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毕业设计特点

毕业设计特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7 09:49:46

毕业设计特点

毕业设计特点例1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96-01

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湘教通〔2015〕218号)一文中,强调毕业设计是高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三年专业学习成绩的检验,更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多年来一直重视毕业设计工作,并把每年的5月23-26日确定为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接受来自家长、行业专家、同行的评鉴,这既是对毕业设计质量的自信,也是期望通过此举倒逼各系、专业对毕业设计工作与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视。2016届广告策划专业毕业设计较于往年有进步,但也有亟待改进完善之处,希望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明年毕业设计有个更完美的呈现。

一、毕业设计主题开发要在体现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多元化

广告策划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内容需要更加多元化,根据专业特点与学生专长,探索毕业设计内容的选题的多元化,但要围绕策划与设计两大能力进行选题内容设计。

多年来,广告策划专业毕业设计原题来源有固定的传统,即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简称学院奖)。虽然,在选题方面有部分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但从这些年的毕业设计实践来看,学生更愿意选择学院奖的商业策划类命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究其原因,其一是在其他专业课程学习中“以赛促学”已经成为了习惯,延续到毕业设计阶段学生也更希望在竞赛的状态下完成最后学业成果。其二,指导教师也希望通过该选题鼓励学生参赛获得名次作为教学成果。不可否认,学院奖作为国内针对大学生广告专业的专业赛事多年来对广告类专业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专业知识迁移到岗位技能的能力,历届毕业生在该选题上也有诸多优秀的毕业设计。但是,往年由于学院奖选题过多,导致学生在选题上过于集中到某个品牌上,以至于毕业设计展示周广告策划专业展示内容与效果有些单一,对学生全面了解各行业特点也少了些举一反三的比较意义。

2016年的毕业设计工作在选题上就有改进,在保有传统学院奖选题的基础了,引入了服务地方、行业发展的选题,即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特色产品品牌推广的选题。同时,在选题规格上也严格控制了学院奖选题的数量,引导学生选择通道侗族元素的选题。通过以上措施,今年毕业设计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成果,开放展示周期间获得较好的评价与认可。因此,这一现象也说明以后毕业设计主题开发要在体现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多元化。

二、完善“1+1双导师制”在毕业设计工作中有效衔接

“1+1双导师制”,即专业指导教师+设计指导教师的组合形式,一定形式上弥补了广告与策划专业学生设计与表现普遍欠缺的问题。莫丹华与黄曦两位设计老师,对今年毕业设计策划书编排、广告创意以及展示效果等环节参与了指导,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双导师制可以在以后毕业设计工作中进一步实施与探索更有效的结合方式。

三、探索跨专业合作提升毕业设计质量与展示效果

由于崔伟鹏、胡旋两位老师加入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为今年广告策划专业毕业设计带入了新气息、新面貌。两位老师从教学组织、毕业设计选题、过程监控到成果展示,融入了新方法、新理念,为本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内容到展示形式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建议。因此,今后可以以跨专业合作提升毕业设计质量与展示效果作为议题进行研究,探索国广与广策专业学生跨专业毕业设计合作的可行性与操作方法,进一步优化两个专业在设计与策划方面的强势联合,围绕广告设计与广告策划两个方面做文章,凸显广告设计与制作这一大专业的品牌特点。

四、毕业设计作品展示要兼顾内容与形式

今年的毕业设计在展示形式上较于往年有所突破,专业的策划主题突出,设计、实物相得益彰,较好地展示了本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养与岗位核心技能。但是,由于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的阶段过于强调毕业设计的展示性,因此在毕业设计实践中重视设计,反而轻视了广告策划专业的属性特点,在策划与创意上普遍亮点不足。今后毕业设计反映专业属性应该更需加强,不能偏离这个主线,让广告与策划专业的毕业设计从内容与展示效果上都具有本专业特点。

毕业设计特点例2

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毕业设计及答辩是学生修完所有规定课程后必须进行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训练,属于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实践活动,是对学生独立运用知识和独立研究的能力的一次检验,在高职院校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某些高职院校把毕业设计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但在这一时期学生往往将精力在就业中,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不高,表现出选题与就业岗位脱节、粘贴拼凑文章等问题,不能充分发挥毕业设计的作用。对此,应当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使毕业设计符合高职院校特点,切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特点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与发展,高职院校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实践应用型人才,为生产、管理、服务等行业提供一线的工作者。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与毕业实践紧密相连,不能脱离实际而单纯地从理论层面上谈高职院校毕业设计。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是学生素质、技能、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考验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践应用等能力,具有综合性和总结性等特点,是高职院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实践活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作用巨大。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把毕业设计与毕业实践联系起来,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能力的综合检验,选题可能来自学生定岗学习的某一过程,也可能与学生所要从事的工作相关,强调实践性、操作性,这一点与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有一定区别。这样的毕业设计定位是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宗旨的,适合高职院校及学生。

二、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毕业设计一直以来都受到校方和学生的重视。尽管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特点与高职院校办学宗旨一致,经过多年实践,毕业设计已经形成基本套路,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毕业设计时间与就业时间相冲突。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经常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星期,前期学生总是与导师见面积极探讨毕业设计选题、思路等内容,工作搞得绘声绘色,可是到了后期,学生忙于找工作,在毕业设计上的精力较少,一定程度上妨碍毕业设计的开展。在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是毕业生考虑的主要问题。找到工作的学生,想尽快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努力寻找想要的工作岗位。此时,学生把精力放在早日就业上,在毕业设计上投入的精力较少,在这种背景下做出来的毕业设计,其质量必然不会太高。

(二)选题与就业岗位相脱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毕业设计要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岗位上的问题。但是现实情况是毕业设计基本由导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方向进行命题,而导师从事教育工作,对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了解不深,造成命题与就业岗位相脱节。如,命题过于陈旧,前沿性不足;命题过大,学生仅依靠自身所学难以完成;命题比较普遍,在网络、数据库中随处可见。

(三)毕业设计考核形式单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主要考核形式是在校答辩,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答辩委员会一般由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专家、企业人员等组成。在答辩时,学校统一安排答辩时间,通常选周六、周日作为答辩时间。由于部分企业周六、周日不是休息时间,给企业专家正常工作带来不便。若企业专家不能来,就会影响学校工作。这种两难情况是当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需要创新与拓展毕业设计考核模式。

(四)毕业设计形式化。一些高职院校监督管理不够规范,制定的毕业设计任务及其目标缺乏明确性,某些导师对毕业设计内容、质量不够重视,某些学生直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通过粘贴拼接方式组成毕业设计论文,并通过导师考核,使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三、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创新是近年来高职院校一直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改、怎么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考虑,提出的改革与创新思路会不同。从学校角度看,毕业设计必须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办学目标,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一方面联系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岗位实践,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能力,检验学生能否用专业知识、技能去解决工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中的问题,从毕业设计的准备时间、选题、指导、答辩等多个方面提出改革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调整毕业设计的准备时间

为了消除毕业设计时间与学生找工作时间冲突的问题,可适当调整毕业设计准备时间,将毕业设计的准备时间从第六学期调至第五学期。在第五学期中后段,导师逐步向学生介绍本专业领域研究现状、前沿问题,以及一些疑难、热点问题,明确告知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原则、文本规范等。在讲解过程中,导师可以详细解读往届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价论文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为做好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在第五学期末,学生应当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并向导师提交开题报告,通过后着手进行毕业设计。对毕业设计准备时间进行调整,使毕业设计适当提前,既保证学生在毕业设计上更多的精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又不影响学生的就业。

(二)科学合理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基础,代表毕业设计的主要方向,应具有一定的前沿性、操作性和目的性。选题范围不应过大,应切合实际,联系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岗位工作。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校方可以组织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和生产一线的技术员、工程师等收集以往毕业设计选题,并深入用人单位基层进行调研,全面、综合了解生产一线岗位的用人需求、工作过程,科学合理地设计、确定毕业设计的选题。选题确定后,必须经过反复论证分析,对不符合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特点,与实际岗位工作相脱离的课题,要予以剔除。在以往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中,一般都是导师给定题目,学生基本没有发挥空间,选题限制多,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即使允许学生自主确定某些毕业设计课题,也是以导师制定的方向为依据,缺乏针对性和可操纵性,过于宽泛、简单,不便于学生如期完成毕业设计。所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从事的岗位工作进行选题是一种合理的方式,在高职院校中备受推崇。

对于此类选题,可以由学校组织的专业团队经过实地调研产生,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定岗实习情况自主准备,无论通过哪一种方式进行选题,都要确保选题与岗位工作实际需求相适应,经过反复论证分析后确定最终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免出现选题范围过大、与实际不符等情况。在学生自主确定毕业设计课题的过程中,学生应根据一定的定岗实习经验,征求导师、有经验前辈的意见,在他们指导下进行选题,以便学生认清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

(三)创新毕业设计评价方式

以往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以论文答辩为主,表现出一些不足,需要对毕业设计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要明确毕业设计的目标和方向,将全面、综合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应用能力,以及利用这些解决实际工作岗位问题的能力,作为判断学生是否顺利完成学业,并掌握一定实践技能的重要依据。

论文答辩时,部分学生因为工作关系难以在规定的统一时间内进行答辩,校方应对这些特殊情况作出一些调整,给予人性化的帮助。比如,与学生所在单位建立联系,由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价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提交给学校。在此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校企双方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企业愿意并且有能力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考核;第二,答辩委员会成员应由企业基层、中层、高层人员组成,不能略过基层人员,因为基层人员对生产一线工作最为了解;第三,清楚记录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的提问、学生回答等内容,整理后提交给学校,由学校对毕业设计答辩进行审核、通过后归档;第四,为增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给予参与人员一定的劳务费。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条件,通过网络视频方式答辩,即使学生远在千里之外,也可以完成毕业设计答辩。

(四)重视毕业设计

一些高职院校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使毕业设计形式化,不能切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因此,必须转变传统观念,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认真组织毕业设计。各专业导师应严格按照要求指导学生进行选题、答辩等工作,通过管理保证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在导师人选上,既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学术背景,也要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熟悉学生所从事的岗位工作,以便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指导和管理。

四、结语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作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不仅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更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工作,提出适合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毕业设计,并对以往的毕业设计的模式作出调整,增强毕业设计的实践性与技术性,使高职院校毕业设计顺应时代潮流,切实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丽.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改革与探索――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2,11:107-110.

[2]胡延华,王文涛,冯华.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与创新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2,10:30-32.

[3]郭晨鲜,张晓红.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结合企业培训的教学探索[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03:97-100.

[4]王平.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科技视界,2015,15:56-57.

[5]张自珍,罗欣,陈雄新.以提高临床综合能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专科护生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04:552-554.

毕业设计特点例3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成为世界第一。然而,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毕业设计形式比较单一,毕业论文仍是最普遍的毕业设计形式,毕业设计不仅能综合检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效果和水平,也是对已有的教学环节的扩展和深化,更是检验和发挥学生创造性、开展创新活动的试金石,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但毕业论文的规范形式均为单一的学术论文,其考核片面注重学术性而忽略实践性、应用性,不但强化了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创业教育的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创业教育理念,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改革,将创业计划书、营销方案等综合实践成果纳入毕业论文的范畴,有助于改善这种单一的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业素质,也更符合创业教育的发展。在创业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引入创业教育理念到毕业设计中显得意义重大,可实现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毕业设计形式的多样化改革。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发展

当代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信息为载体,知识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高校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从广义上来说,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所谓创业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必备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等基本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就是高校在培养创业型人才中对创业教育信念、价值及活动准则所持的一种认识。198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这一概念。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开展了“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教育联合革新项目”,中国、日本等九个国家参加了这一项目。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员国,早在1991年就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创业教育,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牵头组织了六省市布点研究和实验,极大的加速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尤其近几年各个高校都大兴创业教育,很多创业教育思想与理念得了到广泛传播与深入。

二、创业教育理念对毕业设计多样化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1.创业教育理念发展日趋成熟,传统意义的毕业设计形式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

2002年,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和南京经济学院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学校。目前,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创业教育拥有了很广阔的发展土壤,其发展规模与空间相当广阔,与此同时,很多创业教育理念发展也日趋成熟。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教育期间一个重要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关键环节,传统意义上的毕业论文作为毕业设计的主要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创业教育的需求。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发展的多样性,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好的专业背景,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如较强的创新能力、强烈的市场意识、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等,这其中又以创新精神为重点,社会需要的是以创新精神为主的复合型人才。基于此,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形式都应该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采取多样化与多元素的毕业设计形式以满足创业教育理念的需求,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创业教育理念下,毕业设计形式应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不同的专业具有其独特的专业特点,在毕业设计的形式上也应该具有其专业特性,实现毕业设计形式与专业理论的有效接轨。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由于市场营销专业属于管理类学科,所以目前很多院校都将这个专业的毕业设计确定为单一的毕业论文的形式,缺乏新意。在毕业设计中,如果全部采用毕业论文的形式,一是限制了学生的选题范围,二是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形式单一难免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已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采取单一制的毕业论文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设计形式很明显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专业特性,市场营销作为一个社会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对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创业教育理念下,要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形式进行改革,实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形式的多样化,如市场调研、营销策划案、商业计划书、促销方案、stp策略应用等形式,突破单一制的论文形式,以实现毕业设计与专业特点的结合,这也完全符合创业教育理念的需求。毕业设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的设计形式,在创业教育理念下实现因“业”制宜。

3.创业教育理念下毕业设计形式应具备新的评价标准和制度保障

创业教育理念下,要求毕业设计形式必须多样化并附之新的评价标准与制度,以有效实现对其的监督和支持保障作用。任何新的毕业设计形式的出现都应该拥有完善的评价标准予以评判与监督,确保毕业设计过程中立题规范、审题严格、选题不重复、评价公平。对毕业设计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实行层级领导负责制,对选题、过程管理、成果评阅、答辩评价、资料存档等环节的工作程序、时间安排、质量评价、分工负责等都提出了明确规定和实施细则。同时,新的制度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多数导师对毕业生的指导仅仅局限于书面文字的形式,很少有实践操作性的指导,究其原因一是观念上的因素,二是制度保障体系没有跟上。在创业教育理念下,不仅要更新传统的毕业设计理念与形式,也需要很多新的制度保障体系予以支持。

三、创业教育理念下毕业设计多样化改革的思考

1.深化创业教育理念,较好的实现创业教育理念与毕业设计的衔接

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指出: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抄袭剽窃现象严重,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缺少新意,独创性差。高质量毕业设计的形成也需要相应理论基础作为后盾,在制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除了专业基础要求以外,还应提高创业教育理念基础的要求,有效的实现创业教育理念与毕业设计的衔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理念与创业意识。创业教育理念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影响是全程的,从最初的选题、开题、设计过程到最后的答辩评价。每一个环节都应加入创业教育的理念,更加全面的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因此,应该深化创业教育理念,较好的实现创业教育理念与毕业设计的衔接。

2.建立“三导一体”模式的服务和管理体系

所谓“三导一体”模式就是在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以领导督导,毕业设计导师指导,班级辅导员引导为一体的,层次分明但又层层相扣的服务与管理体系。作为毕业设计改革的决策者,学院领导除了要在过程中不断深化创业教育理念以外,还应督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不仅仅是毕业设计结束时的评价监督,更多的是过程监督,学院可以分设不同督导领导小组,针对不同的专业和毕业设计类型进行有效的督导,确保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导师的指导分为两层含义:一是对专业知识的指导,是指传统意义的毕业设计指导;另一层是创业教育的指导,包括创业教育理论和创业实践的指导。在创业教育理念下,后者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在毕业设计实践过程中遇见困难或者疑惑时,导师此时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具体的实际操作类型的毕业设计,导师可以提供很有效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确保学生高效、高质、完整的完成毕业设计。通过专业导师对选题的适当控制和引导,加强过程的监控和指导,使毕业论文(设计)真正达到训练目的,不会成为流于形式的鸡肋。辅导员是与毕业设计者关系最紧密的一层,他们更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创业教育理念,实现专业与创业教育理念的对接,引导学生选择更加合理的毕业设计类型,制定更加科学的毕业设计方案。领导督导、导师指导、辅导员引导,这三个层次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设计过程到最后的水平评价进行全过程的服务与管理,而且这种服务与管理具有开放性,更能发挥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全面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实施对“业”施教,调整教学方式与内容

毕业设计特点例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7-02

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不仅仅是一项决定学生能否取得学位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成长。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应该认真指导每一位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目前,许多高校都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基本原则制定和执行教学计划。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迫使学生整天忙于大量的课程学习、备考,学生因此感到抓不住重点,同时也感到所学知识和未来就业脱节。针对这种状况,授课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可以通过调整教学重点,丰富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践等措施来缓解。另外,充分利用好毕业设计这一关键环节,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使学生的能力有质的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做出合格甚至优秀的毕业设计,使该环节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指导教师都会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对于所学专业与毕业设计题目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如何指导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已经有很多教师进行过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1-3]。本文以机械类本科毕业生做电类毕业设计为例,对所学专业与毕业设计题目不完全匹配情况下如何进行指导进行了探讨。

一、学生特点及毕业设计分析

机械类的毕业生既有应届毕业生的共性特点,也有其个性特点。与其他毕业生一样,机械类的毕业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承受着毕业、就业、考研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指导毕业设计,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择业、考研,如何端正态度、调整心态。另外,经过大学三年多的学习,由于个体基础与目标的差异,导致毕业生心态、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指导教师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指导不同的学生。与其他毕业生不同的是,机械类的学生开设的课程以机械相关课程为主,其它课程如电类课程为辅。有的学校甚至把电类课程设置为选修课。这就造成了学生主观上的“重机轻电”思想。然而,社会对纯粹机械方面的本科毕业生需求是呈下降趋势的,更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这一现实又促使高校必须鼓励综合类设计题目。

毕业设计的过程通常是先由指导教师设计若干备选题目,并撰写任务书,待学院审核通过后交由毕设生自由选择。教师、学生双向选择对应关系确定后,由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进度计划,之后按顺序依次完成调研、设计、撰写、答辩等一系列过程。要想指导出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毕业生,指导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并且在主要环节有所创新才行。[4]文中把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总结为5项,分别是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精力不足、成绩评定要求不严、选题不当、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题目脱节。针对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不完全匹配的毕业设计指导,作者认为后两项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作者指导的机械类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这两个方面以及具体指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如何选好毕设题目

评判选题优劣的依据主要是看题目是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具有工程性、科学性和综合性,是否可以培养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指导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应该兼顾学生培养计划,学生实际水平与教师本身兴趣、特长,同时应该注意尽量与生产实际结合。设计电类题目时要参考学生培养计划,尽量不要完全脱离机械。比如类似“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小功率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的题目,对于机械类的学生是不太恰当的。“家用扫地机器人设计”“健身发电单车设计”之类的题目则更适合。另外,设计题目时应该使之有一定的弹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该题目上都能多多少少做一些工作。比如“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运行状态监控系统设计”,这个题目只有在学生对CAN总线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因此适合面很窄。若改成“汽车运行状态监控系统设计”则有很大弹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不同的方案来完成设计。从教师兴趣来说,作者发现许多教师喜欢从自己的研究课题或研发项目中抽出并简化得到题目。这种方式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使学生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有些情况下也可能成为教师选题时“偷懒”的方法。例如,若机械方向的教师设计了一个“基于数据融合理论的机械故障诊断系统设计”肯定是不恰当的。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个题目偏深。总之,优秀的题目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应该来源于教师的工程、科研实践,应该具有工程背景、意义,且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三、如何指导

指导毕业设计的关键是“导”。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已经明确为学生指定要做什么,至于如何做,这不应该是指导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设计,指导教师给出评价和建议。这一点指导教师一定要明确,这和授课时的目标是有区别的。机械类的学生,必需的电学基础都是有的,只是由于学生或学院对其重视不够,导致学生从心理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如此,这也不会影响到学生出色地完成电类题目。机械类课程和电类课程在学习、设计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指导教师要引导毕业生用同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电类问题。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抱怨没有电学基础或相关课程没学好。此时指导教师一定要鼓励和相信他们,并且让他们独立制定计划。若指导教师发现计划不合理,一定不要直接给出计划,要让他们首先明白自己的计划为什么不合理,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合理的计划,然后重新制定,直至达到要求。

四、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机械类毕业生的特点,对如何指导机械类学生做好电类毕业设计题目进行了讨论,主要围绕如何选题和如何指导进行探讨,同时也对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其它问题进行了总结。另外,要使学生出色地完成毕业设计,除了以上两方面外,还应该从说明书撰写,图纸的绘制,答辩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

经过作者几年的指导经历证明,只要指导教师有耐心、决心和爱心,并且能认真处理好上述几项关键环节,一般都会取得满意的指导效果。

致谢:本论文得到河南工业大学校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2010BS049)的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武卫莉,提高大雪山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53-155.

[2]李秋霞,范柳先,周志明等.在毕业设计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问题的探讨[M].中国建设教育,2007,(6):43-46.

毕业设计特点例5

论文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教学目标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本文结合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分析了影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因素,从多个方面对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论述。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全面检验,是集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活化程度、学识水平和创新思维的主要标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科学地组织各项工作,形成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单位严密组织、指导教师认真负责、评阅答辩严格标准的教学氛围,做到加强“三个突出”、落实“五项检查”,关注薄弱点,制定激励措施,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前提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本科教学体系,是毕业前的综合训练,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升华,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川学校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从制度保障、时间安排、场地设备、资金支持等方面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环节,并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实与加强校内外毕业实习基地,有效保障毕Zi9,:计(论文)的各项需求。各教学单位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前成立由院系主管领导牵头的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专业特点与自身特色,制定本院系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和成绩评。

二、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影响因素。加强“三个突出”

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缺乏吸引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中常规、经典、虚拟题目偏多,部分课题仅仅是名称、数据等内容发生变化,研究过程模式化、程序化。题目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内容和学生将要就业的单位实际生产状况脱钩,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师资不足。招生规模连续多年扩大,一线教师绝对数下降,导致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上升,加上教师必须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指导教师的精力投入难以保证,工作负荷较重;同时应对扩招需求,教师队伍扩大较快,年轻的新教师直接进入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在指导能力、方法和经验方面的欠缺导致指导质量下降。三是质量监控体系难以实施。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环节多、耗时长的教学工作,为加强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监控体系,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制度多、要求多、可操作性差、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致使很多监控环节流于形式。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我校在工作中加强“三个突出”。

1.突出毕业设计题目与教师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

根据我校以工科专业为主的特点,强调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注重工程实践和设计能力的培养。2008年,我校工学类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比例为科学研究l5.5%、生产实践64.2%、教师及学生申报的自拟题目20.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与教师科研、学生实习及拟就业单位生产’科研等相结合,尽量采用科学、技术、生产等领域能体现专业特点的实际问题,题目的内容具有实践性,学生参与热情高,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得到训练和大幅度提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突出学科特色,校内指导教师与外聘指导教师相结合

教师比例下降和年轻教师增多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学校以建筑类为主的工科特点,我校采取了聘请校外指导教师的方式,既有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又充实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提高了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指导质量。在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时,学校通过与实习单位签订委托协议书的方式,规定双方的职责与义务,对实习单位资质、指导教师资格严格要求,实行校内校外双师制。外单位指导教师必须是总工或正高工,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一名学生,一对一指导;校内配备年轻教师作为助理指导教师,加强沟通与规范管理,弥补校外指导教师在校内规章制度和规范方面的不足;助理指导教师负责最多不超过六名学生,实行全程跟踪负责制,同时向校外指导教师学习实践指导经验。校外指导教师的引入,与校内指导教师的传统指导方式和方法也形成了对比,促进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几年的毕业设(论文)检查情况表明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实践能力和设计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教师队伍也得到了加强和锻炼。

5.突出检查关键点,由关键点控制实现全过程监控

理想的质量监控是指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详细了解每名学生、每个环节的实施进度,能够及时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反应。但毕业设计(论文)涉及的学生数量众多,耗费的时间在3个月左右,很难将所有的监控落实到位,从而使很多监控环节流于应付制度、填写表格的形式。因此,对质量监控不能全盘一手抓,要分环节,重点查找各环节监控的关键点。环节进行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与管理要求能够直接反映到关键点上,因此可以通过集中精力对关键点进行监督、检查,实现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切实、有效的监控。

三.落实“五项检查”,开展基于监控点的多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监控

我校制定监控体系过程中,将毕业设计(论文)分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初期准备与开题、中期进度监控、后期答辩与归档、学期末专项检查五项检查工作,根据监控的关键点,详细制定了检查要求和检查内容,明确教务处、各院系、指导教师的职责和对学生的要求。各院系根据检查内容和时间安排自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对检查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和提交检查记录。学校组织专家组对毕业工作进展进行专项检查和抽查,加强监督和管理。

1.监控选题源头,严把指导教师资格关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基础,更是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关键,题目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后续工作的进行,因此是监控的重要环节。选题环节包括两个监控关键点,一是题目的类型,二是指导教师资格。对题目的监控,要求改变目前由指导教师选定题目的状况,按照题目申报、审查公布、学生选题(学生申报题目)、选题确认流程进行,实行双向选择,严格实行一题的原则。各院系按专业对题目进行类型统计,由教务处进行检查,加强工程实践、教师科研等题目的开设。严把指导教师资格关,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严格控制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最多不超过8人,平均指导学生数小于6人。教师资格、指导人数的监控促使各院系必须吸引校外工程专家,组建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

2.强化初期、中期检查力度,确保设计进程

初期检查主要从组织管理工作、教学文件、师资力量的配备、设计选题、物质条件及学生的开题情况等几个关键点进行检查。重点包括课题符合教学培养目标的情况、课题名称、内容、工作量及要求,课题结合工程或科研的实际情况,任务书下达完成情况等。

中期检查主要检查毕业设计进度、教师工作状况、学生设计状况、教研室组织管理等方面。重点包括指导教师、学生到位情况,指导教师对学生课题的了解情况,存在的问题;外聘指导教师的管理、质量保证等措施落实情况等;题目展开情况,是否与进度计划相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初期、中期检查,实现对毕业设计过程的有效监控,确保了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到位情况和设计进度的执行情况,能够及时了解毕业设计进展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5.后期检查严把教学最后关

后期检点包括课题完成时间、写作规范、论文评阅、答辩安排、成绩评定等情况。严格审查毕业生的答辩资格,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予安排参加答辩。各院系成立由学术带头人、优秀教师等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全面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下设若干个答辩小组,各答辩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所有答辩成员于答辩前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答辩的有关事项,严格答辩程序和纪律,明确评分标准,统一答辩要求,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严格控制优秀率和优良率。答辩完成后,各院系对年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认真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完成对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归档、保存工作。

4.强力度专项检查,促进工作不断改进与提高

我校连续几年来,在学期结束后,由主管校长带队,聘请由校内外一线教学和管理的专家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专项检查。根据院系数量成立9个检查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由3~5名校内外专家组成,分别深入各院系,按照文件规范和检查指标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日期设在周末,各院系所有领导、指导教师必须到岗,全程陪同,逐项进行。这有利于及时和专家沟通,听取专家意见,学习经验,改进工作。我校已经聘请了多所高校的主管校长、教务处处长、知名教授作为检查组组长人校检查指导,既加强了学校的工作,也学习到了其他高校的宝贵经验,发现改进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查找薄弱点,解决实际问题

1.开展指导教师培训工作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数量增多和教师队伍的充实,指导教师中新增教师逐年增多,为使指导教师充分了解与掌握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抓住学校的发展定位与培养特色,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学校每年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前,都组织指导教师集中学习与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相关管理制度文件、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指导技巧、注意事项等内容,并要求各院系进一步根据专业特点和规范要求,对指导教师组织多主题的培训和学习。同时,教师通过集中的学习,能够交流经验,群策群力解决指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2.加强对新专业的指导与管理

新专业开设的逐年增多是许多高校共同的特征。我校将新专业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点对象,加强对新专业的管理和审查,提前与相关院系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编写指导手册、制度规范,制定从选题至最后答辩的工作流程,挑选优秀教师,积极调动优势教学资源,确保新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高质量开展。

五、制定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学生积极性

1.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

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活动。以专业为单位按当届毕业生数3%~5%的比例,由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提出推荐名单,并由学生本人写出3000~5000字的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经所在院系审核,报学校评审小组评审。对评审通过的学生颁发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证书。

2.开展校级优秀指导教师评选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校级优秀指导教师评选的首要条件就是指导的学生中必须有优秀成绩,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指导工作量饱满,指导效果优良,、学生评价高。评选活动增强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对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经验的总结、交流与宣传过程,有助于全校教师的学习、借鉴,对提高指导水平,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良陛循环的推动作用。

5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校外竞赛相结合

毕业设计特点例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一次重要实践和检验活动。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个培养环节,毕业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任职能力。本文结合多年指导毕业设计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做好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探讨。

1 准确定位专业教研室的地位和作用

专业教研室是本科毕业设计的组织者和验收者,在本科毕业设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作用贯穿于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准确定位专业教研室的地位和作用是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

1.1 专业教研室是毕业设计工作的组织者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由学生所在的专业教研室具体负责组织。其主要任务体现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配备合适的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论文选题、撰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制定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安排毕业设计教室和毕业设计期间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等。

1.2 专业教研室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验收者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验收任务也由专业教研室承担。验收工作主要包括: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毕业论文的评阅答辩、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和毕业论文的修改归档等。

2 合理制定毕业设计的任务和计划

学生的特长和能力水平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学生应拟定不同的毕业设计题目、制定不同的毕业设计计划。这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完成和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2.1 制定合理的毕业设计研究任务

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前,应采用集中座谈、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特长、爱好和能力水平,注重因材施教,以学生个人特点为依据制定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研究内容的难度应适应学生个人能力水平,确保毕业设计工作既能按时完成,又能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2 制定科学的毕业设计实施计划

毕业设计的时间通常是3个月,以毕业设计研究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毕业设计计划,确保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按进度准时完成毕业设计工作,是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基本保证。

3 把握要点确保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通过多年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为确保本科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工作中应准确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3.1 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做好针对性教育引导

不同于其他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工作持续时间长、难度高、任务重,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实践中发现,随着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在发生变化,有盲目乐观的,有不思进取的,还有认为毕业设计无用而沉迷于游戏和网络的[1]。面对这些情况,若不加引导,毕业设计的质量将难以保证。指导教员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引导,保证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毕业设计期间,学生面临毕业分配问题,这是关系学生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必将分散学生相当一部分的精力,耐性细致的教育引导和人文关怀在此时将显得尤为重要。

3.2 准确把握毕业设计任务及主要研究内容

指导教师撰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时应明确毕业设计的具体任务和研究内容,尽可能详尽,保证学生毕业设计时的研究方向不至发生偏差。设计过程中,要与学生及时沟通,针对学生研究进度和研究水平,适当调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以确保学生按照指导教员的设计意图开展毕业设计工作。

3.3 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毕业设计以保证进度

科学合理的计划是确保工作完成的前提,严格的落实计划是毕业设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近些年,毕业设计期间通穿插安排了毕业实习,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也在毕业设计期间召开,毕业设计的时间无法保持连续性,为毕业设计计划的落实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保证毕业设计的进度,指导教员要随时掌握学生的研究情况,严格督促,保证毕业设计工作按既定计划进度顺利开展。

3.4 扎实积极深入开展毕业设计防浮于表面

毕业设计的评定指标具有一定的宽泛性,部分学生认为只需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基本要求即可通过毕业设计,而不愿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这种现象在毕业设计工作中比较普遍。针对这一现象,在毕业设计工作中,除了做好思想引导外,指导教员撰写任务书,布置研究任务时,应明确提出研究任务要求,确保毕业设计的难度和深度,使学生的工作充实饱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随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工作情况,防止毕业设计浮于表面。

3.5 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杜绝抄袭和舞弊现象

抄袭现象是毕业设计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部分学生为了凑够字数要求,东拼西凑,抄袭舞弊。特别是一些平时工作中投入时间少,研究内容不饱满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抄袭和舞弊现象。要解决这一顽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思想认识上要加强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抄袭和舞弊的性质及危害;从日常监督中要及时纠正,一旦发现学生有抄袭和舞弊的苗头,要及时制止并加以引导,做好预防;从规章制度上加强惩处,对于严重抄袭和舞弊行为,一旦发现,不姑息,不迁就,坚决取消毕业设计成绩。

4 结语

毕业设计特点例7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全面检验,是集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活化程度、学识水平和创新思维的主要标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科学地组织各项工作,形成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单位严密组织、指导教师认真负责、评阅答辩严格标准的教学氛围,做到加强“三个突出”、落实“五项检查”,关注薄弱点,制定激励措施,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前提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本科教学体系,是毕业前的综合训练,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升华,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川学校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从制度保障、时间安排、场地设备、资金支持等方面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环节,并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实与加强校内外毕业实习基地,有效保障毕Zi9,:计(论文)的各项需求。各教学单位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前成立由院系主管领导牵头的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专业特点与自身特色,制定本院系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和成绩评。

二、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影响因素。加强“三个突出”

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一是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缺乏吸引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中常规、经典、虚拟题目偏多,部分课题仅仅是名称、数据等内容发生变化,研究过程模式化、程序化。题目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内容和学生将要就业的单位实际生产状况脱钩,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师资不足。招生规模连续多年扩大,一线教师绝对数下降,导致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上升,加上教师必须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指导教师的精力投入难以保证,工作负荷较重;同时应对扩招需求,教师队伍扩大较快,年轻的新教师直接进入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在指导能力、方法和经验方面的欠缺导致指导质量下降。三是质量监控体系难以实施。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环节多、耗时长的教学工作,为加强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监控体系,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制度多、要求多、可操作性差、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致使很多监控环节流于形式。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我校在工作中加强“三个突出”。

1.突出毕业设计题目与教师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

根据我校以工科专业为主的特点,强调毕业设计的实践性,注重工程实践和设计能力的培养。2008年,我校工学类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比例为科学研究l5.5%、生产实践64.2%、教师及学生申报的自拟题目20.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与教师科研、学生实习及拟就业单位生产’科研等相结合,尽量采用科学、技术、生产等领域能体现专业特点的实际问题,题目的内容具有实践性,学生参与热情高,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得到训练和大幅度提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突出学科特色,校内指导教师与外聘指导教师相结合

教师比例下降和年轻教师增多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学校以建筑类为主的工科特点,我校采取了聘请校外指导教师的方式,既有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又充实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提高了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指导质量。在进入毕业设计阶段时,学校通过与实习单位签订委托协议书的方式,规定双方的职责与义务,对实习单位资质、指导教师资格严格要求,实行校内校外双师制。外单位指导教师必须是总工或正高工,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一名学生,一对一指导;校内配备年轻教师作为助理指导教师,加强沟通与规范管理,弥补校外指导教师在校内规章制度和规范方面的不足;助理指导教师负责最多不超过六名学生,实行全程跟踪负责制,同时向校外指导教师学习实践指导经验。校外指导教师的引入,与校内指导教师的传统指导方式和方法也形成了对比,促进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几年的毕业设(论文)检查情况表明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实践能力和设计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教师队伍也得到了加强和锻炼。

5.突出检查关键点,由关键点控制实现全过程监控

理想的质量监控是指在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详细了解每名学生、每个环节的实施进度,能够及时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反应。但毕业设计(论文)涉及的学生数量众多,耗费的时间在3个月左右,很难将所有的监控落实到位,从而使很多监控环节流于应付制度、填写表格的形式。因此,对质量监控不能全盘一手抓,要分环节,重点查找各环节监控的关键点。环节进行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与管理要求能够直接反映到关键点上,因此可以通过集中精力对关键点进行监督、检查,实现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切实、有效的监控。

三.落实“五项检查”,开展基于监控点的多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监控

我校制定监控体系过程中,将毕业设计(论文)分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初期准备与开题、中期进度监控、后期答辩与归档、学期末专项检查五项检查工作,根据监控的关键点,详细制定了检查要求和检查内容,明确教务处、各院系、指导教师的职责和对学生的要求。各院系根据检查内容和时间安排自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对检查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和提交检查记录。学校组织专家组对毕业工作进展进行专项检查和抽查,加强监督和管理。

1.监控选题源头,严把指导教师资格关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基础,更是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关键,题目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后续工作的进行,因此是监控的重要环节。选题环节包括两个监控关键点,一是题目的类型,二是指导教师资格。对题目的监控,要求改变目前由指导教师选定题目的状况,按照题目申报、审查公布、学生选题(学生申报题目)、选题确认流程进行,实行双向选择,严格实行一题的原则。各院系按专业对题目进行类型统计,由教务处进行检查,加强工程实践、教师科研等题目的开设。严把指导教师资格关,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严格控制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最多不超过8人,平均指导学生数小于6人。教师资格、指导人数的监控促使各院系必须吸引校外工程专家,组建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

2.强化初期、中期检查力度,确保设计进程

初期检查主要从组织管理工作、教学文件、师资力量的配备、设计选题、物质条件及学生的开题情况等几个关键点进行检查。重点包括课题符合教学培养目标的情况、课题名称、内容、工作量及要求,课题结合工程或科研的实际情况,任务书下达完成情况等。

中期检查主要检查毕业设计进度、教师工作状况、学生设计状况、教研室组织管理等方面。重点包括指导教师、学生到位情况,指导教师对学生课题的了解情况,存在的问题;外聘指导教师的管理、质量保证等措施落实情况等;题目展开情况,是否与进度计划相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初期、中期检查,实现对毕业设计过程的有效监控,确保了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到位情况和设计进度的执行情况,能够及时了解毕业设计进展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5.后期检查严把教学最后关

后期检查重点包括课题完成时间、写作规范、论文评阅、答辩安排、成绩评定等情况。严格审查毕业生的答辩资格,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予安排参加答辩。各院系成立由学术带头人、优秀教师等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全面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下设若干个答辩小组,各答辩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所有答辩成员于答辩前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答辩的有关事项,严格答辩程序和纪律,明确评分标准,统一答辩要求,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严格控制优秀率和优良率。答辩完成后,各院系对年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认真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完成对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归档、保存工作。

4.强力度专项检查,促进工作不断改进与提高

我校连续几年来,在学期结束后,由主管校长带队,聘请由校内外一线教学和管理的专家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专项检查。根据院系数量成立9个检查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由3~5名校内外专家组成,分别深入各院系,按照文件规范和检查指标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日期设在周末,各院系所有领导、指导教师必须到岗,全程陪同,逐项进行。这有利于及时和专家沟通,听取专家意见,学习经验,改进工作。我校已经聘请了多所高校的主管校长、教务处处长、知名教授作为检查组组长人校检查指导,既加强了学校的工作,也学习到了其他高校的宝贵经验,发现改进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查找薄弱点,解决实际问题

1.开展指导教师培训工作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数量增多和教师队伍的充实,指导教师中新增教师逐年增多,为使指导教师充分了解与掌握学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抓住学校的发展定位与培养特色,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学校每年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前,都组织指导教师集中学习与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相关管理制度文件、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指导技巧、注意事项等内容,并要求各院系进一步根据专业特点和规范要求,对指导教师组织多主题的培训和学习。同时,教师通过集中的学习,能够交流经验,群策群力解决指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2.加强对新专业的指导与管理

新专业开设的逐年增多是许多高校共同的特征。我校将新专业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点对象,加强对新专业的管理和审查,提前与相关院系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编写指导手册、制度规范,制定从选题至最后答辩的工作流程,挑选优秀教师,积极调动优势教学资源,确保新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高质量开展。

五、制定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学生积极性

1.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

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活动。以专业为单位按当届毕业生数3%~5%的比例,由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提出推荐名单,并由学生本人写出3000~5000字的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经所在院系审核,报学校评审小组评审。对评审通过的学生颁发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证书。

2.开展校级优秀指导教师评选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校级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校级优秀指导教师评选的首要条件就是指导的学生中必须有优秀成绩,要求指导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指导工作量饱满,指导效果优良,、学生评价高。评选活动增强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对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经验的总结、交流与宣传过程,有助于全校教师的学习、借鉴,对提高指导水平,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良陛循环的推动作用。

5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校外竞赛相结合

毕业设计特点例8

1对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认识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对教学起着检查、巩固和提高的作用。毕业设计与其他教学环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独立性、综合性和实用性[1]。毕业设计既可以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理论掌握的情况、技能的熟练程度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1.1毕业设计的类型

毕业设计按其内容和过程的差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解决工程应用问题为主的设计类毕业设计,一类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的论文类毕业设计。理工科多选择设计类毕业设计,此类毕业设计题目一般来自生产实际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学生除了完成相应的设计作品外,还要撰写与设计作品相对应的设计说明书。文史哲、法律、管理等学科多选择论文类毕业设计,此类毕业设计题目一般来自本专业研究领域内的问题,学生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就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写出相应论文。因此,设计类毕业设计的结果包括设计作品和设计说明书,论文类毕业设计的结果主要是论文。

1.2毕业设计的目的

一般认为,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1]有以下三个:

(1) 巩固和加强学生所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知识,弥补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受到工作与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技术分析能力,撰写研究报告、设计说明书和论文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理工科专业(特别是像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这种工程性很强的专业)来说,除了以上三点外,毕业设计的另一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分析、规划、设计、计划、分工、协作、交流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组织规划能力、分工合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意识。

1.3毕业设计的一般过程

根据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要求,毕业设计是由学生、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共同参与的一个特殊的教学活动,不同角色所经历的毕业设计过程各不相同,如图1所示。对于学生来说,毕业设计大体分为选题、查阅资料、制定方案和工作计划、设计和实验研究、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答辩等几个主要环节。对于指导教师来说,毕业设计大体分为命题、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检查与指导、设计结果和论文鉴定、答辩等主要环节。对于答辩委员会来说,毕业设计可分为本届毕业设计工作准备、命题审核、组织答辩、毕业设计成绩鉴定等环节。

2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目前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基本采用早选题、早设计、早答辩的“三早”模式。毕业设计选题一般都提前到第7学期的前半学期,希望学生尽早准备,早设计,毕业设计的答辩时间提前到了第8学期第10周前完成;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主要在学生自己的计算机上分散完成;教师的毕业设计指导活动主要集中在选题、下达任务书和各种检查方面;在关键环节――毕业答辩的组织方式上采用小组一次答辩模式;在管理方面采用每届学生临时制定管理政策,管理手段为人工管理;管理机制为答辩委员会与院系行政混合机制;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和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用《毕业设计工作手册》来记录。从历届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和管理效率看,这种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缺乏严肃性、规范性,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命题环节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命题规范、命题原则和有效的题目审核机制,导致教师在提出毕业设计题目时缺乏依据、指导和限制,毕业设计的命题质量很难提高,甚至出现了多年重复的毕业设计题目和不适宜的毕业设计题目。

(2) 选题环节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缺乏教师对命题内容的详细介绍,多数学生不了解相关命题的研究内容、技术基础等问题,导致学生选题缺乏依据,盲目选题;另一方面,由于采用人工管理,学生选题方式单一、时间弹性过大、选题结果很难快速确定,导致简单问题复杂化。

(3) 指导环节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集中的毕业设计环境,学生的设计任务要分散完成,指导教师很难及时查看学生的设计过程,因而设计过程的具体指导只能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提问和规定的各项检查,指导作用很难发挥出来。论文指导的重点放在了论文格式方面,很难实现对论文内容的全面指导。

(4) 设计时间的问题:虽然提前了毕业设计教学的开始时间,但由于第7学期毕业生的其他课程教学任务量依然繁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了毕业设计任务书之后,很难安排时间进行毕业设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多数学生从寒假开始就进入了“找工作”阶段。因此,学生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投入严重不足。

(5) 管理手段的问题:人工管理,在各阶段的时间管理上很难按照“刚性”时间段进行管理,导致工作的顺序后延,影响后续工作,管理手段不适应毕业设计教学的需要。

(6) 管理制度的问题:毕业设计的相关管理规程[2]可操作性较差,缺乏具体的工作条例或工作细则,特别是普遍实行“二级管理”体制后,这一问题更显突出,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太大,再加上沟通的不及时,使得管理者、指导教师、学生对同一事情的理解各不相同,导致诸多误会而影响毕业设计教学。

(7) 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混淆问题:长期以来,为了归类表述,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中,对不同专业本科生的设计型毕业设计和论文型毕业,合并表述为“毕业论文(设计)”或“毕业设计(论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多数专业不按专业特点区分设计型毕业设计和论文型毕业设计,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学安排中,习惯性的统一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表述,影响了毕业设计的相关工作,比如选题类型、毕业设计结果、论文格式、论文最低字数要求等。

除此之外,还有毕业设计的环境条件问题和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问题。近年来,由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很多学校一度放松了对本科毕业设计的管理和要求,甚至有人提出取消毕业设计的建议。这些都导致了对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认识偏差,毕业设计所需的实验环境建设投入不足,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松散、考核不严,毕业答辩走过场,答辩形式不严肃,答辩场合不庄重,甚至连“XX届毕业设计答辩会”的标题都没有,不仅学校无法形成毕业设计答辩的历史记录,也很难让学生重视毕业设计,更无法给学生留下“里程碑”式的学习记忆。

3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创新

鉴于目前的特殊条件,要顺利有效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确保毕业设计质量,必须对现有毕业设计教学各环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3-4],进行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建立新的与本科毕业设计教学要求相适应的、规范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3.1明确认识,合理区分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明确认识,按专业类型合理区分设计类毕业设计和论文类毕业设计,分类制定不同的选题要求、毕业设计结果要求、封面格式要求、内容组成要求、最低字数要求等。比如,对于设计型毕业设计,选题可要求具备工程背景或实际应用价值,毕业设计结果要求提供设计作品和与之对应的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的格式可参照国家相关的技术文档要求。比如,软件开发类毕业设计,其设计说明书参照软件工程有关技术文档的格式要求、绘图标准等来编写;网络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其设计说明书参照网络工程有关技术文档的格式要求、绘图标准等来编写。设计说明书的最低字数要求应明显高于一般论文的最低字数要求。

3.2完善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制度,规范毕业设计管理

(1) 建立与“二级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学校制定原则性的毕业设计规程,各二级学院按照专业特点和要求,制定本学院的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条例或实施细则,对指导教师命题、学生选题、毕业设计指导、答辩、成绩评定、检查、评优等一系列问题做出要求和规范,完善、精简、规范各种表格,分类制定论文模板和毕业设计说明书模版等,形成具有专业特点的,对学生、指导教师、管理者、以及毕业设计过程具有约束作用的毕业设计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

(2) 编制对各类人员有参考价值的《毕业设计工作手册》。可将各级各类与毕业设计教学相关的政策、规程、条例、细则、格式模版、表格及其填法、答辩秩序、成绩评定标准等需要学生、指导教师、管理人员遵守的工作规范及职责,收集成册,统一印刷装订,形成具有真正参考价值的《毕业设计工作手册》,统一发放,使学生、指导教师和管理者心中有数,随时可查。这样的工作手册不仅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有指导,也对教师的毕业设计指导有帮助,更能提示管理者“依规管理”,起到约束学生、指导教师、管理者以及毕业设计管理过程的作用。

3.3增设命题介绍环节,提供选题依据,允许自选题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选题环节之前,明确增加“命题介绍”环节,专门预留一段时间,要求指导教师就自己的命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目前研究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技术基础、系统环境、理论基础、参考文献等问题向学生作较为全面地介绍,便于学生了解命题以及正确理解命题内涵、技术难度、工作量等问题,为学生提供明确、充分的选题依据。与此同时,在制度上允许学生自选题目,并选择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这样将大大提高毕业设计选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盲目性。

3.4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基于目前的二级管理体制,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毕业设计工作流程以及各项管理规范,建立基于校园网络的毕业设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从信息、资料下载到命题、审题、选题、下达任务书、检查、提交、格式审查、成绩鉴定、答辩资格、答辩秩序、成绩评定、成绩管理、历届毕业设计资料管理等内容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从而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比如论文及设计说明书格式的自动审查问题,尽管有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和模板,但由于缺乏一致的毕业论文撰写、编辑工具,再加上学生本身的“格式意识”差以及“人为疏漏”的不可避免性,提交的毕业论文格式都要由指导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检查,从而削弱了对毕业过程和论文内容的指导,这有悖于毕业设计指导的初衷。解决此问题可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开发基于MS WORD的格式识别系统,对学生用MS WORD撰写的论文格式进行自动格式匹配。另一种是开发一套能够按模板定义格式、操作封闭的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工具,让学生在模版格式的控制下填写内容。

3.5充分发挥内部科研机构在本科毕业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校内科研机构应该成为本科实践教学的校内“实习基地”,应该承担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任务。通过这些科研机构参与毕业设计指导,既可提高毕业设计题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性比例,又可将具体项目“分包”给学生来完成,使学生得到“实战”训练。从长远看,这不仅有利于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4结语

对于大多数“地名+学院”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由于本科教育时间短,主要专业才有两、三届毕业生,一些新专业可能还没有一届本科毕业生,因此,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的基本模式有待逐渐形成或进一步完善。如果能明确认识,把学生回归到毕业设计教学主体的位置上,在工作细则和信息化管理方面有所突破,并将学院内部的研究机构与毕业设计教学挂钩,成为本科实践教学基地,不仅可以完善自身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形成本科教学的一大特色,更能对同类院校的毕业设计教学产生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人事司. 高等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259-262.

[2] 肇庆学院. 肇庆学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Z] . 肇庆:肇庆学院教务处,2006-8:79-87.

[3] 余伟. 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6(6):66-67.

[4] 叶志军,徐爱江. 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6):108-111.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in Teaching Pattern of Bachelor Graduate Design

YANG Fan

毕业设计特点例9

二、基于“校企合作”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基本对策

本人所在的高职院校,作为一所普通的地方高职院校,在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国内其它一般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毕业设计选题与社会企业设计项目匹配度低;具有实际工程经验、企业经历的指导教师偏少;教学条件滞后;过程管理难度增大,质量控制亟待加强等。在缺乏“特事特办”的国家示范院校专项建设资金的支持下,在缺乏“优势专业”、“示范专业”诸多“政策”“、人力”、“财力”优势点的支撑下,借助“校企合作”这种外力是一种可行的推广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已经在本人所在院校专业群实施多年,在连续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已引进了多家优秀毕业生自己创业的公司入驻分院,学校给他们提供办公场所,免去了他们在社会上的店面房租费用等,作为回报的是:这些企业的老总,要参与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建设。在平时的专业实践课程、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这些企业的老总也是设计各专业的“兼职教师”,学校也给予他们一定的课时津贴补助。另外,分院的部分设施也与入驻企业共享,如广告制作与输出设备、会议室、图书资料室等。学校与企业在“双赢”的前提下,达成了利益上的一致。在装潢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等艺术设计类专业为期半年的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很多。我们紧紧抓住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用人单位对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的实际能力需求出发,在优化毕业设计流程,精心建设毕业设计项目库,引进设计单位一线评价标准,重新量化毕业设计答辩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现阶段适用一般地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可行”“、有效”“、规范”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运行模式。

(一)毕业设计流程的优化与监控。

就是强化整个毕业设计各个过程环节的控制,构建由分院、系(教研室)、合作设计企业组成的过程控制体系。对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如选题、实践指导、成绩答辩等严格把关。一般而言,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前期阶段包括毕业设计动员、选题申报、审核、公布设计课题库、学生选题、下发毕业设计任务书、完成开通报告等。中期阶段包括学生按计划进行毕业设计各环节的设计任务,包括设计进度及文本表格进度的控制。后期阶段包括学生完成课题任务,二级分院做好毕业教学环节的答辩资格审查、答辩和成绩评定、总结评优及资料归档等工作。无论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还是动漫设计与制作、多媒体技术专业,整个项目的过程可以概括为策划、设计、制作、展示四个基本环节,直接入驻分院的设计公司,是全天候开放式的平台,方便学生预约校外兼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特别是在草图方案绘制、确定最后方案等重要的阶段节点,当然这需要学校对兼职指导教师进行毕业设计辅导的管理进行弹性的调控,而不是简单的“一周主动约见校外指导教师一次”的考核。而校内的专职指导教师,更多的是整个设计过程时间节点的控制;后期展板制作与答辩准备;表格文本的规范性书写表达等方面的推进。整个毕业设计实施耗时长,加上学生在外实习,管理难度大,因此其良好运转,离不开合理的系统化流程设置。作为毕业设计整个系统实施的基层部门,包括二级分院、系(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校内及企业指导教师,除了学校层面制度的制定与考核,更需要“校企合作”模式下有分工、尽职责的投入,由此构建扎实的毕业设计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改变目前毕业设计大多面临放羊式的松懈应付。

(二)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点的落实。

具体包括:选题要求,如何设置有效、可行的毕业设计命题,筛选出与学生职业岗位的内容、深度、强度贴近的项目;如何加强企业力量的导向,形成共识性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在明确评分指标的前提下,以定量的方式规范评审标准,消除评分过程中自由度过大的问题等。

1.毕业设计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笔者之前在浙江省湖州、宁波、温州等职业院校进行的调研显示,常见的选题方式有:专业教师给出设计项目。这些项目均来自教师承接的真实社会项目,指导教师结合毕业设计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一定数量的命题;二是学生结合自己的实习单位进行的选题;三是合作企业提供设计项目为载体的命题。毕业设计具体的选题方式,与各自院校二级分院开展的“校企合作”情况有直接的影响。整个分院营造的设计产业环境真实、运行良好,基于“校企合作”方式推进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更为有效。就笔者所在的地方高职院校,十一届毕业生的社会积累,尤其是毕业生成功创业者越来越多,。在长期稳定合作的机制下,专业教师与入驻企业及时进行互动,以毕业设计课题内容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贴近度为评价标准,共同建设毕业设计课题库,选题保持一个基本的更新率,每年对其中的项目进行及时的更新,尽量控制与往届重复的课题数量。教师在阶段指导过程中,严禁将往届毕业设计的成果作品借给学生参考,避免出现抄袭的现象。另外,用“信息化”方式建立符合用人单位实际质量需求的毕业设计项目选题系统。在建设、更新毕业设计项目库的基础上,方便学生和教师在网上系统进行前期的课题预报与互选。

2.毕业设计质量评价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基本形式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负责过程考核、毕业设计答辩小组负责答辩考核,答辩完成后进行校内毕业设计作品汇报展。笔者在浙江省三地市高职院校的调研中发现,目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有三:一是以校内专业教师的评价为主,设计企业设计师参与的社会评价少,系统的开放性不够;二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特有的,有别于传统文科或理科的毕业实践评价标准还没有建立与运行。浙江省所有的高职高专专业毕业实践评价标准参照的是省级教育行政单位制定的《高职高专毕业综合实践评价标准》,这个文理科并用的任务评价、成果评价模式,很难适用于艺术设计类专业以社会真实设计项目为表现形式的命题实践。三是考核和评价形式大于内容。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应付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表格填写,文本规范性盖过设计内容。除了前期书面文本的逐一沟通修改外,后期所有毕业设计文档要上传到毕业设计网上系统,教师需要在一定时间节点内做出学生毕业设计网上各项内容的评价和考核输入。在“校企合作”长期稳定的机制下,在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驱动下,对传统毕业设计的运作策略、教学组织、评估方式等要素进行变革和创新。在开放性的原则下,引进设计企业的评价力量。二级分院的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协同设计公司的一线设计师,共同制定并执行校企共识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评判标准,以“定量法”制定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评判标准。将设计企业的用人需求融入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从而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实施进行有效的调控。

毕业设计特点例10

2现行毕业指导方法的弊端及应对措施

(1)毕业设计选题时间仓促,整体设计时间短,设计环节不能保证充分实施。工业设计程序的完成需要较长的时间,且指导要及时。现在各高校一般从每年1月份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到6月初答辩,期间有寒假,而且这段时间也是本科毕业生频繁准备各类应聘会应聘考试的阶段,所以整个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最多3个月,要高质量完成从市场调研,初步方案制定,深入设计,模型制作,文件编制,论文撰写等一系列的工作是很困难的。对于毕业设计完成时间不充分,可以考虑以下两种办法解决。第一,学校工业设计专业已经有4个工作室,有相当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跟随指导教师从事一些基本的科研工作,产生了默契和设计的方向性,可以利用这个有力的条件,提前确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设计题目,这也促进选用实际课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在三年级下学期(第六学期末)安排学年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一个月时间,由全体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实质上是毕业设计的一次“预演”。题目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商榷制定,题目不一定非常具体,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家电类、家具类、卫浴产品、陶瓷制品等大的方向,在此期间,学生都在学校,与指导教师的交流能够做到及时和面对面。目的是初步检验题目的合理性与设计的规范性,针对某类产品的设计特点制定整个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如果合理可以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深入进行;如果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为毕业设计扫清障碍,从容进行。这样还可以让学生在第八学期初选择毕业实习单位的时候有的放矢,对毕业设计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这也解决了多年来存在的毕业设计内容与实习工作不相关的问题。

(2)毕业设计过程监控手段简单,措施不利。现在毕业班学生从每年2月到5月份基本上都在校外实习或参加各种招聘会,老师的指导工作都是通过互联网等形式,这不利于工业设计专业特点的内容指导。工业设计指导的大量工作是在设计定位和深入阶段,交流的文件多以大量的手绘稿和色彩效果图为主,并加以说明。现在多是通过QQ、微信、短信、电子邮件等交流平台师生交流,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无法监控学生的设计具体过程和步骤,设计随意性比较大,经常导致毕业答辩前发现设计存在严重的缺陷而无法弥补,严重影响设计质量。另外对老师指导工作的监控措施基本上没有,很难做到有效督导。监控机制应该落实到具体指标,建立指导过程记录卡,针对设计过程应该提出具体指导次数、指导内容、指导结果等,这些内容应该有相应的支持材料支撑,这个不仅对学生,也是对老师的监控,保障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有规可依,同时也保障了毕业设计的水平。这个记录卡也可以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评价依据之一。根据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记录卡的内容大致可以定为如下。

(3)毕业设计评价体系重结果,轻过程。多年来毕业设计成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取决于答辩现场的表现。由于答辩时间紧,任务重,对于每一个学生的考核不够全面。毕业设计最终评价应该与设计的全过程每一个阶段的表现挂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第一,以毕业设计指导记录卡为重要依据之一,因为它详细记录了毕业设计中重要的环节的完成时间和质量。第二,在答辩之前一周举办毕业设计展,所有学生的设计作品都参展,让老师和学生有时间对于设计成果有一个充分重新认识的过程,对于设计的原创性也是一个有效检验。第三,考核成绩要把设计结果与设计说明结合起来考核,毕业设计和毕业设计说明书实质内容合二为一,强调本科生不仅要能设计,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不仅展示了结果,还展示了整个过程。不仅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毕业设计更加丰满、更有内涵。同时,毕业论文的内容也不会显得空泛,提高了学生说明文的写作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更能满足对应用型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求。

毕业设计特点例11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前的一次大作业,是学生经过四年的艰苦学习的一次总结,是学生向老师、家长及社会的一次整体汇报,更是将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实际的设计任务或项目进行完整、系统的一次综合演练。对教师而言,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在这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并帮助学生做出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设计作品,是指导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作者从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出发,对毕业设计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路和见解,力求把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做得更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出适合自己的、有特色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毕业设计作品。

王受之曾经说过:“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计划、构思的形成。2)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3)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学生首先应该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理解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就是将实施课题任务之前的规划、计划和设想的具体过程实现出来,并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在这个过程中,考验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审美能力、设计制作能力及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在专业知识层面表现为多样性的设计手段、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的材料载体。教师则应当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水平,再根据学生各自的专业特长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1 关于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几点建议

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整个设计项目开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一个优秀的选题,应该是有创意的,新颖的,是最能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阅历,所以在毕业设计主题的思考和选择上都有自己的视角和切入点。在选题时要量力而行,要根据自我的能力,找一个适合的主题、一个得心应手的项目。学生在选题这一环节最常见问题就是思维拓展不开,缺乏创意,因为急于定题,容易人云亦云,缺少自己的想法。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寻找感兴趣的主题。据作者观察分析,大约有一半的学生都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做毕业设计,并且把毕业设计看作一项艰巨而痛苦的任务。根据这个现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表达。只有把兴趣提起来了,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去完成这一项设计,才有可能做得好。

(2)参与专业的咨询会。学生可以参加一些比较专业的咨询会,通过与企业专业人士的沟通和交流,弄清市场需求,选择相关主题。

(3)针对考研选题。有部分学生毕业后要考研,这部分学生即可考虑针对今后所学专业进行选题。而这类选题需要更为理性和系统性,需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为后续考研深造奠定基础,同时毕业设计作品的水平也能够相应提高。

(4)毕业设计与实习、就业相结合。当下各高校将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并轨同步实施,学生可以将其在实习企业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例如,视觉传达专业的实习学生在广告公司工作,平时接触了很多实际工作项目,在工作中可以选择招贴、包装、企业形象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这样既完成了工作任务,又做完了毕业设计,自己的毕业设计成果还能得到客户的认同,广告公司也可能会因为学生的工作业绩优秀而吸纳其为该公司的员工。

(5)毕业设计与自主创业相结合。准备创办自己的公司或想合股办公司的毕业生,在毕业设计选题上,可以考虑有意识地为自己即将生产开发的产品进行设计或宣传。毕业设计既是自己原创、又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可以为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的方式,既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又完成了优秀的毕业设计,可谓“一举两得”。

(6)毕业设计与时政相结合。艺术是为社会服务的。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可以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入手,从中寻找素材和主题。抓住时政要事,表现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的心理。

(7)毕业设计与流行文化相结合。流行文化是指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层次、阶层和阶级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流行文化的载体可以有很多种形式,网络是最常见的传播载体。网络通讯的使用重新界定了通信、聊天、阅读等行为的意义,并且也改变了生活的节奏。大学生接触网络较多,并且对流行文化兴趣浓厚。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可以针对流行文化元素展开研究,把这些大众感兴趣的社会文化通过自己独特的理解,选择适当的媒介传达出来,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往往收效甚高。

2 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市场调查及资料收集的指导

市场需求是每一个设计者都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服务市场才是设计的真正目的。毕业设计同样也要考虑市场需求,设计者只有充分了解市场,分析消费对象,找准设计语言,迎合消费需求,帮助消费者寻求心理感受的最佳点,设计才有存在的价值。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设计什么。市场调查这一环节是将课堂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一个过程,在调研和资料整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作支撑。在市场调查开始阶段,建议学生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当下信息时代,网络资源取之不尽、包罗万象,没有找不到的信息,只有想不到的途径和方法,书店、书摊,甚至废品回收站都能找到所需的素材。学生接触的事物越多,看到的资料越多,其思维能力就越强。丰富的知识、阅历和多渠道的信息流量,会使毕业设计的作品新奇而独特。市场调查的第二阶段,学生应该主动与相关企业进行交流,向企业的设计师多请教,做好详细的记录,并进行必要的量化分析。最后,把收集到的文字资料、数据进行比对和研究,形成市场调查报告,为设计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3 毕业设计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毕业设计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方法,但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来开展工作:

首先,根据毕业设计主题进行准备,在最初的原始资料基础上,分析理解,拓宽思路,提出多种设想并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比较,以发散性、模糊性思维进行思考。

然后,充分对比分析现有的想法、创意点,择优录用其中一个方案并进行提炼升华,孕育出理想的、适合的、明确具体的形象概念,直指设计目标,确立设计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等,预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形成完整的构思、构图及预想效果图。当有了完整的构思和明确的主题之后,毕业设计的实施制作就可以顺利开展了。绘制草图后,再绘制精心制作的效果图,根据不同专业运用相关专业设计软件,按照输出打印的要求进行制作设计。这一阶段涉及到收集设计素材、塑造主题形象、搭配版面色彩、突出作品功能与选择材料制作工艺等,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最后,完善前期的设计内容,在反复修改、认知的过程中,逐步深化毕业设计,完善主题,获得最佳效果。

4 毕业设计作品的布展工作指导

有很多学生对毕业设计作品的展示环节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作品做完就已大功告成。其实不然,毕业设计展示是学生展现自我设计能力的机会,对学生的规划能力也是一次挑战。毕业设计作品展示让停留在书本的知识灵活起来,让思维发散开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观众有交流学习的机会,让企业有一个选拔设计人才的场所,是通过设计信息,向社会、家长、学校作一次总结性的学习汇报。因此,每个学生都应该对布展工作相当重视。

在设计学院的学生毕业之际,学院会为毕业生提供作品展示的场所,如专业展厅、图书馆大厅、教学楼大厅等等。这样的场所都是比较开阔的,光线也比较好。指导教师首先要到实地熟悉展示环境,对整体环境进行规划,包括区域的划分,参观者的路线规划等。把前期布展工作完成之后,组织召集学生集中、有序地布展。布展的过程同样考验学生的设计能力,学生要对自己的作品展示效果有一个大致的构想,再根据这个构想,寻求合理的展示方式。有一些学生的作品是结合了展板、商业产品和衍生品进行展示,就要注意展示空间的布置,把这些实物进行合理分布,要做到恰到好处,有层次感和主次之分。以展板为主的作品展示,展板的色彩、文字与设计图形的搭配要协调。色彩往往在视觉上是先于文字进入人们视线的,色彩语言的准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它还具有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组织导读的功能,正确利用色彩的对比,对于满足展板主题表达的需求非常重要。而文字的大小、字距直接影响观众的阅读心情,在排版过程中应注意文字的阅读功能,文字排版要流畅贯通、视觉感受平稳,才能准确传达设计信息。另外,有部分设计作品可根据情况,选择与观众互动的展示方法,在展示过程中诱发参观者的参与兴趣,在参观者加入互动之后进一步完成作品的展示。

以上一些粗浅的看法,是作者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使自身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完善,在教学的思维上、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作者认为,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教师,我们还应该更加努力:第一,尽可能地在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期间传授给他们必需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最基本的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方法、基本技能等等,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应对工作的基本需求。第二,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为社会输送一批具有开拓精神、有审美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我们也期待,这些学生中的一些人在未来能够引领设计潮流,为中国的设计行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励忠发.设计信息学[M].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

[3] 杜士英.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