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9 09:32:30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例1

风险理论把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如火灾、地震等。其后果只有两种可能,即有损失或无损失。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其后果有三种可能:盈利、损失、不盈不亏,如股票投资、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投机风险因有利可图而具有程度不同的吸引力,使人们为求得利益而甘冒风险。

1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创新主体希望通过成功的技术创新获取期望的利益。但是技术创新系统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创新活动最终有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创新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二是创新失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无法回收前期投入的资金;三是技术创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仅使投入与收益基本持平。所以在风险类型上,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种动态风险,有其复杂性。即由技术创新系统的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变动,如经济、社会、技术、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变动,研究开发、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均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而所谓的静态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非常变动或人类行为的错误导致损失发生的风险,如地震、火灾等。

3技术创新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活动。通过对技术创新系统的组织管理,尤其是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和发展,使受控的技术创新活动向预期目标发展。

4技术创新风险导致的失败结果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例如,电视机、电子表在美国公司经历失败之后,却在日本企业手中经过完善和市场开拓,最终获得了成功。事实上,影响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有一些是可以控制的。在改变某些可控因素之后,能够改变原来失败的结果。

5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风险。虽然技术创新风险不可能完全灭除,但总的来说,技术创新管理比较完善的创新主体,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某些风险因素,其技术创新成功的可能性相对就会高一些。因此,要取得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在完善技术创新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杜拉克说过:许许多多成功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有‘冒险癖’。……,他们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确定有什么风险并把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系统地分析创新机会的来源,然后准确地找出机会在哪里并加以利用,他们不是专注风险,而是专注机会。”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个理性过程中的风险

在技术创新这一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许多可变因素以及事先难以估测的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技术创新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技术创新过程是创新主体理主导的过程,并不是人们所想象或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强的随机过程。因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其中每个阶段都包含有分析、评价、决策和实施等符合逻辑的理。创新设想调研开发中试生产市场销售技术创新过程的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矩阵〔3〕表明,在技术创新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可能存在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决策风险、政策风险,或者说不同特征的风险,如技术、市场、管理、决策等风险,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分布,其发生变化的规律存在显著的差别。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矩阵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生产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创新设想调研评估研究开发中间试验批量生产市场销售创新主体需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事前、事中分析。一方面可以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使风险处于受监测状态,防范风险,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如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对创新设想进行评估,切实按照目标顾客的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开发新产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使技术创新活动实现其目标。事实上,技术创新综合能力不同的企业,他们所面临的创新风险有着明显的区别。创新综合能力强的企业,相对而言创新的成功率要高得多。一些技术创新调查项目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1,2〕。有的研究认为〔4〕:新产品失败率25年来保持稳定的原因,是对新产品管理能力的长期改进,要保持这种稳定,可能意味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理性的分析,始终致力于完善技术创新管理和风险管理,是防范和控制创新风险的基本措施。

3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步递减

美国布兹·阿伦和哈米尔顿咨询公司根据51家公司的经验,归纳出新产品设想衰退曲线〔5〕。从新产品的设想到产业化成功,平均每40项新产品设想约有14项能通过筛选进入经营效益分析;符合有利可图的条件,得以进入实体开发设计的只有12项;经试制试验成功的只有2项;最后能通过试销和上市而进入市场的只有1项。事实上,在衰减过程中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被逐步排除,或者说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过程的进展而逐步减少。衰减比率会因产品不同、技术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别。而越保守的公司,其衰减率越高。但衰减曲线的形状具有典型性。

这一衰减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获取经验的过程。在创新设想阶段,重点是要明确技术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在调研评估阶段,重点研究顾客是否存在这种需求,企业有无能力利用这一环境机会;在取得进展后,要尽量明确在可靠程度方面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但即使到研究开发的后期,甚至产品投放市场后,不确定因素还会存在,还是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新的风险。

一些资料表明,有些创新活动,对创新项目估计不足,有时甚至不存在技术可行性或市场接受能力;对研究开发费用、设备调整费用和批量生产费用估计不足,特别是常常低估后者,致使投资超过预算,甚至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而承受过大的风险。因此,在考虑创新项目的评价时,不仅要进行事前研究,而且还要进行事中研究,对各个阶段都要进行评价,即由一次性评估转变为多阶段的评估,有一次性决策转变为多阶段决策。

4技术创新的风险随创新过程的推进而具有积累性

国外的研究表明,应用研究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低于25%,开发研究阶段成功的可能性为25—50%,产业化或商品化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为50—70%,三个阶段的投资大体为1∶10∶100。上海对7个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查,其投资的比例为1∶103∶1055。1980年美国全国工业会议的调查结果,新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费用和时间的占用比例如表1所示〔5〕。显然产品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两个阶段。表2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和费用分布概念开发样品开发试销商品化合计时间(%)14402323100费用(%)10301644100(注:根据〔5〕整理。)

为准确描述风险的大小,我们设I为创新项目的投资费用,P为该创新项目失败的概率,V为风险变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V=I×P(1)技术创新项目从概念开发到市场实现要经历的阶段设为n个,则各阶段的风险Vi与该阶段的累积投资额I0i和失败概率Pi之间的关系为:Vi=I0i×Pii=1,2,…,n.(2)其中I0i=∑Ii,Ii为各阶段的投资额。显然,由于投资具有积累性,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尽管概念开发、方案分析阶段的淘汰率最高,但是由于该阶段投资费用和投资累积量较低,由(2)表示的风险Vi还是比较小的;而在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的投资比较高,累积投资量逐步扩大,其失败率虽然不像概念开发、方案分析阶段那么高,但由(2)式计算的风险V是很大的。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在创新过程的初始阶段淘汰率不高,不尽早放弃那些没有成功希望的设想方案,就会使一些不可能取得技术成功或市场成功的开发项目进入创新的后期阶段,将使风险沉淀和积累下来,最终导致风险的增加或进一步扩大,甚至导致企业的经营危机。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①进行多阶段评价;②谋划多种可行备选方案;③将风险的控制点尽可能设置在创新过程的初期阶段,尽早释放可能存在的风险;④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费用。

5充分利用信息是防范或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有效途径

新技术开发是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潜在着许多失败的风险。在制定风险决策时,情报的数量和质量致关重要。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准确,才能作出正确的、有把握的决策,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对减少;反之,承担的风险就会增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情报信息的搜集,不仅在技术开发阶段,在样品研制、商品化和进入市场等阶段,获取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相应的对策是:

1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

2加强市场研究。必须进行细致的市场研究,对用户需求有更好的理解,使R&D瞄准和满足这些需求。这在产品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企业不作细致的市场调研,仅作肤浅的分析,就盲目上马,往往一事无成。

3重视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有些企业希望高新技术成果能够立刻实现规模生产、创收见效,未待技术完善,未进行小试和中试,就筹措巨资,投资上马。正是由于这种边完善技术、边建立生产线的侥幸心理,导致创新周期过长,成本过高,甚至项目失败的结局。因此识别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防范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4加强信息沟通。创新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沟通,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与同行的技术协作,与用户建立密切的联系,建立信息反馈渠道,改进新产品。

5加强市场营销。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是许多新产品失败的直接原因。对于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注重营销沟通,完善服务,听取用户的建议,完善新产品,是一些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1张华胜,官建成,高柏杨·北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障碍因素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

2胡树华,张浩,袁明鹏·91家企业新产品成败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2)

3吴涛·技术创新风险的分类研究及矩阵分析方法·科研管理·19993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例2

[分类号]F49

1 引 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特别是处于快速发展市场中的企业追求发展和成功的必要过程,已成为我国信息服务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其成功会给信息服务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不过,技术创新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点,使得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性。2004年Standish研究小组的调查数据表明,只有28%的IT研发项目是成功的,比以前预期的34%还要低。技术创新项目高失败率一直是困扰IT企业的问题。然而技术创新的高风险,并不必然决定技术创新结果的命运。技术创新的结果取决于对技术创新过程的有效管理,其中主要包括对风险的管理。

2 文献回顾与假设

2.1 文献回顾

创新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Alter、Davis等学者进行了开拓性的尝试,并设计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Zmud后来把这些风险因素分成四类:企业、环境、任务和人员;Lucas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技术、客户行为等因素。1982年Maidique对美国电子工业159种新产品开发进行调查研究后,总结出决定技术创新成功与失败的风险因素:市场知识的获取、计划的制定、开发中的组织与协调、是否重视市场营销、创新管理、产品的边际贡献、早期市场进入、新产品的技术及市场与企业现有产品的接近度。Redmond对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影响创新失败的原因分析得出,市场环境可以增加创新风险,但同时也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总的来看,目前对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评价指标各有侧重,不够全面;②指标存在重叠、交叉情况;③更为重要的是遍缺乏实证的研究方法,构建指标体系的方式主要是综合以往的研究结果,并结合个人的理解,而没有经过实证检验。

2.2 假设

高效的管理支持几乎是所有学者风险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Zahman和Duncan通过实验研究认为,对于同一技术创新项目,良好的组织管理与低效的组织管理相比,可提高10-30%的成功率,可缩短20-60%的开发周期,可降低额外成本8%左右。在此本文认为高效的管理支持是影响当前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之一,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1:技术创新管理风险是影响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风险。

技术创新离不开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相对来说,国外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更为完善和稳定,因此国外学者在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时,很少考虑到政策、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因素。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技术创新环境的制约因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体制造成的。现存体制所提供的社会监督机制、社会激励机制、社会评价机制等结构尚没有形成技术创新活动良好的制度环境。此外,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人民币汇率的调整等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所以国内学者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时,几乎都涉及到了政策、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对于我国信息服务企业的技术创新来说,同样也面临着不健全、不稳定的政策、经济环境。因此,本文也认为政策与经济风险将构成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风险。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2:政策环境是影响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风险。

H3:经济环境是影响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风险。

技术是企业生产活动中重要的投入要素之一,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过程中不能忽略它的决定性支撑作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技术源。技术创新从企业对新产品的构思开始,企业在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影响技术成功的因素,技术开发的不成功便决定了创新的失败。Parry分析了中国129家国营企业共258项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成败因素,认为有6个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其中2项直接与技术有关。可见技术因素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信息服务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如果创新项目的技术难度大、技术不成熟,无疑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损失,因此技术风险应当是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风险之一。在此提出如下假设:

H4:技术风险是影响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风险。

信息服务企业提供的是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或服务,因此在技术创新整个过程中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信息是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基本要求。Flynn对服务业项目进行了研究,认为创新的服务项目市场风险很大,大约有80%的新服务项目在市场上遭到失败,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难以适合顾客经常变化的需求,所以对服务产品的创新来说,识别研究潜在顾客的需求对提高成功率具有关键的作用。Karakaya在研究中选择79家医疗设备生产公司和88家食品公司,拟定了9个假设,进行新产品开发成败因素的检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新产品成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新设想的第一源泉应是买主”。我国信息服务企业原本就是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然而却普遍缺乏市场信息意识,对市场调查不够重视,也不愿意支付高昂的市场调研费用。这给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此构成了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在此提出如下假设:

H5:市场风险是影响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风险。

2.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基于以上假设及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从管理、技术、市场、政策及经济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指标体系。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量表见表1。

3 问卷设计与调研

3.1 问卷设计

为了能够深入对指标体系进行统计分析,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点测量法:1表示根本没有风险,5表示风险很高。问卷还对信息服务企业的基本资料如企业类型和性质、科研人员数量、年R&D费用、R&D资金来源、技术创新的方式、新产品销售额和利润等信息进行调查。初次问卷形成后,对北京市六家信息服务企业进行试调查,并根据反馈情况对问卷进行调整,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

3.2 样本选择

本次调研以北京、上海、广东、辽宁、湖北、河南、山东、山西8省市的信息服务企业为样本框。调查对象所在的华北、华东、华南、东北、华中等区域是我国信息服务企业发展较快、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因此样本企

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2007年11月-2008年3月,课题组成员分别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样本企业进行调查。调查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式从所在省市的信息服务企业列表中随机选择。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9份,去掉6份无效问卷,共有效回收83份问卷,其中北京、上海、广东、辽宁、湖北、河南、山东、山西的有效问卷份数分别为12、11、14、10、9、9、9、9,问卷的有效回收率总共为83.0%。问卷中的相关数据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4 数据检验

4.1 效度检验

效度即有效性,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越高,表示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出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真正特征。本文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极大旋转法的因子分析方法对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量表进行检验,得出KMO抽样适度测定值为0.739,Bartlett球形检验值是:Approx x2=1052,794,Sig,=0.000

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可归结为六个影响因子,如图1所示:

第六个因子的解释力很小,仅占3.973%,并且只含有一个变量,因此,本研究将第六个因子从数据中剔除掉。经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都在55%以上,说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所提取的因子最终能够反映出原来变量绝大部分信息,表明本问卷数据结构效度较高。

4.2 信度检验

信度即可靠性,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检验最常用的方法是cronbachα信度系数法。对五个因子进行cmnbach α信度系数法的信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可以看出,各因子信度的值都在0.7以上,表明问卷的一致性程度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4.3 假设检验

从表2可以发现:

・因子F1的变量有:研发资金短缺、研发成本超出预算、融资出现困难、研究人员流失、营销不力、合作研发关系终止、企业出现变动。原属于“技术风险”中的“产品质量不合格”风险指标被归因到F1中,整体上看这八个指标反映的都是企业管理出现异常,因此将F1命名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风险”。

・因子F2的变量有:政策法规出现变动、政策法规不健全、新产品政策不支持、国家宏观经济形式变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汇率变化。这六个指标原本属于政策环境风险和经济环境风险,因子分析将这两个风险进行了合并,反映的都是企业所面临的政策及经济环境发生变动给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在此将F2命名为“政策及经济环境风险”。

・因子F3的变量有:技术不成熟、技术不先进、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技术泄密、技术前景不好。这六个变量反映的是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时技术上面临的风险,在此将F3命名为“技术风险”。

・因子F4的变量有:竞争者的不当行为、出现替代品、出现竞争者。这三个指标原属于“市场风险”,因子分析将其分离出来,整体上综合反映的是信息服务企业竞争对手的突发行动所给企业技术创新造成的风险,在此将F4命名为“竞争对手风险”。

・因子F5的变量有:市场信息掌握不充分、顾客需求出现变动。这两个指标原属于“市场风险”,因子分析将这两个指标分离出来,反映信息服务企业对市场信息没有及时把握准确所造成的风险,因此将因子F5命名为“市场信息风险”。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风险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风险、政策及经济环境风险、技术风险、竞争对手风险、市场信息风险。本文所提出假设的验证结果如表4所示:

经过修正后的适合当前我国信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例3

图中过程表明企业自主创新首先需要对创新产品进行市场需求的研究,如果可行再对该技术进行自主研究与开发,如果研发成功那么再将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如果转化成功,那么将新产品进行市场试销,根据市场试销反应进一步改进技术产品,然后再将新产品正式上市,如果市场销售成功的话,那么自主创新就成功了。这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如果”,每一个如果的背后都隐含着风险,可见自主创新风险的各个环节都包含了风险因索。

二、自主创新风险因素界定

从自主创新的全过程来看,决定企业创新成败的因素主要包括六个主要因素,即技术因素、市场因素、资金因素、管理因素、生产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这六个主要风险因素并非自主创新风险特有的因素。但却是自主创新风险本质的因素,与其他技术创新方式相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下对这六大风险因素进行剖析。

三、自主创新风险因素剖析

(一)技术风险的特征及其构成分析

从企业自主创新的角度考虑,技术风险主要有三种:技术开发风险、技术成果转化风险和技术替代风险。

1.技术开发风险是指技术研发上成功的不确定性。技术是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创新的核心依托,技术的研发大多处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具有明显的超前性,难以预料的未知因素很多,且无明显的规律性,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进行高新技术产品创新活动,技术可行性论证及其风险分析与对策是至关重要的前提工作。

2.技术成果的转化风险是指新技术的研发无法商品化而导致自主创新失败的风险。新技术在诞生之初都是不完善的,对于在现有技术知识条件下,能否很快使其完善起来.开发者和技术创新的企业家都没有把握。因此,新技术的发展前景是不确定的,创新企业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成功的技术开发活动能够使企业掌握一部分先进成果,但技术商品化过程却还须通过产品开发来实现。它必须在平衡状态下将不同的技术结合在一起,特别要消除某些薄弱环节对技术整体水平的限制,以便使关键技术的优势能够真正转移到待开发的产品中。

3.技术的替代风险是指当自主创新完成的时候,一项更好的技术出现了,该项创新已过时,从而失去价值导致自主创新失败的风险。技术替代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局部替代,即构成替代关系的技术之间具有一些相同的功能,又有各自的特长,它们的适用范围部分地重合在一起;另一种是旧技术整体上被取代,其过程不可逆转。无论哪种情况,技术替代都会改变产业的竞争态势,企业管理者如果能够及早发现替代技术,就有可能把这种风险转化为实现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二)市场风险的特征及其构成分析

从自主创新的角度出发,企业的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新产品及其定价能否被市场接受、新产品是否会在短时间内被替代以及新产品能否成功地在市场上进行销售。所以,可将自主创新的市场风险分为产品风险、定价风险、市场替代风险和销售风险。

1.产品风险:是指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不适销对路时的状态。产品风险又包括:一是产品设计风险,指产品设计过时或者过于超前,不适应市场的需要;二是产品功能质量风险,指产品功能质量不足,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三是产品市场定位风险,指产品的特色等与市场要求不相符合。自主创新产品是全新的玩意儿,它的市场也是潜在的。越是高技术的新产品,用户接受起来就越谨慎小心。对一项新的技术产品.企业很难确定市场接受它的时间,很难确定产品上市的适当时间。

2.定价风险:是指企业为产品所制订的价格不当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或用户利益受损,或企业利润受损的状态。产品的定价风险包括:低价风险。产品定低价。一方面会使消费者怀疑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使企业营销活动中价格降低的空间缩小,销售难度增加;高价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高价招致市场竞争程度白热化,从而导致高价目标失效;二是高价为产品营销制造了困难,因为低收入者会因商品价高而望而却步;三是订高价也容易使顾客利益受损,尤其是对前期消费者的积极性伤害较大。

3.新产品的市场替代风险:是指企业自主创新的产品刚投放市场就被更完善的同类产品所取代的风险。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时候,另外也有企业正在进行类似的产品创新而且技术更高明或者产品更完美,使得企业还来不及赚回成本,产品就被市场所淘汰了。另一种情况是新产品研发成功后,产品所属的行业整个都已被市场淘汰了,此时产品的性能再好也已经无济于事了。相比较而言,第一种情况存在着更大的风险,因为企业的自主研发过程是绝对保密的,企业很难了解到竞争对手的研况。而第二种情况可经过市场研究、分析.尽量避免发生风险,当然,风险本身不可能是完全可控的,只是相对来说小一点而已。

4.销售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开展销售活动过程中,由于促销行为不当或干扰销售活动的不利因素的出现,而导致企业促销活动受阻、受损甚至失败的状态。销售风险有:广告风险。企业进行广告促销必须向广告公司支付一定的费用。企业所支付的这些费用具有特殊性,即费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可衡量性。虽然大量的事实证明广告能促进销售,但这仅是事后的证明,能否促销及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销售,事前并不能估计;人员推销风险。包括推销人员知识、技巧、责任心等方面的不完备而呈现的各种状态。人员推销虽然是一种传统有效的促销方式,如使用不当,同样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营销推广风险。是企业为在短期内招徕顾客、刺激购买而采取的一种促销措施。企业营销推广的内容、方式及时间若选择不当,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新产品销售是自主创新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只有产品能成功销售,才能说明自主创新是成功的。一般看来,一贯具有良好销售业绩的企业的新产品销售风险会比较小,反之,如果企业本身销售水平一贯就不行,那么就会产生比较大的新产品销售风险。

(三)管理风险的特征及其构成分析

我国科技型企业创新管理能力尚十分薄弱,有人叹息,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太过于短暂。国外相关统计数字表明:美国企业的寿命是50年,日本企业是13年,中国企业则只有5年。归纳起来,企业自主创新面临三个主要的管理风险,即决策风险、组织风险和战略风险。

1.决策风险是指企业决策者可能因为决策失误而造成自主

创新失败所带来的风险,这是企业战略层次的风险。自主创新是关系全局的活动,决策者如缺乏长远的眼光和全局性观点,有可能进行错误的技术创新决策。而自主创新的整个过程包含了许多关键性的决策,从项目的选择到产品的设计、市场定位都离不开正确的决策,而且自主创新过程中,还常常会出现因市场的变化而需要改变创新方向甚至中止创新项目等需求,这都需要正确的决策,如果发生了选择错误的战略类型,或创新项目与战略定位不相符,或战略时机把握不准,面临潜在机会但退出市场等错误决策的情况,那么整个企业自主创新就面临着很大的失败风险。所以说,决策风险是战略层次的风险,它具有全局性,因而无论足危险还是机会,其结果都会使损失或利润得到放大。

2.组织风险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可能不适合创新所导致自主创新失败的风险。不适合的组织结构可能使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组合不够恰当,从而使创新活动无法顺利进行,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过程充满风险。

3.战略风险是指由于自主创新的全过程通常都历时较长,中间各方面的变数也较多,这就要求企业能用战略眼光去分析研究自主创新行为,如果企业没有较强的战略管理能力的话,那么创新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四)资金风险简析

资金风险是指因资金不能适时供应而导致创新失败的可能性。资金往往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资金的缺少会使企业发展速度减慢甚至破产。企业经营离不开资金,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更加需要足够的资金。对于自主创新的企业,资金的高投入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给其融资的渠道、成本和运用均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它突出地表现在企业R&D及未来的销售活动中,如图所示,企业的R&D与产品的生命周期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位差。其中I为现金流入阶段,Ⅱ为现金流出阶段。若R&D周期过长或销售状况不佳导致投资收益不能弥补支出,则企业就会陷入极大的被动。自主创新的资金风险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资金控制能力。

(五)生产风险简析

企业自主创新的生产风险是指在自主创新产品研发设计成功之后投入生产之时,由于生产系统中的有关因素及其变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创新失败的可能性,如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生产周期过长、工艺不合理、设备和仪器损坏、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可靠性差、生产供应系统无法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等。创新需要的制造能力指把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可批量生产的产品能力。生产风险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企业装备的先进性和设备新度,二是公认的技术等级、适应性和质量。

(六)环境风险剖析

自主创新的环境风险主要分为宏观因素风险和地方政策风险两方面:

1.宏观因素风险

宏观因素风险主要是指国家各种政策和环境的变化而给企业自主创新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法律、法规有可能变化.自然灾害的发生等因素导致企业自主创新失败的风险。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例4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6014104

作者简介:王 锋(1976-),男,湖南桑植人,吉首大学学生工作部政工师。

一、创业风险的提出

美国着名创业学专家Timmons在其提出的Timmons创业模型中认为,创业过程就是创业机会、资源、团队之间高度配置适当的动态平衡过程。但随着时空的变迁、机会模糊、市场不确定性、资本市场风险及外在环境等因素的冲击,这三个要素也会因为相对地位的变化而产生失衡的现象。这种失衡现象称为创业风险。对于风险的理解,一般有两个角度,一是强调了风险表现为结果的不确定性,一是强调为损失的不确定性。前者属于广义上的风险,说明未来利润多寡的不确定性,可能是获利(正利润)、损失(负利润)或者无损失也无获利(零利润);后者属于狭义上的风险,只能表现为损失,没有获利的可能性。风险的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如果采取适当的防范策略使破坏或损失的概率不会出现,或者说在智慧认知和理性判断的基础上,继而采取及时而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风险可能带来机会,由此进一步延伸的意义,不仅仅是规避了风险,可能还会带来比例不等的收益,有时风险越大,回报越高、机会越大。因此如何判断风险、选择风险、规避风险继而运用风险,在风险中寻求机会创造收益,意义将更加深远而重大。鉴于此,大学生创业风险是指在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过程中,因创业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创业机会的复杂性,创业企业的多样性,大学生创业者及其创业团队的能力不足,以及创业投资者实力有限等因素而导致创业结果的不确定性。

二、创业风险的识别及方法

既然创业风险是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那么直面风险并化解之,是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风险识别是应对一切风险的基础,只有识别了风险才可能有化解的机会。同时风险也是一种机会,应该开拓、提高它积极的作用。(一) 树立正确的创业风险意识

创业风险识别是大学生创业者依据企业活动,对创业企业面临的现实以及潜在风险运用各种方法加以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大学生创业者都必须掌握风险识别的能力,并不断提高这种能力。作为大学生创业者,应该正确树立识别企业风险的基本理念,具备以下意识(1)未雨绸缪的观念。创业风险需要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创业活动的迹象、信息归类,认知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不仅要识别风险所面临的性质及可能的后果,更重要的是(也是最困难的)是识别创业过程中各种潜在的风险,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2)有备无患的意识。创业风险的出现是正常的,带来一些损失也是正常的,既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骄兵轻敌。关键的问题是要密切监视风险,减少损失,化解不利,甚至转化为盈利的机会。(3)实事求是的精神。虽然风险识别是一个主观过程,但是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风险识别十分复杂而细致,应按照一定的程序、标准、方法科学有序系统地分析各种现象,对企业的面临的风险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4)持之以恒的思想。由于创业风险伴随着整个创业过程,同时风险具有可变性和相关性的特点,所以大学生创业者必须要有“持久战”的准备。风险的识别工作应该是连续地、系统地进行,并成为企业一项持续性、制度化的工作。发现和识别风险,是为了防范和控制风险。如果大学生创业者在企业未发生损失之前就能够识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那么这个风险是可能被管理的,因此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点。

(二) 创业风险的类型

按照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划分,创业风险一般可分为主观创业风险和客观创业风险。按照创业风险的内容划分,创业风险可分为技术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生产风险、管理风险和其他风险等。(1)技术风险是指大学生创业者经常以其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生产等方式创立科技创新性企业,技术含量高、投资风险大。因为技术成功、技术前景、产品生产、技术效果及技术寿命等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使得技术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丧失优越性乃至被淘汰,引发投资贬值或投资失败。(2)政策风险是指生产产品或生产技术不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环保政策、能源政策、科技政策等等,或因为海关限制,无法获得产品、生产设备、辅助材料、技术方法的进口许可等等。(3)市场风险是指市场情况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损失。主要表现为市场接受能力、市场接受时间、产品扩散速度和竞争能力的不确定性。生产新产品的企业在创业初期往往缺少资金和强大的销售系统,能否在短时间内占领市场都有待于时间的考验,大学生创业者在短时间内很难准确估计市场能否接受及接受的数量。(4)生产风险是指主要表现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为生产工艺的不合理或现有工艺落后导致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原材料供应短缺、生产周期过长或生产成本过高;产品检测手段落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等。(5)管理风险是指因创业企业管理不善产生的风险。大学生因为管理企业经验的缺乏而导致的管理制度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营销管理风险等等。当创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以后,对企业管理的需要就日渐凸显,管理不善会导致内部消耗巨大、重要员工流失、产品销售不畅等一系列风险事件的发生。6.其他风险主要指创建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具有良好前景的项目、足够的资金、优秀的管理等不可或缺的条件。企业作为组织本身是在宏观的外部环境中活动的,宏观环境中的自然地理因素、人口构成流动因素、技术革新因素、政治与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导致既可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机会,也会对企业造成潜在或直接的威胁。创业风险种类繁多,贯穿并交织于整个创业过程,但是这些风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识别风险和应付风险的过程,风险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创业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创业所依赖的影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它们不断变化、发展甚至变得难以预料,造成创业风险的不确定性;创业有着成功或失败的两种可能性,创业风险具有盈利或亏损的双重性;随着影响创业因素的变化,创业风险的大小、性质和程度也会发生变化;另外创业风险与大学生创业者的行为紧密相连,同一风险采取不同的策略,将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三)创业风险评估技术

大学生创业者要系统、科学、全面和准确地对企业的总体风险,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必须根据不同性质与条件,按照一定的途径,运用一定的方法,或者借助一定的工具来实施。比较重要的风险识别评估的技术包括:SWOT分析法、ATA事故树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AHP层析分析法等。

1.SWOT分析法。SWOT方法指列出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将这些风险与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联系起来考察,以发现各种潜在的危险。风险涉及创业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实物、金融、无形资产等,尽可能列出创业企业需要的其他设施、条件,以及企业的宏观环境(自然、社会、政治、法律和经济等)和微观环境(投资者、消费者、供应商、政府部门和竞争者等)。通过对上述因素的分析,明确企业面临的机会及威胁,发现企业的优势与劣势,采取相应对策。

2. ATA事故树分析法。ATA事故树方法,指利用逻辑关系、因果关系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等,运用逻辑推理,对创业中涉及的主要风险事件,按时间顺序和事件的成功或失败因素组合在一起,确定系统最后的状态,发现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条件。本方法有利于对各种系统性危险进行识别和评价,了解创业过程中风险的动态变化。

3.模糊综合评价法。由于有创业过程中随机事件的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和企业本身状态的不模糊性。在这种认知不确定的状态下,基于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再分别确定个因素的权重和隶属度向量,获得模糊评判矩阵,最后进行归一化的模糊运算并得到模糊评价的综合结果。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及非确定性情境下企业风险识别及评价问题。

4.AHP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按企业风险的性质和企业的总目标将此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分为最低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并构建多层次的分析模型。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信息不足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在运用上述评估技术时首先要通过调查、问讯、现场考察等途径获得;其次,需要敏锐的观察和科学的分析对各类数据及现象作出处理。根据对于信息的分析结果,确定风险或潜在风险的范围。根据量化结果,运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假设、模拟等方法,进行风险影响检验评估,预计可能发生的后果,最后提出方案选择及确定处理风险的方法和行动方案避免损失时间、精力和资源。

三、创业各阶段风险与防范策略

风险贯穿于整个创业过程,各个阶段的创业风险既有共同的特征,也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创业风险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所以应对和化解风险的方法和手段也不尽相同。笔者根据不同创业阶段所面临的风险,针对性的提出了风险识别与评估分析方法,并从大学生创业促进体系的主体层面如大学生创业者自身、高校、政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

(一) 创业准备阶段的风险与防范

创业准备是指在打算创业到创业初期的这个阶段。这一阶段所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方面。本阶段损失的风险达到60%以上。例如产品如何从构想、概念或初始形态发展成产品;企业人员较少,只有创业者或少数几个技术人员,没有或没有胜任的管理人员;未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大学生创业还未充分理解政府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及要求等等。在实施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时,企业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AHP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从大学生创业者个体层面上主要是增强学生个体的创业风险识别能力、创业兴趣激发等。根据ScottA.Shane的观点,信息在创业者机会风险识别中起了核心作用,大学生创业者需要拥有从新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和识别有价值想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适当的思维方式等等;从高校层面来看,高校在创业准备阶段可通过创业课程、创业竞赛等教学训练活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促使更多的学生掌握创业技能。如吉首大学把“职业价值观自测量表”和“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量表”引入课堂,进一步帮助学生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从而使学生科学地作出职业规划。为使讲授内容在更大范围推广,讲师团成员将教案进行整理编撰成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特色教材《大学生学习与谋职指南》,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教育。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奖励、允许休学创业等办法鼓励学生创业;政府层面在这个阶段应加大指定创业机会、创业技能、创业激励方面的政策并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以使潜在的创业者大学生能得到创业所需的各种资源。

(二) 创业初级阶段的风险与防范

在创业初级阶段,大学生创业者要把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创新或商机通过设立企业变成现实。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生产风险和管理风险等。企业开始制造生产少量产品,一方面是通过实验进一步试排除技术风险;另一方面要进入市场试销、接受市场的检验与信息反馈。开始生产时,因技术或规模的原因,生产成本往往较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短期内无法迅速扩展市场至预期水平;加之一些预料之外的因素等;创业者无法有效管理、无法吸引优秀经理人等原因,损失的风险在50%左右。在实施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时,适宜采用SWOT分析法和ATA事故树分析法去评估创业初期所面临的风险与机遇。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对大学生创业者至关重要,创业者必须要快速获取并整合实际创办一家企业所需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高校可以通过创业沙龙、创业基金、创业联盟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建立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同时为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支持或贷款担保,利用高校科技园提供孵化服务等等,比如吉首大学在湖南省内高校中率先建立SIYB培训基地,开展了SIYB(创办你的企业)创业项目沙龙式培训。它包括“产生你的企业想法”(Generate Your Business Idea-GYB)、“创办你的企业”(Start Your Business-YB)、“改善你的企业”(Improve Your Business-IYB)、“扩大你的企业”(Expand Your Business-EYB)四个部分,完全模拟创业实际过程演绎并合理设计案例,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政府方面在这个阶段首先要为新创企业在登记注册、信息服务、劳动用工、社会保障、税收政策、企业融资等方面提供法律保障。如2003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是我国制定的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部专门法律。

(三) 创业成长阶段的风险与防范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例5

编:

成思危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常务副主编:

陈工孟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院长

副主编:

张景安科学技术部秘书长

刘应力深圳市副市长

何国杰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理事长

靳海涛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曼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谈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

常务编委会委员(按姓氏音序排序):

蔡新颖曹凤岐崔毅高建郭励弘

何佳胡援东黄天来靳海涛李娟

林良镱刘向东刘宇环罗国锋马小虎

马晓河逄锦聚邱剑新单祥双施建军

宋德正王守仁王一军徐良平袁继东

袁卫张陆洋张育军朱冬元Martin Haemmig

编辑委员会委员(按姓氏音序排序):

陈明邓琛琛黄一格黄忆雯寇祥河

李智慧刘慧柳敏毛诗莉秦旭

王创王琦鲜于均杨玲杨逸君

叶志强张飞郑强郑圆员

总目录

特载篇

第一章风险投资及相关重要观点粹

一、在2007世界经济论坛首届夏季达沃斯年会上的讲话......................................温家宝

二、构建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环境.........................................................................成思危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蒋正华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马凯

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尚福林

六、狠抓落实协力攻坚努力实现科技工作的新突破.........................................徐冠华

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动高新企业发展...................................................田力普

八、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提升企业价值..................................................................吴晓灵

九、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范福春

十、产业投资基金与中国的收购兼并现状...........................................................高西庆

十一、努力做优做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李伟

十二、股权投资与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解读...................................................朱少平

十三、《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回顾与展望............................................................李命志

十四、外资并购新规和我国“十一五规划”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胡景岩

十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吕 政

十六、中国要尽快建立创业板市场........................................................................陈工孟

十七、PE与资本市场——矛和盾的关系.............................................................胡祖六

十八、中国风险投资业近些年的创新、探索...........................................张陆洋 肖建

十九、PE投资的重大商机.......................................... ...........................................熊焰

二十、全球与区域的私募基金:对中国的展望....................................................徐大麟

二十一、民营资本在集群式走出去中的价值........................................................唐豪

二十二、基金产品的评价与选择............................................................................王群航

二十三、国际市场私募证券基金结合的融资方式...............................................吴克忠

二十四、并购交易的资产和企业价值的评估........................................................吴勇为

二十五、并购与国企改制........................................................................................陈尚礼

二十六、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历史与最新发展...........................................卢雄鹰

二十七、私募基金完全合法但尚需规范...............................................................刘震

第二章政策法律法规综述

一、2007年国家法律政策环境分析

(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为风险投资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新《合伙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促使有限合伙制解禁

(三)税收激励政策为风险投资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科技创业金融体系的建设为风险投资业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二、重点法律政策评述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二)《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三、政府的相关政策导向

(一)批准券商直接投资

(二)创业板市场即将推出

四、地方政策法规综述

(一)政府与风险投资机构共担风险,为投资机构解决后顾之忧

(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法规保驾护航

(三)推动科技园区发展,为高新科技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提倡科技自主创新,提升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

(五)鼓励技术改造和创新,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六)鼓励企业上市,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保障

(七)推进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为风险投资提供完善的金融环境

发展篇

第一章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况

第一节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回顾

第二节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特征

第三节2007年中国风险企业首次公开上市(IPO)简析

一、IPO总量分析

二、IPO市场分布

三、IPO企业的行业分布

第四节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展望

一、宏观经济状况良性运行支撑风险投资在中国大发展

二、创业板即将推出催生风险投资机会

三、VC退出转向国内A股市场是大势所趋

四、人民币基金快速发展尚有限制

第二章中国内地热点区域风险投资发展报告

第一节环渤海地区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一、环渤海地区风险投资现状

二、环渤海地区重点城市——北京地区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一)北京地区风险投资环境

(二)北京地区风险投资现状及特点

(三)奥运对北京地区风险投资发展的影响

(四)北京地区重点区域——中关村风险投资业发展概况

三、环渤海地区重点城市——天津风险投资业发展概况

(一)天津地区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二)天津地区重点区域——滨海新区投融资情况

第二节长三角地区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一、长三角地区风险投资现状

二、长三角地区重点城市——上海风险投资概况

(一)上海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二)上海投资环境与政策

(三)浦东新区发展概况

三、江苏省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四、浙江省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第三节珠三角(广东省)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一、广东省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一)广东省风险投资业发展现状

(二)广东省风险投资业发展环境

二、珠三角地区重点城市——深圳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一)深圳市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二)深圳市风险投资政策环境

第四节西部地区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一、西部地区风险投资现状

二、西部地区重点城市——成都风险投资概况

第五节中部地区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一、中部地区风险投资现状

二、中部地区风险投资环境

第三章中国私有权益投资发展报告

第一节私有权益投资的内涵和特点

一、私有权益投资的内涵

(一)私有权益投资的概念

(二)与私有权益投资相关的几个概念

(三)国内主要私有权益投资机构

二、私有权益投资的特征

第二节全球与亚太私有权益投资的发展

一、全球私有权益投资发展概况

(一)私有权益投资的起源

(二)全球私有权益投资现状

二、亚太地区私有权益投资发展概况

第三节中国私有权益投资的发展

一、中国私有权益投资发展概况

(一)中国私有权益投资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私有权益投资的发展动因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私有权益投资的发展特点

三、影响中国私有权益投资发展的政策和金融因素

四、中国未来私有权益投资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规则不统一

(二)PE的市场认可度还不高

(三)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

第四章中国台湾地区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第一节台湾地区风险投资发展历程

第二节台湾地区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一、投资规模

二、筹资规模

第三节台湾地区风险投资发展特征

一、筹资来源分布特点

(一)按区域类别划分

(二)按部门来源划分

二、行业分布特点

三、投资阶段分布特点

四、投资地区分布特点

五、风险投资盈利情况

第四节台湾地区IPO市场退出情况分析

第五节台湾地区风险投资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全球风险投资与私人股权投资发展概况

第一节全球风险投资业概况

2008年中国风险投资年鉴··

第二节北美风险投资业

一、北美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一)北美风险投资规模

(二)北美风险资本筹资规模

(三)北美风险投资的退出情况

二、北美重点地区——美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概况

(一)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二)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特征

三、北美重点地区——加拿大风险投资行业发展概况

(一)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二)风险投资发展特征

第三节欧洲风险投资业

一、欧洲风险投资业概况

(一)欧洲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历程

(二)欧洲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

二、欧洲重点地区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一)风险投资地区比较

(二)欧洲重点地区风险投资发展状况

第四节亚太地区风险投资业

一、亚太地区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二、亚太重点地区——以色列风险投资业

(一)发展概况

(二)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三)风险投资发展特征

三、亚太重点地区——印度私人股权投资与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一)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投资规模

(三)基金规模

(四)投资行业分布

(五)投资阶段分布

四、亚太重点地区——澳大利亚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一)发展现状

(二)投资规模

(三)筹资规模

(四)资本来源

(五)行业投资分布

(六)投资的地区分布

(七)IPO、M&A及收益情况

统计篇

第一章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查

一、调查内容

二、调查对象与范围

三、调查地区

四、调查内容释义

(一)投资行业分类

(二)投资阶段定义

五、调查方法和过程

六、00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查反馈问卷的样本公司

七、“00年中国风险投资机构调查”问卷样本

第二章风险投资机构基本情况

第一节调查机构情况

一、调查样本总量

(一)调查样本机构总数

(二)样本机构的地区分布

(三)样本机构的类型分布

二、注册资本规模

(一)注册资本总量

(二)规模分布

三、风险投资机构经营年限分布

四、组织模式分布

五、管理模式分布

第二节专业投资经理情况

一、调查专业投资经理总人数

二、规模分布

三、从业年限分布

四、专业背景

五、教育背景

六、国籍背景

第三章资本规模及分布特征

第一节风险资本规模及分布

一、风险资本总量

二、风险资本的分布特征

(一)中外风险资本总量分布

(二)风险资本的规模分布

(三)风险资本的地区分布

三、风险资本的来源分布

(一)风险资本来源分布概况

(二)风险资本来源细分结构分析

第二节2007年度新募集风险资本规模及分布

一、新募集风险资本总量

二、新募集风险资本的分布特征

(一)中外新募集风险资本总量分布

(二)新募集风险资本的规模分布

(三)新募集风险资本的地区分布

三、新募集风险资本的来源分布

(一)新募集风险资本来源中外分布

(二)新募集风险资本来源细分结构分析

第四章投资规模及投资特征

第一节投资规模概况

一、投资总量

(一)概况

(二)中外投资总量差异

二、投资强度

(一)概况

(二)中外投资强度差异

第二节投资特征

一、投资期望回报率分析

(一)概况

(二)中外风险投资机构对投资期望回报率的分布差异

二、投资阶段偏好分析

(一)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阶段偏好的总体情况

(二)风险投资机构对前期投资项目的偏好分布

(三)风险投资阶段对扩张期和后期投资项目的偏好分布

三、联合投资特征分析

(一)概况

(二)中外风险投资机构采用联合投资比例的分布差异

四、投资行业分析

(一)投资项目涉及行业数量分析

(二)对风险投资机构是否主要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查

五、分段投资

(一)采用分段投资的频率分析

(二)分段注资中,首次注资额的比例

第五章风险投资退出与绩效

第一节风险投资退出情况

一、退出总量

二、退出特征

三、IPO情况

(一)总量分析

(二)IPO企业的风险投资背景

(三)IPO市场分布

(四)IPO企业的行业分布

第二节风险投资累计绩效情况

第三节退出行为特征

一、退出周期分析

二、股权转让退出的周期分析

三、IPO之后退出时间分析

四、清盘退出的时间分析

第六章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总体境

第一节对2007年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及行业内重大事件的评价

一、对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的评价

(一)对整体发展状况的评价

(二)对2007年中国最具有投资价值的三个行业的看法

二、2007年影响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及重要性分析

第二节对风险投资发展的预测

一、008年整体发展情况预测

二、创业板的推出对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影响预测

三、中信证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对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对制约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的看法

研究篇

第一章2007年国际风险投资研究综述

第一节国际风险投资研究综述说明

一、分析框架

二、文献检索途径

第二节风险投资研究概述

一、风险投资研究总况

(一)研究的一般特征

(二)研究内容和领域分析

(三)期刊来源分析

二、经济学维度的风险投资研究

(一)风险投资系统环境对风险投资的影响

(二)风险投资对经济的作用

(三)风险投资的演化、国际比较和新兴国家风险投资

三、管理学维度的风险投资研究

(一)风险投资公司和创业企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风险投资过程

(三)风险投资战略与绩效

(四)风险投资契约和风险管理

(五)创业企业融资

(六)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的行为特征及相互关系

(七)风险投资家和创业家个体特征对投融资过程以及绩效的影响

(八)风险投资网络

第三节2007年国际风险投资研究重要文献介绍

一、经济学维度风险投资研究重要文献

二、管理学维度的风险投资研究重要文献

第四节2007年国际风险投资研究文献目录

第二章专题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一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解读

一、运用税收政策激励创业投资是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新出台税收政策所体现的五大精神

(一)税收优惠方式适应创业投资特点

(二)税收优惠环节适应我国现行税收体系国情

(三)税收优惠力度适中

(四)税收优惠条件体现鲜明的政策导向性

(五)税收优惠政策实施不影响创业投资企业可以自主投资各类未上市企业

三、需要市场予以理解的四个问题

(一)《税收政策通知》为何没有考虑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

(二)《税收政策通知》为何没有考虑对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给予同样的税收优惠

(三)如何考虑个人通过公司制创投基金间接从事创投的双重税负问题

(四)如何考虑对创投基金管理公司的税收优惠

研究报告二中国风险投资税收政策研究报告

一、VC运作机制概述

(一)风险投资运作机制

(二)VC机构的组织形式

二、税收政策支持风险投资的必要性

(一)风险投资是创新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二)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性、低流动性的特点

(三)运用税收政策激励风险投资是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三、国内外风险投资税收激励政策比较

(一)美国

(二)英国

(三)韩国

(四)加拿大

四、我国风险投资税收政策演变历程

五、风险投资各环节的所得税政策影响分析

(一)纳税环节之一:被投资企业

(二)纳税环节之二:VC机构

(三)纳税环节之三:VC机构的投资者

六、公司制与有限合伙制VC机构的所得税政策比较

(一)被投资企业的税负

(二)基金的税负

(三)基金投资者的税负

(四)综合分析

七、对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对VC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对基金投资者的税收优惠政策

研究报告三中小企业板三年半的回顾与展望

一、中小企业板在期许和质疑声中降生和壮大

二、中小企业板已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中小企业板成长和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深交所的基本使命

研究报告四VC支持的上市公司研究报告

——基于中小企业板的经验数据

一、中小企业板发展概况

(一)中小企业板发展历程

(二)中小企业板的市场状况

二、上市情况统计分析

(一)上市公司数

(二)募集资金

(三)发行市盈率

(四)发行费用

(五)企业行业分布

(六)企业地域分布比较

三、IPO前后的业绩情况统计分析

(一)财务状况比较

(二)财务比率比较

(三)成长性比较

(四)公司上市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四、上市后股票的市场表现

(一)上市首日股票表现

(二)上市一年内的股价表现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

研究报告五关于加快研究创新类证券公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问题的建议

一、直接投资业务是证券公司的传统业务领域

(一)直接投资业务的定义

(二)证券公司在直接投资业务中的作用

(三)在国外成熟市场上,直接投资业务一直是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域和重要利润来源

二、证券公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的必要性

(一)未来年我国直接投资业务的市场需求巨大

(二)直接投资使资本市场与高科技企业形成市场化联动机制,是实现自主创新国策的重要措施

(三)证券公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可以促使更多的优质公司在国内上市,减少优质企业资源向海外流失

(四)直接投资业务是证券公司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

三、证券公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的可行性

(一)证券公司曾经开展过直接投资业务,并取得了一定经验

(二)两法的修订为证券公司重新开展直接投资业务扫清了障碍

(三)清理整顿后,创新类证券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风险控制机制得到了很大改进

(四)创新类证券公司重新开展直接投资业务风险可控

四、证券公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的组织形式和资金来源

(一)组织形式

(二)资金来源

附件1:国际市场上证券公司从事直接投资业务的实践

附件2:2001年以前中金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的发展情况8

研究报告六浅析证券公司直投业务

一、证券公司直投业务释义

二、国内外证券公司直投业务发展状况

(一)国外证券公司直投业务

(二)国内证券公司直投业务

三、当前国内证券公司直投业务分析

(一)业务盈利模式

(二)项目来源分析

(三)资金来源分析

四、证券公司直投与PE投资的比较分析及其影响

(一)PE投资的分类

(二)证券公司直投的优劣势分析

(三)证券公司直投对国内PE的影响

五、证券公司直投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研究报告七从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

——论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实施条件与方式

一、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概念阐释

(一)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政策性

(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风险投资性

二、国际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实施条件与方式比较

(一)美国的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计划

(二)以色列的YOZMA计划

(三)澳大利亚的创新基金计划

三、我国实施政策性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条件变迁

(一)小企业的不断创新及对风险资本需求的规模扩大

(二)经济发展规模扩大及环境改善增强了风险资本供给能力

(三)近十年的风险投资运作培养了一批有经验的风险投资人才

(四)风险投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及相关知识的民间普及

(五)风险投资运行的相关法规不断建设与完善

四、当前我国政策性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运作方式

(一)地方政府财政出资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二)地方政府通过联合国家开发银行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三)深圳创新投资集团联合地方政府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五、当前我国政府建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应注意的问题

(一)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主体归属设立

(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政策目标定位

(三)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投资运作方式

案例篇

第一章模式制胜

案例一PPG:模式制胜

一、PPG异军突起

二、掌门人的创业史

三、独特模式赢得风投青睐

(一)PPG模式

(二)风投机构注资

(三)扩张之路

四、专家点评

案例二佳美口腔苦练内功终有成

一、无心插柳

二、市场定位

三、打造连锁

四、注入生机

(一)邂逅星巴克

(二)向星巴克学习

五、联手VC

六、专家点评

案例三中国休闲连锁餐饮企业一茶一坐的国际化之路

一、美国休闲餐饮行业介绍

二、一茶一坐简介

三、风投的追逐

四、一茶一坐的商业模式

(一)以中央厨房为基础,产生三个优势——质量优势、成本优势和扩张优势

(二)定位休闲餐饮提高“休闲溢价”

(三)塑造茶及饮料的品牌形象

五、专家点评

案例四京东借力今日志在B2C天下

一、京东商城的前身

二、构建B2C销售模式

(一)天灾带来的思考

(二)辞旧迎新

(三)京东B2C业务模式

三、与客户交朋友

四、和今日资本“一见钟情”

五、专家点评

案例五巨人教育融资2000万美元民办教育获风投青睐

一、中国民办教育概述

二、中国民办教育的“百货大楼”

(一)创业人生

(二)教育百货大楼

(三)“教育百货大楼”正向两个方向延伸

(四)融商融智融天下硕果累累耀华夏

三、巨人和启明的“两极相吸”

(一)启明“吸引”巨人

(二)巨人“吸引”启明

(三)行动迅速

(四)经验总结

四、社会反响

五、案例述评

第二章蓝海开拓

案例六风投青睐绿色软银赛富剑指水资源市场

一、阿科蔓技术

二、落户中国

三、探索与发展

四、市场与机遇

五、规划未来

(一)转变商业模式

(二)打造环保超市

(三)逐步推进上市

六、专家点评

案例七红杉注资诺亚联手打造中国独立理财方舟

一、细心发现机会

二、最重要的是人才

三、走在别人前面

四、盈利模式预想

五、闪电牵手红杉中国

六、专家点评

案例八三方投资云峰环保环保产业获风投青睐

一、云峰环保简介

二、良好的行业发展背景

(一)铅酸蓄电池产业发展需要再生铅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铅资源短缺鼓励铅的回收利用

三、VC尽职调查

(一)云峰环保的优势

(二)不足:业务拓展受区域管理限制

四、三方联合注资

五、专家点评

案例九悠视再次实现融资只因风景这边独好

一、顺时而动

二、技术立命

三、尊重版权

四、“天罗地网”的盈利模式

五、和VC的再一次亲密接触

六、专家点评

案例十浙商进军创投职友集脱颖而出

一、职友集的母体——天拓科技

二、求变——职友集的诞生

三、瞄准市场定位

四、差异化服务

五、探索盈利模式

六、融资之路

七、专家点评

第三章点石成金

案例十一创新投助三诺数码改写韩交所历史

一、三诺数码掌门人

(一)休学打工挣学费

(二)追求完美注重细节进军音响行业

(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0

(四)发展现状

二、定位韩国上市如虎添翼

三、推行海外战略穿针引线

四、韩交所上市改革筑巢引凤

五、专家点评

附录:KOSDAQ市场上市佳地

案例十二华工创投投资倍爱康公司的成功之道

一、倍爱康独步免疫检测领域

(一)免疫检测“一枝独秀”

(二)背靠国家科研院所

二、投资过程

(一)融资请求

(二)尽职调查

(三)注资倍爱康公司

三、华工创投提供增值服务

(一)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

(二)支持造就一批科研队伍

(三)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帮助引入研发资源

(五)组成专人小组提供全方位帮助

(六)帮助倍爱康启动资本运作

四、专家点评

案例十三力合创投助拓邦电子成功上市

一、雁行一字拓业兴邦

(一)从细节入手开创一个行业

(二)发展现状

二、近水楼台参股拓邦

(一)近水楼台

(二)尽职调查

三、资金技术双管齐下

(一)技术支持

(二)资金支持

四、专家点评

第四章创业人生

案例十一创新投助三诺数码改写韩交所历史

一、三诺数码掌门人

(一)休学打工挣学费

(二)追求完美注重细节进军音响行业

(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0

(四)发展现状

二、定位韩国上市如虎添翼

三、推行海外战略穿针引线

四、韩交所上市改革筑巢引凤

五、专家点评

附录:KOSDAQ市场上市佳地

案例十二华工创投投资倍爱康公司的成功之道

一、倍爱康独步免疫检测领域

(一)免疫检测“一枝独秀”

(二)背靠国家科研院所

二、投资过程

(一)融资请求

(二)尽职调查

(三)注资倍爱康公司

三、华工创投提供增值服务

(一)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

(二)支持造就一批科研队伍

(三)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帮助引入研发资源

(五)组成专人小组提供全方位帮助

(六)帮助倍爱康启动资本运作

四、专家点评

案例十三力合创投助拓邦电子成功上市

一、雁行一字拓业兴邦

(一)从细节入手开创一个行业

(二)发展现状

二、近水楼台参股拓邦

(一)近水楼台

(二)尽职调查

三、资金技术双管齐下

(一)技术支持

(二)资金支持

四、专家点评

第五章两极相吸

案例十七中以VC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一、项目由来

二、中以VC合作注资ShellCase以色列

(一)ShellCase以色列简介

(二)本轮融资前后公司的股本结构

(三)ShellCase以色列的商业模式的转变

三、优势互补成立ShellCase苏州

(一)行业环境的完善——ShellCase的发展机遇

(二)投资方案

四、投资后ShellCase的竞争优势

(一)技术优势

(二)成本优势

(三)团队优势

五、专家点评

案例十八云南红:酿一个传承千年的红酒品牌

一、十年云南红梦想初成真

(一)武克钢的酒缘

(二)无心插柳柳成荫

(三)梦想初成真

二、云南红迅速崛起的原因

(一)独特的葡萄品种

(二)优良的葡萄种植条件和自然资源

(三)创造独特的自主品牌

(四)保证质量以德酿酒

(五)独特的营销策略

三、赢得VC青睐

(一)VC对云南红的评价

(二)武克钢的引资经验:学会“妥协”

四、融资后云南红的发展规划

五、专家点评

案例十九投资东方广视达晨再次进入数字电视领域

一、案例角色介绍

(一)投资方——达晨创投

(二)融资方——东方广视

二、数字电视行业背景

三、项目由来

四、投资过程

(一)初步接触

(二)尽职调查

(三)投资决策

(四)注资

五、案例点评

案例二十风投看好内容平台Somode获500万美元注资

一、Somode的发展历程

(一)数字互动杂志的崛起

(二)Somode摩得互动的诞生

二、专注于内容

三、探索盈利模式

四、风险投资介入

五、未来构想

六、专家点评

行业篇

第一章新能源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一、新能源行业整体概况及特点分析

(一)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概况

(二)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

(三)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特点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总体动向

(二)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三)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三、新能源重点子行业产业价值链分析

(一)太阳能光伏产业

(二)风能

(三)生物质能

四、2007年新能源行业投融资状况及特点分析

(一)行业投融资总体概况

(二)VC介入情况概述

(三)新能源行业年度融资案例

五、新能源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投资前景分析

(二)风险分析

(三)未来投资热点分析

第二章新材料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一、新材料行业概述

(一)新材料的简介与分类

(二)新材料行业的主要特点

二、我国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我国新材料科技发展总体概况

(二)我国新材料产业布局

(三)我国新材料行业产业发展趋势

三、我国新材料主要子行业分析

(一)有机硅

(二)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

(三)聚氨酯原料—MDI

(四)新型炭材料

(五)信息功能材料

(六)非晶合金材料

四、风险投资与新材料行业发展

(一)我国风险投资政策导向

(二)2007年新材料行业风险投资案例

五、新材料行业企业特征与投资机会

(一)新材料行业企业总体特征

(二)新材料行业及企业的投资机会

(三)新材料企业投资风险

附件1: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领域一览表

附件:我国新材料行业上市公司

第三章软件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一、2007年软件行业发展概况与特点

(一)软件行业的发展概况

(二)软件行业的发展特点

二、软件行业企业发展状况及业绩分析

(一)行业企业总体发展状况

(二)软件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及业绩分析

(三)行业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三、软件行业投融资分析

(一)投融资概况

(二)行业风险投资情况及特点

(三)行业年度经典VC案例

四、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政策法规概述

(二)重点政策法规点评

五、软件行业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分析

(一)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二)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三)投资风险分析

第四章半导体/IC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一、全球半导体/IC行业发展概述

(一)销售规模

(二)产业链进一步细化

二、中国内地半导体/IC行业发展概述

(一)发展现状

(二)集成电路(IC)产业链分析

(三)中国内地半导体/IC产业发展特点

(四)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三、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2007年产业技术研发资金试行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申报指南》和《产业技术研发资金试行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申报和管理若干要求(试行)》

(二)《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

(三)《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四)四部委联合拟定第一批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企业名单

四、行业投融资情况和上市公司的表现

(一)中国半导体/IC产业投融资情况

(二)行业风险投资重要案例与特点

(三)行业重点上市公司的表现

五、中国半导体/IC行业投资风险与投资前景分析

(一)中国半导体/IC产业投资价值分析

(二)中国半导体/IC行业投资热点分析

(三)中国半导体/IC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第五章医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一、2007年度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一)2007年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二)2007年医药行业发展的特点

二、2007年医药行业企业发展状况及业绩分析

(一)2007年医药行业企业总体发展状况

(二)医药行业上市企业的发展状况及业绩分析

三、2007年医药行业风险投融资概况及特点

(一)2007年医药行业投融资概况

(二)2007年医药行业风险投资概况及特点

(三)2007年医药行业年度经典VC案例

四、2007年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2007年医药行业政策概述

(二)2007年医药行业重点政策及点评

五、医药行业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分析

(一)2008年医药行业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二)2008年医药行业的预测?

(三)2008年医药行业投资风险、机会与对策

第六章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一、2007年度机械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一)行业发展概况

(二)行业发展状况

二、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发展状况及业绩分析

(一)行业企业总体发展状况

(二)行业上市企业的发展状况及业绩分析

(三)重点上市企业业绩发展状况

(四)行业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三、行业风险投融资概况及特点

(一)风险投资投融资概况

(二)机械行业风险投资特点

(三)行业年度经典VC案例

四、机械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政策概述

(二)重点政策点评

五、行业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分析

(一)机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二)重点领域的投资机会分析

(三)投资风险分析

第七章零售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一、零售行业整体状况及特点分析

(一)零售行业发展概况

(二)零售行业主要业态发展特点

二、零售行业投融资状况及特点分析

(一)传统零售行业主要投资及并购活动

(二)新型零售业投融资状况及特点分析

三、零售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零售行业发展相关政策与法规

(二)2007年重点政策点评

四、零售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消费整体短期将继续加速,而未来空间巨大

(二)消费升级为百货及新型业态以及营销模式创新打开了巨大空间

(三)网络购物:渠道价值愈发显著

第八章物流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一、现代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一)我国现代物流业运行状况

(二)2007年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特点

二、重点子行业发展状况

(一)铁路行业发展概况

(二)港口行业发展概况

(三)第三方物流发展概况

三、重点子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一)铁路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二)港口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三)第三方物流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四、物流行业投融资状况

(一)物流行业投融资状况

(二)物流行业风险投资状况

五、重点子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铁路行业

(二)港口行业

(三)第三方物流

六、投资风险分析

(一)信息技术风险

(二)市场环境风险

(三)市场结构风险

(四)人才风险

(五)其他风险

第九章数字内容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一、数字内容行业发展概况

(一)总体发展情况

(二)重点子行业发展情况

二、数字内容行业企业发展状况及业绩分析

(一)行业企业发展概况

(二)数字内容行业上市公司发展情况与业绩分析

三、数字内容行业投融资情况与特点

(一)行业投融资情况概述

(二)重大投融资和合作事件评述

(三)风险投资介入数字内容行业状况

(四)数字内容行业年度经典风险投资案例

四、数字内容行业重要政策分析

(一)数字内容行业扶持与监管政策并举

(二)数字内容产业重点法律法规分析

五、数字内容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二)数字内容行业投资分析

(三)投资风险分析

第十章移动增值服务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一、中国移动增值服务市场发展概况

(一)中国移动通信与移动增值服务市场发展分析

(二)移动增值服务市场发展特点

二、2007年中国移动增值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状况及业绩分析

(一)行业企业发展概况

(二)SP上市企业总体发展情况

(三)行业重点上市企业发展情况

三、2007年移动增值服务行业投融资情况及特点分析

(一)行业投融资情况及重大收购案例评述

(二)风险投资介入的特点及案例评述

四、2007年移动增值服务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政策概述

(二)重要政策点评

五、2007年移动增值服务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行业发展趋势

(二)子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三)投资风险与防范

第十一章中国汽车电子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一、中国移动增值服务市场发展概况

(一)中国移动通信与移动增值服务市场发展分析

(二)移动增值服务市场发展特点

二、2007年中国移动增值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状况及业绩分析

(一)行业企业发展概况

(二)SP上市企业总体发展情况

(三)行业重点上市企业发展情况

三、2007年移动增值服务行业投融资情况及特点分析

(一)行业投融资情况及重大收购案例评述

(二)风险投资介入的特点及案例评述

四、2007年移动增值服务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政策概述

(二)重要政策点评

五、2007年移动增值服务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行业发展趋势

(二)子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三)投资风险与防范

第十二章动漫产业投资分析报告

一、动漫产业整体状况及特点分析

(一)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概况

(二)各地动漫产业的发展情况

二、动漫产业投融资状况及特点分析

(一)动漫产业投融资状况

(二)动漫产业投融资活动特点

三、动漫产业的政策环境

(一)国家政策环境

(二)地区性政策环境

(三)政策效果述评

四、动漫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中国动漫行业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空间

(二)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附录

附录一2007年中国风险投资大事记

附录二中国风险投资相关政策法规汇编

附录三国内外风险投资协会名录

附录四中国风险投资机构名录

一、国内风险投资机构

二、海外背景风险投资机构

附录五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园区名录

附录六中国风险投资相关中介机构名录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例6

创业计划一般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和公司概述,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战略,总体进度安排,关键的风险、问题和假定,管理团队,企业经济状况,财务预测,假定公司能够提供的利益等十个方面。

1 、执行总结是创业计划一到两页的概括。包括以下方面:

本创业计划的创意背景和项目的简述

创业的机会概述

目标市场的描述和预测

竞争优势和劣势分析

经济状况和盈利能力预测

团队概述

预计能提供的利益

2 、产业背景和公司概述

详细的市场分析和描述

竞争对手分析

市场需求

公司概述应包括详细的产品/服务描述以及它如何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需求,进入策略和市场开发策略

3 、市场调查和分析

目标市场顾客的描述与分析

市场容量和趋势的分析、预测

竞争分析和各自的竞争优势

估计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市场发展的走势

4 、公司战略阐释公司如何进行竞争

在发展的各阶段如何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

通过公司战略来实现预期的计划和目标

制定公司的营销策略

5 、总体进度安排

公司的进度安排,包括以下领域的重要事件:

收入来源

收支平衡点和正现金流

市场份额

产品开发介绍

主要合作伙伴

融资方案

6 、关键的风险、问题和假定

关键的风险分析(财务、技术、市场、管理、竞争、资金撤出、政策等风险)

说明将如何应付或规避风险和问题(应急计划)

7 、管理团队

介绍公司的管理团队,其中要注意介绍各成员与管理公司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 ( 注意管理分工和互 补 ) ;介绍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以及主要的投资人和持股情况。

8 、公司资金管理

股本结构与规模

资金运营计划

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

9 、财务预测

财务假设的立足点

会计报表(包括收入报告,平衡报表,前两年为季度报表,前五年为年度报表)

财务分析(现金流、本量利、比率分析等)

10 、假定公司能够提供的利益

这是创业计划的“卖点”,包括:

总体的资金需求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例7

摘 要: 项目创新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探索性的经济活动。在创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不可避免地碰到各种各样的风险。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竞争愈发激烈,创新项目的风险已经成为阻碍创新项目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创新项目风险的基本特征以及规律进行了基本分析,并就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对加强创新项目风险治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 :投机风险;项目创新;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242-02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王朋(1993-),男,黑龙江阿城人,本科。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张丽婷(1983-),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一、创新项目风险特征的基本概念

1. 创新项目风险是投机性风险

创新主体希望通过创新项目的成功来得到期望的利益。创新项目的系统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可能会有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创新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二是创新失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无法收回为这个项目投入的资金;三是创新项目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只是将投入与收益基本持平。所以在风险类型上,创新项目风险是一种动态风险,具有极高的复杂性。创新项目系统的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变动,比如社会、经济、政策、市场、技术等因素的改变,科学研发、调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治理是否到位,均有可能导致风险发生。

2. 创新项目风险是可控性风险

创新项目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控制预防的。创新项目风险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经济活动。通过对创新项目系统的组织治理,尤其是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和治理风险,在很大层面能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使受控的创新项目走向预期目标。

创新项目的失败在某些条件下是完全可以改变的。例如,美国公司在研发电子表失败之后,却在日本企业家的手中经过一系列的完善和市场开拓,取得成功。事实上,影响创新项目的风险因素有一些是可以控制的。在改变了某些可控因素之后,将原失败的结果改为成功。

3. 创新项目风险是可治理风险

虽然创新项目风险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总体来说,创新主体如果对创新项目治理比较完善,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某些风险因素,相对增加创新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想要取得创新项目的成功,在妥善完善创新项目治理的同时,也必须要加强创新项目的风险治理。美国著名治理学家彼德·杜拉克说过:“许许多多成功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有‘冒险癖’。他们为何会成功,仅仅是因为他们能够知道有什么风险并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同时也是因为他们能科学地分析创新机会的始源,然后准确地找出创新的机遇在哪里,最后科学的运用机遇,他们并不是躲避风险,而是抓住机会,不让机会错过。”

二、创新项目风险的特点及问题

1. 创新项目过程中风险的区别

在创新项目这一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许多难以估测地可变因素以及可变因素的不确定性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创新项目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创新项目过程是创新主体理性行为主导的过程,并不是人们所想象或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强的随机过程。这需要经过项目人员经过科学研究、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得出的一个创新性过程。因为,在创新项目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其中每个阶段都包含有设想、评价、决策和实施等符合逻辑的理性行为。创新设想- 调研- 开发-中试- 生产- 市场销售创新项目过程的创新项目风险表明,在创新项目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可能存在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治理风险、决策风险、政策风险,或者说不同特征的风险,如技术、市场、治理、决策等风险,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分类,这其中创新变化的规律存在显著的区别。

创新项目风险分析矩阵技术,风险市场和风险财务风险都会生产风险治理和风险政策、风险创新、分析、调研、测评以及科学研发,这其中需要对批量生产市场销售创新主体进行试验,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事前、事中分析。一方面可以采取风险治理措施,使风险处于受监测状态,防范风险,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的创新项目治理,如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对创新设想进行评测,以顾客的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专心研发新产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使创新项目活动实现目标。事实上,创新项目综合能力不同的企业,他们所面临的创新风险也是不同的。

创新综合能力强的企业,相对其他企业创新的成功率要高得多。创新项目调查项目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一些调查认为:新产品发展率20 年来保持稳定的原因,是对新产品治理能力的长期改进,要保持这种稳定,就要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创新项目风险进行理性的分析,完善创新项目治理和风险治理,是防范和控制创新风险的基本措施。

2. 创新项目过程中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

根据51 家成功创新公司的经验,美国的布兹·阿伦和哈米尔顿归纳出新产品设想衰退曲线。从新产品的设想,到最后产业化的成功,基本每40 项新产品的设想里大约有14 项产品的设想能够经过筛选进行分析经营效益;而经过有利可图的筛选条件,得以进入实体开发设计的只有12 项;经产品试制试验最终成功只剩下2 项;最后能通过试销和走进市场上市的只有1 项。事实上,在衰减的过程中,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都被逐步排除,或者说有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实施过程的进展而逐渐减少。因产品不同,衰减比率以及技术的复杂程度存在差别。而越是保守的公司,它的衰减率就越高。

这一衰减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获取经验的学习过程。在创新设想阶段,重点是要明确技术方面的不确定原因;在调研评估的阶段,仔细看看客户是否对次项目存在需求,企业是否能利用这一需求创造利益;在取得进展后,要尽量明确在可靠程度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即使项目的研发已接近尾声,或已经将产品投入市场使用,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可能还会碰到一些没有预想的风险。

根据资料表明,有些创新活动,对创新项目风险估计的不足,有时可能不存在技术可行性或市场接受能力;对设备调整费用、研究开发费用和批量生产费用的总和预料失误,致使投资严重超出了预算,甚至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而承受了过大的风险。因此,在考虑创新项目的评价时,不仅要研究事前,还要研究事中,对各个阶段都要进行考虑,即由一次性评估转变为多阶段的评估,由一次性决策转变为多阶段决策。

3. 创新项目风险具有积累性

国外的研究表明,应用研究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低于20%,开发研究阶段成功的可能性为25—50%,产业化或商品化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为50—70%,三个阶段的投资大体为1 ∶ 10 ∶ 100。上海对7 个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查,其投资的比例为1∶103∶1055。1980年美国全国工业会议的调查结果,显然产品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两个阶段。

三、创新项目中风险的管理对策

1. 正确识别与估量风险

我们在创新项目中不仅要认识风险,还要学会正确识别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详细地分析项目所处的经济环境,仔细剖析创新项目中风险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以及影响。同时,应科学地估量风险的大小,掌握风险的程度,包括各种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发生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对创新项目带来的影响和损害等。通过风险估量,为创新项目中风险决定、预防和影响以及处理等提供有效信息。项目人员应该运用先进的科技更科学地判断出风险投资的严重性,为企业创新项目的发展做出一个更有收益的风险判断。

2. 加强市场研究和信息沟通

风险治理是项目经营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进行细致的市场研究,对项目需求有更好的理解,瞄准和满足这些需求。这在产品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今,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这是许多新产品失败的直接原因。对于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注重营销沟通,完善服务,听取用户的建议,完善新产品,是一些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创新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沟通,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与同行的技术协作,与用户建立密切的联系,建立信息反馈渠道,改进新产品。

3. 加强防范创新项目中的风险

重视分析创新项目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部分企业希望高新技术成果能够马上实现规模生产、创收见效,未待技术完善,未进行小试和中试,就筹措巨资,投资上马。正是由于这种边完善技术、边建立生产线的侥幸心理,导致创新周期过长,成本过高,甚至项目失败的结局。要从能力、责任、制度、技术和财务等方面对创新合作伙伴进行详尽的风险考核,选择发展稳健的合作者,降低合作创新的风险。在合作者的数量上,以精简为原则,尽量缩短合作时间,从而减少合作创新中的不确定性。

创新项目的开发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工作,潜在着许多失败的风险。在制定风险决策时,情报的数量和质量尤为重要。项目人员掌握的信息越多、信息越准确,才能做出更正确、有把握的决定,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对减少;反之,承担的风险就会增大。因此,项目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情报信息的准确性,这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开发阶段,在样品研制、商品化和进入市场等阶段,获取准确的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高建.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5.

[2] 罗慧辉. 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13,(5).

[3] 毛荐其, 霍保世. 技术创新风险于评估[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2).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例8

(一)风险信息披露缺少指标

目前的风险信息披露缺少具体的指标特别是量化指标,信息披露只是分类进行且仅限于简单的文字描述。在调查中,对于主要风险进行披露,而对于一些隐含风险项目的披露一些企业则选择不披露。调查显示,“过度依赖单一产品或单一客户风险”、“重大投资风险”、“经营状况对外界条件的依赖风险”、“对重要原材料的依赖风险”、“现金流量不足或偿债风险”、 “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等出现的频率较高;“重大经营变动风险”、 “募集资金投向风险”、“担保(或有负债)风险”和“环保风险”出现的频率较低。显然,这样的风险披露方法存在弊端:准则要求披露的单个信息项目界定的内容过多,如业务经营风险就涵盖了5个子项目,只要5个子项目中有一个进行披露,都算是业务经营风险披露已经进行了披露,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各公司经营状况的不同,对于其中的子项目披露往往采取避重就轻的披露,使信息使用者不能完整准确的知道实际的状况,其他类别的风险信息披露也有相同的问题存在。

(二)风险信息披露方式不明确

信息披露的方法仅限于模糊的文字描述,虽然信息披露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对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应尽可能做定量分析;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应有针对性地作出定性描述”,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少的公司主动定量披露可以定量披露的信息,更多的是描述性的定性披露,因此它们所披露的信息不充分,明显不利于投资者判断和进行投资决策,需要进一步明确各明细项目的风险信息披露方式,是定性描述或者定量分析。

(三)不重视隐含风险项目的信息披露

隐含风险信息对于企业经营具有重大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信息日益成为企业披露风险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对于高科技公司居多的创业板,技术人员的流失风险对于公司是至关重要的。而实际中缺乏公司对人力资源投资总额、投资方向、以及同期可比数据的揭示,缺乏对公司关于人力资源的政策以及对员工培训计划等内容的描述。而这些风险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有利于其全面的评价一个企业。再如物价变动影响的风险信息,在严重的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如果财务报表项目仍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则严重歪曲了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不利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我国目前的风险信息披露法律规范中并没有要求企业披露物价变动影响的信息。无形资产风险信息,我国目前允许确认进入财务报表内的无形资产,仍只限定在大家所熟悉的、可辨认的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特许权、非专利技术。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大家所重视的顾客满意度、组织制度、供应链、策略管理等被认为可以创造公司价值的无形资产未包括在内。

(四)民间审计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审计可以降低投资者风险,审计质量不好,信息质量就不好,风险信息就更少披露,投资者就会有更大风险,有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能够拉到订单,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如现金流量不足,或有负债风险等披露不足,或者加以粉饰,直接影响到审计的质量。民间审计的质量不过关,财务报告就很难客观公允地反映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投资者无法以上市公司的公告来判断一个公司的价值,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影响。

二、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逐步完善创业板风险信息披露规则

1.体现创业板特色,突出投资者关心的内容

根据投资者的需求,针对目前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不够深入、个别公司流于形式、有效信息含量低的问题,要求公司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从注重量化分析、增强分析的针对性、突出披露的重要性等方面强化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以增强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1)主要产品或服务研究开发的简要历程;

(2)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性能、质量水平、核心技术的取得方式;

(3)市场开发和拓展情况;

(4)主要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方式等。

总之.创业板公司要对关系到公司的行业、技术、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的问题及其风险作出完整披露,其目的是让投资者对公司上市前后的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让投资者根据其承担风险的大小,选择要投资的公司。

2.强化非财务信息披露

(1)鼓励公司披露管理层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使用的各种关键业绩指标;

(2)要求公司在分析讨论核心优势、研发投入、风险因素时,提供必要的财务数据予以细化说明;

(3)要求公司在分析与讨论公司的外部环境、市场格局、风险因素等内容时,应充分结合其现阶段所面临的特定环境,结合公司所处的行业以及所从事的业务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4)要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应突出重要性,避免空泛、模板式的语言,以及过多披露与公司业务相关性很小、不重要的事项而掩盖重要信息,进一步强化体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特点的披露要求。

(二)提高披露人的整体素质

大力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披露人的整体素质,披露人是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对于风险信息比投资人有更大的知情程度,因此披露人的职业行为素质是保证风险信息披露规范化的重要方面。加强对披露人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促使披露人加强学习,及时更新业务知识;披露人也应认真学习、并及时了解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国际法规。

(三)加强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例9

吴文建、滕刚伟(2007年)对中国风险投资政策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将风险投资政策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萌芽阶段的风险投资政策(1984年至1990年前)、试探性发展阶段的风险投资政策(1991年至1999年)和调整阶段的风险投资政策(2000年之后)”[1]。他们提出当时中国的风险投资政策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体系缺乏系统性、作用效果不够明显、风险投资相关经济政策力度明显不到位等”[1]。他们的研究是对当时中国风险投资政策特点的及时的归纳和评述,其主要观点在随后几年被多位研究者肯定和引用。然而,恰恰是在2007年下半年以后,随着以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以及2009年创业板的正式启动,中国风险投资政策和市场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重新对中国风险投资政策的发展情况和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

对新生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制度安排不可能一步到位。正如其他学者的观点,中国政府对风险投资市场发展的制度安排是渐进式的,是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的,从而风险投资政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应对风险投资政策进行分阶段分析。与之相关的关键问题是要确立划分政府发展阶段的条件或者依据。从历史学的角度看,时代或朝代的划分一般应以标志性的事件为依据。就风险投资政策的阶段划分而言,标志性的事件可以理解为标志性的政策文件(或者政策行为),因为标志政策文件体现了对原有政策突破,通常对市场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在本文其他部分的分析中将以具体的数据加以印证。以此为依据,可以将风险投资政策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起步阶段、转型探索阶段和全面完善阶段。

2 各发展阶段政策及评述

2.1 起步阶段的风险投资政策

起步阶段起止时间为1985年至1998年,标志性事件为1985年9月中国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的成立。这个阶段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政策主要体现为政府直接投资成立风险投资机构。中国以政府直接投资作为支持风险投资发展的方式,而不是像美国那样一始就走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方式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在这一阶段政府已充分认识到风险投资对促进产业发展特别对高新科技产业的极大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尚未成熟,民间资本数额不多且不是很活跃,银行信贷是融通的主要渠道。没有愿意尝试为存在巨大风险的高新科技创新企业进行创业融资。因此通过政府投资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成为了必然之路。

应该说政府对风险投资行业的直接投资对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些早期的风险高的科技型企业和周期过长、收益不高但又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高技术项目尤其需要政府的直接投资。正是由于政府的重视和参与,为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单纯通过政府直接投资来发展风险投资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政府财力有限,满足不了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二是受行政命今干预太多,难以遵循市场规律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和投资计划,容易产生资源非优化配置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新的政策思路应运而生。

2.2 转型探索阶段的风险投资政策

转型探索阶段起止时间为1999年至2006年。标志性事件1999年12月公布的文件――《建立我国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个阶段政府政策的重点开始从直接投资向规范、引导促进社会资本的参与风险投资行为转变。 《若干意见》明确了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风险投资行业的原则,提出了面向市场拓展创业资本来源,动用市场机制,强化风险投资主体内部的责任约束和利益激励,培育中介服务机构,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等政策主张,为制订后续的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随后,2003年1月公布的《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可以视为促进非政府投资风险投资的试点政策。而2005年的《创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则是对《若干意见》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是中国第一个系统规划和规范风险投资领域的政策文件。该办法的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提供政策依据,二是通过政策规范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运营等事项,三是为探索更有效的促进风险投资市场发展的措施做准备。该办法第一次明确提出对创业投资企业的政策扶持,主要内容包括:国家与地方政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参股和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扶持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国家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并引导其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创业投资企业可以通过股权上市转让、股权协议转让、被投资企业回购等途径,实现投资退出;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退出机制等。

上述这些规定建立了发展风险投资的制度框架,明确了将来政策发展的方向,为风险投资市场发展形成了合理的预期,积极促进了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1999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管理资本总额从1998年的168.8亿元跃增为306.2亿元,增幅达81.4%,第二年一下就突破了500亿元。然而,这个阶段政策的不足之处是政策多处于框架阶段,操作性不强,对民间资本吸引和拉动不足。早在2001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管理资本总额就达到了619.3亿元,但到2006年也仅达到了663.8亿元,六年期间的平均增长仅为1.2%,一直无法突破700亿元的关口,这种徘徊不前的局面正是政策无力的真实写照。要促进风险投资的更大发展,必须出台更为有力的促进政策。

2.3 全面完善阶段的风险投资政策

完善阶段起止时间为2007年至今,标志性事件为2007年7月出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时办法》文件。这个阶段的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风险投资发展方针,并启动了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核心的一系列促进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市场的具体政策。最具代表的政策文件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时办法》(2007年7月)、《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2008年10月)、《关于实施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2009年4月)、《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8月)和《关于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2011年10月)等。这一时期另一个不能被忽略的重大支持政策就是2009年10月创业板的创立。创业板被认为是深入推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更顺畅的渠道,极大促进了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之所以将这个阶段称为全面完善阶段,是因为该阶段的政策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征,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政策模式。系统性表现为各项政策文件紧密围绕促进科技创新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为核心,相互配合和对应,形成合力。全面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全面参与,各尽力所能;二是政策考虑周全,既有扩大资金总量的引导基金机制,又有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还进一步完善了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政策模式当中的政府引导功能主要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机制,通过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等方式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参与风险投资。二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创业企业的发展。如执行相对较低的增值税率、允许符合规定投资方向的创投企业按投资额的规定比例扣抵应纳所得税额等。三是通过规范非上市公司股权管理,使私募基金等社会资本规范、合法运作,有效扩大了风险资本的总量。而市场运作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不直接参与所扶持的创业投资机构或基金的经营,引导基金所投入的资金按市场化方式运营。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时办法》明确规定,“引导基金的参股比例最高不超过创业投资企业实收资本(或出资额)的25%,且不能成为第一大股东,由创业投资机构按市场规则进行运营。”二是转变原有传统新研专项经费的分配方式,将部分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等专项资金分离出来,按引导基金方式运作,借助市场机制提高该类资金的使用效率等。

事实证明,这一阶段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创业风险投资资本总量达从2006年的663.8亿迅速增加至1112.9亿元,同比增长了67.7%,随后受益创业板的政策2010年该项数值增至2406.6亿元,同比增长了49.9%,2011年则突破三亿元大关达3198亿元,同比增长32.9%。正是从这个阶段开始,中国风险投资才正真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3 政策成效及发展趋势分析

3.1 政策成效分析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例10

二、市场分析--市场现状综述,应详细描述顾客、市场的现实需求,市场的容量和成长潜力,市场的细分及其特征。

市场发展趋势,应详细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各影响因素及其对市场的具体影响。--竞争分析,要详细分析所有现实和可能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包括他们的产品、销售额、市场份额、经济实力以及各自优势与劣势。--市场定位,应详细说明本产品(服务)的目标顾客、目标市场和市场竞争力,可能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以上应说明资料来源与选择的预测办法)

三、产品(服务)

产品(服务)介绍,主要包括产品(服务)的技术原理、技术水平、新颖性和独特性,主要用途和应用范围,经济寿命和所处阶段,未来发展预测。--产品(服务)的市场保护措施--产品(服务)研发计划--产品(服务)生产计划(以上应注明资料及信息来源)

四、市场营销

营销方式和渠道--营销队伍--促销计划--价格策略

五、财务计划财务计划主要是对创业前三年的财务情况进行预测、分析。--资金需求和使用

预计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财务分析,包括对投资额、经营成本和销售收入发生变动的影响分析

六、风险与对策

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

七、创业团队

主要成员,重点介绍成员经历和背景,能力与专长,拟任职务(注意分工和互补)。--组织结构,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图、部门的功能、作用与职责,部门的负责人及主要成员。--欠缺与对策

八、创业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2、主要内容说明本项目创新内容、技术水平、技术指标、用途及应用范围。

3、目的、意义说明本项目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以及社会经济意义。

4、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说明与本项目研究开发内容相关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要求注明主要资料及信息来源)

二、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创新性论述(1)项目产品(服务)的主要技术内容及基础原理。(2)项目产品(服务)的技术创新点论述。详细说明本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创新程度、创新难度,以及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附上权威机构出示的查新报告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3)项目产品(服务)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与国内、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指标的比较(可以表格方式说明)。

2、技术成熟性和项目产品可靠性论述技术成熟阶段的论述、有关部门对本项目技术成果的技术鉴定情况;本项目产品(服务)的技术检测、分析化验的情况;该技术进行生产条件下小批量、小规模试生产的情况,包括生产质量的稳定性、成品率;本项目产品(服务)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的考核情况等。

三、项目产品(服务)市场预测

1、项目产品(服务)的主要用途,产品(服务)的经济寿命,目前处于寿命期的阶段,开发新用途的可能性。

2、市场调查。说明现阶段市场容量、市场供应能力,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价格、市场竞争力情况。[Page]

3、市场预测。说明未来市场容量、市场供应能力、产品的技术水平、价格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以上应注明主要资料、信息来源及选用的预测办法)

四、项目实施方案1、技术方案2、生产方案3、营销计划4、特殊行业许可证报批情况5、项目总体发展论述

五、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2、资金筹措3、资金使用计划

六、经济、社会效益分析1、生产成本与销售收入估算2、财务分析预测项目完成后项目产品年净利润、年纳税总额、投资利润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3、社会效益分析4、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性分析对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包括技术风险、人员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进而分析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例11

3、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保险监管制度创新

5、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问题研究

6、我国农民养老保险体系的研究

7、河南省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8、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传导的防范

9、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10、论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危害和对策

11、小额农贷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2、不完全对称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

13、保险销售误导现象研究

14、论保险业与银行业的渗透、竞争与合作

15、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16、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研究

17、基于次贷危机启示的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18、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19、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大内需的关系探讨

20、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2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规律研究

22、关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思考

2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24、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25、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与成因分析

26、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27、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考

28、论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29、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30、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31、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研究

32、大小非解禁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33、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模式及运作分析

34、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35、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36、新农村建设下河南省小额信贷的发展问题研究

37、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基于某一地区的实际调查与分析

38、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39、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40、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传导的防范

41、家族企业融资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42、关于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关系的探讨

43、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

44、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分析

45、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46、我国中小银行竞争力探讨--以××银行为例

47、银行并购与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48、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初探

49、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50、中国风险投资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1、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52、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和启示

53、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54、汽车保险欺诈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55、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的竞争特点及对策

56、保险欺诈行为的博弈分析

57、综合经营趋势下我国银行保险的创新发展

58、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与理性选择

59、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研究

60、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61、新时期农村金融业发展策略研究

62、创新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63、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64、论通货膨胀的危害与治理对策

65、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变的效应研究

66、我国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成因及对策

67、关于完善农村信用社体系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思考

68、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69、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70、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71、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扩张问题研究

72、保险资金运用问题研究

7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74、混业经营的风险分析

75、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跨文化风险及对策

76、新形势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探讨

77、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78、巴菲特投资管理策略研究

79、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80、企业并购的风险及防范

81、金融市场的内在经济特征与金融危机

8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

83、我国垄断性行业暴利的来源、影响及治理对策

84、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风险研究

85、银行并购后的整合问题探析

86、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87、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88、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融资策略的调整

89、如何看待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与管制

90、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动的认识

91、论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

92、银行业并购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93、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思考

94、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9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6、论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协调

97、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