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化工企业论文

化工企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4 15:22:49

化工企业论文

篇1

缺乏明确具体的企业文化发展目标和规划。部分建筑企业认为"走出去"一定海阔天空,风光无限,但对自身竞争优势缺乏必要了解,缺乏长期的战略思考和科学的管理体系,在投资项目、企业文化研究、环境分析、地点选择、合作伙伴选择、经营策略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缺乏论证,经营方式单一,不能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缺乏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实用人才,经营管理不能完全市场化,仍然处于半政府状态。有关文化因素对企业命运的重要意义,许多建筑企业界人士认识不够,缺乏对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建设与培育的战略选择,没有具体的海外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其次,对他国文化了解不够,社会关系处理不尽如意。

我国部分建筑企业在实施海外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还象在国内一样,把人情交往当作最主要的交往方式,许多企业家习惯了在国内依赖于由人情交往所编织的社会关系网即社会资本,形成对关系的依赖。没有详细了解拟进入国家的市场与文化背景,没有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的管理思路与策略。在社会关系的处理上,部分企业照搬国内经验,结果吃了亏,最终被迫退出了市场。

第三,传统思维习惯和管理方式的束缚。

我国在海外经营的建筑企业大部分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计划经济的影响依然存在,习惯于依赖政府,依靠政府工程,市场竞争观念不强,"大锅饭"和"铁饭碗"的体制和观念,还未彻底改变,"官本位"思想严重,在部分企业中"人治大于法治","一言堂"、"家长制"、"上智下愚,尊卑有序"等落后的传统观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部分国企的经营者是准官员,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即使海外经营成绩欠佳,也可以调到其他企业或部门"易地做官".部分企业甚至依然用国内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海外工程,如,某企业一个项目经理刚到海外,在施工中遇到问题,马上决定:开个现场办公会解决。这在国内是一个制度化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式,但在海外业主、监理及海外员工眼中,他们就会感到很奇怪,他们不明白"现场办公会"的意思,认为一件本来可以由下面员工当即直接办理的事,为什么非要等到开"现场办公会"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呢?

第四,没有很好地遵循国际交际惯例。

交际是企业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它能看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企业文化在一个员工身上的具体体现。部分建筑企业海外员工在与当地主管部门、人民交往中,急于求成,按照在国内的交际惯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热情过度,令对方反感;有的员工大男子主义严重,不尊重当地妇女;有的员工工作中过于谦逊,使业主方、监理方误以为其工作能力差,工作造成被动;还有部分企业海外经理还像在国内一样,对海外招聘的员工的婚恋、家庭、健康、经历、住址、以及、政治见解等问长问短,认为这就是关心属下,结果事与愿违,造成误解。

第五,部分企业出"门"准备不充分,自信心不强。

一走出国门,很多建筑企业开始有些茫然,不知自己的管理水平到了外国怎么样,不知道要遇到什么样的业主和监理,觉得在国内多年的施工经验不管用了。加之刚开始还有语言问题,部分企业海外经营人员中标后匆忙上场,过分依赖翻译,对语言学习不重视,或者工程紧张顾不上学习,造成在物资采购上吃亏,看不懂施工材料,工作被动,很快就失去了自信心。

二、对境外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第一,确定合适的国际化发展思路,使企业本土文化尽快"落地生根"。

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国门经营,要确定合适的国际化发展思路,选择"文化先行"的发展战略,对企业文化的人才培训给予充分重视,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员工的文化认知力和文化适应性。要尽快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在海外找到共同点和结合点,使企业自身文化在海外"落地生根",形成独特的海外企业文化体系。

第二,加强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研究,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社会文化通过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宗教观和世界观,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并作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文化氛围和产品的文化品位,这是社会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运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形式。

企业要走出国门发展,首先就要了解各国的文化、处理好社会关系,充分考虑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有来自于风俗习惯的,有来自于价值观念的,有来自于行为举止的,有来自于自然环境的等等。"美国加州牛肉面"公司共有78家分店,只有一家开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其他77家分店全部开在中国,经营者充分利用了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得跨国经营取得巨大成功。

海外经营不同于本国经营,企业公司领导者必须把文化差异这个变量考虑进去。管理好不同民族、不同价值观念的员工,解决"跨文化管理",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寻找超越文化差异的公司目标,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有一个共同的行为准则,这是建筑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遵循国际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交际惯例。

与人打交道,这是最实际的企业文化之一,因为你代表的是企业形象。到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制度与我国大有差别的海外经营,首先就是要与他国的政府官员、业主、企业和当地人民打交道,把企业宣传出去,把工作开展起来。所以一定要注重与他们打交道,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与他们进行交往和沟通时遵循国际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交际惯例,尊重个性独立,维护个人尊严,尊重个人隐私,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论,有以下几条国际惯例。(1)信守承诺。(2)热情有度。(3)尊重隐私。(4)女士优先。(5)不必过谦。有的时候,在对外活动中,难免会碰上一些本人尚未经历的场面,或是难以处置之事,此时此刻最好的办法,就是静观一下他人的做法,努力"从众",与大家保持一致。

但不论和任何国家的人打交道,走出国门的企业和个人请务必记住:中国人同外国人是平等的,我们是有自尊的,不要忽略了我们的民族尊严、民族气节,见到老外莫要卑躬屈膝,要不卑不亢,保持民族气节,更不能趾高气扬,摆阔气。这比在国外承揽多少工程,挣多少钱都重要的多。

第四,靠实力说话。

在海外经营建筑企业共同的一个感受是执行程序比国内要正式得多,也先进得多。面对的业主和监理,只认实力和施工水平,靠请客送礼是行不通的,必须靠过硬的质量征服他们。

在完工的阿富汗昆都士公路修复项目中,世界银行南亚交通部门主管陈广哲对工程赞不绝口,他认为,这个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公路项目,即使在遇到袭击,造成人员伤亡、被迫停工的意外打击下,仍然能按时优质完成,显示了中国建筑企业的实力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他还说,这个项目最后能得到各方满意,中铁十四局集团派出了优秀项目经理是重要原因,这个年轻人懂英语,素质高,管理水平一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最重要的管理保障。

篇2

由于不同群体地位不同、职能不同、技术特点不同、需求不同,以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满足不同的要求和希望,工会应针对新变化,在新形势下,调整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发挥自己的职能。

2.普通职工群体处于弱势地位

随着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职工收入差距扩大,企业内部分配方式多样化。大多数从事一般工作的普通职工群体处于低收入状态,再加上化工行业的特殊性,职业病易发,低收入高发病率使得普通职工的生活困难,幸福感减低。工会的职责变得重大,能否有效的发挥职能,关系着许许多多普通职工的生活质量。随着维权工作难度加大,而在企业机构改革中,工会组织受到削弱,工会在经济能力和行政职能上,都没有力量解决职工工作环境问题,以及职工收入过低问题,工会理应关心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具体利益,但目前看来也只能是参与协调和浅层次的提高帮助,并不能有根本上的保证,没有力量为他们谋求医疗保障,以及职业补贴。无法有效的为弱势群体谋求正当权益。

3.理念的变化带来工作挑战

一方面,工会组织内部的工作理念有所变化,面对众多职工群众,工会组织的工作往往繁琐而工作效果无从得以体现,大多工会组织成员默默无闻,苦口婆心应对众多的要求与希望,而效果却无法用硬指标来体现,还要面对化工企业普通职工群众的误解与化工企业领导的刁难。因此,工会组织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想做、不愿做、不会做职工群众工作的人愈来愈多。工会干部后继乏人。另一方面,职工观念变化也带来一定的工作挑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同时,职工的观念也发生了对应的变化。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工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增强,在新时代,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与呼声。

4.工会组织内部力量薄弱

一方面,企业实施重组改制中,一些企业党政领导不重视工会工作,对工会工作仍存有有之不多,无之不少的偏见,没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没有认识到工会在企业体制改革、工作发展、稳定员工中所发挥的作用。工会里的精英领导者没有动力以及时间和精力研究和思考工会工作,与此同时,工会组织也受到削弱。另一方面,许多人员转为兼职,工会骨干和积极分子受到打击,工会成为了党群工作部里的应付差事的象征性部门。缺乏领导核心唤醒其活力与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讲工会工作被削弱了。

5.工会工作模式墨守陈规

新的形势之下,工会组织人员不根据实际状况实施工作,工作方法脱离实际,思想观念滞后、工作方法滞后、工作内容滞后。在各个方面与实际工作都不相适应。未能满足职工最迫切的要求与人生基本要求。工会组织的传统做法不能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维护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权利,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感,而在实践中,工会往往不能为职工做主,甚至有的工会根本软弱无力,没有成为职工群众的代言人,失去了公信力与普通职工群众的信赖。

二、化工企业工会应对挑战等工作对策思考

1.提高企业工会对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与重视

新时期下企业工会对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与重视都不足,对工作中遇到的现实和理论问题研究的不够,导致矛盾和问题越积越多,往往束手无策,上下不能团结一心,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难[2]。此时,需要企业工会健全完善工会领导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工会工作机制,创新工会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是上下团结一心,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为员工的幸福生活服务。

2.健全完善工会领导组织体系

提高工会组织的人才素养,提高其责任心,工会成员是工会开展各项工作和履行职能的组织基础,健全工会组织,发挥工会干部的职责,积极与各级党组织协商,按照精干高效、德才兼备标准,大力选拔有责任心,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有自己想法和见解的人才,为工会组织注入新鲜活力。

3.突出帮扶重点

工会组织要不断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他们解决收入分配和医疗安全等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最关系他们生活的利益问题,为职工办理了职工互助金保险、职工特殊疾病保险等理赔业务,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体检。积极开展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大力倡导和谐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认真做好每年的职工代表大会,对职工代表们的提案与建议,通过工会集加强领导的重视,工会作为一个沟通企业与员工的桥梁,将企业集团目标与职工个人理想统一起来,加强人的凝聚力,最大程度的挖掘职工的潜力。

4.建立健全工会工作机制。

通过有效地机制体制建设,加强管理与减轻企业与员工的矛盾。一是民主管理机制、二是职工经济权益保障机制、三是工会工作评判机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篇3

2、制度到位。建立文化建设相关例会制度,在职代会、政工年会、工会主席会等会议上定期研究部署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公司重点工作督查范畴,推动工作落实。针对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非乙烯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的实际,我们着眼于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专门研究制定《巴陵石化“十二五”精神文明创建规划》,对公司“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作出总体部署,明确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步骤、保障措施等内容,努力把公司建设成文化先进、管理科学、科技领先、诚信规范、效益良好、安全和谐、文明幸福的一流企业。

3、考核到位。公司长年坚持开展“双文明”竞赛,将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与物质文明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将文化建设工作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坚持与职工奖金挂钩,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将文化建设专项奖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奖及奖金管理制度,公司用于文化建设的奖励超过100万元。

二、搭建四个平台,彰显文化建设作为

1、搭建思想教育平台,抢占职工精神制高点。创办《工会工作》和工会网页,认真贯彻《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职工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坚持开展“3.5”学雷锋献爱心活动,开展百万帮扶大行动、金秋助学和单亲困难女职工、六一和助残日慰问,积极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举办劳模大讲堂、劳模事迹报告会、“中国梦•劳动美——最美巴陵人”诗歌朗诵会,编印《脊梁》等先模事迹材料,通过先进典型引导和激励干部职工。

2、搭建文体活动平台,活跃职工业余生活。不断夯实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先后投入500余万元对社区田径场、影剧院、俱乐部等文体场馆和设施维护和改造,建设职工业余文工团练功房,公司现有大小文体活动场所186个,活动场所遍布企业和社区各个角落,年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依托阵地,在职工中大力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培养健康生活心态,积极搭建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文化大舞台、体育大擂台,让职工走上舞台、走进赛场、走入广场,满足广大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每年举办春节团拜会、庆五一等文体活动90余项,丰富了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如举办第六届职工运动会、第四届职工男子排球赛和男子篮球赛,庆“五一”健身操展示、拔河赛、团拜会等大型活动组织有序,有的比赛运动员高达500多人,观众达两万余人次,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赛出了职工队伍的士气。健全协会组织网络,将各类协会由原来的18个规整到11个,并定点到相关单位,落实各协会的人员、制度,做到年初工作有计划,每季活动有重点,重大活动有安排,开展职工羽毛球赛、足球联赛、乒乓球赛和特色讲座等,满足不同爱好者的内心需求。

3、搭建职工读书平台,丰富职工精神世界。建设职工书屋和“读书角”,将读书角建设与小家建设相结合,添置报夹、阅读椅、写字台和书籍,让职工感受家的温馨、家的文化,目前公司共有职工书屋32个,读书角160个,图书总量达到5万多册。建构新媒体读书阵地,建设“职工电子书屋”,在网络上提供近4000种电子书和600种报纸,让职工足不出户就能饱览群书。建设女职工业余学校,广泛开展“精岗位技能、修书香内涵”读书活动,举办流动课堂和读书漂流活动,开设女工大讲坛和读书讲座,向女工推荐《第五项修炼》、《于丹论语心得》等励志、修性精品书目。

4、搭建技能提升平台,激发职工学习热情。全面推进一线岗位技术练兵,制订事业部、车间岗位练兵考核制度,将岗位练兵纳入“三基”考核和“双文明”竞赛评比范围,积极开展导师带徒、“一日一题”、“小课堂”等岗位练兵活动,实现了岗位练兵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将技术比武作为促进人才成长、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激发广大职工学知识、练技能、求创新的热情,涌现出一大批技术过硬、创新能力强的技术能手和技术带头人。3年来,两级工会累计开展业务竞赛210项次,参与人数达2.4万多人次,评选公司技术能手62人、优秀个人47人,11人被评为中国石化技术能手。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6个,举办技术课堂、技师讲座,设立创新贡献奖、优秀成果奖、名师奖,3个创新工作室被授予湖南省示范创新室,公司被评为湖南省职工创新先进单位,1人获得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名师奖。

三、实现三个促进,推动科学发展

1、促进企业稳步发展。通过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持、智力支持。安稳运行基础不断夯实,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石化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称号;累计完成投资98.8亿元,推动实施了以“五改七建一配套”为主要内容的“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了“十二五”“六改六建”重点项目,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非乙烯精细化工企业战略目标。

篇4

2.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虽然存在很多共性,这并不代表两者在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这是因为两者之间在所属范畴、功能以及工作重心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据我们党在企业中的政治需求,以及职工思想行为诉求而开展的工作模式,其在服从思想意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服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因此,企业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属于政治范畴,而企业文化是大部分职工自发遵守的行为方式和理念,企业文化是在其长期生产经营中逐渐形成的,而企业文化建设中强调职工认识并遵守这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态度,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在本质上属于文化范畴。企业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政治功能和管理功能,其可以确保党的各项理论方针可以彻底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中,通过协调企业职工与企业、管理者、其他职工之间的关系来激发其工作热情,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塑造积极健康的内部文化,通过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增强职工自信心,在全部职工的心中树立一个正确的道德标杆和行为准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是强调企业与社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而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培养企业个性,注重企业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传统、个性以及氛围等方面的区别,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在所属范畴、功能以及工作重心等方面有着很多差异。

3.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本文通过研究认为虽然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很多共性,但是不能用其中的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当前一种较为成熟的管理学,其在加强企业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力,而思想政治工作在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极大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各自领域中都有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企业发展方向这一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无法达成的,而企业文化建设完善创新性企业管理这一功能,是企业无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而实现的。再者,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彼此独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一个方向,而企业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创造了一个新的途经,以便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融合,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重通过培养员工的社会使命感来对其行为进行约束,而企业文化建设注重通过塑造企业整体“个性”来强调企业使命,因此,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相互协作来加强两项工作模式的效果,同时也对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及手段有着优秀的作用,对实现现在企业管理中的生存、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

1.“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人是社会生产领域中众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一个具有变动的极具灵活性的存在,所以企业在实现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模式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而企业文化建设在发挥作用过程中也紧扣人性化管理这一原则,这对保持企业职工思想上的统一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以遵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存在规律作为前提,以科学性、时效性为指导,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及管理现状,力求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

2.企业文化活动作为载体。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自身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存在及具体的表现形式,承载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极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企业职工的参与性、积极性,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来传达、宣传企业文化,例如,可以通过定期开座谈会的方式让职工畅所欲言,可以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对企业发展的见解作为话题,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帮助员工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融合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企业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党与政、工、团之间的各种活动来调动企业职工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让企业职工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企业主人,必须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人翁精神,遇到困难敢于向前不可畏首畏尾,通过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铺好路,为党建工作能够卓有成效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篇5

二、循环经济评价方法

循环经济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企业间循环;二是区域循环,主要指产业园区循环;三是社会循环,主要指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循环。判断各层次循环的评价方法一般认为有如下三种: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给出的,即对产品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生命周期法可为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基于科学的、可验证和可比性的能够量化的评价方法,可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对产品进行生态设计的重要支撑工具。清洁生产审核法。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对服务和生产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高污染、高消耗和低效益的原因,提出减耗增效的方案,进而选择一套改进的生产工艺,促使企业清洁生产的过程。我国在企业循环经济层面,已经全面贯彻落实清洁生产的工作。物质流分析法。物质流分析法就是以量化的方法估计社会中的物质流动。物质流分析方法遵循物质守恒定律,即一定时期的物质流入等于物质存储加上物质流出。在国家(区域)层面,物质流分析法称为总体物质流分析,即建立这一个国家(区域)的物质流账户,并以此为依据为政府提供政策借鉴。在行业层面,采用的是元素物质流法,使用定点观察法或跟踪观察法,对选定的某种产品的具体要素流入和流出情况进行统计。在企业层面,采用物料平衡方法。物料平衡是清洁生产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原料和能量的具体利用情况和废弃物的排放量,计算企业资源的利用情况,研究更好的资源使用方法。物质流方法充分借鉴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测量工具。

三、我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宏观层次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在2007年由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统计局和环保局共同制定和,这是一部面向我国所有产业的循环经济标准,包括化工产业。该指标体系从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四个方面制订了22个宏观层面和14个工业园区层面的环境评价指标。关于企业微观层面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目前还没有统一版本,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颁布执行。从各地环保网站和学者研究资料统计发现,目前广西颁布了《广西主要工业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参考国家标准制定的行业和企业循环标准体系。上海市发行了《上海市工业区循环经济建设指南》,主要对上海的工业区域内企业的循环经济建设给出了量化指标。深圳市实施了《深圳循环经济指标计算与使用办法》,对产业和企业进行量化考核。可见,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关于具体产业和企业的量化考核办法,特别是单独针对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还不完善,化工企业方面的指标体系也是如此。

四、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一)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方法

由于缺少关于化工企业的国家和省级层次的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学者们通常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某一具体企业进行评价。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对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在列出的各项评价指标下打分,对分数进行适当的计算,给出每个分数在上层指标中的比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评价法,一般对某企业的具体指标邀请专家进行优良中差的评定,再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出该企业的最终得分,进而判断该企业综合表现位于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的具置。杨晓龙,王华通过该方法对某一石化企业进行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另有一种方法,在同样采取了层次分析法给出了各指标的比重之后,通过对比各指标的标准值和某企业的具体数值,算出该企业的所有指标的分数,进而进行加权计算,给出该企业的最后分值。这种方法称为综合评价法,与模糊评价法相比,该方法需要事先给出各个指标的具体基准数值,这些基准数值因为各企业和地区的不同很难统一,所以会对最终评价结果造成影响。王自强,郑季良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某化工企业进行了具体分析。

(二)我国化工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我国对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构建原则大概有如下几类:一是总体性原则。该类原则要求所设定的评价指标要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这类原则有系统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等;二是科学性原则。该类原则要求所设定的评价指标要科学合理,能够准确地可量化地衡量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具体情况。这类原则有可操作性原则、简明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等;三是动态性原则。一段时期内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状况不会发生改变,但是从长期来看,一些数据还是会有所变动的,应考虑整个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的动态实际,建立相应的指标,如敏感性原则。

篇6

工企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深冷、连续作业、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生产过程中有较大的风险,因此,安全工作是化工生产中的首要工作。而安全教育则是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搞好安全生产,防范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降低事故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然而安全教育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慢,不能立竿见影,是造成人们长期以来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一些企业行动上走过场,方法简单陈旧,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1化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化工生产所涉及到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一般为有害有毒、腐蚀性强、易燃易爆的物质,因此具有危险性,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工生产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生产流程、生产技术及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使其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加。基于此,化工企业员工必须掌握化工安全的相关知识。只有积极进行化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及能力,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化工生产事故的发生。

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意识和安全技能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培训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增强对安全法规和安全规章制度执行的自觉性,能使员工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2.1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对安全教育进行系统性规划。安全教育计划必须与企业发展要求和方向一致。安全教育是企业员工培训的一部分内容,必须和人力开发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当前的用人机制使员工在企业内部流动较快,员工的工作内容不断变化,但却没有配套的安全教育计划。企业在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战略中必须体现安全教育计划。实践证明,合理、系统的安全教育计划是做好安全教育的前提。

2.2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加强教育考核,增强安全教育效果。如何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教育,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根本所在。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对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基本安全技术教育。鉴于他们的职责、分工和工作需要,教育内容应为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规、政策、行业标准、规范,企业制度为主,使他们在决策、组织和指挥生产时不发生违规违章现象。对一般员工加强个人防护和安全作业规程的教育。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应根据其工作岗位性质,偏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安全思想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而引起的事故会对国家、企业、家庭、个人造成的危害和伤害,进而建立起居安思危的防范意识,牢固树立起事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而在工作中自觉遵章守纪,让“三不伤害”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二是教育他们正确操作避免事故的具体方法。通过学标准、规程、安全措施等,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应知应会的安全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从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教育方式可分为自学、授课、讲座、看录像等形式。教育考核中采用学分制,每年拿到规定的学习才能算及格,否则不能参加次年的职称、职务的评聘等工作,并且和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3制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多样式培训教学方法

3.1新入厂人员培训。由于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即介质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设备多属高温高压、深冷负压,工艺条件复杂;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要求严格。因此,把好进门关,对各类新入厂人员讲授进入化工企业所必须具备的安全知识就是较为关键的一环。近年我公司新入厂人员构成主要是新招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技校毕业生,外单位调入本公司人员,临时工以及外来农民工、相关行业实习人员。从新入厂人员构成可以明显看出,他们的大多对企业的安全要求及安全知识知之甚少,特别是对于南化这样的化工生产企业的安全知识,可以说入厂安全教育,是完成新入厂人员从无到有的“启蒙”教育。企业应对新职工严格实施三级安全教育培训。首先是公司级(一级)安全教育,讲授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及安全生产重要意义、一般安全知识、本企业生产特点、同行业重大事故案例、厂规厂纪、入厂后安全注意事项、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预防、防火等知识,其次是分厂级(二级)安全教育,内容包括分厂生产特点、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性能、安全技术规程和制度、事故教训、防尘防毒设施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最后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岗位生产任务、特点,主要设备结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岗位责任制、岗位安全技术规程、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安全装置和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

3.2在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工作中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企业改革的深化及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职工的安全素质和技能必须同时跟上。培训内容及课程设置应依据:a.当前国家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新颁布的安全法律、条例;b.国内外安全生产形势以及同行业安全生产状况;c.安全生产的新理论、新科技;d.当前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安全工作内容,安全薄弱环节,成就得失,安全专项整治要求和内容,企业安全隐患通报等;e.安全基础“知识”回顾。

3.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国家出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使企业安全生产有法可依,是企业步入安全生产法制化轨道的有力举措,学懂、掌握、贯彻落实十分重要,是人们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具体体现,就国家出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均要进行宣讲和学习,弄清意义、内容、责任、在工作中加以落实、严格执行。

3.4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因此,公司对特殊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应拔出专款,保证培训时间及培训质量,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经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者,发给特种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结束语化工安全教育对于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有着一定的作用,也是减少化工事故频发、降低化工事故伤害的重要手段。化工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化工安全教育工作,并积极开展化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以培养出精通相关理论知识的管理人才及企业员工。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实行化工安全教育,对实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丽 单位:黑龙江盛安民用爆破公司鹤岗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7

新的信息化工具管理自己,善于学习,思维活跃,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接受和利用新信息、新事物,在企业抢建工程、机组大修和文体活动中,体现出很强的工作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1.2青工面临的问题

调查发现,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以及历史体制遗留问题的影响,仍然有一部分青年员工存在对自身工作没有方向,对企业没有融入感,对日常工作有所抱怨,缺少工作主观能动性,工作方式僵化,缺少对工作管理技术创新等问题。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2.1员工个人因素缺少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计划。缺少自我激励能力,对企业的依赖心理很大,主动学习、主动工作、创新工作的意识不足,一旦企业没有满足其当下的需求或关心引导不够,就会对企业形成抱怨,降低对企业的凝聚力。

1.2.2企业的因素萧电是传统的国有企业,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方针政策等方面受到体制束缚的影响,流程执行的反馈机制和监督不能有效落实,不能很好地激发员工工作的使命感,在流程执行中,没有有效的监督,容易养成员工偷懒、消极的工作态度,加剧员工的离心力。导致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的不协调,不平衡,降低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

2利用企业信息化

提高青工工作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利用企业信息化平台,将青工的学习和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挖掘青工的潜力,提高综合素质,使青工个人和整个职工得到共同发展。

2.1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采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逐步实现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本身也是提升企业文化,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企业员工凝聚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通过企业信息化,使员工接受并主动学习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改变员工的思想意识和陈规陋习,进一步提高办事的主动性,有力推进企业规范化建设。

2.2注重企业文化类信息系统的建设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通过上网了解信息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而在企业间,由于互联网访问的限制,企业的新闻网站已经成为员工了解企业及国内外新闻的首要选择。企业应通过新闻网站之类建设,利用信息系统信息传递的高效互联,将企业的价值观及时有效传递到企业每个员工之间。

2.2.1善于把握信息化平台的切入点利用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青工凝聚力和创新能力。第一,完善企业新闻网站建设,在做到企业新闻动态及时有效的之外,并以专题等活动,将每个系列的新闻汇集,使员工能够快速准确的得知企业的动态,了解企业的价值导向。第二,以新闻网站为基础,建立视频新闻传播的流媒体系统,建立以企业杂志、厂务公开、资料文档等为基础的内容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不同类别的企业文化传播。第三,通过建立在线学习平台,通过技术培训视频、资料等方式向青工传播知识,引导学习氛围,建立学习型组织。

2.2.2营造充分沟通、知识共享的环境。

2.2.2.1建立沟通平台通过员工实名制的形式,建立论坛、群组、厂长信箱等形式的员工间沟通交流平台,并通过有效引导和管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使员工得到尊重和发言权。在企业中,营造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团体意识。

2.2.2.2合理配置网络资源将企业组织的每个文化活动在网上公告,让员工直接通过网络方式参与,既能做到全面及时准确地传递企业价值观动向,又能有效地形成互动,增加员工的融入感和凝聚力,树立员工的使命感,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内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能使企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3建立以企业规范化管理为目的的流程管理系统

2.3.1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机制规范化管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人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员工的意志行为选择。规范化管理是在理清企业组织机制、人员岗位角色、业务流程的情况下,对企业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整合与重组,通过流程的持续优化,使企业活动既符合员工的个人利益,也符合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益。通过规范化管理,使员工提升对企业的凝聚力,也使员工在事务性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有更多时间关注创新发展。

2.3.2建立和完善共享互动的信息平台改进创新企业业务流程系统化设计与优化,打破传统的职能边界,有机整合企业各方面资源和能力,整合组织结构,基于流程的信息化,建立以业务流程为主干,以管理流程和支持流程为支撑的管理平台,使企业关键业务流程得到运行监控和持续的优化,减少业务流程的重叠和交叉,实现业务流程运行顺畅,提高运营管控效率。

2.3.3提升企业管理体系规范化在信息系统中,建立完善的沟通平台(如利用即时通讯软件,短信接口技术等)加强流程处理中的沟通,通过流程的合理规范透明,减少工作中的人为摩擦,推行固化的规范流程管理系统,使重复的职能事物性工作简单化,新员工上手容易,也可以使青工方便的在不同岗位上进行轮岗,提升人才的复合能力,加强人员的凝聚力。

2.4建立以信息资源利用为核心的管理决策

信息系统利用企业信息化来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为全面有效的给企业各项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建立科学、公平的人事管理制度。

2.4.1完善已经建立的设备数据库完善PI生产实时数据库、MIS及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将各信息系统数据库做到整合,或利用接口进行数据传递,并通过有效的基础数据维护手段,确保数据的来源唯一,数据准确。

2.4.2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主题数据库在信息系统中,建立指标管理、绩效计划、过程控制、绩效考核及结果应用等功能模块。通过信息系统设计一套科学、详细、动态的评价方法,及时准确公平的进行绩效分配,提高员工凝聚力和主观能动性。并且通过信息系统,对员工的职业发展状况做出预估,做好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保持畅通的成长通道。

2.4.3建立以设备为中心的主题数据库通过对设备运行健康状况的准确监控和预测及对设备缺陷发生情况的统计分析,强化点检定修、预防性维护等机制,建立设备运行情况和缺陷维护情况的核心的主题数据库,减轻员工工作压力和符合,提高员工凝聚力。提高员工创新能力的知识管理系统。

2.4.4利用企业信息化来有效整合企业知识资源建立学习型组织,调动人力资源学习潜能,以知识的利用为重点,整合分散在各个信息系统的散落知识,比如合理化建议、文书档案管理、技术管理、班组(培训)管理等,实现知识共享。

篇8

分类号:TF45

引言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强做大的迫切需要,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凝聚力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企业文化建设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它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成为企业潜在的资源,而建设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其价值体系必须与社会大价值体系相融合,则更是要借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因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要靠正确的思想教育去统一;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强化,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共同价值取向的培育、提炼、升华,要靠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保证;企业文化的提升,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去推动促进。所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保证企业文化正确健康的发展方向。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它必然要受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大局出发,强调注重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四项基本原则,解决好价值观这一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有效保障民营企业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此外,思想政治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对西方企业文化的积极扬弃,因为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起在管理的中心,重视人才,重视质量,重视信誉等积极的方面加以借鉴吸收。企业文化的建设既要符合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发展规律,从而促进管理、促进效益,又要保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而完全依靠企业文化的自发式地形成发展,不能保证以上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文化代表多数员工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的领导的实质在于执政为民,党所做的一切都在于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所在。即使党在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占企业大多数的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企业文化建设具体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企业文化代表多数员工的利益。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

相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完善的工作队伍而言,企业文化更多地是靠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实现的。事实上,无形的企业文化需要靠有形的队伍、机制、规范加以强化,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不能也不应该完全自发地产生,它需要有步骤、有秩序地加以推进,而思想政治工作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任务,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开辟道路,提供动力,推动企业文化向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

二、如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作用

(一)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塑造企业精神

1、要加强思想教育,使企业精神深入人心。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都不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企业精神作为一种群体意识,要想在企业职工心中根深蒂固,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让职工明确本企业所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自己作为企业的一员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等,这是在起始阶段培育企业精神时必须要加大力度要做的工作。

2、要搞好榜样示范,引导企业员工实践企业精神。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榜样,引导和激励企业员工奋发向上,这是许多企业在培育企业精神时常用的方法.有意识的树立榜样,可以使企业精神形象化、具体化、生力化,较易激起职工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增强企业精神的可信度和感召力。

3、要注重实践锤炼,不断丰富和升华企业精神。思想政治工作一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践是形成企业精神的大熔炉,企业精神来自于实践,同时又必须贯穿到实践中去.只有实践才能使企业精神真正变成职工的意志和行动,使企业精神不断得到落实和升华.因此,要培养企业精神,就必须注重实践锤炼,既包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锤炼,也包括在企业管理中的锤炼,还包括一些具体的活动实践,如开展竞赛、组织文体活动、参加整洁厂容活动等。

(二)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1、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大力宣传,使广大职工明确制定这些规章制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明确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从而消除一些职工对规章制度的错误认识和逆反心理,使职工树立起正确的行为规范意识。

2、在执行规章制度时,要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征求企业职工的意见,不合理的要及时加以改正,使规章制度在实践过程中接受检验,并不断得到完善。

3、当企业职工的行为符合规章制度并做出突出成绩时,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加以表扬,反之则要进行批评教育,从而使职工能认同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并将其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三)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促进企业文化管理

首先,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准确地确定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理念,既充满个性,又具有继承与创新并举并引领员工统一精神和意志的功能。

其次,在己确定的理念指引下,将先行的各项规章制度重新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使各项条款统一到价值观、经营战略、管理思想等理念上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与教育形成一个能统一规范全体员工行为的文化力量,从而有效地发挥出企业文化的管理、育人、塑形、凝聚、辐射等功能。

此外,企业文化管理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注重的是以人为本,以企业的共同价值准则和目标体系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的是精神因素、智能因素,它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来影响和控制人们的行为方式,目的是充分发掘人的潜能。这样一种特征,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及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为此,企业应把两者有效整合融入到企业长远的发展之中,当作企业铸魂塑形的宏大系统工程而进行规划和操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和其他现代管理,将为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为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走向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站稳脚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入强企之林夯实最坚固的基础。

结语

在实践工作中,笔者发现,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靠短期突击就能凑效的,要使企业文化的各个组成要素在企业的每个角落里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实践中通过鉴别取舍,不断总结经验,要经过长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和帮助职工不断消化、领会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内涵及其精神实质。只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吸取思想政治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才能推动和促进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现代化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无论是机械智能还是人工流水作业线,都面临着诸多的潜在安全风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1]。企业成于安全,败于事故。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对企业而言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1典型事故案例

例如自2016年以来发生的安全事故,1月16日美国休斯敦一家化工厂发生化学品储存罐爆炸事故,造成1名工人当场死亡,3人因手臂骨折和暴露在化学物质中受伤。1月27日凌晨,绍兴市袍江经济开发区马山镇一家印染企业发生火灾,绍兴消防支队第一时间调集多方力量,成功扑灭大火,将损失降到了最低。1月29日,位于山东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纯碱厂渣场北渣池护坡发生溃泄,大量液体碱渣泄漏。2月18日,眉县金渠镇教坊村四组一化工厂内一辆拉运燃料油的油罐车装油过程中突然发生闪爆,并引发大火,导致一死两伤。2月28日,青岛安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名工人,在对青岛双桃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平度分公司苯胺黑车间更换氮气缓冲罐内的密封垫时,发生窒息事故,致一名工人死亡,一名受伤。仅2016年以来化工行业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达到了数十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2]。诸多血泪的实例沉痛的告诫了我们,为了有效的降低事故的发生,甚至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对各类风险源进行明确的识别,不管是作业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必须以安全责任为重中之重[3]。在基于以为的研究成果,利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手段,使得化工企业的风险监控和管理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使得安全生产实现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根本方针,对企业安全管理提供良好的指导。

2化工企业风险分析

2.1风险与风险率风险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行为过程潜在的不安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势必存在的或大或小的风险,一旦出现突发事件,风险失控,将直接产生安全事故,造成财产和人员生命损失[4]。风险的定义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风险指的是任何风险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概率,且造成的损失都是不确定的,狭义的风险指的是出现事故造成的损失的期望值[5]。可以由式1表达。=(,,LPHR)(1)式中,R为风险,H为危险,P为危险发生的概率,L为危险发生导致的损失。风险率是反应风险大小的指标,可以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价,表示风险的严重程度。可以由式2表达。有了风险率的概念,可以更直观的表述安全性。⋅=CPN(2)式中,N为风险率,P为事故发生的概率,C为事故的严重程度。2.2风险源识别。风险识别就是识别、发现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危险源,通过调查分析,判定出哪些作业过程、作业区域存在危险性,并分析危险性质和危险程度,从而有效的进行监控和管理,使得危险源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至于转化为事故。分析过程和方法如下:(1)生产作业过程的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设备装置说明书、工艺参数、操作手册等等;(2)设备装置的资料,以及参与工艺过程的各类物料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以及其产生的次类风险;(3)预估各类风险所造成的故事情况,分析其事故出现的可能性;(4)降低或减少风险的措施方案。

3风险管理与控制

3.1风险分类。按照风险产生原因区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人为因素和潜在二次危害。3.2管理与控制。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模式下,以C/S(客户端/服务器)系统,建立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监控、风险管理和预警的构架系统。能实现如下功能:(1)风险信息采集;(2)风险识别判断;(3)风险等级划分;(4)安全指令的;(5)风险预警图标打印;(6)管理对策措及实施情况反馈;(7)其它安全服务。基于以上系统建立了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系统平台,在提高管控水平、使得管控达到目视化管理的水平,能良好的生成图标,对各类风险进行实时的分析,对整个系统设备都具有更良好的整体化评价分析。同时使得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得网络系统更加贴近于实际应用。

4结语

通过对近年来化工企业实际的重大事故分析后发现化工企业安全情况不容忽视。对化工企业的风险和风险率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评价公式,更为直接量化的评价风险。基于C/S建立网络化的风险分析管控平台,应用于实践效果良好。

作者:王雄 单位:新疆圣雄氯碱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婧肄.国内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J].化工管理,2016(19):147-148.

[2]焦文雅.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J/OL].科技展望,2015(27):72.

篇10

伴随着知识化、信息化日益深入企业建设,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走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竞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传统建筑企业向现代管理型企业蜕变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借鉴引进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建设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认识。

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这个概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的。学术界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甚多,对其基本内涵基本是达成共识的。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的行为模式、艺术、、群体组织和其他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表现。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创造了文化,文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化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文化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模式,不同组织群体也有自己不同的文化模式。由于存在着种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作为一种组织群体,企业也一定存在着企业文化这种模式。

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而在其一系列的经济活动中,始终伴随着经济与文化互相渗透的运动过程。因此,企业的活动既具有经济性质,又具有文化性质。企业文化由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所引起,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兴起、发展、壮大而日益凸显的。

伴随着企业的经济活动,企业不断构建其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形成其“硬文化”,企业的物质基础是企业精神文化的物质体现和外在表现。同时,为了保证经营活动,企业创设了领导体制、组织形式、人际关系等各项规章制度,其制度文化层是企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中介。企业文化的内核是精神文化层,包括生产经营哲学、管理作风、理思维方式、企业群体意识和职工素质等,是企业文化的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构成了企业的软文化。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经济意识和文化意识的结合。不管是对于经济社会、区域经济还是企业的发展,文化都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内驱动力。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组织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必必然形成具有其独特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是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之中,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新的管理观念,企业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较高层次的管理。可以说,企业文化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管理行为,成为一场波及全球、影响深远的管理革命。

2、建筑企业文化

建筑企业文化是伴随着建筑企业成立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积累。它既体现着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其自身的特殊内涵及其规定性。我国的建筑企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其主要任务不仅在于完成一项具体的工程,而且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负有提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保护文化发展连续性,创造新的文化形式的历史责任。

建筑企业具有其独特的特性,表现在:①建筑企业投资较高。建筑企业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比起一般工业部门,其资金的投入量非常高。如果出现投资失误,就很可能陷入资金窘迫之中。②建筑企业劳动密集。建筑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生产力构成中人的因素比例较大。劳动者个人的质量意识、协作意识和责任意识都直接对产品的质量构成影响。建筑企业存在大量的隐蔽工程,这些工程除了靠有限的检查把关外,主要靠员工的负责精神和自觉性。③建筑施工现场分散。建筑企业大多临时用工多,异地施工多,工作强度大,现场分散,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大,造成企业文化建设的离散性。④建筑施工周期长。建筑产品由于造型庞大复杂,位置固定不可分割,比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周期要长得多。⑤生产环境及条件变化大。每次的建筑施工都是在全新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各具特色,各不相同。新条件、新要求、新设计、新施工方法、新施工组织决定了产品生产的不断变化。⑥各类制约因素较多。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社会、政治、经济、自然、技术、人为等多方面因素均能对工程施工产生影响,这就使得企业必须在不断协调各种矛盾中前进。

充分认识建筑企业的特点,有益于理解建筑企业文化的特殊内涵。我们可以综合前文观点,将建筑企业文化的含义表述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变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建筑企业个性和特色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习惯习俗、规章制度和精神风貌等。建筑企业文化是一个多元、动态、综合的概念,它贯穿于建筑企业内外部因素之中,贯穿于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3、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迄今为止,我国许多建筑业企业仍然未摆脱过去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粗放经营、技术陈旧、集团化发展、机构臃肿、包袱沉重、工作效率低下等状态长期存在。同时由于与国外市场长期隔离,有相当多的企业不熟悉国际承包市场的经营方式,不了解国际竞争规则,缺乏与国际大承包商在同一环境竞争的经验,因此大多数中国建筑企业还不具备在国际建筑市场上与国外企业竞争的实力,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同时我国传统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往往是竞争双方势不两立,存在一定恶性竞争,从而客观上不仅降低各自的赢利水平,而且还可能降低建筑产品的质量,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这些迫使我国的建筑企业不得不思考如何真正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问题。如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对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来说无疑是一种更高的要求,难度很大。

竞争压力之外,我国建筑企业文化受人才因素的影响也较大。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队伍大部分来自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受过正规训练的技术工人严重不足,特别是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人才奇缺。同时,由于企业用人机制不合理,对高素质人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致使优秀人才进一步流动到优秀企业中,包括一些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跨国建筑集团、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使得相当多的建筑企业的面临人才危机。

根本而言,我国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最大影响因素是管理机制。我国建筑企业大多观念落后, 体制、程序、方法、标准、规范和规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市场变化的需要,与国际通行模式不接轨。,企业的功能不完善,工程总承包能力比较薄弱,同时缺乏先进技术的来源,难以得到先进的技术参与国际招标竞争。在运行机制方面,也存在项目管理水平低,运作起点不高,方法不多,创新不够的问题。与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国外企业相比,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缺乏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或者说其企业文化建设未能伴随着生产力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适应了市场与资源整合的需要。

企业文化对管理日益明显的作用,促使我国建筑业人士逐步重视文化对管理的实践价值和深远意义,建筑企业进行文化结构的变革已势在必行。

4、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思路

建筑企业文化建设应从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出发,借鉴国际和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作进一步深层的研究和思考,为我国建筑企业文化建构打下牢固的基础。

篇11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整个企业工作的生命线,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经营的纽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相近、相似,二者有很多共同之处。在我国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使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合力,有利于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指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是通过有组织、有意识的教育,针对职工在思想上的各种矛盾、疑惑,通过宣传科学、正确的道理,进行马列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上引导、规范职工的行为,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职工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当中,激发职工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新时期,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健康运作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一般来说,可分为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企业文化内涵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文化即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它是一种企业职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包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理念等,即共同持有的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

二、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内在关系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共同的工作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是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思想、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保证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这些工作都是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也是用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精神文化熏陶和培育职工的共同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同企业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相互促进。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相同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做人的工作,它们有共同的目标,即都能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职工的精神潜能以及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人的思想认识、观点立场问题,以育人为业,以转变人的世界观为本,旨在用共产主义精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目的是通过对职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以便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文化是用特有的理念、价值观来教育引导全体职工,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协调内部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为目的。企业文化从研究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出发,注重培养职工的群体意识,突出职工自我激励。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进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可见它们两者都重视激发人的精神力量,重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使企业各方面能够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一致。中国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在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都属于意识形态,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都强调实效性,提倡开展自我教育、树立典范、文体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启发引导,寓教于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又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存在着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党组织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但它不能涵盖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除了做好人的教育引导工作,探讨研究人的精神意识动态及其形成,还要涉及更加广泛的范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能大包大揽,更不可能代替企业文化的所有工作,只能依靠企业文化部门去组织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政工人员有着特殊的意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政工人员谋求自身价值定位,进而转变为职业经理人的需要。只有这样,企业政工人员才能有效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来,参加到企业的管理系统建设上来,这既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五)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在经营企业的实践中,应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是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方略。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营管理中的途径和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与此同时,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当很好的利用和发掘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势来推动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

综上所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企业管理者应当认识到两者融合的重大作用,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从而推动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