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超高效学习方法

超高效学习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16 10:11:06

超高效学习方法

超高效学习方法例1

关键词:医学;超声影像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131-02

随着医学超声影像技术不断的发展,超声造影、三维超声、弹性成像、腔内超声、介入超声、超声靶向诊断与治疗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超声影像成为一种全新的诊疗学科,与外科学、肿瘤学、微创医学等学科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临床对超声检查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以及诊断范畴拓宽,导致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大幅上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医学超声影像技术发展和专业学科的发展,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这是从事超声影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

一、改善超声影像学教学方法

医学超声影像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可采用教授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启发、实习等多种方法,以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过去多采用教师教授为主的方法,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超声影像学内容学生不易接受难于理解,学习兴趣不高;当前以案例教学、研讨互动、情景模拟等方法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医学超声影像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包含各系统、器官的理论基础和超声图像的识别,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其内在联系,不能认为课程标准要求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学生初次接触超声图像,很难把超声图像与解剖图像之间进行联系,可视化超声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超声图像与解剖图像之间进行概念转换,建立人体器官解剖断面图像与超声图像间的立体思维概念,改变单纯平面思维概念,帮助学生加强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转变。为了真正体现医学超声影像学的教学特点,不断的丰富超声影像图库,插入大量的典型超声声像图、对比结构解剖图,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插入简短的三维超声动态图像。因此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生动,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形象的、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内容。

医学超声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有丰富临床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学生一对一互动操作练习,通过自身练习来体会和学习正常声像图。对于异常超声声像图的学习,我们建立了超声图像库和可视化超声实践教学软件系统,组成超声诊断典型病例的声像图资料库,所选病例图片均按疾病分为心脏及血管、腹部、妇产、小器官等,充分利用学生第3年学习的时机,由带教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软件系统调阅并查获感兴趣的病例,用于W生示教。

二、改进超声影像学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来评价,首先我们应明确评价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检验教学效果,制定评判标准,结合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成果),按照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评价、同事评价、教师自评、专家评价、领导评价等多种方式,采用纸笔评价或网络评价。对于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过去多采用理论课考核成绩占100%,现使用考核形式为期末理论笔试考核成绩占70%,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占30%,包括上机动手操作、典型病例思考与分析、以及检查报告的书写完整性和规范性。

三、转变教学模式

常见教学模式类型有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高度集中型、以教育教学民主为中心的温和型、以学生为中心的松散放任型、以程序模式为主的管理型。医学超声影像学理论课内容抽象,学生不容易听懂,对超声图片的理解难度大,所以需要将超声图像与解剖图像之间进行概念转换,建立人体器官解剖断面图像与超声图像间的立体思维概念,我们通常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高度集中型结合以教育教学民主为中心的温和型融合教学模式。

过去采取“4+1”的教学模式,即前四年公共课、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教学,最后一年进行实习。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学校总体培养方案,为使医学超声影像学教学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及本学科教学实践,安排第七学期学生在接受理论课学习的同时,穿插性的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并专门配置超声诊断仪用于教学,老师可以一对一的进行教学演示和指导,学生可以随时亲自动手操作,从而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更加密切。

在第八、期实践教学实习,比传统实践教学安排提前一个学期,不仅体现了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临床的理念,又避免了学生考研、就业等社会因素对实习的影响,第十学期采取个性化强化培养,使学生能力和素质进一步提高。

四、加强师资建设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师资是关键。师资力量建设应满足学科发展建设的需要;满足专业和专业特色凝练的需要;满足科研工作上水平的需要;满足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师资力量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我们师资力量薄弱,仅2―3名理论课教师,现师资队伍不断强大、结构更加完善合理。

1.加强理论课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积极引进超声医学高学历人才,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积极加强对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不仅具有扎实的超声医学知识,及时掌握超声医学的新技术、新方法,还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同时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乐于奉献、忠于职守、严谨求实、率先垂范,创造性地做好教学工作,充当教育教学改革的中流砥柱。

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分实验室和医院,医院工作的重点仍然是临床工作,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沟通和交流,提高实践教学基地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源,努力提高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的效果。

总之,医学超声影像学现按照各系统疾病来介绍相关影像检查技术。医学超声影像学科已开始按照系统划分亚专业组,这不仅可提高临床诊断水平,还将为医学影像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游岚岚,朱小虎,查晓霞,等.医学影像专业超声医学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论坛,2011,8(11).

[2]李颖嘉,文戈,严静东,等.网络环境下超声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5).

超高效学习方法例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131-02

随着医学超声影像技术不断的发展,超声造影、三维超声、弹性成像、腔内超声、介入超声、超声靶向诊断与治疗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超声影像成为一种全新的诊疗学科,与外科学、肿瘤学、微创医学等学科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临床对超声检查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以及诊断范畴拓宽,导致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大幅上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医学超声影像技术发展和专业学科的发展,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这是从事超声影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

一、改善超声影像学教学方法

医学超声影像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可采用教授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启发、实习等多种方法,以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过去多采用教师教授为主的方法,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超声影像学内容学生不易接受难于理解,学习兴趣不高;当前以案例教学、研讨互动、情景模拟等方法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医学超声影像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包含各系统、器官的理论基础和超声图像的识别,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其内在联系,不能认为课程标准要求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学生初次接触超声图像,很难把超声图像与解剖图像之间进行联系,可视化超声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超声图像与解剖图像之间进行概念转换,建立人体器官解剖断面图像与超声图像间的立体思维概念,改变单纯平面思维概念,帮助学生加强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转变。为了真正体现医学超声影像学的教学特点,不断的丰富超声影像图库,插入大量的典型超声声像图、对比结构解剖图,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插入简短的三维超声动态图像。因此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生动,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形象的、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内容。

医学超声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有丰富临床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学生一对一互动操作练习,通过自身练习来体会和学习正常声像图。对于异常超声声像图的学习,我们建立了超声图像库和可视化超声实践教学软件系统,组成超声诊断典型病例的声像图资料库,所选病例图片均按疾病分为心脏及血管、腹部、妇产、小器官等,充分利用学生第3年学习的时机,由带教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软件系统调阅并查获感兴趣的病例,用于�W生示教。

二、改进超声影像学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来评价,首先我们应明确评价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检验教学效果,制定评判标准,结合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成果),按照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评价、同事评价、教师自评、专家评价、领导评价等多种方式,采用纸笔评价或网络评价。对于医学超声影像学课程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过去多采用理论课考核成绩占100%,现使用考核形式为期末理论笔试考核成绩占70%,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占30%,包括上机动手操作、典型病例思考与分析、以及检查报告的书写完整性和规范性。

三、转变教学模式

常见教学模式类型有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高度集中型、以教育教学民主为中心的温和型、以学生为中心的松散放任型、以程序模式为主的管理型。医学超声影像学理论课内容抽象,学生不容易听懂,对超声图片的理解难度大,所以需要将超声图像与解剖图像之间进行概念转换,建立人体器官解剖断面图像与超声图像间的立体思维概念,我们通常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高度集中型结合以教育教学民主为中心的温和型融合教学模式。

过去采取“4+1”的教学模式,即前四年公共课、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教学,最后一年进行实习。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学校总体培养方案,为使医学超声影像学教学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及本学科教学实践,安排第七学期学生在接受理论课学习的同时,穿插性的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并专门配置超声诊断仪用于教学,老师可以一对一的进行教学演示和指导,学生可以随时亲自动手操作,从而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更加密切。

在第八、九学期实践教学实习,比传统实践教学安排提前一个学期,不仅体现了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临床的理念,又避免了学生考研、就业等社会因素对实习的影响,第十学期采取个性化强化培养,使学生能力和素质进一步提高。

四、加强师资建设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师资是关键。师资力量建设应满足学科发展建设的需要;满足专业和专业特色凝练的需要;满足科研工作上水平的需要;满足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师资力量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我们师资力量薄弱,仅2―3名理论课教师,现师资队伍不断强大、结构更加完善合理。

1.加强理论课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积极引进超声医学高学历人才,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积极加强对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不仅具有扎实的超声医学知识,及时掌握超声医学的新技术、新方法,还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同时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乐于奉献、忠于职守、严谨求实、率先垂范,创造性地做好教学工作,充当教育教学改革的中流砥柱。

超高效学习方法例3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152102210339)、河南省教育厅基础前沿研究(15A180056)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53-01

一、目前超声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超声医学是影像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等专业也有超声医学的相关内容,它是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影像诊断技术。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超声诊断已成为常规诊断手段,但根据我们对一些医学高校相关课程的调查了解,发现超声医学在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进行改革,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教材内容滞后,介绍新知识的教材比如三维重建、介入治疗超声等新技术的较少。

2.超声医学相关课程学时较少,有的院校影像技术专业超声医学课时比例仅占总专业课10%左右,一本四百多页超声医学课本仅有48学时,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同时课程设置也较少,目前广泛开展的课程仅有医学影像设备学、超声诊断学等。

3.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单一,大都是满堂灌,考核重知识轻能力,动手能力不足训练方面缺乏,学生操作技能还有待提高。

二、超医学教学改革措施

以上现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学校和附属医院相关专业教师从积极转变学生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设备开展教学,狠抓实践教学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丰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1.完善课程设置

完善的课程设置是超声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应加强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电子技术等与现代医学影像学关系密切的教学,以上知识若欠缺,对超声医学专业课学习影响较大,超声中常见同病异征,单纯依靠超声知识在很难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必须附加实验室检查结果加以鉴别。将来超声仪器可能会向微型、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所以加强学生的医学物理学、电子学学习非常重要。

2.利用先进超声设备开展教学

在超声医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超声典型图像信息系统进行教学 。把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典型病例图像进行保存 ,积累各系统有价值的超声影像资料,充分利用学生在医院进行见习时机,让他们通过工作站调阅并查获感兴趣的病例,并进行系统学习,促进学生把超声检查知识与临 床 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建立影像教学网络教室,利用网络教室的服务器直接调取影像数据,可直接在网络教室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提高了教学效果。引进实时三维/四维B超,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实时超声检查的体验课,系统讲解实时超声的技术原理、功能、可以开展的项目等等,选取较为典型的案例,利用实时三维/四维彩超的动态录制功能,把检查的整个过程录下来,让学生近距离观摩到老师操作的手法。邀请部分积极有兴趣的学生参与一些科研项目,进一步加深对相关专业超声医学知识的理解。

3.侧重能力培养,实习实行导师制度

为了突出能力培养,可以成立超声技能培训中心,并指派老师负责超声检查操作技能培训,使学生可以进行见习操作和得到带教老师的解惑,从而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无缝衔接。导师制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关键。既往由于没有专人管理,出现了人人都管,最后人人都不管的混乱局面。导师制是指由大影像各科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组成导师组,导师组共同制定实习生的大影像轮转计划,最后指定1名负责管理和考核实习生,实习中加强学生德育,培养良好医德。

4.采用PBL教学法[1]

超声医学教学方法仍然处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几乎不涉及以问题为基础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己经滞后于高等教育,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所以我们提倡采用PBL教学方法。

三、总结

我们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超声医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促使未来的超声医学向多学科相融合的方向不断发展,超声教学也必须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适应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有用的超声医学检验诊断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超高效学习方法例4

医学超声技术因检测快捷、经济、无辐射等优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医学院校大都开设了相关课程,但理论教学仍普遍存在很多问题。从事超声诊断工作的医生须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所以通过改进理论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培养超声诊断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事超声诊断学的教学数年,一直在探索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不断创新、学习和总结,逐渐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就超声诊断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精品课程”这项以育人为本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超声诊断理论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重讲解,轻讨论超声诊断内容繁杂,知识点多,课时相对少。多数教师不得不顾及进度,有限的课堂时间几乎全用于理论讲解,很少在课堂讨论。授课形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因熟悉内容,教师讲得很透彻,但学生接受能力有限,高强度的知识“灌输”已经被证明效果欠佳。讨论实际上是对知识的运用,但遗憾的是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常缺失这环节。2.对知识点关联性的关注度不够教师授课参考的就是教材,虽不至于照本宣科,但大多也仅是教学大纲的浓缩。教师把内容讲完了,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由于课时紧任务重,教师需一节接一节的讲,知识点之间缺少联系对比分析。学生孤立的学习知识点,没有建立起联系。3.学习兴趣低常规超声诊断理论授课的方式导致课堂教学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授课内容参考教材,学生即使不听课,只要认真学习教材,也可应付考试。所以,学生很难真正掌握知识点,且易遗忘。

二、对策分析

1.改变教学策略,加强对课堂的把控虽然很多教师认为“灌注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不理想,但超声诊断学内容多,受限于学时,多数教师不得不继续采用。这会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师授课累等问题。教师应改进教学策略,既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学有所成。在教学策略上,笔者将“以讲为主”转变为“学生自学+教师串讲+知识运用”三步法。首先,学生通过自学,对章节内容进行充分了解,课堂上给学生10分钟再次回顾强化。然后,教师对章节内容串讲,构建知识框架、阐述知识点的联系,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所学内容。最后,以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应用训练。将教学重点放在应用上,学生从单纯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各环节相扣,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2.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识点间的联系对于超声诊断很重要,因为任何案例都是所学知识的综合分析。但掌握如此众多知识点难度不小。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学过的内容反复涉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加强知识点的联系,强化学生的记忆。同时,授课改节为单位为章为单位。通过教师串讲,学生快速建立起系统性知识框架。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将知识点添加到框架中,形成知识体系。3.适当运用PBL和CBL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学生是被动学习,往往注意力不集中。教师通过适当采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和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将所学知识用于超声诊断,理论与应用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PBL和CBL的教学方法可促进学生开放式探究、独立学习、团队合作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学生自学阶段运用PBL教学方法,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教材,使自学具有较好的方向性,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创造性思维的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小组讨论阶段,设计简单的超声诊断临床案例,使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临床诊断技能。综上所述,“三步法”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超声诊断技能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反映这种教学方法能帮助他们快速把握教学内容。PBL和CBL教学法的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超声诊断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能为以后复杂案例的分析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卓忠雄.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5

[2]刘卫勇,隋秀芳,康冰飞,刘力,叶显俊.LBL结合PBL在超声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3

超高效学习方法例5

1教材与学情分析

《超声诊断学》教材供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使用,是全国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编本教材力求 "以岗定学"的原则,协调统一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等。教材紧扣高职高专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超声诊断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侧重超声人才的培养目标,操作技能培养与超声图像特征识别能力相兼顾。本节课程是教材第十四章第五节的内容,是心脏超声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生理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对风湿性心脏病的相关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影像专业学生已经在前面课程中学习了心脏超声的基本知识,对标准切面图及正常心脏超声表现有一定的掌握,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2重点及难点

重点: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要点;风湿性心脏病的超声检查手法(主要切面)。难点:风湿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改变;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分度。

3教学目标

掌握:风湿性心脏病血流动力学改变;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要点。熟悉:风湿性心脏病的超声检查手法(主要切面)。了解: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超声复查要点。

4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采用讲授法、图片、模型、视频演示、比较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1]。

5教学过程

5.1复习及导入 应用文学影视作品《穆斯林的葬礼》中主人公韩新月的遭遇,引起学生对本节风湿性心脏病的求知兴趣,并运用心脏模型对心脏结构、瓣膜相关内容(解剖、超声表现)等进行回忆、复习。

5.2讲授新课

5.2.1从风湿性心脏病的概念、基础讲起,因风湿性心脏病以二尖瓣病变,尤其是二尖瓣狭窄多见,所以重点是从M超、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等级各方面对二建瓣狭窄进行讲授。在其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二尖瓣狭窄心脏听诊杂音的音频 ,运用心脏模型演示心脏超声检查各标准切面的探头方向及位置、探头旋转变化手法,同时与病例图片及典型的超声心动图视频资料相结合[1]。

5.2.2运用图示法讲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3]。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时,部分血流在左房、左室间无效循环,左室、左房容量负荷均增加左房、左室增大左房压力增高肺淤血,肺动脉高压右室压力负荷增加。

5.2.3了解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的超声表现,二尖瓣病变常常会合并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此时需综合分析二者病变、评价病情。

5.2.4运用提问、讨论法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通过手术置换后超声复查时,我们需要观察哪些内容呢?(超声复查的要点:观察是否有瓣周漏、测量二尖瓣开放幅度、二尖瓣口峰值流速、估测肺动脉压评价恢复情况)[2]。

6总结及课后思考题

6.1对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简要的归纳总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课主要内容:风湿性心脏病超声检查手法、二尖瓣狭窄的超声表现、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增强记忆和理解,达到本次课程的教学目的。

6.2为了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设计了一个思考题,"鲁登巴赫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超声诊断,这道题使得二尖瓣狭窄和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知识巧妙结合,起到一石二鸟的效果[4]。

以上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加深,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5]。

7课后反思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熟知、研究本学科知识,还需向其它科目的教师请教和学习,如病理及外科教师,以了解更多相关新知识、新技术,在以后教学中不断的进步。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活力,更充实、更富有魅力、更具实效,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汇娟,孙海燕,魏玮,等.多媒体在心脏超声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上):1024.

[2]黎海涛,王健,陈思浩.如何提高医学影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7,16(3):200 .

超高效学习方法例6

素质教导包括: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等等。健康的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可以提高学习与运用知识的效率与能力,只有通过教导才能开发出来。潜能的开发、发挥是通过心理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这样才能不断吸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逐渐实现个体社会化,形成现代人的素质。只有加强素质教导,全面提高干部员工整体素质,才能从思想上觉悟上深刻领悟,从而表现为社会奉献和为岗位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治超员整天和车、司机打交道,学习提高业务技能除平时应当注重相关法律法规、上级文件的深刻学习、领会、把握外,还应在治超检测现场及详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熟中生巧,还要注重为治超员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培养治超员的学习爱好,在学习态度、意志等重在熏陶上,形成一种整体氛围,创造一种和谐、奋进的气氛,使治超员愿意而且便于参与学习,从而使科学文化素养得到位提高。

超高效学习方法例7

0 引言

超分辨率图像重建[1]是指由同一场景的低分辨率退化图像重建出一幅清晰的高分辨率图像。它借助信号估计理论,很好地解决了固有的传感器阵列排列密度限制引起的图像分辨率低的问题,弥补了传感器硬件方面的不足。同时,超分辨率重建可以有效地克服图像获取过程中的模糊、噪声等退化因素的影响,在工业控制、医学成像、遥感、安全监控、视频信号传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成为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和应用数学等领域研究的国际热点问题。经过近 30年的研究与发展,出现了大量关于图像超分辨率技术的研究成果。一般说来,图像超分辨技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基于插值的方法、基于重构的方法和基于学习的方法。

1 基于插值的超分辨率方法

基于多帧图像插值技术的方法是超分辨率研究中最直观的方法。这类方法首先估计各帧图像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获得高分辨率图像在非均匀间距采样点上的像素值,接着通过非均匀插值得到高分辨率图像栅格上的像素值, 最后采用图像恢复技术来去除模糊和降低噪声。典型的方法包括: Rajan和 Chaudhuri[2]通过分解、插值和融合3个步骤实现的通用插值方法;Taohj等[3]提出的小波域的双线性插值;Lertrat-tanapanich和 Bose[4]提出的使用基于光滑性约束的Delaunay三角化插值算法等。

插值法虽能实现快速重构、有效地保持图像边缘,但通常实际图像的降质信息不可能准确已知,从而设定的先验模型是不稳定的,所以实际的超分辨水平并不理想。总体来看,插值法重构的优点是算法简单从而易实时处理,缺点是重构的图像边缘模糊、超分辨能力有限。

2 基于重建的超分辨率方法

基于重建的方法是得到最广泛研究的方法,主要分为频域法和空域法两类。频域法通过在频率域消除频谱混叠来改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Tsai 和 Huang 于 1984[1]年提出在傅里叶变换域内由多帧图像恢复出额外高频信息的超分辨重构,由此拉开多帧图像 SRR 的序幕。Irani 和Peleg 提出了迭代反向投影 (Iterative back projection) 算法[5],这就是空域法的一种,即投影初始估计得到 LR 模拟图像,计算与低分辨率观测图像的误差并反向投影,迭代地更新输出估计。凸集投影法采用集合论把超分辨图像解空间投影在各约束凸集的交集中,迭代地收缩可行解空间,最终获得估计的 HR 图像。概率论法以 MAP 准则建立由高分辨率到低分辨率的条件概率方程,图像先验和噪声统计分别作为先验知识和条件概率项,通过最优化得到重构边缘较好的超分辨图像。正则参数平衡最优问题中的逼近项与正则项的基于正则化技术的超分辨是一子类优秀的方法。吸收不同算法优势的 MAP/POCS 等混合法是目前重建法中超分辨效果最佳的一类[6]。

3 基于学习的超分辨率方法

基于学习的超分辨率方法是近年来超分辨率研究的热点,它采用机器学习技术,通过事先给定的范例学习得到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图像块间的映射先验。超分辨率重建中图像的建模与表示是图像处理领域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模型的选取直接影响到后续图像处理的开展,过完备图像稀疏表示是一种新兴的图像表示模型,过完备稀疏表示理论认为在合适的冗余字典的条件下,图像存在最为稀疏的表示,即能够用很少量的大系数捕获图像中的重要信息。

3.1 最近邻搜索

3.2 K-NN 算法

为提高 NN 算法的鲁棒性,Freeman 等[7]提出一种马尔可夫网络 (Markov Network) 模型,采用马尔可夫网络学习样本库中低分辨率图像块与高分辨图像块的对应关系,再利用学习到的关系估计图像的细节信息,该方法开创了基于学习的超分辨率重建研究的先河。该算法将图像块作为马尔可夫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并假定节点间在统计量上相互独立,生成训练库,最终应用传播算法求解马尔可夫网络问题,这种模型相当于最大后验概率问题,在公式(1)基础上加入先验约束,加强相邻图像块间匹配约束,其目标函数为:

Datsenko 等[8]提出基于 MAP 的框架,将 K-NN 方法提取的高、低分辨率样本图像块作为先验信息,融入到全局 MAP 的惩罚函数中,有利于剔除不相干的样本,进一步提高了超分辨率重建质量。 这类 K-NN 方法相对 NN 算法质量有一定提高,但有限;如果采用不适当的样本,超分辨率重建效果可能会更差。

3.3 流形学习方法

Chan 等[10]考虑样本图像对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的影响,对上述模型进行改进,他们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图像直方图也不同,利用直方图来筛选样本图像,之后再通过上述 LLE 模型进行超分辨率重建。Sung 等[11]将流形学习理论中的局部保持投影方法用于人脸虚幻,更有效地学习输入图像与样本图像间的对应关系。

3.4 稀疏表示法

2008年,Yang等[12]人提出了使用图像块的稀疏表示来实现超分辨率重建。这种方法是通过随机选取图像块的方式组成一个超完备字典,然后对于每一个测试块,通过线性规划的方法求得该测试块在这个过完备字典下的稀疏表示,最后以这组系数加权重构出高分辨率的图像。这种方法克服了邻域嵌入方法中对于邻域大小的选择问题,即在求解稀疏表示的时候,无需指定重构所需要基的个数,其表示系数和基的个数将同时通过线性规划求解得到。然而,该方法的缺陷在于如何随机选择通用图像超分辨率效果较好的过完备字典。Yu 等[13]在方向插值方法中引入稀疏先验约束,提出空间匹配追踪的稀疏超分辨率方法。Mallat 等[14]利用图像的多种先验信息,融合多个线性反演估计方法,并采用稀疏优化方法估计系数,提出了一个自适应的超分辨率重建框架。Wang等[15]将中频和高频图像块进行稀疏编码,对图像损失的高频信息进行估计。朱胜火等[16]人提出了一种迭代学习冗余字典的方法,提高了超分辨率重建的效率。在超分辨率重建快速算法方面,孙玉宝等[17]人提出了基于前向后向算子分裂法和两步迭代算法的超分辨率重建,Elad等[18]人提出了基于收缩学习方法的超分辨率重建。为了更好地保留图像的几何和纹理结构,孙玉宝等[19]人提出了多形态稀疏性正则化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

4 总结与展望

本文综述了各类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并对其进行比较。三大类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各有其优缺点:基于插值的算法简单、快速,但容易产生模糊,效果最差。基于重建的方法针对图像的空间信息比较多,在一定情况下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随着图像分辨率的提高,其重建方法的性能也急剧下降,出现细节丢失、边缘模糊等问题。基于稀疏表示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这种方法是从大量的训练样本集中获取先验知识来进行字典训练,因为加上了先验知识,它的效果是最好的,但训练样本的选择非常重要。虽然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近年来越来越多,但是仍然还有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存在,亦值得研究。例如图像的配准和运动估计,这两者是基于重建的前提和基础,对重建的成功具有直接的影响;图像去噪研究,图像处理不管用何种算法及仪器去处理总会产生噪声,一个良好的噪声模型对于超分辨的求解也是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的;还有就是重建的效率及鲁棒性方面。这些都是比较典型,同时也是比较有难度的问题,对于重建效果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也值得我们研究。

【参考文献】

[1]S. Farsiu, D. Robinson, M. Elad, and P. Milanfar. Advanced and Challenges in Super-Resolu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ing Systems and Technology, 2004,14(2):47-57.

[2]D. Rajan , S. Chaudhuri. Generalized interpo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uper-resolution imaging[J].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2001, 19(13):957-969.

[3]Tao H. J, Tan G. X, Liu. J. Super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and interpolation[C]//Proceedings of SPIE. Hangzhou, China: Society of Photo - Optical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 2003:259-263.

[4]S.Lertrattanapanich, N.K. Bose, High resolution image formation from low resolution frames using Delaunay triangul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2002,11(12):1427-1441.

[5]M. Irani, S. Peleg. Improving resolution by image registration[J]. CVGIP: Graphical Models and Image Processing, 1991,53(3):231-239.

[6]R. R. Schultz, R. L. Stevenson. Extraction of high-resolution frames form video sequenc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1996,5(6): 996-1011.

[7]H. Chang, D.-Y. Yeung, Y. Xiong. Super-resolution through neighbor embedding[C]//IEEE Computer Society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Pattern Recognition . Washington, DC USA: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04(1):275-282.

[8]T. Chan, J. Zhang. An improved super-resolution with manifold Learning and Histogram Matching[C]//Proceedings of IAP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tric: Springer Verlag, 2006:756-762.

[9]S. W. Park, M. Savvides. Breaking the limitation of manifold analysis for super-resolution of facial images[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 Washington, DC USA: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07(1):573-576.

[10]J. C. Yang, J. Wright, T. Huang, Y. Ma. Image super-resolution via sparse represent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10,19(11):2861-2873.

[11]G. Yu, S. Mallat. Sparse super-resolution with space matching pursuits[J]. Signal Processing with Adaptive Sparse Structured Representations (SPARS'09), 2009:1-6.

[12]S. Mallat, G. Yu. Super-resolution with sparse mixing estimators[J]. IEEE Transaction on Image Processing, 2010,19(1):2889-2900.

[13]J. Wang, S. Zhu, Y. Gong. Resolution enhancement based on learning the sparse association of image patches [J].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010,31(1):1-10.

[14]R. Zeyde, M. Elad, and M. Protter. On Single Image Scale-Up using Sparse-Representations[J]. Curves & Surfaces, Avignon-France, June 24-30, 2010.

[15]J. J. Wang, S. H. Zhu, Y. H. Gong. Resolution enhancement based on learning the sparse association of image patches [J].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010,31(1):1-10.

[16]浦剑,张军平.基于词典学习和稀疏表示的超分辨率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0,23(3):335-340.

超高效学习方法例8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消极情绪,需要教师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进行疏导,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理导向,放下压力和包袱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分析学生在思想上的包袱、压力,在课后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语文学习的状况、遇到的困难,并讨论改善的路径,帮助他们寻找语文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明确应当怎样进行突破,使学生走出彷徨苦闷烦躁的心境。当前许多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与压力过大、缺乏疏导有关。语文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这是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积极情感的有效手段。师生互动交流中还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倾向,便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效调整,提升教学针对性。

二、营造和谐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高中生心理敏感程度较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方法态度和相关细节。应当结合教学需要创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改善自身教学状态,为学生提供良好环境,无论面临怎样的情形,走上讲台之后都满面笑容、柔声细语,以包容和积极的心态组织语文教学活动。学生的紧张心理会得到缓解,感受到教师的形象更加和蔼可亲,也乐于和教师亲近。在这样的背景下组织语文教学,学生的畏难情绪明显降低。以身心的放松破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三、树立比学赶超目标,激发上进动力

有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因为成绩滞后而闷闷不乐,产生自卑情绪,久而久之就会消磨掉学习的锐气,缺少上进的动力。笔者主要采取树目标、定标杆的方式,发挥“摘桃子”效应,让学生更加准确清晰地定位发展目标,锁定赶超对象,在班级营造竞争氛围,这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破解畏难情绪帮助较大。

教师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都选定一名赶超对象,将与自己基础能力较为接近,成绩排名、能力发展水平在自己之前的学生作为赶超对象,并且确定近期赶超对象和中期赶超对象。将学生结成对子,每一个人既是别人追赶的对象,又有需要追赶的目标,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如同绷紧了发条勇往直前,来不得丝毫懈怠,来不得丝毫退却。有了这样的比学赶超目标,学生的上进动力被有效激发出来,学习畏惧心理一扫而光。

四、设置分层学习要求,树立学习自信

与上文比学赶超活动相匹配的是在教学中设置分层要求。许多高中生语文学习之所以存在畏难情绪,主要与他们基础薄弱、能力欠缺有关。他们在学习中成绩滞后就会丧失信心、降低兴趣,而设置分层目标能对每一个人提出个性化学习要求,优秀生和学困生都能准确找到自身定位。这样的定位完全立足于学生语文学习实际,并没有提过高要求,也没有随意降低要求,基本能够做到恰如其分,学生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目标,这样的目标更具引领效应。笔者以此为抓手,在教学流程设置、教学问题安排、教学作业布置、教学考核评估等方面同步推进分层教学模式,使每一个学生都在个性化的教学体系中灵活机动地开展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前行。学习的竞争目标主要是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这样的竞争更具公平性,让学生迸发出更强的学习动力。

五、强化学习技巧辅导,破解学习难题

造成学生学习畏难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技巧不足、学习不得法,导致学习效率不高。这一方面问题引发的畏难情绪,必须通过针对性的技巧辅导来破解。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可以从两个方面落实。

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技巧指导,在全班推广先进的学习经验,如文学常识串联记忆法、文言文学习对比分析法、阅读理解五字提炼法等,这些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产生明显指导作用。教师还要针对学困生群体,单独推荐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立足于他们基础薄弱、能力滞后的现状,推荐更加浅显形象的学习技巧,让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取得进步。

超高效学习方法例9

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最早由英国的雷吉・瑞文斯教授提出,在概念上虽几经变化,但任何行动学习流派都认同,行动学习最吸引人之处是它独特的优势,即以最小的成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发展领导者、创建团队和促进组织发展。近年来,行动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管理工具。鉴于此,本文利用行动学习这种有效的方法来降低超市人力成本,进而提升超市收银员的绩效。

一、理论框架

Pedler指出,行动学习是一种人员发展的方法,任务是学习的媒介或载体。行动学习的基本信念认为没有行动就没有学习,没有学习就没有明智的行动。行动学习包含六个必要成分:问题(项目)、多元化小组、提出问题和交流心得的流程、制定并执行行动策略、对学习的承诺、行动学习教练(催化师),这六个成分使行动学习效能最大化。雷吉・瑞文斯的行动学习理论模型包括两个维度:程序化知识(P)与不确定条件下提出深刻问题的能力(Q)。

二、收银排班的行动学习研究

X连锁超市拥有近40家店,近年来,X超市人力成本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人均劳效有待进一步提高。收银是超市的出口,是超市中非常关键的部门,出口是否畅通直接决定着顾客满意度。所以利用行动学习法对收银进行合理排班并满足高峰期需求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选择1号店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结果在其他店全部推广。

(一) 前期准备阶段

1. 获得并保持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

X超市与行业内标杆企业步步高相比,步步高的人力成本只有5.50%,而X超市却高达9.17%;步步高的人均劳效高达7.2万元/月,而X超市却只有4.45万元/月,与行业优秀企业差距很大。

2. 建立行动学习项目管理团队

由公司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及人力资源经理组成行动学习指导委员会,人力资源总监为行动学习项目经理,人力开发中心主任任行动学习小组的主管,确定来自行动学习会议的收获和想法如何在工作中应用、如何有益于组织。

3. 安排对行动学习项目研讨会的介绍

由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安排,对行动学习项目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本次行动学习项目介绍,主要包括行动学习的原理、基本原则,最后还要确定此次行动学习项目的时间按排。

4. 选择行动学习教练

行动学习教练可以来自组织内部也可以来自组织外部,各有利弊。无论教练来自内部还是外部,关键是要对行动学习教练的作用、责任和特质有深入的理解。经过公司领导慎重考虑,选择了外部咨询公司的一名老师作为本次行动学习项目教练,这名老师熟悉零售行业基本情况并且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老师。

(二)项目实施阶段

1. 确定行动学习小组

(1)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组员: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营运总监

(2)执行小组

组长:人力开发中心主任

组员:绩效专员、薪酬专员、1号店人资科长、储备大学生3名

2. 向小组成员介绍情况和确定行动学习项目

由行动学习教练向行动学习小组成员介绍本次行动学习项目的目的、内容、原理、具体操作方法、项目时间框架等具体内容,让小组成员目标更加清晰、操作更加规范。

3. 提出和展示行动策略

本次行动学习项目包括流程梳理及动作标准化、实地测量、依据工作量的科学排班及试运行和其他各门店推广四个阶段。

4. 实施行动策略

(1)流程梳理及动作标准化阶段

安排2名项目组成员与1号店非商处长、收银科长进行访谈,对收银员一日工作流程进行初步梳理,接下来选取1名收银员进行观察,最终梳理出收银员一日工作流程包括晨会、领备用金、收银、做日结四大项工作。

(2)实地测量阶段

梳理出收银员一日工作流程以后,就得到了收银员工作流程中的最小动素,也就是我们的最小测量单位,测量样表如表1的标准动作一列所示。

按照表1中的最小测量单位,选取一名收银员利用秒表测定法进行测量。收银员的选择标准是所有操作方法要正确、动作要规范,符合《收银员动作标准化手册》,且符合手册规定的标准化流程,这是测量的基础。测量过程中,固化动作如事前准备和事后准备每天测量1~2次,每个量化动作测量总数不低于600次。对于测量时段的选取选择抽样测量方法,选择上午和下午的高峰时段每天测量6小时。由于高峰时段收银员工作量较饱和且客流量较大,利于数据收集和保证数据准确性。

经过3周的测量后,将测量的数据进行汇总,从销售系统调出每月收银笔数,收钞、刷便利卡、刷银行卡笔数,计算1号店收银总工作量填入表1中。由于收银员工作节奏比较紧张,事前事后及收银的宽放系数分别取1.25和1.1,结果如表1所示。

(3)科学排班及试运行阶段

a.工作量的计算

依据表1求出1号店收银组每天、每周及每月的工作量,再根据每月的工作量和行业要求的工时数进行定编。例如,1号店依据一个月的工作量算出来共3290个小时,再算到每一天是110小时,按照行业每人每周总工时不超过42小时的标准,每名收银员每天工作6.5小时,共需要17人,每四人安排一名员工休息,17人再给4名排休人员,因此1号店收银组共定编21人,再加上两名领班和一名科长,1号店收银科共有24人。由于领班和科长的班次相对固定,在排班的时候只排收银员。

b.时点需求开机台数的确定

从系统中调出近期一个月的时点客单量,在EXCLE表格中利用数据透视表进行统计,再用PERCENTILE函数计算,PERCENTILE(array,K),array为进行计算的数据区域,K为0~1之间的数值,依据公司实际情况取值,在1号店选择0.7的分位值,即满足一个月70%的天数要求。具体需求如表2所示。

c.最终排班的确定

上午班5.5小时,下午班7.5小时,梯次班均为6.5小时,最终保证每名收银员的周总工时为40.5或41小时。

(4)其他门店推广阶段

将此基于工作量的科学排班方法应用于其他所有门店,依次从销售系统中调出每一家门店近一个月每一天的时点来客数及现金、刷卡交易笔数,计算出各家店的收银组工作量,依据各店总工作量对本店收银员进行定编;用分位值PERCENTILE函数求出各店对应的时点开机台数;以时点开机台数为基准对编制内的收银员进行合理排班,上午班均为5.5小时,下午班均为7.5小时,梯次均为6.5小时,保证各店每人周总工时差不超过1小时,并对新的排班试运行两周。

(三)后期总结阶段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行动学习项目,1号店收银员绩效有了显著提升,收银员由原来的26名变为后来的21名;同时由于排班更加合理,顾客满意度提升了,超市的营业额也由2013年同月份的2318万元/月变为2014年的2569万元/月; 1号店采用佣金率来计算个人绩效(佣金率根据当年情况由公司领导班子测算得出),1号店收银员的人均绩效由2013年同月份的0.0198万元提高到2014年的0.0298万元,项目后收银员的人均绩效较项目前提升了50.97%,本次提升1号店收银员人均绩效的行动学习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结论

本次行动学习项目使得超市收银员的绩效提升了50%,取得了成功。随着组织持续地取得行动学习项目的成功,高层管理人员自然希望将该流程制度化,使它成为企业文化永续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本次行动学习项目只是X连锁超市的项目之一,行动学习还将被广泛运用到解决公司的实际问题当中,以使X超市整体绩效不断提升到行业领先水平,同时使运营更加顺利和成功。

参考文献:

[1]陈万思. 基于行动学习解决企业人才流失问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10).

[2]张鼎昆.行动学习-再造企业优势的秘密武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超高效学习方法例10

1 对象和方法

对在校同一专业165名影像专业大专生随机分为甲、乙两班,甲、乙两班由同一名教师授课。在理论课上甲班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而乙班则采用现代化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分组实验课上两班均采用模型、实践操作等传统方式进行教学。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超声诊断学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3.1.1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多媒体教学创造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多媒体技术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在超声诊断学的教学中,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体现在:(1)多媒体技术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与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引起注意。应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感觉易讲,学生认为易掌握,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1]。(2)节省了教师写板书的时间,加快了授课速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授课效率,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2]。(3)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模拟现实世界的各种反应和现象,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掌握。例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时在M型超声心动图上二尖瓣前叶呈“城墙样”,后叶平行上移;在二维图像上二尖瓣前后叶呈“鸡啄米”样运动。对于这一典型的超声表现,过去老师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学生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后,通过播放的动态图像,学生即能完全理解和掌握。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栩栩如生的动画可以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教学难点、重点的理解掌握,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局部解剖知识,在大脑中建立起正确的器官立体结构和相互间的毗邻关系,提高学生自学和以后的实际工作能力。(4)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学生对于多普勒效应难以领会,应用模式图、动画配音频变化,学生对此很快就理解了超声遇到活动的界面频率会发生改变这个知识点。

3.1.2 多媒体教学的缺点:(1)从事多媒体制作的教师需要懂得一些计算机知识,这令一些习惯于用幻灯、电视教材的教师有胆怯心理,这样就影响了应用的广度。(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给教师备课带来较大负担。(3)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节奏快,增加学生记笔记的难度,同时大信息量的课堂教学有可能使学生无所适从,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结果是学过的知识象过眼烟云,记得快也忘得快。虽然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图片、录像、动画、色彩演示等方面的优势,应用于动态的脏器诊断中,但多媒体教学不能取代教师的理解性讲解[3]。由于多媒体信息呈现速度快,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短,当过多的信息量在短时间内输送给学生时,学生不能完全接受,易出现疲乏。(4)现代化多媒体的应用需要计算机及网络作平台,这需要投入较大的教学资金。

3.2 超声诊断学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3.2.1 传统教学的优点:(1)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课堂上可随时观察学生的听课动态,及时地作相应的教学调整,运用启发式等教学方式来传授表达课堂知识,引导学生一步一步领会教材内容,启发学生的回忆和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思考,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2)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体标本观察过程可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学过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脑、眼、手并用,加深理解和记忆。(3)传统媒体板书、板图、挂图、幻灯的价格低,对经济要求不高。

3.2.2 传统教学的缺点:(1)手段单一、设施陈旧。每堂课需要利用大量的挂图、模型等进行演示,学生接触到的是静止的东西,但由于所探查的声像图是人体结构空间关系,静态、平面的教学缺乏动态感,局部与整体、解剖各层次,声波的特性等很难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不利于学生掌握形态与机能、声像与解剖、基础与临床间的辨证关系,故而增加了记忆的难度。特别是针对超声学科直观形象、空间立体感强的特点,不能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学习,在知识量的获取上和难点的理解上都不利于专业技能的掌握,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提高。(2)学生实习所用的标本易损坏影响观察,教师也感到在使用教具、挂图教学中费时、费力、不便。(3)板书、板图费时较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而且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写出工整、漂亮的板书、板图。(4)使用挂图、幻灯查找不便,教具间的转换较费时,挂图受规格的影响,大班课时图片显得小而不清,幻灯片也较适于小班课。挂图、幻灯显示的形态内容受限,更无法使动态的与临床应用有关的图像直接显示,学生学习时感觉过于抽象。(5)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加和接受灌输。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无论创新性如何,均不肯轻易丢掉和改变,往往会形成刻板的思维定势。某种程度上传统的教学经验越多,客观上对吸收新东西越会形成一种潜在的阻力[4]。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客观性很强的学科,随着超声设备的不断更新,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深化教改,全面提高超声影像医学教学质量。尽管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各有优点,但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教师应从学生知识水平和教材内容出发,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方向,又要掌握最新的学科知识,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辨证地吸收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部分,勇于克服多媒体教学的负面效应,做到取长补短,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仍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黄仲奎,龙莉玲.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6):121.

[2] 秦小云,曾思恩,陆明深.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形态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16(3):145.

超高效学习方法例11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其常用的检查方法很多,血管超声检查因其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常常作为脑血管疾病的首选筛查手段[1],所以掌握一定的血管超声知识,是在神经内科轮转的实习医师全面理解、诊治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且随着血管超声在影像领域的地位逐渐提高,有关血管超声的知识成为在神经内科实习同学的必要学习内容之一[2]。然而,就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培训体制下,进入神经内科轮转的实习医师通常是临床专业,并未接受超声相关知识的学习,对血管超声的认识不足,且传统本科教学中对血管超声部分内容局限,要在短期内较好的理解及掌握血管超声,对尚且从事超声专业的医师都颇具难度,对血管超声知识基础欠缺的实习医师更是极大的挑战[3-5]。笔者在数年对本院神经内科实习同学进行血管超声教学的过程中,对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探索相应的改进方法,以期提高神经内科实习医师的教学质量。

1神经内科实习医师血管超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知识薄弱

血管超声学是现代医学发展最快的临床学科之一,其诊断水平、理念及模式都已历经几代变革,在诊断、介入治疗、术前评估、术中监测、术后随访等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临床实习中,实习医师看见的往往是带教老师对血管超声检查的实际临床应用,对该项检查的适应证的选择、禁忌证及检查意义、报告解读等缺乏了解,以致于不能将该项检查技术灵活应用,只能机械地照搬照做。究其根源,是实习医师的血管超声基础知识薄弱所致。其原因有二:(1)传统本科教学中,对血管超声这部分内容的篇幅较少,内容局限,课时短,其课时数远远低于放射、CT、磁共振等其他影像教学。这必然导致授课老师在理论授课时知识讲解不充分,也无更多的时间去扩展或深入知识点,以致学习效果差;(2)课本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于临床发展及最新的研究,教学课本未能概括引用一些新技术、新应用,不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目前临床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1.2实践操作的缺乏

血管超声是声学、医学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血管超声图像抽象、管腔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也是多样,要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它,需要学生掌握广泛的多学科知识,对操作手法、仪器调试和图像存储等方面均要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在进入神经内科实习之前,鲜有实习医师针对血管超声进行过专门的培训及操作练习,对超声仪器的按键及作用均陌生,故在其进入神经内科实习时就进行血管超声操作是不合适的。

1.3教学方式的单一

进入本院神经内科的实习医师通常在神经内科的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内,实习医师跟随带教医师在临床一线工作,其工作内容繁琐、工作强度大,能够通过重复劳动锻炼出熟练的临床基本技能,但神经内科的实习目的既需要掌握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等临床知识,还需要学习血管超声知识,所以传统的“带教老师讲,实习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缺乏实习医师的积极互动和参与,必然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针对存在问题改进方法的探索

2.1血管超声基础知识薄弱改进方法

针对神经内科实习医师血管超声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论学习是必须的。解剖是血管超声的基础,所以让实习医师了解血管走形、分布及比邻结构,是血管超声学习的第一步。在带教时,应将与目标血管相关的解剖图谱、解剖模型、甚至是利用先进的3D-打印技术制成的模型介绍给实习医师,让其能有更直观的认识,能在脑中绘制出立体的解剖位置重现,这对于实习医师理解超声图像的切面至关重要。血流动力学的特征也是血管超声的基础知识,同时是辨别血管、推断血管病变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其较为抽象,涉及到较多物理学的知识,如层流、湍流、剪切力等,是超声教学中的基础,也是难点。所以在理论教学中,应加强物理知识的普及,使实习医师对血流速度、方向、血流阻力、剪切力等概念更好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血流动力学进行深入学习。

2.2实践操作的缺乏改进方法

血管超声检查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缺乏实践操作,该学科的学习必然只能是纸上谈兵。在神经内科实习的医师时间有限,长期的实践操作训练不现实,大多数医院也不具备足够多的仪器设备及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操作指导。可将实习医师进行适当分组,每组实习医师不宜太多,不超过4人,并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在血管超声检查室进行实践观摩学习,于课后,小组内实习医师互为模特,互相上机操作实践,带教老师在旁进行现场指导及问题解答,这样既能在互相操作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又能在操作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3教学方式单一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