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7:25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例1

随着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4%左右。现实社会中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这就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及归因,重视女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

1.1安稳与实惠心理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铁饭碗”,不会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的风险,这些思想导致了女大学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偏爱心理。实惠也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有部分女生在“大款”、“大腕”面前,放下清高,挽起“款爷”的手臂,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

1.2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1.3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职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1.4焦虑与恐惧心理

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心里非常疲惫。加上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使女生就业受挫的经历更多,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

2产生心理困扰归因

2.1社会因素

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传统教育方式的后果。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己被现代社会所摒弃,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仍左右人们。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造成不少女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工作范围和社会效果,忽视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等。

2.2学校因素

高校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2.3自身因素

(1)不正确的自我定位走入心理误区。有些女生很难给自己正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忽视自身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而是盲目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2)低职业成就动机导致行为偏差。女大学生虽然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但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职业成就动机却较低,有些女大学生将人生幸福寄托在“找个好丈夫”上,将很多精力放在身材、美容、穿着打扮等外在的形象上,而忽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引发心理危机。

3措施与对策

3.1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3.2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3.3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角色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在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3)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例2

1.2高校教育因素。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没能很好地符合市场需求,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类学生来说,过多的学生停留在书本教育上,没有深入到实践当中,尽管有些高校安排学生进行工厂实习,但由于时间原因大部分学生仍未能从中学得太多实践经验,这就造成企业招不到急需人才,而毕业生备受就业压力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现象。此外,大部分高校对于女大学生在求职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做到及时疏导,且缺乏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上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这使得女大学生难以适应严峻的就业竞争,更使得理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难上加难。

1.3专业特性因素。由于理工科学习的特殊性,导致理工科学生最终的工作地点和条件比较艰苦,工作时间不固定,这些客观因素给女生胜任此类工作带来重重困难。很多用人单位考虑到女生在工作岗位中的各种不便,甚至不招收女生,这加剧了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1.4家庭因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多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然而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她们不希望让父母失望,这无疑加大了本就是弱势群体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些女大学生迫于家庭经济的压力,希望找到薪水高的单位,过分地追求待遇,在求职过程中屡遭碰壁,从而产生各种就业心理困惑。

1.5自身生理因素。女性特殊的生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女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多样性,女大学生就业后大多会面临“三M”障碍,这就是“Marriage”(结婚)、“Ma-ternity”(生育)、“Movement”(改行)。由于结婚、生育、家庭、生理等原因造成女性的工作时间频繁中断,并且其总的工作时间比男性要少,加之用人单位需要为女员工支付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这些都是造成用人单位不愿招收女生的重要原因。其次,女性体力弱,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等因素,也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2解决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对策

2.1完善法律支持与保障。当下要解决女大学生毕业难的问题,最主要的措施是制定完善的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法规,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消除市场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建立合理、公平的就业机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益,特别是对理工类用人单位来说,应该减轻对性别的待遇差异。此外,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理工科女大学生提供用能力评定、相对平等的工作岗位,释放理工科女大学生自身的巨大能量。最后,应完善支持女性就业的生育保障制度,分担用人单位录用女大学生时所需的“自然附着成本”,减少企业的用工成本,保障女大学生就业平等的权利。

2.2加大就业心理咨询力度。大学生在经历了三年大学生活后,不免会形成喜欢安逸、逃避困难的习惯,突然面临残酷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或多或少得出现一些就业心理困惑,故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在就业心理指导工作中,更应该加强对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正确的评价自己,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等,使她们能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利,保持良好的就业、择业心态,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

2.3改善传统就业观念。随着经济的改革,社会的发展,女大学生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女性就业最集中的纺织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以及各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岗位如今已大幅减少。与此相适应,女大学生应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多从事其他岗位,尤其是理工科女大学生更应该勇于尝试,勇于展现自己。此外,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强化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主体行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向导,通过各大媒体、互联网络的宣传和监督,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男女平等的氛围。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1-0092-08

收稿日期:2012-11-2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11JJD880026);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大学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案例研究”(BIA11006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妇女、性别学课程和学科建设”(1300—ZK1002)。

作者简介:武毅英(1959—),女,江苏灌云人,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高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经济学、大学生就业、性别与教育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引入

(一)问题的缘起

促进两性平等就业,是当代各国所致力追求的社会发展目标之一。近十多年来,由于高校规模持续扩张,加上经济增长波动显著,大学生就业形势每况愈下,女生的就业状况更令人堪忧:签约率低于男生,平均月薪低于男生,专业对口率低于男生;录用率低于男生,就业质量也低于男生[1-2]。这些现象的存在令不少学者感到困惑: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了就业中的性别差异或性别歧视?是女生自身的努力不够、竞争力不足?还是市场的、观念的、家庭的、文化的,抑或制度的因素导致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难?

围绕女性(女大生)就业竞争力这一主题展开的相关研究已有一些。如:国内学者大多是从女性自身的视角,来分析女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以及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等问题[3-5]。而国外学者对该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人力资本存量角度来考察女性的就业竞争力。此类研究认为,女性在就业市场上所遭受的差别待遇,主要缘于女性的人力资本、工作经历和比较优势等不如男性,因为男性的比较优势在市场生产,而女性的比较优势在家务劳动或非市场工作,雇主的用人大多符合“经济人”的理[6-7]。还有一类是从劳动力市场因素入手来分析女性的就业竞争力。此类研究认为,因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雇主在决定雇佣决策时往往不是取决于对方的边际生产力,而是取决于其个人的歧视性偏好;有的雇主是根据女性总体劳动能力特征(如职业生涯短、教育水平低、经验积累少)不如男性来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还有一些雇主认为女性的流动性和劳动供给弹性更小,更适合于从事工资较低的工作。雇主的行为构成了事实上的职业歧视和工资歧视[8-10]。

显然,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基于女性视角、人力资本存量或从劳动力市场因素入手来探讨两性就业竞争力的差异以及女性就业中的受歧视现象,而真正从社会性别视角来探讨该问题的系统研究仍不多见。基于此,本文首次将大学生同等就业竞争力、就业状况以及性别差异等要素整合起来,试图从社会性别视角来探析大学生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的就业性别差异现象、问题、原因及对策,以期拓展和丰富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二)方法论视角: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一词最早源于英语gender。西方女性主义学者西蒙娜·德·波伏娃、罗伯特·斯托勒、安·澳克利和人类学者盖尔·卢宾等人,都对社会性别概念的阐释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们看来,“社会性别”一词是相对于“生理性别”而言的概念,是文化建构的产物。它代表了两性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差别;两性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境遇差别不是缘于生理差别而是缘于社会差异,即社会通过制度化力量使两性差别合法化并不断地代际复制[11-14]。

社会性别理论由三方面内容构成:一是社会性别差异理论。该理论认为,两性之间的差异是由社会文化所建构而非由生理因素所决定,由社会文化建构起来的两性差异是可以被解构和改变的。二是社会性别角色理论。该理论认为,两性的角色分工不是由生理差异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文化规定的性别符号所赋予的,个体是通过学习社会性别规范来获得其“适宜”的性别身份,个体应成为自主选择性别角色的主体。三是社会性别制度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性别也是一种社会机制,该机制将女性作为一个屈从于男性的群体来建构,它使女性从情感上认可和接受这种屈从关系,使男性在各方面获得优势地位。该制度与权力纠结在一起,控制着社会意识和社会资源的分配,它反对性别制度对女性意识的控制和资源的剥夺。

20世纪90年代“社会性别”理念引入我国,尤其是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之后,该理论逐渐成为我国女性研究、性别研究的重要分析工具。本文将社会性别理论作为一种分析视角,用于分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方面有其合理性:其一,社会性别视角并不等同于女性视角。女性视角是相对于男性视角而言的,是以女性的经验、思维方式或立场为立足点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具有女性主义倾向;而社会性别视角不是将女性提取出来,而是将女性问题放在男女两性的关系结构中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以平等的眼光对待两性的关系和发展,其立场比较客观中立。其二,将社会性别理论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一可为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二可为女大学生就业权益发声,更易于实现两性大学生平等就业之构想;三借用其平等意识、差异意识与性别敏感意识的相关理论,可为深入剖析和反思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差异问题提供理论注脚。

(三)核心概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1.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内涵。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内涵较丰富,本文参考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界定为:高校毕业生通过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而获得的、能战胜竞争对手并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岗位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同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5]。就业竞争力是就业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综合。

2.评价指标体系建构。怎样科学有效地调查和评价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状况?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并没有统一现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用人单位需求分析、大学生就业问卷调查和高校就业指导师的评价,建构两套适合本研究调查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中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由5个维度的综合能力指标构成:即专业能力、基本能力、个人品质、求职能力和相关经历。在每个指标维度下再细分若干个具体的能力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表1中的5个维度和31项具体能力指标。根据被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由低到高(1~5分)给自己打分:若非常认可某项指标可打4~5分;若非常不认可某项指标可打3~1分。

其二,大学生就业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就业状况由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两大部分构成,就业质量则由其中的五个相关指标构成。其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显示,就业过程包含投简历份数和求职费用两个指标,而就业结果则包含了就业地区、单位知名度、职业发展机会、工作薪酬、专业相关程度、单位性质和工作岗位性质等七项指标,其中的就业地区、单位知名度、发展机会、工作薪酬和专业相关程度等又构成了就业质量优劣的评价指标。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调查

(一)研究设计及方法

本研究在设计上采用了质性研究(文献法、访谈法)和量化研究(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

文献分析法:根据研究主题搜集国内外相关理论著作及文献,在大量阅读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以及性别与就业等方面对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力求最大限度地占有已有研究资源。

问卷调查法:首先,编制《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调查问卷》,调查高校在校生、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及企业人力资源专员对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看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自评量表。其次,编制《大学生就业状况开放式问卷》对高校应届毕业生与就业指导教师进行调查,搜集有关就业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再次,在前两个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第三套问卷《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状况调查》。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9.0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水平进行分组,考察大学生在相同就业竞争力水平上的就业性别差异状况。

访谈法: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抽取部分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针对就业的性别差异现状和原因进行半结构访谈,以进一步论证本研究的观点和结论。

(二)样本选取与描述

本研究采用第三套问卷《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状况调查》,随机抽取了某省三所高校(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一所地方性本科高校和一所高职院校)的2011届已就业(即签订就业协议或已有明确就业意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定在六月中旬,以保证大部分毕业生已就业且未离开学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20份,每高校240份,回收647份,回收率为89.86%,其中有效问卷608份(部属高校197份,地方高校210份,高职院校201份),有效回收率为84.44%;参与调查的三所不同类型高校毕业生样本数基本持平。在专业分布方面,参与调查的文科毕业生共356名,占总调查群体的58.6%,理科毕业生共252名,占总调查群体的41.4%。在性别指标上,男生共280名,占总调查群体的46.1%,女生共328名,占总调查群体的53.9%。在家庭所在的分布上,参与调查的城市毕业生为174名,占总调查群体的28.6%,来自县镇的毕业生197名,占总调查群体的32.4%,来自农村的毕业生为237名,占总调查群体的39.0%。各项指标比例比较符合当今我国大学生结构分布的实际状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总体就业竞争力的性别差异。经过T检验,发现男女大学生只在就业竞争力的个别维度(个人品质和相关阅历)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总体的就业竞争力水平上并未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男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处于相同的水平上(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2.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的就业性别差异。本研究将样本的就业竞争力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取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中间46%为中分组,并假设各组内两性的就业竞争力水平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其中高分和低分组各165人(为了便于统计,学生人数取整数),中分组278人。具体分组如表3所示。

通过对高、中、低组各组内男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包括投递简历数、就业地区、单位知名度、工作岗位性质、职业发展机会、工作薪酬、就业质量)的比较,我们发现:(1)男生得到一个面试机会平均所投的简历份数少于女生,即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男生更容易获得面试机会;(2)在各个就业竞争力水平分组内,在东部发达地区就业的男生比例皆高于女生(如图2所示);而在其它地区就业的男生比例则低于女生(高分组男生所占比例为11.0%,女生为15.2%;中分组内,男生所占比例为10.0%,女生为29.7%;低分组内,男生所占比例为19.5%,女生为26.9%);(3)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在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就业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而在国有企业和民营、私营企业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4)在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男生在全国知名和国际知名单位就业的比例高于女生,而在不知名和当地知名单位的比例则低于女生;(5)在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男生就业岗位的职业发展机会普遍高于女生;(6)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男生的月薪高于女生;女生的月薪甚至低于就业竞争力不如自己的男生;(7)女生的就业质量不仅低于同等竞争力水平下的男生,而且还低于比自己就业竞争力水平低的男生。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在相同就业竞争力水平上,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普遍不如男生,在就业中未得到平等对待。

3.不同类型高校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上的就业性别差异。选择第三套问卷《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状况调查》,分别对三所不同高校2011届毕业生进行分性别、分专业、分学历层次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1)部属高校:同性别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越高就业质量也越高。在就业竞争力相同的情况下,男生比女生在求职过程中得到一个面试机会所投简历份数更少;女生的就业质量既低于同等就业竞争力的男生,又低于就业竞争力水平低于自己的男生;

(2)地方高校:在就业竞争力相同的状况下,男生得到一个面试机会所投简历份数少于女生;男生的求职费用低于女生,尤其是同在低就业竞争力的状况下,女生与男生的求职费用差别更明显;男生的就业质量优于女生,尤其是在低分组内男女生间的就业质量差距更明显。

(3)高职院校:在就业竞争力相同的状况下,男生得到一个面试机会平均所投简历份数较少于女生,但高就业竞争力与低就业竞争力水平下,同组男女生之间差异较小,中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男女生之间差距较明显;在就业竞争力各分组内,男生的就业质量得分均高于女生,但只有低分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4)各类院校间的共性与差异性。共性表现为:在就业竞争力水平各分组内,女生获得面试机会所投简历份数更多,显示女生比男生更难获得就业面试机会;女生的就业质量普遍低于男生。差异性表现为:部属高校中,女生的就业质量低于就业竞争力水平比自己低的男生;地方高校中,低分组男生的就业质量明显优于女生;高职院校中,越是低分组的女生就业质量越低于男生。

总的来看,男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差异只表现为能力维度上的差异,而不是水平上的差异,并不存在女生就业竞争力不如男生的情况。在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女生的面试机会、工作起薪、单位知名度、岗位发展机会、就业质量等均不如男生,显示就业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仍较为严重。

三、成因分析:基于社会性别差异视角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诸方面均不如男生,很多用人单位以及社会众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因为女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如男性所致。但本研究的调查却证实,即使在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女生的就业状况也远不如男生,甚至还不如比自身就业竞争力差的男生。如此不平等的现象是何种原因造成的?

就直接原因而论,用人单位方面,除了顾虑女生因生育问题造成经济损失之外,还认为女生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能力素质都不如男生;从女生方面看,虽然意识到自身在求职中的特殊性,但在择业过程中多数女生求职动力,即期望值与职业目标普遍低于男生。

就深层原因而论,就业中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与存在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制度等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关系。而社会性别文化则是众多影响因素中最根本、最不可忽视的真正根源。社会性别文化如同割不断的历史,经过历代的积淀,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在家庭、教育、就业中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具体而言,以下四个方面是导致就业性别歧视的深层次原因:

一是“男强女弱”的社会性别观念桎梏,将女大学生塑造成弱者形象。尽管今天“男强女弱”的论调已日渐式微,但此观点仍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社会性别是由社会文化不断培养和塑造的结果。在对男女的角色期望上,社会希望男性刚强自立,取得较大的成就,而希望女性温顺体贴,做好坚强的后盾。两性渐渐接受了社会性别观念,并形成固定的社会性别角色。就业性别歧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将两性的生理差异无限扩大到社会就业领域,将生理性别差异等同于社会性别差异,进而得出女性不如男性、女性应接受男性支配的结论[16]。人们普遍认为在高校毕业生中男生比女生更能胜任工作,且社会总以男生的优势去比较女生的弱势,看不到女性大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因此,用人单位当然更愿意聘用“能力更强”的男生。而女大学生也深受传统性别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也认为自己能力不如男生,从而降低对自身的期望。

二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观念限制,将女性定位于辅助地位。传统社会性别有“男主外,女主内”的意识,认为男性应专注于事业和工作,为家庭提供主要的经济支持;而女性应专注于家庭并“相夫教子”,扮演好“贤内助”的角色。“相夫教子”与“贤内助”将女性定位为男性的辅助地位,也是传统性别观念赋予女性一生最重要的责任和最高的人生价值,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这种观念早已成为社会群体心理[17](P203)。这种心理认识一方面让女性在工作中更多处在卑劣地位,月薪的性别差异就是其中一个表征;另一方面,由“相夫教子”衍生的辅地位很难从人们的观念中消失,因此关键岗位总是倾向于安置男性,进而女生的就业发展机会也就明显不如男生。

三是社会和家庭角色冲突,致女大学生就业面临两难抉择。受过当代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虽然也有人生目标需要实现,但在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长期影响下,一旦她们进入社会就必然要面对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冲突和抉择。一方面她们作为社会成员中的劳动者,接受与男性统一的雇佣者的工作考核,面对和男性统一的衡量事业成功的标准;而另一方面她们又要在家庭中肩负生育、照顾子女和料理家务的责任。女性在较长的时间内须承担着男性所没有的、繁重的家庭和工作责任,但社会却只会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她们的劳动价值和工作业绩。正是这种分工的差异性和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在不断强化着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和职责的同时,进一步弱化了女性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价值。这种角色文化冲突置女大学生于择业和就业中的不利和被动地位。

四是社会化过程中的性别角色教育,对女性产生负面影响。从学前教育开始,经过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多年的学校教育加上家庭教育,两性的社会化过程和对社会性别的认同产生了分化。儿童是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和社会的,男童在游戏中意识到“坚强、竞争、勇敢、聪明”是自己应有的品性,而女童也认识到“灵巧、温柔、忍耐”是其应有的特质[18]。儿童在成长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思维、情感和期望,以求符合其所观察到的、被认可的性别范式,此过程不断复制并逐渐内化为两性的自觉行动,成为文化并长期积淀在人们的意识深处。这种由家庭到社会再到学校的性别文化熏陶和性别角色教育,还进一步影响到其大学的专业选择以及之后的就业选择。从影响专业的选择来看,女生因“文静”、“力量小”而适合选择写、说、画之类的人文、社科专业,而男生因“勇敢”、“力气大”、“善思考”而选择技能型、思索型、创新性和难度大的理、工科专业;从影响就业的选择来看,女生因需要照料家庭而选择安稳的工作,而男生因专业理想而选择挑战性的工作。长此以往,便自然形成了硬性的两性区分,工作中的男强女弱、男主女辅、男智慧女单纯的模式,深度影响了女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和对未来发展的评估,并最终影响了她们的就业状况。

四、以性别敏感发展理念促进两性平等

就业

以上分析表明,两性差异既是生理上的差异,更是社会建构的差异。同等就业竞争力水平下的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不仅折射出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等诸多种因素的影响,更折射出由社会建构的性别文化因素影响下的深刻烙印。由此看来,在探讨两性大学生平等就业方面,还必须适当引入先进的社会性别概念和理念,如“性别敏感发展”等,借以建构新的社会性别文化,以促进两性的平等就业。

“性别敏感发展”理念十分强调社会性别意识的提升和女性的参与[19]。对于其内涵的解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既要从人的高度敏锐地感知到女性具有与男性共同的发展权利与需求,又要从性别的视角敏锐地意识到女性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独特问题及其独特的需求;第二,重视性别差异但不为其束缚,应动态、灵活和适度地把握性别差异,既不夸大性别差异,也不对其进行刻板化的理解;第三,当性别差异与男女两性平等、全面自由的发展相关联的时候重视性别差异,而与此相关性不高的时候忽视性别差异;第四,性别敏感发展是在汲取已有社会性别文化中的合理因子、剔除其消极因素的基础上,重构的一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女性发展理想,其终极追求是实现独立自主的两性和谐发展[20]。简言之,性别敏感发展就是在肯定男女具有平等发展权利的前提下,彰显两性差别,强化性别意识,从而使女性在发展中受益,最终达到社会性别平等[17](P235)。

在高等教育领域推广“性别敏感发展”理念可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其一,全面客观承认差异原则。“全面”意味着既要承认自然的、无法改变的生理差异,又要承认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导致的、应该弥补的社会差异;“客观”意味着既要批判传统性别差异观,又要批判机械的“男女都一样”的性别观,前者是一种显性的性别歧视,后者则是一种抽象的性别平等,两者皆是对性别差异的本真存在的歪曲,都无法达成两性的平等、和谐发展。其二,实施差异平等原则。社会不仅应该为妇女过去所受的不公正待遇给她们以补偿,而且要清楚阻碍今天女性进步的社会经济和法律障碍,即历史文化因素造成的男女两性发展差异,只有通过差异方式来对待和弥补,才能有助两性和谐发展的实现;女性的生理特点,也要求赋予其独特的权利及满足其独特的需求,才能让事实上的男女平等成为可能。其三,坚持区别对待差异原则。对无法消除的生理差异就坦然接受,对男权社会强加于女性的、不利于女性发展的负面特征应坚决去除,对历史文化中形成的、有利于女性发展的、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优秀特征仍继续保持和发扬。

性别敏感发展要求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维护性别平等。因此,性别敏感发展的理念要在全社会得到贯彻落实的话,就需要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并将性别敏感发展理念付诸实践。国家层面上:国家在制定政策和修订法律条文方面,应重视宣扬性别敏感社会文化,发展性别敏感决策体系,健全性别敏感法律制度。教育的职责绝不只是适应时代的变革,更要对充满矛盾的时代施加积极的影响。因此,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积极开展性别敏感教育,建设和谐的校园性别文化,构建平等就业的扶持机制等。从女生角度:应培养自身的性别敏感发展意识,增强自身获取平等的能力,

总之,对女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和平等就业的思考,既要跳出“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窠臼,又不能只局限于追求形式上的男女平等,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去科学、合理地定义男女两性各自的价值所在。提出性别敏感发展的构想,主要是为了彰显两性差别,强化性别意识,肯定两性的平等发展权,从而使女性在发展中受益,最终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目标。

参考文献

[1 罗惠文,等.2010届妇性大学毕业生签约分析. [EB/OL]. [2010-03-08]..

[2] 中国妇女报.中国职场性别歧视状况研究报告[EB/OL].[2009-06-15].http:///rp/main?fid=open&fun=show_news&from=view&nid.

[3] 李艳,等.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8):25-37.

[4] 何树莲,梁少群.基于就业市场需求审视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0(36):111-113.

[5] 郑琼梅.后金融危机时代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1(1):117-119.

[6] [美]加里·贝克尔.家庭论[M].王献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9.

[7] [美]雅各布·明塞尔.劳动供给研究[M].张凤林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1.

[8] [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M].曾满超,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5-45.

[9] 赵瑞美.职业性别隔离歧视小议[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16):37-39.

[10] 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5(1):108-111.

[11]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309.

[12] 李银河.两性关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绪论4.

[13] 刘霓.社会性别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2001(6):52-57

[14] Gayle,R.. The Traffic in Women[A]. In Reter, R.(ed.).Toward an Anthropology of Women[C].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1975:18.

[15]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学院学报,2002,25(3):91-92.

[16] 李军峰.女性就业与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J].人口学刊,2006(5):17.

[17] 禹旭才.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教师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18] 李亚妮.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2):54-58.

[19] 赵惠燕.提高科技推广效率的新模式——具社会性别敏感的参与性科技推广模式[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99-102.

[20] 周小李.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122-123.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Undergraduates’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例4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开始普遍存在,社会与市场没有向女大学毕业生提供与男大学毕业生同等的就业机会,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成为非常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是女性就业难理论的现实写照

女性就业难是一个全球性的就业现实,女大学生就业难是这种事实的缩影。女性就业难在国外学术界已经进行过深入研究并取得很多理论成果。菲尔普斯的统计性别歧视理论提出,雇主本着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需要聘用工作效率高和责任心强的雇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雇主总是愿意雇佣有较高预期生产率的求职者担负替代成本较高的工作。布劳格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女性在就业市场上所遭受的差别待遇,主要是因为女性个人的人力资本,包括教育、技术培训和工作经验等不如男性的结果。贝克尔的劳动市场歧视理论以雇主的“歧视偏好”来解释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差异现象,论证了歧视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不一致性。劳动力市场的性别隔离理论认为,性别隔离导致了职业上的女性集聚,产生了所谓的“男性工作”和“女性工作”。另外,制度理论认为造成以及维持绝对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互动理论认为人们在求职、应聘、面试、职业安置、评估业绩、升职以及与客户、同事、上司、下属相处时都会有直接和间接互动发生。在互动交往中,人们自动地识别出对方的性别并以此作为交往的前提条件。女大学生作为女性就业群体,在上述理论的背景下,反射出全球性的女大学生就业难之社会现实背景。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原因

女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社会原因,又有体制原因。一是女大学生生理成本。女大学生作为女性劳动者,其特殊的生理与经济成本冲突。在劳动力市场化的前提下,女大学生具有特殊的生理现象,如经期、怀孕分娩期、哺乳期,并且退休早于男性,女大学生承担的生育、家务、家庭照顾工作等与企业经济效益背离,客观上造成成本增加。用人单位在录用人员时从经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会考虑由此带来的系列“损失”,必然会尽量不录用或少录用女大学生。二是社会保障制度对女大学生就业的限制。我国《宪法》《妇女法》和《劳动法》等都规定妇女享有平等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权利,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和具体法律责任,对劳动力市场缺乏监督,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时,往往无可奈何。三是高校教育模式弊端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束缚。我国教育模式强调应试教育,学习好,考试过关就万事大吉,这种办学理念已不适应市场需要,市场需要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人才。四是女大学生自身原因。不理性的择业观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认识问题,部分女生就业期望值较高,把待遇、交通、住房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担艰苦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去工作。就业准备不够充分,虽然女大学生在学业成绩、所得奖项、证书好于男生,但男生在社会实践,社会关系以及就业渠道等好于女生。五是社会原因。传统性别文化导致性别歧视,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三从四德的传统性别文化,根植于全社会各领域,贯穿于政策制度制定、社会资源占有到职业性别隔离。女大学生就业选择被人为地局限于一定行业和职业,以致产生专业不对口、竞争激烈和高才低聘等现象。女大学生职业集中于教师、护士、社会工作者、服务等行业。六是经济原因。市场经济的逐利本性是女大学生就业难存在的经济原因。价值创造与创造者体力、智力和精力密切相关,女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与男生相比,往往处于劣势。

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

女大学生就业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突出表现为就业难,必须通过一定制度安排与相应举措使这种不平等控制在理性的范围内,为女大学生就业难寻找出路。唯如此才能尽量避免社会冲突,造就最大程度的社会和谐。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在所有情况下,我们总是能够在不平等中找到背叛的原因。”乔纳森.H.特纳也认为,“不平等是冲突的最终根源。”

一是女大学生自身主动调适。树立理性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社会责任感,注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不排斥到需要人才基层、偏远地区及农村去。积极面对就业歧视,努力提高自身人力资源素质,增强心理承受力,勇敢展示才华,把自身资本、能力信息传递给市场。发挥女性优势,寻找就业渠道,大胆创业。主动做好求职准备,提高个人能力及社会经验积累,尽早做好职业规划;二是完善教育体制。开设女子课堂,加强性别教育,塑造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现代女性形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可成立女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就业观念,求职技能和就业心态培训,加强对劳动力市场分析力度,组织专为女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三是营造男女平等氛围。建设以人为本,以两性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性别文化。承认男女具有同等人格和尊严,以权利个性化、选择多样化和向弱势群体倾斜为原则。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监督与救济。妇联与劳动、工商等部门对女大学生创业就行扶持。对女性从业者达一定比例单位,可通过立法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以国家补偿形式消除用人单位后顾之忧;建立女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监督制度;法院和法律援助机构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援助,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益。

参考文献: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例5

关键词: 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就业弱势;社会性别

Key words: frontier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eagerness-to-marry;employment disadvantage;social gender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74-04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婚恋领域也异彩纷呈,“闪婚族”“隐婚族”的热潮还没消退,“急嫁族”又异军突起。在边疆地区人才相对匮乏,各行各业都有待大量人才的投入,然而却出现了大学毕业不找工作忙结婚的“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以社会学的眼光和社会性别文化的视角审视此种现象,分析和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会发现在女性解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旧有的社会性别制度仍旧层层叠叠地束缚着当代女性的发展。

1 曲线就业:“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正在蔓延

“急嫁族”,是指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就业难突出背景下,部分试图通过婚姻摆脱就业困境的女大学生。大四女生中的“急嫁族”人数剧增,除了在网上发征婚帖,有的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她们的口号是“嫁个好老公,少奋斗10年”,并称之为“曲线就业”。①早在几年前,发达地区的女大学生就业难就催生了“急嫁族”,随着就业难的蔓延,人才相对匮乏的边疆地区也出现了“急嫁族”的急剧增多,一方面边疆地区急需人才,另一方面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却不忙工作忙嫁人,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笔者关于边疆女大学生就业的调查与访谈中,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昆明某高校2012届毕业生小李,来自云南临沧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里还有两个姐姐,父母都是文盲,靠耕田种地抚养三个女儿和一双年迈多病的老人,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姐二姐都是小学毕业就辍学在家干农活了。小李说自己是超生的,因为爷爷奶奶想要个孙子,自己的出生给整个家庭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仅仅因为自己是女孩。自己的命运似乎也会像两个姐姐那样辍学和嫁人。但小李说自己不甘心承认女孩就不如男孩,从小一直学习成绩优秀,因为看到村里很多人家得了重病却无钱医治,小李从小就梦想着当医生,12年寒窗终于换来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当接到医科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自己喜极而泣。然而父母却认为女娃儿迟早是别人家的人,用不着上大学,是自己苦苦哀求才换来了上大学的机会。小李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父母证明自己的价值,也想用自己的专业为社会创造价值。然而,临床专业苦读五年,优秀的学习成绩并没能如愿换来理想的工作。小李说,在求职中,用人单位宁愿录用比自己成绩差的男生甚至是专科文凭的男生都不愿意录用自己。甚至有用人单位在面试时提问“是否有男朋友、工作后是否打算结婚生孩子”等问题。在漫漫求职路上,小李既渴望成功,又不得不接受艰难的现实处境。一次次的求职面试,一次次的失败,小李笑称自己已经成为“面霸”,却仍然没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眼看毕业离校的日子越来越近,小李周围的一些女同学开始加入到了“急嫁族”的队伍中。小李说自己本来不想通过依附于一个男人来求得生存,但是在强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自己实在没有求得公平就业所需的社会资源,自己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也成为了“急嫁族”的一员,以此来逃避“毕业就失业”的风险。

在追求“急嫁”的手段上,小李说由于自己没有太多的社会资源,只能在各大婚恋网站上注册征婚,而在她周围的女同学中,这样做的人并不少。笔者在著名征婚网站“世纪佳缘”上,输入搜索条件“女,在校学生”,立刻就有数百页(每页30人)搜索记录浮现在眼前,这“急嫁族”人数之庞大令人惊讶与忧虑。

笔者在访谈与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人的事业就是经营男人”。边疆女大学生普遍来自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在父母双亲含辛茹苦供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女大学生却放弃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一心想嫁做富人妇,把自己的整个命运交给一个男人,以此来实现“曲线就业”,这实在是一种悲哀,也是社会性别文化的倒退。

2 “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的生成环境

2.1 边疆性:边疆女大学生的地域属性 地理环境并非是一个人成长的决定因素,但是,地理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边疆女大学生特殊的出生地不仅决定了她们的地域身份,而且也某种意义地注定了她们的求学旅程。生于边疆地区、又求学于边疆院校,使得边疆女大学生难以回避“双重边疆性”,这主要兼具了两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生源地来自边疆地区,其二,就读于边疆院校。

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生源地来自边疆的大学生,社会资源拥有匮乏、获取困难,就业渠道和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是不均衡的,寒窗苦读后的社会价值回报欠缺。相对贫困的家庭条件导致他们的身份资源和权力资源欠缺,难以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缺少成功率较高的求职途径。

另外,边疆高校远离经济发展中心,限制了边疆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边疆学生的眼界也相对狭窄,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到外地求职竞争力低,就业成本高。

与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相比,这样的双重边疆性,使得这一群体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不幸地滑入了弱势的境地,彻底的沦为了弱势群体。正如有学者所定义的那样:“ 弱势群体是指在资源配置上处于劣势地位,且有困难的某类群体,这种弱势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不仅体现为经济利益的贫困性,也包括权力、信息、能力等诸方面的劣势与欠缺”。②可见,双重的边疆性使得边疆女大学生的弱势困境已然在当下的劳动力市场中形成了定局。

2.2 边缘性: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的偏见 社会性别在本质上是社会对两性在观念和价值方面的看法。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的社会一直建构着并不断再生产着一系列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等等之类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从而形成了一整套表达性别差异的象征和符号。而这种象征和符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层出不穷的人造美女、铺天盖地的化妆品广告、“漂亮等于博士毕业”、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强化着旧有的社会性别制度,都在或明或暗地把女性摆在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媒体力量和舆论导向也推波助澜地强化了不合理的性别刻板印象,男性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女性也把之内化成了自我价值的评判标准。这样一来社会的价值追求就出现了浅薄和浮躁的趋向,婚姻成为跳板,女大学生毕业时分不忙找工作却忙相亲,寄希望于通过婚姻来解决“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处境。

例如,某网站上出现的一则征婚启事:“小女子今年23岁,即将大学毕业,相貌尚且过得去,希望借人生新起点找到终生伴侣。要求:月收入不低于5000元,要有房有车,年龄大10岁都可以接受……”③在女性解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接受了国家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仍然恪守着“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落后性别观念,这何尝不是一种性别文化的倒退呢。

被建构起来的社会性别差异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一种社会分层,社会经由各种制度化的力量形成了两性不同的社会角色。“社会性别可以说是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强调影响性别发展的非生物性因素,尤其强调社会对性别的建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性别的差异是指两性的生物差别经由社会制度化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以及性别分层和性别不平等。”④

2.3 市场经济的选择:用人单位“择男舍女” 在当下的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在机关事业单位人满为患的情况下,大部分毕业生要到私营企业求职,但是私营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在同等条件下更愿意录用男生,这就导致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里雪上加霜的处境。一方面,边疆女大学希望自己能够通过高等教育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往往是“择男舍女”,有时候女硕士还竞争不过男本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人力市场的男性偏好形成矛盾,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荆棘遍地。

用人单位“择男舍女”的选择,往往是因为职业的性别隔离。职业的性别隔离是指根据对“适合于”男性与女性工作的普遍理解,将男性和女性分配于不同的职业,由此导致两性在不同职业中的集中状况。⑤

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的分工发展,男女两性在现代职业中的差异在逐步缩小,但是传统的性别观念仍然存在于现代人的头脑中,并在人才市场中被有意或无意的放大,这使得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被局限于服务业等技能含量较低的职业,而在享有较高待遇的行业,例如工程师、高层主管等既有较高职业评价又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职位,往往在源头上就对女大学生关上了门。

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效益定成败的社会规则大行其道,用人单位越来越优先考虑“用人成本”,期望以最小的成本来换取最大的效益。如前所述笔者访谈到的典型个案,女大学生小李在面试中被询问“是否有男朋友”、“是否有结婚生育的打算”等问题。当女大学生在面试中被问及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茫然,想不明白自己是否打算结婚和能否胜任工作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事实上,这都是用人单位在核算“用人成本”。用人单位在一般情况下认为女大学生由于性别的原因,刚参加工作不久就会面临着结婚生育的问题,用人单位就得提供带薪的产假和哺乳假,这将不符合用人单位追求更少用人成本与更多经济效益的招聘初衷。由此用人单位更愿意招录男性应征者。

2.4 作茧自缚:女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陈旧 由于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社会一直倡导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甚至很多女大学生也赞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也导致边疆女大学生自身的职业成功诉求较低,很多人认为经营好婚姻家庭才是女性最大的成功。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急嫁族”的队伍日益庞大。

在女性解放已经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却还固守着落后的社会性别观念。如果说人才市场“择男舍女”是女大学生被迫接受的无奈,“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表象却并不是女大学生自身的自觉选择。通过葛兰西文化霸权主义的解释可以发现事实背后的操纵者正是男权文化,葛兰西指出:“文化霸权主义是一种文化的和意识形态的手段,社会中的各种统治集团(包括最基本的具有统治权力的群体,并不专指统治阶级)凭借它来维护自己的统治,通过协商建立一种将统治和被统治集团合为一体的意识形态舆论,确保各种从属集团自动赞同。”⑥

按照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主义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以男权文化为中心的传统主流文化里,男性群体,以政治的、文化的以及道德的手段成功地使女性群体接受了男性自己的道德和文化价值标准。通过男权文化的控制,女性接受了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等男权文化思想并且把它们内化成了自身的价值标准。

男女平等已经被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社会仍然奉行着传统的社会性别文化,女性只有竭力地使自己靠拢社会所奉行的主流文化才能不被挤出主流社会,也才有可能被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认可。

这样一来,在妇女解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男权文化仍然通过文化霸权主义的方式重重叠叠地控制了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从而再现了历史上两性权力和地位的不平等。

3 突破边疆女大学生就业瓶颈的路径选择

3.1 边疆高校要着力于推进社会性别教育 性别文化教育,是指教育人们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去看“自然的”性别差异和分工中非自然的由社会结构性、文化性和制度性带来的性别歧视和性别霸权,引导人们摒弃落后的性别文化观念,树立先进的性别文化观念。⑦由于边疆地区受到地域条件的影响,经济欠发达,文化意识形态相对也较为滞后,传统的性别文化和性别刻板印象深刻地影响着边疆女大学生的性别观念,尤其禁锢着她们追求事业发展的梦想,并由此渗透到人才市场在招录中“择男舍女”的偏差取向。

边疆地区远离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边疆高校积极开展性别文化教育有利于使边疆大学生形成平等开放的大视野,能够帮助边疆女大学生冲破一切妨碍男女平等发展的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革除一切影响男女平等发展的理论与体制弊端。边疆高校应该积极应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针对边疆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双方面的特征进行正确的社会性别教育,开展有利于边疆女大学生成长的教育活动,着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的边疆女性人才,加大对边疆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3.2 社会要为边疆女大学生搭建平等就业平台 边疆女大学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她们就业的弱势问题越来越严重,必须及时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社会公平的体现。边疆女大学生人才的充分利用,将会有力地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⑧

应该从社会层面上来为边疆女大学生积极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破除落后的性别刻板印象,倡导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对相对处于弱势的边疆女大学生给予强势关怀,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对男女两性平等就业权的保障。特别是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充分认识女大学生具有细致耐心等优点,充分开发女性潜能,积极提供有利于女性发展的职业平台。

3.3 边疆女大学生要积极构建女性主体意识 确立女性主体意识和社会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母题。人的主体意识萌发于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中对“人”的发现,主体性实际上是表征人的自由状态的概念,因而自由的人即具有主体性的人。⑨从女性主体的角度来看女性意识,它一方面指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指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⑩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是女性发展,改变社会性别中男主女从的认知,从根本上取得男女实际平等的关键。

在落后的社会性别文化中,社会指定女性必须扮演的角色是贤妻良母。当女性牺牲了事业去完成贤妻良母的职责之后,却痛苦地感到自己越来越被推向了社会的边缘,因而面临着一种极其痛苦的处境。女性丧失了经济上的独立性,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并丧失了话语权,成为社会中隐形的“他者”。其存在仅仅是一个区别于男性的符号,其主体意识被男性的规定所磨灭,从而失去其自身的特征。{11}

如果女大学生不能构建起主体意识,甚至把以男权为象征的落后社会性别观念内化为自身意识的一部分,那就永远不能跳出“他者”的存在,从而沦为奴役于男性并证明男性价值的客体,被牢牢禁锢于家务劳动与生育抚养的私领域,丧失了在公领域表达声音的机会。只有女大学生自身积极构建起女性主体意识,形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急嫁”的曲线就业误区。

3.4 倡导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促进边疆女大学生平等就业 边疆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择男舍女”、女大学生“急嫁族”队伍壮大,归根结底还是社会性别文化在起作用。虽然女性主义运动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文化仍然是以男权为主导的文化,这样的文化要求男强女弱,男主女从。我们在高举“男女平等”大旗的同时,却仍然在重复着历史上不平等的性别文化,男性在巨大压力下超负荷工作,女性却被淡出了职场。

旧有的女性学研究容易把女性的不幸归咎于男权统治和男权文化,似乎女性的不幸就是由男性一手造成的。其实,反思这种单向的埋怨,会发现男人并不像之前所想象的那样是“既得利益者”,男性也在事实上和女性一道承受着不合理的传统性别文化的束缚甚至是痛苦,但悲哀的是男人和女人都默默地接受了这种“理所当然”的束缚和痛苦。在这种文化下生活的男人其实一点也不比女人活得轻松。众所周知当今社会中强大的生活压力使得男性的死亡平均年龄比女性早、自杀率比女性高。可见不幸的女人和痛苦的男人都是同样一条社会性别文化的链条所捆绑着的奴隶。

因此我们在讲女性解放的同时,不但不应该把男性看做女性的敌人,而且男性还是真正能够使得女性获得解放的天然的同盟军。只有当男性和女性一道冲出旧的不合理的性别文化牢笼,并且建构起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在尊重男女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实现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平等,男性才真正能够获得充实与平和的内心世界,女性也才能够走出“急嫁族”的误区。

注释:

①搜搜百科:急嫁族,http:///v208853.htm.

②李梅,蒋红缨.西部边疆高校大学生就业弱势分析及其应对,科教文汇,2008-08.

③女大学生毕业不忙工作忙嫁人,要求有房有车,新浪网新闻中心,http://.cn/s/2007-06-19/075213259919.shtml.

④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66页.

⑤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68页.

⑥[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著,阎嘉译,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3,第184页.

⑦吴庆红,网赛扬,开展性别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4.

⑧赵霞.女大学生就业的弱势原因与强势关怀.青年研究,2003-02.

⑨王义军.从主体性原则到实践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⑩刘益霞.从女性意识视角看艾略特小说的女性形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

{11}杨永忠,周庆.论女性主体意识,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08.

参考文献:

[1]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罗慧兰.女性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例6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煤蜕缁岬茸试炊哉庑贫燃右陨福佣苯踊蚣浣拥鼗竦谜庑┤胙Щ幔褰撞阍蛞蛉狈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急燃唇鞘?(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例7

key words: accounting maj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y; framework design                

〔摘要〕 高校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来自传统性别观念、毕业生数量攀升、人才需求矛盾、用人单位成本效益考虑及女生自身因素等方面。我们可以运用能力素质模型、冰山理论,从体现一般绩效水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层、体现杰出绩效水平的深藏能力层、体现女性特质的能力层三个层面,设计高校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框架结构。

〔关键词〕 会计学专业; 女大学生; 职业能力; 框架设计            

会计是通过设置账户、复式记账、会计报表等特有的方法,为组织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的管理活动。货币计量是其最明显的特征。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的计算工具还没有普遍得以应用之前,在我国算盘几乎就是会计的代名词。即便是广泛应用计算机、计算器等现代计算工具的今天,算盘在加减法计算方面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女性在拨打算珠、毕业论文账目登记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延续到现在,女性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数比男性要多得多。

在校会计学专业大学生中,女生大约占 70%,“十个大学生就有一个是学会计的”( 1999 年 6 月 14 日,经济参考报) 。因此,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影响面很大。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中国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受就业大环境、传统观念、用人单位成本效益考虑及女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大挑战。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特别是占较大比重的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更是政府和社会的问题,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从长远看,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与兴旺。因此,提升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非常重要。本文力图分析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的现状及其原因,通过设计职业能力框架,提高其自身能力与素质,从而提升其就业能力。

 

一、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 一) 从调查数据看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统计数据表明,女大学生招生与在校人数几乎与男生各占一半。2010 年南开大学招收女生约占53. 1% ,2006 级复旦大学新生中女生约占 52. 3%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级新生近 1500 人,女生超过80% 。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收的 6076612 名本专科新生中,女生有 3321962 人,约占 54. 7%。女大学毕业生是我国优质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她们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为了解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以及她们的需求和期望,2009 年,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主持并委托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开展了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

选取的调查样本较有代表性。从地域看被调查的女大学生,40%多来自北京高校,其余来自上海、天津、西安等大城市。其中 55. 3% 来自城市,44. 7%来自农村。从学校情况看,来自重点院校的被调查女大学生比例高于非重点院校。从学历层次看,被调查女大学生学历从大专到博士,其中 7 成是本科生。从所学专业来看,经济学类比例最高,占27. 4% ,其次是文学类 19. 2% ,再次为 法 学 类15. 4% ,工学类、理学类共占 24. 4%[1]。该调查从求职经历、求职感受、求职中遇到的困难、应对行动、创业难题、对就业政策的了解、需要的帮助等方面展开,该调查报告表明,56. 7%的被调查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 9% 的被调查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1]。

很明显,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调查包含在经济类专业 27. 4%中,是所调查专业中比例最高的。再按照教育部教育计划司 1999 年的资料,全国1032 所普通高校中,就有 488 所设有会计学专业;在全国 800 多个本科专业中,会计专业目前的招生人数是最多的,在校学生人数也是最多的; 还有 546所成人高校设置会计学专业; 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在校学生总计 560 多万人,而会计学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就有 53 万人( 见 1999 年 6 月 14 日《经济参考报》) 。因此可以推断,从专业来看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在调查中占有几乎最高的比重。也就是说,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在求职中较男性机会少,受歧视现象相当严重,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 二) 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原因分析         

-->              

 调查数据及现实情况表明,女大学生就业情况面临挑战,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性别观念影响、毕业生数量攀升、人才需求矛盾、用人单位成本效益考虑及女生自身因素等的影响。

1. 传统性别观念影响。我国传统观念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影响久远,虽然政府积极倡导男女平等,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就业中性别歧视、重男轻女现象仍屡见不鲜,91. 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理工科女大学生“经常”感受歧视的比例最高[2]。就业机会较少,4 成被调查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理科类和硕士生感觉更困难。

2. 毕业生数量增加。2009 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611 万,2010 年 630 万人,2011 年为 660万人,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受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等的影响,经济滑坡,工业破产倒闭,失业率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与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毕业生相对过剩。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占较大比重,其就业情况自然不令人乐观。

3. 人才需求矛盾。受“重商主义”的影响,有些学习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化工化学的学生不愿意到工业企业工作,形成工程技术人才缺乏,而会计学等一般层次经济管理人才存在较大剩余。

4. 用人单位追求经济利益。会计学专业岗位分工明确,女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很快面临结婚生子等特殊阶段,按照国家规定,女职工生育期间享受正常的工资待遇等,且由所在单位负担。很多用人单位考虑到经济利益,不愿承担由此增加的误工成本等,因此同样情况下不愿意接受女大学生。

5. 女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影响。尽管在校会计学女大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优于男生,且具有细心、安稳、坚韧等特质,但在大胆做事、开拓精神等方面一般不及男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框架设计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尽管造成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自身因素是最关键的、第一位的。因此,借鉴能力素质模型及注册会计师能力框架指南,结合女性特质,构建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框架,苦练内功,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是提升其就业能力的关键所在。

( 一) 能力素质模型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能力素质模型( competency model) 也称为胜任力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总和。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大卫•麦可利兰( david mcclel-land) 博士。他将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能力素质,并进一步表述为:“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杰出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包括知识( knowledge) 、技能 ( skill) 、自我概念 ( self - concept) 、特质( traits) 、动机( motives) 5 个层次。1973 年,麦可利兰提出素质冰山理论,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真正能够把优秀人员与一般人员区分开的是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因此,麦可利兰把不能区分优秀者与一般者的知识与技能部分,称为基准性素质( threshold competencies) ,也就是从事某项工作起码应该具备的素质;而把能够区分优秀者与一般者的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称 为 鉴 别 性 素 质 ( differentiation competencies)[3]。

( 二) 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框架设计                 

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框架是指其顺利完成会计工作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和素质架构。依据能力素质模型和冰山模型及层次分析理念,借鉴国际经验及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指南,结合女性特质和会计学专业特点,构建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框架,包括三个层面,即体现一般工作绩效水平的会计基本知识技能层、体现杰出绩效水平的深藏能力层、体现女性特质的能力层。

1. 体现一般绩效水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层。体现一般工作绩效水平的会计的基本知识技能是胜任会计工作的专业能力,具体包括会计学及相关经济、金融、税收、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准素质能力。上述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大学期间的课堂理论学习与课程实践来获得。只有很好地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将来的实践中运用自如,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科学高效地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为决策层提供有用的信息。会计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只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了会计等相关专业知识,再加上实践中的不断总结积累感悟,才能很好地胜任会计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获得上述知识与技能的优劣程度,取决于自己的学习努力程度。实践表明,女大学生在校学习认真、刻苦、仔细,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2. 体现杰出绩效水平的深藏能力层。依据冰山理论,深藏能力往往隐藏不露,是拉开绩效档次和体现能力差距的较高能力层次。该层次的能力也是当前就业中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考察点,这些能力包括观察与记忆能力、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与总结提升能力、团结协作与创新能力等。

( 1) 观察与记忆能力。会计专业的观察能力是指全面、正确、深入地观察被核算对象的能力。观察能力是会计人员收集会计信息、获得对会计对象感性认识的基本心理素质,是保证顺利完成会计工作、取得会计业绩的重要心理因素。敏锐的观察力使会计人员能够利用表面上微不足道的线索取得显著的会计成果。记忆能力是对已经知道的

--> 东西能够记住,并在以后再现或在记忆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正确性和记忆的备用性。记忆是会计专业知识的仓库,它为思维提供原材料。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人员主要与数字打交道,会计人员在思考问题时所应用的数字等材料大都来自记忆,具有较好的记忆检索能力是优秀的会计人员必备的。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记忆力强、观察细心,在此方面较占优势。

( 2) 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一般认为组织协调能力要包括组织能力、授权能力、冲突处理能力、激励下属能力等。沟通能力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通畅的能力。会计是为组织提供决策信息的、以资金为纽带的管理活动,业务内容涉及与本单位有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各部门与组织,既包括单位内部各部门,如计划、人事、生产、营销、后勤服务等,也包括单位外部的主管部门、银行、税务、审计等。单位内部的预决算、日常的财务工作与会计核算等,会计部门不可避免地与内部的部门发生业务联系,需要协调与沟通。本单位与上级主管部门、银行、税务、审计等部门,也存在较密切的业务指导与业务联系,更需要较高层次的组织协调与沟通。当然,会计部门内部各个不同岗位之间也需要沟通与协调,才能更好地做好会计工作。因此,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女大学生仅仅完成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是不够的,应该加强锻炼,提高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更重要的岗位,真正参与到单位的经济管理中。

( 3) 语言文字表达与总结提升能力。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口头表达能力,就是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运用最生动、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听者,对听者产生最理想的影响效果的一种能力。书面文字表达能力,就是将自己的思想,运用书面文字表达方式,使其系统化、科学化、条理化的一种能力。从事会计工作,需要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会计工作涉及面广,与内外部人员打交道多,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助于上述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的实现。另外,锻炼书面的表达能力有助于总结提升能力的培养。会计人员个人及单位工作情况的总结、工作经验的总结提炼、体现理论水平的工作论文的撰写等,都需要较好的书面总结提升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在竞争中非常占优势,往往成为很多年轻的会计人员很快得以晋升、提拔的制胜砝码。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在口头表达方面基础较好,稍微加强就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在书面表达、总结提升方面,需要加强训练。所谓总结提升就是对以往的知识、工作、学习过程等进行梳理,从中吸取对于自身发展有益的信息与资源,从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充分利用,达到提高学习、工作效率,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总结提升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长期有意识的培养获得的。根据从事会计专业相关职业的人员的经验描述,及时总结过去的资料、信息,对一段时间内的过程进行梳理提炼,形成书面文字或报告,对于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将来的职称晋升,尤其是高级职称的晋升是考评结合,除了考核工作业绩外,还要通过、课题研究等指标评价其综合水平。从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社会调研实践和已毕业大学生的反馈可以得出,总结提升能力对于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而言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作为基层会计从业人员,其主要任务是做好记账、算账、报账等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而作为财务主管、经理等管理人员,工作重点在于对下属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总结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反馈意见,同时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由此可以看出,领导职务更注重总结和分析能力,工作内容侧重于分析和报告。一个会计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也在于运用自己丰富的财务知识和经验,在纷繁复杂的会计资料中提炼出企业决策相关且有用的信息,并以决策层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向上汇报,而对于此总结提升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 4) 团结协作与创新能力。

团结协作是日常工作基本规范之一,它要求员工在业务活动中,要互相支持、互相协作、互相配合,顾全大局,明确工作任务和共同目标,在工作中尊重他人,虚心诚恳,积极主动协同同事搞好各项业务等。任何组织都比较重视员工的团结协作精神,一项工作要很多人或很多部门共同完成,这需要大家的相互配合。会计工作岗位既分工明确,又相互联系、互相承接。从凭证制作到账簿登记,从成本计算到财产清查,直至会计报表,各环节密切相连,需要各岗位的会计人员通力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提供准确、及时、有用的会计信息。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能力与总结提升能力密不可分。表面看起来,会计工作按照会计准则、规范等开展,会计部门是会计规范的执行部门,谈不上创新。其实,会计工作同样需要创新。会计专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在运用会计知识和理论,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高校会计学女大学生应积极整合所学知识,注重吸收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激发创新思维,培养锻炼创新能力。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经济中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需要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思辨式地看待问题。

 

3. 体现女性特质的能力层。

女性特质能力是能够体现女性特有魅力和优雅气质的素质。该能力层主要包括优雅的气质、稳健做事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女性的优雅气质指的是女性特有的一种风格内涵。美国著名剧作家罗伯特•费希尔曾经说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女人的优雅是那种端庄稳重、落落大方、不紧不慢、不卑不亢、美丽谦和、睿智机敏、谈吐儒雅、清新悦目。拥有优雅气质的女性更容易获得有效的沟通、更容易组织协调和获得认可。女性的优雅气质往往通过自信、谈吐、妆容和着装等表现出来。

会计专业女大学生要培养个人的优雅气质,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不要忽视仪表,作为女性,在社交场合,必须注意仪表的端庄整洁; 不要自视清高; 不要斤斤计较; 不要惧怕显露真实情绪,不论什么样的喜怒哀乐、柔情蜜意,都不应加以隐藏; 保持幽默感; 仪态端庄,充满自信; 对别人给予信任和关心,热诚与关怀; 接受自己的面貌,每一个人在性格或外貌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和优点,要善于加以发挥。稳健做事能力主要体现在做事细心、认真、谨慎、一丝不苟。女性的生理及心理形成女性会计人员的细心、敏感、认真及负责的特质,女性天生比男人敏感,而具有细致的观察力。女性在情感的表达和感知方面,具有男性无法比拟的优势,女性直观能力强,对事物的观察更为细致、敏锐和准确。同时,女性还有超强持久的耐力和超前的想象力等优势。

另外,女性做事思考周密、谨

--> 慎,风险小。自我控制是指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一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有比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但是更加需要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这样才能使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真正发挥作用。总之,女性善于言辞,沟通能力强; 她们善解人意,有丰富的情感以及对他人情感的感知力,待人接物讲求分寸,为人随和。此外,女性忠于家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庭、企业,工作认真执着,形成其定力较高、稳定性好的特质。上述特质是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优势。

 

三、结语                   

会计学专业是很多高校普遍设置的专业,女大学生占 70%[4],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依据能力素质模型、冰山理论设计的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框架结构,尚不尽完善。希望这一框架结构能在女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其自身也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国妇联. 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r]. 2010. 8.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例8

关键词:女性学;女大学生;价值观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2016年底,在中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就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就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而言,据《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女大学生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可以说,未来的她们无疑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面对当今社会的复杂变化,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面对审美看法、学业态度、就业选择、自身安全意识、婚恋价值观等关乎今后人生方向的重要考量,女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困惑和彷徨。本文拟从女性学域提出对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探解路径,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提出

2015年,复旦大学国家网络传播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2]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婚恋观展开全面调查,调查数据显示,40.2%的人会关注女大学生是否应该接受被包养这样的道德伦理问题;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则显示,59.2%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是可以让自己的人生走捷径……[3]当今中国,恰逢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在急剧社会变革的同时社会问题丛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并没有相应带来性别平等情况的改善,相反情况可能不进反退。在很多人都说“在中国男女已经足够平等了”的时候,数据显示却给出人们另一个答案:世界经济论坛的《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中国排名第99位,再创新低[4]。这说明当前中国社会的整体氛围对女性来说并不理想:从出生时的“弄瓦”①、非自然选择性别;入学时失学女童增多、未成年人频发;就业时面临的职业性别隔离和性别歧视、职场性骚扰、升迁发展的玻璃天花板;面临婚姻时的剩女难嫁、老公出轨、家庭暴力、离婚贬值……面对如此不乐观的现实状况,女大学生更多的是困惑和手足无措。整容之风盛行、妇女回家的呼声渐起、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越来越有市场,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遇到了新的挑战。究其原因,一方面,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我们;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转型发展,各种思潮汇聚、各种诱惑出现、各种欲望涌动,不断制造出新的女性社会问题。鉴于此,针对目前女大学生中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问题,需要依据女性学理论来探解这些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女性学①(Women’sStudie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高校,如今已经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学科。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求男女学生通修的性别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早已经在普通大学开设。而中国的女性学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妇女女发展纲要》(2001—2010)规定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为重要发展目标。2006年,教育部把女性学专业确定为高校新增专业,并开始招收首届普高本科生②,学位授予门类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属法学门类,女性学专业正式进入国家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后,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女性学课程,将性别教育贯彻到高校,通过以性别为视角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贴近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成长成才的实际,为其释疑解惑,对女大学生走入社会后面对择业、婚姻、家庭等问题有很大帮助。为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自身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培养大学生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价值观念和女性独立自主的人格特点,传播先进性别文化。

二、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分析

在女性学域探解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要考虑三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培养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强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建构,需要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二是要加强女大学生的性别观教育,需要以马克思关于妇女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三要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为基础。因此,本文在研究各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社会性别理论、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石。

(一)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是1976年由美国人类学家盖尔•卢宾(GayleRubin)提出的。“社会性别”在英语中为“gender”,它与“sex”是相对的。Sex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两性存在着性染色体、荷尔蒙、脑结构等纯生理方面的差异,是生理性别,自然存在物;而社会性别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在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等方面的差别,是社会文化在二者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对二者行为角色、气质特征以及社会地位和分工等的社会期待,是文化构成物。社会性别一词用来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5]。通俗点说,社会性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男子气和女人味的社会既定角色模式。比如:男孩和女孩从出生取名的不同;从小喜欢颜色及爱好的不同;成长中性格坚强与柔弱的不同;成年后社会责任的期待不同……所以,世界女性主义运动的教母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一语中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就的。”也就是说,社会性别的男女,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由后天的社会文化制度造就的男女,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为赋予的性别。而这种人为赋予的社会性别差异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正是这种社会文化制度造成的男女性别差异导致了男女不平等。社会性别理论对这种不平等提出挑战,为两性平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女性主义就是女性寻求自身权利的过程。哲学家尚塔尔•墨菲则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我来说,女性主义就是妇女为平等所进行的斗争。”国内一些女性学研究学者认为,从价值观培养角度出发,男女平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应该涵盖在高校教育之中。通过规范高校性别教育的内容,构建社会性别教育的文化,来化解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性别困惑。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女性学”课程,普及社会性别理论,消除女大学生对女性主义的误解,纠正女大学生性别意识偏差,加强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建构,使她们从“男优女劣”“男主女从”的自卑性别心理中走出,不再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定位为“性别弱势群体”,从平等意识、差异意识、协调意识三个维度去建构包括性别观念、性别角色定位在内的健康的社会性别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

(二)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的系统论述女性问题的著作,一般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女性解放理论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经典作家文章中有关女性问题论述的重要概括和经典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女性解放思想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着手,马克思尤其是恩格斯通过独特的实践道路,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女性解放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阐明了女性之所以受剥削和受压迫的根源,指出了女性实现解放和发展的道路。为全世界女性解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对性别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理论深刻强调女性解放的重要性,指出女性解放的前提、基础、条件、内容以及女性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和历史地位。马克思曾经指出:“每一个了解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6]这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争取平等地位提供了理论支撑。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对傅立叶“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7]这一观点很是赞同。女性解放既是女性自身的事业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的事业。只有女性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才能实现。而所谓的女性解放,是指女性不再受父权的压迫,首先在经济上独立,进而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能和男性实现平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疑这将是人类史上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解放事业。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指“主体(即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8]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作为一种接受客体对接受主体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和接受的过程,是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通过有效的接受,社会和社会群体的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就可以被内化为接受主体的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9]这个接受包括知识层面的接受、信念层面的接受以及行为层面的践行三个维度。那么,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就要求教师对社会上一些性别歧视的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女大学生客观地审视生活中出现的性别问题,使她们正确看待不同性别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从被动接受到主观能动接受,从对自身行为模糊困惑到对人生规划有一个清晰定位,最终达到行为层面的践行———也就是形成科学的性别观,进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女大学生价值观问题探解路径

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让女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性别教育,可以使在校女大学生增加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了解,促进对踏入社会后面临问题的反思,使她们今后在面临一些贴近女大学生日常生活与成长成才的实际,诸如性别角色、交往安全、就业发展、身心健康、恋爱婚姻、分手失恋、离婚权益、家庭暴力等诸多挑战时能够自信从容、处变不惊,豁达面对,冷静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惑。

(一)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从审美角度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价值把握。在现代社会,女性被物化被商品化:女大学生找工作要面容姣好身材高挑;富豪相亲要美女没有性经历;小三儿要年轻貌美才能上位……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获得有利的身体资本,为了在婚姻生活中战胜入侵者,为了逾越现有的身份嫁入豪门改变命运,女性不惜整容、隆胸。如果说三寸金莲是对女性的压迫和践踏,那么隆胸、整容与之又有什么区别?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明白社会上这种扭曲的审美现象是把女性当作商品,是对女性尊严的一种消费,是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对女性新的剥削压迫手段和形式。引导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欣赏艺术培养气质,培育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心地善良、乐观自信、关爱他人才是真正的美。

(二)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

职业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职业的态度和追求,是其在职业选择方面的人生态度表现。对女性来说,首先要有自己的职业,经济独立不依附于人,人格才能够独立,获得尊严。现代女性大多接受高等教育,实践证明在智力、能力上并不比男性逊色。但是,在就业市场上女性经常受到各种或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在职业升迁上也仍然存在着无形的“玻璃天花板”压抑。甚至有一度,“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甚嚣尘上,更有政协委员提议“妇女回家”。女性“生活在男人强迫她接受他者地位的世界当中。”[10]25在这些落后传统观念的潜移默化下,在这些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价值偏差的影响下,女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了功利性、从众性等特点。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明白女性要从他者走向自我,不仅要像恩格斯所说的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更重要的是女性自身要有主体意识,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有独立自信的人格,才能打造一个完整的女性自我。

(三)引导培育女大学生正确的婚恋观

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的态度、看法和行为倾向,其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是个体的价值观在婚恋问题上的体现。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观念交替,传统价值观受到西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得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趋向开放化和多元化。恋爱对于大学阶段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冲突,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找个好老公吗?如何对待婚前,未婚先孕了怎么办?失恋了是不是人生的天空就塌了?这些跟父母和老师难以启齿的问题令大多数女同学困惑和苦恼。在女性学域来开展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如何与异性相处,承担起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学会自我保护,尽量减少和避免在恋爱中受伤害;理智对待感情,调整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处理好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近年来,在新时代新理念的冲击下,“大叔控”“试婚”“闪婚”这些与婚恋相关的词是屡见不鲜。“钓金龟婿”“傍大款”“包二奶”等现象也是司空见惯。这些现象、观点和争议对当代女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开设“女性学”课程,让女大学生明白只有自身独立才能获得有尊严的生活,不能依附于他人。正如波伏娃所说:“这条路很危险,因为他一旦踏上这条路,就会被引向被动、迷惘和毁灭,成为他人意志的造物,其超越将会受挫,其各种价值将会被剥夺。”[10]9新的《婚姻法》颁布后更是证明,只有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财富才会给自己安全感。比找一个能给自己幸福的人更重要的是,学会给予自己幸福。而经济的独立、生活的独立、思想的独立,则是获得幸福的必备条件。所以,对于女大学生,在学好本领、成就事业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恋爱观、金钱观和幸福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女性自身独立的人格,才能成长为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青年。

(四)引导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总则”中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现代社会的女大学生而言,自卑、依赖他人,仍然是需要克服改进的弱点。引导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才能树立科学的性别观,不因为性别而自卑脆弱、怨天尤人,面对性别歧视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不盲从不屈从,善于发现自身性别优势,勇敢树立性别自信;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科学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在就业市场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做到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不需要依靠别人和取悦别人,能够客观地评价自身性别的优劣势,正视性别差异,珍视性别尊严,摒弃社会上的物质拜金的观念,抵制消费和物化女性的行为。培育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引导树立科学的性别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她们的主体意识,更好地促进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高等学校女性学课程普及程度提高……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强社会性别理论培训,加强妇女理论研究和高等学校女性学学科建设。提高女性学学科等级,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女性学专业或女性学课程,培养女性学专业人才。引导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11]重视高校的女性学课程建设,通过女性学课程教育来加强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命题。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希望依据女性学理论,从女性学域来探解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问题,将性别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通过在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帮助女大学生增强自信、摆脱自卑、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持经济独立、实现自身价值;指导女大学生正确对待异性关系,处理男女两性的矛盾和冲突,对将来走上社会后如何承担好各自的社会角色进行思考;引导女大学生在面对新的女性问题时,秉持科学的立场和应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她们能够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以自由、独立的女性精神,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既能够肩负起自身社会责任,又能够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从而能够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推动社会和谐有序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复旦《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EB/OL].

[3]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近六成要嫁富二代[EB/OL].

[4]何农.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N].光明日报,2016-10-25(01).

[5]谭兢常,信春鹰.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95:14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

[7]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9-250.

[8]邱柏生.思想教育接受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例9

3.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女性暴力行为原因探析宋胜尊

4.论女性劳动就业权的平等实现刘东发

5.女性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定位的思考朱宪玲

6.嫁得好与干得好:女性婚姻定位与事业定位赵立卫,逯遥

7.寻求平等就业机会--透视女大学生就业难李春玲

8.流动妇女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权益实现情况调查及倡导建议姜秀花

9.独辟蹊径: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都市化特征孙海芳

10.论向警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刘长英

11.论严复的女权思想隋淑芬

12.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野中的女性叶晓川

13.女中专生非智力因素发展探析贺香沛,李莉

14.浅析电信运营商在3G中的经营策略王立勋

15.宋代妇女女性意识的觉醒--读《女性审美文化--宋代女性文学研究》赵连稳

1.关于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细则)的思考莫文秀

2.总结维权经验落实保障措施——关于修改"妇女法"实施办法的几个问题杨大文

3.完善妇女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思考邓丽

4.修改和完善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李明舜

5.完善相关立法,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及相关权益周应江

6.地方反就业性别歧视立法的优势刘明辉

7.论女子院校的十大办学优势雷庆礼,LEIQingli

8.从社会性别视角透析女大学生遭遇性骚扰万琼华,WANQionghua

9.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付红梅,FUHongmei

10."婚外恋"观念的代际差异性和代内多元化石彤,SHITong

11.生育保险制度中的女性关怀和男性责任欧阳和霞,OUYANGHexia

12.企业所有者的女企业家和企业雇佣管理的女职业经理人比较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女私营企业家群体分析李超海,唐斌,LIChaohai,TANGBin

13.印度后殖民妇女史与妇女研究的互动陈义华,CHENYihua

14.越战期间美国妇女和平运动研究综述周启琳,ZHOUQilin

15.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赵艳丽,ZHAOYanli

16.血链的牵绊与挣脱——论新时期家族小说性别叙事中的血缘意义俞春玲,YUChunling

17.裂变的人生扭曲的人性——析《野草在歌唱》中玛丽形象向丽华,XIANGLihua

18.学前儿童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印小青,YINXiaoqing

19.黄遵宪的女性观及"男女同权论"邱远猷,QIUYuanyou

20.论陈寅恪考证"杨贵妃是否处女"的学术意义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李肖,LIXiao

21."世通"舞弊揭秘引发的思考宋胜菊,SONGShengju

22.集团关联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问题分析丁新娅,DINGXinya

23.一种对"能力与素质"的分析角度——中华女子学院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跟踪调查梁克隆,寿静心,宋珂君,LIANGKelong,SHOUJingxin,SONGKejun

24.沉钩探微——读《平等与差异的双重建构——五四妇女解放思潮研究》有感李莉,LILi

1.爱与"母职"——五四时期"女性本质"的解构与建构韩贺南,HANHenan

2.美国职业场所中性骚扰法律制度研究JeffreyI.Pasek,AlanM.Lemer,卢杰锋,JeffreyI.Pasek,AlanM.Lemer,LUJiefeng

3.20世纪俄罗斯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立法的历史演变李明舜,党日红,LIMingshun,DANGRihong

4.论子女对离异父母之损害赔偿请求权韩,HANSudong

5.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平台搭建与路径选择单艺斌,SHANYibin

6.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妇女教育的新推进韩廉,沈波濒,HANLian,SHENBobin

7.贴近实际突出特色切实提高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易银珍,YIYinzhen

8.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社会政策探究李红,LIHong

9.女性领导心理冲突的原因初探王郁芳,WANGYufang

10.中国农村社会性别意识量表的发展与验证杨雪燕,李树茁,YANGXueyan,LIShuzhuo

11.以自我改变为特征的妇女赋权项目的路径探索——基于国际计划与《农家女》杂志社"妇女赋权"项目的实证研究韩央迪,HANYangdi

12.华北村落民俗宗教活动中的女性参与——L村的社会人类学研究刘中一,LIUZhongyi

13.我国台湾地区选举制度与女性政治参与相关性简析陈健,CHENJian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黑人妇女俱乐部的活动郭桂丽,GUOGuili

15.韩国两性平等教育发展及对我国女性教育改革的启示金香花,JINXianghua

16.中国下岗女性创业发展研究——对武汉市的调查罗东霞,关培兰,曾伏娥,LUODongxia,GUANPeilan,ZENGFueHttP://

17.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张敬婕,廖春涛,ZHANGJingjie,LIAOChuntao

18.两位追求真爱的自由女性——安娜与康妮的形象分析向丽华,XIANGLihua

19.英格兰EYFS托幼机构从业人员资制及其对我国幼教的启示赵艳杰,ZHAOYanjie

20.民族主义运动中金陵女子大学学生行为研究张素玲,ZHANGSuling

21.宋代为人母的民事法律地位朱海琳,陈旭,ZHUHailin,CHENXu

22.从移植西方到本土构建:中国女性文化的历史变迁与误区及前瞻——《女性文化学》读后与思考龙其林,LONGQilin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例10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各类针对大学生就业的调查研究持续深入,“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无论是从宏观的教育环境,还是从微观的课程设置和要求上来看,女大学生都因其缺乏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和支持系统,而在男性主导的世界里处于边缘状态。

(一)性别教育的缺失从角色定位上阻滞了女大学生的自我发展。目前,我国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女子院校有着较为详尽的女性课程设置、周全的性别意识教育。而绝大多数的高校性别教育都处于缺失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的短短几十年间,我国的高等学校迅速地完成了教育硬环境的现代化,但是来自于家庭及社会的传统性别文化对女性的影响并不能完全消除。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观影响依然强大,往往导致女大学生对自己角色定位不清晰,不能确定“我是谁”,“我能干什么”。

不可否认,女性大规模涉足本是男性一统天下的领域,与男性一争高低,这本是女性解放的标志之一,也是国家“男女平等”政策有效落实的鲜明表现。但如果我们忽略中国几千年传统性别文化对女性的影响,从而无视性别意识的教育,很可能导致部分女大学生不能认清自己的性别身份,也不知道如何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规避自身的性别劣势。这就容易从角色定位上阻滞了她们自身的诸多发展可能。

(二)性别歧视从观念上限制了女大学生的自强意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发端于20世纪初期。1919年4月,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1924年7月,女高师改为女子师范大学,全校学生237人。此后。女大学生群体逐步壮大。近代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逐步同男子一样全面参与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今,全国各类高等教育的学生总规模已超两千万人,女生数也逾千万人。纵观90多年以来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为女性的个体发展拓宽了渠道,为男女两性平等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契机。

(三)课程设置的无区分从需求上忽视了女大学生的性别需要。自中国女子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之初,高校曾开设了适合女性的修身、裁缝、女工等课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高校课程设置一再地加以调整,时至今日,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已基本难以体现性别区别。当然,如果仅因性别不同而针对男女生分别设置课程,势必容易导致男女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致,且在现实操作中还会增加教学秩序安排上的难度。但是,我们也发现,毕竟女生的生理特点决定了有些女大学生专业的知识点接受速度较男生慢,她们需要反复学习实践才能掌握。而高校教师为了保证一致的教学进度,往往顾及不了女生的这些特殊需求。加之女生天性敏感、羞怯,她们宁愿课下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也不会要求老师给予比男生多一些的辅导。

男女生在专业课领域的不分性别、统一要求,我们无可厚非,因为理应如此。但是一些公修课、公选课的学习无差异要求则有待商榷。例如《军事理论》等公修课程,高校完全有条件安排女生免修,使她们不必要和男生一样花更多时间去学获得此类课程的学分,而有精力选修更适合女生需要的其他课程。当然,女性课程的缺失导致性别教育的不健全,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女性课程体系,才能为实现课程设置的性别区分提供可能。

(四)校园文化的男性化、娱乐化,从氛围上弱化了女大学生的进取之心。“高校是青年学生学习社会性别、性别态度和性别行为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实现社会性别公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对于性别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我国各学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学术、文体、娱乐等各类活动可谓面面俱到,精彩纷呈。但是,很多院校因为男女比例悬殊,文化活动多由男生承办、参与,女生的参与率很低。原先有很多跟女生兴趣贴切的手工、绘画等活动现在早已逐渐淡出校园。高等院校的各项校园活动充满了浓郁的男性气息,体育竞技活动更是如此,很多时候连拉拉队员都难见女生的身影。另外,近年来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化也令人担忧。严肃的政治话题在浮躁的气氛里往往少人问津,而严谨的学术活动也愈来愈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如此由男生主导的校园文化氛围里,女生的主体意识被严重地弱化了。女生们的身影或主动或被动地出现在各类娱乐活动中,出现在为了获得掌声和笑声的某些场合里。诚然,如果确实是为发挥女性文艺特长以带给他人欢乐的活动,我们不能妄加诟病。但是,如果女生的存在仅仅为了给校园提供娱乐,则是女性存在意识的倒退,势必弱化女生们的进取之心。

综上可见,如何为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工作困境缘由中的性别意识的缺失纠偏,就成为一个当前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众所周知。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在性别研究领域展开了一场生理决定论(本质主义)与社会建构论的论争。极端本质主义认为:一切都是生理决定的;而极端社会建构论则认为:一切都是社会建构的,不存在先天的自然事实。

既然对立的两大理论派系争论了近半个世纪,那我们就不能轻易否认谁是谁非。更何况“历史已经在两性之间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差异和深层心理差异”。在高校教育女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其一而走极端。既然社会对性别的期望影响男女最终发展的结果,那么我们的高校就必须尽可能地为男女两性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即宏观层面上,高等教育必须一律奉行性别平等的基本原则,在招生录取的标准、知识的授予范围、就业的政策等制度层面上都必须坚持男女一视同仁。而在微观层面,既然女性天生与男性是不同的,比如,女性体力较男性弱,心理较男性缜密感性就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那么就不应该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赋予其与男性一样的要求。那么,在具体实施教育培养方案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忽视性别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女大学生的未来就业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性别平等教育的完整过程。“男女平等”性别观的真正实现单靠国家制度的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的自我觉醒才是关键。女大学生尚处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高校应适时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加以引导教育,塑造其“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女性形象。

首先,入学前的性别教育。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加大,女大学生因为毕业生就业易于谋得一份工作,而不顾自身的兴趣、特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盲目选择。

其次,入学初的性别教育。女生在刚进校时面对的是男性为主的天地,根本不是想象中的所谓的“半壁江山”。在这个满怀不安、缺乏自信的时期,需要校方给女生以及时的指导帮助。如肯定她们选择高校的智慧和勇气,指出她们的性别特点和性别优势;宣传历史上高校培养的优秀女性所取得过的瞩目成绩,告知传统文化对她们的影响;并引导她们怎样规避自身力量弱等不足,如何发挥富于耐心、细心周到等性别优势去学好本专业等,同时帮助她们尽早地进行职业规划。

再次,学业中的性别教育。大学4年是每一个大学生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于女大学生的教育应该贯穿始终。在专业授课的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女性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和大量的课外活动来教育引导女大学生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

最后,毕业前的性别教育。随着大学学习的结束,绝大部分学生都将面临就业的抉择。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女大学生特别需要来自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一方面要让她们对社会的性别期待有充分的认知和准备。另一方面则要鼓励她们从容面对择业这一人生重要时刻,避免盲目选择以及碰壁后的心灰意冷。尤其在面对性别角色与用人单位职业角色期待发生矛盾时,要教会她们从容应对。高校应通过事例、道理教会女大学生变消极应对为积极进取,用智慧赢得未来。

(二)建立女性课程教育体系。现阶段,各类正规课程仍然是对大学生进行高等教育的基本途径。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教育同样离不开课程教育。“构建高校女性学知识系统与理论体系,形成女性学教材与课程系列”一直就是女性研究领域的不懈呼声。现在有的高校已经在着手实施性别课程教育,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已开设有“女性学”课程,并主编了《女性学教程》等性别教育教材。

针对女性特点,为发挥女性专长、培养女生特有的知识结构,笔者认为建立女性课程教育体系,开设女性课程是当前高校所应重视的。女生课程体系框架同样可以用必修课、选修课和渗透性课程等来构建。女性课程可以包括《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妇女运动史》、《女性形象学》、《女性人际礼仪》、《女性心理透视与调适》、《女性与成才》、《家庭经济管理》等等。

在研究相关院校的课程方案时,我们意识到,如果仅仅通过必修课给女生加课的方式来落实女性课程的话,无疑是给女生的学业添加负担。有研究者建议通过设定专业课男女考核难度的不同来体现性别差异。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与高等教育的性别平等原则南辕北辙,故而十分不妥。毕竟专业学习要求的差异极易导致女生不能全面深刻地掌握专业知识,对她们的专业技能的获得十分不利。课程要求的性别差异可以通过专业课程以外的教育途径来体现。比如除公选课增加女性课程外,公修课就可以体现出男女差异,如《军事理论》课可以不安排女生必修,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等女性课程则对女大学生提出必修要求。

女性课程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实施途径应是向专业课程渗透。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体珊陛别差异,即重视落实学界所倡导的就学生的生理、心理、体能等特点,进行“因性施教”。要注重增加女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教导她们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上则鼓励女生充分发挥女性细心周到的特点,认真掌握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发挥女性的优势,培养出合格的女性人才。

(三)创建体现性别平等意识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起到隐性教育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充分倡导和体现性别平等意识的校园文化,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女大学生给予积极影响:

“男女都一样”的印象。要想让女大学生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性别,最重要的就是她们眼里看到的是女性被认同的印象。事实上,我们校园以及社会其他部门机构的领导岗位上,女性的面孔已不再是寥若晨星;在资深的学术领域里,女性也早就展露锋芒。高校中一支努力进取的女性教职工队伍和一批优秀的女性表率就活跃在女生身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我们能够把她们树立为女大学生的现实榜样,加以大力宣传引导,并开展女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就有可能激发女生的自我肯定感,增强其女性的进取心和成功欲。

“男女都均等”的机会。我们的校园应努力保证性别面前机会均等,减少乃至避免有意无意的各类性别歧视。我们应努力做到,教师挑选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时男生女生不偏不倚;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教师对女生的期望值与男生保持一致;毕业研究生留校做辅导员的选聘也实行男女机会均等。女生如果能够与男生一样享有学校提供的这些同等的发展机会,她们在男生面前的性别优势就能够得到充分彰显,那么她们的自我发展就会获得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空间。

“女生也很棒”的自信。校园男性文化活动向来都是异彩纷呈,专业的、文体的都是别具人气。女大学生因为人数少以及电脑的普及,喜静的她们更愿意“蜗居”宿舍或者出去逛街。为了提升女大学生的自信心,我们不仅需要开展体现女性心灵手巧的剪裁、厨艺展示、书画等传统活动,而且应该鼓励女生积极参与学术科研活动。学校应该通过加大奖励、注重宣传动员等方式,通过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活动,提升女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以期在活动中建立“女生也很棒”的自信。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充满两性和谐的蓬勃生机,才能为女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女大学生就业论文例11

0 引言

长期以来,社会结构一直是男性为主导,女性为从属的形式,自古对女性的定义就是十月怀胎、哺育婴儿、操持家务、照顾老人等主内的行为,因此,当一个婴儿落地,社会就按照这一模式完成对她们的社会化。但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这种观念有所改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劳动力正在由农村向城市、由贫穷向富裕、由农业为主向非农产业为主的方向逐渐地发生转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农村居民的收入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地变化,在这期间,越来越多地农村女性劳动力从家务劳动及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渗入到城市中的各个行业中,使农村女性在职业转换、阶层转变和角色转型中发生了多重变化,这种现象使得农村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同时在农村女性转移到城市的过程中,她们的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因此,更好地了解农村女性的分层现状,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改进了韦伯的三元分层理论[1],结合涂尔干的分层思想,将韦伯原有的“财富、社会、权利”改为“收入、职业、消费”。收入和职业是判断一个农村女性阶层最直接的标准,但是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隐性收入,这个是收入和职业无法用来度量的,所以我们又引入了消费这一个标准,通过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更能够弥补收入和职业的空缺,以这三个标准对农村女性进行社会分层,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中农村女性的社会分层问题。

1 社会分层理论研究

1.1 理论依据

所谓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关于社会分层,马克思和韦伯分别提出了冲突理论和多元分层理论。

1.1.1 马克思的冲突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阶级理论,而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马克思认为阶级冲突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扮演着基本的角色,统治阶级作为资产阶级,他们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被统治阶级作为无产阶级,他们为了生存只能向资产阶级出卖他们的劳动。但是他们之间是存在不平等关系的。哪儿部分人拥有什么职位以及得到多少报酬完全由强大群体来决定。

1.1.2 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

受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学说的影响,韦伯尝试按照自己认为的社会学理论体系来构建他的社会分层理论和方法。韦伯通过社会、经济和政治三个方面进行了社会分层。所谓经济标准,又称财富标准,是指经济市场里社会成员拥有的机会,也就是说经济收入和财富的多少问题;所谓政治标准,又称为权力标准,韦伯认为,权力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即使再遇到反对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自己的意志的可能性”;所谓社会是指个人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与尊重。韦伯的这种“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模式更多地被人们接受。

后来,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则提出可以采用不同的职业和专业来呈现社会的分化情况。

1.2 社会标准

一般说来,人们习惯上用收入和职业两个指标来划分层次。收入的多少往往和他们的职业有密切的联系,不同的职业会形成不同的收入层次,反过来,不同的收入也是来自于特定的职业。根据这些特点,在前人的研究中,学者们利用收入或职业对社会群体进行分层,2001年,仇立平[2]以职业为分层标准,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出在人们心中不同的职业相对应的收入、满意度等情况,整理分析并得出了50种职业的一个综合评价;陆学艺以职业为标准,同时结合收入等因素,对中国农村社会进行分层。后来,有的学者尝试着用消费特征、性别特征等来划分社会层次,其中李培林[3]用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作为划分的依据,将社会人群划分为7个阶层;2010年佟新[4]用性别因素划分社会阶层,分析了已出现的性别间和女性间的分化。

关于社会分层,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当前的学者只关注于农村的整体分层,并且大多数均为理论叙述[5,6],而极少人研究农村中的女性群体的社会分层问题,农村女性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她的分层研究对于更好的了解现今的农村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以往农村的整体社会分层中,学者们仅限于用单个指标划分农村社会阶层问题,或者是依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来进行划分,分层的结果并没有完全用到调查中数据所包含的所有信息,使得得出的结果太过于片面。鉴于此,本文基于大样本数据,尝试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女性进行社会分层,以求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当前农村女性的特征。

2 辛安女性社会分层研究

本文研究的是青岛市黄岛区农村女性的社会分层情况,黄岛区又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青岛市重点发展的区域,本文选取黄岛区的辛安作为研究的对象,辛安作为黄岛的一个郊区,属于农村发展地区,更具有代表性。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6月,辛安本地人口总数为48837人,1945年前出生的老人总数为3090人,学前儿童为2237人。其中原著居民36819人,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人口总数12018人。山东科技大学的本地户口大部分为教师及其户口转到本地的学生,由于这两类人群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的生活水平,所以这些人群将不被考虑在内;另外,青岛市为滨海城市,各种中外合资企业较多,据统计,目前为止,辛安拥有外资企业47家,合资企业13家,并且拥有私营企业2617家,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辛安农村所处耕地大部分被企业征用,现在农村耕地大部分为山地,耕地面积有限,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 一大部分的农村人都外出打工。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部分来自辛安街道办事处,其他的来自于对辛安所处区域的调查问卷,其中,调查问卷共240份,有效调查问卷218份。

通过调查分析,得到下面的表1。

通过表1及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辛安本地农村女性人数约占总女性人数的70.6%,外地转移女性约占19.3%。从个人特征来看,年龄集中在30岁到50岁之间的女性比较多,其中教育程度在中专和高中的居多,且大部分为已婚;从家庭情况来看,需要照顾的老人及学前子女数的均值分别为1.716和1.119,也就是说需要被照顾的老人和学前子女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从农村女性的个人收入来看,均值为2.817,即大部分女性的工资集中在2000到4000之间的比较多;从消费水平看,家庭的月总支出为1658.5元;从就业情况来看,辛安本地女性大多选择本地就业,而配偶则更倾向于外地就业,且就业类型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人居多;同时还可以看出,辛安的私营企业数比较多,这些为辛安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地机会。

更进一步,通过图1可以得知,位于30岁到40 之间的人数最多,且前三个年龄段工资大多数集中在3000到4000之间,而对于50岁以上的农村女性,未就业和低工资者较多。

本文选取了表1中除非农就业、去过几个地方、收入或工作提升次数和是否子承父业四个变量外的其他所有变量作为农村女性社会分层的变量,并分别从个人特征、收入、家庭情况、消费情况、就业情况和私营企业数等多方面详细地分析了辛安农村女性的社会分层情况。

1)确定分层

利用软件SAS9.2版本,计算得到不同层数下的伪F统计量的值,具体结果见表2。

利用伪F统计量的特性,选择最终的分层数量为4,通过SPSS17.0软件,利用动态聚类方法中的K中位数法进行聚类分析。

2)四类女性的特征

表3概括了辛安地区女性的总体特征。这四类女性在工作类型、家庭规模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类型一,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女性。这类女性在调查的女性中占有最小的比例,这类女性均为本地农村和外地农村户口,年龄绝大多数为20-30岁,绝大多数的这类女性工作都是通过劳动中介或市场介绍的。同时这类女性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较高的文化程度,这必然会对找工作产生影响,由于文化程度高,绝大多数的女性均为大专及以上的学历,找到的工作相对需要脑力劳动多一点,工作待遇也相对较好,进而影响这类女性的消费水平也是相对较高的。

类型二,本地服务业女性。这类女性在调查的女性中占有19.27%的比例。这类女性均为本地户口女性,平均年龄最小,工作经验相对较少,家庭平均劳动力最少,主要从事的工作为服务业,所处区域私营企业较少,没有掌握一项非农技能,这使得这类女性在找工作时就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收入较类型一的女性有所减少。

类型三,低收入女性。这类女性在调查的女性中占有39.45%的比例,是比重最大的女性。这类女性的平均年龄是最大的,主要的工作类型为在家待业或建筑业,这类女性选择就业主要是因为农村的收入比城镇的收入低这一原因,她们的平均文化程度最低,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离开本地去外地就业,所从事的工作的待遇也是最差的,这类女性的收入最低,进而导致消费也是最低的。

类型四,外地打工女性。这类女性在调查的女性中占有27.52%的比例.这类女性绝大多数为外地到辛安地区来打工的女性,同时还应注意到,这些女性家里大都有老人需要照顾,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过早的结束自己的教育,所从事的工作多位建筑业和制造业。除去在住宿方面消费较大外,其他的消费均较少,她们主要是想通过打工获得收入,来支撑整个家庭的日常开支。

3 结论

本文以辛安为例,利用聚类分析研究了黄岛区农村女性的社会分层,通过研究得出下面的总结结论:在农村女性社会分层中,可以将黄岛女性分为四类,分别为: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女性、本地服务业女性、外地打工女性和低收入女性。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黄岛农村女性的平均学历偏高,农村女性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明显比以往学者研究的其他地区要高得多。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3):18-33

[3]李培林,张翼.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0(1):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