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节能与环保论文

节能与环保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5 11:26:48

节能与环保论文

节能与环保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129-0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作为一门新专业,目前很多本科高校都已开设,而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本文结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探讨在该专业中开设学年论文教学环节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案,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以增强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设学年论文教学环节的必要性

(一)学年论文是该专业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信息与实践科学专业是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交叉形成的新专业,特别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培养体系中,学年论文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与知识创新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年论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分析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并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分析论证、归纳演绎等完成学年论文,有助于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学年论文是提高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解决科学与工程计算问题的综合检验,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普遍存在缺乏创新内容,撰写不规范,不能很好地体现专业特点,无法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等问题,从而大大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究其原因,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忽视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方面。要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根本在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靠毕业实习期间突击训练效果并不良好,应在四年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不间断地突出论文写作的训练内容。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年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年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资料检索、文献综述、调查研究、理论分析、算法设计、计算机应用、科技论文写作和独立工作等能力,进而促进毕业论文等后续实践环节的开展。主要包括论文选题、教学指导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

(一)论文选题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年论文的选题应以教师拟题为主,学生自拟为辅。教师应对课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切实把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拟题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对选题的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该专业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掌握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为将来毕业论文的撰写做好准备。选题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内容:(1)选题应当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教学训练的基本内容;(2)选题应当注意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对文献检索、实验数据分析、算法设计等内容要综合考虑;(3)题目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当,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努力能完成任务;(4)选题尽量与导师科研课题相结合;(5)选题尽量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二)教学指导

学年论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应体现学生个人的见解和写作的独立性。教师在指导学年论文的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讨论,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研究理解和独立思考,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明确研究内容,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2)指导学生拟定研究计划,并对其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及计算机应用等;(4)指导学生拟订论文提纲,并对论文的撰写提出指导意见;(5)审阅学生论文初稿,反复提出修改意见,注重论文质量的提高,并督促学生按期完成写作任务;(6)评审论文终稿,评定成绩,并给出恰当的评语。

(三)保障措施

学年论文是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有一系列措施予以保障。(1)必须从制度设计、过程管理和成绩评定三环节入手监控,以保障学年论文质量。(2)组织形式上应多样化,鼓励创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3)加强师资培养,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专业进修,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较早接触相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另一方面,也要对指导教师责任心和耐心提出要求,激励教师能够全程认真负责地完成论文的指导工作。(4)加强计算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电子资源等的建设,为论文写作提供所需软硬件条件,保障学年论文的有效开展。

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年论文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

一些高校对学年论文重视不够,导致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年论文时责任心不强,学生对学年论文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认识不到位,很多学生把它当成一次作业来完成,忽视了论文的学术性,使得学年论文的整体质量不高。

(二)组织不完善,安排不尽合理

(1)宣传不到位。一些学校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宣传不到位,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对学年论文训练不够重视,出现诸多问题。(2)时间不恰当。高校大多将学年论文安排在学期末最后一到两个月进行,而这一时间段正是学生准备期末考试的时间,时间上的冲突,导致学生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应付期末考试上,对学年论文敷衍了事。(3)选题随意性大。一些题目太具体,过于专业,学生在短期内较难完成;一些题目又过于简单陈旧,雷同率较高,要求也差别不大;特别是一些论文的选题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点以及科研实际又严重脱节,达不到训练的目标。(4)指导力度不够。由于高校扩招造成师资紧张,教师平均承担的本科生论文写作指导任务较为繁重,在一些具体环节上的指导精力有限,如对学生如何选题、如何进行文件检索和阅读,发现和解决难点问题,制定研究计划,进行实验设计和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难以进行充分指导。(5)与毕业论文衔接不够。毕业论文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完成学位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作为内容相继但时间相隔的两个环节,做好衔接很重要。

(三)缺乏有效管理和监控

一些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降低了对学年论文质量的要求;缺乏制度保障,将学年论文混同于毕业论文,延用毕业论文的管理办法;由于缺乏有效监控措施,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抄袭和敷衍了事的现象;个别学校没有健全的管理规定,学年论文管理混乱、不规范;缺乏对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年论文教学过程中的检查和监督。

四、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年论文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学年论文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应加大宣传,提高师生对学年论文的认识。通过撰写研究性论文,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学术论文撰写基本规范,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二)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要想较好的开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年论文工作,应结合专业特点和办学实际,科学组织,合理安排。(1)将学年论文纳入教学计划,从规范管理、监督指导、过程控制和成绩评定等各环节保障学年论文质量;(2)应妥善安排学年论文工作的时间和工作流程,综合考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承受能力、教师的工作量等各个方面,从论文选题、教师指导、论文成绩评定几个环节合理安排,真正发挥学年论文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3)命题应难易适中,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可操作性,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

(三)加强过程管理

完善过程管理对提高学年论文的质量至关重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是学年论文这种教学形式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学年论文教学环节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与其他教学环节相互配合,保障论文工作的顺利完成。首先要建立学年论文过程管理的长效机制,由相关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并结合该专业特点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其次,每篇学年论文既要有指导教师,又要有专门的评阅人,制定成绩评定标准。总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年论文的过程管理直接影响到最终论文的质量,应当制定专门的学年论文过程管理细则,从规范命题选题,指导教师安排,对论文基本要求和撰写规范,学生纪律管理,成绩评定,材料存档等方面加强指导监控,以保障学年论文的质量。

(四)明确目标,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当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当重点突出,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中对于论文内容的学术性和撰写的规范化的把握,重视训练学生综合运用逻辑分析、论证推理、归纳演绎等方法完成论文写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富照,王晚生,仝青山.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探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24(1):103-105.

节能与环保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c)-0093-01

高等院校毕业设计(论文),不仅是实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业务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衡量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为了确保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必须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最为关键的就是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创作的全过程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旨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形成制度化、标准化,以利于进行全过程全面跟踪管理,使质量管理在环节上、阶段上紧密相联,从而使质量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全程管理体系、协调监控体系、条件保障体系、目标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和综合评估体系等。

一、全程管理体系

毕业设计(论文)是一个由不同阶段和多环节组成的创作过程,其质量管理应具体落实到不同阶段和环节之中。一般说来,毕业设计(论文)创作过程,通常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以及八个环节,即前期主要包括选题、搜集资料、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四个环节,中期主要包括本文创作、教师审阅二个环节;后期主要包括答辩、成绩评定二个环节。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管理,应该对其全过程跟踪管理。作为全程管理,就是要对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确定管理目标和要求,管理人员应对每个阶段和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解决,从而保证毕业设计(论文)顺利完成。

二、协调监控体系

建立协调与监控体系,就是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工作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创作的质量。在毕业设计(论文)创作过程中,经常出现质量管理工作环节不协调和相互脱节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学生忙于找工作而不能按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从而影响设计或论文答辩进程,干扰了院系教学工作的节奏。此外,一校多区的高校,特别是新校区由于教学设备和设施还不完备,如学生查阅和搜集文献资料比较困难,教师指导工作不到位,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因此,当出现上述问题时,必须加强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尤其是各个校区在质量管理环节上容易出现漏洞和盲点,应及时做好协调工作。

三、条件保障体系

条件保障体系,是毕业设计(论文)顺利完成的物质基础,也是毕业设计(论文)创作的载体。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学校及院系一定要为学生开放图书馆和实验室,提供必要的图书资料和实验器材。与此同时,还要保障学生能够及时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由于毕业设计(论文)都是在同一时期进行的,因而不可避免出现争抢图书资料和排队实验的问题,所以,学校及院系主管负责人要统筹规划、协调安排,保证每个学生能及时查阅资料和进行实验。与此同时,要协调专门管理人员为学生排忧解难,确保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四、目标管理体系

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建立毕业设计(论文)目标管理体系。目标管理工作的目的,旨在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其中,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主要包括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技能水平、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能文能武”的应用人才。

五、文件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文件,是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体现。要使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进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就必须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过程纳入文件之中,从而形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文件体系。在质量管理文件体系中,主要包括管理标准、管理程序、管理规则、管理计划、管理措施、管理目标、管理监控等,并将选题结果、开题报告、答辩记录和成绩评定等纳入文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使质量管理工作文件化。

综上所述,构建与创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使质量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这不仅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而且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方位质量管理,将质量管理工作深入到毕业设计(论文)各个阶段和环节之中。它实质上是质量管理创新的过程,也是逐步规范管理工作的过程,更是将质量管理制度化的过程。这是培养和造成高级专门人才最为关键的教学环节。因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具备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综合评估体系

建立评估体系,就是对答辩、成绩评定两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答辩与评估,是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行综合考查和评价,其中主要对毕业设计(论文)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学术价值、创新观点、应用性与操作性等进行综合评估。从质量管理角度来看,在答辩和成绩评定过程中,是否符合学校有关规定,成绩评定是否客观、公正。当答辩专家小组成员出现意见分歧时,应组织重新答辩,然而,再依评定标准作出成绩等级。质量管理最为重要的是制定客观而详细的成绩评分标准,各项标准要明确,如创新性的标准要具体化。

此外,评估体系也包括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对指导教师和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评估。把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都纳入评估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断地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节能与环保论文例3

二、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激励、约束机制被忽视

指导教师在接受论文指导任务后,对学生的指导工作缺乏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全凭教师的责任心完成指导任务。如果学生认真,教师负责,那么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尚可保证;反之,则论文(设计)质量堪忧。而对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在教师中也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有些教师认为,在目前形势下,与其让论文(设计)质量逐渐下滑,成为“鸡肋”,不如取消。个别教师甚至觉得学生毕业找工作不容易,能让学生通过毕业就行了,无形中对毕业论文把关不严。而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就业也缺乏相应的关联度,只要拿到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便大功告成。缺乏公平有效的评价反馈和激励约束机制影响了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制约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认真学习高教30条,狠抓教学质量,加快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步伐,探索有效途径,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三、地方综合性大学文科类本科毕业环节的创新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从培养计划实施入手,探讨浙江工业大学文科类本科毕业环节改革之路。

1、更新毕业环节教学观念教育的职能是“造就有创造才能,有思想、有活力的个人;培养具有适应客观要求不断变化能力的专业人才”。[2]我们的本科毕业生只有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熟练的动手能力、灵活的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才能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树立坚定的改革意识,推动本科毕业生的全面发展,而毕业环节的改革正是反映了这样的要求。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1)从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着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确定毕业论文(设计)课题时,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选题目,再由指导老师共同拟定论文题目作为题库,并成立审题小组,采取“公布题目、双向选择”的做法,然后在指导老师辅助下,由师生共同拟定论文候选题目,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选题主要来源于实验室开放项目、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学年论文、学生科研项目和指导教师课题等。选题制度的改革,既丰富了选题渠道,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毕业论文(设计)真题真做,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尝试改变毕业论文(设计)的单一形式,鼓励毕业环节中论文与作品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充分凸显学生个性化优势。根据文科类学生的专业特色,改革毕业环节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和创作积极性,研究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取代固有的程式化评价制度。(3)设计适合文科学院培养模式的毕业论文训练体系,并将其植入课程体系中。有目的地引导和明确研究方向,并将选题时间适当调整到较低年级进行。(4)建立学术诚信制度,在论文开篇之初,签下诚信承诺书,有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习惯、良好的工作纪律和工作态度,引导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和作品。

3、拓展教学实践平台,升华实践成果随着浙江工业大学整体实力的提升,办学力量与科研能力也在逐年加强,如何依托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在提供厚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打造实践操作平台,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1)利用优质的校友资源和与对口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签订教学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一个专业技能、学生科研等实践教学平台,以短学期专业实践为契机,向对口单位输送实习学生,拓展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实际工作能力,同业界接轨。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挑战杯或其他学科竞赛成果的转化,以此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2)鼓励学生创作并推出作品。加强校际合作,把别人的好作品带回校内,把自己的好作品带到校外;以作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后盾,支持学生推出作品,在学院层面推出科技立项,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入各式各样、形态各异的作品,供学生观摩学习;通过各类竞赛,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同时鼓励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科技立项的指导老师,引领学生踏入学术研究领域。很多学生在国内核心期刊刊发了多篇论文,提前摘取学术领域的丰硕成果。使学生提前了解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要领和学术意义,为毕业环节的质量保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节能与环保论文例4

作者简介:杨高(1967-),男,四川乐山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1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机制的研究”(编号:CJS11—054;主持人:扬高)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28-02

一、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方法。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从目标定位、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机制、活动形式、实践基地、运行模式等方面开展了研究。虽然国内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全面、系统地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还是极少的。本文在对四川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和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社会实践为大课堂,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以获取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使主观世界得以改造,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其基本特点是把课堂教学的精髓搬到社会实践大课堂,通过社会实践的养成教育,内化大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并外化为社会实践行为。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的研究,成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过程

(一)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涉及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课程。在《基础》课的教学中,用4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6学时、课外实践8学时)分专题进行教学。在《概论》课的教学中,用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10学时、课外实践14学时)分专题进行教学。在教学时间的安排分布上,理论教学学时体现在课表中,实践教学学时不体现在课表中。

(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内容与目的

社会实践的教学内容在班级课表以外的时间进行。课内实践的教学跟随理论教学内容同步进行,课外实践的教学在寒假、暑假、节假日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

1.《基础》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内容与目的。课内实践分3个专题教学,每个专题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专题为人生与人生价值观。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如《天那边》、《大爱无疆》、《钱学森》等其中之一,要求学生完成以人生与人生价值观为主题的不低于2000字小论文,帮助学生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观念纷杂、价值多元的现实,影响和困扰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难点问题。第二专题为道德品质。采取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辩论如“人生重在奉献,人生重在索取”;“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诚信使人受益,诚信使人吃亏”;“道德修养有助于个人成功,道德修养会妨碍个人成功”等之中的辩题,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提高道德修养,锻炼自学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心理素质,更加深入认识问题的本质。第三专题为法律知识。采取模拟法庭的教学形式,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之一案例,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使其能运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的法律问题。

课外实践以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谐社会、青少年犯罪之一为实践主题,学生自拟实践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实践,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形式体现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2.《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内容与目的。课内实践分5个专题教学,每个专题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专题为思想。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世纪伟人—》,帮助学生了解和思想。第二专题为邓小平理论。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邓小平》,帮助学生了解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第三专题为科学发展观。采取演讲比赛或者座谈会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家乡谈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践行科学发展观。第四专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问题。采取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辩论“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否优越于三权分立制”;“我国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否实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劣”;“中国改革开放的得与失”等之中的辩题,帮助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第五专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采取办政治小报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党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方针和政策。

课外实践以居民消费结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的成就、和谐社会之一为实践主题,学生自拟实践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实践,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形式体现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

《基础》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时间18周)

《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时间18周)

每班级以6人—8人分为若干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践课题的选择、内容的分解、实践方案的设计、运行,最终形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教师参与1个小组的现场全过程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在下学期开学第1周内交教师,教师在下学期开学第3周内完成评阅工作并最终形成本课程学生的总成绩。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教师社会实践主题与要求;学生填写社会实践课题调研及实施方案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课题内容分解与实践方案设计;教师参与学生实践;学生完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学生交齐社会实践资料;教师批阅,得出学生社会实践成绩

学生与教师要求完成下表所示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学时以《概论》课14学时为例分解如下:教师布置社会实践任务,说明相关要求、注意事项,学生选择需要完成的课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计2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调研分组、任务分解工作。学生收集资料,做好调研方案、表格的填写工作计2学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工作计4学时;教师与从事实践的学生随时沟通,了解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进度及具体情况,作出指导工作计2学时;教师收集学生实践报告,对比实践方案设计以及报告各项量化指标,详加分析,给出实践成绩,并分析取得的成绩,指出不足改进之处工作计4学时。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机制的保障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是否能顺利运行,依赖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按照现时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年将新进2500—3000名3年制高专学生。要确保如此数量的一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环境、特色,因地制宜建立起大量能提供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爱国主义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法制教育基地(如法院、监狱、戒毒所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地、社区基地、现代企业基地等,支撑社会实践的教学。能将各专业课实习实训基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最有效地途径,也是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得以实现的最有力地保障。

(二)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必要的经费。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提供必要经费。”高职院校要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费投入。“按全校在校生每年生均10-20元的标准划拨课程建设经费,并争取逐年有所增加。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学教研、教师培训、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料购买等。”[1]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要确保用于诸如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考察、重点实践项目的调查报告、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支出。

(三)以多元化考核体系取代现行一般考试考核方式。学生的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10%)、社会实践成绩(50%)和期末考试成绩(40%)三部分构成进行综合评定。如下表:

节能与环保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73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一个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是,中国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背后,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虽然近几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2007年将环境保护支出列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新《预算法》、“水十条”、开征水资源税、限制水权交易等,但情况仍不容乐观。据2015年环境公报显示,我国空气污染程度仍较高,部分省市雾霾频发,2015年中国338个城市中,只有73个城市达标,超标城市占78.4%。在水环境方面,部分水体污染问题仍十分突出,城市黑臭水体大量存在,全国地表水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不断下降。日前在京公布的《2016年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中指出,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就要求中国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低碳经济、追求绿色GDP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增加政府环境保护支出,提高节能环保支出在公共财政预算安排中的地位。但目前,财政节能环保支出与现阶段环境保护需求之间的差距还很大。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存在较大的外溢性,即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并不仅仅带来本地区的环境改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邻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省域间环境污染空间效应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目前对于节能环保支出外溢性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很少,现有关于环境收益外溢的论述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鲜有学者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因此研究环境收益外溢性对地方公共财政节能环保支出政策的影响,对于建立完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环保支出转移支付制度和财政补贴政策,提高地方政府的节能环保投入积极性和资金使用效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与数据

2.1计量方法

本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中的空间滞后模型(SLAG),即

Y=ρ(I TWN)Y+βX+ε(1)

其中,Y表示因变量,X为外生解释变量矩阵,反映地区的其他社会经济特征的变量集;β为待估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ρ是空间滞后变量WY的系数,刻画地区间的相互作用;i和t分别为截面维度和时间维度,IN为T维单位时间矩阵,WN为n×n的空间权重矩阵(n为地区数)。

根据上述理论阐述与相关研究,本文具体的模型如下:

Eit=ρ∑j≠iWijEit+βXit+λZit+εit(2)

其中,i,j=1,…,30,j≠i,εij~iid(0,σ2),Eit表示省份i在t时期的环境污染程度,Wij为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对各省份进行权重赋值加总形成。Xij为省份i在t时期的解释变量,Zij为控制变量。

空间权重矩阵体现了地区之间的空间因素影响。本文根据“相邻”函数对各省权重进行赋值,即如果区域i和区域j有共同的边界,则Wij为1,否则为0,且主对角线上元素W11=W22=…Wnn=0,即相同区域的距离为0。实践中,还要对Wij进行“行标准化”,以保证每行元素之和为1。

被解释变量Eit是环境污染程度,本文选取环境污染指标――水环境衡量。当前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而且由于统计年鉴中水环境统计口径的变化,本文选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作为环境变量。针对解释变量,采用公共财政节能环保支出作为衡量指标,即控制变量Zij。为了使模型更加可靠,本文引入其他一些控制变量,即其他可能也会对环境污染程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在此,本文将一组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联的因素归结为控制变量,包括当地经济水平(用地区GDP衡量,表示为Gdp),产业结构(用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衡量,表示为Priind)。

2.2数据来源

根据本文研究内容以及上述指标体系,选择除海南省之外的大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因为海南省处于“孤岛”状态,与其他区域均不相邻,其在空间权重矩阵中权重赋值均为0,所以将海南省排除在外。财政部2006年《关于引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的改革方案指出将环境保护支出列入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因此,2007年政府预算首次出现环境保护类支出。所以,本文选取了2007年至2014年的数据。各年数据均由《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公报》中相关数据处理得到。

3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3.1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工业废水排放量均值从2007年的82017.77万吨至2014年的68180.3万吨,减少16.87%,且八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从全国范围来看,环境污染程度总体来说有所下降。除2010年外,工业废水排放量标准差也逐年减少,各地区环境污染程度差异在缩小,各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模仿现象。对于解释变量节能环保支出,2007年首次将环保支出列入政府预算,节能环保支出水平较低。2008年较2007年增长87倍,这可能是由于2008年我国举办北京奥运会,政策性因素影响较大,2009年后保持较平稳的增长态势。而解释变量标准差逐年增加,各地环保支出水平差异逐年增大。控制变量中地区生产总值均值逐年增长、标准差逐年增大。在各地区发展水平总体向好的同时,各地区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水平差异不容忽视。

3.2估计结果和分析

3.2.1空间滞后模型估计结果和分析

表2中模型1至模型8分别报告的是2007年至2014年环境污染和节能环保支出的空间滞后模型的估计结果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空间回归系数的估计值2007年至2009年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2010年至2014年各年均在10%水平上显著,表明环境污染受相邻地区的影响非常明显,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各地区之间环境污染具有地理空间依赖性。而且对于空间自回归系数的似然比检验与拉格朗日检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莫兰指数,各年至少在10%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也说明有显著的聚类和空间正相关的可能性,且这种可能性大于或等于90%。

具体来看,除2009年外,其他年份空间滞后模型中节能环保支出的系数均为负数,这与多数人的想法相符,即政府环保支出增加会使地方环境污染问题有所改善,然而各年系数值相差很大,系数绝对值最大可达414.66,最小值仅有5.10,极差非常大,说明各年环境政策所带来的效果存在极大的差异。对于控制变量,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比重的系数均为正数,表明控制变量各自的增长,均会造成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纵向比较,地区生产总值的系数在逐年变小,说明地区生产总值对环境污染带来的负效应在减弱。而控制变量第二产业比重的系数呈倒U型分布,在2010年达最大值。这说明第二产业比重对环境的负效应先不断加重,2010年之后负效应逐年减弱。

3.2.2极大最小二乘回归结果和分析

表3为环境污染关于节能环保支出、GDP、第二产业比重的最小二乘回归估计结果,除模型2和模型3外其他模型均显著。同空间计量结果相似,只有模型3节能环保支出系数为正值,其他均为负值,说明环保支出起到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比较表3和表2节能环保支出系数大小,可以看出,表3中模型1、模型4-8的节能环保支出系档木对值均明显小于表2,在不考虑空间关系的情况下,各省节能环保支出对本省的环境污染的治理作用效果更显著。因此综合表2和表3的数据,可以得到各省节能环保支出不仅仅对各省环境污染起到了治理作用,同时,对于相邻省份也有一定的环境治理效果,而且外溢性十分明显。

4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7-2014年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公共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比重等相关数据,对环境污染排放和公共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建立了空间滞后模型。利用Stata软件操作得到上述结果。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到,环境污染空间外溢性与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有密切的关系:(1)公共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在各省作用效果有很大差异。(2)环境污染、环保支出均具有很强的空间外溢性,这使各省环保投入收益不能全部归于本辖区。(3)由于环境收益的外溢性,各省在制定节能环保支出预算时存在一定的模仿行为。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的主要建议包括:(1)建立完善绿色财政支出体系,增加节能环保支出,逐渐提高节能环保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公共财政预算中的比重。节能环保支出增长的速度可以参照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增长速度。(2)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逐步探索一套利益补偿机制,实现“谁破坏,谁受罚”、“谁投入,谁受益”,从而提高各地政府环境治理的积极性。(3)建立和完善地方节能环保支出拨款机制中绩效考核体系,如引入“以奖代补”等,强调资金使用效率,将环境污染治理结果与财政预算资金给付相挂钩,逐步遏制各省环保投入政策中的“搭便车”行为。

参考文献

[1]刘小勇.邻里竞争、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J].经济经纬,2016,(2):137143.

[2]杨继生,徐娟.环境收益分配的不公平性及其转移机制[J].经济研究,2016,(1):155167.

[3]席鹏辉,梁若冰.空气污染对地方环保投入的影响――基于多断点回归分析[J].统计研究,2015,(9):7683.

[4]潘孝珍,庞凤喜.中国地方政府间的企业所得税竞争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5):8897.

[5]张可,汪东芳.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J].中国工业经济,2014,(6):7082.

[6]李胜兰,初善冰,申晨.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J].世界经济,2014,(4):88110.

[7]刘洁,李文.中国环境污染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4):8188.

[8]丁志国,赵宣凯,赵晶.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识别[J].数量经济技术与经济研究,2011,(9):118130.

[9]尹恒,徐琰超.地市级地区间基本建设支出的相互影响[J].经济研究,2011,(7):5564.

[10]王亚菲.公共财政投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J].财政研究,2011,(2):3842.

[11]张晏,夏纪军,张文瑾.自上而下的标尺竞争与中国省级政府公共支出溢出效应差异[J].浙江社会科学,2010,(12):2026,74,125.

[12]张征宇,朱平芳.地方环境支出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0,(5):8294.

[13]房巧玲,刘长翠,肖振东.环境保护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2010,(3):2227.

节能与环保论文例6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掌握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能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基本身心素质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课程评估标准,均没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需求。首先,课程设计理念上缺乏生态意识。如上所述,传统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理念中主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能否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方法为企业服务。

这种课程设计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关注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运行,以效益经济作为企业运行效率的唯一标准,缺乏生态理念,只会被动履行或者隐性逃避企业的生态责任,更不会主动实施清洁生产与生态管理。总之,没有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的课程设计理念也会培养出相应的缺乏生态理念的企业管理人员们、企业家们乃至企业们。其次,课程设计内容上缺乏环保教育。在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的内容上,无论是理论教学内容还是在实践教学内容中,都难以找到基本的环保通识课程和环保专业课程,如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中缺乏基本的环保课程、日常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教育以及环保实践操作,更不必说企业的清洁生产、循环生产等绿色课程。最后,课程考核环节缺乏环保导向。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的考核环节基本上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基点,考查学生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可以认为现有的课程考核环节是单向的以知识和能力为导向的,缺乏基本的环保导向,如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方面的社会调查和生产设计,没有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必要的环保知识等等。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改革

如前所述,随着人类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工商管理学科也应该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多地关注生态环境,不断地进行课程设计改革探索。

(一)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理念改革

如前所述,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理念上缺乏生态意识,因此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工商管理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不仅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否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方法为企业服务,还应关注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是“生态人”———具备强烈的生态意识,主动履行企业的生态责任,主动实施清洁生产与生态管理,生态思维成为一种常态,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型企业。从而践行教育的共同目标———个人的发展、适应环境及与社会互动。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课程设计,就必须确立新型的生态知识观。传统的课程体系信奉客观主义知识观,将知识视为普遍的外在于人的真理。个人见解无法融入给定的课程知识体系。对知识客观化与科学化的追求以牺牲个人知识与见解为代价。而新型的生态知识观融入了学生个人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强调对生态知识的深刻理解与重新建构。

由于学生这一个体的参与,学习知识不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它与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兴趣、情感、信仰等态度相关,学生的个人生态生活、个人生态知识、个人生态经验也构成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资源与材料,面对课程知识,师生获得“某种尊严和言说的权力”。在课程设置的生态目标上,应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协调发展,注重一致性与差异性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以及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辩证统一;在课程设置的内容上,应突破狭隘的科学知识的束缚,谋求科学知识课程与生态文明理念的完美融合,使得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之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体验等人文精神,把科学知识、生态文明理念、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进入每一个学生的意识,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事业成就过程之中,使学生的个人生态知识、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成为他自己的特殊精神世界,并在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位置,使得生态意识成为工商管理学科学生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式。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内容改革

王牧华、靳玉乐等学者认为,生态主义课程是运用生态主义理论研究课程的产物,它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以生态主义理论为指导发展起来的课程及其理论;有关于生态主义理论的课程;为了实践生态主义而发展的课程。以生态主义理论为指导发展起来的课程及其理论是一种广义的理解,它包含了广泛的课程形态及其理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工商管理课程主要是指第三种涵义,即为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而设置的课程,目的在于在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中更好地传播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高校工商管理学科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与实施之中,可以采取如下几点措施:第一,设置若干关于环保生活常识、企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系统设计、企业关于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等选修课程或讲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须选修一门或者若干门课程并达到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

同时加强隐性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从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滋养,养成“生态人”的思维习惯。第二,设置绿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设置绿色课程实践和设置绿色社会实践。绿色课程实践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野外参观和调查,让学生深刻领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工商管理“清洁生产”或“生态教育”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清洁生产或节能减排实习体验或模拟实验;利用节假日组织安排学生到荒野中体验与实践,激发生态环境悟性,让学生在融入大自然中体味自然环境、热爱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绿色社会实践方面,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环境保护实践或社会调查。如生态或绿色协会组织学生开展建议废除一次性方便筷、回收旧电池、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减量消费、生态消费、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深入中小学和居委会开展生态宣传教育活动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环境问题的社会调查,如环境与疾病发病率的关系、企业排污对社会的危害、企业实施生态生产对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从而认识到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企业实施绿色生产兼具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使得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生在环境知性、悟性和德行方面形成健全的生态人格。

节能与环保论文例7

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校师生员工多达10万人,开展节能减排行动,不仅能对我校的节能环保和绿色校园建设产生直接效益,而且能帮助广大师生员工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促进科研人员开展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保持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另一方面,高水平大学必须培养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文明社会公民和建设人才,广大师生更应在引领包括节能环保在内的社会新风中率先垂范,这是我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积极行动起来,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好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活动

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将节能减排教育纳入集体学习计划,促使全体师生员工加深对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脆弱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节能环保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进一步明确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把握,牢固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效益意识。要利用校内媒体,开辟“节能减排山大行动”专题,大力传播节能环保知识,积极策划宣传学校节能减排行动的经验与做法,营造节能减排校园文化氛围,常抓不懈,使节能环保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成为山大文化传统。

1.校部、学院机关要率先垂范。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作风建设与管理效益年”的重要内容;节能减排行动实践性很强,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地将其贯穿到具体工作之中;全体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积极参与以节资、节电、节水、节约办公用品为重点的节能降耗活动。

2.有计划地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学生工作部门要引导广大师生员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勤俭节约,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使者。各级工会、共青团组织要从细节抓起,以活动为载体,帮助教职工和学生树立良好的节约、环保行为习惯。教师、干部、职工要以身示范,随时随地有意识地教育、引导和提示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习惯。

3.将节能减排内容纳入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以与保护地理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结合起来进行,与可持续发展、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相联系;要充分发挥我校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研究院、电气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等各相关单位,结合学科特点,将节能减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具有自觉的节能环保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在全体学生中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从我做起,绿色校园共同创建”的主题教育活动,举办节能环保科技发明大赛和成果展示,鼓励环保协会等社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节能减排活动。

4.勇当节能减排社会行动的引领者。师生要积极走出校门,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志愿者社区援助站等,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为推广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弘扬节约风尚做出山东大学应有的贡献。

三、健全节能环保制度,强化节能环保管理

深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着力建设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建立健全节能环保制度,做好学校发展和校园建设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加强基本建设、维修改造及日常工作、学习、生活运行过程中的节能环保管理。 2.节约用水。加大中水的利用率,开工建设南新区中水处理二期工程,达到绿化、冲厕和道路喷洒中水利用率100%,每年节约自来水1500吨;论证在东校区新校安装中水设备、建设日处理3000吨的中水站的可行性;安装壁挂式小便器和红外线节水控制器,实现小便器节水率70%;更换老化锈蚀的供水管道,进一步减少管道跑冒滴漏。努力使我校用水量近三年实现逐年递减10%的目标。

3.节约办公用品。对微机、打印机、数码相机、复印机、空调、传真机、碎纸机等办公设备要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共享;微机、传真机、复印机等设备尽量减少待机时间,下班后必须断电;要充分利用网络办文,减少纸质文件传递,提倡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积极提倡修旧利废,提倡使用钢笔书写,减少圆珠笔和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数量;杜绝使用办公电话聊天或拨打信息台;严禁公车私用。

4.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要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原则,科学规划,优化设计方案;强化节约意识,细化施工过程管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加强后期运行、使用管理,保证工程建成后尽早发挥使用效益;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倡修旧利废;大型仪器设备更新要反复论证、科学决策,避免重复购置等浪费现象;把大型仪器设备能源消耗和排放作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的重要指标,对消耗和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大型仪器设备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手段,大型仪器设备信息,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逐步建立4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在线监控系统,强化使用管理;积极加入山东省和济南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体系,充分利用我校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为社会服务,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积极推进各项管理改革,形成促进节能环保的新机制,建设绿色校园、可持续发展校园。

5.强化对危险化学物品等的管理。设置回收容器,妥善选择存放地点,分级、分类收集有毒、有害废液、废固,20xx年在相关学院实验室增设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回收箱,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建立固体、液体化学试剂报废回收制度,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有毒、有害废液、废旧化学品及废固的回收处置工作,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每年定期集中统一进行处置;研究、论证并解决实验废液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抛弃废固、倾倒废液。

节能与环保论文例8

一、学习贯彻科普法,努力开展各种环境科普活动。学会办公室、市环境宣教中心、市环保监测站等单位会员多次参加区、市组织的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月活动,宣传、印发环境科普知识宣传材料。

1、5月份,在全市开展的“生态·科学”科普活动月中,组织会员参加了全市在县的启动仪式和科普宣传,印发环境科普材料,挂宣传板报。接着到宾阳县进行“生态·科学”宣传。

2、参与市科协举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普报告会。

3、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中,全市数百名会员在环保行政部门领导带领下积极参加宣传世界环境日主题和节能减排科普知道,印发科普材料20万份,组织节能减排板报100多块进社区展览,有效地提高市民的环保科普知识。

4、7月25日,以市环保监测站会员为主的20多名会员参加了赵其国院士的专题学术报告会。

二、开展环境科技征文活动,繁荣环境学术园地。今年以来,组织本学会会员结合环保工作拟写学术论文外,3月19日,还与市环境学会、绿世纪环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市甘蔗学会等学会联合开展《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征集学术论文。把征集学术论文工作扩大开来,使征集面有市扩大到市和糖业集团、大学和区外有关单位。论文作者有大学教授,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环保系统科技人员等,论文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全年共征集环境科学学会论文60多篇。

四、组织评选优学术秀论文、激励会员参加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在参加征文,学术交流后,论文作者还有一个希望,就是想知道自己的学术论文是否有一个评价,有个好的收获。为此,在市科协的关心下,本学会牵头邀请专家对《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的论文进行评选,经过申报—评选—公示—审查等程序,评出一等奖优秀论文二篇、二等奖优秀论文6篇、三等奖优秀论文10篇等优秀论文共十八篇;并报送市科协审定、发文通报表彰,发给证书,以资鼓励。计有30多名会员获奖。另外,编印《节能减排,科学发展—制糖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新模式论坛》论文集500本;出刊《环境科学》1期3000册;60多篇。

六、办科技实事,认真落实环保科学技术研究,并应用到生产。

1、《电镀》科研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资料收集整理、电镀废水综合治理小试、电镀集中园区选址研究等。年底将完成全部研究工作,报请验收。边研究、边将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现市电镀集中区筹建工作已在区五合工业区起动,取得实际应用成果。

2、积极推广落实《论坛》会上宣读交流推广的腐植酸新技术,综合利用榨糖滤泥和废糖蜜。经过介绍、宣传,上林县接受了这项新技术。济世兴农腐植酸肥业有限公司在上林县白圩镇投资1000多万建设腐植酸有机无机复混肥半年,今年底将投入生产。使《论坛》会推广的新技术在我市开花结果。

3、开展卷烟厂《节能减排》课题研究,已进行结题。

4、7月24日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学习培训班。全市有关企业,县、区、市环保行政执法人员共150多人参加培训。

七、学会自身建设工作。在上级的关心下,在各理事、各会员共同努力下,学会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

1、召开理事会两次,分别于3月4日和6月23日各召开一次研究学会有关工作和进行学术交流。

节能与环保论文例9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decoration, while improve the appearance of the building beauty at the same time, the lack of decoration materials release harmful gases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lso caused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green building and building low carbon buildings and is also our country in the decoration work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construction way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and is combined with the decoration, the decoration construction focus and construction way of the.

Keywords: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the main way of key energy-saving measures; construction;

中国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节能环保是我国绿色环保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装饰节能施工有许多环节,其施工结果直接影响到节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措施降低成本,本文就通过对建筑外装饰和建筑内装饰施工的论述来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 建筑装饰装修节能施工的主要途径

掌握好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节能的主要途径,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需要进行节能技术的研究和节能设备的开发,特别要注意对围护结构的改造,为节能装修打下基础;其次,需要加强节能装饰材料的生产,加强装修施工技术的研发,并主要针对内墙装饰和围墙装饰的特点,创新研究思路,研发出新型的能耗低的围护结构技术装修产品;再次,需要大力发展生产能耗低的轻质建筑装饰用品,保证材料质量;最后,要改进施工的技术,并相应地借鉴国外先进的环保节能技术,并在施工过程中提高管理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建筑室内室外装饰装修的设计和建筑节能的设计紧密结合,因此说要保证节能施工,需要进一步的对建筑的设计进行深化和完善。

二 建筑装饰装修节能环保施工的重点

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中,要抓住节能环保的重点,严格控制建筑装饰装修的节能减排,实现环保装修,绿色施工,施工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加强建筑装饰装修的节能设计,这是施工的基础和保障。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按照房屋自身的节能效果以及业主的需求进行装饰装修的节能设计,在房屋的墙体地面等围护结构、水电能源节约等方面重点进行节能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在保证节能目标的同时,要尽可能的是设计经费和节能施工经费能够尽早收回,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益。对于选用的节能装修设备,要认真的分析其节能的原理和效果。

其次,要加强建筑装饰装修节能施工的管理。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中要保证不对已有的节能设施和节能结构造成影响,要严格管理进入到装修施工现场的节能材料,防止材料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保证施工严格的按照节能的装修规范进行。同时需要对墙体、地面、门窗以及屋面等防护结构的装修施工加强管理,对于建筑物外墙的保温性能、玻璃的遮阳系数以及外墙的气密性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其符合要求。例如在装饰装修施工中,可以将原有的单层的普通比例换成中空玻璃,或者在窗户外加上这样材料;在室内装饰装修中,对于窗帘的选择,可以选用厚密而且隔热的材料。

三 建筑内外装饰装修节能施工的措施

建筑装饰装修节能是利用工程技术的手段,最大限度的利用节能环保措施,有效的实现对温度、照明等的节能控制。上文中对于建筑装饰装修节能施工的主要途径和施工的重点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下面本文就从内外装修节能装修的措施进行论述分析。

建筑内装饰装修的节能措施

建筑内装修主要涉及到墙面工程、门窗工程以及吊顶工程。室内墙面受到功能的制约,不能够出现明显的凹凸现象,在对墙面进行装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防火等级的前提下,选用保温隔热效果较好的环保材料,防止室内热量的流失。门窗是建筑维护结构中散热量最大的部件,窗户的传热途径有两个方面,即窗户的传热耗热量以及窗户缝隙的热量消耗,所以说在进行装修施工中,为了防止热量的流失,需要选用传热系数较小的材料,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断热桥措施,增强窗户的保温性能,为了实现节能环保,措施的应用和材料的选择需要注意。房屋顶棚的设计将会影响到建筑物的通风,通过室外空气的更新以及流动可以实现建筑物内的空气流动,来影响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吊顶之后,室内的空间高度会直接影响到室内装修的节能问题。建筑室内装修中的配电照明方面也需要做到节能施工。在施工中,除了要考虑到节能费用的回收之外,还需要尽可能的选用节能设备和污染,避免电能的浪费,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

建筑外装饰装修节能措施

建筑外的装饰装修主要是保温的设置。建筑的保温层的设置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维护结构的设置需要同时满足保温和承重两方面的要求。为了减轻承重量,保温材料的选用一般都是轻质材料,如泡沫聚苯乙烯、珍珠岩绵等。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的保温分为内保温、外保温和中间保温,中间保温要在建筑设计时考虑进去,而外保温和内保温需要在装饰装修中进行设定,如果设计不到位,将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与节能意识相违背。在材料选用时要秉承环保的理念,防止劣质材料进入到装饰装修施工中。

除了上述在建筑内装饰和外装饰采用相应的节能措施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之外,还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施工环节的监管,促进节能环保施工的实现;同时完善相关节能环保法规的建立,用法律的强制性保证装置装修节能施工的可行性。

结束语: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建筑装饰装修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人们对于装修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在这个背景下,节能环保理念在装饰装修工程中引起重视。我国早在95年就颁布了《城市建筑节能实施细则》,在07年开始实施《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其中规定对于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的建设必须要达到50%的节能标准,而建筑的装饰装修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关键。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对于建筑装饰节能施工的主要途径和环保施工的重点进行了论述,并从室内装修和室外装修两个方面论述了装饰装修节能施工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的装饰节能施工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迪飞 节能环保化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 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年第08期

[2] 万劲军 浅谈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之环保施工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7期

节能与环保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026?05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中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在观点表达上,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协调、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已相继出现,并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些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科学有效地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正确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当然,在这一概念体系中,概念数量众多,并且在内涵与外延上各有侧重,若不能科学厘清这些概念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则容易造成认识的混乱与实践的困惑。

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人与自然和谐,也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2年,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总结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和正确选择。”\[1\]人与自然和谐更是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2\](p69-70)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2\](p706),简称为“三生”共赢。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的最终归宿,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先决条件。“三生”共赢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如何?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p463-464)“三生”道路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反复提到的一个重要思想,而且都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一起论述。这意味着,“三生”文明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概念与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三生”共赢,建设生态文明要走“三生”共赢发展道路。这就告诉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本质所在。这也是学术界的一个基本共识。工业文明是人与自然分裂与冲突的不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的和谐发展\[4\](总序6)。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生态文明,都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区别仅仅在于,狭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视为全部内容,广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看成部分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黄娟,等:生态文明:概念体系与内在逻辑二、经济与生态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经济与生态协调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简称,这是党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2006年,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两大矛盾:一个是不发达的经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这将是长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另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

大的矛盾,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5\](p5)十七大报告更是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前进中面临的问题之首,足见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严重性。

为应对生态与经济基本矛盾,我们党提出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并初步形成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6\]。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p16)进一步指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7\]这些论述深刻表明,要解决生态与经济矛盾,必须从经济方面入手,使经济发展建设在良好生态基础上。只有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才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因此,经济与生态协调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三、“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关系十分密切,这是两个最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常常被混用或互换。十六大以来,迫于能源等多种资源的紧张形势,我们党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思想。由于资源消耗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概念与思想。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8\](p5)该规划建议及后来通过的纲要,都将建设“两型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十分重视“两型社会”建设,十七大以来不仅发展了相关思想,而且更将“两型社会”理念一步步推向了社会实践。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3\](p19)。同年底,中央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将“两型社会”建设从理论层面推向了实践层面。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明确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现实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党没有明确“两型社会”含义,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是其基本内容,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9\](p45-46)这一论述以及相关论述表明,建设生态文明与建设“两型社会”任务相似,但建设“两型社会”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我们要通过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关系密切,但后者是前者的生态基础和建设任务。一些学者与相关部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生态建设或环境保护,将会降低生态文明的地位与作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只有上升到生态文明高度才能建设好,就事论事只能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四、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时期我们党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的生存需求,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成为其一项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3\](p12)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形成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由环境与发展问题,特别是环境与经济矛盾转化而来,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重要背景。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2002年,在南非全球地球峰会上

,国际社会形成了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的新认识,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关系。这一新认识丰富了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与学术界的广义生态文明的外延相类似。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紧密相关。

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2002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0\](p462)实现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已经受到党中央重视,甚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也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但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至今没有引起关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经济与生态协调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就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9\](p45)这为我们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归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重视经济建设轻视社会建设,导致我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引起了党中央高度关注。2004年,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和谐社会。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形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奋斗目标,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五大建设的奋斗目标与最终归宿。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2\](p715)这是告诉我们,生态和谐是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乃至人的身心和谐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基础,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建设生态文明是要奠定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11\](p675)。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等五大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1\](p651),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重点。《决定》在“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部分还提出:“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完善环境保护政策等”\[11\](p656-657)。这些都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及其措施。 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长期以来,我们信奉经济增长优先的传统发展观,遵循传统发展观支配下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这是造成人类社会生态与经济冲突、人与自然矛盾的深刻思想根源。党中央,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传统发展观及其危害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

2008年,在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指出: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使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和

文明理论由原来局限于“社会的世界”扩展到“自然的世界”,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理念\[4\](总序2-3)。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应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领域。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不仅要以人的物质需要、文化需要为本,也要以人的生态需要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也不能停留在经济领域,还必须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民生等建设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统筹发展,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重东部轻中西部的情况,我们必须统筹城市与农村、不同区域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引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

七、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

尽管学术界多年前就提出了绿色发展概念,但党中央是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发展大趋势、绿色崛起成为我国发展大背景下提出该概念的。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其重要任务,其中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为重要的是,2011年“两会”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绿色发展是其重要篇章。绿色发展成为了“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胡鞍钢认为,“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成为中国本世纪上半叶实现绿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12\]。

什么是绿色发展?2010年,在两院院士会议上指出:“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13\](p747)2012年,在斯德哥尔摩+40可持续发展伙伴论坛上进一步指出:“当前,绿色发展正在全球兴起,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创新绿色科技、生产绿色产品、开发绿色能源、倡导绿色消费,不仅有助于减缓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14\]绿色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尤其是经济发展绿色化,是要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等措施,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强化背景下,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基础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观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采取绿色发展模式。为实现绿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并明确了具体任务,主要包括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只有选择绿色发展模式,我们才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八、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新世纪以来,面对经济与生态的尖锐冲突,党中央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及其思想。2002年,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1\]这应该是我们党最高领导人首次提出循环经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14\]。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

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p959)

党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循环经济,是因为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及其基本特征,决定了循环经济是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也意味着,循环经济可以在建设“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8\](p18)十七大报告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措施。“十二五”规划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发展重要内容。我们党将发展循环经济视为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候问题的日益突出,催生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新概念。绿色经济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生态资本增值的可持续经济。从实践层面上说,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时展的全新经济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它们都属于绿色经济范畴,都是绿色经济模式的现实体现\[4\](总序3-17)。不管三个概念具体内涵有何不同,它们都是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的重要经济形式,因而都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15\]。参考文献:

[1] .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10?17(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 刘思华.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5\]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6\] 黄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讲话(全文)\[eb/ol\]./gn/2012/01?04/3580887.shtml,2012?01?05.

\[8\] 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10\]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2\]胡鞍钢.中国“十二五”规划与绿色发展\[j\].中国水利,2011,(6).

节能与环保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02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1]

现阶段国内外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是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生态文明概念,我国最早见于1985 年2 月l8 日《光明日报》[2],在“国外研究动态栏”栏目载《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生态文明的途径》。从党的十七大开始,就把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生成阶段新的组成要素,作为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密不可分的理论基础。“十二五”规划纲也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报告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及保护自然环境的必经之路。

国外的专家学者们目前并没有直接提出准确的生态文明的概念,但是长久以来,国外的学者们也形成了一套类似于生态文明理论的思想。随着西方工业化社会和消费社会的蔓延,出现了绿色社会运动,在各种思潮中较具代表性的是生态社会主义,其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应仅仅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对立关系,而应是和谐共存的关系。生态社会主义者通过对“现代性危机”的探讨,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性问题结合起来,给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社会就是人化自然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目的就是追逐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压榨劳动者不断发展工业化的过程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社会危机致使自然危机的出现,从而指明了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有别于我们常常提到的生态环境的概念,生态环境主要是狭义的阐述了生物之间以及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一种存在关系状况,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而我们在此提到的生态文明不仅包含了自然生态环境,还包含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共生存在关系,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以及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发展等社会所处的状态。很显然,作为一个更加复杂的概念,生态文明包含了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各种内涵:科学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谐共荣的生态发展环境,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态势,经济、政治、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以及由此保障的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大事,加快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一)可以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构建良性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无比珍贵的空间资源。国土的开发应该要按照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控制开发力度,调整空间布局结构,创建生态宜居空间,保护天蓝水清的自然生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发展留下更多良田,给城市建设提供正确导向。生态文明可以促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二)建设生态文明可以促进社会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加强工业生产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生态文明的理念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创新,自从生态文明建设被列入党和政府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低碳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都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生态文明得以形成的重要保证性因素和驱动性因素,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有了新的生态节能技术,就可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的保护力度。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面临全球化的生态破坏问题―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湿地减少、森林消亡等等。只有以系统的生态保护的理论为依据,应用多种生态保护技术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改善荒漠、湖泊、森林、草原的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坚持科学规划,适度开发,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四)生态文明理论符合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在各个领域中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在我国所创造出的巨大物质财富背后,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一直较落后的产能结构带来了高消耗和高污染,生态环境过度破坏,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难以为继的发展模式。在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在短短30 多年来都集中表现出来。中国的大气污染物、粉尘产生指数、化学需氧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居世界前列,环境的迅速破坏也引起世界的关注和忧虑。十报告中提出: “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现状,中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十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大力地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惠及全国人民的大事。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也反映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坚定信念。

(五)生态文明理论有利于夯实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

生态文明理辩证地吸收了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合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并进行了大胆创新。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年来党和政府指明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和谐社会都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首先转变发展观念,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有机统一起来。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不仅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且融合了中华文明和时代特色,还吸收了国际生态文明的理论成果,在国际社会中展示了中国社会改革和建设的特有目标和内质。中国的生态文明起步较迟,但是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契合度很高,从文化艺术到社会制度,都反映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的追求。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在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中都有具体的体现。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具有文化优势,又具有制度优势,理应率先成为生态文明的实践者。当然,中国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不可能再享受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拥有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只有在严峻的生态环境下迈向工业化。因此,中国只有走生态文明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才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都是在关照现实和了解国情的基础上,借助理论分析而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其中生态文明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提供了肥沃的理论土壤,夯实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生态治理的理论研究,还是生态保护的科研水平,亦或是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建,中国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在提高并赶超西方生态文明水平的路上,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的指引和有力的推动下,在中国人民的强力拥护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战争很快就会打响,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的中国人民,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