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微格教学论文

微格教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4:56

微格教学论文

微格教学论文例1

所谓微格作文教学,就是将写作学的知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有机的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进行分解教学的方法。如:从体裁上分,中学生可以重点分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块,即三个“微格”。从表达方式上可以分为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四个“微格”,其它方面依此类推。

二、中学作文教学微格训练网络(一级)

根据教学大纲有关听、说、读、写的规定和要求,我大体上将作文微格训练分为两大系列,即口头作文训练系列、书面作文训练系列。如下表:

(一)中学口头作文微格训练系列(一级)─────┬────────────────────────────命题方式│教师命题学生命题题库选题─────┼────────────────────────────训练形式│看图说话、联词说话、自我介绍、口述见闻、课文复述、讲

│故事、讲演、辩论、口述作文构思、口头作文─────┼────────────────────────────评改形式│作者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

训练层次及目标─────┬────────────┬───────────────目标│初中│高中层次││─────┼────────────┼───────────────

│初一:读标准音,说普通话│高一:能按自拟提纲,用普通话

│初二:听人说活能正确理解│有条理地叙述事件。

│意思。│

│初三:听一般报告,能简述│高二:培养辩论能力,观点正确A初级│内容、归纳要点,参加讨论│,思路清楚,论据较充分。

│能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高三:做有准备的演讲。

│。│───┼────────────┼───────────────

│初一:能注意听别人说话,│高一:能较完整地表达自已的思想

│听懂意思,回答问题│,说明事物,阐述观点。B中级│清楚、准确。│高二:能较有力地进行辩论,观点

│初二:说话意思清楚,用语│鲜明,论据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恰当。│。

│初三:能作简短的即席发言│高三:可作即席演讲、

│,有中心,有条理,│

│态度自然。│

││───┼────────────┼───────────────

│初一:能较完备地介绍各种│高一:稍事准备,即可作即席演讲。

│内容、简单的读物、│高二:能较熟练地运用议论文知识

│见闻。│,准确有力地进行辩论。

│初二:能借助资料做口头作│高三:可作即席发言、演讲、辩论

│文。│、说明,口头作文。

│初三:讨论问题,能正确地│C高级│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

│服力,条理清楚。│

──┴────────────┴───────────────

(二)中学书面作文微格训练系列(一级)书[1]作文过程微格训练系统:审题构思行文修改面│[2]观察——分析——表达微格训练系统:意化雏形化物化作│材料:收集材料、选择材料、使用材料文││主题:主题提炼;怎样确定主题微││表达: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格│[3]分格训练系统│结构: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训││结尾练││语言:规范(信达雅)体││修改:主题、材料、结构、语言、修辞系│文风:文风的要素、对文风的要求(一级)│[4]文体微格训练系统:记叙文(简单记叙、复杂记叙)、议论

│文、说明文、应用文。

│[5]综合微格训练系统:即上述四种训练系统,根据需要有机分

│解综合。

三、有关微格训练网络的说明

(一)微格作文训练网络的科学性。

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微格作文训练网络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反映作文训练的客观性。现在这个初步构建的训练网络,基本包容了三个已经实践验证了的组成部分:写作学基本理论,中学作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层次和要求,近百年来根据实践总结出的作文训练体系和方法。如微格作文训练体系基本包括了写作学基础理论的思维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及写作的本质、过程、规律、技巧等等科学规律。可见,微格作文训练体系不是作者主观臆断、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为依据的,微格训练体系其内容、目标、训练层次则完全依据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而制定的。可以说,微格训练网络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作文训练体系。

(二)微格作文训练网络的特点

(1)强化了写作学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和透析性。多年来,由于教材编写体制、中学生年龄、心理、知识层次、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学作文训练不强调写作理论的系统性传授,写作知识只在高中部分散布在课文或知识短文中。初中部分有一套《作文·汉语》,这套书适合学生自读,感性现象描述较多,理论透析较弱,而中学生又似乎不大适合系统地讲授写作学的“纯理论”,微格训练体系恰好弥补了以往中学作文训练中缺乏理论指导的不足。它由于化系统为局部,将写作基本理论分解成若干个“格”,老师在训练时就可以将这一个“格”的有关理论系统,透彻地传授给学生,既可不讲成“纯理论”写作课,增加学生负担和困难,又可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写作理论透析给了学生。这样三年下来,“格格”相连,就联格成面,最后完成了一个理论系统网络工程。使学生不再是“盲人骑瞎马”的摸,而是在系统写作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

微格教学论文例2

1引言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常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微格教学产生于美国,它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把现代视听设备应用于教学,对师范生“角色扮演”课程进行改造而形成的。1963年微格教学的训练方法被人们肯定并成为一门课程,被列入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中[1]。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微格教学成为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中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微格教学理论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教师技能培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格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2教育信息化的背景

《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国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存在着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尚未普及,在教师教育中还不能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等方面的问题,难以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改变。具有更强大教学功能的教育媒体进入课堂,教学环境从单一趋向复杂,以计算机网络、数字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得到广泛的建立和使用,语言实验室、多功能教室、虚拟实验室等适应于不同教学需要的教学环境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不再只是信息源和知识拥有者、传播者,而是更多地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管理者、辅导者和学生的伙伴,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信息资源的查询者,知识的追求者和学习者等。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探究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远程学习模式、个别辅导模式等[2]。

教学环境的复杂化、教师角色的多元化以及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对教师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必然导致微格教学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微格教学,要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全面整合的要求来确定微格教学的目标、内容、对象,设计教学策略与选择教学媒体。在微格教学的技能训练中,重点要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能力。

3教育信息化中的微格教学

3.1教学环境的数字化

微格教学环境变化的核心是微格教学系统的数字化。将微格教学教室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配备视频采集仪、数字化大屏幕投影机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建构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音视频、存储、传输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化微格系统,为现代教学技能的训练创造物质条件。

与传统的微格教学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软件控制。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改变传统的机电控制的方式,采用软件管理,既增强了控制的精确性,同时简化了指导教师或专业人员的操作程序,体现了易学易用的特点;②数字传输。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采用数字传输的模式,改善了信息的传送质量;③资源共享。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将文件纳入网络文件服务器中,改善了传统微格教学系统主要在控制室和观摩室使用文件的局限性,使校园网中的特定用户随时可以调用文件,从而实现了资源共享。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呼叫可视对讲功能、远程遥控功能、多播功能、评课功能、示范功能、系统多媒体监控及扫描功能、远程传送功能等[3]。可具有以下用途[4]:

(1)优秀教师的重要课程实况录像,以利于其它教师观摩、学习;外聘特级教师的示范课。

(2)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在主控室对青年教师进行听课,记录缺点、问题进行课后的对比、提高;专业教研组的实验课和教研组针对该课的讨论、修改。

(3)学院重点课程的资料留存;学院重大活动如外请专家、学者讲课,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4)和闭路电视系统结合把微格教室的活动和课程向全院实况转播。

(5)学院送审的优秀公开课的节目录制;精品课程视频的制作;学院留存档案和兄弟院校之间的资料交流。

3.2微格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基于现代教育理念,使学生掌握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多元化的教学技能目标体系。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就是要强调师范生在技能训练中,要注意学习如何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实施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学习如何适应现代教育要求去“导学”,而非“灌输”。多元化的教学技能目标体系,既包括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技能培训,也包括以导学为主的教学技能训练;既包括信息加工型教学模式的尝试,也包括社会型教学模式的体验;既包括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也包括课堂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5]。

通过这样的多元化目标,帮助师范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问题的处理方法;有关人际交流的主要沟通因素分析;训练在课堂上如何与学生交流的方法,促进反馈评价。

3.3微格教学培训技能的重点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数字化环境下,注重课堂日常教学的信息化,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学习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将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手段方法、数字化学习环境融合到课程教学系统中的诸要素中,开发设计数字化学习课程,掌握、运用数字化学习方法,构建数字化学习模式,构建“学教并重”或“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

(2)构建数字化视频案例库。案例库中包括专家教师、一般教师等的不同教学案例,案例中包含“精选案例”、“名师授课”、“典型范例”、“实况录像”等,每个案例附有背景介绍、分析说明、教师解说和评论、专家点评、适用对象、参考资料等。学生可以看到每项教学技能的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视频示范片段,包括优秀教学范例、基本技能的示范及综合技能的示范、问题示范等,来增强对教学技能的感性认识,提供学习的样板(包括正例和反例),便于学生对教学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6]。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实施能力。能实施教学设计方案,能运用有关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营造有利于学习和学生信息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如基于资源的学习环境、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学习环境、基于任务的学习环境);能在不同教学模式和不同教学环节中熟练运用有关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教学评价能力。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理论,对学生的评价是包括过程性评价的综合评价。教师要能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前的准备阶段、具体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结束后等不同环节,将教学评价与教学的全过程有机整合在一起,发挥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辩证的价值观和德育教育。能结合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的影响;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引导学生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能利用技术资源使全体学生都能公平受益。

(6)教学媒体的选择、使用和整合技能。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媒体。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要遵循施兰姆公式,即教学媒体选择几率(频度、次数)与教学功效成正比,与成本成反比。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媒体。教师不但要会选择媒体和使用媒体,还要能够在微格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合理地优化组合不同的媒体,将媒体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媒体的作用,同时要使教学媒体和教师的口头讲述、板书、演示、学生的练习有机结合,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3.4微格教学训练模式多样化[7]

基于方法导向的多元技能训练: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应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方法上倡导以学为主的方式,更加提倡师生相互作用和个别化的教学方法体系,如活动教学、发现教学、情境教学、问题教学、探究教学等等。教师技能方面强调教师“导学”的能力、设置问题情境的能力、认知工具选择的能力、组织有效活动的能力、设计探究学习任务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力等等。在微格训练的课堂上,除基本教学技能训练外,受训者们还应采用更加建构化的方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如学习怎样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与互助、怎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励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以何种方式鼓励学生交流和采取有效人际沟通、怎样发挥学生专家的作用、对活动和教学情境如何设计等等。

基于角色扮演的多元技能训练:由受训者分别进行“师”和“生”的角色扮演是微格训练中的常规做法。它的优点是使得复杂的课堂教学变得清晰、易于控制。但在实际教学中,任何一项教学技能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多项教学技能的运用需要一个整合过程。实际上,在训练中,让每一位受训者都完成多项教学技能从分解到整合的全部训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采用教师角色扮演协作的方法,以训练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多项教学技能训练,并通过内容使之初步整合起来。在协作小组中,教学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分担,分工明确,任务量适中,根据任务决定每人训练的技能项目。由此既完成了一定量的个体训练,又针对某一完整教学内容完成了各项技能的综合训练,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具体描述及评价,同时又不割裂训练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基于合作学习的学导式训练:学导式训练,即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导生”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训练小组的成员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包括本科生、专科生,也可以包括研究生、进修教师,还可以包括其它不同专业的学生。使成员间信息的交流更加多元化,信息流量更大。这种学导式的合作学习利于发展受训者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间的沟通能力和对个体间差异的包容能力,同时使受训者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魅力,了解组织合作学习的技巧,而且不同学科间学生的合作可以使教学训练更具变化和趣味性,可以使受训者尝试如何协作组织设计多学科知识内容的以社会为中心的教学,而不是只局限于传统的学科中心课堂教学组织中。

基于教学设计的说课训练:“说课”是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某一节课,按某种具体要求,向同行或专家进行全面讲解的一种备课方式。说课要求教师不仅能组织教学,而且能明确每一个教学环节组织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不是作简单的“应然”分析,而是客观、完整、基于理论支持的“实然”分析。通过说课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教师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对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的理解程度,对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掌握情况,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估价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因此,对于师范生而言,说课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由受训者对课的内容进行分析,包括该部分内容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处理思路、可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选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这样做的教学理论根据等等。说课时间同样可以控制在3~5分钟内,讨论分析,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依据。

4结束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格教学将继续成为培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微格教学系统将呈现数字化发展趋势。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能够传播最新教育观念与教育信息,创造重视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校园环境,是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通过网络在校内和校际间进行教师合作专业发展途径的重要技术支撑;为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的分析和反思提供的素材准确度高、真实性强、信息量大,并可重复反馈,便于自我分析评价和集体讨论评价;并且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克服了传统教师专业化发展手段的缺陷,有效地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作为真实的研究对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速了教育的信息化[4]。

参考文献

[1]蒋文彬.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构建方案[J].高校理科研究,2007年,第6期:88

[2]陈婷.信息技术环境下微格教学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93-94

[3]李宗颖,江玲.智能微格教学系统的构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年,第2期第20卷:12

[4]田国生.运用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信息化,2006年,4月:60

微格教学论文例3

传统的微格训练主要采用较专业的摄录设备,对训练过程进行录像和重放。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上了手机,或利用手机进行移动学习。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占整体网民比例的85.8%[3]。据预测,在未来四年内,全球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将达到10亿。而带摄像头的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利用手机拍摄微视频对舍宾形体训练进行微格教学成为可能。在对学生进行的移动学习的调查结果中,82%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在多种学习方式中,54%的学生认为基于微视频的学习效果更好[4]。

微视频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管是著名的可汗学院,还是翻转课堂,微视频都得到广泛的利用。据说在利用微视频的翻转课堂实施一年后,某校学生的学业成绩大幅度提高。165名新生中,只有19%的英语不及格,而原来一直在50%以上;数学课上也看到了类似的结果,不及格率从44%降至13% [5]。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某高校29名大一至大四的舍宾形体雕塑训练学员进行研究。选取学员年龄介乎于18~24岁之间,分成四组进行微格教学训练。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对舍宾形体雕塑训练的相关资料内容进行全面搜集:

①对权威性舍宾形体雕塑训练文献进行查阅;

②对舍宾形体雕塑训练相关学术论文进行查阅;

③对微格教学相关文献进行查阅。

2)测试研究。为检验训练效果,研究过程中,相关人员根据学员的状况对学员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基于手机微视频的舍宾形体雕塑微格训练,训练前对选取的29名舍宾俱乐部学员进行身体测量,测量内容主要包括体重、胸围、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等。上述测量内容可以有效展现人员的形体美效果,具有实际研究意义。完成上述测量后,对选取的29例资料进行记录,将基本数据记录到数据库中。训练完成后,相关人员要对学员再次进行身体测量,要将测试的数据准确记录录入数据库。使用身体形态测试方法及相应软件对选取学员的身体形态指数进行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统一记录和处理,以研究利用手机微视频进行微格训练的效果。

2 实践过程

确定舍宾形体雕塑训练内容 结合舍宾文献和微格教学文献,对舍宾形体雕塑训练测试研究内容进行细化。分析舍宾形体雕塑训练目标及手机拍摄要点。本次研究在减脂塑型的基础上对心肺功能、肌肉耐力、肌肉弹性进行训练,针对人体肌肉进行锻炼。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形体语言训练和形体雕塑训练两大部分,由专业训练人员针对女性身体特点,对女子形体雕塑进行完善。

微格训练步骤

1)学习相关知识。学员参加训练之前,大部分不知道微格教学,少部分大三学生已参加过相关课程的微格教学训练。因此,在实施微格训练之前,组织学员学习有关微格教学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同时对舍宾形体雕塑的主要训练内容和目标进行学习。

2)确定训练目标及手机视频拍摄要点。微格教学一般用于师范技能模拟训练,一般在实施模拟教学之前应学习微格教学相关的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然后按照确定训练目标、观摩示范、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修改教案等步骤进行实施。其中,如何定“格”相当重要,即如何划分各类教学技能并确定训练目标。同样,在进行舍宾微格训练之前,如何对舍宾训练内容进行划分,遵循微格训练之“小步子”原则也非常重要。在充分认识了舍宾形体雕塑的训练内容和目标之后,将舍宾形体雕塑训练过程细分为轻体动作、步调、站姿、坐姿、卧姿、表情等的训练。之后根据训练要点,指导学员在利用手机拍摄微视频时应该重点拍摄部位及要求、注意事项。

3)观摩示范。学员在了解了微格教学及舍宾训练主要内容目标之后,通过现有教学视频,重点观摩舍宾形体雕塑训练中轻体动作、步调、站姿、坐姿、卧姿、表情等的训练。观摩示范之后,相关人员针对29例学员的身体素质状况、身体健康状况、身体美感状况对学员进行舍宾形体雕塑训练内容设定,对每个学员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

4)微格训练。在明确了训练目标之后,学员根据细化情况分别进行形体训练。训练内容主要为轻体动作、步调、站姿、坐姿、卧姿、表情等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同组人员利用手机进行视频拍摄。

①走姿辅导结合训练。走姿辅导结合训练主要指在训练的过程中对学员的姿态进行调节,保证走姿优雅度及美观效果。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对学员的步伐进行指导练习,通过变换步、交叉步、十字步、足尖步等辅助联系动作,对学员的柔韧效果进行强化,可以提高学员的身体柔韧度,对学员的肌肉进行锻炼。

②站姿辅助结合训练。站姿是表现形体动作美感的关键。该动作具有非常广泛的派生效果,可以派生成走、跑、跳等动作,是其他姿态的基础。站立的过程中学员要保证腰背成一条直线,身体拔直,挺胸收腹,膝盖并拢,两腿夹紧,这样既可以加大对腿部体脂的锻炼力度,还可以对全身肌肉进行塑形改善。要对学员的重心进行训练控制,提高学员的平衡能力,这对锻炼身体曲线与形体动作美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垫上动作练习。垫上动作练习主要是在垫子上进行的坐姿练习、卧姿练习等,这种练习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人体对关节的压力,减少对关节造成的损伤。通过垫上动作练习,可以增强组织脂肪的协调性,突出身体的曲线美,是实现形体动作美的重要操作。

④舞蹈训练及塑身训练。在本次进行舍宾形体雕塑训练的过程中,专业人员对舞蹈训练进行优化。针对29例人员的具体身体柔软度和身体曲线状况进行舞蹈训练,指导学员进行摆臂、环绕初步训练,波浪配合、舞蹈组合集体训练,腰部柔韧性、胸部韧性塑形训练。在优雅或激情的音乐下带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员对舞蹈学习的感知效果,提高综合训练的质量。

5)评价反馈。微格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强烈的自我反馈,因此训练拍摄之后的视频重放是微格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训练结束后,及时组织学员观看视频回放,并由指导教师对其进行点评。由于手机小巧方便,使得学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及时通过手机拍摄的视频进行重放,以检验是否掌握了所训练的动作要领或形体要求,同时由指导教师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针对学员的不足之处,指导教师进一步对其需改进的动作进行示范,以利于受训者进一步改进、提高。

6)修改完善。评价反馈结束后,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学员调整动作,再次实践。在掌握了某一单项动作技能之后,再进行下一动作的训练、拍摄、反馈、调整。待各项细分动作基本掌握后,再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动作技能训练,以达到整体掌握的目的。

3 结果与分析

体重反映了人体的发育程度和综合营养现状,本次研究中学员原始体重指标达到(58.16±8.90)kg。数据结果显示:参与训练的29例学员原始指标中,身体综合脂肪量较高且多积累于胸、腰、臀、大腿等部位,整体脂肪分布较不均匀,人员身体形态美感较为低下;三个月时,学员身体形态指标开始好于训练前,此时期学员的脂肪出现变化,各部分指标主体呈现下降趋势;六个月后,学员平均体重达到(52.15±6.13)kg、胸围(87.79±5.70)cm、腰围(65.26±6.81)cm、臀围(87.14±5.68)cm、大腿围(51.51±3.64)cm、小腿围(32.58±2.77)cm,平均体重下降6 kg左右。具体结果见表1。

4 总结

舍宾训练通过强化站、走、坐、卧等过程中柔韧性和平衡性状况,对人体各部分、各器官形体美观效果进行优化和提升,可以有效改善体脂、体重、腰围、臀围。在训练的过程中借助手机的视频拍摄功能,按照微格教学理念,通过细分训练动作目标,经过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及手机视频拍摄要点、观摩示范、训练实践、评价反馈、修改完善等步骤,可以有效提高训练的质量,丰富了舍宾形体雕塑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舍宾[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14.htm.

[2]微格教学[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9943.htm.

微格教学论文例4

目前我国教学理念正不断由应试教育朝素质教育转变。微格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结合每一位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性,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力、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2.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中职低效计算机教学现状已以多种表现形式存在,包括课程秩序混乱、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针对等,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关注的关键,还是每一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微格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打破课堂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学生依赖教师的习惯等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全面提升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培育出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型人才。

3.增强初中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行、深入,中职计算机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增强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已然成为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微格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中,中职学生在面对一些计算机问题时,其在不断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以发散性思维为重要前提的创新能力便能够得到有效增强。

二、微格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

1.灵活应用反馈机制

微格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计算机教师就学生对基本技能、反馈情况展开启发性的示范与讲解,并给予“授之以渔式”的建议,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程度,从而更好地开展新的教学活动。同时,通过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总结,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反馈,最终实现良性的反馈、评价得以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

2.区别对待学生个体

微格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计算机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优化计算机教学结构,事先准备课堂授课章节时,要考虑到怎样讲解计算机知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全班同学都投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讲解作为计算机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通过有趣的讲解方式,让学生轻松学习。

3.评价设计

微格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教学评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教学评价应当摆脱传统教学评价观念束缚,构建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师生互评等相结合的多方面综合评价标准,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本技能、身体素质,还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呈现的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

微格教学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286-03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以四川省汶川为震中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这次地震的震级已经超越了中国解放后有史以来的震级最大的唐山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数万人伤亡。地震发生之时,正是学校上课时间,由于校舍倒塌,学生伤亡惨重,有19065名学生遇难。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数据显示,2009年3月20日14点48分,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公主岭市交界发生4.3级地震,长春市的一些学校、幼儿园在地震发生时及时把学生、孩子们疏散。

二、微格教学、体育微格教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微格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爱伦博士(D・Anen)和他的同事伊芙(Eve)1963年提出创立。是通过缩减的教学实践,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它以少数学生(通常师范生或教师扮演这种角色)组成的班级(称微格教学班)为教学对象,在短时间内练习某种教学技能的小型教学课,故称微格教学”。它的特点是:授课时间短(10-15分钟);教学内容单一,只教一两个概念或具体内容;训练目标单一,只培训一、两种教学技能;学生人数少(10-15人),使被训练者容易掌握、指导者容易评估,便于师范生掌握。在训练过程中,应用现代视听技术进行示范和反馈,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它又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

上个世纪60年代末传人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70年代传人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地,80年代传人中国、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2.微格教学、体育微格教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微格教学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首先引进微格教学用于教育领域的是北京和上海两地的一些承担教师培训工作的高等院校。此后,微格教学逐步从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发展到对师范生的培训。目前,微格教学已成为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中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

1994年,王皋华出版了《体育教学技能微格训练》一书,标志着微格教学首次被引入我国体育教学领域;1999年,张雄安出版了《中学体育微格教学教程》一书,更加系统的完善了微格教学在体育教学实践课中的应用,并且细化了体育教学实践课中所需的教学技能,确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体育微格实践课教学模式。

目前能索与“体育微格教学”有关的文献大多对体育教学实践课技能培训的研究,与体育理论教学技能培训相关的文献很少,这是我国体育微格教学模式的缺失。

本研究的体育理论微格教学是指:在采用体育微格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将侧重安排关于营养与健康、体育保健知识、安全常识教育(常用救生方法、创伤的简易处理方法、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方法,如识别方向、识图、求助等),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科学方法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培养体育教育专业生的讲解和直观演示教学技能,向学生普及、传授关于保健、安全方面知识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从课程设置上分析

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我国大多数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只开设了体育术科课的微格教学,没有开设理论课的微格教学。在检索相关文献时只检索到:华东师范大学黄超群老师2001年发表在辽宁体育科技的《微格教学与体育教学技能训练》;西安体育学院的万秦华老师2003年发表在《“微格教学”对体育院校学生内堂理论课教学能力的影响》;袁建国2005年发表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说课”微格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等多篇文献对体育术科课微格教学的相关研究,没有检索到对体育理论课方面的微格教学研究。因此,拟建议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体育微格教学课时分出一部分学时给理论课微格教学,重点培养体育师范生的理论知识讲解和演示技能,真正的使理论课微格教学的研究从理论阶段进入实践阶段。

2.从教学资源上分析

在对我国多所高师院校通过网络查询和电话访谈得知:我国很多师范院校都有充沛的理论课微格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微格教学系统。

现代化的微格教学系统是将微格教室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配备视频采集仪、数字化大屏幕投影机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建构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音视频、存储、传输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化微格系统。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完全可以为体育理论微格教学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开设奠定物质基础。

四、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教学策略

1.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模式

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目的是为培养、提高体育教师的讲解和直观演示教学能力而设计的,系统训练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备课,同组成员就某一教学片断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然后指导教师与学员一起对教学进行总结,反复观看视频,并对教学情况评议,达到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因此,根据微格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特点,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适合理论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采取听、看、议、做、评结合的办法,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以微格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作为设计的基本框架,充分考虑理论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特点,体现了理论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一般步骤(如图1所示)。

2.确定并设计教学策略

体育专业理论微格的教学策略除了要考虑一般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程序等策略因素之外,还要具体设计受训者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对象的学习行为,以及如何具体训练讲解、演示对学生关于安全教育(自我保护、自救、互救)、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教学技能,才能促使受培训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受到微观具体的训练。

(1)导入技能的微型课教学活动策略。一般根据“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这两个教学阶段规律展开设计,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地震短片”,目的是让学生对地震有直观的感受,知道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地震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引起学生的注意,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天性引出他们对地震知识的求知欲,引出课堂教学内容。

(2)讲解、演示技能的微型课教学活动策略。讲解、演示技能的微型课围绕着“呈示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引行为,提供反馈”的教学阶段规律进行教学策略

设计。这时应设置情境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正确逃生、救生?”(自救或互救),先由受训者讲解或者演示正确的自救或互救的方法和途径,后指导模拟的学生演示(自救或互救)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一些避震的科学常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以便减少对自身的伤害,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懂得珍爱生命,学会关爱他人,树立公民意识。

(3)结束技能的微型课教学活动策略。结束技能的微型课则要进行“评定行为,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的教学活动设计。此环节应由受训者指导模拟的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得到落实,真正的感受生存教育,用智慧去关爱生命。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体育专业开展理论微格教学是大势所趋。汶川地震学生的伤亡除了天灾这一不可避免的因素外,还有的就是广大中小学生对安全常识的欠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体育师范生就应该承担起向中小学生推广这类知识的重任,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就可以搭造这个平台。

(2)高校具备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在推广和运用的条件。我国部分学者对理论微格教学有深入详细的研究,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都建有完备的微格教学系统,这些都对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在我国推广和运用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3)本研究构建的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模式。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标、训练目标编写教案、确定并设计教学策略、体育理论课微格课教学程序的试行。

微格教学论文例6

1 引言

微格教学作为广泛使用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方法,是师范院校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微格训练的表面化、形式主义等问题仍然存在。本文在介绍微格教学概念、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实施微格教学的途径,希望提高广大师生对微格教学的重视,增强微格教学训练的实效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微格教学的作用。

2微格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2.1微格教学的概念

微格教学也称为微型教学(Microteaching),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地培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方法;是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培养教师的课程中,为了训练基本的教学技能而兴起的。它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各种基本的教学技能,如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等,对这些技能单独地、逐个地进行训练。

2.2微格教学的特点

2.2.1综合性强

微格教学作为一种现代的教育理论体系,其技能分为提问技能、强化与控制技能、课堂结构技能、合作学习技能等。它在训练学生某个具体教学技能的同时还训练其他方面的技能,如训练导入技能时,受训者的语言技能、板书技能、讲解技能等多方面的技能得到了练习。因此,微格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2.2.2教学反馈及时全面

当一节微格教学课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教学录像进行自我分析和相互讨论评价,通过暂停、重放等方式真实再现受训学生的整个教学过程,把一些缺点、毛病找出来,加以分析,及时纠正。微格教学能够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不足全面地展现出来。

2.2.3目标明确可控,重点突出

微格教学时间短,学生人数少,只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有利于使受训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便于把注意力集中在重点上,使学生不但能主动学习他人的优秀示范,还能清晰地意识到自身的优点,发现并纠正自己的不足。

3微格教学存在的问题

3.1微格教学课时不足

国外的微格教学课时远远大于我国。我国许多普通的地方师范院校微格教学课时通常只有6-7周,每周2个学时,共12-14学时,每个学生通常训练5-15分钟。与国外微格教学开设的课时相比,课时严重不足,根本起不到真正训练教学技能的作用。

3.2微格教学理论缺乏

微格教学理论学习是微格教学良好运行的保障,学生只有在了解微格教学的基本原理、训练步骤以及所要培训的教学技能的具体内容后才能有目的地学习和训练,才能实现微格教学的目的性。但是,学生只是熟悉了微格教学的环境,而对微格教学的概念、产生、发展、特点及理论依据知之甚少。

3.3评价多流于形式

微格教学技能的评价缺乏标准,评价的主观性较大。师生在对教学技能的评价过程中受心理因素和其他种种因素的干扰而出现评价不真实的现象,出现录像与评价偏离。有时,课后评价常常省略,评价表由学生自己填写,教师给出成绩即可。

4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对策

4.1加强微格教学理论的学习

微格教学训练的理论内容主要指教态变化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导入技能、板书技能、演示技能等各项教学技能的特点、作用、实施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提高师范生对微格教学的重视,加强微格教学的理论储量,使师范生能达到最佳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效果。

4.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

在微格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的能动因素介入其中,教师提出的目标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目标,学生才会产生有目的性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感受,才能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教学适应期。总之,教师的指导是为了学生将来能更好地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和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4.3结合具体的教学技能进行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实践中教学技能的行为离不开教学设计方法、学科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教学对象的分析及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等认知因素。教学讲究“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根据具体技能,灵活运用规范设计编写微格教案,加强训练。

4.4加大微格教学的课时比重

教学技能不会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自己产生,必须在学习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因此,把微格教学融入教学法课程后,要有一定比例的以能力为基点的微格教学训练,使得微格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能有足够的时间对其教学技能进行多次重复观看,做全面地评价和不断改正,真正发挥微格教学的作用。

5结束语

微格教学在师范类专业中的运用能使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这种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比同学和指导老师的提醒和指正效果更好,印象更深,改正缺点与不足的速度更快。微格教学的运用是培养教师技能的有力举措,它有益于师范生掌握过硬的教学技能,使其更胜任日后的教学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振英,刘林德.师范院校微格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及其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

微格教学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65―04

一 引言

职前教师微格学习空间是师范院校微格教室经结构改造和功能拓展后的新型学习环境,它将更加关注微格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社会性因素及其对职前教师学习的影响。微格教学作为一种训练职前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传入我国,至今已20多年。孟宪凯等[1]在回顾微格教学发展历程时指出,“微格教学在我国经过兴盛、沉寂和理性认识几个阶段,当前又一次受到师范院校和教师进修院校的广泛关注” 。微格教学重新受到关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人们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重要性程度的认识有关,又与现代信息技术在微格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传统微格教室的改造有关。早期的微格教室采用的是模拟的视听设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格教室及其系统设备都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以求利用信息技术的潜力,充分发挥微格教学的功能。在理论研究方面,李隆庚等[2]通过对期刊文献的分析,发现“利用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不断优化微格教学环境,升级微格教学系统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最近,西南大学还发表了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Podcasting和Web2.0改造微格教学系统的学位论文[3][4]。这些最新技术的应用,无疑能拓展微格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视野,引领微格教学的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对微格教室和微格教学系统的改造主要侧重在技术层面,对微格教学的改进也主要侧重在新技术潜力的发掘和应用上,而对技术之外的影响因素则关注不多。实际上,随着当前学习科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影响学习的因素相当复杂,远远不只是技术问题。因此,尽管有不少微格教室装备了最新的技术,但这些新技术的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准备针对当前微格教学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学习空间的社会维度着手,借助社会性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对微格教室的进一步改造提供一些设想,从而为微格教学的改进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二 微格教学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职前教师微格教学在目标和内容上存在的缺陷以及在具体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交流太少,体验不深。根据有关职前教师(师范生)微格教学的调查,70%以上的学生只参加一到两次的微格训练,只有6%的同学自认为获得了及时的帮助和反馈。[5]可见,学生参与微格训练的次数、训练后得到的帮助和反馈都太少。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空间资源有限,微格教室不够用,导致微格训练的课时偏少;二是对微格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安排的课时太少,导致学生训练的机会偏少;三是即使部分学生有自主参与训练的需求,但由于管理上的欠缺,学生预约不方便,甚至学校根本就不提供自主训练的机会,学生只好放弃。第一个原因是微格教室资源不足,后两个原因却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与普通教室相比,传统的微格教室是专门为技能训练而设计的,功能往往过于单一,没有为技能训练之外设计其它的用途,因此,微格教室除了在某一固定的时间段得到利用外,其余多数时间都往往处于闲置状态。学生在训练后得不到帮助和反馈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微格训练课时的限制,学生微格训练后和老师、同学的即时交流时间非常有限。即使在训练全部结束之后,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指导教师也往往只能挑选几段典型的教学录像进行集中评议,而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点评。有研究表明,在微格教学中,与自我评价相比,学生对同伴和教师反馈的记忆更持久。[6]这说明学生很在乎同伴和教师的评价。因此,太低的反馈率既不利于学生对微格教学的深入体验,也容易挫伤学生微格训练的积极性。同时,也有研究者认为学生在微格训练中体验不深的原因还在于微格教学自身目标和内容上的缺陷,即传统微格教学过于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没有认识到教师是一个反思性的实践者。[7]这种观点显然受到“反思性教学”理论的影响,对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性程度提出了质疑。

第二,教学情境过于简化,缺乏真实感。一方面,职前教师开展微格教学时,让自己的同学充当模拟的学生,与真实的教学场景相比,由于缺少中小学生的参与,微格教学情境显得过于简化,缺乏真实感。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者对单项教学技能训练的合理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质疑复杂的、整体的教学技能能否划分为单项技能进行训练,是否有充分的研究依据和理论框架为单项技能的选择提供参照。[8]真实感的缺乏显然会影响到职前教师对微格教学重要程度的认识以及开展微格教学的积极性。

从理论上说,上述的缺陷和问题可以通过微格教室和微格教学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并充分发挥新技术的教学潜力而得到较好的解决。[9]但根据我们对微格教室的改造和应用的经验来看,效果仍不满意,职前教师仍缺乏积极而真实参与微格教学活动的内在动机。因此,仅仅从技术角度还不足以解释这些问题,还需要从其它的角度展开更加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三 社会性设计的涵义

社会性设计是指以用户的体验为中心,以促进用户的社会交往为目标,以场所精神或产品文化的营造为手段,充分考虑到社会因素影响的设计理念、思路和方法。

一般来说,社会性设计至少要考虑社会制约、社会建构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的社会因素。

社会制约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对设计的制约作用。陈向东等[10]在Radcliffe等人提出的“教育―空间―技术”学习空间设计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社会维度,将与学习空间开发相关的资金、管理、应用等保障项目实施的社会因素归纳进来。这些因素实际上是社会维度的一个方面,即社会制约因素。在微格教学领域,孟宪凯[11]在2003年对微格教学10年发展的几点反思中也提到“未能认识到争取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并提出今后“争取社会力量支持科研立项”的工作设想。由此可见,社会制约因素是设计中绕不开的一个因素。

社会建构是指在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中融入社会性因素,在学习领域体现为“社会性学习”。社会性学习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维果斯基的社会发展理论,后来经布朗、拉夫和威戈等学者的努力,最终在1998年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社会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在实践者共同体中参与社会互活动的产物, 这种社会性参与不仅给共同体成员提供社会性活动的体验,也为这种社会性活动赋予了共享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在共同体中的参与体验,既构成了学习(一种社会性参与)的动机,同时是学习的方式”[12] 。因此,与社会制约等外部影响因素不同,社会建构过程本身已经成为学习的体验、意义、动机和方式。此外,在学习环境设计领域,美国学者凯特林•贝拉可兹可(Katerine Bielaczyc)[13]还对影响学习的社会结构关键变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由“文化信念”、“实践”、“社会―技术―空间关系”、“与外部世界的交互”四维度组成的社会结构设计框架。从对这四个维度的具体解释中可以看出,凯特林•贝拉可兹可的设计框架主要不是将这四个社会维度作为影响学习的外部制约因素,而是将它们融入学习之中,形成一种“社会性学习”。这些有关社会性学习的研究无疑将给学习空间的社会性设计提供一种理论参照。

社会服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所设计产品的社会服务功能。高等院校具有教学、科研和服务三大功能,因此,社会服务功能本身就是高等院校的份内之事。如果微格教室除了供师范院校师生开展微格教学和科研工作外,还能拓展其它的社会服务功能,无疑将增加微格教室的活力。

当我们在学习空间的设计中以用户的体验为中心,将社会制约、社会建构和社会服务等社会性要素考虑在内时,学习空间将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物理空间和技术空间,而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充满精神和意义的、有血有肉的人性化“场所”。在物理空间领域,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特•舒尔茨在《场所精神》一书中提出了场所精神的完整概念。场所与物理意义的空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一种深藏在记忆和情感中的‘家园’”[14],“场所精神应该具有意义感、安全感、归属感和属于感”[15] 。而影响场所精神的主要因素,就是“该场所的自然环境,和由自然环境、地方文化、人文环境、哲学、宗教等各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人造环境两个方面”[16]。由此可见,正因为有了没有社会文化因素的参与,学习的物理空间才可能产生一种场所精神,形成一种包括意义感、安全感、归属感和属于感在内的“场所感”。另一方面,在网络空间的研究中也有研究者“将技术构成的在线‘空间’设计成为社会性‘场所’――将社会性计算的技术环境实现为能够为学习者提供社会性体验的‘场所’”,“ 社会性在场感”、“共同体的感觉”、“社会性技能”成了研究者的关注热点[17]。在产品设计领域,唐纳德•A•诺曼[18]也有相似的观点,他将设计分为三种水平: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反思水平的设计也就是情感化设计,重视产品的文化和习俗意义,关注顾客使用产品的心理感受。由此可见,在设计过程中对社会文化因素和用户心理体验的关注并非个别现象。

在对在线学习现状的研究中,Laffey团队[19]发现在线学习的结果至少不差于在场学习,但即使在线学习的参与者感受到在线学习所提供的更大的时空灵活性,与在场学习相比,学习者和教师还是表现出不满,甚至采取消极、抵制的态度。Laffey团队将这种导致在线学习满意度低下等问题的原因归结为“社会性在场感”的缺失,并研发了CANS(感知情境活动的告知系统)以提高社会环境的社会属性。同样,微格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情境缺乏真实感等缺陷和问题,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微格教室缺乏场所精神、没有形成场所感造成的。在只关注物理空间和技术系统的微格教室中,师生缺乏真实的社会交往,也找不到的意义感、安全感、归属感和属于感,这样的空间即使装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反之,如果微格教室充满了场所精神,形成了场所感,能让师生产生精神“家园”的感觉,那么,微格教学存在的一些缺陷和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在这个意义上,微格教室应该被称为微格学习“场所”。

四 社会性设计在微格学习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根据上述对社会性设计的理解,微格学习空间的设计应该吸纳社会制约、社会建构和社会服务三种社会因素,力求营造出一种场所精神,形成一种场所感,从而吸引职前教师主动、积极、愉快而真实的参与。

在场所的构成要素方面,简舜[20]认为,在场所理论对城市广场的研究中,场所的构成要素可以被归纳为三个主要的方面――可识别性、可达性和活力。场所的这些构成要素可以看成是场所精神的细化目标。可识别性指场所有容易被识别的特征,可达性指场所的交通状况方便可达,活力则可以理解为有丰富的、使人兴奋的各种活动,有蓬勃的生命力,它是场所的灵魂所在。师范院校的微格教室有些类似公共广场,它不专属与某个学院或系所,而属于全校师生共同享有。因此,场所的这三个要素也适用于微格学习空间的分析。下面将围绕场所精神的三个细化目标,吸纳社会制约、社会建构和社会服务三种社会因素,为营造微格学习空间的场所精神提供一些建议。其中,场所的可识别性和可达性主要与社会制约因素有关,需要借助微格教学系统之外的学校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实现;场所的活力是场所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主要通过社会建构学习和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来实现。

1 微格物理空间的场所感

微格物理空间的可识别性包括:微格物理空间的独立性,拥有独立于某一特定院系的建筑或楼层;营造特征化的空间场景和室内效果;拥有独特的门牌和标志。微格物理空间的可达性包括:设置道路指示牌;采用上门预约、电话预约和网上预约等多种预约方式;设计管理员开门、刷卡开门等多种开门方式,即使管理员不在现场,学生也可以进入微格空间自主开展微格训练;系统设备使用中提交的报修能得到迅速的响应,出现的故障能得到及时的排除。这些措施涉及到规划、管理、资金等微格教学系统之外的学校资源和各种社会利益的协调。

微格物理空间的活力主要可以通过微格物理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来实现。早在1971年,除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外,微格教学就已应用在职后教师培训、职员岗前培训、团队训练、初任教师评估等多个领域。[21]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微格空间“Flyspace”作为一种学校公共资源,可以被所有的学生、教师、职员通过便捷的网络日程预订而得到使用。[22]我国的微格教学也形成了职前培训、职后培训、校本培训、职业教育中的技能培训和公司的人力资源培训等带有地方特色的培训模式和方法。[23]上海师范大学的微格教室实现了职前教师微格教学空间、职后教师微格研修空间、学术研讨空间、小型会议空间、成人职业技能培训空间、免费师范生测试和面试空间、教学实验和评估空间、师范生应聘前的试讲空间等多种功能,突出了微格教室的通用性。陕西师范大学成立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建设了教学观察室、研究性学习室、未来教育实验室、梦想实验室、学习共同体室、教师反思室、教学设计室、教育产品开发室、ICT实验室、普通话测试室、板书测试室、个体心理辅导室、团体心理辅导室、远程指导中心、教育论坛等多样化的功能教室。这些技能训练之外的新功能的出现,从多方面提升了微格教室的活力:提高微格教室的吸引力和使用率,发挥微格教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同时还拓宽了人们对微格教室的理解――传统的“微格教室”一词也已无法涵盖这些功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的标题采用范围更广“微格学习空间”,而非传统的“微格教室”一词。

2 微格虚拟空间的场所感

微格虚拟空间是指与微格物理空间相配合的微格网络空间。微格虚拟空间的可识别性包括:设置有意义的、顺口好记的网站域名;设计能体现学校文化和价值观的网站首页和网站标志;设计符合文化特点的门户,如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在建设私有的个人门户的同时,要更重视营造身份认同的院、系、所和所学专业的集体门户,平台栏目采用关系型分类而非功能性分类[24];提供诸如最新录像、最热录像、最新点评、最近登录、在线人数之类的动态信息和相关的统计信息,让学生体验到在线的人气;在私人门户中动态提供与用户个人相关的资源与信息,让学生每次登录平台时都能充满期望;利用电脑桌面驻留程序和手机短信服务,动态提供平台相关信息。微格虚拟空间的可达性包括:确保用户上网的便利性,为没有上网条件的学生提供免费或低费的上网条件;设置防火墙,保证用户上网的安全性;通过优化网页,设置虚拟专用网络,和中小学校校通联网等方式使用户拥有较快的网速。和微格物理空间一样,这些措施也涉及到规划、管理、资金等微格教学系统之外的学校资源和各种社会利益的协调。

微格虚拟空间的活力体现为微格学习空间的开放性。通过网络平台,微格虚拟空间超越了传统物理意义的微格教室,校内的微格学习空间拓展为校外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在非正式学习空间里,一方面,师范生可以在中小学、家庭和社会场合拍摄一些有真实现场感的录像并上传到网络平台中,如实习录像、家教录像、课外辅导录像、社会活动录像。这不但可以拓展微格学习空间,解决部分学校微格教室不够用、微格课时太少的问题,还可以解决传统微格教学缺乏真实感、教学情境过于简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录像点评的同伴和教师也可以多样化,如同学点评,朋友点评,大学指导老师点评、中小学教师点评,甚至是家长点评。点评和反馈率的提高,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同时,微格网络平台还可以免费提供给中小学校及其师生使用,以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如中小学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中的视频直播系统参与高师院校的科研活动和职后培训,接受专家的指导;高师院校的专家也可以借助视频直播系统观摩中小学的公开课,参与对中小学教师的课堂点评。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既增加了微格学习空间的在线人气,又提高了微格学习空间的利用率,还能使高师院校和中小学实现双赢,更有利于双方合作的顺利开展。

五 结语

促进职前教师对微格教学活动积极而真实的参与是微格学习空间社会性设计的主要目标,而场所精神的营造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拥有场所精神的微格学习空间为弥补微格教学的缺陷和解决微格教学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但正如校风、班风建设一样,场所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场所精神的营造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23] 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二十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9):62-65.

[2] 李隆庚,李秀荣.我国微格教学发展的期刊文献分析[J].唐山学院学报,2009,(5):96-98.

[3] 孙伟彦.Podcasting在微格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5] 严瑾.基于Web2.0的微格教学系统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0.

[7][8][21] Quan-Baffour, Kofi Poku. Micro-Teaching: A Tool to Ensure Quality in Teacher Training at a Distance[J]. Problems of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2009, Vol. 15, 128-129.

[6] Napoles, Jessica. Relationships Among Instructor, Peer, and Self-Evaluations of Undergraduate Music Education Majors' Micro-Teaching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Spring2008, Vol. 56 Issue 1, 82-91

[9] 高湘萍,刘家春等.教师教育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应用与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3-39.

[10] 陈向东,吴平颐,张田力.学习空间开发的PSST框架[J].现代教育技术,2010,(5):19-22.

[11] 孟宪凯. 微格教学10年发展的几点反思[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3):14-18.

[12][17][19] 顾小清. 社会性学习及其研究趋势综述―兼论Laffey团队的社会性学习研究项目[J].开放教育研究,2010,(4):32-39.

[13] 杨南昌,刘晓艳. 学习环境的社会结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10,(2):19-23.

[14][16] 段汉明.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9.

[15]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3.

[18] 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45-70.

[20] 简舜. 场所精神在城市广场中的体现―重庆市三峡广场评析[J].中外建筑,2004,(1):46-48.

[22] Hal Meeks.chapter 28: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Flyspace [A].In Diana G.Oblinger Eds.Learning Spaces[C]. Boulder, CO: EDUCAUSE,2006.1-6(第28章节).

[24] (美)董建明,傅利民,饶培伦, Gavriel Salvendy.人机交互: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1-87.

The Social Design of Micro-Learning Space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LIU Jia-chun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微格教学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35-02

微格教学引入我国之后,成为高等院校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注重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还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本文尝试从微格教学的特点、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对策。

一、微格教学的特点

Microteaching是微格教学的英文,又可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等。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或在职教师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1]要研究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必须明晰微格教学的特点。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传统的学习中,我们只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没有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微格教学的产生,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条件。在微格教学中,学生通过备课、写教案等活动,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二)目标明确、单一。在微格教学中,由于每一次的教学练习时间比较短,所以我们一般只对一项或两项教学技能进行练习。[2]比如,只练习导入技能。这样,目标明确,并对导入技能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师范生的导入技能得到提高。

(三)反馈全面。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是由听课教师先观察、记录,然后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执教者。在微格教学中,反馈的信息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教师”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处理,反馈给自己信息;第二,“学生”、“评价者”对“教师”知识讲授信息的反馈;第三,“教师”得到以上信息后,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从而获得全面的反馈信息。

(四)角色多元化。在普通的课堂中,角色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学生是学习者。然而,在微格教学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扮演三个角色,分别是学习者、执教者、评议者[3],并在这三个角色中不断转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二、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知识学习不足。由于我国实行微格教学的时间比较晚,有些学生不了解微格教学的理论知识。[4]比如,对微格教学的定义比较模糊,不清楚具体流程,不会操作微格教室中的设备等。此外,有些指导教师对微格教学理论知识的认识比较肤浅,未能建立完整的微格教学认知结构,不能正确指导学生编写教案,不利于微格教学的实施。

(二)教学时间短。以我校为例,微格教学主要是对大四的毕业生进行培训,一般为两周左右,如果学校有其他事情,可能还会减少一些课时,所以最终能够有效运用的时间是少之又少。此外,微格教室的开放时间有限制。一般情况下,除了上课时间外,学生不能进入微格教室,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自我练习。

(三)课堂存在差异。在微格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之间都是模拟课堂,这与我们真实的课堂会存在差别。[5]首先,听课“学生”人数少。微格班级中的“学生”大约有4、5个,但中小学的实际班级中,一般情况下,每班至少40多个学生。4、5个学生太少,不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其次,“学生”与中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在知识的理解程度等方面,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比较高,所以他们与中小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不能及时提出中小学生不懂的问题,从而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技能训练水平。最后,课堂纪律与现实存在差异。在课堂纪律方面,微格班级表现得很好,但在实际教学中,个别班级的纪律比较差。在微格教学中,没有涉及课堂纪律的管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四)教学设备较差。在大部分的高校中,由于微格教学的设备比较陈旧,导致一些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不能顺利达成。此外,由于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也越来越多,但原来的微格教学设备比较少,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微格教学的机会。以我校为例,目前,明秀校区共有14间微格教室,而师范毕业生班级约为17个,每个班级的学生又分成不同的小组,微格教室供不应求,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五)反馈信息不及时。微格教学的过程包括:理论学习、提供示范、确定培训技能并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反馈评价、修改教案。在微格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过多等方面的原因,有一些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反馈评价,从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第一,专业素养方面。有些指导教师对微格教学的认识比较肤浅,未能完全理解微格教学的相关知识,缺乏深入研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第二,中小学知识方面。由于指导教师与中小学知识接触得比较少,对于中小学的教学实践缺乏必要的经验,有时不能给出正确有效的指导,从而不利于微格教学的实施。

(二)学生方面。第一,理论知识方面。有些高校师范生不重视教学技能与教法课程的学习,从而不具备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对微格教学的实施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授课方面。由于学生几乎没有上台讲课的机会,所以在微格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讲课时身体发抖、语言逻辑混乱等。第三,评价方面。由于学生没有教学经验,对微格教学进行评价时,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提不出有效的建议。此外,虽然也有学生提出比较好的建议,但不被采纳,学习兴趣也由此而下降了。

(三)管理方面。第一,课堂管理方面。在传统的课堂上,管理一般比较严格,规定教师上课的时间等。但是,在微格教学中,一般会采用集中训练的方式,管理比较松弛。比如,有的教师会随意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第二,设备管理方面。由于学校没有及时更新微格教室中的设备,一些机器设备比较陈旧,录像效果差,导致微格教学不能顺利完成。第三,微格教室管理方面。各高校的微格教室集中两周开放,学生不能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不利于微格教学的实施。

四、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理论知识。在实施微格教学之前,应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首先,了解微格教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特点以及发展过程等;其次,掌握微格教学的基本模式、教学流程等;最后,识记并学会使用微格教学工具,以保障其顺利实施。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微格教室观摩、学习等。

(二)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平时的学习中,学校应该适当增加与微格教学有关的课程,让学生先了解微格教学。这样就可以减少理论知识学习占用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上台试讲的机会。同时,微格教室应该对学生开放,并安排具体的负责老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微格教室练习。

(三)模拟课堂教学环境,减少差异。在微格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差距比较大,所以应该尽力模拟课堂教学环境,以减少差异。学校方面,应该联系当地的中小学学校,安排低年级的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通过实习,让学生了解中小学教师的授课方式等各方面的内容;教师方面,应该指导学生准确把握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更好的模拟真实环境;学生方面,应该自己主动了解中小学上课的真实课堂,提高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

(四)更新与增加设备。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要求不断提高,陈旧的微格教学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尽快更新微格教学实验设备,以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此外,由于学生增多,学校应该增加实验设备的套数,为每位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及时反馈,客观评价。教育部4号文件提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显然,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微格教学是一种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模式,在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的过程中,指导教师的及时反馈与客观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所以在微格教学中,指导教师应该及时主动地对学生的讲授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汲取经验,不断提高。

五、结语

微格教学对于高校师范生的培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的尝试,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当然,微格教学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不断实践与探索,进一步完善微格教学。

[ 注 释 ]

[1] 荣静娴,钱舍.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施晶晖,肖轼渝.基于微课的师范生教学实施技能训练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5(23):78-81.

微格教学论文例9

一、微格理论内涵

微格理论指通过录音系统、音频遥控系统等科技手段对教师进行训练,使教师快速掌握相应教学技能。有学者认为:“微格教学是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教师集中解决某一特定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1]有学者认为微格教学建立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上,借助视听技术,采用可控的教学环境,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师资培训模式,它是一种缩小的教学,即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具体的教学技能,并对每一项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教师进行反复训练[2]。微格教学具有直观性、针对性、生动性、反复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和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特点不谋而合,能为汉语师资培养发挥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深入研究微格理论,将其在汉语教师培养中的经验总结,推动汉语师资培养事业的前进。

二、国际汉语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统计,目前至少有140多个国家开设了汉语课程,各国学习汉语人数超过了230万,学习需求的增长,对国际汉语教师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对师资队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师资力量专业化水平待提高

尽管汉语教师的需求量在增加,但是师资的建设却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目前国际汉语教师主要包括:一类是国际汉语教育专业培训的老师,这类教师数量少,同时这类教师的理论性知识远超过实践知识,一类是其他专业教师转行做汉语老师,这类教师缺乏汉语国际教育知识体系和逻辑,还有一类并非老师,连教育理论都不具备,但因为各种原因做了汉语教师,这类教师常见于国外,许多国外的汉语教师都是留学人员及其家属,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也没有经验,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二)教学技能水平待提高

汉语教学针对二语学习者,涉及到语言、文化教学等方面,最为重要的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还可以细分为:听力,阅读,口语,综合,写作教学等方面,每一门课的教学方式都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国家,教学方法也不同,同时这些课还涉及文化教学,因此这对老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式有很高的要求。现在的课堂不乏有不熟悉课程大纲和教材的老师,也有完全不分析教材和对象的老师,上课没有缜密设计课程,授课方式单一,传统的填鸭式讲授,教学缺乏趣味性和技巧性…这都是教师教学技能水平不佳的表现。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待提高

汉语国际教师因为面对的都是不同国家,背景,文化的学生,因此,必须练就极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这种能力于老师自身以及教学过程都十分受用。有的老师出国以后会有严重的文化休克反应,有的老师,在国外任教时间即将结束仍然处于挫折期,这都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达标的表现;还有的老师,对文化背景了解不深入,对教学对象分析不到位,导致在课堂上出现各种冲突,严重影响教学,这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缺乏的表现。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通过场景训练,案例剖析训练的,这种培训需求微格教学正好能够满足。

(四)创新与学习能力待提高

很多老师教学方法没有变化,课堂氛围不够活跃,课堂例子陈旧,随着技术发展,现在有很多十分有益于课堂学习软件,但是却未能有助于老师们,这和老师们的思维有关也和老师们学习动力有关,同时也是老师们需要不断创新,翻转课堂的表现之一。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对学习提出了更加高效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这种足不出户的方式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同时这种新模式新趋势对国际汉语教师也提出了要求,要求老师们能够善于运用新媒体,新元素,能跟上时代的节奏。

三、微格理论对强化国际汉语教师队伍培训的意义

微格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式具有模块化,情景化,互动式等特点,这些特点对强化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模块化教学的针对性意义

汉语国际教师的培训特殊之处在于要将教学技能不断分解,只有分解,才能在短时间内将教学内容细化成一项项技能,从而高效地将这些技能教给老师。微格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式就是一个缩小的教学环境,能将繁复的教学过程分解,分解成导入,讲解,板书等环节,这样一个个技能循序渐进,老师们就能熟练地掌握全部技能。

(二)情景化教学的生动性意义

情景化教学是国际汉语教师培养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涉及到跨文化的部分。微格教学中的情景化特点能够通过组织,实现案例化,真实化,让大家在一种真实环境中,分析自己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在这种情景化教学中,老师更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同时印象也会更深刻,这比理论带给大家收获会更多。

(三)互动式教学的丰富性意义

微格教学是最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学过程中,大家可以分小组进行,三五个,七八个成员都可以。主要特点就是互评。一个老师讲,其他老师听评,这样大家都有机会讲课同时点评,大家在现场点评或者通过录像在别的地方点评都可以,这种小范围的教学相长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大家的参与度,调动了大家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大家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反复式指导的便利性意义

微格理论指导的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能够直播也能够录播。大家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视频,寻找教学的资源,不论你在哪儿,只要有网络就能观看整个教学,这种可以反复学习的特点,极大地便利了老师,大家课后能够自主学习、研究。对于个体来说,老师们还能根据自己的视频,不断评析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微格理论指导下的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四、微格理论指导下的国际汉语教师队伍强化培训途径

根据目前国际汉语师资队伍的问题,以及微格教学对国际汉语教师师资队伍培养的重大意义,我们准备通过下面几个路径来改变现状,提高国际汉语教师队伍质量。

(一)增加资金,健全国际汉语教师培

养微格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国际汉语教师的队伍,第一步,要全面普及微格教学。许多高校及培训机构尽管开设了相关专业或培训,但缺乏微格教学意识,因此也缺乏微格教学设施。因此,第一步,要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微格教学基础设施,从各种渠道获得资金,时时更新设施,建立微格教学教室,实验室;同时,健全教学过程中需要的软件体系,例如师资教学结构、微格技能培训等;另外,还要探索符合国际汉语教师发展的教学理论,革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从各方面完善微格教学体系。

(二)细化教学模块与步骤,完善课程体系

微格教学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微格教学也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地培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方法,是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为了训练基本的技术技能而兴起的。我国从1986年开始,上海教育学院、北京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也开始了微格教学课程。90年代以后,全国各师范院校都陆续建立起了微格教学实验室,成立了全国微格教学研究会,开展了课题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微格教学虽然为师范生及在职教师在教学技能培训方面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我国的师范教育对实践的重视不够,对微格教学设备的投资很大,对于教学理论却研究不足,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的微格教学一直存在很多矛盾与问题。

一、微格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微格教学的认识存在着问题

尽管微格教学是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技能培训的最好办法,但由于很多原因,重视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程性质认识不够

许多师范院校未把微格教学作为师范生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开设。有的师范院校是在教学试讲、教育实习中,开设一些微格教学讲座;有的师范院校是把微格教学作为教师教育选修课开设;个别师范院校是把微格教学作为教师教育必修课开设。对微格教学的课程性质认识不统一、不重视。

2.教学课时不足

我国的微格教学课时远远低于国外的微格教学课时。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开设微格课程,每周4课时,13周,共52课时。在英国,微格教学安排在四年制的教育学士课程内,课程用42周完成,每周5学时,共计210学时。目前,我国许多师范院校微格课时通常只有7―8周,每周2个学时共14―16学时,甚至有些师范院校不足这些课时,加之要训练的教学技能很繁杂,有的师范生还没有完全掌握微格教学,课时就已经结束了,根本没有起到培训技能的作用。

3.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虽然我国许多师范院校都建立了微格教学实验室,但是由于对微格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导致许多师范院校设备不足,条件简陋,影响了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训。

(二)微格教学技能差异较大

微格教学技能内容多样,教师的教学状态、语言表达技巧、教师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都存在很大差异,这是内在因素。而经过教学技能的培训之后,教学导入、提问等教学技能的外在因素,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材分析把握的程度都有所提高。

二、提高微格教学训练成效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对微格教学的研究,提高对微格教学的认识

微格教学基本理论是开展微格教学的基本依据。在对微格教学进行基本理论、真正内涵,才能消除对它的错误理解,从而提高对微格教学的认识并科学有效开展微格教学。

1.准确定位微格教学

应将微格教学定位为教师教育必修课。做为师范生,即准教师都应该把微格教学作为一门教育必修课去学习;作为在职教师也必须把微格教学作为一项职业技能,作为教育的一项课题认真学习和研究。

2.加大微格教学的课程力度

各类师范院校应考虑课时少的问题,制定规范科学的微格教学课程标准,以此来提高师范生对微格教学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从而更好的在进行微格教学的技能培训。

3.增加对微格教学的设备投入

各师范院校应提高对微格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微格教学设备的投资力度,使得师范生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上也能有更高层次的突破,真正发挥微格教学作用。

(二)在把握教学技能训练差异的基础上实施训练

微格教学技能内容多样,教师的教学状态、语言表达技巧、教师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等内在因素需要个人不断的学习、积累,从而达到要求。教学导入、提问等教学技能的外在因素,需要通过学生本人不断进行有关教材、教法理论的学习,通过深刻的思考和深入的交流,才能逐步把握住提问技能的本质。

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材分析把握的程度都有所提高。

三、总结

微格教学作为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我们也要看到现行微格教学中的问题,加强对微格教学的学习和研究,加强微格教学改革,推进微格教学发展,使微格教学能真正发挥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汪振海.微格教学法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0(3).

[2]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建莉.微格教学的现状等改进参议[J].职大学报,2007.

微格教学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8―0112―04

20世纪80年代末,微格教学被引入我国。在20年的微格教学实践中,各地进行了多层次多方向的探索,先后建立了适合不同类型教学活动的微格教学模式,使微格教学在在职教师培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和中小学教研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微格教学常规化、课程化建设的同时,致力于微格教学功能的拓展与深化的探索,特别是在应用微格教学方式对师范生进行试讲和说课技能培训方面作了一些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拟对这一尝试作一大致的总结,请同行和专家们批评指正。

一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在录用教师的程序中,一般都设有试讲和说课两个主要环节。前者用以考察应聘者的实际综合教学能力,后者用以考察应聘者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但反观高师院校的常规课程设置,却没有与之相对应或近似对应的课程。这就使得许多高师毕业生在面对这些应聘环节时,因缺少必要的应对技能,而显得无助与慌乱,进而失去获得职位的机会。如何适时调整教学计划、针对应聘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培养毕业生应聘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是高师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二 试讲、说课与微格教学的相似性比较

多年的微格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录用教师的试讲和说课环节,无论是外在的结构形式,还是内在的技能应用,都与微格教学的课堂情境极其相似。先看试讲,它是根据招聘方提前或临时指定的某个教学内容,快速准备和组织的一节浓缩的课堂教学或教学片段,用时一般是20分钟左右。目的是考察应聘者快速处理教材和综合应用课堂教学技能的能力。而听讲者一般是5-9名评委。可见试讲这一应聘环节在技能应用、所用时间和课堂人数组成等方面,都与微格教学基本一致。再看说课,它的课堂结构与试讲完全一样。二者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从应聘者的角度看,评委所扮演角色的变换:试讲时应聘者把评委当作学生听众,说课时则把评委当作专家听众;其二是对教学内容表达的出发点不一样:试讲是讲给“学生”听的,表现的是教学基本功。要求把教学内容讲得通俗易懂、生动条理;说课是讲给“专家”听的,表现的是现代教育理论水平。要求说出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选取、教学重难点分析、板书设计等,以及作这些处理的依据或理由。可见,试讲和说课这两个应聘环节,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与微格教学基本一致。所以,我们认为用微格教学的方式对高师学生进行试讲和说课技能的训练,以提高高师毕业生的就业应聘能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三 适应试讲和说课的微格教学新模式

在我国,常规的微格教学有五个基本操作步骤:理论学习、观看示范、编写教案、教学实践和评价反馈。为了适应试讲和说课的技能训练,我们对这五个操作步骤都作了或多或少的改进和调整,初步建立起适应试讲和说课的微格教学改进模式。下面以常规微格教学作参照,对改进模式作一大略介绍:

1 理论学习

常规微格教学的理论学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相关的教育理论。主要是教学目标分类、教学技能分类、教材分析、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理论;二是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是微格教学的概念、步骤、作用、特点及设计、评价和反馈等。通过理论学习,理解微格教学的原理,了解微格教学的程序,知道微格教学的训练要领,学会如何观察和评价别人与自己的教学行为等。在试讲和说课微格训练中,由于试讲其实就是课堂教学技能的综合应用,可以看作是常规微格教学的延续与深化。所以,相对试讲的理论学习主要是进一步介绍教学设计、学习论、教学论等理论。而对于说课这种教学活动形式,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形成与应用的,并且仍处于动态发展中,在高师院校的相关教科书上还没有系统地介绍。所以,在理论学习中要给学生作必要的讲解。在作了多方的综合归纳后,我们对说课通常做如下简略的介绍:

(1)说课的概念说课是指应聘者就指定的教学内容,在已完成教案或已完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面对评委,用口头语言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理论依据,重在说明设计的理由,最后由评委给予评价的一种教学活动。仅就教案作理论分析属于课前说课,在完成教学活动后作理论分析属于课后说课。

(2)说课的内容说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说教材.分析所教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以及与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说明教材的重难点。

其次是说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核心,因为它是以后各教学环节的依据,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说课的重点。要说明目标的设置内容及其理由,要说明目标的结果分类。

第三是说学法.依据教学目标,说明相应的学习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学生怎样获取这些条件,学生相应的起点知识如何等。

第四是说教法.教法的依据是学法。要说明选用何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媒体和教学策略)来呈现教材,才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五点是说教学过程.说明如何由学生的起点出发,经由怎样的子目标序列最终到达教学目标的过程。

第六点是说测评.说明如何检测和评价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以及获取反馈信息和对反馈信息处理的方式。

第七是说板书设计.简略说明如何应用板书辅助教学。

(3) 说课的基本原则实践中我们总结了说课的几条基本原则:

第一是理论一致性原则.说课要体现统一的现代教学论思想,而现代教学论是建立在现代学习论的基础之上的。说课中从教材分析到板书设计,都要体现出一致的学与教思想,不要横生枝节、东挪西凑。

第二是内容顺序性原则.在上文所列的说课内容中,从前到后各项之间有很强的内在承启关系,说课时要严格按照这个顺序,不要颠三倒四、随意穿插。

第三是详略得当性原则.在实际说课中,各项的详略要根据具体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临场情况而定。既不要过于罗列,也不可含糊带过。

第四是时间控制性原则.说课的时间性要求很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般是20分钟)。若用时过少,既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能让评委觉得草率。超时则可能随时被叫停,从而导致说课的不完整。即使评委同意拖延,也会被认为准备不充分、不严谨。所以说课教案要根据各项目的的实际情况精确分配时间,陈述时要对时间严格控制,不要随意发挥。

2观看示范

试讲的示范与常规微格教学基本相同,不需要特殊示范。说课的最初示范资源可由两个方面提供:其一是高校教师教研活动中说课的音像材料;其二是请有经验的教师作现场示范。当培训正式开始后,所积累的学生培训资料经必要的编辑整理,就可以作为以后训练的示范资源。

3教案编写

试讲和说课的微格训练在教案编写上,我们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教学内容常规微格教学以技能训练为目的,所选教学内容是为技能训练服务的,教学内容处于次要地位,一般不作严格要求。所以学生在编写教案时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有很大的自由度,甚至不受学科和学段的限制。而试讲和说课则不同。因为应聘一般都有明确的学科和学段要求。从学科方面看,跨学科应聘是比较难也比较少的。从学段方面看,一般向下不向上。如本科毕业生,可以应聘高中教师,也可应聘初中和小学教师。而专科毕业生应聘高中教师则被认为学历不达标而不被允许,但可以应聘初中和小学教师。试讲和说课的内容通常就是应聘学科和学段的内容。为了使训练更有针对性,我们与各专业教学法老师合作把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对应教材作了系统的梳理,依据新课程标准,大略排出重难点内容序列,供学生在编写教案时选用。作这样的教材处理有两点考虑:一是加强重难点内容的试讲和说课训练,能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对一般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能力。二是真正应聘时,招聘方指定的教学内容,通常都是对应教材中的重难点。平时多进行这样的训练,临场时会更有信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训练目标常规微格教学教案是“双目标”设置法。即设置技能训练和教学内容二重目标。而以技能目标为主,内容目标为辅,内容目标服务于技能目标。所以,通常是先确定技能目标,然后选取适合该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评价的标准是以技能标准实现的情况制定的。而试讲和说课的微格训练,是以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技能的应用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从内容和技能之间相互关系转化的角度看,试讲和说课可看成是常规微格教学的深化和应用,具体的技能目标已不必写在试讲和说课的教案上,教案上只需设置单一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目标。评价的标准以内容目标实现的情况而制定。

在具体的教学目标陈述上,我们要求学生力求达到以下标准:1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一般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依据;2体现新课改三维目标的理念,即依据新课程标准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分别设置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陈述力求明确、具体、便于观察和测量;4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3)一案两用 在试讲和说课的微格训练中,要求学生采用两个环节一个教案的编写方式,即要求学生在编写试讲教案时,在教案的每一项目后加一个“设计理由”栏,说明各项目设计的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的依次串联,就构成了说课的基本内容。这样的教案形式,对应明确,条理性强。而且,在实际的应聘中,一般也是试讲完成后,紧接着就是针对试讲内容的说课。所以采用一案两用、二者结合的训练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对能力。

4教学实践

试讲和说课的微格训练在这一环节上,与常规微格教学基本相同,就是在完成教案的基础上,实施角色扮演,进行真实的试讲和说课训练,并用音像设备全程摄录,以备反馈之用。但试讲和说课的微格训练较常规微格训练在时间应用上有所增加,这就势必造成学校有限的微格教学实验室的使用过于紧张,甚至无法应付。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为每个微格实验小组配一台DV,找一间房子再加上一块黑板就可以了。不必所有的训练都在微格实验室中进行,甚至不必在正式的教室里也可以进行,微格教学实验室可由各小组轮流使用。为了增加训练的真实感和检验训练的阶段性效果,各微格小组的指导老师可不定期集中于某一小组扮演评委,对学生的试讲和说课作全面的评价和指导。

5 评价反馈

微格教学的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在这一环节上,试讲和说课微格训练与常规微格教学在形式上没有区别。就是观看录象,评价得失,使受训者获得即时反馈,也使小组成员学习观察和评价方法。但试讲和说课微格训练与常规微格教学的评价角度各不相同。常规微格教学关注的是技能,评价的标准是技能各要素应用得如何。试讲微格训练关注的是教学内容,评价的标准是综合教学能力表现得如何。说课微格训练关注的教学设计思想,评价标准是现代教学理论理解和应用得如何。

实际操作中,我们采用常规微格教学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即一方面加强讨论评价,充分肯定优点,恰当指出缺点;另一方面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制定便于操作的评价单以获取被训者定量的综合评价分数。附评价单如下:

请您听课后在各项的评价等级栏中填上恰当的等级(A=95分,B=80分,C=65分,D=50分)

评价内容 对应技能 权重 评价等级

1导入能尽快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情境,建立知识联系。 导入技能 0.15

2普通话标准,节奏恰当,富有感染力。 语言技能 0.10

3讲解清楚条理,严密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讲解技能 0.25

4结束提纲挈领,紧扣目标,利于知识的巩固连接和检索运用。 结束技能 0.10

5板书与教学内容结合恰当,主副分明,结构巧妙,字体规范。 板书技能 0.10

6教学各环节用时合理,衔接顺畅,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综合技能 0.10

7教学过程自然严谨,体现学科特点,无明显科学性错误。 综合技能 0.20

我国常规微格教学的技能体系为10个单项技能,我们在试讲评价单中将其中5项列为评价范围,而另5项则未被列入,这是因为试讲毕竟不是真正的上课,所面对的是评委而不是学生。所以,提问、强化两个反映师生双边活动的技能无法应用;演示技能有很强的学科性不具有普遍意义,在应聘中有时会单独安排操作;试讲中不需要应用课堂组织技能;此外,变化技能可在语言和讲解技能中表现出来。在被列入的5个单项技能中,讲解技能分配的权重最大,为0.25。这是因为,讲解技能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最核心的技能。应该说试讲毕竟是浓缩的课堂教学,不能完全从技能的层面上去观察和评价它,还应该从整体的宏观上给以综合的评定。评价单第6项是从整体的用时和流畅性方面提出要求的,第7项则是从整体教学的学科性和科学性方面提出要求的。

请您听完说课后,在各项的评价等级栏中填上恰当的等级(A=95分,B=80分,C=65分,D=50分)

评价内容 应用的现代教学理论 权重 评价等级

1教材分析透彻,重难点确定准确 对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有较好的理解,对教材有较好的把握和分析处理能力。 0.1

2教学目标设置恰当,陈述良好,便于教、学和检测 对加涅、布卢姆分类理论以及马杰、格兰伦教学目标陈述理论有较好的理解。 0.2

3学法说明合理 对加涅学习条件理论和奥苏伯尔的同化论有较好的理解。 0.1

4教法选择适当 对课的分类理论、教材呈现理论及布鲁纳发现法、奥苏伯尔讲解法等有较好的理解。 0.1

5教学过程陈述科学 对教学设计的任务分析理论、教学的双边活动理论、知识分类理论等有较好的理解。 0.2

6测评设计相对教学目标有很好的效度和梯度 对教学测量理论有较好的理解。 0.1

7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教学目标 对教学目标和板书设计理论有较好的理解。 0.1

8说课流畅,用时恰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较好的理论水平 对现代学与教的综合理论有较好的理解。 0.1

在说课评价单中,第2项和第5项分配的权重都为0.2,高于其余各项。这是因为第2项所说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导向作用,直接决定着学法、教法和检测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同时还体现了对教材、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水平,是整个说课的核心所在;第5项所说的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包括教学内容的导入、呈现方式以及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等。若是课后说课,则有已完成的试讲为基础,实际的综合教学能力已在试讲中具体体现,说课时可结合试讲过程作必要的理论分析。若招聘方采用课前说课的方式,则教学过程就完全是描述式的。这种描述既要体现综合的教学能力,又要体现一定的理论水平。所以,这是说课中较难把握的一个环节。

试讲与说课评价单的填写和数据处理,与常规微格教学相同。

四 几点说明

1 微格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分,分是为了利于技能的训练。但分的最终目的还是合,是为了综合各种技能上好完整的课。所以,在常规微格教学的后期,通常都要进行若干技能的综合训练。从这个意义上讲,试讲的微格教学训练可以看成是常规微格教学的延续和深化。但对于没有经过常规微格教学训练的学生,试讲的微格教学训练还是应该从导入、讲解、语言等单项技能的训练开始。

2 说课的微格教学训练同样应遵循由分到合的原则。即把说课的7项基本内容各自作为独立的单项技能,训练时由单项技能开始,然后逐步综合扩展,直至完整的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