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假日经济论文

假日经济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1 10:31:56

假日经济论文

假日经济论文例1

一、郑州零售业假日市场形成的背景条件

(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在宏观调控和经济内生动力的推动下,郑州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质量和消费层次进一步提升,有力地刺激了消费需求。据郑州市经济动态统计分析,2005年元月至四月份郑州市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661元,同比增长13.6%;生活消费支出为855元,同比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17元,同比增长19.5%,其中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59元,同比增长19.7%;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81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市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32元,同比增长11.1%。

受“假日经济”的影响,全市消费品市场承接上年良好的发展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元月至四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1.5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8.4亿元,同比增长15.4%;分行业看,餐饮业完成零售额29.9亿元,同比增长30.7%;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165.3亿元,同比增长13.2%。

(二)形成商业圈基地。按照郑州市有关零售网点建设规划,根据“商圈”理论、商业网点的辐射范围,在未来近20年,郑州将形成三大市级商业中心,分别为二七商业中心、龙湖商业中心和碧沙岗商业中心。

二七商业圈最初以百货零售商业为主,几经沉浮后,现在已形成了以北京华联购物中心、金博大购物中心、通利、国美等一批零售商业企业和专业连锁企业为主,包括大型百货、综合超市、品牌专卖、图书批发等几乎所有的零售业态的商业中心。碧沙岗商业圈以商业大厦为中心向外幅射,苏宁电器、五星电器的加入支撑烘托了郑州西区的商业消费和商业气氛。郑东新区开发建设是河南省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龙头项目。龙湖商业中心的构筑重心是建设一个以多功能的景观商业街为主轴,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商业生活街区。其中CBD(中央商务区)商业步行街有多家龙头主舵,汇聚了来自中国内地和台湾、日本、澳大利亚的多元化投资主体,使商业步行街的建设多姿多彩。目前商业步行街建设全面展开,其繁华未来触手可及。

二、假日经济中零售商的经营现状

(一)销售额大幅增长。从许多商场的经验来看,双休日的营业额通常比平时大约增加1倍,而春节、国庆节、“五一”等重大节日比双休日的营业额还要高。事实上我国现在占全年1/3天数的节假日所创造的营业额达到全年的1/2左右,假日购物已成为百姓休闲的一种主要方式,同时也是零售商扩大销售的一条重要途径。

2005年4月3日,“2004年中国零售企业前100家销售统计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张榜。在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的该统计表中,百联(集团)有限公司以676亿元销售额蝉联第一,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以239亿元销售额名列第二。河南的通利量贩、丹尼斯百货、八方电器、金博大购物中心、双汇商业连锁5家零售业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河南通利以22.78亿元的年销售额排名国内零售业百强的第55位,成为河南排名最靠前的零售企业。

(二)经济效益增加不明显。与销售额步步攀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假日经济中大型零售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未出现同比增长。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商业企业的经营水平比较低,营销手段落后,往往只能靠打折、送礼等降价手段来刺激销售,看起来是销售额大幅增加,但实际上利润率并没有实质性的增长。另外,为了搞好节日促销,商场要花大力气布置环境,组织文娱活动,进行广告宣传,加之营业时间延长所带来的水电、工资支出,使得大商场经营成本上升。因此,商店生意火爆而效益平平成为假日经济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三)观光效应突出。近年来,随着大商场越来越多,彼此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场的装修也日趋豪华,成为城市中一处处新的景观。在节假日中,许多家庭选择逛商场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商场客流量剧增。商场通过制造“观光效应”,目的是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但是,在喧闹的假日人流中,消费者观光者居多,实际购买的少,商场的营业额与实际客流量严重失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大商场装修豪华,固定资本投入大,商品价格偏高,使得大量低收入消费者难以接受;二是大商场的定位趋同,经营没有特色,基本上是千店一面,难以获取消费者的认同和偏爱;三是除了降价促销外,大商场在节假日缺乏有效的促销手段和特色鲜明的商品,难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四)促销误区频现。促销是商家广泛采用的竞争策略。在假日促销中,除名目繁多的品类节日,如空调节、冰箱节、厨卫家电节日等之外,还有众多依据国家法定假日和其他节日而来的联合促销日,如五一、国庆、春节、元旦假日,以及元宵节、情人节、“3·15”、中秋节等等。名目繁多的促销节日有时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促销过频导致效果不佳。商家不仅是在大量浪费资源,而且还是在拿自己的经营模式和品牌形象。

具体促销行为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促销方式较单一。每周周一到周五,商品价格稍高,周六、周日两天,商品价格偏低。这种促销模式使促销频率过高,使消费者失去信赖感;同时周一到周五,消费量小,商家的运行经费高,周末两天,消费量激增,会导致销售人员短缺与服务缩水,增加投诉和降低成交率;另外,促销中弄虚作假、特价促销现象使消费者与商家的矛盾增多,暴露出郑州市场促销手段的贫乏,是市场不成熟的表现,不利于商家的长远发展。

服务意识淡薄是制约商家营销的瓶颈。目前,郑州一些商家的促销,将重点都放在了“能看得见的”商品上,包括商品降价、让利等,而对于“看不见的”服务,则认识不足。事实上很多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比对商品本身的要求还要高。商家重促销、轻服务的做法,很容易造成顾客的流失。

三、零售商把握假日经济商机的对策

 (一)适应假日经济的要求,及时转变经营观念。假日经济为增长趋缓的零售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要有效利用假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把握住假日经济带来的商机,大商场必须要转变观念,从把假日经济当作短暂的经营机会转变到将其作为长远的发展机遇上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假日会越来越长,假日的消费额会越来越大。在美国,每年仅圣诞节和感恩节两个节日的消费额就占了全年的40%。由此可见,假日经济为零售企业的发展提供的机遇不是暂时的,而是长远的,关键在于能否把握。

(二)销售商品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大型零售企业在假日经济中效益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营商品的品种、结构过于雷同,很难在竞争中形成优势。因此,大商场只有适时调整产品战略,实现经营商品的多样化和特色化,才能实现假日经济的快速增长。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准确定位,突出经营特色。零售企业应根据城市商业网的布局、居民消费层次、商品供应、消费心理等进行市场定位,深化和细化目标市场,突出经营特色,使商品结构、企业形象与竞争者形成一定差别,实行差别经营。尤其是一些商业老字号是各地方重要的人文历史资源,要在店容、店貌、经营方式上突出自己的传统特色,这样不仅能在当地顾客中保持自己的品牌形象,而且还能有效吸引外地旅游者前来购物。

2.开发自有品牌商品。自有品牌商品是商业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业企业为了突出自身形象、维护竞争地位、充分利用自身的无形资产而采取的一种竞争策略。一般来说,自有品牌商品是独家销售的,系列化的,自有品牌商品能够使大商场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同时,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它从某种意义上也具有“旅游纪念品”的色彩,易于接受。

3.商家应针对假日经济的旅游特点多经营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如苏州的丝绸、景德镇的瓷器等,最好是设立专柜。有旅游纪念价值的商品与大型商场货真价实的声誉结合在一起,会刺激外地游客的购买冲动。

(三)赋予假日鲜明的主题,积极营造假日气氛

鲜明的假日主题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引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例如,作为中国的传统佳节,喜庆、吉祥一直是春节期间的主题,大商场也都围绕这一特殊的主题大做文章,在促销手段、商品品种、服务项目、商店装饰上都充分体现了吉祥如意、喜庆佳节的浓郁气氛,迎合了顾客的消费心理。相比较而言,其他一些假日就缺少比较突出的主题,使人们缺乏购物的欲望,销售相对下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休闲娱乐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加上假期延长的推动,“休闲、健康、自然”逐渐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时尚,商家可以抓住这一趋势作为“五一”、国庆节等节日的主题,通过媒体广告、店内装饰、组织大型节日活动等方式渲染气氛,大力倡导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适时组织运动器械、休闲服装、绿色产品展销,使企业的销售活动与假日主题相吻合,用主题来引导销售和刺激消费。

(四)突破单一购物功能,实现多功能发展

假日经济的到来,标志着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开始注重消费的精神内容和社会价值,这对大商场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满足顾客购物的要求,而且要为顾客提供休闲、娱乐、餐饮、文化等一系列服务。为此,大型零售企业要充分利用商场空间,扩展服务领域,开发休闲、娱乐、餐饮、商务、交际等功能,实现经营的多元化,把传统的百货商场建设成适应假日经济需要的、代表大型零售企业发展趋势的购物中心。

(五)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零售企业的经营业绩关键取决于其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对于郑州的消费者来说,由于各商场的零售价格区别相差不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会更偏重于服务质量。因此,大商场平时就必须注意学习国外零售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引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和运营机制,建立适合商业流通特点和零售商业职能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此外,假日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需求特点对零售商业的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商场必须增强经营者和职工的服务意识,启动动力机制,调动职工提高服务质量的积极性,同时加强职工业务素质的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层次,这样才能在假日竞争中取得优势。

四、结语

零售作为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经济的发展趁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完成需求与消费的过渡,是商家经营的终极目标。郑州位于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黄河之滨,在改革开放已卓有成效的今天,西方文化的渗透使现代社会生活得到更快的提升,同时也给予假日经济无穷的潜力。相信郑州这所全国知名的商业城市,随着郑东新区的建设,会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义志,等.关于中国假日经济的现状分析[J].商业研究,2000,(11).

[2]于慎澄.浅析假日经济的成因及发展建议[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0,(3).

假日经济论文例2

关键词:假日经济;消费;管理

1、导言

从1999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我国开始实行“五一”、“十一”长假政策,国家法定假日增至10天。至2007年12月,又调整为11天。如今,7天长假已被人们冠以“黄金周”的称谓,而元旦、清明、五一、中秋等几个节日,也被媒体称为“小长假”。到底过去的这几个“黄金周”,我们经历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又需要改进些什么,都是需要探讨一下的。

2、何谓“假日经济”

2.1“假日经济”的概念

掂量掂量“黄金”二字,感觉到的,不仅仅是数字的份量。仅仅是去年“五一小长假”,全国城市居民出游人数超过了1000万,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春运,景点游人、餐饮用量、饭店住客、运输数字在假日期间大幅度上升;据相关报道,去年“五一”仅广州一市的消费营收就达到了20亿元人民币,平日10万,双休日20万的人流量,到“五一”期间,增加至40万~50万,由此可见,假日经济在促进消费中的作用已是毋庸置疑了。

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给“假日经济”下这么一个定义:所谓“假日经济”,是指国家在促进消费的需要下,在节假日由各种资源的配置、供给和需求所引起的经济行为。

接下来,我们在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来看看“假日经济”:

从需求看,假日消费包括四个层次。第一是如食物、衣物等方面的满足生理需要层次的消费;第二是如体育、旅游、个人爱好等方面的满足健康娱乐层次的消费;第三是如图书技能知识的学习活动等方面满足发展需要层次的消费;第四是如公益活动、赠送礼品等情感领域方面满足精神需要层次的消费。从假日消费的四个层次看,第一个层次与平时消费内容是相同的,只是消费时间上相对集中而已;后三个层次是假日经济中较为集中的需要。

从供给看,假日经济主要是与闲暇产业有关。所谓闲暇产业是指与旅游、体育、娱乐、闲暇教育、兴趣爱好等相关的产业。

2.2 假日经济产生的一些条件

从“假日经济”产生的深层原因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2. 2.1、经济大环境方面

“假日经济”说到底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得知,人的需要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逐层递增。分别为:生理、安全、情感、尊重以及自我实现。当低层次需要被满足后,人们就会向更高层次追求。而“经济人理论”则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地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人们的消费需求,在满足了温饱之后,必然会向闲暇、娱乐等精神享受发展。然而,这样的发展,将取决于大环境的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人们的收入大幅提高。其次,主流媒体对于消费观、消费层次的引导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2.2、消费心理意愿方面

国家改革开放多年,各方面都已逐渐与世界接轨,对于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国人向发达国家靠拢的意愿日渐强烈。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脸朝黄土背朝天”似的苦干,“休假、放松”等理念已经形成。因此,在假日期间,吃、住、行、游、购、娱等方式相继成为假日消费主流。

2. 2.3、实现条件方面

“假日经济”作为整个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消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消费讲究“有钱有闲”,即要求除了手上有货币,身上还要有假期,二者缺一不可。越来越多的假期正好符合了这样的条件。

3、小结

“假日经济”方兴未艾,之前也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经历了14个年头后,我们正处于对“假日经济”进行调整适应的磨合阶段,正如“摸着石头过河”。由于假日经济的周期性和波动性,如何让“假日经济”合理有序,做到可持续发展,还有待政府部门以及众多商家的共同努力。(作者单位: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假日经济,作用有效也有限》,刘元煌、陈谷,《中国经营报》,[N],2000年2月22日,第4版。

[2]《假日经济的经济学分析》,刘晶婧,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1年5月8日

[3]《宏观经济学》,欧阳明、袁志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版。

[4]《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编,[S],中国统计出版社。

[5]《名牌营销策划》,万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1997年12月版。

假日经济论文例3

    自国家对假日制度调整以来,关于我国假日问题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黄金周的存废和应否调整,二是传统节日的假日化。吊诡之处在于,争论的依据都是从“民意”的角度阐发,用“经济数据”说话,以有利于发展为方向,但却得出了完全不一致、甚至对立的结论和观点。

    对假日制度进行完整思考的出发点,应该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有的长久影响力,都是由无数个关键时间节点作用延续加和而产生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多元化需求日益提升、社会矛盾复杂交织的现代中国,每一个关键点上的政策选择,都可能决定着今后较长时间的发展方向,每一项关键改革都关系到总体改革的成败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能力。因此,在可持续的概念中,既应该侧重长远永续发展的总体方向,也要关注各个重要社会变革时期的现实形势和调整需求,要在是否解决现期最迫切问题和是否有利于长远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宏观战略思考,并实现目标统一。

    一、重新审视和还原假日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建立更宏观的视阈,是探讨假日制度影响力、重要性的前提

    首先,对假日制度在整个国家发展制度框架中的作用,要有更准确、宏观的定位。假日制度作为一个国家的时间制度安排,属于最高层次的制度框架体系范围,需要与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国家宏观制度构架相提并论。意即:其重要性与包括土地利用在内的各类资源使用制度、包括财税安排和价格变动在内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包括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保护在内的权利确认制度、包括诉讼程序和管辖裁定在内的法律制度、包括行政构架及运行规则在内的政治制度等对国家起到根本影响的制度,应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现实中,这种时间制度安排,影响力也是深远的,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和国家竞争软实力。只不过在整个社会链条都高速运转的当今中国社会体系中,由于人们都被社会转型期带来的诸多变化所裹挟,心态上不得不习惯快速变化、心理上也接受着变化的预期,而总体忽略着对各种变化的定位和思考,也忽略着对各种社会发展节奏的感知和判断,从而也忽略了时间制度的影响。

    其次,对假日制度的判断,需要有完整而系统的视角。除了假日制度内容本身之外,还必须要考虑另外的两个方面,即面制度调整模式和机制、制度演进的内生动力生从现实的争论来看,对假日静态内容争论得多,对假日调整机制和演进动力关注得少。甚至有些学者把“国家制度既然重新定了,就要三到五年不变”也作为假日制度不能或不可改变的论据,从而忽略了一项制度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发展服务这两个根本原则,也忽略了假日制度本身的动态性和科学性。

    二、在改革深水期的关键节点上,假日制度的思辨需要兼顾当前困难和长远可持续目标

    在2007年底国家公布新的假日调整方案后,一些专家即预测假日制度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不可能发生变动。从现在的实践中看,这也和当初对假日调整起决定作用的决策部门的想法不谋而合。但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频繁变动、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现状,“追求立法相对稳定”的制度追求和技术影响,应该让位于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目标。因此,考虑假日制度如何调整,必须建立“即时作用”、“近期影响”、“长远目标”三个层次综合考虑的思维框架。在当前我国经济层面亟需扩大内需、社会层面需要迫切解决农村发展和农民工与毕业大学生就业、环境层面需要迅速遏制环境恶化并巩固环保结果等多项现实任务面前,假日制度需要对社会进步做出贡献,这才会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一项基础性的至关重要的制度,如果在看似朝“进步”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之后,就不再顾及客观情况变化和阶段性更重要的发展任务需求,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那极可能成为束缚社会发展的桎梏,至少是在社会进步推动力上缺失了应有的作用,从而减缓了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三、假日制度调整在现阶段能够起到迅速启动和扩大内需的作用

    当前正在蔓延的世界经济危机,其对我国的破坏力和负面影响,有目共睹。2008年我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波折性政策调整——从年初经济过热条件下的“双防”,到年中通货膨胀基本控制、经济指标出现下滑条件下的“一保一控”,再到年末因突然爆发的世界金融海啸情况下的“确保增长”。一年内的变动,表面看是上半年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物价上涨、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等突发因素影响,但更深层次探讨,在国家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长期以来,投资拉动、低附加值出口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掩盖了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深层矛盾:一是长期依靠境外购买力,形成很高的对外依存度, 国际分工中又处于末梢,缺乏自主创新的低附加值出口本身就脆弱,不但容易造成贸易摩擦,而且一旦外需降低,则会造成经济迅速萎缩的后果,2009年2月份,中国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5.7%,创历史最大跌幅,贸易顺差从上月的391亿美元大降至48.41亿美元。二是对内长期依赖增加投资拉动生产,不但长期会因为原材料过度消耗推动资产价格上升并最终必然造成通货膨胀,还会因为不断刺激生产能力而造成产能过剩,外需强劲时,弊端不明显,而现在从美国产生的以损害本国消费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下,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将日益显现。三是高储蓄的民族传统心理特征下,社会保障的无力更雪上加霜,加剧了社会储蓄,抑制着内需消费预期,使经济无法实现基本的“体内循环”。四是社会收入分配过度倾向于政府税收和企业存货,社会人均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加剧了社会消费不足的局面。现在在内外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面临尴尬选择:一方面社会信心需要提振,以此为目的“重拳出击”式的投资增长有其必要,但也极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另一方面,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出口制造企业举步维艰,传导到农民工群体并损害整个社会就业,大幅降低了总体社会消费能力,并减缓着整个社会提升财富的速度。人民币在按照市场规律进入升值通道后,又必须考虑贬值以刺激出口模式的延续。

    危急当前,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平衡投资、外需(出口)、内需三驾马车,大幅增加内需,尤其是增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是当务之急。任何制度安排,都要把能否迅速走出危机、从而实现长远可持续作为指针。从内需的角度来说,每个社会消费主体至少都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和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前者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的保障制度、分配制度,其不断地提升和改善是一个十分复杂和相对漫长的过程;而后者在现在看来则是一种相对简易、不容易产生大的波动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当前的状况下必须作出改革式调整。可以预见,假日制度的科学调整,能够增加更多的社会消费机会,尤其是增加旅游这种终端消费、多层次消费、可重复消费、拉动式消费的机会,从而对扩大内需直接起用。      四、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较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假日制度调整能够促进社会融合和社会压力的消化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期,也同时进入了社会矛盾多发期。各种多元利益诉求不断产生并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和社会结构发生冲击。消除发展中所积累的社会隐患,无外乎两个途径:增加社会福利和共享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的增加,不但体现在物质上,还更体现在精神满足上。从这个意义来说,假日制度的合理调整、适度增加,本来就是社会福利的一个最重要部分——从个体来说,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假期增长,感受到国家对个人福利的重视;假期增加,能够促使人有更多时间回归家庭,从家庭中得到更多精神支持,并增加家庭这一社会基础细胞的稳固;人们更能通过增加的假期,休息和调整身心,会释放社会转型带来的精神压力和经济不安全感;假期增加,还能够增加自我学习和参加培训的机会,提升社会竞争力。——从整个社会而言,假期增加能够增加人与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不同地域间交流、交往的机会,能够减少社会的对立和分裂,促进社会的统一和融合;假期增长还能够总体舒缓社会节奏、增加社会文化沉淀,增加整个社会理性思考的时间,并推进法制化治理的进程。

    从现实来说,经济危机已经带来了大量农民工的失业返乡,同时以大学生为主力的新增就业群体就业问题也正成为社会难题,也是需要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都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压力。消化就业,一方面是要通过新科技进步、新增物质生产等环节进行消化,同时在既有经济规模中,通过增加流动、刺激消费等方面增加服务机会,也是促进就业的必要手段,当前应该是最可行的途径之一。人们轮流休息时所产生的工作替代机会和休息时间增加的消费机会,将大大促进社会就业,从而形成“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总消费——更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加社会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和作用。

    五、我国面临着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压力,假日制度调整应该促进环境优化和社会文化的重构

假日经济论文例4

    人类经济活动中人文精神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强烈,文化这一涵盖社会、涉及人类总体行为的综合性命题,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经济领域的文化意蕴成了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全球范围内,构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热”。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以及企业家不得不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思考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一—文化管理成为知识社会管理的需要。

    1.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及其实践均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逻辑前提,如何认识人的本质或本性,是管理学上理论纷争及其发展的本源。从西方管理发展历史来看,对人性认识假设大致经历了古典时期的“完全理性人”假设,泰罗“经济人”假设,梅奥的“社会人”假设,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假设,史克思“复杂人”假设。基于这些假设而产生了x理论,y理论,超y理论等多种管理理论。人性假设是对人性善恶的价值判断。判断不同,就引申不同的管理思想,现代西方管理学中较为流行的是三种人性假设-一“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在“经济人”看来,多数人天生懒惰,管理就是为完成任务而进行计划、组织、经营、指导、监督,管理的重点是提高生产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不必考虑人的感情和道义上的责任。在奖励制度上主要用金钱刺激人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给予严厉惩罚。

    “文化人”理论认为,人的心理与行为由人的价值观等决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员工的价值观,而企业文化与企业所在国家民族文化密不可分。在企业文化运动中,美国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而日本人则在实践方面更加出色。在“文化人”看来,人是文化的产物,同一生活环境下的人具有共同的行为模式,人格的塑造最核心的是对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影响。一个人、一群人、一个组织形成自己的独特而稳定的行为模式十分重要,它是自身价值实现及影响社会、作用他人的前提。

    “文化人”假设着眼点在于管理模式的建构。威廉·大内考察二战后日本企业发展速度之所以远远超过美国,其原因在于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同于美国企业,威廉、大内把这种模式称之为z型管理。主要特点是:长期雇佣职工,而不是像美国那样采用短期雇佣方式。缓慢地进行职务晋升。工作任务专门化的程度适中,不主张采用高度专门化的职业设计。对职工采取非正式的管理控制,但应运用十分明确的成绩测评手段。他们思想深处积淀的文化定势始终发挥着潜在的作用,制约着他们的观念和行动。

    2、对文化管理的思考

    2.1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文化人的假设是现代管理文化的升华纵向地申视西方管理学理论,是从科学走向人文,从科学管理到人文管理到文化管理,总的趋势是管理的软化。理性管理文化与非理性管理文化是管理文化的两个维度。“经济人”代表了理性管理文化,“社会人”代表了非理性管理文化,“文化人”假设符合现代管理对理性和非理性二者统一的要求。

    “经济人”假设把金钱看作是主要的手段来促使下属人员努力工作,而且创造一种促使人们只关心个人利益的竞争环境。这对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整体上看,这种人性假设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相当大的负面效应。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经济人”假设有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各方面的提高,“经济人”假设的作用也将会越来越小。

   与“经济人”假设相比,“社会人”假设意味着不仅要关心人的工作,还要利用物质的、精神的手段调动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但是“社会人”假设还没有把职工看作是有价值观念、有思想、有修养的人,因而难以使职工树立正确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利于充分挖掘职工的潜能,进而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和劳动,管理的绩效也将由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文化人”假设符合现代管理对理性和非理性二者统一的要求。第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是从事智力活动的脑力劳动者,都是“文化人”。第二,“文化人”是高度理性和丰富情感的最佳载体。一方面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崇尚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修养,崇尚自由和个人价值实现。

“文化人”假设中把人定位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一方面尊重科学,把最新的科技成果用于管理中;另一方面把人类从高技术的压力下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克服高新技术带来的价值失落和消极情绪,树立起个人自信和个人价值,找回精神支柱和文化归属。因此,在管理文化中,“文化人”是对“经济人”和“社会人”的辨证整合,也是一种升华。

假日经济论文例5

对此,无论是专家还是老百姓,仍分成赞成与反对两派争论不休。那就从咱老百姓的角度,再论一论,这“五一”长假要不要恢复?

赞成方――恢复“五一”长假,民心所向

理由一:春节要回家,五一长假取消后,就只剩十一能出游了。此外。分散休假不能充分体会到休假的意义,休了几天后又要上班,让人不尽兴。五个小长假只有短短三天,人的消费欲望也没有黄金,和平时双休日没有太大区别。

理由二:当时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弘扬传统文化。去年一年来,传统文化因为传统节日的增设得到弘扬了吗?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主要在于教育和潜移默化,而不是在于增设传统节日放假,因此,恢复五一黄金周,没什么可以顾忌的。

理由三:这是国人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也是国情的需要。从国人的角度看,现在出门旅游已经成为大家的习惯,五一黄金周取消后,大大抑制了人们出游的需求。从国家的角度看,国家需要黄金周拉动内需,这不仅能刺激旅游业发展,也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事实和数据证明,长假中人们存在的激情消费和冲动消费比平常强烈许多。从国情看,现在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挤占员工的假期现象比较严重。黄金周假期长,政府机构这段时间都不运作,从一定程度上也迫使中小企业给员工放假。

理由四:老百姓消费都有个习惯,商家也会根据人们固有的消费习惯,在春夏之交的“五一”之际推出新品和季末促销活动。7天长假能更好地让所有人迎合与发展这一习惯,而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短时间内很难拉动市民消费的热情。

理由五:有五一长假的时候,每逢五一就可以和家人去度假,一来缓解工作压力,二来一家人其乐融融,享足天伦之乐。有人会说,要长途旅行。不是还有带薪假期吗?好多企业都没有带薪休假。再说,一家人在好几个单位上班,怎么可能在同一时间请好假呢?

理由六:现在的岗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加上工资、奖金都按工作量计算,休“年假”却没有“带薪”,如果你拿着法律的本本和老板较真,老板就让你丢饭碗――如今就业形势严峻,这活儿你不干,自然有人干。谁愿意和自己的工资过不去,和自己的饭碗过不去?因此,对这些人来讲。唯一的希望就是五一能恢复长假。

反对方――这是“一锤子”买卖,不长远

理由一:对那些黄金周的痛苦记忆难道就忘了?当时取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已经出现了很多“黄金周病”。难道黄金周停一年,问题就没了?回家出门买车票难,旅行费飞涨,到景点就是看人……去年改革后,国庆照旧回家尽孝,但还能在小长假期间和朋友一起去玩,感觉生活的内涵丰富了许多。

理由二:当年很多人要么扎堆旅游,要么闷在家睡觉,这样的假期,体有何益?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教会大家该怎么休假。去年改革的小长假就有这一效果,媒体宣传了很多大家已经快遗忘的东西,大家也有时间遵循一些中华民族传统的风俗。说到底,假期要有内涵、有底蕴,才会有生命力。

理由三:黄金周期间最火的就是各旅游点,而为了应对大批游客,很多景点必须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景区“超载”之痛从目前看仍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交通也是大问题,春运一票难求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理由四:有所谓的旅游旺季就有所谓的旅游淡季,五一长假如果恢复,其前后一段时间必将是市场的萎靡期。过度依赖长假带来的超额效益,很难将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

理由五:如果非想让人们外出旅游,从而刺激消费,拉动经济,何不搞个“国民旅游休闲周”,选择春、秋更适合旅游的季节放假以拉动经济?可见,是否恢复长假跟“五一节”其实无关,是个只关钱和经济的伪命题。放假主要是为了让人们休息、放松、调整,而不应是为了让群众去旅游,拉动经济,过得比上班还累。

理由六:增加法定假日等于减少工作日,企业要损失生产额,还要给员工发工资,整体上还会影响GDP,并不能拉动经济增长。

理由七:休假的含义显然并不仅仅是花钱。更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上升的精神与物质文化需求,在繁忙的工作间隙能够得到身心上的愉悦。新休假规定将集中休假改成了分散休假,这是符合假日规律的。节假日调整后,我们获得了更多的放假机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加灵活地安排休闲活动,这能避免集中休假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完善带薪休假制度是正道,当下,应该视作落实带薪休假的一个契机。

假日经济论文例6

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学中的经典假设即使仅从亚当-斯密算起,也已经使用了200余年。在这其中,有关经济人假设是否合理有效的讨论、诘难、争吵一直不绝于耳。对于经济学而言,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完整的对人的假设,假如需要,到底那一种假设是最合理的——或者是给我们的经济学探究带来最小麻烦的?这是本文力图讨论的新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并结合各种代表性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得出一个令自己满足的结论。在文章的第一节将先对“人的假设”进行具体的定义并对现有的本领域的论文进行总结;第二节讨论对人假设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第三节试图探询一种合理的最有利于经济学的一般化假设;在文章的最后则说几句和本文相关又不相关的闲话。

一、讨论前的预备

所谓对人的假设,是指为了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微观的人的特征进行抽象,并根据这种抽象分析其决策和行为。在这里要注重到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对人的假设都是为了经济学探究的需要而作出的,其直接目的是为了简化条件以便给出明确结果;而绝不是为了对人的特征或者“人性”作出描述甚至是评论性的结论。另一方面,要保证经济理论不是胡说八道,其对人的抽象(假如这项理论认为需要这样的抽象的话)也必须以现实为基础。

依照以上的定义,由于经济学探究角度、探究需要的不同,对于人的抽象也是各不相同。同时,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济学家对人性不同的看法也影响了其对人的假设,——甚至有人认为这位令人无法捉摸的王子根本就不该在经济学的舞台上出现。无论如何,经济学中众多的对人的抽象也吸引着学者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本着经济学家“最优化”的嗜好试图找到其中的最合理的一个。

国内外对这方面的探究成果,一般以“经济人”名义冠之,尽管有不少人会把“道德”、“非理性”、“效用人”等等作为和“经济人”并列的概念进行探究。总的来说基本是在经济人这一命题下描述经济学中对人的假设的演化过程。

笔者可以找到的英文文献有三篇,它们是《理性经济人》(马丁-霍利斯,爱德华-内尔,1975)、《有思想的经济人》(米兹,1991)、《近代经济人的灵魂》(梅尔斯,1983),他们都以“经济人”这以假设为中心,评述了对人的各种抽象。值得注重的还有《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霍奇逊,1993),其中的第三章“在个体主义的方法论背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主流经济学中的人的抽象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经济学探究是否应该从人的基本假定开始的新问题。

国内本领域最出色的作品是《经济人和社会秩序分析》(杨春学,1998),该书从17世纪霍布思的“人性自私论”开始,直到现代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加里-贝克尔的“效用最大化”说,系统总结并评述了经济学上对人性假设的各种思想及其演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把“经济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命题而不是探究方法进行讨论,这是和本文的方向有所不同的。其它此方面的文献也较多,但其成果基本不出刘氏的范围。至于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需要经济人”的新问题,笔者以为已经超出经济学探究方法的讨论,对此类文献未予理会。

最后要指出的是,几乎所有此类文献,都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有关阐述加入进来。唯一能够找到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有关“人”及其经济行为特征的分析比较”(胡均,刘风义,2001)1,该文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进行了比较,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人”的总结相当精辟,本文的对其某些观点进行了参考。

二、起点摘要:个人,还是社会?这是个新问题

我们的探究对象,不是一些简单的个体,而是一些在社会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社会个体……为了了解这种个体,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其全体环境中来加以探究;而为了了解这种群体,我们有必须了解那些个体,因为正是这些个体之间相互关连的行为组成了社会群体。

索洛蒙-阿希(1952)

在讨论经济学中人的抽象前,我们先要确定它在经济探究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还是附带讨论的。假如说人的行为目的和方式可以完全由外界条件——比如社会习惯、制度等决定,那么对人的抽象也就不那么重要。假如经济探究可以从其他方面而非个人(或者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开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模拟帕雷托的句式说摘要:“给我一组外部条件,那么个人就可以消失。”2

在这个新问题上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观点,一种是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以抛开一切外部条件的个人主义为出发点。冯-米塞斯3用明确而有说服力的语言宣称,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要从人类行为的有目的性和目标导向这个前提出发。并且根据因果论的推导,个体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充分起因。换而言之,这种目的(也许应该加上偏好)在这里被预先给定,“人”的抽象已经清楚地决定,并以此出发进行其经济探究。应该说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经济理论都或多或少地因循了这种方法论。斯密的“经济人”命题也是明确地由微观的自利的个人开始的。

另一种观点则恰好相反,他们批判斯密、李嘉图把那个时代的人不是看作历史的结果,而是看作历史的起点,并认为合乎自然的的个人不是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产生的观点。同时他们也反对把人的范畴永恒化,得出一个一般性的规律性的抽象。持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纵观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方面的论述,尽管其一再申明不否定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能动性,认为个体具有潜在地改变其关系规则地能动功能,批判那种“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地产物”地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但是根据其对人的定义——“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社会而非个人。进一步的证据在于其以物化的生产资料为标准的阶级划分,各个阶级的利益和目标是既定的,个人的目的和行为服从其所属阶级。用比较简单的推导来说即是社会存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阶级意识,阶级意识决定了个人行为。因此其经济学的起点是社会而非个人,对个人的假设也相形见拙了。如我们前边说到的那样,王子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甚至有下岗的危险。

当然,越来越多的人的观点则介乎于两者之间而有所侧重,比如新制度经济学亦是以人为起点,但其在假定人的目的和偏好时却又肯定社会制度会予之影响。可以算是兼顾了。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人脱离不了个体本位的藩篱。

我们这里无意讨论哲学新问题,但社会和个人的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由的确蕴涵了太多的哲学思索。在这里不预备仔细讨论它们的关系(我想已经有足够多的大脑给出了足够多的答案),我们并不讨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却一样能煎出美味的荷包蛋,因为我们以煎鸡蛋为目的从而以鸡蛋为起点。同样的道理,经济探究的目的决定了其起点。不同的起点也决定了不同理论的局限性。假如我们把经济学对象定义为穆勒的四分法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微观主体是我们需要直接面对的,那么一个准确合理的人的假设就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探究的方向的功能也是决定性的,那么在过多的拘泥和谁决定谁也是不明智的。

这样得出结论也许有逃避新问题之嫌,那么我们再提出一种区分的方法——把变量较多,较难熟悉的作为假设前提进行抽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讨论。相对社会而言,个人的偏好和目的更难于把握也更难于追根溯源,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或者另一个偏偏不喜欢)?这样的原因实在是不好把握。我们假定的往往是不能通过逻辑推理而只能经验抽象的,那么社会就相对简单得多了。诚如加里-贝克尔所言摘要:“口味这个东西是不能讨论的。”于是应该以谁为起点也就显而易见的。

最后指出的,我们不否认某些领域从社会出发会更恰当,一种骑墙的表述方式是“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这样探究者到底爱从条件还是主体来探究就自便了。这实在是个不受指责的好办法。

三、人的假定摘要:是一个两个,还是很多很多?

人类的经济模式当然不是唯一的模式。社会学向我们提供了了解人、了解人的社会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心理学也是这样。但是,从科学观点来看,真正的新问题是在这些工具中,即在‘经济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政治学模式’或‘心理学模式’等工具中间,找出最有效和‘竞争能力最强’的工具,以便尽可能准确地抓住人类社会的复杂本质,……

亨利%26#8226;勒帕日(1977)

假如我们的经济学确实需要一个“人”的假设的话,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假定,什么样的抽象才是最合理的?同样是亨利%26#8226;勒帕日(1977)给了我们一个标准摘要:“一种科学工具的价值是不能以其假设的现实程度来衡量的,重要的是这些假设是否简单明了,是否有效,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好的假设不一定是最接近复杂现实的假设,而是那种尽可能简单明了,并且有尽可能大的解释和预见能力的假设。”这是一种纯粹的效率原则。但是,经济学的确不应该含盖太多的价值判定。作为一门科学,主观上的价值判定会极大的影响其解释和预见能力,经济世界如同物理世界一样并不会因为我们认为它是什么就会如我们所愿。事实上,即使我们能在一时之间欺骗自己欺骗世界,但结果不是关起来的门窗终于漏了风就是屋里的东西最终发了臭。总之,笔者坚持经济学纯粹的科学性,因此这样的经济学也只需要一种假设摘要:最简单最有效的那种。

带着这样一个标准,让我们对经济思想史上一些流行或者曾经流行的假定进行简要的分析。

首先当然是最为经典的“经济人”假设。其核心内容即自利的理性人。这包含着两层意思摘要:其一,人是理性的,在决策行为时总是作出自己认为更好的选择,这样的大白话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就转化为“稳定的偏好”,并进一步有完备性、传递性、反身性三大性质作为严格的数学基础;其二,人是自利的,在进行经济行为(最重要的,在进行交易时),人是以利己为目标的。以这样的定义,因该说亚当-斯密以来以致新古典经济学直至今日,绝大多数经济理论都是在这个假定下展开的。所不同的只是对于其利己目标的不断变化调整,即经济利益最大化到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而“经济人”的两大要素从一开始就饱受诟病,尤其集中在后者上。闻名的“亚当-斯密新问题”即是其一,人们很不能容忍经济理论中自私利己的经济动物就是《道德情操论》中具备着高尚道德的“人”。对于这样的责难我们大可以看看亚当-斯密有关交易起源的描述摘要:“……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靠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假如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轻易得多了。不论是谁,假如他要和旁人作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5利己之心假如是交易——经济学的现实之母——的基础,那么假如要抛弃它,就只好抛弃经济学。另一方面让我们提到标准对“经济人”假设进行衡量,对交易来源的解释证实了其有效性;假设的有效性又是和其简洁性相关的。接近现实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过分追求假设的现实性,只会增加其复杂性,甚至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都列入假设条件,反而影响了假设的有效性。有关这一点,弗里德曼(1953)举的一个例子很有解释力。他说,一个理论或其“假设”不可能是完全“现实主义的”。有关麦子市场的一个“完全现实主义”的理论,不仅需要包括直接决定麦子的供给和需求的那些情况,而且还需要包括用于交换的现金或信用工具的种类。此外还有摘要:交易者的头发和眼睛的颜色,他的祖先及受教育的程度,他的家庭人数,他家庭成员的特征、祖先、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种植麦子的土壤种类,土壤的物理及化学属性;在生长期内的主要天气情况;种植小麦的农民及最终食用小麦的消费者个人特征,等等,等等,无穷无尽。为达到这样一种真实而作的过分努力,都只会使该理论失去真实有用的功能。从这一点上来说“经济人”假定用最精练的的方式得到了最大的解释能力,难能可贵。

至于“经济人”假定的种种弊端,即使不看国外,国内以捍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口号的论著也有不少极为出色者,其中对“经济人”的批评横贯古今、旁征博引,出色之极,在这里就不多说了。6

“社会人“模式是另一种应用于经济学中的假设。它由旧制度主义经济学家提出、想以之来取代“经济人”模式。它的基本内容是摘要:作为一种社会存在,除了物质经济利益之外,人还追求平安、自尊、情感、社会地位等等的需要;人所作出的选择,必须建立在他个人的社会经验、不断的学习过程以及构成其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的个人之间相互功能的基础之上,因此,人的行为是直接依靠于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因此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和环境的关系去理解人,去解释人的经济行为。

历史证实,“社会人”这种替代模式对理论经济学家是没有多大说服力的。在某种意义上,每一门社会科学都是在各自不同的具体层次上对人进行探究。作为一门学科,理论经济学对人的探究,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持;但这不意味着经济学家必须全面地探究和考虑到影响人的所有因素。以“社会人”作为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假说,无异于否定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存在的价值。同时从简洁性的标准考虑“社会人”的模式也是复杂而无法把握的。

“管理人”是赫伯特%26#8226;西蒙在其“有限理性”假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受到自身在熟悉和计算能力方面固有的限制,以及信息不完全、时间有限的制约,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因此,不论主观愿望怎样,人们都只是追求可以实现的“满足的状态”而不是“最大化”。

“管理人”分析模式把人的决策行为视为一种动态的选择、探索、适应过程,即摘要:根据既定的满足目标,对已知的少量替代方案进行选择,不久因环境变化而不能得到满足再探索新的替代方案,同时也对满足程度进行调整。着的确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行为的分析模式。但就其自身的逻辑而言,“满足”标准是一个非常含糊的解说,也很难获得数学上的支持。同时什么时候探索新的方案、什么标注下调低满足程度也是非常模糊的。最后,生产者假如都是根据“满足”目标展开活动,很难解释资源会产生稀缺状况。7

最后是不属于经济学假定范围的“道德人”,它仅仅是其它学科学派用以进攻“经济人”的武器而已。道德人对于经济新问题的解释能力非常小,一个例证是在制度方面的,制度提供了人们追求私利时的行为规则,由此形成了社会秩序,相反,假如不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而是假设为不谋私利的“道德人”或“圣徒”,那么制度及其约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遗憾的是,人不是圣徒。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笔者的结论摘要:假如我们真需要一个经济学上的“人”的话,理性的自私的“经济人”仍然是首选的。

四、冷酷的科学之外

有两件事务我愈是思索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布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摘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康德

或许是经济学帝国主义侵犯的领土日益广阔,人们对经济学的苛求也日益严厉。从诞生开始就受到各种非难的“经济人”其所受到的绝大多数指责都不属于其所属的探究范畴。所幸的是他竟平安无事茁壮成长。这样的大幸和大不幸都源于经济学离我们的生活实在太近了,而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事远非“科学”两个字所能解释。当我们讨论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关系时往往掉进“我们该作‘经济人’还是‘道德人’”的陷阱中而不自知。

本文在前边以十分轻视的口吻评价了“道德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这源于作者坚持经济学是科学这一冷酷的论断。但绝不表示任何对闪耀的人性之光的高尚道德的轻视。事实上笔者甚至反对把亲情、友情以及助人为乐的美德放入所谓“效用最大化”中去解释,经济学的领土仍然在经济领域,过多的扩张是对科学的不敬也是对经济学的变相毁灭。而道德、感情,即使不能禁止经济学涉足,至少我们也可以说其在这一领域的解释能力是十分弱小的。

科学是冷酷的,科学中的“人”是冷酷的,因为假如我们不“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现实中的人,我们得出的结论就往往会过于乐观。但现实中的人绝不会有着最大的恶意。在经济学之外,我虔诚而又敬畏地遵循着心中的道德,假如没有它,我的人生将会了无生趣。在没有成本和收益曲线的感情世界里,我随时愿意为自己的亲人、爱人、友人牺牲一切。

注释摘要:

1.本文引自《马克思主义和制度分析》P138至P151。

2.尽管帕雷托本人的原话则恰好相反摘要:“给我一组偏好则个人可以消失”。这个偏好就是对人的高度抽象了。

3.由于资料的缺乏,这段话是引自(霍奇逊,1993)P65。

4.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56,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亚当%26#8226;斯密摘要:《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上卷,P13至P14。

6.比如刘瑞(1997),“社会主义经济分析中没有“经济人”的位置”就相当出色,从中可看出在经济思想史领域,我国学者对西方经济学说的评论已经能相当客观且逻辑十分严密。这和在某些领域的顾左右而言他和前言不搭后语形成一个有趣的整体。

7.有关各种各样人的分类还由多种标准,可参见杨春学(1998),不过有趣的是无论是那种观点都逃不脱对自利的讨论。

参考文献

M.HollisandE.J.Nell,RationalEconomicMan.CambridgeUniverisityPress,1975

GayMeeds,ThoughtfulEconomicMa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

MiltonMyers,TheSoulofModernEconomicMan.ChicagoUniversityPress,1983

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杨春学,“经济人和社会秩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林岗,张宇,(主编)“马克思主义和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77

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92

哈耶克,“个人主义和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马克-布劳格等,“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陶永谊,“旷日持久的论战——经济学的方法论之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3

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探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商务出版社,1997

刘瑞,“社会主义经济分析中没有“经济人”的位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1内容提要摘要:本文从经济学是否需要个人假定的分析单元出发,确定了经济假定有效性和简洁性的原则。比较分析了经济理论中几种主要的对人的抽象假定,并得出了偏向于“经济人”经典假定的结论。

摘要:假定个人社会经济人道德人方法论

经济人假设作为经济学中的经典假设即使仅从亚当-斯密算起,也已经使用了200余年。在这其中,有关经济人假设是否合理有效的讨论、诘难、争吵一直不绝于耳。对于经济学而言,我们是否需要一个完整的对人的假设,假如需要,到底那一种假设是最合理的——或者是给我们的经济学探究带来最小麻烦的?这是本文力图讨论的新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并结合各种代表性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希望得出一个令自己满足的结论。在文章的第一节将先对“人的假设”进行具体的定义并对现有的本领域的论文进行总结;第二节讨论对人假设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第三节试图探询一种合理的最有利于经济学的一般化假设;在文章的最后则说几句和本文相关又不相关的闲话。

一、讨论前的预备

所谓对人的假设,是指为了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微观的人的特征进行抽象,并根据这种抽象分析其决策和行为。在这里要注重到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对人的假设都是为了经济学探究的需要而作出的,其直接目的是为了简化条件以便给出明确结果;而绝不是为了对人的特征或者“人性”作出描述甚至是评论性的结论。另一方面,要保证经济理论不是胡说八道,其对人的抽象(假如这项理论认为需要这样的抽象的话)也必须以现实为基础。

依照以上的定义,由于经济学探究角度、探究需要的不同,对于人的抽象也是各不相同。同时,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济学家对人性不同的看法也影响了其对人的假设,——甚至有人认为这位令人无法捉摸的王子根本就不该在经济学的舞台上出现。无论如何,经济学中众多的对人的抽象也吸引着学者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本着经济学家“最优化”的嗜好试图找到其中的最合理的一个。

国内外对这方面的探究成果,一般以“经济人”名义冠之,尽管有不少人会把“道德”、“非理性”、“效用人”等等作为和“经济人”并列的概念进行探究。总的来说基本是在经济人这一命题下描述经济学中对人的假设的演化过程。

笔者可以找到的英文文献有三篇,它们是《理性经济人》(马丁-霍利斯,爱德华-内尔,1975)、《有思想的经济人》(米兹,1991)、《近代经济人的灵魂》(梅尔斯,1983),他们都以“经济人”这以假设为中心,评述了对人的各种抽象。值得注重的还有《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霍奇逊,1993),其中的第三章“在个体主义的方法论背后”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主流经济学中的人的抽象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经济学探究是否应该从人的基本假定开始的新问题。

国内本领域最出色的作品是《经济人和社会秩序分析》(杨春学,1998),该书从17世纪霍布思的“人性自私论”开始,直到现代新制度经济学以及加里-贝克尔的“效用最大化”说,系统总结并评述了经济学上对人性假设的各种思想及其演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把“经济人”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命题而不是探究方法进行讨论,这是和本文的方向有所不同的。其它此方面的文献也较多,但其成果基本不出刘氏的范围。至于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需要经济人”的新问题,笔者以为已经超出经济学探究方法的讨论,对此类文献未予理会。

最后要指出的是,几乎所有此类文献,都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有关阐述加入进来。唯一能够找到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有关“人”及其经济行为特征的分析比较”(胡均,刘风义,2001)1,该文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进行了比较,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人”的总结相当精辟,本文的对其某些观点进行了参考。

二、起点摘要:个人,还是社会?这是个新问题

我们的探究对象,不是一些简单的个体,而是一些在社会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社会个体……为了了解这种个体,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其全体环境中来加以探究;而为了了解这种群体,我们有必须了解那些个体,因为正是这些个体之间相互关连的行为组成了社会群体。

索洛蒙-阿希(1952)

在讨论经济学中人的抽象前,我们先要确定它在经济探究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还是附带讨论的。假如说人的行为目的和方式可以完全由外界条件——比如社会习惯、制度等决定,那么对人的抽象也就不那么重要。假如经济探究可以从其他方面而非个人(或者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开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模拟帕雷托的句式说摘要:“给我一组外部条件,那么个人就可以消失。”2

在这个新问题上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观点,一种是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以抛开一切外部条件的个人主义为出发点。冯-米塞斯3用明确而有说服力的语言宣称,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要从人类行为的有目的性和目标导向这个前提出发。并且根据因果论的推导,个体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充分起因。换而言之,这种目的(也许应该加上偏好)在这里被预先给定,“人”的抽象已经清楚地决定,并以此出发进行其经济探究。应该说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经济理论都或多或少地因循了这种方法论。斯密的“经济人”命题也是明确地由微观的自利的个人开始的。

另一种观点则恰好相反,他们批判斯密、李嘉图把那个时代的人不是看作历史的结果,而是看作历史的起点,并认为合乎自然的的个人不是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产生的观点。同时他们也反对把人的范畴永恒化,得出一个一般性的规律性的抽象。持这种观点的突出代表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纵观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方面的论述,尽管其一再申明不否定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能动性,认为个体具有潜在地改变其关系规则地能动功能,批判那种“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地产物”地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但是根据其对人的定义——“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社会而非个人。进一步的证据在于其以物化的生产资料为标准的阶级划分,各个阶级的利益和目标是既定的,个人的目的和行为服从其所属阶级。用比较简单的推导来说即是社会存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阶级意识,阶级意识决定了个人行为。因此其经济学的起点是社会而非个人,对个人的假设也相形见拙了。如我们前边说到的那样,王子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甚至有下岗的危险。

假日经济论文例7

自国家对假日制度调整以来,关于我国假日问题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黄金周的存废和应否调整,二是传统节日的假日化。吊诡之处在于,争论的依据都是从“民意”的角度阐发,用“经济数据”说话,以有利于发展为方向,但却得出了完全不一致、甚至对立的结论和观点。

对假日制度进行完整思考的出发点,应该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有的长久影响力,都是由无数个关键时间节点作用延续加和而产生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多元化需求日益提升、社会矛盾复杂交织的现代中国,每一个关键点上的政策选择,都可能决定着今后较长时间的发展方向,每一项关键改革都关系到总体改革的成败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能力。因此,在可持续的概念中,既应该侧重长远永续发展的总体方向,也要关注各个重要社会变革时期的现实形势和调整需求,要在是否解决现期最迫切问题和是否有利于长远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宏观战略思考,并实现目标统一。

一、重新审视和还原假日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建立更宏观的视阈,是探讨假日制度影响力、重要性的前提

首先,对假日制度在整个国家发展制度框架中的作用,要有更准确、宏观的定位。假日制度作为一个国家的时间制度安排,属于最高层次的制度框架体系范围,需要与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国家宏观制度构架相提并论。意即:其重要性与包括土地利用在内的各类资源使用制度、包括财税安排和价格变动在内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包括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保护在内的权利确认制度、包括诉讼程序和管辖裁定在内的法律制度、包括行政构架及运行规则在内的政治制度等对国家起到根本影响的制度,应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现实中,这种时间制度安排,影响力也是深远的,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和国家竞争软实力。只不过在整个社会链条都高速运转的当今中国社会体系中,由于人们都被社会转型期带来的诸多变化所裹挟,心态上不得不习惯快速变化、心理上也接受着变化的预期,而总体忽略着对各种变化的定位和思考,也忽略着对各种社会发展节奏的感知和判断,从而也忽略了时间制度的影响。

其次,对假日制度的判断,需要有完整而系统的视角。除了假日制度内容本身之外,还必须要考虑另外的两个方面,即面制度调整模式和机制、制度演进的内生动力生从现实的争论来看,对假日静态内容争论得多,对假日调整机制和演进动力关注得少。甚至有些学者把“国家制度既然重新定了,就要三到五年不变”也作为假日制度不能或不可改变的论据,从而忽略了一项制度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发展服务这两个根本原则,也忽略了假日制度本身的动态性和科学性。

二、在改革深水期的关键节点上,假日制度的思辨需要兼顾当前困难和长远可持续目标

在2007年底国家公布新的假日调整方案后,一些专家即预测假日制度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不可能发生变动。从现在的实践中看,这也和当初对假日调整起决定作用的决策部门的想法不谋而合。但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频繁变动、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现状,“追求立法相对稳定”的制度追求和技术影响,应该让位于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目标。因此,考虑假日制度如何调整,必须建立“即时作用”、“近期影响”、“长远目标”三个层次综合考虑的思维框架。在当前我国经济层面亟需扩大内需、社会层面需要迫切解决农村发展和农民工与毕业大学生就业、环境层面需要迅速遏制环境恶化并巩固环保结果等多项现实任务面前,假日制度需要对社会进步做出贡献,这才会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一项基础性的至关重要的制度,如果在看似朝“进步”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之后,就不再顾及客观情况变化和阶段性更重要的发展任务需求,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那极可能成为束缚社会发展的桎梏,至少是在社会进步推动力上缺失了应有的作用,从而减缓了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三、假日制度调整在现阶段能够起到迅速启动和扩大内需的作用

当前正在蔓延的世界经济危机,其对我国的破坏力和负面影响,有目共睹。2008年我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波折性政策调整——从年初经济过热条件下的“双防”,到年中通货膨胀基本控制、经济指标出现下滑条件下的“一保一控”,再到年末因突然爆发的世界金融海啸情况下的“确保增长”。一年内的变动,表面看是上半年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物价上涨、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等突发因素影响,但更深层次探讨,在国家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长期以来,投资拉动、低附加值出口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掩盖了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深层矛盾:一是长期依靠境外购买力,形成很高的对外依存度, 国际分工中又处于末梢,缺乏自主创新的低附加值出口本身就脆弱,不但容易造成贸易摩擦,而且一旦外需降低,则会造成经济迅速萎缩的后果,2009年2月份,中国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5.7%,创历史最大跌幅,贸易顺差从上月的391亿美元大降至48.41亿美元。二是对内长期依赖增加投资拉动生产,不但长期会因为原材料过度消耗推动资产价格上升并最终必然造成通货膨胀,还会因为不断刺激生产能力而造成产能过剩,外需强劲时,弊端不明显,而现在从美国产生的以损害本国消费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下,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将日益显现。三是高储蓄的民族传统心理特征下,社会保障的无力更雪上加霜,加剧了社会储蓄,抑制着内需消费预期,使经济无法实现基本的“体内循环”。四是社会收入分配过度倾向于政府税收和企业存货,社会人均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加剧了社会消费不足的局面。现在在内外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面临尴尬选择:一方面社会信心需要提振,以此为目的“重拳出击”式的投资增长有其必要,但也极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另一方面,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出口制造企业举步维艰,传导到农民工群体并损害整个社会就业,大幅降低了总体社会消费能力,并减缓着整个社会提升财富的速度。人民币在按照市场规律进入升值通道后,又必须考虑贬值以刺激出口模式的延续。

危急当前,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平衡投资、外需(出口)、内需三驾马车,大幅增加内需,尤其是增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是当务之急。任何制度安排,都要把能否迅速走出危机、从而实现长远可持续作为指针。从内需的角度来说,每个社会消费主体至少都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和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前者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的保障制度、分配制度,其不断地提升和改善是一个十分复杂和相对漫长的过程;而后者在现在看来则是一种相对简易、不容易产生大的波动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当前的状况下必须作出改革式调整。可以预见,假日制度的科学调整,能够增加更多的社会消费机会,尤其是增加旅游这种终端消费、多层次消费、可重复消费、拉动式消费的机会,从而对扩大内需直接起用。      四、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较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假日制度调整能够促进社会融合和社会压力的消化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期,也同时进入了社会矛盾多发期。各种多元利益诉求不断产生并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和社会结构发生冲击。消除发展中所积累的社会隐患,无外乎两个途径:增加社会福利和共享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的增加,不但体现在物质上,还更体现在精神满足上。从这个意义来说,假日制度的合理调整、适度增加,本来就是社会福利的一个最重要部分——从个体来说,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假期增长,感受到国家对个人福利的重视;假期增加,能够促使人有更多时间回归家庭,从家庭中得到更多精神支持,并增加家庭这一社会基础细胞的稳固;人们更能通过增加的假期,休息和调整身心,会释放社会转型带来的精神压力和经济不安全感;假期增加,还能够增加自我学习和参加培训的机会,提升社会竞争力。——从整个社会而言,假期增加能够增加人与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不同地域间交流、交往的机会,能够减少社会的对立和分裂,促进社会的统一和融合;假期增长还能够总体舒缓社会节奏、增加社会文化沉淀,增加整个社会理性思考的时间,并推进法制化治理的进程。

从现实来说,经济危机已经带来了大量农民工的失业返乡,同时以大学生为主力的新增就业群体就业问题也正成为社会难题,也是需要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都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压力。消化就业,一方面是要通过新科技进步、新增物质生产等环节进行消化,同时在既有经济规模中,通过增加流动、刺激消费等方面增加服务机会,也是促进就业的必要手段,当前应该是最可行的途径之一。人们轮流休息时所产生的工作替代机会和休息时间增加的消费机会,将大大促进社会就业,从而形成“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总消费——更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加社会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和作用。

五、我国面临着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压力,假日制度调整应该促进环境优化和社会文化的重构

中国正日益紧密地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社会中也不断地面临着各种竞合的局面,尤其是与大国之间的竞争关系,将是长期存在的,并且影响着本国发展的进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为世界瞩目,但长远来看,对中国竞争力起主要作用的、并可能受到制约的,主要是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

在环境优化上,我国现在面临着严峻的局面,环境恶化的趋势明显、后果严重。其中原因,有经验不足的因素,但更多的则是牺牲环境代价下的发展冲动、发展节奏过快现状中的关注不足所导致的。假日的有机调整,能够通过舒缓社会节奏,并进而降低盲目决策、随意发展的冲动,遏制对资源和生态的过度破坏。同时,假日的调整所带来的人们重新亲近自然、更多思考和关注环保的机会,也对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竞争力是影响国民竞争能力最重要的因素——长远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实力,最终体现在文化竞争力上。一方面,假日制度安排所增加的文化促进力(尤其是前面述及的因社会融合而重塑我国社会的文化价值、增加文化消费而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以及增加文化创新动力方面的作用)将对未来的竞争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和最终目标,假日制度带来的社会稳定、国民学习和创新能力、国民总体精神面貌的改善和进步,都将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和强大的主要标志。制度对文化的竞争至关重要,作为时间制度安排,如果能够和我国现在迅速转型的特点和飞速变化的社会节奏相契合,则会对整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小安,李莹.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j],旅游学刊,2007,(10):71—76

[2]熊元斌,李文秀.论我国假日旅游中的政府行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4,(4)22-24.

假日经济论文例8

自国家对假日制度调整以来,关于我国假日问题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黄金周的存废和应否调整,二是传统节日的假日化。吊诡之处在于,争论的依据都是从“民意”的角度阐发,用“经济数据”说话,以有利于发展为方向,但却得出了完全不一致、甚至对立的结论和观点。

对假日制度进行完整思考的出发点,应该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有的长久影响力,都是由无数个关键时间节点作用延续加和而产生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多元化需求日益提升、社会矛盾复杂交织的现代中国,每一个关键点上的政策选择,都可能决定着今后较长时间的发展方向,每一项关键改革都关系到总体改革的成败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能力。因此,在可持续的概念中,既应该侧重长远永续发展的总体方向,也要关注各个重要社会变革时期的现实形势和调整需求,要在是否解决现期最迫切问题和是否有利于长远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宏观战略思考,并实现目标统一。

一、重新审视和还原假日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建立更宏观的视阈,是探讨假日制度影响力、重要性的前提

首先,对假日制度在整个国家发展制度框架中的作用,要有更准确、宏观的定位。假日制度作为一个国家的时间制度安排,属于最高层次的制度框架体系范围,需要与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国家宏观制度构架相提并论。意即:其重要性与包括土地利用在内的各类资源使用制度、包括财税安排和价格变动在内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包括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保护在内的权利确认制度、包括诉讼程序和管辖裁定在内的法律制度、包括行政构架及运行规则在内的政治制度等对国家起到根本影响的制度,应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现实中,这种时间制度安排,影响力也是深远的,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和国家竞争软实力。只不过在整个社会链条都高速运转的当今中国社会体系中,由于人们都被社会转型期带来的诸多变化所裹挟,心态上不得不习惯快速变化、心理上也接受着变化的预期,而总体忽略着对各种变化的定位和思考,也忽略着对各种社会发展节奏的感知和判断,从而也忽略了时间制度的影响。

其次,对假日制度的判断,需要有完整而系统的视角。除了假日制度内容本身之外,还必须要考虑另外的两个方面,即面制度调整模式和机制、制度演进的内生动力生从现实的争论来看,对假日静态内容争论得多,对假日调整机制和演进动力关注得少。甚至有些学者把“国家制度既然重新定了,就要三到五年不变”也作为假日制度不能或不可改变的论据,从而忽略了一项制度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社会发展服务这两个根本原则,也忽略了假日制度本身的动态性和科学性。

二、在改革深水期的关键节点上,假日制度的思辨需要兼顾当前困难和长远可持续目标

在2007年底国家公布新的假日调整方案后,一些专家即预测假日制度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不可能发生变动。从现在的实践中看,这也和当初对假日调整起决定作用的决策部门的想法不谋而合。但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频繁变动、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现状,“追求立法相对稳定”的制度追求和技术影响,应该让位于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目标。因此,考虑假日制度如何调整,必须建立“即时作用”、“近期影响”、“长远目标”三个层次综合考虑的思维框架。在当前我国经济层面亟需扩大内需、社会层面需要迫切解决农村发展和农民工与毕业大学生就业、环境层面需要迅速遏制环境恶化并巩固环保结果等多项现实任务面前,假日制度需要对社会进步做出贡献,这才会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之,一项基础性的至关重要的制度,如果在看似朝“进步”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之后,就不再顾及客观情况变化和阶段性更重要的发展任务需求,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那极可能成为束缚社会发展的桎梏,至少是在社会进步推动力上缺失了应有的作用,从而减缓了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三、假日制度调整在现阶段能够起到迅速启动和扩大内需的作用

当前正在蔓延的世界经济危机,其对我国的破坏力和负面影响,有目共睹。2008年我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波折性政策调整——从年初经济过热条件下的“双防”,到年中通货膨胀基本控制、经济指标出现下滑条件下的“一保一控”,再到年末因突然爆发的世界金融海啸情况下的“确保增长”。一年内的变动,表面看是上半年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物价上涨、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等突发因素影响,但更深层次探讨,在国家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长期以来,投资拉动、低附加值出口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掩盖了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深层矛盾:一是长期依靠境外购买力,形成很高的对外依存度, 国际分工中又处于末梢,缺乏自主创新的低附加值出口本身就脆弱,不但容易造成贸易摩擦,而且一旦外需降低,则会造成经济迅速萎缩的后果,2009年2月份,中国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5.7%,创历史最大跌幅,贸易顺差从上月的391亿美元大降至48.41亿美元。二是对内长期依赖增加投资拉动生产,不但长期会因为原材料过度消耗推动资产价格上升并最终必然造成通货膨胀,还会因为不断刺激生产能力而造成产能过剩,外需强劲时,弊端不明显,而现在从美国产生的以损害本国消费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下,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将日益显现。三是高储蓄的民族传统心理特征下,社会保障的无力更雪上加霜,加剧了社会储蓄,抑制着内需消费预期,使经济无法实现基本的“体内循环”。四是社会收入分配过度倾向于政府税收和企业存货,社会人均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加剧了社会消费不足的局面。现在在内外双重压力下,我国经济面临尴尬选择:一方面社会信心需要提振,以此为目的“重拳出击”式的投资增长有其必要,但也极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另一方面,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出口制造企业举步维艰,传导到农民工群体并损害整个社会就业,大幅降低了总体社会消费能力,并减缓着整个社会提升财富的速度。人民币在按照市场规律进入升值通道后,又必须考虑贬值以刺激出口模式的延续。

危急当前,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平衡投资、外需(出口)、内需三驾马车,大幅增加内需,尤其是增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是当务之急。任何制度安排,都要把能否迅速走出危机、从而实现长远可持续作为指针。从内需的角度来说,每个社会消费主体至少都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和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前者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的保障制度、分配制度,其不断地提升和改善是一个十分复杂和相对漫长的过程;而后者在现在看来则是一种相对简易、不容易产生大的波动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当前的状况下必须作出改革式调整。可以预见,假日制度的科学调整,能够增加更多的社会消费机会,尤其是增加旅游这种终端消费、多层次消费、可重复消费、拉动式消费的机会,从而对扩大内需直接起用。 四、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较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假日制度调整能够促进社会融合和社会压力的消化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期,也同时进入了社会矛盾多发期。各种多元利益诉求不断产生并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和社会结构发生冲击。消除发展中所积累的社会隐患,无外乎两个途径:增加社会福利和共享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的增加,不但体现在物质上,还更体现在精神满足上。从这个意义来说,假日制度的合理调整、适度增加,本来就是社会福利的一个最重要部分——从个体来说,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假期增长,感受到国家对个人福利的重视;假期增加,能够促使人有更多时间回归家庭,从家庭中得到更多精神支持,并增加家庭这一社会基础细胞的稳固;人们更能通过增加的假期,休息和调整身心,会释放社会转型带来的精神压力和经济不安全感;假期增加,还能够增加自我学习和参加培训的机会,提升社会竞争力。——从整个社会而言,假期增加能够增加人与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不同地域间交流、交往的机会,能够减少社会的对立和分裂,促进社会的统一和融合;假期增长还能够总体舒缓社会节奏、增加社会文化沉淀,增加整个社会理性思考的时间,并推进法制化治理的进程。

从现实来说,经济危机已经带来了大量农民工的失业返乡,同时以大学生为主力的新增就业群体就业问题也正成为社会难题,也是需要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都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压力。消化就业,一方面是要通过新科技进步、新增物质生产等环节进行消化,同时在既有经济规模中,通过增加流动、刺激消费等方面增加服务机会,也是促进就业的必要手段,当前应该是最可行的途径之一。人们轮流休息时所产生的工作替代机会和休息时间增加的消费机会,将大大促进社会就业,从而形成“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总消费——更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加社会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和作用。

五、我国面临着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压力,假日制度调整应该促进环境优化和社会文化的重构

中国正日益紧密地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社会中也不断地面临着各种竞合的局面,尤其是与大国之间的竞争关系,将是长期存在的,并且影响着本国发展的进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为世界瞩目,但长远来看,对中国竞争力起主要作用的、并可能受到制约的,主要是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

在环境优化上,我国现在面临着严峻的局面,环境恶化的趋势明显、后果严重。其中原因,有经验不足的因素,但更多的则是牺牲环境代价下的发展冲动、发展节奏过快现状中的关注不足所导致的。假日的有机调整,能够通过舒缓社会节奏,并进而降低盲目决策、随意发展的冲动,遏制对资源和生态的过度破坏。同时,假日的调整所带来的人们重新亲近自然、更多思考和关注环保的机会,也对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竞争力是影响国民竞争能力最重要的因素——长远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实力,最终体现在文化竞争力上。一方面,假日制度安排所增加的文化促进力(尤其是前面述及的因社会融合而重塑我国社会的文化价值、增加文化消费而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以及增加文化创新动力方面的作用)将对未来的竞争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和最终目标,假日制度带来的社会稳定、国民学习和创新能力、国民总体精神面貌的改善和进步,都将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和强大的主要标志。制度对文化的竞争至关重要,作为时间制度安排,如果能够和我国现在迅速转型的特点和飞速变化的社会节奏相契合,则会对整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小安,李莹.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j],旅游学刊,2007,(10):71—76

[2]熊元斌,李文秀.论我国假日旅游中的政府行为[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4,(4)22-24.

假日经济论文例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发生了转变,对健康、休闲、消遣、旅游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加之北京获得2008 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为此而举办了各类体育赛事、体育活动,各类媒体对此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人们的健康和健身意识得到大步提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体育旅游热在我国迅速升温,并是假日体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假日经济与假日体育经济

假日经济是指人们利用假日集中购物、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等节假日休闲消费活动,从而带动供给增加、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经济模式。具体地讲,假日经济是指人们在节假日集中消费,从而引起销售猛增、市场火爆的经济现象,是对与节假日集中消费有关现象的概括和反映。结合中国的国情,有专家认为可将假日经济界定为3个层次:一是大节日经济,其特点是假日时间长、消费量大,是构成假日经济的主体;二是小节日经济,主要是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儿童节、教师节、情人节等节日的消费;三是双休日经济。当然,假日经济不能单纯理解为“节日经济”,它包括旅游、休闲、娱乐三种形式,涉及到商品消费、旅游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三个领域。

假日体育经济主要是指由人民群众在节假日中的体育消费行为而实现的商品价值总量,目前在我国假日体育经济主要有4大类构成:(1)运动服装、装备、器械的销售;(2)体育竞赛表演;(3)体育旅游;(4)体育场地、场馆等设施的开发利用。随着大众体育的发展,休闲时间的增多,体育成为假日消费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体育经济也成为了假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动协调发展。

二、假日体育经济与体育旅游业的关系

1.体育旅游的内涵

体育旅游是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活动”为内容的旅行游览活动。从宏观上说,体育旅游属旅游范畴,它是现代旅游和大众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旅游与一般意义上旅游的区别除了目的不同,活动的内容、方法、手段不同,最终的效果不同以外,体育旅游的另一表现是节假日旅游。例如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利用双休日或黄金周,到特色度假村进行阶段性休养,一方面感受大自然,另一方面恢复脑力疲劳或进行康复性治疗,调适心态。这就带有明显的假日旅游特征。无论何种类型的度假村,都与休闲及健身联系在一起,是一种高品位的体育健身旅游,且呈日益发展之势。体育旅游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强调生态环境与健身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受距离远近和时间长短的限定。体育旅游与体育运动的其他领域有着外延的联系。体育旅游之所以成为当今新潮,并折射出强大生命力,除其本质最接近自然,最易被现代化条件下的人民大众所接受外,还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首先,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能满足人们健身与娱乐的需求;其次,由于体育运动具有宽泛的外延,其丰富的内容让参与者容易找到切入点,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再就是体育旅游具有可重复性,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体会体育旅游的过程。此外,体育旅游既吸引外地人,也吸引本地人。不同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形式不同,而且进程也不同。

2.假日体育经济与体育旅游业的关系

体育旅游是假日体育经济4大“组件”之一,并在假日体育经济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旅游业是指社会为满足大众体育旅游的需求,而将人类所创造的一系列物质形态的工具有机地组合起来,并以商品化的综合服务方式,为体育旅游者提供便利的综合服务产业,它是旅游的一部分,也是体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体育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交叉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兴产业。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在我国已展现出巨大的市场前景。许多户外项目像蹦极、攀岩、徒步和漂流等水上项目因为市内较少,花费时间太长,均需等待假期。

体育旅游消费不仅是假日体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假日体育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先导性作用。体育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消费活动,它包括了食、住、行、游、购、乐,体育旅游的产生促进了娱乐业、饮食业、酒店业、零售业等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节假日里,体育旅游消费表现出与平时日常性体育消费活动不同的特点,以及不同的经济影响,较长的假期为体育旅游者的移动消费提供了必要的时间条件。体育旅游业对促进假日体育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促进了假日体育经济的拓展与繁荣,是假日体育经济的重中之重。

三、体育旅游业的问题分析

1.加强理论研究和体育旅游产业开发人才的培养力度

要提高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首要的是提高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组织好体育旅游开发的规划设计队伍,使体育旅游的产品开发、市场运作和服务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开发需要懂得旅游学、经济学、民族学、语言学、艺术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应构建体育旅游学科体系,研究体育旅游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并在体育院校增设体育旅游专业,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达到体育竞技资源与旅游管理资源有效整合,以适应体育旅游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积极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搞好体育旅游信息网络化服务,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现代化旅游事业服务。此外,还应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的懂管理、懂经营、能提供优质服务的优秀体育旅游产业人才。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打造地方特色体育旅游产品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旅游远景规划,首先,整合省内、市内的体育旅游资源,将奇山异水等自然资源与民俗体育、体育场馆、训练基地、体育赛事等体育资源有效结合,按健身娱乐、体育竞技、体育交流等功能,统筹规划、系统开发,突出体育旅游资源特色和区域特点,高起点、高质量做好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其次,合理开发利用体育旅游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完善体育旅游公共配套设施,加强重点旅游区道路、供水、供电、环境保护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意识,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此外,还应制定与发展规划相适应的促销宣传策略,利用移动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多种媒体,生动形象地向大众进行大力宣传,形成地方体育旅游产品的知名品牌,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业整体均衡发展。

3.营造良好的体育旅游发展环境

随着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我国民众的体育健身意识将不断增强,外出参加体育休闲旅游的次数和人数也将增加,展现出少有的体育旅游热情,开展更多体育旅游项目,为体育旅游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省市区应充分借助这股“奥运东风” 高度重视体育旅游产业开发,要不断健全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发展政策,改善旅游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和加大投入力度,制定体育旅游经营活动的从业条件和服务规范,鼓励和引导社会各行业、境内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体育旅游市场开发,投资体育旅游产业。引导社会对体育旅游资源的重视,宣传体育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潜力。同时国家应在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方面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建立体育旅游产业开发专项资金,带动体育旅游行业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体育旅游业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萍索奇山:我国假日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20-22

[2]田祖国:假日经济与体育旅游产业开发[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121-124

[3]李风燕:也谈“假日经济”[J].北方经贸,2005,(6):104-105

[4]王乔君:论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经济因素[J].体育文化导刊,2003,(6):34-35

[5]程立:试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状况及前景[J]. 贵州体育科技,2006,(6):9-13

[6]向家俊:当前我国体育旅游市场潜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产业经济,2007(8):249-250

假日经济论文例10

1前言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大大增加,我国的公众假期 已经融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的各个层面。 从 1995年开始实行双休 日以来,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闲暇时间。特别是 2007年 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 日调整方案颁布实施。新 的国家法定节假 日取消 了“五一”黄金周,只放假 1天,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我国四大传统节 日为假 日,允许周末上下移动。调整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将 3个黄金周变成了两个黄金周和5个3天的小长假,虽然“五一”黄金周长假取消,但实际上全年的绝对假期天数却增加了,且较为均衡地分散在全年,组成了比较平稳的放假时间线。

大学生假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 的一部分,目前我国虽已有很多关于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研究,但鉴于新放假安排中的节假 日与一般的周六、日和寒暑假有所不同(除夕因在寒假中,本文不作考虑);而且广东作为经济较发达、高校较集中的省份,有一定代表性,本文特别就新放假安排对广东高校学生产生的影响展开探讨。

2新放假安排对广东高校学生的影响

2.1上课

因为每次节假 日的时问比一般的双休日多、比寒暑假少,这时选择外出的学生人数会有所不同。他们 出于避开客流高峰的考虑 ,很多选择外出的、刚好放假前一天有课的大学生会在正式放假前一两天就出动;节假 日结束后也经常会推迟一两天才回来。请假或者直接逃课是这些学生惯用的方法。很多在这几天有课 的课任老师索性调课。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正常上课,对于高校的教学秩序来说 ,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2.2宿舍管理

节假日期间,由于学生流动性大,难以监管;外出的学生时常出现夜归现象;另外,学生的亲戚朋友、旧同学、同乡等校外人员的探访(特别是 因一时找不到住处而需要留宿)也对宿舍管理造成一定难度。而假期前后的宿舍粗放式管理,缺乏假期期间的细化管理,也有些宿管人员监管意识相对松懈 ,这些相对宽松的状态都容易引发管理上的问题。

2.3度假方式

接二连三的小长假,学生 自由支配的时间多,学习、工作 、生活等安排随意性大,造成大学生在假期中呈现出不同的度假方式根据高校学生节假 日期间活动所在的主要地点 ,可分为以下几种。

2.3.1留校

选择了留校的主要是家不在学校当地的大学生,有些是为了学习、备考,包括考研 、考公务员、考资格证书或自主学习等,这类学生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目标性;有些主要是放松身心的休闲活动,如:体育运动、阅读休闲书籍、看影视节 目等;还有些没有计划,整天无所事事 ,过着晚睡晚起、起来后打牌或上网、打游戏的生活。

2.3.2回家

主要是家离学校较近的大学生,有些是想与家人团聚;有些是抱着在学校吃够了苦头 ,回家要好好享享的念头,他们往往安静的呆在家里;也有一些回家是与旧同学 、朋友聚会。

2.3.3旅游、访友

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后,由于长假 日与小长假 日相结合,为人们旅游的选择提供了时问上安排的便利。但由于假期调整,每次放假大多时间较短。以 2009年为例,5个假期(春节 7天已包括在寒假中,不计)中除了国庆节、中秋节合起来连放 8天外 ,另外4个假期都只有 3天,所以回家这一选择,很多离家较远的大学生宁愿不回家而选择外出旅游或访友。主要出于时问和经费等方面的考虑,选择这类度假方式学生活动的范围也多限定在短线的。例如,广东的省会广州聚集了省内的多间高校,这些高校及其周边地方高校之间的学生节假 日期间的来往交流是非常频繁的。

2.3.4兼职

经济较发达的广东地区有较多的兼职机会 ,由于假 日经济的带动,兼职岗位也会有所增加。很多大学生 (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已注意到了经济负担重和就业压力大的严峻形势,抱着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心态加入了假期兼职的行列 ,地点多限定在学校附近。 找工作的形式多样,有 的通过网络搜索,有的通过中介,有的通过熟人介绍等等。由于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岗前培训和职业教育和工作时间有限,而且兼职岗位“供过于求”,他们一般只能选择技术含量低的促销、服务、家政、发送传单等简单工作。但在广东,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看准新放假规定带来的商机,结合 自身专业做起了具有创业意味的兼职,例如专门面向大学生的短线旅游团;往返高校之间的、生源较多的地区的包车,兼职导游等等。

2.4安全

包括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大学生在假期中发生交通意外、溺水、误入传销组织及其他意外事件屡见不鲜。 上文提到的“包车”正在一些大学生中走俏,对于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来说(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坐车者),由于这些车一般是私人汽车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所以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节假 日的街头往往人满为患,车辆比平 日明显增多,人的思想也容易松懈 ,存侥幸心理,安全意识差。加上节假 日酒席增多,容易饭中饮酒,酒后驾车,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节假 日交通安全也须引起高校学生注意。 大学生由于缺少心理上的充分准备和社会知识较少,大学生假期兼职时容易掉人以下“陷阱”:一是直销、传销;二是临时苦工;三是不付报酬 ;四是遇到黑中介机构。除此以外,节假 日期间,大学生处于学校与家庭监管的相对宽松的状态,外出或回家的学生基本上不会主动跟学校联系,学校也难以掌握其动向,此时其管理就由学校管理转向社会管理和家庭管理,其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

2.5健康

节假日期间,学校与家庭对大学生的监管相对宽松。有的学生缺乏自律,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如:通宵熬夜打牌、上网、喝酒、吸烟、唱K等等,再加上外出饮食不洁不按时、休息不够或日夜颠倒,生活不规律,假期结束后容易出现明显的“假期综合症”,亚健康似乎是节假日常见的附赠品。

2.6消费

节假 日时间的增多,为大学生闲暇去消费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时间。由于广东处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大学生(特别是对于来自珠三角地 区家庭较富裕的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增强,消费总体水平也相对较高。他们假日消费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购物、餐饮 、探亲访友、旅游、文化娱乐、学习、体育健身、信息消费 、医疗保健消费等方面。可见,大学生假 日消费的内容相当丰富,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精神型,且消费行为、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多以一定的群体形式进行,如 :外出旅游消费、社交活动消费主要用于同学和朋友之间活动、请客和送礼等。从性别来看,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的消费形式也有一定的差别性。

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学生的消费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假 日经济增加社会就业机会。

2.7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新放假安排将传统节日(如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也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这对于受外国节日文化影响越来越深的大学生(特别是靠近港澳地区的广东高校学生)来说,是享受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的好机会。让大学生多参与传统节 日的活动,如:清明节扫墓、端午节观看龙舟比赛、中秋节与家人赏月等,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很好的途径。以往未有这些假期时,传统节日的庆祝气氛淡薄很多学生即使有心去接触 ,但也因学业而未能参与。因为传统节日回家后带家乡应节特产(如:各地 的粽子、月饼)回校让同学品尝这无形中就是让大学生对各地传统习俗 的接触和了解,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加强良好的人际关系。

3特点

从上述可以看出,新放假安排对广东高校学生七个方面的主要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另外,这些主要影响面具有以下特点:

3.1多样性

首先,对大学生的影响面是多方面的。其次由于假期期间大学生的行为是独立性和群体性相结合的,每个大学生都有各 自的情况,所以他们的行为是多样性的,例如度假方式、消费形式、对传统节日认识等等。

3.2地域性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环境 的不同,新放假安排对于珠三角的高校与粤东、粤西的有所不同;中心城市的高校与地方高校也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度假形式 、消费等方面。

3.3关联性

社会的各个环节是相互关联的,节假日安排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也是“牵一发,动全身”,这七个影响面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3.4周期性

每个节假日形成一个小周期;若全年的放假安排没有太大的变动,今后每年还会形成一个大的放假周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节假日,网络基本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不开缺少的工具 ,在上文提到过的七大影响中互联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建议

4.1学生

保持警惕,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随身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以便遇到麻烦时可以报警或者与家人、同学和老师取得联系,得到外界的帮助。外出时,要把自己的去向和联系方法告诉同宿舍的同学或者亲友,以确保他们随时都可以与自己联系上,防止意外的发生。节假日消费也要应量力而行,理性地把握适度消费。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自主得合理安排假期,充分利用好假期。依据个人的爱好、习惯、意愿和生活价值标准进行学习、文体、社会实践等适合自己的活动,并从中培养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并且反过来对课堂学习产生有益的影响,为个人成才打好良好的基础。

4.2学校

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假期管理,并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实现大学生假期管理的制度化、全程化、信息化;增强学生防火、防盗、防骗及自我保护意识,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跟踪、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消除隐患。做好高校后勤工作,为留校的同学保证基本的生活需要(如住宿、饭堂吃饭、热水供应等)外,还要改善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 ,适当组织一些集体项目或活动,加强节假日高校学生精神文明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坚持节假日文化建设的方向性和教育性,扶持和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4.3社会

不要将节假日作过多的经济解读,更应重视其对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精神文化上的影响,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舆论导向,净化社会文化风气,倡导健康、文明的度假方式。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改善社会治安,规范社会秩序,为建立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节假日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 。

参考文献

[1]王卉芳,刘俊仙.大学生群体消费特征及其在假日经济中的作 [J].山西高等学社会科 学 学报,2003,(10):35—36.

假日经济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F717.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超市,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版图中极其重要的零售企业组织形式,超市经营者具体开展的商品要素零售活动,在为城乡民众的日常性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创造和提供充足便利条件过程中,也有效促进了其自身经营收益获取水平的改善提升。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民众基础性日常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城市民众的基础性日常消费行为习惯展现出深刻的变革趋势,节假日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城镇民众集中开展娱乐消费活动行为的重要时间节点,在这一时代特征深刻影响背景之下,超市实际制定和实施的节假日营销业务策略,对自身实际经营业务收益的获取水平具备深刻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具体围绕超市节假日营销策略展开简要阐释。

一、建构节假日消费基本环境氛围

超市开展节假日营销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经营业务实践目标,在于通过对城镇民众基本消费实践需求的充分激发,扩展超市零售商品要素的整体销售数量,促进超市自身经营收益获取规模的不断提升。

从具体开展的零售商品营销实践行为角度展开分析,超市想要基于节假日时间节点充分激发城镇民众的基本消费愿望,应当通过与其他相关商家主体之间的业务流合作,不断建构强化特征鲜明的节假日消费活动实践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建构和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从具体营销实践活动开展路径角度展开阐释分析,超市应当借由采用和实施恰当有效的市场策略,提升城镇民众在节假日消费实践行为开展过程中,对基础性节假日消费文化氛围的感知程度。

举例论之,超市可以在每年临近春节时间阶段,以“中国年”承载的丰厚文化元素为背景,以“年货大集”作为主要的节假日营销活动设置主题,集中开展以生鲜果蔬、日杂百货,以及春联福字为主要商品类型的节假日应景营销实践活动,要通过与供应商群体之间系统有效的业务商讨和业务交流,扎实有效做好基础性货源供应渠道的建构支持条件,要注意货源供应渠道领域的商品采购价格水平控制,确保在制定价格性营销策略过程中能够获取到灵活充分的实践空间。与此同时,超市还要积极与所在城市的蔬菜或者是水果产品种植农户展开系统有效的供货业务关系建构工作,确保在春节营销业务开展过程中,能够长期稳定获取到数量充足的新鲜果蔬供货支持条件,在切实满足城市民众的基础性节日消费实践活动需求基础上,促进超市节假日营销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实际经济收益水平实现程度显著的扩展提升。

二、组织创意活动吸引消费者关注

在现代城镇民众群体的基础性日常生活实践理念认知体系中,节假日本身具备着表征鲜明的“动感性要素”以及“欢乐性要素”,因此,超市如何借由基础性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吸引和捕捉城镇民众群体的基础性消费实践活动心理,在充分结合把握特定节假日时间节点的文化性表现特质条件下,督导城市职工民众群体积极开展形态表现特征多样的消费实践活动,要积极践行寓动于乐和寓乐于销的基本经营业务实践理念,通过组织开展针对特定节假日时间节点的创意性营销实践活动,从而在有效激发城镇职工民众群体的消费实践需求基础上,促进超市的经营业务收益获取水平实现有效提升。

举例论之,超市可以以“六一”儿童节作为契机,组织开展“宝宝爬行比赛”创意营销活动,并将这一活动的目标消费者设定为婴幼儿用品的消费需求者,同时积极吸引相关类型商品的生产销售商为活动的组织开展,提供适当数量的奖品赞助支持,在为消费者提供数量充足的奖品支持条件下,积极激发婴幼儿家长群体的活动参与愿望,同时为自身生产或者是销售供的产品完成潜在性的广告性宣传效应,有效激发婴幼儿家长群体对相关类型产品展开购买消费实践的主观愿望,为城市超市在节假日营销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实际经济收益获取规模的有效扩展,创造和提供坚实稳定的支持保障条件。与此同时,超市基于节假日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适当类型的创意营销活动,能够确保节假日时间节点的实际客流量水平不断提升,为超市实际营业额和经济收益获取数量的不断增加,提供基础支持条件。

三、借由文化营销提超市营销内涵水平

针对精神文化需求要素开展的消费行为实践活动,是现代城市民众开展基础性节假日娱乐消费实践体验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我国城镇职工民众群体的基本物质性消费需求不断获取到充分的支持和满足的实践背景之下,超市通过规划和实施适当类型的具备充分文化内涵的营销活动,以节假日作为时间背景,充分激发城市民众的文化性消费实践活动需求,确保超市的日常性经营业务收益获取水平实现程度的扩展优化。

举例论之,在农历春节时间阶段的超市营销活动开展过程中,超市可以通过聘请书法艺术撰写高手的实践形式,为达到一定消费数额的消费者现场书写赠送春联书法作品,在增添城市职工民众群体的过年消费实践体验氛围条件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城市民众群体的精神文化性消费需求。

四、结语

针对超市节假日营销策略问题,本文具体选取建构节假日消费基本环境氛围、组织创意活动吸引消费者关注,以及借由文化营销提超市营销内涵水平三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华晓龙.大润发连锁超市营销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2011,23:72-73+83.

[2]胡洪亮.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超市营销策略研究[J].企业经济,2011,10:104-109.

[3]刘列转.电子商务背景下连锁超市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价格月刊,2015,08: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