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顶管技术论文

顶管技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8 11:46:52

顶管技术论文

顶管技术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9.014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Internship Standards Research Program

LUO Dayong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2260)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st practice of existing problems, improve the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professional post effect, the formulation of standards imminent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ost. In this paper, for the study and formul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st practice standard provides program guidance, has certain theory and practi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ternship; work integrated 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1 方案制定的意义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符合顶岗实习岗位要求的岗位数量较少;(2)老师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不足;(3)老师对实习生的管理不到位;(4)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自我约束不够。这些问题导致学生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因此,为了解决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效果,必须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本文为制定高等职业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提供了方案指导,本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切实有效地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

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了解国内外在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发现顶岗实习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性。从中找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和理论,拓宽研究视野,提供研究思路。归纳总结当前国内外在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上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访谈交流法。针对理论研究分析出的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和企业现场指导教师进行访谈交流,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并获得解决的办法。(3)问卷调查法。通过理论研究和交流访谈,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拟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设计问卷调查表,在教师中、学生中和企业现场指导教师中开展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拟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提供依据。

3 研究内容

3.1 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学校现状调查研究

(1)根据研究目标选择调查样本学校,设计问卷与调查方式及内容。(2)深入分析研究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效果欠佳的原因。主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有效性,高职院校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安排到位情况,学生本人对顶岗实习生的认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3.2 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现状调查研究

主要就实习的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态度,顶岗实习企业希望的目标、顶岗实习企业管理的难点企业对顶岗实习的保障措施、校企合作的动力、校企合作的障碍等问题调查。

3.3 校企合作机制建立问题研讨

通过召集教育专家、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对校企合作机制的内涵、建立的方法、保障体系等问题研讨。

3.4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分析研究

(1)分析研究顶岗实习前续工作环节。从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基础素质教育、文化浸润等方面分析。(2)分析研究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工作环节。主要从职业认知适应期,技能熟练波动期,心理稳定成熟期,情绪倦怠浮躁期等方面分析研究。(3)分析研究顶岗实习后续管理工作环节。主要从及时总结、奖惩分明,树立榜样、传承优秀,以赛促学、巩固成果等方面分析。(4)分析研究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流程关键节点。从学生实习分配环节关键点,实习过程管理环节关键点,后续管理过程关键点等方面分析。

3.5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分析

主要从管理主体,顶岗实习学生身份,实习地点,管理时间,管理内容等方面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

3.6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研究

(1)顶岗实习的实习质量分析。通过对调查样本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析顶岗实习的质量。(2)顶岗实习校方管理现状分析。从实习阶段教学全过程系统性,培训教育及时全面性,校企合作机制有效性,实习基地选择的科学性,师资选派和管理情况,兼职教师管理学生的体制,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等方面分析研究。(3)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质量评价分析。

3.7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校内标准体系的构建

(1)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内涵研究:从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2)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研究: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校外评价和校内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对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进行研究。

3.8 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体系的构建

(1)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指标的内涵研究: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学生,另一种是准职业人。因此,在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时应将两者结合起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研究。(2)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的实施方法研究:采用学生和校内外指导教师统一在一张评价表中进行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对学生实习实训标准进行评价,构建高职院校企业顶岗实习实训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考评表。

3.9 研究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

该标准符合职业教育规律,该标准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该标准应有利于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该标准应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对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条件,该标准应适应我国安全生产企业实际条件,该标准应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4 实施步骤

4.1 项目申报阶段

组织相关人员编写项目申报书,进行项目申报。

4.2 项目研究的准备阶段

充分利用图书、报刊、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尽量多有用的理论文献资料理论学习,集中课题组成员重点学习相关的教学论著,及时掌握最新教研动态和相关资料,为本项目找到理论依据,以及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具体做法。

4.3 项目调查、探索阶段

通过问卷、访谈调查全国范围内部分涉及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相关高职院校,分析、研究目前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制定解决方案。

4.4 项目实践阶段

(1)以本校学生为实验的载体,对初步形成的高职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进行实践。(2)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各班学生顶岗实习,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3)形成实践结论,形成阶段报告。

4.5 项目完善阶段

(1)将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本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推广,进一步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2)完成最终成果报告,并提交报告。

4.6 项目结题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所有的项目研究资料,做好结题的申请准备工作。(2)申请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的鉴定。

5 预期成果

(1)研究分析找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效果欠佳的原因。(2)研究分析清楚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从顶岗实习前续工作、顶岗实习过程、顶岗实习后续工作等方面研究得出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3)分析研究得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措施。(4)研究分析得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5)构建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校内标准体系。研究得出校内实习实训标准体系的内涵,校内实习实训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6)构建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体系。研究得出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指标的内涵,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的实施方法。(7)研究制定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该标准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吸取了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对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条件,适应我国安全生产企业实际条件,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6 结论

本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切实有效地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提供方法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绍中,王晓敏.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难点透析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1.10.

[2] 刘晶晶,郎静,刘琳琳,李同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J].高等职业教育,2011.7.

顶管技术论文例2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105-02

1 管网及非开挖技术

给水排水工程中俗称“水”专业,是一门与公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是以水的社会循环、输送和处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及消防等有关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与生物学、化工产业、环保产业和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而其中的对于城市净水和污水的处理更是重中之重。管网是城市给排水工程的一项基本元素更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时每刻都在为公民的生活生产保驾护航。城市管网主要布置于地下,它包括自来水的输送、污水的处理、燃气与暖气的输送等等都要依托于城市地下管网。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进而也需要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管道施工。传统的挖槽式管道施工对地面影响较大,施工周期长,如果在人口密集区域还会给交通增加压力,给公民的出行带来不便。有些特殊区域不允许挖掘,更是对施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给水排水工程为了使这些安装施工对城市的影响降低,尽可能的缩短施工周期,就必须研究非开挖技术。

非开挖技术是指利用少量的挖掘或者不挖掘技术来进行地下管路的敷设或更换的工艺。而顶管技术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非开挖技术。随着顶管技术在国内的普遍应用,随之也带来一些施工上的技术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下讨论和阐述。

2 顶管施工的概念及特点

顶管法施工顾名思义就是在工作区内借助于顶进机械设备产生的推进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钢筋混凝土管或其他材质的管材沿设计好的角度和坡度顶入地下,并将多余土方输送走。后一段管材沿前一段的坡度继续顶进施工土层以两管中继间的推进力为动力,把顶进设备或连接设备一起穿越工作区直至接收坑,然后将顶进机等机械设备取出,这样管路就埋设在工作区了。

相比开挖敷设技术,投资和工期大幅度缩短,同时顶管技术对居民生活环境影响较小,减轻对人口密集区的交通压力和地面的破坏。他能穿越河流、铁路、桥梁、隧道和其他几乎所有的地面建筑物,不影响正常公民的生活、不破坏环境,施工不受气候和环境影响,施工管道可弯曲,可以在很深的地下或水下敷设。使用该技术敷设管路,能有效的节省拆迁费用、降低施工周期。

3 顶管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世界上最早的应用顶管技术的记录实在1892年,最初的施工是在1896-1900年由美国北太平洋公司完成的。我国的顶管技术起步较晚,上世纪50年代初由国外引进,早期的发展由于技术条件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发展较慢,是以人工为主,设备技术都十分欠缺,更是缺少专门的研究人员。直至1964年,在上海首次试验使用机械式顶管,一些单位进行了机械式顶管的各种基础试验和相关的一些理论研究。当时,利用中继间的相关技术,口径在2m左右的钢筋混凝土管的一次可顶进距离可达一百余米。不久之后,在我国其他大型城市相关的、不同形式的顶管实验也相继启动。由于当时的顶管和顶管掘进机的研究都还是起步阶段,既没有和参照研究的实例,也没有专业人员做相关指导,所以尽管在顶管施工上取得了些成果,但还远远不够。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又率先研制成功适用于软质粘土和淤泥质粘土的顶管挤压法,这种方法要求的管路上覆盖的土方量较大,但施工效率却比之前有了显著的提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顶管技术在我国开始了迅速发展,在技术层面和施工层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1983-1986年,我国的几大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先后引进国外先进的顶管施工设备及技术。尤其是上海引进了日本逸势机(ISEKI)公司的800mm直径Telemale顶管掘进机之后,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也进入了中国。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了多项非开挖技术自动化的研究,逐步替代手动操作,近些年由于数控设备的普及不少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将电子、数码引入顶管技术的研究上。2000年后,许多开设工科的高等院校对顶管技术开展了不少专项研究,至今为止取得了不少成绩。2002年中国成立了非开挖技术协会,非开挖管线技术及顶管技术的研究将越来越深入。

4 顶管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及施工应用分析

通过近些年的大量实际施工应用和理论研究,我国的顶管施工技术持续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在某些方面已经于世界领先技术并驾齐驱。2001年,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常州完成了2050m、直径2m的钢筋混凝土顶管施工,是当时最长的顶管工程。2002年9月,全长3600m、埋深为23-25m、直径为1.8m的钢制管,成功穿越黄河,无论从管路的顶进长度、下管深度、和复杂的地理环境,还是钢管直径大小在国内尚属首次。其中最长的一段长达1259m,要穿越黄河而且土质还是较厚的砂砾层,既是我国非开挖技术创新突破的关键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复杂地质条件下大直径钢管一次性顶进距离最长的顶管工程。2008年,中铁十局十公司在长江引水工程中采用国产直径2200mm钢管,双管齐下同步顶进2500m。这些例子表明我国的顶管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与世界先进水平不相伯仲。

顶管施工中,顶进管一般选用钢筋混凝土管和钢管,其中钢管要求没有腐蚀的情况下可以敷设。在选择顶进管材料后,要对其长度和直径进行设计和计算,一次性使用越长的管,其相对的经济成本就越低,可调控性也越高;而直径方面,由于有工人在上面施工作业,所以内径不小于500mm,然后根据顶进管所受荷载和工程性质来确定管壁厚度,进而计算出外径。

5 顶管技术目前在我国所存在的问题

顶管技术在我国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人才不足,机械设备陈旧,地区与地区之间水平良莠不齐。现下而言,顶管基础施工设备还都购买自国外,国内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掘进机型号很少特别是大中型号,我国尚无适于中强度岩层以上的岩盘掘进机,机械上横向扩展的能力较小,且自动化性能还有待提高。从地域上说,顶管技术的发展与我国地理环境相佐,与经济发展一样呈现出一种自西向东的“阶梯式”状态,我国东部的顶管施工技术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只是由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才有了少量的顶管施工,这种地域式的明显差异极大的阻碍了中西部地区非开挖技术的进步。顶管施工技术在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在东部、沿海大城市顶管技术的研究和理论技术应用比较普遍,但在中小城市实例很少,有的在施工的某一环节不得不采取,而并非最初的设计意图,在中西部地区更是凤毛麟角。在同一城市内的不同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和施工水平也不尽相同,有些施工单位往往刚一接触顶管技术就碰到阻碍,而又找不到良好的解决办法,这样极大的限制了非开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影响非开挖技术应用的另一个因素是,大量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活跃在施工一线的多半都是“半路出家”一些是原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后来转行来的,有的又是其他行业,而这些人只有比较少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多变的施工需求。所以,想要解决我国顶管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就要从设备、技术、理念、地域、人才等等各个方面来寻求解决之道。

6 顶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前景

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的快速增长,顶管技术的前景越来越被看好。加之现在研究非开挖技术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的深度也在逐步增加。非开挖技术必将向良好的方向发展,顶管技术将在我国地下管线的施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非开挖技术也将因顶管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书写新篇章。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研究的渐渐深入,原来的手动化、半自动化、短管式等等都将会被数字化、全自动化、加长管式所代替。掘进机的精密程度,管道的方向控制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成立四个非开挖研究中心,尖端技术人才已过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非开挖的研究中来,最近的几十年一定是我国非开挖事业蓬勃发展的辉煌时期。

7 总结

顶管设计在给水排水工程施工中,特别是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的城市中心区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给排水设施的完善,地下管道建设量将会大大增加,顶管技术及非开挖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我们要抓住顶管施工技术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完善和改进我们自身原有的技术,发展和创新先进技术,使综合水平与国际接轨,将最好的技术、最高质量的施工应用到祖国的建设上。

参考文献:

[1]廖霞柳.洛河电厂取水工程顶管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13-14,17.

[2]邓雅婷.地下建筑与工程专业揭密及院校介绍[J].高校招生,2002,(07):58.

顶管技术论文例3

1非开挖管道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非开挖管道施工,即在不破除地面的情况下,将管道铺设在地下的一种施工法,目前非开挖管道施工在排水管道最常用的的施工工法为顶管施工和牵引管施工(水平导向钻机施工法)。与传统的“明挖法”比较,非开挖的施工技术具有不影响交通、不破坏环境,特别在穿越高速公路、铁路、建筑物、河流、闹市区街道和保护区等条件下,非开挖技术有着比开挖施工明显的优越性。非开挖技术自问市以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当时它仅仅是一种避开地表障碍物的施工技巧。随着社会和技术进步,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机械、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非开挖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不开挖地表或最少开挖的条件下探测、检查、修复、更换和铺设管线的高新技术。

2非开挖技术的应用范围

随着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都致力于新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而城区水污染的治理和水资源的保护又是重中之重。大中型城市采取的几乎一样的方法截污治污。敷设大口径的截污管一般Φ2000-Φ3500引至污水厂治理这种方案,投资最低。但随之而来的困难是污染源到污水厂(或排放口)均需经过人口稠密区或大型建筑物、构筑物及支流小河等。所以非开挖技术成为首选。像上海合流污水;苏州河治理;北京清河污水干线;西安咸阳机场,广州、杭州、福州、武汉等地都有管道非开挖施工的实例。中等规模城市,如嘉兴、海宁、桐乡等地都采用较小的管径Φ300-Φ1500,有的支流管线采用更小的管径。除了上述的环境整治方面,在能源供应,如液化气、天然气输送管。各种油管在动力电缆、宽频网、光纤网等通讯电缆等都相继采用非开挖技术。因为,在中心城区已无法进行架线,开槽埋管来作业施工。这类管道则更小,一般是Φ80-Φ600之间。综上所述,不管应用在任何领域,非开挖技术,因其优良的施工质量和低廉的施工成本及巨大的社会效益而受到建设方的广泛采用。

3城市建设常用非开挖管道施工技术分析

3.1顶管施工技术

3.1.1顶管施工的历史

1953 年北京第一次进行顶管施工,1956 年上海也开始进行了顶管试验。1978 年上海开发了适用于软粘土和淤泥质粘土的挤压法顶管。1984 年国内开始引进国外的机械顶管设备, 随之也引进了顶管理论、顶管施工方法, 诸如土压平衡理论、泥水平衡理论、气压平衡理论等。1988 年上海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土压平衡掘进机。

3.1.2顶管施工的技术理论

顶管技术利用主顶千斤顶及管道中继间千斤顶的推力,将管道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坑,同时,将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坑之间。分为人工顶管、机械顶管、水射流顶管、挤压顶管四大类,工作中根据管径、土层状况、管线长度、技术经济性来选定施工类型。顶管施工中最为流行的有三种工作面平衡理论:

①气压平衡:在所顶进的管道中及挖掘面上充满一定压力的空气,以空气的压力来平衡在下水及土层的压力。有全气压平衡和局部气压平衡之分。

②土压平衡:以顶管掘进机土舱内泥土的压力来平衡顶管掘进机所处土层的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在粘性土层中必须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法。

③泥水平衡:以含有一定量粘土, 且具有一定相对密度的泥水充满顶管掘进机的泥水舱, 并对它放加一定的压力,以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的一种顶管施工方法。在粉尘土层中且需要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法。

3.2牵管施工技术

近几年牵管技术在世界各国及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环保和城市管网改扩建项目及大型管道穿越江河工程项目上更显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其工作过程是通过计算机控制进行导向和探测,先钻出一个与设计曲线相同的导向孔,然后再将导向孔扩大,把产品管线回拖到扩大了的导向孔中,完成管线穿越的施工过程。牵管施工作为一种非开挖地下管道施工方法,与顶管方法相比,牵管施工更适应于小口径管道。这是因为小口径管道的整体轴向抗弯惯性矩小,采用牵管方法可进行小口径长距离的管道施工,而小口径长距离项管容易产生压缩失稳现象。

3.2.1牵管施工工艺

施工前应该在预敷设管道周围,利用地下管线探测仪详细探测地下管线,从而确定打导向孔的平面位置和深度,确保打导向孔、扩孔和拖管时周围其它地下管线的安全和保证预敷管线与其它地下管线的安全距离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将探测到的结果同样标注在地面上,以方便打导向孔时进行有效的避让,确保工程安全。施工时,首先将探测棒插入导向头内,导向头后端与钢管连接,然后用顶管机给钢管施加压力,推进导向头,将导向头打入地下;钻孔轨迹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逐渐弯曲的。在导向绕过障碍物,或穿越高速公路、河流和铁路时,钻头的方向可以调整。导向仪可随时接收导向头的方位与深度,顶管机可根据此信息及时旋转导向头,使导向头可向前、上、下、左、右运动,随时改变深度和方向,在地下形成一个圆孔通道,孔道中心线即为所需铺设管道的中心线。在孔洞形成后,扩孔时把钻头卸下,将回扩头连接钻杆上,然后由钻机旋转回拉扩孔。反复进行采用不同直径的回扩头扩孔,直至达到设计的扩孔孔径为止。由于牵管施工处于地表以下(一般位于地表以下3-20m),地质松软,钻孔时易塌方,因此要求所用泥浆的护壁性好、泥饼泥球质量高、控制失水性好,就能保证钻机性能的发挥。钻孔完成后,将管材连接成需要长度,将管材两端封闭, 一端与钻头相连,将其一次性拖入已形成的孔洞中,即完成整个埋管工程。

3.2.2牵管施工的特点

①牵管施工具有不会阻碍交通, 解决了传统开挖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干扰以及对交通, 环境、周边建筑物基础的破坏和不良影响。

②现代化穿越设备的穿越精度高,易于调整敷设方向和埋深,管线弧形敷设距离长,完全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埋深,并且可以使管线绕过地下的障碍物。

③采用牵管施工时,不影响江河通航,不损坏江河两侧堤坝及河床结构,施工不受季节限制,具有施工周期短人员少、成功率高施工安全可靠等特点。

④与其它施工方法比较,进出场地速度快,施工场地可以灵活调整,尤其在城市施工时可以充分显示出其优越性,并且施工占地少工程造价低 施工速度快。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有的开挖式地下管线施工方式受到限制。实践证明,非开挖技术是一项技术先进、实用性强、适用面广、效益好的施工技术。非开挖技术的推广,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市环境都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顶管技术论文例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 industry widel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get more extensive application. Due to the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does not need digging up the ground, on underground pipes and highway,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to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he city, improv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is widely building developers and construction units of all ages.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sis th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正文:

一、顶管施工的特点

顶管法又称为非开挖管道敷设技术,它具有不需要开挖面层,就能穿越地面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及公路、铁路、河道的特点,相比开挖敷设技术,投资和工期将大大节省。同时,顶管施工技术可以降低噪音,减少粉尘,减轻对城区的交通条件和环境状况的干扰和破坏,属于真正的无污染、高效率的施工技术。

顶管施工技术对大中型的管径非开挖型的管道埋设特别适用,具有相当高的经济效益,并且施工效率较高,还能在施工的同时保护环境,可谓功能多多。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用顶管技术,不仅能够节约一定数目征地拆迁费,而且可以减少道路堵塞现象,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应倡导大力使用。

顶管技术的具体优点有:第一,不用对城市地面乱挖乱绝,尤其是交通繁忙的道路;第二,避免了拆迁征地以及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减少了因施工而引起的施工单位、政府等与居民的矛盾冲突;第三,使城市正常的交通秩序没有受到影响;第四,保护了地表植被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第五,施工对气候和环境要求较低;第六,不会对管道段差变形造成不利的影响;第七,顶管技术施工高效、便捷、安全,省时省事,无污染、无垃圾,施工成本较低。

二、市政给排水管线工程设计要点

市政工程的排水管道由于位于地下,后期维护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所以前期

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设计时,要根据所在城市的具体情况特点,选定合适的管材,并从正规厂家进货,以充分保证管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一般来说,位于车行道下面的排水管道应当选用Ⅱ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其他类型排水管道材料的选择则要以其覆土厚度为依据,覆土厚度大于4米时,应当选用I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此外,为了防止管道接口漏水,要根据具体用途选择合适的接口材料,并按具体的规范施工。例如,沥青油膏材质接口用于污水管道,而水泥砂浆材质接口用于雨水管道。道路排水系统主要分为排雨和排污两部分。道路两侧的机动车道内要分别设计排水管道,各排水管道的中心线应当与道路的中心线保持适当的距离。

三、顶管技术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通过向给排水管道的外壁注入一定量减阻泥浆,可以在管道的形成一个泥浆套,从而降低管节外壁与土层之间的摩擦阻力,进而减小顶管顶进时产生的顶力。因此,管道形成的泥浆套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减阻效果。另外,泥浆套具有支承功能,可以降低粉质粘土出现坍塌,从而对地面沉降予以控制。顶管机头尾端与管道顶进二者的压浆要同步进行,对中继间以及中部管节处的泥浆要及时跟踪补充。泥浆实际用量一般为理论用量的四、五倍,所以要备足泥浆。只有严格按照上述方法操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将顶管顶进,在该过程中,可以配合使用位于削土刀盘上的可伸缩超提刀和千斤顶编组,对顶进路线予以纠偏。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时测量顶进轴线,确保其与设计要求的轴线吻合。一般来说,测量频率为每顶进1 节混凝土管节测量1 次,在顶管出洞、线路纠偏以及到达终点以前,应当适当提高测量频率。除此之外,还要对测量控制点经常进行复测,以确保测量具有一定的精准度。

3、顶管施工过程中,为了使顶管能够顺利地从工作井内出洞,工作井预留的洞口一般要比管节外径稍微大一些。在顶进工程中,要对工作井与顶管之间的间隙采取有效的封闭措施。通常情况下,是在制作沉井时,提前在洞口预埋一个10mm 厚钢法兰,然后在其上面焊接螺栓,再安装厚度为16mm 的橡胶法兰,最后适用10mm的 厚钢压板把其压紧压实。在完成的顶管中,只有没有地下水、泥砂等流入工作井内,才可以将橡胶法兰与压板回收。

4、进出洞是施工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掘进机穿墙方向的精准度将会直接影响未来的管道方向控制以及井内的管节拼装工作。穿墙过程中,首先要严防大量泥水流入井内,避免发生塌方、流沙。若给排水管道位于较松散的粉质粘土层,则一定要对管子顶进方向距离工作井边一定范围的土体予以加固、改良,通过降水措施,来增加土体强度,避免施工中发生塌方。另外,顶进方向一定要准确,确保管道与轴线不偏离。

5、在路面以及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地点设置监测点,随时观测地表形态变化、土移,防患未然,有效避免类似房屋开裂与路面沉降事故发生。

6、顶进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如何处理,是顶进施工作业的难题,需要专家现场研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这一现象的处理,对深覆土、大管径的管道工程和城市繁忙交通道路上的改造尤为重要。

7、顶管进程中遭遇障碍物的处理方法

在实际作业中,对顶进过程中突遇障碍物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对长距离中风化或微风化地质的处理和采用破岩井处理孤石。前者是在顶管设计过程中对地质钻探所得的资料进行仔细分析,然后对中风化和微风化地质结构予以特殊处理;后者是在遇到孤石时,根据孤石的大小设计合适的破岩井,然后在地面设置竖井进行取石,最后继续顶进。

结语

顶管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应用,不论是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因此,为广大施工单位所青睐。顶管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以往城市建设中的乱挖乱掘现象,美化了城市面貌。

参考文献

[1] 周森军.浅析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顶管技术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2] 刘金龙,郭鹏. 谈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顶管技术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4)

顶管技术论文例5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7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96-02

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十二五”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数以亿计的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就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而言,顶岗实习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之一。对于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来说,学生顶岗实习这一年,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最佳时期。

1 医学技术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相关政策缺乏,企业积极性不高 从医学技术类学生顶岗实习的开展情况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参与,但大部分单位对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对实习学生缺乏指导和管理。

1.2 学生顶岗实习的长效监督机制不建全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离开学校,由实习企业单位全程管理。由于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分散于全国各地,学校要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实地监督和考核,在人员、时间和财力调配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并且企业和学校作为两种类型的个体,分由不同机构进行管理,大多是各负其责,两者制衡相对缺乏。以上种种,都导致技术类学生的顶岗实习长效监督机制不建全,难以形成有效监督,最终影响学生的顶岗实习。

2 医学技术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要素

顶岗实习管理的要素包括政府、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和家长,只有五方各自明确职责,相互配合相互沟通这样才能对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的管理。

2.1 政府 国家法规政策非常重视顶岗实习的管理,先后颁布《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等文件,但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监督实习单位和学校的执行情况,政府还要出台法律法规来规范医学院校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使得学校和企业很明晰自己的职责。

2.2 学校 医学技术类专业对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要求非常高,既要是专业对口,也要具备一定的规模;既要有较高的医疗水平,也要有相应指导老师。所以学校既要选聘合适的顶岗实习单位,满足教育教学要求,又要承担管理职能,确保学生顶岗实习顺利进行。

2.3 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一定要参与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并承担管理责任,特别要加强学生技能和生活安全等方面。

2.4 学生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肩负着学习和工作,既是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员工。对于实习生来讲,不但要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还必须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医疗卫生行业管理规定。

2.5 家长 家长一定要协助学校参与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心理上的一些问题。

3 医学技术类专业顶岗实习过程

医学技术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项目管理,包括学生实习之前启动教育管理、在顶岗实习中管理、顶岗实习后考核评价管理等阶段[2]。

3.1 学生顶岗实习之前启动教育管理 为了高效的组织医学技术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切实提高实践技能,实现毕业时的零距离上岗,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必须启动实习前教育,使其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一是要作好顶岗实习单位介绍,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二是要建立医学技术类专业顶岗实习前准入制度,通过系统地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和考核,让学生在顶岗实习前掌握一定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上常用的医学理论知识,保证了顶岗实习的质量,提升学生在顶岗实习基地的就业优势[3]。

3.2 实习单位中管理 顶岗实习单位应按照医学技术类专业实纲安排学生实习,有计划的进行分项实习和考核,并定期汇总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顶岗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应按大纲要求详细进行实习指导记录,组织和评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成绩并形成书面材料,提交学校。

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应协助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掌握学生实习期间安全,并进行学生实习过程考察[4]。

3.3 顶岗实习后考核评价管理 学校要在学生顶岗实习后组织考核评价,建立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考核、学校对实习学生的考核、学生对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考核体系[5]。

首先,顶岗实习单位应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素质表现、职业能力绩进行评定。其次,学校对实习学生的考核内容由校内指导实习教师组织评价,对学生顶岗实习是否履行学校相关规定(实习考勤),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实习周记和实结报告进行综合评定。最后,为了更好的组织医学技术类专业顶岗实习工作,学校要制定“学生对学校和顶岗实习单位的考核评价表”,掌握学生对学校和顶岗实习单位在学生实习、就业方面的满意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加强医学技术类专业顶岗实习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OL].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许建军.中职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践与研究《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4.

顶管技术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国内顶管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末,近年来,顶管施工技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施工工艺方面都突飞猛进,但普及应用还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顶管施工技术一般在地质条件为软土或无地下水的地区应用较多,市政排水管道因管径较大、埋设较深,若采用开挖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非新建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均优先考虑顶管施工。

一、顶管在排水管道施工中的特点

除此之外,顶管施工技术在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可以大大降低噪音、减少粉尘,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空气的破坏,是一项真正的无污染,高效率施工技术。将顶管技术的优点概括起来总共有以下几点:

1施工面从线,缩短成点,减少了对地面的损害面积,减少了占地面积。

2地面活动不会受到施工的影响,从而不会干扰到交通的正常运行。

3噪音很小,震动很低,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不会影响到管线的使用。

4顶管设计可以安装在很深的地下敷设管道中,它可以跨越铁路、公路和建筑物,降低排水建设中的工程造价。顶管设计的主要缺点,是它的施工技术很高,必须要有专业人员来对其进行操作,要非常详细的工程地质和地质勘探资料。

二、顶管施工在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

1.顶管施工平衡理论。

顶管施工的平衡理论分为三类即气压平衡、泥水平衡和土压平衡。气压平衡理论是在所顶进的管道中及挖掘面上都充满一定的空气,以空气的压力来平衡地下水的压力。泥水平衡理论是以含有一定量粘土的且具有一定相对密度的泥浆水充满掘进机的泥水舱,并对它施加一定的压力,以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的一种顶管施工理论。土压平衡理论是以掘进机土舱内泥土的压力来平衡掘进机所处土层的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的顶管理论。

2.顶管施工基本原理。

顶管施工就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其主要由工作坑和接收坑、洞口止水圈、顶管机、主顶装置、顶铁、基坑导轨、后座墙、推进用管及接口、输出装置、地面起吊装备、测量装置、注浆系统、中继站、照明通风设备等部分构成。

3.顶管施工及工艺。

目前,在顶管施工中通常使用两种施工方式即开放型和密封型。其中,开放性的普及度要低于密封型,其施工工艺主要分为三种即顶管泥水推进法、顶管土压式推进法和顶管泥浓式推进法。

1)顶管施工。在进行管道顶进施工前,首先要对所需设备进行统一检查,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的良好工作状态。在管道顶进施工过程中,只要完成对护壁上管孔的开凿工作就必须要将工具管及时的顶入土层当中,在工具管顶进过程中,每顶进 30cm 就要对工具管的位置进行测量。管道完全进入土层后进行顶进过程中,每顶进 100cm 就要进行一次位置测量。在工具管顶进的5~10m 范围内,正常偏差为 3mm 以内,若偏差过大则必须要进行纠偏后才能继续顶进。在整个顶管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顶管顶出洞口的环节。在穿墙管顶进过程中要采取深层水泥搅拌法来对穿墙管前方 2m 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加固,以保证穿墙管能够顺利顶出。为了方便顶管顶进,在顶管过程中可以采用触变泥浆施工法,在管道顶进的过程中压入泥浆来减少顶管顶进的阻力。在整个触变泥浆施工法当中每个环节都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来完成,采取先压浆后顶进,少量多次的原则,压浆泵应选用 L150 型号、压浆压力保持在 0.1~0.2MPa、泥浆质量配合比为“水:碱:膨润土=1:0.02:0.4”。顶进结束后用水泥浆置换泥浆来对顶管进行固定,进而保证顶管的稳定性。

2)顶管工艺。

a.泥水式推进法:此种工艺使用的是刀盘掘进机,以顶进速度平衡正面的压力,地下水压力是通过循环水得到平衡的。施工特点为:施工不间断、速度快,不要求进行地基改良和降水处理,地表沉降不明显。b.土压式推进法:此种工艺是通过在切削仓中注满混合材料来平衡正面土和地下水压力的。在推进施工中不需要使用输送设备,节省了一部分施工设备费用;顶管推进成本低,不需要整理泥浆。此工艺顶管掘进机通常使用多刀或单刀盘土压平衡掘进机。c.泥浓式推进法:此设备中使用的二次注浆处理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地层与设备之间的摩擦力,将顶管重点中的废弃物顺利排出,有效的提高了施工顺利度,在长距离顶管推进施工中适合使用。此工艺在处理地下土、砾石等废弃物时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处理,然后在将其送到地表进行处理。泥浓式推进法适用于除岩石地质之外的全部地质,适用性极强。

4.排水工程顶管施工管理

在排水工程顶管施工之前,应仔细勘测施工场地内部的全部地下管线,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还需要勘测施工所在地的地质条件,结合施工地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水平,设计合理的施工路线和施工工艺,在确保经济性的条件下,最大程度提高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由于顶管施工属于非开挖施工技术,应为其配备自动测量和纠偏的设备仪器,确保污水管顶管施工精确度,保证设计线路和施工线路是完全相符的。在顶管施工中,为保证校核简单、测量方面,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场地建立地上与地下的测量控制系统。避免地面受到施工的影响而出现沉降的现象,在施工通常使用土压平衡式封闭型施工工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排水管穿顶管这一环节中必须一次完成。同时,为将对地面的破坏降到最低,可以适当降低顶进的速度。顶管施工中的纠偏和测量需要使用全站仪和激光水准仪完成。通常情况下,应每 1m 测量一次,测量一次半节水管就需要相应的进行一次纠偏校核,在顶管施工过程中的高程需要使用激光水准仪进行校核和测量,确保顶进线路的深度和方向符合设计中的要求,工具头不允许超过 5mm方向偏差。在施工中的穿墙顶进环节中,需要先计算出建筑物四周和荷载承受力,以此作为依据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保证顶进施工操作可以顺利完成。排水管通常使用的是混凝土管,接口处使用的是氯丁橡胶和 F 型橡胶密封圈,并在接水管接头内部安装上水钢环。

5.顶管施工对土体扰动的影响及控制

顶管施工对土体的扰动则表现为顶管机对土体的挤压和松动、加载与卸载、孔隙水压上升与下降所引起土性的变异、地表隆起与下沉等。尤其在软粘土中顶进施工时,土体稍经扰动就会使其力学参数发生很大变化,且长期引起固结和次固结沉降。因此,有必要对顶管施工的扰动区及扰动土体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以便估计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危害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施工病害发生。 

5.1受扰动土体的应力状态变化

顶管法施工引起周围地层变形的内在原因是土体所处的天然静止平衡状态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其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使得土体经历了挤压、剪切、扭曲等复杂的应力路径。由于顶管机与衬砌的前进靠千斤顶的推力,因此只有千斤顶有足够的力量克服前进过程所遇到的各种阻力,才能不断往前顶进,同时该阻力又反作用土体,对土体产生附加应力,引起土体变形甚至破坏。

在顶进过程中因工具管的顶进挤压,工具管周围的土体受到顶进荷载的扰动。由于周围不同部位的土体受到的扰动程度不同,因此,受扰动土体相对于原始应力状态其应力变化也不同。

因此,为减小土体的固结变形,常在施工完成后二次注浆进行置换,以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减小地面沉降与土体变形。上面的分区只是在施工某一时刻根据其应力状态变化而化分的。实际上,随着工具管的不断顶进,土体先受挤压而隆起,后工具管通过时将卸载产生沉降,后期由于孔隙水压力消散而产生固结,土体的应力状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并不是单一的受到挤压或剪切荷载作用。

5.2顶管顶进中对地层变形进行控制

引起土体扰动的外荷载主要包括工具管与周围土层摩阻力产生的摩阻力、顶进正面阻力。当千斤顶总顶推力大于这些作用力产生附加正面推进力时,工具管前方土体将经历挤压加载,土体产生挤压变形。顶管顶进中对地层变形进行控制的要求

(1)根据顶进方法及顶管机的不同,制定开挖面的稳定技术措施、控制超挖量、确定压力平衡技术参数;

(2)采用触变泥浆进行注浆,及时填充管外壁与土体之间的间隙;

(3)控制顶力方向,发生偏差应及时纠偏;

(4)避免管节本身、管节接口、工作井洞口及顶管机尾部等部位的泥水渗漏,并确保管节接口端面完好。

五、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的排水量、排水管径对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顶管施工是排水管道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应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调整好泥水平衡压力和管壁摩擦力,参考国内外成功案例与进步思想,顶管技术进行改革。在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尽量将成本降到最低。施工中不断总结成熟的施工经验,并利用成熟的经验进行创新,为排水管顶管技术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顶管技术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由于顶管施工技术不需开挖地面,所以其能够穿越公路、铁路、河流,甚至在建筑物底下穿过,很适合运用到市政工程之中,是一种能够安全有效地保护环境的施工方法。

1.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1.1适用范围

(1)在城市的中心地区,或者商业繁华街道,以及在城市建设中遇到无法迁移或者不能进行大型开挖的文物古迹遗址的特殊地段,对不能进行开槽埋管、空中架线来实施作业施工时,一般采用管道直径在Φ80~Φ600mm之间的地下埋管工程可以使用顶管法施工。

(2)当敷设的城市污水管径大于Φ600mm时,若施工现场无法采用明沟开挖进行埋管施工而在管道沿线又没有其他的建筑物基础时,可以使用顶管法施工作业。

1.2顶管技术在市政管网建设中的应用

目前,在城市的管网施工中,许多城市都存在着道路反复开挖的现象,容易造成市区交通堵塞,困扰了市民生活,并缩短了路面的寿命。与道路配套的电讯、自来水、煤气、路灯、排水、城市坐标、候车亭、广告箱、电话亭、治安岗亭、路牌等都要进行反复拆建,无疑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以及对城市设施的破坏,城市在这些方面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管网建设中的应用主要包括:

(1)旧城改造过程中,由于以往铺设的各种管网相互交错,有很多管线的地下位置不明,原始资料不全或者丢失等因素,市政管网的铺设无法对地面进行有效开挖。

(2)城市架空线路遇到交通干线、繁华街道、铁路、江河或文物古迹的阻截时,需转入地下过渡。

(3)当污水管径较大(大于Φ600mm),而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受到限制,无法采用明沟开挖法来埋设施工管道。

2.顶管施工技术的效益特征

顶管敷设管道施工技术对于大中型管径的非开挖埋设特别适用,具有经济、安全、环保和高效的综合功能。采用该施工技术,既能够节约一定的征地拆迁费用,又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及对道路的阻塞,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种施工技术具有的优势包括:

(1)不需开挖地面,尤其是城市道路。

(2)不用拆迁征地,不会破坏地面建筑物。

(3)不影响正常的城市交通秩序。

(4)不破坏地表植被以及周边环境。

(5)施工过程不受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6)不影响管道的段差变形。

(7)省时、安全、高效,无建筑垃圾污染,综合造价低。

3.顶管技术施工要点分析

3.1现场踏勘及调查

定位测量后进行的现场踏勘及调查工作包括:

(1)观察现场人流和车流的情况以确定人流及车流的交通组织和路线,在路口设立交通导向牌以及高峰期安排人员指挥交通。

(2)摸查清楚附近的排水系统,并设计出最佳的排泥水线路,必要时应施工临时排水管道,以免污水横流。(3)对于施工现场的煤气、电力、通讯、供水、煤气等管道进行定位并标示出来,查看是否需要临时关停或搬迁。

(4)调查原有污水管道以及雨水渠箱等埋设较深的市政地下建筑物。

(5)对于附近的一些桥梁等构筑物应调查其桥台基础、间距及桩基深度,附近建筑物的基坑采取何种结构形式,以及是否采用喷锚结构施工,长度是否在顶管顶进轴线内。

3.2施工前技术准备可以要求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供顶管顶进路线的详细地质资料,并尽量了解土层的物理性质(颗粒组成、含水量大小、塑性指数及透水系数)、分布状况(分布范围和埋深厚度)、力学参数(内摩擦角、内粘聚力及标准贯入值)等。了解地下水状况及其变化规律如地下水水面标高、来源、及是否受潮汐的影响而变化等。若存在砂层则应搞清含砂量的多少及其砂的级配关系和细度情况;岩层则要搞清是否有裂隙发育;若是风化岩层则需搞清是否强风化、中风化或者弱风化,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是多少,属于砂岩还是粉沙质泥岩,是否为整体结构还是条片状结构等等。一般说来,现行业主及设计方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够详细,甚或截然不同,作为施工单位,必须要求业主补钻。在业主应承条件下我们也可以自己在顶进线路上补鉴别孔,或局部问题点补技术孔。3.3顶管线路确定及井位设计

顶进距离由设备条件及周边环境来综合确定。考虑到工作井造价比较昂贵,应尽量少一些工作井,最好安排往两个方向的顶进。由于现行的设计院设计管道大多都按明挖方式进行设计,经过现场调查后应尽量优化线路设计,避开不利于顶管的土层、并尽量让顶管线路避开建筑物及树木。最好在每个工作井或接收井设计检查井位。线路与周边结构物的距离设计应考虑到以后作检查井的方便及空间,尽量避免冲突。检查井的间距可按现行规范和设计单位研究进行适当的加长。若顶进深度范围内的土层较为复杂,应与设计部门进行协商考虑抬高或降低标高。3.4顶力及管材设计

顶力计算现行有很多方法和模型,但这些方法只能为定性分析和综合取值考虑。传统上顶力大小主要与土质和是否注浆有关,但实际上顶力的大小和很多因素有关,如采用设备的形式、采用管材形式、土层的变化情况、后靠背的刚度、是否有纠偏、工作井的形式、顶进速度、注浆的压力等。实践证明,现行主要采用整体三维模型和多参数系统来模拟顶管在顶进过程中各部分结构的受力情况。

关于管材设计,现行对管材的配筋量、砼的强度、端部的细部处理及钢筋布置都区别于承受纵向线荷载的排水管道,其一般可按照轴心受压柱的考虑来进行设计,但是注意到顶管需要进行纠偏处理的情况,必须考虑管道的偏心受压和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况,并预留一定的安全系数。3.5现场施工管理

在现场施工中,管线中经常带有污物或施工残留物,应及时进行清扫,否则会给阀门、仪表和设备带来严重的损害。管道在铺设前后都要进行清扫,焊一段清扫一段,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系统完成后的清扫工作量。清扫过后可对系统进行分段或这整体的打压,并检验系统的强度以及气密性。这里应尤其注意季节对于打压工作的影响,如在严寒地区,冬季一般只要打气压,而打水压容易造成管道内结冰,若打水压则一定要采取防冻措施。打气压必须对系统进行认真分析,并制定出打压方案,还要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4.结语顶管敷设管道施工技术在饱和或不稳定土层中以其最小的破坏及最大的保护环境等特点,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网施工中的难题,并在应对最恶劣的地下土壤条件时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便于针对任何复杂地形和交通布局的城市都能提出最经济、快速、准确且可靠的解决方案。因而,顶管技术的出现为加速旧城区的改造和创建都市的安宁环境造就了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顶管技术论文例8

1.概述

1.1城市地下管线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递信息、输送能源和排放废物的功能。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城市现代化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迅速,并且,当前其作用与功能越来越重要,城市中迫切需要兴建大量的新管线。如果采用传统的开挖施工技术,则不仅经济负担大,而且对社会和环境都具有不利的影响。所以,为了保护城市的道路,我们应该尽量采用非开挖技术。根据相关报道,在新铺设的管线中,我国采用非开挖技术的管路比例比美国要低很多,所以,非开挖管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这需要引起我们相关部门的重视。

1.2顶管技术

1.2.1顶管技术的优点

顶管技术并不需要开槽铺设管道,是非开挖施工方法中的一项。它用一种硬制管道在土层下面穿过以形成给排水或者其他作用的设施。该项技术的使用时间较早,优点多,例如:(1)施工精度高;(2)综合成本低:只需要排除地下土层中的土体,使工期缩短、工程量减少;(3)对环境的破环小:能使周围建筑设施保持其功能,不被破坏;(4)可穿越障碍物等。正是凭借这些优点,顶管技术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当前,它已经被应用在污水管道的铺设、天然气管道、雨水管道、自来水工程等多项民生工程中,消除了以往开挖技术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1.2.2顶管技术的缺陷

因为顶管技术常被应用于地下的隐蔽性工程中,隐蔽性工程的复杂程度是难以预料的,所以,顶管技术也就有了复杂性和多边性的特点。并且,顶管技术的安全隐患大,在施工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若是失败了,则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我国的顶管技术比其他国家起步晚,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顶管技术的研究。

1.2.3研究顶管技术的意义

我国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地下管道体系,为了避免与现有管道的冲突,未来管道的埋设深度必然将越来越大,这就更加彰显了顶管施工的优势。并且,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所以,也逐渐加大了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加强对顶管技术的研究能够改进和完善顶管技术,提高设管道施工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提高管道的利用率,减少经济损失,同时能够使工程更加科学、规范,所以,加强对顶管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顶管工程的关键技术分析

2.1顶进管的选择

顶进管一般选用的是钢筋砼管,应该依据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来对钢筋砼管进行规格设计、配筋和应力验算。(1)选择顶进管的直径:应该根据工程的性质来确定顶进管的内经,根据载荷来确定顶进管的壁厚,进而确定了钢筋砼管的外径。一般,管的内径要大于500mm。(2)选择顶进管的长度:顶进管的长度能影响过程的可控性和经济性。若使用较长的管,则可以使装管的次数减少,但是,若是偏离了原定路线,则较长的管恢复正确路线比短管要困难的多。并且,长管带来的相应的挖坑、支护、修复等的费用也会相应的增加。一般情况下,管的长短要根据管的外直径来确定,若长径比小于1.10时,则为短管;若长径比等于1.15时,则为标准管;若长径比大于2.10时,则为长管。

2.2顶管施工的前期准备

顶管施工的前期准备包括现场平面的布置和土体的加固。

(1)现场平面的布置:现场平面的布置包括多方面的布置,例如:起重设备、管片堆场、拌浆材料堆场、注水系统等,要在始发工作井内安装发射架、顶管机、反力架等顶进设备,并且,要注意在工作井边侧设置好下井扶梯。

(2)土体的加固:必须要保证安全性,所以在顶管机进出洞处和后靠处都要注重对土体的加固,可以通过设置 高压旋喷桩来达到加固的目的。并且,要在工作井中安装止水装置,这样才能防止泥水流失和所压注的触变泥浆的流失。

2.3顶管施工的工艺

顶管施工是指利用顶进设备将预制构造物顶入路基,从而形成立体交叉通道或者涵洞的施工方法。顶管施工的工艺过程包括:(1)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在确定的管段间设置;(2)推进钢筋混凝土管:在工作井中安装推力设备,利用其将顶管机头推入土中,进而,在机头的导向下,向前推进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管;(3)铺设管道。

2.3.1顶管井的设计

顶管井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工作井和接收井。顶管井一般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工作井有单孔井和单排孔井两种结构形式。单孔井的形状为圆形、正方形和矩形等,而单排孔井的结构多为矩形。并且,这些不同形状的顶管井的受力能力不同,其中,圆形最高,矩形最低。

2.3.2顶管的施工工序

顶管的施工工序包括穿墙、顶管出洞、注浆减阻和顶管纠偏。

(1)穿墙:穿墙时应该注意,为了保证阻水、挡土的作用,要在穿墙的管内注入纸筋粘土或者低强度的水泥粘土;为了保证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要在穿墙管的外侧进行注浆固结。并且要注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测和分析,并且制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2)顶管出洞:这是顶管技术中的关键工序,并且也容易发生事故。在此工序中,为了防止管线的偏斜,要进行工具管的调零;为了避免下跌,要在工具管出洞前预先设定一个初始角;为了弥补下跌,要立即用主顶油缸进行纠偏。

(3)注浆减阻:这是顶管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注浆减租主要的作用是减少地面的沉降、减少顶进阻力。它是通过压管道周围空隙,从而形成一道泥浆的保护套,从而对地层起到支撑作用。注浆工序一般应用于长距离的顶管施工工程中,它先是对机头的尾部压浆,然后在中间适当位置进行跟踪补浆。

(4)顶管纠偏:顶管的纠偏工作是指利用千斤顶组改变机头端面的方向,进而减少机头偏离设计轴线的偏差。若管道偏左,则对千斤顶进行左伸右缩的处理,若管道偏右,则对千斤顶进行右伸左缩的处理。

2.4膨润土在疏松土层中的应用

粘性小的疏松土层极不稳定。此时,添加膨润土就能提高其支承作用。为了使支承作用显著,要注意准确掌握膨润土悬浮液在沙砾中的特性,对于孔隙横断面小的细粒土层,适于采用低流限的悬浮液,反之,孔隙横断面大的粗粒土层需要采用高流限的悬浮液。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场合来选择不同的压浆方式:有时需要均匀压浆,有时则需要分段压浆。

结语:加强对顶管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究了顶出管的选择、顶管施工前期准备、顶管施工工艺、膨润土的使用等施工要点,相关专业人员应该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并且探究新的方面,以保证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顶管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贺昆海. 顶管工程关键技术及其实施的风险分析与应用[D]. 湖南大学,2012.

顶管技术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开展,城市道路排水工程的建设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道路排水工程作为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不仅关系整个城市的交通能否畅通运行,更直接影响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目前,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排水管顶管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以及完善,它所应用的领域也在大大的扩展,并且在顶管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非开挖施工的技术。然而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作为道路排水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近些年,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顶管施工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由于现代化城市道路排水工程建设的规模性以及复杂性,使现有的顶管施工技术很难满足施工要求。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就道路排水工程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展开分析,希望本文的提出,能够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准确把握工程施工要点,为建设高质量的城市道路排水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2、市政道路污水管顶管施工概述

2.1、顶管施工技术简介

作为非开挖施工技术之一的顶管施工技术,其具有施工安全性能好、施工场地小、施工速度快、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污水施工中。但是,它也存在一部分缺点,例如工程造价高、施工周期长等。顶管施工工艺具有多样性,其施工技术发展已趋于成熟。

(1)工作原理:顶管施工技术属于非开挖技术,可以在不开挖路面的条件下进行施工,主要施工方式是在路面垂直上方挖一个工作井,将高压液千斤顶或钢制管道压进地下。污水管施工主要使用主顶油缸和管道间中继站等动力源将其压入地质层,污水管道随着顶管顶进设备进入到地层后方可开始顶管埋设。

(2)顶管施工平衡理论:顶管施工的平衡理论分为三类即气压平衡、泥水平衡和土压平衡。顶管施工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施工技术适用性,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按照施工区域地质、设计要求和施工环境情况,选择顶管机、施工工艺和辅助设备,确保电管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在顶管施工中使用的工具管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因此在选择工具管时应保证材质和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目前,在顶管施工中通常使用钢管砼管,其具有承受土体压力大、耐腐蚀性强的优点,保证了施工进度。

2.2、顶管施工工艺及流程。

就目前来讲,我国常采用的顶管施工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开放型顶管施工方式以及密封型顶管施工方式。其中,密封型顶管施工方式是应用的最为广泛的,密封型顶管施工技术又可以细分为泥水式推进法、泥浓式推进法以及土压式推进法。下面就密封型顶管施工技术的三种推进法进行介绍。

(1)泥水式推进法:该工艺采用刀盘掘进机,以科学合理的顶进速度平衡正面压力,通过循环水压力去平衡地下水压力。其施工特点为:施工速度较快,施工操作不间断,不要求进行降水处理或地基改良,地表沉降不明显。如图1为泥水式推进法施工工艺示意图。

图1 泥水式推进法施工工艺示意图

(2)土压式推进法。该方法主要是采用向工作间的切削仓内注入一定比例的混合材料,使其充满整个泥仓的方法来平衡正面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施工推进中并不需要泥浆泵等输送混合材料的设备,整套施工推进机器造价低廉;不需要对泥浆进行处理,整体推进顶管施工的成本较低。土压式推进工法选用的顶管掘进机一般为单刀或多刀盘土压平衡掘进机。土压式推进工法适用的施工管径一般在Φ1000~3000mm之间。如图2为土压式推进法施工工艺示意图。

图2土压式推进法施工工艺示意图

(3)泥浓式推进法:该工艺采用的二次注浆处理技术可以减少设备与地层间的摩擦力,将粒径为顶管管径1/3的废弃物顺利排出,提高了施工的顺利度,适用于长距离顶管推进施工。该工艺处理地下的砾石、土等废弃物时先进行分类处理,再通过不同的方式运送到地表上进行处理。泥浓式推进法适用于除了岩石地质外的任何其它地质,适用性很高。其使用的管径一般为Φ700~2200mm,施工流程为:开挖工作坑制作砼管组装砼管顶进油泵出泥贯通管道卸工具管建检查井回填。如图3为泥浓式推进法施工工艺示意图。

图 3 泥浓式推进法施工工艺示意图

3、道路排水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

3.1、在污水管顶管施工的前期,应做好以下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1)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施工管道直径、地下水位以及附近各种建筑设施的排布情况进行仔细勘察,根据勘察结果制定出科学的顶管施工方案;(2)根据道路排水工程的性质以及管道的受力情况,确定管道的内外直径以及各种材料的强度要求,此外,还应根据具体选择的顶管施工工艺确定顶管的合理长度;(3)通过计算,选好施工中可能涉及到的施工设备如高压油泵、运土设备以及千斤顶等。

3.2、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应做好顶管接收井以及工作井的制作。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选用刚度大、抗渗性好、工期短以及施工简便的施工方法,控制好搅拌桩垂直度以及间距(如两个搅拌桩的间距应控制在0.2-0.3m之间,垂直度应小于1.0%)。接收井以及工作井应该采用人工开发的方式,每开挖0.8-1.0m就做相应高度的护壁。除了需要在井底打木桩加固外,还需及时封闭井底。为降低顶进过程中泥浆产生的阻力,宜采用触变泥浆减阻工艺,这能够有效减少由于阻力过大而造成施工中断事故的发生。在顶管出洞的时候,应该在接收井的出洞混凝土墙处安装顶管出洞止水圈,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防止机头出洞后发生下沉现象,应该在洞口外1.5m范围内压密注浆;最后,为保证管线轴线平顺以及顶管施工的顺利进行,应该做好接收井和工作井的监控测量、设备安装时轴线的定位、顶进过程中管道轴线的定位工作。

4、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污水管顶管施工管理

进行排水工程顶管施工前应该详细勘测施工场地内的所有地下管线,做好详细的记录,同时,还应该勘测施工所在场地内的地质条件,结合当地的排水管顶管施工的技术水平,设计科学合理的顶管施工工艺和施工路线,在保证经济性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的质量和进度。由于顶管施工是一项非开挖施工技术,一定要配有自动纠偏和测量的仪器设备,保证排水管顶管施工的精确度,保证实际施工线路和设计线路相符。顶管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操作人员视线清晰、测量方便和校核简单,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区域建立完善的地下与地上测量控制系统。为了避免地面受施工影响出现明显的沉降,市政道路顶管施工一般采用土压平衡式封闭型施工工艺。需要注意的是,排水管穿越顶管这一环节的施工操作一定要一次性完成,推进角度要科学合理,同时,为了减少对地面的破坏,可以降低顶进速度。顶管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和纠偏要通过激光水准仪和全站仪完成。一般情况下,测量频率为1m/次,每测量半节排水管进行一次纠偏校核,顶管施工中的高程采用激光水准仪进行测量和校核,保证顶进线路的方向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工具头不能出现超过5mm的方向偏差。进行穿墙顶进施工时,要先计算建筑物的荷载和四周的承压力,以其作为依据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确保顶进施工操作的顺利度。排水管一般选用混凝土管,其接口处采用F型橡胶密封圈和氯丁橡胶楔形胶圈,并将水钢环安装在接水管接头内。

5、结束语

总之,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的排水量也随之不断的增长,污水排水管径的不断加大,对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顶管施工是排水管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应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调整好泥水平衡压力和管壁摩擦力,参考国内外成功案例与进步思想,顶管技术进行改革。随着我国工程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道路排水工程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它们在我国城市道路排水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降低了城市道路、管网以及构筑物之间的不良影响,解决了管道埋设过程中的管道破坏以及堵塞问题;最后,由于污水对排水管道材料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开发高耐久性的排水管材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在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尽量将成本降到最低。施工人员应学会在施工中总结成熟的施工经验,并利用成熟的经验进行创新,为排水管顶管技术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张凤青:《探讨城市污水顶管施工技术要点与控制》,《科技论坛》,2012年22期

顶管技术论文例10

作者简介:苏宏志(1973-),男,陕西扶风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工程学院,副教授。(陕西?咸阳?7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SGH1032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115-02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前五学期以文化课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及校内实训为主,第六学期在企业操作岗位上真刀真枪地磨练,使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融会贯通,实践技能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得以提升,进而形成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运作,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完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事实上,不少学校的顶岗实习被异化成简单劳动或初级打工,对顶岗实习过程疏于管理和指导,甚至出现学校与接纳实习的企业两不管的“放羊”状态。实践证明,顶岗实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对它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学校对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不够完善

对顶岗实习教学环节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顶岗实习是一个走过场的环节,学生一旦“进厂实习”,学校就“卸了担子”,不用再去操心,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即可万事大吉,放松了管理。事实上,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同时又是企业的员工,因而学校应与接纳实习的企业及时沟通,加强管理,学校绝对不能懈怠,不负责任。

对顶岗实习单位选择缺乏专业性。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学生到实习现场参与一定的实际工作,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获取独立工作的能力,在专业技术方面得到全面锻炼。所以在联系顶岗实习企业时必须对实习单位条件、实习环境、内容能否到达实践教学的要求严格把关。那种认为能联系上一个顶岗实习企业已经很不错了、饥不择食的做法不但达不到学校设计的教学目的,还会使学生对实习失去兴趣,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

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监管缺失。顶岗实习单位的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学校统一安排,二是学生自己找单位。学校统一联系顶岗实习企业好于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这是因为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条件差,地点分散,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点或者是远程指导,并不能很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通过自主落实实习单位的学生根本没有到实习单位报到,最后通过各种不正当关系获得了实习证明资料,使顶岗实习徒有其名,质量无从谈起。

2.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指导不力

大部分企业以“准员工”的身份招收实习生后,常常只是安排两周时间岗前培训,然后将学生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开始从事生产劳动。企业只关注他们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产值,而对于他们业务学习、技能提升、思想生活等方面问题却无人问津。企业为了保障自身运转及利益,不可能让大批学生进行轮岗,把他们长期安排到流水线上做操作工,这样一来学生觉得顶岗实习是白白浪费时间,学不到什么。而学校迫于难找实习单位,只能被动接受企业的安排,明知学生成年累月做“流水”根本学不到技能却无可奈何,最终伤害了学生。

3.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严重缺失

学生对顶岗实习期望值过高,不愿从事简单的生产。对企业待遇斤斤计较,尤其是同工种津贴待遇与工人差距较大时,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对工作失去兴趣,表现在实习中工作不积极、不配合等。其次是顶岗实习期间游山玩水,追求安逸的生活,怕吃苦,眼高手低,面对艰苦的实习条件和环境不是迎难而上,而是知难而退。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企业方面的实际状况,稍不随意就要求企业调岗,达不到自己目的就离岗返校等。

二、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

1.有条件地选择顶岗实习单位,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我院牵头组织的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和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数控及自动化分会为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选择提供了良好的企业资源。我们选择了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高、技术力量较强、生产任务较饱满的名牌大中型企业和有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数控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的单位。在第五学期一开始就邀请这些企业到学校召开校企见面会,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或顶岗实习协议,对优秀学生企业优先签订就业协议,对一般学生先签订顶岗协议,然后通过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决定是否签订就业协议。对签订协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安排校内上岗前培训,这样使学生在校实习期间就能得到与未来的工作岗位一致的实践培训机会,使学生尽快适应顶岗实习。而对多次面试被淘汰的学生,学校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重新推荐合适的顶岗实习单位。

2.优化顶岗实习内容,制订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顶岗实习之所以处于放任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少顶岗实习教学实施方案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实习过程中没有具体的岗位职业要求,缺少明确的技能、知识、素质教学目标,顶岗实习中工学相脱离,学生把自己当成普通员工,只知道工作,不知道学习。工余时间学生无所事事,放任自流。针对这种情况,我院数控技术专业首先明确了学生顶岗实习岗位是数控设备操作岗位或其他相关岗位。学院指导教师与企业一起研究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和实习期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并对顶岗实习岗位特点及每个岗位技能、知识、素养(安全、操作规程等)提出具体的要求。有了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从而改变了学生顶岗实习中只做不学的现状,实现了工与学的有机结合。

3.顶岗实习应由校企联合指导,强调学院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中的管理责任

顶岗实习应由校企联合指导。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主要以技能指导为主。学院指导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应该担负起更多监督和管理职责,他们要和企业协商妥善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内容、场合、方式;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或毕业设计项目进入实习岗位,避免学生到流水线上当操作工;监督学生严格按照实习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顶岗实习学习任务;定期到学生工作岗位了解情况,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不断掌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4.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

顶岗实习严重地冲击着传统校内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方式。那种封闭式、脱离实际、空对空的毕业设计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为此,我院从2010年开始就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结合毕业设计教学工作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毕业设计(论文)课题通常由企业指导教师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提出,也可由实习学生在参加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后,根据专业兴趣和职业发展及顶岗实习内容提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内容应以企业行业面对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以企业兼职教师指导为主、学院专业教师为辅双方共同指导。这样一来吸纳了校企双方的优势,利用了校企双方在人力、课题选择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了“1+1﹥2”的效应。

5.加强“校中厂”和实训基地建设,破解实习岗位不足的难题

所谓“校中厂”顶岗实习模式,就是利用校办工厂和实训基地设备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顶岗实习岗位,完成企业一部分生产任务。我院校办工厂在国内同类院校规模最大,能同时容纳400名学生实习,生产的数控磨床系列产品销往国内外各地。最近几年学院又重点加大了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投入建设,先后购置了电火花加工、线切割、数控车削中心、数控多轴加工等设备,能同时提供四个班学生实习。充分利用校办工厂和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设备资源优势,与华星无线电器材厂合作,为该厂完成了固定导轨零件的加工生产任务。利用数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高档4轴、5轴数控加工设备以及师资力量为企业及时完成生产任务提供了帮助,取得了企业的充分信任。今年初该企业又明确提出派出技术人员并提供刀具和专用夹具与学院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合作加工特殊零件和异形零件。通过“校中厂”和实训基地解决了企业人力资源和高精度设备严重不足的问题,同时又破解了学生在校期间顶岗实习的难题,达到了校企合作双赢的目的。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和企业有各自的目标。高职院校以育人为主,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高职教育要求学生必须走出校门,到企业去顶岗实习参加生产,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技能,形成职业能力。高职教育在不断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同时能为企业产生最大利润。不同的目标会使二者在结合中出现偏差。如何解决高职教育顶岗实习中企业以利润为中心和学校以育人为宗旨这对矛盾,达到双赢,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建设人才,值得加倍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顶管技术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借助于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开展地下过街通道项目建设不必对施工区域内既有地下管线进行搬迁处理,整个施工区域所处地面道路的既有机构也不会发生破坏,这也就确保了地下过街通道建设过程中现有道路交通的持续且稳定运行。整个施工作业均开展与道路面以下,对周边环境及建筑装置的施工期间影响比较小。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借助于现阶段较为先进的土压平衡顶管装置,整个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噪音大幅度降低,且地下管线的变形与施工作业地面沉降问题均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其做详细分析。

一、地下过街通道建设工程项目基本情况分析

以笔者参建的南京洪武路过街通道为例---洪武路地下过街通道工程地处南京市中山东路洪武路交叉口位于南京最繁华的新街口商业街区,人车流量大。为缓解该路通压力,形成人车分流,建设地下人行过街通道。本工程由1条南北向主通道、2条东西向副通道及8个地面出口组成;2条东西向副通道及出入口采用明挖法施工。南北向主通道需下穿交通量极大的中山东路且上穿已建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上、下行线),因此不能开挖施工,经论证比选采用矩形顶管法施工建设。整个地下过街通道建设工程项目剖面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见图1)。顶管结构全部采用预制矩形钢筋砼管节,管节砼强度为C50,抗渗等级为S8,外形尺寸为6m×4m,管壁厚为0.5m,长度为1.5m,单节重约33.7t。本工程总计需要管节29节,包括28节标准节和1节特殊节。管节两端分别预埋钢套环和钢环,管节内还预留对称压浆孔、起吊孔及翻身孔。管节接口采用“F”型承插式,接缝防水装置采用锯齿型止水圈和双组分聚硫密封膏,充分防止管节结合部的渗漏水。

图1:地下过街通道建设工程项目剖面结构示意图

二、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分析

下图(见图2)即为本工程中矩形顶管施工管节顶进施工平面示意图。在顶管施工过程当中,现场工作人员应当重点关注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出洞段顶进施工工作以及正常段顶进施工工作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笔者现针对以上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图2:矩形顶管施工管节顶进施工平面示意图

(一)矩形顶管顶进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分析:首先应当确保矩形顶管施工前期相应用水、用电及照明设备的正常使用,确保整个顶进施工全过程中的设备材料已处于充裕备齐状态,与此同时确保井上及井下工作面测量控制网性能问题;其次应当确保井下准备工作的完善性,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考虑到本工程管节与洞圈位置存在10cm左右的建筑空隙,为防止顶进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应当在施工前于洞圈安装帘布橡胶板密封洞圈,确保帘布橡胶板密封性能的稳定性;②.确保基座安装的稳固性,防止其在矩形顶管顶进过程中出现沉降、变形或是位移问题。基座安装过程中敷设轨道应当与矩形顶管顶进轴线始终保持相对平行状态且将导轨高程偏差参数严格控制在3mm参数范围之内;③.在矩形顶管机头的吊装下井作业过程当中本工程采取两段式的吊装作业,且借助于(7m×2.2m×0.43m)四块钢制路基箱的敷设降低吊装下井过程中吊车对地面的压强作用力。最后应当在顶管施工前期针对全体参与项目施工建设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关键岗位应当进行系统且全面的岗位培训,考核上岗。

(二)矩形顶管出洞段顶进施工工作分析:本工程中划定顶管机装置出动圈至顶管机切口距工作井6m参数范围之内为出洞段。顶进施工过程当中应当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封门形式:始发井围护为Ø850SMW工法桩,砼挡墙内预埋钢洞圈,SMW工法桩即为工作井的洞圈封门,顶管的出洞过程即为搅拌桩内拔除H型钢和顶管机头经过出洞段加固区并进入原状土体的过程。为提高进出洞加固区土体的自立能力,在洞门外分别设置2排Ø80@600毛竹,增加加固区土体的自立能力,保证在型钢拔除后机头未靠上加固土之前不发生向坑内的坍塌;②.H型钢起拔作业分析:H型钢拔除按由一边向另一边一次拔除的原则进行。起拔时,起重吊装人员应配合默契,保证H型钢拔出时迅速和安全;③.顶进施工作业分析:顶管机进入原状土后,为防止机头“磕头”,拉紧机头和前三节管节之间的拉杆螺丝,同时适当提高顶进速度,使正面土压力稍大于理论计算值,以减少对正面土体的扰动及出现地面沉降。

(三)矩形顶管正常段顶进施工工作分析:正常段顶进施工过程当中除需要针对顶进轴线进行密切控制以外,还应当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地面沉降控制分析:在顶进过程中,应合理控制顶进速度,保证连续均衡施工,避免出现长时间搁置情况;不断根据反馈数据进行土压力设定值调整,使之达到最佳状态;严格控制出土量,防止欠挖或超挖;②.压降管路布置分析:压浆系统分为二个独立的子系统。一路为了改良土体的流塑性,对机头内及螺旋机内的土体进行注浆。另一路则是为了形成减摩泥浆套,而对管节外进行注浆;③.管节压浆施工作业分析: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按压浆操作规程施工,在顶进时应及时压注触变泥浆,充填顶进时所形成的建筑空隙,在管节四周形成一泥浆套,减少顶进阻力和地表沉降。压浆时必须遵循“先压后顶、随顶随压、及时补浆”的原则,以此种方式确保压浆作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三、结束语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持续发展的背景作用之下,城市重要路段的人流量及车流量均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增长趋势,结合对人车分流,缓解重要路段交通拥堵问题考虑,地下过街通道的建设及其应用无疑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地方式之一。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合理解决了地下过节通道建设过程中与地下管线的交互性问题,有着较为显著的综合性优势,是对传统意义上的明挖顺作法的有效改进与完善。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在地下过街通道建设中的相关应用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引起各方关注。

参考文献:

[1] 鲍永亮.郑七振.王娟等.上海软土地层地下通道矩形顶管施工技术. [J].铁道建筑.2009.(09).68-70.

[2] 李淑海.张志勇.王中兵等.复杂环境中的地下暗埋箱涵拉顶式施工技术与应用. [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37.(07).66-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