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5:40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例1

2儿童阅读推广面向安全教育的难点

2.1推广主体能力弱化

总体数量少、覆盖面积小是图书馆服务能力弱化的突出表现。截止2012年,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076个,其中县市级图书馆2683个[8],基本达到“一县一馆”的配置,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但三千多个公共馆中,专业少儿图书馆仅有99个,绝大多数儿童服务功能仍由地方公共馆承担。尽管如此,也仅能达到平均每44万人、每3201平方公里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的覆盖面,平均服务半径约32.8公里,远超国际图联规定的4公里标准[9],这与图书馆文化、教育、信息中心的地位极不相称。经费投入低是掣肘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关键问题。据文化部统计,2009年我国有675个县级图书馆全年无购书经费,占当年县级图书馆总数的27.1%。经费不足直接导致图书馆资源保障能力低下,不少馆二、三十年来没有买过一本新书,完全失去了对读者的吸引力,只得靠出租场地,经营网吧、茶室及各类培训学校维持运转。“造城运动”导致图书馆进一步边远化。不少地区在大拆大建的“造城运动”中兴建了一批地标式图书馆建筑,看似加大了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但实际上这类拆建基本上都是拆除原处市中心的老馆,另在新城区修建新馆。而新城区往往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无异于将图书馆进一步边远化,造成图书馆利用率长年低迷。以南充市图书馆为例,新馆修在市政府新区,周边除了政府单位,人流量极低,从顺庆区中心乘公交到馆至少需要30分钟,若从高坪区、嘉陵区中心乘公交到馆则需1-1.5小时,以致市民戏称“乔迁新馆之日即是图书馆没落之时”。放眼全国,此种情形绝非个案。

2.2推广活动主题单调

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图书馆长期呈内向式发展状态,“等”、“靠”思想严重,缺乏主动服务社会的动力。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存在价值受到质疑的图书馆被逼朝外向化转型。由于欠缺经验,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只有摸石头过河,活动策划上偏好借鉴上世纪末政府主导的“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知识工程”等极具宏观意义的选题。这类主题宣扬“阅读改变人生”,赋予阅读过于厚重的意义,远离儿童日常生活,反倒使之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有些馆的活动年年搞,但没有认真调查儿童的阅读兴趣与实际需求,翻来覆去就是讲座、展览、朗诵会等老一套,缺乏创新,对儿童吸引力明显不足。这反映出我国儿童阅读推广目前普遍存在形式化严重、主题假大空、缺乏系统的长期规划等问题,单靠零敲碎打、浅尝辄止的嘉年华活动,很难将儿童阅读推向深入。

2.3安全主题童书稀缺

2012年,我国共有580家出版社,其中530家参与了童书出版,共出版儿童读物30966种、47823万册,占当年全国图书出版总量的7.49%。[10]从数量上讲,不能算少,但从主题上看,涉及安全内容的童书实在不多,甚至没有一本经过科学论证的全国性防教材。这点可以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书目为佐证。该书目2004至2013年共推荐十批次,1000种图书。其中涉及安全主题的图书仅有5种,占总量的0.5%,分别是《青少年自我保护掌中宝》(2005)、《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2006、2009、2010)、《全民应急科普丛书》(2007、2009、2011)、《你该怎么办李澍晔叔叔避险高招101》(2008)、《儿童安全自救早知道》(2013)。其中《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与《全民应急科普丛书》的多次入选,充分反映了出版社在选题上忽视安全主题,导致该类型图书更新缓慢的弊病。受利益驱动,童书出版的选题结构越来越畸形,某个选题一旦引爆市场,各出版社蜂拥而上。如《哈利波特》火了,跟着热销一批妖魔鬼怪;“鸡皮疙瘩”热卖,引来一群僵尸幽灵。畸形的选题结构直接影响了儿童的阅读结构,根据笔者对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附小1-6年级34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其阅读内容主要为:动漫类占72.4%,奇幻类占69.7%,童话类占66.8%,历史类占32.6%,文学类占26.5%,军事类占18.2%,艺术类占11.2%,其他类无一谈及安全。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童书出版娱乐化、同质化、成人化等问题逐渐显现,一批如《泡妞宝鉴》、《我的美女老师》等涉嫌内容的图书,居然成了中小学生引以为傲的谈资。尽管等五部门于2013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少儿出版管理和市场整治的通知》,对童书市场开展了专项整顿,查处了一批违规出版社,但童书出版结构上的偏失仍将长期持续。

2.4欠缺推广合作机制

《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指出:“一个成功的公共图书馆是充满活力的机构,能够与其他机构和个人合作”,“满足本社区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但我国图书馆长期受内向式发展观念的影响,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往往孤军奋战,有很强的封闭性,没有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图书馆只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既缺乏与系统内其他环节展开合作的主动性,又缺少借鉴其他推广活动成功经验的积极性。新世纪以来,除了政府主导的大型阅读推广活动以外,不少相关社会机构(出版商、书商)与民间团体(红泥巴村、毛毛虫上书房)或个人(梅子涵等作家)也纷纷投身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鲜有图书馆能够积极主动的与之进行合作联动,进一步扩大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力,使得推广参与主体力量分散化、零星化,直接影响了最终的社会效果。

3面向安全教育的儿童阅读推广发展策略

3.1加强政府重视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从宏观角度看,以阅读推动儿童安全教育全面深入,事关国家前途与民族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家理应将儿童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做好制度建设、经费投入上的长期规划,并推动落实。近年,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但“通知”、“意见”终归缺乏有效的约束与强制执行的效力,看上去更像是“逢年过节”发个例行公事的文书应个景而已,徒具形式,缺乏实际价值。对此,首先需要政府加快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在法律上定义图书馆的定位、角色、职责,从制度上解决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政策、人员、资金困局,从而强化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教育功能。其次推动儿童阅读立法,将阅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充分保障儿童阅读的基本权利。制定儿童阅读规划,设定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分步实施,在全社会营造阅读氛围,普及阅读意识与观念。再次,地方政府需要摒弃大拆大建运动式的发展模式,将拆建资金投入拓展图书馆覆盖面上来。与其耗费巨资把一个馆修得精益求精,不如加强中小馆的布点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阅读场所,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保障能力,更有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美国的《ReadingExcellenceAct》、《NoChildLeftBehind》,还是日本的《儿童阅读推进法》,都证明了建章立法是推动儿童阅读发展的有效手段。美国政府每年近10亿美元、日本政府每年200亿日元的资金投入,则是法案执行的有力保障。深圳已在国内作出垂范,在“民生净福利”专款支持下,至2012年该市共有公共图书馆641个,形成了完善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服务网络,达到每1.6万人拥有1个图书馆的标准[11],成功将公共阅读资源、场所、服务推送至儿童生活圈,彰显出“图书馆之城”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

3.2改善图书馆服务

传统观念认为图书馆阅读服务无非就是开辟一块空间,摆几张桌椅,提供几本书刊这么简单。但时代在发展,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要随之变革,应当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开展卓有成效的个性化服务。以儿童读者为例,怎样的环境营造才符合其审美特征,怎样的空间布局才符合其行为特点,怎样的书刊陈列才方便其阅读使用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图书馆在向儿童提供阅读服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少儿馆或少儿阅览室普遍陈设单一、氛围肃穆,忽视儿童的心理诉求,而且依据中图法对童书进行排架管理,超出了儿童的理解范围,自然无法对其产生吸引力。反观众多儿童乐园专设的阅读区,虽然图书少,而且不完全是儿童读物,但总能吸引一些孩子在此驻足翻阅。原因在于这里没有图书馆规章的禁锢,却有色彩斑斓的视觉感知、充满童趣的行为体验,这对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图书馆应该借鉴此类经验,以儿童为本,利用儿童喜欢色彩丰富事物的特点来美化环境,利用儿童喜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来设计相关设施,利用儿童喜动的特征来布置空间,打造动静皆宜,阅读与游戏功能互补的儿童阅读区。图书排架应按主题予以简单明了的分类,既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又方便引导儿童阅读。台湾地区的“纸风车绘本馆”就以童话情节为设定,采用艺术的设计手段,结合故事情景,营造出八个主题阅读空间,使儿童产生在故事中阅读的感受,带来了集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于一体的阅读体验。这对改变儿童安全教育一味依赖枯燥说教的局面尤有帮助。

3.3创新主题活动

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探索阅读推广活动的新形式、新方法、新策略。要克服儿童阅读活动形式大于内容的弊病,务必要注重活动的实效性,而安全教育作为此前罕见涉及的活动主题,对现有体系是个有益的补充。该主题活动设计需注意三个问题:一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要提供层次化的活动内容,0-6岁幼儿以绘本故事为主,穿插各类模拟游戏,开展启迪教育;6-14岁少儿以安全常识教育为主,结合各类科普活动,让孩子动手操作或模拟体验用火、用电、溺水、坠落等意外伤害及人身侵害,深刻了解各种伤害的危害性,提升防范意识;14-18岁中学生以知识普及、生命关怀为主,通过各种案例的情景再现,让学生知晓伤害的诱发机制、合理的规避方法,遵循基本规则与规律,培养自我保护与自救能力。二是活动不能仅依靠图书馆自有场地,必须向学校、社区渗透,深入到儿童生活周边,以弥补传统活动覆盖面小、受众面窄的缺陷。温州市少儿图书馆曾于2010年在五个社区成立“毛毛虫上书房”社区阅读基地,对社区内3-12岁儿童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为周边家长、儿童就近参加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三是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充分利用儿童对新鲜事物有强烈触碰感与参与感的特点,开展各类情景模拟活动。如改编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妈妈妈妈怎么办?”“小老鼠别害怕,千万不要跳下来,妈妈妈妈就来了。”“妈妈怎么还不来?老鼠弟弟要跳下来。”“老鼠弟弟太顽皮,高高的地方太危险,千万不能往下跳,要把妈妈紧紧抱,紧紧抱。”又如利用儿童对警察、消防员等公职的崇拜,可邀请他们参加《坏人来了》、《火场逃生》等情景剧表演;再如,模拟道路交通环境,向儿童传授行走、骑车规范等。此类活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儿童参与后印象深刻,更便于对安全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例2

2慎用否定教育法不用恐怖教育法

在向儿童传授防火知识的时候,尽量告诉儿童要怎么做,在使用否定教育法,告诉儿童不要怎么做时,必须再三说明,否则会收到相反的效果。例如,至今还贴在社区画廊里的消防知识挂图中,有一幅一个小孩子点着蜡烛在床下找东西的图,旁边的图解是不要这么做。这就是典型的用否定教育法传授防火知识不慎的例子。仅在画廊里张贴了这样的挂图,没人给儿童一再说明。儿童看了这幅画可能看不懂图解,或没记住图解,但他会记住这幅画,一旦有机会,他真可能模仿着这么做,就违背教育的初衷了。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弱、形象思维能力强,这就是否定教育法要慎用,必须使用时,一定要再三说明道理。在一些消防宣传活动中,人们在展板中展示了火场灾后尸体横陈,惨不忍睹的场面。这种恐怖的场面会使儿童在一旦遇到火灾时削弱逃生的信心,弊大于利,不能用作消防安全教育的手段。

3消防安全技能训练不可少

消防安全教育既包括知识传播,也包括技能训练。对于儿童而言,有些技能要反复训练,才能让他们记住。例如,在技能训练中,逃生训练是最重要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儿童去当地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的烟气逃生长廊中训练,根据模拟火灾释放器产生的烟气层不同的高度,采用不同的行进姿势逃生;没有这种条件的学校、幼儿园,可以让四个孩子各握住白被单的一角,举起、降下,让其他孩子在被单下采取不同的行进姿势逃生。当然,技能训练也要结合知识讲解。要在训练前告诉儿童烟气颜色与温度毒性的关系,在家里发生火灾时,如何判断该逃生还是固守待援,疏散逃生时要疾走,不要奔跑等。技能训练结合知识讲解还有成功的实例。团中央廊坊消防安全教育基地几年前在教小学生“身上着火怎么办”时,结合三个动作的知识教育让他们做训练游戏,在打滚时把系在背后的气球压破,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记住要领。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例3

我国对儿童安全教育十分重视,颁布了各种儿童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1991年9月4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2年颁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采取了多方面的方式和手段,1996年起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儿童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特别是近些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它能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与服务,使儿童安全教育类网站成为儿童安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媒介。互联网媒介建设与运营的重要支点之一就是受众定位。网站受众的定位决定了网站信息内容的取舍、风格的定位、运作模式和发展方向。儿童安全教育类网站的受众定位,应注意儿童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能够逐渐产生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这离不开家长、社会、政府的参与、沟通与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支持,也离不开儿童安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因此,定位儿童安全教育网站的受众,需要根据,接受者,儿童;支持者,家长、社会、政府;实施者,教师三个角色进行分析。

1接受者――儿童

儿童安全教育的资源的使用者主要以成人为主,儿童更多的是接受教育和保护的一方,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儿童网民上升情况明显,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中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人群的占比分别为11.2%和36.3%,相比2012年底均有所上升,尤其在初中群体中的升幅较为明显。[1]这表示儿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直接使用网络安全教育资源。

面向儿童设计的安全教育类网站,对儿童来说,他们对网站认知、理解与应用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网站建设必须从使用者的年龄特点、认知情况和接受能力方面出发,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将网站的受众分为学前儿童用户(7 岁以下)、小学儿童用户(7~11 岁),初高中儿童用户(12 岁~成年)[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定位受众,来保证网站的内容、风格和运营等符合受众需求,从而保证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以确保网站的应用价值。国内外以儿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按以上三个年龄层定位受众的网站较少,美国我的宝贝网(My Precious Kid:/),有专门对7岁以下儿童提供安全资讯和产品的服务;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即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分支,其使命是降低14岁以下儿童的意外伤害和死亡。

2支持者――家长、社会、政府

面向支持者的安全教育类网站必须考虑支持者的特征。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保障儿童安全,这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家长、社会、甚至政府的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支持者定位受众,往往决定了网站的功能定位。支持者普遍对儿童安全教育网站的需求是获取知识功能和交流功能,如“我的宝贝”网会提供论坛服务,在论坛中大量儿童安全教育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无疑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儿童安全教育做了推广;社会上的组织机构可以提供一定的儿童安全教育资源,需要网站具有资源和在线专业及技术支持的功能;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扶植政策,需要网站具有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功能。例如,美国国家儿童安全理事会(NCSC:)就是致力于儿童安全的慈善组织,该组织提供300多类儿童安全教育材料,辅以50多个安全顾问,每年为40多个国家,约6000个公共安全机构和超过16000000儿童提供儿童安全资料。

3实施者――教师

面向实施者的安全教育类网站需要考虑教育者的特征。同家长的辅助教育特征有共同之处,也是在获取知识功能和交流功能上对网站有相应需求,但对儿童安全教育资料的使用需求更显著,这类资源通常以全面的信息涵盖、专业的信息分类形式呈现,或学习、交流线上与线下联合活动的形式呈现。如,信息覆盖类型的小精灵儿童网站的儿童安全频道:/news/mulu/16/,提供了分类比较全面的儿童安全资料:游泳安全、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疾病预防、远离、饮食安全、网络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等;活动型的radKids:/,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儿童安全组织,通过授权认证为当地社区教师提供安全教育计划(组织活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是否能够准确定位受众对网站的建设和发展有直接影响,国内儿童安全教育网站面向受众一般比较单一,致使网站应用性一直不够理想,例如之前提到的“小精灵儿童网站儿童安全频道”仅作为儿童网站的子频道存在,对儿童安全教育的传播与发展有限。可多借鉴国外运营较好的儿童安全教育网站的受众定位,针对某一细化对象或针对多个对象进行综合网站建设,可根据国内具体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因素,国家和地方地域因素面向更广泛的受众对象,起到国家儿童安全教育发展的目的。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例4

2支持者———家长、社会、政府

面向支持者的安全教育类网站必须考虑支持者的特征。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保障儿童安全,这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家长、社会、甚至政府的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支持者定位受众,往往决定了网站的功能定位。支持者普遍对儿童安全教育网站的需求是获取知识功能和交流功能,如“我的宝贝”网会提供论坛服务,在论坛中大量儿童安全教育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无疑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儿童安全教育做了推广;社会上的组织机构可以提供一定的儿童安全教育资源,需要网站具有资源和在线专业及技术支持的功能;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扶植政策,需要网站具有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功能。例如,美国国家儿童安全理事会(NCSC:www.nationalchildsafetycouncil.org)就是致力于儿童安全的慈善组织,该组织提供300多类儿童安全教育材料,辅以50多个安全顾问,每年为40多个国家,约6000个公共安全机构和超过16000000儿童提供儿童安全资料。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例5

二、支持者———家长、社会、政府

面向支持者的安全教育类网站必须考虑支持者的特征。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保障儿童安全,这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家长、社会、甚至政府的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支持者定位受众,往往决定了网站的功能定位。支持者普遍对儿童安全教育网站的需求是获取知识功能和交流功能,如“我的宝贝”网会提供论坛服务,在论坛中大量儿童安全教育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无疑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儿童安全教育做了推广;社会上的组织机构可以提供一定的儿童安全教育资源,需要网站具有资源和在线专业及技术支持的功能;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扶植政策,需要网站具有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功能。例如,美国国家儿童安全理事会就是致力于儿童安全的慈善组织,该组织提供300多类儿童安全教育材料,辅以50多个安全顾问,每年为40多个国家,约6000个公共安全机构和超过16000000儿童提供儿童安全资料。

三、实施者———教师

面向实施者的安全教育类网站需要考虑教育者的特征。同家长的辅助教育特征有共同之处,也是在获取知识功能和交流功能上对网站有相应需求,但对儿童安全教育资料的使用需求更显著,这类资源通常以全面的信息涵盖、专业的信息分类形式呈现,或学习、交流线上与线下联合活动的形式呈现。如,信息覆盖类型的小精灵儿童网站的儿童安全频道提供了分类比较全面的儿童安全资料:游泳安全、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疾病预防、远离、饮食安全、网络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等;活动型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儿童安全组织,通过授权认证为当地社区教师提供安全教育计划(组织活动)。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10

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投入到儿童与媒介的研究中去,他们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传播学、教育学等不同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探讨,这也让社会意识到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它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不断更新的知识和体验,它还是一种娱乐的选择。现代儿童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媒介手段和内容,只有儿童在拥有了多样选择的权力基础上更多的接触不同的传播媒介,才有可能拥有更多独立的思考能力。

(一)大众传播媒介对学前儿童个体成长的影响

要想实现大众传播媒介对学前教育的良好促进,应该先认识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可能产生的影响,之前的研究对媒介的负面影响倍加关注,本文希望讨论如何实现大众传播媒介对学前教育的促进作用。

1、对学前儿童社会态度的影响

研究表明,儿童在接触电视或图书中呈现的刻板印象后容易产生一些关于现实生活的错误概念,这无形中增加了儿童对现实生活理解的困难。[1]刻板印象一般是作为消极的内容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由于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他们所产生的刻板印象主要是性别刻板印象。比如教材中善于思考和动手的总是男生,电视剧里的女性大都很柔弱,广告中男性经常扮演成功人士而女性则多是顾家的主妇形象。男孩勇敢女孩却温柔等。在这样的媒介环境强化作用下成长的儿童正是社会所期待的。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男孩和女孩都应具备两性共有的特点。

2、对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通过实验证明了观察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儿童使用媒介的过程也好比是一种观察性学习,包括利社会和行为。如果观察性学习可以解释利社会行为的话,那么同样也可以解释行为了。我国虽然不专门为少年儿童制作暴力节目,但有些儿童节目中仍有大量的暴力内容。另外还有些不良行为包括看电视时间过长导致过早近视,学业成绩下降等,这些影响应该避免。

(二)实现良好促进的对策

当今成人只看到媒介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便牺牲了孩子的媒介权。然而卜卫对于“长时间看电视必然导致儿童成绩下降”这种普遍存在的所谓结论提出了质疑,因为一个儿童看了某个电视节目后所产生的行为并不必然在全体儿童身上发生。她指出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相关。有学者把大众传媒看做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名特殊的“教育者”。虽然教育不是媒介的首要功能,但这种功能却每日都在发生作用,切不可忽视其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大众媒介应基于这一基本现实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社会道义和责任,以传承优秀的、先进的文化为使命。

对于户外活动较少的城市儿童来说,媒介也是娱乐工具,这是非常现实无奈的选择。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也规定了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最长时间为两小时,并没有直接禁止电视,所以我们必须面对和处理大众媒介与儿童发展的问题与矛盾。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儿童媒介发展的不良趋势是日益走向“成人化”,大众传播媒介应该丰富童年生活而不是缩短它。因此如何形成正确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儿童观就成了迫切的问题。接下来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大众传播媒介对幼儿教育的良好促进。

1、家庭方面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在媒介运动中有两类人,“意见领袖”和“意见领袖”的追随者,在儿童卷入媒介使用的过程中,成人就是儿童的“意见领袖”。所以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接触媒介的榜样。印刷媒介通过出版教育类图书和报刊为那些没受过教育专业训练的家长提供了他人的经验和易于实践的教育知识,家长在空闲时间为自己“充电”,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变身成为家庭里的教师,有益于家庭和学校一起共同完成孩子的有效教育。鉴于图书市场的育儿书籍质量混杂,所以教育专家在出版理论书籍的时候应当与编辑一起多与市场接触,了解家长受众的认识水平从而找到正确有效地家长们交流沟通的“桥梁”。

2、社会方面

近年来新闻媒体集中曝光违规幼儿园校车安全隐患问题,发挥了强有力的监督作用,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这不仅与事件的严重性有关,也与媒体的大面积报道有关,这说明了媒体一方面担负着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重任,另一方面也在行使着舆论监督的权力。2011年11月27日,国务院总理出席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要求有关部门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2011年12月11日,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民意。在征求各方意见之后,最终于2012年4月10日由国务院正式《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可以说,媒体及各方高度的关注促进了条例的诞生,校车安全终于有了相关条例法规的保障。

3、媒介自律方面

提倡媒介自律,既能避免与言论自由的冲突,也能有效地保护儿童。[2]目前国际上已制定的关于儿童与媒介的指导性文件有儿童(1995),儿童电视(1998),儿童报道指南(1998)。笔者在学习这些指南内容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总结出了几条媒介自律的原则:1、强调儿童参与,媒介应该充分让孩子展示自己的形象,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一开口就是大人想听的话甚至是官话。2、媒体上应该有不同地区的儿童文化、语言、生活经历;3、投入充足的支持与制作资金,提高从业人员的儿童媒介素养;4、电视节目的制作内容应该是真实的,播放形式以及播放时间要适合儿童,各年龄段的儿童应该有自己的节目,甚至已经有人提出应该制作婴儿节目。

4、媒介教育方面

开展儿童媒介教育,不是要求儿童完全拒绝大众媒介,也不是让儿童在媒介环境中放任自流,而是根要据媒介环境与儿童成长的特点,发展儿童“使用媒介而不是为媒介所利用的能力”。[3]2010年,《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提出“加强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增强正确理解、合理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等信息网络的能力,提高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笔者认为,媒介教育应从儿童开始,幼儿处在媒介教育发展的最初阶段。考虑到幼儿成长的特殊性,幼儿教师的媒介教育师资培训应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教育内容主要以引导儿童分享交流媒介经验为主,让他们了解一些简单的媒介知识,知道媒介传递了什么信息,初步理解媒介信息的意思,并学习辨别媒介信息的真实性。

大众媒介对现代以及未来社会的影响力将持续地增加,而人类在这浩如烟海的媒介海洋中,是乘风破浪还是娱乐至死?当然,单纯的媒介教育并不能解决现在诸多的社会问题,但是全社会对媒介的认识低下却是产生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例7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从精神分析学家有关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强壮健全的自我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自我的共同看法。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经常受到贬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这是一切品德和精神败坏的根源。因而,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形成健康人格。关于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性本能和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更深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是对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关注和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这种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总之,精神分析认为唯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才能使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四)建立儿童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霍妮和沙利文都很重视儿童期的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以及儿童间的伙伴关系,霍妮认为在童年期,神经症的性格结构萌发的根源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沙利文也认为自我是在重要的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三岁以前是父母,从童年末期到青春期,主要是伙伴。20世纪50年代,鲍尔贝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所做的相关研究说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学者斯特对有犯罪行为的人的研究表明,子女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所以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的建立。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出去工作很多时间都疏忽了对孩子的照料。致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从而埋下神经症人格的隐患,或是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人格障碍问题。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交流、积极疏导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家长也不应该过多限制儿童交往,应鼓励儿童学会交往,学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我们通过对精神分析几位代表人物人格理论的梳理,看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蕴含着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巨大价值。尽管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也存在局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性,却给予了我们一个认识人格的全新视角。相信在21世纪,随着精神分析理论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对我们认识儿童人格的发展,开展有效的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15.

[3]宛容,兰文杰.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44.

[4]杨汉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1998(4):63.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例8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从精神分析学家有关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强壮健全的自我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自我的共同看法。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经常受到贬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这是一切品德和精神败坏的根源。因而,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形成健康人格。关于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性本能和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更深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是对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关注和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这种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总之,精神分析认为唯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才能使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四)建立儿童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霍妮和沙利文都很重视儿童期的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以及儿童间的伙伴关系,霍妮认为在童年期,神经症的性格结构萌发的根源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沙利文也认为自我是在重要的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三岁以前是父母,从童年末期到青春期,主要是伙伴。20世纪50年代,鲍尔贝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所做的相关研究说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学者斯特对有犯罪行为的人的研究表明,子女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所以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的建立。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出去工作很多时间都疏忽了对孩子的照料。致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从而埋下神经症人格的隐患,或是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人格障碍问题。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交流、积极疏导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家长也不应该过多限制儿童交往,应鼓励儿童学会交往,学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我们通过对精神分析几位代表人物人格理论的梳理,看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蕴含着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巨大价值。尽管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也存在局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性,却给予了我们一个认识人格的全新视角。相信在21世纪,随着精神分析理论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对我们认识儿童人格的发展,开展有效的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15.

[3]宛容,兰文杰.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44.

[4]杨汉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1998(4):63.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例9

一、安全感需幼儿教师营造

现代社会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幼儿教师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更应该积极营造和谐的以人为本的师幼关系,给幼儿以安全感。

日常保教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做到尊重与遵循并重,尊重是认同幼儿的先天属性,不要急于指挥幼儿成长;遵循是指教师要理解儿童,顺应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心智能力的结构张力教师要将儿童看成一个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贡献者,要学会发现儿童、解放儿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敏感期,应为幼儿发展提供有准备的环境,鼓励儿童自主自动的教育即让每一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得到自我发展,表现出更好、更和谐的个性。

幼儿的安全感不要专制就是让儿童无条件服从,即按我说的做,不利于儿童内化规则,人与人之间处于对立状态专制的情绪化的教师始终让幼儿处理孤立无援的不安状态,教师应该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幼儿的安全感不要拒绝否定不要对儿童冷漠,否则会使他们产生自卑,缺乏安全感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要倡导儿童第一的教育,把握年龄间的差别、性别与家庭教养方式差别等,尊重幼儿的错误与表现,学会用归龄的态度对待儿童。

幼儿的安全感不要拔苗助长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对幼儿产生不合理期望。

二、安全感需幼儿自己打造

幼儿教师有责任教会儿童如何在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行为得体通常是指教会儿童如何举止端庄,用专业术语讲,就是幼儿社会化教育即引发幼儿天性的发展与成熟安全感的给予不是对幼儿的放任放任无法教会儿童学会如何行为得体,儿童不会承担责任。

安全感拒绝发脾气与迁怒幼儿思维具有固定性,从而使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常认死理教师应学会化解幼儿不良情绪,让幼儿学会分享,学会等待,寻找合理宣泄倾诉的方式,而不迁怒于其他小朋友。

安全感拒绝不良习惯教师通过教会儿童如何避免诸如推人、说闲话、随地吐痰或随便拿别人东西等不适当行为来实现儿童的社会化以幼儿自身的良好习惯给周围幼儿带去安全感。

安全感拒绝包办代替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于寻求保护和渴望教师与别的幼儿给予帮助,从而丧失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品质,影响自身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导致在集体活动中由于时时处于弱势而失去安全感。

三、安全感需幼儿园创造

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活动环境,给幼儿以最直接的安全感幼儿园整体的人文环境主要来自教师群体的良好的性格特征,如独立、热情开朗、耐心细致、沉着冷静、诚实正直、温和宽厚等都是对一位优秀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幼儿园是教师从事保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角色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来源是幼儿园因此,幼儿园应当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加强教师的角色教育,调整教师的角色任务,协调教师的角色关系,消除教师的角色紧张,为教师工作与发展营造一个和谐适宜的园所氛围一个幼儿园教师有了和谐的宽松的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一个拥有了自身职业安全感的教师才能传递给幼儿最贴心的安全感,也最终会给幼儿提供一个具有准备性、自由性、有序性和愉快性的环境。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例10

前言

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加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少儿童过多的脱离群里,缺乏与同龄孩子的交流从而会引起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引起了不少家长及教育专家的注意,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训练可以开发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其与他人的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认知。

一、感觉统合问题的提出

感觉统合指的是人的大脑对外界传来的各种信号进行整合,然后再指导我们做出正确反映的一个过程,简单来说,感觉统合就是处理信息的一个整合的过程,因为我们的信息来源是通过各个感觉器官呈现来的,比如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运动觉,整个过程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处理能力下降,不能把人体器官各个部分感觉信息整合起来,我们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一整套感觉统合训练来实现,感觉统合训练将孩子的发育问题融于游戏的过程,也就是寓教于乐,因为儿童的学习过程是他身体力行,是他学习、操作,体验的过程,任何东西学习了,体验了,做了,他就学会了,孩子任何事情要经过他亲身的体验,感觉统合失调通过运动器材通过感觉的处理,让他在游戏过程中经历游戏,通过学习体验改善协调性。

二、对比中西教育的差异及对现有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分析

儿童的感觉统合教育是儿童教育的一个特殊方面,但总体上不会脱离儿童教育的四个方面: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中西在儿童的教育观上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对儿童感觉统合教育给出正确的理论指导。

1.中西方教育理念之比较

在中国,教育传统受到封建等级和论资排辈等观念的影响,儿童的学习基本上是按照成人的要求进行学习和效仿,传统文化教育中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伦理、讲究道德、遵循共同准则是中国教育的特点。(1)《说文解字》里面有提到“教,上所施,下所校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大概可以概括我们对教育的理解。

在西方,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多受儿童中心论的影响。他们普遍认为儿童都是作为一个独体的个体存在的,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意愿、需求和个性,父母、老师等成年人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的行为。(2)杜威在其专著《儿童与课程》中强调,要把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中心。他批评传统学校的教师消极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集合在一起,而对儿童的兴趣和经验考虑太少等弊端。提出了学校生活应以儿童为中心,同时,他也强调教师的作用,作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引发儿童探究的兴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儿童药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并且双方都是作为平等的学习者来参与的,这种密切的关系会使儿童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

2.中西方教育中对结果和过程的重视程度对比

对比中西方儿童教育来看,中国的父母和老师,会以“最短的路线和时间”让孩子走完他们“安排好”的路,他们不太关注路边的“风景”,只想以“最快的速度”拿到他们认为能够给他们带来荣耀的结果,就是由于他们对孩子过高的期盼,只重视整个教育的结果,而忽略了整个教育的过程,使孩子从生下来就失去了自由的天性,天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随之被抹灭,从而导致他们在发散性思维及创造性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

西方教育则强调孩子的个性发挥,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西方教育重在参与,注重于孩子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所学习的知识、体验的感受以及发展的能力,注重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由于束缚较少,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方面往往优于中国儿童。

3.中西方教育差异在感觉统合训练中的体现

一个成功的儿童训练产品设计不止是依靠现代高科技内容,而是更多关注产品强大功能对于儿童实际训练的有效性,要向安全、舒适、成长、创新、甚至能够在产品使用中愉悦身心等多层面渗透。

儿童前庭功能的训练是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内容,国外所使用的训练器材是一款秋千式高度适应仪(见图一),这款训练产品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包括家里、学校、培训机构,其主要采用链条式的链接结构代替传统绳索的连接,每次训练的时候可以每一英寸增加一个高度,这样儿童可以找到最佳的适应高度,符合儿童产品设计原则中成长性中的可调节性,儿童通过根据身体的摆动控制秋千的晃动幅度,整个训练过程能够提高儿童的前庭固有感觉的协调能力,运动策划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从而使儿童的前庭功能神经系统得到改善。

国内采用的是圆木马吊缆(见图二)来训练儿童的前庭功能,整个设备离地面在相对安全的范围高度内,周围环境使用泡沫拼图保护起来,材料使用麻绳和皮质柔软的安全材料,而儿童在这样一个完全保护的环境中,却还是胆怯的趴在圆筒上,不敢坐直身子,如果再让设备摆动起来更是加剧了儿童的恐惧心理,这样不但达不到训练儿童的目的,反而让儿童对训练产生抵触心理。通过以上中西方感觉统合训练的对比,不难看出西方儿童大胆探索,勇于尝试的精神在中国儿童身上很少能表现出来,而中国儿童相对保守的个性,求安全,求稳定的自我保护心理完全是儿童内心的写照。要想实现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达到训练儿童内心的目的,必须总结出适合中国儿童发展的感觉统合训练产品,在符合中国儿童心理特征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去感受。

三、根据中西教育的不同从而对中国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指导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文化教育的不同而对孩子造成不同的影响,中西方孩子对一个产品的兴趣点是不同的,中国市场上现存的一些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由于缺乏对本国儿童心理和生理需要的探索研究,这些训练比较机械,缺少互动性,有很多都是是借鉴国外的产品,忽略中国儿童的实际承受力,像这样单一的把产品照搬过来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对孩子造成害怕、抵触的心理,市场上真正适合中国儿童训练的产品相对来说很少。通过以上对中西教育差异的分析及现有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总结,以中国儿童教育应该尊重儿童作为独立个体之自主发展权力为前提,提出了中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理论指导。

1.产品的系统性

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设计应把功能、人机环境、美学三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的考虑和应用。感觉统合产品的主要功能是训练儿童的身体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运动企划能力等,想要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必须清楚的界定出哪些产品对前庭功能的提高有效,哪些产品是发展儿童的本体感觉的,不论是从整体造型上的统一方面还是色彩的设计上,都应该符合整个训练产品的系统性,统一的造型显得和谐,有条理性,不统一的造型使产品显得杂乱无章,为让其达到形式和功能的统一,设计者不能单从“一个”产品考虑,而应该是形成“一类”产品的系统性设计。

2.儿童产品形式过于单一

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产品不论从造型、色彩、趣味性等方面都直接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功能的实现,现有的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在造型设计上大多还是以圆球、圆筒训练,或者是长形的平衡板等原始的符号位主,缺乏新颖,而如果想吸引儿童的关注力,就要增强趣味的互动性,提到趣味性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卡通形象这个元素,如果单以一个卡通的形象作为盖子或者以印着的形式附着在产品表面估计对趣味性的增加上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可以增加一些三维立体造型,或者适当的提取卡通的主要元素,通过儿童的角色扮演实现卡通形象的完整性,幽默新颖的设计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可以很容易的吸引儿童的目光,在这种充满情趣和趣味性的设计中,儿童可以欢乐、有趣的提高儿童的各方面功能。

3.儿童的主动参与性

儿童的主动参与性是指在教师或者家长的引导下,让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开发、管理和企划,探究自己的成长需要,让儿童发觉自己的潜能,让儿童共享同伴学习方式,构建群体意识。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训练是个体学习的过程,也是同伴“互教”的过程,我们要让儿童主动的参与到其中,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感觉统合训练产品的设计不论从外形上还是功能上,应该给予儿童以刺激,吸引儿童的注意,让儿童有主动参与到其中的兴趣,让其在与人共处中学习,甚至在与同伴玩耍中学习,在他们的交往中,不仅能互相学到自己不懂的知识,而且懂得倾听和交流,懂得尊重和宽容等等。

4.成年人对儿童的过度保护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弊病就是“过度”:父母对子女倾注过量的爱,寄予过高的期望,给予过多的帮助,提供过分的保护,而这些都会使绝大多数儿童变得更任性、自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干预过多是过度保护的变相形式,常常把一些学生稍微经过努力就能很好做到的事情,变成教师自己动手为学生完成。在一些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我国家长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而是在一旁陪着,保护着孩子,这样非但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反而让儿童的心理上更加依赖,训练机构的老师更是以“安全”为由作为训练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不让孩子自己去做,手把手的教孩子,这样看似保护了孩子,实际上是在剥夺孩子历练的体验过程,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要想实现感觉统合产品训练的目的,家长和老师必须先学会从“放手”开始,不要让“保护”影响孩子的成长。

四、结语

由于各国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中西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不同,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使孩子能够适应社会。儿童感觉统合教育就是训练儿童的各个感官,通过对儿童的早期干预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础,因此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产品设计时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使训练过程变得轻松,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注释

[1] 自处引自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

[2]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儿童与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高建红 对中西方文化教育差异的思考[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8)

[4] 任立生.设计心理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 李锋,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设计教育初探,2008

[6]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例11

【关键词】留守儿童 安全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现状分析

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80%以上的留守儿童未满14岁,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前留守儿童的安全状态令人堪忧。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一是留守儿童的人身侵害,如:殴打、勒索、欺诈等;二是,意外事故伤害,如:溺水、触电、车祸、食物中毒等;三是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事故

二、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的原因剖析

1.政府层面相关的法律、制度保护缺位。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保障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法规体系中,缺乏维护留守儿童这特殊群体的权益的专项法律、制度,立法不够细致,缺乏针对性、时效性与可操作性。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保护没有真正地从法律层面得到明确的表达与维护。此外,地方各教育行政部门缺乏设置相关的职能部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安全、教育等现状的开展实时调查、监管和保护工作。

2.学校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法制教育。

首先,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条件比较简陋,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简单化。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状态和行为表现得不到重视和有效管理。其次,农村师资有限,很多学校重视儿童的学习成绩,缺乏对他们的关爱和心理教育。再次,学校缺乏系统安全教育管理机制,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训练;此外,学校缺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监护人的沟通,使得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方面出现了家、校脱节的问题。

3.家庭教育功能与监护功能严重缺失。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监护严重缺乏的表现主要包括:一是,父母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无法履行对子女的教育和监护职责。二是,监护人不能有效履行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

4.社会监管的缺失和不良因素的干扰。

首先,社会对于儿童成长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因素影响。譬如:“金钱万能观”、“读书无用论”等不良的社会思想,严重误导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其次,社会监管力度不足。一些娱乐场所仍然违法向对未成年开放,致使过早流入社会而又缺乏自制能力的留守儿童沉溺于色情、暴力等网络世界中,导致其违法犯罪。此外,一些社会成员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所表现出的冷漠、无视、甚至轻蔑的态度,严重损害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的心态逐渐失衡,产生厌世情绪和异常行为表现。

三、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的改进对策

1.政府应加快推进专项立法,完善相关教育体制。

首先,国家应积极推进立法进程,构建维护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武器加大对侵害留守儿童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其次,加快推进户籍改革和教育改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配套体质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第三,逐步构建和完善监护人管理制度,明确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约束和监管监护人履行其职责。此外,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不断投入,优化农村学校(尤其是寄宿学校)的师资队伍、教育环境、办学条件等,为留守儿童打造一个安心、安全、安乐的家园。

2.学校应改革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安全教育演练。

首先,学校应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一方面,着力完善师资质量,实现“责任到师”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心理辅导;另一方面,建立学校与监护人沟通机制,及时反馈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状态,督促和协助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其次,学校应加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演练,利用各种媒介手段

3.家庭亲子关系的改进,监护人切实履行职责。

亲子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农村父母必须明确自身对儿童的抚养和教育职责意识。其次,充分利用各种沟通手段,如短信、电话、视频等形式与子女及其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儿童成长动态并实施有效的亲子教育,随时了解监护人对儿童的监护情况,配合其实现保护教育的职能。最后,监护人应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状态和心理动向,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关爱、和谐的成长环境。

4.社会各界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多元保障体系。

社会各界应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预防留守儿童的安全风险,提升他们的教育质量和安全管理。首先,社会各团体、组织要牵头共建农村儿童教育监护体系,如:建立农村儿童维权中心;建立图书馆、心理辅导室等;定期招募社会志愿为农村的教师、监护人以及留守儿童普及安全教育理念与技能。其次,各大通讯企业可以为留守儿童和父母、教师以及其他监护人打造一个“互联网家”的沟通平台;再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投资设计“学生电子跟踪卡”等实时监控手段,并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留守儿童,随时跟踪了解孩子的安全动向,预警各种潜在危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