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3 15:21:15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例1

2.国际项目设备物资管理的特点分析

已有的工作经验证实,从国际项目的角度上来说,设备物资管理工作开展中由于受到了地域的限制,且往往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业贸易活动密切相关,因此除了具有国内设备物资管理种类繁多、规格复杂等方面的特点以外,还受到管理地点特殊性的影响,呈现出了大量的全新特点。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当前所负责建设的国际项目大多处于经济条件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地区,项目建设期间相关设备物资供应回旋余地较小。2)由于项目所处地区的经济条件较差,决定了项目施工期间大量设备都需要通过国内采购并运输的方式供应现场施工。在国内、国外物理距离的作用之下,管理难度明显增大。3)由于我方工作人员对于项目建设地区的环境条件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导致设备运行期间的故障原因分析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容易发生故障的配件以及物资数量以及需求时间难以得到准确的预测。

3.提升国际项目设备物资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对设备物资的合理配置

在对设备型号进行选择以及设备配备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遵循工程项目的工作性质不同,工作量以及施工条件,对各种品牌、不同型号设备在一般使用过程当中的性能优劣,以及可适用的工作条件进行全面审核,使设备的型号与品牌选择更加的切合实际。避免项目施工过程当中因所选择的设备型号不合理,数量不充足,或者结构配置不科学等问题,而造成施工期间的缺陷。例如,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具有点多面广、结构分散、以及战线较长的特点,为了遵循这一特点,就需要在现场施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选择设备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操作,满足现场工况,操作维修简便,且价格适中的设备,而不能一味的追求先进,智能,或者是价格低廉的设备,避免造成隐形浪费的问题。

3.2对设备物资配件的管理

国际项目开展过程当中,设备物资的完好率将直接对设备运行性能产生影响,设备完好率的提升决定了相关设备是否能够在性能理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投入到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结合以往的实践工作经验来看,若项目建设所在国家对相关设备的配件购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则在设备采购的同时,除了需要做好对设备供应商所提供随机配件的登记与保管工作以外,还应当额外配置一定数量的配件(特别是项目所在地难以直接取得的设备)。除此以外,三滤和易损件也应当作为配件管理的重点内容,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之上,增加一定的采购配置比例。一般来说,建议按照8.0~12.0%×设备采购总价款的标准来制定设备配件的采购计划。同时,在二次采购工作当中,可以根据设备物资的现场使用情况做灵活的调节与补充。若易损件发生损耗或使用,则需要尽快采购相对应的易损件,补充库存。除此以外,在对项目设备以及关键配件进行维修管理的过程当中,为了遵循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建议设备物资管理人员在国际项目的整体管理框架下,建立专门的管理数据库,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掌握与设备配件相关的库存信息,对不同类别配件的使用范围,使用频率,以及使用寿命进行系统分析,量化各类设备追加库存的数量与时机。这些指标的选取与日常工作中所积累的工作数据密切相关,会对整个项目的设备管理工作以及成本控制工作开展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3对设备物资的保养记录

由于当前国际项目的建设市场当中,公司大多要求在职工选择上尽量遵循就近化工作原则。因此,项目设备物资管理中所涉及到的设备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保养人员大多都是雇佣项目所在国的当地员工。这一规定下,当地员工难以培养其对机械设备操作、维修保养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致使相关工作的完成效果不够理想。针对此问题,为了能够更进一步的改善国际项目设备物资的管理水平,就需要我方设备维修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对机械设备的主动性维修,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机械维修工程师担任项目设备物资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岗位。除此以外,还需要建立一对一的维修工作档案,将维修档案与机械设备对应起来,记录该台机械设备在使用期间的保养信息以及维修信息。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落实与设备运行工况相关的统计工作。若设备管理期间出现操作人员的更换现象,就需要完善相关的交接手续。同时,我方所派遣至项目施工地区的设备管理人员还需要集中了解项目建设地区有关设备、配件、以及维修的资源,结合设备构成情况以及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周期,综合比选,形成最优化的设备维修保养方案,确保设备性能达到理想状态。

3.4对设备物资出口退税的管理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为了能够进一步鼓励我国国产品牌走出国门,通过外部销售的方式实现出口创汇,同时达到提高我国国产机电产品以及机电物资设备国际竞争力的目的,在国际项目物资设备管理中还需要重视对出口退税的管理工作。在现行规范性条款当中有明确的规定:我国当前对出口的国产机电产品以及相关物资可依法实施出口退税,遵循的出口退税税率在14%左右。同时,按照国内设备物资占项目总工程造价20%的比例来看,退税部分所占的比例达到了整体工程造价的近3%比例,由此可见,对于国际性的工程项目而言,在设备物资管理中重视出口退税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从设备物资出口退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可以通过改变设备物资采购支付地的方式,在采购方退税以及销售方退税两个层面中进行选择。若项目建设方自身就具有对外经营的权利,可以在与乙方签订施工合同的过程当中,直接计算受到出口退税因素影响后的价格,并将其作为合同最终签订时的工程价款。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能够利用退税时间与支付时间上的差异,节约财务费用,另一方面能够解决项目建设初期投资紧张的问题。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例2

生产是设备物资管理的主要目的,然而若是只重生产而忽略设备物资的管理,那么便很难做到设备定期保养、合理使用,很难做到对市场行情准确把握,计划采购物资、定期盘点物资、规范收发物资。对设备物资管理不重视,就使得对设备只重用不重养,对物资的管理只关注收料、发料和记账,而对物资的合理发放、跟踪记录、回收整理等关注不够,这正是当前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设备物资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度量衡,然而由于没有健全完善的制度规范,或有但在实际施工中的可操作性不强,有心做好,也无从下手。很容易使设备物资管理产生混乱,甚至会使项目运行过程产生差错,严重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实施质量。

3、技术资料,档案管理混乱,没有系统整理

工程资料档案管理是项目设备物资管理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大部分企业对此都缺乏专业人员的配备,没有资料整理的明确模板,没有定期整理检查。所以,这些问题就造成了项目相关资料档案混乱,若急需提供某设备、物资的技术参数资料,很难及时地找出。因此,虽然资料档案的管理是一件小事,但完整、准确的设备物资资料采集、整理现在已经是一项工程完工验收不可或缺的,若是没有系统的归类整理,那么就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4、主要材料、消耗性材料、易损配件计划不准确、不合理

各类材料、配件计划不准确、不合理,根本问题还是制度不全,执行不力,管理不当造成的。没有把握工程项目所需各项物资的统筹,也就很难制定出合理的材料计划,很难进行规模的物资采购。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

二、如何加强工程项目设备物资管理

1、提高领导对物资管理工作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指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要想提高工程项目设备物资的管理水平,首先须提高施工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才能带动全体管理人员重视,提高管理的水平。此外,有效提高设备物资管理水平,必须要配备专业的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只有领导足够重视,才能吸纳建立一支相对固定,责任心强,热爱设备物资管理的专业管理队伍,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和能力。

2、编制材料计划,完善材料采购过程

材料计划的编制,不只牵涉设备物资的采购问题,同时对项目施工进度,对项目的成本运作都有直接的影响。加强设备物资管理部门与技术、生产部门的勾通,编制好超前的、满足项目生产实际需要的设备物资采购计划,建立完整的设备、材料数据库,对设备状况、物资收发进行有效管理,杜绝性能质量差的设备物资流入施工现场,降低劳动生产率,也杜绝超越计划采购,造成资金积压、成本增高,企业收益降低。有了合理的计划,规范的采购活动对企业成本控制及施工的有效运行有着最直接的作用,在材料采购之前首先要对市场的供给,市场价格和质量作好充分的调查,建立和完善询价比价,招投标采购、集中采购等采购机制,使企业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互助交易平台,并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有效的验收,只有这样管理水平才会提高,企业才会降耗增效。

3、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合理配置

设备物资的管理,无疑都是靠员工来完成的。要想提高设备物资的管理水平,不仅要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从根本上来说还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使员工真心实意地投入工作中。因此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原则,在员工的配备、安排上力求人性合理。同时要及时排查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

4、选择资信好的物资采购单位,保障所需物资及时供应

通常情况下施工企业的设备物资管理人员配备较少,为了确保工程所需材料的供应,施工企业一般会同物资材料的供应商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所以在物资材料采购单位的选择上要重视物资供应商的信誉和实力,选择实力强、信誉高的供应商提供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由施工企业制定材料采购的方案,供应商再根据采购方案进行材料的供给。在价格的制定方面,为了保障合作双方的利益,根据市场双方协商确定。此外,为了提高物资采购的效率,施工企业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为施工企业解决供应量大、速度要求高、物资种类多等问题。

5、加强工程设备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

简单来说供应链的组织管理指的是,使供应运作达到最高效率,即以最低的成本,从采购开始,到工程的设备使用,最后到设备的保养储存达到最优的效果。要加强工程设备供应链的组织管理,就要严格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必要时可以同设备的管理及操作人员签订《岗位工作及安全责任书》《设备保修质量责任书》等,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利、职责,将个人利益同设备效率相结合,做好设备的购买、使用、保养工作。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例3

在招标活动中首先是行为不规范,物资招标没有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招标,在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中物资招标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另外在物资的采购中要根据采购的规范性进行采购。目前在市场中,很多企业的采购行为不规范。并且在物资招标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技术规范书。

1.2物资管理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针对于交通运输工程的物资管理水平,交通运输企业不应该仅仅的把目标锁定在物资管理上来,还要多方面的深入管理。在采购物资的时候,不要仅仅的关注采购行为的规范性,还要注意设备供应商的技术管理。在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中要注意对物资管理进行控制与监督,提升一定的控制水平。

1.3企业机械设备生产率低

尽管交通运输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投入的设备比较多,但是企业并没有充分的运用机械设备,使得企业生产率低。提升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物资设备管理在交通运输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物资设备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成分。它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设备也决定着一个交通运输施工企业的规模与可操作程度。物资设备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1机械设备是交通运输企业施工建设必备的工具

机械设备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现在各个交通运输企业正在积极的购置机械设备,更改原来的陈旧设备,这样有利于提高交通运输企业的竞争力。在交通运输企业的施工过程中,搅拌、运输、浇注等都离不开机械设备。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还应该统一齐全,缺少任意一个机械设备都有可能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运行。

2.2物资设备在提高经济效益与劳动生产率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效益。而物资设备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并且企业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使得利益最大化。而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正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方法。

2.3物资设备是企业实力的体现,也是投招标工作项目的有力保障

在现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如何使得自己的企业占有一席之地,物资设备的规模是一个强有力的保证。优秀的企业必定有先进的设备,同时也有很多优秀的技术工作人员,在招投标中,如何立于不败之地,物资设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3加强交通运输工程施工中物资管理的有效策略

物资设备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对于物资设备的管理是现在交通运输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1建立和完善企业采购管理机制

(1)在物资设备的采购上,规范采购的行为是企业规范设备物资的有力体现。企业应该建立合理的物资管理分级体系,将责任分配到每个人身上,并且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能,合理的下达命令。使得物资设备更好的为企业施工建设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2)加强物资规划管理,与技术部门、设计部门应该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且还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合理的对物资的输出与输入进行记录,另外对于损坏的物资设备进行登记、报销等。严禁不可用的设备再次进入施工现场,这样既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又不能为企业带来应有的效益。因此加强物资的规划管理,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为施工建设提供促进和指导的作用;(3)完善询价机制。采购活动对于企业的成本以及施工的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询价机制,可以使得企业准确的掌握市场上的行情,并且对于物资采购情况进行完全的掌控,使得企业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和平交易平台,并且可以对于采购的材料进行验收和考核,只有这样物资管理水平才会提高,企业才会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3.2规范物资采购方式

首先,物资管理需要在实践中对分级管理的要求严格的执行,并且对于采购物资中要求较高的、采购费用较大的,建议使用集中采购和集中付款的方式;另外在招投标方面,要在招标质量保证的情况下,对于物资进行合理的采购;还可以实施定点采购,这种方式就避免了物资采购及管理的中间环节。同时也可以减少物资的过度积压,加快了资金的快速运转;最后适当的采用模糊采购的方式,在采购物资时,由于不同的型号、规格。而由于种种原因又不清楚需要什么型号及规格的,并且施工急需要物资,这时就需要采用模糊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保证项目的正常施工。

3.3以管理统一来强化物资管理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有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在交通运输企业施工的时候,不管是施工还是物资采购上都需要管理制度,有了这些管理制度就会建立起相应的约束机制。通过施工人员的相互监督可以使得管理更加有条不紊的进行;另外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工程对于物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物资的型号。规格更是多种多样,如何来更好的管理这些物资的型号以及规格,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目前计算机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物资管理上也不例外,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可以使得物资得到更好的管理。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TN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19-01

1.引言:本文主要从传统的设备管理的缺点阐述建立科学、有效的设备全寿命管理的必要性,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分为前期项目的需求和计划、中期运行维护、后期报废(停用、报废)三个阶段,建立统一的资产台账,采用集中管理,细化各环节,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对矿井设备资产的日常运行、维修、报废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努力提高资产运营效率,稳步推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2.传统设备管理的缺点

2.1 效益观念淡薄,投入产出分析不到位

煤矿企业作为特殊性质的企业,保持企业盈利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投资决策应该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前提。但长期以来,受过去体制的影响,煤矿主要注重生产,但是在设备管理观念淡薄,缺乏必要的、实事求是的投入产出分析,从而造成了企业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的闲置,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2 管理手段落后,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

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环节多,管理链条长,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诸多困难。首先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达到信息共享,设备存放地点的变化、大修、更改拆除信息传递不及时,设备不实情况严重;其次是管理责任不明确,各管理环节各自为政,不能实现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的有效衔接。

2.3 缺乏统筹规划,资源优化配置力度不够

煤矿各部门之间设备管理信息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除个别价值特别大或特殊需求的设备在各单位之间合理调配外,大部分固定设备的资源优化配置力度不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4 缺乏奖惩机制,废旧设备物资管理有待加强

由于煤矿的特殊性,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数量较多,那么就造成废旧设备物资较多,又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奖惩机制等原因处理不及时,造成大量积压,甚至租用仓库存放废旧设备物资。一方面造成企业管理成本、租赁成本加大,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设备物资长时间露天存放,使部分有使用价值的设备物资失去了再利用价值,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3.实施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对设备从规划、设计、购建、使用、维护、更新改造直至报废的全寿命加强管理;要将设备的规划设计、组织施工、采购管理、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等重要环节有效衔接起来,准确反映和监控设备的动态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得固定资产所需成本最低而使用效率最高,以提高企业整体的投入产出水平。

但目前煤矿企业的设备管理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较多。实物管理涉及保管、供应、租赁、生产等部门,价值管理主要涉及财务部门,各部门在管理中有各自为政,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另外,由于设备数量众多,存放地点分散,信息难以及时得到共享和更新,很容易造成帐、卡、物之间产生差异;还有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的角度不同,设备卡片信息与生产设备台账难以一一对应。为了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提升煤矿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全面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煤矿企业实施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已成弦上之箭,势在必行。

4.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施方法

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分为前期项目的需求和计划、中期运行维护、后期报废(停用、报废)三个阶段,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采用集中管理,细化各环节,建立统一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

4.1 设备寿命周期的前期:项目的需求和计划

首先,在矿山内部市场化管理中以全面预算管理规划决策和计划设备,以技术信息市场对项目进行技术选型、论证,以物资供应市场对项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比价,到货验收、入库,并记入煤矿资产管理系统,创建好固定资产卡片,形成固定资产号,并建立设备清单和固定资产的对应关系。在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消耗的人、财、物等资源都按照市场化管理和成本要素市场清楚分列,通过预先定义的结算规则进行自动结算,快速准确地转资,实现设备资产,账物相符的第一步。

其次,设备使用安装前,安装单位根据生产配套计划进行安装、调试后,由相关单位联合组织验收并详细记录。

4.2 设备寿命周期的中期:运行维护

设备验收合格后,由管理单按配套安排办理租赁,设备投运后,其维护、修理和改造带来资产的价值变化,将维修成本准确及时反映到资产的台账上。系统会详细计划并记录发生的物资消耗、投入的人力以及所接受的服务,及时更新台账。

在设备全寿命周期创建和完善设备台账及资产数据,在设备主数据中添加对应的资产卡片字段来实现设备和资产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实现设备资产账、卡、物的一致。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实时正确的反映设备运行状态,而且对于设备在运行维护过程中造成的资产价值变化也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到资产的台账中,避免造成设备资产价值的虚增或虚减。

租赁调拨是设备异动状态之一,这种异动会导致该设备的设备状态、安装位置以及资产使用权的变动。为了更好的跟踪管理设备异动,系统针对矿井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关的调拨和审批流程。在系统中,不但设计了"调出"这种设备状态,还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对应的调拨功能位置,并在调拨过程中对设备的租赁变动进行跟踪,以此来实现设备租赁调拨与资产价值变更的同步处理。通过设备功能位置上的安装和拆卸历史,实现对设备变动历史的跟踪。

4.3 设备寿命周期后期:报废(停用、报废)

准确的反映设备的实际状态,在系统中还设立了停用、待报废、报废等状态。这些状态将触发预定义的闲置、报废设备管理平台工作流程,启动资产报废的账务处理,对应资产编码,实现资产账物的全过程管理。设备到了寿命周期后期,需要报废时,先在设备维护功能中将设备置于"待报废"状态,系统中无论在用设备还是停用设备准备报废时都需要一个审批流程,这个流程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的设备状态是一种过渡状态,无论将它归属于哪个明确的状态都不合适,因此系统将这个过渡状态定义为"待报废"。设备周期见下图(见图1)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3-010-02

手术室物资管理是指对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资的采购、运输、验收、供应、保管、发放、合理使用、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等一系列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工作的总称。

物资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现代工业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新颖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及一次性医用器材的大量使用,为各种类型手术的开展及提高手术安全系数,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使医学科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如何管理好日益增多的各种仪器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合理解决物资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价格以及质量等方面的矛盾,衔接好手术各个环节,确保手术室工作顺利运行,实现物流合理化和效率的最大化,是每位手术室管理者共同探讨的焦点问题。

1 当前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医院高层对物资管理的重要性不够了解,主观认识不足,导致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力不够。临床某些医生特权思想严重,甚至存在暗箱操作,幕后交易等腐败现象,导致患者负担过重,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

1.2 物资储备过大,占用资金过多,利用率较低。

1.3 手术室物品种类繁多,尚未实现物资管理信息化,而医院为了加快医院资金的流动,设备科库房实行零库存管理。因此,手术室护士长必须每天检查并补充库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设备科库房库存管理工作相对薄弱,清仓利库工作滞后。于是经常出现临床与后勤工作之间脱节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手术室工作开展。

1.4 目前手术室尚无自己的灭菌室,无快速消毒灭菌设备,导致某些急诊手术的时间延误。

1.5 医用废弃物品管理,特别是术后锐利废弃物(如刀片、缝针、针头等)的管理上尚有缺陷,只是简单区分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而未做单独的特殊处理。

2 加强手术室物资管理的主要措施

2.1 加强手术室物资计划管理。

2.1.1 首先要思想上充分重视领导的作用,因为其是整个医院物资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领导对物资管理工作重视,才能让员工对物资管理工作重视,上下才能协调起来,共同作好物资管理工作。

2.1.2 其次护士长要根据每月手术量,不断完善,修订物资消耗定额。合理的物资消耗定额既是物资需要量的主要依据,也是监督和促进手术室内部开展节能降耗的有力工具。

2.2 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合理运作资金

2.2.1 采购物资是物资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一个具有一流医疗技术的现代化医院手术技术的提高及新项目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的手术设备,但先进的设备同样需要科学的管理和保养,否则会造成设备的闲置、损坏及大量浪费,因此,在采购设备之前,要及时了解临床医学新动态,明确临床所需设备的质量及技术要求,加强医疗设备购置前的论证和竞价管理。对大型设备,手术室根据具体需要提出申请,医院组织本院或和上级医院、相关行业专家共同进行论证,设备科根据论证方案对供应商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设备状况、品质控制能力进行深入调查,以确保采购设备质量和资质符合要求。并做到同种设备比质量,同种质量比价格,同种价格比服务,同种服务比信誉,最终为医院购买到价格便宜、质量可靠、售后服务优良的医疗设备。

2.2.2 随着一次性医疗用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生产厂商巨增,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医院应本着保证质量,降低医疗风险的原则使采购规范化。对于临床提出的新增项目,先由手术室护士长向医务科提出申请,经医务科审核,符合医保政策既通知设备科,由设备科检查供应商的资质并核准价格,签定“保证质量,随时供货”的协议书,然后进货。

2.3 加强物资储备使用管理,使之科学化、条理化、规范化,从而保证手术室工作有序进行。

2.3.1 确定物资储备定额,保持合理的物资储备量。储备过多,会占用过多的仓储空间,不利于清库,也占用资金。储备过少,一旦物资供应脱节,影响手术过程。因此,护士长要根据手术条件的变化,不断完善,修订物资消耗定额,调整库存结构。

2.3.2 手术室半限制区内设置一般手术器械室,手术布类存放室并建立库存档案,以备用并及时补充。高压灭菌物品及一次性医用灭菌物品则分柜放置于限制区内灭菌物品间。由专人保管和检查,排列整齐,以保证物品先到先用,防止过期。

2.3.3 手术室护士长亲自负责或指派一位具有高度责任心的高年资护士按采购计划,对物资的品种、数量、外包装及有效期进行严格检查,并随时听取医生和护士们的意见,不符合要求及时汇报设备科要求退货或更换。

2.3.4 对大型和精密的手术器材定位放置,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定期保养。凡有新进的设备,护士长应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使用说明,掌握其操作顺序和保养技术,共同制定操作和保养规程。以确保设备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2.3.5 我院于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层流净化手术室后,各科手术基本固定了手术间,每个手术间均配备了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柜,因此各科所需的特殊用物也存放于各自的手术间,每间手术间配备了专科护士,由专科护士对各自手术间的物资及设备进行管理,每日术后及时清理、调整并补充手术所需物资。

2.4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管理。

由于物资管理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繁琐性,手术室所包含的物资又种类众多,要让手术室物资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定的层次,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和网络化,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手术室设备器械数据库。该库与手术室计算机管理网络、医院收费处、设备科库房联网,今后每台手术的巡回护士将患者的有关资料、手术名称和使用的物品均输入计算机内,费用的支出可直接进入收费处,库房也可知道手术室以用去的物品,准备进货,而手术室护士长只需每天通过电脑核查每位患者收费情况、用去的物品数量和该物品的库存数、有效期,然后向设备科输入要购置的物品,这样既节约开支又减少劳动力,使护士长有更多的时间去管理、提高手术室的业务质量。

二零一零年我院将完成由企业所属医院向社会事业医院的转型,进入市场后,竞争将更加激烈,物资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也同样不可避免。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把物资管理工作当作重点,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长远。

参考文献

[1]孙育红 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的资源利用策略。中国护理管理学,2004,1(4):37-38

[2]张稚君 手术室物品准备。手术室工作全书,2001,3:45-59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例6

三、充分发挥物资设备的作用和投资效益,各单位购置的物资设备必须填写物资设备采购申报,经公司总经理审核批复后方可购置。未经批准擅自采购的物资设备,总公司一律不予验收,财务科不予报帐。

四、精密贵重的大型设备,必须提出专题效益论证报告,由有关领导、使用部门和相关的专业专家组成论证小组,对其进行可行性论证,逐项评议检查,并报请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五、对于精密贵重的大型设备,应派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管理和指导使用。做到上机人员必须先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使用。同时还要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包括出厂资料、订购合同、验收记录、使用记录等)。

六、加强物资设备的维护工作。一般设备应做到随时保养和维修,精密贵重设备做到精心维护定期检修,防止障碍性的事故发生。有关设备的管理问题需要咨询或查询,请与总公司资产主管人冯丽娟联系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例7

1物资编码的创立

物资编码是基于物资符号体系及多种语言进行转换,为人或点击计算机的识别提供方便的编码系统。这一系统可以视为信息分类及编码的分支体系,需要基于物资及其相关属性展开分类处理,并进行数字化转变。物资编码是一向物资对应于一个编号,是信息化物资管理系统的数据基础,其原理类似于我们的身份证号码。最早出现的物资编码诞生于1914年,早期是海军自图书馆中对书籍的变法引发的思考,并进行了相关海军物资的编码分类,基于编码信息能够迅速地获取相应的物资信息,并基于信息展开高效率的管理应用。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令物资编码发挥更强的功能及作用,实现物理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固定资产编码原则

编码设计首先要求具备唯一性,简单来说,就是相应的编码不能够重复,需要设计并赋予相应物资一一对应的唯一编码。然后便是要求具备相应与国家标准的编码,这样能够便于交接使用,且能够规范化物资管理,建立起层次分明的物资编码体系。因行业的不同,再进行固定资产的相应编码时,需要考虑到相关固定资产的特点,考虑到资产转移的频率、规律等多种要素,并进行编制。对于相应的固定资产,需要令编码系统行之有效,且能够长期的使用而不会发生频繁变更的现象,导致后期工作中疲于调整。编码应当具备扩展及重新分类维护的空间,便于后期的扩充及进一步优化完善。物资是各行业业务展开的基础,所以进行编码时,要确保分类标准、属性意义、属性值等多方面进行维护,避免后顾之忧。

3物资编码于医院中的应用

基于国家标准的相应物资编码《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基于目录总共细分为六大门类,其中门类一包含了:土地、房屋及构筑物,相应的代码范围在01~03之间;门类二包含了:通用设备,代码范围在6301~6347之间;门类三包含了:专用设备,代码范围在6801~6899之间;门类四包含了:陈列品以及文物等,代码范围在85~56之间;门类五包含了:图书,代码为87;门类六包含了: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等,代码范围在90~93之间。亿元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基于国家标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目录基础上进行编码的,并且结合了当前《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固定资产标准,综合展开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医院中的所有固定资产,都相应的具备编码,同时与国家编码标准相对应。医院中的所有设备都要求基于通用、专用的分类具备不同的编码,这样基于代码中的分类信息,能够高效的使用相关医疗设备,便于医院的管理。医院的固定资产编码通常可以归为三部分,其中包含了相关资产设备的购入年四位、国家标准的设备物资编码前四位、国家标准分类之下的序列编码,总共12位编码。相应的设备分类编码基于次编码细化,具体如下:消毒设备6857、防疫防护6860、病房护理设备6856、口腔设备6855、手术急救设备6854、体外循环设备6845、药房设备6843、化验设备6841、生化分析仪6840、医用核素设备6833、高能射线设备6832、医院X线设备6830、医用磁共振设备6829、中医仪器设备6827、物理治疗及体疗设备6826、医用高频仪器设备6825、激光仪器设备6824、医用超声仪器6823、光学仪器及内窥镜6822、医用仪器6821。目前医院中都使用了电子计算机设备来进行固定资产的系统化管理,结合使用了此类设备编码,实现了资产设备实用信息、维护信息、核算信息及相应台账的系统化管理与使用,并且能够基于网络技术同步使用,自计算机生成后的物资编码,能自资产出库之后利用标签打印机打印出相应的标签贴纸,然后贴附在相应的固定资产设备上,基于编码能够及时掌握相关设备、物资的使用情况,相应的设备价值能够得到实现,也能够实现便捷的物资管理。因物资的使用状况不同,且设备的来源也不尽相同,往往会来自不同的供货厂家,并且购入日期以及设备型号等多种信息都关乎设备的使用安全,特别是重要的医疗设备,其功能状况更是关乎性命安危,所以采用编码能够统一标识信息,也高效地提高了固定资产相应的管理效率。减少了相应使用者与多个部门或厂商的确认,减少了大量的中间工作。利用编码技术,实现了物资管理的快速精确定位,极为方便。在医院中,每天收治的病人很多,医护人员需要基于不同的病症使用不同设备或医疗物资进行诊疗。而相应固定资产的储备、零用、盘点、破损维护状况都需要及时准确,这样才能够确保诊疗工作的顺利展开。基于物资编码,方便医院对物资设备的管理,能够充分地发挥相应资产设备的功用,利用起闲置资产设备,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综合利用率。

4物资编码在医院的应用中存在问题及策略

当前医院中对物资设备的编码没有进行严谨科学的分类,且大多使用的是老旧的编码规则,难以适应当前的使用需求,且设备升级换代已经经历了数代,在采用编码进行相应物资管理时对相关设备的分类往往是片面的,所以需要基于陈旧的编码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并且基于国家标准和医院会计制度进行调整,更新当前的编码系统,细分当前编码。因为编码系统的使用时间过久,且各种新旧设备的更换较多,令当前的大部分编码产生了部分重码的现象。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并且重新核对已有编码,排除清除已经不存在的设备编码,对仍旧能够使用的物资进行重新编码,并基于标准明确设备相应的信息。目前在多个部门中所采用的编码各不相同,这也是因由各部门所进行编码的用途不尽相同,也就存在68码、45码、32码等不同标准的编码,相应部门还要求基层单位基于各部门的统计要求提供不同的数据。在应对这一问题时,需要并行使用各部门的标准,进行相应的数据编码,利用全面的管理总结进行物资管理,并按照不同部门的要求上报数据。

5结论

医院具有大量的固定物资,并且多种多样,为了提高物资管理效率,需要建立起系统化的物资编码系统。在利用物资编码系统进行亿元固定资产管理时,要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与科学理论,并积极探索,实现资源与人员使用的高度配合,借助物资编码完善亿元固定资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温剑,韩媛,张晨星,等.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12):129-131.

[2]羊富华,蒋准飞,王海林.浅谈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开发[J].医疗装备,2015,28(11):22-23.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例8

二、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综述

从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结果来看,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运输和物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铁路站场配套的物流园区的建设正在迅猛崛起,都在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和技术改造。

1、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国外铁路枢纽及货运站的规划、布局、建设在不断完善。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和运输方式的优化整合,欧美铁路系统采取了整合车站、集中作业;新建和扩建了一些大型货物站和物流园区,采用了先进的信息管理设备和装卸机械;规划建设专业化货场和物流园;组织大宗货物的直达运输。货运站整合与物流园建设在发达国家开始较早,是伴随着国家工业发展而产生的。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形成,货运集中化与现代物流园成为铁路货运的必然趋势。国外铁路货运集中化开始于货运站整合,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晚,90年代以后开始建立现代意义上的铁路货运服务中心。

2、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关于战略装车基地和综合物流园的规划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铁道部运输局2008年12月颁布了《关于全路建设战略装车点的指导性意见》,对铁路系统建设战略装车点的认识、规划建设、遵循原则、建设内容、组织实施等做了一系列地指导。从文献检索的研究内容中可以看出,研究和阐述铁路战略装车点的理论和文献相对较少,而研究和阐述煤炭综合物流园的理论和文献更是分毛羚角。李灵玉在2009年12月北京交通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呼铁局古城湾战略装车基地建设项目管理研究》中,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及铁路货物运输发展趋势,对战略装车基地建设现状、基本构想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靳雄焕在2009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铁路战略装车点布局规划研究》中,对铁路货运站布局及整合的基本情况、战略装车点的基本特征、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铁路运输组织创新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董潇杰2009年发表在中国电力教育《储煤场及设备的选择与布置》一文,对运煤系统中的储煤场及其设备的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使设备的选择与布置方案设计得到了优化;李艳萍2009年10月发表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论文《浅谈铁路煤炭运输拓展现代物流》,概括介绍了铁路煤炭运输拓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详细的从技术,管理,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意见。项目运营管理与规划布局等理论是铁路战略装车基地和综合物流园的规划研究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将以铁路站场综合物流园的运营流程优化研究为主。

三、 铁路站场综合物流园系统优化与流程再设计实施框架

1、运营系统

运营系统均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即:输入资源要素,经过转换输出产品或劳务,并且在转换过程中不停地进行信息反馈或顾客用户的参与。

2、铁路站场综合物流园系统优化与流程再设计的系统实施框架

在先进制造技术环境下,生产系统功能优化与生产流程再设计应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具体实施框架如图2所示。

1)组建专门机构、确定指导方针和评价标准、制定工作计划等。

2)生产系统与生产流程建模。

3)通过对模型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目标确定优化与再造方案。

4)实施保障系统,如生产战略的指导、 组织支持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保障等。

5)运用科学地方法评价再造取得的效果, 巩固成绩,发现不足,并向系统进行反馈,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轮优化与再造。

四、瓶颈管理——约束理论。TOC概念、及五大核心步骤

1、TOC概念

约束理论(TOC)的基本理念是:限制系统实现企业目标的因素并不是系统的全部资源,而仅为系统 “瓶颈”的个别资源。约束理论就是帮助找出和改进瓶颈,使系统(企业)效能最大化的管理哲理,是事半功倍的管理哲理。

2、TOC五大核心步骤

1)分析系统,寻找瓶颈。即指出系统限制;

2)理清瓶颈,寻找突破。决定如何充分利用系统限制;

3)立足突破,提出措施。全力配合步骤二所做的决策:

确保非限制能够全力配合限制所要的——保护产出;

确保非限制不要做出超出限制所要的——控制成本。

4)深化动作,扩充瓶颈。即打破系统限制;

5)积极提升,团队前进。如果系统限制在步骤四被打破,回到步骤一。

3、生产物流系统中瓶颈的识别

瓶颈资源限制了整个企业出产产品的数量,是生产物流系统中物流量最小的地方。识别生产系统中的瓶颈是进行生产物流系统优化设计的重中之重。要判别一个资源是否为瓶颈,应从该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与它的生产负荷来考察。

4、生产物流系统优化设计

1、生产物流系统优化设计的原则

1)功最小原则

物流“距离”要短,搬运“量”要小。

2) 流动性原则

流动顺畅,消除无谓停滞,力求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并应尽量避免工序或作业间的逆向、交错流动或发生与其他物料混杂的情况。

3) 高活性指数原则

采用高活性指数的搬运系统,减少二次搬运和重复搬运量。

4) 综合性原则

进行生产物流系统设计,要站在全局的立场,考虑工厂的长远发展,全面分析和处理各种影响因素。适应性原则

在实施供应链管理和市场经济前提下,生产物流系统一定要具有柔性、适应性要强。

5) 经济性原则

生产物流系统设计既要满足生产的要求为生产服务,又要尽量节省投入。

五、铁路站场煤炭综合物流园优化设计原则、目的与系统选择

1、优化设计原则、目的

在分析和设计将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流程时,即在进行铁路站场煤炭综合物流园优化设计时,应当考虑如下问题:

流程设计的方法研究是为了得到最优的生产流程;

该生产流程设计是为了获得在产品差异、响应或低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

该生产流程可以减少那些不增加价值的环节;

该流程能如顾客所感知的那样使顾客价值最大化;

该流程能够帮助公司赢得更多的订单。

2、设备与技术的选择

对铁路站场煤炭综合物流园生产系统运营流程优化设计做决策时,还需要生产设备、工艺设施和技术方面的决策。选择性价比最好的设备是基于对煤炭综合物流园生产系统运营流程和生产技术的了解。设备的选择,比如运煤专用老K车、输煤设备、分级振动筛以及装煤设备等,均要考虑成本、质量、生产能力和柔性,同时还要考虑每一台设备与系统的匹配性。因此,运作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分析对比每种方案的功能、生产能力、设备特性及维修互换要求,这些属性中的每一个都可能成为备选方案的决定性因素。

在铁路站场煤炭综合物流园生产系统运营流程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中,正确的工艺系统和设备的选择,必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在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方面,这种竞争优势可能会产生很高的柔性;而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也可能产生更加合理、顺畅和稳定的生产流程,这个流程需要更少的调整、维护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同时为企业赢得更多的订单。

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够促使系统扩大生产的范围。因此,新设备或流程选择的一种重要特性是具有柔性的设备;柔性是指对时间、成本或顾客价值快速响应的能力。生产技术的选择重点考虑:

1生产设备的技术。如呼准铁路甲兰营站场煤炭综合物流园生产系统设备,要满足卸、装、输送、筛分的综合功能;

2流程控制。即使用信息技术来监测并控制实物流程。典型的流程控制方式:

传感器——收集数据;

模拟设备定期读取数据,或许一分或者一秒一次;

测量值转化为数字化信号后传送到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程序读取文件并且分析数据;

输出。

3可视化系统。监控生产系统。

4自动化生产物流系统。通过程序设定和计算机控制,按工艺顺序运行系统并生产满足要求的产品。

3、设备布置类型与方法

在决定铁路站场煤炭综合物流园生产系统优化设计运作效率的决策中,设备布置是关键性的决策之一。这是因为设备布置不仅能够造就系统在生产能力、流程、柔性和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以造就系统生产性能、客户的感觉以及外观形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有效的设备布置策略有助于企业的差别策略、低成本策略或快速响应策略的实施。

任何情况下,煤炭综合物流园生产系统设备布置设计都必须考虑并满足以下要求:

1原煤输送、生产设备;

2提高空间、设备和人员的利用率;

3提高信息、原煤或人员的流动;

4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5生产能力的要求;

6环境与美学;

7信息流。对于组织,沟通是必要的,所以设备的布置必须方便信息的流动;

8在各个工作区间的运输成本最低。

六、结论

1、结论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例9

一、引言

2012年财政部修订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对天津市事业单位(含高校)新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调研结果看,截至目前,天津市事业单位(含高校)虽然已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并运行,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报废等工作却还未执行实施,新会计制度与资产管理衔接工作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为实现资产管理与新会计制度的接轨,采用WSR方法论构建衔接体系模型,以解决衔接中的一系列问题,促进事业单位资产的科学高效管理。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二、基于WSR方法论下衔接体系模型构建与应用

(一)WSR方法论模型与衔接体系

WSR方法论,即物理(Wuli)―事理(Shili)―人理(Renli)方法论,由顾基发和朱志昌两位系统科学专家于1994年提出。在现有理论研究和应用探讨中,WSR方法论体现了其分析解决问题的全面性及系统性,也体现了对于分析观察复杂性问题的独特性。朱志昌认为系统性问题总是存在“三理”(物理、事理、人理)以及“三理”之间的关系。WSR并不是只能应用于巨大或复杂系统,而是可以应用于普遍性的系统问题中。“三理”之间互有联系,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WSR方法论正是关注“三理”本身以及其如何创造三者和谐关系。

对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新会计制度的衔接问题,既是新政策的理解及工作上衔接的普遍问题,又是具体工作的特殊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德学院资产管理与新会计制度衔接现状分析入手,以本科院校和事业单位(非医疗)的调研成果为例,基于WSR方法论,以中德学院为试点,建立并实践、推行资产管理与新会计制度衔接体系。如图(1)所示,构建物理(W)基础设备管理―事理(S)规章制度管理―人理(R)人力资源管理的衔接体系模型。

(二)衔接体系的物理(W)维度

物理(W)维度强调的是事物的客观存在性,资产管理和新会计制度衔接体系中的物理(W)―基础设施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账目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含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两大要素。事业单位只有切实掌握固定资产财务和实物的真实情况,完善效率化和动态化管理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取得基础性数据,才能保障资产管理和新会计制度衔接体系的建立。在推行衔接工作中注意以下要点:

1.落实资产清查工作,明确固定资产真实情况。

新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为了计提折旧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单位首先要明确固定资产的原价、所属折旧类别、购置时间、使用状态,以及使用部门等详细信息。这些基础性数据的取得依赖于资产清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事业单位中存在资产清查工作流于形式的情况,资产的多头管理模式也加大了清查工作的难度,只有主管部门严格监管和单位自身严格流程控制,权责清晰,才能将资产清查工作落在实处。

以中德学院为例,资产清查工作以财务审计处为牵头部门,以负责设备仪器管理的资产管理处、其他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家具及设施的后勤基建处和负责图书、档案的图文信息中心)以及使用部门为组员成立清查工作组。明确部门职责,工作流程具体化,工作任务责任制,避免工作推诿。

此外,为了避免财产清查流于形式,可以引入有相关资质的外部监督机制,切实做到单位资产账表、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2.提高科学技术手段,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是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是资产管理与新会计制度衔接体系的重要技术保障。

中德学院积极搭建 “仪器设备类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完成了对设备类资产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实时跟踪式管理。“仪器设备网络管理系统”,充分整合校园网资源,并成为校园自动化办公体系之一,建立起一级和二级管理平台,利用权限控制实现了资产管理部门和二级管理部门之间进行数据传送、共享、分析及考核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搭建,也为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信息及时传递提供了机会,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保证资产信息同步性,加强了多头管理模式下的资产管理的信息沟通 。

在这一技术手段下,针对新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以及固定资产分类等变化,财务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均可实现编号、名称、分类等由旧到新的转换,信息基础设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衔接工作成本。

(三)衔接体系的事理(S)维度

事理(S)维度的事理是指管理者介入和执行管理事物的方式和规律,说明“怎样去做”。资产管理和新制度衔接体系中的事理(S)维度―规章制度管理,是强调对相关规章制度管理的建设和维护,这一维度建设操作要点如下:

1.建立相关资产管理配套制度。

推行资产管理和新会计制度的衔接,需要在制度层面明确衔接相关工作方法、实施流程和具体要求,使具体工作有章可循。

中德学院近年来相继修订并颁布了针对于资产管理中的采购与招标工作、大型仪器设备、捐赠设备、设备与家具类资产维护维修、免税进口设备等多项管理规定,特别是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试行)》,从制度层面规范了中德学院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但是中德学院现行的部分资产管理制度,如《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试行)》中额度设置和流程规定等,已经难以与最新的会计制度相契合。由于中德学院事业单位和高校的双重身份以及受限于政策等原因,中德学院在比较分析2012年教育部的第6号文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13年天津市财政局印发的第2号文件《天津市市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2015年天津市教委印发的第13号文件《天津市教委系统国有资产使用和处置实施细则》等文件的基础上,对校内相关的固定资产折旧、损耗管理规定、固定资产清理报废管理办法、设备捐赠等征求意见,进行修订。

此外,为保证规章制度的可行性,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进行明确规定,对财务人员凭职业判断确定折旧年限给予指引。

2.建立责任明确的二级管理架构。

资产二级管理架构,是由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和负责人组成的层级结构,是规章制度管理维度中建立各流程的层级依据。

中德学院自2013年起,改革资产管理框架,将管理重心下移。由原来的资产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学校众多资产负责(使用)人,改进为在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负责(使用)人之间引入二级资产管理机构,即以资产使用部门为单位,根据资产规模实际情况,聘用1至3名兼职的二级资产管理员,构建了学校纵向管理、各二级学院和处室横向管理的二级管理架构。二级管理架构便于新会计制度的有效衔接,同时责任清晰明确,有效避免了资产使用部门家底不清、交接意识薄弱造成资产流失,以及由互相推诿造成的工作推进缓慢的情况。

3.引入规范合理的监督管理体系。

合理规范的监督管理体系既可以有效规范设备的使用,又可以约束和监督管理行为,为规章制度管理维度提供保证,同时也为规章制度的不断改进和修正提供依据。

对学校中用于科研、教学及行政的各种设备,应建立与学校网络化管理平台和新会计制度相匹配的管理细则,建立健全利用率评价制度和考核细则。在有效监控设备资产规范性使用的同时,汇总分析资产使用情况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政策变化等因素,修正考核指标。同时,在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建立社会综合评价系统,并及时听取多方反馈意见,以“产学研用”所产生的实际效益作为衡量尺度,不断改进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四)衔接体系的人理(R)维度

人理(R)维度注重考虑人的因素,是指基于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结合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将人组织在一起有效开展工作的方法。“物理”和“事理”在基础设备和规章制度管理方面,提供了衔接体系建立的前提和保证,但是如果忽视“人理”建设,缺少有效的沟通和适当的变通,则难以达到衔接体系建设的目标。因此,人理维度对物理和事理都有影响,资产管理和新会计制度衔接体系的人理(R)―人力资源管理要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发挥其能动性。这一维度建设注意以下操作要点:

1.单位领导树立正确意识。

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可以解决事业单位原来由于政策限制等原因造成的诸多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问题。事业单位领导层面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对资产管理和新会计制度衔接工作给予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和工作推进力度,进而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层面正确意识的树立,为衔接工作推进减少阻力。

2.长期化的人员聘用机制。

在二级资产管理架构下,各资产使用部门聘用的资产管理员虽然是兼职,但人员必须相对固定。衔接体系的具体执行层面主要为二级资产管理员,聘用长期化可以有效保证衔接工作的有效推进和传承。中德学院自2013年启用二级资产管理以来,在人事制度上保证聘用长期化,所有二级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员完成竞聘上岗和个人信息登记。

3.系统化的人才培训机制。

新会计制度修订内容繁多且变化较大,要求事业单位制订详细可行的培训方案,利用各种有效途径使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明确新旧制度的异同,特别是针对新会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测和分析,并提前制定解决方案。单位应通过有组织性和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培训、相关人员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并提高其业务素养和有针对性地强化其专业技能,以便达到新会计制度下对财务管理工作和资产管理形成的新标准。

4.制度化的绩效考核机制。

为落实相关工作,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出台相应的工作绩效考核及奖励办法,设备管理人员的考核必须与奖励绩效挂钩,考核指标可量化、可操作,重点要求清查结果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

以中德学院为例,设备管理实施二级管理制度,责任清楚,分工明确,一级部门建立了定期和不定期监管抽查机制,有效确认相关资产管理工作完成情况。二级设备管理员需要承担粘贴资产的条形码和扫描、部门资产档案整理汇总以及与新会计制度衔接等诸多细致的工作,各个学院因为学科差异,仪器设备使用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充分考虑多方差异性,对设备管理人员在衔接体系上的工作建立合理考核标准。

三、结语

虽然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规定该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但截至目前,仍有不少事业单位和高校固定资产尚未能按新制度进行核算。本文基于WSR方法论,通过实证研究对体系要素推行注意事项进行重点分析,充分考虑物理―事理―人理三者的和谐关系,探索构建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新会计制度的衔接体系,以期为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齐华东.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2.

[2] 张彩江,孙东川.WSR方法论的一些概念和认识[J].系统工程, 2001.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例10

一、目前高校物资设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宏观经济体制已由原来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市场经济模式。物资设备采购也由原来单一的国家统一调拨、集中计划采购转变为政府采购为主、多种采购形式并存的商品经济体制。《政府采购法》实行以来,高校物资设备采购逐渐纳入了政府采购的范畴。经过几年的实际运行, 通过政府采购, 确实解决了很多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节约了大量资金, 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腐败, 政府采购制度本身也得到了极大的完善, 政府采购机构得到发展壮大, 从原来单一的政府采购中心, 发展到现在的集政府采购管理、监督、执行、结算各个环节于一体, 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较为完善的一套组织机构, 进一步增加了信息透明度, 加强了对采购过程的监管和监督。同时,政府采购制度实施以来,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采购周期较长、采购方式比较单一、采购人员不够专业、采购信息不完全透明、仍然不能完全杜绝腐败问题等。由高校自行组织的采购是对政府采购的一种必要补充,但某些问题对于高校来说尤其突出, 影响也更为深远。市场信息快、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种情形下必然会对某些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产生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也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学校的经济活动中来。例如:社会上一些商家为了达到目的,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虚假广告、传播一些误导性的信息等,导致某些采购人员视国家法律于不顾,至使一部分性能价格比较差、以次充好的商品流人高校,另外高校内部制度的不完备、采购人员的素质低下等,都有可能产生一些社会问题,既有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的问题,也有思想教育失策的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导致管理混乱、浪费国有财物、以致为腐败现象创造条件。因此,完善物资设备市场采购管理体制、规范科教仪器市场是当前高校物资设备管理部门体制改革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制度的措施

完善物资设备市场采购管理体制,除了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规约束外,更重要的是要在高校内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教职工的业务素质,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校的精神,以及强化管理意识,形成激励约束机制,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1、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1重视规章制度建设

制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对物品采购程序进行了统一规范,建立物品采购流程、校内招标采购流程、校内招标会议流程、验收入库报销流程。推行物资设备规范化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并对大型设备和批量通用仪器的采购制定了进货渠道、采购决定、以及审批验收三者之间的制约制度。强调了采购环节要增强透明度,并能自觉接收纪检、审计部门和学校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为完善市场采购管理体制创造了条件。

1.2完善岗位职责

实施岗位间的监督与制约。市场采购过程主要包括制定物资设备采购计划与审批、市场采购、安装验收、固定资产建账、财务报账等环节。明确物资设备采购、大型仪器管理职责和岗位规范,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2、严格审批程序,物资设备的采购坚持资产管理部门牵头,纪检、审计监督、各使用单位及学校相关部门人员参加集体决定。

2.1建立逐级审批制度,规定对数量多、金额较大的物资设备采购一般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由使用单位提出采购计划,资产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供应商,做到价格合理、质量合格,使用部门满意。同时较大规模的物资设备必须要有论证报告,经学校相关部门论证、校长审批后方可执行。

2.2发挥学校相关部门人员集体智慧,减少决策失误,特别是对大型精密设备的采购,在采购决定中着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采购前的调研工作,主要了解产品的性能,在同类产品中的优势与不足,产品的前景及价格,配套设备的情况及物资设备对本校教学、科研任务的必要性及工作量预测分析。二是强调论证质量、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即①坚持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教学科研适用的原则;②注意把握投资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根本,不唯个人或课题需要为决策依据;③正确处里先进与实用的关系,不盲目追求多功能、高性能。

3、增加采购透明度,自觉接受学校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监督

3.1经费使用透明。各使用单位根据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提出购置计划,经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审核,校领导审批后执行。

3.2采购过程透明。物资设备计划审批后,由物资设备管理部门提供产品信息,与使用单位共同确定型号、厂家。了解所购物资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包括物资设备适用学科范围,所选品牌、档次、规格、性能、价格及技术指标的合理性。对价格波动大、教师敏感的物资设备,大多采取公开采购的方法,做到货比三家,性能价格比最优,售后服务比最好。

3.3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使用单位对产品质量、性能进行外观和技术性能验收,如发现质量问题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与厂家联系解决。

4、发挥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

4.1资产管理部门将信誉好的厂商进行筛选,协调各使用部门参与大批量的物资设备采购工作。

4.2加强对使用单位购置物资设备的管理。由于各使用单位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对购置物资设备采购申请要进行强化管理。

5、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档案

加强合同管理可以有效地约束双方交易行为,减少市场采购中不必要的纠纷。为此,要专门制定有关管理规定。明确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必须签订合同,由资产管理部门主管领导负责合同审核,并将有关资料存档以便今后查阅。经过多年的实践,加强合同管理对完善物资设备市场采购管理体制具有显著的效果。实施科学管理,提高教职工的业务素质,从而保证投资效益的有效发挥。

3结束语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采购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只有改变传统的采购模式,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采购管理模式,高校物资设备采购工作才能真正走向正规化、科学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科研。

参考文献

(1)原再亮 电子化采购: 我国政府采购改革的方向[J].地方财政研究, 2006(10)。

物资设备管理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 A

在实际地铁运营过程中,物资管理工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地铁物资供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地铁物资的供应要及时的与现场需求响应,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另一方面,地铁机械物资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机械物资供应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车辆、供电、轨道、通信、信号等系统。

一、地铁物资集中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在大规模的进行建设,在地铁建设运营管理中,为了有效避免地铁机械物资管理不当所导致的工作人员与地铁运营设备重复配置,论文在地铁运营物资管理工作的组织体系的基础上,讨论分析了物资的分级管理、配送方式、库存控制、物资采购等方面的内容,为提高地铁运营物资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针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面积不断增加、交通压力不断增加的现状,我国各大城市纷纷加快了地铁的建设与发展。根据地铁运行需求,在地铁运营管理中应加强地铁物资的库存管理,以此满足建设。根据地铁机车设备故障、电气故障以及地铁站照明、通风、通讯等需求的不同,地铁物资库存管理的内容也相对较大。这时必须运用现代库存管理理论指导地铁物资的库存管理,以此确保满足地铁维修养护工作的同时减少库存量。在我国地铁物资库存管理中,由于各线设备的差异使得物资库存量较大,同时也带来了库存管理的困难。

二、当前地铁物资集中管理的现状

受地铁建设时间差及技术更新等因素影响地铁维修养护物资种类较多,这也造成了地铁物资库存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而且,地铁运营过程中,维修编制计划外的事件的发生也使得地铁机械物资管理面临着多储备的困境,造成了物资备件管理中难以精确控制,加上地铁各线路设备更新带来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地铁物资库存的增加。随着近年来地铁网线的不断完善,维修人员需求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一部分年轻、缺乏具体工作经验的人员进入到了地铁维修养护体系,由于经验不足只能通过配件更换满足维修需求,进而造成了物资库存量的增加。种种因素使得现代地铁建设发展中必须面对物资库存管理这一难题,同时也要求地铁物资库存管理机构加快现代物资管理理论的研究。针对地铁机械物资管理的特点以及现状确定适宜地铁物资库存管理的方法及理论,满足城市地铁交通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在地铁运营初期,由于物资管理部门的员工来自于不同的工作单位,有着不同的学习与工作经历,其管理理念与工作方式存在着差异,对物资管理的科学性与前瞻性的掌握也存在不同。一般情况下,地铁物资采购采用具有严格控制、规范有序特点的申购计划,该方式虽然能够顺利完成物资采购,但其降低了物资采购的效率。从地铁物资采购的长远发展来看,需要在建立物资需求预算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地铁物资采购。

三、地铁物资集中管理对策

1、制度建设与人员配置

在管理办法的制定上,项目公司遵循充分讨论、事前明确、事中修正的原则,在项目开工之初就编制了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种材料的采购权限和采购方法,并汇编成册下发给各个施工单位,书面明确各类物资怎么管、谁来管、管什么。在过程控制过程中,项目公司又制定了《月度工作例会制度》、《季度检查与考评制度》等工作制度,保障和促进各项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随时发现和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

在组织机构设置上,项目公司成立了物资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线物资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招标采购等重大事项的决策;项目公司的物资设备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全线各类物资的采购、供应和日常的业务工作;物资供应中心是甲供物资的具体供应部门,负责完成大宗主要物资的统一采购和配送工作;参建的各个施工单位在项目部和工区均设置独立的物资部门负责各自管段的物资管理工作。在现代地铁物资库存管理中,管理团队的能力决定了地铁物资库存管理的水平、决定了地铁物资的稳定保障。因此,现代地铁运营机构应根据物资库存管理的需求及现状加快管理人员的培养,根据地铁机械物资管理的需求制定科学的人员培养计划,并通过调班培训以及持续性培养的方式提高地铁物资库存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及管理水平。通过物资管理队伍建设促进地铁机械物资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现代地铁运营中对物资的需求。

2、采购管理与质量控制

对于地铁项目的物资采购管理问题,项目公司实行重要物资材料分类管理原则,将土建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分为甲供、甲控和自购三类物资。其中,甲供物资的种类有钢筋、水泥、防水材料、盾构管片等四类材料,对这四类材料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全线统一价格,由物资供应中心根据需求计划直接从定点生产,定点供货,集中供应,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了材料采购成本。甲控物资有商品混凝土、砂石料、爆破器材、人防门、型钢、铜材等,这些物资由项目公司物设部和深圳地铁公司共同确定合格生产厂家名录,项目公司加强组织协调,积极主动地与政府和供货单位沟通,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照顾和厂家的价格优惠,各标段在供货协议价格和合格厂家名录内选择供应商自行组织货源。

3、物流组织与配送供应

鉴于地铁工程建设对建材物资需量巨大,以及中国中铁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雄厚资金实力,吸引了本地的许多有实力的物资供应企业主动上门联系业务,项目公司通过招标遴选,实地考察这些生产厂家、供应商以及物流公司,很快就实现了主要物资的生产、运输和配送一条龙专业化服务,有效地把这些当地社会资源融入BT项目建设物资供应链条上,既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成本。土建工程施工高峰期,平均每天大约有近100台运输车辆穿梭在地铁的沿线,完成钢材、水泥、盾构管片、商品砼、砂石料等主要建材物资的配送供应。企业物资和物资企业的强强联手与紧密配合,对于地铁快速推进起了间接地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成为了地区物流合作模式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4、物资储备与物资使用

物资储备与物资使用作为机械物资集中管理全程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把握物资进场、使用、盘核三大环节的管控。在磅房收料过程中,项目公司严格要求各施工单位认真执行双签制度,即物资入库,两人过磅,磅房开票,现场签票,公正计验,拒收次品。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物资使用,各施工单位千方百计节约降耗,即减少定额内的物资消耗,主要做法是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推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优化试验配合比等减少定额用量来实现。为了准确掌握项目现场材料储备收发存以及材料使用状况,加强对各标段项目材料管理力度,项目公司成立了材料盘核小组,按月盘点库存材料,核算材料盈亏。材料盘核小组由物设部牵头,财务部、经营部共同参与,每季末,材料盘核小组都深入施工单位库房和施工现场,全面清查库存材料。盘点工作中,各部门分工协作,物设部盘点原材料、统计周转材料使用部位,提高使用效率,经营部盘点半成品,统计施工产值,为项目中期结算提供依据,财务部盘点库存现金与账面数,清查存货,核实损溢,掌握盈亏现状。

四、结论

针对我国城市地铁发展现状,城市地铁物资管理是影响地铁建设的重要因素。受我国地铁建设各线路时间差的影响,地铁物资量较大,加上地铁物资管理起步较晚,相关人员缺乏的因素造成了地铁物资管理的困难,只有通过人才培养、物资管理先进理论的应用提升物资管理水平,促进地铁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何小锋. 试论地铁物资库存管理的重要性[J]. 民营科技,2013,0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