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产业发展机遇

产业发展机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18 15:44:30

产业发展机遇

产业发展机遇例1

随着经济发展及医疗保健体系的逐步完善,医卫领域已成为国际产业用发展的主要市场。腹股沟疝修补网片、肾透析材料、人造皮肤、血管等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和医用敷料目前主要依靠进口,这些产品技术的突破可显著降低成本,消费数量成倍增长。

全球工业和生活污染防治形势要求日益紧迫,对耐高温、耐腐蚀高性能气体过滤材料、纤维膜过滤材料和常温过滤材料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预计“十二五”期间,耐高温过滤材料年均增幅将超过20%,过滤用高性能纤维需求量将超过10万吨。

新能源是全球战略型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到2015年,风力发电叶片市场份额约1200亿元:太阳能电视隔膜中的纤维基碳布膜材料需求将成倍增长。

国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带动了土工布、农业纺织品、建筑用纺织复合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目前我国铁路、公路、水里交通和垃圾填埋等行业的土工布普及率在60%左右,发展潜力较大。

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以提升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扩大高端产品比重,推进结构优化,是产用用纺织品行业成为纺织工业新的增长点。

到2015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预计达到1200万吨,非织造布产量达到450万吨。重点领域产品应用比重平均提高10%以上;一次性手术衣和铺单产品使用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20%;风力发电式除尘应用比例由5%提高到15%以上。

新型微纳纤维及其非织造材料、轻型永久性建筑膜结构、高性能非织造电池隔膜等产品将取得突破进展,过滤和分离用纺织材料、土工合成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均劳动生产率超过80万元/年。规模以上企业平均利润率达到1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展销收入比重达到1%以上。以土工合成材料、环保过滤、医用纺织品为重点,培育销售规模达50亿以上的产业集群3~5家;形成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20家以上。

初步建成具有一定权威和影响力的汽车用内装饰、过滤材料、医卫用纺织品行业检测和认证中心,3~5家以上部级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企业技术中心,以此带动行业技术进步。

“十二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提升医疗卫生、过滤和分离、土工及建筑、特殊装饰、安全防护和纺织复合材料这六大领域的产业化生产应用关键技术,搭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平台,建立产需衔接机制,全面提高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为实现“十二五”行业目标,充分发挥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技术咨询、标准制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行业自律、市场推广、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产业与上下游相关应用领域行业协会的交流,加强行业引导和产需对接作用,加快相关应用领域的技术进步推广等。

联合民政、卫生等部门,建立救灾帐篷、医用防护口罩和防护服、防洪抗汛土工膜袋等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大量紧急需要的特殊产业用纺织品的储备机制。建立由工业、交通、建筑、卫生、环保、质检等部门组成的会商研究机制,协调产业用纺织品标准与使用规范的对接,推进产业用纺织品开发、生产、应用及相关政策的对接。

“十一五”成绩单

提前一年完成目标

产业发展机遇例2

一个国家或民族强大与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同时更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将亿万群众的创造力、向心力凝聚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种巨大的精神需求为文化产业的勃兴,提供了无比广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之魂,而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的实践基地和传播途径,是它的血肉之躯,二者相互依存,息息相关。面对国际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民族、国家也纷纷依据新的特点改变自己的文化发展策略。由于我们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人为地把文化产业和意识形态对立起来的倾向,成为了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大报告根据当前的特点,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一到社会效益的原则下。文化事业与产业分立,通过提高文化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雄厚文化事业基础,重视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又成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这种改变,是根据意识形态新的特点和规律做出的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也为文化产业的勃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提供了以前人们难以想象的变革世界、开拓世界的崭新手段和无穷力量,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也为文化的开发、传播、消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五千年文明史,文化积累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文化资源难以估价。但由于地域、交通、传播等多方局限,价值大多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甚至有的濒于消亡。而以数字技术革命为代表的高科技进步,为激活文化资源实现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了条件。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在完成了通信、传媒、信息产业的第一次制度创新后,正在进行第二次革命,文化内容的填充,发展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制定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我国汇入世界潮流也正当其时。我国在“十五”期间拟投入40亿元开发软件产业,传媒业正在成为我国第四大产业,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对接更有了现实可能性。

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文化市场消费可达4800亿元,而现在我们的文化产品市场实际份额只有1800亿元,国际文化资本看好我国的广阔市场。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00亿美元,成为世界引资第一大国。这些资本虽然大多投在加工制造、金融、电信和农业,但随着资本形式在新时期发生的重大变化,有的已从单一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今年我国将在市场经济和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允许美日德三国投资旅游业,上海将和美国某公司合作,共同设计兴建和经营国内首家世界级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等。这些当然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合资、参股方式大量注入国际文化资本,甚至彻底购买、兼并国内较有实力或前景的文化产业,我们的版权经市场转换可能为外国所有。另外,他们通过雄厚财力和优越条件,吸引国人为其打工,按照好莱坞等国外模式“包装”中国题材文化产品,再以本土化打入中国市场,赢得巨额收入的同时,也势必将国外文化价值观渗入国内。面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巨大考验,我们应在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中国文化资源保护法。而这些只有通过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完成。从国内民间投资来看,其份额已接近国有经济投资。如果将这部分资本吸引转移到文化产业中来,必将使其能量得以释放。可见文化产业的确立,也为国内外资本增值开辟了新的渠道,也从根本上消除了文化产业的资本瓶颈制约。

文化资源一旦与科技等产业融合嫁接,就会显露出巨大经济意义,成为一种新经济资源进入经济开发中心地带,实现关联度极高的拉动效应。文化产业在美国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在英国的平均发展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在日本已达到其汽车工业的产值。这种新经济资源的转化和实现过程,就是通过文化作为要素在其它产业的渗入融合,或发生渐变,实现优化升级,或发生质变,成为新的产业形态和产业分支,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打破行业界限完成重组。以新的内容和卖点进入以网络业为主的科技产业市场,诞生了信息文化产业;以新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旅游市场,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将游戏与娱乐注入到教育中,改变旧的知识传播方式,创造了新型的教育娱乐产业;加大体育健身的娱乐开发力度,实现体育娱乐产业质变;以文化品位、设计、策划进入城市规划、建筑、装潢、广告、环卫环保、标志制作、汽车美容、美容美发、形体塑造、大众摄影、环艺、工业设计等为主的形象领域,甚至餐饮、花卉等服务业,完成文化与物质的互动。从更深层次说,经济制度的变更,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和方式的选择,都有文化因素在发挥着驱动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产业发展机遇例3

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产后加工和储存及市场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三个基本环节,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市场发育和开拓的过程,贵州虽然山多耕地少,但却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非耕地资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交通、资金等因素导致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第一轮西部大开发至今,贵州省通过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等手段陆续形成一系列初具规模并具有贵州特色的产业基地,但市场发育滞后直接影响到我省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的进程和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根据2号文件的安排,从现在到2020年,国家在我省的铁路、公路、水利物流等项目的建设将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加快建设贵州与周边地区物流大通道,规划建设贵阳区域性物流中心,遵义、安顺、毕节、六盘水等物流节点城市,研究建设黄桶幺铺等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并明确提出支持农村市场和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扶持农村物流企业发展,对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给予补助。对于国家政策给我们带来的市场机遇,我们应该在原有的辣椒等专业市场基础上,在建设物流园区规划中按各市、州的农业产业布局统筹考虑农产品集散中心的建设,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贵州天然绿色、生态环保的资源优势,在都匀毛尖、老干妈等著名品牌基础上,争取推出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战略品牌。在省内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特色产品专业市场和集散中心,同时,大力培育和建立农产品中介机构,发展民间行业流通组织,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市场流通中的作用。把贵州农产品市场做大做强,提高我省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速。

二、资金投入方面的机遇

由于贵州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低,使得资金问题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约因素之一。2号文件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在贵州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随着国家对贵州农业资金的大量投入和金融政策的倾斜,将会吸引一批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家来贵州投资发展,这对正在受资金投入不足所困扰的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来说,无疑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作为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管理者和经营者,要想在新的发展机遇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在资金投入渠道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须具备长远持久的战略思维,在现有条件下努力营造更加宽松的投资环境,把握2号件文件对贵州发展在资金、金融方面特殊政策,并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花大力气准备一批有规模、上档次、可持续开发又能吸引更多内外资金投入的具有贵州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争取国家财政、国内外企业、民间投资等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汇集各方资金,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还可以按照文件中提出的探索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当地资源开发项目中入股的方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产业发展机遇例4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福建汽车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东南汽车城为核心的闽中汽车产业集群,主要生产轿车、轻客;以厦门金龙为核心的闽南汽车产业集群,主要生产大中型客车;以新龙马汽车股份公司为核心的闽西产业集群,主要生产载货车、专用车及“农村用车”。但这三大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较弱。面对国际国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福建汽车产业需要借助集群的方式来快速提升竞争力,为此,促进福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已迫在眉睫。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大环境下,福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一、福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机遇

1.市场环境机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均超过880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私人购车占80%以上,成为轿车市场的绝对主体。从客车市场的需求来看,由于国民财富增加、基础设施的改善,形成了大量的新增客车需求和替代需求,全球客车年销售辆大约40万台左右,中国约占四分之一,如此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本土市场,非常有利于客车企业成长。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一部分,福建汽车产业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

2.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建设,并载入了中央文件。2004 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把建设“海峡西岸汽车制造业基地”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具体包括:闽中产业群以福州东南汽车城为核心,向东南沿海延伸,集整车生产、总成零部件制造为一体;闽南产业群以厦漳两地企业为基础,主要建设厦门汽车基地,重组发展漳州、泉州地区汽车产业;闽西北产业群以新龙马汽车股份公司为核心,以龙岩地区、三明地区为基地。

3.产业发展机遇

随着《汽车产业政策》的实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加规范的宏观环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产业的对外转移,为福建汽车与国际大集团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006年东南汽车与日本三菱汽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三菱国际品牌与东南自主品牌并存的模式,为东南汽车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年福建汽车工业集团又与德国奔驰、台湾中华汽车共同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轻型汽车公司,作为奔驰轻型汽车在亚洲地区的产销基地。这些合作不仅能引进项目、资金,还能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引进来,有利于福建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福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挑战

1.竞争者的挑战

汽车工业是近年来的热点,各省市都加大投资力度,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福建汽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轿车方面,国外大公司纷纷与国内企业合资,不断推出新车型,竞争进入白热化的程度。而东南汽车涉足轿车的时间比较短,再加上三菱提供的车型优势相对不足,造成竞争力明显落后。轻型客车方面,轻型客车是我国客车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生产企业近40家,竞争一直较为激烈。目前有金杯、江铃、南京依维柯等品牌竞争者。东南在2006年销售下滑后,目前仍元气不足。大中型客车方面,我国有大型客车生产企业20余家,中型客车生产企业30余家,竞争相当激烈。其中郑州宇通、丹东黄海等企业都对厦门金龙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国际合作企业的变局

考虑到我国汽车工业的特殊性,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还要考虑落户该地的国际汽车集团公司的发展态势。

目前福建汽车产业的国际合作项目主要有:东南汽车与世界五百强企业日本三菱汽车在轿车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福建汽车工业集团与德国奔驰、台湾中华汽车共同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轻型汽车公司;厦门金龙汽车与东方宝龙合资成立金龙车身公司,进军MPV市场。但三菱汽车给东南提供的轿车车型与其他国际大企业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另外三菱品牌的汽车在2002年~2005年期间因为隐瞒技术缺陷而导致负面消息不断,也对东南及其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2007年5月,戴姆勒-克莱斯勒将旗下连年亏损的子公司克莱斯勒正式出售给私人资本运营商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此举引发克莱斯勒在中国合资合作的变局。而失去了奔驰这个品牌的克莱斯勒产品能否在中国继续取得成功也同样成问题。

3.产业集群自身的威胁

从福建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来看,大多数集群是通过优惠政策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来吸引企业形成空间上的聚集。东南汽车产业集群初期主要通过政府的引导促使众多配套厂商紧跟东南汽车落户青口,在出现产业集群的雏形后,政府培育和企业自身的吸引共同作用。闽南、闽西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类似。因此福建汽车产业集群是自上而下的强制培育型产业集群,政府的构建性要大于市场的生成性。在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这种产业集群很难真正实现以其内在良性运行机制和产业关联为基础的集聚,很难形成本地根植性强的集聚效应。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福建汽车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历史的原因,福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挑战要远远大于机遇。激烈的市场竞争,相对薄弱和不稳定的国际合资合作企业,以及集群形成中的自身弊端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福建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汽车产业外部宏观环境趋好,海西建设也为福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下,福建汽车产业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变革,抓住机遇,灵活应对各种挑战,才能不断提高其竞争力。

产业发展机遇例5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福建汽车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东南汽车城为核心的闽中汽车产业集群,主要生产轿车、轻客;以厦门金龙为核心的闽南汽车产业集群,主要生产大中型客车;以新龙马汽车股份公司为核心的闽西产业集群,主要生产载货车、专用车及“农村用车”。但这三大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较弱。面对国际国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福建汽车产业需要借助集群的方式来快速提升竞争力,为此,促进福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已迫在眉睫。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大环境下,福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一、福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机遇

1.市场环境机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均超过880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私人购车占80%以上,成为轿车市场的绝对主体。从客车市场的需求来看,由于国民财富增加、基础设施的改善,形成了大量的新增客车需求和替代需求,全球客车年销售辆大约40万台左右,中国约占四分之一,如此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本土市场,非常有利于客车企业成长。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一部分,福建汽车产业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

2.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建设,并载入了中央文件。2004 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把建设“海峡西岸汽车制造业基地”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具体包括:闽中产业群以福州东南汽车城为核心,向东南沿海延伸,集整车生产、总成零部件制造为一体;闽南产业群以厦漳两地企业为基础,主要建设厦门汽车基地,重组发展漳州、泉州地区汽车产业;闽西北产业群以新龙马汽车股份公司为核心,以龙岩地区、三明地区为基地。

3.产业发展机遇

随着《汽车产业政策》的实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加规范的宏观环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产业的对外转移,为福建汽车与国际大集团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006年东南汽车与日本三菱汽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三菱国际品牌与东南自主品牌并存的模式,为东南汽车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年福建汽车工业集团又与德国奔驰、台湾中华汽车共同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轻型汽车公司,作为奔驰轻型汽车在亚洲地区的产销基地。这些合作不仅能引进项目、资金,还能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引进来,有利于福建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福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挑战

1.竞争者的挑战

汽车工业是近年来的热点,各省市都加大投资力度,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福建汽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轿车方面,国外大公司纷纷与国内企业合资,不断推出新车型,竞争进入白热化的程度。而东南汽车涉足轿车的时间比较短,再加上三菱提供的车型优势相对不足,造成竞争力明显落后。轻型客车方面,轻型客车是我国客车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生产企业近40家,竞争一直较为激烈。目前有金杯、江铃、南京依维柯等品牌竞争者。东南在2006年销售下滑后,目前仍元气不足。大中型客车方面,我国有大型客车生产企业20余家,中型客车生产企业30余家,竞争相当激烈。其中郑州宇通、丹东黄海等企业都对厦门金龙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国际合作企业的变局

考虑到我国汽车工业的特殊性,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还要考虑落户该地的国际汽车集团公司的发展态势。

目前福建汽车产业的国际合作项目主要有:东南汽车与世界五百强企业日本三菱汽车在轿车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福建汽车工业集团与德国奔驰、台湾中华汽车共同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轻型汽车公司;厦门金龙汽车与东方宝龙合资成立金龙车身公司,进军mpv市场。但三菱汽车给东南提供的轿车车型与其他国际大企业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另外三菱品牌的汽车在2002年~2005年期间因为隐瞒技术缺陷而导致负面消息不断,也对东南及其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2007年5月,戴姆勒-克莱斯勒将旗下连年亏损的子公司克莱斯勒正式出售给私人资本运营商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此举引发克莱斯勒在中国合资合作的变局。而失去了奔驰这个品牌的克莱斯勒产品能否在中国继续取得成功也同样成问题。

3.产业集群自身的威胁

从福建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来看,大多数集群是通过优惠政策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来吸引企业形成空间上的聚集。东南汽车产业集群初期主要通过政府的引导促使众多配套厂商紧跟东南汽车落户青口,在出现产业集群的雏形后,政府培育和企业自身的吸引共同作用。闽南、闽西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类似。因此福建汽车产业集群是自上而下的强制培育型产业集群,政府的构建性要大于市场的生成性。在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这种产业集群很难真正实现以其内在良性运行机制和产业关联为基础的集聚,很难形成本地根植性强的集聚效应。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福建汽车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历史的原因,福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挑战要远远大于机遇。激烈的市场竞争,相对薄弱和不稳定的国际合资合作企业,以及集群形成中的自身弊端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福建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汽车产业外部宏观环境趋好,海西建设也为福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下,福建汽车产业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变革,抓住机遇,灵活应对各种挑战,才能不断提高其竞争力。

产业发展机遇例6

[DOI]10.13939/ki.zgsc.2015.25.150

1 影视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影视文化产业是指把影视文化元素和商品经济活动相结合,顺应时展的要求,通过生产、加工、创造、复制等多种手段生成影视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影视文化需求的产业系统。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的经济性逐渐增强,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它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中国影视文化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据普华永道报告显示,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从2013年的31.3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59亿美元,涨幅高达88%。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额已达217.69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27.51%,是2005年全年票房总额的13.6倍。由我国电影票房收入的快速增长可以看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很好,有着美好的前景,但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如:影视文化品牌建设不强,影视产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影视文化产品发展出现低俗化等,而且与世界领先国家的影视文化产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应对所面临的挑战,解决好存在的一些问题,牢牢把握住发展的良好机遇,促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 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

2.1 数字信息科技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进步,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高,数字信息科技快速发展,影视文化产业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这为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如:我国立体视觉技术、文化内容数字化技术、中国文化GIS技术的开发研究,将会使影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逐渐增强,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影视文化产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多姿多彩,提高了影视产品的质量,对消费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而且更新速度也更加快,能及时满足人们的影视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影视文化产品的制作受到环境、气候、场地等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它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数字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许多限制因素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降低了影视文化产品的制作成本,扩大了盈利空间,这使影视文化产业逐渐具有高附加值的特性,促进了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2 国际市场开拓,沟通交流加强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也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潮流,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的时代中,影视文化产业也趋于全球化,开始超出国界,面向国际市场。传统的国内影视文化产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市场范围比较狭窄,而加入WTO后,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开始对外发展,开拓更大、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无疑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更广阔的空间。此外,在影视文化产业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中,也促进了中外影视文化产品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取长补短,改善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其国际影响力。所以加入WTO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机遇。

2.3 国家扶持力度日渐增大

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当然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扶持。2011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强调通过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措施支持电影产业发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引入社会资本,资金、技术、设备等投入逐渐增大,可见国家致力于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它的扶持力度也日渐增大,并逐渐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它的稳步发展,为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个很好的机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3 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与问题

3.1 缺乏对影视文化品牌的建设

文化品牌不仅是文化产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统一,而且也是体现国际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可见文化品牌对一个文化产业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它甚至是文化产业的精神与灵魂,影视文化产业也是如此。显然,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提供的影视文化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多层次化,但许多影视文化产业在影视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往往过分地看中“量”的生产,而忽视了“质”的提供,缺乏对影视文化品牌的重要建设,导致其产品缺乏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世界影视文化产业领先的国家往往十分重视影视文化品牌的建设,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很强。这使得在与国际影视产品竞争中,我国的产品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这将不利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3.2 影视产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缺乏产业化经营观念,短时期内难以成为强有力的市场主体。影视企业呈现出分散、弱小的特征,导致多数影视企业只能依靠控制作品的制作成本,来降低企业经营的市场风险,但是小额的投资难以生产出吸引人的作品,大部分作品无人问津,使得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衡。可以看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存在数量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当今影视文化产业全球化世界中,这不仅将不利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走出去”,而且伴随着国际影视文化产品的“走进来”,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也将难以竞争得过它们,从而发展空间大大受到了限制,市场份额将大大减少,这将会阻碍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3.3 产品逐渐出现低俗化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国民收入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这都推动了我国影视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创意化。但我们也要清楚看到,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拜金主义盛行,以致有些人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甚至出现了扭曲,他们为了获利,不惜去迎合某些人的低俗趣味而生产一些不良的影视作品,这不仅会导致影视文化产业发展陷入低俗化、急功近利的泥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影视文化品牌建设

一方面,国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探索建立健全影视文化品牌保护法,切实保护影视文化品牌,严厉打击各种盗版等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影视制作人要逐渐转变创作观念,不能简单地过分看中“量”的提供,要重视“质”的创作,可以运用市场营销理念进行创作――通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影视市场状况,进行市场细分和正确的品牌定位,不断加强影视文化品牌建设,努力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培育知名影视文化品牌。

4.2 推动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由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存在数量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国家可以采取建立影视文化产业园的措施,推动同类影视文化产业走向集聚,在产业园中,促进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先进技术等,加强同类影视产业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延长影视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

4.3 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产业发展机遇例7

一、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

服务业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服务业全球化目前正处在蓬勃兴起阶段,它不仅正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服务业的发展模式,而且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的发展模式,并对各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利益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决定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既面临通过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1 我国面临着通过积极参与服务业全球化、进一步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机遇

世界服务业加速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使服务业日益告别传统的地缘导向发展模式,不断打破时间、空间乃至文化、观念的隔离,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使服务业的全球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了空前高度,也正在使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创新乃至经营管理模式出现全方位变革,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将日益显现。这既给我国带来重大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和输出服务业fdi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在承接服务业外包方面,发展中国家已占据主导,特别是印度,凭借其人力资源、语言,金融体制、政府支持和熟悉国际市场等优势,承接外包独占鳌头。

我国也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基本条件,优势主要有,一是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使我国对跨国公司保持着较强的吸引力,服务业吸收外资有很大潜力;二是拥有质优价廉的综合人力资源优势,包括部分中高端科技管理人才,三是我国拥有较高水平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较强的信息技术产业支撑;四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一些沿海发达地区有着良好的开放环境和意识,在制度创新和特殊功能区域开放开发方面走在前列,具备在服务业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基础等。因此,一些国际机构将我国列为对跨国公司服务转移和外包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和研发转移重要目的地。

2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挑战

尽管服务外包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总体上看。我国服务外包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创期,在很多国家,服务外包为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日益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印度的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该国的支柱产业。2007年2月,印度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tcs)宣布与三家中国公司合资成立国内首家大型外包技术公司。作为印度的四大rr服务商之一,tcs中国公司在北京、上海和杭州这三个中国新兴外包产业聚集的城市都设立了中心,并将其战略定位在“要做中国最大的外包公司”。近年来,tcs在中国相继拿下了多个重大服务外包项目。种种迹象表明,以tcs为代表的“印度象”正在开始分食中国市场。

从服务外包的价值链构成来看,服务外包产业也在由简单的it服务外包开始向业务流程外包转化,向产业链高端进军。而目前中国在全球服务链中,重点是处于it服务外包领域,参与的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外包项目,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如目前北京市的it外包服务更多处于软件开发、测试等行业的低端,几乎没有涉及到提供解决方案等高端业务和bpo业务。 随着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客户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目前,我国软件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严重短缺,难以适应行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即便在人力资源最集中的北京也是如此。据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预测,北京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在2010年将达到2500亿元的产值,需62.5万从业人员。按照目前从业人员的发展速度,2010年约为40万人,存在20万人缺口。

目前,客户开始要求和中国外包企业建立起战略性的合作关系。这就对中国公司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外企业可以做到上千人协同开发,而我国企业普遍停留在管理数百人的水平,即便是北京的软件骨干企业,最多也只能做到400多人同时开发,为此,很多外包企业开始加紧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例如。博彦科技于2006年12月引进了sap的erp,成为国内外包公司中首家引入该系统的公司,软通动力也在加紧优化公司业务流程,并于2007年通过cmml5和is027001两认证。

总之,我国的服务外包还处于起步阶段,按目前发展状况估算,到2010年我国服务外包产值过40亿美元,和国际同行相比,国内服务外包企业在交付能力、服务冰平、人才储备、品牌建设等方面有较大差距。我国要确立现代服务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必须在社会各方面普及、深化对服务外包地认识,将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1 抢抓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带来的机遇

最近的发展显示,跨国公司把一些内部服务业务,即原本由跨国公司自身业务部门提供的服务,例如财务结算、呼叫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也外包出来,开始转移到我国,特别是人世以来,跨国公司将服务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例如,英国汇丰银行在2002年把地区总部从香港转移到上海并把技术保障中心迁到深圳,把呼叫中心转移到广州和上海。ibm公司与铁道部合资成立“蓝色快车”公司,利用铁道网络和ibm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网络技术、网络服务为诸如柯达这样的公司提供it设备和软件的维护。摩托罗拉公司将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给正海对外服务公司,为其进行销售团队的招聘、培训和管理工作。在全球制造业转移和制造环节外包过程中,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引进外资而抓住了这次机会,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之一。现在,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开始了包括内部服务在内的服务环节外包。中国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丰富质优的人力资源和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已经具备了提供服务外包的市场条件,服务业外包作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一种好形式,

不仅能发展经济、解决就业,而且有利于培养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和加速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我国应当积极探索拓展吸收外资的新领域,争取使我国成为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主要承接地区,使中国不仅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外包基地,也能成为全球服务业的外包基地。

2 夯实服务外包信息化基础

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必须做好政策制定、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基础工作,还必须有信息化基础建设。以服务外包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的发展,使各国之间资源的使用与流动更活跃;二是飞速发展的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使全球资源共享变得更加快捷低廉,通过远距离提供服务已成为现实,三是产业分工的细化,带动规模经济效应和专业化效应,使跨国公司有动力将非核心的业务流程进行外包,四是发展中国的低成本成为优势和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使外包交易成本得以降低。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要想在承接服务产业转移的新一轮竞争中先人一步,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要在全国编制一张通信和高速路网,让企业能享有优质低廉的信息服务,这是实现外包服务发展的前提。要充分利用通信与互联网高新科技成果,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使电信产业对现代服务业的腾飞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

3 大力加强服务外包人才教育培训工作

复合型中高端人才和适用性技术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突出瓶颈,要下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这一进程:一是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抓紧培养大批适用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人才,二是搞好专门人才培训工作,继续在商务领域人才培训资金中,安排服务外包公共培训专项资金,实施“千百十工程”人才培训计划。服务外包公共培训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大学生增加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鼓励服务外包企业新增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各类人才培训项目,重点培训大学应届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服务外包企业新人职员工,力争在五年内培训30~40万承接服务外?需的实用人才,吸纳20~30万大学生就业,有效解决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短缺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服务外包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服务外包企业人才定制培训、从业人才资质培训、国际认证培训、行业标准及相关知识产权培训、大学生实习项目及勤工俭学培训、企业新人职人员岗前业务技能培训、服务外包产业储备人才培训等。

4 加强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

产业发展机遇例8

(一)居民收入的提高刺激了对服装的购买能力。消费结构升级直接导致销售模式的变化,在总量攀升的基础上,诸多企业面临的是销售模式创新的考验。

2005年1—9月人均衣着支出为599.6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32.7%,人均购买服装支出为441.8元,同比增长40.6%,占衣着支出的61.6%,其中前三个季度中服装单价比去年同期增长24.8%,价格提升令人振奋。

总量扩张与结构升级令企业有更多模式选择,有基础和有条件的服装企业一定要提前进行产品升级的战略性规划,未来中国一定能够出现自己的定级品牌,本土奢侈服装品牌诞生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中国时尚市场的不平衡特征决定了中国顶级服装品牌一定是区域性的。

销售关键日概念对高档品牌服装产品的销售作用日益彰显。从漫天撒网到精确打击,企业营销的资源匹配与战略协同模式面临巨大挑战。2005年服装购买旺季在2、5、7、9月等季节变换时节,近几个月人均购买服装的支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7.4%、52.7%、92.9%和41%,黄金周的销售作用更是突出。

(二)人力资源的优势。低成本是目前行业竞争的主要方面,专业技术储备以及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将导致行业竞争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归宿。

人才的需求首先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关。在中国,目前行业竞争的驱动主要在两个方面:品牌和成本。

全国有不少服装纺织专业的高校,这些学校的存在无疑为发展服装行业提供了一个丰富的人才库。至今为止,全国设有服装科研机构104家,服装高等院校2所,并在40多所高等院校中开设服装专业(系),这些是未来支撑中国服装企业品牌战略的根基。

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是支撑这个产业的关键。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2005年十大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来看,服装纺织业最低。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发展服装产业这无疑在服装生产成本上占有竞争优势。

(三)棉花与化纤价格影响服装的外销。中国的服装乃至整个纺织行业的国际地位的崛起,首先取决于自身产业集群的整合程度,大而全、小而全的行业现状根本不会产生国际影响力,所谓的国际品牌的梦想也不会实现。

服装产业和棉纤价格息息相关,中国是棉花和化纤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棉花和化纤价格已开始影响国际价格走势,这对于中国服装外销成本和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产量地位如何发展到对全球市场有影响的决定地位,中国的服装产业如何与原材料产业进行联合或者整合,达到力量的会聚,这样的前景是非常诱人的,其中行业协会与产业资本杠杆的使用将是关键的影响力量。

产业发展机遇例9

解振华指出,对中国而言,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8000万辆,主要工程机械保有量300多万台,如再制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配件市场的5%,就可以实现400亿元以上的产值,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节能60%,节材7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降低碳排放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有四个突出特点:首次明确提出资源产出率目标;强调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提出生产消费等领域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明确了循环经济发展由试点向示范升级,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

产业发展机遇例10

体育产业是围绕消费者需求,以消费者为轴心的行业。九十年代,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达到1%以上。由于体育产业对促进社会就业具有显著作用,我国政府制定了《1995―2010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纲要指出发展体育产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推进体育改革,增强自我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2004希腊奥运已经结束,2008北京奥运已近在眼前,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加大力度发展我国体育产业。

一、国外体育产业状况

美国是世界上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国家。1988年,体育产业的产值已达到631亿美元,超过石油化工业(533亿)、汽车业(531亿)及航空、初级金属和木材加工业等重要工业部门当年的产值,这一产值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3%,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居第22位。

足球王国意大利每年足球产业的产值都在100亿美元以上,进入全国国民经济十大支柱产业的行列。

日本体育产业的总产值,1988年为3.8兆日元,1989年为4.3兆日元,在其国内十大产业中位居第六,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日本经济持续6年低迷,1992年至1997年五年经济年平均递增0.43%,而体育产业同期年递增3.246%,递增速度在三次产业16个行业中排位第二。日本政府部门提出,如果日本的体育人口能增加至欧洲国家的水平,则体育产业将可能与饮食业、娱乐业并列作为国家一项重大内需型产业得到发展。

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看,瑞士的GNSP(国民体育生产总值)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37%,德国为1.25%,西班牙为1.68%,法国为1.09%,意大利为1.06%,芬兰为1.70%,英国为1.56%,这些数据表明,体育产业在这些国家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本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我国体育产业状况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体育作为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完全由国家拨款举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的来说,体育自身的价值潜力和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体育产业的支柱性产业主体尚未形成,体育产业的本体化发展还有待加强,体育产业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1998年中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占GDP的0.2%,与国外的差距很大。

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体育产业

2004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32枚金牌,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国体育健儿在雅典取得的成绩极大地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加之2008奥运即将在北京举办,给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次历史性机遇。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体育产业。

1、努力培育和发展健身娱乐市场。体育具有健身的功能,这是体育自身隐藏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关注的是自身的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谈不上生活的高质量。因此健身作为人们一项重要活动被列入生活计划。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由于生产力迅速发展,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富裕和方便,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许多“文明病”,诸如肥胖、心血管病、糖尿病等。这些病的引起与生活节奏紧张、营养过剩同时缺乏锻炼是有关系的。人们迫切需要通过健身运动来改变健康状况,因此大众体育作为体育新潮流在我国迅速兴起。2008年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给我们进一步发展大众体育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要借助全国人民对奥运会的极大热情,加大宣传力度,合理组织,使大家参与到奥运会来,使大家感受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魅力,进而将大家的热情转移到体育活动中来。大众体育真正的发展也就给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体育产业结构中,许多国家注重发展最能体现体育活动本质功能、市场需求最大、与体育产业其它部门关联度最高的体育健身服务业,使体育健身服务业成为体育产业中的主体产业。我们要看到体育健身服务业也是我国体育产业的主体产业。利用奥运会在我们家门口举办的机会,让广大人民近距离感受深厚的奥运文化,进一步建立大家对体育的热爱。要利用筹备和举办2008奥运会的机会大力宣传体育强身健体的功效,进一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提高我国体育人口,促进体育健身服务业的发展。

2、进一步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竞技体育的观赏性、娱乐性是体育自身的价值潜力。竞技体育作为社会体育娱乐行业的一部分,人们非常愿意参与到其中来。在对竞技体育比赛的观赏中,人们得到健康美、服饰美、形体美、道德美的欣赏,因此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体育娱乐行业已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我国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主要有:足球联赛、篮球联赛、排球联赛,CCTV5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等。其中足球联赛最早走向市场,但由于我国足球水平低、缺乏深厚的足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足球市场还欠发达。我国职业体育刚刚起步,所以我国职业体育市场的确很不发达,但体育竞赛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娱乐性这一内在潜力是不变的,要利用中国体育健儿在2004雅典奥运会取得的成功,2008年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机会,加大宣传力度,把全国人民燃起的对体育极大的激情转移到国内的体育竞赛表演赛场,以利于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进一步开发。

3、技术培训与咨询市场的开发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一部分。体育技术是体育最基本的部分,大众体育以及竞技体育要发展首先要对人们进行技术训练。因此技术培训与咨询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大。利用2008年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机会,使人们喜欢体育,参与到体育技术的学习当中来,促使技术培训与咨询市场的发展。

4、进一步建立和发展体育无形资产市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尤伯罗斯担任奥委会组委会主席。尤伯罗斯一改过去奥运会拒绝商业的做法,开始了奥运史上前所未有的商业运作。洛杉矶奥运会依靠尤伯罗斯出色的经营管理才能,赢利2.22亿美元。尤伯罗斯利用的就是体育无形资产市场的运作。我们要利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三大球职业联赛市场以及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职业联赛市场,使众多企业和公司参与到体育市场来,进一步发展我国体育无形资产市场。

总之,我们要利用2008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机会发展以下三大类体育产业:第一:体育主体产业类,如体育竞赛表演、训练、健身、娱乐、咨询、培训等方面的经营;第二: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体育相关产业类,如体育器械及体育用品的生产经营等;第三类:体育部门开展的旨在补助体育事业的其它各类产业活动。

结论:体育产业的发展,既可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增加资金,扩大体育运动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同时也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注重发展体育产业,已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现象,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们一定要抓住2008北京奥运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我国体育产业。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机遇例11

1引言

在全面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大行业和领域交流合作过程当中,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传播与传承丝绸之路的友好合作精神,促进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等方面有极大的优势,优秀的动漫作品,会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媒体合作等带来便利。当然,一带一路战略也会为湖南动漫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2关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

曾于2013年提出,关于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举措,又于2015年召开了关于一带一路的推进的工作会议,在2015年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中,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发表了关于一带一路要实现各国经济战略的优势互补这一观点的演讲。总的来说,一带一路提倡的是合作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本着和平发展的战略,主动与周边国家发展经济合作,以期能够实现共利、共赢。

3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动漫产业发展的机遇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头戏,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软实力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湖南的地理位置优越,地貌资源雄厚,风土人情也非常丰富,且具有独特风格。这些优越的条件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动漫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3.1经贸合作中文化优先原则

中国一直延续着经贸合作以文化优先的原则,文化产业始终走在优先发展的道路上,以文化带动经济,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因沿线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性,文化多元性的协调发展就成了关注点,加深与周边国家的合作,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优势,融合多元的、有差异的文化,使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经贸合作的前瞻性产业,秉承着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成为引领合作的主力。

3.2动漫产业借势发力

湖南地区动漫产业的发展要深入贯彻一带一路的政策,也要结合自身文化的特点,以及动漫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的剖析,在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推动下,促进动漫产业的发展。过去,湖南地区已经在动漫产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湖南动漫产业起步较早,动漫制作技术领先,还有金鹰卡通独立播出平台,很多湖南原创作品在此平台播出,也受到了广泛好评。然而在发展历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近年来甚至呈现下滑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作品的创作题材不够丰富,选题范围狭窄,交流借鉴比较少等。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能够在这个大背景、大前提之下实现动漫产业的大发展,使湖南动漫产业的选题范围内容更加丰富,也有利于促进中外交流,对于推动湖南地区的动漫产业水平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动漫产业面临的挑战

不可否认,当今动漫产业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积极影响。文化产业的商业价值绝对不可小觑。动漫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湖南动漫产业,在全国来说至少具有两个优势条件,一是起步相对比较早,二是具有一定的经验和基础。然而在当今经济大潮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4.1与沿线国家存在文化差异

在与沿线国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因各国的国情不同,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很多文化上的差异,这会导致在产业的发展与文化的交流中会有碰撞和摩擦,国际合作会受到影响甚至是阻碍,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湖南动漫产业作为中国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还需要我们更加积极地去应对挑战,认真做好市场研究,综合分析,化挑战为动力,助推湖南动漫产业的发展。

4.2产业发展面比较窄

湖南高校林立,各大高校几乎都开设了动漫相关专业,对于发展动漫产业是十分有优势的,但是目前湖南动漫产业的产业链并不是很完整,经济效益比较低,仅仅依靠动画片来维持效益和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湖南动漫产业缺乏积极、有效的管理模式。为了企业的正常运作和稳定员工的薪资报酬而不得不承接外包业务来赚取低廉加工费。如此长期发展下去,湖南动漫产业的发展道路会变得越来越窄,阻碍湖南地区动漫产业的创新发展,甚至难以走向国际。

4.3动漫产品价值与利润的恶性循环

众所周知,动漫产品的制作耗工费时,成本投入较高,这会使产品的开发方显得有些吃力甚至难以胜任,最简单的降低风险的方法是降低成本,但是成本的降低往往是对质量的降低,那么质量的降低就意味着价值的降低,而文化产业是有其特殊性的,文化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是精神需求上的满足。因此文化产品的价值决定着文化产品的利润,文化产品价值的降低使得文化产品利润难以提高,那么面对高成本自然又采取了降低成本的方法。如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使动漫产业难以维持良性发展。

5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

5.1动漫文化创新

一个民族的发展应该把创新放在第一要位,创新作为发展的首要动力,在动漫产业的发展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中国在动漫产业的发展上给予了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时对动漫产业也抱有很高的期望,要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湖南动漫产业进行重新定位,以新的制度、新的策略来管理湖南动漫产业。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带领下,振兴湖南的动漫产业,助推湖南动漫产业的发展取得积极的成果。

5.2加大动漫文化的传播

要加大动漫文化产业的传播力度,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沿线周边国家间合作开展系列活动,促进国家间文化的交融与沟通,这对湖南动漫产业的发展以及模式的创新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湖南地区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应该紧紧地把握当地文化的特点,传播本土文化,如果将湘绣、陶艺、茶艺、戏曲、剪纸、方言等湖湘文化元素渗入动漫作品,通过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的原创动漫精品,繁荣文化产业,从选题内容、制作水准、媒体传播、产品衍生制作等各个领域形成产业对接,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指导下,助推动漫产业的发展,这对湖南地区动漫产业甚至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5.3建构动漫文化合作机制

在一带一路战略带领下,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动漫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机制,有助于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文化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由中国欧瑞动漫公司和沙特阿拉伯视听总局联合制作的《孔小西与哈基姆》动画系列片在沙特阿拉伯热播,以美食文化为切入点,讲述了一系列中沙美食有关的小故事,凸显中沙友谊长存。这是中沙首次动画合作,也是沙特阿拉伯的第一部动画片,作品融合了美食文化、武术文化以及浓郁的阿拉伯风土人情,打开了沙特文化合作大门。而阿拉伯地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这部动漫作品的合作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在当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另外,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由中国和捷克合作的动画作品《熊猫和小鼹鼠》获得“金猴奖”最佳动画系列片奖。这部作品以中国国宝熊猫和捷克国宝级卡通角色小鼹鼠为故事的主角,彼此的互助与成长,象征中捷友谊源远流长。一带一路为动漫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思路,湖南动漫产业也要思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积极建构动漫文化产业的合作机制。采用互联网、大众传媒等多样化的手段,以官方、大众等途径,建立起关于动漫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机制,为湖南地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创设新格局。

6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在文化产业方面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动漫作为文化产业的重头戏,对于湖南动漫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导下,湖南动漫企业应融合地区特色,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借势发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传播与传承本土文化,创作更多优秀的动漫作品,让湖南动漫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孙华伟.“一带一路”三大布局[J].西部大开发,2015(5).

[2]蔡尚伟,车南林.“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产业挑战及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