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市场份额论文

市场份额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7 16:48:22

市场份额论文

市场份额论文例1

一、现代医院价值链管理

价值链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每个企业都是采购、生产、营销,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作业的集合,所有这些作业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现出来。企业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量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给下一个作业,按此逐步推移,直至最终把产品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最终产品作为企业内部一系列作业的总产出,凝集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

医院作为服务行业,其服务的目的是治疗疾病、产出健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医学知识的拥有和使用,以及社会、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认可上。医院价值链,即医院运营的各种作业的集合,包括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

基本作业主要有:内向物流,包括良好的药品、器械管理及即时将其运送到各部门和科室;运营,即利用各种资源为患者提供诊疗救护;外向物流,即提供合理的交通、运送方式,便于患者到医院就诊;营销与销售;服务,主要指延续,如传统的随访工作。

辅助作业主要包括:采购、技术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结构建立等。

在医院管理中可以运用价值链管理重组医疗服务流程,具体实践策略如下:

第一,强化可以增加医疗服务价值的增值作业,同时减少或者消除不能增加医疗服务价值的非增值作业。减少各种物资在各部门之间的运输时间、病人待诊流程中的等待时间、病人的手术准备时间、检验科对标本的复核流程等。如减少“退药”作业这一非增值作业环节,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医生和药房之间的沟通来降低处方的失误率以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简化和压缩非增值作业。如对门诊实行预约挂号制,或取消挂号制,实行病人持卡就诊制,对门诊就诊流程实行网络化管理,以减少病人排队和待诊时间。

第三,整合作业流程。英国伦敦的Hillingdon医院在医疗服务流程重组中,将血液检查从原来由中心检验室进行改为在患者所在的临床科室进行,使等待血液检查结果的时间大大缩短。瑞典的Stockholm医院在手术流程重组中,通过建立手术准备室,在手术准备室为病人适时进行预麻醉,成功解决了原有手术流程中,由于病人在手术室内所导致的上一个手术结束到下一个手术开始之间平均需要59分钟的问题;通过对各手术室功能的整合,改变了过去一个手术室只进行某些种类手术的做法,不但解决了手术室的瓶颈问题,而且在增加手术数量的同时将其16个手术室关闭了4个。

第四,将医院的物资流、药品流、资金流和服务流统一起来,最终形成资源、作业、成本及价值的有机结合,获取竞争优势。

二、现代医院的服务利润链管理

1994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赫斯凯特(JamesL.Heskett)、萨塞(W.EarlSasser)、施莱辛格(LeonardA.Schlesinger)、琼斯(ThomasO.Jones)等提出了“服务利润链”这一服务管理模型,如图所示:

顾客所获价值是服务利润链的核心,是指顾客所获得的服务过程与服务结果质量同顾客总成本之比,它连接着企业的内部员工管理和外部的市场经营;顾客所获价值决定着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决定顾客忠诚度,顾客忠诚度决定企业获利能力,企业获利能力最后决定企业内部服务质量和员工满意度。

对于医院服务利润链而言,临床一线人员的满意度取决于医院对他们的服务和行管、后勤人员对他们的支持。一线人员的满意度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率;他们的忠诚度和工作效率决定了他们在工作中确保患者的利益和价值:诊断明确和诊疗有效,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关注,以及为患者就医提供方便,对医疗费用的解释,以及大处方、滥检查的相对减少等;只有患者获得他们期望的价值,才会对技术、服务、收费等多个方面满意,才能保证患者的满意度;满意的患者很大部分会成为医院的忠诚患者,忠诚患者在有新的医疗服务需求的时候,会再次到医院就医,会向其他患者称赞医院、推荐医院;忠诚患者的长期价值会使得医院业务量增加,医院经营成本降低,医院品牌形象改善,医院竞争力增强,并最终确保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医院的经营和竞争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医院对员工的服务质量和员工的满意度、忠诚度情况。

现代医院管理可以根据服务利润链模型调整相应的管理策略:

第一,更好地实施员工关系管理,包括从制度上、组织上、经费上等方面建立开展员工关系管理的保证机制;完善沟通渠道,如建立一系列有利于内部沟通的制度,了解员工的愿望和需求,开展一些例行性的沟通活动;关爱员工,帮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关注员工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解决员工思想上的包袱;完善对员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机制,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体现在薪酬、晋升、培训发展、职位变动等方面上。

第二,更好地实施患者关系管理,培育满意患者、忠诚患者。成立患者关系管理部门,建立患者数据库,广泛收集和储存有价值的患者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定期更新。

第三,开展关系营销,建立和保持顾客关系。成立电话咨询中心,随时为患者解答疑问;加大院内院外的宣传,利用患者数据库实施相关的销售,如定期给患者打电话了解他们的病情并告知其注意事项,利用患者口碑开展患者推荐活动,长期忠诚患者的口碑宣传效应会发挥很大的作用,间接地帮助医院创造效益。

三、基于SWOT分析的现代医院战略规划

SWOT分析代表组织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的分析,实际上是对组织内外部条件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势的分析主要是着眼于组织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可能影响方面。

1.现代医院优势分析

(1)机制灵活,与市场结合紧密,市场营销运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强。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强势宣传,高薪聘用专家,突出专科特色,打造品牌,吸引病人就诊;对于已就诊的患者,强化其对医院忠诚度,以如何帮助预约复诊等方式,让其逐步成为忠诚客户。

(2)逐渐建立价格优势。医院根据实际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定价,根据具体实际打造“平价医院”、“老百姓看得起病的医院”,符合市场规律。

(3)提供温馨的服务。导医为患者提供全程就诊服务,宾馆式的服务待遇让看病成为一种享受。逐渐推行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尊重病人的隐私;针对前来就诊的每位患者建立健全病历档案,定期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发送祝福健康语;前来就诊住院患者实行免费接送,加强医后、术后跟踪回访服务,将病人的关心延伸到院外,有效改善医患关系。

2.现代医院劣势分析

国家对待国有医院与民营医院政策上不能一视同仁。对民营医院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如医务人员的身份转换困难、职称评定、医院项目设置、人事、政府监督者等方面。

3.现代医院机会分析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医疗市场,面对医疗市场秩序的不够完善,要吸引患者,必须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充分利用现代医院经营管理上的灵活性,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和自主定价,只要看准市场机会,很快能调整战略思路。

4.现代医院威胁分析

(1)医疗市场份额有限,各种不同类型的医院都将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的意识和行动是保证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2)部分从业者虚假广告,形成了对现代医院信任危机的考验。

(3)有些医疗纠纷处理不妥,后果严重。

因此,现代医院只有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才能找到发展的空间和成长的机会,并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1)转变经营理念,不断创新。现代医院要发展,必须应用现代经营管理模式,走出关系式经营管理模式。

(2)严把质量关。质量是现代医院的生命线:一是人才引进严格把关,人才决定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高低;二是引进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尤其是要引进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综合型人才。

(3)打造信誉、权威。聘政府或专家学者顾问团,与著名高校联合打造博士后培养基地等。

四、现代医院市场营销战略

现代医院营销战略是以扩大医疗市场份额为目标战略,不断扩大自己的形象,树立诚信、廉洁的奉献精神,开展独树一帜的核心技术,提供患者预期的、贴心的、超前的服务,不断创造需求,吸引病人,占领更多的医疗市场。

1.现代医院营销战略的4Ps

(1)产品,即服务,服务范围很广,并有所侧重,如“微笑活动”、“家庭病床”等。

(2)地点,即医院为使病人接近和得到其服务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3)促销,医院将其服务类型或技术告知患者并说服其来院诊治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4)价格,不同的诊疗方法有不同的价格,通过病人选择不同的服务方式,而合法进行不同的收费。

2.现代医院营销战略的4Cs

(1)顾客问题解决,医院通过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帮助有医疗需要的人们解决问题。

(2)顾客的成本,病人就诊所需的花费,医护人员技术高,信誉好,价格合理。

(3)便利,看病或就诊时方便、快捷程度。

(4)沟通,在医院的顾客大部分是病人,他们不仅是来看病,也希望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

因此,现代医院综合运用以下的各类营销战略:

第一,品牌战略。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疗设备的先进水平、医院的管理水平、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状况乃至医院的环境和医院的总体形象都会成为患者选择就诊的条件之一,所以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名医名牌是市场经营观念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体现。医院的品牌,除了医疗服务作为特殊产品所固有的技术含量、质量和价格三大要素外,还应有专家知名度、专科特色、高精尖仪器、技术水平及优质服务等要素形成的无形资产。

第二,服务战略。重视服务流通的各个环节,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操作程序,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用优质服务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提高患者满意度。从患者需求出发,提供能基本满足患者的无形服务。如给以细致入微的护理,深入浅出的解释,合理有效的检查,精湛高超的诊治技能,舒适安全的病房条件,和蔼可亲的服务质量等。

第三,价格战略。医疗服务的价格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并结合医疗市场需求确定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营利性医疗机构实行市场调节价;在不增加社会医药费,确实减少药品收入的情况下,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在医疗服务价格内部,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查价格,增加劳务服务如诊疗费、护理费、抢救费、手术费的价格;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应严格执行政府指导价,非基本医院服务项目的价格可以实行市场调节价,但在实施时要增加透明度,实行明码标价,让就医患者自愿选择。

参考文献:

市场份额论文例2

关键词:顾客锁定;转移成本;技术优势;网络外部性

一、顾客锁定的概念及理论的提出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掀起了“锁定”(Locked-in)的研究热潮,时至今日,这方面的理论也更加完善。TG.勒维斯(1999)认为:锁定是企业通过吸引客户从而占领主要市场份额的过程。0sephFarrell认为:锁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和转移成本因素的存在。

二、顾客锁定的影响因素

(一)转移成本

转换成本是顾客从一种原来使用的产品或者服务转到新的产品与服务所付出的代价。CarlShapiro、HalVarian(2000)根据转移成本的来源不同,将由转移成本造成的顾客锁定分为以下六种:通过与顾客签署合同可以达到锁定顾客的目的;当顾客向企业采购耐用产品时,也会很容易由于转移成本过大而被企业锁定;当操作人员使用一种设备时,就产生了一种与购买耐用设备的锁定相似的一种锁定形式,即特定产品学习培训型锁定;当顾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向一家供应商购买专门设备时,就产生了专门的供应商锁定;购买者和出售者为了在市场中寻找到对方并建立商务关系而引起的搜索成本;完全是由企业的策略构造出来的,奖励那些重复购买的顾客,明确激励顾客完全或主要从当前供应商购买产品的顾客忠诚计划造成的锁定。

(二)技术优势

技术优势是指技术的质量、性能表现,即特定技术与竞争性替代技术在关键性能指标上相比表现如何。虽然某些实证研究表明技术优势并不总是在顾客锁定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松下提供VHS制式的录像机,索尼生产Beta制式的录像机,很多研究报告认为Beta制式具有技术优越性,但消费者为了利用大量与VHS相兼容的录像带而倾向于选择松下的录像机。但一般来说,当替代性技术之间存在显著的性能差异时,我们可以预期技术优势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例如索尼公司在电视机上的单枪三束彩色显象管技术与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技术就存在显著差异,而录像机产业的Beta制式和VHS制式的性能差异很小。

(三)网络外部性

Katz和Shapiro(1985)认为,网络外部性指产品效用会随着消费者消费该产品以及产品的需求量增加而增加。网络外部性广泛存在于诸如电信、铁路、航空等有形网络和操作系统、网络游戏、即时通讯软件等无形网络之中。网络外部性的一个直接效果便是市场“锁定”现象的形成,即消费者一旦选择某种厂商的产品,即会发生各种效用的沉淀,形成专用性资产,以至于将来更换厂商时,将会发生较大的成本损失,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其所属厂商。所以,这种“锁定”现象限制了消费者的流动。

三、顾客锁定的意义与测量

对所有的企业而言,每个同其进行交易的顾客都是他们的有价值的资产,他们是企业长期利润的来源,因此,顾客锁定对企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许多实证数据和案例表明,一方面,老顾客对企业利润的贡献远远高于一次性用户,锁定顾客将给企业带来更高的收入;另一方面,锁定顾客还会限制新的厂商的进入,塑造企业的优势竞争地位。

2.顾客锁定可以为企业带来稳定的客户群,提高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进而进一步扩大用户群;微软通过其windows操作系统实现对计算机用户的锁定,进而形成对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就是锁定重要性的一个明证。

至于顾客锁定的效果,因为顾客锁定的目的就是使得顾客因产生转换至其它提供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交易对象所无法承担的过高成本,所以,顾客锁定的效果都是顾客的重复购买行为。而对顾客锁定程度的测量则可通过对其转换成本的测量来进行,但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锁定状态,如何用转移成本来解释,能否用转移成本来解释需要进一步商讨。因此,有学者尝试从顾客锁定的效果来测量顾客锁定,如Schilling对技术锁定的测量,德国移动运作的客户SLR三度管理等。

市场份额论文例3

1.1铁路在中长途运输中占有绝对优势

客运方面:以200km和1500km为明显的转折点,200km范围内旅客首选铁路作为交通工具的占46.7%,200—500km范围内首选铁路的占86%,500—1500km首选铁路的占86.3%,1500km以上旅客首选铁路的占66.9%。200km以内铁路与公路“平分天下”,200—1500km铁路占据绝对优势,1500km以上铁路基本上“三分天下占其二”。

货运方面:铁路在500km以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500—1500km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200km以内货主将铁路作为首选运输工具的只占32.5%左右;而在500—1500km范围内则占到了73.6%;在1500km以上,货主首选率近70%。

1.2安全是铁路的显著优势

旅客和货主普遍把运输安全作为选择交通工具的首要因素,对铁路安全的认可度最大。旅客选择铁路的主要因素中,安全居首位,比第二位高出近11%(详见表1)。旅客和货主对公路安全的认可度只是铁路的一半(详见表2)。

表1旅客选择铁路的主要因素

安全舒适快捷方便价格合理正点服务周到其他人数5432933112862562461972比例(%)25.113.814.613.51211.69.30.1

表2选择交通运输工具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公路铁路价格时限方便安全服务质量人数1241526811645比例(%)3.810.74.88.23.2人数20812916623873比例(%)14.79.111.716.85.2

1.3运价低对旅客货主有很强的吸引力

价格始终是市场竞争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运输市场中,铁路的价格最低,对旅客和货主有很强的吸引力。价格低是调查对象认可的第一条优点。在短途客市场,公路可以凭借车流密度大等优势,使旅客为了快捷而忽略票价的少许差别;里程越长,铁路的价格优势则越明显。

据了解,1998年4月1日铁路调整运价后,货物的基本运价为4.15分t·km,加上铁路建设基金3.3分/t·km,也仅为7.45分/t·km;而公路运价基本在0.4—0.7元/t·km之间浮动,远离于铁路运价。同时,铁路运价“递远递减”,运输里程越长,相对于公路来说其价格就越便宜。客票价格也是这样,以邯郸站为例,邯郸一石家庄普通汽车票价为20元,豪华汽车为35元;火车普通汽车票价157元,豪华汽车达到182元;而火车普快票价74元,双优车票价仅135元。

1.4铁路的信誉是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的

铁路是国有大企业,实力雄厚,信誉高,这是调查对象对铁路众口一辞的评价。旅客和货主对铁路的信誉有三点共识:一是对铁路的赔偿认可度高,许多人把能够及时赔偿视为铁路的一大优点。二是认为铁路自身对形象、信誉问题非常重视,对有关问题严处的力度大。三是能够与铁路形成长期伙伴关系。过去一些与铁路有长期业务关系的老货主,对此都有较深感受。

2影响铁路市场竞争力的内在因素

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减少,既有客观外在因素,更有主观内在因素。千万铁路市场竞争力减弱的内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观念和意识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调查中了解到,某单位营销人员千方百计拉来的货源,由于一些业务人员的刁难,货源转向投向公路运输。其它方面也有类似情况。铁路个别职工和部分仍然存在“官商”习气。说到底是观念还没有转变,思想还没有进入市场。

2.2铁路运输产品的品种较为单一

许多调查对象认为公路比铁路方便。“方便”一方面是指手续上的简便,另一方面则是指公路开发的运输产品品种多,能够较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旅客货主的需求。相比之下,铁路产品品种不能很好地满足旅客货主多样化的需求。

2.3货物运输时间较长,时限性较差

货主这所选择公路,时限是一个重要因素,占到了10.7%,而且25.6%的人认为时间长是铁路运输的缺点。调查了解到的实例也证明了这一点。高家庄面粉厂7月份由高邑站向柳州东发送一车麸皮,如按期限9天运到,可获利2000元;但经过16天才到站,市场行情看跌,货主反而赔了1500元。又如,由宜宾抒情车卷烟发往霸州,8月13日承运,8月27日到达文安(与霸州相隔一站),9月5日才挂到霸州交付。这样的运输时限很难吸引货主。2.4承运手续较为繁琐

29.9%的货主对铁路货运办理手续繁杂心存不满,认为这是铁路的第一条缺点。相比之下,公路运输的手续则简便得多。

2.5服务工作有待改进

调查中旅客货主对铁路的服务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并提出了亟待改进的一些服务内容(详见表3)。这些工作中的不足,是影响铁路市场竞争力的因素,而这些工作的改进也必将促进铁路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表3旅客看铁路客车应改进的方面

买票服务设施车内价格供水手续其他难差差拥挤高不足繁琐人数40124928155310225021817比例%19.41213.926.74.91210.50.8

3对铁路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思考和建议

3.1强化市场意识教育,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铁路干部职工的竞争观念

和市场意识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这是影响铁路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以说是一个根本性因素。要把强化市场意识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不仅宣传教育部门要抓,行政业务部门也要抓;要全员抓,抓全员。

3.2从战略高度巩固和发展铁路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优势就是市场的竞争力,巩固铁路既有优势,要有战略的考虑和措施,要使这此优势保持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针对运输中公路与铁路“平分天下”等现实情况,要研究公制定新的营销策略,培育新的市场,把旅客和货主重新吸引到铁路上来。

3.3不断开发新的运输产品

铁路运输产品品种较为单一与旅客货主需求的多样化的矛盾是造成铁路在运输市场中占有份额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注意在针对市场变化开发铁路运输产品的新品种上下功夫。要建立健全产品开发机构和工作体系,根据市场细分的结果,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并以此适应市场、引导市场。

3.4加大营销宣传力度

市场份额论文例4

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和市场进退壁垒是影响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或者说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选择市场份额来研究市场结构。

一、市场份额涵义

市场份额(Market Share)是指某个企业或厂商销售额在同一市场(或行业)全部销售额中所占比重。通常上,企业或厂商在市场中的数量越多,单个企业或厂商所占比重越低,也就意味着企业或厂商的市场份额越小,说明该市场的垄断程度越低,竞争程度越高。

银行业的市场份额指某个银行业务量在银行业全部业务量中所占的比重,即指各银行的业务量和市场占有率。

二、银行业市场份额公式

市场份额反映了银行业市场的竞争或垄断程度,可以通过4个指标说明市场份额的高低,即各银行的存款比率(Rd)平均值,贷款比率(Rl)平均值,总资产比率(Ra)平均值和利润比率(Rp)的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事实上,商业银行业务不仅包括以存款为主的负债业务和以贷款为主的资产业务,还包括借入款及证券投资业务,以及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中间业务,但由于很难获得这些业务的详细数据,以及由于这类业务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较小,所以仅使用各银行的存款、贷款、资产和利润比率4个指标已基本能说明问题。

三、中国银行业市场份额分析

一般来讲,银行数量越多,单个银行所占的比例小,市场份额就越小,市场占有率越低,说明银行的垄断程度越低,竞争程度越高。单个银行所占比例越大,市场份额越大,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银行的竞争程度越低,垄断程度就越高。

根据历年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三大类。无论是从资产规模、负债规模及中间业务上看,国有商业银行都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城市商业银行①无论从银行规模还是从市场份额上看,都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提并论,另外统计数据获取较难,因此本文主要以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

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1986年以后相继建立的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因为这14家银行所占的资产份额、存款份额、贷款份额之和约占我国总体银行业的90 %左右,所以足以说明问题。各银行市场份额见表1、表2。所用统计数据来源于2000—2009年各期《中国金融年鉴》。

市场份额的分布状况作为市场结构的最重要衡量指标,在国际上通常被当作评价市场竞争或市场垄断的重要标准。银行数量越多,单个银行所占市场份额比重越小,银行的竞争程度越高;反之,银行业中银行数量越少,单个银行所占市场份额比重越大,银行的垄断程度越高。本文就1999—2008年的10年间的数据,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分布及其动态变迁情况作一比较分析。

首先,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市场份额分布情况,表1显示,国有银行仍居于主要地位,始终保持75%以上。2004年股份制改革之前,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1999年高达89.98%,2003年末降到81.04%,至2008年降为75.2%,从表中数据来看,已呈现递减趋势。中国工商银行历年的存款市场份额都居第一,1999年为33.4%,至2008年仍占24.62%。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存款市场份额在逐步上升,从1999年的10.02%,上升到了2003年末的18.96%,再到2008年的24.80%,份额明显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以中国交通银行份额最大,1999年仅为2.82%,到2008年上升为5.59%。

其次,在贷款市场份额的对比中,10年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份额占有绝对优势,一直高达70%以上。2004年股份制改革之前,高达80%。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市场份额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从1999年的9.36%上升到2003年的18.44%,到2008年达到29.46%。贷款增长快于存款增长。

再次,分析资产市场份额情况,表2显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比重在1999年最高,达到88.08%,到2003年末,达到79.65%,到2008年降低到72.7%。而股份制银行的资产份额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由1999年的11.92%到2003年的20.35%,到2008年已上升到27.3%。

最后,看总利润的市场份额,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利润的市场份额并不理想,1999年为76.99%,2002年竟降为63.3%,2003年又有提高,为80.11%,到2008年又降为75.35%。而股份制银行的利润市场份额较其存贷款市场份额更为理想。

从表中总体来看,除利润指标(Rp)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各项指标所占市场份额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这种下降趋势表现得十分缓慢。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各项指标所占的市场份额总体上呈快速上升势头。四大银行的市场份额虽然大幅下降,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份额增长明显,银行业的竞争性在不断增强,垄断在进一步弱化。但是银行业因计划经济造成的长期垄断并不能被轻易扭转,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在资产份额、存款份额、贷款份额三 项指标方面都较为突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各项指标所占市场份额和其他一些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要更高。因此,从市场份额上看,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具有寡头垄断特征,并且这种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寡头垄断格局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而这种垄断的市场结构并没有带来较高的市场绩效。

注:

①城市商业银行,本质也都属于股份制企业,由于其业务范围的局限,故称之为“城市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①Bain, J. S., 1959,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②植草益(日).卢东斌译.产业组织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1

③哈维尔.弗雷克斯,让.夏尔.罗歇(美).刘锡良等译.微观银行学[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④让.泰勒尔(法).马捷等译.产业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市场份额论文例5

企业在获取利润的时候可以是从多方面来获得的,既包括在企业在市场上保持规模优势,即使投入产出比不高,也能通过市场上产品的销售规模获取较高的收益,还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无谓损耗,即提高生产效率。

一、理论分析

在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出现了 SCP 理论,主要介绍了企业如何在不同的行业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在企业中获取了有力的产品价格定位,维持较高自身产品的销售规模的同时能够获得较高的产品收益。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又决定了企业的运行绩效。而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绩效的研究集中在市场配置效率上,它将企业定义为生产函数,反映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利润最大化的实现被简洁地表达为静态下的产量最大或成本最低以及动态下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在研究市场主体行为理论中主要发现了市场结构和绩效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总结来说,主要有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

1、市场力量假说

哈佛学派是从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发展研究而来的,其研究框架为“结构―行为―绩效”,他们认为企业在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的前提下,有足够的定价空间来提高价格来获得超额利润。

这一假说的基本逻辑包括:

(1)买方和卖方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他们的行为完全取决于他们在市场中的地位,即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的企业有充分的话语权。

(2)无论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市场上集中度较高的一些企业都有动机或明或暗的采取合谋行为,提高产品价格来获得较高的利润。

2、效率结构假说

这一理论所倡导的是企业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提高自身的竞争水平,包括自身的技术和更为先进的管理来提高自身投入的水平,即提升了投入产品的效率,在企业自身的投入规模相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效率,进而降低自身的运作成本,降低市场服务价格来达到占领市场份额的目的。效率结构理论强调的是自身单位投入的产出比,运用效率理论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上获取更多的利润,在市场中的表现就是在与竞争对手相同的投入水平的前提下,通过降低自身的损耗,来实现企业的收益优势。

对于市场结构和运营效率关系的解释不同,企业采取的发展策略也会不同,市场力量理论的支持者认为较高的市场份额代表着市场话语权,能够为企业带来较高的超额利润;而“有效假说理论”则侧重技术管理和规模效应带来的高效率,银行才能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理论的出发点不同,政策的制定也会完全不同。因此对两种不同的理论详加比较,可以在理论上给予银行业发展方向的战略部署上一点有益的启发。

二、模型构建和实证

1、模型构建

为了验证浙江省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存在的关系,本文采用了如下的模型进行检验,此模型是Berger在SCP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π=f(X-EFFi,CONCi,MSi)+ei (2.1)

其中,π是表示资产净利润,X-EFFi表示x效率,本文中我们利用DEA测算出来的纯技术效率来代替,CONCi表示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MSi表示市场占据的市场份额,ei为随机变量。

2、判定依据

在产业经济组织理论中,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理论: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规模假说。目前,基于这两种假说的研究被专家和研究人员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市场力量假说又可以细分为传统的SCP假说和相对市场力量假说。在本方程中,传统的SCP假说认为市场的集中度对资产利润率起决定性的作用。传统的SCP理论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之上,它强调一些企业在市场处于不完全垄断地位凭借自身的市场份额优势制定共同价格,从中获得较大的利润。如果方程中市场集中度系数为正且相关性较强,那么市场支持传统SCP假说。如果回归变量中的其他变量的系数较小,则说明浙江省商业银行业只支持传统SCP假说。

效率结构假说认为企业的效率对其市场结构和经营绩效起决定作用,高效率的运作使得企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但是银行绩效与市场结构并不存在直接关系。在模型中如果X的系数大于0且相关性较强,我们知道效率结构假说在浙江省商业银行市场上成立。

3、变量的界定

(1)市场结构

本文对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测算指标选取如下:市场份额指标,包括资产份额(MSa)存款份额 (MSd),贷款份额(MS)和利润份额(MSp);行业集中度指标CR;相对集中度指标,即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HHI。

如表1中所示,以市场份额占据前四的银行来看,2006年末,资产、存款、贷款、利润的比重均在70%左右,由此看来国有商业银行的无论是从投入(资产、存款)还是产出(贷款、利润)在整个商业银行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2012年末,银行的资产、存款,贷款。利润的比重下降到54.34%、57.75%、64.21%、61.63%。整体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国有股份制银行虽然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但是上升幅度和空间较小。再看以市场份额占据前八位的银行测算得来的商业银行集中度,2006年末银行的资产、存款、贷款、利润分别为83.17%、82.81%、83.27%、82.81%。2013年底,银行的资产、存款,贷款、利润分别下降到7842%、7754%、82.40%、80.84%。对比CR8和CR4可以发现,前八位的银行市场份额变化较小,而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2)技术效率的测定

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中间媒介理论的定义,将我国商业银行的投入定义为:劳动力投入,银行自有资本和各项存款。劳动力投入为银行当年的总体用工人数,劳动力价格即劳动报酬,公司实际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包括本期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养老保险、待业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支付给职工的住房困难补助、支付的离退休人员的费用等。不包括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本文将劳动力价格经过了标准化处理,以其平均价格表示,标准化的方法为:平均工资=总劳工报酬/职工总数。

银行自有资本的投入即为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部分,具体包括实物资本和金融资本,实物资本包括固定资产净值和无形资产,金融资本为所有者提供的金融资本。银行自有资本价格为其机会成本,等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本文定义为央行的法定准备金率的年平均值减去央行对金融机构的一年期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的存款包括一般的居民储蓄存款、存放同业、同业拆借、央行存款等等,由于详细的数据很难获得,其价格也只能用对其标准化之后的价格表示,具体为商业银行的总利息支出和总的存款余额的商表示。

表2 投入产出指标

投入指标价格产出指标

银行员工人数总劳动报酬/职工人数贷款余额

自有资本法定准备金率减央行对金融机构一年期再贷款利率息税前利润

存款余额利息支出/存款余额

本文利用deap2.1对银行纯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定,限于文章篇幅,表格不在文中列出。

三、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1、实证结果

本文主要利用2006年一2012年中期的商业银行各变量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样本区间为7年,样本数为140个。采用资产收益率(ROA)作为绩效评价指标,即作为回归方程的被解释变量;采用X效率以及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作为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通过对方程(2.1)的回归来分析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该方法,利用Eviews7.0软件估计结果如下:

从回归结果来看,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455,拟合优度基本符合要求。浙江省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实证回归结果良好。各个变量在10%的置信水平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可以用下面的函数表示:

ROA=1.695+0.142SE+3.038MS+0.386CR4 (3.1)

常数项C=1.695,显著性水平为0.0578

X效率(SE)的系数a1=0.142,显著性水平为0.0395,但是系数效用较小,无法确认X效率与商业银行的绩效有明显相关性。

市场份额(MS)系数a3=0.038,显著性水平为0.0360

市场集中度(CR4)系数a4=0.386,显著性水平为0.0698

为了检验各解释变量在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解释上的差异,分别把浙江省国有商业银行与非国有商业银行代入模型作进一步回归分析。其中,浙江省国有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的回归结果如下:

从回归结果来看,R2=0.692表明浙江省国有商业银行绩效水平有83.2%的变化可由该模型解释。F统计量为5.887,对应p值为0.001,拒绝原假设,回归方程整体显著。

从回归结果来看,R2=0.574表明浙江省股份商业银行绩效水平有75.8%的变化可由该模型解释。F统计量为4.668,对应p值为0,拒绝原假设,回归方程整体显著。

2、结果分析:

(1)从以上的回归结果来看,浙江省的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经营效率都和银行绩效呈现正相关,其中市场集中度、经营效率的回归系数较小,系数效应不明显。不能说明浙江省商业银行符合市场结构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市场份额与资产收益率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系,强调超额利润并非来自市场共谋。只有一些市场份额大的商业银行对产品进行差异化售,运用市场力量通过有利的定价来获得超额利润。

(2)对浙江省商业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分组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经营效率都和银行绩效呈现正相关。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系数效用明显,符合相对市场力量假说,而经营效率中,X效率对于银行绩效(ROA)的贡献度相对较小。股份制商业银行X效率的系数效用大于国有商业银行,非国有商业银行在自身规模上发挥了自身的竞争优势,依靠自身灵活的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在银行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柯健.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J].产经评论,2010,01:114-123.

[2] 曾江洪,樊娜娜.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05:139-141.

[3] 刘晓娅.安徽省银行卡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关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4] 应东兵.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

[5] 夏雪杨.中国银行业的SCP框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

[6] 罗琳.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路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

市场份额论文例6

1 艺术体制的概述

艺术体制是一个十分抽象而又复杂的概念。它是在长期的历史累积中逐渐演变而成的,是某一时期内,人们公认的艺术观念和美学理念的集合。它既约束着参与艺术活动的人们的行为,反过来,又受到参与者行为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予以分析,艺术体制一般都是针对艺术作品本身与公众而言,具体地可理解为艺术赞助人、赞助机构、当代的艺术企业大媒体等一些保障艺术权益、促进艺术正常、持续生产的社会机制(或机构)。然而,彼得・比格尔(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典型代表)却在此基础上,对艺术体制的概念给予了一个的界定,他认为:艺术体制凝聚着公众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是一个特定时期内最高艺术思想的集合,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生产性与分配性。与此同时,比格尔对文学体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在文学体制与现代化一文中提到的理论与观点,为我们加深对艺术体制内涵的理解点亮了明灯。借鉴比格尔对文化体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艺术体制即受到接受者行为影响,又约束着生产者的行为,它在特定的时期内,具有特定的目标,既促进艺术实践活动(如接受、传播、消费等)顺利开展,又为广大群众展示一个自由提供艺术思想的平台。

2 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实际上就是指市场占有率。它主要受到两个指标的影响。市场份额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地位,因此,企业要想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取一席之地,就必须将市场份额提高到合适的高度。

市场份额在宽广度方面的主要体现是市场份额的大小,即市场份额的数量。当今社会,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十分重视市场份额,然而绝大多数企业过于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市场份额数量的最大化,却忽略了市场份额的另一个指标因素――市场份额的质量。下面,对市场份额的数量与市场份额的质量做出具体的说明。

通常情况下,市场份额数量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两种:(1)在所有竞争者销售中,企业销售所占据的百分含量。(2)在总体市场销售中,企业销售所占据的百分含量。市场份额的质量主要用于评价市场份额的好坏程度,它主要包括市场份额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收入、无形资产增值所产生的收入等所有利益。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是影响市场份额质量的两个关键因素,即市场份额的质量由这个两个因素决定,这两个因素越低,市场份额的质量就越低劣,反之,市场份额的质量就越优异。

3 艺术体制与市场份额的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与此同时,艺术体制也随着人们对艺术认识高度的提升而不断改进与完善,艺术体制的变更又影响着艺术的价值。艺术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因其具有多变性、高雅性、特殊性等特点,近年来,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艺术品市场中,提高自身的市场份额,促使艺术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几乎已成为每一家艺术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许多艺术企业都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由市场份额的数量决定。因此,他们将提升市场份额的数量作为企业经营的第一目标,然而,当市场份额数量达到既定的要求之后,却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不仅没有增强,反而有所减弱。这是因为生产成本随着市场份额数量扩大而有所下降,然而,其下降水平还不足于抵消扩大市场份额数量所带来的费用增长水平,加之,竞争也会使销售价格受到影响,导致单位产品的利润减少,企业产品的总体盈利能力自然而然也会跟着减弱。实际上,艺术企业盈利能力除了受到营业份额的数量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市场份额的质量、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管理者在经营艺术企业时,不要在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上,自己全部的精力,必须统筹兼顾,在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同时,兼顾其他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然而,其并不意味着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不重要,只是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要适可而止,即要建立适度的市场份额。

所谓适度的市场份额是指市场份额的数量要适度,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太大,将增加企业的额外负担,导致企业难以驾驭;过小,将影响企业的市场规模,降低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度。然而,适度的市场份额的具体数量究竟是多少呢?这需要因艺术企业本身而定,确切地说,艺术企业可以通过回答以下问题,自行确定何谓适度的市场份额。

(1)近阶段,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随着市场份额数量的扩大而持续增加吗?若答案是肯定的,则说明目前市场份额的数量仍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数量,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方面是可行的。反之,若答案是否定的,则说明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已经达到最佳状态,企业不必再继续浪费精力扩大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而应力辟它径,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2)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度与忠诚度高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说明企业市场份额的质量高,产品的供给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产品的质量能够达到顾客的要求,毋庸置疑,继续扩大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最佳途径;若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说明继续扩大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已无济于事,市场份额数量的增多,甚至会导致企业盈利能力的减弱,此时,企业应将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待企业的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提高到最佳状态之后,再重新考虑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数量。

(3)企业的资源还能满足扩大市场份额数量的需求吗?一般情况下,企业投入的资源与企业市场增加的数量成正比,后者越大,也就意味着前者也要越大。因此,若此答案是肯定的,说明企业资源的利用率还需进一步提高,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数量能够促使资源与市场数量的分配比例更为合理,其方案从理论上来讲,是可行的;相反,若答案是否定的,则说明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已超出企业所能承载的范围,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数量不仅不会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会导致企业的资源捉肘见襟,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此时,企业应适当缩减部分盈利能力稍低的市场,节省资源,维持资源与市场数量的平衡。

4 结语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商品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进入市场,供消费者使用。而艺术市场的规模与形式将受到艺术体制的限制。艺术企业要想提升艺术的价值,促使利润的最大化,就必须建立适度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主要有两个衡量指标,即数量和质量。两个衡量指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即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越大,或者企业市场份额的质量越高,都不能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只有企业市场份额的数量与质量同时达到既定的水平,才能说明企业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已较强。

参考文献:

市场份额论文例7

一、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美国营销科学研究院(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开展的关于“市场战略对利润的影响”(profit impact of market strategies,简称PIMS)项目,通过对全美几百家公司调查发现,市场份额与企业利润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或者说市场份额是决定企业盈利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此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股合并、收购公司的浪潮,当时许多管理者都争先恐后地想要成为各自行业中的第一或第二,并认为那些没有能够取得如此高的相对市场份额的企业注定是要失败或消亡的。但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赖克赫尔德(Frederick F. Reichheld)和塞斯(W.Earl Sasser)通过对服务行业大量企业的调查却得出这样的结论:“顾客忠诚度是一个比市场份额更重要的利润决定因素”,从而颠覆了关于“市场份额决定企业盈利水平”的观点。此后,在企业界掀起了一股追求顾客忠诚的热潮,似乎再谈市场份额已经过时。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究竟应该追求市场份额还是追求顾客忠诚呢?

二、 理论回顾

关于市场份额决定企业盈利水平的观点,是美国营销科学研究院基于全美594家公司近3 000个战略业务单位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该项研究统计出影响企业利润的37种关键因素,发现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份额——按照平均数计算,市场份额相差10个百分点,企业税前投资收益率(ROI)大约相差5个百分点,其中市场领先者取得的收益率要比第五位及其以后的公司高出3倍。

同时,市场份额还对投资金额、税前利润、营销费用、采购费用和库存费用等产生显著影响。该研究将市场份额分为5个等级:10%以下、10%~20%、20%~30%、30%~40%、40%以上,被调查的相对应的企业数目分别为156、179、105、67、87。市场份额对上述五个因素的影响分别为:(1)对投资金额的影响——市场份额由10%以下提高到40%以上,企业投资额/销售额由68.66下降到63.98,即随着市场份额上升,每获得100美元的销售收入,所需投资资金由68.66美元逐渐减少到63.98美元;(2)对税前利润的影响——市场份额在10%以下,每销售100美元产品税前利润为-0.16美元,属亏损经营,市场份额超过40%,每销售100美元产品税前利润增加至13.16美元(市场份额为10%~20%、20%~30%、30%~40%时,每销售100美元产品相对应的税前利润分别为3.42美元、4.84美元、7.60美元);(3)对营销费用的影响——随着市场份额的增加,每获得100美元的销售额其营销费用由最初的(市场份额为10%以下)10.6美元下降到8.57美元(市场份额为40%以上);(4)对采购费用的影响——市场份额由10%以下提高到40%以上,每销售100美元产品所需采购费用分别为45.4美元、39.9美元、39.4美元、32.6美元和33美元;(5)对库存费用的影响——市场份额由10%以下提高到40%以上,每销售100美元产品花费的库存费用由9.3美元降至8.16美元。

关于顾客忠诚决定企业盈利水平的观点,是美国服务营销专家赖克赫尔德和塞斯通过对9大服务行业数百家企业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他们通过调查和统计发现,顾客忠诚度提高5%,企业盈利水平提高25%~85%(如图1所示)。

三、 我们的观点

通过以上理论回顾我们已经知道,无论是美国营销科学研究院开展的PIMS项目关于“市场份额决定企业盈利水平”的观点,还是赖克赫尔德和塞斯关于“顾客忠诚度是一个比市场份额更重要的利润决定因素”的观点,都是建立在实证调研基础之上的。那么,他们的研究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呢?究竟哪一观点更具有科学性呢?现实生活中的企业究竟应该追求市场份额还是追求顾客忠诚呢?

我们认为,以上结论或观点都是科学的,只是他们所研究行业不同使然。美国营销科学研究院开展的PIMS项目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制造业,赖克赫尔德和塞斯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服务业。也就是说,在制造类行业,市场份额是决定企业盈利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从而制造类企业应努力提高市场份额;在服务类行业,顾客忠诚是决定企业盈利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从而服务类企业应尽力提高顾客忠诚度。

1.制造类企业追求市场份额的必然性。在制造类行业,为什么市场份额与企业盈利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投入增加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了投入增加的比例,从而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降低。一般来说,制造类行业的规模经济较为明显,即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增大,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分销成本和推广成本等将随之下降,而要维持较大的企业生产规模,就必须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做支撑。也就是说,企业只有提高市场占有率,才能维持较大的生产规模,从而才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进而获得较高的利润。正如美国战略营销专家R·D·巴泽尔等人所说:“关于市场份额获取高收益率最明显的理论阐述是这些企业在采购、制造、营销、R&D以及其他成本构成方面取得了规模经济效益。”

(2)讨价还价能力。一般来说,大规模采购使企业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进而获得较高的盈利水平。而市场份额较大企业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等采购量方面较小市场份额企业要大得多,从而具有更多的盈利空间。

(3)管理效率。一般来说,大市场份额企业的管理层具有更高的管理能力和效率,他们能够熟练地控制成本、从员工身上实现生产力最大化,由此也可以带来企业利润额的增加。

(4)消费者偏好。一般来说,消费者更愿意与高市场份额企业打交道,因为购买高市场份额企业的产品风险相对较小(即高市场份额企业具有稳定性);其次,消费者购买产品具有从众心理,即愿意购买多数消费者选购的产品。基于此,具有高市场份额的企业可以为产品制定相对较高的价格(消费者对高市场份额企业的产品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由此可以获得较高的单位产品盈利率。

(5)产品使用寿命。一般来说,有形产品相对于无形服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从而顾客不可能高频次购买,基于此,制造类企业就不能够仅仅维持现有顾客,否则,产品销售规模就难以扩大,盈利水平也难以提升。也就是说,制造类企业只有不断寻找和扩大新客户,维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才能求得较大的销售规模,从而才能获得较高的盈利水平。

2. 服务类企业追求顾客忠诚的必然性。在服务行业,顾客忠诚度为什么是一个比市场份额更重要的利润决定因素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服务缺乏搜寻特性。服务具有无形特征,即顾客在购买之前无法看见、听见、品尝、触摸、嗅闻服务,从而购买服务相对于购买有形产品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基于此,顾客选购服务更多地依据经验、信任和口碑等,而所有这些依据都是建立在顾客本人或其他顾客上次购买满意基础之上的。

(2)服务不可储存。服务具有不可储存性,正如美国服务营销专家洛夫洛克所说:“顾客不可能一次购买服务的全部要素,把它们包起来,然后带回家等待以后消费”,从而顾客必然是重复购买某种服务。保持顾客忠诚既是保证顾客重复购买的前提,又是服务企业扩大销量的重要或唯一手段。据有关调查发现,企业从10%最忠诚的顾客那里获得的利润往往比从10%次忠诚的顾客那里获得的利润多5倍~10倍。

(3)服务不可转移。一般来说,服务在空间上不可转移,从而服务公司的服务范围主要是当地和周边顾客,而要保证既有的销售量和实现稳定销售,就必须稳定既有顾客。

(4)服务具有连续性。不少服务如金融、保险、电信、物业管理等都属于连续性服务,对此,服务企业特别是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即较早进入某一行业的某一企业,如金融行业的四大商业银行、电信行业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等)、某一企业的成熟业务(如中国电信的固定电话业务、某一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或在成熟市场上(如中国移动在城市市场),其中心任务就应该是维持现有顾客而不是发展新顾客。因为成熟企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市场覆盖范围和市场占有率,成熟业务和在成熟市场上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空间比较有限。

参考文献

市场份额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4)-03-

1 引言

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户争夺战持续展开。由于市场态势的瞬息万变,运营商需要时时关注市场竞争状态和自身市场地位状况,市场份额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未来4G网络的部署,移动运营商不仅需要知道自己在该微区域市场份额的情况,更需要知道该微区域市场份额的动态变化,以确定在该区域的市场地位,制定相应的资源投入策略。

国内有部分学者对通信市场的份额做了一些研究。文献[1]用博弈论分析了电信业重组后三寡头垄断下移动通信市场初期以及成熟期的市场份额,但是该方法只关注了初期和成熟期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对市场份额做一个实时的追踪方法,对三家运营商当前的市场份额无法测算,更不能评估微区域的三家运营商当前的市场份额,对市场的实施决策支撑作用有限;文献[2]通过引入效用函数与市场份额进行映射进而求出交通工具的市场份额,但是该方法在通信行业无法应用,主要是因为对于三家运营商提供的产品,无论是从服务还是价格都是不可知的,所以该模型无法从效用函数的角度分析三家运营商微区域的市场份额;文献[3]从总市场份额、服务市场份额和相对市场份额三个方面对市场份额的衡量方法进行了探讨。但是,上述研究都没有从微观角度衡量区域市场份额。移动通信运营商已经逐渐认识到数据流量的微区域市场份额的评估对资源的投入策略及4G的网络部署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并且想方设法利用大数据对4G微区域的市场份额进行实时预测。由于卡尔曼滤波算法具有复杂度较低、实时性好的特性,因此本文采用该算法预测微区域市场份额。

2 卡尔曼滤波原理

2.1 基于数据流量预测的微区域市场份额模型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运营商网络的数据流量是可以定时自动采集的,实时业务量与微区域市场份额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由于用户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对微区域用户数的计算是相当困难的,因此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对微区域业务量预测处理,再利用微区域数据流量与微区域市场份额的映射关系将微区域数据流量转化为微区域市场份额,实现对微区域市场份额的预测。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网实时市场份额预测算法

宏区域由一个或者多个微区域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宏区域与微区域的关系

宏区域中各运营商的数据流量和市场份额是可以通过官方或者政府部门统计获得,而微区域则无法得到各运营商的数据流量和市场份额。一般来讲,由于竞争的保密性要求,一个运营商只知道自身在每个微区域的运营数据,而不知道其他运营商的数据。

假设宏区域H的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和电信)的数据流量为(M移,M联,M电),对应的市场份额为(P移,P联,P电),若宏区域H拥有N个微区域(w1,w2,…,wN),且每个微区域可得知其移动数据流量(m1,m2,…,mN)。由于移动运营商无法得到其他运营商在其微区域的数据流量,因此需要通过对各运营商在每个微区域的数据流量预测,从而预测各运营商在每个微区域的市场份额。假设第i个微区域的各运营商市场份额为(Pi移,Pi联,Pi电),且各运营商的市场份额满足:

Pi移+Pi联+Pi电=1 (1)

定义状态变量为:

x=(P1移,P1联,P1电,P2移,P2联,P2电,…,PN移,PN联,PN电)

(2)

则宏区域H的各运营商数据流量可以表示为:

(3)

定义预测矩阵T为:

(4)

则状态变量x和协方差矩阵P定义为:

(5)

其中,Qk是在第k次迭代的过程激励协方差矩阵。在EKF(Extended Kalman Filter,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观察步骤中,雅可比矩阵J、观察残余变量y和残余协方差矩阵S定义为:

(6)

(7)

(8)

其中,mk、Rk是在第k次迭代的观察变量和观众噪声协方差矩阵。k+1|k代表前一次的估计值,k+1|k+1r代表当前估计值。在更新步骤中,协方差矩阵由卡尔曼增益K计算得到:

(9)

(10)

(11)

其中,I为单位矩阵。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微区域市场份额算法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微区域市场份额算法流程

2.2 实验分析

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通过某省的运营商数据流量进行测试。在实验中,只采用六个微区域数据进行预测:埠龙乡、打安镇、金波乡、九架、民中和南开乡。EKF中的R和Q通过文献[3]可以计算得到六个微区域所组成的宏区域数据流量及市场份额,如表1所示:

表1 某省的宏区域市场份额

指标 2012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数据流量/GB 23.6 22.0 25.8 23.2 23.2 24.6 24.5 25.0 25.7 27.2 28.5 29.5

市场份额/% 13.4 12.6 13.9 12.1 12.9 12.8 13.5 13.6 12.4 13.0 12.9 13.3

图4给出了六个微区域的预测情况。其中,红色为本算法通过扩展卡尔曼算法进行预测的移动在各个微区域的市场份额;蓝色为移动在各个微区域的真实市场份额。从图4可以看到,本算法可以准确地预测移动运营商在各个微区域的市场份额。

(a) (b)

(c) (d)

(e) (f)

图4 六个微区域市场份额预测结果

扩展卡尔曼滤波预测准确率与迭代次数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图5所示。可以看到,当迭代次数达到70次左右时,准确率趋向稳定。

图5 EKF迭代次数与准确率的关系

3 总结

本文提出了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市场份额预测算法,通过预测各个微区域的数据流量映射关系,从而计算各个运营商在各个微区域的市场份额,并采用某省六个微区域对本算法进行验证,实验证明其可以准确地预测某运营商各个微区域的市场份额。因此,在4G网络部署中,运营商能够清楚获知自己在该区域的地位,进而可以对自己优势区域采取优先部署的措施,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对微区域市场做出相比于传统更加精准的分析,对于4G网络部署的孤岛式部署的特点,能够实时分析部署4G网络之后市场份额是增加还是减少,并找出市场份额增加或者减少的原因,对未部署的地区提供了实证参考。

参考文献:

[1] 程子阳,Sunanda Sangwan,关冲,等.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份额分析[J]. 经济与管理, 2008(9): 49-52.

[2] 沈睿,刘凯. 运输产品市场份额预测模型的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1(2): 29-32.

市场份额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3

一、概述

2011年8月15日,谷歌公司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该收购于2012年5月22日完成。本次收购为125亿美金交易,以每股普通股40美元价格成交。在案例发生前,谷歌公司身陷微软公司、甲骨文公司等联合发起的针对JAVA软件的专利诉讼,以及微软公司对谷歌安卓系统产业链的专业收费,限制了安卓产业链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行业从PC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市场的份额对谷歌未来广告业务市场份额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

所以,此次收购事件,对谷歌公司整合安卓系统产业链,对抗对手苹果公司IOS系统,以及未来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二、相关的分析理论简介

1.信号理论[1](signaling)认为,收购者宣布收购的信息,将会体现以下之一的结果:

(1)收购者公司的个体意图、营运风险和自身营运状况(bidder-specific)。

(2)行业发展状况信息(industry-wide)。

如果收购宣告体现出收购公司内部自身缺乏成长性等因素,那么投资者将对该信息持消极态度。两者结果都使收购者的竞争对手处于有利位置,因此市场对竞争对手的反应是积极的。

2.市场垄断假说

Eckbo于1983年为测试市场垄断的效力,研究出了几种在宣告日前后,对收购者和竞争对手行为预期的方法,以及导致的法规约束。Fees and Thomas于2004年完善了这一经验框架,加入了对顾客公司的检验。根据市场垄断扩张假说,横向并购将增加行业的经济租金,导致提价,不利于顾客。因此,竞争对手将会得到正向的预期,而顾客公司将得到负向的预期。

3.过度出价理论[2](Overbidding)

(1)理性过度出价(Rational Overbidding)

一项重大并购可通过协同效应来增加竞争力。理性过度出价支持过度出价,考虑到以防目标公司被竞争对手收购而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理性过度出价理论预期收购者和竞争对手均得到负向的市场反应。考虑到过度出价是一项战略措施,将会增加竞争力,因此收购方公司的顾客将会受益。收购方公司的顾客将得到正向的市场预期。

(2)非理性过度出价(Irrational Overbidding)

一项有损并购方公司利益的并购可能来源于问题。Jensen在1986年提出一种在问题的情况下,现金流充裕的公司选择有损公司价值的收购行为。罗尔用赢家的诅咒解释消极的收购消息对收购者的影响。当管理层趋于骄傲自大时,他们忽视了当打败其他竞争对手获得收购时,该收购是过度估价。

三、证明过程与数据检验

1.基于市场指标(异常收益率)的事件分析

数据显示,谷歌并购宣告后的前后几日,谷歌公司的股票呈现出负的异常收益率,谷歌公司在搜索引擎行业的竞争对手微软公司的股票异常收益率也为负。

(1)谷歌公司的异常收益率指标变动示意图

(2)谷歌公司主要客户的异常收益率指标变动示意图

图1 收购方异常收益率示意图[3]

(1)微软公司的异常收益率指标变动示意图

(2)甲骨文公司的异常收益率指标变动示意图

图2 竞争对手异常收益率示意图[4、5]

根据市场垄断理论,当收购者市场反映和竞争对手均为负时,原因来自投资者对行业的担忧。谷歌公司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有利于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实力,但不利于行业本身的发展,可能存在未来提高价格、增大成本的寡头垄断局面,因此短期内投资者对行业未来发展呈负面态度。在实际的市场短期检验结果下,对两者均为负面态度。

因此,得出结论之一:市场检验结果下,谷歌这次收购将有利于扩大垄断势力,不利于行业本身发展,可能在未来将遭遇提价,市场对这一行为持否定态度。

检查谷歌公司主营业务的主要客户的异常收益率(如图1(2)所示),其结果显示,均显著为正,在事件发生的前后几天内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证明市场检验下,该次收购对客户是有利的,即该收购有利于谷歌公司本身的发展,有利于主营业务在线广告的提升,因此对享受该服务的客户是有利的。

因此,根据过度出价理论,得出结论之二:短期市场检验结果下,谷歌此次收购有利于其自身扩大主营业务在线广告收入,有利于公司营运的提升。并购是理性过度出价。

2.基于公司实际运营指标的分析

公司内部营运状对结论有进一步支持作用。在并购后至今的相对较长一段时间,谷歌公司的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增速加快,市场份额扩大,并购是理性而有利于公司发展的。

上述表1中数据可知,谷歌公司的营运规模逐年扩大,ROA从2009年开始一直到2012年逐年下降。谷歌公司2009年至2012年营业收入逐年加速增长,在并购完成后的2012年达到了32.4%的增速,从公司内部营运层面证明在并购完成后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公司经营获得了较快发展。同时,谷歌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在线广告收入的全球市场份额逐年扩大,且从收购发生的2011到2012年呈现加速增长趋势,进一步证明了此次并购是理性而有利于公司发展的。

上述表2中数据显示,微软公司总体营运规模未得到较快扩大,ROA从2010、2011年呈现增长趋势,在2012年时下降,总体扩大程度低于谷歌公司。同时,其营业收入增速远低于谷歌公司、在线广告收入占比小,且在全球市场份额中较低,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谷歌公司作为行业巨头的垄断地位[5]。

故结论之三:市场检验下,此次收购是垄断行为,不利于行业结构及竞争对手的发展,但有利于收购者谷歌主营业务的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的扩大。在存在过度出价的情况下,并购对谷歌而言是理性的。

3.实际的市场检验结果分析

相关资料表明,在过去的5年中,谷歌公司的另一家竞争对手甲骨文公司一直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从2009年开始呈现加速增长,其速度远快于谷歌公司和竞争对手微软公司。微软公司在2006-2007年有一定增长,在2010年后增长趋势缓慢。

资料表明,在2012年及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谷歌股价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在2012年3、4季度后超过甲骨文公司和微软公司。这与过去5年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上图2(2)反映了甲骨文公司在收购案发生后的异常收益率,可知其远低于正常水平,尤其在并购宣告3天后为跌至远小于0的水平。

谷歌的异常收益率为负,竞争对手的异常收益率也为负,而顾客的异常收益率为正,因此根据Eckbo(1983)年对bidder和rivals的理论以及fee and thomas(2004)加入顾客反应的补充研究,前两者为负反映的是市场对行业垄断本身的担忧,即投资者对互联网行业巨头谷歌垄断行为的担忧,以及对搜索行业中微软的bing搜索系统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的预期,因此反映在股价上即超常的下跌。但当市场对顾客公司的反映是积极时,即顾客公司的异常收益率为正,则证明了市场检验下,此次收购是理性而有利于谷歌进一步垄断市场,扩大收益的。

以上数据和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无论是短期市场检验结果,还是较长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结果显示,谷歌公司收购摩托罗拉将有利于对抗微软公司与甲骨文公司联盟的专利之争。在市场检验的条件下,符合市场预期及谷歌公司的长期利益。

由此可证明,结论之四:此次并购是理性、有利于谷歌公司长远发展的;并且有利于对抗竞争对手微软和甲骨文公司的联合专利诉讼。

4.关联的产品公司与用户端的情况分析

(1)异常收益率的短期变动分析

由于苹果公司在2011年了Micro air book的新型笔记本电脑,因此在前三季度市场一直持积极看好的态度,苹果公司股票呈现长期上升。苹果笔记本市场带来的正的股票收益率效果对事件研究有一定干扰性,但考虑到行业本身产品换代周期短、竞争激烈的特性,类似事件长期存在,因此,这一现象被视为正常情况。在这一情况下,数据显示苹果公司在谷歌并购宣告日时的前后几天内呈现出负的异常收益率,以及远低于正常水平的正的异常收益率。由此可得出结论,短期内市场检验结果显示:谷歌并购事件,将有利于包括安卓在内的“谷歌系统产业链”的发展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对竞争对手苹果IOS系统的终端产品(如iphone/ipad等)的市场份额有负面影响。

图3 苹果公司在收购案发生后的异常收益率示意图[5]

结论:苹果异常收益率的显著下降,证明了在市场检验结果下的“理性过度出价”理论特征,收购行为短期内将有利于安卓产业链的发展,对抗主要竞争苹果IOS的产品。

(2)市场份额和营业收入的分析与结论

各大系统移动终端产品全球销售份额纸的比较情况,如下表3所示。

表3 各大系统移动终端产品全球销售份额比较表[6]

表3中数据显示,由谷歌主导开发的安卓系统的终端产品全球销售收入从2010到2012三年中有显著上升,且呈现加快趋势。而苹果公司的IOS系统的终端产品全球销售的市场份额显著低于安卓系统,其在最近3年的增长速度也小于安卓系统。另一主要竞争对手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在2012年有显著扩大,拉近与苹果IOS系统的差距,但其市场份额数值远小于前两者[7]。

结论之五:此次收购,实现了有效的市场份额扩大。有利于对抗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对手苹果公司。有利于关联的“谷歌系统产业链”的发展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四、结束语

收购行为有利于谷歌公司对抗专利诉讼、扩大垄断的市场份额。谷歌、微软、谷歌广告客户的CAR证明市场认为收购可使谷歌通过垄断为顾客提供更好的广告服务。并使谷歌公司的营运优化,收入增长进一步快于微软。同时,收购有利于整个谷歌的产业链系统在各个市场上对抗对手,抢占更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份额。本论文从实际的运营数据定量分析,充分证明了以上结论。

参考文献:

[1]李青原,等.公司横向并购动机——效率理论还是市场势力理论.会计研究,2011(5):28-29.

[2]何小锋,韩广智.资本市场理论与运作.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02:12-13.

[3]Microhoo. Deal failure,industry rivalry,and sources of over bidding. Actas,Bodt.

[4]Agency costs of cash flow. Jensen 2012.

[5]what drives merger waves. Harvard.J 2012.

市场份额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R9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a)-128-02

血压是机体各组织器官运行的影响因素之一,血压异常可引起严重的脑、心、肾损害。抗高血压用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的作用影响血压的调节。近年来,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抗高血压药市场的竞争亦愈渐强烈。为研究抗高血压药在药品零售市场的现状及趋势,笔者以广州时普医药信息有限公司“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监测系统”数据为基础,通过对2005~2006年成都市零售市场抗高血压药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其销售趋势及市场竞争概况,以期为相关企业研发、生产、经营、销售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资料来源于广州时普医药信息有限公司“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监测系统”收集的成都市药品零售市场2005~2006年的数据,包括药品名称、通用名、规格、零售价、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及生产厂家等信息。该数据是成都市市场的总体数据,是通过分层抽样、加权平均的方法放大后得到的。

1.2 方法

按抗高血压药的类别、药品通用名,统计2005~2006年抗高血压药的市场份额排名,观察抗高血压药零售市场的强势品种。

本文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各类抗高血压药市场份额统计

2005~2006年成都市各类抗高血压药市场份额统计见表1。

由表1可见,CCB在成都市抗高血压零售市场占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与其一同上升的还有ARB类抗高血压药,ARB较2005年同期上升了0.06个百分点。

2.2 年市场份额排序前10位抗高血压药统计

2005~2006年成都市年市场份额排序前10位抗血压药统计见表2。

由表2可见,成都市抗高血压药市场份额排序前10位药品超过总体市场的80%。其中硝苯地平连续两年位居第1位。非洛地平市场不断扩张,2006年较2005年同期上升5.76个百分点。酒石酸美托洛尔下滑了一位,下跌1.59个百分点。苯磺酸氨氯地平、复方降压平,伊贝沙坦、吲哒帕胺、福辛普利钠在统计排序上都有上升,但只有苯磺酸氨氯地平市场份额略涨,其它抗高血压的市场份额均在下降。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上升,高血压发病率日渐增高,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用药,抗高血压药在药品零售市场上呈快速增长的势态,预计随着生活水平及社会环境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仍将继续上升。从2006年成都市抗高血压药的市场增长率来看,化学药的市场潜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

CCB类抗高血压药的降压效果已经取得临床肯定,2006年零售市场不断做大。以硝苯地平、非洛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为代表的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抑制细胞外Ca2+内流而引起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不减少心输出量,不引起性低血压和水钠潴留,特别是缓、控释制剂,血药浓度稳定、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受到患者的喜爱。这三种钙离子拮抗剂的2006年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攀升,排名也有所上升。HOT-CHINA研究证实中国人使用CCB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和耐受性,单药治疗高血压达标率为44.25%,联合用药为83.40%。而国际HOT研究单药治疗达标率为43%,联合用药为75%[1]。因此,CCB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具有市场潜力的抗高血压药是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该类药物近年来发展很快。2005年在重点城市的样本医院里,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氯沙坦钾/氢氯噻嗪7个品种的用药为1.63亿元。这几个品种均已进入2004年《国家医保目录》,作为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和高血压二线用药[2]。成都市零售市场销售的该类药主要是:氯沙坦钾、伊贝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其中伊贝沙坦降压效果最好,能有效控制患者清晨后高血压的高峰期血压,从而降低心脏系统的疾病。尽管该类抗高血压的市场份额不大,但作为新型抗高血压药,具有不良反应小、降压效果明显的优点,因此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CCB占成都市抗高血压药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ARB作为新一代的抗高血压药,抗压作用明显,已日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其市场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孙宁玲.全面干预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N].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01-08.

市场份额论文例11

一、分级基金简介

分级基金作为一种杠杆型投资产品在我国金融市场自一出现就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追捧。它的设计是通过对母基金进行分解,形成对风险收益有不同要求的两个子份额,优先份额通常约定获得高于定期存款的基准收益,风险较小;在减去优先份额的基准收益后,进取份额则会获得绝大部分的基金收益,同时承担可能出现的损失,风险较大。可见进取份额就是把借的稳健份额得钱拿去投资而获得一定的杠杆。

分级基金杠杆分为初始杠杆、净值杠杆、价格杠杆。初始杠杆指分级基金发行时所具有的杠杆倍数,它的计算方式为稳健份额数加上进取份额数与进取份额数的比值。净值杠杆的具体含义为分级基金进取份额净值涨幅和母基金净值涨幅的比值。投资者实际买卖进取份额时更为关注价格的变化也即受到的是二级市场进取份额价格波动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投资者更关注的是价格杠杆。

价格杠杆=母基金总净值/B份额总市值=(母基金份数*母基金净值)/(B份额份数*B份额价格)=(母基金净值/B份额价格)*初始杠杆。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和描述性分析

股票型分级基金初始杠杆一般是1.67或者2,市面上的初始杠杆为1.67的分级基金数量不多,使用面板数据没什么意义,因此横截面数据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数据时间点为2015年6月26日,囊括了所有初始杠杆为1.67的分级基金,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些初始杠杆为2的分级基金作为样本,共55只样本分级基金。根据描述性检验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分级基金进取份额的描述性分析结果如下表1:

分析上表可知,母基金的折溢价率标准差最大,变动比较剧烈,原因在于每只分级基金的特点不同,投资范畴有差别,两个子份额市场供求受到自身条件的影响。稳健份额的约定收益率标准差不大,样本内的约定收益率波动平稳。A份额的收盘价标准差非常小,并且均值和最大值、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差别大,说明样本内A份额收盘价波动非常小,但是有异常值存在。同理B份额收盘价标准差不大,也可能有异常值,但是从标准差上分析可知B份额收盘价的波动比A份额要大。

(二)模型的建立和实证结果分析

价格杠杆为因变量Y,母基金折溢价率、约定基准收益率、初始杠杆、A份额收盘价、B取份额收盘价为自变量X1,X2,X3,X4,X5。

建立模型:Y=α0+α1X1+α2X2+α3X3+α4X4+α5X5+μ

其中α0,α1,α2,α3,α4,α5分别是截距项,母基金折溢价率系数,约定基准收益率系数,初始杠杆系数,A份额收盘价系数,B份额收盘价系数。μ是随机误差项。本文并没有选择母基金净值作为自变量,因为通过A、B份额的收盘价可以计算出母基金份额的理论价格,那么三种变量就存在线性相关的问题。

回归结果如下表2:

分析上表可以发现母基金折溢价率,A份额的约定准收益率和B份额的收盘价与价格杠杆成反比关系,观察他们的T统计量和P值可知在95%的置信区间内,这三个变量是显著的。初始杠杆倍数,A份额收盘价的符号是正的,验证了两者与价格杠杆的正相关关系。观察他们的T统计量和P值可知在95%的置信区间内,这两个变量也是显著的。比较每个自变量的绝对值大小可以发现母基金折溢价率和A份额的约定收益率系数都比较小,说明他们的微小变化对价格杠杆的影响比较小。初始杠杆,A份额和B份额的收盘价大小的系数是比较大的。最后观察回归方程整体的拟合度,R2和调整R2都是比较大的,说明了方程的整体拟合度比较好。

三、结论和投资建议

相对于其他产品来说,分级基金的专业性更强,需要投资者兼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对风险管理有着更深刻和明确的认知。在市场处于下降情绪时,投资者可以购买稳健、进取份额分别上市交易中的稳健份额,即便处于熊市中也能获得比银行固定利率高的可观收益,和债券类似。在市场反转上升的阶段,进取份额则是优先的选择,价格杠杆倍数高的进取份额在母基金上涨的时候上升速度更快,获利更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