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供热工程项目规范

供热工程项目规范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8 09:56:13

供热工程项目规范

供热工程项目规范例1

新能源与市政建设党支部成立于2017年,近年来,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凝心聚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目标,坚持以党建促发展,真抓实干,支部建设不断加强,生产经营业绩突出,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加强学习,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作用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通过经常性的组织活动,结合本职工作讲党课,谈心得,提高党员的组织观念和党员意识。

开展“学先进 做先锋”活动。邀请劳动模范作报告,树立先进榜样,组织常态化业务学习,人人争做质量先锋,政治素养和业务学习两手抓,发挥党建在各项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二、推动发展,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

1.巩固光热发电市场先发优势

近年来,新能源开发分公司相继完成我国首个塔式光热电站试验项目-中科院八达岭1兆瓦太阳能热能试验项目、我国首个投入商业运行的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浙江中控青海德令哈10MW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示范项目、世界首个投运的高温熔盐槽式光热发电项目-甘肃阿克塞800米槽式高温熔盐光热发电测试平台工程.

至2017年,新能源开发分公司完成《青海省“十三五”光热规划》、国家 “十三五”光热规划中甘肃、青海、新疆地区的规划等太阳能热发电规划,前期咨询工程数十顶。2017年9月,《国家能源局关于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通知》,20个项目成为我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其中由中电工程西北院主导规划的项目为8个,总装机容量占比达40%。

2.创新开展智慧能源新业务

市政建设开发部成立于2017年底,经过在市场中一年多的“摸爬滚打”,尝试了多种业务类型和商业模式,提出以智慧能源为基础的智慧城市能源生态体系,并以此为契入点,成功开发了多个代表性项目。

富平综合能源供应示范工程项目,作为国家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以富平热电厂为主能源动力站,以光伏、地源热泵、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补充,并同步建设供水厂,通过智慧能源互联网,将“电、汽、冷、热、水”等能源统一调配至用户,在局部区域形成了能源的“源、网、荷、储”互补循环,具有多能源互补,高能效、低排放,多行业协调管理,供、需侧实时响应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的行业限制和体制壁垒。最终的平台建成后,“互联网+能源”将释放出新模式的巨大潜力,将能源供应、传输、消费各环节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各生产、管理、运行、维护方提供实时便捷、可视、友好的操作管理平台。

西安航天基地一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西北地区首个进入实施阶段的区域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规模包括2套轻型燃机(2×32.6兆瓦级)+2台双压余热锅炉(2×45.7吨/小时)+2×10.5兆瓦级的蒸汽轮机联合循环机组,提供冷、热、电三联产输出,总容量80兆瓦级,同时建设燃气热水锅炉作为站内补充热源。项目的建设将系统满足航天基地一期约10平方公里范围内各类型用户的制冷、供热和供电需求,对推动陕西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城投智能充电公司充电设施项目,目前已完成西安市公交系统13个充电站的设计工作,部分充电站已投入使用,充电桩以4G或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式将充电桩状态、计费等信息直接传送至一卡通中心及其它上级运营系统,实现全面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在国家首批23个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中,新能源开发分公司和市政建设开发部分别主导和参与的6个项目名列其中。

三、技术引领,加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了推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2017年4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同意批复了在中电工程西北院成立中电工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心,成立了以总工、博士为核心的科技研发团队,针对光热领域的重点、难点技术进行研发、攻关,并在塔式发电技术、熔盐储热系统、镜场跟踪控制、太阳能热发电节水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供热工程项目规范例2

新能源与市政建设党支部成立于2017年,近年来,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凝心聚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目标,坚持以党建促发展,真抓实干,支部建设不断加强,生产经营业绩突出,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加强学习,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作用

坚持制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通过经常性的组织活动,结合本职工作讲党课,谈心得,提高党员的组织观念和党员意识。

开展“学先进 做先锋”活动。邀请劳动模范作报告,树立先进榜样,组织常态化业务学习,人人争做质量先锋,政治素养和业务学习两手抓,发挥党建在各项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二、推动发展,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

1.巩固光热发电市场先发优势

近年来,新能源开发分公司相继完成我国首个塔式光热电站试验项目-中科院八达岭1兆瓦太阳能热能试验项目、我国首个投入商业运行的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浙江中控青海德令哈10MW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示范项目、世界首个投运的高温熔盐槽式光热发电项目-甘肃阿克塞800米槽式高温熔盐光热发电测试平台工程.

至2017年,新能源开发分公司完成《青海省“十三五”光热规划》、国家 “十三五”光热规划中甘肃、青海、新疆地区的规划等太阳能热发电规划,前期咨询工程数十顶。2017年9月,《国家能源局关于建设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的通知》,20个项目成为我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其中由中电工程西北院主导规划的项目为8个,总装机容量占比达40%。

2.创新开展智慧能源新业务

市政建设开发部成立于2017年底,经过在市场中一年多的“摸爬滚打”,尝试了多种业务类型和商业模式,提出以智慧能源为基础的智慧城市能源生态体系,并以此为契入点,成功开发了多个代表性项目。

富平综合能源供应示范工程项目,作为国家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以富平热电厂为主能源动力站,以光伏、地源热泵、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补充,并同步建设供水厂,通过智慧能源互联网,将“电、汽、冷、热、水”等能源统一调配至用户,在局部区域形成了能源的“源、网、荷、储”互补循环,具有多能源互补,高能效、低排放,多行业协调管理,供、需侧实时响应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的行业限制和体制壁垒。最终的平台建成后,“互联网+能源”将释放出新模式的巨大潜力,将能源供应、传输、消费各环节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各生产、管理、运行、维护方提供实时便捷、可视、友好的操作管理平台。

西安航天基地一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西北地区首个进入实施阶段的区域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规模包括2套轻型燃机(2×32.6兆瓦级)+2台双压余热锅炉(2×45.7吨/小时)+2×10.5兆瓦级的蒸汽轮机联合循环机组,提供冷、热、电三联产输出,总容量80兆瓦级,同时建设燃气热水锅炉作为站内补充热源。项目的建设将系统满足航天基地一期约10平方公里范围内各类型用户的制冷、供热和供电需求,对推动陕西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城投智能充电公司充电设施项目,目前已完成西安市公交系统13个充电站的设计工作,部分充电站已投入使用,充电桩以4G或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式将充电桩状态、计费等信息直接传送至一卡通中心及其它上级运营系统,实现全面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在国家首批23个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中,新能源开发分公司和市政建设开发部分别主导和参与的6个项目名列其中。

三、技术引领,加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了推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2017年4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同意批复了在中电工程西北院成立中电工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心,成立了以总工、博士为核心的科技研发团队,针对光热领域的重点、难点技术进行研发、攻关,并在塔式发电技术、熔盐储热系统、镜场跟踪控制、太阳能热发电节水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供热工程项目规范例3

一、关于年工作回顾

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支持和指导下,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在相关部门及各市县人民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干部职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和年度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目标工作任务。重点作了以下工作:

(一)建章立制,扎实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建筑节能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截止年底,全区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比率为100%,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比率达99.2%,完成目标任务的104.5%。其中五个地级城市竣工验收阶段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为100%,银川市城市规划区内实施65%的节能标准,其他地级城市开展65%节能标准的示范工作。全区新增节能建筑1407.9万平方米,建成抗震节能示范农宅6800套。“十一五”期间累计新增节能建筑4413万平方米,全区累计已建成节能建筑5299万平方米,占全区既有民用建筑总量13777万平方米的38.47%,新增节能潜力78万吨标准煤/年,累计用于新建建筑节能的增量投资约53亿元。

二是完善政策,强化监管,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力大幅提升。出台了《民用建筑节能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第22号政府令),印发了《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管理办法》、《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管理暂行办法》、《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标志着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健全;发挥图审、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关口作用,建立完善建筑节能从设计审查到竣工验收备案全过程闭合监管体系,标志着闭合监管机制形成;建立建筑节能墙改责任考核制度,与五个地级市和18个县(市)建设主管部门签订建筑节能墙改目标考核责任书,组织对全区各市县建筑节能墙改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做到年初建账、年中查帐、年底交账,切实将建筑节能墙改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位,标志着建筑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基本建立;强化建筑节能和新墙材应用质量监管,组织建筑节能墙改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建筑节能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规范建筑节能工程各实施主体的质量行为,全面提升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力,标志全区监督检查成为常态。

三是启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率先实现我区绿色建筑零的突破。印发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代自治区人民政府编制完成《绿色建筑“十二五”专项规划》(报批稿),编制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技术标准及政策汇编》,成立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联合举办全区绿色建筑培训班,我区13位专家荣获国家绿色建筑评审专家资格证书。“中房—东城人家(一期)工程”经专家评审、我厅审核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备案,被授予首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二星级称号。标志着我区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已经形成。

四是攻坚克难,全面完成我区“十一五”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任务。按照《关于加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厅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分三批下达了全区2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及配套资金,在各市县的共同努力下,“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208万平方米,占改造任务的104%,年完成改造任务58万平方米,银川市改造任务量大,完成效果好,质量高,速度快;县做到应改尽改,完成改造面积51平方米,改造面积占全县既有建筑总量的95%以上。改造过程领导重视,宣传到位,改造效果好,群众满意,由动员住户改到住户要求改。通过改造节约了供热成本和住户采暖费,提高了供热效率和热费收缴率。

五是积极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提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起草印发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制定《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工作方案》,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民用建筑能耗调查统计工作,固原、等市县已完成建筑节能及能-

耗信息统计调查。

(二)抢抓机遇,创新工作,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稳步推进。

一是建立健全政策环境。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若干意见》(宁政发[2009]75号)文件精神,由我厅代拟,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了《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规划(-2020)》,制定印发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管理办法》,编制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和产品目录》。二是实行强制配建机制。从年1月1日起,在五个设区市城区12层以下住宅、宾馆、公寓、宿舍等有热水需求、具备应用条件的民用建筑统一配建太阳能热水系统,并实现太阳能建筑应用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全面推动我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规模应用。截止年底,我区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达330万平方米。三是示范市县、示范项目重点推进。我区中卫农村光伏屋顶发电项目、“惠农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列为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银川市、海原县被住房和城乡建部、财政部确定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四是自治区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年自治区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划拨6000万元,支持我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年内两厅联合组织了两批区内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对银川一中、中学、高级中学、彭阳县城太阳能路灯、学校和医院等8个列入第一批示范工程的项目给予3105万元的资金补助,同时对两个列入国家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分别给予600万500万元的奖励,有效推动我区建设领域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的健康发展。

(三)以节能、节地节材、利废为导向,大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应用。

一是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技术、产品、工艺和设备。支持新墙材企业重点研发节能自保温或复合保温的煤矸石烧结制品,形成与结构同寿命自保温或复合节能保温新墙材体系。成立课题组,对“煤矸石页岩自保温砌块”、CL新型节能抗震结构体系、HS系列建筑节能结构体系和JT砖自保温结构体系进行专题研究,并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在示范工程基础上,编制地方标准,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应用,切实做好节能抗震新型墙材和结构体系推广应用的项目筹备。中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制的煤矸石页岩烧结自保温砌块,已形成20万m3产能,在石嘴山市汉唐庭院住宅小区进行试点应用;奥伯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和东方建材厂研制的(复合保温)烧结多孔砖,已形成250万块标砖产能,已在贺兰县宝庆花园住宅小区试点应用。

二是支持建材企业更新改造和技术升级。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本地粉煤灰、硫石膏、工业废渣等,发展符合建筑节能轻质高强的复合墙板和蒸养制品以及南部山区高孔洞率、高质量的粘土类墙材制品。年改造和新上砖、砌块、板材3种类型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线8条。节能保温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已经逐步走上自动化,新型墙材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我区符合建筑节能轻质高强的复合墙板、复合节能保温砌块以及烧结蒸养制品等各类新型墙体材料规格齐全,能够满足各种结构体系民用建筑工程应用。

三是完善制度,培育新型节能建筑体系,加型墙材规模化推广应用。制定印发《回族自治区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宁建(科)发[]第35号)、《关于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产品目录的通知》(宁建发[]第9号),成立“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委员会”,建立我区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评审专家库,完善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技术支撑体系。经组织评审,将ASA外墙复合保温板等11个项目列入新型墙体材料示范项目,将市阳光骄子C、D区二期等3个工程列入新型墙体材料示范工程。举办石嘴山市汉唐庭院“煤矸石页岩烧结自保温砌块节能体系”应用现场观摩会,通过示范观摩,引领和带动优质节能自保温结构体系的新型墙材的生产和应用。

四是新墙材应用成效显著。截止年底:新墙材产量达到19.2亿块标砖,完成目标任务的106.7%;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比例达到64%,完成目标任务的107%;节约标煤11.9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08%;利用工业废物230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06%,减少CO2排放29.7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35%。“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新墙材产量75.82亿块标砖,节约土地12510.9亩,节约标煤49.2万吨,利用工业废物860万吨,减少CO2排放104.3万吨。

(四)扎实推进城镇供热计量改革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加大供热计量改革推进力度。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意见》(宁政办发[]47号文件),同时会同自治区物价局印发了《关于实施供热计量收费的指导意见》(宁建城发[]16号文件),明确了供热计量改革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回族自治区城市供热条例》(草案)已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人大审议。年10月-11月,自治区政府督查室联合我厅对五个地级市供热计量改革工作进行了督查。年底,结合“明珠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竞赛活动考核验收,对全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项考核。通过督促考核,各地供热计量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积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组织供热计量培训,召开供热计量产品推介会,落实开发商和供热企业主体责任,供热计量装置安装面积大幅度增加,为全区开展供热计量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是新建建筑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设施。从年1月1日起,竣工验收的新建建筑必须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设施和室内调控装置。截止年底,新建建筑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装置面积达508.73万平方米,银川市还对2007年10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竣工的307.75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和5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安装了供热计量装置。

三是积极落实供热计量收费政策。银川市率先制定出台了两部制供热计量价格并制定了具体的计量收费办法,从年采暖季开始,对具备供热计量收费条件的建筑全部实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全部实施供热计量收费,并认真做好计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制定和完善我区供热计量收费政策提供数据和支持。石嘴山市、市、固原市、中卫市、县等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正在制定或报批。

年是建设领域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收官之年,一年来,我们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求真务实,奋力拼搏,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城乡建设事业快速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在此,我代表住房城乡建设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的自治区财政厅、经信委、发改、物价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向建设系统支持和帮助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的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回顾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建筑节能和墙材机构尚需完善。部分市县未设立独立的建筑节能墙改工作机构,有的虽然设立机构,但工作人员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尚不能满足建筑节能和新型墙材管理工作需要;二是部分市、县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和返还政策执行不力,墙改基金的收缴率、使用率不高,墙材基金用于支持建筑节能的机制尚未健全,墙改专项基金的调节功能和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三是对供热计量改革紧迫性的认识不到位,供热计量改革步伐较慢,节能建筑即不节能也不节费的“怪圈”,未能突破,制约和影响着5000余万平方米节能建筑潜在节能量的考核和显现:一边是用户开窗散热,以便是供热企业容量有限、增容缺钱,末端用户暖气不热收费困难;四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资金缺口较大,激励政策不配套,市场机制还未形成,投融资渠道不畅;五是节能保温技术和材料体系单一,目前还是以外墙外保温技术体系为主,存在防火和耐候患。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在2011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指导思想: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工作将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住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以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提升能力建设为为突破口,以完善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为手段,以改善建筑功能、提升建筑品质、调整建筑用能结构和方式的转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目标。强化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力,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大供热计量改革力度,大力推进新型墙材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全面实现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为全区建设事业跨越式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11年底:全区县级以上城市(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为96%以上;银川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建筑执行节能65%标准的比率为95%以上;石嘴山市、市、中卫市三个地级市规划区内开展建筑节能65%标准的示范试点建设,启动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完成178万平方米非节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具备供热计量收费条件的民用建筑全部实施按用热量计量收费;推广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200万平方米;全区新型墙材的生产能力达到18.5亿块标砖,新型墙体材料在城区建筑应用比例达到62%以上;启动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全年建筑节能及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实现节能23万吨标准煤,节约土地3052.8亩,节约标煤11.47万吨,利用工业废物220万吨,减少CO2排放57.5万吨;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装置应装尽装,供热计量收费五个地级城市全覆盖。

到2015年:全区县级以上城市(镇)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阶段执行节能50%标准的比率为100%;五个地级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建筑执行节能65%标准的比率为100%。其中银川市2011年执行65%的节能标准;2013年,石嘴山、市和中卫市执行65%的节能标准;2015年,固原市执行65%的节能标准。各县城镇规划区(城关镇)范围内进行节能65%标准示范试点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节能75%的试点示范工作;争取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安排的非节能适宜改造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任务,完成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及既有居住节能建筑的供热计量改造;完成区、市两级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全区新型墙材的生产能力达到31.5亿标块,新型墙体材料在城区建筑应用比例达到70%以上,全面完成县级规划区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进山区乡镇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稳步推进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在自来水普及的农村,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供应和太阳房技术。

(三)强化监管,落实责任,全面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严把“三个关口”:设计图审关,竣工验收备案关,工程交付使用关;落实“三项制度”:节能监督检查制度,能耗信息公示制度,节能专项验收备案制度。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及所属质量监督、节能墙改、图纸审查机构,要强化监管,切实履职,严格落实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执行,确保全区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到位率96%,五个设区市100%达标。

(四)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认真总结评估“十一五”期间我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主要经验,完成“十一五”2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国家验收。各地要尽早安排布置“十二五”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力争2011年内完成178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争取1-2个市县列入国家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重点市县。大力推进既有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造,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政府办公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并实行计量收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2007年10月1日以后竣工验收的工程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或建设单位负责补装供热计量和室内温度调控设施。

(五)加大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力度,五个设区市年内供热计量收费全覆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四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实施意见》,按照“政府主导、热企实施、社会监督”的原则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限时出台热计量收费政策。我厅会同物价部门督促未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的市县要尽快出台供热价格和收费办法,2011年—2012年采暖期前,五个地级城市具备供热计量条件的民用建筑必须全部实施供热计量收费(新建、既改、公建)。二是加建及既改建筑建筑供热计量调控装置同步安装的监管,确保安装到位,责任到位,收费到位。三是落实责任,设计不到位找图审;竣工验收不到位找质量监督、节能机构;交付使用不到位找权属登记主管部门。安装责任是开发商(建设单位),费用计入工程成本,选型、实施、维护责任是供热单位。

(六)积极推进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和能耗统计报表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全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全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搭建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数据平台,对典型建筑进行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启动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建节能改造,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全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建立并及时报送建筑能耗统计报表,盘清建筑能耗家底。

(七)全力推进建设领域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一是扩大强推范围。在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范围,在经济条件和太阳能资源较好的贺兰、永宁、、、青铜峡等县城(县级市)规划区内,12层及以下,具备太阳能热水应用条件的民用建筑,配套安装太阳能热水应用系统,不断扩大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规模,加大建筑用能结构调整;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按照《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财建【2011】61号)要求,会同自治区财政厅,认真做好2011年部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及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申报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提升申报质量,力争我区整体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应用重点地区,2-3个城市(或县)和3-5个项目入选国家示范城市、示范县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三是确保项目实施效果。认真做好我区8个部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3个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及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示范县的监督实施和验收工作;四是加大技术标准支撑。区标办、节能墙改办、新技术协会做好重点技术集成和综合示范技术研究,指导各地扩大示范规模,提升示范工程技术含量和辐射带动效应。

(八)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为抓手,继续完善我区绿色建筑评价配套标准及政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完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提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绿色建筑“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技术集成、政策引导和成果推广力度,加快绿色建材产业、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推动适宜性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加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启动三星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评审工作,大力发展二星级绿色建筑工程建设,促进我区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九)抓大项目,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利废新型墙体材料。充分发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杠杆,大力扶持和鼓励新墙材企业建设上规模、上档次、满足50%以上建筑节能标准的新墙材项目。通过大项目建设,消纳宁东重化工基地以及各大电厂产生的上千万吨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渣,促进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新型墙体材料的健康发展。

三、关于保障措施和关键要求

(一)对于新建建筑,重点是执行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关键是严把许可备案关口。积极做好《建筑节能条例》(草案)的调研和起草工作,力争使其列入2012年人大立法计划。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民用建筑节能办法》确定的基本法律和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建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管,强化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各环节监管措施。切实把好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竣工验收备案和交付使用“三个关口”,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图纸不得通过设计审查,不得通过设计审查备案,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不得开工建设;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不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设施和室内温控装置的民用建筑工程,就是不合格工程,坚决不予通过节能专项备案和竣工验收备案,不得交付使用,不得办理交易手续。确保100%满足结构抗震安全、环保节能强标的建筑交给用户使用。

(二)建立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协调管理和目标任务考核机制。加大与发展改革、财政、经信、教育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力度,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建立并落实建筑节能协调机制,定期交流和研究解决建筑节能与墙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形成内外联动的工作局面。继续坚持建筑建筑节能墙改和供热计量考核工作,进一步修改完善考核办法,强化考核手段,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工作开展好、成绩突出的市县和部门实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效果较差的追究责任和行政问责。

(三)创新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体制和机制。一是积极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研究制定配套激励政策,扶持专业节能公司,培育节能市场;二是鼓励供热企业投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立谁投资谁受益,多投资多受益的建筑节能投融资市场机制,吸引和调动社会力量投入节能改造,拓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投融资渠道,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健康发展;三是加大墙改基金支持既有建筑节能节能改造的力度。

(四)严格落实供热计量改革各方实施主体责任。供热单位是供热计量的实施主体和收费主体,要认真落实供热计量改革政策,完成各项供热计量改革任务,切实担负起供热计量设备选型、实施和运行维护的义务,并参与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经工程验收合格符合供热计量收费条件的民用建筑,供热单位必须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不得再按面积计价收费,拒不实施按用热量计价收费的,用户可按建筑面积收费价格的70%缴纳采暖费;新建民用建筑、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和实施供热计量改造的民用建筑必须同步安装供热计量及室内温控设施。新建建筑不同步安装供热计量及室内温控设施的,不得投入使用,擅自交付使用的,应按《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对建设(开发)单位予以处罚,供热单位可不予供热;供热单位不能如期提供供热计量设备的选型或提出不合理要求,建设单位有权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计量和温控设施进行安装,供热单位不得拒绝正常供热,必须按热计量实施收费。

凡完不成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任务的地区,不得申报国家及自治区园林城市、人居环境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凡是不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装供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的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不得受理鲁班奖、住宅性能认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广厦奖、西夏杯优质工程等奖项的评选。对已获得上述奖项、称号的市、县(区)和建筑项目将进行复查督办,要求限期整改达标,未整改达标的,一律不予通过复查。

供热工程项目规范例4

新建、改建、扩建供热工程,应当符合供热专项规划,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工程项目审批或者核准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工程竣工后,必须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和档案移交工作。

(一)区内供热工程

区内供热工程是指规划红线以内的供热工程,包括小区内庭院供热管网、室内供热设施及换热站建设。小区内供热工程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时办理开工手续,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

1、建设单位在供热工程开工建设前,向城乡建设局报送下列资料,审查核准后,办理供热工程开工手续,方可开工建设。

(1)市供热工程设计意见书;

(2)市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表;

(3)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4)施工设计图纸;

(5)施工合同、监理合同;

(6)其他材料。

2、供热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监理,在施工的同时填写相关表项,收集整理供热施工档案资料。

3、监理单位接到施工单位提报的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监理单位出具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4、建设单位组织供热工程验收前,向城乡建设局提出验收申请,同时报送施工档案资料,审核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供热公司等进行验收。

5、供热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准备施工档案资料、供热工程联合验收纪要,现场形成验收记录,并由各相关单位人员签字。

6、供热工程实行单项验收制度,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建设单位应当自供热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供热工程验收资料报城乡建设局备案,并及时向城建档案馆移交建设工程档案。

(二)区外供热工程

区外供热工程是指规划红线以外的市政供热设施建设,包括市政供热主管网、分支管网及新建、改建、扩建热源厂等建设工程。

1、每年10月底前,供热企业向市城乡建设局提报次年的供热工程建设计划,市城乡建设局审核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向供热企业下达供热工程建设计划。

供热企业依据供热工程建设计划和施工图纸,编制供热工程预算,经市城乡建设局和财政局审核并报市政府批准。工程完工后,市城乡建设局、财政局对工程进行验收。

2、供热企业在供热工程开工建设前,向城乡建设局报送下列资料,审查核准后,办理供热工程开工手续,并到有关单位办理道路破挖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

(1)供热工程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2)市供热工程设计意见书;

(3)市供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表;

(4)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5)施工设计图纸;

(6)规划证明文件;

(7)其他材料。

3、供热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监理,在施工的同时填写相关的表项,收集整理供热施工档案资料。

4、监理单位接到施工单位提报的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监理单位出具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5、供热企业组织供热工程验收前,向城乡建设局提出验收申请,同时报送施工档案资料,审核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进行验收。

6、供热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准备施工档案资料、供热工程联合验收纪要,现场形成验收记录,并由各相关单位人员签字。

7、供热工程实行单项验收制度,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建设单位应当自供热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供热工程验收资料报城乡建设局备案,并及时向城建档案馆移交建设工程档案。

二、供热计量设施管理

供热工程项目规范例5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118-01

1 供热现状

截至目前,米东区现有供热企业5家,集中供热总面积达445万平方米,建设了区域锅炉房7座;热电联产l座,安装锅炉21台(单台最大容量为80吨),锅炉总吨位达641吨;新建换热站62座;铺设管网106公里。通过十年集中供热建设和拆并小锅炉的实施,米东区共取缔分散锅炉近500台,有力地改善了城区的空气环境,为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和建设生态城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存在问题

2.1 米东区供热专项规划急需编制和完善

随着米东区经济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规模迅速扩大,各类园区、产业功能区逐渐增多,供热需求和供热建设的快速发展与规划编制工作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目前供热建设缺乏科学指导和宏观掌控,急需编制和完善。

2.2 供热管线建设与道路建设不同步

在米东大道、500工业园以及城区道路建设中,给排水、燃气、电缆等市政管线均按设计一次性铺设到位,但受资金、拆迁等方面的影响,供热管线没有铺设,给今后供热管网建设留下了很大的障碍和阻力。

2.3 热电厂建设急待规范

米东区作为首府副中心和新型工业产业基地,工业和民用热负荷将快速增长,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建设热电厂。目前,米东区神新煤矸石热电厂已投入运行;神东热电厂正在建设之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也在积极申报之中。随着神东热电厂投入运行,供热范围将覆盖整个米东城区,辐射米东大道两侧的供热面积,可满足米东区用电、用热的需求。如继续新上项目,势必造成米东区热电联产相对过剩,影响到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2.4 拆并小锅炉和改造老化管网力度仍需加大

目前,米东区分散锅炉主要集中于米东大道两侧,多是破产或困难企业自供的锅炉房,现有的供热设施多是80年代初建设,使用年限已超过20年,锅炉设备陈旧老化,供热管道年久失修,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冬季供暖中不仅烟尘污染严重,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快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拆并锅炉和改造老化管网工程已刻不容缓。

2.5 供热计量、报停等配套政策急需完善

目前,米东区尚未制定供热计量销售标准,而乌鲁木齐市供热计量销售价格又不包括原米泉市行政区域。同时,既有住宅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工作也落后于中心城区,亟待加强。

3 对策和建议

根据米东区集中供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主要对策和建议有:

3.1 尽快编制和完善米东区供热规划

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供热规划是指导城市供热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是避免重复建设的可靠保证。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按照乌鲁木齐市总体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的要求,并结合米东区供热的实际情况,坚持优先发展热电联产,辅助于区域集中供热;并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供热的原则,尽快编制米东区供热专项规划,确保城市供热健康有序发展。

3.2 坚持供热管网与城市道路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实施。

供热管网要按照全面规划,分部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特别是热电联产项目配套的供热主干管网规划实施要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具有超前意识,着眼长远,一次性到位。

3.3 规范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米东区热电联产项目应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热定电和适度规模”的原则实施。近期神东热电联产项目首先解决米东化工业园、米东大道两侧企业、住宅等单位用热、用电需求,并逐步将与城区内区域锅炉房经济、可靠的连接起来,形成多热源联网运行的格局:远期达到以热电联产供热为主,供热范围覆盖整个城区和米东化工园区,将市区内集中供热锅炉房作为调峰热源点使用,大大提高供热的安全可靠性。

3.4 加大拆并小锅炉和改造老化管网力度

加快热电联产配套热网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分散锅炉房并网改造,对于米东大道两侧企业自供锅炉房要坚决并入热电联产供热项目;不能并入该工程的就近并入区域集中供热工程;优先改造破产或困难企业老化供热管网工程,逐步解决米东大道两侧冬季烟尘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

3.5 制定和实施统一的供热政策

建议市府相关部门根据米东区供暖的实际情况,逐步规范和完善米东区供热计量和供热报停收费工作;应逐步统一采暖费补贴、收费标准等供热规定:积极推进分户循环系统和节能改造工程,市财政和区财政应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逐步推行供热计量和旧楼房的节能改造工作,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浪费、搭车蹭热等问题,使“用热交费、节能降耗”的观念深入人心。

供热工程项目规范例6

一、改革和完善供热工程项目造价成本控制的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

1、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优质优价”管理目标的方法。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以“优质优价”作为重要原则,对计算过程中采用的标准、办法和程序等多方面进行改善,并以制度的形式最终确立。在合同环节也应该注重细化内容,尽可能详尽地明确合同双方的权责。

2、针对节能方面加强供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针对整个供热工程建设的需要,加强节能方面相关材料的定额、计算等方面的规定。一方面制定完善的规则与制度,另一方面加强该方面有关的信息更新工作。这样做能够引导整个行业加强供热工程造价的节能管理工作。相关政府部门也可以针对节能制定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对整个行业进行引导。

二、供热工程项目造价成本控制的计价依据改革突破口

1、进一步在行业内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有关政府部门与造价机构应共同协作,在现有的各种工作成果下,进一步地深化实现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在此过程中可以由国有相关项目先行入手,带动全国范围内采用该办法。有关部门也应就该办法的实施积极完善配套机制。

2、健全与供热工程造价相关的有关市场机制。目前很多供热工程的主导权已经由政府部门转移到外部市场,企业在报价的过程中享有较高的自,但是仍有所不足,经常会出现围标、串标以及低价竞争等恶性竞标的行为。在未来,我国建设部门会就市场出现的相关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从问题的本源寻找解决方案,制定完善的市场机制,为企业创造公平而健康的市场环境。

3、健全供热工程款项的支付与管理机制。为了引导整个行业健康而稳步的发展,我国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法律制定来保障承包商能够顺利拿到供热工程款项。针对供热工程造价结算所产生的有关纠纷设立专门的调节机构与制定制度,保护相关人的合法利益。

4、对中标方式进行改良。在招标过程中应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为主要的应用模式,在选标的过程中应采用无标底、合理的低价竞争原则。该模式为国际通用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符合行业的市场发展趋势。对于该行业来说,其市场发展的最终结果还是要依赖价格机制,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性,应通过造价管理机构进行科学地控制,这样做能够有效地为企业减少风险。

三、加强供热工程项目造价成本控制的监督管理,维护建设各方的合法权益

政府对于该行业的发展情况负有一定的责任,其应针对供热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加强监督与管理的力度,对整个市场进行管控。目前,政府部门对于供热工程造价计价环节的监管力度还远远不足,这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所共同造成的。很多本地造价机构受到职能设定的限制,加之相关的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些机构难以在第一时间介入计价环节中。该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难以等同于安全质量管理,相关的监管制度并不完善,目前只能从造价单位和造价供热工程师入手,对他们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对于施工单位和各个参与方缺乏监督手段。为了改善整个行业的经营状况,维护良好的造价管理机制,有关部门应按照建设部出台的《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内的有关指示,进一步强化和细化相关法律法规,使得各个部门在此方面的监管工作中有法可依,也确保相关企业能够依法加强造价计价管理工作。在深化国内供热工程造价计价的有关监督工作时,可以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有关经验,以政府供热工程为改革契机,建设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项目的竣工决算是整个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在该阶段下,应该加强合同的管理工作,对设计变更和供热工程签证内容进行认真的审核,整个过程实现全程监督与动态管理,全面加强管控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造价计价过程中,造价师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针对此应加强该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配置既懂得施工管理与技术、又懂得法律知识与经济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施工环节就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供热工程签证,才能提高我国供热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

四、继续推进供热工程项目造价信息化,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针对供热工程造价管理所进行的多项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借助网络实现信息的传播,能够最终获得相应的价格。计价模式的确定对于该方面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味。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为其提供广泛的网络平台,通过该平台能够在不同地域内获得全国范围内的造价信息。有关部门应积极借助《工程造价信息数据标准体系》的编制工作,实现有关信息的共享平台,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对于本地的造价信息,相关部门应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和分析。政府能有关部门应就该平台上的信息,及时统计与人工成本信息与各项指数和指标。在此过程中应选用国际通用的规则,设定报价、投标与信息传输的各种制度和原则。针对项目的类别应依据国际标准进行编码,对各个行业产生的费用设立代码,在平台安全性能优良的前提下对外。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该信息平台,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为该行业的发展服务,相关人员能够借助该平台获得政务、行业、企业、法规等多方面信息,从而快速而高效地展开供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该平台最终实现整个供热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化与网络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我国供热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控制管理机制,即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改革,加强信息技术在供热工程造价行业中的应用,同时规范市场行为和运作程序,让我国供热工程造价管理最终实现依法办事、遵章运作。

参考文献

[1] 纪卫. 论供热工程项目建设如何有效控制造价降低建设成本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1):45-46.

[2] 曲靳. 工程造价分析与降低工程造价的途径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7):179.

供热工程项目规范例7

完善相关政策方案。为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步伐,我市选定了中城建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支撑单位,并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完成了《市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规划》,编制了《市建筑节能总体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

编制下发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具体任务、技术路线和资金安排等事项;制定下发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项目申报、组织实施、资金补助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程序和要求;制定下发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明确了使用范围、补助标准、拨付程序和监督检查等方面要求。

加强检测能力建设。今年3月,我市年至年被国家评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5个项目全部通过国家检测,安装了能效监测系统,成功将数据上传至建设部。自治区建筑能效测评总站也对我市的示范项目进行了能效检测,均达到了要求。为做好建筑节能监管工作,6月初,我们编制了《市国家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完成了79项国家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审计工作,目前正在进行58项在线监测项目设计工作。6月19日,建筑能效测评东部区分站在我市成立,这对提升我市建筑节能展开能效测评和标识水平,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深入开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强化工程技术监管。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管,初步形成了设计审查及备案、施工许可、质量监督、验收备案等全过程的建筑节能闭合式监管体系。

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制度、建筑节能施工监督检查制度、节能产品和新型墙材备案管理制度、建筑节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得到较好的落实。

加大技术推广力度。针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集中供热负荷急剧增大的情况,我们采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对工业余热进行回收,项目建成后可以大幅提高工业供热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当前城市供热紧张的局面。及时引进一批太阳能光热光电、地源热泵等生产企业,促进了我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供热工程项目规范例8

一、空调工程概述

1、空调工程简介

使用空调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室内热环境,主要包括: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及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辐射换热等。在一般的舒适性空调中,以能够使人体保持热平衡而满足人们的舒适感觉为目的;在恒温、恒湿或有洁净要求的工艺性空调中,一切以满足生产工艺为目标。

2、空调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1)规划、设计对暖通空调的影响

规划设计就是指分析构成气候的决定因素即辐射因素、大气环流因素和地理因素的有利、不利影响,通过建筑的规划布局对上述因素进行充分利用、改造,形成良好的居住条件和有利于节能的微气候环境。规划设计应从建筑物选址、分区、建筑和道路布局走向、建筑方位朝向、建筑物体型、间距、冬季季风主导方向、太阳辐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充分重视和利用太阳能冬季主导风向、地形和地貌,利用自然因素为原则。

(2)围护结构对暖通空调的影响

围护结构包括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护结构主要包括屋面、外墙和窗户等;内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地面、顶棚、内隔墙等。在采暖建筑中,围护结构的传热热损失占总的热损失的比例是很大的,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对于暖通空调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空调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不合理

(1)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设计规范》规定,冬季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应包括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但有的工程在设计供暖热负荷时却未计算这部分耗热量,致使供暖热负荷出入较大;《设计规范》对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各朝向修正率做了明确规定,北0~10%,东、西-5%,南-15%~30%,而有的工程却有悖于规范的要求。

(2)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设计规范》规定,冬季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盥洗室、厕所不应低于12℃,浴室不应低于25℃。然而,有的公共建筑的厕所、盥洗间(设有外窗、外墙)住宅建筑的卫生间(冬季有洗澡热水供应,应视作浴室)未设散热器,很难达到室温不低于12℃和25℃的要求。还有的住宅建筑的厨房不设散热器,本人以为不妥,住宅厨房室内温度亦应按不低于12℃的要求设置散热器。

2、设备不合理

(1)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设计规范》规定,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宜采用铸铁散热器。然而,不少工程的卫生间采用钢制散热器,亦未加强防腐措施,这是不妥的。本人曾看到有些办公楼的厕所采用钢制闭式散热器,但没使用几年,散热器的串片就被腐蚀了,剩下的两根光管也锈蚀严重。实践证明,此类场所最好采用铸铁散热器或铝制散热器。

(2)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设计规范》中规定,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然而,有的高层建筑,风管穿过防火墙处未设防火阀,有的风管穿过变形缝时仅在一侧设有防火阀,而另一侧则未设。而且有些工程通风空调风管上的防火阀随意设置,远离防火墙,其间的风管既未注明加厚,亦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存在着安全隐患。

三、关于完善空调工程的几点建议

1、严把方案设计质量关

空调方案设计是整个空调系统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后续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由于建筑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建筑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投标中能否中标,关系到其效益和生存,因此建筑专业设计人员投入的精力也很大。相比之下,对于暖通空调设计方案,有关方面往往重视不够,设计人员在方案设计上花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而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图纸绘制上。然而方案设计是暖通空调设计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精心设计,采用最佳的设计方案,确保系统在高效、经济的状况下运行。

设计方案必须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包括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设计方案应能满足有关方面的要求(如供电、供气、供水、供热等),并应特别顾及这些条件的长期、变化情况。对于温湿度等参数要求较高或比较特殊的工艺性暖通空调设计项目,应对设计方案进行全年工况分析,以确保其在全年各种室外气象条件下的适应性。对于一些无法采用标准设备的特殊情况,对非标准设备应提出详细的参数要求,并且所提出的参数要求应合理可行。同时,在设计弹药厂房和库房、煤矿等易燃易爆工程的通风空调系统时,安全性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技术方案和措施。在设计燃油燃气锅炉房时应考虑可燃性气体、液体泄漏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应设置可燃性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并相互联锁。防火安全问题应按照有关防火设计规范来考虑,在此不作详述。设备安全运行的问题主要包括制冷系统的安全保护、北方暖通空调系统冬季防冻、空调系统电加热与风机联锁保护等问题。此外,在方案设计时应注意考虑暖通空调系统故障可能对室内重要设备和物品产生的不利影响。

2、严格控制硬件设备制造商

随着暖通空调工程应用越来越多,暖通空调制造业已经是一个不小的产业。对此有几点建议:一是,除了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工艺外,每一个地区对各种用途的房间和场所,应制定严格的温湿度参数标准。同时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等工况条件,还应有维持该温湿度参数所用能耗的标准。这样在工程设计时不仅有据可依,而且还能尽量采用新技术,使得设计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严肃性。二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应该能够与土建等其它工程设计沟通,使暖通空调工程与其它工程能够和谐相处。三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应该对关键部件和大批量使用材料的质量,有详细和严格的要求。四是,暖通空调产品和工程的能耗、传热效率、阻力损失、漏风率、噪声、表面质量、可维修性以及使用寿命,均应有更详细的规定,使得游戏规则更据先进性和公平性,以激励整个行业能认认真真地侧冲子自己的产品和工程。同时也给有加工能力的厂商进行暖通空调制造业创造条件。

3、改善围护结构性能

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而言,通过围护结构造成的热损失在整个空调系统能耗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决定围护结构综合传热系数的大小,亦即决定通过围护结构消耗的能耗所占空调负荷的大小。因此,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在空调系统节能中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空调工程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成败和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问题。一个优秀的空调工程方案,应对各种因索进行全面的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避免因片面性和主观性带来的失误和经济损失。

供热工程项目规范例9

一、前言

以长宁区第三社会福利院项目为例,就如何做到节能、人性化,在给排水设计方面做浅显简要的论述,以达到抛砖引玉,共同进步的目的。笔者参与过上海两座老人院(浦东新区特护福利院与长宁区第三社会福利院)的设计,在从方案到施工图、施工的过程中通过与当地规范编写教授、福利院运营负责人、民政部门等相关负责人的沟通、咨询,了解到老人院建筑与常规公建在设计中的区别,在设计过程中需更多从老人及其家属的角度、福利院管理部门、政府角度出发,在系统安全性、合理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另外,为响应国家倡导绿色能源利用的号召,本项目在绿色能源利用的设计方面,也有涉及。

二、设计依据及工程概况

本项目设计中除参考了常用的设计规范外,尚参考了如下规范:

《老年人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标准》(DGJ-08-82-2000)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

长宁区第三社会福利院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工程总占地面积约15000m?,总

建筑面积33405.53m?;工程主体建筑为二类高层(1号楼9层)、多层建筑(2、3号楼7层及干休所、裙房3层),地下车库及其他建、构筑物(变电站、垃圾房、门卫等)。本项目是由长宁区政府投资建设的综合性养老机构,建成后将成为上海市最大规模的养老院,院内共设有950个床位,并集养老、护理、休闲、理疗、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福利院优先收容社会孤老、经济或行动困难需要照料的老人

三、绿色能源利用

本项目在立项之初,建设单位(长宁区民政局)就提出工程需在各个方面做好节能设计。在本专业,主要采用了如下的一些节能措施:

1. 供水合理分区,充分利用市政水压。

本次设计充分利用水压的措施是采用无负压供水设施:地下及首层用水由该系统旁通管(市政水压)供水;其他楼层由该系统直接供给(上行下给,与热水供水型式相同)。

在上海一些地区,供水主管部门认可无负压供水系统,但为保证市政水质不受污染,必须设前置水箱。因此本工程中考虑箱式无负压变频供水系统。

2. 选用节水型用水洁具、水力性能优良的管材,选用低功耗、成熟的设备。

设计院一般不能指定设备及产品的确切型号,但是可以给出指导性的意见,以供建设单位或总包方参考。

3. 用水分区域计量。

本工程中各独立的用水区域,如厨房、各栋护理楼、公共卫生间、干休所等部位,均设独立的表具计量。

4. 热水热源采用太阳能及空气源热泵等低能耗制热系统。

随着国家对绿色能源利用的倡导,建设单位(当地民政主管部门)期望在项目中对太阳能、热泵等清洁能源的有较好的利用。据此,经过考察同类项目的工程经验,并经过专家论证,项目的热水热源最终决定采用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与空气源热泵(循环式)联合供热系统。

本项目的热水用水部位包括老人洗漱、淋浴及厨房(供应工作人员、所有老人及间或探视的家属)、浴室(工作人员使用);最高日用水量135m3/天;最大时用水量15.3m3/h。

制热系统描述:

1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贮热水箱(包括太阳能贮热循环泵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均设于四层裙房屋面;集中供热水箱,空气源热泵系统循环泵组设于地下室热水泵房。

2太阳能集热器在裙房屋面除保证日照及行走、检修空间外满铺布置(最终集热面积约275m2);太阳能贮热水箱(有效容积约18m3)设于水箱间内,和太阳能集热器构成一次热水循环并贮存达到设定温度的热水然后供水至地下室的集中供热水箱。空气源热泵机组和供热水箱构成制一次热水循环,通过该循环将水箱内的水温加热至设计温度。这两个制热系统均为开式系统。

3集中供热水箱(有效容积约110m3)内达到设计温度的热水由热水变频泵组加压后通过分水器供至各用水区域。供热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同程供水、干管机械循环的系统型式;各区域的回水经集水器汇集回至供热水箱。

4 平时晴朗天气优先由太阳能制热系统供热,供热能力不足部分由空气源热泵系统补充;阴天时由空气源热泵制热系统独立供热;极限气象状况下启动空气源热泵系统和电辅热装置联合供热。

四、其次,具体探讨在老人院工程的给排水设计中,需注意的具体事宜。

1 用水器具及相关设备的设计

日常的用水器具与老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便利老人及护理人员的使用,在给水系统设计中,有特殊要求的给水器具需要在设计阶段给出指导性要求和建议,否则施工单位选用常规的器具并按常规方法安装,有可能造成施工完后实际难以使用的结果。

1.1 洗脸盆选用台下式(或台上式,不采用立柱式)脸盆,排水立管贴墙安装,台盆下装饰封板也靠里安装,以留出轮椅活动空间,老人可以坐在轮椅上进行洗漱。如下图。

1.2 淋浴器开关采用自动调温装置,第一次调好合适水温后,后续使用不需再行调温放水。这样既避免调水浪费,也比较有效的避免烫伤(老人的皮肤对冷、热感应不敏感,且行动较为不变)事故的发生。在国外的养老院,基于用水者缺乏调温能力或皮肤的热敏性不高的考虑,会在调温混合阀后再加装温度报警装置,或再加装1个混合阀。本项目中考虑到国内规范及平时老人洗浴时一般均有护理人员协助,故仅设置自动调温装置。

淋浴器的调温装置偏置(偏左或偏右根据房间的布置情况定)安装,以利于护理人员帮助老人洗浴。如下图。

供热工程项目规范例10

为积极响应乌市供热行办“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建设”的号召,我公司于2013年7月对供热辖区近100万平米住宅实施供热计量建设项目,以提升热能输配过程中的自动化调控水平。施工单位已于7月20日入场施工,目前,施工单位已完成对格林威治城、博香苑A区、B区的供热计量建设,9月17日骑马山热力公司联合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格林威治城住宅小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建设项目进行了第一次初验,初验基本合格等待正式验收。现根据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热计量建设工程的措施。

1 建立施工领导小组,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

为顺利完成公司供热辖区既有建筑计量建设工作任务,公司成立了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表,并按照市供热办建设要求和施工管理相关规定,由北京煤气设计院设计建设方案,通过招标确定供货厂家、安装和监理单位,为加强施工管理,公司确定由我担任甲方代表,对供热办、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物业公司、业主等进行沟通协调,督促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

2 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施工进度预案

为减少因施工给广大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我公司本着“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要求施工方在施工前及时与施工小区的物业、居民等人员做好施工通知动员工作,并且在施工的时间确定要遵循施工小区绝大部分人的意见,与他们沟通确定具体施工的日子,同时我公司还及时与施工设备提供商等部门沟通,保障施工设备要在施工前全部到位,以此减少因为机械设备不到位而影响工程延期等,总之我公司在施工的过程中对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了公示,并且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表进行施工,保障施工项目要按期完成或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前完成。

3 加强施工人员管理,最大程度获得群众的支持

我公司进行的计量建设项目主要是针对旧小区的热力建设工程,而旧小区的具有人员多、施工环节比较复杂的特点,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避免因为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导致发生危害小区群众的事故发生。首先为了小区的安全规范施工人员的进出小区管理制度,公司对施工人员发统一的施工服装,并且在服装上要明显的表明企业的名字或者反映施工项目的字样,同时给施工人员办理进出小区的相关证件;其次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与沟通能力。只有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才能保障施工项目的质量,才能为小区项目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计量建设工程必然会涉及到具体的居民生活,引起人们的反感,而如果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他们在遇到居民阻力时可以采取科学的沟通把居民对施工的不满降低到最低;最后我公司在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时,还要加大计量建设工程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计量建设工程的认同,获得居民的支持。具体宣传措施:在建设小区内悬挂宣传横幅、张贴便民告示、发放热计量宣传资料,让住户充分了解热计量建设项目施工内容和节能降耗的建设效果,得到了社区、物业公司和小区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

4 提高先进技术和设备在施工项目中的应用

此次供热计量建设工作采取在居民楼栋热力入口安装楼栋热计量表和平衡阀,楼道或管道井内安装分户通断阀,居民室内安装温控器。同时,由供热单位配套实施供热庭院二次管网热的平衡建设,换热站实施变频和气候补偿建设。通过建设,试点小区住户的供热情况热力公司能看到,供热办也能看到,实时监控、远程操作。用户也可根据自身用热习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自主调节室内温度,待符合条件后,届时可按热计量收费,即多用热多缴费,少用热少缴费。能够根据自身舒适度需求对室温进行自主调节、灵活用热,改变目前“温度不可控,热了开窗户,冷了就投诉”的状况。更重要的是,通过安装室温控制器,可以采集住户室内温度,控制室外通断阀,将温度调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计量方式是根据室内温度和开阀时间来确定每一户的耗热量,分摊楼栋热量表的热量。随着成片区的建设,将每家每户的节能效果累加起来,实现供热系统节能。通过公司积极争取,格林威治城小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建设项目共争取到财政资金1000万元。

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楼栋处理器、室温控制器安装、通断阀以及弱电敷设等,大部分施工涉及小区庭院和楼栋内,经协调,大部分相关物业公司都表示会积极参与配合,并就文明施工、安全建设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安全文明施工承诺书。

5 根据项目验收报告,改进施工缺陷,提高施工质量

下阶段,公司将继续大力推进热计量建设工程项目,联合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格林威治小区、博香苑、坤怡园、坤盛园等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建设和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对施工不合格处提出改进意见,针对验收报告提出的不足之处,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项目施工的改进。首先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其次要对关键部位实行严格的施工。最后贵重验收报告的意见,积极吸取公司在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总之我公司在计量建设工程中采取一切措施确保本年度热计量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供热工程项目规范例11

 我国的分布式能源发展方兴未艾,从 7 - 8 年前的分布式能源概念的引进提出,到大家现在普遍的认知,能源专家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推动和普及工作。分布式发电有时也称为分散式发电,电力的生产和使用在同一地点或限制在局部区域内,在集中供电的大电网覆盖地区,电力用户一侧建设的电源点或电力消费限制在配电网内的电源点可作为分布式发电看待。

 

分布式发电主要包括热电联产、用户侧太阳能光伏发电、燃料电池、 农村 小水电、小型独立电站、废弃生物质发电、煤矸石发电,以及余热、余气、余压发电等。热电联产受供热范围限制,一般要按照热用户的位置分散布点;离网的分散电源点受人口密度限制,布点也是分散的;各种废弃物资源数量有限,受能量密度限制,也需要分散利用。以上条件决定了分布式发电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决定了分布式发电的独特优势。

 

燃天然气 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项目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能质量、增加电力供应,应对突发事件等综合效益,是城市治理大气污染、调整燃料结构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的必要手段之一,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和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 - 2020 年)。

 

分布式能源发展

 

共同主办了“第五届国际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联盟年会”。

 

分布式能源发电是以“效益规模”为法则的第二代能源系统,它是 工业 文明时期以“规模效益”为法则的第一代能源系统的发展与补充,特别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发电,实行热电冷联产,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与减少能源输送损失。针对我国天然气供应不足,天然气对于发电来说,重点要转到分布式发电系统,而不宜多用于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随着我国天然气在能源利用中比重的不断增加和天然气管网的建设,以及规划了不少的引进 lng 项目,还有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发电的兴起,使容量在数千瓦到 5 万千瓦的分散在重要用户附近,向一定区域供应电力、热力和冷源的分布式供电系统也逐渐的增加。

 

一批燃气-蒸汽,热、电、冷联产的机组开始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出现。到 2004 年,在上海已建成 8 项 6528kw ,连同计划建设的共 13 项 16808kw ;北京市已建 3 项 5467kw ,连同拟建的共 14 项 66285kw ,还有广州 2 项 1847kw ,连同拟建共 11 项 67257kw 等等。上海市、北京市还组织力量制订了“上海市燃气空调、分布式燃气热电联产系统发展规划”及编制了“建筑物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可行性 研究 报告” 、“分布式能源系统工程技术规程”。北京市也组织起草相关文件,组织对分布式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的研究,编制了《北京市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要点》(讨论稿),为分布式供电系统顺利健康发展准备条件。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 我国分布式能源装机总容量已近

500 万千瓦。

分布式能源总的情况

序号

地区

已投产的工程

将投产的工程合计

1

上海市

8 项工程总计 6528kw

共 13 项工程

总计 10624kw

2

北京市

3 项工程总计 5467kw

共 14 项工程总计 51282kw

3

广东省

2 项工程共计 1847kw ,另有柴油内燃机改造 216 万 kw

共 15 项工程总计 90877kw 另有柴油机内燃机改造 216 万 kw

4

其他省、市、区

胜利油田胜动机械集团生产的燃气内燃机已销往全国 29

个省市的煤气,瓦斯气、焦化尾气、沼气、炭黑气、油田页岩气、酒精气等发电市场已投产的共 152 万 kw

该厂在建的分布式电源尚有 12.5 万 kw 合计将有 164.5 万 kw

 

全国合计

369 . 38 万 kw

408.28 万 kw

注:将投产的工程系指 目前 已施工,估计 2006 年底将投产的工程和目前已投产的工程合计。上表仅为不完全统计。仅供 参考 。

 

我国分布式热电联产的 发展 目标: 2010 年前建设 100 项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的示范工程。

具体实施指标分解:

2004-2005 年:建设 15-20 项,总装机容量达到 5 万千瓦;

2005-2007 年:建设 35-40 项,总装机容量达到 15 万千瓦;

2007-2010 年:建设 35-40 项,总装机容量达到 30 万千瓦。

 

2004 年 9 月 19 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沪府办 (2004)52 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关于本市鼓励发展燃气空调和分布式供能系统意见的通知”该文件鼓励支持发展燃气空调和分布式供能系统,政府给予资金补助,支持并网;进口设备免税,建立专业化的能源服务公司;市内由局、委制订设计,施工等标准促进燃气空调和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推广。

在国际上,尤其是在 经济 发达或较发达的国家中,由于经济发展带动电力负荷持续增长;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行以及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对电价的关注;新型发电技术和储能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 问题 日益突出并受到重视。在上述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分布式能源系统由于可以达到很高能量利用效率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是世界能源 工业 发展的重要趋势。美国在 1978 年公共事业管理政策法颁布后,正式开始推广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日本、德国、荷兰、丹麦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也得到很快发展。我国的 台湾 省也于 2003 年完成了“台湾地区 应用 分散型电力可行性 研究 ”报告。

应积极支持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分布式能源发电是以“效益规模”为法则的第二代能源系统,它是工业文明时期以“规模效益”为法则的第一代能源系统的发展与补充,特别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发电,实行热电冷联产,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与减少能源输送损失。针对我国天然气供应不足,天然气对于发电来说,重点要转到分布式发电系统,而不宜多用于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为了促进分布式供电系统的发展,需要遵循“认真研究,积极试点,统一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首先是要做好统一规划。将分布式供电系统规划纳入统一的电力规划和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并与新能源发电规划及配电网规划和天然气管网等规划统筹安排,协调发展;二是规范分布式供电系统接入电网的原则与技术条件。

电网对于符合于上网条件的分布式供电系统,应当允许其及时接入系统,并提供相应的配电装备。对于分布式系统多余的上网电能要优先吸取;三是分布式供电系统的电价由政府相关部门核定,并按照电源与电网互惠互利和能效优先的原则确定上网与下网的电价。四是要重视分布式供电系统中的动力和能源转换设备的开发与国产化供应,以适应分布式供电系统的发展的需要和尽可能的降低其造价成本。这些都是保证我国分布式供电系统顺利健康发展所应予考虑与重视的。

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分布式供电系统还难以成为我国主要供电、供热形式,但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 社会 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和作为城镇主体形态的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形成,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深入人心和全面落实,分布式供电系统将会迅速发展,且会在上海、北京等沿海及内地的大城市群中首先兴起。现在,上海规划到

2010 年前建成 100 项容量为 150 万 kw 的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的示范工程,到 2020 年在 2010 年基础上再翻一备达到 300 万 kw ,北京等城市也在做这方面的规划。

 

分布式能源发电 发展 的建议

 

分布式能源发电的发展 问题 包括政策、市场规则、技术性能和 经济 性诸多方面,认识这些问题和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是促进分布式发电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现有管理和监管体制下,制订者和执行者很难认识到分布式发电的价值,特别是对分布式发电的环境效益。建议电力体制改革最终形成的市场机制和规则应公平对待集中发电和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发电的环境效益等公共效益能以某种与电力市场协调的方式得以体现。在能源政策中提出能源资源合理利用的强制性要求。

 

( 1 )、当前最急迫的是在“能源法”、“电力法”等有关 法律 制定、修订颁布之前,国家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应组织 研究 制定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准入、运行标准,鼓励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设、并网;

 

( 2 )、要选择一批示范工程项目,明确其市场准入, 总结 建设、运行经验,积极推广;

 

( 3 )、加强对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前景进行 科学 预测与规划;

 

( 4 )、 制订分布式能源系统 技术规范和用能标准 ,杜绝以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为名,建设国家明令禁止的小凝汽式发电机组。

 

2 、研究制定分布式能源系统接网技术标准和费用标准。分布式能源系统需要和电网并网的,必须满足并网的技术条件和规范,与电网 企业 签定并网协议。需要向电网企业购售电的,与电网企业签定购售电协议;

 

3 、积极组织研究配电网的结构、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设备的特性,以及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给电力系统带来的稳定问题、电压问题、铁磁谐振问题及技术保护措施等;

 

4 、积极组织研究与分布式能源系统相适应的变频技术、换流技术、滤波技术、继电保护技术等涉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

 

5 、积极组织协调分布式能源系统设备的配套生产,实现国产化批量生产;

 

6 、积极扶持为分布式能源系统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服务的能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