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31 09:21:37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例1

一、运用好口语化语言

小学语文教师在和语言理解力不强的小学生交流时,语言应具有儿童特色,要用贴近童心的词汇与学生交流。如一次早饭后,一位教师看到一群学生在教室里打闹,非常生气,便怒吼到:“同学们,坐好!你们来学校读书,就要闻鸡起舞,发奋图强!”教师看似精炼的话并没有收到想要的效果,竟然还有个学生模仿老师说话。这引起了该教师的深刻反思。在该教师所说的话当中,闻鸡起舞和发奋图强这两个成语是小学生不易理解的,学生不能准确理解老师话的含义,又如何按照老师的意思来做呢?第二天,当学生们再次在教室打闹的时候,该教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同学们,爸爸妈妈送你们来学校读书,每天要早起给你们做法,还要一天接送两次,非常不容易,你们要是不认真学习,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妈妈知道了会伤心的,大家说,对不对啊?”这样符合小学生特点的口语化语言运用,教室里马上静了下来,学生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发挥语言训练的主体作用

“照本宣科”是扼杀学生语言训练的,有悖于当前课改方向。应从以下四点发挥语言训练的主体作用:

(1)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积极学习的主动性。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咏古诗、讲故事、做游戏、卡通等训练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方面教师的备课无疑四是重要的,应组织和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研究、探索,使其从中发挥规律。提倡先读后导,先练后讲,学生尝试在前,教师点拨在后的主动途径。

(2)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小学生思维能力强,常常有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闪光,鼓励以读促思,是语言训练的途径之一。如教学《为人民服务》一文,在熟读的前提下,布置分段概括段意,课文内容等都允许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见解,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只求内容一致,不求答案统一的发散思维形式,活跃课堂,把课堂交给学生。

(3)师生互动,创设民主、和谐、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一堂课40分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比较自由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有一环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质疑问难。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问题一提出,口头表达就形成了语言训练过程。那种只有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小绵羊”式,往往卡住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鼓励学生敢问、善问,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三、运用好幽默化语言

课堂上教师适时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融洽师生关系,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目的。例如,学生写字时的笔顺颠倒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在教学“回”字写法时,很多学生都是先写外面的口,再写里面的部分。对此,一位教师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课堂上教师故意按照小学生错误的笔顺把“回”字写在黑板上,并幽默地说:“你们真不礼貌,看见爸爸回来了,还先把门关上,爸爸进不了家,会生气的。”学生听了哈哈一笑,个个心领神会。这样的小幽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笑声中学生学会了正确的写字笔顺,学生对这个字的写法也会一辈子忘不了。再如,一次作文课上,一个学生写的一段文字忘记了标上标点符号,该教师特意拿出来范读。在范读时,老师故意表现出自己被憋得无法呼吸的痛苦状。孩子们在哄然大笑中明白了标上标点符号的作用。当然,教师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不可滥用幽默讽刺学生,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以“读”代“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文章获得整体印象,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我们可以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特别是低年级的课文教学,由于学生识字量少,独立通读课文会有很大难度,因此,范读是有必要的。(范读的方式有:教师本身;录音教材;读得好的学生读。)。单调乏味地读,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读”要与丰富的肢体语言相结合,才能更好体现它的价值,才会开出绚丽的花朵。语文教学中的表演读,引导进入角色,从读到演,先让学生认真揣摩语言文字,然后进入角色,演一演、做一做、议一议,将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场景的需要,通过学生的肢体动作和语言描述,把文章内容形象,生动地再现出来,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运用好角色化语言

小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与小学教材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相适应。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不能言辞虚浮、矫揉造作,要能够保持自我本色。小学语文教师需扮演的角色很多,有“传道者”的角色,有“朋友”角色等。运用好“儿童化的音色和音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使小学生听了感到亲切自然,乐于接受。例如,教师的语言应该根据课文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变化。如教师给低年级的学生讲《狼和小羊》的故事时,会把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母亲用轻柔而甜美的声音,给孩子们讲解,使他们感觉到柳叶轻轻抚慰湖面的轻柔。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例2

二、保证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是他们的知识量和语言储备量都远远不及高年级学生,因此,对于很多事物甚至不能清楚的表达,在进行语文学习时由于认识的汉字较少在理解时可能也会产生一些误解和偏差。这也就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难题,并且要求老师积极开动脑筋解决这样的情况。在进行教学时,如果遇到了一些学生比较陌生甚至从未接触过的事物,老师可以将其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图片具有易于理解和形象的特点,即使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接触过,但是凭借图片也能在头脑中对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此外,经过研究表明,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将书本中的文字和图片相结合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给学生讲解“瀑布”这一词汇,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肯定都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亲眼看过,那么这样陌生的词汇教师就可以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逐个解释。相信对于这样新奇的东西,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和被激发学习兴趣的。

三、教师在教学时要保证语言的生动性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例3

一、准确生动

语言准确,是指说话时遣词造句要恰如其分,并符合语法规则,不出病句,不要含混不清或模棱两可,如你看见一个人长得比别人胖,你就不能用“肥得想头猪”来打比方,而可用“你身体很棒”等来形容。语言生动,一方面是指讲话的声音要有抑扬顿挫,要根据所讲内容的不同要有高低快慢、轻重缓急之分。

二、风趣幽默

教师的语言不能干瘪瘪的、平淡无奇,在教学中适当穿插点谚语、谜语、儿歌、顺口溜和歇后语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幽默是教育的助手,有时用幽默的方式说明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让人接受。“日和曰”“士和丑”“叉和又”这样的汉字在教学中可以这样:“日”对“曰”说:“你也该减肥了!”“士”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叉对又说:“你脸上那颗痣呢?什么时候整容的?”

三、简洁流畅

课堂时间是短暂而宝贵的,容不得老师长篇大论、唠唠叨叨地分析问题,阐述观点。因此,对待小学生,我们务必抓住重点,简洁明了地讲述。同时,有的老师边想边说,总喜欢用诸如“嗯、啊、这个”之类的口头禅,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教师要使自己的语言简洁流畅,首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咬准字音,分清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别;

2. 说话时分清主次,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3. 语言要口语化、儿童话。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例4

Abstract: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of Chinese language accumulation to strengthen training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discipline is social communication tool subject, the core task is to train students to use the language of the coherence of the abil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perly thought moral charact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mplete understanding ability.

Keywords: language, reading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H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语言文字积累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训练,没有引起多数老师的重视。因为多数老师认为,在低年级进行语言文字积累,实际上是徒劳无功,是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低年级的重头戏,还应该是识字写字,而不应把太多的时间花在积累上,积累应在中高年级中进行。因此,很多的低年级语文课堂,还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识字写字上,语言文字积累十分欠缺。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课文内容繁琐的分析,而忽视了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只注重“理解语言”训练,而忽视了“积累、表达、运用”的训练。如此状况会使我们的学生只会学语文,而不会用语文。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训练的有效策略。

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有效方法,叶老曾誉之为“美读”。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读,反复读,以此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可以理解词语的内涵,领悟作者写作的情感和目的。在悟情的基础上自然地理解祖国的可爱之处,然后让学生举例畅谈祖国的大好河山,特别是班级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要让他们说说家乡各种风俗、美景、特产等,让本地的学生说说家乡这几年的巨大变化。最后以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民族伟大、奋发开拓等词来提纲挈领地串连全诗,复述诗句,达到以读悟情、以读解词、以词概文的目的。

三、通过熟练背诵,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代。趁着小学生的记忆好,在他们的小脑袋里装点诗文佳作,并为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文字做好一定的铺垫,尤其是对于学生“不会表达”的缺憾是一种很好的补偿。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尽量做到精讲多练,挤出时间指导学生背诵。要求学生会背的课文,作为教师,必须做到先会背,与生同背,与之同乐。同时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下列活动:1、每日背一句。低段学生可由老师选择一句简单优美的课内外语句、诗句。每天早上利用5分钟时间带领学生背诵。2、每周背一诗。教师每周选择一首适合学生的古诗,要求学生不仅会背诵而且能理解其意,感悟其情。背诵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而且形式多样,可检查性地抽背,巩固性地小组背、齐背,可游戏性地同桌

四、指导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增强积累语言的乐趣(一)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对学生摘记的优美词句,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常犯的毛病是堆砌词句,这时学生最需要的是鼓励和指导,而不是指责和嘲讽。否则,学生就有可能从此失去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兴趣。对学生作文中堆砌的词句,哪些可保留,哪些要删除,哪些应替换,教师应予以悉心指导。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到运用语言的方法和积累语言的乐趣。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可用红笔标出并加以赏析,增强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乐趣。(二)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在语文活动课上,可用成语接龙方式,找近、反义词方式,指定一个意思要求用各种形式表达的方式等,指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例5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一个最基本条件是要准确无误。语音是口语表达的第一要素,教师准确、清晰、流畅而富有节奏变化的语音,能够刺激学生听觉神经的兴奋,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教师要善于组织自己的语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配上相应的语声、语调,使语声高低错落,或高昂、或低沉、或激越、或舒缓,抑扬顿挫,各得其妙;轻重缓急,各领其趣。语言的准确性,还表现在用词准确上,遣词造句,要有法度。此外,语法也要合乎规则,前后连贯,语脉相承;上下衔接,过渡自然;立论精辟,推导有致。

二、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要生动形象

教师在做到语言准确的同时,还要强调语言的生动形象。因为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激发孩子们大脑中的表象,进而形成新的兴奋点,产生无穷的遐想。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能根据课本的内容,时刻联系生活的实际,用身边的人物、事物作参照,生动形象地描述或讲解。在讲到有情境的文章段落时,要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把孩子们带入文中设定的特定的情境中去,让他们身临其境。例如:我在教学《船长》一文时,当学生读到哈尔威船长如同一尊雕塑随着轮船缓缓下沉时,我就问学生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学生们摇头,他们没有见过这种大场面啊。我就结合泰坦尼克号的内容模拟当时的情景,讲述当时那可怕的情景,学生仿佛看见了那惊心动魄的场景,听得目瞪口呆。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来引导他们体会船长那可贵的精神就容易了。

三、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要感情丰富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教师的教学语言如果缺少感情就会苍白无力,缺乏激动人心的力量。而只有融进了情感的语言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其智慧的火花。总览小学语文教材,有多少文章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人生画卷啊。他们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用富有感情的语言、用心灵去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感悟文中美的人和物。通过学习,孩子们会知道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认识到大海的广阔,天空的高远。也会因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可贵品质,而从小立下雄心壮志。由此可见,教学中运用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能产生惊人的艺术魅力。

四、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能循循善诱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文课堂中,老师的教学语言一定有启发性。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能引起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去探求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语文老师要能讲究设疑提问,掌握提问艺术。教师无论讲授或组织讨论或指导练习,都要注重启发性。准确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像钥匙,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我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当学生在学完文章都在责怪狐狸的狡猾时,我就问学生:这个故事仅仅是告诉我们狐狸太狡猾吗?乌鸦就没有错误的地方吗?这一问,无疑启发了学生的思维翅膀,他们又陷入疑惑之中。我就要孩子们再次通读全文,重新思考。读完以后,我就适时有效地引导他们思索。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乌鸦也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它如果能及时看破狐狸的诡计,不听信它的花言巧语,也不至于上当受骗啊。

五、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要目标明确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例6

2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2.1放飞阅读思维———巧妙设计问题

通过层层巧妙的提问设计,课文的脉络能够清晰的呈现,作者的写作思路也能有所显露,在此情境下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对接下来展开的深入分析大有助益。此外,疑问的设计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萌生求知欲,充分发挥小学生尚未束缚的想象力。至于如何设计问题的内容,教师应事先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问题的难易度,与此同时还应紧扣阅读教材特点来设置有针对性的细节问题,或是开放式问题,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散思维,跳出既定思维局限。

2.2推开阅读视野———拓展课后实践

在学生掌握一定阅读基础和技巧后,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他们进行拓展阅读训练与体验。按照具体年龄体征及心理特点来推荐图书,通过课后阅读量的长期积累,能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及语文素养。比如,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推荐《中国孩子最想知道的100个问题》、《科普的故事》、《101个科幻故事》、《我们爱科学》、《小朋友的中国寓言》、《寓言大全》、《绿野仙踪》、《阿拉丁神灯》等;中、高年级的则可以推荐《百科全书》、《黑龙号失踪》、《闹鬼的航天服》、《爪王》、《巨鸟岛》、《寓言100篇》、《小学生谚语词典》、《小学生格言词典》,等等。阅读课程的课后实践,主要以阅读课外书籍为主,藉此作为通向世界的窗口,为学生开阔视域。

2.3根植阅读兴趣———创设阅读情境

新课标倡导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对阅读萌生好感。同时,小学生正处于身体与心理发育的初级阶段,对周遭一切充满好奇,但对事物的认知度则仍停留在表层,要想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保持这种兴趣就需要教师细心安排、认真对待。首先,应当革新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并根据具体生情从“视觉”与“听觉”等感官感受入手,给学生带来新奇的体验,引导他们主动开展阅读活动。例如,学习描写祖国秀丽河山的课文时,多数学生还未有机会去亲身体验青山绿水的实景震撼,由此缺少对课文的感性认识。此时再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祖国山峦实景视频,配以舒缓音乐,影音结合的动态呈现,使得学生阅读兴趣在潜移默化之中得以充分培养。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例7

一、减少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教学时间,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

“许多语文老师把阅读教学课上成阅读课,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时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吕叔湘语)其实,阅读课与阅读教学课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在阅读中理解语言文字,获取所负载的信息,如果以此来安排教学过程。那与要达到的语言训练目标不啻于“缘木求鱼”。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教学时,可以有计划地浓缩课文内容的教学时间,注重语言形式的教学。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不要把气力用在桂林山水的内容上,而应把重点放在本文轻松活泼、句式优美的语言和运用对比的表达方式与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上。让学生通过自学、反复朗读去感受生动优美的句式,学习对比和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二、抓好常规性的字词句基础训练

小学中、高年级要有重点地进行段与篇的训练,但仍不能放松常规性的字词句基础训练。目前有的教师只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忽视学习表达理解内容的语言文字,对学生回答问题、发表意见等语言表达、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选择、分析概括等组织语言的思维活动不够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都必须训练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利用推敲、比?^、替换、改写等手段,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懂得课文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例如,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句子用“飘拂”来描写红旗,而不用“飘动”、“飘扬”、“飘荡”等词。如果换用其他词,红旗飘得太利害或太轻了,与开国大典这庄严肃穆的气氛就不协调了。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我们必须让学生理解,每篇课文都可选几句进行专门训练。例如课文《凡卡》中“在写第一个字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有斜眼看了以下那个昏暗的神像……”凡卡为什么要在写第一个字以前要那么“看”呢?他“担心”什么呢?联系上下文,可以理解,这是因为老板经常打他,他的日子过得连狗都不如,怎么有资格写信呢?他要看一看有没有人发现他写信,他是在偷偷写的。凡卡“斜眼”看神像,表现出凡卡既希望得到保佑,又不相信神像能保佑他的矛盾心理。句子写出了凡卡可怜、可爱和幼稚。

三、加强对读的指导,在读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训练

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理解课文靠读,感受课文思想情感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现在许多语文课读得太少,讲得多,问得多,讨论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课文读得太少,而关于课文的谈话却很多”。其结果是教过的课文有的学生竟未能读通!因此,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初读知大意,精读品文字,熟读体会情感。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深刻的感受。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在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视频的同时,反复朗读全文,正确处理课文中高昂、婉转、舒缓、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抓住关键字眼,突出几个“真”字,注意“啊”的读法,切实感受到桂林山水的静、清、绿和奇、秀、险的独特风姿。

四、注意写的训练,让学生自己去学懂课文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例8

现代儿童为何要读文言文?我想其中的原因至少有三:1.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世代传承的主要载体。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炎黄子孙必须继承的无与伦比的瑰宝。因此,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了解文言文,并且力求读懂文言文。2.学习文言文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文言文语言简练,内涵丰富,许多文言名句格言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成语,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不仅可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改善和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3.学古文可以丰富人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让人明白许多深刻的哲理和基本的为人处世的礼仪,还能了解许多历史人物、史实、风俗、典故等文化知识。多读古诗文,就容易“知书达理”,其言谈举止就会显得温文尔雅。怎样指导现代儿童阅读文言文呢?首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教学文言文,首先就是让学生读,一遍又一遍地读,一直要读到滚瓜烂熟。

这样一遍一遍机械地读,会抑制学生的兴趣,当然不能机械照搬。但我们必须懂得多读、反复读,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教学中,教师对“读”的指导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先是读正确,即帮助学生读准古文中难读字、生僻字的字音,扫除朗读的障碍;再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主朗读,把文章读连贯读通顺,通过反复朗读,“感悟”文章的大意,把文章读成一个整体。其次,指导学生理解。古时候一些开明的塾师其实也反对儿童死记硬背,在蒙童熟读文章以后也重视逐词逐句串讲文意,称作“开讲”。塾师串讲的目的在于使蒙童理解和把握文意,并不在乎提高蒙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其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解灌输为主。现代语文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提倡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教学。根据我的总结,小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主要有三:一是对照课文中的注释理解文意。现在课文中编写的文言课文或供少年儿童阅读的文言读本一般都附有注释,充分利用好这些注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大部分难理解的词和句子(现在有些教材或课外读本中的文言文还给出了白话文大意,这样当然可以降低文言文阅读的障碍,但是这样的方式对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否有利,还值得研究)。二是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并“猜”出不理解的词与句子的意思,这是许多教师教学文言文时最常用的方法———猜读。所谓猜读,就是让孩子们联系前后文,猜一猜文中的词或句子是什么意思。与现代白话文不同,文言文中的用词大多为单音节词,而且古今字义也有不小的变化,但现代汉语毕竟是在文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词语中的许多双音节的语词与文言单音节的语词有着内在联系,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做一番深入思考,常常可以“猜”出大部分词语的意思,这种能力可以为学生今后阅读文言文奠定扎实的基础。三是不求甚解,其实这也是一种读文言文的非常实用的方法。现在不少教师教学文言诗文追求字字落实,在讲解字义句义上花费大量时间,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可嘉,却不一定值得肯定,因为花费的时间与收获不成比例。其实成年人阅读文言文,包括阅读文白相间的古白话文小说,也不是字字落实,句句解义。读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很简单,跳过去,说不定读到后面,突然就明白前面词句的意思了;即使全部读完还不懂也没啥关系,因为个别词句不理解并不影响对全篇(文)的理解。其实,我国古代典籍中解释不通或不能解释的词句大量存在,有些词句的解释专家们也众说纷纭、争论不断。比如,“易经”之“易”,一说为“简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不同的解释,并不会动摇其经典的地位。

于丹解读《论语》之所以会受到部分专家的批评,就是因为对一些语段各家有不同的解读。陶渊明提倡“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效率,教师也可以少费许多口舌,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的朗读背诵上。再次,指导学生熟练背诵。我听过不少教师讲解文言文课文,对文言文教学理解比较深刻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前一般都设计有背诵环节,遗憾的是,往往由于没有时间匆匆而过,显得浮光掠影,远没有达到人人都能背诵的程度。古人读书必定是先能背诵,再讲意思,将背诵视作儿童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务。他们认为,儿童开始读文言文,对读的书可以不完全懂,但是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关键就在于熟练背诵,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现代人学习文言文注重理解,但忽视了背诵,对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形成以及今后阅读理解文言文,都是不利的。如果只是追求文章内容的理解,以便使文中故事走进学生的心里,达到思想道德教化的目的,那么学白话文课文效果会更好。读文言文的价值更在于熟悉文言文这种古代书面语言表达形式,在于培养文言文的语感。从这一目标出发,那么小学文言文教学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解读可大大压缩,多一些时间让学生背诵,最好能做到人人都能熟练地背诵。熟读成诵,是古代蒙童学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是否也应该成为现代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我认为,评价一堂文言文教学课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这堂课给学生留下什么痕迹,具体说就是对学生今后阅读这一类作品是否能产生迁移。前几年浙江一位教师上的《猴王出世》引起很大的争议,这堂课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欣赏古典小说的语言”这样一种阅读的方法,教学目标和意图非常明确。但是,我认为这一目标设计,过高估计了小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小学生读原版的古典名著,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障碍,不少学生因为语言理解比较费劲就不读了,这样就始终不能走进经典。对大多数还没有接触或者刚刚开始接触古典名著的小学生而言,教一点如何“读懂”的方法策略似乎更有必要,因为流畅地阅读是基础,阅读时没有或少有语言理解的障碍,学生才可能喜欢去阅读。至于文言文的阅读欣赏,应该是在大量文言文阅读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有这样一句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舞千剑而后识器。”文言语言欣赏必须以大量的文言文作品阅读以及相当的文学素养和认知水平为前提条件。因而,对文言作品的语言欣赏应是高中语文甚至是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我国传统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也是“止能讲其大义。若欲博综精研,可俟入大学堂后为之”(《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当下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教学的要求,也只是“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不要求对作品语言进行研读分析。如果以为学生通过一堂课欣赏了这样几个句子,以后就会这样去阅读古典文学作品,那就过于天真了。即使是作为成年人的语文教师,通过这样一堂课的训练,也未必就能独立欣赏文言作品的语言。

作者:吴忠豪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例9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段话,对于语文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以及教学的意义,说得够明白不过了。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所需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发挥学生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工具上、语言文字教学上,因而这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困扰。现在,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以下就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首先,应是教学观念上要真正转变、更新。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必须走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主线,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着力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第二,要研究和梳理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探索和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的孤立的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

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而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反问句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都是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归类,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但如何理解,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如何使大纲的要法再细化更易操作,便有待同行的探讨。

第三,要在突出语言文字教学的前提下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的关系。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例10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368-01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艺术语言的灵巧运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启蒙教育特点,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具有示范、引导和影响小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重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语言艺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魅力及教学修养、教学风格等都会从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上体现出来。因此,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质量,有效发展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其它学科教学语言相比,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规范性

教师为人师表,口语的示范作用是“师表”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范效应。越是面对年龄小的学生,教师的语言越是要求具有规范性。因为小学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儿童处在语言习得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特别要求教师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合乎规范,为儿童的语言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必须运用国家宪法规定的“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南腔北调”,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如果一位教师不会运用普通话教学,那么他的语言即使妙语连珠,也不是规范化的。同时教师的口语表达还要做到声音宏亮、发音清晰、语流通畅,语调自然、适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科学性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科学,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情达意必须准确细腻,合乎科学。 教师要掌握词语的准确含义,包括词语的感彩和语体色彩,能正确、深刻地分析和传授知识。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语意明确,毫无歧义。语文教学口语的科学性还体现在教学用语的简约与精练上。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同样不取决于话讲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简明扼要,是否句句击在学生心坎上。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要点,突出精华,精要处不惜泼墨如水,次要处也能惜墨如金,使学生在同样有限的课时里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可接受性

小学语文教学口语应该贴近儿童的生活,能够被儿童充分理解和完全掌握,并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从具体的表现手法来看,应多用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多用儿童所习惯的、所熟悉的方法和手段。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教学口语要注意词语的通俗易懂、语法的浅显简易、表达的生动有趣等,同时要注意有意识地逐步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高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相对较多的发展,这时,教师口语则要求严谨、深刻些。

四、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生动性

生动性是指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充满活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这既符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也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语文教材中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语文教师要善于用最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让学生在形象的意境中去切身感受体会,去解其惑,得其道,感知教材,理解作品,发展形象思维。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得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为风趣。小学语文《月光曲》中有“幽静”一词,如果教师仅仅按照词典解释为“幽雅安静”,尽管十分准确,但学生不一定真正理解它的内涵与意境。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这样阐述:“秋天的夜晚、朦胧的月光、小镇的河边、无人的小路、远处的茅屋、闪烁的灯光、断断续续的琴声….这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幽静的境界。”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在“幽静”的氛围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幽远静谧的意境。有人曾经说过,完善的语文教学应该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风趣,演说语言的雄辩。这虽然是一种几近苛刻的要求,但它无疑也为我们描画了一个追求的境界。

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例11

语言作为知识传递的载体,在人们的情感交流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语言又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用到的工具,教学语言的运用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能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用真情激起学生的心灵,能用风趣的语言引人入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教师的课堂语言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教学语言有问题不仅不利于教学,而且有时候还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让更多的教师对教学语言有新的认识。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教育部对小学语文课程进行改革后,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体裁也多式多样,并且教材还收集了许多国内外作家的著名文章以及名句名言等,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情感在其中,一方面可以塑造出千差万别、形形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还描绘出了瑰丽多姿的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将每个时代的人情冷暖与社会百态都明显地表现出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及多样化,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对课本中的每个字句的真实含义进行准确把握及理解,而且在传授的过程中要适当融入和课本内容所匹配的美感及情感,从而增强教学语言的吸引力及感染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技巧

(一)教学语言规范准确

语言规范准确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求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课堂教学上教师语言发音要规范,吐字要清楚,用词要准确,要做到“标准化”,杜绝模棱两可的讲解,可以给小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惑或不必要的失误。同时,课堂语言要力争精炼,能用一句话表达的决不用两句话。 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整节课说个不停,但我们认真梳理一下,就会发现他们所说的大多数是废话。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用最简练的语言,传达最大量的知识信息,课堂教学语言绝不拖泥带水,绝不使用“嗯、啊”之类的口头禅,以免给学生造成听觉上的疲劳。 课堂教学中规范准确的教学语言能给小学生春风化雨般的示范和影响, 对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起着积极关键的作用。

(二)教学语言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语言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如调味剂中的鸡精,它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迸发小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出一种和谐、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小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的学习状态,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 有助于语文教师更好地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例如,有一次,我班有一位学生写作文时 “文不加点”,他的标点一逗到底,我在讲评这个作文时故意一口气念到底,直念得我脸红脖子粗,上气不接下气。 台下的学生关心地对我说:“老师,停顿一下再念吧! ” 我则喘着粗气笑着说:“可这个作文中并没有标点符号呀!” 这时台下的学生才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在善意的笑声中受到了教育和启迪。

(三)教学语言简洁、精炼

课堂教学语言,不但应该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而且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能及时捕捉学生的灵感,恰如其分一语中的地加以引导肯定,从而激发兴趣,更深入地感悟文本语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语境语言。如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朗读课文,高兴、激昂的时候,声音就高一些;深沉悲哀的地方,声音就低一些。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富于变化,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

(四)教学语言激励、鼓舞

充满激情的课堂语言来源于感彩,而感彩则来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以及师生间的美好情感。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运用具有激励性的语言去表扬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缺乏激情、枯燥无味的课堂语言往往会造成学生开小差儿、神游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课堂上就很难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消失了。小学生喜欢听到赞赏鼓励的语言。因此,教师要在学生表现积极的时候给予表扬。如“同学们的发言真激烈!”当学生回答问题回答正确时,教师一定得充分认可。如“回答很好!真棒!”如此表扬能够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对于回答问题回答得不太好的同学,教师切忌当场批评,他们更需要激励。如“你一向很聪明,平时回答的也非常好,今天可能是有点儿马虎了吧!先坐下,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回答的。”这样就维护了学生的尊严。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一声表扬、一句激励性的话语不仅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艺术的魅力远不止这些,艺术的探索更是无止境的。笔者真心希望通过对教学语言的这些浅陋的探究和分析,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是实践与探索让我确信:语文教师的语言就是语文教师的魅力之源。

参考文献:

1.张小筱,苏春景.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5).

2.韩玉.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8).

3.费秀芬.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激情过度[J].当代教育科学,2009(14).

4.张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8).

5.傅惠钧.教师口语艺术[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