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我的大学生活论文

我的大学生活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5 11:26:50

我的大学生活论文

我的大学生活论文例1

春天总给人以新的希望,在和煦的春光中本文也完成了最后的定稿。

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可谓艰辛不断,在此期间,我的导师河北经贸大学樊鸿雁教授认真负责的指导使该论文得以顺利完成。从本文的选题、大纲、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到研究方法都樊老师予以细心引导。在这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和生活中,樊老师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直的为人、悉心的教导均给我以巨大的学习动力、激励着我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使我受益匪浅;借此机会我仅向樊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且我还要感谢河北师范大学外语专业研究生徐洋洋同学,给我的英文摘要以很大助力;感谢我的三位室友,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给带给我无限的关怀和感动。最后感谢河北经贸大学所有教授我知识的老师和关心帮助过我的同学们,与你们相识,除了让我学到专业知识外,还让我懂得了感恩。我将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用更大的激情和热情来回馈你们!

毕业仅仅是学业上的告一段落,我将谨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论文致谢二:

一转眼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马上就要离开温暖的校园,步入社会这个更大更复杂的“学校”,心中升起了阵阵的不舍和忧愁。

回想起这两年的时光,其中有快乐有忧伤,有成功时的喜悦,也有挫折时的沮丧,但这一幕幕都将成为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篇章。毕业论文写到这里之时,心情激动,难以言说。只能寥寥数语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感谢我的导师田宝会老师,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质朴的品质,谦虚的做人原则,都使我深深钦佩并视为榜样。老师对我的论文写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尤其是不厌其烦的为我修改论文结构,对田老师的感激之情,寥寥数语难以表达。今后在工作岗位上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负老师的期望。

感谢研究生阶段遇到的所有老师,您们辛苦了!感谢父母对我学业的一贯支持,没有他们的鼓励与期望,就没有我今天论文的完成与这两年的成长。

感谢舍友郎云、黄兴、李峰,在我毕业论文的写作中与我交流探讨,对我的论文提出宝贵意见以及在学习和生活中对我的照顾和包容。

论文致谢三: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毕业的钟声业已敲响,短暂而美好的研究生阶段就要结束了。在这期间,我收获了很多学识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结识了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研究生生活之于我,注定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和宝贵的经历。

在此,我要特别向我的导师包雯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从挑选题目,拟定大纲,内容撰写到格式校对,包老师多次帮助我开拓思路,理清脉络,使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完成。

最后,我要衷心的感谢河北经贸大学,是您的接纳让我在学习期间获益匪浅并有机会结实到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感谢您,我可爱、可敬的母校。

论文致谢四:

研究生三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在这段快乐的学习生活中感谢我的导师田韶华教授给予我论文写作悉心的指导,从选题、开题到成稿田老师都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我写作遇到困难时老师一直给予我鼓励与指导。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谦虚的人品让我十分敬佩,她给予我的不止传道授业解惑,更是我生活上的良师益友。另外,还要感谢法学院其他授课老师,正是由于你们的渊博的学识和对学术精益求精的态度才使学生在这段学习生涯中有了如此多的收获。同时,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多年的养育之恩,在人生关键路口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最后,感谢一直陪在我身边的同学们,正是有了你们我的研究生生活才会如此的丰富多彩与难忘。

论文致谢五:

首先,我感谢我的导师薄湘平教授,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论文的选题、参考理论、分析方法及论文写作格式等方面,薄湘平老师以其渊博的战略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为我提出了许多实际的、对企业发展有借鉴性的指导意见。

薄湘平教授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紧贴实践的课堂风格及治学严谨、务实创新的研究风格使我受益匪浅。感谢薄湘平老师百忙之中抽出大量宝贵时间,花费大量的精力对论文进行审阅和提出修改建议。论文的写作过程是我又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

我的大学生活论文例2

强化实践教学,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乃至今后教学改革的重点。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社交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特定空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培育积极、健康、和谐的大学宿舍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积极探索。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宿舍文化结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大学宿舍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独特载体和实践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践操作为主,采取原著阅读、研究讨论、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和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毫无疑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广泛实施需要借助各种有效载体和实践平台。高校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社交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火花最容易碰撞的地方,其日益成为大学生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探讨问题、表现自我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政治敏锐感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塑造良好品格、实现自我提升、形成独立人格的成长空间。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宿舍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宿舍活动为载体的宿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是宿舍成员在共同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宿舍文化以其参与的互动性、内容的切己性、影响的潜在性以及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丰富性越来越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宿舍文化的这些特征和功能决定了结合宿舍活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使教学活动更生动有趣,变得更加有说服力和吸引力,使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一个独特载体,同时又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直面现实、锤锻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培育积极、健康、和谐大学宿舍文化的重要保障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及其周围场所为主要活动空间的一种群体文化。宿舍文化建设的好坏,会影响到宿舍成员的行为习惯、价值观等等,从而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建设。积极、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往往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会引导宿舍成员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容易形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和谐人际关系,并增强宿舍成员的集体荣誉感;而低俗消极的宿舍文化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会恶化整个宿舍风气,影响宿舍成员的健康成长。毋庸讳言,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育人功能的发挥。其一,易受西方负面思潮的侵蚀。在大学生看来,宿舍社区的主要功能集中在学习、生活、娱乐方面,宿舍社区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方面还没有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同时,社会消极思想和错误思潮往往企图通过高校学生宿舍这一渠道进行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渗透。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宿舍活动中容易出现淡化精神支柱的倾向,导致一些宿舍活动的形式和动机目标偏离了社会的“主旋律”。其二,存在重视管理而轻视教育的现象。有些高校过多地强调宿舍管理的控制和管理功能,强调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管理手段,淡化了其育人、激励功能。其三,宿舍文化活动过于单一。有些高校把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其娱乐功能。同时,每一学期的例行“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并不能得到更多学生的青睐,导致学生参与宿舍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3.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只有能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教育者按照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通过发挥受教育者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自身的潜能,逐步培养受教育者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的能力。而宿舍社区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最佳天然平台。学生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情感的交流大多发生在宿舍,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喜好以及生活习惯在宿舍里表现得较为真实。同时,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心理与情感问题以及诱发各种不良现象和突发事件的苗头也常常最先在宿舍里发现和酝酿。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宿舍文化结合的途径

1.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是前提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同年3月26日,时任教育部长周济在教育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生活管理,推进思想教育工作进宿舍”[1]。2007年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指出:学生宿舍和公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现有学生工作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宿舍和公寓为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宿舍文化的结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把满足和引导大学生的理论需求和发展需要作为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出发点,既要坚持教育大学生、引导大学生、鼓舞大学生、鞭策大学生,又要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关心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才能真正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宿舍管理队伍的建设是重要抓手

在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高校要提高宿舍管理水平,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三支队伍的建设:一是宿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他们主要是负责学生宿舍的日常管理,以及卫生检查和财产安全工作。目前,大多数宿舍管理员素质较低,与服务对象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必须大力加强管理员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注重管理员队伍的思想建设。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使宿舍管理员树立“学生工作无小事”的意识;其次,要注重宿舍管理员工作方法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明确宿舍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其重要职责之一,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二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现在各高校都设立的专职辅导员,来管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宿舍管理中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建立并落实辅导员入住宿舍和值班制度,并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是大学生宿舍文化活动的骨干和带头人,在宿舍文化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他们最了解学生宿舍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他们的政治态度、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甚至习惯用语都很容易诱发其他大学生认同、模仿,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导向,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所以要建立学生管理队伍,要加强宿舍的党团组织建设,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3.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线为指引,着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是根本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要求,注重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关注和引导学生的日常宿舍生活,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特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业,让学生回到自己周围的宿舍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理论去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一是继续在宿舍中定期开展文明寝室的评选活动,精心打造一批“学习型”、“文化型”为核心的五星级宿舍。不仅进行宿舍整洁情况的评选,还要进行宿舍成员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貌以及成员间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情况的评选,使这一活动深入人心,真正带动宿舍的文化建设。二是要使宿舍内及宿舍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以宿舍为讨论单位,征集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们可以在茶余饭后或者在熄灯后的“卧谈会”上以放松的状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且其形式灵活,状态轻松,更容易受到90后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也可以有目的地设定如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等专题,要求大家以宿舍为单位写出专题报告,形式可以多样,体裁不限,然后组织不同宿舍进行专题报告,交流互动;最后针对学生专题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邀请相关专家做专题讲座。这样,问题在学生头脑中经过思考发酵后,学生更容易关注同一问题的新观念和新看法。三是创新实践教学新形式。可以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举办各种讲座、演讲、辩论、角色扮演等,可以就学生宿舍的管理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人际交往培训、心理咨询、素质拓展训练等,也可以围绕公寓社区组织“趣味运动比赛”、“宿舍文化设计大赛”、书画展览、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还可以开展类似我看时事、评电影、品故事、我的博客等在当代大学生中间更为潮流的活动,使得其在启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激发学生进行宿舍文化建设的主动性。

4.建章立制和开放式考核是重要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才有利于促成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序、有效的效果。因此,首先要建立与完善宿舍文明公约、奖惩制度,倡导用文明健康的言行举止与人交际,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其次,要建立以楼长、层长、寝室长为主要成员的宿舍管理网络,检查和督促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大学生在宿舍中的行为,保持宿舍的整洁和良好秩序,形成“蓬生麻中必自直”的氛围,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第三,建立开放式考核机制。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评价体系,我们应该建立既能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水平,又能反映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能力水平的评估体系。一方面,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宿舍文化活动,可把其参加活动后提交的心得体会或调研报告等书面材料,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成绩。另一方面,高校应在学生宿舍管理相关制度中,规定学生在宿舍内的表现与个人、班级、院系等评优资格挂钩并直接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品德鉴定、奖学金评定等工作中。

[参考文献]

我的大学生活论文例3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超级秘书网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我的大学生活论文例4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生活在急剧变化。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1]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之间、各个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2]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学、学、学、学、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发展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世纪之交发生了从语言论到文化的转向,给文艺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营养。影视与网络的发展,使文艺的变得快捷而方便,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则对传统精英文化提出了强劲的挑战,并使许多边缘化群体和个人参与到文学艺术之中,而文化诗学则以它的学旨趣、跨学科方法、实践性品格、边缘化立场和批判性精神,给文艺学的发展增添了十分强有力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我的大学生活论文例5

关键词:当前文艺理论、建设、学术意识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我的大学生活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36-02

第一部分 引子

教育思潮方兴未艾,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给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与时俱进,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认清当前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大趋势,并结合本校实际,高效优质的发挥图书馆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书香学校建设中的作用,已成为了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共识,更是我们新时代图书馆同行们的努力方向。

与之同步推进的创建校园文化和有自身特色的书香校园活动,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快乐成长提供丰硕的精神和智能食粮。它有利于广大师生养成悦读心理和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刻苦学习、拼搏进取的精神,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图书馆现代化自动化进程推进和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之际,本人结合丽水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实践,谈谈个人的粗浅感想,希望通过这些思考与交流,抛砖引玉,得到同行专家的指点,让我们的校园文化奇葩更加绚烂芬芳。

第二部分 拓展个性的丽中图书馆

几年来,笔者曾曾多次以问话和笔答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悦读心理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课外阅读这一栏目,在调查的一百名学生中,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纷纷回答是港台言情小说、大陆流俗杂志以及武侠小说。当问及是否阅读有思想教育品味的文章或诗歌(包括古典诗歌、现当代诗歌)时,学生几乎都回答:不读!而就阅读的乐趣(即悦读)而言,学生更是认为阅读目标唯一、形式单调,常常是一种学科以外递加的负担。

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和书目选择都十分有限,特别是高中的学生,数理化以及其他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每天沉浸在题海中,根本无暇他顾。因此,如何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阅览品尝和活动观赏中,让师生们拓宽视野,汲取营养,感受山河之美、文化之韵、书香之魅,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1.添加版画设施,营造校园悦读氛围

2009年8月我们如愿搬迁到新校区。当时,除了崭新的建筑、先进的硬件设备和新栽树苗外,整个校园环境还显得较为简朴、荒凉,这与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郁的"百年丽中"并不相称。学校领导适时提出了"加快图书馆建设文化,进行校园文化活动"的要求。我们正是利用这一契机,积极响应领导指示,开启校园文化建设,着力让书香飘飞,用读书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幸福浇灌学生的心灵,让学校飘洒书香。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大批量的增添了馆藏书籍、先进管理软件,还按照各幢楼的外观特色和不同用途,选题材,找资料,搞设计,在走廊、室内、过道墙壁上,装配了各式精美版画。比如:实验楼走廊张挂钱三强、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生平简介和科学业绩;图书馆、阅览室张挂中外作家的作品和"俯身闻花香,踏足奠基石"、"学会读书,才能超越梦想"等哲言;教学楼张挂励志名言,如"纵使波涛汹涌,也要扬帆远航"、"过去微不足道,未来广阔无边"、"激情+坚毅=可能"、"梦想最大的责任是成功"等;餐厅内张挂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标语,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等等。橱窗文化的升级,让学校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给校园文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秉承丽中辩论赛传统,展现丽中学子风采

丽水中学有一支优秀的辩论赛教练团队,辩论赛有着辉煌的业绩,曾获得1998年首届浙江省中学生电视辩论赛亚军, 2003年第二届省辩论赛冠军。为协助学校的辩论,我们根据抽到的辩题和对方的反辩题,积极准备,密切配合辩论活动。一方面利用网络和馆藏资源,搜集、整理、复印辩论资料,为论辩的立论驳论陈词提供信息和建议;另一方面动用我们图书馆的朋友资源(比如同学、师生、朋友等关系)想方设法获取对方的准备情况和相关资料,为反驳作准备。在准备和模拟辩论的过程中,我们图书馆馆员也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找思路、提建议、谈看法,把每一场演练都当成正式辩论给予充分重视。我校的辩手们更是不负重望,过五关斩六将,大获全胜。

此外,我校还以此为契机,经常举办年段、班际和社团间的辩论赛,如高一 "我以丽中为荣,丽中为我而荣",高二年级的"文学谁当家","南明湖畔勤磨砺,白云山下苦读书",高三的"真我风采"辩论赛。在这些辩论赛前,我们借助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途径多元的优势,根据拟定的辩题,积极认购书籍,准备有关的书刊资料,为辩手们准备话料提供帮助。比如我们为配合高二《论语》的教学和班级辩论赛,购置了《鲍鹏山新读〈论语〉》、《傅佩荣〈论语〉心得》、《 听南怀瑾讲〈论语〉全集》、《于丹〈论语〉感悟》等大批书籍,供师生参考。同学们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全班同学团结一心,群策群力,为本班辩手们出谋划策,打气加油。

辩论赛如火如荼,既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和效果,也活跃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气氛,督促学生博览群书,勤练口才,并能以写作为己任,以施展才华为荣光。这种历练,其实也是时代赋予这一代青少年的责任,一种觉悟,一种超越!同学们都说,通过辩论赛,对辩论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辩论技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我们逻辑、思维、表达、理解等多方面的能力。

3. 协助人文礼堂讲座,形成丽中活动氛围

丽水中学是百年名校,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建设校园文化的氛围十分浓厚,为了满足学生渴望丰富自身学识,提高文化涵养的愿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现场聆听优秀教师和专家的学术精髓和先进技法,学校专门开辟了人文大讲堂。

每学期开学前,教师把讲座主题交教科处,教科处再根据讲座内容、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每周在下午第四节课举办1-2场讲座。我们也尽己所能,根据教师拟定的讲座内容,帮助查找、提供图书资料、制作幻灯片,同时也允许教师购买相关书籍用后报销入库。这样,我们的人文大讲堂就轰轰烈烈展开了。

比如,有位老师开办"丽水中学校友――陈诚"的讲座,一方面我们为他提供了《的宠将陈诚》、《蒋氏宠臣――陈诚》等图书,让他全面了解陈诚其人;另一方面,大量查阅校史文献,提供陈诚先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及三十年代回访母校并捐资助学等资料信息,使他顺利完成讲座,得到听众的一致好评。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阅读文化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图书馆研究馆员、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袁逸先生为我校学生做了一场题为《享受阅读――读书的传统与当代阅读主张》的讲座。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袁逸先生运用大量史实典故解读了中华读书传统的博大与流弊,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读书的地位、目的、内容、方法、价值等,探讨了读书与人生、读书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听了袁逸先生的讲座,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要做一个"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人,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人文大讲堂成为学校最具人气的课堂之一,被学生形象的称为自己的"百家讲坛"。 同学们说从大讲堂不仅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新知识,而且让他们更懂得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看待问题,对自己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有信心。

4.配合教科研,开放"教师文化活动室"

教师既是职业技师,更是灵魂人师。是一种要不懈追求奋斗、不断产生动力热情的职业,教书育人既要依法规范,更要有灵感创新活力。按部就班只能说是工厂的技师,充其量也只能说一个高级技师。因此,要让教师不断产生激情的活水,拥有创新的源泉,提高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水平,读书不失为一条最好的途径,通过读书,方知天外有天楼外有楼。读书也是刺激教师在专业成长路上如何从"高原"跨入"山巅"的有效途径。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与教师办公室有相当多的"隔阂",在教学中若不是非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不可,大部分教师则很少光临。

面对学校情况,我们开展"教师文化办公室"建设活动,即给每个办公室订阅教育类和学科类报刊杂志30多种,购买教育类和学科类书籍若干,放在教师办公室书架上,老师可以随时顺手翻阅,充分利用老师的零碎时间,教师在"随手"阅读中会随时找回"记忆"、探求"困惑"、寻觅"灵感"、产生"动力",在读书中不知不觉地有所收获。一学期后,我们再收回到图书馆存档,虽然书籍不可避免的会有所损失,也占用了我们大量的休息时间,但与老师在阅读中的收获相比,这点损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为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最便捷的、最完善的服务,便是我们最大的"赚"!

5.举办摄影奖,让师生在实践中领悟校园文化之魅

丽水是中国第一个"摄影之乡",活跃着一大批中外知名摄影家,形成了众多的摄影群体。我校也有一批摄影爱好者,他们用镜头捕捉并记录学校发展创新的历程和师生的校园生活。为鼓励他们的拍摄热情,分享他们的快乐,我们不定期的举办全校摄影比赛。师生们把作品上交后,我们进行分类编排展出,通过观众现场投票,评委打分等形式评选出奖次,然后把获奖作品制作成镜框,张挂在走廊、过道或橱窗上,展示他们创作的成果,供师生们欣赏。并在《丽水中学报》上刊登,如《傲游》(李紫烟)、《前方》(陶友林)、《思念》(刘炜)、《落日熔金》(夏晓春)、《暮秋之韵》(叶旭霞)。此外,我们也常常推荐优秀作品上传报刊杂志,参加省市摄影比赛。

举办摄影奖活动既培养师生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素养,又促进学校素质教育,而且能提升师生们的文化品位,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大大增添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第三部分 结语:让学生拥有一片蓝天沃土,让校园文化书香满园

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我们继续要做的,就是聚力而发,图书馆建设不断完善;均衡发展,文化建设丰富多彩。传承创新,校园文化才能再谱华章;引领发展,学生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在将来才能寻回青春记忆,铭刻最美时光。

建设"校园文化",通过创设浓郁的书香氛围,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多读书,读好书;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和辩论赛,让师生沐浴在璀璨文化里茁壮成长。

无论是沉浸悦读山水与吸纳科技,还是在辩论赛场、版画摄影、人文讲堂……点点滴滴的积累,每时每刻的活动,都是在品尝人间阡陌变换、真情韵致,都是在解读人文、民主和人性,都是陶冶情操的和净化心灵的伊甸园。

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引领学子把书籍作为伙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

在这样的氛围中,同学们常常把阅读作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进入忘我的境界,与图书馆结缘,以书香为枕,与人文相约,伴幸福同行!

参考文献:

我的大学生活论文例7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我的大学生活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06-02

一、交往的日常生活化对《文学理论》教学的挑战

《文学理论》教学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教师感觉理论难教,学生觉得理论难学。师生之间难以达到对话的效果。笔者认为,造成《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困惑的原因,是教师缺乏日常生活交往意识。传统《文学理论》教学模式保守教材原有的概念内容,施教者没有注意到日常生活交往与时代变化对《文学理论》教学的要求。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应对日常生活交往特性对《文学理论》教学提出的挑战。从日常生活交往空间出发,是解决《文学理论》教学困惑的根本途径。

二、日常生活交往空间中的《文学理论》教学

1.在日常生活空间中阐释《文学理论》教学内容

人类的日常生活是人类历史长河构成的基础,因为人类是历史时间中的存在,而“历史时间”不是抽象的东西,它是“具体的和活生生的现实”[1]255。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而文学是人类历史的诗意记录。换言之,日常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涉及《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可以从文学艺术的起源那里找到日常生活的影响。无论是巫术说、模仿说、游戏说,或是劳动说,无一不是人类日常生活的艺术反映。因此,任何版本的《文学理论》教学内容必然要阐释一个基本问题——文学源于生活。这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也是《文学理论》教学必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例如,游戏说所体现的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是自由的游戏,在想象的世界里,作家通过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通过虚构的艺术天堂,获得心灵的自由,而读者也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想象的世界里获得自我的自由。而无论是作者和读者所获得的情感体验都是和个体的实际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而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空间的背景。

《文学理论》教学中的日常生活化和交往性特征,往往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忽略甚至排斥。虽然《文学理论》教材中有“文学与生活”的基本命题,但在如何理解这个基本命题的时候,却往往容易陷在静态的世界中,以作者和已经形成的文字作品即作者的第一文本作为理解“文学与生活”的基础,而忘却了生活的根本在于其动态性。文学作为一种活动,作者和作者生成的第一文本只是活动的一个环节,还需要已经变化的世界支撑才能构成整个文学活动的完整性。笔者在阐释“文学的主体性”这一概念时,首先举出“项羽兵败,自刎乌江”事件在李清照、杜牧、王安石三个作家笔下的形象大有不同。然后,结合作品《夏日绝句》、《题乌江亭》和《叠题乌江亭》,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提示:三个作家的生活经验的差异是造成三个“项羽”形象的主要原因。再有,激励学生谈自己对三个作家及“项羽”事件的看法。学生因为个体生活经验的不同,对三个作家即“项羽”事件的看法也自然有别。如此教学活动,使理论获得了生动的阐释。

2.《文学理论》施教对象决定了授课的日常生活交往特性倾向

在《文学理论》教学中,施教者必须要研究《文学理论》的教学对象——学生。学生对《文学理论》内容的接受和理解必须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即日常生活的交往经验。《文学理论》必须以交往作为授课的前提,《文学理论》接受者的日常生活的经验个体特性,对师生关系也提出了挑战。把交往作为接受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存在理解的可能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把师生关系定位在学校教育制度的框架内,忽略了生活的交往意义。站在日常生活交往特性的角度理解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必然会存在思想的碰撞,学生的个体生活环境对教师的观念必然会提出挑战。而解决师生矛盾唯一的途径是建立对话的平台。正如前文笔者所举教学实例,在日常生活的交往空间中产生对话产生交流的愿望。又如,笔者组织学生参观广西忻城土司衙署,这是全国土司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在视觉上学生们感受到了壮族曾经经历的历史,笔者再结合忻城土司官员留存下来的诗文内容,让学生在“文学与生活”的命题中,理解土司衙署对壮族先人和今人的意义。因为笔者所教授的学生以当地生源为主,即使是云南、贵州、湖南的学生,其少数民族历史和广西也有相同的渊源,也经历过土司统治的历史时空。因此,笔者的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有些还能结合少数民族和中原文化的关系理解土司官员诗文的内容。

因此,《文学理论》教学必须依存于交往的形式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2.数字化媒介景观成为《文学理论》教学中的应有内容

日常生活的交往特性在于其流动的现实性。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而言,意味着既要注重文学理论研究的历史传统,更要注重当前生活空间的特点对《文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而文学要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才能得以传播。文学传播经历了口头语言、抄写文字、印刷文字、电子网络信息等不同媒介景观的演变。媒介景观的变化导致文学传播方式的演变以及文学接受的变化。当今电子网络信息媒介景观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传统《文学理论》课程内容注重线性思维的讲授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文字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不注重媒介的形式本身即景观特点。而今我们生活在电子网络时代,今天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不仅要抓住文学这个中心词,而且要注重文学在传播过程中使用的媒介景观特点。例如,“体裁”内容所涉及的网络文学,作为课程的施教者必须注意凸显网络媒介景观在形式上与传统文学传播媒介的区别。笔者在此举一网络文学例子,由网民绝色绝情发起的小说《夜网情深》,该小说一共由三个人共同完成。每人写一节,下面节选的只是在2009年1月1日到2日三个人各自的一节接续部分文字。

绝情绝色09-1-121:28

打开电脑,已是0.20分,确切地说,新的一天开始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生物钟似乎被打乱了。她,总喜欢半夜在网上,问她原因,她说:“我的灵感喜欢在安静的夜里飞翔。”我也不清楚何时迷上了她的文字和她的身影,虽然是在网上,但一日不见就有了患得患失的焦躁。QQ上,她的头像还是黑的,平时这个时候,一上来就可以看见她那梦幻而闪亮的头像。每每这个时候,心头便平添丝丝喜悦。今天怎么了?为什么这个时候还没上网?难道生病了?还是没回家?……“嘀嘀”QQ的声响在深夜异常的清脆,心头一惊。是她,心忽然有种从虚空落下的踏实,打开对话框,她的话只简单的两个字:“来了。”

红袖漫卷大虾09-1-121:52

“来了”在键盘上缓缓敲出这两个字,然后点下发送,我知道,屏幕对方的那个人一定会为这很简单的两个字而高兴的。其实我一直都在线,只是不想说话而已,电脑边那支点燃的香烟已经耗去了大半,却依然轻烟袅袅,犹如此刻飘忽的心情。我不吸烟也不喝酒,一个标准的乖乖女,点烟只是因为喜欢看烟气的飘渺,也增加些写作的氛围,除了上网码字,偶尔与三五好友K歌外,我一直都很平淡地生活,直到那天在网络上遇见了他,这个看似憨厚却有着一种亲和的男人。

……

海蓝之星燕南飞(じmCecilia)09-1-122:07

我就知道她会来的,说不定她也像我这样在电脑前等了我很久。一道屏幕,两处深情!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被她吸引,难道这就是常人所说的“网恋”。

“你在干什么呢”她跳跃出一行字来

“抽烟啊……”

“借烟消愁,愁可不会烟消云散哦。”

“……”

“亲爱的,你那里下雨了吗?”

我站在电脑前,不想回她的话,想象着那些个字在她纤细的手指里打出来,看字如见她的指.口有些干,喝了口冰咖啡……

……[2]

上述文字体现的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码字的过程,是在未完成的可能性条件下的共同游戏。这种游戏过程体现了网络文学的块茎结构和传统文学单一传输路径的区别。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文学的创作与接受的巨大变化。这种巨大变化意味着网络文学是一种开放型的文本。网络文学的开放型文本中,既有原作者抛砖引玉供读者接受的阅读成分,同时还有接受者自我阐释的创造情结。开放型文学文本的结构是在读者的流动性阅读中不断延伸的产物。这里已经没有传统的作者与读者的区别,双方是作为合作者互为参与创造的构造者。

这种开放性文本的催生是由于网络媒介的特性所决定的。网络媒介景观的特点决定了文章作者的不确定,也决定了文学创作的未完成性和流动性特征。网络媒介景观给文学创作提供的开放性世界,体现了读者渴望参与活动的平等愿望,体现了文学作为活动的动态审美品格。

三、结语

日常生活的交往空间是给理解文学与文学理论提供了现实基础。因此,要想真正解决传统《文学理论》教学模式导致的困惑和难题,必须从日常生活的交往空间出发,理解《文学理论》教学内容的阐释,理解《文学理论》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理解《文学理论》实践性品格的真正内涵。只有在日常生活交往的空间中,才能真正实现《文学理论》教学相长的目的。因此,日常生活世界对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具有根本的意义。

我的大学生活论文例9

虽然他所称的“文化理论”主要是指后现代的法国理论,但实际上这里则更是针对着由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所开创的“文化研究”。它的一个主要特点,一如伊格尔顿上述的描画,就是智识与日常生活的亲密接触,甚至最终可能的融为一体。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法相接近,这或可叫做“日常生活学术化”吧!对于日常生活,这结果是什么,伊格尔顿没有说;但对于知识或学术,伊格尔顿则明白无误地警告,这将最终导致其对日常生活之批判能力的丧失。

客观地说,伊格尔顿此言真是一个洞见!文化研究的任务,就其传统和后来的实践看,不是批判日常生活,而是捍卫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无论怎样地被“文化工业”所麻痹,但由于它是“生活”,即生命自身的过程,因而便具备天然的合理性、合法性;再者,由于它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对媒介话语的处理,因而就具有天然的免疫力。英国文化研究的一个观点是,它决不相信什么“文化工业”的腐蚀性力量,不相信什么“意识形态”对主体的“询唤”和构造(阿尔都塞)。例如,大卫·莫利就认为,观众不仅仅有自己的语码,那尚是话语的层面,他们更有自己的生活语境,因此其解码就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将媒介话语置于自己的日常语境,如此,生活的力量自会解构媒介话语的强势灌输。如果可以认为“话语”或“意识形态”有时是致幻剂,那么“生活”则就是它们最为彻底的解药。文化研究当然是不想反思日常生活了;相反,它将日常生活本体化、理想化和神圣化,最终的结果就是,它不再能够反思日常生活。这是伊格尔顿的忧虑所在。

文化研究对日常生活的崇拜,来自于雷蒙德·威廉斯对“文化”的新的定义:在其《文化与社会》(1958)中,威廉斯提出“文化”即“全部的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的、知识的和精神的”;威廉斯进一步解释说:“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绘,这种生活方式表达某些意义和价值,但不只是经由艺术和学问,而且也通过体制和日常行为。

依据这样一个定义,文化分析就是对暗涵和显现于一种特殊生活方式即一种特殊文化之意义和价值的澄清。”威廉斯“文化”定义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物质的”生活,将物质性的“体制和日常行为”,纳入“文化”的范畴。尽管他没有将知识的和精神的“文化”剔除出去,但物质性文化的介入,如果不是取消,至少也是削弱了文化的反思功能,最终则会导致其批判功能的丧失。文化不反思,文化只是“无意识”地生活着。而现今广为流行的“物质文化”概念,其“物质性”除去是指文化的物质形态外,另外一个未被注意的内容就是“无意识”。不是詹明信的“文化无意识”,而是文化,(即)无意识。人们已经接受了这一点:无意识乃是文化最为基本的特征。

作为威廉斯“文化研究”的传承者和发扬光大者,霍尔则基本上是一个理论的“实用主义者”或“机会主义者”。

对他来说,理论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对阐发现实文化问题有用。他曾经向访问他的中国学者表白:理论“其实并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自己的问题。对于理论,你要让它对你发生作用。我的朋友霍米·巴巴说他的工作就是生产理论,而我呢,则是运用理论。我不生产什么理论,就是运用。”在霍尔的文化研究中,理论显然只是被降低到“工具—使用”的层次。莫利也不时地嘲笑理论,说理论因其抽象而可以在全球兜售,赚取更多的教席和学生。不过也有人还嫌不够,要求霍尔所领导的“文化研究”应该回归到社会学的本位,肩负起社会学的重任,因为据说霍尔多少还有些“话语转向”或“文本中心”的后现代嫌疑。

文化研究的当前变化可以说愈来愈“非理论化”了。

在英国有托尼·本内特的“文化政策”转向,他将文化政策置入文化研究之中,关心文化的“政府性”而非“抵抗性”。本内特是以被称为文化研究的“修正主义者”。的确,他在开放大学接替霍尔社会学教授一职,也可以说象征着英国文化研究一次重大的“修正主义”转向。如果说霍尔是将“理论”转化为“批评”,此时“理论”尚有存留,那么本内特则是将“批评”修正为(实证/科学)“研究”“,理论”终于变得可有可无了。在澳大利亚,文化研究好像就从未“理论”过,文化产业研究一直是它的主流,这当然与本内特的言传身教有关(他曾一度执教澳洲)。目前文化研究课程在欧洲高校正呈遍地开花之势,但多是在传媒系科,属于应用型社会科学,很少引起“哲学”学者的关注。

上世纪90年代,文化研究抢滩中国,在与文学研究发生过激烈而短暂的交锋后,便旋即毫无争议地转入文学研究者比较陌生的文化产业研究了。文化产业研究者认定,一方面,文化可以经济化——文化不能只是为经济搭台,让经济唱戏,它本身就是经济,就是经济时代的主角;另一方面,经济也要文化化,就是说,经济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通俗地说,为了增加(产品)附加值,也需要“符号化”和“审美化”——这是经济文化化的核心内容。无论本内特们或者中国文化研究者们是否愿意承认,这类对文化的应用性研究,都将导致文化之批判功能的某种程度的沦丧。文化产业研究是没有立场的,如果说有的话,那只有一个,就是替利益张目,而非为“文化”执言。文化研究演变到文化产业研究,它也就完全成了一门实用经济学,它决非“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在其起源处的政治情结至此消释殆尽。如法国理论家波德里亚的符号经济论本来是一种如法兰克福学派那样的社会批判理论,而现在许多中国文化学者却鼓动将它拿来打造产业“品牌”形象。抛弃了批判理论,文化产业将只会生产“景观”(spectacle)或“拟像”(simulacrum,一译“虚像”),一种歪曲真实的虚假形象。

君不见,在影视界,我们的前卫编导们不知生产了几多“中国拟像”,不,是“拟像中国”,与真实中国无关的“拟像”。他们不对真实负责。

文化研究在目前中国的另一发展是由各路学者纷纷涌入的所谓“文化批评”,其中情况较为复杂,不可一概而论。但有一点则很明显,就是它对大众传媒如报纸、广播、电视和因特网等等的本体性依赖。文化批评的声音多在这些场所出现。大众媒介是深受市场定律的制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量无时不在折磨着媒介人的神经。在这样的场所,“文化批评”当然不可能有什么独立的作为,它必须跟着市场走,必须吸引眼球,否则就不给上版、上镜、上传。大众媒介似乎有时也欢迎一些“独特”的声音,批评好像还是有自己的空间的,但别忘了,它要你的独特,是用你的独特做卖点!大众媒介时代的文化批评难逃一种伪文化的“大众批评”的厄运。欧洲理论新星齐泽克对文化研究持悲观态度,但他的悲观却不是毫无道理的。他发现,文化研究对权力的反抗正好为权力所需要,因为权力正是通过对差异的承认和整合来建立和稳定自身的。我们不是要整个否定文化批评,它至少还给大众提供了有限的公共空间,我们在此仅仅是想提醒,文化批评,可别忘记了“理论”和“反思”。而对那些只会哗众取宠的、迎合市场的所谓“文化批评家”、所谓“公共知识分子”,他们或贩卖“激进”,或贩卖“保守”,扭捏作态,装疯弄傻,假冒先知,需要声明的是,我们则无须去提醒,因为他们比谁都“清醒”,他们无非是在演戏、“卖”“艺”。

文化研究是“生活本体论”的,而理论则是认识论的,它假定主客体二分模式的永恒性,我们无论如何地“弃智绝圣”,都不能将认识主体取消干净。当我们与自然一体时,我们将不再是能够认识的人;而如果承认我们自己作为人的存在,那么“认识之眼”将是我们最基础的本质。而且,我们知道,“理论”的原义就是“观看”。当年胡塞尔之所以无法改正其“自我”中心主义,非其不为,是逻辑上之不能也。庄子难题“子非鱼”当然是我们人类的局限,但它也给予我们“认识”世界的超越性位置。高举“生活本体论”的文化研究,不管其有意还是无意,将不会形成“观看”因而“批判”生活所要求的距离。

后现代主义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反对认识论,反对主客体二元论的,其实,它反对的是在二元论的认识论中对主体之绝对支配地位的认定,而不是在其根本意义上的认识论。德里达认为意指总是被“延异”,是因为二元论的认识论,能指与所指的对立和张力永远无法克服。就此而言,解构,甚至包括一切后现代的主张,都不是对认识论的取消,而是通过揭示认识论内部的复杂性,而尝试创新认识论。

解构是一种新的认识论,一种似乎没有主体或自我的认识论——从前那个主体或自我并不纯粹,总是掺杂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因而是有局限的、待解构的。

与德里达的解构相反,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则试图消灭认识论,它将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基础化和本体化。

认识不再独立于世界,它就是我们在世的生活方式。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前见”甚至是“偏见”没有什么可怕,它们构成我们的基本存在,是我们理解能够进行的先决条件。没有“前见”,我们无以理解。我们只能在“传统”中理解“传统”。解释学要的是“真理”,反对的是“方法”。在伽达默尔,“方法”是认识论的同义词,而“真理”则是没有“认识”的“传统”。这就是伽达默尔那部名著《真理与方法》要告诉我们的“真理”。但是,当把“理论”、“认识”、“方法”统统本体化之后,这在文化研究,就是“生活化”,那么由谁来执行对日常生活的审视、反思和批判呢?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哲学缺少这个反思的维度,威廉斯和霍尔则是更未曾想到过这个哲学性的问题。而一旦有了这样的问题意识,他们的理论大厦将顷刻间崩塌。

英国文化研究没有“理论”,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但在这事实背后则是反思精神的匮乏,是认识论距离的消失。拥抱日常生活,当然不错,因为我们就是日常生活;但这生活从来就不是自在的生活,其中有着多少的文化和观念的沉积呀!换言之,生活从来就是文化的。将文化彻底地生活化,将可能使那些貌似时髦而实质上腐朽、落后、不健康和非理性的文化因素被保护起来,移出我们的批判视野,逍遥于理性的法外。海德格尔与纳粹政府的同流合污不是没有哲学原因的。而真正的唯美主义者就不会如此。唯美主义乃是文化研究所要批判的一种激进的“审美现代性”(如对阿诺德的批评)。

我的大学生活论文例10

二、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意义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牵涉的内容相当广泛,从城市到农村,从国家大事到个人生活,所以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大发展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建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越来越关注精神生活质量。尤其是目前在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已经逐渐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广大的人民群众通过学习文化艺术的鉴赏、创作,活跃自己的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大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大发展不但有利于人民群众精神层次的需求,也开拓了人们群众生存技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大发展促进国民审美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国民审美境界。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大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柱,丰富社会主义精神内涵。

我的大学生活论文例11

本次研究生论文到这里已接近尾声,作为一个同时兼顾工作和学业的研究生,虽然对工作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学术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的匮乏,使论文中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和写作不到位的地方。但是,在我的指导老师李永福老师的悉心帮助和耐心而细致的指导下,我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毕业论文。

在这里我衷心感谢李永福老师对我的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学习的同学们的帮助,让我按时完成了这次毕业论文。我的毕业论文开始阶段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李老师仍然细心地纠正文章中的错误。除了有令人敬佩的学术专业水平以外,他的治学严谨和认真对待学术研究的精神也是值得我永远学习的,也必将积极的影响我去认真对待今后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件事。

除此之外,我还要感谢我们院、系领导对我们的教导和关注,感谢研究生三年传授我们专业知识的所有老师。谢谢你们呕心沥血的教导。还有谢谢我周围的同窗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此次毕业论文的完成将变得困难,他们在我完成论文的过程中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次由衷的表示感谢。

论文致谢二:

时间飞逝,转瞬间,三年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了,回想起大一刚入学的情景仿佛昨日,还记得七年前带着沉重的行李来到包头站,是科大的校车把我接到学校文馨书院,在那里我度过了第一个他乡的夜晚。如果说本科的四年时光我匆匆而过,那么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我真的是满载而归。如今,即将离开这座生活了七年的城市,即将离开培养我七年的大学,开始新的生活,心中有些许不舍。

读研究生这三年来发生很多的事情,忘不了学校这白色象牙塔中美好的回忆,忘不了老师的辛勤培育,忘不了同学间的深厚情谊。其中,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导师陈莉荣教授,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陈老师都给了我细心地关怀与照顾。我跟陈老师的相识不同于其他的同学,在我考上研究生之前,就已经认识了陈老师。她是我人生转折点上的一盏明灯,在此我要真诚的对您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如果没有陈老师的耐心教导,我的研究也不会取得今日的成果,还记得第一次写论文时的我是那么的笨拙,在老师的反复修改与指点下,我终于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在课题研究实验过程中,陈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的指导与帮助,在此我要真诚的对您说一句:谢谢!我还要对能源与环境学院所有其他老师在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的给予我无私的指导和帮助致以诚挚的谢意!

最后,感谢环境工程专业的所有研究生同学和师姐、师弟、师妹们所给予的无私帮助。三年的学习生涯匆匆而过,三年中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拼搏,相互帮助,互相鼓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研究生生活已经结束,但我们的友谊会地久天长。

论文致谢三:

学位论文的完成,与其说意味着即将毕业,倒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终结。回想起在烟台大学度过的七百多个日夜,心中感触良多。两年的研究生生活转瞬即逝,这一路走来,心中倍感幸福,在即将告别美丽的烟台大学之际,内心无比感激。回首走过的岁月,两年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却是收获良多。

在此,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张平华教授。还记得两年前在经历了考研的洗礼之后,身心俱疲,在入学之初较之拼搏考研之时有所松懈。就在自己飘飘然找不到北的时候,导师的一言一行深深点醒了我,是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太多太多。回想起每次拜访导师,导师几乎都在专心研读、伏案写作,其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使我受益匪浅。相信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崇高师德,以及时刻强调学习上进传递正能量的人格魅力所带给每一个学生的宝贵的人生财富都会使我们受用终生,而我们却只能用今后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恩师的尊敬和感激。

本论文从选题、写作、多番修改直至最终的定稿,无一不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张老师太多的心血。老师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前瞻而广阔的研究视角和丰富的学术经验,给我的论文提供了细致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术的热衷与尊重永远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同时,我也要感谢在论文开题以及评审过程中,曾经给予我殷切教诲和专业指导的老师们,感激他们的无私付出。在此,还需要感激父母,是他们寄予了我殷切的期望,无私地支持我的学业,让我得到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也使我度过了一段充实美好的时光。

最后,对于本文的定稿,笔者心怀不安。尽管受到了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但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同时受狭隘视野所限,论文尚存不周之处,留有遗憾,恳请老师批评指正,日后定会继续加强学习,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取更好的成果。学无止境,我们还需持之以恒的努力。

在此感谢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本论文的专家教授!

论文致谢四:

本文能够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程龙老师。程老师在我论文写作初期便给我提出多读文献的建议,在整篇论文完成过程中程老师同样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与支持,感谢程老师对我论文的反复修改。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们、朋友们,感谢他们提供的丰富的资料,解决了我在收集材料时的困难,同时某些在法院工作的朋友给我提出的审判实务角度的建议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对我本篇论文的完成有很大帮助。

由于笔者对外文文献的搜集能力及理解水平的不足,加之本人法学功底尚浅,给本文的写作增加了难度。本文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望老师能够多多指正。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倍加努力,不负老师及其他人对我的期待。

论文致谢五:

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有幸能遇到良师益友,为我的生活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首先最需要感谢的是恩师刘继虎教授。刘老师在学术研究方面保持着睿智、沉稳、扎实的作风。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深感敬佩。在学习上老师也对我悉心授教,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