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7 16:48:18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例1

二、以古今对比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

社会是在历史的基础发展而来,任何一个事物产生、发展、消亡,都有其必经的历史阶段,历史反映是以前社会的状况,与前人生活息息相关,而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是由前人历史发展而来,具有历史的必然联系,这也是《品德与社会》课堂为什么要加入历史元素的原因。所以以古今对比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从现今学生熟悉的事物讲起,再回溯到古代,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感悟历史的强大和社会进步的飞速,在赞叹历史中学习知识。例如,在导入《从古到今话交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时,就可以有效利用古今对比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其实,我们现今的生活中本身就有古今交通并存的现象,比如距今一千多年的赵州桥,历经百年的江南水乡木桥,到现代感十足的上海钢铁大桥———南浦大桥等,都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将古今大桥的对比作为本课的开端,再合适不过,不仅贴近学生生活,激情引趣,还有利于减少历史的距离感和抽象感,这样的教学导入有利于打造高效的《社会与品德》课堂。

三、以教材插画观察提问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激发探索历史热情

图文并茂是新课程教材改革的一大方向,《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个改革潮流,利用教材插画观察提问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充分挖掘教材图画元素,使丰富的教材资源得到充分运用,况且图画是学生喜爱的教材形式,教学增加插画的应用,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减少课堂学习的枯燥性,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热情。例如,在导入《吃穿住话古今》(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时,就可以将教材插画观察提问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端,让学生依据教材中一幅描绘远古人类生活场景,进行古代人类生活的描述,包括远古人类吃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这些食物?远古人类的穿着具有什么特点,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穿?远古人类都住哪,插图中其实包含他们的住所,能找出来么?由一幅远古人类生活图景的插画,促使学生围绕本课主题“吃穿住”,想象并推导出远古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之后课程教学的开展大有助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例2

2.评价内容多元化。品德与社会学科不仅是让学生积累课本上的知识,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将课本上正确的思想品德以及相关行为落实到自己的实践生活当中,利用科学的知识来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多元化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涉及到不同的内容。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与获取品德与社会知识的过程以及获取的方法。其次,教师要关注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中培养起来的价值观念以及面对不同社会现象的情感倾向。

二、多元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1.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评价思想。要将多元化评价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当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评价理解。多元化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是对当代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培养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思维与学习是重要的教学任务。

2.加强第二课堂的开拓,应用多元评价。在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时,教师要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开拓第二课堂。教师要学会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到社会当中,将多元化评价手段整合在小学生的实践当中。当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认识到评分制的不足之处,将评价手段开放化。在传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利用一张嘴与一本书进行形式化教学,这样的教学与评价手段应当被取代。教师要敢于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对教学评价与考核的标准进行改变,从品德与社会知识体系的规律出发,完善评价标准与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利用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小学生针对某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手抄报的制作,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此项活动。在学生完成之时,让每一个小组之间进行评比,这样,可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出一个学习的课题,让学生针对这个课题进行社会调查,自己总结出正确的品德与正确的社会行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与排演课本剧,利用课本上简单的社会现象,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之后,让学生对自己的扮演的角色的行为以及自己的扮演过程进行评价。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于小学生品德与社会学习热情的激发有促进作用。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例3

美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对其他国家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年来,美国教育领域出现的旨在回到过去的品德教育运动(character education movement)同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思考。如何认识和借鉴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我认为应该分析运动产生的背景和了解运动的基本内容,同时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与德育实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反思。

一 道德教育“回到传统”

20世纪以来,美国的道德教育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传统德育阶段、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阶段、品德教育运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美国德育表现出不同的德育理念和实践模式。

传统德育阶段的道德教育基本上属于赫尔巴特式的传统教育范畴。在这个阶段,德育强调正面直接地灌输;强调纪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强调学生自律。在这个阶段,伴随道德教育过程的有被广泛阅读的品德教育读本《麦加菲课本》,呈现给孩子们的是关于英雄与美德的故事。

传统的德育模式在20世纪20-30年代受到了两方面的冲击:一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另一是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所做的著名的“品德教育调查”。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强调儿童中心、儿童自主,提出“生长之外无目的”,这些观点对直接德育、成人权威、道德价值灌输提出了挑战。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的品德教育调查选取了一万多名调查对象,涉及33个行为指标,所得到的结论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课堂品德教育能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增加利他行为”。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的道德教育实践和道德教育理论都发生了变化:在实践上,道德相对论使学校放弃了道德教育;在理论上,出现了以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为特征的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主义学派。这两个学派都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指向道德思考、判断和选择,强调道德行为产生的过程,不提倡教师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但是实践证明,仅仅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对于儿童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效果都是很有限的。

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与美国20世纪60, 70年展起来的极端个人主义相结合,导致了美国糟糕的社会状况。传统的道德环境转变为一个相对主义的道德环境。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而完全成为个人的选择。在学校里,教师不敢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否则就有推广自身价值观的嫌疑。在家庭中,父母也逐渐失去正面教育的信心。美国的青少年缺少一个用作态度与行为引导的基本价值标准,再加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加快,以及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等,这些都使青少年处于一个不利的道德发展环境(50%的离婚率、1/3的婴儿一出生在单亲家庭等)。这种不利的成长环境导致青少年产生很多社会间题:暴力与破坏行为、偷窃、性早熟与待、自毁行为等。例如,每年美国有1,4万14岁以下的女孩子成为妈妈。1988年美国卫生局调查显示: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有自杀企图的占1/7 。

从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德育专家批判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呼吁加强品德教育,主张回归到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这些呼吁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及行动、资金的支持,“品德关注联盟”、“品德教育伙伴组织”等组织相继成立,“回到传统”的呼吁与行动进一步发展成为涉及很多人和很大范围的品德教育运动。

二品德教育运动的基本观点

如何理解“品德教育”的含义?目前争论很多,下面介绍两个用得最多的定义。一个是阿兰·罗克伍德的定义:品德教育就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并与社区机构合作进行的,通过直接、系统而非相对主义的价值影响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教育;另一个是“品德教育伙伴组织”提出的:品德教育就是学校、家庭与社区在帮助孩子理解、关心和实践核心伦理价值的有意识的活动。虽然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品德教育运动仍然有一些大家基本认同的观点:

1多元社会中仍然存在普遍认同的价值

品德教育运动的支持者认为,普遍价值是存在的,学校可以理直气壮地传授它们。以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为重点的柯尔伯格也逐渐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道德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柯尔伯格的妻子(也是他的合作者)安·希金斯曾经写到:“作为一名道德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倡导者,柯尔伯格认识到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哲学家,回答诸如‘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公正?’等问题。最后,他相信,在学校和社会中培育道德发展,须由哲学家们评判是公正的。为了界定公正,柯尔伯格求助于柏拉图、康德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约翰·罗尔斯和于尔根·哈贝马斯。”

品德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托马斯·里克纳提出,尊重与责任及其派生的价值是学校能够合理传授的价值。另外,还有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组织提出的各种价值观标准。这些标准在内容上有差异,在产生过程上值得推敲,但普遍价值观存在并可以在学校传授这一点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2强调正面直接的道德教育

在品德教育运动中,教师的职责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学校要求教师努力把鲜明的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他们的全部教学活动中,期望教师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成为学生品性学习的典范。芬斯特马赫(g " fenstermacher)指出,教师从3个方面扮演着道德代言人和道德教育者的角色:第一,他们可以非常直接地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指导形式被称为说教式指导;第二,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与道德有关的内容;第三,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诸如诚实、公平竞争、替他人着想、宽容和共享等品质。学校实践证明,德育的很多工作需要教师进行直接的解释说明。在某些问题上,学校要求教师有明确的价值观,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价值观。

3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相互配合,建立立体综合的德育系统

20世纪以来,一些社会因素的变化降低了 家庭、社区等传统养育机构对孩子的影响。例如,迅速的工业化,从融合着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来到大都市的移民,多元文化的迅速出现,媒体提供的多视角的道德与文化观点给父母和孩子带来的困惑,妇女进人职场对孩子养育环境的影响等,这些都使得社会向教育机构寻求帮助。美国德育工作者也强调学校要充当道德教育的主要角色。

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学校在努力地影响家长:i>让家长重视孩子的道德发展,如提供家长课程,举行早餐会,午餐后在家长工作的地点进行演讲;2)让家长参与品德教育过程,如向家长通报最近时段的活动主题,与家长一起设计品德活动,让家长参加孩子们的主题活动和各种仪式;3)成立家长支持性团体,举办经常性的讨论会。

学校还寻求社区的帮助。例如,社区邀请专家和家长交流品德教育问题,社区为经常缺课的孩子提供帮助等。

4强调实际的行为训练

为纠正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学派只关注道德教育过程的不良倾向,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品德的项目中都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道德价值观的机会,每个品德发展项目都有实践计划支持,如义务服务、校园巡逻队、自主经营管理学校商店等。

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变化的评估不是仅仅依据道德知识的测验和道德两难故事的判断。德育效果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行为的变化。在对一所学校的品德教育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时,评估者要做的事情是将计划实施之前的有关学生行为的基线数据与受计划影响的数据做比较。

5体现关怀伦理的思想

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受到了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德育工作者从关心孩子所面临的问题人手设计品德发展项目;2)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爱,为无障碍的师生交流和建立教师个人的积极影响奠定基础;3)在品德发展目标中,把情感教育、关心与自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从品德教育运动的兴起及其基本的实践模式与观点看,它是对道德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的否定,同时又体现了关怀伦理的思想。

三对“品德教育运动”的分析

品德教育运动是美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在对这一现象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1)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本身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概念问题;“回到传统”与传统德育的本质区别问题;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如何产生核心价值观、如何避免灌输;等等。

2)结合我国的德育实际和文化背景对其分析和借鉴。以“回到传统”为口号的品德教育运动并不是真的要回到传统德育状态,传统德育赖以存在的社会与文化条件已不存在,品德教育运动是在美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我国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德育实践与美国德育实践有较大的差别,以重群体价值观为特征的文化背景与美国注重个体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我国德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德育工作重点都应有所不同。

四 品德教育运动的启示

美国品德教育运动可以给我国的德育实践以下一些启示。

第一,关注文学作品对道德教育的价值。工s.列明((j.s.leming)认为,儿童在文学作品中的体验是一种道德观察学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亦支持这种道德观察学习观点。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与美德行为模式的机会,还建立了德育目标与榜样之间的联系,并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可欣赏的道德行为。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哲学思考。虽然在品德教育运动中,一些德育工作者批判只注重道德判断的德育,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道德思考。道德教育的假、大、空是不行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行为习惯和规则层面的道德教育同样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教育者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价值与信仰方面的。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例4

美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对其他国家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年来,美国教育领域出现的旨在回到过去的品德教育运动(charactereducationmovement)同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思考。如何认识和借鉴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我认为应该分析运动产生的背景和了解运动的基本内容,同时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与德育实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反思。

一道德教育“回到传统”

20世纪以来,美国的道德教育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传统德育阶段、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阶段、品德教育运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美国德育表现出不同的德育理念和实践模式。

传统德育阶段的道德教育基本上属于赫尔巴特式的传统教育范畴。在这个阶段,德育强调正面直接地灌输;强调纪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强调学生自律。在这个阶段,伴随道德教育过程的有被广泛阅读的品德教育读本《麦加菲课本》,呈现给孩子们的是关于英雄与美德的故事。

传统的德育模式在20世纪20-30年代受到了两方面的冲击:一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另一是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所做的著名的“品德教育调查”。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强调儿童中心、儿童自主,提出“生长之外无目的”,这些观点对直接德育、成人权威、道德价值灌输提出了挑战。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的品德教育调查选取了一万多名调查对象,涉及33个行为指标,所得到的结论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课堂品德教育能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增加利他行为”。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的道德教育实践和道德教育理论都发生了变化:在实践上,道德相对论使学校放弃了道德教育;在理论上,出现了以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为特征的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主义学派。这两个学派都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指向道德思考、判断和选择,强调道德行为产生的过程,不提倡教师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但是实践证明,仅仅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对于儿童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效果都是很有限的。

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与美国20世纪60,70年展起来的极端个人主义相结合,导致了美国糟糕的社会状况。传统的道德环境转变为一个相对主义的道德环境。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而完全成为个人的选择。在学校里,教师不敢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否则就有推广自身价值观的嫌疑。在家庭中,父母也逐渐失去正面教育的信心。美国的青少年缺少一个用作态度与行为引导的基本价值标准,再加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加快,以及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等,这些都使青少年处于一个不利的道德发展环境(50%的离婚率、1/3的婴儿一出生在单亲家庭等)。这种不利的成长环境导致青少年产生很多社会间题:暴力与破坏行为、偷窃、性早熟与待、自毁行为等。例如,每年美国有1,4万14岁以下的女孩子成为妈妈。1988年美国卫生局调查显示: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有自杀企图的占1/7。

从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德育专家批判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呼吁加强品德教育,主张回归到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这些呼吁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及行动、资金的支持,“品德关注联盟”、“品德教育伙伴组织”等组织相继成立,“回到传统”的呼吁与行动进一步发展成为涉及很多人和很大范围的品德教育运动。

二品德教育运动的基本观点

如何理解“品德教育”的含义?目前争论很多,下面介绍两个用得最多的定义。一个是阿兰·罗克伍德的定义:品德教育就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并与社区机构合作进行的,通过直接、系统而非相对主义的价值影响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教育;另一个是“品德教育伙伴组织”提出的:品德教育就是学校、家庭与社区在帮助孩子理解、关心和实践核心伦理价值的有意识的活动。虽然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品德教育运动仍然有一些大家基本认同的观点:

1多元社会中仍然存在普遍认同的价值

品德教育运动的支持者认为,普遍价值是存在的,学校可以理直气壮地传授它们。以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为重点的柯尔伯格也逐渐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道德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柯尔伯格的妻子(也是他的合作者)安·希金斯曾经写到:“作为一名道德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倡导者,柯尔伯格认识到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哲学家,回答诸如‘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公正?’等问题。最后,他相信,在学校和社会中培育道德发展,须由哲学家们评判是公正的。为了界定公正,柯尔伯格求助于柏拉图、康德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约翰·罗尔斯和于尔根·哈贝马斯。”

品德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托马斯·里克纳提出,尊重与责任及其派生的价值是学校能够合理传授的价值。另外,还有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组织提出的各种价值观标准。这些标准在内容上有差异,在产生过程上值得推敲,但普遍价值观存在并可以在学校传授这一点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2强调正面直接的道德教育

在品德教育运动中,教师的职责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学校要求教师努力把鲜明的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他们的全部教学活动中,期望教师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成为学生品性学习的典范。芬斯特马赫(G"Fenstermacher)指出,教师从3个方面扮演着道德代言人和道德教育者的角色:第一,他们可以非常直接地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指导形式被称为说教式指导;第二,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与道德有关的内容;第三,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诸如诚实、公平竞争、替他人着想、宽容和共享等品质。学校实践证明,德育的很多工作需要教师进行直接的解释说明。在某些问题上,学校要求教师有明确的价值观,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价值观。

3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相互配合,建立立体综合的德育系统

20世纪以来,一些社会因素的变化降低了家庭、社区等传统养育机构对孩子的影响。例如,迅速的工业化,从融合着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来到大都市的移民,多元文化的迅速出现,媒体提供的多视角的道德与文化观点给父母和孩子带来的困惑,妇女进人职场对孩子养育环境的影响等,这些都使得社会向教育机构寻求帮助。美国德育工作者也强调学校要充当道德教育的主要角色。

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学校在努力地影响家长:i>让家长重视孩子的道德发展,如提供家长课程,举行早餐会,午餐后在家长工作的地点进行演讲;2)让家长参与品德教育过程,如向家长通报最近时段的活动主题,与家长一起设计品德活动,让家长参加孩子们的主题活动和各种仪式;3)成立家长支持性团体,举办经常性的讨论会。

学校还寻求社区的帮助。例如,社区邀请专家和家长交流品德教育问题,社区为经常缺课的孩子提供帮助等。

4强调实际的行为训练

为纠正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学派只关注道德教育过程的不良倾向,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品德的项目中都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道德价值观的机会,每个品德发展项目都有实践计划支持,如义务服务、校园巡逻队、自主经营管理学校商店等。

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变化的评估不是仅仅依据道德知识的测验和道德两难故事的判断。德育效果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行为的变化。在对一所学校的品德教育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时,评估者要做的事情是将计划实施之前的有关学生行为的基线数据与受计划影响的数据做比较。

5体现关怀伦理的思想

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受到了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德育工作者从关心孩子所面临的问题人手设计品德发展项目;2)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爱,为无障碍的师生交流和建立教师个人的积极影响奠定基础;3)在品德发展目标中,把情感教育、关心与自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从品德教育运动的兴起及其基本的实践模式与观点看,它是对道德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的否定,同时又体现了关怀伦理的思想。

三对“品德教育运动”的分析

品德教育运动是美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在对这一现象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1)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本身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概念问题;“回到传统”与传统德育的本质区别问题;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如何产生核心价值观、如何避免灌输;等等。

2)结合我国的德育实际和文化背景对其分析和借鉴。以“回到传统”为口号的品德教育运动并不是真的要回到传统德育状态,传统德育赖以存在的社会与文化条件已不存在,品德教育运动是在美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我国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德育实践与美国德育实践有较大的差别,以重群体价值观为特征的文化背景与美国注重个体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我国德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德育工作重点都应有所不同。

四品德教育运动的启示

美国品德教育运动可以给我国的德育实践以下一些启示。

第一,关注文学作品对道德教育的价值。工S.列明((J.S.Leming)认为,儿童在文学作品中的体验是一种道德观察学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亦支持这种道德观察学习观点。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与美德行为模式的机会,还建立了德育目标与榜样之间的联系,并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可欣赏的道德行为。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哲学思考。虽然在品德教育运动中,一些德育工作者批判只注重道德判断的德育,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道德思考。道德教育的假、大、空是不行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行为习惯和规则层面的道德教育同样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教育者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价值与信仰方面的。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例5

美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对其他国家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年来,美国教育领域出现的旨在回到过去的品德教育运动(character education movement)同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思考。如何认识和借鉴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我认为应该分析运动产生的背景和了解运动的基本内容,同时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与德育实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反思。

一 道德教育“回到传统”

20世纪以来,美国的道德教育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传统德育阶段、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阶段、品德教育运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美国德育表现出不同的德育理念和实践模式。

传统德育阶段的道德教育基本上属于赫尔巴特式的传统教育范畴。在这个阶段,德育强调正面直接地灌输;强调纪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强调学生自律。在这个阶段,伴随道德教育过程的有被广泛阅读的品德教育读本《麦加菲课本》,呈现给孩子们的是关于英雄与美德的故事。

传统的德育模式在20世纪20-30年代受到了两方面的冲击:一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另一是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所做的著名的“品德教育调查”。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强调儿童中心、儿童自主,提出“生长之外无目的”,这些观点对直接德育、成人权威、道德价值灌输提出了挑战。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的品德教育调查选取了一万多名调查对象,涉及33个行为指标,所得到的结论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课堂品德教育能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增加利他行为”。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的道德教育实践和道德教育理论都发生了变化:在实践上,道德相对论使学校放弃了道德教育;在理论上,出现了以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为特征的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主义学派。这两个学派都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指向道德思考、判断和选择,强调道德行为产生的过程,不提倡教师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但是实践证明,仅仅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对于儿童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效果都是很有限的。

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与美国20世纪60, 70年展起来的极端个人主义相结合,导致了美国糟糕的社会状况。传统的道德环境转变为一个相对主义的道德环境。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而完全成为个人的选择。在学校里,教师不敢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否则就有推广自身价值观的嫌疑。在家庭中,父母也逐渐失去正面教育的信心。美国的青少年缺少一个用作态度与行为引导的基本价值标准,再加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加快,以及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等,这些都使青少年处于一个不利的道德发展环境(50%的离婚率、1/3的婴儿一出生在单亲家庭等)。这种不利的成长环境导致青少年产生很多社会间题:暴力与破坏行为、偷窃、性早熟与性虐待、自毁行为等。例如,每年美国有1,4万14岁以下的女孩子成为妈妈。1988年美国卫生局调查显示: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有自杀企图的占1/7 。

从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德育专家批判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呼吁加强品德教育,主张回归到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这些呼吁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及行动、资金的支持,“品德关注联盟”、“品德教育伙伴组织”等组织相继成立,“回到传统”的呼吁与行动进一步发展成为涉及很多人和很大范围的品德教育运动。

二品德教育运动的基本观点

如何理解“品德教育”的含义?目前争论很多,下面介绍两个用得最多的定义。一个是阿兰·罗克伍德的定义:品德教育就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并与社区机构合作进行的,通过直接、系统而非相对主义的价值影响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教育;另一个是“品德教育伙伴组织”提出的:品德教育就是学校、家庭与社区在帮助孩子理解、关心和实践核心伦理价值的有意识的活动。虽然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品德教育运动仍然有一些大家基本认同的观点:

1多元社会中仍然存在普遍认同的价值

品德教育运动的支持者认为,普遍价值是存在的,学校可以理直气壮地传授它们。以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为重点的柯尔伯格也逐渐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道德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柯尔伯格的妻子(也是他的合作者)安·希金斯曾经写到:“作为一名道德心理学家、教育家和倡导者,柯尔伯格认识到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哲学家,回答诸如‘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公正?’等问题。最后,他相信,在学校和社会中培育道德发展,须由哲学家们评判是公正的。为了界定公正,柯尔伯格求助于柏拉图、康德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约翰·罗尔斯和于尔根·哈贝马斯。”

品德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托马斯·里克纳提出,尊重与责任及其派生的价值是学校能够合理传授的价值。另外,还有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组织提出的各种价值观标准。这些标准在内容上有差异,在产生过程上值得推敲,但普遍价值观存在并可以在学校传授这一点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2强调正面直接的道德教育

在品德教育运动中,教师的职责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学校要求教师努力把鲜明的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他们的全部教学活动中,期望教师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成为学生品性学习的典范。芬斯特马赫(G " Fenstermacher)指出,教师从3个方面扮演着道德代言人和道德教育者的角色:第一,他们可以非常直接地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指导形式被称为说教式指导;第二,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与道德有关的内容;第三,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诸如诚实、公平竞争、替他人着想、宽容和共享等品质。学校实践证明,德育的很多工作需要教师进行直接的解释说明。在某些问题上,学校要求教师有明确的价值观,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价值观。

3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相互配合,建立立体综合的德育系统

20世纪以来,一些社会因素的变化降低了 家庭、社区等传统养育机构对孩子的影响。例如,迅速的工业化,从融合着核心价值观的乡村来到大都市的移民,多元文化的迅速出现,媒体提供的多视角的道德与文化观点给父母和孩子带来的困惑,妇女进人职场对孩子养育环境的影响等,这些都使得社会向教育机构寻求帮助。美国德育工作者也强调学校要充当道德教育的主要角色。

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学校在努力地影响家长:i>让家长重视孩子的道德发展,如提供家长课程,举行早餐会,午餐后在家长工作的地点进行演讲;2)让家长参与品德教育过程,如向家长通报最近时段的活动主题,与家长一起设计品德活动,让家长参加孩子们的主题活动和各种仪式;3)成立家长支持性团体,举办经常性的讨论会。 学校还寻求社区的帮助。例如,社区邀请专家和家长交流品德教育问题,社区为经常缺课的孩子提供帮助等。

4强调实际的行为训练

为纠正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学派只关注道德教育过程的不良倾向,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品德的项目中都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道德价值观的机会,每个品德发展项目都有实践计划支持,如义务服务、校园巡逻队、自主经营管理学校商店等。

对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变化的评估不是仅仅依据道德知识的测验和道德两难故事的判断。德育效果评估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行为的变化。在对一所学校的品德教育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估时,评估者要做的事情是将计划实施之前的有关学生行为的基线数据与受计划影响的数据做比较。

5体现关怀伦理的思想

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受到了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德育工作者从关心孩子所面临的问题人手设计品德发展项目;2)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爱,为无障碍的师生交流和建立教师个人的积极影响奠定基础;3)在品德发展目标中,把情感教育、关心与自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从品德教育运动的兴起及其基本的实践模式与观点看,它是对道德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的否定,同时又体现了关怀伦理的思想。

三对“品德教育运动”的分析

品德教育运动是美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在对这一现象考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

1)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本身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概念问题;“回到传统”与传统德育的本质区别问题;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如何产生核心价值观、如何避免灌输;等等。

2)结合我国的德育实际和文化背景对其分析和借鉴。以“回到传统”为口号的品德教育运动并不是真的要回到传统德育状态,传统德育赖以存在的社会与文化条件已不存在,品德教育运动是在美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我国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德育实践与美国德育实践有较大的差别,以重群体价值观为特征的文化背景与美国注重个体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我国德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德育工作重点都应有所不同。

四 品德教育运动的启示

美国品德教育运动可以给我国的德育实践以下一些启示。

第一,关注文学作品对道德教育的价值。工S.列明((J.S.Leming)认为,儿童在文学作品中的体验是一种道德观察学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亦支持这种道德观察学习观点。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与美德行为模式的机会,还建立了德育目标与榜样之间的联系,并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可欣赏的道德行为。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哲学思考。虽然在品德教育运动中,一些德育工作者批判只注重道德判断的德育,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道德思考。道德教育的假、大、空是不行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行为习惯和规则层面的道德教育同样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教育者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价值与信仰方面的。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例6

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科目学习的效果好坏,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一、扮演教材中的典型人物角色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很多内涵丰富、情节非常吸引人的课文,这些课文之所以故事动人,是因为课文内容由一个个各式各样的人物组成,这些人物在不同的课文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而师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内容的生动性。小学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书中的典型角色,然后组织一部分学生将书中的故事表演出来。通过这种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并且由于是亲身体验,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一课“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出现了各行各业的工人,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扮演这些角色,如:工人、电脑工程师、农民、销售员等。通过扮演不同行业的角色,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行业职工对于社会的贡献,这样学生能够很快地明白课文表达的含义。

二、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师不能够将教育局限在教材之中,而是应该适当地进行拓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之中,教师除了需要完成课内的教学之外,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室外的实践教学。这需要教师组织小学生进行课文的实践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的情感更加的理智,让学生能够有是非认识。例如,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一课“红灯的约束与绿灯的自由”强调了规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并不强,教师在讲解这一课内容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将课文叙述一遍,学生可能绝大部分对于“规则”只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此教师要想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去室外亲身体验“规则”。例如,让学生感受一下马路的交通规则,或者让其在售票厅感受一下排队的规则。在学生体验完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如果生活中没有规则会怎么样,这样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思考能够真正认识规则的作用,并能在生活中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安排小组辩论,提高思想认识

小组辩论的方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而言,这种教学方式同样是非常有必要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不同于数学、语文,它探讨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举止,因此学生通过学习需要认识到对和错之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方是正方,一方是反方,事先确定一个有争论性的辩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一位小学生在放学的路上,一个陌生人突然过来,请求他帮个忙,这位学生应该帮助陌生人吗?教师提出问题后,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让学生开展课堂辩论。通过辩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这样就能够提高自己的品德与社会。

总之,小学是学生品德与社会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小组辩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就能够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了。

参考文献: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例7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主渠道,也是改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的有效方式。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作为政治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并让学生容易接受。

1. 建立思品课“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1)制订思想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2)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3)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 建立思品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成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1)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4)上好思想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3. 建立思品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1)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2)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例8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贴近实践的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思想理论上,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确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思想性强,涉及到的思想理论和法规内容较多,许多内容理论性强,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显得枯燥乏味,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在实践思想品德课程中,既要讲解指导思想,高深的政治理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也要注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在人文性方面,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在实践性方面,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各地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时事,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才能真正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既要把政治理论知识讲全面,讲清楚,讲透彻,也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各种事件和事实,把内容讲得丰富充实,生动直观,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贴近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思想品德教学

初中生具有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步由经验型向理性型转化,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都迅速得到发展,能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论证,具有一定的接受理论知识的能力。初中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较多地体现出服从倾向。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望高,开始较多地体现出主观能动作用。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以及需要的不断丰富,使初中学生的兴趣广度大为增加。初中年龄较小,社会经历匮乏,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情绪的易于波动,导致他们的态度较少定势,因此很容易接受各方面的影响。

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更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高深的政治理论通俗化,让学生真正理解思想品德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三、贴近学生生活,增强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例9

基于对传统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反思、批判,美国学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应其社会和教育目标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研究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理念及其实现方式并借鉴其一些成功的经验,对推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和创新具有积极作用。

一、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

20世纪40至50年代,基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许多美国人认为,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不取决于公民个体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自律。在此背景下,美国科学教育盛行,此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实际上形同虚设。20世纪70年代,忙于应付冷战的美国陷入了全国性的道德危机。面对这种状况,社会、家庭、学校要求加强道德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期间,美国涌现出弗雷德•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罗尔德•库姆斯的价值分析模式、迈克尔•斯克里文的认知方法等一大批道德教育理论及学说。其中,价值澄清和认知发展理论最有影响。然而,倡导“价值中立”、崇尚“自由选择”的价值澄清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并没有使青少年的道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美国社会在“绝对的自由选择”的鼓动下反而抛弃原本的共同道德标准,从而出现了道德相对主义泛滥、个人主义倾向明显等诸多问题。新古典主义德性伦理学家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强烈呼吁,找回“被长期排斥的传统美德”以代替个人主义,提出用“人类在共享生存中的基本道德价值观”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人们主张复兴品格教育。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复兴品格教育并非是要重新回归以宗教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传统时代,而是让人们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形成健康的品格,自主地按照社会的要求去行动,从而促进社会的整合与稳定。美国学校对此也做出了回应,认为道德教育首先要关注的是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命运和幸福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有宏阔的视野、崭新的理念。1.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美国学校反对传统教育中的道德说教和道德灌输,认为这种封闭性、强制性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理智、意志和自由,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的成长,合理的道德教育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自由。“个体的参与和自主的活动是道德发展的前提”,学生应当成为教育的主体,并以自觉自愿的方式参与其中,道德教育才会真正起到促进个体道德生长与发展的作用。美国学校还认识到,道德的产生不是对个体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和约束,从本质上讲,道德是人类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的特殊表现形式,“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1],承认并维护个体在道德生活中的自主和自由,实际上也是要求个体要对自己负责,促使个体形成负责任的态度,以达到道德自律。道德灌输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的自,其结果是造就无责任的人。美国学校对道德灌输的批判触及到了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体现出对道德教育主体性及主体意志的尊重。当然,美国学校也从过去的历史中汲取了经验教训,没有一味地简单反对道德灌输,而是注重德育内容的教授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结合,防止道德教育再次走向“放任主义”的极端。2.确立共同的核心价值。面对价值澄清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带来的道德涣散、社会无序,美国社会开始尝试寻求道德共识、控制离心趋向、消除道德分歧、整合社会秩序。美国学校认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把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统一起来,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实现个人自主选择和社会规范影响的统一”[2]。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有普遍有效、可供遵循的道德规范,这是社会整合的前提,也是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第一步。受社会制度和多元文化的影响,美国没有为道德教育提供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文件,但国家、州、社会组织和学者均提出了自己的“共同的核心价值”,名目繁多。代表性的观点有:1992年,美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机构“重视品格联盟”提出,青少年道德品质构成的六个支柱是“信任、尊重、责任、公正、关怀、公民责任”。1995年,托马斯•里克纳代表品格教育联盟组织并携手埃里克•夏普和凯瑟琳•刘易斯等人编写了“在美国品格教育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一项品格教育原则,这十一项原则成为美国的综合性品格教育的蓝图,同时也成为品格教育联盟组织全国学校品格教育奖的评定标准”[3]。各个学校则把业已达成的道德共识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经过适当改造之后,将其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之中。3.在实践中培育美德。实用主义思想对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形成影响深远。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基本上可以概括实用主义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影响。杜威认为,道德应该具有“生活性”和“情境性”,道德生活应当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教育必须完全走向生活。只有把“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生活打通,学校的生活,才是活的社会生活;学校内养成的儿童,才是懂得社会需要、能加入社会做事的人物。他们组织的社会国家,才是一个兴盛的社会国家”[4]。因此,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当反映社会生活,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应当是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受此影响,美国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呈现出显著的“生活化”特征和明确的“实践性”取向。它们纷纷把目光转向社会生活,提出“在践行中培育美德之人”的教育主张[5],将抽象的品格规范转化为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规范,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进行日常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认识道德品质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加深和巩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这种理念也要求教师重新成为道德教育的权威和楷模,依靠自身积累的经验和养成的品质对学生的生活起积极影响,帮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习惯。学校还主张把道德教育从学校延伸到社区和社会,让学生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中磨炼品格。4.兼容并包。美国学校除了接受当前主流道德教育模式———新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以外,对于其他学派的理论和思想,也采用“兼容并包”的态度,取其所长、为我所用,以形成自己的道德教育理论与科学的实践策略。在道德内容的选取上,学校道德教育吸纳了“文化继承模式”中的一些观点,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向学生灌输与社群、家庭文化价值观可能冲突的品格特质”,学校和教师并非儿童道德教育的唯一场所和传授者,父母、长辈、文化领袖可以在校内外起到教育儿童的作用。因此,学校把“家长和长辈要常到学校来”和“学生、教师也要参与到社区和自然环境中去”设计进了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彰显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顺应。在道德情感的养成上,借鉴了内尔•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从关心的角度来组织学校教学,把学会关心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使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体验到被尊重、被关爱,从而产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并将这种关爱情感扩展到他人和惠及社会;在道德行为的践履上,汲取了美国德育专家弗雷德•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理论的一些主张,把道德教育和“公民行动能力”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行动,通过践行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提升自己的道德责任感,把自己培养成为“道德推动者”;在道德环境的培育上,引用了劳伦斯•柯尔伯格的“公正团体”理论,在学校建立各种管理组织,营造充满民主氛围的德育环境,鼓励学生民主参与管理,发展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共同价值意识。学校道德教育的这种开放立场,使其教育理念呈现出知行结合、情理一体、显性与隐性教育并行的多元化特征。

二、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的实现方式

从主张价值中立到倡导核心价值观的变化,不仅是教育理念上的转变,更是美国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作出深刻反思之后的一种因时制宜的教育改革与实践行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在机制设计、模式创建、方法运用、体系建构等各个实践环节都体现出其理念的要义。1.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美国学校建立了“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道德教育协作模式。在这个合作体系中,学校居于枢纽地位,学校通过其建立的稳定有效的协作系统,使学校、家庭、社区三者之间保持着密切而且有效的合作关系,并将学校道德教育的理念和要求传导至家庭和社区,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在家校协作中,学校制订了许多激励机制,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比如,成立“家长—教师”协会、家长顾问委员会等组织,参与讨论学校政策和制订课程计划;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品格教育课程和与学生共同完成家庭课程。学校还采用“工作坊”、研讨班或设立学生顾问职务的方式开展“家长教育”,训练和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以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情感疏导等方面的问题,等等。社区拥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学校利用所在社区的教育共识来设定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并据此设计道德教育课程的基本框架。“学校也直接吸收社区人士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合作伙伴,帮助巩固价值观教育。如美国马里兰市东部沿岸的五个县的小学和中学每周都有社区志愿者担任‘品格教练’来给学生讲授品格,并且甚至连课程都是公民自己发起的。”[6]第二,社区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公共媒介正面宣传核心价值观,吸引学生关注公共道德建设;运用媒介发起对社会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做出道德判断、进行道德评价。第三,社区承接学校的“社区服务计划”,接纳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为学校开展道德教育提供方便。这些做法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的一体化,使家庭和社区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创建“生活化”的实践模式。美国学校重视社会生活的体悟对品格养成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道德教育的实践模式建构上,特别注重学生品格参与和品格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可以超越学校单一的生活经验的限制进入到“生活情境”去真实体悟,形成有生活底蕴的真实品格。首先,学校在校园内构建一个相对安全的“内生活环境”,将道德教育的边界从课堂拓展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有效的生活体悟和实践训练来塑造学生的品格。具体做法主要有:创设学生公共活动空间,组建各种协会、学会、俱乐部,开展各类蕴含学校价值追求的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学校通过校园活动、学生组织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及道德规范的制订,为学生提供参与校园德育活动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公正、关怀、尊重、责任等核心价值的理解,教育学生学会公平竞争、尊重他人以及注重合作;要求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人格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学校鼓励和组织学生去“外生活环境”参与社会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学校开设服务学习课程,成立支持学生进行服务学习的中心,为学生参与政府服务、政策研究、生态保护以及开展与服务学习相关的研究提供指导意见;把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与课程标准和毕业条件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深度参与“社区生活”,使尊重他人、关怀他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样的核心价值观在良好的生活实践中得到有效践行。可以说,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到处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3.建构多维的核心价值观传导体系。美国学校反对用封闭、刻板的由外向内强行灌输的模式开展道德教育,提倡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多维模式,运用多种方式把核心价值观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全方位地塑造学生的品格。其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指的是课程教学模式,包括直接开设德育课程和在学科课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美国,直接开设道德教育课程的学校并不多,多数学校不开设正式课程,而是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整合德育的认知环境,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隐性教育指的是环境教育模式。通过营造隐性的环境,以间接的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美国学校善于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个显性的主题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予以实现。一方面课堂教学摒弃了传统的道德灌输,多采用启发式教育,或针对学生实践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或通过假设生活化的道德情景,开展双向互动的探讨式教学,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以浸润的方式实现品格的养成;另一方面,学校注重课堂气氛、教师形象、学校规章制度、校内舆论导向等对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通过电影、电视、网络、校园媒体、标语、海报等方式和途径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利用环境渗透作用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健康高尚的气质情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其二,主体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美国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和教育实践时,既坚持品格教育对价值和规范的遵守,又提倡形式道德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把主体性和规范性统一起来。学校的课堂不再是单纯的讲堂,而是一个民主的课堂,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教师通常运用案例法、故事法开展教学,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讨论,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进而通过这种积极的互动,将规范性的价值观传导给学生。在课堂空间布置上,学校甚至大胆使用“开放式、圆周型”的品格课堂和儿童品格成长项目,孩子们的课桌可以随时移动,这种空间上的变化是对传统的“学生在低位、老师在高位”教学模式的打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接受道德教育信息的状态。在课堂之外,学生可以自主参加校园活动、自由参加社团组织,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在一种相对安全并有指导的环境中进行道德实践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在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的主体自觉性。其三,层次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美国学校根据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制订了科学的德育计划,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均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个体在认知能力和可接受程度上的差异,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实施道德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普遍开设公民教育课,以一般性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教学方法以正面教育为主,同时注重诱导启发。在大学阶段,以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为主要内容,但多以知识性教育为载体,通过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专业课程开展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多元化,既有课堂教学还有课外的隐性教育、社会服务,等等。美国学校分阶段、分层次开展道德教育的做法,实质上是基于学生个体特性的因材施教,这并没有人为地割断教育的连续性,反而由于教育过程中核心价值观的存在,使其体现出一以贯之的整体性,折射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宽广的实践视野和明确的社会担当。

三、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我国道德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引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的巨大变化,给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及其实践带来了诸多挑战,我们可以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中找出合适的经验和有益的思想以资借鉴。1.坚持对共同价值的追求。价值的公共维度天然地具有聚合和凝聚人心的作用。建立为公众普遍认可、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能很好地整合社会道德资源、优化整体德育结构。美国社会形成的“共同的核心价值”,为美国道德教育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成为美国社会的“主心骨”。我国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及民众在追求共同价值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共识和价值信念,对于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学校应该从实质性的德育内容和人们的价值信念上,而不是从文本和形式上,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蕴含的共同信仰与追求,使其成为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基础,贯穿学校道德教育的始终。2.实现德育方法的多样化。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具有宽广的视野,不论是理性的认知教育和感性的体验教育,还是显性的课程教育和隐性的环境教育,只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它都不拘一格地加以使用。事实上,这种包容的教育品格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教育智慧。我国的学校德育应当及时抛弃不合时宜的思维和观念,改变以课堂传授道德知识为主的单一的德育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个体差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巧妙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实行渗透式教育;注重道德教育实践,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道德实践,使之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之后,真正将道德教育规范内化为个人持久的品格。3.重视对德育资源的整合。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从理念构建到教育实践都非常注重对历史、文化、宗教、国家、社区、政党、公共环境等各类不同性质的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将它们有效整合到一起“为我所用”,这些资源成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推力。我国学校对德育资源的挖掘不够充分,德育实践体系缺乏系统性。应当充分利用学科、校园文化等内部资源丰富德育形式,积极拓展家庭、社会、政党、政府等外部资源,增强德育合力;认真汲取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等文化资源的精华来完善德育内涵,广泛利用传统和现代的媒介资源创新德育手段,内外开放,齐抓共管,建立多层面、多视角的立体化德育系统。

参考文献:

[1]Damon,William.TheMoralChild:NuturingChildren’sNuturalMoralGrowth[M].NewYork:FreePress,1988:88.

[2]张瑶,林晶.美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173-174.

[3]F.ClarkPoweretal.MoralEducation:AHandbook[M].Westport:PraegerPublishers,2008:252-254.

[4]沈益洪.杜威谈中国[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158.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例10

社会因素复杂,而中职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利用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在德育过程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健全学生人格。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社会公德意识,才能够约束自身的行为,成为一个有着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才能够形成社会责任感。

例如,“哲学与人生”课程的任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在德育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理论结合实际去理解。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平时,注重利用实践活动升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可以去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知道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面前如何正确选择,在劳动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在“哲学与人生”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学生利用辩证统一的方式去看待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可以在此设置一个辩论赛,辩论主题设为“老人家摔倒该不该扶”,班级同学分为两组进行辩论。在双方辩论的过程中,学生都了解了该扶的原因、不该扶又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用全局、全面的眼光去看问题,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在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做铺垫。狭义上说,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学校德育和社会道德影响。利用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对道德的认同,更应该重视道德行为的表现。德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道德行为模范,从行为、内容各个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内容中,“职业道德”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礼仪与文明,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法律”部分的教学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第一个学习课题“习礼仪讲文明”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文明标语装饰教室,通过标语提醒学生需要懂礼仪,树立良好形象。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做好礼仪规范。通过讨论,加强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

三、“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例11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建立

要培养可以再德育工作上教学的教师需要其自身有一定的教学素质。具有较为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丰富的品德教学知识,熟悉我国的历史,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热爱祖国,有高度的民族使命感,把个人的人生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发扬民族精神,以国家的经济利益为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利益,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了解国家政治局势,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拥有这些素质的教师才能胜任德育工作的教学与研究。

(二)德育工作的一体化理论

将德育工作的研究以对学生培养自身的价值理论和价值观点、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共品德建设、将社会的公德、职业的准则、环境保护道德、国家法律规定相结合,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国家、学校之间的关系,热爱为人们服务,有较高的精神理论思想,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崇尚合作教学,培养良好的人际处理关系,热爱自然资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可以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紧密的结合起来,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理论基础来学习。

(三)德育工作对于创新教育的双重影响

在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开发处理好事宜的教学研究环境,大力培养创新精神,使其可以有较开阔的视野,较高的改革处理观念和急迫的创新欲望,对于已有的传统道德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可以了解学习,独立思考其主要优缺点,面对现代社会的不适应性有哪些,对已有的德育理论进行研究和突破,研究其理论意义,开拓知识改革,提高创新意识,增强竞争进取机制,敢于突破旧有的陈规,探索真理,不拘一格的创新人格理论思想,加强学生面对挫折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抗压性、挫折性的能力,提高其坚定的创新素质。

(四)引导学生德育上的自主学习理论

德育教学工作的宗旨是要激发学生在品德上的自我认识,自我总结和自我规划,这有利于其自我能力的培养和面对复杂的社会影响思路,能够很好的处理和判断,选择合适的处理办法,学习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品质,抵制腐朽的思想,抵制不了的诱惑,将进步的道德理论知识和合理的行为规范相结合,处理好自我学习,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有益于人格的塑造和愿望的实际要求,坚持处理好在实际社会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实践其学习到的品德思想,抵制和处理好自我品德的优化和提升。

二、创新德育工作中的教学形式

教导者需要按照社会规律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德育上建立新的目标和新的发展思路,将发扬民族的传统道德品质外还需要与先进的文明精神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现代社会的改革和文化的创新带给学生的独有的带有民族色彩的,生活化的创新精神理论基础和内容体系。

(一)结合统一化的国内外德育创新方法

通过对已有的本国品德教育的研究,学习世界各文明的优秀道德成果,二者相互融合,形成适合目前科技进度下,新社会、新世代的发展。我国的道德理论是经过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形成完善的体系,通过大量的诗词文献、生活杂记、人物传记等流传下来,被后世学习和推崇,在强烈的民资精神、民族自豪感的启迪下,结合世界优秀的道德理论,使之成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的民族现代道德理论,从当今的优秀民族精神中寻找其溯源,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影响着创新思想的成长,道德教育的创新,需要汲取优秀的国外思想,结合本国原有的思路和新的发展进程,加以整合和发展,形成可以适应本国发展的有特色的新的优良传统道德体制,这有益于新形势下,新思路下我国社会道德的合理发展。

(二)从实际出发、突破旧有框架

结合实际,构建社会的道德内容和教学质量,了解学生们的个人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将道德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构建适合的、有特色的优质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将德育内容落实到社会生活中,真正的发挥其可能带给人们的人生精神、人生认知、人生肯定和发展的提高。

(三)系统化德育工作的发展

系统化的德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是建立在一个开放性的合理性的稳定系统中的,我们不断的从经济变化中汲取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教训,结合学生自主的创新个性,在保证其总体德育发展规程的前提下,发展其特有的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