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国梦论文

中国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6 18:49:23

中国梦论文

中国梦论文例1

[2]韩小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梦.考试周刊.2014(31).

[3]刘晓杰.“中国梦”的哲学意蕴、现实意义与当下诉求.理论观察.2016(4).

[4]孙祥、林雪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和谐共建研究.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学习实践“中国梦”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英梅王普京.“中国梦”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53

[2]王英梅王普京.“中国梦”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54

[3]徐永利.引导青年教师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N].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5日

[4]秦兴洪冯益谦.《圆中国梦从我做起》[M].广东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编:100页

基于中国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论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7.

[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192.

[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7.

[7]侯惠勤.论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的方法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2014:6.

[8]陈金龙.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5:3.

[9]谭培文.社会主义自由的张力与限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4:6.

作者:黎一献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15年8期

“中国梦”愿景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参考文献:

[1]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

[2]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3]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国际论坛,2002(3).

[4]张书林.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解析与建构[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7).

[5]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EB/OL].人民网,(2012-11-15)[2013-03-

04].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115/c1001-19591

中国梦论文例2

(一)个人生活幸福。个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元素,个人生活幸福大致是一样的,但个人的不幸是多样的,个人的不幸就是社会的不幸和国家的不幸,只有个人生活幸福,才会有社会和谐与国家富强。“任何超越个人之上的整体利益都是一种虚幻,任何建立在脱离个体的整体利益之上的代表都是欺骗,并极易蜕化为裸的强权。”¨3_8个人生活幸福才是实实在在的幸福。保障个人利益就是促进个人幸福。如果国家不能保障个人利益,甚至不法侵害个人利益,则人活的不像人,何谈人格,何谈尊严,有何幸福可言?国家的强大有何用?因此,个人生活幸福是“中国梦”的天然构成部分。

(二)社会转型成功。我国正处于历史转型期,这种转型实质是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文化体制的现代化改革,是人与人之间互动方式、方法的变革,也是人与人之问利益分配的变革,更是新的道德风尚的确立。社会的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型,现代社会的治理方式是法治方式,社会转型成功就是法治的全面实现只有法治的全面实现才能确保国家(政府)、社会、个人各归其位,各谋其事,各行其道,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才能确保个人生活幸福和国家民主富强,故而社会转型成功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国家民主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民主是政治法治化的集中表现,富强是经济法治化的必然结果。“‘中国梦’既是对百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渴望和追寻的概括,也是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中凝聚的感情和力量的表达,也是对普通人个人的希望和追求的表达。”L4]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的民主富强。国家的民主富强是最高层次意义上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百年以来的不懈追求,也是众多仁人志士的伟大理想。国家民主富强是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标志,将其作为“中国梦”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历史和现实的积极回应。

二“中国梦”实现的障碍

实现‘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追求,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存在各种阻力和障碍。笔者以为,“中国梦”的实现存在三大障碍,即惯、特权障碍和制度障碍;有三个大结即历史与现实的纠结、权力与财富的勾结、体制与机制的死结需要解开。惟其如此,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清除障碍和阻力,确保“中国梦”的实现。

(一)历史与现实的纠结——惯

1.以史为鉴,优劣自见人类历史上存在的阶级社会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三种形态。宗法制、分封制和世袭制是奴隶社会的三大社会制度。其中宗法制是核心,分封制和世袭制都是为了维护宗法制。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家天下”政治统治的制度,分封制从地域上也即从空间上满足了宗法制的需要,世袭制从传承上也即从时间上满足了宗法制的需要。但是,依据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系统仍然会陷入历史治乱的怪圈。天下只有一个大王,小王有若干个,小王实力增强便想做大王,于是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战乱纷争不断。封建社会的三大社会制度是君主制、集权制和郡县制。君主制是封建社会的核心制度,集权制和郡县制制都是为君主制服务的。为了避免分封制给自己的统治造成危害,封建君主不再分封,凡事决于一人,集权于一人,百官受制于一人。一人之言,天下从之。“在酷烈的专制主义集权统治下,平等皆无、自由匮乏、公正奇缺,民众多游离之心,缺乏信任安全之感,不得不‘狡诈’以求自利自保。”[5J8君臣相互猜疑,权力斗争残酷,内斗内耗争权夺权是常态,跳不出历史周期律是必然。资本主义社会超越了前两者,其重要社会制度由民主制、代议制和分权制组成。民主制是核心制度,代议制和分权制都是为了保障民主制而设计。民主制利用制度设计尽可能的把大众的诉求表达出来,形成众人之治,取代专制,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民主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国家机关的相互制约和个人通过行使权利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民众既有用手投票的权利,也有用脚投票的权利,没有专制社会下举手投足的不得已,实现了极大的自由。与此同时,社会与国家平稳发展,虽有经济危机爆发,但是经过自我调节总能恢复常态,而不是演绎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

2.惯性承袭,悄无声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两种社会形态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时间,我国的历史基本上由“奴隶史”和“专制史”构成。众所皆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其中三部就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制度糟粕,却成为国人的精神营养,赞不绝口,津津乐道。《三国演义》反映了不择手段的权谋文化,《水浒传》反映了草菅人命的暴力文化,《红楼梦》反映了盘根错节的宗法文化,真是“不读水三红,算是半个中国人”L6]。民众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不思维权以求社会进步,往往忙于算计。《三十六计》《厚黑学》广为流传,似乎人人工予算计,练就心黑脸皮厚的本领,才能立足于世。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早已渗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形成历史惯性,被人们悄无声息的承袭。因此,我们要对历史的惯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防止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步入惯性的轨道。

(二)权力与财富的勾结——特权障碍

1.公器私用,为害深远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等级社会,是特权社会,一部分人拥有特权,用手中的权力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历史上反反复复的革命悲剧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被分为有权之人和无权之人,无权之人夺权,有权之人扩权,权力最大的人巩权。权力是稀缺资源,具有排他性,不可能人人拥有,于是你争我夺,你死我活。暴力往往是夺权最有力的武器,以暴易暴,以暴制暴。没有权力,便没有财富,有了权力,才能拥有财富或者说拥有更多的财富。财富的维持依赖权力,于是掌握权力的人成为特权阶层,利用手中的权力不正当地获取财富。深受传统影响的当代中国,一部分官员打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旗号,行之实,为自己谋私利。还有一部分商人不思正道谋取,而是通过与握权力者勾结达成一致,谋一己私利。市场经济被严重破坏,民主经常遭受践踏。部分官员及官二代飞扬跋扈,权钱交易,公权力变成了私产,公器私用,为害深远。让民做主,人民自主,社会才有希望,国家才会有希望,民族才能振兴。

2.各归其位,国泰民安权力具有排他性,私用必为害。但是财富却具有兼容性,人人可以得而用之。市场经济把人分成有钱人和无钱人,钱不同于权,可以人人拥有。在金钱这个一般等价物面前,人人实现了平等。尽管数量不会相等,但是机会平等了。民主的养成,离不开市场的基础作用。市场交换要求人人平等,人人平等就要求每个人享受同样的权利,任何人没有超越他人的权利。有作为才会有地位,而不是身份和血缘决定人的地位。“改革至今的一个共识是,市场经济关乎法治而非意识形态。市场经济没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分,只有真假之分。没有法治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提倡市场经济就是提倡法治经济。”如果市场受到权力的控制,那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权力对市场的控制只会促使权力寻租行为的发展,促成权力与财富的勾结,部分人因为拥有权力而拥有特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表明,中共中央将下大力气理顺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打破不适当的干预,让市场和政府各归其位,各负其责,惟其如此,才能确保国泰民安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体制与机制的死结——制度障碍

1.体制决定机制,机制检验体制“制度好比一张网,附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影响着他们的行为选择和社会资源的流向。”体制和机制同属于制度,体制是静态的制度构造,机制是制度的动态运行。体制的构造决定着机制的运行,只有静态制度构造合理,动态的运行机制才会发挥相应的作用。体制实质上是确定关键利益要素,再通过机制进行利益引导。有利益就有动力,在利益的驱动下,体制与机制发挥作用。机制是体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互动,是体制构成要素之间的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如果符合社会运动规律,就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如价格机制作用于市场经济体制。反之,就会对社会发展起到阻碍、破坏作用。体制构造设计的好坏、优劣不是那个人说了算,而是要经过机制的实践检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符合社会运动规律的制度说到底是符合人性的制度,只有符合人性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2.正视现实问题,打破制度障碍机制的运行是对体制的检验,当运行机制出现种种问题的时候,说明制度的静态构造即体制存在不合理之处,需要我们大刀阔斧地去改革,甚至重新设计体制构造。体制构造和机制运行都属于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是生产关系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运行的集中反映。如果把生产力比作一个人的话,生产关系就是这个人的衣服。衣服应该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否则不利于人的自由与发展,会成为人发展的障碍。体制的构造与机制运行的死结形成制度障碍,需要我们正视现实问题,打开死结,打破制度障碍。对那些有碍人人平等,阻碍人自由发展的制度,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当前体制和机制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两个,一是权力没有得到有效制约,二是身份等级没有彻底打破。“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④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将这两方面的问题纳入议题,相信制度障碍在实践中一步步会被打破。

三、民法理论与“中国梦”的契合

民法理论和“中国梦”契合度非常高。以“中国梦”为体,以民法理论为用,利用民法理论确立的具体规则铺就“中国梦”实现的具体路径,使“中国梦”的实现有成熟、具体的路径可走,既可以实现法治化,又可以实现“中国梦”,一举两得,利国利民。

(一)个人本位:打破特权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1.推崇平等“人与人不平等,是指有些人可以侵犯别人而不受制裁,另外一些人只能听凭摆布,无权反抗。”民法理论首先推崇的是个人平等,识别民事法律关系的首要标准是看主体之间地位是否平等。民法从民事权利能力上确立人生而平等,利用具体的规则构建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有些人一方面在口头上批判资产阶级虚伪的平等,另一方面却在现实中大搞种种不平等。”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挂羊头卖狗肉,终会被识破。“要避免社会悲剧,就要提倡人人平等,反对有权有势的人凭权势侵犯普通人。”只有打破身份等级上的不平等,推崇民法理论中的平等思想,才能真正实现每个人的平等。

2.保障人权人权是人作为人的权利,保障人权最好的方法是打破特权,特权是超越人权范围的权利,一部分人拥有了特权,意味着剥夺了另一部分人的权利,人为的造成不平等。“实际上,人权就是人所享有的分配必需资源以保障人成之为人的权利,人权是一种资源分配权,人们据此参与资源的分配,也是人们元所依凭时要求分配资源的最后根据。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无论是保障人权还是侵犯人权,归根结底都与资源分配密切相关。”特权往往与身份挂钩,民法正是反对特权思想的法律,不论何种身份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一律平等,禁止权利滥用,要求恪守自己的义务,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在自由与平等的相互约束中,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与平等,也就维护了人权。特权具有排他性,人权具有兼容性,打破排他独占的特权,才能保障每一个人的人权。

(二)互利共生2良性互动有利于社会成功转型

1.利人才能利己——以己推人构建合作型社会关系。民法理论告诉我们只有以度己之心度人,利己之人,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发展,实现社会的成功转型。法律关系当中权利义务的对立统一构造,就是鼓励人们建立合作型的社会关系,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利,正确履行自己的义务,自己受惠,他人受益,合作共赢,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有四种不同情况,即利人利己、损人利己、损己利人、损人损己。”jl衄现实告诉我们,损人利己、损人损己、损己利人等互动行为模式缺乏合作性,不会长久,只有利人利己的互动模式才可以构建以己推人的合作型社会关系,进而达到互利共生。

2.求人不如求己——以人推己构建发展型社会关系。民法理论还告诉我们,在平等与互利的基础上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鼓励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创造,通过赋予相应的权利,构建发展型的社会关系。“竞争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根本动力,竞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是在竞争中发展完善进步的。”在阶级社会,长期存在各种内耗,一部分人不谋发展,只谋如何不劳而获,对社会的发展十分不利。现代社会,对权利的保护日益完善,侵犯他人权利要付出巨大代价,还不如自己创造财富。以人推己,构建发展型的社会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的成功转型,民法理论正当其用。

(三)民治民享:公民自治有利于国家民主富强

1.民法与民主。“重视民法的社会作用,发展民生,惠及民众,放权让利,相信人民群众的理性,是社会转型之必需。”重视民法的社会作用不仅有利于社会成功转型,更有利于国家的民主富强。民法理论通过民事权利和民事法律行为保障公民(自然人)的意思自治。公民(自然人)通过意思自治行使权利、构建关系,更重要的是培养民主意识,不但在经济发展当中发挥积极作用,还在国家政治建设当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意思自治、责任自负其实就是民治民享,人民自己处理相关事务,自己享有、承担相关结果。这对人来说,既实现了个人自由,又促国家的民主。

2.民法与富强。“市场建立在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的基础之上,使人扬长避短,人人利用比较优势,实现人尽其才;市场分配是按能分配、按优分配,能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能有效利用它们的能人和优胜者手里,做到物尽其用。”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通过交换互通有无,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而规范、促进市场经济长足发展的正是民法。民法倡导的意思自治与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的利益引导相结合,晓之以,动之以利,寓国家富强于每个人的利益追求当中,通过个人的利益追求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法理论有可。

四、民法理论的实践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梦”在个人生活幸福、社会成功转型、国家民主富强三个递进层次的实现,不但是社会整体的要求,也是社会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的必然结果。民法理论深刻洞察人性,从小处人手,蕴含改造社会与国家的大手笔,最终又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因此,践行民法理论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

(一)以人为本才能成就个人幸福

“人性是人的内在自然规律,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没有需要和需要的满足就没有规律”I3_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用人性化的制度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个人需要,才能成就每个人的幸福。“一切符合人性的社会制度,并不是人的预见与发明,而是人对人自身亦即人性的发现。”[13]不尊重人的本性建立起来的制度,违背人自身存在和发展规律,必然导致个人的不幸和社会的倒退。“一个社会必须以个体为本位,而不应是以国家为本位;个体是目的,国家只是协调个体之问的利益之工具;离开对个体利益的关心,国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立足个人本位,不以国家和集体的名义剥夺个人的正当权益,让每一个人实实在在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既是国家之幸,也是个人之福。“民法的逻辑起点立足人性,其民事主体制度的法律设计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民法从人的天性和个性出发,力求构造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世界,这对实现个人幸福生活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平等互利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人要生存,要发展,就离不开个人需要的满足,即离不开个人利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发动人去实践的第一动力。利益取向是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底蕴。个人利益是其他利益的基础,个人利益是把市民社会联系起来的主要因素。”“人的生物运动规律性及其价值必然要求人的社会性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其中就包括法律或者民法的形式。”m民法理论以民事法律关系为主线建立起一整套可行的制度。事实上,大部分民事法律关系是通过民事法律事实建立的一种平等互利的社会关系,将利益定格为权利、义务,让每个人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互利才能天长地久。依据民法理论构建新型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利的社会关系,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民富’不仅个人生活与理想的实现,更蕴藏着一种社会抱负。任何时代,只有货真价实的‘民富’才可能有真正的‘国富’。”每个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共生,则整个社会就会实现和谐,形成新的社会风气,实现社会的成功转型。这将会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梦论文例3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国梦”的契合点

1.自强不息、勇于进取。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过程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就是一部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历史。陈胜、吴广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既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的进取精神,也是平等思想的一种萌芽。为了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天国而挣扎的农民阶级;为建立“富强、独立”的中国而苦苦努力的资产阶级;为了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而艰苦奋斗的中国共产党等,都显示了中国人民团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神状态来看,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观,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之奋斗才能实现,都需要发挥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中国梦”的历史过程同样闪现着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人文精神。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大肆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百多年灾难深重的遭遇,敲响了“中国梦”最沉重的历史警示。[3]中华民族在沉重的打击面前奋起抗争。65年艰难曲折的斗争、探索,拉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序幕;36年坚持不断的改革开放,将“中国梦”的实现带入新的历史高度。[4]在这期间,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段中国人民圆梦的血肉史,而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始终陪伴着、激励着中国人民,引领着中国人民不断地接近梦想。

2.爱国爱家、忧国忧民。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看。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及个人层面同时提出,兼顾了国与家,充分体现了爱国爱家;另一方面,从各层面的具体内容来看,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指国家经济更发达、政治更民主、文化更文明、社会更和谐。总之,是为了建设更美好的国家;个人层面的“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则是为了更好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为了人们能够和谐相处,是为了更好地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因此,爱国爱家的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充分体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来看,当前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深水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人们价值观不断分化,为了更好的凝积改革共识和提供改革动力,党和国家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带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中国梦”是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人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共同的梦想,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近年来,海峡两岸交流频繁,“三通”全面实现,许多海外华人积极在中国投资建厂,关心祖国的发展。这都充分说明了“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爱家的梦想,它有助于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早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中国梦”的提出来看,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与此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政治体制改革相对落后;民主法治不健全;党自身建设、生态环境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且人们面临着信仰缺乏、道德滑坡等。正基于此,“中国梦”呼之欲出,“中国梦”具有促人清醒,防止懈怠的作用。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达到的目标来看,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观还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都希望出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和谐画面。在国家层面上,它希望国与国之间平等对待,文明交往,和谐相处;在社会层面上,它希望各社会主体友善交流、团结一致;在个人层面上,它希望人与人之间诚实友善、互帮互助。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举动随处可见,小到扶老人过马路、给同事一个微笑等,大到汶川地震、甘肃泥石流等大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是在互帮互助的引领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的梦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世界人民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发挥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从国内来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这个梦想是亿万人民的梦,单靠个人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团结一致才能实现;另一方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如就业梦、买房梦等,无数个人的梦想融合在一起就成了“中国梦”,正如所说的,“中国梦”说到底是人民的梦想。从国际来看,“中国梦”的提出有助于维护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有利于增强中国的话语权,同时为其他国家提供一种借鉴,从而促进国与国之间友好交往。“中国梦”的提出为“世界和谐梦”提供了一种精神指引,它有助于各国人民在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的基础上解决国际问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梦”实现的路径

“中国梦”凝积了几代中国人民的心血,是亿万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了几代中国人民对美好价值的追求。由古至今,民族、国家的强大与繁荣,总是以文化的兴盛和强大为根基。[4]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少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它在“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的作用呢?

1.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实现“中国梦”。说过,实现“中国梦”需要发挥中国精神,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有所作为。在这其中,弘扬和培育价值观尤为重要。一方面尽可能地利用多渠道、多载体进行宣传。充分利用文化载体、交通载体、大众传播载体及活动载体进行宣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伸到每个角落。再者,要注意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在深度上,既不要过分追求甚解也不要“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宣传,把宣传的重点放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含义的理解上,让民众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广度上,既要在城市大力宣传,也要去农村宣传,特别是一些边远的农村。最后是要注意把宣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单单是靠理论的说教显然不能使民众信服,只有当民众看到这一理论能够为他带来切身利益时,他才会相信这一理论,他才会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为有效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渠道宣传,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中国梦论文例4

邮编:274300 指导老师:初凤平

我们从遥远的文明走来,我们从磅礴的长江黄河走来,我们在灿烂的华夏文明上崛起。我们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我们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我们是有灿烂文明的中国人。古老的中国而今焕发出无以伦比的光彩,因为梦想使它闪闪发光,因为中国梦使中国勇敢起航,因为中国梦,肇始于足下。

中国梦,肇始于足下。孔子,一个被世界永远记住的名字。他为了自己心中治世为人的梦,为了心中的大爱,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提出儒家思想。因为孔子对梦想的坚持,才有了教育后人的《论语》;因为梦,才有现在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因为梦,才有了华夏文明中最重要的一脉;因为梦,才让世界认识了风度翩翩的中国。“仁义中国,文化中国”这是孔子的梦,更是我们的中国梦。

中国梦论文例5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中国梦承载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未来。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4],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从奋斗目标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目标催人奋进,目标激励人心。中国梦获得了人民的广泛认同,因为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奋斗目标的问题,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5]只有推进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的民族文化认同,才能有效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基本内涵和本质属性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4]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这一内涵和实质,将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个人的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3]同时,中国梦不仅是理想,是目标,更是现实。中国梦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体现在民生的改善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上:“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6]

这样,中国梦就是具体的,也是真实的,她不是与我们个人毫不相干,而是我们每个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是我们个人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中国梦与个人梦高度融合,“大我”与“小我”高度统一,为“把‘我’变成‘我们’,确认‘我们’的共同身份”[7],明确文化认同的主题提供了可能。从前进方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也是中国梦的前进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上的中国梦,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指导下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梦的灵魂。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对中国梦的民族文化认同,最主要的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认同。要坚定理想信念,首要的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从实践路径看,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从而为中国梦确立了实现途径、获得了精神支撑、拥有了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只要我们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高扬起伟大的中国精神,让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融入现代化进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可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就会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梦想与实践的关系看,中国梦的实现要靠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013年5月4日,同志在同各界青年代表座谈时再次指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8]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梦想只有付诸实践,付诸行动,才有实际意义,才能转化为现实。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唯有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多次强调“实干”和“奋斗”,就使中国梦的实现有了实践的根基、行动的基础和现实的支撑。总之,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9],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认同思想资源。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用中国梦统领民族文化认同,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同心共筑共圆共享中国梦的实践要求为民族文化认同增进正能量

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王沛、胡发稳认为,“它是指人们基于不同文化的接触和实践,以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各种文化事项作出的认知判断、情感依附、行为选择和调整倾向”,其实质是“观念地反映与客观地表现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文化主体间的价值选择与体认,反映着个体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和归属倾向”[10]。詹小美、王仕民认为,“民族文化认同的实质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把人脑之外的客观存在转化为内在主观意识的过程”,是“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生活与实践的活动、教育与学习的因素共同构成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客观基础[11]。中国梦是奋斗目标,是理想信念,更是一种社会实践。中国梦只有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在个体的利益得到满足和情感归属中,才能获得体认和认同。因此,中国梦的民族文化认同,就不仅仅是宣传教育的问题,而且在本质上还是实践的问题,因为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意识和客体文化之间存在互动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民族文化认同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实践要求:

1.同心共筑中国梦,以发展增进民族文化认同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围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共同建设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为中国梦的民族文化认同奠定基础和条件。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不断为人民造福,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也只有加快发展,获得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优势,不仅经济实力、发展质量有较大提升,而且廉洁政治、文明程度、幸福指数、生活质量、生态环境都有较大改善,才能更好地获得对中国梦的认同。中国梦获得认同的程度,取决于其满足老百姓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程度。

2.同心共圆中国梦,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增进民族文化认同

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中国梦和个人梦同心共圆。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2]172“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2]364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将国家的发展落脚在所有人的共同发展上,将中国梦的实现体现在所有人梦想的实现上,使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4],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梦不仅是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也是对民主法治的渴望。约翰•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13]同志在2010年3月答记者问时指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14]。人民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不正义愤愤不平,犹如一个离心机,必然影响梦想的抵达,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据央视“我与中国梦”大型网络调查,有83.79%的网友选择“改革难题很多,贫富差距加大”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大压力;有69.07%的网友选择“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突破利益藩篱,构建社会公平”是实现“中国梦”政府当下最迫切的任务。公平正义是人民的热切期盼。同样,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民众的希冀。人民不仅希望生活幸福,而且希望人格受到尊重,权利得到保障。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3.同心共享中国梦,以改善民生增进民族文化认同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生改善是中国梦最好的诠释。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好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早在1934年苏维埃政权在瑞金建立之后,就郑重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15]现在,民生问题是的热点问题之一。据央视《经济生活大调查(2012-2013)》的结果,养老保险和制度(45.96%)、物价上涨(38.27%)、楼市调控(31.91%)是2012年老百姓最关心的三个经济生活话题,而收入问题已经连续5年排在家庭主要困难的首位。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中国梦的根本目的。正如同志所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中国梦是发展之梦、民主法治之梦、公平正义之梦、文明和谐之梦,也是和平之梦。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决定了我们绝不走侵略扩张和国强必霸的老路。中国致力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梦不是建立在他国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中国梦和世界共发展,与世界同分享。

不可否认,现代性和全球化对民族文化认同产生了一定冲击。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民族文化认同的问题是由现代性和全球化引起的。比如,张汝伦认为:“现代文化认同的问题不仅与现代性问题相关,它实际上就是由现代性引发的。”[16]23“全球化的过程不仅不能消除认同问题,反而使之更加突出。”[16]21李武装认为:“民族文化认同的真正根源在于现代性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危机。”[17]赵剑英、干春松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使文化认同问题进一步凸显为一个普遍的全球性问题。”[18]10这些论点阐述了现代性和全球化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但似乎并不彻底,难以令人信服。如果说追求现代性的一个结果,是改变了传统社会原有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而导致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宇宙观和价值观的彻底颠覆,那么,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今天,人们为什么纷纷将目光转向中国的传统文化,希冀从中找到解决现代社会种种弊病的一剂良方?如果说全球化引发了“文明的冲突”,使民族文化认同的问题更加突出,那么为什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或者问题不突出?显然,民族文化认同并不是所有国家追求现代化和融入全球化的伴生物,它仅仅是(并且常常是)后发现代国家容易产生的问题。其中的原因,下面的解读更为可信:“后发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被强制性地抛入一个新的文化参照背景之中,它们需要重新识别自己。因为作为现代化运动的发源地,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构成方式自然成为现代化的一种标准形态,这种标准形态在进化的观念中被定格为‘先进’,而其他的社会形态自然是落后的,从而是必须改变的。”[18]10传统中国文化认同不是一个问题,固然是文化中心论使然,那么使中国人认为自己处于世界的中心,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普世的、最优秀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显然不能仅仅从文化领域找答案。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19]226

又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19]305因此,文化中心论形成的背后是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翻开中国古代史,也不难发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繁荣相伴随的是经济的繁荣、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中国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或者说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与中国梦的开启完全一致)。落后的现实、屡战屡败的苦难和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使得我国的一些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苦苦追寻个中原因及其出路,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实业救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均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之后,不免喟叹导致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自己的文化传统。于是,发起了一场以“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令人费解的是,以救亡图存为圭臬的这场新文化运动缘何非要造成传统文化的断裂?难道这就是民族文化认同中的“二律背反”—既要认同也要认异,既要接受也要批判,既要继承也要创新?难道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是追求中国梦的无奈?实际上,民族文化认同问题不是由现代性和全球化引起的,造成这种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落后以及我国与西方国家现代性之间的巨大落差,全球化只是扩大了这种落差而已。因此,解决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融入全球化、追求现代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加强民族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推动中国梦在民族文化认同上下工夫

民族文化认同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从微观层面来看,它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20],是人类行为与动力的持久源泉。从宏观层面看,它是“涂尔干称之为‘集体良知’的东西,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是形成国家,建立国家和现代化、民主政治过程的政治资源。”[16]17它是文化群体中基本的价值取向,是民族形成、存在与发展的凝聚力,是文化群体的粘合剂。民族文化认同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太明显,平常难以察觉,但其深刻性、深远性和久远性却是其他类型的认同难以企及的[21]131-132。反观我国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亟待提高教育的实效和说服力、感染力、信服力。因此,借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推动中国梦的民族文化认同,不仅是推进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走向深入的客观需要,也是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不揣浅陋提出几点建议:

1.提高民族自尊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有一种获得自尊(self-esteem)的基本动机[22]3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评价和比较各社群的优劣、社会地位和声誉,争取把自己编入较优越的社群,通过类化、认同和比较三个基本历程,提高自己的身份和自尊[21]129。一个人不可能任意选择自己的民族,但可以通过认知这个国家和民族取得的成就,提高个人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如前所述,在近代中国发生的几次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根源在于落后,在于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巨大现代性落差以及中华民族面临的生存危机。一些人把落后先归因于军事,于是有了洋务运动;再归因于制度,于是有了和辛亥革命;后归因于文化,于是有了新文化运动和。无论是“全盘西化”论还是“中体西用”论,皆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改造。在这样的情势下,怎会有民族文化认同?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成为第二经济大国、第二贸易大国,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均取得了瞩目的历史成就,提高了民族自豪感,也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国学的兴盛就是典型的例子。甚至有学者提出,儒学是解决世界问题的良方。同样,对中国梦的认同,也必将随着国家的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而增强。

2.满足个人需要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认同需要:一种是自我认同,它使个体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一种是社会认同,它使个体获得一种与众相同的一致性和同一性[21]13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民群众只有从利益满足和情感归属中才能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认同。如上所述,中国梦是公平正义之梦。在寻梦追梦圆梦的过程中,每个人不仅要能获得平等参与、共同成长进步的机会,实现个人梦,而且还需社会通过社会保障等措施,让每个人生活得有尊严,从社会上获得最大的利益满足。并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每一个人感到中国梦的好处或期待利益,使每个人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中国梦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6)06-0097-05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中国梦”,在全国各族人民以及海外华侨甚至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自此,“中国梦”成为全中华儿女继续奋斗的新的指引。在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上,多次强调了文化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实现“中国梦”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因此,在高校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特别的意义。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高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并不尽如人意。本文试对此加以分析,并力图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中国梦”的提出及其重要影响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闭幕不久,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这次展览上,深情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此后,他又在国内外很多重要场合,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刻阐述。[1]5

“中国梦”一经提出,就产生了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干部群众畅想“中国梦”,社会舆论聚焦“中国梦”,港澳台同胞心系“中国梦”,海外华人述说“中国梦”,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梦”。“中国梦”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二)“中国梦”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中国梦”为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理论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201他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了“文化”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关于“中国梦”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重要论述,为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理论指导。

2.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支撑。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208。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无论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逐步展开和完善,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设想和规划,亦或是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庄严宣告,文化建设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中国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根”和“源”。

3.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少年强则中国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中国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他们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3]正所谓“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

2013年6月21日,由南开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高层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北大、清华、南开、人大、复旦、浙大、南大、中山、武大等40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向全国同行发出倡议: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遗产。大学生是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要在大学教育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高校以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不容乐观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被中断的文明。在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直到17世纪即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然而,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些国人把中国落后挨打、积贫积弱的原因归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正因为这样,自新文化运动以后直到现在,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强势文化、网络文化以及人们价值观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在一些高校的教学制度方面,专业课程都设定有严格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等,教师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进行授课和学习成绩的考核,学生也有明确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学习成绩,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却无硬性考核标准和要求(一些综合性院校的文史哲专业除外),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以选修课或学生活动的形式开展,未形成健全的制度体系。再如,对在杭高校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书籍,75.4%的大学生“偶尔翻阅”,只有0.4%的同学表示“爱不释手”;未读过《道德经》的达88.7%,未读过《资治通鉴》的占72.4%,未读过《史记》的占58.9%,未读过古代启蒙教材《三字经》的也达70.4%。在对中国古代思想家了解方面的调查中,52.2%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了解孟子、71.6%表示不了解董仲舒、70.3%表示不了解朱熹、95.9%表示不了解王阳明。①

与国内情况相反的是,国际上则对中国文化的价值不断地进行利用和开发,并给予高度评价。“四大发明”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就不说了。中国古代的很多民间故事被现代西方国家改编为动画片,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在历史上我们曾多次批判的孔子,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则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甚至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4] 5-6

因此,基于以上所述,我们必须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高校中大力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二)高校在传统文化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上不尽合理

当前,高校以及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在一切以就业为重心思想的引导下,高校更重视实用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则可有可无,重实用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状况普遍存在。在学科建设上,理工学科强于人文学科;在教育教学中,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文素养的教育;在办学成绩和教学成果的考核上,学生就业率的评判高于思想品德的考评。从学生方面看,他们更愿意将较多的精力放在专业课、外语、计算机等实用知识上,而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则投入较少(文史哲专业的学生除外)。

另外,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上也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将此类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学生在选课的时候如果不选此类课程,就无法接触到传统文化教育,也就难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在课时方面,一般高校开设的选修课课时为32 学时,有些学校是24 学时,有的甚至是16 学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要在这么短的学时内,让学生建立起传统文化的理论体系,显然是很难达到的。正因为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普遍缺乏规范性与严谨性, 许多学生只是因为传统文化课程容易通过而选修,并不是真正要学习传统文化。[5]

(三)高校中传统文化课师资力量普遍较弱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是一门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非常丰富的学科,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很多高校传统文化课师资力量并不是很强,即使有这方面的优秀教师,也一般舍不得让其讲授传统文化课(一般将其安排在传统上比较固定的文史哲专业上) ,而是安排一些没有多少教学经验、知识结构也不是很完善的年轻教师讲授。有些人认为,这些课程反正是公共课,没有必要让优秀教师讲授,让一些年轻教师去讲这些公共课,还能让他们得到锻炼的机会。而对于一些优秀教师来说,他们自己也抱有这样的心理,认为讲授公共课有损自己的形象。而被安排上课的教师,又认为自己在领导心目中没有地位,对这些课程也不太上心,随便糊弄了事。在这种状况下,学生也就很难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领会到其中的精髓,进而失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6]

另外在校园建设、学生课外活动等方面对传统文化也重视不够。此处不再赘述。

三、“中国梦”引领下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重塑信心,为梦启航――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著名哲学家、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先生说:“文化是自己努力的事……所以打败我们的文化是我们自己代人行事,起来自己否定的。这就叫做自失信心、自丧灵魂,此之谓‘自败’。这种败才算是一败涂地。”[7] 因此,加强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青年学子的文化素养,第一要务就是要重新塑造高校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目前有一些教师,尤其是非文史哲专业毕业的教师,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不了解,认识不清,而他们的这种认识在授课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甚至是有意识地传染给学生,从而对学生产生误导,这种误导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此,树立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是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样,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也主要是认为其无用。对此,我们不妨用“中国传统文化”来佐证“中国传统文化”之有用。在中国古代典籍《庄子》中有庄子与他朋友惠施之间的一段对话: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地非不广且大耶?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8]

惠施认为庄子的哲学是无用的,而庄子却给惠施打了一个比喻,大地唯有立脚之地是有用的,然而如果我们把脚外之地挖至黄泉,那么所站立之地还有用吗?[9]对于一个社会来讲,物质文明正如立脚之地,其作用固然很大,但是精神文明何尝不似脚外之地?试想如果我们的社会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男女无别、朋友无信,即使物质文明再发达,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人也不会幸福。正所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这也正是庄子的超人智慧之所在。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坦普尔曾在其著作《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里,简明通俗地介绍了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他说,“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4]5

当今世界面临的很多问题,大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那里找到答案。如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的祖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观念;对于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取义成仁”“精忠报国”;对于个人,则讲究修身、慎独;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无所不包,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认真思考,并且基本合理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方面不仅闪烁着历史的智慧之光,而且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

(二)浸润经典,为梦振翅――准确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多次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务必要让青年学子们了解、体会中国精神。那么几千年的中国精神在哪里呢?她就蕴藏在浩瀚的古代典籍中。因此,要引领学生多接触、多阅读古代典籍,从这些典籍中领悟中国精神,汲取精神营养。

目前,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大多来自于通俗读物或别人讲授,而并不是自己读过经典后的“真知灼见”。例如,有的学生说最讨厌孔子的“既来之,则安之”,好像我们永远都应该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很显然,他把这句话理解为“既然来这里,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了,但孔子的原意并非如此。《论语・季氏》: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10]

这句话的原意是指统治者发扬文德教化让远方的人来归附,既然让他们归附了,就要采取措施让他们安顿下来。所以“既来之,则安之”虽然来源于孔子,但后来的意思却并非孔子的原意,把帐算在孔子的头上实在是太冤枉。

又如《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1]

老子这句名言也一直被误解为:“天地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把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据此宣判老子是一个严重的无政府主义者。实际上,根据古注,老子这句话的本意是: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己发展。老子这句话其实正是他的自然无为、休养生息主张的具体体现,是老子治国理论的具体主张,与我们今天对老子的批评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从以上两例可见,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思想在今天都被误解了。然而,当我们真正去读经典的时候,就会发现古圣先贤们有许多思想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比如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用世精神,道家提倡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贵柔”的处世哲学,甚至于后来禅宗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修炼以及“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顿悟,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除了上文所提到的一些哲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大量的诗词歌赋,对当代大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诗言志,词言情。诗词中所蕴含或表达的浓厚的爱国精神,深沉的家国之思,昂扬进取的入世情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理想、爱情的追求,等等,都是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非常好的素材。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述了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诗中,作者由己及人,心怀天下,志存高远,体现了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再如宋代文豪苏轼,由于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新法,屡遭贬谪,在被贬到黄州(湖北黄冈)时,面对人生的坎坷,他作了一首《定风波》,此词为苏轼与朋友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身处逆境、屡遭挫折,却不畏惧、不颓丧的豪放性格和旷达胸怀。

从以上两例可见,诗词语言韵律优美,思想感情丰富,如果我们能引领学生欣赏古典诗词,则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诗词里蕴含的浓厚的文化情怀也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不能笼统地概说中国文化,而应引领学生精读原典原籍,赏析诗词歌赋,原汁原味地吸收其中的营养。相信深邃奥妙的圣贤思想、典雅美丽的古典诗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冲动。“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12],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只有他们真正领悟了古圣先贤的思想和智慧,参透了由这些思想和智慧凝聚而成的中国精神,才会形成筑就“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三)开展活动,为梦呐喊――积极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实行多样化、多形式的教育。如开展国学知识竞赛、“我要读经典”、汉字听写大会、琴棋书画展等活动,邀请国学大师讲课,建设富含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等。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开始举办的“百家讲坛”栏目,贯彻“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宗旨,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形式多样,雅俗共赏,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深受群众欢迎,达到了较好的收视效果,对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近几年,中央电视台又相继举办了“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年轻一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以及抵制西方不良文化、网络恶俗文化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正向作用。高校应该积极借鉴这些活动的成功之道,在高校中积极开展类似这样的活动。

在校园建设中,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商业化气息过浓,商店无所不在、广告铺天盖地。高校在校园建设中应该积极考虑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如建设古代名人雕像、悬挂古代名人画像、镌刻名言警句等,让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和魅力。[13]

另外,当前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新媒体发展迅猛,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应积极应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旧媒体融合中广泛传播、发扬光大。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深厚软实力,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生力军,在高校中开展以“中国梦”为引领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我们知道,自新文化运动以后,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冷落”已近百年之久,“传统文化热”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要想重新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任重而道远。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以上几点愚见,仅希望为加强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绵薄之力。

注释:

① 数据来源于朱超越等《在杭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及政策研究》,详见“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http:///)。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讲话读本[M].2016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2] .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160.

[3] 滕培秀,黄发友,陈少平.“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4):109-113.

[4]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第3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5] 毕海龙.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实施路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35 (4):194-198.

[6] 莫山洪.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柳州师专学报, 2009,24(5):75-77.

[7]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M].台北:学生书局,1985:209.

[8] 王叔岷.庄子校诠[M].台北:崇宝彩艺印刷股份有限公司,1988:1071.

[9] 马丽丽.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国学教育[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6):98.

[10]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71.

[11] 陈鼓应.老子注译与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3:65.

[12]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77.

中国梦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B8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046 ― 03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这一概念。之后,“中国梦”不断丰富、发展,由全民族的美好愿景,发展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众多,其中尤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最为深刻,而中华文化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又建立在传统孝文化之上。因此,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影响深远。

一、传统孝文化的辩证审视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的,都具有两面性。传统孝文化也不例外,其无论是在具体内容,还是意义作用上也都具有两面性。

(一)传统孝文化的精华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孝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连接着个人、家庭、社会,深刻的影响了并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孝文化的精华,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流传至今,对个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传统孝文化强调子辈对父辈有物质、精神赡养的义务。即不仅要尽己所能满足老人对于物质生活的需要,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心、尊敬老人,给予其心理上的关怀,对于其过失应反复婉言给予劝谏,就是要使其身心愉悦、安度晚年。父母给子女以生命,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珍爱生命也是孝。子女继承父母的精神意志、立身处世之道,使得其思想得以传承、发展,也是孝。子女由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到忠于国家,由孝亲到爱国,这是孝的升华。

在生产力低下的传统社会,长者以其拥有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成为年轻人敬重的对象,社会上便形成了敬老的社会风尚。晚辈向长辈学习,敬重长辈,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传统孝文化中光耀门楣、移孝于忠,虽然是宗法制的产物,但今天仍然有一定了现实意识。传统孝文化以为家族挣得荣誉为责任。家族成员通过自身努力考取功名、效忠君主为家族争光,同时也客观的为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思想的源头所在。

(二)魍承⑽幕的糟粕

传统孝文化随着文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历经千年,难免会存在消极性。其消极性主要是封建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我国传统孝文化强调子辈对父辈的单向反哺。其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关于双向模式的记载。如:《莱根谭》中有“父慈子孝,合当如此”。但这并未成为主流模式。尤其到了宋朝,单向反哺的极致愚忠愚孝大量涌现。在这种老年本位社会中,老者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地位,独断专行,忽视子辈的人格独立。这样的社会沉着稳重,但却老气横秋,缺乏民主、法制和创造力。这种代代相传的单向反哺,深刻的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格。国人的稳重踏实来自于此,但固步自封、缺乏创新也来自于此。

传统孝文化移孝于忠,强调绝对忠于君主,当忠君和孝亲产生矛盾时,忠君就是最大的孝亲。这一思想,虽巩固了君主专制,但也束缚了人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从汉代起,孝治天下的政治思想正式确立,宋代时发展为愚孝,甚至出现了郭巨埋儿孝母这样的孝行典范。足见,封建统治者利用质朴的孝心,进行愚民统治。愚孝不仅表现在孝感动天、迷信神化孝道上,还表现在厚葬久哀上。厚葬久哀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使子辈长期沉浸在悲痛中无心他事,不仅伤心而且伤身,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开展。这一民俗至今依然影响深远,造成了重死轻生的孝道观念。人们往往在老人生前疏于照顾、缺乏心理关爱,却在其故去后铺张浪费大搞形式孝心,孝给活人看,以此换心安。愚孝还表现在子女对父母言听计从,父子相隐中。传统社会子女没有独立人格,父母具有绝对权威,不得对父母存有异议,即使父母有触犯法律的行为也要为其隐瞒,封建政府也会给予理解、支持。这一点,严重的影响了中国的法制进程。

二、传统孝文化的与时俱进

中国梦,概况的讲,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华民族对复兴强盛的追求,是中国对和平发展的承诺。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离不开传统孝文化的现代化;传统孝文化的发展,新孝道文化的建立也离不开中国梦支撑。

(一)新孝道文化内涵

所谓新孝道文化,是相对于传统孝文化而言的。结合传统孝文化的辩证分析,吸取传统孝文化的精华,剔除、改造其糟粕,并吸收国外相关优秀理念,结合时代特点,笔者认为新孝道文化包含以下内容:

1.家庭中的孝文化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的和睦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

首先,现代社会是民主、法制的社会。家庭中的孝则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理念之上。新孝道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模式,即古人所讲的父慈子孝。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父母对子女具有教育其成人成才的义务,同时也要尊重子女的意愿,给予其发言权与自,把其看成是有独立人格的人,而并非是父母的附属品。这样不仅能使亲子关系融洽,还有利于培养子女独立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不仅有利于民族性格的重塑,而且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第二,在赡养父母方面,新孝道在继承传统孝道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相结合的同时,突出强调精神赡养,而且提出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关爱。同时,也提倡谏诤。如: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天;每年陪父母体检;耐心教父母使用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化设备;鼓励父母有自己的爱好;支持单身父母寻找幸福等。通俗的讲,就是像关心朋友一样关爱、敬爱父母。

第三,从子女自身方面看,子女首先要积极锻炼身体、珍爱生命,这样不仅是对父母生命的延续,也可以更好的孝敬父母,还可以更好服务社会和人民。新孝道也要求子女要立志高远,热爱祖国。具体到实际生活中,则表现在的本职工作的热爱,即爱岗敬业。

2.社会中的孝文化

新孝道同样提倡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但同时也强调重视青年,激发青年人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品质。使全社会不仅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境界,也能不断迸发出新思想、新创造,充满青春活力。^之传统孝道,看重孝敬先祖,新孝道更看重生孝,而非死孝,更看重实际行动与真心,而非形式主义的自我欺骗。新孝道提倡厚义简葬,提倡对在世的父母给予实际的物质、精神的关爱,提倡让父母笑容常在,而非“活着不孝,死后乱叫”。对故去的父母、长辈,子女要心中铭记家风家训,将其优秀的德行代代相传。祭祀则以悼念为主,以送鲜花、网上悼念等的简朴环保的方式进行。明确祭祀的目的是不忘先人的精神品质、谆谆教导,重在精神的传承,而非形式的假孝。

(二)新孝道文化的实施途径

改革开放39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寿命显著提高。目前我国人均寿命的增长水平高于发达国家同期水平,且呈现出老龄化速度快、基数大、未富先老的特点。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妥善的应对老龄化问题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这将在人口结构上改善老龄化趋势,对于未来意义深远,但无法应对当下老龄化的现实。笔者认为应对老龄化除各方面政策、法律的支持与保障外,还应在研究、宣传新孝道文化方面多下功夫,使孝亲敬老成为社会风尚。

新孝道的实施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首先,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健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的建设,开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互联网智能养老。同时完善养老体制、医疗体制建设,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使年轻人既能很好的尽孝,又能努力工作、奉献社会。

第二,加强对孝文化的教育与宣传,尤其是青少年和公民的孝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孝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就抓住了教育的源头。公民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分子,提升每一个公民的新孝文化意识,促成良好家风的形成,不仅可以极好的改善社会孝观念,还可达到代代相传的良好效果。青少年孝教育在中小学中开展,公民孝教育则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实施。学校、媒体在新孝道文化的宣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小学校可以通过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主题班会、亲子互动等丰富、新颖的形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孩子们的孝意识。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多拍摄播放孝亲敬老题材的影视作品,多组织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这类的公益活动,多宣传报道模仿孝亲事迹,以生动形象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新孝道孝文化。

第三,新孝道文化的宣传可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突显其文化基础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孝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因此孝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中国梦是中华儿女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孝文化。新孝道文化是孝文化与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宣传发展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具体可将中国梦的宣传与家庭梦、个人梦的宣传相结合,新孝道文化与家庭和睦相结合,将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与孝亲敬老相结合。

第四,企业应提倡新孝道文化,可为员工提供带薪探亲假,增加员工归属感。养老领域中,企业可将新孝道文化作其企业文化,做社会上孝亲敬老的典范。在服务中待天下老人如自家老人,从生活细微处体现对老年人真诚的关怀,而不是为了销售产品利用高科技、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生活的心理,打着中医养生保健的旗号,以关爱老年人为噱头,欺骗老年人购买其产品。关爱老人、贴心服务,无论是对于社会、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好事,但应以真诚为前提。如果一家服务老年人的企业,能做到真诚基础上的关爱,讲真话、做真事、卖真产品,不夸大、不忽悠,那么它一定能在养老行业走的长远。如果各行各业的企业,都能真诚爱老,那么社会将更加和谐,中国梦将更加美好。

三、创新传统孝文化的意义

传统孝文化的创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也是孝文化本身发展的需要。传统孝文化的创新,新孝道的建立,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持的文化基础,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了重情重义的民族品格,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一)弘扬新孝道文化,利于个人品德的提高。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修身养性的基础,是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体现。儒家强调,无论何人,都要进行道德自我修养,而“孝”是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在日常实践中成就着的人格。一个懂得敬爱父母的人,会更好的尊敬善待其他人。孝亲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弘扬新孝道文化,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有利于个人成才成人。

(二)弘扬新孝道文化,利于社会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由成千上万的家庭组成的。如果一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能身体力行的践行孝文化,那么这个家庭就会幸福美满、和谐稳定。一个家庭的和谐,将起到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它周围的家庭,促进社区、乡镇的和谐。社区乡镇的和谐,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孝先敬老的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对公民进行“孝”教育,使之崇尚孝行、践行孝行,是社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弘扬新孝道文化,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文化,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是家庭和谐的纽带,是凝聚社会的力量,也是塑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弘扬孝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公民的精神境界,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还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结语: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助力,更需要传统孝文化的支撑。传统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需要中国梦的丰富与升华。望全社会共同努力,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

〔参 考 文 献〕

〔1〕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002.

〔2〕石国亮.解读中国梦〔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

中国梦论文例8

二、“中国梦”是提升军校学员历史使命意识的必然要求

当今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各种挑战,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履行多样化的任务,这为我军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军校学员应该树立牢固的历史使命意识,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完成国家赋予各种任务所需的能力要求,必须要加强“中国梦”的教育引导。“中国人的个体梦并不排斥物质性追求,但它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它使军校学员有效的树立社会责任感,明确履行使命必须自觉担当时代赋予的神圣任务,自觉养成对自身负责与对社会负责相统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第一次如此接近,作为军校学员更应该对这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所蕴含的使命倍感珍惜。“中国梦”的实现不能坐等,梦想不可能自动转化为现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军校学员应立足本职,以“中国梦”为契机,激发内在的使命意识,努力学习,为目标实现贡献力量。“中国梦”是当前加强部队院校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必然为提升军校学员的历史使命意识提供坚定的精神动力。

三、“中国梦”是促进军校学员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军校学员的培养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应当唤起军校学员学习发展的内在动力,将自身的发展和理想的实现与国家的繁荣富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提高军校学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实现个人与国家共同发展的内在统一。“伟大的梦想必须落实到每个小小的梦想上,才能常开常新、永葆活力。”能否对个人与国家的利益统一,是影响军校学员实际行动的重要方面。“中国梦”的提出即是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深刻概括也是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总结,它将人民群众的个体追求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共识,有助于消除当前价值多元化造成的价值取向冲突,有助于形成共谋发展的共识,成为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中国梦”的教育引导,有利于军校学员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人生理想,夯实军校学员的坚定政治信仰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至关重要。

中国梦论文例9

画室中的杜璞正一脸严肃地对着模特作画,他没有欠身,甚至没打一声招呼,里外全是他美丽的夫人在端茶递水。记者绕到杜璞身后,看看画布上大体完成的作品,再打量眼前那位上了年纪,皮肤黝黑发亮的模特,猛一眼的印象是不很像,但再看两眼,却推翻了第一印象,觉得很精准,精准在神情的捕捉上,似乎将人物本身几十年的生活经历都浓缩提炼在了这张肖像上,表现出了模特本身在现场并未散发出的气息来,不可谓不惟妙惟肖。

乘着模特休息的间隙,杜璞换上了一副轻松愉快的表情与记者对谈起来,瞬间判若两人。他的笑容爽朗,说话也大声,说到妙处眼睛会眯成一条缝,像是进入时光机器中挖掘最有趣味的片段或最精彩的光华与人分享,带着点神秘,这份时不时的玄虚与他的音容形成了极大反差。忽然就想到了外界对他油画“大器豪放、恬淡宁静”的评价,若不是一个反差极大的人,恐怕也难有反差极大的作品问世,如是,杜璞倒应当是这样一个人。

今年大半年多数时间,杜璞都在做一件事——《新老苏州人系列肖像》的创作,这是他为建国60周年而特别准备的,此系列的第一幅作品动工于新年的第一天,而今,距收工之时指日可待,稍后,杜璞还将请每位模特写感言,同时,自己也写下在创作过程中对每个人的感言,而后,办专场画展,最后,结集出书。wWw.133229.cOM这一系列动作均于国庆前完成。

“今年是建国60周年,因此,我也将画出生于1949年及以后的60位各条战线上的普通市民,以人来表达这一甲子的变迁。”这60位市民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民警、演员、农民、教师、建筑工人、作家、保安……还有刚一周岁的儿童。

“人是形成社会的元素,肖像最能反映人与社会的关系,从眼睛、皱纹、表情等可知他们各自的家庭是否幸福、工作是否如意、生活是否快乐,这些岁月的印迹都会自然而然刻画在脸上,我试图通过这一张张神情各异的面容,去说明建国60年来的伟大进程。通过记录当下,以期承前启后。”杜璞道。

当天,杜璞要画两个人,一位是正画着的来自东山的农民,一位是街道主任,记者问这位只见过杜璞一回的宋老伯,怎么就敢把自己交托给一位陌生人来画,淳朴的老人说:“杜老师曾在我家门前一小时内现场画过两幅作品,我觉得他画得很好,我每天与这些景物照面,都没觉得它们那么好看。所以,我相信杜老师。他叫我来,我就来了,来了,才知道是这么大的一个计划。”老人家专注地盯着画布上的自己喃喃道,有点出神的样子,像是想到了些什么往事。

“今年本来是要画世界遗产的,但是,国家就像自己的父亲,你说父亲60岁了,做晚辈的能不表示一下么?而一名职业画家,除了画画外,还能有什么别的表达方式呢?所以,我就搁下了原本的计划,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虽然也中断过,比方说4月去了云南,但是,大多数时间都花在这上了,我觉得很值,也很开心。”杜璞由衷道。

在人们的熟知中,杜璞擅长的是风景,中央美院博导邵大箴称赞他“有广阔的艺术视野,不拘泥于形式,着重写自己对自然景色的印象与感觉,注重对客观物象神韵的把握,笔触雄健有力,充满意趣。”而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华清也曾撰文称“强烈中显示出柔和,单纯中蕴含着丰富,把自然美与意境美熔入画幅中,富有诗情画意。”著名美术评论家、教授丁涛说:“杜璞的油画中常常带有一股国画的写意味……他的方形色块和平面构成感,会令不少读者想起塞尚,但我想他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以东方人的传统视觉经验为参照的。”

就是这么一位被充分肯定的风景画家,却画起了并不拿手的人物,杜璞自己也说这是项挑战,不过,战绩甚好。杜璞指着墙上的几幅画说:“你看,我初期的肖像,人物总提不亮,面部层次也不分明,但现在,已不会再有这样的困扰,而且,现在画画的速度也提高了很多。可以说,这阵子集中力量的画肖像,是受益良多的。”

杜璞一向是个有计划的人,世遗会召开期间创作的世界遗产组画28幅,成为联合国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唯一特展画家,是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专业画家;伴随昆曲抬头创作的《牡丹亭》大型组画,又把他推到了风头浪尖上。每一步的发展都精准地踏在了时代动向的关节点上,致使他新世纪以来逐渐赢得了国内外声誉,他本人对此并不讳言,并认为“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创作方式是对艺术生命的耽误。

其实,杜璞一路走来,都是按着既定计划,以坚持不懈的努力走进了他设定的梦想里。

杜璞曾经从商,而且干得不错,这让他看上去不像位纯粹的艺术家。他呲牙咧嘴的笑容里,有着毫不掩饰的张狂劲,这股劲,体现在作品中,就是一种颠覆,他颠覆油画,他的画中线条总是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说他将国画中的大写意拿来在画布上挥毫自在也好,说他用西方技法在国画造境中涂鸦撒野也罢,总之他让读者在视觉追逐中对形体都不太在意了。

中国梦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11-0087-04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崇高信念、勇担使命的执政党。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党的几代领导人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①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世界范围内文化发展莨莠杂陈,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机会愈来愈多,作为“软实力”的文化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使得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严峻挑战。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国特色文化强国之梦,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之路,铸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厦。而这个大厦必须牢牢立足于源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石、根植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沃土的优秀民族传统基石、奠定于丰厚的当代文化成果基础之上并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所创造的文化建设成就铸成的实践检验基石。只要拥有这三个基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厦就能够稳固久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文化强国之梦

提供科学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求解放、谋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在吸收借鉴一切先进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科学思想体系,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具有鲜明政治特质的文化,成为引领先进文化的旗帜,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认为,东方国家不一定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可以根据各个国家的文化特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步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石与动力支撑。

1.指导和引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

张岱年指出:“中国文化本有悠久的唯物论、辩证法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因素,有大同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土壤里生根。”②我国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为指导,凭借自身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对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起到教育引导作用。实践证明,在我党历史上先后形成的革命精神、时代精神和奋斗精神,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在中国大地上放射出的灿烂光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的创新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古老的中华文明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弘扬发

2.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灵魂是什么,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价值观,就有什么样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③党的十首次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底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想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本国文化发展设计与文化发展依靠力量之中,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之路。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社会、个人提供了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和行为准则。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雅审美情趣与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向心力,有效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文化渗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形式而言,可从家庭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与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优化,对宣传舆论各种文化载体进行有机整合,对一些错误价值取向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切实运用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引领人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内容而言,要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与亲和感,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水平,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形成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文化强国之梦

奠定坚实基础在人类自身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人们总是生活在自己与他人创造的特定文化环境之中。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与创新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区域)文化,溶化在血液之中,根植于心灵深处,进而形成富有个性特点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及心理情感等。枝繁叶茂源于树大根深,文化强国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只有深刻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文化强国大厦的基石作用,才能积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特色文化强国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正如指出的那样:“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上,吸吮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厚重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有这个信心。”④

1.高度认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本民族文化的根系上生长出来的。唯有积极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方能创造出优秀的民族新文化。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心与自豪感。一般说来,文化的高度认同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文化实力的集中体现。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与交融,传统文化中人们认可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等受到了空前的冲击与挑战。只有高度认同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拥有坚守的从容,激起奋进的勇气,焕发出创新的活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高度认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源泉与内在动力。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既不要盲目自大的民粹主义,也不要崇洋的民族虚无主义,而是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梳理、比较与反思,深刻认识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与光明前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是少数没有中断的文化形态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彰显出自身发展的巨大活力。在当下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母体,作为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腾飞提供了丰厚的养料,为铸就今天的辉煌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高度认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要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要求,消除文化自负和自卑心理,理性地对待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深入挖掘民族先哲留下的有益的思想资源,使其成为涵养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反之,如果缺少对本民族文化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势必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大力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含有爱国主义、崇尚和谐、睦邻友好、天人合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诸多优秀的文化精髓,铸造了民族生存、繁荣与发展的强大凝聚力、向心力,成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攻艰克难、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精神动力源泉。强调指出:“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会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基因。”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形式的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派与中国风格的根本标志。

纵观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与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哺育滋养了中国共产党人,而党也始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承载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全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发展的不懈奋斗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以思想文化的高度自觉把握前进方向,凝聚行动力量,推动事业不断健康向前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梦,就是要以“对民族、历史、对后人的高度负责精神,把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好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铸造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创造力,共同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⑥,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创新发展。

3.积极传承开放包容的民族性格

众所周知,每一个社会的文化都是多元共生的。文化往往是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来展现自我的,没有哪一种强势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单一文化。一般来说,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不仅源于其自身的特质,还在于它善于对外来优秀文化元素的吸纳与借鉴。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开放包容,开放是文化具有自信的反映,包容是文化具有实力的体现。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中华文化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能够通过整合外来文化,吸纳借鉴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推进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有机融合。实践证明,凡是中华文化空前开放的时期,往往就是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黄金时期。开放包容不仅不会消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相反一定能在相互的吸收借鉴中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创新与发展。

从世界文明史的演进看,每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中国的古代文明到欧洲的基督教文明,再到当前强势的美国文化,无不遵循着这一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伴随着民主与法治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意识不断增强,这正是吸纳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必然结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积极传承开放包容的民族胸襟,主动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勇于吸收与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如中华传统文化中所缺失的民主精神、平等精神与科学精神等。优化中华民族文化结构体系,努力在多元之中谋共识、在多样之中立主导,实现弘扬主旋律与倡导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努力巩固壮大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文化。当然,开放包容并不意味着必然要盲目崇外,吸纳借鉴也不能不加选择。正如所指出的:“对待外来文化,应当以中国实际需要为基础,如同我们对待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⑦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指导原则,以理性开放心态,汲取异域民族文化之精髓,吸纳各国文明之优长,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⑧

三、丰厚的文化建设成就为文化强国之梦

昭示美好愿景马克思认为,文化的本质在于主体实践的创造性,而主体实践的创造性往往表现为主体自强性。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强国就是要立足本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彰显文化发展特色,走适合自身特点的文化发展之路,不断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使文化发展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活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党的十报告总结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更加繁荣,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⑨显著的文化建设成就作为实践检验的基石不可或缺,它为文化强国蓝图昭示了美好的前景。

1.科学把握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强国宏大目标的实现,不仅源于民族历史的辉煌成就,更是缘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勃勃生机。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美好愿景确立了中国文化前进方向,铸就为中国人民的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一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社会生机与活力不断迸发的发展之路,同时也是一条不断孕育产生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之路。展望未来,放眼世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安康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与广阔平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国家富强,文化昌盛。站在时代进步新的制高点上,中国未来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中国文化发展创新的活力。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力推进,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为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着力强调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中国梦不仅体现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现实的理想追求与目标召唤,具体体现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里,溶入文化发展的基因之中。它客观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历史潮流,肩负自身光荣职责与使命,在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双重内力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并展现出空前旺盛的生机活力。历史必将证明,只有立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的伟大创造,在历史的发展进步中实现文化吐故纳新,才能真正创造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灿烂文化。

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⑩面对世界范围内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必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切实提升文化竞争力,充分发挥思想文化在引领风尚、服务社会与教育人民等方面的重大作用,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文化交往中的话语权能力,为促进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重大举措。体制机制事关根本和长远,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助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理顺政府与市场的逻辑关系,消解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发挥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决定作用,从根本上实现政府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的重要转变,使文化事业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向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设施、服务的制度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3.深入推进文化开放与交流

古往今来,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开放与交流中迸发生机、传扬绵延,在海纳百川、不辞小流中会通超胜,成就气象万千的。唯有开放的民族才有博大的胸襟,才能吸纳先进文明成果;唯有开放的文化,才能汲取一切优秀文化的营养,推动本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指出:“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只有内不失固有血脉,外不却有益采借,交流开放,自信吐纳,才能始终勇立潮头。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是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推动文化良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深入推进文化开放与交流,吸纳借鉴国内外一切有益的优秀文化成果,必然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不竭的源头活水。孔子早就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文化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交流融合。在深入推进文化的开放与交流中,要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文化交流体制改革,不断提升交流效率,努力形成有利于当代新文化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积极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要实施文化的“走出去”战略,通过开拓国外文化市场,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要自觉借鉴外国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建设的实力;要创新对外文化宣传方式方法,发挥政府交流与民间交流两个积极性,深化文化交流内涵,注重对外文化交流特色项目建设(如外宣图片文字、光盘制作及孔子学院等),打造一批文化交流知名品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中国梦论文例11

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 赵文义

为向着国强民富的目标迈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瞻远瞩,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为当前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梦的实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汉中地处南北分界,生态秀美,作为连接成渝经济圈与西安经济圈的枢纽,荆楚文化与巴蜀文化在此交汇,是著名的历史文化魅力城。汉中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结合汉中实际,举全市之力,着力打造“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宜居富裕城市”,体现了全市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凝心聚力建“三市”,需要全市人民群策群力、真抓实干、求实奉献。

一、深掘潜力,打造区域经济强市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汉中地理位置优越,连接南北,沟通东西,得南北之利,但由于历史原因,汉中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交通运输欠发达,工业发展起步较晚,特别是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城市环境不良,政策扶植力度不够等使得汉中经济一度发展滞后。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上灵活,财力上支持,质量上监督,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质、量并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宽主干道,新建城市干道,加速县域公路建设,新建飞机场,改扩建火车站,加大公共服务性场所建设、水利设施投入、污水处理施舍等,极大改善了制约我市发展的硬件瓶颈,为客商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呈现出基建完善、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生态优美、富有活力、前景广阔的良好局面,开放的汉中正以全新的姿态喜迎八方来客前来扎根创业。

2、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生猪、中药、茶叶、蔬菜和优质粮油等特色产业,打响"汉中仙毫"、"朱q"有机农产品等品牌。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打造装备制造、钢铁及有色冶金、农副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建成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钢铁及有色冶金产业基地、精密数控机床生产基地。以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服务业,把汉中建成西部著名的生态休闲与文化旅游目的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打通三次产业界限,加快建设汉江循环经济产业带,促进产业循环发展、融合发展。

3、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汉中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生态旅游业、生态医药和农畜产品加工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汉中依托历史文化、区位优势和和自然资源,应将“巴蜀文化,三国之旅”这一汉中旅游业的旗帜,进一步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同时,充分利用本地优越的生态条件,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旅游业,深挖人文内涵,构建文化魅力城市。此外,规范旅游管理,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完善旅游设施,实施品牌战略。结合汉中农村实情,发展畜牧养殖,盘活农村经济,积极开辟多种途径推动农村经济稳步、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4、推进城镇化进程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彰显汉绿水特色,大力实施"双百"城市战略,加快构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固和勉县为副中心城市,周边县城为基础,重点镇为节点,沿汉江和十天、西汉高速为轴线的城镇群,到2016年中心城区突破80平方公里、80万人,城镇化率超过55%。把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鼓励县区依托资源禀赋和现有基础,发挥优势、错位发展、板块开发,壮大县域经济。

5、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拓展发展空间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汉王、汉川等企业尽快上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抓好教育、科技、卫生、医药等领域体制改革。大力实施科教兴汉战略,发挥军工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圈的联系和对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招强引优,加快汉中口岸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建设区域性开放高地。

6、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加速农村小康步伐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承载着解决人民群众就地就业和发家致富的重任,是农村最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我市由于平川县和山区县基础不同,因而呈现出灵活多样、参差不齐的发展状况。针对全市实际,各相关部门应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积极创造条件、改善环境,争取国家政策倾斜、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因地制宜,选准项目,创新机制,完善管理,做到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加快乡镇企业制度改革,依托当地民力与资源优势科学发展,促进全市农村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

7、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为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人力资源”使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我市为汇聚行业精英给汉中贡献力量,特推出“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创造条件,改善福利待遇,拓宽发展渠道,为各路人才来汉扎根开辟绿色通道。大力引进省内外专家、企业为汉中经济发展提供

人脉资源与智力保证。因此,藉汉中发展之机,诚迎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敬业创新的优秀人才来汉工作,为我市“十二。五”发展注入持续的活力。

8、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为奋斗目标提供保证

加强理论武装,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高潮。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吸引培养使用好各类人才,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选优训强带头人队伍,做好党员发展培训工作,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一年一个主题深化干部作风建设,积极推进评议科长和干部交流轮岗,扎实开展"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魅力三国,催生秦巴文化名市

(一)开拓创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彰显汉中历史文化底蕴

大力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文化凝聚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设市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强县镇村"两馆一站一室"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辐射力。实施文化产业开发工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影视传媒、演艺娱乐等产业,建设两汉三国文化、羌氐文化等园区,增强文化竞争力。

1、持之以恒抓“品牌”。

城市形象是一张名片,精心打造城市名片,不断营造城市亮点,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理念先进、模式新颖、内涵发展”的品牌文化,实施文化品牌工程,倾力打造历史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品牌和文化节会品牌,增强文化影响力,从而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大发展。

2、创新手段抓“载体”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高层次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载体,紧密结合汉中地区主流文化,多形式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载体,在全市大力弘扬“讲正气,讲民主,讲文明,讲诚信,有爱心,懂包容”的良好社会风尚。

3、打破常规抓“项目”。大力建设汉中大剧院、城固县张骞文化产业园、南郑陕南民俗博物馆等8个汇聚汉中民俗风情、特色建筑的文化产业项目,是重点推介项目。汉中市网吧连锁化整合提升工程项目、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建设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羌文化研究中心项目等,继续创新发展秦岭生态、蜀道与石门、龙岗遗址、褒斜栈道、古陈仓道、定军山等文化产业项目等。

(二)多措并举,围绕核心文化塑形象,提升市民内涵促发展

1、牢固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

“文化名市”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照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科学发展的脉络,运用科学发展的思维,营造科学发展的氛围,争创科学发展的实效。

2、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要努力将各地零散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体系,并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文化产业链,做大做强我市的文化产业。

3、加强文化事业的宣传力度及投入程度

务必要进一步加强我市的文化宣传工作,创新宣传模式,灵活宣传手段,确保宣传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4、加快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相关文化部门应不断完善文化服务体制,进一步畅通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扫清公共文化服务的障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让民众真正从公共文化建设中体验幸福和快乐。

5、加强文化宣传队伍建设

各有关文化宣传部门应努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踏实肯干、思维先进、清正廉洁”的文化宣传队伍,注重对宣传机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真正发挥文化“传声筒”的作用,确保我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6、创新宣传文化体制机制建设

相关文化宣传机构还应加大宣传文化体制建设,以规范的制度、严格的管理、有效的落实来确保“文化名市”如愿实现。

三、和谐发展,建设宜居富裕城市

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汉中"毗邻地区经济强市、特色鲜明文化名市、生态良好宜居城市"的建设步伐,汉中市应大力实施以"蓝天、绿水、青山"为主体的"三大工程",强力推动全市环境大治理。

1、加强区域空气污染综合防治,强力推进"蓝天工程"。

汉中市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积极开展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淘汰关闭高耗能、重污染、落后的生产设备。加强水泥、火电、有色等二氧化硫高排放企业脱硫工程的建设,狠抓污染大户治理。加强黄标车淘汰、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建设,强化城区建筑施工、交通道路扬尘等污染管控。

2、推进"气化汉中"工程建设进度,提高城市气化率,减少社会生活煤炭消耗量。

大力实施每年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继续开展市中心城区和县城区烟尘、油烟和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商业活动等大气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整治,查处一批突出环境问题。

3、强化重点流域和湖泊全防全控,强力推进"绿水工程"。

汉中将继续推进建立河、湖、库长效治理机制,重点加强汉江、嘉陵江河域及其支流化肥、医药制造、皂素、电镀、食品酿造和尾矿库等废水重点工业行业污染源水污染防治。

4、全面整治矿山环境,强力推进"青山工程"。

全面整治矿山环境,强力推进"青山工程"。汉中市组织林业、国土、交通等部门对全市林地小开荒、超坡地、闭坑矿等内容进行了摸底调查,编制了"青山工程"计划和青山保护规划。加大财政投入,落实"青山工程"资金,用于无主体废弃矿点恢复及小开荒治理、退耕还林农民政策性补贴,继续开展生态示范县创建活动。

5、促进生态与经济融合 建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集约高效低碳生产空间,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淘汰落后产能,抓好节能减排,实现清洁生产、集约发展。打造清新静谧生活空间,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以城镇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饮水安全和群众健康。培育山清水秀生态空间,搞好天然林保护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交通沿线、江河两侧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让青山与绿水常在、秀美与发展共赢。

6、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改善百姓生活。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民生放在各项工作之首,以百姓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又以惠及百姓为终点,不断改善百姓生活幸福指数。

7、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早日建成全面小康

相关政府部门应想方设法加强就业培训,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帮助推进我市小康社会建设。

在“十二五”期间,全市人民将在各级政府的将强领导下和科学决策下,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同心同德,开创汉中各项事业的新局面。广大人民群众只有把加快“三市”建设融入到“中国梦”,才能在全市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因而,全市人民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不断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把握发展机遇,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富裕汉中百姓,助力汉中腾飞。

另附:

作者:赵文义

单位: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

职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