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合同管理创新

合同管理创新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18 15:44:31

合同管理创新

合同管理创新例1

Abstract: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China today, especially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size of the companies tend to focus 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ignore the importance of the found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ust establish the perfect practical contrac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a set of strict and effecti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operational business processes, risk control and the subcontract management of strengthening contract management, 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pattern, form a complete contract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 to have a strong executive power, to safeguard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contract managementinnovationthe subcontract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高低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其内容包括对施工合同、分包合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和借款合同等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和解决争议。企业各有关部门必需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搞好公司以“重合同,守信誉”为核心的合同管理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对建设工程合同的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大胆的进行建设工程合同的管理体制创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合同管理业务水平,从而实现对建设工程合同有序、有力、有效的管理。

二、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创新概述

建设工程项目是指为完成依法立项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及安装工程等)而进行的、有起止日期的、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特定过程,包括策划、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和移交等。合同管理是指企业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和合同及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企业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其中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是合同管理的内容;审查、监督、控制是合同管理的手段。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层次性的。

笔者认为,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创新在于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应该进行分级审查,由企业成立的工程项目合同立项委员会,统筹项目立项和合同签订前的基础性工作,其下设部门分别负责合同签订前的洽谈、审查、审批,并且做到合同洽谈权、审查权、批准权三权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对企业是否可以签订合同,各级应认真详细审查,然后由各级代表参加工程项目合同立项委员会讨论会,最终投票决定项目是否予以审批。

项目实施过程,是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重要环节,为加强合同实施全过程管理,企业应成立工程项目合同监督控制小组,根据合同网络,对企业所有在建项目和分包事宜深入各项目部,按相应合同规定予以监督、控制,切实监督相应部门的合同履行情况,对各项目部合同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控制负责。同时,为突出合同实施全过程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对变更、签证、索赔进行准确的审计,企业应成立工程项目合同审计办公室,对与所签订的合同不一致内容进行审计,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风险的识别、控制和规避,从而将风险减至最低。

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为加强合同管理的连续性,提高今后合同管理的能力,需对竣工项目的合同管理过程进行经验总结,逐步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水平,最终建立企业合同管理数据库,对所有项目建立专项合同电子档案。作者本人经过调查分析和实际研究绘制了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体系图,认为下图更有利于合同管理体系的规范和优化。

图一、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体系

在初步构建了企业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体系后,本文着重从合同风险管理和合同分包管理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以期能够使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在这两个方面更加有序、有力、有效。

三、建设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的优化

在合同风险管理方面,就施工合同而言,合同确定了成本、工期、质量、安全和环境等项目总体目标,规定和明确了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建设工程项目必须实施规范性的合同管理,加强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管控,才能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而这些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必须以良好的合同管理制度体系、业务流程、合同管理机制、签订严谨的合同条款为基础。 由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影响建设项目的重要方面,风险因素应予以提前评估、着重管控。建设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管理应当遵循健全、合理、制衡、独立的原则,确保合同管理的有效性。

合同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是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管控的基础。结合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特点,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必须注重专门化、专业化、协调化和信息化。同时建设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的管理原则要求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可操作的作业制度。 具体而言,建筑企业应该建立合同洽谈权、审查权、批准权三权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使合同管理工作能够有据可依,合同管理的基本制度主要有:合同会签制度、合同审查制度、合同印章管理制度、合同信息管理制度、合同管理目标制度、合同交底制度、进度款审查 批准制度、变更、签证、索赔制度、合同管理质量责任制度、合同统计考核制度、合同检查和奖励制度。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必须与良好的管理机制建设同步,才能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

四、建设工程项目分包合同管理的规范创新

在分包合同管理方面,对于一个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极少实行由一家施工单位完全承担所有的施工业务。首先,因为总包单位不一定具备完成所有项目的资质;其次,完全的施工总承包的价格总是高于平行分包的工程;最后,业主一般对于影响工程质量、影响工程造价的特别重要的设备与材料实行业主供货。所以说,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包和指定分包商。一般说来,对于工程管理搞的比较好的项目,这些总包、分包的合同关系是井然有序的,对双方的责、权、利规定的很明确,双方的配合工作也比较好,合同执行的也很顺利;反之,若是合同关系不清,双方的责、权、利规定的不明确,双方经常陷于扯皮和矛盾中,业主时常发现一些合同没有涵盖的内容,一些事情没有人负责,由此带来工期的损失和造价的突破是普遍现象。

就业主而言,可以编制合同网络架构图。通过合同网络架构图的编制,理清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思路,设计一个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合同网络。然而,在目前的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研究中,却很少有人讨论合同网络架构,往往是对合同本身的研究要远高于合同架构的研究。合同网络架构是合同关系建立的基础,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主线,起到提纲挚领的作用。在理清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合同本身的研究,必将会使各项分包合同得到有效执行,分包合同管理更加有效,进而使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迈向更高的水平。

结束语:

总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不论从业主还是施工方来讲,合同管理对于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加强此方面的管理,我们应该学会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法律及交易习惯,敢于探索实践,努力创新,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合同管理体系,并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体系,提高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树立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使我国的经济活动能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创新例2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059-02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关于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时要求:“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同时还指出:“军队应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军事管理创新。”根据胡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军后勤管理应当积极贯彻军民融合的思想,科学引入企业合同管理,着力构建军队后勤合同管理体系,创新军队后勤管理方式,推进我军后勤管理r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军队后勤管理引入企业合同管理。是军队后勤积极贯彻军民融合思想的有益举措,对推进我军后勤管理科学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可以提高军队后勤管理的效益性。现代合同,是主体在利益追求最大化的过程中,为了一定的目的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活动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理性的主体在选择过程中总会倾向于能为其带来最大化利益的方式。当各个不同的理性主体的价值指向汇聚到一起时便产生了合同。“合同是为了最大化地实现利益主体的均衡态,是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辩正运动达到的一种均衡,一种双方边际利益相等的动态均衡。”合同的精髓在于当事人意志的汇合,合同的价值在于通过平衡使各个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在我军现代后勤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在军用物资采办、武器装备采购、营房工程建设等领域,创新军队后勤合同管理方式对后勤进行管理,能够促进军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能够使军队和社会从整体资源配置上达到最佳效果,进而提高军对后勤管理的整体效益。

2.可以强化军队后勤管理的法规性。合同是将宏观抽象的法律具体化和具体现实的行为法律化的有效途径,是联结宏观和微观的一种最好的法律形式。法律中所规定的一般权利和义务通过具体的合同形式便折射为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栽体。军地之间通过订立规范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合同,使双方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有了可靠的法律支撑和承诺保证。同时还为军地双方提供了明确系统的行为规则和救济手段。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军地之间交互的紊乱和障碍。创新军队后勤合同管理方式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使军地之间的交互模式由随意化、感情化向法制化、刚性化的方向发展。

3.可以增强军队后勤管理的经济性。军方通过考察交易标的物的价格走势和发展趋势。可以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交易价格与地方签订供货合同,该合同一旦订立,交易成本就不会因为市场上标的物价格的波动而受到影响,这样便会降低军方的购进成本。同时,军方也可以根据对市场交易中目标物资的供应余缺波动的观察,调整订货周期,稳定后勤保障的物资筹措和供应计划。因此,创新军队后勤合同管理方式,能够锁定军地交易的成本和周期,避免之前交易的盲目性和不计成本带来的损失,降低军队后勤建设的成本,从而增强后勤管理的经济性和部队的保障力、战斗力。

4.可以推进军队后勤管理的规范性。传统的后勤管理手段比较单一,主要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和模式,难免因为行政主管领导个人水平和意志的不同而导致部队的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制约我军现代后勤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而合同管理以战斗力需求为牵引,通过为合同双方主体提供可预期的行为模式和交互方式采强化行为的法律责任,从而保证军事经济活动更好地开展。创新军队后勤合同管理方式,通过规范军地交易的先期行为以及合同订立、合同履行、合同纠纷的解决等关键环节,可以为军地交易提供统一的程序与模式,从而使建立在这种统一程序和模式基础之上的军队后勤管理向着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推进。

5.可以加强军队后勤管理的市场性。传统后勤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主要靠计划管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基本上仅在军队系统内部进行,而这些活动的开展又是建立在指令性计划的基础之上的。与此相出,我军现代后勤引入合同管理后,能把军队与地方全方位地联系起来,使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在最大范围内和最大程度上融为一体。众所周知,现代国民经济采取的是市场运行的模式,而市场又是具有竞争性的,通过竞争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降低价格成本,提高质量效益。因此,创新军队后勤合同管理方式能够转变军队后勤经济运行的机制,通过招标投标、择优竞争等机制提高国防资源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军队后勤管理的市场竞争性。

二、着力构建军队后勤合同管理体系,创新军队后勤管理方式,推进我军后勤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设立军队后勤合同管理业务部门,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组织体系。军队后勤各级合同管理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对本级后勤系统的合同进行宏观管理,随时与地方合同管理业务部门保持联系,确保在合同签订的全过程中,我方具有较强的信息优势和效益优势,切实维护军队的军事利益和经济利益。具体地讲,在合同签订准备阶段,负责合同管理的业务主管部门。一方面从市场上寻找符合军事需求的信息,挖掘适合与部队合作的项目与企业,并对选定的对象进行详细地调查了解和严格审查,包括合作者的经营地位、实力、信誉、履约能力以及签约人的代表资格等等;另一方面将军队的需求以招标的方式将信息传递到市场。在合同签订实施阶段,负责合同管理的业务主管部门要严格检查、监督军地双方协商谈判的情况。审查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否正当合理、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准确、签约过程是否符合法定手续和程序等。在合同履行阶段,负责合同管理的业务主管部门要严格监督军地双方对合同义务的履行情况,组织落实合同规定的任务,传递军地双方的要求,协调军地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合同目的的实现。

2.培养军队后勤合同管理专业队伍,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人才体系。鉴于目前国防和军队教育体系中没有设置培养合同管理人才专业的实际情况,我军可以率先申报开设军队后勤合同管理专业。培养专门的合同管理人才。培养对象主要来自军队系统,也可以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的需要,兼收地方系统的人员进校培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培养规模,列入军队后勤院校任职教育系列中。

合同管理人才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一是过硬的政治素质。合同管理人员应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和勤奋献身、团结合作的职业精神。二是广博的业务知识。由于合同涉及面很广,所以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合同管理人员应掌握工程技术、军事采购、财务管理、经济法等

多学科的知识。三是较强的综合能力。合同管理是一项与人频繁接触的岗位,因此需要合同管理人员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包括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商务谈判能力等等。

3.制定军队后勤合同管理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法规体系。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核心和基础。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需要具备良好的法治环境。而创建法治环境的基础是要具备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法规制度。

要分层设立合同管理的法规体系。首先是设立国家层次的法律,包括《军事采购法》、《招标投标法》等,这一层次的法律通常是以国家为主体制定的。因此适用范围涵盖了军队和地方。其次是设立军队层次的法规,这一层次的法规是军队依据国家法律,结合军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衔接战场、市场和政府的相关条例等,如《军队后勤合同管理条例》、《军队后勤市场采购合同管理条例》、《军地联合供应保障合同管理办法》等等。

要制定与完善合同管理工作系列制度,将合同管理的全过程纳入法制化轨道。比如工作责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合同会签制度、奖惩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合同审查、审批制度、监印制度、检查制度等)、统计考核制度(台账制度、报表制度、考核制度、分析总结制度)以及合同档案管理制度。

4.借鉴地方或国外合同管理先进技术,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科技体系。一方面,要借鉴地方的先进技术。军队可以充分利用我国民用信息系统规模大、分布广、发展快的优势,弥补自身信息系统建设和发展的不足。一是在软件方面,可以通过借鉴地方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合同管理系统(比如承包商数据库、合同档案库、合同监督系统、合同分析系统、合同网络系统、索赔管理系统等)。二是在网络方面。可以通过借鉴地方先进的网络技术,在全军建立统一的网络信息公共平台,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充分共享。同时要在公共平台上预置有各类网络接口,保证能与地方相关业务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保证信息传递顺畅和及时。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适度引进,大胆借鉴,洋为中用。

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创新例3

很多医院仍旧是采用传统的合同档案管理办法,使得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让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落后、效率和质量都不高,档案的管理是医院工作的基础,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对其的管理办法进行创新,不断的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

1、合同档案的含义

其是指从合同的签订到终止,在这个时间段内形成的体现了签订合同各方意志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以及和其相关的具有保存的价值的其它文件材料。

2、医院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合同档案保管机制不完善,缺乏合理的规章制度

医院中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需要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合同档案管理上虽然有相关的管理体系,但是却仍然有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也不完善,缺乏明确的规划和划分标准,这些都让医院的管理机构设置不统一,管理上也没有统一,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对信息资源的整理和分类的工作无法有效的展开,这让信息搜查变得难度很大[1]。整理、分类的工作都无法做好,信息资源就更加无法实现共享,这些都为科学化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也无法满足医院发展对于档案管理的需求。

2.2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医院合同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信息化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在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中也不例外,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是还有一些人对于合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重视程度也不够,他们的思想过于陈旧,还在使用传统的卷宗档案的管理方法,而且管理人员中缺乏专业的人员,档案管理人员通常也都是别的科室来兼职的,他们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方法,对于档案的管理也没有足够的意识,让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变成了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让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停步不前,与时代的发展脱节,阻碍了医院的发展[2]。

2.3合同档案利用率较低

信息资源在当今的社会中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也关系着行业的发展。医院内建立合同档案,就是要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的资料,但是还是有很多医院并没有重视到档案的重要性,知识将档案收集整理后就结束了,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其价值,档案存在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没有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比如一些对医疗、教学、科研有重大意义的病历档案却放在那不加以使用,过了档案保管的期限就急于清理和销毁档案资料,让一些很有价值的合同档案信息资料浪费了[3]。合同档案如果没有充分的利用,就会让其失去它应有的价值,让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止步不前,合同档案信息无法物尽其用,长期如此会让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进步,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

3、有效提高医院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性的策略

3.1完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

创新是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基础上,因此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完善医院合同档案管理的管理系统,只有完善好管理系统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否则只会根基不稳。虽然我国的医疗技术一直都在发展,对于合同档案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水平也都在不断增强,但是因为管理方法陈旧,使得在其管理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且管理工作比较落后,因此需要先完善管理体系, 让其能够满足实际的档案管理的需求。在完善时,应该要先明确合同档案部门的职责,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以及评价标准,对医院内的不同类别的载体实行统一的管理和评价,让档案管理和医疗服务共同发展。另外还需要扩大档案管理的范围,对于医疗市场改革时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资料等也要进行收集和整理工作,让采购和招标工作能够孙经理的进行,总之要把医疗有关的信息都要记录在档案中,再教给专门的合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3.2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合同档案管理是医院各项工作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体现了医院的经济活动,记录了医院的发展历史,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非常重要。对于其的管理效率有效这医院的整体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也对医院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其的应用越来越多,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必须加入信息技术,让管理工作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在档案信息检索中就必须要加入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合同档案资源的开发效率,信息化的管理可以让医院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极大的发展,因此医院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大对硬件设备以及医疗管理软件的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化[4]。足够的资金也是对其进行创新的基础,另外,还需要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保障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3提高合同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素质

信息化的合同档案管理也对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的管理人员也不例外,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专业的知识以外,还需要掌握信息化技术,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需求。因此医院需要为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的能力,加强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让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只能,用认真、严谨的态度面对合同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3.4探索合同档案管理新领域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因此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也要进行创新,树立创新的意识和理念,拓展合同档案管理的新领域,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时代的变化,对工作的原理、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创新和信息技术促进医院的发展。医院个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也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办法,主动的去改变,不断的优化管理模式,让医院的合同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发展。

结束语:

当今社会,信息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信息的保存其中一种就是建立档案,且合同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其他工作的基础,因此医院必须要重视对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医院档案的价值,充分利用这一种资源,促进医院的发展,也对整个医疗科研事业具有积极的影响,医院要为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加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道德,让他们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去面对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完善合同档案管理的机制,不断的创新管理理念、方法等,满足社会对医疗事业的需求,让医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梁初蝉.信息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分析[J].科技展望.2015(15)

合同管理创新例4

过郑华:合同能源管理,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节能改造方式。企业通过与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签订能源服务合同,利用节能公司的资金和技术,以未来的节能效益为现有的设备升级。通过这种方式,既节约了企业的当期投资,极大减轻了企业环保节能的资金压力,又顺应时代要求,有利于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国务院总理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特别提到了要发展壮大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环保服务业。可以预见,在政策利好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

格瑞福德自成立起就致力于节能领域,不仅形成了系统化的节能理念,更拥有一批能驾驭国内外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的高级节能专家队伍和管理人员。利用政府和世界银行正在推广的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格瑞福德积极为客户提供成熟的系统节能解决方案和综合性优化节能服务。实践表明,在这种合作方式下,客户可以专注自身业务发展,节约能源创造利润,赢得成本竞争优势,零投入净收益,降低财务成本。

《财经界》:只签订一张合同,企业不用花一分钱,不用买材料和设备,就能进行节能改造,节约大笔能源费用。从理论上来讲,合同能源管理显然能促进企业和产业双赢,但其实践效果如何?

过郑华:2006年12月,格瑞福德与首秦公司签订了系统节能服务合同,率先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开启为首钢集团内企业提供节能服务的“探索”。其后,格瑞福德积极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对首秦公司能源系统的生产、配送、使用、回用等全过程进行调研、分析、并提交项目建议书,双方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分析,最终确定节能项目改造方案并进行组织实施。

双方合作本着“效益优先、由易及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近几年先后完成了泵站节电改造、加热炉改造、高炉鼓风除湿、高炉热风炉煤气预热、转炉煤气自动化回收、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等15项节能项目调研、测试、实施,形成节能能力12.47万吨标准煤每年,为首秦公司争取国家财政节能奖励资金近2000万元。

为了提供更好、更细致化的服务,格瑞福德的技术人员长期驻扎在首秦公司,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节能服务团队,与首秦公司共同挖掘节能潜力,研讨解决办法。

《财经界》:能否介绍一些合作案例的具体进展和成效?

过郑华:这方面成功案例很多。比如,2009年启动的转炉煤气自动化回收项目。该项目通过增加一氧化碳激光分析仪、氧气激光分析仪、炉口微差压控制系统等改造措施,使转炉煤气每炉平均回收时间比改造前的6.1分钟延长了2.39分钟,转炉煤气回收量比改造前提高31.95m3/t钢,实现节能能力2.142万吨标准煤每年。

2010年开展的2#高炉热风炉煤气预热项目,通过增加高炉煤气换热器,利用高炉热风炉外排的烟气余热,对热风炉使用的高炉煤气进行换热,达到余热利用、提高高炉煤气温度、减少热风炉煤气使用量的目的。通过烟气与煤气的热交换将煤气温度提高120℃以上,从而提高理论燃烧温度,减少高炉煤气使用量、降低焦比。该项目节能能力达到1.22万吨标准煤/年。

2010年6月建成能源管控中心项目,使得生产调度与能源调度坐在一个大厅里办公,实现了资源、信息共享。有利于能源生产和能源使用双方关系的协调,保证了能源系统的实时动态监控、能源介质生产提前预测及配送。系统上线后实现整体节能1%。上述转炉煤气自动化回收项目,后期在能源管控中心建成后,通过对煤气系统平衡的高效协调,增加电站锅炉的转炉煤气使用量,最终整体项目可实现节能能力2.49万吨标准煤/年。

《财经界》:您刚才提到,格瑞福德有系统化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那么,除了上面提及的与首秦公司合作的一些项目外,格瑞福德还有哪些适用性技术?

过郑华:最为典型的是格瑞福德准备推广的一项新的发电厂电除尘技术,叫做“软稳”电除尘。“软稳”电除尘技术可以说是电除尘领域一个新的飞跃。无论是思路和理念,还是在技术路线上,该技术都保持了原来电除尘的除尘效率高、省电、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同时还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业内很多人都知道,常规的电除尘技术应用已经近100年,它所沿用的学术观点是科特雷尔和怀特等美国学者的观点:一是“脉动直流比稳定直流优越”;二是“电源工作电压最佳点是在火花始发点以上某一处”。而“软稳”电除尘技术改变了上述两点看法,它新在“软”上面,认为火花放电是能耗的浪费。

电除尘器包含供电电源及除尘本体两大部分,本体包括放电极系统及集尘极系统。电除尘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压电晕放电,使粉尘带上了电荷,在静电引力的作用下,被集尘极所捕集,从而达到废气净化的目的。从应用成效来看,“软稳”电除尘可以在不改变电场的情况下,只更换电源就可以达到双40%以上,即节电40%、减排40%。

《财经界》:“软稳”电除尘技术的应用情况如何?

过郑华:作为一项专利技术,“软稳”电除尘也已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从小型电除尘改造上来看,使用效果很好。

目前,“软稳”电除尘已被成功应用到一些大的除尘改造项目上。如内蒙古一家60万KW的大型电厂燃煤锅炉电除尘改造就运用了这项技术,并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电科院的测试,成效显著。

首先,在保持原有电除尘本体不变,将常规电源改换成软稳电源,在排放等同的前提下,可节电80%-70%;而在减排47%情况下,可节电44.6%。一般情况可保证“双40”以上,即减排40%,节电40%。

其次,除尘效率衰减缓慢。按照传统的常规电除尘技术,火花放电不仅造成能耗的浪费,而且对放电电极产生电腐蚀,常规电源的除尘效率下降速度快。而软稳电源供电处于无火花放电状态,放电电极不存在电腐蚀,能保证长时间处于高效。

合同管理创新例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9502

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财务管理教学就能够提供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对于我国财务管理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校企协同是当前高校教学中的新型模式,能够让高校教育更加符合实际工作要求。基于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当前校企协同合作教学模式的发展,并且指出了当前实施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整合的具体措施,从而为我国财务管理教学提供指导。

1校企协同创新的教学实践

1.1校企协同创新的概念

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是由同一产业链上不同功能部门之间相互结合形成协同创新的一种合作模式。在这种合作中,高校和企业等各部门以专业优势为依托,以分工协作为手段,对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保证创新链条的完整性。

该模式通常是:科研院所或高校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知识优势、技术优势等进行技术研发;生产企业利用其生产优势、配套设备和资金优势将科研成果投入生产并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之中;销售企业利用庞大的网络系统和灵活的营销手段迅速将产品化为收益。

1.2校企协同创新的意义

在当代中国,知识和技术日益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战略资源。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及政府之间促进生产、传播和应用方面的相互作用,正在成为决定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作为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源泉,高校正在协同创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一,高等院校的一个重大使命就是为国家重大需要提供服务。通过我国打造全球顶尖大学以及高等级大学的实践了解到,要想变成真正有影响力的全球顶尖大学,一定不能违反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同时还必须走极具中国特色的办学道路以及思想。集中最关键的一个内容,即坚持为国家重大需求提供服务,从而体现出中华民族以及社会主义机制的优越以及先进性,对优质资源进行集中优化。

第二,协同创新的核心力量就是高等院校。加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点,早已不是某个行业、某个个体的单独发展,而是急切需求对相关制度进行改革以及完善,从而产生总体发展、一起共进的局面。技术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就是高等院校,在国家发展中有非常特殊的作用以及核心地位。

缺少高校和客户、政府以及企业的紧密合作,就无法在社会产生协同创新的制度,也无法建立适应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连接于产业发展的结构完善、科学合理以及充满活力的创新系统。

2基于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整合

2.1实施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

在对财务管理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步骤就是构造其实践能力,在实践期间加强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实施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能妥善处理该问题。为了体现校企结合对培养高水平财务管理人的作用,可实施下面几个方法:互相兼职,加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师资力量。按照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以及互惠互利的准则,对企业内的财务管理人员以及总监进行聘用,让他们去学校教学以及上课;企业也能聘用学校中的老师当做顾问,定期到企业进行研究和调查,从而变成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根据不断学习以及实践的准则,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多种方式的实习活动,加强学生处理财务管理实践中问题的水平。对各个年级的财务管理学生,应安排不一样的实习任务,让其有效结合于学生的在校学习,以此体现学习和实践的融合。

经常举办企业以及专业的见面会,从而在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财务管理发展的实际情况,新设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协作,聆听企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会后在第一时间加以概括,从而在教学工作中进行完善。

2.2建立以及完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平台系统

建立企业和高等院校之间培养人才的支撑平台就是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最核心的工作。由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载体就是支撑平台,同时它也是人才培养获得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所以,我们首先要对校外人才培养平台进行拓展,高校要借助于和企业长时间合作的基础,进一步拓展之前的实习实践基地的作用,从纯粹的将学生送往企业实习,向为企业全面培养创新人才进行改变。其次,要对校内高水平实践平台进行整合,高校一方面要体现出企业优势,找准以及追踪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发展来建立实践平台,另外要借助于学校的科研平台,产生向学生开放的制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协同创新的深化就是对教育科技产业资源进行联合,同时展开人才培养协同创新,能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撑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能填补学校教育功能的漏洞,而且能妥善解决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我们必须拓展视野,打破传统校企联合方式的局限,建立学校和学校、企业等新方式,从而提供管理以及法律保障为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建立相关的平台系统,从而推动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快速平稳发展。

2.3学校和企业一起构建实训基地

经过对校企合作有关政策的分析,对已进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院校进行调查和研究,到有关企业进行协商,确定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首先要让更多的企业对职业教育进行投入,其次要体现学校社会服务作用。以此研究由校企协同处理资金、场所、人员以及设施等问题。校企一起构建能进行真实生产运营业务的实训基地,同时展开真正的运营,摸索校企一起管理生产的方式。校园和企业在一起建立生产实训基地中所具有的作用就是厂中校以及校中厂。遵循“互惠互利、校厂一体、一起育人、厂中校、校中厂”的指导理念,经过校企双方的大量研究以及商议,尽可能在校内构建具有真实企业生产运营情景的生产运营性基地。除此之外,摸索在企业构建和职业教育教学需要相符的职业学习平台。依托企业工作平台以及校内实训基地,让学校和企业能够全面协作,在教学资源、科技、师资团队等方面资源共享,从而产生互惠互赢的合作方式。合作办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和企业都能获得好处。所以必须对校企双方的利益分享制度进行探究,完善和优化合作激励以及利益共享的有关机制,从而让校企合作更加深入。

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教学对遵循“企业想要哪种人才,我们就培养哪种人才”的思想有很大帮助,从而达成“和岗位能力需要相适应”的目标。将企业实践资料引进到课程资源中,从而让实训基地的有关课程和财务管理实践业务相适应。因此能加强学生培养的能力。将企业文化引进到实训基地中,能让企业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实训基地中。这将变成实训基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核心力量。

2.4校企一起构建财务管理共营教学实践方式

校企共建联营方式实施学生辅助、校企共管的方式,重视借助企业的考核以及奖惩机制展开管理工作。经过在课程教学环境根据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来安排,将企业的工作情境进行引进,从而打造企业工作文化气氛,实施企业员工管理模式,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践教学活动的身份就是准员工,接受企业职工的培训,从而确保实训管理方式企业化的实现。增强校企合作的常态化,在技术研发、运转管理等方面探索出一条互惠互赢的道路,从而产生一个更好的合作创新平台。对企业专业员工进行聘请,让他们担任兼职老师,在建设期间指引同时慢慢产生教学整改以及职业教育的思想,让其可以在校企共建联营方式中实施学生辅助、校企共同管理的方式,重视使用企业的考评机制展开日常管理工作。

对企业专业员工进行聘请,让他们担任兼职老师,在建设期间指引同时慢慢产生教学整改以及职业教育的思想,让其可以在教学中体现作用。另外设立课程建设项目小组,学校老师以及企业技术员工一起研发将工作过程当成导向的课程系统。财务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共建联营方式制立完善、有效的校企协作方式,在教学、规划建设、生产等方面对校企双方的权责进行确定,在这个前提下围绕人才培养,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增强,从而填补高职院校在实训教学以及实践资源上的漏洞。

3总结

校企协同创新是构建现代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能够从体制创新的角度提供全新的教学方法,保证学校和企业在教育中共同发挥作用,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应用专业,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创新力度,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剑芸.浅析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2):209.

[2]张兰.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3]生洪宇.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31):336337.

[4]孙岩.概念图促进财务管理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展示[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434435.

[5]林妍岑.高等职业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教法新模式初探[J].考试(教研版),2012,(04):24,26.

合同管理创新例6

(一)依靠市场手段,推动公共机构节能

依靠市场手段解决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难题,首选合同能源管理;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就必须依靠节能服务企业。率先启动市民中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试点,取得成功后在多家媒体宣传,并召开企业座谈会,听取对公共机构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深圳市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明确把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公共机构开展节能改造的主要方法,提出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招投标流程以及资金支付的具体办法,并分批向社会公布了公共机构拟改造的相关项目,激发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搭建了企业―银行信贷平台,修改了合同中不允许抵押的规定,允许企业用合同向金融机构抵押贷款,促使多家银行和节能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文件,对设备供应、节能量审核、工程监理、审计等单位的选择,给予了规定,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供节能政策保障

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驱动。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摆在重要位置,王荣书记、许勤市长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方面要“敢想敢干,先行先试”。陈彪副市长作为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合同能源管理相关政策。市发改、财政、采购等部门挑选专业骨干组成研究小组,一起研究制定促进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的具体办法和规定,先后出台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三年行动方案、合同能源管理采购招标模板、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资金支付流程、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政策为公共机构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建立标准体系,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以国家颁布的节能行业技术标准为基础,结合推行综合节能改造模式的实际和南方夏热冬暖的气候特点,提出了针对政府机关和医院、学校等不同类型既有建筑的改造需求标准;以项目基准能耗量为基础,根据项目大小不同,对参与投标企业的注册资金、融资能力、技术力量、案例个数等提出了不同的商务标准,形成阶梯档次,便于企业根据自身实力选择参与相应项目;针对办公、教学及其他建筑等照明的不同要求,编制了单项LED照明系统改造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参考国家和省市的节能技术标准,专门在招标模板中增加了技术创新的加分条件,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研发独有的核心技术,鼓励企业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四)科学规划路径,保证项目有序推进

根据公共机构“十二五”节能目标要求,以能耗统计数据分析结果为基本依据,确立了“分批实施、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全市一盘棋,合理规划布局。把能耗排名前50名的能耗大户或能耗超过同类建筑平均水平的用能单位作为改造重点,区分项目大小、能耗高低和难易程度,按照先大后小、先易后难的顺序,分批推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分为机关、医院、学校三大类,抓好分类指导,每类先抓一至两个点,摸索路子,积累经验,再在相应系统内推广。为提高推广效率,解决同一系统内项目节能效益“贫富”不均的问题,采取“系统打包”的形式,难易搭配,统一招标,有效避免了好的项目企业抢着做、效益差的没人做的局面。

二、实现合同能源管理招标模式“四个突破”

(一)突破项目申报难的障碍

长期以来,公共机构的能耗支出实行实报实销的财政制度。开展节能改造不仅工程技术复杂,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又不属于政府采购招标的范围,导致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热情始终不高,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如何让用能单位自觉申报项目,成为公共机构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的首要问题。深圳市从转变观念入手,首先,转变“不能采购招标”的观念。把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工程、服务、货物之外的第四种模式纳入到政府招标采购中,并简化审批手续,开辟绿色通道,方便用能单位申报项目。其次,转变“申报难”、“立项难”、“审批难”的观念。积极向用能单位宣传合同能源管理知识,讲解新招标模式中立项招标、合同签订、监理检测等细节,让用能单位熟悉每个流程。最后,转变“干不干都一样”的观念,把节能改造任务作为市政府重大事项分指标到户,提出强制性改造要求,并实行问责制。通过转变观念激发了各单位的积极性,仅在第一期项目征集中,市直机关就申报了86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二)突破传统工程立项审批程序

市发改委简政放权,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审批权转移到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全市申报的项目,发改部门仅负责项目备案确认。财政部门也简化了采购计划下达程序,由过去的对口管理用能单位资金的处室分头下达采购计划,归口为一个处室集中批量下达。优化审批流程后,大大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间,提升了行政效率,使多个项目、多批次集中招标成为可能。

(三)突破固有的招评标模式

坚持公开招标的原则,把过去由企业主导的价格谈判变为通过市场竞争产生价格,增加了透明度,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项目招标的具体实施上,着重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主推综合性节能改造。采用对用能单位进行整体改造的方法招标,不仅便于准确测定能耗基准,测算节能效益,也有利于不同技术优势节能企业之间的联合互补,推动节能产业由单一向综合发展。二是采用最优方案的形式招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兼具工程与服务的特点,且各个节能公司技术千差万别,难以确定标底,明确由各节能公司自行制作“节能改造方案”,并以“方案”的形式进行招投标。这样既无需财政额外支付能源审计费用和编制标底预算费用,又能够通过市场竞争发挥企业优势,最终由节能专家评选出最优节能改造方案,确保节能效益最大化。三是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采购招标模板。编制《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采购模板》,采取综合评分法,设定了年综合节能率、节能效益分享年限、资金效率、节能效益分享比例四个核心指标来评价节能效果。四是实行“系统打包”项目招标。全市共有1700多家公共机构,项目多、能耗跨度大,若全部以“一事一招”的形式招标,会给政府采购部门造成极大压力,进度缓慢。为了提高项目招标效率,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与发改、财政部门和采购中心采取以系统为单位整合项目,将同一系统的全部项目打包进行公开招标。

(四)突破财政支付瓶颈

合同管理创新例7

高新技术企业是先进的生产力,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市场就业以及对市场增强活力具有重大作用[1]。在发展迅速的经济时代,高新技术是核心生产的资料,知识创新能力是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2]。培养知识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知识企业管理水平,形成良好的循环改进机制,是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3]。但由于理念的落后以及渠道限制与方法较为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等一些原因,大多数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创新管理的实效较低,不能形成有效稳定发展的机制[4]。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建立相对应循环的改进机制,为提高知识创新实效提供有效的参考。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的循环改进的体制进行深入研究[5]。对当前技术企业创新管理的弊端进行分析,从改善的循环机制提高企业创新管理的积极性,使创新管理的循环改进机制面向全部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制定企业创新管理的循环改进的机制,建立创新要素的组合新模型,并进行完善,对不同要素间的关系以及协同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企业创新管理绩效的测度,建立反馈的机制,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的循环改进机制进行研究。调动了企业创新管理的积极性,对当前的创新管理的方式进行改进。

一、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1.创新管理存在误区

知识的经济时代是以创新为主,一些企业面临较大的挑战,而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如此。此类的企业规模一般不大,但对创新的要求却极高,在进行创新管理时,经常忽视将创新管理的不同要素进行协同与整合,只是关注有限的一些因素,致使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形成片面化,影响了企业生存与发展,束缚了企业创新的绩效。需要注重对创新管理的各要素之间进行协调,建立有效的创新管理的循环改进机制,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组织,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实现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2.领导者创新的管理能力较低

企业的创新管理是将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以及跳跃性思维进行结合运用,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高。高新技术企业的领导者大多是技术型的人才,技术能力较强,但管理能力比较弱,缺乏相关管理知识与经验,虽然拥有创业的热情与原动力,渴望企业成功,但因企业规模比较小,人员配备比较不足,导致忙于工作,疏于学习。此类领导者的市场意识比较薄弱,战略意识比较差,欠缺思考,不能充分利用信息进行企业的创新管理。

3.企业职能欠缺

创新管理为系统工程,主要包含创新战略管理以及创新资源配置与创新制度建设等,企业的各部门需要进行相互配合以及协同工作,需要有力的管理机构对全局进行统控,要对创新活动进行协同与整合,对企业各部门的绩效潜能进行充分发掘。

4.企业的资金匮乏、融资较为困难

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费用比较高,技术人员薪资水平也相对比较高,易导致企业资金较为紧张,创新经费的不足。因技术与市场产生双重不确定性,致使企业的创新存在高风险性,该类的企业经营体制大多不健全,对风险防御能力较差,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进行融资较为困难。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存在着问题和不足,致使高新技术企业产生创新管理产生障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由此需要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管理循环改进机制。

二、企业创新管理的循环改进机制研究

1.建立创新要素的组合模型

想要建立完善创新管理模型,需要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系统中要素进行分析与总结,还要对不同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协同,使得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让创新管理要素进行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创新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的活动,比如技术创新管理以及文化创新管理以及组织创新管理。为使企业进行创新管理过程中的要素进行优化,对管理指导进行改进创新,由此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力。企业的权重配置通过综合策略进行实现,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要素组合模型配置优化,为提高企业创新管理埋下基础。

2.创新管理绩效的测度,建立反馈的机制

依据企业创新管理不同要素与创新活动特征,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设计,建立出权重配置策略以及绩效测度算法,完成企业对创新管理绩效的量化进行求值。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测定,采用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相结合,对企业能力现状与可提高空间进行判断,利用分层次的分析法对融资渠道绩效进行评价,利用赋权法对企业不同指标进行分配。

3.建立创新管理的循环改进机制

在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创新管理的循环改进机制中,不同的阶段具有着不同的目标,同时也存在相应实现的方案。相应创新管理的模型中,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测定和评价,对评价的结果进行有效反馈,依据反馈信息,对企业创新管理要素进行调节,使管理要素能进行不断优化,使创新管理的循环改进机制得到不断完善。

三、结束语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管理中,如果忽略循环改进机制,采用统一创新管理机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进行限制,将具有不同性质的企业,塑造成同一类型的企业,使企业不具有核心竞争力,不能进行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如果想进行不断地发展,需进行科学有效的企业创新管理,由此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为了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不断对企业创新管理要素进行绩效评估,以及进行反馈的调节,完成对企业各要素在进行创新管理绩效的测度和改进,对建立相应机制策略与方法进行探讨,建立稳健的企业创新管理和循环改进机制,支撑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莉,孟庆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合作农场型生态循环农业的制度创新机制研究——以江苏太仓东林农场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1):52-56.

[2]冯海燕.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绩效考核管理研究[J].科研管理,2015,36(1):32-34.

[3]段玉厂,傅首清.中关村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循环机制建设路径研究——基于与硅谷的比较[J].管理评论,2015,27(7):87-93.

合同管理创新例8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0-0001-05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n the Sports Industry Management

ZHANG Ruilin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ngchun 130022, Jilin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sed the special reports and research pape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1st World Chinese Sports Management Conference and the 8th Asian Sports Management Conference, studied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which reflected the trends of the sports industry management. Studies had shown tha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was signific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mechanism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industrial mechanism, internal mechanism, management mechanism, studies mechanism and regional mechanism. Currently, the sport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ed to expand and deepen further, and solve the study major issues such as systematic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luster of sports industry, sports industry “productionteachingresearch” cooperation, sports industry management reform and others.

Key words:sports industry;collaborative innovation;management;mechanism

2012年8月19日~8月22日,首届世界华人体育管理协会暨第8届亚洲体育管理协会科学大会在中国长春举行,会议主题是“携手共促体育产业发展”。如何提升体育产业管理的质量与效益,有效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综观海内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可以总结出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观点。当前,不仅体育产业管理研究趋势上呈现出协同创新,而且体育产业管理实践中也大力倡导协同创新。本文在总结首届世界华人体育管理协会暨第8届亚洲体育管理协会科学大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内涵、意义、成果与发展趋势。

1 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源于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布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原意指“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1]本文所研究的协同创新研究对象为体育产业管理,涉及范围扩大,是指本次亚洲体育管理大会所呈现的重要研究趋势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即体育产业管理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管理体制机制适应协同创新模式的突破,不同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的有机整合与创新,体育产业协同、融合发展趋势所引起的产业管理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

1.1 管理主体协同创新 体育产业管理主体协同创新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单一体育产业管理主体协同创新,是指某一管理主体,整合主体以往以及其他主体的管理实践与经验,对体育产业管理知识进行协同创新。如政府治理经验的总结、企业管理流程的再造,甚至是体育产业经理知识的整合。如Megat Ahmad研究指出,体育产业高度竞争的需求,体育产业经理的知识层面进行整合,要求体育产业经理要具备体育管理、体育财政、伦理道德、行政管理、体育营销的知识,并能进行应用与创新。[2]第二层次,不同体育产业管理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是体育产业管理主体,伴随体育产业的蓬勃兴起,体育产业所涉及的行业、部门日渐扩展,管理主体的范围与交往不断深入,地方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与企业之间、协会与协会之间,以及政府、企业与协会三者之间,管理行为的协同创新决定了整个体育行业发展的环境与氛围。第三层次,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在体育产业管理上形成的协同创新。高校与科研机构是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重要源泉,协同创新也包括体育管理行为实施者与管理研究者之间的协作与整合。

1.2 管理体制机制的协同创新 管理体制机制是体育产业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促进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需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机制的设计,旨在鼓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从而提高体育产业管理的质量与效益。如王晓芳等对体育管理体制的研究,提出借鉴引进英国文化管理的体制,即“一臂间隔”管理体制,从而可形成“政府、行业管理机构、非政府组织管理机构三方互相制衡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地防止寻租、腐败和缺失民意,从根本上保障全民健身财政投入的合理性,同时激发社会融资的积极性。”[3]

1.3 管理对象的融合 以产业渗透、产业交叉等为代表的产业融合现象,在体育产业领域也日渐突出,产业融合成为了体育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且产业融合形成了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体育产业融合可以分为内部融合和外部融合,内部融合是体育产业内部子行业(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制造,体育用品、服装鞋帽销售,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场馆建筑,体育,体育场馆管理,体育培训活动,体育中介)之间的相互融合,体育产业内部融合更多体现为子行业系统的产业渗透与相互协同,如体育场馆管理与体育培训的融合。外部融合是指体育产业与相关的建筑、旅游、加工制造、传媒、交通等行业的融合与交叉。

1.4 管理方式方法的协同创新 管理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体育产业管理中也应随机应变,选择适宜的管理方式方法无疑是提升管理质量与效益的有效途径。体育产业管理方式方法的协同创新,是指在体育产业管理领域创新、借鉴并应用相关产业管理、行政管理等所采用的有效方法,提高体育产业管理方法的效率。如在体育旅游管理中,采用旅游服务质量模型(PZB)建立体育旅游服务质量的监测指标体系。[4]

1.5 管理研究的协同创新 实现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就是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工作,而研究工作亦需协同创新。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体育产业企业是体育产业管理研究的实施主体,体育产业管理研究协同创新,是指不同的研究主体之间深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协同创新的局面。其中,“产学研”结合是体育产业管理研究协同创新的重要形式。如以2011年成立的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例,由科技部引导投资与地方政府、企业配套投资组建,同时,以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为依托,与山东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体育用品共性核心技术研究,为形成我国体育用品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依托平台。[5]

2 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重要性

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是体育产业管理内部要素、运行机制的重构,根据首届世界华人体育管理协会暨第8届亚洲体育管理协会科学大会专题报告和收录的国内外论文分析,涉及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文章占到了29.6%,不仅显示出协同创新是体育产业管理研究的热点,并且表明协同创新是体育产业管理发展的重要源动力。

2.1 体育产业管理理论发展协同创新 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是管理学与体育学等学科协同创新的重要成果,同时,协同创新也持续推动着体育管理的进步。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管理相对成熟,其中北美地区是体育产业理论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有关北美体育管理理论的研究表明: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由学校体育和体育设施管理向其他领域不断扩散,出现了综合化的研究趋势;体育产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以管理学理论在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为主,并不断引进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体育管理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体育联盟、私营体育俱乐部、政府体育组织、综合性运动会组委会、公司赞助以及相关领域不断拓展。[6,7]国外体育产业管理理论发展呈现出协同创新的趋势。

从国内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看,体育产业管理是体育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在管理学、经济学、体育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体育产业管理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发展,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创建了体育产业管理理论,并且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三者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创新又为体育产业管理理论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同时,通过协同创新推动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将战略管理、组织文化、知识经济、企业流程再造等理论知识引入体育产业管理领域,拓展了体育产业管理的知识体系。

为此,协同创新既是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形成基础又是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动力,是体育产业管理理论创新、知识体系完善的重要途径。

2.2 体育产业管理实践协同创新 随着体育产业深入发展,体育产业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原有体育产业领域深入化发展,新的分支领域不断涌现。一方面,传统的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体育用品业等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体育产业集群出现,体育产业管理理论与方法不断变革,无形资产的价值提升,配套设施、服务得以巩固与强化;另一方面,体育与传媒、体育与旅游、体育与文化等产业融合的速度加快,新兴体育产业领域的价值凸显,相应的体育产业管理研究兴起。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权威体育管理杂志《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1997-2006年的40期刊物中,涉及体育对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影响、体育与传媒、体育与旅游、性别与差异多样化等协同创新的文章26篇,占16%。[8,9]如美国学者Taks M.的调查研究显示,1985-2000年体育对佛兰德斯地区经济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研究建议政府对体育产业适度干预,构筑法治环境,提供场馆经费。[10]国内学者陈颇、赵恒对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 943,显著性水平P

由此可见,体育产业管理实践呈现出两个方面协同创新需求,一是创新管理理论与方法的需求,体育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新式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适应传统体育产业的升级换代;二是产业融合与交叉的需求,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产业融合的特征,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交叉需要不同产业运行与管理的协同创新。为此,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是体育产业实践的必然选择,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3 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机制

3.1 产业协同创新机制 产业协同创新是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交叉、互动形成的新兴产业领域,是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重要动力,如体育产业与建筑、加工制造、销售、传媒、旅游等行业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创新有不同的形式,主要体现为:体育产业企业与其它产业企业的合作,体育产业企业或者其它行业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创建的新兴业务形态,以新兴业务形态为主要业务企业的创立等。

产业协同创新存在四类运行机制:第一,创造附加功能。产业协同创新创造了新兴业态,创造了新产品或新服务,使体育与相关产业获得了附加功能,拓展了企业盈利业务领域,为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可能。第二,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创新,促使体育与相关产业在先进技术领域相互借鉴和应用,推动产业原有技术的创新,从而提升体育与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如高新技术在体育产业中的应用。第三,提升产业经济效率。体育与相关产业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部分参与其中的企业得以快速发展,而创新能力不足的企业竞争力减弱直至淘汰,产业经济效率得到提高。第四,共享基础设施与服务。产业协同创新使体育与相关产业之间能够相互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与服务,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和资源利用的效率,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社会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3.2 内部协同创新机制 内部协同创新机制是体育产业内部各子行业之间的协同,是指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根本保障。体育产业可以划分为体育组织管理、体育健身休闲、体育、体育场馆管理、体育用品制造、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场馆建筑、体育培训和体育中介。体育产业内部协同创新,即体育产业内部各子行业之间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提升体育产业的竞争力的过程。其中,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组织管理和体育场馆管理为主导产业,并与其它产业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但是,“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内部各子行业之间关联程度较低,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体育培训业人才缺乏,与体育核心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较低;体育场馆管理业整体水平较低;体育在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中的贡献不足;体育中介业在体育产业没有发挥应有的联络作用。”[13]

内部协同创新旨在改变体育产业内部各子行业之间关联程度较低的现状,将体育产业内部各子行业凝聚成一个有机协同的整体,以凸显体育产业特质的健身休闲、体育组织管理为主导,引领行业发展;以体育中介为媒介,促进各个子行业之间的互动;以其它子行业为依托,形成体育产业发展的合力。

产业内部协同创新是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内部竞争合理化、产品质量提升等作用机制的外在体现。第一,产业结构优化机制。体育产业内部协同创新,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升各子行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各子行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使体育产业中划归第三产业的服务性行业所占比例提升。第二,内容竞争合理化机制。内部协同创新,提升了不同子行业的成熟程度,使处于不同领域的企业能够获取便利的资源和服务,使企业的竞争加剧。同时,企业之间的合作因内部协同性的提升而强化,竞争的合理化程度提高。第三,产品质量提升机制。内部协同创新提高了子行业之间的协调性,各个子行业之间的资源、人才、信息等有序流动,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服务水平和供给结构,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3.3 管理协同创新机制 管理协同创新是体育产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整合与管理体制、手段的创新,是体育产业良性发展的环境基础。体育产业管理部门相对复杂,既包括体育、工商、税务等政府管理部门,又包括体育用品联合会、体育产业协会、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及协会)等社会管理部门。[14]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应符合“权责清晰、运转流畅、服务全面、监管到位”的要求,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

管理协同创新蕴涵了体育产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创新的作用机制:第一,政府部门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履行体育产业管理的宏观调控职能,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保障企业知识产权和品牌影响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二,行业协会尤其是运动项目协会,为体育产业企业提供行业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一方面为企业发展争取相关权益,另一方面规范行业行为。第三,企业是体育产业运行的主体,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4 研究协同创新机制 研究协同创新机制是指与体育产业相关的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对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主要矛盾进行协同研究并创造性解决的过程,研究协同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体育产业管理研究协同创新包括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联盟、企业或高校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等不同的形式。

体育产业管理研究协同创新契合了整合不同主体优势实现各方共赢局面的作用机制。对于企业,研究协同创新满足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需求,缩短了研究周期,提高了研究效率,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同时,也发挥了企业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势,对于形成企业核心知识产权和塑造企业自主创新品牌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保证了科学研究的前沿性,促进了理论研究的实用性,缩短了技术应用、技术转化的周期,可以有效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科学研究的进步,而且可以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政府,促进研究协同创新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实施研究协同创新工作可以带来综合性的社会效益,为此,政府应在政策方面予以保障。

3.5 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是指凝练地区特色,发挥区位优势,对区域内部体育产业进行整合创新发展的过程。区域协同创新是体育产业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是提高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和贸易优势的重要管理手段。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的体现形式为:体育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以区域为空间界限,凝聚体育产业的优势资源,形成协同发展的整体竞争优势。一是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在区域体育产业积聚的过程中,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相继入驻或产生,打破了企业之间联系的界限,加速资源和产品的流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转移速度,形成了区域内一体化企业网络结构,推动了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二是区域体育产业复杂化,伴随企业协同性的提升,企业之间业务界限、技术界限不断融合,单个企业出现了复杂化趋势,促进了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整合。三是区域体育产业优势强化,体育产业企业的区域聚集,形成了区域的资源优势和贸易优势,最终提升了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

4 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研究趋势

综合本次会议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讨分析,未来一个时期内,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研究将更加关注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理论体系、体育产业集群、体育产业“产学研”合作、体育产业管理改革等方面内容。

4.1 加强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理论研究 体育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政策、产业布局的研究较为多见,但是对综合产业结构、组织、政策等内部要素以及协调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发展的研究缺乏,尚未形成系统的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理论体系。为此,以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应加强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理论体系的研究,建立系统的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理论。

4.2 关注体育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 伴随着体育产业基地的出现,国内外学者对体育产业集群的研究逐渐兴起,研究理论与内容多借鉴产业经济学,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集群运行规律、体育产业集群管理规律的研究尚不深入,尤其亟需体育产业集群政策制定、产业集群组织优化、产业集群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构建、产业集群贸易优势打造的研究。

4.3 注重体育产业“产学研”合作 在体育产业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历史背景下,国内外出现了诸如拉夫堡大学与阿迪达斯足球研制合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与山东大学体育用品共性技术研究合作等“产学研”合作的典型事例。但是体育产业“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涉及范围较广,如何调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积极性,建立符合体育产业运行规律的合作方式,发挥高校多学科优势,促进体育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快速进步等一系列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4.4 推进体育产业管理改革研究 体育产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项目协会实体化等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在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体育产业管理政府职能界定、体育产业政策制定与执行、运动项目协会的去行政化、高危运动项目监管、体育行业标准研制等尚需深入研究,并形成具体的改革措施与方案。

5 结 语

协同创新是当前体育产业管理的发展动向,对于体育产业管理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指导意义。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集中体现为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内部协同创新机制、管理创新机制、研究协同创新机制和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当前,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研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其中,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理论体系的研究尚需加强,体育产业集群、体育产业“产学研”合作、体育产业管理改革等体育产业管理的重大问题亟需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技〔2012〕7号)[Z] ,2012-5-4

[2] Megat Ahmad Kamaluddin Megat Daud. SPORT MANAGER’S KNOWLEDGE DIMENSION: A MALAYSIAN PERSPECTIVE [C] .首届世界华人体育管理协会暨第8届亚洲体育管理协会科学大会论文集,2012-8-19

[3] 王晓芳,张瑞林,王先亮.中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一臂间隔”管理体制探究[C] .首届世界华人体育管理协会暨第8届亚洲体育管理协会科学大会论文集,2012-8-19

[4] ChaoChin Liu,YungChuan Tsai. A Study of the Service Quality Indicators for Sport Tourism in Taiwan [C] .首届世界华人体育管理协会暨第8届亚洲体育管理协会科学大会论文集,2012-8-19

[5] 张瑞林.体育器材共性技术研究[J] .体育科学,2011,31(10):91-96.

[6] Chelladurai,P.(1992). Sport management: Opportunities and obstacles [J] .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1992,6:215-219.

[7] Slack,T.(1996).From the locker room to the board room: Changing the domain of sport management[J] .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1996,10:97-105.

[8] 浦义俊,李孝其.近10年北美体育管理学研究状况与趋势[J]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3):29-32.

[9] 浦义俊,吴贻刚.北美体育管理学研究热点分析[J]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3):301-304

[10] Taks M.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Sport in Flanders[J]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2000(4) :342-365.

[11] 陈颇,赵恒.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与国民经济增量关系的计量研究[J] .体育科学,2008,28(6):20-23.

合同管理创新例9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管理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但关系到施工进度、安全、质量,而且还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的施工管理现状却差强人意,为此,应当对施工管理进行创新。首先,创新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劳动者、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工具是生产力的三大基本要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也应当从这三大要素进行考虑,即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劳动工具的技术含量。通过施工管理创新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相结合能够进一步促进施工企业的创新发展。其次,有利于推动建筑市场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对施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施工管理创新应当满足市场发展需要,只有适应市场的创新,才能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新。施工管理的创新有助于企业文化内涵的提升,这样可以使企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1.2创新要求

创新是推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必须从管理思维、管理路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进行创新,从而促使施工管理模式与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相适应,进一步助推我国建筑业持续稳定发展。对施工管理创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管理思维的创新。要求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打破传统的施工管理思维模式,针对施工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剖析,利用先进、成熟的管理方法解决新问题,掌握新情况,消除影响施工管理创新的阻碍因素。(2)管理路径的创新。要求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深入探究施工管理发展规律,找寻施工成本、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控制的最佳平衡点,力求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施工企业要善于抓住制约施工管理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创新管理路径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3)管理方法的创新。施工企业要结合自己工作中的经验,摸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规律,合理吸收他人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成果,不断探索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和施工管理所需的新管理方法,并将新管理方法用于工程实践中并进行校验,确保新管理方法的可行性和效益性。(4)管理机制的创新。施工企业要认清本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了解建筑业发展的新形势,及时弥补自身管理机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效率。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建立有利于施工管理创新的保障机制,加大对创新成果的保障力度。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途径

2.1树立创新理念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对施工企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施工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树立创新理念,强化创新意识,正确认识到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将施工管理创新提升到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始终坚持创新是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路径。施工企业要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制定不同的施工管理创新方案,使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并且要对施工管理创新方案进行论证,不能盲目地追求创新而不考虑施工管理的实际效果。

2.2健全施工管理组织结构

在以往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自建筑工程项目签订合同后,一般由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管理。项目部作为施工企业的一个部门,往往习惯于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而没有从施工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合理构建施工管理组织体系,严重制约了施工管理效益的提升。对于大中型施工企业而言,经常会同时承接多个项目的施工,为此必须创新施工管理组织结构,延伸施工管理的内容主体和空间,引入协同管理理念,实现企业与项目的协调发展。建筑工程项目部应当从市场调研、投标策略、合同签订、履行合同、获取效益等全过程出发,建立健全符合施工企业利益最大化需求的施工管理组织结构。

2.3创新施工管理体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履约期限内,施工企业应将项目部视为企业的分公司,针对项目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项目部内部实施科学化管理,从而实现施工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改进。首先,实施有限责任制度。施工企业作为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通过与项目分公司明确经营责任,进而构建起新型的产权关系。施工企业以投资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施工管理中,有利于促使项目分公司更加重视施工管理。其次,实施项目分公司法人财产制度。施工企业应赋予项目分公司相应的地位和财产,使项目负责人承担相应的法人责任,对自己的经营行为负责,一旦出现因施工管理不善而导致企业损失的情况,必须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再次,加强风险控制。项目分公司要认真履行合同,不仅要重视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管理,更要重视建设风险控制,减少施工企业风险损失,以便获取施工企业更多的物质激励。

2.4合理引入新技术

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是提高工程质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采用企业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或直接引进先进、成熟的新技术。同时,根据新技术的引入情况落实相应的施工管理措施,确保新技术的顺利实施,使施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施工管理效益目标。

2.5创新施工管理模式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工作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即流动性、阶段性、季节性。同时,由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均不相同,致使工程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若是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为此,施工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借此来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施工组织体系应当科学合理,并且要符合市场的发展要求;其二,要让施工管理与施工作业职能相分离,防止交叉重复的现象发生,这样有助于促进管理与作业部门履行各自的职责,从而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合同管理创新例10

作者简介:廖奇云(1966-),男,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研究,(E-mail)。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业环境下,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建筑业企业保持其竞争力优势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匹配尤为重要。文章论述了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内涵,构建了创新系统测度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对重庆市某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进行测度,表明协同模型有助于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协调发展;协同模型

中图分类号:F426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0105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建筑业发展水平与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增强建筑行业企业创新能力,成为缩小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距的重要途径[1]。在企业层面,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创新。然而目前,一些建筑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并没有与其投入相匹配。这主要是一些企业只单纯重视技术创新或者管理创新的作用,很少考虑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相互协同可以使企业创新获得更好的效果。建筑业企业广义技术进步可分为建筑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里管理创新包含制度创新)的结果。其中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作为影响创新绩效的内部因素,对创新绩效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建筑业企业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复合系统其内部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个子系统在某个时间的状态最好,并不表示该系统整体功能最优。技术创新能否提高企业创新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管理创新的匹配、协同。管理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只有不断与技术创新相匹配,才能使组织长久服务于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因此建筑业的技术与管理创新协同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建筑业的创新发展,以及竞争力提升的整体效果。目前,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较多,而将协同理论用于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发展程度进行测度分析的研究很少,且对协同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协同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3],将模型与实际结合计算协同效应的较少。基于此,文章进一步阐明建筑业企业技术与管理创新模式内涵,并建立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测度模型,对系统协同程度以及创新协同效果进行评价。一、建筑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内涵

建筑业创新体系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方面的内容。建筑业技术创新,是指在建筑经济活动中引入新事业,并改变已有资源的财富创造潜力[4]。建筑业作为独特的行业,它的技术创新与其他产业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建设产品的一次性及不确定性,工程项目之间的复杂的内外部关系及复杂的项目环境。(2)建筑业技术创新组织具有一定的临时性。由于组织的临时性很容易使得工程集成的技术创新产生不连续性。(3)建筑业技术创新的频繁程度受到建筑产品及其相关活动影响程度及范围的制约。由于建筑业具有广泛的社会环境效应,关系着参与方及使用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而创新活动越多,建筑活动的不确定性加大,相应风险增大,无形中增加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难度。管理创新是指通过引入一种新的有效管理方式和方法,改变原有的生产函数,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在不改变要素投入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水平,或用较少的投入获取同样的产出水平[5]。管理创新是一种动态行为,并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形成独立于技术、资本、劳动力以外的生产力要素[6],建筑业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内涵见图1。

图1建筑业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内涵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廖奇云,等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模型研究

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方面,企业管理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组织保障,技术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集体活动,是一个从研究开发—市场成功—创新扩散的完整过程,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必然面临着一定的组织管理问题,唯有不断地创新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才有可能[5]。为实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企业应通过内部管理创新,不断完善相关组织和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来推动技术不断创新。从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视角出发,企业须同时注重内外部管理创新,以推动技术创新。因此,企业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程度越高,越有助于整个企业系统效率的提升,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对于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也非常有利。基于此,对于企业创新系统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程度进行测度非常有意义。

二、建筑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模型

(一)协同理论

协同论(synergetics)是一门研究协同作用的科学。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系统内部还是各个子系统之间只要存在联系、合作甚至是竞争关系,就存在一定的协同行为。协同发展是处于发展状态的事物之间相互促进、同步向前的关系[7]。协同学的研究对象是开放系统,其类型多种多样。其研究对象核心研究子系统通过怎样的自组织合作,并以自组织形式产生时间、空间或功能结构,从而寻找到子系统间受支配的协同作用。协同强调各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由其之间的合作而产生新的有序结构和功能,使系统整体实现大于各个分系统单独实现的目标效果。

构成完整的协同理论主要有三个基本原理,即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协同效应就是指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协同使得企业获得超过两者简单相加的效应。伺服原理,系统和子系统的各种微观和宏观变量中,描述宏观状态、结构和行为的最主要、最有效、最具决定性的参量或变量。通过这个原理,在进行建筑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及它们之间协同作用测度时,找到最主要、最有效、最具决定性的参量或变量,可以使得系统整体效果较好。自组织原理解释开放系统在与外界进行交换的条件下,系统可以通过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自组织形成新的时间、空间及新的功能结构。它说明在建筑业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系统中能够通过自我的选择、测度以及改进使得企业创新系统获得较好的效果。另外,协同理论认为,事物的演化、演化的最终状态以及有序程度主要取决于序参量。

(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构建

假定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可记为S=(S1,S2,...,Sn),Sj是第j子系统。设子系统Sj在系统演进的过程中的序参量变量hj=(hj1,hj2,...,hjm),其中:j表示子系统,其数值由系统中子系统的数目决定,i(i=1,2…,m)表示在j系统中的序参量分量,其数值由j系统中的序参量分量的数目决定。系统中的有序度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随着演进过程的序参量取值的增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另一种情况是随着演进过程的序参量取值的减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基于此分析,在某一时刻的协同度模型为:

uj(hji)=hji-xjiyji-xjii∈[1,k]

yji-hjiyji-xjii∈[k+1,m]

其中,xji和yji分别是序参量变量的下限和上限,假定hj1,hj2…hjk的取值越大,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其取值越小,子系统有序程度越低;hjk+1,hjk+2…hjm的取值越小,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其取值越大,子系统有序程度越低。uj(hji)值的大小表明序参量hji对系统Sj向有序发展的贡献程度。其中,uj(hji)越大,hji对建筑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系统总体有序的贡献程度越大。因此,可以通过序参量hji的函数uj(hji)的集成来描述序参量对系统有序程度的“总贡献”。这种集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线性加权求和,另一种是几何平均法。文章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即uj(hj)=∑mi=1wjuj(hji),其中,uj(hj)表示子系统Sj的有序度,其取值范围为[0,1],wj≥0,∑ni=1wj=1。确定权重的目的是表示各个序参量在整体中价值的高低和相对重要的程度以及所占比例的大小量化值。为了表现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可以设系统初始状态对应的各子系统的有序度为u0j(hj);待系统进行到下一阶段,系统的有序度变成u1j(hj),因此系统协同发展程度可以用如下模型进行描述:DTS=θ*n∏nj=1u1j(hj)-u0j(hj),其中参数θ=min[u1j(hj)-u0j(hj)]min[u1j(hj)-u0j(hj)],它表示仅当u1j(hj)-u0j(hj)>0成立时,系统的协同作用所产生的效用才表现为正值,这就说明系统在这个时间段正在朝着积极有序的状态发展。在正常情况下u1j(hj)-u0j(hj)∈[0,1]。其中,当DTS越接近1时,系统的协同水平越高。当然,DTS=-1和DTS=1的概率都很小,即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状态存在“高水平协同”或“不协同”这两种绝对状态的概率极小。

(三)建筑业创新系统协同测度指标体系

对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程度的测评采用多指标体系。在进行协同测度指标设计时,遵循指标选取的代表性、综合性、简明性与系统性、可操作性与易获性、适应性原则,以便能够恰当、准确、科学地反映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的协同状况。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主要包括战略协同、组织协同、业务协同、知识管理协同以及绩效协同。文章采用问卷调查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式数据获得。在确定权重的时候,采用相关系数矩阵法。其赋权的主要步骤如下:设指标体系中包含n个指标,则它们之间存在相关系数矩阵R。其中矩阵中的相关系数rij反映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其绝对值越大,表示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越大。确定权重时,某指标与指标体系中其他指标的总相关程度越高,即表示该指标对其他指标影响越大,该指标的权重越大。序参量相关系数矩阵如下:

R=r11r12…r1n

r21r22…r2n

rn1rn2…rnn,其中rij=Cov(i,j)σiσj。那么,系统中第i个序参量的影响程度用Ri表示,其值越大,表示在系统中其作用越大,相应的权数也越大。Ri=∑nj=1rij-1。相应的Ri的权重系数wi=Ri∑ni=1Ri,通过文献检索以及与重庆市建筑企业改革研究专家组成员探讨,最终,文章确定的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表1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子系统(机制)序参量子权重战略协同机制R&D战略在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视程度0.45企业领导与企业家创新精神意愿0.25创新决策中R&D部门的合理建议采纳程度0.3组织协同机制创新机构数的比例0.3跨部门团队协作创新情况0.3创新文化氛围0.4业务协同机制R&D与其他部门合作情况0.7其他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程度0.3绩效协同机制创新整体激励水平0.5管理型人力与技能型人力激励关系的处理0.5(四)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评价实证研究

某建筑业企业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正在整合资源,加快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对于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投入力度正在逐年增加[8],为了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测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用表1的指标体系收集数据,其中定性数据来自于专家打分。打分采用9分法,即最差值=1,最优值=9,该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度评价的基础数据见表2。表2某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度评价的基础数据子系统(机制)序参量2008200920102011战略协同机制R&D战略在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视程度5567企业领导与企业家创新精神意愿6667创新决策中R&D部门的合理建议采纳的程度4556组织协同机制创新机构数的比例5666跨部门团队协作创新情况6777创新文化氛围5666业务协同机制R&D与其他部门合作情况6778其他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程度6778绩效协同机制创新整体激励水平6788管理型人力与技能型人力激励关系的处理5667为了更好地进行测评,需要将以上数据标准化,数据结果根据公式uj(hj)=∑mi=1wjuj(hji)算出系统的协同度。各子系统(机制)的有序度见表3。表3各子系统(机制)的有序度子系统(机制)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战略协同机制0.493 750.531 250.587 50.712 5组织协同机制0.537 500.662 500.662 50.662 5业务协同机制0.625 000.750 000.750 00.875 0绩效协同机制0.562 500.687 500.750 00.812 5为了更好地动态反映该企业在2008—2011年期间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度的演变状况,采用以2008年为基期,利用模型DTS=θ*n∏nj=1u1j(hj)-u0j(hj),计算各年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的协同度,结果见表4。表4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协同度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系统协同度 00.092 510.128 740.203 32三、结语

(1)进行了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内涵的详细论述,并论述了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如何提高建筑业企业创新效率。

(2)将协同学理论运用到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领域,构建了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度测度模型,建立了建筑业创新系统协同测度指标体系,为以后进行建筑业创新系统评价提供了基础。

(3)通过重庆市某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度的实证分析得到建筑业企业对于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协同的重视度正在加强。

建筑业企业组织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建筑业企业必须与变化的环境相适应,并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国际化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进程,建筑业企业能否提高本身的效率,使组织产生预期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体系和过程能否良好匹配、有效协同、递进式发展[9]。因此,建筑企业只有不断合理建立测评指标,进行自身系统的协同水平测度,不断改进,提高系统的协同水平,才能使建筑企业效率进一步提高,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业市场环境中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林小丹,陈松建筑业创新体系的构建[J].建筑经济,2003(11):13-15.

[2]Cetidamar D,Phaal R,Probert D. 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as a Dynamic Capability: A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 Management Activities[J].Technovation,2009(4):237-246.

[3]李必强.论管理创新和管理集成创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5):6-9.

[4]金维兴,盛书凯,宁文泽.创新型建筑业及其经济增长原理[J].建筑经济,2006(6):5-8.

[5]李子奈,鲁传一.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定量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1997(2):25-31.

[6]盛淑凯,刘宇.中国创新型建筑业的战略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2):63-65.

[7]Tarun Kabir Ching Chy,Lee Synergy. Learning and the Chang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J].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2004,18(3):365-387.

[8]廖奇云,刘法琪.重庆市建筑企业改革研究报告[R].2010.

[9]王彩霞.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和谐发展[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4):40-43.

Synergy model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LIAO Qiyun, XU Baoyang

合同管理创新例11

一、全面创新管理理论的产生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创新研究视角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单项创新转到各项创新间关系上,进一步提出了组合思想和组合创新理论。组合创新的研究和实践,大体经过了四个逐渐深入的阶段,即产品的组合创新、技术创新的组合、不同创新的组合、基于核心能力的组合创新,目前,组合创新管理是国内外居于主导的创新管理模式。组合创新至少包含了五方面的组合关系,即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调、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的协调、创新显性效益和隐形效益的协调、技术创新与组织文化创新的协调、企业内部独立创新与外部组织合作创新的协调等。

在组合创新理论的推动下,到20世纪末期,创新理论朝系统观发展更进了一步,出现了集成创新观和系统创新观的创新理论。1998年美国的Iansiti提出了技术集成的概念。一些学者也指出,在技术创新中各种要素的集成是保证技术创新效果的重要条件。集成创新观强调对现有各创新要素的创造性整合,体现了一定的系统性思想,认为企业创新是一个复杂性自适应系统,要提高创新绩效必须由“框式思考”向“线式思考”转变,也即注重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

进入21世纪后,创新理论的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更加注重从生态系统角度来研究创新理论,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全流程创新、全球化创新以及事事创新的全面创新思想成为创新理论发展的新方向。企业外包、战略联盟等组织形式的出现促进了研发、制造、营销等的全球化。以“人”为本,实现全方位的创新是现阶段创新管理理论发展的目标。

浙江大学许庆瑞等(2001)总结了国内外最新创新理论及我国大量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经验教训,首次从理论上系统提出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创新规律。他们特别强调了全面创新的两层涵义:一是涉及企业各创新要素的全面创新,二是各创新要素间的有机协同,其理论基础是创新进化论和复杂性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创新管理”(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简称TIM)的创新管理新范式。

二、全面创新管理的理论内涵

全面创新管理是以培养核心能力、提高持续竞争力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价值增加)为最终目标,以各种创新要素(如技术、组织、市场、战略、管理、文化、制度等)的有机组合与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

1、全要素创新

全要素创新是指创新需要系统观和全面观,需要使技术、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等与创新绩效关键要素达到全面协同,以实现最佳的创新绩效。根据对国内外有关影响创新绩效关键要素的研究综述,文献总结了六大要素,即战略、技术、市场、文化、制度、组织要素,进而面向100余家大中型企业的实证分析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这六大要素对于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从全面创新管理的系统、全面视角来看,这些要素的作用发挥离不开全员参与和全时空的背景。

2、全员创新

全员创新是指创新不再只是企业研发人同和技术人员的专利,而应是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从研发人员、销售人员、生产制造人员到售后服务人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出色的创新者。广义的全员还包括用户、供应商、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如海尔通过市场链机制,使每个员工都在经营着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市场负责,人人争做创新的SBU(策略事业单位)。如海尔冰箱钣金操作工王孔涌,通过创新对工序进行改进,解决了折弯机定位不准的问题,使生产节拍从2min提高到5s,废品率下降为零;解决了侧推器挤板的问题,使生产节拍每小时比原来提高50台,为企业节约资金3050元/d;解决了冲切废品的问题,节约资金1800元/d。

3、全时空创新

全时空创新分为全时创新和全空间创新(全球化创新或称全地域创新)。全时创新是一种创新策略、一种思想、一种创新观念,是即兴创新、即时创新(包括快速创新)、连续24/7创新的有机结合。即兴创新是在特定问题上灵感的闪现、创造力的凝固;即时创新是应时而发,要求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连续创新就是让创新成为组织发展永恒的主题,每时每刻都在创新,使创新成为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和员工的必备能力,而不是偶然发生的事件。海尔集团就是全时创新的典型。在2001年全球海尔经理人年会上,美国海尔贸易公司总裁迈克根据美国用户的抱怨突发奇想,能否设计一种上层为普通卧式冷柜,下面为带抽屉的冷柜。冷柜产品本部在得知迈克的设想后,4名科研人员采用同步工程,连夜奋战,仅用17h就完成了样机,令迈克感到非常惊讶,而这款冰柜也因迈克的创意被命名为迈克冷柜;全空间创新是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下,企业应该考虑如何有效利用创新空间,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整合创新资源为已所用,实现创新的全球化,即处处创新。也包括全价值链创新、全流程创新等。

4、全面协同

全面协同是指各创新要素在全员参与全时空域的框架下进行全方位的协同匹配,以实现各自单独所无法实现的“2+2>5”协同效应,从而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全面协同与传统意义上的协同的区别如下。

(1)涵盖的协同主体更多、相互作用关系更复杂。传统的协同概念多指2个或3个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例如技术与市场的协同等,而全面协同涵盖了影响创新绩效的六大关键要素,更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其相互关系更为复杂,但其全面协同效应也将更为明显。

(2)强调了全员参与和全时空域创新的重要性。即认为各创新要素必须在全员参与和全时空域框架下才能真正实现全方位的全面协同,而这是传统的协同概念所没有涉及的。

三、全面创新管理的维度

概括起来,全面创新管理可以分为8个维度――创新的时间维度:全时创新,包括即时创新、即兴创新、连续创新等;创新的空间维度:全球化(包括全地域、全流程、全价值链等)创新;创新的内在要素维度:技术、战略、文化、组织、制度、市场创新等;创新类型维度:产品(服务)创新、工艺创新、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创新程度维度:渐进创新、重大创新、突破性创新;创新的方式维度:独立创新与引进、合作、开放式创新;创新主体维度:技术人员、营销、生产等各部门人员创新,以及包括用户、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全员创新;上述创新要素的有机全面协同。

四、全面创新管理的特征

全面创新管理是传统创新管理、组合创新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创新管理理论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进一步归纳全面创新管理的特征如下:第一,战略性。以企业经营战略为依据和出发点,以培养和提高企业核心能力为中心;既要满足提高当前经营绩效的需要,又要考虑通过培养和积累动态核心能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第二,整体性。全面创新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要素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第三,广泛性。创新活动渗透到组织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件事、每位员工、每一处角落。第四,主导性。强调创新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并制定公司必须遵循的业务准则。

【参考文献】

[1] Gunding Emest:创新沃土:美国3M公司创新机制[M].华夏出版社,2001.

[2] Kumpe T.:Towards the Innouation Firm Challenge for R&D Management[J].Ressearch Technolgy Management,1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