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生观的思考

人生观的思考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6 09:01:26

人生观的思考

人生观的思考例1

一、高校国防生人生观的现状

1.有高涨的爱国热情,但无私奉献的精神弱化。

国防生们普遍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关心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维护国家的名誉和利益。绝大多数国防生把“”、部队的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团结作为最关注的问题。虽然国防生的爱国热情极高,但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弱化、献身国防的思想树立得不牢。在当代国防生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缺少武器装备事业兴则我兴、武器装备事业衰则我衰的责任感、使命感,认识不到武器装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为在部队与地方都是为了工作,没有投身军营的光荣感、自豪感;不能正确对待奉献,没有认清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不同,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为社会尽职尽责、尽其所能,其人生价值就是崇高的;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注重生活享受,怕吃苦、怕受罪,忘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毕业时不愿分配到艰苦地区,更有甚者在毕业之前毁约,违背自己当初对祖国、对部队的承诺。

2.有迫切的成才愿望,但功利性的色彩浓厚。

绝大多数国防生从小就崇拜部队,崇尚军人职业,把军营视为圆梦成才的舞台。他们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利用军政训练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良好的作风和生活习惯,追求完美人生和高尚人格,具有强烈的自我成才愿望,渴望成为绿色军营的佼佼者。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人的成才意愿及最终的努力实现被打上了某种功利色彩的烙印,他们觉得付出应有回报,这样才能获得心理上的安慰与平衡。他们有的迫于当前社会就业压力,把学校当作自己学技术、拿文凭的公费大学,“曲线就业”的跳板,为日后脱下军装驰骋市场做准备;有的想到部队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把部队当作“镀金”的工厂,为今后到地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的把成就定格为高职称、高学历、高成果,只愿意干容易出成绩的工作;不能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个人的前途,不能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命运与人民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3.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但军人的纪律性观念淡化。

国防生民主意识强烈,渴望在公平、公正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希望领导和教师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关心他们政治上的进步,对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成绩给予应有的评价和荣誉,要求实事求是地论功行赏,不搞平均主义。但国防生们普遍缺少部队民主生活的实践,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作风养成方面有一些与军营生活不相容之处:有的把严格管理视为“以官压人”,把必要的规章制度视为“条条框框”,不能自觉执行;有的解决矛盾时习惯于到高校规则里寻答案,思考问题时偏重于到校园价值体系中找支点;有的在处理与教师、同学的关系时比较刻板固执,沿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事原则;有的纪律意识、集体观念比较差,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现象时有发生,不明白为什么总是强调“服从、服从、再服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对于未来担负着特殊任务的国防生来说,没有铁的纪律是万万不行的。

二、高校国防生人生观教育的内容

1.“精忠报国”的人生价值教育。

首先,对国防生进行爱国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是增强国防观念的基石。在当代,对国防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教育他们坚持爱国与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教育他们努力拥护和支持改革,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教育他们对党忠诚,自觉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权威;教育他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军民鱼水深情,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誓死捍卫国家、安全和统一。

其次,对国防生进行报国教育。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爱国主义归根到底落实在为民族的兴盛、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勇于献身上。这种责任感体现在国防生身上则表现为“精忠报国”。爱国奉献、忠诚报国、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这既是国防生斗志的力量源泉,又是国防生斗志的标志。一名国防生,有了赤诚的爱国之情、坚定的报国之志,才能具有献身国防、建功立业的自觉行动,才能具有驰骋疆场、英勇杀敌的不竭动力,才能具有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境界。当代国防生精忠报国,要把“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和忠于军队”结合起来,努力为国家利益、军队集体利益而奋斗。

2.“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教育。

“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在当代国防生身上应表现为:首先,对国防生进行奉献观教育。要教育他们淡泊明志,把个人的前途融入到国家前途之中,要求他们在行动中讲求无私奉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自觉体谅国家困难,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坚决抵制和反对个人至上的个人主义思想。

其次,对国防生进行苦乐观教育。军人是与艰苦相伴的。作为国防生,要经得起痛苦和困难的磨练,经得起挫折和失败的考验。一方面,要树立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思想;另一方面,要有在挫折和失败面前百折不挠的勇气,学会把逆境的压力和痛苦变成自己的财富,在挫折中自觉磨练自己、激励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生活和事业上的强者。

再次,对国防生进行生死观教育。“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勇敢精神激励多少军人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当代军人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必须弘扬邓小平倡导的“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努力把勇敢与正义、智慧结合起来,做到“以义率勇”、“以智役勇”。

3.“居安思危”的人生意识教育。

首先,对国防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增强国防观念的前提。对国防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就要将培养科学文化素养同培养军事素质、军人作风、军人修养结合起来,同学习军事科技知识、武器装备技术性能和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结合起来;把学习研究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深刻认识我国面临的各种危机和挑战,养成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防建设和爱军习武的良好习惯。这种忧患意识来自对国家、民族的挚爱,应成为一种清醒的自觉理念支配着国防生的行为。

其次,对国防生进行神圣使命感教育。人类跨入21世纪的大门,国家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在新形势和新时代,我军面临着两个历史性课题:一个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能不能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一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军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军队。根据这两个历史性课题,要把使命感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对国防生进行神圣使命感教育。

三、高校国防生人生观教育的途径

1.努力营造国防生人生观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

加强高校文化环境建设,改善育人环境,优化校园小气候,这是开展国防生人生观教育的有效对策。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报、校报、校有线电视台、广播台、宣传栏、阅报栏、党校、团校的作用,以正确的舆论占领学校的思想文化阵地;要充分依托“两课”主阵地、主渠道,使国防生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要特别重视对国防生的形势政策教育,使国防生通过对当前国内外一些重大问题的基本了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刻苦学习服务国家的自觉性。针对高校国防生未来服务部队的特殊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适当突出军事特色和国防教育,促进国防生牢固树立军魂意识。高校可以举办一系列国防教育活动,开办讲座或与部队联谊;等等。总之,一切有利于国防生人生观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都要加强。

2.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德育工作者的教育作用。

首先,发挥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为提高国防生思想政治觉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必须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作用。(1)加强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党团组织要积极关心要求进步的国防生,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以身作则,早日加入党团组织。此外,学校党团组织还应积极组织国防生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受到好的感染和熏陶,加深对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认识,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2)要积极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高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国防生人生观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国防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要全面实施国防生素质拓展计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生观教育活动;要加强对优秀团员的培养,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入党工作;要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加强团的建设作为高等学校党建的重要任务。(3)充分发挥各级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党领导下的大学生群众组织,是加强和改进国防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学生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共青团指导下,针对国防生特点,开展生动有趣的人生观教育活动,把广大国防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国防生人生观教育中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其次,发挥德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高等院校要培养国防生良好的人生观,不仅要有合理的管理机构,严密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系统的运行程序,更要有一支精明能干的、富有开拓精神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德育工作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成效,关系到人生观教育的整体效果。

3.认真重视国防生的军政训练。

军政训练是国防生成长为合格的部队后备人才的重要一步,必须重视在军政训练的过程中对国防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使他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备献身国防、听党指挥、英勇顽强的军魂意识。在大学四年里,我们要把握教育的层次性,根据国防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征,第一年主要抓好国防生生涯的奠基教育,着重明确为什么选择当国防生,通过军装发放仪式、《国防生守则》的学习,树立军人意识,上好国防生第一课;第二年主要做好立德成材的导向,通过开展讲座、演讲及各类活动,锤炼国防生忠于党、忠于祖国的品格及爱军精武的品格;第三年主要抓好合格军官的定型教育,努力将国防生培养成“技术指挥合一”的后备军官;第四年主要抓好让国防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用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与挫折。

4.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国防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课堂的延伸和国防生接触社会与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对国防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的有效作用推进对国防生的人生观教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社会实践方面:引导国防生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国防生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国防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国防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激发国防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引导国防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国防生到革命纪念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参观学习,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与成就,增强国防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教学实践方面:大力倡导科技文化创新活动,鼓励国防生积极参加科技竞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引导国防生在实践中积极参与技术改良、工艺革新,提高国防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崇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品质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总之,学校要经常组织一些带有“军味”、“兵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模拟行军拉练活动、军歌歌咏比赛、军事大比武等,让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着力引导国防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国防生的成长历程中,内因是最根本的,外因必须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这个概念在广义上就是对集体的教育与对个人的教育的统一,而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则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在采取种种措施从外部促进对国防生人生观教育的同时,必须着力引导国防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唤醒国防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国防生的主体热情,调动国防生的主体积极性,启发国防生的理性自觉,提高国防生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能力,使国防生成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主人。

人生观的思考例2

[作者简介]唐木兰(1964- ),女,山东莱芜人,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思想道德教育。(山东 泰安 27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德育教育塑化高职在校生正确人生观机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12WH72)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56-03

一、问题的提出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在校生是未来的技能型劳动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第一线的主力军。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们的思想、信仰也在发生变化,高职在校生的价值取向也随之趋于多元化。高职在校生无论从年龄还是身体上看都已成年,但他们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其世界观、人生观正处在形成时期,如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就可能会出现偏差,不利于其成长成才。通过深入调查了解高职在校生的人生观现状,分析高职在校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有助于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对其健康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济南、莱芜、泰安、淄博、济宁等地区部分高职院校2000名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发放问卷;随机选取泰山职业技术学院17名在校生、13名教师为访谈对象。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经过多次访谈、小样本问卷调查后,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编制了涵盖理想观、就业观、荣辱观、苦乐观、名利观和道德观共计2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采用此自编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1792份,剔除无效问卷32份,有效问卷17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同时,对选取的30名研究对象进行访谈,了解其对高职在校生人生观现状与高职在校生人生观教育的看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理想观

1.大部分学生认为有理想的生活是充实而快乐的。调查数据显示:六成高职在校生认为,有理想的生活是快乐而充实的;也有20.5%的学生认为,有理想的生活是忙碌但收获甚微;10.5%的学生认为有理想的生活压力很大;7.5%的学生认为基本上无影响。多数学生肯定理想对生活的积极影响,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理想对生活没什么意义,甚至认为理想会增加生活压力。在十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这充分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想信念教育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自己理想的实现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快乐的,才是有价值的。因此,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时,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要加强正面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理想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和巨大影响,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科学的理想,树立正确的理想观。

2.学生们对理想的实现有较强信心,但同时又有一定的盲目性。调查中发现,对于实现理想的信心,62%的高职在校生选择“我会努力的”;31.6%的学生具有“十足的信心”;6.2%的学生“没有想过”或“没有信心”,这说明高职在校生对实现理想的信心较强。但在访谈时发现:高职在校生对理想实现这个问题的认识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甚至盲从性。他们表示:其实对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巨大的就业压力毫无把握,甚至有学生说:“别人问起这个问题时,我可以当面表示信心十足,但其实心里没底,甚至不敢去想以后,只是得过且过,有时陷入网游去逃避现实。”访谈时也了解到,这种情况并非个例。针对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入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人生观教育。

3.大多数学生没有将自己的理想写成文字。调查数据显示:3.4%的高职在校生能将自己的理想写成文字,并经常提醒自己;96.6%的学生没有将其写成文字,仅仅停留在“想想而已”。

据报道,1953年耶鲁大学的一个研究组进行了一项调查,内容是当年毕业的大学生有多少人把自己的理想、生活目标写成了文字。调查结果发现只有3%的人这样做。20年以后,l973年,研究组对这些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把理想、生活目标写成文字的那3%的毕业生所拥有的财富,比其余97%的人所有财富合在一起还要多得多。无独有偶,哈佛大学的研究结果也与此相类似。研究发现:80%的学生没有特地设定目标,15%的学生只是在脑子里想过这个问题,只有5%的学生具有明确的目标,制定了实现目标的计划,并把它写成文字。从这5%的学生获得的成就来看,他们不仅超越了自己的目标,而且其成就远远大于其他95%的学生加在一起的成就。

由此可见,树立理想并把它写成文字,有助于提醒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想、目标写成文字并悬挂在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好使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奋斗,为实现理想做好充分准备,理想因此也才会指日可待。

(二)职业观

1.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43.7%的高职在校生表示“对专业不感兴趣”。访谈时发现,大多数学生选择高职院校,并非是自己的主动选择,而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不得不进入高职院校,是实属无奈的选择。至于专业,自己根本不懂,都是由家长或亲朋好友代为选择。及至入校后才发现对所学专业根本不感兴趣。四成学生认为对专业无兴趣且抵制不了玩的诱惑。学生表示,对专业课无兴趣,百无聊赖,便把精力、时间都放在玩乐上,玩而忘返,并非不知学习的重要性,而是自制力太差。25%的学生表示干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事。近一成的学生则是把厌学归咎于老师讲得不好。

2.五成学生把争取未来幸福当作就业的终极目标。调查结果显示,五成学生认为就业是为了争取未来的幸福,23%的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表示乐观,23.6%的学生感觉未来难测,5%的学生认为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压力较大,对未来悲观失望,得过且过,由此影响到学习态度以及对高职大学生活的满意度。

3.大多数学生在择业取向上更侧重于个人物质方面的选择。八成高职在校生在择业时更多考虑“收入因素、福利待遇好”。只有18.9%的学生选择职业时考虑“社会贡献大,能够实现个人抱负,发挥个人特长、兴趣等因素”。这表明,高职在校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更倾向于个人价值特别是对物质需求的满足。

(三)荣辱观

1.高职在校生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关于对“中国”的理解,97.3%的高职在校生选择“是我最爱的祖国”,仅有2.7%的学生选择“是一个国家的名字”。在“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的问题中,93%的高职在校生选择“很自豪”。自南海争端、特别是事件以来,同学们同全国人民一样,深切关注事件的进展,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参加访谈的学生表示:要以热爱祖国为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只要国家需要,随时准备为保卫国家和领土、领空、领海而献出自己的一切。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学生的爱国情感虽可贵,但在人生观教育中要正确引导学生:爱国情感不能仅仅停留在情感、语言或意识的表达上,应该将这种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只有努力学习,成为合格的专业型人才,才能积极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才能报效祖国,才能成为真正的爱国者。

2.学生能理解父母,节俭勤奋。在“当家庭经济状况不如别人时”的问题中,94.6%的高职在校生选择“理解父母,节俭勤奋”;3.6%的学生选择“理解父母,但感觉自卑”;0.8%的学生表示“怨恨父母,感觉可耻”。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能理解父母、节俭勤奋;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不能正确面对家庭贫困的现实。因而,在人生观教育中,应教育学生不忘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节俭勤奋。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学习上向高标准看齐。倡导学生以“啃老族”“月光族”为耻,以节俭勤奋、热爱祖国、理解父母为荣,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四)苦乐观

在“是否有勇气克服学习、生活上的困难”的问题中,86.1%的高职在校生选择“相信自己、努力克服、笑对困难”;12.6%的学生不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仅有1.3%的学生认为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被困难所击垮。在“遭遇挫折,你会如何处理”的问题中,62.2%的高职在校生选择“勇敢面对,越挫越勇,直到彻底解决”;26.1%的学生选择“向别人求助,解决困难”;仅有一成学生会任其发展,听天由命,消极应对。在“面对生活中的不顺心,你会怎么办”的问题中,88.9%的高职在校生选择“自我调节,恢复平静”;5.7%的学生“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恢复平静”;5.4%的学生感觉自己无法平静,要么爆发,要么沉沦。在“你认为最重要的精神”的问题中,高职在校生的选择依次:毅力(46.7%)、吃苦耐劳(23.6%)、开拓进取(16.4%)、勇敢担当(13.3%)。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高职在校生具有克服困难、面对挫折的勇气,近九成的学生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能使之尽快恢复平静;学生总体上乐观向上,有毅力,肯于吃苦耐劳,勇于开拓进取,初步树立了正确的苦乐观。

(五)名利观

研究发现高职在校生具有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能正确对待名与利。在“集体工作中最关心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中,54.2%的高职在校生选择的是“集体荣誉、集体成绩的高低”;两成学生选择了“个人在工作中的形象”;25.9%的学生表示比较关注个人在集体中的贡献。在“你认为人生最重要的追求是什么”这个问题上,44.6%的高职在校生选择“家庭”;20.8%的学生选择了“理想”;12%的学生选择“金钱”;6.9%的学生选择了“权力”;7.7%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声望”。从统计数据来看,学生对名利较为淡薄,具有集体主义观念。但在访谈中也发现:高职在校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学生会、班干部的目的,不是为了锻炼能力、为老师和学生服务,而是为了在评先选优和就业时能够获得“加分”,增添“筹码”,归根到底还是受名利之累。这一现象值得引起重视,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之正确对待名利,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六)道德观

1.高职在校生的诚信意识差强人意。调查发现,在“考试是否作弊”的问题中,从来没有作弊的只有10.3%;“偶尔作弊一次”的高达54.6%;“作弊两次以上者”达35.1%。这一组调查数据令人不安,但也并不意外,社会上缺乏诚信、道德滑坡事件屡见报端,学生难免受其影响。因此,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使其树立诚信意识任重而道远。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既要在社会上开展诚信教育宣传,也要从法律制度上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建立健全各种考核制度,奖优罚劣,倡导学生诚实守信,从我做起。

2.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较强,但践行能力较差,言行不一。在“看到水龙头没有拧紧时”这一问题的调查中,98.4%的高职在校生选择“马上关掉”;1.6%的学生表示漠不关心。但在现实中发现,有些调查数据与事实不符:比如,笔者经常在教学楼上看到没有拧紧的水龙头在流水,许多学生却视而不见,这说明学生虽有公德意识,但无实际行动。访谈时也发现,在乘坐公交车时,学生认为该主动让座,但实际上却很少有学生会主动让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首先,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在校生的人生观是积极的、向上的,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并有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热情和信念;富有个性,注重自我,强调内心感受;也富有社会性,希望实现理想,报效国家,孝敬和理解父母,能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努力,拥有舒适的生活、真挚的友谊、成功的事业、幸福的生活。但他们还不能处理好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关系。

其次,高职在校生更加注重现实世界,他们不太在意精神层面的东西,更追求物质层面的享受。

再次,国家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高职在校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集体主义精神。

最后,高职在校生因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使其在人生价值取向的选择上充满了矛盾与冲突。

(二)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对于高职在校生的人生观教育,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积极鼓励高职在校生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特别是一些公益性活动,引导他们把个性的发展自觉地融于社会发展之中,正确处理好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关系。

第二,加强高职在校生精神文明教育,通过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引导他们树立精神方面的追求。

第三,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当前的国际争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引导学生学会冷静分析,善于把握机遇,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履行国际义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提升民族责任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

第四,面对多元化的影响和选择,对高职在校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和谐统一。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在校生的人生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在他们的身上充分显示出了新一代青年人个性张扬、率真,他们更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兴趣,这是时代的进步。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把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人生观的思考例3

叔本华是意志论哲学的开创者,一生致力于人生问题的哲学思考,其人生美学以悲观主义人生观为外壳,以意志和表象理论为哲学基础,其人生痛苦观标志着叔本华的思想倾向同德国古典哲学主流的分野。

一、痛苦观的内容

叔本华认为意志的欲求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动力。人要满足自身的欲求以便自身得以生存,在满足欲求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复杂的意志活动。意志形而上学是他痛苦论的理论基础。

(一)人是痛苦的

人是意志发展的最高产物,是意志客体化最高等级。理智使人们认识到,人是注定要死亡的。而人的本质就是生命意志,具有盲目性和不可遏制的冲动性,这就使意志和理智产生了矛盾。

人的意志是求生存,而人最终要死亡。尽管人们努力为了生存而斗争,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一死。叔本华认为,认识到这一点是人生真正的痛苦。“生物愈高等,意志现象愈完全,智力愈发达,烦恼痛苦也就愈显著”。

(二)人生是痛苦、无聊的人生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悲剧,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意味。“除以受苦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没有什么目的可言。”“我们观察世界,见事事处处,都充满痛苦,都源于生活本身之需要,且不可分离。”造成这种人生痛苦的原因就是欲望的生成。人类产生欲求,欲求期望着满足,而其满足都具有相对性,这就导致了人生的痛苦。欲望得不到满足,人就要痛苦,并且满足又不是恒久的,当一个欲求满足之后,很快就会有新的欲求出现,这样人就无止境地陷入“欲求―满足―新的欲求”这种恶性循环所带来的痛苦中。但如若没有欲求或者易于满足,那么随之袭来的便是空虚和无聊,这将更加痛苦。人生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这就是叔本华著名的的“钟摆理论”。

(三)人生是彻头彻尾的悲观绝望

“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在吞噬自己的捕获品之前,如猫戏鼠逗着它玩耍一会儿罢了”。在叔本华看来,幸福与快乐只是人的一种愿望,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只能改变痛苦的形态,并不会真正得到快乐。人们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断地制造出痛苦,而痛苦也会随着种族延续下来,代代相传。

二、痛苦观的积极意义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对西方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唯意志主义哲学为尼采的“超人学说”、弗洛伊德的“泛观”、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尔库塞的“过剩压抑”等提供了理论准备。叔本华的痛苦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渴望改变现实却又无能为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悲观的思想情绪,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打破了西方哲学只对抽象概念进行研究,对人的问题不屑一顾的局面,以全新的方式对人的问题加以研究。这种倡导贴近生活的哲学研究,给当时沉闷的哲学界带来徐徐清风。叔本华把人的生存作为哲学问题的第一要义,哲学开始由纯粹的理性思辩转向了感性个体本身。叔本华的痛苦论有助于哲学研究不断向人的内心要求演进,不断揭示人的本性中深藏着的东西,拓宽了哲学研究的领域,开启了哲学家的思路,掀起了现代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潮。弗洛伊德就曾直言宣告:“我们公开地沿着叔本华哲学足迹走自己的路。”

三、痛苦观的消极影响

首先,痛苦观中贬低科学和理性,抬高直觉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叔本华把人看成了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把意志看作是人的活动基础,否认人是社会性的产物,认为只有直觉才能看到真实的东西,抹杀了科学和理性的积极作用。

其次,痛苦观否定挫折和失败的认识论意义,极力的渲染人生受波折的痛苦,从而也否定了人生奋斗的意义。哲学家罗素就称叔本华的哲学是一种“倦怠病弱的看法”。这对人的自我发展与超越造成了很大阻碍。

再者,叔本华的痛苦观把痛苦的根源归结为欲望和人自私的本性,并且由此走向了极端的虚无主义。他否定一切现实的社会生活,否定一切乐观主义,把拯救人类的希望寄托于人的欲望的泯灭。

叔本华的痛苦观实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消极悲观的利已主义人生观,他认为人的欲望并不能在社会中实现。否认了当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就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就是人生的快乐幸福。在社会实践中即使遭受了挫折,但努力拼搏也会有奋斗的快乐。这种痛苦论很可能造成个人的利己主义欲望与群体社会的尖锐冲突,导致人们陷入悲观绝望的境地。从而可能摧毁人的生活意志,扼杀人的开拓精神,把人推入逃避现实趋于颓废毁灭的泥潭。

四、痛苦论的人生启示

叔本华认为人生整体是痛苦的,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幸福。那么要拥有幸福,就必须保持平和的心境。我们只有排除一切虚荣炫耀,置身于简朴无华的生活中,才能做到心境平静,也就是到达人生幸福的坚实基础之上。因此,保持心境的平静,人生便不是痛苦的,而是由许多细节编织成的幸福。

此外,我们对痛苦的认识,应该基于对人生负责的态度上。首先不能否认痛苦的存在,这样才不致于陷入过分乐观的虚妄中。同时在面对挫折时,不要将痛苦过分夸大,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战胜人生的痛苦,这才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叔本华的痛苦论,了解到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人们有欲望、有追求。而这种痛苦正是人们获取幸福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苦与乐是辩证的统一,人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幸福就必须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成功的果实总是包含着失败的眼泪和辛苦的汗水,因而才令人们倍加珍惜。我们应当秉持科学的苦乐观,将痛苦看作个人意志的磨炼。伟大的幸福正是战胜了巨大的痛苦产生的,追求幸福始终是人类永恒的意志,也永远是人类充满勃勃生机的源泉。

参考文献:

[1]叔本华.生存空虚说.作家出版社,第235页

[2]叔本华,王成译悲观论集,第78页

人生观的思考例4

影视剧作为大众文化广泛传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消遣娱乐、信息传递及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影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渐明显,尤其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

一、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影视作品借助直观的表达方式, 把丰富的社会信息传递给当代大学生,有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热爱社会,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从而增强成人成才的愿景和动力。弘扬民族优良品质的影视作品,在歌颂民族英雄、启迪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同时,也在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感染、默化和教育当代大学生,引导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朝着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方向发展;反腐败影视作品在大学生中也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许多学生通过鼓掌的方式表明赞同国家反腐态度和采取的行动,对社会上的腐败行为表示了愤慨;反映西部教育、生活等各方面情况的影视作品,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更重要的是思考,他们看到了祖国另一片亟待他们去建设的地方,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这些题材的影视作品都有利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朝着社会、集体需要的方向发展,而非孤立的、个人需要式发展。

无可厚非,大多数的国内外影视作品都是积极向上的,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也不排除影视作品中消极、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对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积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更清醒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提高辨别是非的敏锐性和坚韧性,而不是被一些不良信息影响和左右,这方面“堵不是办法,导才是良方”。

二、电视剧《奋斗》中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体现

近两年热播的电视剧《奋斗》是一部真实反映大学生活,特别是反映大学毕业生奋斗过程的青春励志电视剧。该剧适应当代大学生欣赏口味,主人公积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全过程,积极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

(一)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前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每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被社会所承认,其关键就在于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带兵打仗要先有战略,做工作要有计划,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应该先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方向,而后再全力以赴地去实现。就像《奋斗》中每个鲜活而又真实的人物,他们都有自己明确的人生价值观,有自己明确的生活奋斗目标,例如,陆涛为了心中的建筑梦想而奋斗不停,向南为了更好地发展而积极向上,华子为了过上安稳的日子而不断尝试,夏琳因为自己的设计梦想所表现出来的自信,杨晓芸为努力地生活而体现的勇敢,露露为了北京户口而体现的执著,等等。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取向而不断奋斗着,在不断的奋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金钱不能凌驾于理想之上,更不能驾驭理想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充满了金钱的味道,越来越多的人在金钱驱使下前进,但自己真正奋斗的方向在哪里?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曾经美好的理想正逐渐被金钱蚕食。《奋斗》中的陆涛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刚从大学毕业的陆涛自信、追求完美,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在北京建一个和格林尼治村一样的艺术家村,为了这个建筑梦想,他不停地奋斗。他的商人爸爸屡次想将自己的生意经传授给他,面对充满诱惑的金钱和在商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富爸爸,他拒绝了这种恩惠。为了他的“法兰克福风情”,他毅然离开了富爸爸的公司;为了他心中理想的“田园牧歌”,他卖了房子,破了产,从一个白领变成了一个穷光蛋。即使这样,他却拒绝了这个富爸爸留给他的上亿遗产,因为他心中有梦,最初的梦想让他不停地奋斗,一个设计师的梦想,是不会被金钱操纵的,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是不会被金钱操纵的。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金钱,更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否则便失去了活着的价值。人应该有梦想,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自己的追求。陆涛正是向我们阐释了一个真正有着自己人生价值观的人应如何去做,他向我们呐喊:我们年轻,我们应该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奋斗中遇到挫折必不可少,我们应愈挫愈勇

奋斗即为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我们常常遇到阻碍,所以一个人除了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以外,就是要有很好的韧性,因为在现在的社会中,尤其是那些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经历挫折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经验,毫无心机,怀揣着一份酝酿已久的梦想,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想一展抱负,却往往因为经受了挫折而放弃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但是我们不应该受命运的摆布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只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可以勇敢地面对一切挫折。《奋斗》中的陆涛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惜用刚刚赚来的2000万作为赌注,虽然结果是失败的,但他却尝到了自己奋斗的滋味,体会了人生百味,向所有认识他的人展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陆涛的好友华子,一个在大城市努力生存的小倒,在社会的最底层诠释着自己人生的价值,开理发店、蛋糕店,倒卖光碟……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成气候,家里这时又起了火,妈妈被查出患有癌症,在这一次次的打击下,华子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依旧努力的奋斗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成功了,不仅有了自己的饭店也有了自己的爱情,他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虽然他没有陆涛机遇好,也没有向南工作条件好,可他却凭借自己的意志和对挫折的不服输的精神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才是最成功的,活的最有价值,也给我们的启示最多。由此可见,或许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并没有最好的条件,可只要我们像华子一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的奋斗方向和不服输的精神,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

三、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引导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价值观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引领大学生正确走向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舞台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就等于丧失了灵魂,失去了生命力,就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以能在内忧外患之中奋起,实现民族独立,快步走上现代化的轨道,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民族以极大的创造力将马克思主义付诸于改变中国现状的历史实践,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亿万人民群众赖以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内核。所以,今天强调马克思主义主导价值观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消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才能加强自己的价值观的改造,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接班人应有的人生价值观。

(二)加强爱国主义修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号召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事业的经验总结。大学生不仅要刻苦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努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探求真知。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在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青年人代表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使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只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就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创造无悔的青春。

(三)加强高校党团组织建设,以党团组织的优势引导大学生,以党团员模范作用带动大学生

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要加强高校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和各级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党团员的教育。此外,为使教育收到良好效果,高校应针对青年喜欢的参与性和竞争性强的活动这一特点,采取参观访问、形势报告、收看影像、征文比赛、辩论大赛、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方式,教育、启发、引导大学生。除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通过种种方式,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熏陶大学生,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四)加强艰苦奋斗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以崭新的面貌积极迎接未来的挑战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是思想品德问题,更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一部分大学生抛弃了艰苦奋斗精神,淡忘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传统美德,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艰苦奋斗教育的力度不够,措施不力。我们今天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一方面是要使他们珍惜家庭、社会创造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自立意识和创业精神。要创新艰苦奋斗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务必使其落到实处。例如,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组织青年学生到艰苦地区、落后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开展“三下乡”活动,参加抢险救灾及对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献爱心等,这都是艰苦奋斗教育的有效方法。通过这些教育,既可以使当代大学生看到我们取得的成功和存在的差距,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困难,了解乡情、民情和国情,又可以激励他们自觉地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五)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加强软环境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最有价值、最具发展潜质的成长空间

大学生在校期间,人生价值观还有很大的可塑性。要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影响教育学生,要注意培养树立各方面典型,大力弘扬正气,增强外部环境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灵活多样的手段,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教育工作,提高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星贵.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7(20).

[2] 夏卫东,滕爱玲.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21(01).

人生观的思考例5

中学、中学教师也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指责为无能,不负责任等,使中学和中学教师感到困惑,更为严峻的是现在的学校基本上是由独生子女学生、独生子女教师、和独生子女家长组成,教育的难度可想而知,学校和教师在方方面面面临各种挑战,因此,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社会瞬息万变,中学生人生观教育也应该因时而变,要进一步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形势下中学人生观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求中学教师在包括人生观教育等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不断创新上下功夫。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必须改进和完善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紧迫课题。探索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

一、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中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实际效果之所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主体未能应时代要求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因此,我们要深化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研究,积极探讨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

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是适应教育环境变化的需要,是适应教育内容变化的需要,是适应新的教育理论的需要,是消除传统中学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局限的需要。

二、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在新的形势下进行中学生人生观教育,应有方法上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并不是主观随意性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那么,在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创新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性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整体性原则,即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它有特定的方法要素、结构方式和运行机制。

第三,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相结合的原则;第四,与时俱进原则。

三、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设想

第一,教育方法理念的创新。

教育方法理念的转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单纯强调经验应用向经验运用和理论提升相结合的转变。二是从教育方法上的权力压制性向教育方法上的平等性要求与权威性引导相结合的转变。三是从注重单独的方法要素功能的优化向注重要素结构整体功能的优化转变。 第二,教育方法结构体系的创新。

依据对人生观具有系统的结构分析,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结构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宏观结构体系。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宏观结构体系是指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部门如何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方法体系,它包括确立人生观教育目标的方法、确定人生观教育内容的方法、制定人生观教育计划的方法、实施并监督计划执行的方法、人生观教育效果评估的方法等。如调查研究的方法、借鉴比较的方法等。

第二个层次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中观结构体系。如学校教育应注意方法的系统性;家庭教育可通过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强化受教育者的认知行为和行为践行的自觉性;社会教育应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对新闻、影视、广告等都应严格把关,当好“守门人”,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人生观的教育。

第三个是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微观结构体系,即人生观教育活动的方法体系。这有两个方面:

一是具体的人生观教育活动都包含的价值认知、情感激发、意志磨练和行为养成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他方法也应有自己的特殊性;

二是对某一特定的教育对象而言,人生观教育是“终生教育”,而人的一生有不同的阶段,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在身心、生活环境以及人生际遇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这两种情况决定了人生观教育的活动的具体环节中以及人生观教育的不同阶段中,都应有相关的方法。

第三,方法运用的创新。

中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体系中的每一方法要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方法运用的创新首先是要强调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协调。

人生观的思考例6

总体而言,这次调查为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人生观教育及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对人生目的的思考缺乏明确性,提醒我们应正视对大学生人生观的教育与我国现行的职业生涯教育。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允许人生目的选择更趋于个性化,家庭、学校和社会理应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育给予适时适度的引导。在功利主义势风日涨的今天,对大学生人生目的的教育尤为迫切,要使他们认清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权力至上等人生观的本质,培育他们树立科学合理,又适合个体发展的人生目的。

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MarLand博士正式提出了“生涯教育”观念,我国台湾地区也在1998年将职业生涯的概念引入基础教育领域,而大陆地区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目前多数高校都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类的选修课程,但实际达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们的大学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学生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质等尽早对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做打算,这样,他们才会形成相对成熟的人生观,即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也可以看清方向,有所把握。

二、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性别观

关于性别的认知从小就向我们昭示了性别的不同,而且还严格地规范着两性各自的行为。社会文化与学校教育的长期熏染已经将传统性别观念注入女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她们也不自觉的陷入“男权话语”的窠臼之中。女大学生在认知层面认可男女之间应遵循平等与和谐发展,但在潜意识和实际行为中则表露出对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现实生活中的碰壁,使女大学生对男女平等观念产生疑虑,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女大学生性别观念向传统的复归。如80%以上的应届毕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中国青年报,2008-3-21),择偶时以“男高女低”为标准等现象屡见不鲜。

上海市妇联2008年对青年女性价值取向的调查显示,在“如何看待全职太太”的问题上,近半女性的首选是“很正常”(新民晚报,2008-4-22),2008年初,重庆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几位学生完成了一份“女大学生就业调查”发现,在面对“职业和婚育”关系问题上,有三成女生害怕激烈的竞争,如有条件想做全职太太(重庆晚报,2008-2-28)。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了就业的压力,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年轻女性亦已出现此类状况。这一方面表明女大学生独立意识渐弱,自信自强精神不足,开始倾向于躲回家庭堡垒,重温“相夫教子”的旧梦;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她们对男性强势地位及自我弱势的潜在认同。

三、女性价值观的转变与矛盾

现代高等教育无疑使女大学生较普通女性更具有理性思辩精神。面对社会变革与文化动荡,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加大,价值观发生变化,使她们在心理上产生了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的冲撞,影响着她们对自我的认知。女大学生优先选择了“自立、自尊和平淡”来描述自我特质,表明具有现代意识的女大学生追求生存独立性的同时要求人格的尊严与完整,这暗示了她们渴求自我认同,希望得到社会肯定与他人尊重。而对“平淡”的选择则是她们内心传统观念的体现,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中庸思想,使人们追求自然平和、安逸淡泊,同时不喜欢用激烈的词语自我标榜。此次调查中没有人选择“自强”一词,这是否向我们发出了这样的讯息:当前女大学生思想心理状态极其复杂矛盾,她们心灵的幽闭处依然存在着对个人能力或性别方面的不自信。

目前,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趋于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社会环境潜在压力的影响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危机感的加重,使女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也偏爱较稳定、风险小的工作,不愿问津竞争性强、挑战性大的职业,甚至出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行为

导向。然而,女大学生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向传统角色的回归是不可取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才是可取之道,这不仅需要社会观念的再次变革,关键还要靠女大学生自身不懈的努力。因此在现阶段改变观念、重识自我、提高自我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对年轻女性来说仍十分关键。

四、正视外部因素对人生观的影响

依据调查统计,重庆高校女大学生对人生的迷茫与性别观念和自我特质认识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充分表明了目前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念与自身内部环境关联性不高,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于社会外部环境。

人生观的思考例7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101-01

党建是党的建设的简称,党建在高职院校中的主要工作是将高职院校中的优秀的学生吸收到党组内部中来,还有就是将党的思想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开来。党的思想是指导性的思想,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用何种方式吸引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党建活动中来,如何将党的思想在学生中传播,如何优化党组织建设,这些都是目前党建工作应当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价值观培育现状

(一)缺乏有效引导,部分学生价值观缺失

高职院校的重点是要培养技术性人才,在培养技术性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在教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定偏差,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忽视。而这部分的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缺乏引导性,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价值观发生一定偏差。一旦价值观发生偏差,将会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涯甚至是职业生涯都发生偏差。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二)受外界影响,部分学生价值观扭曲

当前,外界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外界社会是一个大的染缸,形形色色的诱惑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价值观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不重视价值观

高职院校中大部分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无法规划自己的生活。自主学习能力低下也是导致学生价值观念发生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无法获取新的先进思想,无法跟随时代一起进步,学生的价值观自然会受到影响。

二、价值观培养对党建工作的促进作用

(一)指引党建工作方向

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念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学生的价值观也指引党建工作的方向,对于党建工作有着促进作用。党建工作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二)明确党建工作目标

党建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培养一批优秀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将党与学生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党,认识党,从这个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

(三)丰富党建工作内容

党建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宣传党的思想,吸收和培养党的新成员。而这部分的工作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在学校内组织开展党组织思想的演讲比赛或者是其他形式的活动。在此基础之上与外界社会结合起来开展一些其他活动,比如,学校可以举行一些公益帮扶的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帮助爷爷奶奶等。这些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将党的思想在学生中传播开来,提高了学生对党建工作的认可度,也可以让学生真正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1]

三、促进价值观培育与党建工作有效融合的措施

(一)强化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

强化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将每一位学生都打造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将党的思想深入贯彻到每个人的身上,让党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同时,让他们也能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质。

(二)优化党内组织建设,增强学生主体效果

優化党内组织建设,在开展党建活动的同时,优化党内组织建设。党组织内部的建设也应当适当调整一下,首先得将党组织自身的建设调整到一个合理的模式。在将党的组织建设优化好的前提下,能够更有效开展党建工作,这样更有利于党建活动的开展与进行。

(三)丰富培训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丰富培训方式,根据学生差异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比如,不再用课堂板书的方式而是用电子课件、PPT的形式讲课,等等。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组织学生播放一些与党建有关的影视作品,通过这些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开展互联网教育,扩大党建工作范围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党建教育工作不能与时代脱轨,应当将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相结合,用互联网技术将党建工作进一步扩展开来,扩大党建工作的范围。通过互联网教育,党建教育工作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党建工作也更容易在学生中开展。[2]

四、结语

党建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应该以任何理由阻碍党建工作的开展。指引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都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将高职院校的广大优秀学生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让党的先进思想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传播开来。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同时将学生的价值观以及道德素质提升到新的水平,是目前党建工作的重心、重点。

参考文献: 

人生观的思考例8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11-0018-04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也逐渐步入了成熟发展的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注重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及其人本实质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和实践观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所谓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理论,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对实践具有很深远的指导意义。“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生活。就是说,自然界使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相互过程的、人的身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往实现的,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掌握自然规律,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最终是要在自然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自觉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使自然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促进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使自然界最大受益者的人类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以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当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的重要理论支撑,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石。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当前中国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生态方面来讲,是在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努力建立一种以生态宜居、节约集约及和谐发展为特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其目的是着眼于人,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和人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联合体。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存在着对立的一面。所以,人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以遵循自然客观规律为前提,否则人类在改造自然中无论获得多少成就,都会最终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而生产劳动又是人与自然关系产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当人类付出劳动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劳动财富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对自然生态加以保护,达到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统一,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在新时期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同志强调,“要积极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其物质依托,这无疑要增强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则是提高这种认识的重要思想基础。

但是,传统的城镇化建设,由于人们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科技生产力的相对落后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造成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不断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也日益突出,使人自身的发展陷人困境,严重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城镇化建设违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障碍

(一)传统城镇化建设出现的生态问题

可以说,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在同一时期产生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以工业为依托的城镇化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资源损耗问题,生态系统必然会遭到破坏。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城镇人口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下、工业化发展相对落后和经济面临转型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国情条件,造成了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一直以一种传统的模式进行。就生态方面来讲,主要表现为在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大量增加城市建设资源的消耗和需求为基础,不合理的资源开采以及利用效率的相对低下,加剧了国内资源的严重短缺。此外,由于中国技术和管理的相对落后,不断地开工建厂造成大量废弃物排放、占用大量的农业用地、使用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和农村人口严重流失、城市住房拥挤、交通压力增大、环境卫生条件下降、农村土地抛荒和土地质量下降,频频出现所谓的“城市病”和“农村病”,由此产生的资源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加重和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严重阻碍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作为城镇化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人”自身,也会遭受由于生态恶化而带来的威胁。

(二)生态环境恶化,阻碍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促使人们干预自然的能力愈来愈强,取得的成果也愈来愈多,这更加刺激了人类对自然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征服,使得人们不顾自然规律,肆意盲目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由此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等,都严重阻碍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最终的受害者将是人类自己。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往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一系列生态危机的出现,都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贪婪地向自然界索取而造成的,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城镇化建设,是一种被异化了的建设模式,是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一种片面化和对抗化,不符合人类社会城镇化后所要追求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其实质是人对生态环境力量存在价值的一种忽视,从而导致人类自身陷入困境和危机,阻碍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必然会增加对生态资源的需求,过度无序地利用自然也必然会带来能源、环境和生态等一系列危机的增加,这些都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引起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传统的城镇化建设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本质要求,也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兼顾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寻找到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这样一来,推进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成为了必然。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应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与传统城镇化模式粗放地利用土地、消耗资源相比,新型城镇化改变了原有的单纯以城镇人口增加和城镇土地扩大为指标的城镇化衡量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建设过程中的城镇化标准内涵式的提高。它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及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于人的发展,涵盖农村,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是要从根本上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其过程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将良好的生态保护作为其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将完善的为民服务功能作为其建设的最终落脚点,以此来不断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本氛围。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应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合理利用自然,又要尽可能地保护生态环境,将人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其建设也必然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党的十指出,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保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态势,也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是新型城镇化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恩格斯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可以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可以不断地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了美好的自然家园作保障,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净化人们的心灵、改善人们的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人们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真正符合人类发展的城镇化水平。良好生态环境的创造,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掌握自然界的客观发展规律,必须自觉尊重自然界的客观独立性。人们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合理有效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生存空间,才能将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不断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四、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生态文明建设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指明方向,是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保护的传统城镇化建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可持续合理发展。而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弥补了过去脱离实际、违背规律发展模式的缺陷和不足,促进了城镇化建设的科学健康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已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由“传统”到“新型”城镇化的转变,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将二者结合上升到理论层面,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践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要求,从而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城镇化,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由此,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认真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包含了丰富的自然界本身、社会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矛盾问题分析及解决方式。面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资源能源问题,党的十报告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的新高度。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文明形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期的重要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充分肯定与传承,是贯彻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政府工作报告都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未来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着眼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的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使人充分认识到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也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应深入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断提高个人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的自觉性,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积极主动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推行城镇化的过程中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间的平衡有效发展。

(二)充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将人的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作为城镇化建设的践行者,同时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受益者。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的高低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衡量标准。马克思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人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城镇化建设的水平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实践主体的本质力量与实践客体的、人为化的强大物质力量相互作用时,人就以一种外在于、独立于自然客体的、人为化的强大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自然客休的物质力量相抗衡。人能依靠自身力量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所以,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在要求。只有当人在真正认识到自身本质力量和地位的重要性时,才会不断提高个人素质,自觉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责任意识和性态意识,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竭尽所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减少过度破坏生态给后代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摆脱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狭隘性,努力创造符合自身发展的生存空间,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健康良性发展,最终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生观的思考例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一个旗帜鲜明、立意深远、大气磅礴、内涵丰富的报告,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加强老龄工作,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等,对人口计生工作的要求更高。

我们人口计生系统要迅速行动起来,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好落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去,以中央《决定》为指导,瞄准“十一五”全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创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现代化新宜兴提供更加良好的人口环境支撑。

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口计生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指导,在“四个紧紧把握上”着力,努力谋求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实现新突破,促进全市人口计生事业实现新发展。一是紧紧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在创新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发展上求突破。人口计生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属于社会建设的范畴,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切实加强人口计生工作。要不断深化认识,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推动机制和落实举措,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重点工作的推进力度、质量和成效,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维权保障和依法行政的强势推进,确保人口计生事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二是紧紧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在促进和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上求突破。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和奖励扶助制度,全面开展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全面深化人人享有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全面推进面向计划生育弱势人群的生育关怀行动,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计划生育家庭,进一步提高社会各方和广大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三是紧紧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在增强人口计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力上求突破。大力加强以促进低生育水平稳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重点的人口计生工作调控机制建设,大力加强以世代服务全覆盖、增强服务机构可持续发展力为重点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以提升综合发展能力、管理服务水平为重点的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四是紧紧把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在统筹落实好各项人口计生工作上求突破。以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为重点,统筹落实好本地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和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以社区计划生育基础管理为重点,统筹发展好新农村人口计生工作和城镇社区人口计生工作;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统筹解决好低生育水平稳定问题和出生人口素质提升工作;以维护计划生育合法权益为重点,统筹促进好群众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引导和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的落实;以优质服务为重点,统筹兼顾好依法高效行政、依法规范管理和依法优质服务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开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局面。

人生观的思考例10

主席提出要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这是新形势下加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既为强化官兵精神支柱提供了基本遵循,又为国防生培养指明了方向。国防生不仅是地方大学生,而且是后备军官,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使他们确立当代革命人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驻校选培办应积极创造条件,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在军政训练中磨砺、在文化熏陶中催生、在长效机制中培育,切实打牢未来部队履职尽责、建功立业的思想根基。

一、加强军地协作,完善依托培养体系

培育国防生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的“朱红工程”,建立完善机制是关键。具体讲,应做到“三纳入”。

(一)纳入学校基础教学。坚持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创新方法和手段,力求“抓住点、连成线、织成网”,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要将国防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纳入学校“大思政”体系,紧贴时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部队实际,坚持在理论灌输上求“深”,在解疑释惑中求“实”,在教法学法上求“活”。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基本理论课与国防生的军政课结合起来,同时突出国防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主题,充实进军政基础理论课教学,作为必选课计入学分。

(二)纳入经常性教育。按照国防生军政训练比例,分年级、分层次抓好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点滴培养,确保教育活动经常性化。新入学国防生,主要进行人民军队光荣传统教育,坚定国防生从军报国的理想信念。二年级的国防生,主要开展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职责使命教育,注重强化军魂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三年级的国防生,主要通过暑期当兵锻炼等活动,使他们了解和熟悉部队生活,为提高军政素质创造条件。四年级的国防生,主要通过到部队代职锻炼,为第一任职需要打下基础。

(三)纳入教学协作内容。充分利用高校驻地军队院校和部队的教育资源,聘请军队院校专家教授、部队领导和英模人物担负部分教学任务,组织国防生与军校生畅谈学习体会,邀请优秀毕业国防生交流带兵经验,构建地方高校、军队院校、部队共同培育国防生的协作机制,营造共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

二、构建特色文化,坚持弘扬主旋律

培育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浸润滋养。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优良传统文化、社会主流文化、军营文化、院校文化的熏陶启迪和凝聚激励功能,促进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整合“红色”文化。新中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应积极挖掘整合,坚持以传统的革命精神影响和塑造国防生。我校国防学院曾先后组织国防生参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烈士陵园、焦山古炮台战斗遗址、南京雨花台、一大旧址及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次邀请老红军、老八路、老英模作传统报告;广泛开展“读红色书目、唱红色经典、看革命影片、讲战斗故事、记名言警句”活动。通过这些教育方式,使国防生身临其境陶冶情操,在英雄事迹感召中升华境界,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充分激发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自觉确立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二)铸造“船魂”精神。我们长期为国防建设和传播工业培养人才,办学实践中深感为学生铸造“船魂”的极端重要。围绕海军培养国防生“三个衔接三个优化”的总体要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如依托专业成立多个“军味”浓郁的学生社团,鼓励国防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知海洋、知海军,铸军魂、明责任;邀请金一南、杨利伟等,与国防生面对面交流、心与心互动,激励国防生立志驰骋海疆、报效祖国。

(三)丰富“蓝色”文化。随着国家利益拓展,人民海军驶向“深蓝”既是大海的召唤,更是历史的必然。“爱舰爱岛爱海洋”一直是“蓝色”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鲜明主题,也是培育官兵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沃土,面临新的形式任务应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实践中,我校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把举旗铸魂作为根本方向,把确立国防生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实践。如建设国防教育荣誉室,向国防生系统解读“蓝色”文化精髓,以强化他们的“三爱”意识;利用每年暑期,带国防生赴海军部队实习,灌注“海上猛虎精神”、“海空雄鹰精神”等,以强化他们的战斗意志;通过打造“今朝立业海疆、千秋有功国家”的文化品质,进一步丰富“三爱”文化内涵,引导国防生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抵制多元分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影响。

三、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培育持续开展

培育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和点滴养成,只有以多种方法和措施不断强化,切实在头脑中扎根、在行为中体现,才能最终实现固化。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使价值要求变为价值追求,使价值标准变为价值取向,使价值目标变为价值理想。

(一)培育机制体系化。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期性,决定了培育机制必须系统化。只有培育机制系统配套,才能确保培育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首先要构建齐抓共管的组织机构。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培育工作顺利开展的组织保证。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做到上至学校分管领导、国防学院和选培办领导,下至每个国防生,都纳入组织机构中,要以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职责到位、工作到位,确保认识上同步、资源上共享、制度上健全、职责上明确。其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育计划。要认真研究高校育人的客观规律,准确把握培育活动的主旨,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培育计划,确保“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最后要建立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高校和驻校选培办,有责任有义务共同探索建立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专项教育活动通报制度,定期在国防生培养工作会议上分析形势、研究对策、部署工作,形成凝聚力、优势互补、密切配合的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培育活动不走弯路、事半功倍。

(二)成果转化应及时有效。理论必须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去粗存精,如此循环往复,才能真正发挥其巨大的能动作用。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与时俱进的时代课题,必须不断创新理论、促进成果转化,才能确保培育活动始终以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紧跟时代步伐和部队发展趋势,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高校要充分发挥在理论研究上的优势,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全校师生开展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创新和课题研究,力求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特别要密切关注社会环境变化,随时把握国防生思想脉搏,既要弄清他们的困惑和疑虑,又要弄清他们的思想倾向和行为特点,以增强理论研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确保理论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性和有效性。

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振兴的航标,是一支军队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支柱。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我军强基固本之举、凝魂聚气之道,必须长期不懈地抓紧抓好。加强国防生思想政治建设必须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坚持理论学习、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引路、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多措并举,注重循序渐进、逐步强化、长期培养,这样方可使国防生核心价值观取得实效,为我军源源不断地输送忠诚可靠、素质过硬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才厚.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学习贯彻同志关于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J].求是,2009,(2):11-14.

[2]唐柳,杜丽君.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理论导报,2010,(3):56-57.

人生观的思考例11

有关调查数据证明。我国当代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大多生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后,改革开放的年代中。他们从父辈那里,从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伟大,正确,因此。他们拥护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能够认识到个人的命运必须要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没有国家就没有自己的小家,他们爱国,大都能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生活态度上,大都能积极主动,开拓进取,相互竞争,希望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有所成就。不少学生在政治上要求进步,入党已成为很多在校学生在政治上的选择。因此,我们不必紧张,应该乐观的对待这一问题。当然“另类现象”的出现已向我们拉响了警钟,部分大学生在思想品德上、心理上,确实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1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1.1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

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金钱的诱惑是他们只想挣钱而不择手段。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一些人把大学文凭作为出人头地,谋取金钱地位的跳板,学习上缺乏动力,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价值观上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倾向。

1.2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

由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膨胀,导致部分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它们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选择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纯粹的等价交换关系,从利己出发,不关心他人,对集体缺乏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

1.3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

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取决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现象,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不讲精神文明,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甚至打架,斗殴,偷窃,,三陪,个别人还走上抢劫杀人等犯罪道路。

1.4重奢侈轻享乐艰苦奋斗

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中的很多现象,导致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盲目追求奢侈享受,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霍,一掷千金,讲虚荣,摆阔气,穿名牌,互相攀比,不安心学习,不择手段的挣钱,为此,有的人走上堕落犯罪的道路。

1.5思想脆弱,承受能力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涉世不深,思想脆弱,而又跃跃欲试的大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处处争强好胜,自命不凡,一遇挫折就垂头丧气,萎靡不振,丧失斗志。他们不是把困难当作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经历了失败之后,没有勇气正视现实,导致了有些人精神抑郁,心理变态,走向轻生之路。 转贴于

2出现问题的原因

2.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有促进的一面,如: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竞争机制,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强化竞争拼搏意识,树立求真务实精神,以及维护正当权利的行为,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如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对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把人的价值追求按等价交换原则仅仅归结为具体功用,归结为垂手可得的利益,那就必然使人陷入实用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沼泽,这种物欲横流的价值观最终把人变成金钱的奴隶。

2.2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西方的思想文化艺术、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随之而来西方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个体本位的基础之上的,追求个人成就和个人利益,自由、平等、幸福、正义、责任等是其基本价值观范畴。由于当代大学生还不够成熟,不能理性地、客观地对待西方文化价值观念,断章取义。所以,西方价值观的侵入,一方面唤醒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选择、自我奋斗的观念得到加强,自由、平等、民主意识得到强化。但是一方面也导致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两种文化的碰撞,从而滋生了个人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极端自由主义和极刘己主义等现象的产生。

2.3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

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严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也给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不良影响。如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挥霍国家财产,腐化堕落等现象对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带来种种干扰,在现实面前,理想、信念上产生了困惑的动摇,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意志薄弱者厌恶政治,玩世不恭,游戏人生。

2.4教育体制的不健全

传统的,单调的,僵化的教育手段已不能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缺乏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

3根据以上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对当代大学生加强德育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在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社会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和重组,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因此,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人们的头脑就显得尤其的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2学校教育必须适合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加强社会实践,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3.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咨询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