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金融市场的核心

金融市场的核心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3 09:41:28

金融市场的核心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1

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及其发展概况

供应链金融本质上属于自偿性的贸易融资,是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它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切入点和中心,通过与核心企业的合作,为其供应链上合格的上下游提供针对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服务和解决方案。最早在国内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深发展认为,供应链金融业务,首先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不再可望而不可及;其次它提供了一个切入和稳定高端客户的新渠道,同样重要的是,供应链金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突出,借助“团购”式的开发模式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收益—成本比得以改善,并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因此,供应链金融对于银行、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三方而言是多方共赢的业务。实际运行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结论。截至2010年底,深发展已经发展供应链金融客户数7600户,授信规模1755亿元,授信占比32.46%,而其不良率只有0.32%。而各大银行在深发展之后都相继推出了类似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如中行于2007年推出的“融易达”,浦发银行的“企业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招商银行“电子供应链金融”,兴业银行“金芝麻”供应链金融服务等。

二、供应链金融在汽配行业的运用概况

汽配行业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井喷而迅速,对我国的经济贡献和社会意义突出。一辆整车所需的所有零部件平均高达1.5万个,其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采购带动了对150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在售后市场,全国有700多个汽配、汽车用品市场,一般汽配市场拥有500多商户,从事汽配、汽车用品市场服务,大约近100万人左右。2007年我国共有汽车零部件企业20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7580家。由此可见,汽配行业容量巨大,在这个市场中存在着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支持着对出口、国内整车配套和国内售后市场的供应和分销。在整车配套市场,业务发展较为成熟,主要集中在几大整车厂,目前如大众、通用、宝马、丰田等主要整车厂都已经和银行合作对其供应链上下游开展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于出口市场,由于国外供应链金融业务已经发展多年,因此,贸易融资也较为发达,各银行都有相应的进出口贸易融资产品。而售后市场,目前供应链金融业务几乎是一片空白。

三、供应链金融在汽配售后运用的主要问题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2

工业4.0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工业革命与金融发展历程表明,金融业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同时,工业组织与产业调整均带来金融的创新、激烈的竞争与产业的繁荣。目前,信息与制造融合的工业4.0,促进产业组织变革,制造网络化与敏捷化形态等推动对公金融服务对象向企业群演变,在线供应链数据采集与信息决策基础逐步完善。

监管政策营造宽松市场环境。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互联网为技术载体、放宽金融经营牌照投放准则,通过金融手段推动市场活力思路日渐清晰,央行等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支持,政策约束的放松,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在线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的实现。

技术变革强化金融服务手段。互联网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企业融资行为转变等推动对公金融服务形式向关注新技术下企业金融体验转型。此外,银监会成立普惠金融工作部,提升其对金融信息化的重视高度,积极引导网络金融稳健发展。

市场竞争催生业务转型动力。运营成本压力、客户资源整合红利双向驱动商业银行对公金融经营模式向在线供应链发展迁移,平安、工农中建等已初尝成果,核心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跟进。金融创新、市场专业化竞争、核心企业融资去中介化等推动对公金融服务营销方式向基于供应链的综合服务能力转变。

产业链金融市场初具规模

市场规模为基础,结合金融监管政策、技术变革与市场竞争等多维因素驱动,商业银行在线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为信息与业务接口,通过结构性短期融资产品,实现对企业群基于核心企业贸易业务的信贷需求的资金供给,其业务布局与实践不断加速。平安银行达成意向性协议的核心企业12家,与海尔集团已进入实践业务推广阶段,并推出橙e网专业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华夏银行、交通银行与核心企业联通公司合作,对其上下游企业完成授信1521万,业务启动两月内交易207笔,合计投放442万元,招商银行与200多家核心企业形成战略合作,累计发放授信1000多亿元,农业银行基于网络贷款业务已完成与两家核心企业合作;在业务积极开展的同时,市场潜力普遍认为不容忽视,以工商银行为例,其核心企业1600多家,仅前50家关联上下游企业有20多万家;中信银行始终将产业链金融业务作为公司战略核心业务加以推动,产业链金融累计融资额度在近几年连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截至2014年年末,供应链金融业务授信客户数8774户,融资余额2511.89亿元。

在线产业链金融实现四大转变

在经历大型企业主导财务供应链、商业银行主导的供应链金融之后,受信息技术推动,在线产业链金融实现提高各方信息对称性、降低产业链融资成本、提高产业链资金利用效率、提高融资响应速度、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解决业务关联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等优势。较传统供应链金融,在线产业链金融完成四大转变:一是可视性与规模效应显著增强,服务组织集中化与服务能力分散化,行业、运营方式不断细分;二是从单一中小企业少频次投放与属地化管理转变为多频次多企业投放与异地化管理,实现商业银行服务模式、风险构成、管理成本以及服务效率等重构;三是多主体参与并基于企业运营行为分析的不确定性成为信贷关注的要点之一,如付款期限等,信贷柔性策略与市场势力影响下信贷扩散效应发生转变;四是从关注风险补偿转变为关注基于核心企业信息窗口(可量化信息)及相关经营信息分析支持的信贷方式转变,即点式信贷支持到链式信贷支持、信贷投放路径迁移发生转变。

业务模式分析

综合业务参与主体、信息获取载体以及业务市场控制主体,目前,我国在线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可归为如下四大类别。

商业银行主导基于生产组织型核心企业业务模式。综合商业银行在线产业链金融与商业信用对企业融资的替代关系,当前商业银行通过与核心企业ERP数据对接,通过基于核心企业信用背书,沿商业信用路径,对上下游提供基于订单、应收账款等债项的在线信贷服务,目前该业务模式同质性较高。

作为在线产业链金融发展初期,其特征表现为:第一,业务路径体现为对核心企业的商业信用替代;第二,服务产业链较短,通常为核心企业的一级上下游企业;第三,金融服务产品简单,以提供信贷服务为主;第四,服务对象为中小企业,受融资能力与业务关联因素,大型企业并不采用这一模式;第五,商业银行规模与服务能力对等,商业银行与核心企业融资需求总体规模相对等,即大型商业银行服务特大型或大型生产型企业为主,股份制银行服务大型或中型企业为主。

贸易组织型核心企业主导业务模式。贸易环节是推动产业链商品流动的关键环节,也是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核心节点之一。产业链视角,前端贸易体现为大宗商品,涉及综合类贸易平台与专业贸易平台;中间环节完成生产企业配送的物流平台;后端贸易平台主要表现为电商零售平台等。目前市场已有实践见表1。

综合看来,目前贸易型核心企业可归类为:第一,综合类大宗商品贸易平台,如天津物产等;第二,专业领域贸易平台,如陶瓷、钢铁、棉花、白酒、医药、建材等,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所释放的规模金融需求效应;第三,物流企业贸易平台,如出口型外运长航等;第四,电商销售平台类,如京东、苏宁电器等。

商业银行自建ERP云平台支持的在线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权衡核心企业市场地位与在线产业链金融控制力,商业银行创建自有企业营运数据成为在线产业链金融服务业务发展新的切入点。形成一致的是,各商业银行均将目标客户定位为小微企业。平安银行虽然从小微企业入手,提供免费小型简版ERP系统,助力小微企业在线简易财务管理与进销存运营管理。通过与金蝶软件、凯塔信息等企业的合作,凭借32家分行在所辖区域(含二级分行和异地支行)已经成立了3318家城市商业合作社,服务合作社会员数量超过14万。南京银行与宁波银行也积极开展该业务,目前商业实践见表2。

非银机构参与的在线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以产业链中贸易中资产为债券标的,非银机构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对产业链企业融资行为,是产业链金融的另一种模式。信托开展产业链金融已有时日,通常采用核心企业产业链集合计划的方式,为核心企业或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大型信托公司如建信信托、长安信托等均创立相关产品,与商业银行支持产业链金融模式不同,尽管非银机构所包装金融产品操作灵活性较好,但存在融资成本较高、响应速度较低、融资规模有限等不足等缺陷,详见表3。

发展前景

基于当前四大产业链金融模式,结合及未来一段时间较为宽松的监管政策,从客户关系、客户群体、核心资源、关键业务、价值服务、成本结构、重要合作、渠道通路、收入来源等商业模式关键要素出发,预判在线产业链金融业务模式未来将呈现如下四大情形。

商业银行主导基于生产组织型核心企业业务模式分化,核心企业产融结合与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配置共存。从商业银行角度来说,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准入放松,催生大批类金融机构,渠道通路与价值服务在业务中的权重收缩,竞争加剧使信贷投放不再是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核心竞争资源,对核心企业影响力逐渐下降。从核心企业角度来说,核心企业基于对上下游产业链的业务控制力、信息采集优势等,其资金获取方式一方面可通过银行信用获取低成本资金,对其上下游企业商业信用额度与期限的再调整;另一方面自建融资渠道(企业债、P2P融资平台)获取低成本资金,通过应收账款或存货融资、设备租赁等提供金融服务,美国Caterpillar、UPS、GE业务实践已有时日,国内核心企业资本化运作备受关注,以国机集团为例,基于其工作报告设定90%的资产证券化率目标,国机资本公司将成为继机械制造、工程承包、贸易与服务三大板块并列的第四大业务板块。产业集团建设P2P平台已有眉目,海尔集团构建海融易平台、熊猫烟花成立银湖网;可以判断的是自建融资渠道由于融资规模与平台运营成本与市场影响力维护支出的不匹配,最终将促成产业集团通过股权参与等方式形成联盟,完成联盟式P2P直融渠道建设与维护。

尽管商业银行影响力下降而核心企业市场金融控制力增强加速业务模式分化,但受资金规模与风险管理水平,其对自身金融市场的控制能力有限。就资金规模,受融资杠杆不得超出资本净额的50%约束、且贷款投放集中度要求较高,即同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不得超出资本净额的5%。约束要素将决定核心企业产融结合与商业银行金融服务配置共存。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3

二、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资本市场融资特征分析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资源配置中起关键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稳定对一国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07年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为金融海啸,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国家还没有从危机的阴霾中走出来,然而,美国经济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金融体系运行在经过短暂的调整后仍健康运行。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金融体系的发展却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市场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市场,而是融入了全球金融市场中,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已于2006年就全面开放了国内金融市场,国外金融机构已陆续落户中国,成为中国金融机构的强大竞争对手,对中国金融稳定带来较大考验。金融错配和低效率除了制约经济的发展,还会加大经济运行的风险,除了顶层设计缺陷,由高校人才培养不到位所造成的金融人才的匮乏也是重要原因。健康高效的金融体系需要高素质的金融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如何能够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金融人才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加社会服务能力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的具体要求。中国高校怎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的必由之路。

一、迅猛发展的金融业对金融人才素质的要求

虽然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但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并没有停滞,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料显示,2011年全球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为69.66万亿美元,而同全球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总额将近700万亿美元,中国也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股指期货。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亟需大量金融人才,而在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业对金融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金融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素质。

(一)扎实的理论基础

新的金融产品的不断推出是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金融产品的创新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理论也获得较快发展,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的建立成为支撑全球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础,如布莱克和斯科尔斯于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B-S期权定价模型,芝加哥交易所迅速将该模型应用于该期权交易所,时至今日,该模型及它的一些变形已被全球大多数金融机构广泛应用。金融基础理论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金融从业人员必须全面了解金融法规、金融机构运作流程、金融产品的设计方法及金融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等基础理论知识。

(二)较强的学习能力

大学专业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而在工作中所接触到的更多的是新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无法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而获取。虽然大多数的金融机构会定期不定期给员工提供理论学习的机会,但毕竟时间非常有限,更多的新的理论知识需要金融从业人员自己去利用工作之余获取,现达的网络为其提供了方便的学习机会[]。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强烈的创新意识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成为众多金融机构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规模迅速扩大,超过了实体经济,使金融市场成为这些国家主要经济增长点。2012年7月,中央提出2020年中国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因为创新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金融创新也是金融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最近几年,中国金融市场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但这些金融产品多是借鉴模仿国外已有产品,如股指期货,然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金融机构不但要守住国内市场,还要走出去,在国内外两块阵地上和国外金融机构同台竞技,因此,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将是赢得将来市场份额的必由之路。

(四)敏锐的洞察能力

一个经济体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而金融又是经济体的核心,金融稳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为了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金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战略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财务和金融等领域的知识,正确判断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准确评估金融市场和自己所从事业的金融风险,确保收益的最大化和损失的最小化。

(五)坚韧不拔的意志

由于金融是资源配置的核心,所以金融系统必须是高效的,金融从业人员不得不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作为重要金融业务之一的投资银行业务短则一年,长则三五年,从业人员首先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选择好的项目,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和同业去竞争获取项目,项目签订协议后需要经历漫长而繁琐的上市业务辅导,最后还要经过层层报批争取辅导企业上市,这个过程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放式基金的投资人可以随时要求基金公司赎回股份,回报率成为基金正常运营的唯一指标,面对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如何甄选和配置绩优证券以保证较高的回报率同时降低风险都使基金经理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坚韧不拔的意志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育理念不先进,培养目标模糊

金融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实践性非常强,除了极少数研究型人才搞基础性研究,绝大多数金融人才都是为机构服务,因此,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显得非常重要。从目前看,高校在金融人才培养中的教育理念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差异性非常小、培养计划严重脱离市场需求等方面[1]。专科生和本科生作为应用型专业人才,国内高校开的课程过多,注重了宽口径,但专业技能训练不够;研究生培养方面,基础过程开设过多,对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够,是高层次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

(二)课程设置不系统,部分内容陈旧

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面向市场设计课程内容是毕业生快速实现角色转换、适应工作岗位并创造效益的重要保证。目前,除了极少数知名的高校外,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差异很小,高校内部课程体系设置普通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与市场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以本科教学为例,西方经济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现融资、财务管理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学科都是金融学专业必修的课程,但不事先规划而同时开设这些课程必然会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因为各个课程自成体系,课程之间重复和交叉的内容较多,若专业负责人根据课程之间的联系科学设置授课时间和授课量,必然会使部分内容衔接不住,部分内容又重复,降低学生听课的效率。课程内容方面,多数教材都是根据前几年,甚至十多年前的文献资料编写的,与当前市场脱节,导致毕业生知识体系陈旧,无法快速完成角色转换。

(三)教学方式不灵活,方法手段传统

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保证教学效果。我国自2000以来大规模扩招,绝大多数高校师资力量不够,导致大班授课成为主流,然而大班授课必然会使教师沿用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非常差。由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人才社会需求旺盛,许多高校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纷纷开设金融专业,结果教师自身素质难以保证,教学多是照本宣科,更不用说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四)考核体系不科学,考核内容单一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知识牢固程度的重要手段。在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考核上,只有极少数的高校进行了大胆改革,采用了灵活的考核方式,其它高校则普遍存在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的问题。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将考试作为唯一的考核手段,有些学校虽然也采用了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综合的办法,但平时成绩的依据主要是考勤,失去了平时成绩存在的意义。学而不思则罔,如果学生仅仅为了考试而进行突击,不对的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便不会举一反三,扼杀了创新能力。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管理者为了简化管理,不提倡教师考核方式的创新;另一方面,师资力量有限,教师工作量大,也不愿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科学的考核体系进行考核。

三、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快速发展的金融业和短缺的金融人才是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虽然多数高校都开设了金融专业,但培养出数量众多,素质不高毕业生反而浪费社会资源并制约金融业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需求就是指挥棒,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一)建立先进教育理念,强调市场导向功能

加入WTO以后,中国金融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2006年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后,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来自外部的竞争和风险使中国金融人才问题凸现。打破常规,解放思路,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金融人才培养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发达国家的金融学教育理念也非常先进,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由于中外金融学教育发展阶段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并不能照搬这些国家的经验,只能借鉴先进经验并建立适合自已的教育理念。针对当前金融学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在金融学人才培养理念应与时俱进,具有开放性、国际性和前瞻性,并重视市场导向功能。与时俱进是指应根据金融业发展及金融学教育发展的动态及时更新观念,推进教学模式改革,重构课程系统并更新课程内容;开放性是指开门办学,与社会取得更多联系,让产学研三者结合起来,学用相长;国际性是指具有国际视野,将中国金融市场视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际化大背景下设计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前瞻性是指对金融业及金融学教育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使金融人才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是指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培养层次、数量和质量,以期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合理规划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构建是否合理,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规划课程体系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金融业需要每个层次的人才,而不同层次人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也不同[2]。以银行为例,前台工作人员主要进行日常业务工作,需要更多具体业务操作技能,强调执行能力,本专科层次毕业生就能胜任;而后台工作人员主要进行业务战略规划、业务管理和产品设计等工作,需要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研究生更为合适。针对不同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有意识锻炼不同职位所需要的能力,实现学校和用人单位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具体的课程体系构建需要专业负责人统筹规划,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信息量及课程之间的衔接和联系安排授课时间及课时量,保证课程设置的系统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以市场为导向设置课堂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大学阶段的学生都有自我学习能力,教师所指定的教材学生可以花较短的时间就能自习,若教师完全按教材组织课堂内容就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保证课堂教学质量。金融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除了最基础的金融理论,大部分金融理论都源于实践,若教师在授课时能够引入案例,介绍理论的应用范围及价值,并引导学生解析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现象和事件,最好能够留出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或专题分析,必定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将每门课程至少安排两个教师同时开课,学生自由选择教师,教师的考核与选课学生的多少挂钩,这种倒逼机制也会促使教师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科学设计考核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部分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更重要在于学生的努力,课程考核会督促学生学习,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原有把考试作为唯一考核手段会促使学生应试学习,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遏制创新性思考,因此,高校应在金融人才培养考核环节科学设计考核体系,加强考核的引导作用,使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还要学会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金融学考核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市场为导向原则,减少基础理论考试在考核中所占比例,加大理论应用环节所占比重,除了正常的期末考试,教师应设计课堂讨论、课后案例情景分析及金融业务操作方案设计等内容,将前沿理论和当前热点问题融入到考核体系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加大专业实践力度,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开放办学,让学生走出去,到相关机构去进行专业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业务技能,实现高校到工作单位的无缝链接。高校应加强与金融机构和政府决策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用人单位也可以利用实习机会发现具有潜力的且可塑性强的金融人才,提前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以期这些人才留在本单位,实现人才供需双方的双赢。

参考文献: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5

对于中国金融改革来说,我们一直面临着一个战略性的选择:未来的中国,应该而且可能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我们为什么必须选择这样的金融体系?金融改革的这种战略目标选择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何种内在的逻辑联系?对这类问题进行缜密的论证和科学的回答,对中国金融改革是至关重要的。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来看,构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应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战略选择。

为此,我们以剖析过去20多年中国金融改革所追求的核心目标和所依赖的路径为基础,从金融体系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金融功能的内在演变规律和金融体系的市场微观结构等方面,全面阐释中国为什么从战略的角度必须选择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

历史创造条件

1983年以来,中国金融改革中透视出机构多元化和金融活动市场化的两大基本趋势,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

中国金融改革初期(1983年-1990年),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多元化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一时期,四大国有银行已经形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开始出现,信托投资公司和城市信用合作机构发展迅猛,其他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财务公司也在开始商业化运作。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没有形成。这一时期多元化金融机构的运作,缺乏一个有效的市场平台,基本上还是在传统框架内运行。

1990年以后,中国金融改革一方面继续沿着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方向推进,即包括城市信用社(后来重组为城市商业银行)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的继续扩张;另一方面也开始启动了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即资金配置和金融资产交易开始走向市场,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开始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资金配置和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化,是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动因,而建立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显然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中国金融市场的形成,是从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开始的。中国的债券市场严格说来,并没有形成所谓的“市场”。包括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市场和短期国债(国库券)市场在内的中国货币市场,尚未得到有效的发展,其微观结构缺乏有效的衔接。货币市场微观结构的脱节严重影响了甚至扭曲了货币市场应有的流动,有时甚至使这种提供短期流动性的功能演变成长期的融资功能。功能错位,为日后货币市场的混乱埋下了伏笔。

在金融市场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的应该是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资本市场既有“发动机”的作用,更有“搅拌机”的功能。货币市场则起到一种的作用。中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虽然还不规范,但市场化趋势似乎不可逆转。

实体经济要求金融功能升级

就实体经济与金融制度的关系而言,金融制度是一种供给,而经济结构本质上是一种需求。金融制度必须与由经济结构决定的金融需求相适应。在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中,是由金融需求决定金融制度或者说金融供给的,而不是相反。当然,恰当的金融制度可以提高社会经济活动中金融需求的满足度,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金融制度或者说金融体系演进的核心标志是金融功能的升级。吴晓求教授曾指出,金融功能经历了简单的融通资金到创造信用再到转移风险,孵化财富的升级过程。金融功能的升级推动了金融结构的深刻变革。

实体经济结构对金融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业结构和产业生命周期差异,经济主体的风险管理需求及居民收入水平和资产选择偏好。

随着产业技术的提升,世界产业结构由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快速演进,科学技术向产业的转移在加快,产业生命周期在缩短。由于金融市场在支持创新性产业成长和为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初级阶段的企业融资具有优势,从而在历次产业革命的初期具有优势,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始终处于动态优化状态。

产业结构和居民财富形式的演变,使得经济主体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就产生了更为迫切的风险管理需求,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金融市场对横向风险分担具有优势,而金融中介则能有效实现跨期风险分散,金融中介在风险分散中直接承担风险的存量化和沉淀化,而金融市场则可以使风险流量化、分散化,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股票市场规模、活跃度、效率的绝对水平都会明显上升。而相对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股票市场的相对活跃度和相对效率也都明显上升。这就意味着伴随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会出现明显的市场化倾向。

显然,实体经济的发展,内在地需要金融体系更加市场化。

外部环境:文化与法制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人们的消费倾向、支付习惯,投资偏好和心理状态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与母体文化相适应的金融文化。一国的金融文化对金融体系的演进,金融结构的调整和金融市场的发育有直接的影响。例如,在中国的金融文化中,在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选择中,人们更偏好实物资产;在选择现金或信用卡进行支付时,人们更喜欢现金;在提前消费还是延迟消费时,人们更多地是通过当期的节俭或储蓄从而选择延迟消费:在判断风险时,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即期风险,而非未来的不确定性;对收益与风险,人们关注更多的是收益而非风险;如此等等。

这种金融文化其本质是漫漫历史长河中市场经济不发达的一种文化积淀,因而,虽然是顽强的,但还是可塑的,可调整的。当然,金融文化的重塑和调整,远比体制变革的过程艰难而复杂。市场经济的力量会使这种金融文化悄然地发生变化。中国最近2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年的金融文化的变化似乎印证了这一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就金融体系的结构特征和演进趋势来说,文化决定论过于绝对而静止。尽

管如此,我们认为,在中国,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形成过程,可能是艰难而漫长的,

一国法律制度和法律习惯对该国金融体系的结构特征和演进方向也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不可逆的。因为法的形式不是恒定的,不是不可变动的,相对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法的形式是第二位的。一般认为,中国是一个大陆法国家,成文法是其法律的基本特征。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在民商法领域,判例法的法律形式不断出现,中国法律体系似乎出现了某种混合趋势。

客观地讲,这种混合趋势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有助于推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化法制正处于初创阶段,而有关金融与市场的法律正在比较多地借鉴英美法的经验,这使得中国的市场化法律从创建伊始即带有市场主导型金融法律的特征。尽管中国的银行仍在金融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且金融市场仍相对弱小,但从体制和法律上说,中国法律正在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基础。

微观主体的演进

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是以金融市场(主要是资本市场)为基础和核心构建的金融体系。这种以市场(主要是资本市场)为核心构建的金融体系与以商业银行为核心形成的金融体系,在微观结构上具有根本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功能结构、风险的形成及其处置机制,财富形成过程,投资决策机制,收益与风险的匹配机制等方面。

资本市场

从历史演进角度看,资本市场经历了一个从金融体系“”到金融体系“内核”的演进过程,从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到国民经济的“发动机”的演进过程。

推动资本市场从“”到“内核”的演进,其原动力不在于资本市场所具有的增量融资功能,而在于其所具有的存量资产的交易功能。因为,就增量融资功能来说,银行体系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在增量融资上没有任何优势而言。但是,就存量资产的交易而言,资本市场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的重心和难点显然不在增量资源配置,而在于存量资源配置。这就是为什么说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的核心的根本原因。

资本市场不仅具有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使风险流动的功能,银行体系中风险存在的形式是“累积”或“沉淀”,资本市场风险存在的形式则是“流动”,通过流动机制配置风险,分散风险,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资本市场所特有的风险流动性特征客观上会提高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弹性。而传统商业银行具有的“累积风险”、“沉淀风险”的特征,使银行体系貌似稳定,实则脆弱。因此,发达而健全的资本市场带给社会的不是风险,而是分散风险的一种机制。

资本市场不仅为社会带来了一种风险分散机制,而且更为金融体系创造了一种财富成长模式,或者准确地说,为金融资产(w)与经济增长(q)之间建立了一个市场化的函数关系,即w=f(g),从而使人们可以自主而公平地享受经济增长的财富效应。因为这种函数关系是一种杠杆化的函数关系,因而,资本市场的发展的确可以大幅度增加社会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福利水平。包括银行体系在内的其他金融制度,显然无法形成经济增长与社会财富(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增加的函数关系,从而难以使人们自主而公平地享受经济增长的财富效应。

我们认为,存量资源调整,风险流动和分散、经济增长的财富分享机制是资本市场具有深厚生命力和强大竞争力的三大原动力,也是近几十年来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存在很多问题,但最重要的问题是对这个市场基本功能的错误认识。时至今日,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主流观点仍然把资本市场定位于增量融资,评价资本市场作用大小的主要标准仍然是市场融资规模的大小。

实践表明,在股权分置条件下,一个只追求增量融资的市场,是不可能对存量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不可能实现通过分散风险而降低风险的目的,也不可能在经济增长与财富增长之间形成市场化的函数关系。所以,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缺乏发展的原动力,充其量只有出于功利主义的外生动力而已。缺乏发展原动力的市场肯定不会有蓬勃发展的未来。

货币市场

如果说资本市场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核心和心脏的话,那么,货币市场和银行体系一道构成了其血液循环系统,它为整个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提供流动性。从投资者角度看,资本市场承担资产管理的职能,而货币市场则负责流动性管理。发达的资本市场与流畅的货币市场的有效衔接和转换,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有别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微观结构特征。

在中国,货币市场主要由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市场和国库券(以短期国债形式表现)市场等组成。就像我们的资本市场在相当多的时候错位地承担了流动性管理职能一样,我们的货币市场在相当多的时候也同样错位地承担了资产管理的职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功能的相互错位,客观上扰乱了两个市场的运行秩序,加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从目前的现实看,我国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管理功能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货币市场内部各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货币市场各种流动性工具不能流畅地相互转换,短期的流动性管理演化成长期资产管理,短期融资呈现出长期化、资本化趋势。二是品种单一,允许进入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受到严格限制,这客观上使资本市场不得不承担经济主体某种流动性管理的职能。

中国货币市场滞后发展和内部结构的不衔接,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扭曲了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微观结构。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不仅是今天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可能仍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随着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环境将会发生重大的变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外部环境,否则,可能无法摆脱恐龙的厄运。

在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居核心的地位,起着绝对主导的作用。这种核心地位和绝对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银行利率成为金融体系乃至社会经济活动的基准收益率;居民金融资产的绝大部分表现为银行储蓄存款,银行体系配置的资金规模在金融体系中处在绝对地位,庞大的银行资产缺乏流动性。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利率正在丧失基础利率的功能,取而代之的是竞争基础上市场化的基准收益率: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由相对单

一的储蓄存款走向多元,来自于资本市场的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企业资金来源多样性也会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趋势下,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在金融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格局将受到根本性的动摇。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变革势在必行,其变革的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制度变革。其核心是通过股份制改造和资本的证券化,建立一个完整的市场化运行机制、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和责权利清晰而平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二是业务重组和调整。其方向是扩大创新型金融服务业务,发展以高端金融服务为基础、以资本市场为平台的资产增值业务,彻底改变目前商业银行利润过度依赖传统业务的局面。

三是建立风险流动和释放机制。其核心是,在完善传统业务风险过滤机制基础上。重点推进资产证券化,以形成风险的流动机制。对商业银行而言,开展优质信贷资产的证券化,除了能保证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外,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使未来的不确定性得以流动起来,从而寻找一条市场化的风险释放机制。资产证券化,与其说是收益的转移机制,不如说是风险的流动机制。

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是大海,各类金融机构和众多的投资者都是行驶在这大海之中吨位不同、功能不同的船或舰,在中国,商业银行就是这大海中的航空母舰。这时的商业银行也许已经演变成一种具有混合功能的金融中介。在中国,商业银行从高山,从平原、从沙漠移向浩瀚无际的大海,意味着脱胎换骨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将极大地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改善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结构和弹性。

其它金融中介

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金融中介(或金融机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提供流动性,过滤风险,创造产品并通过市场机制发现价格,以及基于市场的风险组合或资产增值服务。在金融中介组织中,商业银行无疑主要(但不限于)提供流动(货币市场也提供流动性);而其他的非银行金融中介则更多地为市场化的金融活动过滤风险,创造产品并基于市场的定价,风险组合或资产增值等金融服务。

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正在成为人们进行投融资活动的基本平台。在这种条件下,无论是投资还是融资,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有的来自于市场本身。有的则来自于市场以外包括制度的,政策的、道德的等人为或非人为因素。如果没有一种机制对这种来自于市场以外的人为或非人为因素所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必要过滤,市场就不可能透明和公平,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形成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

在实践中,有两类中介机构具有风险过滤的作用,一是资信评估机构:二是财务信息审计机构,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前者侧重于制度性、资质性风险过滤和最终信用能力审查,后者侧重于财务风险,盈利能力的评价和信息真实性审查。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6

当今世界把所有企业集团都放在信息化、全球化、金融化三大坐标同一背景下。这是构建集团金融协同管控框架的基本前提。在信息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背景下,集团金融协同管控框架,至少存在三个基本假设(见图1)。

第一个基本假设是企业面临金融化、信息化、全球化三大背景。基于金融化的集团金融协同管控的核心,是司库型资金管理、信用型信贷服务、理财型投资管理的协同管控。基于信息化的集团金融协同管控的核心,是集约化财务管理、集团化金融服务、集成化信息网络的协同管控。基于全球化的集团金融协同管控的核心,是专业化集约化战略、综合化集团化战略、全球化集散化战略的协同管控。

第二个基本假设是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商品市场三大市场。基于资本市场的集团金融协同管控的核心,是资金链金融产品、产业链金融产品、资本链金融产品的协同管控。基于货币市场的集团金融协同管控的核心,是境内现金池、境外现金池、全球现金池的协同管控。基于商品市场的集团金融协同管控的核心,是资本经营、金融服务、财务管理的协同管控。

第三个基本假设是企业面对资本链、资金链、产业链三大链条。基于资本链的集团金融协同管控的核心,是财务总监、金融司库、信息总监的协同管控。基于资金链的集团金融协同管控的核心,是结算中心、财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管控。基于产业链的集团金融协同管控的核心,是产权链资本运营、价值链财务管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协同管控。

这3大背景9个方面27个要素,构成集团金融协同管控框架(简称3927框架)。假设的考察过程,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而构架的构建过程,则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我们遵循这一过程来构建集团金融协同管控框架。

基于资本链的财务总监、金融司库、信息总监的协同管控

企业集团的基本联接纽带是资本链条。因此,集团管控与金融协同要基于资本链进行管理控制,基于资本链进行金融协同服务,基于资本链传导经营管理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CFO制度下的财务总监为首的控制系统、金融司库为首的资金系统、信息总监为首的信息系统三大系统。这里的协同管控,在纵向体现在负责财务金融的高管,不是单层管控,而是双层协同管控(上层高管为CFO,下层高管为财务总监、金融司库、信息总监);在横向体现在负责财务金融的高管,不是一人(财务总监)单一管控,而是三人(财务总监、金融司库、信息总监)协同管控(图2)。

基于资本链的CFO制度所体现的协同管控,是CFO治理结构和CFO管理结构的协同管控。

CFO治理结构方面的协同管控,体现在决策权的平等、执行权的统一和监督权的独立。

首先,在决策方面,CFO首先是董事会成员,即执行董事(内部董事),与全体董事一起对股东负责,共同承担法律责任。这是说在重大决策地位上,CFO和CEO、COO等重要领导人一起作为执行董事(内部董事),进入董事会,享有平等的决策权力,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CFO是由董事会聘任,在决策上对董事会负责。

其次,在执行方面,CFO首先是一名执委会成员,对董事会负责,共同承担经营责任,共同执行董事会决议;然后,在执行董事会和执委会决议的过程中,CFO要对CEO负责,以保证执行权的统一;最后,在CFO制度下,董事会和执委会成员中不再另设财务负责人。CFO对执委会和CEO承担财务管理责任。

第三,在监督方面,在CFO制度下,监督分为经营决策监督、财务会计监督和管理执行监督。经营决策监督由对股东负责的监事会负责;财务会计监督由对股东负责的审计委员会负责,外部审计机构由审计委员会聘任;管理执行监督则由CFO领导的管理审计部门负责,这时,内部审计部门不再承担财务会计审计职能。因此,在财务会计监督方面,CFO及其所属机构要接受有独立监督权的审计委员会的监督(审计委员会主要由外部独立董事构成);而在管理执行审计方面,CFO及其领导的管理审计部门有独立的监督权。在这里,CFO扮演一个管理监督者的角色。

CFO管理结构方面的协同管控,体现在财务总监(Controller)、金融司库(Treasurer)、信息总监(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在管理控制系统、财务金融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三方面的集中管理与共享服务。资金的集中管理,离不开金融的共享服务载体和信息的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总监(Controller)在德国被称为“管理控制工程师”,主要负责基于战略执行的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分管战略规划、计划预算、投资管理、业绩评价、风险控制。在一个企业集团中子公司财务总监与母公司财务总监的关系有“实线制”和“虚线制”之分。在实线制下,子公司财务总监对母公司负责(多见于集权管理模式);在虚线制下,子公司财务总监对子公司负责(多见于分权管理模式和子公司是公众公司和合资公司的情况)。

金融司库(Treasurer)主要负责金融市场融资和资金集约管理。有三种功能组织可选择:一是资金管理职能部门或资金结算中心事业部;二是财务公司;三是金融控股公司。国外大部分企业的选择是财务公司。因为,财务公司作为具有产业背景和金融背景的企业集团内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扮演司库型资金管理、信用型信贷服务、投行型财务顾问三个角色。

信息总监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负责会计核算和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时代,会计作为信息系统必然要纳入管理信息系统之中。因此,国外许多公司的会计部门都与信息部门合并,有些公司的CFO也将信息系统纳入其管理范畴,在该范畴内设置CIO职位。

基于资金链的结算中心、财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管控

企业集团的另一个重要联接纽带是资金链条。基于资金链的集团金融协同管控必然选择结算中心、财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作为载体进行资金协同管控(表1)。

载体选择之一是结算中心。结算中心是产业集团进行资金管理的一个事业部性机构,其功能是职能型资金管理。结算中心是非银行非金融机构,不能从事金融业务,只能进行资金结算的资金管理工作,其资金管理模式是资金集中管理。结算中心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是客户关系。结算中心在目前的金融监管背景下,其合法合规性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确定性。由于目前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审批的难度较大,许多企业采用结算中心模式,但其局限性较大。

载体选择之二是财务公司。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其功能主要是功能性司库管理和信用性金融服务。由于财务公司是金融机构但不是银行,所以,财务公司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是合作关系。财富500强里80%都有财务公司,中国目前有100多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从财务公司被允许的金融业务来看,财务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混业性质,是产业集团公司金融协同控制系统较为理想的载体。但需要监管部门在财务公司性质定位、财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设立、财务公司存款准备金上缴、财务公司参与央行联行清算、财务公司贷款再贷款、财务公司各项监管指标限制等方面放宽放松管制。

载体选择之三是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是通过控股公司组织模式,实现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公司、金融租赁、资产管理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融业务的联合经营,能够向顾客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集团化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最主要特点是“集团混业,经营分业”。分业经营体制就是“一个法人、一块执照、一种业务”,混业经营是“一个法人、多块执照、多种业务”,而金融控股模式是“多个法人、多块执照、多种业务”,即在一个法人金融集团公司内有多个法人子公司。子公司统一控制在一个母公司之下,但彼此之间实行“完全的分业经营、完全的分业管理”。因此,金融控股公司在集团金融协同管控的主要功能是产能性金融管理,即金融在产业集团既作为一个产业又作为一个功能。产业集团内的金融控股公司与产业集团外的金融机构的关系是竞争关系。

基于产业链的产权链资本运营、价值链财务管理、供应链金融服务协同管控

传统企业集团理论和实践基于产权关系定义和界定企业集团,这种基于产权链的集团管控,在当今经济一体化时代显得力不从心。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至少应将集团管控的外延从基于产权链拓展到基于产业链。基于产业链的集团金融协同管控,体现在产权链资本运营、价值链财务管理、供应链金融服务(图3)。

产权链资本运营,旨在以产权链为主线进行产融协同的产权控制,主要功能是资本的经营。基本要求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实施公司的资本控制,并达到资本运营与资本管理的协同。在组织结构方面以产业集团资本运营部门为依托。实际上,中国目前的财务公司主要是在产业集团内以产权关系为基础,实施产融协同控制。

价值链财务管理,意在将职能性的财务管理转变成系统性的价值管理。基本功能是价值管理。基本要求是以货币关系为纽带实施公司的价值控制,并达到融资与投资的协同。在组织结构上以产业集团财务管理部门为依托。实践中,多体现为基于资金流的公司司库管理控制。

供应链金融服务,是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核心功能是金融的服务。基本要求是以供销关系为纽带,为供销双方提供金融服务,并实现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的协同。在组织形态上以产业集团内部金融机构(例如财务公司)为依托。近年来,供应链金融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金融创新业务。但在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方面,产业集团内部金融结构由于其内生性,比外部金融机构更有优势。金融监管部门应将财务公司的金融业务范围从基于产权链拓展到基于供应链,以利于财务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基于资本市场的资金链金融产品、产业链金融产品、资本链金融产品协同管控

由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构成的金融市场,为集团金融协同管控提供进入机制和退出机制,而基于金融市场的金融产品,则为集团金融管控提供金融工具。因此,集团金融协同管控,在于对资金链、产业链、资本链三类金融产品的协同开发和综合运用。

集团金融协同管控的金融工具,是要解决用什么样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来实现集团金融管控和产业金融协同的问题,以及这些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本身如何协同的问题。按照资金链、产业链、资本链来划分已有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基于资金链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主要是为产业集团的司库型资金管理和基于价值链的财务管理服务的。基于产业链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是为产业集团的信用型信贷服务和基于供应链的金融服务而开发设计的。基于资本链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是为产业集团的理财型投资管理和基于资本链的资本运营服务的。

按照资金链、产业链、资本链三大链条来划分和开发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首先有利于资金链金融控制、产业链金融控制、资本链金融控制;其次,有利于产业与财务管理的协同、产业与金融服务的协同、产业与资本运营的协同;第三,有利于创新基于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基于投资银行的投融资金融、基于司库管理的资金池金融。

基于货币市场的境内现金池、境外现金池、全球现金池的协同管控

基于货币市场的集团金融协同管控,体现在境内现金池、境外现金池、全球现金池的协同管控,以通过货币市场实现资金的流动性、增值性、安全性(图4)。

现金池(Cash Pooling)资金管理模式,作为产业集团企业间资金管理的自动调拨工具,通过集团成员单位账户余额上划、成员企业日间透支、主动拨付与收款、成员企业之间委托借贷以及成员企业向集团总部的上存、下借分别计息等,可以统一调拨产业集团的全球资金,最大限度地降低产业集团持有的净头寸,实现资金的集中控制功能。最终实现资金全球调配及资金全球24小时不落地。

现金池结构包含一个主账户和一个或几个子账户。现金池资金的自动调拨在日终发生,调拨的金额取决于各子账户的日终金额和目标金额,即日终时各子账户余额为所设定的“目标余额”,而所有的剩余资金将全部集中在主账户。

全球现金池的建设,可以产业集团财务公司为载体,授权其为运作主体在境内协作银行开立境内外汇资金集中管理专户,在境外协作银行开立境外外汇资金集中管理专户,以此分别建立集团境内、外两个外汇现金池。同时在境内协作银行开立境外放款专用外汇账户,归集产业集团及所属境内成员单位的自有外汇资金,在外汇局核准的额度内,通过境外放款专用外汇账户,实现集团跨境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

基于商品市场的资本经营、金融服务、财务管理的协同管控

许多企业集团的资本经营、金融服务、财务管理分布在三个部门或机构,也有企业集团没有专门的资本经营部门和金融服务机构。无论哪种情况,企业集团面向商品市场需要资本经营、金融服务、财务管理三位一体协同管控。

如果把集团管控按照驱动关系分成功能与机制、流程与系统、客户与市场、资产与价值四个层面,财务管理主要与功能与机制、流程与系统两个层面相关;金融服务主要与流程与系统、客户与市场两个层面相关;资本经营主要与客户与市场、资产与价值两个层面相关。这种交叉关系就构成财务管理、金融服务、资本经营三者之间的协同管控。

完整的集团管控应该包括以企业为核心的战略控制、以市场为核心的经营控制和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控制。因此,集团金融协同管控应该体现在战略主题、经营目标、管理指标的协同管控。

以上财务管理、金融服务、资本经营三个方面,资产与价值、客户与市场、流程与系统、功能与机制四个层面,以及战略主题、经营目标、管理指标三个坐标的协同管控构成集团金融管控的“协同树”工具(图5)。

公司金融协同首先体现为资本经营、金融服务、财务管理三个有机方面的协同。资本经营需要做到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同;金融服务需要做到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同;财务管理需要做到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的协同。

公司金融协同其次体现为功能与机制、流程与系统、客户与市场、资产与价值四个因果方位的协同。财务管理功能与机制的完善,有利于财务管理与金融服务流程与系统的优化,从而赢得金融服务与资本经营的客户与市场,最终体现为资本经营的资产与价值。

公司金融协同最终体现为战略主题、经营目标、管理指标三个逻辑层次的协同。战略主题以企业为核心,一个战略主题引申若干经营目标;经营目标以市场为核心并体现特定战略主题,一个经营目标由若干个管理指标去衡量;管理目标以人为核心,是公司金融控制与产业金融协同的指标和标志。

基于金融化的司库型资金管理、信用型信贷服务、理财型投资管理的协同管控

金融化背景下企业集团如何进行资金管理,如何进行信用管理,如何进行投资管理,是集团管控需要重新思考和研究设计的三大课题。从国内外企业集团的实践看,司库型资金管理、信用型信贷服务、理财型投资管理是普遍选择和基本定位。因此,金融化背景下的集团金融协同管控,是司库型资金管理、信用型信贷服务、理财型投资管理的三足鼎立及其综合协同运作(图6)。

司库型资金管理,意味着产业金融的协同控制以基于收付实现制的资金流动协同控制为核心,以产业集团的资金专业化和集中集约管理为依托,以境内境外现金池构建和资金全球调配及24小时不落地为主要特征,以基于JIT的现金零余额、零在途、零准备时间,并最大限度减少资金占用,减少资金成本,提高资金效率为追求目标。

信用型信贷服务,要以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应收应付协同控制为核心,以产业集团的产品销售与信用管理的分离及信用销售专业化管理为依托,以信用金融化和资产证券化为主要特征,以消费信贷及买方信贷、供应信贷及卖方信贷为主要金融工具。

理财型投资管理,要以融资投资服务协同控制为核心,以产业集团的资本运营为依托,以企业重组、债务重整、公司上市、企业发债、企业并购为主要特征,以投资银行功能为参照,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投资效益、资本扩张能力、企业并购能力为主要目标。

公司金融协同控制系统的综合型定位是上述司库型、信用型、理财型定位的集成。即基于资金的司库型定位+基于资产的信用型定位+基于资本的理财型定位。特征是产业集团金融的集团化管理和金融的综合化服务,目标是追求资金的效率、资产的效果、资本的效益。

基于信息化的集约化财务管理、集团化金融服务、集成化信息网络协同管控

信息化使集约化财务管理、集团化金融服务、集成化信息网络成为可能。集成化信息网络为集约化财务管理提供了基础,集约化财务管理为集团化金融服务提供了条件。因此,集团化金融管控在信息化条件下,可实现集约化财务管理、集团化金融服务、集成化信息网络协同管控(图7)。

集约化财务管理的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资金集中管理,二是会计共享服务。资金集中管理需要构建资金集中管理平台,会计共享服务需要建立会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注意的是资金集中管理并不意味着资金集权管理,同样,资金集中管理也不意味着不公平的关联交易。

集团化金融服务,一是指产业企业的集团化金融管理,二是指金融机构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前者意味着产业企业的金融需要集团公司以一个平台(可以是金融控股公司,也可以是金融事业部)进行统一管理控制;后者意味着产业企业需要一个能够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这个金融机构要么是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外部金融机构,要么是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内部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在某些情况下和某种程度上也可能是两者的结合。

集成化信息网络应该是信息集成管理加互联网络。包括企业集团企业间MIS系统及IT系统的协同控制问题,财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协同控制问题,以及金融机构与产业企业间MIS系统及IT系统的协同控制问题。这里既要解决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问题,又要解决信息隔离和防火墙问题。

基于全球化的专业化集约化战略、综合化集团化战略、全球化集散化战略协同管控

全球化过程一方面延伸了集团管控的半径周期,另一方面加大了集团金融管控的难度和幅度。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集团金融管控,必须从战略和发展的高度构建集团金融战略管控框架,并实现各个战略阶段的协同。基本选择是专业化集约化、综合化集团化、全球化集散化三大进程及其各个阶段协同安排,做到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前后承接、动态调整(图8)。

专业化集约化战略阶段,以司库模式为初始定位;以专业化的资金服务和集约化的资金管理为核心能力;以创新战略为出发点,创造金融专业化产品;构建资金集中管理与内部结算服务、信贷统一规划及其投融资服务、买方信贷消费信贷与产业金融服务三条业务创新主线。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7

一、我国资本市场的三大特点

从目前来看,

三、资本市场环境下我国银行的驱动 发展

1.我国银行应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寻求复合型 金融 创新工具。投资银行是与商业银行相对称的金融中介机构,是资本市场的主体和灵魂,是 企业 直接融资的机构。作为一个产业,投资银行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 历史 ,对世界 经济 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购并重组、安排直接融资、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投资银行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目前尚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所以商业银行可通过在内部设立投资银行部等形式,大力拓展非资本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积极进行复合型金融工具创新。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行股票并上市,进行股权融资。(2)策划企业兼并收购,为企业规模扩张、多元化经营,实现购并目标服务。(3)设计债券发行方案,为企业债券融资服务。(4)提供融资安排,解决企业购并、资产重组过程中的资金需求。(5)充当企业财务顾问,为企业生产经营、资本运营、长远发展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6)直接投资,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一起发展。(7)创新金融工具,如运用可转换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增加市场品种,活跃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8

一、我国资本市场的三大特点

从目前来看,

三、资本市场环境下我国银行的驱动 发展

1.我国银行应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寻求复合型 金融 创新工具。投资银行是与商业银行相对称的金融中介机构,是资本市场的主体和灵魂,是 企业 直接融资的机构。作为一个产业,投资银行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 历史 ,对世界 经济 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购并重组、安排直接融资、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投资银行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目前尚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所以商业银行可通过在内部设立投资银行部等形式,大力拓展非资本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积极进行复合型金融工具创新。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行股票并上市,进行股权融资。(2)策划企业兼并收购,为企业规模扩张、多元化经营,实现购并目标服务。(3)设计债券发行方案,为企业债券融资服务。(4)提供融资安排,解决企业购并、资产重组过程中的资金需求。(5)充当企业财务顾问,为企业生产经营、资本运营、长远发展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6)直接投资,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一起发展。(7)创新金融工具,如运用可转换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为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增加市场品种,活跃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9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热情一直很高。如2005年1月到4月,通过增发新股方式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有:宝钢股份,增发A股50亿股;浦发银行,增发A股7亿股;申能股份,增发A股2亿股;新兴铸管,增发A股12亿股等。通过发行可转债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有:招商地产,发行可转债165亿元;韶钢松山,发行可转债1538亿元。仅上述6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额就突破了200亿元。

理论上,大量的再融资资金流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企业应愈来愈强盛。然而,不少上市公司并未将再融资资金用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而是滥用再融资资金,致使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造成闲置浪费,企业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2001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实施过再融资的645家上市公司中,先后有59家戴上ST帽子,有55家年底出现亏损;而且,融资金额在前3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14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再融资后出现显著下滑,有的甚至出现负值。上市公司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再融资目的不明确。我国上市公司非常“珍惜”再融资资格,只要具备了再融资条件就绝不舍弃,即使在资金用途不明确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如有的上市公司事先并未确定投资计划,有的虽已确立拟投资项目,但并未对项目所需资金进行充分论证。为了充分利用再融资资格,上市公司会为只需投入1000万的项目募集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等再融资资金到位后,大量资金因缺乏有利的投资机会而被闲置,有的成为长期银行存款,有的被投资于国债,有的用于委托理财,有的被匆忙投资于市场前景并不乐观的项目。如电广传媒的国际会展中心累计投资达7亿元之多,每年亏损数千万元,并逐年增长,短期内很难扭转巨额亏损的局面。上市公司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还大举融资,说明公司资金运作能力差。这种为了圈钱而圈钱的畸形再融资行为不仅滥用了投资者的信任,也扭曲了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

(二)投资项目选择不当。投资项目的选取对企业未来发展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投资项目能为企业培育新的核心能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差的投资项目则可能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一些上市公司只看到产品眼前旺盛的市场需求,一味追求生产规模扩张,将再融资资金投资于原有产业上的原有产品。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当新项目投入运营时,所生产的产品已面临被淘汰的境地,巨额投资带给企业的是长久难以弥补的亏损。如四川长虹于1997年配股募集资金229892万元,用于扩大大屏幕彩电生产和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其中,主要项目“红太阳一号”工程投入资金达127468万元,目标是到1999年彩电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台,成为世界第三大彩电生产基地。这次纯规模扩张性投资使四川长虹很快陷入财务困境,大量彩电库存积压,公司被迫于1998年4月、1999年4月、2000年5月、2001年2月四次大幅度降价倾销,使彩电行业迅速进入微利时代,全行业的平均利润降至2%~3%。显然,除了行业竞争因素的影响外,上市公司投资项目选择失当,加速企业业绩下滑,也是上市公司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上市公司投资项目选择应倾向于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和技术改造项目,注重企业核心技术的培育,以实现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使企业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

(三)再融资资金转移。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是通过母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后,将剩余优良资产包装上市的。只拥有不良资产的母公司经营艰难,财务状况每况愈下,而被母公司精心包装出来的上市公司自然有责任“资助”母公司。于是,上市公司便成了母公司在证券市场圈钱的工具。再融资资金到账后,上市公司并未按照融资说明中所承诺的,将资金投入到所谓的项目中去,而是将资金有计划地转移到母公司名下,以弥补母公司巨大的亏空。这样,再融资募集到的资金自然无法产生实质性经济效益。

二、上市公司再融资与核心能力的培育

所谓能力,是指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竞争力则是企业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能力,强调价值链上特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有知识,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企业所拥有的诸多能力。竞争力和能力代表了企业不同但又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1980年,普劳哈拉德(prahalad)和哈梅尔(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首次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笔者认为,核心能力是使企业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能反映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的特殊能力,独特性和价值优越性是其突出特征。如索尼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其产品创新能力,特别是产品小型化能力;微软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不断开发更新更强操作平台;海尔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广告销售和售后服务。核心能力能使企业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持续拥有竞争优势的源泉。

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兼并、收购、分拆上市、联营等资本运营方式,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对企业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也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品牌打造、价值链管理等一系列管理行为,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实现内部资源的最优配置,而这些都需要企业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再融资从以下几方面培育其核心能力:

(一)资产重组。资产重组已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捷径。企业的发展不能单靠自身的积累,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资本运营形式可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和超常规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再融资也就成为企业资产重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J·斯蒂格勒在研究美国著名大企业发展的特点后发现,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应用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如l998年7月3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以43亿马克(约合246亿美元)的价格签约收购英国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实现了强弱联合。这笔交易使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拥有了劳斯莱斯公司创造的、同行难以企及的汽车制造核心技术,特别是在汽车的驱动力、减噪和安全舒适性方面,大大缩短了大众汽车公司的开发周期,压缩了核心能力的培养时间,而且轻松赢得了劳斯莱斯的声誉,企业竞争力迅速得到提升。国内企业资产重组的成功案例也举不胜举,如从2006年1月开始,中国铝业紧紧围绕其“一体化”和“大有色”战略目标展开一系列并购活动,先后共出资54亿元收购包括上海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在内的铜业企业,斥资约20亿元收购或参股河南中迈、抚顺铝业、焦作万方、遵义铝业、华宇铝电、华西铝业、华鹭铝业、连城铝业等8家铝业企业。通过并购,中国铝业强化了主业,形成较为完整的铝业生产链,并向铝业之外的有色金属行业进行大规模扩张,使其整体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又如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于2006年1月以4亿欧元全资收购世界第二大蛋氨酸企业——法国安迪苏集团;2006年10月,又全资收购法国罗地亚公司有机硅及硫化物业务,取得罗地亚公司有机硅业务的专利技术、生产装置和销售渠道等。并购之后,蓝星集团有机硅单体年生产能力达到42万吨,跻身为世界第三。

(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法宝,是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重要条件。但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为科技创新要求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前期技术或产品开发,开发成功后,还需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市场推广,短期内难以收回投资。企业如果缺乏资金,开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如2004年在中关村引发热议的“胡晖现象”,就证明了科技创新对资金的强烈需求。留美博士胡晖于2002年6月回国创业,在中关村投资15万美元创办海纳维盛公司,开发出国际领先的远程医疗诊断系统。之后多方寻求投资者开拓国内市场却无人问津,公司因资金短缺而举步维艰、濒临倒闭。2004年2月,胡晖的海纳维盛公司被美国威泰尔公司以1800万美元收购。由此,海纳维盛公司起死回生,拥有了继续发展的资金,同时也使该项新技术有了用武之地。胡晖创办的海纳维盛公司两年内增值120倍,创造了国内企业高增长的奇迹。应该说,这个奇迹是科技创新和企业成功再融资共同创造的。再融资资金挽救了胡晖的公司和他的新技术。如果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投资项目选择上,能选择像胡晖公司这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不仅内部提高上市公司本身的资金使用效益,而且能使我国中小企业走出融资难的困境,避免我国的优势技术流失海外。

(三)塑造品牌形象。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广告策划人,曾获全国电视广告银奖的李光斗认为,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最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如奥康集团2003年投资10亿元巨资建设“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并与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GEOX合作,开创出我国制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模式,其目的就在于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为企业走向世界、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打下基础。2006年1月23日,英博啤酒集团宣布收购福建省最大啤酒企业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总额达5886亿元,预计全部收购将于2007年底完成。此次交易完成后,英博啤酒集团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啤酒商之一,并形成从华东到华南完整的市场版图。英博对雪津的收购,意味着啤酒市场又一轮品牌整合将逐渐展开。我国很多企业,如海尔、恒源祥、格兰仕等,都曾花大力气塑造品牌形象,并且实现了以无形资产调动有形资产的效果,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当然,一个著名品牌的产生通常需要大范围的持续广告宣传和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将再融资资金用于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核心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然而,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过程,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培育出来。丰田、海尔、SONY等企业都是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培育出自己的核心能力。

————————

参考文献:

[1]:《企业核心能力与技术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2][美]亚历山德拉·里德·拉杰科斯、J·弗雷德·威斯顿:《并购的艺术融资与再融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3]费明胜、水家耀:《核心能力现代企业持续竞争的奥秘》,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李光斗:《品牌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艾丰:《品牌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平台》,《人民论坛》2005年第4期。

[6]宗庆后:《企业持续增长的秘密》,《北大商业评论》2004年第10期。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10

一、金色链融资业务模式推出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一)金色链融资业务模式推出的背景

1.大客户贡献度下降速度加快,银行盈利空间逐步缩小

(1)大客户资金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基本都建立了资金网络,资金实行集约化的管理,导致银行大客户存款、贷款业务份额逐步下降。

(2)大客户融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渠道畅通,传统贷款业务需求增长不足。例如,短期融资市场的迅猛发展,使“金融脱媒”步伐加快,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面临严峻考验。

(3)银行同业目标市场趋同,激烈竞争导致银行在与大客户谈判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贷款议价能力不强,中间业务收益水平较低。迫于竞争压力,目前银行许多大客户的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及以下,特别是垄断性大集团客户大部分是基准利率下浮10%,而对大客户的中间业务也往往因追求可观的贷款利差或贷款份额而不收费或少收费。

2.中小企业贡献度逐步上升,并日益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1)银行对于中小客户贷款议价能力强,中间业务收益水平高,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据某国有银行浙江省分行调查数据显示,该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公司客户贷款余额70%,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平均在基准利率上浮20%,远高于其他贷款收益,公司类贷款利息收入的85%来自中小企业,中间业务、国际业务、信用卡业务等方面中小企业也是创收主力军。

(2)分散风险,增加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分散集中度风险,对信贷资产结构和客户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客户的信贷需求大部分为短期信贷产品,拓展和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短期信贷产品,对于调整资产结构,降低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有重要意义。

(3)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目前,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数量较多,而各家银行中小企业客户在总客户数中占比极低,并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因此,巨大的中小企业资源和业务发展空间有待挖掘和拓展。

3.随着我国经济日益紧密地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企业外包、跨境物流等新的经营模式在中国得以广泛应用,中国已成为事实上的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基地,成为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许多行业内部均形成一个核心企业与上下游配套企业协作配套、利益共享、风险与共、稳定有序的企业商务生态链。这一生态格局的形成,为金色链融资业务模式的出台创造了条件。

(二)金色链融资的现实意义

金色链融资是实现银行中端市场战略、明晰市场定位的重要途径,是银行强化交叉销售、提高银行业务综合贡献度的重要手段,它有效控制基于交易风险而产生的企业信用风险,逐步优化银行业务结构,提高股东回报。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密切银企关系,满足企业融资业务需求,还有助于实现政府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目标。

二、金色链融资业务的内容

金色链融资是一种基于供应链条的集中营销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一)1+N模式

即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为中心,基于其稳定的生产和贸易关系,对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群体开展的营销模式。这是供应链融资的主体模式,又包括两种具体情形:核心企业承担风险责任情况下向配套企业提供的融资;核心企业不承担风险责任而由配套企业承担风险责任情况下向配套企业提供的融资。

(二)N+货/现金流模式

即基于货权或债权控制而对贸易买卖双方提供融资服务的营销模式,主要体现为货押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

(三)市场聚合融资模式

即基于特定专业市场而对其入场客户进行服务的市场聚合模式,特定市场主要包括两类,其一,集合某类或几类主要商品进行专属经营的大型物资集交易市场,如钢材、油品、粮油、化工等交易市场;其二,集合多种商品统一运营的市场,如沃尔玛。这一模式实质是将专业市场看作特殊的核心企业,是核心企业存在情况下供应链融资的特殊情况。

在上述营销模式下,对于融资对象可以选择多种适用产品,包括:(1)进出口结算类、保函类、保理类和国内信用证类等标准贸易融资;(2)商业汇票承兑与商业汇票贴现;(3)短期定向封闭贷款。

三、金色链的特点

(一)金色链融资着重分析供应链内各企业主体执行合同的履约能力,围绕产业链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各环节,全过程分析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等不同主体的融资、融信需求,深入挖掘产业链的价值潜力。

(二)在核心客户责任捆绑项下,从核心客户入手分析整个产业链,以核心客户真实履约为保障,满足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融资、融信需求,适度放大其经营能力,推动整个产业链商品交易的有序进行,控制产业链的关联风险。

(三)金色链融资是一种营销模式,而非具体产品,是各类产品的组合序列,银行根据产业链各节点的资金需求特性嵌入相应的融资、融信产品组合。

(四)金色链融资重点关注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交易的连续性、交易对手的履约能力、业务的封闭运作与贷款的自偿性。它将贷款风险控制前移至客户的生产、存储及其交易环节,以产业链整体或局部风险控制强化单一企业的风险个案防范。

四、金色链融资业务的基本类型

(一)以核心客户为责任主体的供应链融资

此种供应链融资以核心客户的履约作为风险控制的基础,要求核心客户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回购担保(见证回购和实物回购)或定向付款承诺。适用产品及组合包括供应商融资和经销商融资。

供应商融资产品包括:(1)国内采购融资。包括开立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买方付息票据贴现、商业承兑汇票保贴、开立国内信用证、短期封闭贷款等。(2)国外采购融资。包括开立信用证、进口押汇、进出口通、进出口收付通、开立保函、未来货权质押贸易融资等。(3)发货后融资,包括保理融资、应收账款质押授信、商业汇票贴现、信用证项下融资等。

经销商融资产品包括汽车金融全程通、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保贴、保兑仓、厂商银、国内信用证、定向采购封闭贷款、信誉保证金监管融资、法人客户按揭(工程机械、客车等行业)等。

(二)以核心客户上下游客户为责任主体或不存在核心企业情况下的供应链融资

在此方式下,核心客户不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见证回购担保、实物回购担保或购买付款、未售退款承诺或不存在核心企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基础依托是对物权或债权的控制,以经营收入偿还银行融资,具体业务品种包括仓单质押融资、军品鉴证贷款、保理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货押融资、贴现、商票保贴、买方付息贴现、核心客户提供协助处理货物项下经销商融资等。应当尽可能要求核心客户提供一定的风险控制辅助措施,如对违约借款人进行一定的惩罚(降低其经销商资格等)、协助处理质押物或按银行指定路径发货等。

(三)基于特定专业市场而对其入场客户进行服务的供应链融资

金融市场的核心例1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任务是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从其外延来看,上海要成为金融机构集聚的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核心在于提高上海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从其内涵来看,是上海各类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延伸,形成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核心在于掌握金融产品特别是人民币产品的定价权。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在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欧美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商业银行依靠存款来发放贷款的固有盈利模式开始逐渐弱化,传统存贷款产品不断受到公司股票、私人养老金、共同基金、私人信托投资和私人人寿保险等新产品的挑战。近几年,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业务在银行的规模、收入贡献稳步提升,金融市场业务部门从传统的资金调剂部门,日益成为各大银行的资金营运平台、资产负债管理平台、金融产品创新平台和新的利润创造中心。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的新机遇

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政策机遇

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之后,上海市政府随即成立了上海市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连续下发《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务院关于推进加快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集聚金融资源加强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通知和规定,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也于2009年6月份通过了《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在地方立法层面形成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纵观上海市政府推出的各项政策,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是今后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围绕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在上海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的“先行先试”给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

金融市场业务拓展的市场机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根据上海市政府的工作计划,今后将争取在上海建立全国票据集中交换中心、信贷转让市场、信托资产转让等市场;在债券市场计划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在投资者、交易品种、登记托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在期货市场考虑引入合格机构投资者等一些安排。这些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的上升,都给与商业银行参与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和金融交易,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业务广度和深度带来了诸多市场机遇。

金融市场机构建设的发展机遇

完善金融机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企业,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组织保障。同时,随着CEPA和ECFA相继签订,香港和上海两地“金融中心”的职责分工更趋清晰,沪、港、台经济金融联系日益密切,也为加强金融市场业务合作奠定了基础。按照上海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将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开放,加快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新金融机构的发展,积极推进金融经营综合试点和地方国有控股公司改革和试点工作。这些举措的实施,在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业务组织建设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的历史机遇

金融创新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金融产品创新特别是人民币产品创新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落脚点。今后上海将大力发展各类债券产品,包括企业(公司)债发行规模,大力发展资产支持债券,开展项目收益债券试点,推进外币债券和其他债券品种的创新和发展;稳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将完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基准利率功能,积极培育以其为定价基准的各类衍生产品,逐步推出国债期货、外汇期货、股指期权、外汇期权、利率期权、黄金ETF等金融衍生产品。上海陆续推出的各类金融产品创新给在沪银行特别上海本地法人银行在第一时间参与前期产品设计与开发,丰富和积累产品创新的经验,不断提高金融产品定价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的新挑战

宏观经济新环境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过后,国际经济环境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化的趋势有所减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金融市场波动和短期资金跨国流动加剧,同时世界经济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从国内环境来看,虽然我国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长期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显现,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举措是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推进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商业银行如何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抢占先机,成为下阶段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金融监管新政策的制约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都对原有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监管进行了深入反思和改革,总的趋势是金融监管重新严格和金融机构去杠杆化。从我国金融监管的变化趋势来看,央行近期提出将宏观审慎管理纳入我国宏观调控及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组合,实现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协调和补充。银监会提出建立以资本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长效机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风险监管框架。对商业银行来说,金融市场业务因其涵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等各个领域,监管环境的变化,面临着金融监管的全覆盖和纵深化,对商业银行的人员、系统、流程和制度都是极大的挑战,考验着新形势下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综合管理能力。

经营模式和资本补充的约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仍是以存贷款利差的盈利模式,利差收入约占银行收入来源的90%。近几年的信贷猛增,无疑又给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寻求利润来源的多元化泼了一把冷水,同时银行的核心资本也急需进一步补充。

具体表现为:一是市场定位不清,经营模式同质化严重。这是我国银行业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改变这一现状关键是管理层应顺势而为,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金融改革方向,重新调整银行的经营策略和战略布局,进一步明确行业分工,细化市场定位,形成各自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对金融市场业务重视程度不高。我国金融改革时间较短,银行的高管层大多缺乏对金融市场业务的知识和实际经验,从而在制订经营计划中侧重对传统对公业务和对私业务,无论是考核激励还是资源投入上对金融市场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比如在风险资产限额分配上,分配限额不足;在授信审批上,基本延续贷款业务审批授信的做法,缺少针对信用类债券投资的审批规范。三是信贷规模大幅扩张,银行资本急需补充新机制。这几年信贷规模大量扩张,大多银行的资本消耗殆尽,以权益积累为主的资本补充方式已远远满足不了银行资产不断扩张需要,而其他资本补充的途径有受到种种限制。规模扩张和资本约束给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拨付资金波动较大,资本占用型资金业务额度受限较明显,影响了银行资产配置效率和效益,客观上制约了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

金融专业人才的约束

国际公认的金融人才技能包括“硬技能”、“软技能”和“国际视野”三个层面。“硬技能”包括数据分析、技术协作、定量分析、行业相关软件应用或者市场工具等方面的能力;“软技能”则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努力、勤奋、动力、职业道德、沟通和领导力;“国际视野”包括外语、文化才能、外交敏感性、从世界上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转化适应能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缺的是拥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高级金融专业人才,银行从业人员存在着“硬技能”不够硬,“软技能”不够足,“国际视野”不够宽的现象,这也逐渐成为制约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长远发展的深层次因素。

加快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初步建议

以银行业改革创新为契机,不断提升金融市场业务竞争力

完善金融市场业务组织管理机制。传统的金融市场业务管理模式有利于强化银行对金融市场业务的全面风险控制,但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在投资决策、考核激励、人才培养方面也暴露出一些缺点,甚至错失了一些业务发展良机。而对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引入集中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值得借鉴,实践证明部分商业银行(如兴业银行)成立独立持牌的资金营运中心试点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此建议抓住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和加快金融机构改革的契机,引导条件成熟的银行在浦东注册成立独立持牌的资金营运中心,在履行银行资金营运职能和相应风险管理职责前提下,适当扩大金融市场业务部门的权限,加快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在业务发展初期,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与扶持。而在未来业务不断发展壮大时期,也可以借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模式,在金融市场业务部门基础上成立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公司(公司化),成为上海金融机构综合改革发展试点之一。

完善激励考核和人才培养机制。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而金融市场业务又是商业银行的高端业务领域,更需要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金融市场业务部门应该成为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精通本国金融市场业务运行的当代银行家成长和成才的摇篮。为此,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订合理的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业务一线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要加强相应人才配套建设,加强专业培训和职业引导,引进和培养金融工程、数量定价等高端专业人才,增强金融市场的产品定价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引入首席经济学家、首席交易员等专业概念,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中话语权和影响力。三是要加强银行基础人才的培养,不断壮大既熟悉创新型金融产品运行机制、又能准确把握客户有效需求的基础人才队伍,在这方面也需要监管部门给予支持。四是要加强同业合作和国际交流,增强银行员工的全局意识和国际视野。

以“”金融合作为契机,加强沪、港、台金融市场业务合作

近年来,随着CEPA和ECFA相继签订,沪、港、台经济金融联系日益密切,这就为加强金融市场业务合作,实现沪、港、台金融市场对接创造了前提条件。就现阶段经济发展情况,具体建议有:

稳步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一是支持和鼓励在沪法人银行到香港和台湾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二是逐步扩大港台银行在沪设立分支机构的范围,推进沪、港、台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人员培训、系统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三是逐步扩大港台金融机构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比例和规模。

开展债券市场的互容互通。一是,支持在沪法人银行到香港和台湾金融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以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条件成熟时,还可通过港台金融机构逐渐进入港台(地区)金融市场,拓展资金投向,分散投资风险。二是,借助近期央行允许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可运用人民币资金投资银行间债券的市场机遇,为港台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债券投资做好及投资顾问服务。三是,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国际化,利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鼓励港台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外币债券甚至人民币债券。

开展外汇市场的稳步对接。一是逐步扩大外汇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范围、交易币种和交易业务种类,逐步吸纳港台金融机构参加交易。二是建立沪、港、台外汇市场联系网络,推进人民币与港币、人民币与新台币挂钩的交易产品开发,形成统一的报价系统和统一的外汇市场操作体系。

推进离岸人民币业务合作。一是可允许港台居民开立人民币离岸账户,同时也允许在沪港资、台资企业在上海试点银行开立港币、新台币离岸账户。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在港台地区局部可兑换并逐步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二是推动沪、港、台银行开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鼓励上海试办离岸业务的商业银行试点开办NDF(无本金交割远期)、NDO(非交割期权)等创新金融业务。

支持上海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金融市场业务结构

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支持力度。要优先支持符合上海地区产业政策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发债,引导金融资源向优势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重点产业领域倾斜,比如在投资银行业务中可重点选择这些行业。

继续加强理财产品创设力度。理财业务是现代金融服务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发展理财业务既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客观需要,也是银行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能力的迫切需求。应继续鼓励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在进一步规范理财产品市场秩序基础上,稳步拓宽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以逐渐提高理财产品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管理需求。另外,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理财投资者的教育和引导,推动理财业务从需求、供给两个角度良性互动发展。

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在沪法人银行应该利用在服务中小企业领域的经验和优势,在中小企业金融市场创新服务方面寻求突破。具体做法包括: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提供承销服务;以中小企业贷款为资产池开展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逐渐培育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收益债券市场,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民间投资;为中小企业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创设CDS(信用违约互换)等。

进一步理顺发展机制,加快债券市场发展

逐步打通债券市场交易机制。目前政策只规定上市银行在银监会核准后可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但银行间、交易所两个市场打通是大势所趋,可利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扩大在沪银行特别是法人银行业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范围,从而进一步确立合理的债券定价机制、增强债券市场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促进银行间债市与交易所债市在投资者、交易品种、登记托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

推进债券市场产品创新。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在上海进行外币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市政债券等债券品种的先行先试;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研究探讨包括通货膨胀指数债券、剥离债券等在内的债券品种创新的可行性方案;在资产证券化前期试点基础上,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经验教训,推动在沪银行特别是法人银行稳步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稳步推进国债期货、信用违约互换等衍生工具开发,进一步丰富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和风险对冲工具。

大力发展上海地区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是债券市场的“裁判员”,是债券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利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上海地区评级机构进一步做大做强,创新收费模式,为债券市场投资人提供优质评级服务,充分发挥评级公司在我国债券市场公共基础设施作用。

进一步完善基准利率曲线,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Shibor作为以上海这个金融中心城市命名的市场基准利率,应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及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进一步完善Shibor体系建设。一是鼓励在沪法人银行加强以Shibor为基准的金融产品创新,推出以Shibor为基准的基础产品、衍生品(包括理财产品),不断扩大交易规模,提高Shibor的影响力。二是完善企业信用债券、金融机构信用债券等信用产品市场化定价机制,加强与Shibor的定价关联度,逐步建立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和市场利率体系。

逐步放开票据贴现利率下限控制。当前票据市场利率走势基本贴近Shibor,票据市场呈准市场化状态。可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契机,在上海地区试点放开票据贴现利率的再贴现利率下限控制,全面以Shibor为基准进行定价,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加快黄金市场发展,进一步推动黄金业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