刻的具有时代感的问题、吸引人的职业案例、现实性的价值主题、富有寓意的故事、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新闻报道、散文诗歌、名人名言等方法,让高职生在各种活动中,理解并学会职业价值评价与选择的方法,从而提高其职业能力;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等组织形式,引导高职生相互交流与学习;让高职生获得更多的职业知识、自我知识,了解其他同学对职业价值的不同看法与态度。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我的需要去看待职业价值,做出自我的职业价值评价与选择。

3、贯穿于职业指导教学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职业指导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除了职业价值观教育,还有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择业心理咨询、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职业价值观教育可以与职业指导其他内容的教学相结合起来进杭目前高等职业院校逐渐在设置就业指导课与职业生涯规划课。借助于这些课程的开设,职业价值观教育可以贯穿到就业指导课与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向高职生提供职业信息、、求职技巧、技能训练、就业政策、简历制作、面试与笔试准备等教师在讲授职业信息的同时,可直接介绍或通过案例、主题活动等方法让高职生自己发现职业对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职业生涯规划课是从主体自我的角度,引导高职生对自我的人生理想、职业价值观、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能力状况等方面进行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其一生中职业发展、职位变迁及工作理想实现过程进行设让对职业生涯每一个阶段的设让都需要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作判断,职业发展的方向代表了个体对某些职业价值的追求:所以,在帮助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可贯穿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为他们提供职业价值认知、评价与选择的方法,培养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四、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中职业价值观的策略分析

1、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更新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

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并反映人们的生活目的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精神力量职业理想有三个构成因素:承担社会义务、发挥才能和维持生活。由于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人们对这二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和选择也不尽相同。于是,人们对同一职业会有很不同的看法与评价,选择同一职业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目的和动机,在同样的职业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和结果。造成这种差异的并不完全在于职业本身,而主要在于选择者的职业观和价值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职业理想教育,系统、全面地介绍不同职业类别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目前人才分布不均衡的趋向。一方面鼓励学生树立较高的奋斗目标,使大学生具有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兴旺奉献一生的远大理想,保持较高的理想境界和清醒头脑。另一方面帮助高职生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高职学生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更新就业观念,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要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

2、加强职业价值取向教育,纠正高职学生的价值定位

职业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在职业选择中以自我为主体还是以社会为主体的问题。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是以集体主义为主导,反对个人主义。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要根据现阶段学生思想实际,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同时还要进行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个体社会化所需素质锻炼的倡导、成才意识和成才道路的引导。特别应注意的是,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在倡导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同时也应肯定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要让学生认识到把劳动和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劳动的价值应该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指向集体的、长远的共同利益;还要认识到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别,却有成功与失败之分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通过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3、渗透于校园文化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我国在20世纪后期引进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短短的20年中,各类学校分别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使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规模迅速扩张,艺术设计专业也成为高校招生和社会就业中的热门专业之一,不少职业高中的专业学科中也加入了艺术设计专业。那么,面对一个如此普及化的专业,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职高学生与其他学历的就业者相比有着怎样的优势?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职高学生的职业优势呢?面对就业与深造的不同需求,职高教育又应该怎样为学生构建面向未来的学习平台呢?

1 职高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无论专科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最终都将面临就业的选择,当今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就如同一场战争,需要应聘者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代价。将文化层次各异的求职者分为职高、专科、本科和更高学历应聘者四类,职高毕业求职者的主要职场竞争对手为专科、本科求职者。职高、专科、本科在职场竞争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职高学生中,除一部分参加高考选择继续深造外,其余大多选择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就直接参加工作的职高毕业生而言,他们毕业后的年龄相较于专科或者本科等高学历学生更加具有优势,他们相对年轻、有活力,有更多的时间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年轻是他们竞争的资本之一。职高学生多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他们在学习时可能缺乏自觉性,在文化基础上也有别与本科和专科的学生,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精力充沛、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在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下会显示出比专科、本科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他们在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相应的专业学科后,在学习上可以更好的接受和吸收知识。

大学专科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专科学生在专业上更具有指向性,思维上也相对成熟,能够很好的在自身的专业上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缺乏一定的理论教育,和职高一样学期较短,他们中的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学一技之长以傍身,显得更加稳重但是缺乏一定的朝气。

本科生的教育则更多的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专业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但是他们的学时较长,比起一同毕业的专科、职高学生来说在年龄上并不占优势,而且长时间理论知识的学习必然影响到专业技术的扎实程度,在专业技能上来讲优势也并不明显。

相较于专科、本科生而言,职高的学生具有的优势有以下两点:(1)职高学生如果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他们一样可以具备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而且他们相对于本科等学历学生而言更加年轻,有更多的时间去奋斗、拼搏和学习,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自身的不足,他们有更强的不为艰辛的勇气。(2)职高学生在毕业时参加高考继续深造的,他们在职高阶段已经学习了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在进入高等学府后可以更快更好的理解和学习相应课程的知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专业上真正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丰富理论,使个人才能由“专”字变为“精”字。因此,职高学生中的某些“职高生不如本科生、专科生”的看法是错误的,他们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更具大无畏的拼搏精神。

在现今的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看文凭之外很难看到学生真实的工作能力,因此造成了学历越低越难就业的社会现实。但是由于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商品周期不断萎缩,专业化水平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时代的突飞猛进,更是加速了一线专业操作工的需求,更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素质了,因此,在现在的职场竞争中职高学生也有着自身的不可替代的专业竞争优势,可以与其他学历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用专业能力相抗衡,因此,选择职高也是一条阳光大道。

2 职高独特的特色培养

大专和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的两种形式,两者区别主要在学制和学位上,大学本科4-5年,可申请学士学位,而大学专科2-3年,没有学位。职高学生一般经过3年的学习取得中专学历。大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人才,即实用化人才。而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职业高中是承接初中教育,并对高级中学形成补充的一种教育方式。职业高中在不放松高中基本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培养面向社会的技术性人才,使职高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对口专业上更有竞争力。

职高、大专和本科阶段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特点,职高教育具有独特的培养特色,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为例,职高学生一般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大多数学生在选择艺术设计专业时都缺乏美术功底,在美术基础的学习方面较为欠缺,与通过专业美术考试进入本科学习的艺术类学生相比,职高学生在审美层次上的差距很大。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较好的绘画基础,在构成、色彩等方面,经历过考前培训的本科生更具优势,他们在造型能力、色彩等方面会更加得心应手。相比而言,职高学生缺少在艺术设计中的自我判断和宏观整体把握的能力。但是职高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他们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更强,思维能力会更加缜密、周到细致,而且在文化课、材料课等学习方面占有优势。

可见职高学生与大专、本科学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色,在培养中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征进行培养。就职高学生而言,对于毕业即就业的学生和继续深造的学生要选择不用的培养模式,有差别、有针对性地培养以达到最优的目标。

3 培养就业学生与继续深造学生的区别

职高学生从毕业去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毕业之后直接进入社会就业的学生,一类是选择继续深造,通过考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选择大专或者是本科的学生。在进入职高初始,很多学生就为就业和深造开始左右摇摆,这两种选择在三年的职高学习培养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区别。

很多学生及家长认为就业才是学校培养的最终目的,无论是哪个学校哪种学历,就业是最后学生必须走的路,因此在职高阶段就可以学习实用的专业技术,可以在毕业时就掌握很强的操作能力是非常实际的。针对有些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反感,职高可以提供的东西相对更加有优势。选择毕业就业的学生在职高学习阶段得到了专业技术上的指导和训练,掌握了更加实用的技术,已经足够在毕业的时候找到适合自己满意的工作。而且现在很多用人单位更加需要和注重技能型人才,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如果从职高毕业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是他们所想要的,而且还可以节省几年的时间在非常划算的。

还有一种培养方向是继续深造。这种想法的学生在毕业前夕可以选择报考成人高考、高自考、电大等专科学校,继续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认为现在社会上的大多数单位还是比较看重学历的,而且高等教育可以提供更多的读书的机会,接触更多成功、有涵养有品位的人,可以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提升自身的魅力。另一方面,在职高学习时会学习一些专业的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考入更高学府深造时有些课程在职高阶段就有接触,在学习时可以更加快捷,而且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些在深造毕业后有助于找到更加满意的工作。

就此看来,两种培养方式各有所长,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而这两种培养在方式方法上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职高的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选择的学生作出不同的培养模式,以使得学生们都有更好的发展。

4 就业与深造的差别教育的几点思考

职高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进入社会后可以很快适应工作的设计工作者,继续深造的学生则更应该考虑专业基础的学习。因此,把培养就业的学生和培养深造的学生分开有差别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1)尽早选择方向,增强学习目的性。

职高学生在入学时大多已经选好将来时要深造还是就业,因此他们对于将来的规划更加具体,目的性更强,在学习时精力更加容易集中。在教学时要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他们不要觉得自己不如普高生或其他学历学生,更好的为自己的将来努力。

(2)差别设计就业的学生与继续深造的学生的培养课程。

继续深造的学生在专业课程上相对可以较少,他们会在继续深造时完善自身的实用技术技能。但是就业学生是要毕业就参加工作的,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掌握专业技能以便在毕业后可以快速的融入到各类设计工作中。因此在对于就业学生培养时的课程安排上,要偏重专业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可以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和软件操作,以满足社会对其的要求。在注重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课程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3)培养继续深造的学生应该从入学开始。

他们最终需要参加高考或者其他形式的考试,需要专业的绘画方面的培训才可以在以后的艺术设计专业上有更深入的成就。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要强化他们的基础课程的教育,以便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文化课成绩。另外在专业课程上侧重于基础美术课程,配合一些专业课程,使他们具备继续深造所需的条件,在继续深造时也有自身的优势,可以更快的习惯和掌握高等教育的课程要求。

5 结语

对于职高的艺术设计专业甚至其他专业学生来说,就业与深造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事情,为了在学校阶段可以更好的有选择性的学习自身需要的知识。因此,就业与深造的差别培养是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因材施教,更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而且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学到自身所真正需要的东西,快速的满足自身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 武恒.非艺术类生源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0(4):26-31.

[2] 孟庆英.非艺术类高职高专素描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报,2007(2):147-148.

[3] 郑曙阳.设计的羽翼——关于艺术与科学理论的思考[c].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