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医生成长论文

医生成长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6:52

医生成长论文

医生成长论文例1

成立松阳县预防医学会,这是松阳县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盼望已久的大事,也是县预防医学史上的大事。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丽水市预防医学会和青田、遂昌等兄弟县市预防医学会以及我县民政局、科协和卫生局领导,对松阳县预防医学会的成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松阳县预防医学事业,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贡献的预防医学专家及战斗在卫生防疫保健事业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县民政局副局长周兆金宣读了准予成立松阳县预防医学会的批复。县科协主席林传伟会上作了同意成立松阳县预防医学会的文件、贺词及希望。

省预防医学会丛黎明常务副会长从全省的高度全面深刻地从技术角度,阐述预防医学会的业务工作指导性,提高业务技能的重要性,多方面分析,指导性强。祝贺我县成立预防医学会,希望发挥协会的特长,为百姓健康服务。市疾控中心常务副会长梅少林在会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松阳县成立预防医学会,是松阳公共卫生界迎来的重大盛事。今后学会要积极开展活动,开展会员业务技术交流,普及健康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会议审议通过了《松阳县预防医学会章程》和理事、常务理事及会长、副会长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学会第一届理事成员29名,并召开了第一届理事及常务理事会议;选举松阳县卫生局副局长潘伟新为会长、松阳县疾控中心主任赵永伟为副会长、松阳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楼明贤为秘书长的7名常务理事。

松阳县预防医学会是预防医学工作者和单位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的学术性、非盈利性、公益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发展我县预防医学科学与技术事业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是松阳县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松阳县预防医学界主要由疾控、妇幼、卫生监督及乡镇防保人员组成。这支队伍为全县防病事业默默无闻,奋斗不息,为人民群众的防病事业辛勤忙碌着。这样一支队伍,需要一个行业协会来协调管理机构,沟通业务人员提高业务技能。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县卫生局领导大力支持,县疾控中心承担预防医学会的日常管理工作。腾出房子作为办公场所。起草《松阳县预防医学会章程(草案)》。准备资料到科协、民政部门报批。

医生成长论文例2

中医养生丹术的内涵与实质

1.中医养生丹术的概念“丹术”一词见于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金丹金碧潜通诀》:“丹术着明,莫大乎金火。穷微以任化,阳动则阴消,混沌终一九,宝精更相持”。又云“丹术既着,不可更疑焉!故演此诀,以辅《火记》焉!庶使学者取象”。《云笈七签•丹论诀旨心照五篇》又谓“不知此妙,不可言修丹术事”。《火记》是《周易参同契》所载的上古养生典籍,故所谓丹术是养生的方法。中医典籍《泰定养生主论•杨易跋》谓王珪“慕丹术,尤邃于医”。王珪是元代名医兼养生家,享年九十而卒,其遗物有“柴关丹灶药栏之属”等,说明他生前经常进行外丹烧炼或中医药物的炮制。其著作《泰定养生主论》谓自己“飞金精于肘后,炼玉液于丹田,未尝思想,皆出自然。但风火盘旋,龙虎交战,已尝逐尽寒邪痛疾”。他认为,“神仙之道,丹经万轴,妙在铅火二字神方道术,未尝不欲济人,亦未尝不诫人,谨传授者,盖得人则传,道不虚行”。可见这里所谓“丹术”,即是内丹术和外丹术的统称。由于丹术的实质是通过药物或自我修炼追求长生不老和如何成为“神仙”的学问,是专注于提升生命健康境界的养生学术,与古代中医方技流派之一的“神仙家”学术范畴和内涵一致,所以本文将之称为中医养生丹术。

2.古代的中医养生学术中医学在古代被称为“方技”,《汉书•艺文志》谓“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今其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即是说方技乃是政府所担负的医疗与养生职责,古代的名医岐伯、扁鹊、仓公等都是精通方技的高明医生,可以论病及国,原诊知政,现在这种技术已经不能传承彰显,所以只能通过有关的图书记载来研究。其学术可以划分为4类,即神仙家与房中家、经方家、医经家。并对四者作出界定,“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深浅,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先王制外药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从上述分类和定义可以知道,古代的医经家实际就是今天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经方家则是专门遣方用药、攻病疗疾的方法,房中家则是节欲保精、情志调适的技术,神仙家则是如何永葆青春、追求延年益寿和长生不死的实践活动,实际就是今天所说的养生,所以古代的神仙家与房中家,就是今天的中医养生学术。由于房中家历来隐而不显,虽然流变为内丹双修流派,但仍然不能作为学术公然讨论。所以,神仙家始终居于养生学术主流地位。

3.中医养生丹术就是古代的神仙家学术从神仙家的定义来看,其学术是专门研究如何保持生命的本真而超越形体的学问。所以,神仙家既是道家“长生不老”目标的追求者,又是中医养生最高养生目标的实践者,“仙”与“医”实际高度统一。所以,中医养生丹术,实际就是通过性命双修而达到免除疾病、健康长寿乃至生理和心理超越的神仙家学术。据孟庆云先生考证,今天的“中医”与《汉书•艺文志》中所言“方技”之“中医”全然不同,前者是我国沦为殖民社会西医传播普及后才产生的与之相对的概念,其内涵缩小为“医经家”与“经方家”的综合甚至部分综合,重点已经偏向于以“疾病”为对象的中医特色的“治疗”;后者则是涵盖了一切人体生命、生理、病理现象的以“健康长寿”为目的全方位的“医学”。所以,中医养生丹术实际是古代“方技”中的神仙家学术,也就是传统医学全面涵盖的养生方法和技术。

中医养生丹术的流变

1.中医养生丹术的渊源现今学者,大多将丹术划入道家或道教学术范畴,而且认为外丹术产生于战国与秦汉方士为长生不老的“仙药”追求,而内丹术则始于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成书时期,并发展成为后世“长生不老”的养生学术。实际上,以“性命双修”为标旁、以“精气神”三品药物养炼为内容的内丹术和外丹烧炼由来已久,儒家“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和神仙家“保性命之真”的理念在很早就已提出并付诸实践。王沐先生指出,“现存文献中记载内丹功法的,以东周安王时期的《行气玉佩铭》为最早(公元前380年制戍,距今已二千三百多年)其内丹功法,似为近代的小周天丹功,包括行气、炼、化的过程,这说明我国战国初期丹功已成”。从成书于东汉以前的中医祖典《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来看,中医方技实际是养生丹术理论的实践经验总结。如《神农本草经》上品药物“几乎完全是道家炼丹服后以求健康长寿甚至成仙的理论”。三品药物中具有诸如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的养生药物高达211种,占58%。《黄帝内经》中也有大量的内丹养生理论和方法,当代丹道学术大师胡孚琛指出,《黄帝内经》是丹家宝典,“是指导内丹修炼的著作”。“《黄帝内经•素问》首卷《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及《阴阳应象大论》等,诚为修道炼丹之通理”。所以,古代中医学术实际是以内丹术和外丹术为主要内容的养生丹术之渊薮。

2.中医养生丹术的流变秦汉以来,由于“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以追求“长生不老”的外丹术和内丹术成为“怪力乱神”而受到主流社会排斥。如《汉书•艺文志》对神仙家的评论谓:“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以益多,非圣王之所以教也。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故魏晋以来,神仙家学术开始分化,内丹学术游离于“中医”学并逐渐分离划归道家学术,而外丹学术则与“中医”融合成为“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或研究对象。由于东汉末年道教的产生恰恰为丹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土壤,所以后世学者大多将丹术划归入道家或道教学术范畴,并将华佗、皇甫谧、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大医贴上道士标签,所以后世直至近代皇家贵族服食丹药求仙多有道士参与其中。而历代医家在医疗活动中也十分重视精气神传变转化的实证体验与“内景隧道”的返观照察,从而印证经络脉象以指导临床,所以都兼习内丹术,明清时期的命门、气血理论都是受到内丹学术影响后中医理论的提升。近代名医潘箬泉、恽铁樵、章次公、秦伯未、施今墨等人,都曾向陈撄宁等丹道大师请教切磋养生学术。这都说明,神仙家的养生学术虽然分化为以道士为主的内丹修炼群体和以医生为主体的外丹烧炼与医疗群体,但二者始终相互交织发展,融合渗透,故丹术实际始终是中医养生治病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内容。

3.中医养生丹术的传承现状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自信心丧失殆尽,将国家的积弱归咎于传统文化,而近代西方科学的传入,以及西医学术范式和“查病、治病、防病”导向的“分子-生物”医学模式主导地位的确立,中医学界不自觉地参照西医标准削足适履,将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重点转向对“疾病”和“治疗”的关注,使得以未病先养、提升健康、心理超越、心灵升华的传统养生学术与参照西医学构建的狭隘的现代中医学脱离。所以中医“蛋糕”不仅越做越小,而且淡化了“治未病”这一先进的理念,使中医优势无从谈起,中医自然而然走上了式微的道路。加之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和对传统的割裂,使人们视古人追求“长生不老”的养生学术为迷信而不去研究,甚至嗤之以鼻,不愿了解一顾。在现实西方文化强势地位和唯“科学化”舆论导向下,中医无法摆脱“治病”的逻辑与定位,许多中医从业者都按照西医的标准来改造中医,“上工治未病”成了一句空话,作为中医养生精华的中医丹术反而在中医界无人问津,仅有极少数中医人士将神仙家学术作为以治病为目的“医学”之余事私下进行研究。而中医业外研究者大多着眼于中医学与道教、道家养生学或内、外丹学术关系的研究,或者从生命科学、生命哲学、人类学角度研究。虽然胡孚琛先生等社科界学者有关论著中涉及中医养生丹术的理论,但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小,而且对中医学术的影响甚微。结果导致中医养生“阵地”被一些并没有中医内涵的洗浴、娱乐项目占领,社会上所谓的“中医”养生大多沦为非法行医或变相的治疗活动,故而中医养生丹术实际面临传承断裂和消亡的危机。

中医养生丹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医生成长论文例3

2自信心及恒心

基层医生对撰写论文,往往具有一种畏难心理,一种神秘感,能否打破这种感和畏难心理,是基层医生撰写论文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充满自信才会有好的论文产生。此外,基层医生撰写论文还应具备持久恒心,不要一挫便馁。不断在投稿中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才会做到得心应手。量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质变,这是辨证唯物理论的基本论点之一。

3正确选题

正确选题是基层医生撰写论文的核心条件,相对大医院的医生来说,正确选题的问题较之更重要。一种疾病的观察与治疗,基层医生一年中可能遇到的数量相对较少,如果选题不正确,对基层医生来说则难上加难。因此,选题要新。新颖这两个字内容颇多,其中熟练地掌握所选题目国内外(主要是国内)的概况、动态和进展是关键。这需要日积月累,长年钻研业务及阅读杂志才能做到。

4正确选刊

国内各种医学期刊有很多种,正确选刊对基层医生成为重要。一是所写论文要实事求是,对自己的作品估计过高是基层医生尤其是初学写论文者的通病,如无国内罕见仅见的成果或发现,一般不应投寄知名度高有影响的大杂志。二是选择门户偏见较少,常刊载基层医生论文的期刊。因此,基层医生撰写,选择杂志也是重要条件。

医生成长论文例4

开幕式上,于文明、武翠英、包玉梅、穆晓森和丹东市委书记戴玉林一起为“辽宁省满族医药工程研究中心”、“满族医药生产基地”揭幕。“满族医药生产基地”和“满族医药工程研究中心”的开启,标志着满族医药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满族医药产业将蓬勃兴起。

继两年前召开的首届论坛之后,满族医药国际论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学者对满族医药的关注。据了解,在上次论坛取得的各项成就的基础上,本次论坛的特点之一,是充分肯定了满族医药项目的重大意义。挖掘、传承、保护、发展满族医药,势在必行。特点之二,专题报告内容丰富,讨论议题颇有新意。实践证明,深藏于民间的偏方验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将之发扬光大,必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本次论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级领导和中外同仁。他们有的发来信件表达对满族医药的关注;有的寄来论文,予以发表。参加本次论坛的国外专家、学者有来自日本广岛大学的仲田教授、日本东西药局的猪越教授及日本星火产业株式会社的专家等共计18人,以及来自德国的Ursula Schumacher(舒秀兰)博士,来自孟加拉国的Syed Ahmed Patwart(艾哈迈德)先生及俄国、韩国等5国的专家学者。

记者看到,在本届论坛上,辽宁省经信委蔺晓刚副主任的《我国民族医药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为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宋玉荣高级工程师的发言,从民间满医到满药特点,从满药理论到满药产业化,勾画出了满族医药产业化的宏伟蓝图。邢嵘教授研究复方木鸡颗粒抗肿瘤作用机理多年,她的研究成果,使千百年来民间习惯用药的“土方”,得到了现代科学的认证,为推动了满族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仲田教授的论文,从全新角度对复方木鸡颗粒抗癌机理给予验证。猪越教授、尹有宽教授、杨世勇教授、林忠义院长等发表的论文,对民间惯用的复方木鸡颗粒、加味八珍益母膏的疗效,用现代方法给予了验证。这些研究成果,扭转了人们习惯中所说的“传统医药只知治病,不知为什么能治病”的思维定式。这些研究成果,让我们看到了民族医药的研究已经走进了现代化的层面;让我们感觉到了民族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又前行了一步。

医生成长论文例5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是绚丽多彩的区域文化。有着“山水湖南,人文湘楚”之美誉的湖南,在湖湘医学研究方面,学者们分别对湖湘医家医著、湖湘中医文化、湖湘道地药材和湖湘民族医药等内容进行了整理研究,出版和发表了相关的著作及学术论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湖湘医学研究近况概述如下。

1 湖湘医家医著的研究

1986-1989年禹新初零星整理了部分湖湘医籍,继而曾勇系统收集了自先秦迄今二千多年来湖南医学著作480种,出土医书14种,及历代正史、野史、地方志书、医史专著、人物传记、笔记杂说等数百卷中的有关内容著成《湘医源流论》。书分渊源、学术、人物、医籍四篇,研究湖南医学源流;由湖南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组编出版了大型中医古籍丛书《湖湘名医典籍精华》,该书精选了湖南历代名医的著作100余部汇编而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内容囊括了内经、伤寒、金匮、诊法、医案、医话、养生、杂录等各方面,涉猎内容十分广泛,堪称湖湘医学之大成。

潘远根按历史发展的进程,探讨了湖湘医学发展的脉络。先秦时期,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即可看到湖湘医学的兴盛。其后汉末长沙太守张仲景一部《伤寒杂病论》又为湖湘医学增色。晋唐时期,湖湘医学走入低谷,而后又起于宋元,盛于明清。易法银等收集考证了有关史志、医籍及著述,共录民国前之湖湘名医666人,编著成《湖湘名中医略传》,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取存著作者68人,分“生平简介”、“医籍简介”和“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三部分,以显示湖湘医学的繁荣;中篇按朝代之序辑与民国前湖湘名医有关之史志文献,以示湖湘名医之辈出,下篇将与湖湘中医有着密切关系的《马王堆医书》、医圣张仲景、炎帝神农氏、药王孙思邈作一概述。张璐砾收集了散落的文献,探讨了刘月恒《生草药性方谱》的学术特色。万胜等认为湖湘中医文献具有历史悠久、著述浩繁、内容丰富、收藏分散的特点,是湖湘中医学术继承与创新的基础,并对当代湖湘五大名医李聪甫、刘炳凡、夏度衡、谭日强和欧阳锜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

在湖湘医家妇科学方面,魏飞跃等选取清代湘籍医家妇产科代表作中的实例,挖掘出医家们不仅具有在治疗上强调护胃健脾、处方时师古意而用药灵活、善于通过“随症用引”,而且其著作常以注重实用、要言不烦见长。在湖湘医学伤寒论研究方面,刘仙菊通过文献整理,提出了“湖湘仲景学说”的概念,认为湖湘大地为仲景学说的发祥之地,亦是湖湘仲景学说的起源之地,湖湘医家在注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时精究考据,尊重经旨,提“相体辨治”,完善体质学说。

2 湖湘医学文化的研究

何清湖从湖湘文化源流以及湖湘历代名医探索了湖湘中医文化的渊源。湖南,自古就有“人文湘楚,山水湖南”之美誉,自炎帝于姜水而徙于南,数千年来,湖湘文化之发展可谓大儒迭起,书院崛兴,承前启后。荆楚之域,历代名医更是迭起不穷。初有炎帝神农尝百草;汉·苏耽“橘井泉香”流芳百世的佳话;长沙马王堆出土古医书14种,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者毕具,可谓中国医学稀世之璧玉;唐宋以后,“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者不乏其人,汇聚成浩瀚的湖湘医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因其做过长沙太守,故亦有称“张长沙”者,其方亦被称为“长沙方”;药王孙思邈与湖湘中医之缘结于涟源龙山,他长期居住于龙山采药、治病,其《千金要方》即撰于此。综观历代湖湘医家所著,医经、伤寒、金匮和养生等面面俱到,形成湖湘中医文化体系;何清湖还总结了医德为先、心忧天下,思变求新、敢为人先,执中致和、道法自然,兼容并举、中西汇通的湖湘中医精神特质;阐述了湖湘中医的历史地位;分析了湖湘中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打造现代湖湘名医、建立湖湘名医俱乐部的发展模式。

3 湖湘道地药材的研究

道地药材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是湖湘中医的特色,湖南省地形地貌为东、西、南三面山地围绕,中部丘岗起伏,北部湖泊平原密布优越的地势气候蕴藏了丰富大量的药用植物,蔡光先等主编的《湖南药物志》该书收集药物近5000味,其中植物药2077种,动物药256种,矿物药51种,道地特色药材有玉竹、吴茱萸、湘莲、栀子、白芷等,基本收集了湖南境内全部植物、动物和矿物药,全面系统地整理湖南省的中药资源,总结近40年来湖南本草学的发展情况,突出湖南特色,系统地总结了湖湘名家、名方及流传于民间颇有疗效的单方、验方。葛晓舒等也对湖南中医药单验方收集整理情况进行述评。

4 湖湘民族医药的研究

湖南省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大省,少数民族55个,近700万人口,湖南省民族医药资源丰富,省内四大主要世居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即土家族医学、苗族医学、侗族医学、瑶族医学,是我国民族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81年至1984年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欧志安引先生先后在《贵州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学报》等杂志上发表或报道有关湘西苗族医药研究成果。欧志安研究完成的《湘西苗药汇编》,获1981年度湘西科技成果奖,拉开我国苗族医药研究的序幕。此后周卫华探索了湘西苗药治疗妇科病资源。

同时湖南土家族、瑶族、侗族医药研究不断兴起,在学术上有较高的建树。田华咏等心全面系统的介绍了土家族医药特色,医学理论基础,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方法,卫生保健和常用的土家族药物,在临床证治上重点介绍了土家族医药的命名与分类,还编撰了《土家族医药研究新论》选录论文30余篇,包括“湘西土家族医药论述”、“土家族医药发展史略”、“土家医脉学简析”等。在湖南瑶族和侗族医药方面,刘育衡收集整理了湖南流传的瑶族“庞桶药浴”及药浴植物,湖南瑶族传统端午药市调查与比较研究等内容。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通过对湖南省境内侗族聚居地的实地调查,共考证侗药689种,整理医方1420首,辨考病名938种,病症453种。而诸国本则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土家族医药和苗族医药的历史、现状做了调查,总结了对当前民族医药继承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科研、开业和职称评审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田华咏编纂的《湖南民族医学史》,共十章,25万字,分别介绍了湖南少数民族概况、南土家族医药发展史、湖南苗族医药发展史、湖南侗族医药发展史、湖南瑶族医药发展史、湖南民族药资源、湖南省民族医药研究成果和湖南省民族医药学术团体及学术交流等。

医生成长论文例6

一、我国医学人才发展面临的时代特征和趋势

(一)中国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其世界影响力发生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地位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已稳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位置,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已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和“G20杭州峰会”等国际舞台上充分彰显。当今的世界各国无论大小、贫富、强弱均不可忽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这一切都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之机遇,也让我们面对更多更大的竞争与挑战。医学作为世界共通的学科,也在这样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展示着崭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迎接新时代新变革带来的新要求,医学人才的培养必须勇于创新,树立自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深刻影响着医学人才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指导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制日趋完善,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制度的发展方向日益清晰。因此,在尽量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现实面前,医学人才的数量、质量、能力、水平都面临着崭新的挑战。只有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培养医学人才、坚定不移地结合中国实际培养医学人才,才能有效解决医学人才不足的问题,才能培养出医学领域中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才能构筑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使用中国话语体系的现代医学理论。

(三)“健康中国”的落实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呈迅速扩张态势

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了“健康中国”的理念,引起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大变革;2016年10月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和美丽愿景。报告再次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3]。“关注健康”“全民医疗”等理念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诉求。这些改革措施和发展目标都对医学人才提出质量和数量上的迫切要求,推动着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必须实现创新,必须寻找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路径。

(四)医学发展的国际化和中西医交融互通需要医学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

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医学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交融。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西医理论与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相互补充和共通共融的局面。这些特点对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打破原有西医院校重西医轻中医的观念,改变原有中医院校重中医轻西医的特点就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

(五)紧张的医患关系引发了对原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医患冲突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引发民众的关注和热议。紧张的医患关系加剧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感,而医生成为了部分人眼中最危险的职业。这些现象一方面暴露出社会改革深层次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促使医学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反思原有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更符合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医学人才的培养路径就成为对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迫切要求。

二、当前医学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

(一)重技术轻医德导致医学人才发展片面化

现代文明的发展使机器越来越多地代替人的劳动,而技术的进步和智能化的出现,使得医学更多地依赖仪器的支撑。于是,医学人才的重心逐渐走向了越来越细化的技术层面,因而也带来了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重技术培养、重医疗技能的趋势。然而,随着现代社会中“人学”精神的复苏,医学也开始转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由此,原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重技术轻医德的理念受到严重挑战。医学教育工作者认为,旧有的医学人才的片面化培养模式是造成其发展困境的重要因素。

(二)重理论轻实践带来医学人才成长周期长

现有的医学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五年的本科医学教育时间中,理论学习时间约占总学时的五分之四,且在不断扩招的情况下,仅有的实验实训条件被迫承受更多学生的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实践效果。但是,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才能胜任岗位需求。于是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相当长时间的实践就成为医学人才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这无形中造成医学人才成长周期延长的现象。

(三)重数量轻质量造成医学人才培养低质化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和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使各教育机构纷纷通过扩招来增加收入,医学院校也不例外。于是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考量的重心变成了多招学生带来的经费收入。由于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环节所需的条件,如医院、实验室、仪器设备、耗材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于是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简化培养程序就成为无奈的选择。面对学生人数的激增和实习、实验条件的不足,教育组织者一方面减少能力提升的培训环节和时间,一方面加大分组人数使更多同学共同完成一次实验。因此,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就无法保证,结果是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能力下滑、水平降低。

(四)重效益轻能力导致医学人才培养功利化

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机制不健全,尤其是地方院校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条件下,为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收入的逐渐增长就将办学的关注点从人才培养质量转向办学效益的最大化。于是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规模日益扩大,大班教学成为了常态,学生能力提升的空间未能有效拓展。正是医学教育中浓厚的功利化色彩,使得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呈现下滑态势,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医疗事故频发、医患冲突严重局面的根源。

(五)重西医轻中医导致医学人才思想严重西方化

现代医学理论来源于西方,当前领先的医学技术也主要在西方。我国目前学习传承的医学技术、医学理论、医学思想,甚至医学教育的体系都笼罩在西方话语体系之中。于是在学习、传播和思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西方先进我们落后的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在医学生思想上深深翻下了崇尚西方的种子,甚至有小部分学生形成了唯西方论的态度。然而,医学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必然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需要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传授知识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树立文化自信,尤其是医学文化领域中的自信。

三、用文化自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医学人才

(一)将医德教育和医师职业精神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学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4]。这就明确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必须坚定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医学教育也一定要体现这一要求。因此,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医德教育和医师职业精神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医学人才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念,才能使医学人才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医学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医教协同、德医交融”的中国特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落地

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世界其他国家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为了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我国在2014年出台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指出医学人才的培养要调动医学院校、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管理部门的力量,通过医教协同的方式实现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革新,真正建立起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5]。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现有卫生计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更好地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医教协同、德医交融”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我国医学教育的现实,又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是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现。

(三)深入挖掘中医文化精髓,加大其传播和教育力度

中医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它不仅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医学思想和技术,而且包含有培养医学人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途径。深入挖掘中医文化的精髓,用现代语言和思维方式解读中医文化,并将其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仅是传承中医文化的需要,也是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文化自信的需要。同时,将中医文化中“医者仁心”“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等核心价值观引入医学教育,必将有利于医学人才养成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相依并存的理念,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医学人才。

医生成长论文例7

关键词 :传统医德 中医院校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本文系河南中医学院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4JPXM26。

一、传统医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1.发挥传统医德的思想教育功能

发掘、利用既成的传统医德中的文化产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灿烂的中医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掘中医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思想、道德、人格因素,运用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育人的目的。比如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以及历代医家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人格的光辉。中医院校可以以此为载体,开展中医历史名人欣赏等文化活动,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砥砺人格,使学生在欣赏、观看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2.通过中医传统文化的建设教育人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文化建设中去,通过中医传统文化的建设过程感染人、教育人。我国的校园文化,既通过图书馆、博物馆、课余活动等文化事业表现出来,又通过自身院校的专业优势如中医传统文化建设、中医名人录、中医名人雕塑等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文化形式与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对大学生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有必要加大中医文化的建设力度,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包括上述形式在内的文化建设中去,使中医院校医学生不知不觉间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国传统医德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

1.传统医德对医学生“三观”的启迪

中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中国传统医德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历程,其有益的思想精髓,必将为中医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借鉴。中国古代医学的继承与发展采取的是“师带徒”的形式,在老师选择徒弟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品行如一,热爱医学。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指出:为医者当“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还要有救苦救难、悲天悯人的情怀,“仁者爱人”。这也是恪守中医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2.中国传统医德对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医学的繁荣与发展。中国古代医家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操守给当代的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带来很大的启示作用。中医院校医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因为医生的技术、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病人的健康和生命。《伤寒杂病论》序中“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的朴素奉献精神,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当然,传统医德思想中谦虚谨慎、不卑不亢、忠于本业的精神也是医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所要培养的,不仅要热爱医疗卫生事业,更要坚守自己的岗位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学习古人,超越古人。

三、传统医德提供可资借鉴的育人方式方法

1.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借鉴

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医学生,传统医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大医精诚》中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要求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因此,古代医家关于医德的深刻论述给当代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补充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价值。

2.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借鉴

(1)“师带徒”的育人模式。几千年来中医在民间多以“师带徒”的方式流传,古代名医李时珍、华佗等都是“师带徒”出身。师父会把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秘方传给弟子或子女,这是一般书本上学不到的。余医师说:“公开编印的书本没有秘方,方子大多无效或小效,师父用手抄写给我的,是相当有效的方子。”而这些秘籍,如果没有师父的耳提面命,徒弟是看不懂的。“这些方子是分开写的,这个方加那个方才有效,只有入室弟子才教、才传的。” 这些都为我们今天的医学生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规范带教老师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一定能为中医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2)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即通过理论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等方式,努力创造多姿多彩的为广大医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重视录音、录像、计算机等新技术和现代化设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力求使工作多一些实际效果。把传统医德故事及名医名家的传奇人生编排成生动活泼的课余文化活动,增加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同时,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以增强针对性。还要注意借助载体的渗透教育,把对中医院校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汇到文化活动、社会活动中去,广为宣传,制造舆论,如开展各类传统医德知识竞赛、文艺活动、演讲比赛、面对面实话实说、合理化建议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性和激励作用,取得“一花引来满园春”的效果。

四、小结

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医德,不仅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还为中国医药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传统医德和当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故而本研究把两者结合到一起进行探讨,注意从实际出发,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不拘一格,但求实效,把方向的一致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为活跃,更为有效,也更加彰显出中国传统医德在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夏靖.论中国传统医德的德性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3).

[2]何兆雄.中国医德史[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

[3]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4]汪世勇,王勇.浅述中国传统医德的特点[J].魅力中国,2009(89).

医生成长论文例8

1 中医心理学的新概念

中医心理学(Psychology of TCM)是以经典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中医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以提高疗效、养心长寿为目的,研究七情病因、心理病机、四诊辨证、因人制宜、“意疗”咨询、各科心理、“四气调神”、“神去机息”等方面属于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的属性;若研究东方背景、中医人事、“大医精诚”、阴阳思维、辨证领悟、诊治“心法”、“八正神明”等方面则属于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的属性。21年来中医心理学立足于东方文化思想背景,积极吸取现代科学,尤其是心理学(Psychology)、精神病学(Psychiatry)、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的营养,创造性地发展为具有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中医心理学”。它属于中医学与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较大创造性中医学的分支学科和特殊性较强的心理学的分支学科[1]。

中医心理学为上世纪后期在中医学与心理学交叉发展中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至今已走过21年的风雨历程。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脑科学研究、人类基因组学等科学研究的大背景中,中医心理学不仅显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科学意识,更突出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如“形与神俱”)和辨证论治(如“五态人”)两大基本特点。21年来国内外中医、西医、心理学界的同仁一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整理、研究、探索工作,故中医心理学能像“野火”一样在中华大地上蔓延,而影响到港台、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尽管在“路漫漫其修远兮”中曲折发展,但21年来中医心理学在学术研讨、学会建立、、著作出版、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励、临床应用等方面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并走向科学前沿。

2 中医心理学的发生发展与成就

1985年在成都召开了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医心理学从中医学中“分娩”出来,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事之始,始于微;事之成,功于众”。21年来,中医心理学事业在坎坷曲折中不断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董建华、马朋人,福建中医医院的王升龙、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苏复等老院士、老教授、老先生虽已作古,一批又一批中医心理学的开拓者也由黑发人变成了白发人。但令中医心理学事业的开拓者们欣慰的是: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没有被种种困难阻挡住,而是不断被发扬光大。目前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领导已经开始重视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中医心理学的论文、专著大量增加,并向纵横方向不断发展;中医药院校雨后春笋般地开设心理学专业,相关中医心理学科研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机构的资助。

自1985年中医心理学诞生至现在已经取得10项重要成果:由成都中药大学王米渠教授主编出版、方药中作序的《中医心理学》(1985)是中医心理学第一本专著;由卫生部批准并支持(85医科教技518号)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薛崇成教授的“五态性格测量”为我国原创的第一个人格心理学量表;由四川心理学会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一个“中医心理学演讲班”;福州中医医院王升龙的《中医心理学史概论》(福建中医学会印)、成都中医学院王米渠《中医心理学纲领》(四川省心理学会印刷研讲班讲义)、福州中医学院叶锦先《中医心理学讲座》(福建省干部疗养院等印刷)等一批学术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发掘整理中医古典医籍中的中医心理学学术精华,系统研究中医医经、医籍、医案中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并已取得的初步成果有:王效道、黄成惠、杜文东、何文兵《心理思想研究》(南京中医学院,1985年),王米渠《心理学思想集注》,王米渠、曹勤《中医心理学有关论文索引》;1985年,成都中医学院研究生班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了“中医心理学”选修课程,王米渠主讲;在全国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后,14所中医院校及研究机构组织编写了《高等中医院校试用教材 中医心理学》,王米渠、王克勤、朱文峰、张六通任主编;1985年12月福建中医学院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个建立了“中医心理学研究室”,并在《福建中医杂志》开辟了“中医心理学”专栏;创办“中医心理学”学术刊物――《中医心理学论丛》设有学科概论、理论基础、七情学说、心理诊断、中医心疗、养心调神等专栏;1985年12月1~4日在成都中医学院召开“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的182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宣告了“中医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诞生。

以上表明:“中医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从组织系统、理论研究、著作论文、教学教材、调查科研、文献整理等多个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它已经从极个别、零星自发的研究[2,3]走向系统研究;从地区性的自发活动(1984年成都、福建、南京等地)走向全国范围内的有组织的发展。以“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讨论会”为显著标志,中医心理学在中华大地上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

从1985年“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研讨会”开始,至今已在哈尔滨、济南、天津、成都、上海、北京等地召开了十一届全国或国际中医心理学研讨会。全国中医心理学研讨会每次都编辑一集《中医心理学论丛》,由新加坡医药卫生出版社公开出版。特别是2006年6月于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收集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泰国、英国、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论文,近300篇。编辑出版了大会《论文集》――《国际中医心理学论丛》。这是在过去《中医心理学论丛》付梓以来收录论文数量最大的一本论文集,其论文质量亦有明显提高,是对中医心理学21年风雨历程的一次大总结。

3 中医心理学事业的发展与新趋势

中医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刚崛起的新兴学科,但中医心理思想却源远流长,这在东汉《黄帝内经》中可见一斑。据统计,《内经》中从篇名命题到主要内容讨论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有关问题的达32篇,占全书162篇的19.8%。在内容中涉及到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思想达159篇,占162篇的79.6%,可见《内经》心理学思想的丰富程度。《黄帝内经》及大量中医古典医籍中丰富的中医心理学学术思想及当代心理学发展新形势,引起了各地乃至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医心理学研究的关注,一些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相继成立。早在1984年秋南京召开的“中医多学科学术研讨会”上,成都、南京、湖南、山东等的中医学院共8个单位就发起了“中医心理学研究会筹备组”,1985年“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得到进一步倡议。之后福建省中医心理学学会(1986年)、黑龙江中医心理学学会(1987年)、广东中医心理学组(1988年)、广西中医心理学学会(1988年)相继成立。此举得到了北京中医药学院的董建华院士、马朋人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关注。

1992年“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批准“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二级分会,同年在大同市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并同时召开学会成立大会。学术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

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中医局为了突出中医特点,考虑到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于2000年 1月组织召开了“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建设论证会”,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心理学研究室薛崇成教授、杨秋莉副研究员,组织了心理学专家(王效道、李心天、张厚灿等)和中医学家(王永炎院士等)及中医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学者(王克勤、杜文东、汪卫东等)进行讨论。会上充分论证了发展中医心理学新兴学科于我国中医学、心理学,以至中国科学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了《中医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草案(2001-2005)》。2004年初广安门医院副院长汪卫东教授向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教授递交了有关建立“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建议书,并于2005年5月10日再次向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秘书处李振吉副主席兼秘书长呈交了建立“中医心理学”二级学会的申请。2006年4月18日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复。2006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来自全国各地及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的专家代表参加,选举产生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首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长、副会长、会长。此次大会将中医心理学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目前,中医心理学学科建设及学术思想研究发展主要具有五种形式:

3.1 学校教育 自2001年以来,全国中医药院校相继开设心理学系及心理学专业。目前共有11所中医院校已开设应用心理学、临床医学心理等专业,已超过整个中医药院校数目的1/3,如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等。

3.2 开设网站 目前已开设两个中医心理学专题网站。一个为北京的“省略中医心理学在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所医学心理学研究室承办],一个为上海的“省略中国中医心理学网”(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中医心理学会主办)。另外,北京“省略.cn传统中医药学术交流网”;广东相关中医的一些网站上也有中医(医学)心理学的文章和信息。

3.3 开展活动 中医心理学各种学术活动踊跃。广东省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3年来,在张孝娟会长的领导下,进行了多种有成效、有影响、有新意的学术活动,如召开学术研讨会、开办课程班、心理学家讲座、音乐治疗实践等。部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心理学”全国首期学习班在北京开班(2004年9月),有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32人参加。

3.4 制定规划 2005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有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研究,为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条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前景展望将中医心理学的内容纳入其中;另外,中医心理学专业筹委员会当时编制的《中医心理学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在执行中。

医生成长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24-02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是鄂西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2月,太和医院正式被国家纳入中西部地区地市级区域医疗中心规划,成为国家支持建设的中西部地区地市州级区域医疗中心。一个辐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2600万人口的核心医疗圈正在形成并加速推进{1}。本文引入经济学的理论“规模效应”,从论证太和医院规模效应的角度研究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成本函数法等方法,对区域医疗中心的规模经济数据进行研究,找出其潜在价值和规律,充分挖掘区域医疗中心体系的技术优势和核心作用,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益的提高。

一、研究背景

1.国内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卫生部于2012年2月27日召开了专题新闻会,介绍新农合工作进展情况,卫生部农村卫生司司长杨青强调:2011年,全国参加新农合人数为8.32亿人,参合率超过97%,全年受益13.15亿人次{2}。随着国家医改的层层推进,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有望随之快速扩张,医疗服务业将迎来绝佳的扩张机会。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医院为自身生存和发展,医院兼顾自身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形成区域医疗中心,发挥品牌和规模效应,降低医疗成本,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拓展医疗市场,是我国医院管理者探索的方向。

2.国家医改深化区域医疗机构的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要求,设置区域医疗中心是深化区域医疗机构规划内涵,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落实卫生服务公平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卫生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中,对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定位是:为一定区域内居民提供代表该区域先进水平的医疗服务,承担一定的人才培养、医学科研、教学等任务的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同时承担服务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和技术支持{3}。

二、规模经济效应理论概述

规模效应是一个经济学上研究的课题,即生产要达到或超过盈亏平衡点,即规模效益。根据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规模经济指在给定的技术水平下,投入的要素随着组合的磨合期缩减和效率的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从权威的研究和定义来看,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的解释是:考虑在既定的(不变的)技术条件下,生产一个单位单一的或复合产品的成本,如果在某一区间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或递增),那么,就可以说这里有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4}。

三、太和医院区域医疗中心规模效应分析

目前,对于规模经济效应研究已从最初的工业领域延伸到其它行业。将“规模效应”这一经济学理论引入到医疗行业,以太和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实例,选取太和医院2006年—2011年统计数据和相关的财务指标进行探讨研究,引用相关数据,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成本函数法等研究方法论证区域医疗中心的规模效应。

1.资产规模分析。经过六年的发展,太和医院的资产规模从2006年的5.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3.7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0%。规模的增长,带来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从理论上说,市场集中度越高,大规模企业的市场支配力越强,从而行业利润率越高。医院在发展中应当具有与规模相当的经营效益,即存在一定的规模经济。

医生成长论文例10

1981年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作医疗解散。为了生存,更为了让自己一技之长为民造福,XXX带头坚持创建卫生所,然而,面对XX本地几十家个体医疗诊室机构的激烈竞争要立足就必须迎难而上。事业的发展源于民众的信任,民众的信任离不开自身精湛的医技,为此,他从不放弃学习提高的机会,时刻注意提高充实自己。

首先抓住各种进修函授的机会,参加各地院校举办的各种医疗培训学习。他带着临床中的各种疑问、难点、虚心向导师求教,对把学到的技艺付诸实践,更好地解除患者病痛,服务于病人,而形成了一个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

XXX,从未进过正规的医学院校,启蒙于师传口授,在多年的“赤脚医生”临床中,带着临床实践中的疑问参加短期医学培训,在临床中自学,自费购买了几万元上千册的医学书籍,订购二十余种医学杂志,一有空余时间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摘抄各种医学知识图卡。为了系统学习中医学,1985年参加了光明中医大学骨伤科系统函授学习,坚持一年中抽四个月时间到南宁听面授课,经四年系统的函授学习后,取得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骨伤科急救学、骨伤科基础理论等14门单科合格证书,终于1989年毕业,成为一名具有专科学历的医务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毕业后,把学到的中医骨科理论用到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总结,认真地辩证诊断,严格按国家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观察制订临床资料,再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总结。1989年,XXX的《脚踏整复法治疗陈旧性肘关节脱位》论文首次获国际中日骨科优秀论文奖,从而取得了一个个喜人的突破。近几年,卫生所负责XX镇解放社区、永安东路一段的计划免疫工作,在镇保健所的指导下,积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按时填好各种表册。并且按传染病报告制度,承担管辖范围内的病情管理及报告工作。几年来,计划免疫工作都走在各社区、村委的前列。

为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了落实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吴医生积极动员群众参加新农合,做好参合群众的费用收缴,全村委2007年至2008年共收上参合金64370.40元,参合率达88.30%。

为了更好地解除骨伤患者病痛,提高发掘壮族骨科医药遗产,1993年10月5月经上级卫生部门批准筹建了XX农业骨科医院(与农业行政村卫生所同时并存),XXX担任骨科医院院长兼卫生所所长。业务发展后,XXX更热情地为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及各种骨折、骨病患者解除病痛,同时根据“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发挥自身壮药治伤接骨医技,同时引进先进现代医技,开展了手术整复内固定,颈肩腰腿痛等专科业务,大大提高了大家的专业水平。

XXX所师承的壮医药疗效确切,为他在临床实践中研究壮医药提供了可靠的客观现实和现实基础。但由于是口授师传,没文字记载,得不到系统的发掘整理和文字总结。为了对壮医药深入的研究,以唯物辩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XXX虚心对师传的壮医药实践经验进行科学验证。依靠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整理壮医药。

首先是整理壮族草药治疗骨伤。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除重视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外,同时重视从整体出发,通过四诊八纲,综合全身及局部症状,辩证论治,内外用药,以促进肿胀消退,气血流通,代谢增强,加快软组织的修复,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骨折早、中、晚期的内外用药是传统中药。而壮药在治疗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应用中更优于中药。

在探讨治疗颈肩腰腿痛范畴中,XXX医生先后拜北京光明中医骨伤医院院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秘书长韦以宗教授,原广西中医学院院长、广西中医骨伤科研究所所长韦贵康教授,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等各名家流派为师。前往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骨伤科研究所等地多次进修手法推拿及小针刀疗法,吸取各家之长。

通过从师学习进修,认识到软组织损伤,特别是脊柱软组织损伤与其出现的脊柱相关疾病已由颈肩腰腿痛范畴,发展成为70多种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病因治疗理论,涉及到多个临床学科。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是脊柱力不平衡而导致肌张力失衡,骨关节轻度移位压迫、刺激周围的血管神经,从而引起相应的组织脏器病变,仅颈椎病就有眩晕、头痛、耳鸣、视力异常、肩痛手麻、血压异常、心律不整等。由于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大学课程中尚未开设,许多医院亦没设立此科室,再加上媒体对这门新学科宣传甚少,故使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对软组织损伤与脊柱相关疚病的临床实践中,XXX医生着重以现论为指导,则重运用手法推拿,小针刀疗法治疗,辅以壮族草药内服外用,取得良好的疗效,为大批颈肩腰腿痛患者解除病痛。

如壮医药在治疗风湿类疾病(简称风湿病)中,XXX制定了壮医治疗风湿类疾病措施,自拟壮药内外治疗类风湿疾病方剂,形成了自己一整套壮医学治疗风湿类疾病理论。即:一是采用1988年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二是辩证论治;三是壮族草药的应用。故在临床上XXX采用西壮医结合办法探讨治疗风湿类疾病取得了一定经验,在参加全国风湿类疾病学术交流会上,多篇论文获奖,卫生所被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类疾病协作组接收为协作组成员。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及杂志社联合行文给XXX医生,建议向当地政府申办“风湿、类风湿病研究所”,在运用壮医壮药医疗风湿、类风湿病经验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从血液流变学、免疫学和生物学方面进一步研究,以提高传统疗法的科学性,以利向国内外推广。

医生成长论文例11

1981年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作医疗解散。为了生存,更为了让自己一技之长为民造福,XXX带头坚持创建卫生所,然而,面对XX本地几十家个体医疗诊室机构的激烈竞争要立足就必须迎难而上。事业的发展源于民众的信任,民众的信任离不开自身精湛的医技,为此,他从不放弃学习提高的机会,时刻注意提高充实自己。

首先抓住各种进修函授的机会,参加各地院校举办的各种医疗培训学习。他带着临床中的各种疑问、难点、虚心向导师求教,对把学到的技艺付诸实践,更好地解除患者病痛,服务于病人,而形成了一个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

XXX,从未进过正规的医学院校,启蒙于师传口授,在多年的“赤脚医生”临床中,带着临床实践中的疑问参加短期医学培训,在临床中自学,自费购买了几万元上千册的医学书籍,订购二十余种医学杂志,一有空余时间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摘抄各种医学知识图卡。为了系统学习中医学,1985年参加了光明中医大学骨伤科系统函授学习,坚持一年中抽四个月时间到南宁听面授课,经四年系统的函授学习后,取得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骨伤科急救学、骨伤科基础理论等14门单科合格证书,终于1989年毕业,成为一名具有专科学历的医务工作者和管理人员。

毕业后,把学到的中医骨科理论用到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总结,认真地辩证诊断,严格按国家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观察制订临床资料,再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总结。1989年,XXX的《脚踏整复法治疗陈旧性肘关节脱位》论文首次获国际中日骨科优秀论文奖,从而取得了一个个喜人的突破。近几年,卫生所负责XX镇解放社区、永安东路一段的计划免疫工作,在镇保健所的指导下,积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按时填好各种表册。并且按传染病报告制度,承担管辖范围内的病情管理及报告工作。几年来,计划免疫工作都走在各社区、村委的前列。

为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了落实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吴医生积极动员群众参加新农合,做好参合群众的费用收缴,全村委2007年至2008年共收上参合金64370.40元,参合率达88.30%。

为了更好地解除骨伤患者病痛,提高发掘壮族骨科医药遗产,1993年10月5月经上级卫生部门批准筹建了XX农业骨科医院(与农业行政村卫生所同时并存),XXX担任骨科医院院长兼卫生所所长。业务发展后,XXX更热情地为风湿、类风湿、颈肩腰腿痛及各种骨折、骨病患者解除病痛,同时根据“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发挥自身壮药治伤接骨医技,同时引进先进现代医技,开展了手术整复内固定,颈肩腰腿痛等专科业务,大大提高了大家的专业水平。

XXX所师承的壮医药疗效确切,为他在临床实践中研究壮医药提供了可靠的客观现实和现实基础。但由于是口授师传,没文字记载,得不到系统的发掘整理和文字总结。为了对壮医药深入的研究,以唯物辩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XXX虚心对师传的壮医药实践经验进行科学验证。依靠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整理壮医药。

首先是整理壮族草药治疗骨伤。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除重视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外,同时重视从整体出发,通过四诊八纲,综合全身及局部症状,辩证论治,内外用药,以促进肿胀消退,气血流通,代谢增强,加快软组织的修复,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骨折早、中、晚期的内外用药是传统中药。而壮药在治疗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应用中更优于中药。

在探讨治疗颈肩腰腿痛范畴中,XXX医生先后拜北京光明中医骨伤医院院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秘书长韦以宗教授,原广西中医学院院长、广西中医骨伤科研究所所长韦贵康教授,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等各名家流派为师。前往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骨伤科研究所等地多次进修手法推拿及小针刀疗法,吸取各家之长。

通过从师学习进修,认识到软组织损伤,特别是脊柱软组织损伤与其出现的脊柱相关疾病已由颈肩腰腿痛范畴,发展成为70多种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病因治疗理论,涉及到多个临床学科。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是脊柱力不平衡而导致肌张力失衡,骨关节轻度移位压迫、刺激周围的血管神经,从而引起相应的组织脏器病变,仅颈椎病就有眩晕、头痛、耳鸣、视力异常、肩痛手麻、血压异常、心律不整等。由于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大学课程中尚未开设,许多医院亦没设立此科室,再加上媒体对这门新学科宣传甚少,故使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对软组织损伤与脊柱相关疚病的临床实践中,XXX医生着重以现论为指导,则重运用手法推拿,小针刀疗法治疗,辅以壮族草药内服外用,取得良好的疗效,为大批颈肩腰腿痛患者解除病痛。

如壮医药在治疗风湿类疾病(简称风湿病)中,XXX制定了壮医治疗风湿类疾病措施,自拟壮药内外治疗类风湿疾病方剂,形成了自己一整套壮医学治疗风湿类疾病理论。即:一是采用1988年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二是辩证论治;三是壮族草药的应用。故在临床上XXX采用西壮医结合办法探讨治疗风湿类疾病取得了一定经验,在参加全国风湿类疾病学术交流会上,多篇论文获奖,卫生所被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类疾病协作组接收为协作组成员。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及杂志社联合行文给XXX医生,建议向当地政府申办“风湿、类风湿病研究所”,在运用壮医壮药医疗风湿、类风湿病经验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从血液流变学、免疫学和生物学方面进一步研究,以提高传统疗法的科学性,以利向国内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