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混凝土施工论文

混凝土施工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6 18:48:51

混凝土施工论文

混凝土施工论文例1

2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具体工艺方法及其比较

2.1使用硫铝酸盐早强混凝土2)工艺的主要特点。硫铝酸盐水泥在最早是由铝土矿和石灰石二水石膏为原料搅拌而成,主要是采用煅烧无水硫铝酸钙和熟料p型硅酸二钙,同时还要放入一定量的石膏。该类工艺有以下几大特点:有较快的水化速度、较高的早期强度、较好的低温性能。如果环境不太干燥,就会出现早期的液相碱度相对较低,钢筋出现轻微的锈蚀的情况,同时耐热性能也相对偏差。硫铝酸盐水泥搅拌混凝土早期强度,3d的抗压强度在常温常压下可以达到25MPa。而处于零下温度、并且混杂水加热的情况下,使混凝土呈现一定的入模温度,待铸造覆盖保温后,可以在合适时间,对其进行适当的加热,以便使浇筑早期养护,可以获得更高的强度,而不需要消耗过多的时间成本。2)适用范围。在室温下展开工程建设可以用来应对紧急、堵漏等工程。在冬季施工可以应用于温度5℃~-25℃的环境当中,往往会用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工程上。因为钙矾石在温度较高时会慢慢地转化成单硫型硫铝酸钙,硫铝酸盐水泥的部分不可以超过200℃和保护要求的部分。抗冻融要求较高的工程,在此之前应展开必要的系统测试,尽量不要用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冬季施工项目当中。

2.2蓄热法

1)工艺特点。方式是:原材料(水、沙子、石头)加热,使混合后的混凝土,运输,拌和水,还有相当大的热储备,因此,水泥水化热的速度要适宜,同时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工作,从而来保证温度在0℃以下,可以使新浇筑混凝土前仍然有一定的抗冻能力。这个过程很简单,造价并不多,但必须注意内部保温,避免凸角接触表面,并延长养护时间。再生方法具有简单、经济、节能,在低温下硬化混凝土,其极限强度损失少,耐用性能高,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但使用再生方法建设强度增加较慢,所以容易使用高强度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保温材料不仅导热系数小,而且便宜耐用。绝缘层应特别注意防潮,防止泄漏。铺设后的边缘部分组件和凸角加强保温、新浇筑和硬化混凝土进行联合,从而使热传导损失现象有所减少,必要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局部加热的方法。

2)主要的使用范围。-20℃结构相对较大并且比较厚的工程当中,当空气温度以及结构的表面系数比较合适的时候,建议选择蓄热法展开相应的施工。

2.3抗冻外加剂法在冬季施工期间所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一般可以划分如下两个方面:

1)提高早期强度。与防冻液混合后,应用于施工环境温度较大的环境下,并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使用防冻剂早期强度和水减少组件,尽可能早地改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当混凝土的强度在临界强度以上或者是刚好达到该值时,也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冰系伤害。

2)混凝土损伤的预防和控制。防冻液的有效作用之一是降低物质的凝固点。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水分在混凝土低温下冻结,尽可能防止水分冻结,以及冻结混凝土结构受到破坏。它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影响冰晶的生长,从而使冷冻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确保不产生冰冻的水,保持水化状态,确保负温度下混凝土具备足够的强度。

3案例分析

3.1工程概况本电厂工程土方开挖采用6台PC-330反铲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派专人来指挥。同时按照“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来施工。开挖达到了设计标高后,剩余300mm由人工清理;本工程基础底标高为-8.0m,基坑最大深度-20.85m,放坡系数按2∶0.7放坡,其中在-5.4m处设置台阶一步,宽2500mm。基坑开挖按挖顺序分两层开挖,开挖过程中视土质情况选择是否支护边坡,若基坑边坡需进行支护,支护应选用40钢管作水平支撑,宽300mm,厚25mm木板做竖向支撑,两者固定好,沿基坑坡面斜向布置,形成平面网状结构。每个交叉点作拉锚固定在坡面上,防止土坍塌和流失。结合既定公认的热电联产、电热组合原则。在该第一热电厂项目群区域规划的时候参照4×300MW加热单元的建设完成规划,力促项目按照分阶段来实现,具体单个阶段的建设规模为2×300MW供暖机组。在本施工项目中,笔者主要是使用了发电机变压器单元结构,主要是采用了220kV电压,同时又利用了GIS高压配电系统。而其中的汽轮机部分,配有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产品C250/537/300-26.7/537型,凝汽式汽轮机单元类型为单轴、双滚筒双排汽,高压缸、低压双分流。在锅炉这一块上,主要是选用了HG2025/27.50亚临界参数类型自然循环汽包锅炉,最大持续蒸发能力满足汽轮机的相关要求,输出2025t/H;单炉、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式的悬挂体,密封的燃煤锅炉。发电机主要是使用了哈尔滨某发电机公司出产的QSSF300.2.20发电机,在静态励磁模式下,采用额定功率300MW,额定功率因数0.85(滞后),额定转数3000r/min的发电机。供热方案:主要是采用电力厂的主热源向相应的规划区进行供热,启动锅炉可以用来作为备用热源。釆暖热负荷主要是使用了二级网方式的供热方案,而在规划电厂处的一级网主要是采用230/70℃设计水温的高温水,通过一定的热电站转换以后,二级网采用85/60℃的设计水温向用户进行供热。

3.2工艺的选择冬季施工现场配备两套4t蒸汽锅炉以保证加热供暖、供热水、水泥混凝土基础采暖供暖以及办公现场的需要进行供热,锅炉总共使用了5年。两个炉平均测算燃煤3t/h。每一台单独负责确保搅拌站供暖、现场实验室加热等等,工作人员更衣休息室加热以及卫生间保暖等。锅炉蒸汽排气主要是使用了外径为233的无缝管,钢管另一端与分气缸相连。由分气缸与3路的蒸汽管相连通,一路是DN76供2号锅炉基础承台蒸汽维护。二路是DN76供2号汽轮机基础暖棚以及汽机间的基础承台养护。三路是供磨煤机基础暖棚及BCD框架的施工。各路的主管道端头都建立疏放水排气门,以保证其能够顺畅通气,以防止管道出现破裂的情况。主路管道的埋深定在600mm,采用保温棉来进行保温。各基础设支管道要安装相应的截止阀门。而暖棚法施工釆暖可以用汽轮机的主管道来完成。具体地,临时建设暖气管以及基础蒸汽养护系统,现场可以临时搭建28m×27m×6m的高防火保温彩色钢板锅炉房,此房内部设立6组排管暖气。

混凝土施工论文例2

在进行坝体的混凝土浇筑中,没有硬性规定要将其一次完成,而是要求将坝体分解成不同的几个浇筑块,再分别进行浇筑。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建造的土坝首先要划分坝段,确定永久横缝的位置,然后使用临时性纵缝和水平缝将其分成若干块,常见的坝体分缝分块有三种形式,分别为通仓浇筑、错缝分块、纵缝分块。具体的施工技术如下:(1)通仓浇筑,此法不用设置纵缝。而是根据整个坝段逐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由于关涉的仓面比较大,方便了机械化施工,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因为浇筑的距离较长,极容易产生温度上的变化,从而造成裂缝,应将温度控制好。(2)错缝浇筑,则是根据高度防线,对竖块进行错开分块浇筑,与通仓浇筑相比,错缝浇筑不需要较高的温度要求而且浇筑工程中无需接缝灌浆。但浇筑块之间的相互制约加大了温度裂缝的发生几率,使得施工中的各个浇筑块间的相互干扰明显。(3)纵缝分块,在温度控制和施工工艺上的操作性比较强是其最大的优势,浇筑块间的干扰也小,有利于保证施工中的安全生产。值得注意的是,及时的对坝体的裂缝进行混凝土填浆,以便保证坝体完整性,减少漏水的情况发生。

1.2混凝土坝接缝灌浆技术

1.2.1接缝灌浆管路系统布置方式

坝接灌浆是混凝土坝体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技术,通常情况下,重复式、盒式、骑缝式是灌浆管路的三种方式。重复式灌浆管路的优点是既可以保证重复灌浆,又不会产生管路的堵塞。盒式灌浆管路可有效减少进浆和回浆管堵塞的情况,使灌浆的质量达到标准。但它也有缺点,那就是纵缝灌浆消费的管材比较多。综合来比较,骑缝式灌浆所具有的优势更为显著:灌浆流畅,管路不易堵塞,升降均匀。

1.2.2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先要将施工方案进行确定,然后基于方案,应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也要科学的安排灌浆的材料和顺序,通常是先灌浆横缝,再进行纵缝处理,要向稳固坝块的侧向,也可采取先纵缝后横缝的方式,但是切忌不能将横缝和纵缝同时进行。只有在这种科学合理的施工顺序下,施工进度才能得以控制,使施工顺利进行。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2.1散装水泥使用的施工新技术

从如今的发展来看,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有比较严格的使用规定,应该优先使用散装水泥,主要原因是散装水泥自身所具有的操作简便、能够满足大批量需要的优势,所以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并且保证了工程的可靠性和使用的安全性,还能有效减轻环境污染,缓解人与环境的矛盾,其如今应经是相对成熟的施工技术了。

2.2重视水利工程混凝土中掺合料的应用

想要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实现方式也比较多,诸如改良混凝土、使用混凝土添加剂等。主要的操作方法是,将高炉矿渣微粉、微硅粉、煤灰粉等掺合料加入到混凝土中,以便达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的目的,来抑制对碱骨料反应,进而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减少资金投入力度,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3水利工程混凝土中外加剂的应用

现在我国的各类工程中混凝土施用的越来越多,混凝土在中外加剂技术的作用下,显现出了诸多优点:多功能、高效、浓缩,施工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节水、增体、环保等功能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良好的发挥。普通减水剂、增强阻裂粉、早强剂是现阶段经常使用到的外加剂。混凝土的和易性能够在外加剂的试用下得到极大的改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可以进行有效调整,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各项物理性能均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混凝土对施工环境很好的适应能力的终极目标。

3水利工程大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加大了投入的力度,水利施工不断增多,施工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一般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的施工量都比较大、周期长,整体要求高,使用混凝土的数量比较多。作为一项施工技术,混凝土的施工中其材料配合比、浇筑温度都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很有可能导致施工裂缝,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才是大型水利工程的关键所在。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的水利工程施工使用了改良后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经实践证明收到的效果还是令人欣喜的,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得出了应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既要控制好温度,又要加强周围混凝土的约束力的结论。高质量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在保证水利施工质量上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作用力。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除了要满足常规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减少施工裂缝问题的发生。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力和温度应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所应有的施工工艺应该更高,施工的中心环节是混凝的混合和浇筑。(1)施工前,应准确测量浇注体的温度,减少温度应力,评估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温度差值、内部速度的升降温速率等指标,以便把握好温度控制的指标和技术方法。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入模前的绝热温度的变化值在45℃左右,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应超过30℃,降温速率为每天2.5℃。下一步就是混凝土的振捣,这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先要选择好振捣的插入点,进行均匀布置,振捣速度应快慢适中,再二次振捣以便保证质量。最后,在浇筑上应采用连续浇筑的方法,也是为了降低裂缝的产生。还要特别提醒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熟练的掌握施工技术,严格按照一定规范进行操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质量。

混凝土施工论文例3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1对质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第一混凝土的配合比,关于混凝土的质量其影响之一就是配合比,并且要满足混凝土配合比必须要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以此来保证施工的质量。然而关于一些科学部门所配合出来的混凝土配合比并不是就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如果混凝土的运输设备以及温度等方面出现变化的时候,那么必须要根据所发生变化的情况来对配合比进行及时的调整。第二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其主要就是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出现流动性以及保水性等性能的综合。要是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出现离析的情况,或者出现混凝土的振捣不实等情况。只有在混凝土具有着良好的和易性才能够方便对其进行振实,同时也能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离析的情况。第三是在振捣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实,那么将会对混凝土最后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混凝土在振捣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振实,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等情况。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同时在振捣的过程中必须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能够振实。

2.2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第一是对供应商进行控制,在对商品混凝土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资质高的供应商,同时要安排好混凝土的搅拌桩和施工单位的距离进行计算好,要选择一些合理的路线以及车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第二是对施工操作进行控制,必须要根据科学合理的安排建筑施工的速度,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操作要严格的根据有关程序进行操作,严谨出现盲目的赶工。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不可以踩踏钢筋,同时也要不对预埋的线管进行移动,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操作质量。

混凝土施工论文例4

主要由额定功率30~50kW、额定电压380V的电机驱动高压柱塞泵,通过高压水管经高压水枪产生高压水射流,本文采用最大压力35MPa、工作压力30MPa的高压柱塞泵,进水口水压力为常压,采用自来水供水。高压水枪为手提式喷枪,喷枪长度60cm,喷嘴孔径为0.75mm,水射流为扇面形。

1.2施工方法施工用水宜采用自来水

如果采用地下水或地表水,水质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要求,供水水源的流量应大于高压水泵最大水流量,确保施工过程中供水正常。启动电机后再驱动高压柱塞泵,检查水压力是否正常,打开喷枪阀门检查水射流是否正常。施工应在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冲毛时应先将高压柱塞泵的压力调到最小,再根据实际冲毛效果确定合适的水压力和喷嘴距离;采用轮式托架固定喷枪,并调整喷嘴与施工缝的角度和距离,初步设定喷嘴与水平施工缝夹角为50~60°,距离为5~10cm,以处理每平方米混凝土施工缝所需时间来评价冲毛效率,要求冲毛深度达到2~3mm的面积超过所处理面积的90%以上,以确保有效除去施工缝面层水泥浮浆和集料均匀露出,使施工缝面层粗糙度均匀。

2施工工艺研究采用

高压水射流冲毛工艺,当水压力大于混凝土抗压强度时,高压水可以使混凝土破碎,因此可以在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冲毛施工,避免对已经凝结硬化的混凝土造成损伤。为了研究高压水射流的冲毛效率和冲毛效果,项目组依托重庆某长江大桥锚碇工程的C40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产生的水平施工缝进行了高压水射流冲毛工艺的研究,主要研究了混凝土水平施工缝处理过程中,混凝土龄期、冲毛压力和角度等因素对高压水射流冲毛效率和效果的影响。

2.1混凝土龄期对施工缝冲毛效率的影响

混凝土施工缝面层冲毛时应根据混凝土龄期和表面硬化程度选择水压力。论文首先研究了混凝土不同时高压水射流的冲毛效率,选择混凝土终凝后1d,2d,3d和7d,分别采用10MPa,15MPa,20MPa和30MPa水压力进行冲毛试验,以每平方米施工缝冲毛所需时间评价冲毛效率。随着龄期延长,即使提高水压力,冲毛时间也明显增加,表明冲毛效率随龄期延长而降低。因此,高压水射流冲毛宜在混凝土终凝后12~24h开始,如果由于天气或施工工艺等原因造成冲毛施工滞后,则应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而提高水压力,以确保水射流在混凝土面层产生的冲击力大于混凝土面层抗压强度,从而使冲毛施工顺利进行。如果混凝土终凝后超过7d甚至更长时间,则水压力需要显著提高,才能保证冲毛施工的顺利进行。冲毛施工的最佳时间是混凝土终凝后12~24h时开始,不宜迟于混凝土终凝后3d,以保证冲毛效果和降低因冲毛水压力提高而产生的能源消耗。冲毛施工应连续进行,以避免对其他施工工序产生影响。

2.2水压力对施工缝冲毛效率的影响

龄期相同时,高压水射流压力对冲毛效率具有显著影响,论文研究了混凝土终凝后1d龄期时水压力对冲毛效率的影响,当混凝土龄期相同时,随着水压力的提高,冲毛效率逐渐提高,当水压力大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后,提高水压力对冲毛效率的影响逐渐减小。根据实验研究和查阅相关文献,论文提出了冲毛施工时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龄期不同时水压力的参考值。

2.3冲毛角度对施工缝处理效率的影响

喷嘴与施工缝面层的角度决定了混凝土的受力形式,当高压水射流垂直于混凝土面层时,混凝土受到水射流的冲击,可以认为是正压力,但是随着喷嘴与混凝土面层的夹角的角度逐渐减小,混凝土面层开始受到剪切力作用。由于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明显小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因此减小喷嘴与混凝土面层夹角,更有利于使混凝土面层剥落,从而提高冲毛效率。试验研究了冲毛角度对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效率的影响,随着冲毛角度的减小,高压水射流的冲毛效率逐渐提高,同时结合现场冲毛效果,认为高压喷枪的喷嘴与混凝土施工缝面层的角度控制在40~50°,可以保证冲毛效果达到最佳,获得粗糙度均匀的施工缝处里面。

3结论

(1)高压水射流冲毛宜在混凝土终凝后12~24h开始,水射流压力应不小于混凝土冲毛时的抗压强度;冲毛施工不宜迟于混凝土终凝后3d,以保证冲毛效果和降低因冲毛水压力提高而产生的能源消耗。

混凝土施工论文例5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创新

1.1混凝土坝的应用

1.1.1利用新型的人工生产系统进行混凝土骨料的加工生产是目前混凝土坝施工中常用的生产方式,通过该施工技术,可以令混凝土坝整体强度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满足工程强度需求。

1.1.2利用大型搅拌设备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可以更好的提高混凝土性能,完善系统作业,这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混凝土技术达到国际水平的标志,并且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强度性能。

1.1.3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通过补偿收缩的方式降低裂缝的产生率,该技术主要利用在坝体的施工中,通过控制混凝土热胀冷缩,从而减少裂缝的出现。主要是控制混凝土结构温度,从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混凝土保护膜。

1.1.4混凝土施工中目前应用效果最为显著的便是组合钢模板技术。施工中模板的使用不可或缺,但是由于模板使用成本较高,同时也对混凝土结构的美观度、质量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于水利工程这种大型施工项目而言,组合钢模板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但能够满足混凝土结构质量的要求,同时不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美观,组合钢模板在未来一定会不断的完善,应用也将更为广泛。

1.2变态混凝土的应用

这种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我国独创的施工技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水利施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相比较于其他混凝土,变态混凝土在层面结合方面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但通过对其性能的改良,变态混凝土可以降低混凝土结合不良的问题,无论施工中,现场对混凝土质量要求如何变化,通过变态混凝土的利用都可以予以满足。同时该种混凝土的实用性相对较高,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果。这项技术是我国在原有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的创新技术,随着该项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未来必然会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特点

不同于普通混凝土施工,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具有一定的技术独特性,与普通混凝土施工相比有着质的不同。首先在设计上,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对于混凝土施工条件以及混凝土强度要求严格,要求混凝土结构在不同环境下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达到不同的效果。对其施工技术特点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时间跨度相对较大,因此混凝土施工的季节性相对较长。其次,由于混凝土施工是水利工程整体施工的主要内容,因此其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且工程量也相对较大。另外,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会涉及多学科内容,且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因素的干扰,因此其施工技术相对复杂。最后,由于混凝土本身特性,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

3水利工程混凝土配料要求

3.1要求

配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整体强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配料符合混凝土设计要求,同时配料的和易性也需要满足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即保证配料的粘聚性、流动性以及保水性等能够满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在施工中混凝土在流动的状态下能够均匀密实的填满模板,这种性能便是流动性,混凝土的流动性会直接影响结构质量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并且混凝土的坍落度也受到流动性的影响。除此之外,浇筑施工、振捣作业的难易、施工周期都会受到混凝土到场后其流动性的影响。流动性符合施工设计要求的混凝土能够满足施工质量保证需求,反之则会影响混凝土质量。而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离析问题主要发生在浇筑和运输过程,而离析问题的最本质起因是由于混凝土粘聚性不良。产生离析的混凝土在入模后拌合物无法保持整体性,并且经过振捣其均匀性发生改变,混凝土混合料中骨料不受水泥包裹而向上走,水泥则下沉,导致表面只有骨料。另外,混凝土的密实度差、保水性差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降低混凝土的耐久度,其结构的使用寿命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3.2预防裂缝

3.2.1配料应当严格遵守设计配合比进行,在建筑混凝土过程中严禁现场加水,并且应当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此外,为了防止产生薄弱部分,在建筑过程中,停留在交界面的时间不宜过长。为了防止相邻坝块之间过大的侧面和高差的暴露,在建筑混凝土时应当采用均匀上升、薄层以及短间歇的方法防止建筑过程的停歇。并且施工中也需采取以下必要措施:混凝土初凝后,二次抹面,清除积水以防产生早期干缩裂缝。混凝土拌合人员在混凝土坍落度选择时需及时联系工地现场技术人员,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时要以构件截面大小、配筋疏密和施工振捣等因素作依据。坍落度在钢筋较密或构件截面较小时变大,在特殊的浇注部位如斜坡等时减小。3.2.2混凝土原料决定了混凝土品质,原料的品质以及配合比是决定混凝土力学、热学等性能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原料可以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其抗裂、绝热能力。因此利用对混凝土水化热的控制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降低水泥用量以减少混凝土凝结过程中的水化热,或选择低热水泥。通过降低用水,加入外加剂提高混凝土和易性以及强度。此外加入适当的减缩剂以及膨胀剂可以降低材料膨胀系数,选用级配材质适宜的骨料可避免收缩过量产生的收缩裂缝。通过控制水灰比,可以有效降低强度离差系数,控制砂中含水率,也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结构强度的增强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固结过程中各类裂缝的产生率。

4搅拌以及浇注需要注意事项

冬季混凝土的性能受到温度影响会有所下降,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只要令新拌和的混凝土还温,令其强度达到临界点,就可以降低冻害对混凝土的影响。通常使用的措施有:

4.1防冻剂的使用

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为了保证混凝土材料性能通常会使用暖栅、电热法以及蒸汽法对其温度进行保证,但是相对于这些方式,添加防冻剂不但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和设备维修养护费用,在能源消耗的降低方面也效果显著,是一种较为简单实用的措施。

4.2蓄热保温措施

蓄热保温是目前冬季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应用最为广泛的措施。这是由于该种措施成本较低,且操作简单。主要将覆盖物覆盖到混凝土结构上,由此降低混凝土水泥水化热产生的温度的散失,从而保证混凝土入模后不会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一般覆盖材料有岩棉被、塑料膜等,或用草袋、草帘、锯末、稻壳等来避免火灾。岩棉被或塑料膜是最好的选择,保温保水。

5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完善发展,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作为其最为核心的施工内容,对其施工技术的研究改进对推进我国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加强。这就要求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创新的思想开拓新的技术领域,更好的发展我国水利事业,令其发挥利国利民的作用。

作者:吴占森 单位: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混凝土施工论文例6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需要在模板及其支架的支护下进行,由于种种不良因素对这两种不同系统的作用,常常诱发施工期混凝土结构质量事故。目前,在工程结构领域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是建筑裂缝,并且近年来日趋增强,它已影响到生产和生活,并困扰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混凝土工程裂缝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变形作用,如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等多因素,统称为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问题。对于变形作用引起混凝土裂缝研究还很不成熟,国家缺乏相关规范及规程,它涉及结构设计、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材料质量、环境状态等诸多因素,特别是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发展,使得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技术难度大大增加。

一、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一)结构方面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为避免结构由于温度收缩应力引起的开裂,采取永久式伸缩的方法,根据现场调查,引起结构裂缝的原因是综合性的,结构长度是影响收缩应力综合因素之一,而不是惟一的因素。

根据现场实践经验,混凝土裂缝分为有害的及无害的两类。有害与无害的界限由使用功能而定。施工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设计及施工措施,以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由于估计不足等因素,即使出现少量有害裂缝,也要通过化学灌浆处理,使其满足设计使用要求。结构所受到的外部作用分为外荷载,可看作是第一类荷载;具有十分重要的外部作用是变形作用,即第二类荷载为间接荷载。变形作用包括温度、湿度、地基不均匀沉降,在该作用下,结构的抗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即抗拉强度和抗拉变形。

(二)施工方面

由施工单位委托搅拌站向现场供应商品混凝土时,委托的技术依据只有设计院确定的强度等级,却忽略了工程特点对大体积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这样对控制混凝土裂缝是不利的。施工单位应在混凝土浇筑部门对混凝浇筑、振捣、养护及坍落度控制做出技术方案,并严格执行,特别是对坍落度的控制更应得到搅拌站的同意。施工新浇筑混凝土养护方法有:(1)潮湿养护;(2)养护剂涂层;(3)自动给水养护;(4)保湿养护;(5)防风;(6)实现信息化施工养护;(7)尽快回填。

(三)混凝土材质方面

泵送商品混凝土对原材料供应有很高的技术要求。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与抗裂的要求相互矛盾,所以应当选取在满足泵送的坍落度下限条件下尽可能降低水灰比。目前国内搅拌站对砂石骨料的含水控制波动很大,影响了混凝土的水灰比。利用较精确的含水率测定仪或传感器,测出配料过程中的含水率,进行计算机处理,自动调整配料的水灰比,对于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提高抗裂是必要的。

砂石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收缩影响很大。我国对含泥量的规定比较宽,但现在实际施工中还经常超标。有的搅拌站,虽然检验资料是合格的,但在浇捣中发现有大量泥块和杂质,这样就会引起结构严重开裂。因此在实际施工中,砂石骨料的粒径应尽可能大一些,以达到减少收缩的目的。

(四)环境影响

混凝土的裂缝与环境条件(施工期和施工后)有很大关系。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高温、低温冲击和激烈干燥冲击,此时,应力状态接近弹性应力状态,混凝土应力松弛效应无法发挥出来,特别注意浇筑后经过一定时期养护的混凝土仍然需要保护(维护),不宜长期。注意与气象站的密切联系(降温及降雨预报),不得在雨中浇筑混凝土,否则会严重改变水灰比。

结构施工后验收投入使用,由于环境变化(如生产使用条件、房屋装修改变条件),承受了新的温度、湿度、振动(包括相邻振动)、化学腐蚀及荷载变化影响等,都可能引起后期开裂。

二、混凝土裂缝限制标准

混凝土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如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近年来,许多国家已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

如果结构所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那么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温气及土封号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当沿裂缝有害程度高时,必须处理。

近年来,由于房屋产权体制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虽然经鉴定认为没有影响安全的有害裂缝,但从美观和精神作用的要求,应用适当的允许范围;当观察人距离结构20~50cm时,可看清0.05mm宽度的裂缝,是最严格的要求;距离1~2cm时可看清0.1~0.2mm的裂缝,是一般要求;距离5~10cm时可看清0.5~1.0mm的裂缝,是必须修补的裂缝,有时虽然裂缝不宽,但是呈网状密布,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不愉快的感觉,需要修补;对有渗水的任何宽度裂缝必须处理。上述这类裂缝经处理后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不应据此降低评定等级。

三、结语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绝对安全是不可能达到的,但在可接受的概率水平上可以得到保证,该水平可以通过可靠性理论的应用得到。当前,可靠性理论应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期质量控制的基础工作,是开展与施工期荷载、抗力有关的参量统计参数的观测调查和统计分析,以获取基于全国范围数据的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混凝土施工论文例7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混凝土大坝、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都是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但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导致结构垮塌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上配合比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

(一)施工材料的选择

1.水泥的选择。内部混凝土主要考虑抗裂性能好、兼顾低热和高强两方面的要求,一般采用低热矿渣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外部混凝土,除抗裂性能外,还要求抗冻融性、耐磨性、抗蚀性、强度较高及干缩较小,因此一般采用较高标号的中热硅酸盐水泥。当环境水具有硫酸盐侵蚀时,应采用抗硫酸盐水泥。

2.骨料的选择。选用结构致密,并有足够强度的优良骨料,特别是粗骨料,具体应符合有关的标准、规范和规程。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骨料要求表面洁净,不含杂质。②砂子采用中砂,石子采用大粒径的卵石或碎石。③砂子含泥量不得超过3%,石子含泥量不得超过1%。④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以部分粉煤灰代替水泥,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施工操作,而且对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有益。在混凝土工程中,掺人粉煤灰时应满足:选用细度合格、质地优良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以15%~20%为宜。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优化

通过试验室进行多种配合比的试验和研究,选用最佳配合比作为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最佳配合比应满足以下要求:

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

2.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35——40%。

3.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

4.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0kg/m3。5.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8%。

二、优化混凝土的供应

大体积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混凝土原材料计量要准确,以保证配合比的准确性。

(一)计量。要求使用检定过的计量器具,保证计量正确。每工作班正式称量前,要求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

(二)拌制。控制原材料投入搅拌机顺序,不得采用“外掺”、“后掺”等作法。混凝土必须严格控制拌制时间,驻站工程师每一班抽测2次。搅拌完成后装入运输车时,即要求每车测定坍落度,同时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分层等现象,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能出站。

(三)运输。根据路线的比短、交通的状况,随时增减车辆,保证混凝土的正常供应,连续浇注,避免因混凝土供应不上而出现冷缝。混凝土运输时间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180min,对到达浇筑点超过210min的混凝土不得使用。混凝土运输车离开搅拌站后不得掺加任何材料,包括水、外加剂等。混凝土坍落度在运输过程中损失超过40mm或混凝土到达浇筑点温度大于25℃,不得浇筑到作业面。要求从每个搅拌站每隔一段时间就派出一辆混凝土罐车,保证混凝土供应的均衡性。因大体积混凝土方量较大,要求搅拌站派管理人员进驻现场指挥、联络、协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措施。

多智网校诚招全国各地市独家线下商,共同开发网上教育市场。多智教育()!

(一)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将整个大底板划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将独立一次浇筑完成。

(二)混凝土振捣方式。混凝土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在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设在混凝土的坡顶。每道设2台振捣器,三道振捣相互配合,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实抹平。

(三)泌水处理。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通过侧模底部开孔将泌水排出基坑。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形成集水坑,及时用水泵将泌水排除,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

(四)表面处理。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8h,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板反复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再用铁面板收面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

(五)加强施工管理。在混凝土结构中,强度不是均匀的,裂缝总是从强度最低的薄弱处开始,当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混凝土离差系数大时裂缝就多。为防止裂缝,必须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四、加强混凝土养护

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块体里外温度差和减慢降温速度来达到降低块体自约束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对混凝土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温层材料和厚度待定)。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保温材料夜间要覆盖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中午气温较高时可以揭开保温材料适当散热。底层塑料布下预设补水软管,补水软管间距68m,沿管长度方向每100mm开5mm水孔,根据底板表面湿润情况向管内注水,养护过程设专人负责。混凝土泌水结束、初凝前为了防止面层起粉及塑性收缩,要求进行多次搓压。最后一次搓压时采用“边掀开、边搓压、边覆盖”的措施。对底板面不能连续覆盖的部位,如墙、柱插筋部位、钢柱等采用挂麻袋片、塞聚苯板等方式,尽可能进行覆盖,避免出现“冷桥”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严禁上人踩踏,浇筑完成24小时内,除检测测温设备及覆盖材料外,不得上人踩踏。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要小于20℃时方可拆除,并在中午气温比较高时才可安排保温拆除。

五、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供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严格施工管理,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就可以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混凝土施工论文例8

1.原材料配比方面的质量控制

1.1单位水泥用量

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单位体积混凝土拌合料中,如水泥浆用量愈多,拌合料的流动性愈好,反之,较差。在钢纤维混凝土拌合料中,除必须有足够的水泥浆填充的空隙外,还需要有一部分水泥浆包裹骨料和钢纤维的表面形成层,以减少骨料和钢纤维彼此间的摩擦阻力,使拌合料有更好的流动性。

1.2水泥

水泥品种对混凝土的可泵性也有一定影响。一般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但均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1.3钢纤维

在一定范围内,钢纤维增强作用随长径比增大而提高。钢纤维长度太短起不到增强作用,太长则施工较困难,影响拌合物的质量,直径过细易在拌合过程中被弯折,过粗则在同样体积率时,其增强效果较差。

1.4粗集料

粗集料的级配、粒径和形状对于混凝上拌合物的可泵性影响很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空隙率小,对节约砂浆和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起很大作用。因而泵送混凝土应用较多的国家,对粗集料的级配都有规定。

1.5细集料

又称细骨料,用于填充碎石或砾石等粗骨料的空隙并共同组成钢纤维混凝土的骨架。在保证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相同时,粗砂需要的水泥用量较细砂为少。显然,当水泥用量相同时,用粗砂配制的混凝上强度要比用细砂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为高。

1.6减水剂

减水剂可分为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普通减水剂是一种对规定和易性混凝土可减少拌和用水量的外加剂,这种减水剂一般为可溶于水的有机物质。它可以改变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特别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7其它掺合料

除去水、水泥、粗细集料、粉煤灰等材料外,在搅拌时还可加入其它掺合料,如矿渣、超细粉等。

2.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方面控制

2.1泵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泵送混凝土的连续不间断地、均衡地供应,能保证混凝土泵送施工顺利进行。泵送混凝土要按照配合比要求、拌制得好,混凝土泵送时则不会产生堵塞。因此,泵送施工前周密地组织泵送混凝土的供应,对混凝土泵送施工是重要的。

泵送混凝土的供应,包括泵送混凝土的拌制和泵送混凝土的运送。泵送混凝土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在商品混凝土工厂制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至施工现场,这样制备的泵送混凝土容易保证质量。泵送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工厂制备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在交货地点进行泵送混凝土的交货检验。

拌制泵送混凝土时,应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的规定对原材料进行计量,也应符合《预拌混凝土》中有关的规定。

混凝土搅拌时的投料顺序,应严格按规定投料。如配合比规定掺加粉煤灰时,则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投料。外加剂的添加时间应符合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且宜滞后于水和水泥。泵送混凝土的最短搅拌时间,应符合《预拌混凝土》中有关的规定,一定要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保证制备好的混凝土拌合物有符合要求的可泵性。

搅拌好的混凝土拌合物最好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进行运输。现在大量使用的是搅拌筒6-7m,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搅拌运输车运输途中,搅拌筒以3-6r/min的缓慢速度转动,不断搅拌混凝土拌合物,以防止其产生离析。

搅拌运输车还具有搅拌机的功能,当施工现场距离混凝土搅拌站很远时,可在混凝土搅拌站将经过称量过的砂、石、水泥等干料装入搅拌筒,运输途中加水自行搅拌以减少长途运输中混凝土坍落度的经时损失,待搅拌运输车行驶到临近施工现场搅拌结束,随即进行浇筑。

2.2混凝土泵送施工质量控制

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在可慢速、匀速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待各方面情况都正常后再转入正常泵送。正常泵送时,泵送要连续进行,尽量不停顿,遇有运转不正常的情况,可放慢泵送速度。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时,宁可降低泵送速度,也要保持连续泵送速度,但慢速泵送的时间不能超过从搅拌到浇筑的允许延续时间。不得己停泵时,料斗中应保留足够多的混凝土,作为间隔推动管路中的混凝土之用。

3.喷射混凝土施工控制

(1)上料速度要均匀、连续、适中,始终要保持喷射机进料斗中有一定的贮存量,并及时清除振动筛上大粒径粗骨料和杂物;

(2)喷射过程中,喷射手后方的助手应及时协助喷射手,理顺混凝土管。避免喷射手在更换方向时使混凝土管产生急拐弯,引起堵管;

(3)喷射手在操作喷嘴时,应尽量使喷嘴与受喷面垂直距离0.8-1m,喷射压力保持在200-500kPa左右,才能保证有效施工喷射作业时喷射手要时刻注意观察喷嘴情况,一旦堵管,要让助手立即与操作司机联系停机关风,检查管路是否畅通;

(4)在喷射作业时,坍落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喷上部时坍落度控制在8cm,喷边墙时坍落度控制在12cm;

(5)在施工喷射混凝土时,侧墙壁由下至上部由一侧末端开始向另一侧延续,喷射混凝土的一次喷射设计厚度在5cm以内,在第二次喷混凝土作业时,完全除去附着在第一次喷射混凝土面的异物,喷射混凝土的操作人员要使用护具注意安全;

(6)喷射混凝土的连接部分,应在需要连接的部分约13cm以前厚度开始变薄,在受喷面各种机械设备操作场所配备充足照明及通风设备;

(7)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厚度一般比普通混凝土薄,水泥含量多,因此要经常保持适当的环境温度和受喷面湿润以防干缩裂缝。

结语

钢纤维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混凝土增强材料,它具有抗裂、抗冲击性能强、耐磨强度高、与水泥亲合性好,可增加构件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等优点。钢纤维在水泥制品中的应用尽管起步比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却相当迅猛。目前钢纤维增强混凝上己广泛应用于公路路面、桥梁、隧洞、机场道面、建筑、水利、港工、军事及各种建筑制品等混凝土领域,它有着极大的生命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并朝向高性能与超高性能方向发展。

混凝土施工论文例9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和湿度的,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常受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混凝内部温度为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浇筑温度二者的叠加值,其中浇筑温度与外界温有直接关系。一般而言,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愈高,当气温下降,会大大增加外层混凝土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造成温差和温度应力,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

①合理地分缝分块;

②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③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

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①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②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③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混凝土施工论文例10

1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3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

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4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

混凝土施工论文例11

1施工组织准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显著特点是混凝土数量大、浇筑时间长,要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完成,必须在施工场地规划、管理和施工人员配备、物资及机械设备配置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①场地规划。施工现场“三通一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场地布置,避免各类机械车辆的交叉作业。施工前,做好水电供应设施设备的检查验收工作,确保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为防止意外,现场应配备发电设备和蓄水设施。场内道路应满足不同天气的需要,坚实平坦,并合理安排混凝土罐车的行走路线,确保混凝土的连续供应和浇筑。②人员配备。根据混凝土数量,预测浇筑时间,配备充足的管理和施工人员,合理安排倒班班次(两班倒或三班倒),防止人员长时间工作产生极度疲劳,导致工作失误或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③物资和机械设备配置。搅拌站应根据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浇筑数量,准备好充足的混凝土原材料;现场养护所需的塑料薄膜、草袋、洒水胶皮管以及防雨物资应提前组织进场。机械设备的数量和型号应根据具体工程规模和施工工艺进行策划与配置。施工前,所有机械设备均应进行检查和试运转,考虑到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施工时主要和关键机械设备还应配备备用品或易损零件,同时配备修理工,随时检修。

2施工技术准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是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技术,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引起的温度应力。为此,需要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热工计算及温控养护等环节做好技术准备工作。①原材料选择。水泥应根据工程特点、混凝土设计性能和所处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尽量选用低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火山灰或粉煤灰水泥;骨料应选用中粗砂和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碎石;在设计和规范允许的条件下,合理掺加使用适量的粉煤灰和外加剂,如缓凝剂、减水剂和膨胀剂,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②配合比设计。根据选用的原材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工作,重点解决掺和料和外加剂掺量控制以及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问题。根据试配的理论配合比,实测搅拌站现场砂石料含水率、含泥量,进行配合比优化,以满足实际现场拌制要求。③热功计算及温控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的热功计算是针对工程的特定条件,通过计算预估混凝土内部温度及内外温差,从理论上复核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为后续的温控和养护工作提供依据。鉴于目前随着相关施工规范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施工企业在热功计算以及保温养护和温控监测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施工经验,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技术措施,本文在此不再赘述。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目前部分施工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进行热工计算,只凭实测实量和以往施工经验进行温控养护的现象,由此失去了对大体积混凝土的主动控制,极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可补救的严重后果。由于工程项目具有单件性的特征,因此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有针对性地进行热功计算,以适应不同项目、不同条件下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和温控养护工作,这一点至关重要。

二基于ISO9000标准特殊过程的管控方法

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中规定“: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称之为特殊过程”,并在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中规定“: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难以经济的通过检测或测量手段来加以验证,温度应力可能导致的结构裂缝只有在施工结束后才能显现,因此,认证施工企业应该根据ISO9000标准要求,按“特殊过程”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施控制,并对过程实施予以确认。过程实施的确认主要包括准则、方法和程序的确认、人员资格的鉴定、设备的认可三个方面,俗称特殊过程“三鉴定”。

1准则、方法和程序的确认

准则即施工依据的设计文件、标准、规范;方法和程序即遵循准则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工艺流程和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组织对准则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和以及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和确认。

2人员资格的鉴定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各环节涉及的操作人员,如混凝土工、模板工、试验工、机械操作人员及修理工等,施工前应对其岗位能力进行鉴定,必要时应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设备的认可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中确定的各类机械设备,包括小型机具和备用设备,施工前应对其性能状态进行检测检修,确保性能稳定、状态完好。特别注意对试验检测、测温监控涉及的仪器仪表或计量工具,应按相关标定要求进行检测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