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地震防控措施

地震防控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7 09:38:10

地震防控措施

地震防控措施例1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amping research of our building, compared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with shock absorption structure, described the control of the damping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zed damping and structural design methods and points.Key words: construction; structure; damping;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Q33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

1. 引言

传统结构抗震设计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强度、刚度、延性等)抵御地震作用,是由结构本身存储和消耗地震能量,以满足结构抗震设防标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而这种抗震方式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结构构件的尺寸较大,导致建筑利用空间浪费,还会增加建造成本。因此,合理有效的抗震途径是对结构施加减震装置(系统)由减震装置与结构共同承受地震作用,使之与结构共同存储和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

2. 一般框架结构与减震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

2.1 一般框架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

抗震设防是指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以达到结构抗震的效果和目的。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传统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规定如下:

(1)在遭遇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基本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2)在遭受本地区规定的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包括结构和非结构部分)可能有一定损坏,但不致危及人民生命和生产设备的安全,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3)在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机生命的严重破坏。

基于上述抗震设防目标,建筑物在使用期间对不同强度的地震应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这可以用3个地震烈度水准考虑,即多遇烈度(众值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建筑,在遭遇到多遇烈度(小震)作用时,建筑物基本上仍处于弹性阶段,一般不会损坏;在相应基本烈度的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将进入弹塑性状态,但不至于发生严重破坏;在遭遇到罕遇烈度(大震)作用时,建筑物将产生严重破坏,但不至于倒塌。规范规定的这个三级设防标准可以大致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为了实现上述三个烈度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规范》提出了二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是在方案布置符合抗震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按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众值烈度的地震动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法求得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然后与其他荷载效应按一定的组合系数进行组合,并对结构构件截面进行承载力验算,对于较高的建筑物还要进行变形验算,以控制其侧向变形不要太大。这样,即满足了第一水准下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又可满足第二水准的设防要求,然后再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对于大多数结构,一般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但对于少部分结构,如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和地震时易倒塌的结构,除了应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外,还要进行第二阶段的设计,即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罕遇烈度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层间变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如果有变形过大的薄弱部位,则应修改设计或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以使其能够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2.2 减震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

对于减震结构,新规范对其抗震设防目标只有如下的原则规定:“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当遭遇到本地区的多遇地震影响、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和罕遇地震影响时,其抗震设防目标应高于本规范第1.0.1 条的规定[1]。”这里明确了消能减震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应高于一般依靠自身强度及变形能力(延性)来抗御地震的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但未具体明确不同情况下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因而,要依据这一规定来进行抗震设计尚有困难。根据对消能减震结构减震能力的系列研究、考虑不同工程情况可能的不同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并参考传统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为了促进消能减震结构抗震设计技术的进步与在工程中的实施,本文提出减震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可具体化为如下A、B、C 三类。

(1)A 目标

抗震设防目标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传统结构抗震设防目标相同。这个设防目标要求“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结构在多遇地震下尚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或需采取明显不合理的过分加强措施才能满足规范要求、以及既有建筑抗震加固要求设防目标与传统结构抗震设防目标一致时,结构可设计成这类设防目标的减震结构。

(2)B 目标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这个设防目标要求“中震不坏,大震可修”。多数减震结构可按照这个设防目标设计。

(3)C 目标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或经简单修理可继续使用。这个设防目标要求“大震不坏”。对于消能减震要求更高的减震建筑及在较低设防烈度地震区,可采用这类设防目标。

上述设防目标对于框架结构完全适用,而且更易于实现。研究和工程实践均表明,设置阻尼器的减震结构在技术上使建筑在地震作用下达到上述抗震设防目标B、C 是可能的,在经济上减震结构和传统结构相比费用可降低或持平,而且这样的设防目标可使结构在抗御罕遇地震作用时基本上不产生大的损坏,在震后可以使生命线建筑(即地震时不能中断使用的建筑)以及大批重要建筑继续有效工作,发挥其应有作用,从而使整个城市不致在震后瘫痪,与传统的大震不倒的要求相比,可保留并延续建筑和城市的生命,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3. 结构减震控制分类

结构减震控制分为主动控制、被动控制、半主动控制等。

(1)被动控制 不需要外部能源输入提供控制力,控制过程不依赖于结构反应和外界干扰信息的控制方法。如基础隔震、耗能减震和吸振减震等均为被动控制。

(2)主动控制 需要外部能源输入提供控制力,控制过程依赖于结构反应信息或外界干扰信息的控制方法。主动控制系统由传感器、运算器和施力作动器三部分组成。主动控制是将现代控制理论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结构抗震的高新技术。

(3)半主动控制 不需要外部能源输入直接提供控制力,控制过程依赖于结构反应信息或外界干扰信息的控制方法。

4. 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及要点

4.1 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

减震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应根据抗震设防目标的不同,对二阶段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A 目标设防的减震结构,因为其要求“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完全与传统结构的设防目标一致,因此其设计方法也与传统结构一致,即仍然采用二阶段的抗震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进行第一水准下承载力验算和弹性变形验算,第二阶段进行第三水准下弹塑性变形验算(大震不倒验算)。B 目标设防的减震结构要求“中震不坏,大震可修”,其抗震设计也分成两阶段:第一阶段进行第二水准下承载力验算和弹性变形验算,第二阶段进行第三水准下弹塑性变形验算(大震可修验算)。需要指出,B 目标设防的减震结构虽然也进行第二阶段第三水准下弹塑性变形验算,但此时结构还是比较接近弹性的,其层间位移角将大大低于A 目标设防的减震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C 目标设防的减震结构要求“大震不坏”,因此只进行第三水准下承载力验算和弹性变形验算一个阶段设计。

4.2 减震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减震结构的设计要点如下所述:

(1)确定减震结构设防目标和设计验算内容。

(2)房屋的抗震等级原则上可按照规范规定确定。

(3)钢筋混凝土框架减震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可取1/500,多高层钢结构框架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可取1/300。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可按表2取用。变形验算时,地震作用取标准值,各作用分项系数取1.0。

5. 结论及建议

根据减震框架结构与传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地震反应差异,对于减震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本文初步建议如下:

(1)按A目标抗震设计的减震结构,其抗震构造措施原则上与现行规范规定相同。

(2)按B目标抗震设计的减震结构,其抗震构造措施可降1度,即7度区按6度区构造,8度区按7度区构造,9度区按8度区构造。这是因为按B目标抗震设计的建筑,通过消能减震其地震反应比一般传统依靠延性的抗震设计要降低1~1.5度,即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降低1.5度,在高于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作用下降低1度。

(3)按C目标抗震设计的减震结构,其抗震构造措施均按6度区构造。这是因为按C目标抗震设计的建筑,通过消能减震,结构将处于或基本上处于弹性状态工作。

重视减震结构的概念设计。只有将概念设计、结构分析和结构细部设计完美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安全、经济且美观的结构。

参考文献

地震防控措施例2

1 前言

随着社会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建筑业得到空前发展,各类建筑物如雨后春笋,层出无穷。但是,如何提高我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当前建设工程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抗震设防是实现抗震设计,落实抗震构造措施,确保工程抗震能力的关键,抗震设防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设计的建筑能抵抗多大的地震。抗震设防是各类工程结构按照规定的可靠性要求和技术经济水平所确定的统一的抗震技术要求,是对房屋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和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来达到抗震效果的过程。国内外的地震经验教训表明,搞好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对原有未经抗震设防工程进行抗震加固等, 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虽然人类目前尚无法避免地震的发生,但切实可行的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使人类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

2 建设项目各方责任主体在抗震设防工作中的责任

2.1 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2.2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负责。

2.3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2.4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2.5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3 抗震设防监理控制的要点

3.1 控制方法。 采取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注重事前控制,发挥预控作用,防患于未然;严格事中控制,每天巡视检查, 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既成事实,积重难返;做好事后控制, 决不放过一个安全隐患、质量隐患或不合格项,严把质量验收关。

3.2 控制措施。 采取巡视、旁站、见证取样送检和平行检验等措施,确保施工单位按照经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 确保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选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3.3 控制手段。 采取“一说、二写、三停工、四报告”的手段。 一说就是监理发现的问题, 先口头指出,施工单位改了就好;二写就是对监理口头指出的问题,施工单位没有改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或者安全隐患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三停工就是施工单位仍未整改,继续施工时,征得建设单位同意,总监签发停工令,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进行整改;四报告就是施工单位拒不整改和停工时,及时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同时将情况报告建设单位。 警钟长鸣,促进安全生产,保证工程质量。

4 抗震设防监理控制的具体内容:

4.1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控制要点。

4.1.1 是认真看图,提出问题或建议, 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解决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错、漏、碰、缺问题;

4.1.2 是看抗震设防的标准、类别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包括抗震等级和构造有没有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情况;

4.1.3 是审核设计文件是否经过图审机构审查并在当地抗震管理部门备案,未审查、未备案的不能签发开工令;

4.1.4 是开好第一次工地会议,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理顺工作程序和关系;五是审查施工单位(和分包商)的资质和施工人员的资格证件;

4.1.5 是考察施工单位选择的试验检测室的资质、试验范围、计量认证和试验人员的资格证件。

4.2 施工阶段监理控制要点。

4.2.1 检查地基选型、埋深和布置是否合理,检查凿洞开槽位置是否正确,基层处理是否清理干净;

4.2.2 检查桩基承载力是否满足抗震要求, 对可能发生地震滑移的边坡,是否按勘察成果进行处理;

4.2.3 检查建筑方案和布置是否符合规则性要求,一般不规则时是否按规范采取比规范要求更强的有效抗震措施;

4.2.4 检查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总高度和层数是否在规定的限值之内,关键墙段的抗震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构造柱、圈梁设置的数量、位置和构造做法是否正确,预制板的支承长度、楼板与墙体的连接构造是否合理;

4.2.5 检查底部框架砌体结构房屋总高度和层数、底部框架的层数是否在规定的限值之内,上下楼层的侧向刚度比和墙体布置是否符合规定,底部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是否符合规定,托墙梁和过渡层的构造做法;

4.2.6 是检查非结构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检查填充墙、女儿墙、隔墙和其他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拉结措施,检查设备管道在墙体和楼盖的洞口是否有加强措施;检查主要受力钢筋和箍筋的级别、 种类、直径、根数和间距;检查混凝土试块、砌体结构砂浆试块留置、数量、养护条件等是否真实、规范;检查纵横墙交接处和转角处的留搓形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构造柱、圈梁的施工,预制板的搁置长度、园孔板堵孔情况;对钢结构焊缝进行抽查,确保质量。

4.2.7 检查超限高层建设工程是否在初步设计阶段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施工图是否执行了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 检查其他超规范、规程设计的建筑工程,是否按《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第 29条规定,经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审定;检查建筑工程材料是否保证质量,满足规程的需要,检查原材料检验(试验)报告及保管情况,检查各种材料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符合抗震材料的最低强度要求;

4.3 竣工验收阶段监理控制要点。

一是对每个检验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审核报验资料,实测实量,观感检查,主控项目必须全部合格,一般项目检查点合格率达到 80%以上,判定合格才能签字认可;二是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审核验收签字;三是对分部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审查质量控制,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及主要功能抽查,观感质量检查,确认该分部工程质量合格,方可签字认可;四是在竣工验收前 10 天督促建设单位通知当地抗震办进行抗震设防验收,验收未通过的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5 问题与建议

5.1 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多未建立抗震设防责任制,建议各监理单位建立抗震设防责任制,落实项目监理单位的抗震设防责任;

5.2 部分监理单位对抗震设防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些监理人员对抗震设防标准、 类别等不清楚,也不知道新的《防震减灾法》中对监理单位的要求,建议监理单位加强组织学和新的 《防震减灾法》的宣贯培训,使从业人员进一步了解监理在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方面的责任,有理有据地搞好抗震设防监理工作;

5.3 部分监理单位现场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偏低,不能严格执行抗震规范,违犯强制性条文现象依然存在,建议监理单位加强内部技术培训, 特别是新的法律、 法规、标准、规范的学习培训,使监理人员正确理解、严格执行、管理到位,确保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地震防控措施例3

目前我国砌体房屋普遍用于住宅、办公楼、医院、教学楼等民用建筑和公用建筑。其所用材料的脆性,抗拉、抗剪和抗弯的能力很低,抗震能力差,特别未经抗震设计的破坏尤为严重。

多层砌体房屋震害规律主要有:1.不同烈度区震害差异较大,特别在高烈度区以严重破坏或倒塌为主。2. 结构整体性差、抗连续倒塌能力低。3. 未进行抗震设计的老旧房屋破坏严重。4. 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混合体系中砖砌体破坏严重。5. 不同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不同, 房屋复杂体形比简单体型破坏重;房屋震害横墙承重最轻,纵横墙承重次之,纵墙承重最重;空旷底层破坏重,端头大房间的震害加重;大空间顶层破坏重。特别村镇建筑震害严重,是最薄弱的环节。

一.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体型复杂,平立面严重不规则使得房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刚度分布不均匀,地震时易因扭转效应和鞭梢效应而严重破坏。

2.房屋超高、超层,建筑在地震中震害严重易倒塌。

3.房屋底层空旷或顶层为大空间,砖墙数量减少而结构又未采取有效方法避免刚度的突变,地震时易破坏。

4.构造柱、圈梁问题,数量不够或配筋不足,结构的整体性、延性和抗塌性能很差。

5.墙体问题,采用120MM或180MM厚薄墙、预制板支撑长度不够、墙肢尺寸不足、山墙开洞过多或墙体承载力不足等,均在地震中易破坏。

6.悬臂构件挑出长度过大,易倾覆。

二.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的目标和内容

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继续采用“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的三水准设防目标。地震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得建筑抗震设计依赖于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其中“概念设计”(conceptual design)要远比“计算设计”(numerical design)更为重要。所谓“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良好的概念设计是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决定因素。

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建筑平立面布置及其外形尺寸;抗震结构体系的选取、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及结构质量的分布,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锚拉;材料与施工质量等。

三.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要求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概念设计主要包括:

1. 房屋的高度和层数。限制层数和高度是提高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主要的抗震措施。砌体房屋的高度限制是指设置了构造柱的房屋高度。

2. 建筑形体的规则性要求。科学合理的建筑形体和平立面布置,对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尤为重要的。“规则”包含了对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抗侧力构件布置、质量分布,直至承载力分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要求。规则的建筑方案体现在体型(平面和立面的形状)简单,抗侧力体系的刚度和承载力上下变化连续、均匀,平面布置基本对称。即在平立面、竖向剖面或抗侧力体系上,没有明显的、实质的不连续(突变)。

3. 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首先,要使所选结构体系的计算简图受力明确、传力合理且传力路线不间断,这是结构选型与布置抗侧力体系时首先要考虑的条件。其次,应使结构体系具有多道抗震防线,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体破坏。一个多道抗震设防的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工作。

4. 结构整体性要求,各抗震构件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构件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预埋件的锚固承载力不应低于连接件的承载力;装配式结构中各抗侧力构件必须有可靠措施以保证结构的空间协同工作。

四.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

抗震措施不等同于抗震构造措施。抗震措施的内容包括,建筑总体布置、结构选型、地基抗液化措施、考虑概念设计对地震作用效应(内力和变形等)的调整,以及各种抗震构造措施等。根据笔者多年的设计经验,以七度抗震区的多层砌体房屋为例,有以下几点体会:

1. 层数及高度控制。按照规范GB50011-2010严格要求多层砌体房屋,7度(0.10g)时高度不超过18m、层数不超过6层,为了满足楼盖对传递水平地震力所需的刚度要求7度(0.15g)时高度不超过15m、层数不超过5层。多层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

5. 体系要求。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不应采用砌体和混凝土墙混合承重体系。纵墙开洞率不超过50%保证纵向的一定刚度。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平面内宜对齐,竖向宜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规定抗震横墙最大间距满足楼盖传递水平地震力的刚度要求,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不超过15m,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不超过11m。楼板局部洞口尺寸不宜超过楼板宽度的30%,且不应在墙体两侧同时开洞;房屋错层的楼板高差超过500mm时,应按两层计算;错层部位的墙体应采取加强措施。结构抗震体系采用多道抗震防线,墙体为抗震第一道防线,合理设置构造柱和圈梁成为抗震的第二道防线。尽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2. 规则性要求。建筑平立面宜尽可能简洁、规则,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致。平面轮廓凹凸尺寸,不应超过典型尺寸的50%;当超过典型尺寸的25%时,房屋转角处应采取加强措。尽可能不防震缝,计算模型要符合实际,抗震分析要精确,易损部位要加强。设缝时,缝两侧均应设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70mm~100mm,满足中震不碰。

3. 高宽比控制。最大房屋高宽比7度时不应超过2.5。

4. 局部尺寸控制。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外墙尽端和内阳角至门窗洞口边的最小距离均为1米,无锚固女儿墙(非出入口处)的最大高度不超过0.5米。可防止因局部破坏而导致的整体破坏。

5. 适当增加墙体面积与合理提高砂浆强度。提高墙体面积、砂浆强度等级能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6. 其他要求。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楼梯间处构造柱、圈梁和墙内钢筋严格按照2010规范设置,使之成为抗震安全岛。不应在房屋转角处设置转角窗。烟道、风道不应削弱墙体,否则应采取水平筋等加强措施。

地震防控措施例4

中图分类号:TU74文章标识码:A

1、抗震施工的重要性

历次震害表明,房屋倒塌是地震灾害最主要的原因。这是因为大多数建房缺乏规范化管理,房屋质量差,不仅不能抗御强烈地震,就是6级左右的中强地震,甚至较强的有感地震也会导致房屋损坏而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加之很多建筑工程中都会出现使用再生钢材的现象,由于这种钢筋的抗拉强度已经使用过,所以就会达不到工程技术的要求。因此,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是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

地震对建筑危害巨大。当地震波遇到土质松软的盆地地形时,所发生的扩大效应称为共振现象。共振现象会使建筑物摇晃的更厉害,这时,若建筑物的结构不耐震,受不了摇晃,就会发生倾斜或倒塌,造成人员被掩埋等现象。

2、影响抗震性能施工技术因素

建筑抗震性能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外部原因是建筑没有按规范建设,包括抗震构造措施不合理、施工质量不高、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规划和选址不当等;就建筑本身而言,主要是房屋的结构、房屋的年限、房屋的后期改造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结构规则、均匀、对称的房屋抗震性能在同等条件下较强。抗震设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确定合理的抗震措施,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建筑物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房屋结构叫竖向不规则,平面局部凸出的L型、“丁”字型叫平面不规则,一头沉一头轻的叫扭转不规则,这些情况下建筑抗震能力都较差。跃层、复式和错层户型的房子虽然在居住的舒适和美观度上有着平层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从抗震的能力上来讲,平层房屋抗震性能最好。合理的抗震设计主要基于先进的抗震理念、系统的分析计算和恰当的抗震措施。既要注意控制抗震指标如轴压比、相对变形等,又要采取合适的抗震构造措施。

相对住宅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混凝土标号够不够,混凝土强度直接影响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对于承受一定荷载的框架节点,混凝土强度越高,则梁、柱的截面尺寸越小,框架节点核芯区混凝土的承剪截面也相应减小,在一定配箍率下,对其抗震性能反而不利。钢筋是否合格,有没有偷工减料等都很重要,同时施工技术也十分关键,技术到位,房屋质量就好,抗震性能就好;否则设计再好,施工技术不到位也会出现质量问题。

我国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的目标是确保结构在遭受到相当于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一般不致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生产设备,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一般较早的房屋依据的抗震设防标准相对较低,由于认识水平和财力的提高,后建的房屋抗震性能相对较强。其次,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取决于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抗震鉴定标准采用两级鉴定方法逐级筛选的程序,若结构满足第一级鉴定的各项要求即可不进行第二级鉴定。这种处理方式主要是为了简化鉴定程序,减少鉴定工作量,但第一级鉴定仅针对建筑物中较少的构造措施进行核查,由此判定建筑物能够达到现行鉴定标准的设防目标是一种过于粗略的处理方式。国家根据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震害的严重性确定各地区基本设防烈度,这是各地区抗震设计的基本参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大小。

3、抗震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常见的防震建筑技术有:强化混凝土墙和支柱,加强地基和连接,加强建物防震功能,在大地震时,摇晃的结构体压力,可从横梁转移到竖柱,使居民安全无虑。

墙体在框架结构中是围护构件和隔墙,在砖混结构中是承重构件。墙,柱,梁,板是建筑物的骨骼,在不改变的前提下,对于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采取如下措施: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并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房屋的抗震能力;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支承长度和可靠连接;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

在土建结构中的一个重点就是混凝土技术,尤其是在框架以及剪力墙的部分,应该要特别注重这几个部分中的混凝土技术,因为其会直接的影响到工程的安全使用状况。混凝土的质量,必须是工程中进行施工管理控制的首要的目标。框架节点起着连接框架柱、梁的重要作用,框架节点如果首先被破坏,必将导致房屋结构位移或倾倒,因此,抗震要求框架节点的破坏必须滞后于梁、柱。因此必须对节点区混凝土的强度、箍筋的配置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措施有:应请具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施工单位建造,它由梁、柱、楼(屋)盖、填充墙组成,要求平立面布局简单、均匀、规则。提高柱的施工要求措施:柱中线与梁中线应尽量重合。

针对钢筋的主要问题, 应该要做的就是要在施工现场按砼施工规范要求建立起严格的审查制度,要树立取样制度,不可以使用不合格的钢筋。应采用焊接封闭箍筋,保证节点箍筋的整体质量。若配筋中采用拉筋,拉筋应紧靠纵筋并且钩住封闭箍筋,以保证箍筋能够对混凝土的抗压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在对钢筋进行绑扎之后,要及时的对其规格的数量以及位置等进行检查,然后根据设计图纸来做好校对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浇灌之前要对垫块等进行仔细的检查。还有就是很多梁板的钢筋搭接位置,是非常不恰当的。在施工中,从标高、轴线等多角度控制预埋钢筋位置的准确性,保证拉结质量。

房屋抗震性能还与施工质量等其他因素有关。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技术规范和制度进行施工,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相关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和制度进行施工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进行要求。在建筑施工中重视抗震设防的施工质量,健全抗震设防施工质量专项检查和监督制度,将抗震设防纳入到规范化管理,只有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才能满足抗震设防对房屋结构的要求,才能杜绝抗震隐患。相关的工程负责人应该根据工程的总体结构进行分析,按照相关技术要求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对于那些重点施工部分,应该实施责任到人的制度,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心。

采用相应的抗震技术,如被动控制、主动控制技术、半主动制技术、混合控制技术等,避开不利区域、协调建筑设计和结构、合理选择建筑立面、平面的外形等。此外,还应该加强对监理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建筑材料管理制度,严禁那些质量差的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重要方面。

4、结束语

地震防控措施例5

Abstract: Earthquake is a natural disaster with great damage, and often causes heavy casualties and great damage to property. Although people do great efforts, the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design code still encounters damages in earthquake, which promotes people to future researching the seismic design method for mitigating earthquake losses. I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anti-seismic technology, seismic weakening, isol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the structured seismic prevention technology will transform form the passive to posotive, with better seismic prevention effects.

Key words: engineering structure; seismic; seismic weakening; seismic isolation

中图分类号:P4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工程的结构抗震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高科技技术,它能有效避免和减少建筑物在地震中所遭受的损坏。因此,为减少震害,有效地防御地震,不断地研究完善结构防震的理论与技术显得十分紧迫且必要。

1工程结构防震技术的演变

工程抗震防灾技术从20世纪初日本明确提出的静力理论阶段逐步发展到大大减小结构体系的刚度而形成的柔性结构体系,进而发展为增大上部结构刚度,减少结构底层刚度的柔性底层结构体系,后来又发展到目前我国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延性结构体系的传统抗震方法。

传统抗震方法以既定“设防烈度”为设计依据,以“抗”为主要途径,通过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使结构构件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且具有较大的延性,以消耗地震能量,减 轻结构的地震反应,使结构物“裂而不倒”。

2结构的抗震

结构抗震技术是一种传统的防震技术,抗震设防目标被形象地描述为“裂而不倒”,在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中又将这一设防目标具体化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结构构件具有相当的强度和塑性变形能力。这种设计思想实际上是一种“疲劳战术”,即是依靠建筑物的结构构件的强度和塑性变形能力,来抵抗地震作用和吸收地震能量,抵御地震作用立足于“抗”。传统建筑物结构基础固结于地面,犹如地面上的一个地震反应“放大器”,地震时建筑物受到地震的作用由上向下逐渐放大,从而使结构构件被破坏,建筑物内人员也会感到强烈的振动。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必须加大结构构件的设计强度,耗用材料多。地震力是一种惯性力,建筑物的构件断面大,所用材料多,质量大,同时受到的地震作用也增大,这样很难在经济和安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传统的抗震方法仅能解决7~9度区的设防问题,而结构在高裂度下被破坏,对此,目前的抗震方法尚无法解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通常的工程抗震方法不是御“患”于外,而是引“患”入内,让地震波自然输入上部结构,引起上部结构的强迫振动,然后采取增大构件截面尺寸,增加配筋量……等措施来抗震。应该说传统的防震技术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方法,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研究和采取有效的防震技术,于是有专家提出了“消震”技术。

3结构的消震

结构消震构造措施和设计手段,对结构加以控制使之形成最佳耗能机构,以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强调抗震与消震相结合,突出消震作用,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做到“小震抗,大震消,中震抗消结合”,将设计与分析相结合,强调设计的主观能动性。消震技术的关键是在结构的次要部位,通过设计分析,人为地采取一些构造措施,形成构造的薄弱环节,使之在地震作用到一定程度时,首先出现破坏,产生塑性变形,以变形消耗地震能量。例如对R.C剪力墙结构在联系梁两端,通过设计增加一些构造、措施,人为地设置塑性铰。地震时保证梁两端首先开裂破坏,待震后再修复加固联系梁(较之加固被破坏的主体结构简单易行)。

消震技术较抗震技术显得积极主动些,加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但仍需与“抗”相结合。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上难度较大,不易实现况且以被破坏结构的次要部位来消耗地震能量,其代价也是相当大的。鉴于以上原因,人们又提出了结构的隔震技术。

4结构的隔震

由于抗震和消震方法上存在缺陷,因此缺乏发展前途。要改变抗震方法的缺陷,需要变“抗”为“隔”,以“隔震”取代“抗震”或“消震”,这样才能提高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结构的隔震是在结构底部设置隔震措施,大幅度降低地震波向上部结构传递,从而明显减轻或消除地震造成的灾害。隔震比之抗震,技术手段发生了本质变化,因为二者抵御地震的途径不同。

隔震属结构控制范畴,结构控制系研究结构控制装置的设计理论及方法。结构控制分主动控制(ActiveControl)和被动控制(PasssiveControl)。主动控制是通过控制器向结构输入能量,改变经过结构系统特性,使结构系统能指标函数极小,进而减小或抑制结构反应。从理论上讲,主动控制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实现所需的任意控制状态。主动控制原理先进,控制效果显著,但由于控制力需要外部能源,故这种控制器的设置技术高,且费用昂贵。主动控制由于许多问题尚未解决,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被动控制包括基础隔震、减震、耗能、使用调频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Damper,简称TMD)等。被动控制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于控制,造价低廉,不需要外部能源,但对结构的控制有局限性。目前,国内外对结构的控制还是以被动控制为主。

一般结构隔震技术是在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元件,形成柔性底层,使基础和上部结构断开,延长上部结构的基本周期,从而避开地震地面运动的主频带范围,减小共振效应,阻断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将其直接吸收或反馈回地面。采用隔震技术,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一般可减弱1/4~1/8,地震时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反应以第一震型为主,类似于刚体运动,基本无反应放大作用,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甚至避免小结构构件如设备、装修被破坏。隔震技术的设防策略立足于“隔”,采用“拒敌于门外”的防御战术,“以柔克刚”,利用专门的隔震元件,以集中发生在隔离层的较大的相对位移为代价,阻隔地震向上部传递,使建筑物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的隔震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4.1夹层橡胶垫隔震

夹层橡胶垫用天然橡胶垫或合成橡胶垫与钢板夹层设置,此种隔震措施平时可承受垂直荷载、地震时能承受地震作用F,其水平方向可有一定位移,因此具有隔震效果。

4.2滚轴隔震

结构支撑处设置双层滚轴,每层滚轴的滚动方向彼此垂直,每层滚轴之间以垫板相隔。

4.3 双柱系统

地下室的柱子是空心的,而且刚度较大,其内放置着承受整个上部结构荷载的很柔的柱子,该系统具有双线性性状,在地震作用下,允许内柱在一定限度内摆动。

4.4悬挂吊式隔震

将上部结构悬挂起来,此种隔震措施效果较好,但悬挂吊装置施工困难,造价昂贵,且易失灵。

4.5螺旋弹簧支座隔震

螺旋弹簧由金属材料制成,其材料为锰钢、硅锰钢和铬钒钢。螺旋弹簧的优点是材料和结构参数的可选范围大,能适应不同的荷载变形,性能稳定、耐久性好。

4.6阻尼器隔震

此系统是弹簧塑性阻尼器、粘性阻尼器及摩擦阻尼器。当地震发生时通过适度阻尼,吸收能量而起隔震作用。

地震防控措施例6

中图分类号:TQ33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 雅安地震、汶川大地震等大小级别的地震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质量。如何增强土木建筑工程抗地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过去运用增加结构刚度之抗震方法难以适应当今抗震减震的需要了。新型的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措施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抗御地震的福音。目前常见的结构减震措施有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隔震控制技术、结构性减震技术等。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对上述3种措施进行了探讨。

1.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在土木建筑的结构中发生震害的形式是梁轻柱重或者柱顶比柱底重,特别是在其角柱与边柱更加容易发生破坏。值得一提的是,当土木建筑中的柱侧一旦有强度比较高之砌体填充墙对其进行紧密嵌砌的时候,其柱顶剪切就会进一步受到破坏并且非常严重,遭到破坏的部位有可能会转移到窗洞的上下两处,也有能会让短柱遭到剪切破坏。所以,在土木建筑工程中运用混凝土结构的概念设计以及细部构造的设计方法对于当前抗御地震设计的方法以及将来的性能抗震的设计均将是非常重要[1]。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的工作原理为:第一,运用调整不同构建中的承载力之大小,建立屈服机制。这种机制主要是满足柱强但梁弱、墙肢强但连梁弱以及核心区强但构件弱。依照我国出台的有关抗震规范,运用调整土木结构的梁端的截面的受弯承载力以及调整柱端截面之正截面的承载力的大小来建立梁铰机制。 这种柱强梁弱的控制措施,主要是要让梁端铰可以比较早地产生,使得柱端之塑性铰可以产生较晚,最好让其不要出现。梁铰机制在实践中发现比柱铰机制更优,这是由于梁铰可以分散于土木建筑各层结构中,如果梁端已经完全形成塑性铰,则其结构还是难以形成机构,这样受震时不会立即倒塌。第二,运用合理调整土木建筑中各个构件斜截面与正截面的承载力之大小,来实现各个构件可以处于延性破坏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剪强弯弱。土木建筑中的适筋梁以及大偏压柱当其正截面遭到破坏之时,能够获得比较好的延性,能够吸收与耗散地震产生的能量,从而使得内力得到重新分布。钢筋混凝土的梁柱如果受到比较大的剪力时,常常会遭到脆性剪切的破坏。剪强弯弱的控制措施还有关键一点是,在设计框架梁与柱之时,要人为地给予加大柱端与梁端等部位的组合剪力值,这样可以让结构即使受到大震也不会先产生剪切破坏[2]。

2. 隔震控制技术

运用隔震控制措施可以隔离地震对土木建筑结构产生的作用。在实际中隔震体系一般建立在土木建筑结构底部跟基础顶面之间,让上部结构跟基础进行分离。运用隔震体系可以隔离和防止地震波沿着土木建筑结构进行输入,从而延长土木结构的基本周期,有效降低土木建筑物对地震的强烈反应,使隔震系统可以承担不同的地震能,进而达到减震的作用。一般来说,土木建筑物之刚度比较大且周期比较短,则地震时输入土木建筑物中的加速度就会比较大,因此假如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加大和延长土木结构的基本自振的周期,让土木结构可以远离场地之卓越周期以及让结构之基频位于地震能量比较高之频段之外,则会起到降低土木建筑物之输入加速度的效果[3]。

目前,常用的隔震装置为橡胶支座以及铅芯橡胶支座。橡胶支座最先是使用在桥梁上,然后逐渐运用到建筑上。土木建筑结构中运用橡胶支座,能够隔离掉呈水平方向之运动分量,然而在垂直方向却可以保持不动,因此能够有效保护土木结构不受地震的破坏与伤害。铅芯橡胶支座这种装置是在橡胶支座上改进出来的。因为铅具的屈服点比较低,塑性变形的能力比较高 , 则可让铅芯橡胶支座之阻尼比得到提高( 大概为20 % --30 % )。 同时铅芯对具支座之吸能能力也可以提高,从而保证了支座具备一定的阻尼 ,也可以增加支座的初始刚度,有效控制风反应以及抵抗微震。

3.结构性减震技术

结构减震之思路就是按照土木结构之地震反应,运用自动控制的系统或者执行的系统,主动给予土木结构适量的控制力,从而可以达到降低地震对土木结构之各种负面影响。基于控制理论而言,结构减震之方式常用的有下面几种:第一,被动控制技术。这个方法是不需要外部能源之供给,主要有隔震跟减震2种方式[4]。第二,主动控制技术。这种技术需要系统给予能源,也称为有源的减震技术。

结构性减震技术具有多个优点:一是结构性抗震和减震能够有效防止土木结构由于受到地震作用而产生变形,可以尽量让非结构件受到比较更少程度的破坏,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震后之维修成本。二是能够减少结构部件遭到地震之影响,有效降低结构抗震之各种成本支出,大力提升结构抗震之可靠性。三是能够降低土木建筑震后之恢复费用[5]。

多年来结构减震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实践表明运用“隔震+消能”减震之技术完全能够烈度高、破坏力度大的的地震做到有效防范,可以有效降低土木结构在各级地震中所产生的加速度以及位移,还有速度等一系列不良的反应,进而有效减轻抑或消除土木结构部件之各种损坏,可以很好地保护好土木建筑工程。

4.结束语

总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以及技术性。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当中运用减震控制措施,可以比较好地降低地震反应,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笔者相信,随着土木工程结构的减震技术不断应用与发展,减震系统的造价成本不断得到减低,则减震房屋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势必会越来越凸出,也会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王卫勇 . 浅议结构减震在建筑中的应用 [J]. 山西建筑 , 2008,(19)

[2] 邱晓平 . 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 [J]. 林业科技情报 , 2007,(03)

地震防控措施例7

1.概况

1.1工程概况

为实现工程项目“安全经济、技术进步、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本工程土建结构设计中,落实贯彻《2000年燃煤示范电站》设计思路即主厂房结构选型最优、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

火力发电厂结构设计随着电力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经历了各种结构型式的交替发展。主厂房结构选型不仅要贯彻执行电力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控制工程造价,而且要充分结合2000年示范电厂的设计思路,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且应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并积极推广高新技术,使业主以合理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在满足工艺布置和充分配合的基础上,对主厂房结构选型及结构体系进行优选、论证,结合已完成的关于主厂房结构选型模式,在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结构选型最佳方案。

1.2主要设计技术数据

a)基本风压:0.52kN/m2;b)地面粗糙度:B类;c)场地土类别:Ⅰ类(主厂房区域);d)抗震基本设防烈度:根据GB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 g,对应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分组第3组,特征周期为0.45s。

1.3主厂房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主厂房区自然地面标高794.5m~799.0m,按照总平面设计方案,主厂房区的建筑地面标高为792.0m,该地段为挖方区。据本次勘测结果,该场地地基土的上部为2层粉质粘土,厚度不等1.0m~10.0 m,层底标高一般大于788.0 m,仅局部地段为784.5m~786.0m,下伏3层砂岩、页岩,岩层的强风化厚度1m~2m,以下为中等~微风化。基础底面埋深-6.0m(标高786.0m),则主厂房可采用天然地基,持力层以3层砂岩、页岩为主。

2.主厂房抗震设防标准

单机容量为300 MW及以上的重要电厂中的主要生产建(构)筑物,相当于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中的乙类建筑。根据DL5022-93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报批稿中第13.1条的要求,对于主厂房、集中控制楼、烟囱、烟道、碎煤机室、转运站、运煤栈桥等建筑的抗震措施设防烈度应提高一度,而建筑场地为Ⅰ类时,乙类建(构)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型式,根据 GB5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2条,框架抗震等级应为三级。

3主厂房结构选型

3.1主厂房结构型式现状分析

DL5022-93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要求:主厂房结构形式应根据材料供应、自然条件、施工条件、维护便利和建设进度等因素做必要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主厂房框排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条件时也可采用组合结构;300MW及以上的机组,主厂房的主要承重结构必要时可采用钢结构。

某热电厂一期(2X300 MW)工程近日召开了初步设计预审查会,会议认可了工艺专业布置的主厂房采用汽机房与煤仓间构成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单跨框排架结构形式。土建专业作为服务性专业,积极配合工艺专业的要求,基于对以往工程的借鉴,考虑到大多数的(2x300 MW)机组所采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单跨框排架结构形式已趋于成熟,本工程借鉴付诸实施。

3.2主厂房单跨框架结构问题所在

汶川大地震后,国家GB5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补充了控制单跨框架结构适用范围的要求。要求“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本条款补充修订的出处,来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害调查总结的经验,其主要是针对震区学校、医院等房屋采用单跨框架钢筋砼结构体系在强震下破坏较多,单跨框架房屋的整体性作用很差。但对工业厂房中单跨钢筋砼框架破坏并不突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工业建筑在地震发生时生产运行并没有处于设计荷载工况,从工艺设计荷载方面存有的抗震储备比较民用房屋大,同时工业建(构)物在支撑,楼面等空间刚度的实施方面考虑也充足一些。

单框架或双框架结构体系在抗震能力设计中,承载能力的设防和储备都是一个标准。两种结构体系的差异体现在强震情况下结构整体的抗震能力,结构由于不对称,个别构件首先出现塑性铰后,其它相关构件能否更多的相互帮忙。多跨框架结构可以在不均匀性,不同时性方面提高结构体系的抗强震的能力,单跨框架较差,而多层框排架体系介于它们之间。

DL5022-93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规定 “发电厂多层建(构)物不宜采用单框架结构。当采用单框架结构时,应采取提高结构安全度的可靠措施。”这说明有条件时,特别是地处高烈度地震区时,尽量不要采用单跨框架的多、高层结构。但并未完全限制单跨框-排架的使用,同时也不应该限制。因为工艺等布置特征,决定了建筑的形式,单跨框排架不得不出现,使用时应遵循概念设计,相应提高措施。

3.3单跨框架结构计算分析及构造措施

本工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主厂房区域场地土类别为Ⅰ类,主厂房采用汽机房与煤仓间构成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单跨框排架结构形式。依据抗震规范要求,主厂房抗震构造措施可不提高仍为6度。考虑到单框架结构应采取相应可靠措施提高结构的安全度,设计阶段在满足强度、稳定、变形及抗震等要求的前提下,抗震构造措施按提高一度采用即为7度设计,将6度三级框架改为7度二级框架,同时还采取了如加大柱截面,避免“强梁弱柱”问题的出现,降低混凝土柱轴压比,增加构件延性等抗震构造措施,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

地震防控措施例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促使建筑功能越来越多样化,高层建筑得的发展是大势所趋。高层建筑的特点是高度比较高,所以地震荷载和风荷载在设计过程中占主导和控制地位,而我国又是地震多发国家,因此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1.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特点

1.1控制建筑物的侧移是重要的指标

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所产生的水平剪切力占主导地位,所以建筑物会产生明显的侧移,随建筑结构的高度不断曾加,结构的侧向位移迅速增大,但该变形要在一定限度之内,这样才能保证结构安全以及使用功能。

1.2地震荷载中的水平荷载是决定因素

水平荷载会使建筑物产生倾覆力矩,并且在结构的竖向构件中引起很大的轴力,这些都与建筑物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故随建筑结构高度的增加,水平载荷大相径庭。对高度一定的建筑物而言,竖向荷载基本上是不变的,但是随着建筑物的质量、刚度等动力特性的不同,水平地震荷载和风荷载的变化是比较大的。

1.3要重视建筑结构的延性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随着高度增加,刚度减小,显得更柔,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这就要求建筑结构要有足够的变形能力,使结构进入塑性变形阶段仍然安全,需要在结构构造上采取有利的措施,使得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抗震设防烈度较低

关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设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小震(超越概率63%)不坏、中震(超越概率 10%)可修、大震(超越概率 2%)不倒”。现在许多专家学者提出,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已不能适应国情的需要,认为我国“取用了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的结构设计安全度”,并主张 “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水平应该大幅度提高”。

此外,有些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抗震设计的认识不透,设计过程中疏忽抗震设计原则,抗震计算方法选择和构造措施规定采用不严谨,抗震计算措施在配筋率、轴压比、梁柱承载力匹配等一系列保证抗震延性设计的要求上做得不够。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除了设防烈度较低外,结构失效带来的损失愈来愈大,因而有人主张结构在设防烈度下应该采用弹性设计。

2.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合理

(1)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六度抗震设防区,一些结构设计人员误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为图受力分析方便,故意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因一些结构设计手册中规定:当梁柱的线刚度比大于4时计算简图中梁柱节点可简化为铰支)。这种做法虽然易于进行结构受力分析, 却给房屋结构埋下了隐患,影响了房屋结构的安全性。(2)建筑设计高度存在问题。按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在一定设防烈度和一定结构体系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都有一个适宜的高度。这个高度是我国目前建筑科研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下,较为稳妥的,也是与目前整个土建规范体系相协调的。

2.3筑结构设计中结构与材料的选用

我国150米以上的建筑,采用的三种主要结构体系(框、筒、筒中筒和框架-支撑体系),都是其他国家高层建筑采用的主要体系。在高层建筑中采用框架-核心筒体系, 因其比钢结构的用钢量少,又可减少柱子断面,故常被业主所看中。钢筋混凝土内筒往往要承受 80%以上的震层剪力,有的高达90%以上。此外在结构体系或柱距变化时,需要设置结构转换层。转换层都在本层形成大刚度而导致结构刚度突变,常常会使与转换层相邻的柱构件剪力突然加大,转换层构件与外框架柱连接处很难实现“强柱弱梁”。因此在需要设置转换层时,要慎重选择其结构模式, 尽量减小其本身刚度,减小其不利影响。

3.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措施

为了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3.1合理布局地震外力能量的传递吸收途径

这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这样的合理布局,能够保证支柱、墙和梁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从而使得构件双向抗侧力体系形成。通过这样的布局,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支柱、墙和梁呈弯剪破坏,并且,塑性屈服尽量在墙的底部产生。此外,当地震发生的时候,连梁宜在梁端塑性屈服,还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通过这种结构和布局,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在墙段充分发挥它的抗震作用前,按照强墙弱梁的原则加强墙肢的承载力,这样使得墙肢的剪切应力得以破坏,从而使得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得到了提高。

3.2按照抗震等级对梁、柱以及墙的节点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地震发生的时候,梁、柱以及墙都能够达到抗震的标准。建筑物的主体常常使用的是钢筋结构,如果钢筋结构的延性和承载力较好的话,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强。所以,为了保证建筑钢筋结构的延性和承载力,在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按照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进行,对柱截面的尺寸进行合理的控制,合理控制柱的轴压比,严格按照构造配件的要求 对节点的构造措施尤其需要加强,提高节点的牢固性和抗震能力。

3.3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设置多道抗震防线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在一个抗震结构体系中,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在地震作用下,一部分延性较好的构件首先达到屈服,能够担负起第一道抗震防线的作用。而其他的构件同样起着抗震防护的作用。并且,只有当第一道抗震防线屈服后,其他的抗震防线才会依次屈服。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形成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甚至更多的抗震防线,当一道抗震防线失去作用后另外的抗震防线便可以发挥作用。这种结构对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结束语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一个完整、 系统的概念, 从场址的选择到建筑物的结构设计, 抗震设计贯穿了整个过程,而且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是衡量建筑结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指标。因此,准确、合理的运用不同的抗震设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不同的建筑和不同的情况应区别对待,从而寻求最合理的抗震设计。 [科]

【参考文献】

地震防控措施例9

一、基于性能特性研究的抗震设计理论概述

1、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含义

建筑设计中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理论形成于1992年,是由美国的学者最先提出的,随后经过理论的拓展和总结由美国的权威组织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和描述。概括的说就是: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以结构抗震的性能分析为理论基础,针对不同的抗震作用水准,将结构的抗震性能划分为不同的顶级,设计者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和实际的用途和业主及使用者的特殊要求,采用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和适应性结构抗震措施进行设计,使得建筑结构在各种水准地震的作用下形成的最终的破坏程度达到相应的标准,即满足业主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生命周期的费用效率分析,选择并确定一种安全可靠且符合经济合理化的优化平衡。从简单的含义上看,就是利用性能标准选择结构措施,并使之符合使用标准和经济标准。

2、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特征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在对地震灾害分析和对现行的抗震设计理论的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此理论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与传统的设计不同,但是其设计的依据却蕴含来了现有的设计理论和经验,具体的特征如下:

1)支持采用多级设防的目标,我现行的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基本抗震原则,主要的目标是确保人身安全,这时抗震的根本思路和目标,无法避免大型地震中的巨大经济损失。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提出了多级目标设计的理念,此种分级 方式即考虑到了生命安全也从经济性上考虑,最大限度的降低业主和社会的损失,保证在其可承受的范围内,以此为基础更加注重非结构件和内部设施的保护,将经济效益的机制引入到了设计中,利用经济决策方式通过进行费用效率分析,在可靠和经济之间需求平衡,以确定最佳的抗震方案,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2)扩展空间,体现设计的个性化。现行的抗震设计主要是按照规范进行一成不变的设计,因此设计缺乏灵活性,结构设计者总是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进行设计,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除了需要满足共性规范外,也更加注重个性设计的需求,增加了业主和设计人员的交流范围,在根据结构的用途和业主需求确定结构性能的目标后,设计人员就可以在此性能目标的基础上选择设计方法,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而此种设计更加的灵活,对调的设计积极性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应用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在抗震性能的目标下形成的,也是的建筑的抗震能力可以预见。

3)设计方法多元化。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理论还没形成统一的研究方法,很多学者采用结构层间变形或者定点移位作为性能指标,其从传统的以力学为基础的设计转变为以形变为基础的设计,从弹性设计的方法转变为弹塑性的设计方法,解决了传统设计理论上的缺憾,尽可能的是的建筑结构的预期功能和实际地震中起到的功能相一致,以保证设计的有效性。

二、基于性能的抗震结构设计的内容

1、地震设防的水准设定

地震设防的标准是指设定未来可能作用在建筑上的地震等级和作用效果,美国工程师协会曾提出,基于结构性设计理论追求能控制结构所可能发生的各种地震破坏的水准,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重现期选择可能发生的对应不同的地震动参数。在协会的报告中指出四个地震设防的水准:1)无损伤的正常状态,即结构只受到轻微损伤,不需要进行修理就可继续使用而不带有隐患;2)结构出现损伤但可修复,此种情况下结构仍然发挥效应,但是在次要部位出现损伤,需要进行修复;3)保证生命安全的状态 ,即人员的生命安全可以得到保证,结构的损伤较为严重,但是仍在业主可以接受的范围内;4)倒塌控制水准,结构损坏严重威胁生命安全,虽然损伤但没有倒塌,经济上的损失已经超过了业主可以接受的最大上限。

2、结构抗震的性能目标设定

此项内容就是针对某种地震设防的水准而设定期望达到的抗震性能的等级,抗震设防目标德尔建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功能、重要性、投资、效益、震后损失、重建、历史和文化价值、社会效应、业主要求等因素。从地震设防的角度看,规范提出的抗震目标实际上是最低的设防标准,而结构抗震设计则是根据业主需求采用的设防标准,其要高于规范设定的范围。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出发,设定一个合理的性能目标。为了方便结构设计,这些定性的性能指标最终将被量化,成为具体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依据。

3、基于性能的结构设计实施

此项内容就是要求将结构的性能要求转化为合理的性能参数以此形成具体的指导设计的基础性数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配合合理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将前面的目标转化为与性能指标相关量化数据,使之作为指导设计的具体指标。

三、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按照前面的理论分析的思路,下面就某个高层项目的性能抗震设计的过程进行例举阐述,以说明在高层建筑中实施性能抗震结构设计的流程和措施。

1、工程基本情况

某城市的高层建筑,按照建筑的整体设计要求,工程项目地下结构为三层,地上为三层裙楼,主要塔楼设计为45层,从工程的高度超过了150m。项目的主体采用的是混凝土框架加核心筒的结构形式。按照业主的需要,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二级,根据地域情况,此建筑为丙级,抗震设防为7。

2、对结构性能的目标选择

通过对工程具体情况的分析,设计人员通过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的把握,并与业主方进行了沟通,取得了一致意见,选定此工程的抗震性能目标为以下具体几项:1)小震情况下满足的要求是:结构在地震的影响下保持完好结构不出现明显的损伤,震后不需要修复也可使用,且在震后不需要对人员安全采取任何保护措施。2)中震的情况下结构应当满足要求:在中等强度的地震中,建筑相对脆弱的部位和重要结构件出现轻微的裂缝,属于轻度损坏,而在设定的部位后者延性部位则允许出现中度的损坏,条件是出现明显的裂缝,构件受损程度为进入屈服阶段。震后需要进行维修方可继续使用。3)高烈度地震情况下建筑应满足:整体结构在震中出现的逐级的损坏,即整体结构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而大部分为轻微,部分出现中等损坏构件进入到屈服阶段,出现裂缝,整个楼体的安全性降低,结构需要进行安全性的支护方可允许人员进出,如果恢复使用将需要进行大面积维修。

3、性能目标的实现措施

1小震目标

工程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通常采用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即利用软件将性能目标和实际的结构的参数联系起来,从而获得可以指导工程建设的具体结构参数。在计算中主要遵循的是高层建筑结构空间的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方法,利用三维建模的方式进行模拟分析,如表1所示,为具体的计算后的结构参数。计算完成后,将具体分析得出的参数与国家标准相比较,应保证所有的参数都符合国标,同时按照性能目标进行分析和衡量,保证其满足具体的设定目标,同时在具体的模型仿真对比中,估算其经济指标,使之满足业主的经济效益。表格中各种参数都达到比超过出了国标的要求。

2)中等地震的目标实现

结合前面的设计参数,对中等地震中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细化,并在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对某些参数进行修正,使之到达设计的目标。根据目标要求,中震情况下,地震对结构件的影响使之超过了弹性变形范围,结构的损坏将出现硬性的结构损伤,但是其范围是可以修复,此时的重点就是通过结构的合理设计保护重点结构的安全,即舍弃某些结构件的完整,而保护主体框梁的安全。在此设计的思路上对整个设计的参数进行细部调整。如:设定中等烈度高出普通等级1.55°;在进行不屈服设定的时候将结构件的水平影响系数调整到中等强度的0.23;改变整个结构组合的内力情况;对材料强度的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达到结构强度的标准;对抗震承载力系数进行调整等,通过这些措施结构的初步设定参数得到必要的调整,使的满足小震目标的某些参数提升达到中等地震的设防目标。

3)大震情况的目标实现

在设计中,与中震目标实现相似,在利用软件进行分析和比对的时候,将其设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模拟在罕见的高烈度地震的影响下结构所产生的应力改变和相互作用,实际上就是将结构所产生的水平和竖向位移设定为最大,并以此对结构参数进行调整,使之达到:结构不出现扭转的效果;第一批塑性铰出现在某些楼层的梁上;在水平应力的作用下底部的剪力墙再进入塑性变形,以此保证剪力墙为建筑的“脆弱”部位,消除地震的某些应力效应,而保证框架结构的安全,使之始终不能达到塑性阶段。这样将就可以是结构在大震中只出现剪力墙的损坏,而保证主体框架的安全,最终达到大震下的性能目标。

四、构造设计的措施

还以前面的工程项目为例,在结构设计中按照参数要求,结构中采用的水泥等级为60号,在初级抗震的轴压比要求下,剪跨比在1.5就可以满足性能要求,但是这样就出现了剪跨比小于2的情况,因此在结构设计中应当对此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中等地震的要求,具体措施有:调整轴压比,在规范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计算进行逐级调整,使之达到保证柱体延性的需求;在经济性能允许的范围内,增加主体的箍筋密度,增加的密度应控制在整体成本和重量的合理范围内,这样可提高钢筋对混凝土的约束能力,保证其在地震的作用下纵向钢筋的抗应力能力,满足强剪弱弯的思路;控制柱体中纵向配筋的比例,项目中设定的纵向配筋的比率小于1.2%。另外,项目还采用了对边柱、角柱、剪力墙端柱等柱体总面积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即在原有的标准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增加,以此满足地震设防的需求,同时在设计中始终遵循将剪力墙作为抗震的易损结构,保证其具有延性和消能能力。

所以该项目中对剪力墙的设计采取了一些控制措施,如:剪力墙加强范围进行了适当的扩大,向下和向上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在地下一和地上一层的范围内进行了剪力墙的增强,主要是增加了约束构件,控制其形变范围。边缘约束构件设计使得箍筋范围符合国标要求,并增加了纵筋的配筋率,同时对剪力墙的控制达到其剪应力标准,并控制连梁的跨度高度比在2-5之间,连梁箍筋的间距也满足100mm的范围。工程中对筒体的剪力墙也进行了必要的参数调整,在筒体的边角位置设计了约束构件,构件的长度为剪力墙的25%,在强化区域采用箍筋和型钢进行加固处理。

地震防控措施例10

1.概述

在人类历史中,伴随人类社会的,不仅仅只有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有各种各样的灾难。这些灾难为人类历史留下的是一页页触目惊心的篇章。从这种意义上讲,防灾减灾是人类成长过程付出的代价。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提高,事故与灾害发生的概率与规模也随之增大。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给全球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灾害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剧,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各种灾难一次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唤起世人对它的重视,防灾减灾是人类社会防灾的永恒的主题。加强防灾减灾研究和防灾减灾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是21世纪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1.1基本概念

灾害:是指自然发生的或人为造成的,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危害性后果的事件与现象。

防灾:是指尽量防止灾害的发生以及防止区域内发生的灾害对人和人类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但这不仅指防御或防止灾害的发生,实际上还包括对灾害的监视、预报、防护、抗御、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等。

减灾:减灾包括两重意义,一是指采取措施减少灾后发生的次数和频率,二是指要减少和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正常生活和各项产业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1.2防灾减灾基本原则

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灾害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如下。

尽可能预防――运用技术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控制损失――加强新技术开发应用,提高承灾能力。

控制诱因――使用高技术性能材料,提高监控调控技术水平。

消除隐患――改善技术环境,提高防灾意识。

应急反应――提高装备水平和救灾能力。

2.灾害的类型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要产生各种各样的灾害。联合国公布了20世纪全球十项最具危害性的战争外灾难,分别是:地震灾害、风灾、水灾、火灾、火山喷发、海洋灾难、生物灾难、地质灾难、交通灾难、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的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防灾方法。

(1)按灾害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

在我国发生的重要的自然灾害,考虑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归纳为七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灾种。

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海洋灾害:包括暴风潮、海啸、潮灾、海浪、海冰、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

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冰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地震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砂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诸方面。

生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流行性传染病等。

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2)按自然灾害形成原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不仅受着地球自身运动和变化的影响,而且也直接受太阳和其他天体的作用和影响。实际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地取之于自然又受制于自然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但是,自然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太阳队地球辐射能的变化,地球运动状态的改变,地球各圈层物质的运动和变异已经人类和生物的活动等因素,时常能破坏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3.防灾减灾对策

现代科学观点人为各种灾害就个别而言有其偶然性和地区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先进技术,在满足各类建筑物(构筑物)使用功能的同时,提高其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

3.1 防灾减灾基本原理

灾害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条件,即灾害源、灾害载体和承(受)灾体,因此,要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损失,就必须改善这三个条件,其主要措施是:消除灾害源或者降低灾害源的强度;改变灾害载体的能量和流通渠道;对受灾体采取预防和保护性措施。

3.2 防灾减灾的总目标

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建设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制约。

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灾灾情的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3.3 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鉴于目前的灾害形式,要有效地防灾减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灾害监测,包括灾害前兆监测,灾害发展趋势监测等。随时监测各种灾害,特别是洪水、干旱、地震等重大灾害发展情况。这些措施的减灾效果是很显著的。

灾害预报。对潜在灾害,包括发生时间、范围、规模等进行预测,为有效防灾做准备。这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减灾措施。

防灾,即对自然灾害采取避防性措施,这是代价最小的且成效显著的减灾措施。

抗灾,指对灾害所采取的工程性措施。

救灾,这是灾情已经开始或遭灾之后最紧迫的减灾措施。当重大灾害发生时,快速准确提供灾情信息,是紧急救援所必须掌握的资料。必须制定有效地救灾预案并常备不懈,方能取得明显的减灾效果。

灾后重建,准确的灾情评估是灾后重建最主要的依据之一,而灾区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恢复,也是主要的减灾措施。

参考文献:

地震防控措施例1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损失,大批部队迅速赶往灾区进行抗震救灾工作。为确保灾区军民的身体健康,防止大灾之后疫情的发生,我院17支医疗队共191人分7批次于地震当日陆续出发,以最快速度奔赴灾情最严重的汶川、北川、平武、青川及安县等地,收到显著效果。

1灾区基本情况

①灾害程度:本次地震震中位于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的汶川县,受到严重影响的地区主要包括阿坝、绵阳、德阳、成都、广元及雅安等四川中部和北部地区,甘肃和陕西两省部分地区也受到较大影响。地震已造成6万9千多人死亡,近3万人失踪,37万多人受伤。地震发生后,超过8万多人受伤入院(重症伤员约3千多人),6千多人自重灾区转移到其他省份接受治疗。地震造成约500万座建筑物倒塌,2100多万建筑物被破坏,摧毁了超过2500万个家庭,紧急转移安置1500多万人,累计受灾人数近5000万人。②卫生学问题:四川是我国人口大省,本次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牲畜死亡,灾区基础卫生设施和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和影响。灾区公路、铁路严重破坏;重灾区供水、供电系统几乎瘫痪;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系统遭到重创,许多医院、诊所和公共卫生设施受到严重损毁;灾区的日常饮用水与生活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及传染病疫情防控等面临严峻挑战。救灾人员因出发急促,防寒保暖设施不全,后勤供应也存在严重困难,这些都极大地威胁着灾区军民的身体健康。

2主要防疫措施

①制定及下发卫生防疫工作要点,大力宣传灾后防疫措施。医疗队在到达灾区后,卫生防疫组成员根据灾区的实际情况迅速对各灾区的卫生防疫状况进行评估并及时报告医院,同时通过有线广播、电台及流动宣传车等各种能利用的宣传手段向受灾群众及救灾部队官兵宣传灾后防疫措施;医院根据各医疗队卫生防疫组的评估及时调配或增加卫生防疫人员、药品及器材等,同时将灾后各种防疫措施印制成宣传册及时下发到受灾群众及救灾部队官兵手中;在救灾进行到中期时,我们发现救灾部队官兵锈钉刺伤、擦伤、上呼吸道感染者明显增多,又及时给部队官兵注射百白破及流感疫苗,控制了一些致病因素及疾病的发生。②狠抓环境卫生治理,及时掩埋死亡的灾民及动物。③加强水质检测及食品卫生管理,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本次特大地震导致水塔倒塌、管道断裂,重灾区供水系统几乎完全瘫痪,我院医疗队到达了本次地震的所有重灾区,经过对地表的渠水、河水及池塘水进行现场检测显示存在明显污染,因此要求灾民及救援人员不能饮用,为了确保安全,我们对部分检测合格的井水和运往灾区的饮用水进行了加氯消毒,对瓶装饮用水亦进行了抽样检测;对运输到灾区的食品,我们严格检查其来源、质量、包装及生产日期,合格食品尽快下发到灾民手中;救灾部队的食品全靠自我保障,要求部队严格把握好食品的采购、运输、储存及加工,尽量缩短食品的供应周期,以确保食品新鲜和不变质,坚持生熟食品分开操作、餐饮具消毒及尽量不食用凉拌食品,对可疑食品废弃不用。④注重四害密度观察,防止昆虫孳生蔓延。控制四害密度是灾区防范疾病的经典措施,经对灾区鼠密度的调查,尚未达到危害的程度,但蚊蝇孳生明显增多,因此我们要求部队及灾民消除蚊蝇孳生地,适时进行大范围灭鼠并配备足够的灭蚊蝇药物及器材。⑤加强疾病的监测分析,防止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对灾区医疗队卫生防疫组治疗的疾病构成进行进行详细分析,逐步完善防疫措施,并拟定多种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为可能发生的突发疫情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