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德育的原则

小学德育的原则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3 09:19:05

小学德育的原则

小学德育的原则例1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基础德育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正逐渐形成中小学德育新的走向。但落实好基础德育仍然是一个新的课题:一些学校的德育在走出“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局面后,大有“规则泛滥”势头;从娃娃抓起的指令性德育,使基础德育相互割离、时间和空间被大量挤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有国家规定的稳定性、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坚持不懈使之逐步积淀而内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品德修养,这应该是我们育人工作高度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落实规范养成习惯 一

德育的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德育的实效。

著名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孙云晓在给杨冰主编的《成就一生好习惯》的序言中写到:“从科学的视角审视,由于脱离实际,由于追求‘高、大、全’,许多德育工作不但未培养起下一代的良好道德,反而制造了太多太多的麻烦……”

孙云晓的这个观点是不少学者的共识,华东师范大学黄向阳博士指出:“受道德理想主义传统的影响,我国教师相信‘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习惯于对学生进行理想层次的道德教育,相对忽视原则层次特别是规则层次的道德教育。在极端的状态下,甚至出现‘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局面”。[1]他认为“德育要抓住基础的东西”。伦理学家何怀宏在《底线伦理》一书中写到“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但你不能够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可能攀升不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但道德的最低下限必须坚守,那可是人类的最后屏障。”[2]何怀宏先生这话,更道出了底线德育的重要性。

基础德育,尤其是规则层次的德育,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这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德育的新认识,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中小学德育,并逐渐形成中小学德育新的走向。

中小学德育如何抓住规则层次德育这一最基本的东西,落实好基础德育,这仍然是一个新的课题,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值得探讨。

其一,一些学校的德育在走出“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局面后,大有“规则泛滥”势头。搜寻一些地区或学校关于中小学生的有关规定,可以说五花八门,如:《XX中学学生文明行为八条要求》、《XX中学学生家庭日常行为规范》、《XX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XX市中学生学习常规》、《XX市学生一日常规》、《XX学校教室常规》、《XX学校宿舍楼生活常规》、《XX中学课间常规》、《学生尊师公约》、《学生课堂常规》等等。因工作和学习的原因,考察过不少学校,这诸如此类的规范、常规、公约在许多学校都有,似乎是一种时尚。

这如此种种规定,它是管理者和德育工作者的一种选择,是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种途径的探索,也体现了基础德育的特征。但是,凡是有学校教育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规则过多过细,最后的结果,规则不过是张贴在墙壁上的规定,很难落到实处,更难通过长期坚持从而积淀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品德修养。认真地研究《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会发现,通常情况下,学校所制定的规则,在《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往往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深入地理解守则和规范,结合学生实际,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以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

其二,从娃娃抓起的指令性德育,使基础德育相互割离、时间和空间被大量挤占。基础德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没有错,一段时间,很多人在批判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不要乱丢乱扔教育的德育倒挂现象,这种倒挂现象的出现,就是忽视了基础德育从娃娃抓起。但是,从娃娃抓起的基础德育,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注重整合并科学安排,也唯有这样才更具有实效性。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版图意识教育、人口教育、弘扬中华美德教育、合格小公民教育、保护知识产权教育、国防知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荣辱观教育等等,这些大多是学校根据上级安排的专项教育,属于有检查的指令性德育。这些专项教育固然都很重要,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落实这些专项教育,一方面只能是蜻蜓点水,时效性要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这些专项教育内容上相互割离,同时挤占了校本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如何整合这些德育内容,我想一是同教材结合,注重道德知识、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的教育;二是扎扎实实地抓《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这诸如此类的专项教育,我们往往都可以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找到相应的内容作支撑。

小学德育的原则例2

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包括学生的德育。而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在小学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主要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一、在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应坚持的原则

1.适度原则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要坚持适度原则,进而使激励策略发挥更大的作用。适度原则主要是指对学生的激励策略既不能过度也不能过少,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采取对应的激励策略进行奖惩,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激励策略的作用。例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处于贪玩的阶段,在上课铃声响过之后仍然在教室楼道里嬉戏打闹,这时教师进行德育就要坚持适度原则,既不能不分对错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进行激励,也不能惩罚过度,而是既要指出学生的错误,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2.及时原则

在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坚持及时原则主要是强调激励策略的时机性,要根据学生身边发生的小事或者是网络上的热点话题及时进行激励,这样能更好地发挥激励策略在德育中的作用。例如,在我们的德育课上,学生上课能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到德育教学中来,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及时的表扬,或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3.全面原则

由于每位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性,所以在德育中要坚持全面原则,激励策略要顾及每一位学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平时表现就很好的学生,要给他们设定一个通过激励策略可以完成的更高目标,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加积极进取,而对于平时表现较差,自律能力低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通过激励策略就可以完成的目标,这样也不会因为目标太高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德育中实施激励策略要因人而异,坚持全面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通过德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

二、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

1.转变德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首先需要教师转变德育观念,要由教师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为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适时进行引导。所以德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合的德育激励策略。同时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师生之间多进行交流与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在班级里也能营造一种良好、积极的德育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认识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2.以学生为中心,丰富并灵活运用激励策略

在小学的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在德育中老师可以对不乱扔垃圾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对其行为进行肯定;或者是对主动帮助同学,尊老爱幼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这样通过多种激励策略来进行德育。

3.注重实际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小学德育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所以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实际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只有将学校生活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行德育,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例如,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帮助家长做家务,或者将路边的垃圾主动捡起扔进垃圾桶,老师都要对其进行表扬,或者是在综合素质的考评中进行加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育,自觉主动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的德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师生共同努力。首先,教师要转变德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丰富激励策略;其次,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道德素质的提高,小学生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培养优秀品质和道德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德育的原则例3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等方式,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德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远远达不到人们的期望。突出表现在:

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严重存在;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德育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一些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职业道德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政策不到位。因此,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项紧迫任务,将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成败。因此,如何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小学德育的原则例4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等方式,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德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远远达不到人们的期望。突出表现在:

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严重存在;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德育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一些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职业道德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政策不到位。因此,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项紧迫任务,将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成败。因此,如何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小学德育的原则例5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等方式,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德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形势的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远远达不到人们的期望。突出表现在:

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严重存在;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德育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一些地区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一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职业道德亟待加强;德育工作的保障措施不够有力,体制、机制、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政策不到位。因此,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项紧迫任务,将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成败。因此,如何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小学德育的原则例6

美国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等人发展的精神关怀理论认为:第一,道德的本质是实践性的,而非理论性的,道德原理应该是给真实情景中的具体人在实际生活中遭遇的道德问题提供行动指导的,道德发展的关注在于共同体中的个人及培育和谐关系;第二,核心是“注意和反应”,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教师必须倾听学生的心声,而不是仅仅向学生灌输事先准备好的内容,必须认真考虑学生们的兴趣,充分关注现实存在的道德问题;第三,对学生的精神关怀是为了学生的幸福,因而成就幸福理应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1]。

在现实的中小学德育活动中,通过对具体德育活动的目标、策略和评价进行控制,是提高德育活动恰当性的关键路径。

一、恰当的目标

德育活动是具有鲜明目的性的活动,这种目的性更多是施教者的,因而德育活动的成功在于要把施教者的目的性转化为受教者的意识性、能动性,这需要施教者创造性地把德育活动的目的性与受教者的道德认知特征、行为特征等相结合。这要求学校德育目标整合国家德育目标、社会德育关注、家庭德育要求,整合普世道德、现世公德、社群规范,与中小学生的各阶段道德感知和行为能力结合起来,确立活动目标主旨。重要的德育活动的主旨有爱生命、有责任、敬法律、积良善、尚勤奋等,适合中小学学生阶段品性和品行发育,是立足于中小学学生个体成长的内在需求和外在要求而选择的,在开展学校德育活动规划过程中,可围绕其中一个或两个主旨方面的内容来确定活动主题或专题。

1.爱生命。珍惜主客体生命存在和生命发展环境的理念和行动,倡导中小学学生生命优先的原则,引导其掌握适龄的交通伤害、气象灾害、人为暴力(含冷暴力)伤害、水电火灾害等发生时的求生技能,同时引导其理解和掌握适龄的预防和避免导致生命危害发生的技能,引导其树立和参加热爱生命、不伤害弱小生命的情感理念和活动。

2.有责任。引导中小学学生通过适龄的具体活动、事例、情景建立责任情感,尚行认真踏实完成角色具体责任。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包括个体正当承诺、角色基本任务、法律法规规定、优良传统习俗、社会公德原则等。

3.敬法律。引导中小学学生尊重和敬畏法律的界限,培养崇尚法制生活的态度,学会关注自己的和他人的法定利益,学会通过符合法规要求的渠道获取和维护利益,培养自己的违法羞耻感。

4.积良善。引导中小学学生关注,并将自己融入到家庭、社区、班级、学校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优良行为和风尚中,能够认同和尚行民族优良传统,爱惜和感恩于劳动和奉献,怜惜和关怀于痛苦和困厄。

5.尚勤奋。引导中小学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和生活,尽力珍惜和精彩度过学生时代的光阴,并积极参与学习生活,逐步形成忠诚于理想,敢于拼搏、勤劳奋斗的精神气质。

二、恰当的策略

德育活动是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创造性活动,要把教育的目标、内容有效转化为受教者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则需要有能够触动、感染、号召受教者的过程、形式、样例、工具等的综合演绎,演绎的设计和实现的恰当性则需要一定的目标控制性原则和结构系统,使德育活动的目的追求转化为有效的德育活动结果,预防因活动的过程、形式、样例、工具等的过度或不足而造成活动的效益损耗或教育损伤。

1.目标控制性原则。目标控制性原则是从时代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人本”“法治”“科学”等基本思想中整合而出,用于立足中小学学生品行和品性培育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原则。

(1)可接受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指所施教的需要与受教对象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原则。即德育活动要从中小学学生发展的实际可能性出发,其任务、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是学生可接受的。贯彻这一原则,要准确了解和评估德育活动域内中小学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智力、体力发展水平。

(2)互动性原则。指德育活动的施者和受者必须有良好、恰当、真实的互动过程。互动的实质是无论是自我互动还是社会互动,都是主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都是主客体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主要依靠包括暗示和语言在内的“符号”。

(3)连续性原则。指针对中小学学生的德育活动必须是前后相连、上下平等的,道德要求是一贯的、普世的,具有良好的系统结构的延展能力。

(4)实践性原则。指中小学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是现实生活中可独立或合作完成的,是日常生活中能够正常发生的,是通过主观努力可以做到的,是可以重复发生和再现的。

2.目标控制性系统。目标控制性系统,作为触动、感染、号召中小学学生德育活动的建设要求,是德育活动设计者在活动的制作、创造中,根据德育活动目标系统,在一定时间、空间和人间的三维结构中把德育活动资源围绕活动主旨激活,使德育主旨成功演绎。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以下七方面内容。

(1)明确的主题。用恰当的语言、音乐、画面等把德育活动的主旨和内容提炼和烘托出来,让参与者一目了然。

(2)相宜的仪式。根据参与者的角色特点和活动目标,设计恰当的仪式,使活动产生深刻、端庄、生动等正能量的氛围,让参与者的精神世界得到感召。

(3)简明的过程。德育活动必须以活动主体角色为中心展开,围绕主题详略恰当,核心环节要细致入微,动人心弦。

(4)鲜活的题材。德育活动的题材是活动参与者现实生活或相关生活中的事物或内容,是参与者可为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5)精要的内容。围绕德育活动主题和过程精选各环节的呈现内容,各环节内容不可跑题。

(6)和谐的角色。德育活动的主配角的活动及任务要分配恰当,以防活动角色地位颠倒。

(7)科学的模式。观摩交流式、专题研讨式、展示评比式、学术报告式、试验探究式是开展德育活动的基础性形式,可以根据德育活动目标选择一种基本形式,或由多种基本形式组合成一种综合性形式,如“学术―观摩式”“展示―研讨式”等。

三、恰当的评价

德育活动的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实现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是针对德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道德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恰当的德育评价是要对德育活动直接的、现实的价值或潜在的、预期的价值是否能够满足活动相关主体的价值需要做出判断的,以期达到德育价值实现增值的过程。德育活动评价的一般步骤是:确定评价目标和方案―选择评价时间和搜集评价对象信息―分析评价信息形成评价结论―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善策略。下表是针对区域性、校本性的组织化德育活动开展设计的活动效能评价表(见表1),按照两级项目评价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评价结论用等级或数值呈现,等级或数值可在“评价关键点”的右边增加评价等级或分值栏,但建议使用等级评价为好。

最后,有必要重温的讲话精神:“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总之,道德是一种生活方式。“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道德所引导的是人的目的的实现……‘德性’并不仅仅是狭义上的道德品格……道德就是要使人按照人的本然存在方式去存在,它为人指明的就是成人之道”[2]。

小学德育的原则例7

二、分层次地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过去,《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均是较概括地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而《意见》则分小学、中学,中学又专门对高中、职业学校分别提出了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紧迫要求。这样就更有利于各级各类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操作,更有利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利于克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

此外,与《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比较,新增加了六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即社会常识教育、国情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新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即“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以及党和政府努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措施,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从小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这些新增加的德育内容和目标要求是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热点、难点等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对中小学主辅渠道实施德育提出了新的系统的要求

与《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比较,《意见》对中小学主辅渠道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新要求。

一是要加强“三课”建设和教学。“三课”即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和职业学校德育课。过去一般只提出了搞好“两课”建设和教学,《意见》新增加了职

业学校德育课,使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强调,也使中小学主渠道德育课的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全面,也更加系统。

二是首次提出了学科德育的要求。《意见》指出“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其中要求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要注意“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要注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是首次提出了“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意见》提出,要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提出了“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四育人”的德育概念和要求是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小学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概括,也是对过去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教书育人”、“整体育人”、“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改革实践和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四是首次提出了德育活动课程的要求。《意见》指出:中小学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并分别对校园文化活动、校外教育活动、校班的有益活动、业余党团校教育、改进教育活动手段等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尤其是专门对“社会实践活动”作了概念界定,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还对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提出了有力措施。这应当说是对同志“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①的正确理解和切实贯彻。对此,中小学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四、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系统思想

《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曾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出过一些要求,但《意见》则首次专门明确地提出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系统思想,这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重大举措。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即“以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的规定,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主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广大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主力军作用,使广大教师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一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指导,应当准确地把握。

二是明确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即“四要”:一“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二“要建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制度”,三“要大力宣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四“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与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只要坚持并创新地运用这四种方式,我国的中小学师德教育工作就会卓有成效。

三是明确了中小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保障措施,即“三个建立”一是“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制度”,三是“建立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监督机制”。这“三个建立”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机制,也是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有效开展的根本保证。

五、强调指出了社会各部门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必须履行的主要职责

《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对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出了一些要求,《意见》根据同志关于“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②的指示,进一步强调指出“全社会共同努力,各部门通力协作,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并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主要职责任务。

《意见》指出:要“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其中要做到“三个加强”,即“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这样就能减少社会消极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影响,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达成有效统一。

《意见》对新闻宣传、文化、广播电视、出版、公安、工商、司法、工会、妇联、共青团、综合治理、教育行政部门等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支持教育,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提出了要求,其中的主要要求是:“两个大力宣传”、“两个积极开展”和“四个加强”。“两个大力宣传”是“大力宣传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和教育思想,大力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两个积极开展”是“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积极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四个加强”是“加强对电子信息产品和计算机网络的监管”,“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综合治理”,“加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治安管理”,“加强和改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总之,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我国广大青少年都得到健康成长。

六、强调指出了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必须实行强化的运作保障评估机制

《通知》、《若干意见》和《规程》都曾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管理问题作过一些要求,还曾在《规程》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实行校长负责的领导管理体制”。而《意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并创新地提出了领导管理体制和运作保障评估机制等系列问题。

首先《意见》站在国家命运和教育战略的高度严肃指出:“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因而,必须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为此,《意见》明确指出了要建立实行和不断强化“一个体制”、“三个机制”。“一个机制”是中小学德育工作校长负责的管理体制,“三个机制”是建立健全校内外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运

行机制、德育工作运作的保障机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表彰奖励和督导评估机制。这“一个体制”和“三个机制”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管理系统,一个整体工程,缺一不可。如果我们能较好地建立健全并实施强化之,就能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运作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促进作用。

总之,《意见》是指导新形势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文献,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而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当力求克服八种不良倾向,即只重视文化知识教育不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只重视小学德育不重视中学德育,只重视普通学校德育不重视职业学校德育,只重视学生德育不重视师德教育,只重视课内德育不重视课外德育,只重视学科德育课程不重视隐形德育课程,只重视校内德育不重视校外德育,只重视轰轰烈烈的德育活动不重视实际的德育效果等不良倾向,从而使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真正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进,真正能够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的需要,为二十一世纪我国的伟大复兴培养大批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释:

小学德育的原则例8

一、德育的内涵

什么是德育?简单地说,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目前普遍认为德育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义的德育界定,认为除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是环境教育、预防艾滋教育等等。西方教育理论中所定义的“moral education”较为明确,把道德与政治、法律相区别开来。碍于传统思维,我国常把道德和思想政治相提并论,扯不清理还乱。尤其是到了现代民主法制社会里,道德则更需挂上公民社会的政治素质和意识。对于这一点西方国家的办法是另开设公民教育课,也就是相当于我国的政治教育,从而做到了既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又明确了德育的内容。因此笔者赞成对德育的定义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的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下面就学校德育为话题展开讨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德不清

以“破处门”为例,人民网发表了名为《破处门:90后女孩是处女很丢人吗?》一文。正如记者所言“看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最初的感觉便是无法理解,真的是无法理解......”,但笔者认为这并不仅仅是无法理解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是严重的违法事件,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和亵渎的问题。据资料显示,“我国19岁以下青少年平均5%~10%的男孩、3%~8%的女孩有过性经历。1998年以来,在北京妇产医院接受中期引产的女性一半未婚,其中20岁以下的女孩占14%。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超过了30%,性犯罪案件占18%~25%,并呈上升趋势。”性常识,性道德与法律分不清,法律意识淡薄以至于无知,法守不住如何看德育?

(二)揠苗助长

说到德育,另外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不切实际地要求学生,尤其还在小学就冠以高尚高大的高标准来严苛要,脱离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和规律。“小学生的基本思维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上升,并且处在由具体到抽象,片面到全面综合的过渡期。”然而,连小学也是普遍盛行的教育思想所谓“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要求“热爱学习、立志成才”,老师无外乎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精英教育作为主角,多考些分数反而最重要。当然,也就不是启蒙培养具有丰富个性和健全独立人格的现代教育。“好”意本没有错,但是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这种“抽象”的德育对于孩子无疑是无法理解和承受的,多以应付式的死记硬背。相反,学生道德问题中普遍存在“人生缺乏理想,缺乏信念;对爱国主义精神缺失......价值观念的错位,言行举止的失范”成了莫大的讽刺。

(三)与生活严重脱节

一方面,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改革,社会大发展,光怪陆离的世界无奇不有,校园难免不受影响。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信息转瞬即逝,生活多姿多彩而富于挑战。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学校与社会建立同样广泛的联系,让学生走出“象牙塔”,鼓励走进社区乡村,深入身边实际,体验和发掘生活中随处随时发生中的喜怒哀乐。学生可观可感,教师适时引导,培养他们分辨和判断能力。事实上“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三、德育工作需要秉持的基本原则

就以上德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根本处纠正德育工作中的无意识“盲区”,任何“细枝蔓叶式”的探讨都只是空话。这个“根本”就是原则,就是德育工作中的方向,只有坚持了正确的原则才能准确达到目的。关于这一点,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德育原则的统一意见是:知行合一的统一原则;生活的原则;爱和民主的原则;主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的原则。

(一)必须牢固坚持法治性观念原则

这是第一,也是必须首先需要明确的。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对于法律的认识远没有西方社会所理解的那样深刻和具理性。就中国的现实而言,法治具有脱离传统“人治”的根本意义。西方的现代文明是写在法制之中的,它的力量犹如《独立宣言》而被视为圣经。因为最初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作为一种无形的、非程序化的人性光芒深藏于人们灵魂之中,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而这些原始的道德愿望只有通过制度化的法律才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社会规范,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良性的社会道德秩序才有绝对的约束力,不仅为少数道德高尚的人所信服和赞誉,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信仰和社会成员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法律是道德的起码要求,是道德的底线、是不能踩的“红线”。没有法律作底线,宣扬的那些再完善、再美好的道德最终也不过是说教而已。只有当人们从灵魂上对法律有强烈的敬畏之心,然后才是对违背道德的羞耻感。让人在作出某项行动之前首先去理性地考虑:这样做违不违法?如果人在行动之前想到的是我这样做道不道德,那他就极有可能去做,直至酿成犯罪。试想:对违法犯罪之人,还有什么道德?还讲什么道德?讲什么德育?因此,在现代的社会里,首先必须强化基本的法制理念,让学生首先学法懂法守法,然后才是德育。

(二)必须坚持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孩子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一般认为:童年是心理和行为形成的敏感时期和关键时期,在0—6岁是自我意识的萌发期、6—12岁是重要习惯的养成期,10岁孩子的性格开始形成,到16岁时形成独立的人格。”再看看“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明显缺乏界定,可操作性又不强。而具体到每一个人,他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和身心的成熟度都将决定是否接受一种所谓的道德。因此,道德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自觉接受,从这个角度讲,要求“教师只是价值澄清过程的促使者,持中立态度,尊重学生自己的结论。”对于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角色问题,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鼓励个人发展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的道理推理能力;道德发展不仅是获得一定道德知识的结果,还是个人道德思维方式的质的变迁。”强调对道德行为和现象的判断、评价以及认知上的推理思考,并加以非“定性判断”的引导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思考能力,减少盲从、被动的人格特点,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同时,积极的认知推理和判断思考也有利于加强对美德体验,巩固成为自觉的行为。因此,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格独立的条件下,平衡“知”和“行”才可能凑效。把握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认知特点行为规律之间的协调统一,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是目前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实际上,学校在“知”的方面没有预先做到的情况下,学生不“知”,而强调“行”,在学生内外冲突中,“行”则不可能。更何校园德育“行”之又少。哪里“行”呢?回答是走向生活。

小学德育的原则例9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源自《小学德育纲要》(1993年)、《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等相关规定,内容较为丰富、复杂,需要对其层次及重点加以合理区分,以利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处理好各内容之间的内在层次、先后关系、实施重点等,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一、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

现当代德育内容结构的一般趋势是从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因此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层次:

其一,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具体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规则。如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谎,不恃强凌弱,不损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放等等。

其二,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种规则层次德育内容的一般概括,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准则。如热爱和平,但对于别国的侵略我们又必须要敢于说不,敢于以武力的方式将其驱逐出境;如诚实守信,但对于敌人的诱供,我们要敢于守口如瓶,善于“撒谎”,对于一些需要鼓励和赞美的人来说,有些“善意的谎言”可能要比“实话实说”更能取得实效;如尊重他人,有时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缺点甚至错误熟视无睹,只是在批评或指正时应做到真诚等等。WWw.133229.CoM

其三,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项原则层次德育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大力提倡的、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境界。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舍己为人、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维护法律尊严、伸张人类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教育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激励作用,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指导作用,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规范作用。由于起激励作用的德育理想在中小学阶段实现的程度较低,加上德育理想一般较为宏大、抽象,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师一般也只是发发倡议、喊喊口号,很少也很难去监督学生的发展水平。相比而言,起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的原则和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因其可操作性较强,则较便于实施和监控。同时理想层次也必须通过原则和规则层次来落实,所以我们与其空喊口号,让德育理想成为空中楼阁,不如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从规则与原则层次做起,让德育理想“落”下来,变得实在些,也许这样反而会收获“理想”的果实。

二、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

依据德育内容三个层次的划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我认为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选择那些相对恒定的德目来进行。比如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公正等基本德目。这些德目虽然具有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差异,但他们包含着人类文明共同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我认为这些基本的东西要通过价值传递给下一代。”[1]“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2]

德育的基础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等基本的道德品质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

2.国民公德教育

国民公德教育是指通过德育对本国的国民给予的一种作为合格国民(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公共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制观念等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形成本国国民基本的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主要包括德育内容中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

为何强调在中小学加强国民公德教育呢?第一是因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意识对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教会学生采取一种积极关心、参与建设的集体主义的立场,在对集体至上和利己主义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结合集体利益第一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巩固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将抽象的爱国与现阶段爱社会主义、积极准备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结合起来,将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爱护世界和平、维护全人类的福祉、做世界的中国人结合起来,将民族自尊、自信心与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结合起来,将爱国情感与实际的、点滴的爱国行动结合起来,而不是“网络上那么多豪言壮语,可在现实中情况却似乎正好相反”[3];将崇尚高尚的道德品质与遵循最起码的社会道德防线——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将善良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与遵循民主与法制的方式结合起来,将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公民的义务意识结合起来。第二是因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国民公德教育显得有些空泛与理想化,未能取得较好的实效,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出现了崇洋媚外、丧失民族自信心的不良倾向,一些人甚至不顾国格而走入歧途。因此,清务必“尊重你们的国家和文化。你们可以穿得像个法国人,说话像个日本人,但请你们内心一定得是个中国人”。[4]

3.社会公德教育

其实社会公德教育和国民公德教育可统归为公德教育,之所以将两者区分开来是因为,第一,两者虽都属于公共品德(道德),但公共的领域不同,国民公德侧重于强调在国家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社会公德则侧重于在社会日常公共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第二,我国传统上较重视“家”与“国”,而忽视了处于两者之间的社会生活,导致了在一些社会公共领域中社会公德意识贫乏的局面。如当众喧哗,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讲文明等等。

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不论在学校、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能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文明行为习惯’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全是日常小事,但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5]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很多,诚如《小学德育纲要》所强调的“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护环境整洁;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应当同对个体内部心灵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外表很有“教养”,实则虚伪、狭隘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同时也需要注意,行为规范也是人为的准则,具有相对性、发展性、动态性,“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关规范的制定、修改和执行当中去,让学生做规范的主人而非奴隶”。[6]

4.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道德关系处理始终是个体人生的第一议题。家庭美德教育既关系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风尚。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家庭伦理的国度,中国人始终相信“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明确指出:“爱国主义的神圣情感来自母亲。”[7]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离婚率上升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不利因素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也应当未雨绸缪,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美德的教育内容也是很广泛的,诚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强调的“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5.信仰道德教育

“所谓‘信仰道德教育’是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的文化和体制之中,其主要内涵是:第一,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第二,要进行理想教育。”[8]儿童、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内容和根本任务。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是人们奋发向上的源泉。青少年是充满着理想的时期,向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始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理想也是人的精神内核之一,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

以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及五个方面的重点,其实这种区分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有一定的阶段性与针对性。实际上,德育内容的每一个方面都应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应当努力吸取世界各国德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学校德育的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落实,以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9.

[2]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5~196.

小学德育的原则例10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源自《小学德育纲要》(1993年)、《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等相关规定,内容较为丰富、复杂,需要对其层次及重点加以合理区分,以利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处理好各内容之间的内在层次、先后关系、实施重点等,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一、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

现当代德育内容结构的一般趋势是从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因此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层次:

其一,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具体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规则。如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谎,不恃强凌弱,不损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放等等。

其二,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种规则层次德育内容的一般概括,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准则。如热爱和平,但对于别国的侵略我们又必须要敢于说不,敢于以武力的方式将其驱逐出境;如诚实守信,但对于敌人的诱供,我们要敢于守口如瓶,善于“撒谎”,对于一些需要鼓励和赞美的人来说,有些“善意的谎言”可能要比“实话实说”更能取得实效;如尊重他人,有时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缺点甚至错误熟视无睹,只是在批评或指正时应做到真诚等等。

其三,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项原则层次德育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大力提倡的、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境界。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舍己为人、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维护法律尊严、伸张人类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教育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激励作用,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指导作用,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规范作用。由于起激励作用的德育理想在中小学阶段实现的程度较低,加上德育理想一般较为宏大、抽象,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师一般也只是发发倡议、喊喊口号,很少也很难去监督学生的发展水平。相比而言,起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的原则和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因其可操作性较强,则较便于实施和监控。同时理想层次也必须通过原则和规则层次来落实,所以我们与其空喊口号,让德育理想成为空中楼阁,不如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从规则与原则层次做起,让德育理想“落”下来,变得实在些,也许这样反而会收获“理想”的果实。

二、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

依据德育内容三个层次的划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我认为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选择那些相对恒定的德目来进行。比如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公正等基本德目。这些德目虽然具有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差异,但他们包含着人类文明共同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我认为这些基本的东西要通过价值传递给下一代。”[1]“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2]

德育的基础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等基本的道德品质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

2.国民公德教育

国民公德教育是指通过德育对本国的国民给予的一种作为合格国民(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公共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制观念等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形成本国国民基本的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主要包括德育内容中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

为何强调在中小学加强国民公德教育呢?第一是因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意识对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教会学生采取一种积极关心、参与建设的集体主义的立场,在对集体至上和利己主义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结合集体利益第一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巩固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将抽象的爱国与现阶段爱社会主义、积极准备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结合起来,将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爱护世界和平、维护全人类的福祉、做世界的中国人结合起来,将民族自尊、自信心与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结合起来,将爱国情感与实际的、点滴的爱国行动结合起来,而不是“网络上那么多豪言壮语,可在现实中情况却似乎正好相反”[3];将崇尚高尚的道德品质与遵循最起码的社会道德防线——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将善良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与遵循民主与法制的方式结合起来,将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公民的义务意识结合起来。第二是因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国民公德教育显得有些空泛与理想化,未能取得较好的实效,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出现了崇洋、丧失民族自信心的不良倾向,一些人甚至不顾国格而走入歧途。因此,清务必“尊重你们的国家和文化。你们可以穿得像个法国人,说话像个日本人,但请你们内心一定得是个中国人”。[4]

3.社会公德教育

其实社会公德教育和国民公德教育可统归为公德教育,之所以将两者区分开来是因为,第一,两者虽都属于公共品德(道德),但公共的领域不同,国民公德侧重于强调在国家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社会公德则侧重于在社会日常公共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第二,我国传统上较重视“家”与“国”,而忽视了处于两者之间的社会生活,导致了在一些社会公共领域中社会公德意识贫乏的局面。如当众喧哗,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讲文明等等。

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不论在学校、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能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文明行为习惯’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全是日常小事,但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5]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很多,诚如《小学德育纲要》所强调的“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护环境整洁;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应当同对个体内部心灵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外表很有“教养”,实则虚伪、狭隘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同时也需要注意,行为规范也是人为的准则,具有相对性、发展性、动态性,“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关规范的制定、修改和执行当中去,让学生做规范的主人而非奴隶”。[6]

4.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道德关系处理始终是个体人生的第一议题。家庭美德教育既关系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风尚。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家庭伦理的国度,中国人始终相信“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明确指出:“爱国主义的神圣情感来自母亲。”[7]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离婚率上升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不利因素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也应当未雨绸缪,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美德的教育内容也是很广泛的,诚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强调的“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5.信仰道德教育

“所谓‘信仰道德教育’是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的文化和体制之中,其主要内涵是:第一,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第二,要进行理想教育。”[8]儿童、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内容和根本任务。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是人们奋发向上的源泉。青少年是充满着理想的时期,向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始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理想也是人的精神内核之一,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

以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及五个方面的重点,其实这种区分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有一定的阶段性与针对性。实际上,德育内容的每一个方面都应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应当努力吸取世界各国德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学校德育的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落实,以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9.

[2]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5~196.

小学德育的原则例11

总体来讲,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也在行进当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正逐步被重视和加强。我国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可以说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视和强调。可是,客观的讲,我们的付出与收获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成正比,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总体是好的,可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德育目标操作性不强;德育内容知识化;德育方法机械化;德育地位明高实低;德育孤立化;德育环境复杂化等。由于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道德事业,故找出原因,探寻对应的解决策略已刻不容缓。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所存问题的原因

如今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不容乐观,其中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个人认为以下几个原因是症结所在:

(一)社会生活现实中不道德个案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冲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个别人受利益的驱使做出的极端恶劣和不道德的事件(如“小悦悦事件、救人不知感恩事件”)会对学校长期努力而开展的道德教育产生极坏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还是部分存在的,更有甚者,个别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不道德现象也有发生,这更会对学校德育产生及其恶劣影响,学校道德教育多年的努力可能会因一次的不道德现象而使学生产生纠结和疑问。

(二)教师教育的改革力度不够致使个别教师师德和素质较差

第八次课程改革实行已有时日,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产生的问题也不少,急需我们深思,最大的不足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师德素质跟不上,教师教育改革急需深入,是否可以通过课程改革来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以减少因教师素质和师德缺乏而产生的像“教师辱骂、讥讽学生”等不道德的现象。

(三)教育评价内容和方式单一致使道德教育知识化和课程化

如今,中小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的考试效度和信度是极其不理想的,想测量的东西根本不能有效地测量出来,德育评价的方式就是考试,由此德育的大部分内容就是讲解知识点,德育课程化现象非常明显,这非常不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德育教学。

(四)教育管理体制行政化以及权力行使意志化和缺乏监督

学校行政化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但权利行使的意志化和缺乏监督则会导致学校为了取得一定的政绩而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像“学校出事故不能打110、强制在一个餐厅就餐”等现象就是教育意志、行政领导的体现。德育的行政干扰与德育的生活化处理不好会导致二者背道而驰。

(五)当代多元文化对学校社会主义一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当下中小学生面对的是多元文化的冲击,封建残余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部分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文化(如黄色暴力影像视频)也有存在,由此,中小学生的德育会受这些文化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受到其侵蚀,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网络为这些多元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快捷的渠道,对中小学德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探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现提出以下解决当前中小学德育所存问题的策略:

(一)注重树立道德榜样和培养道德信念

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教师)要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及时分析个别道德失范行为(像小悦悦事件)的危害性并对其进行舆论的谴责;另外,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在全班充分挖掘先进德育事迹,树立道德榜样,在全班形成以遵守道德规范为荣的信念和氛围。

(二)充分发挥德育的主体和价值

发挥德育的主体性价值,不要把德育仅仅作为学校、班级、课堂管理的手段,德育处的工作不是仅仅作为维护学校秩序的部门而存在,德育的主体价值和功能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人,使人求真、向善。

(三)倡导德育生活化、活动化、过程化

把德育当做像吃饭、睡觉那样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过程。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道德知识的教学生活化、活动化、情境化、问题化,不要只是一味的强调道德知识、规范的灌输和记忆;二是,注重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去体会、体验;三是,学校的一切教学和活动都尽可能直接或间接的蕴含着德育的韵味,直接的道德教学与间接的道德教育相结合。

(四)德育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结合新课程的理念,进行德育评价方式的改革研究。尽量使德育考试内容生活化、开放化、灵活化,只靠一味的死记硬背很难做好试卷、取得高分;此外,还可以采用有别于传统纸笔测验的档案袋评价、评语评价等新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

(五)适时调整德育目标:设定道德底线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行进中要适时调整德育目标,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设定道德底线,进行最基本的道德规则教育,而不只是大、假、空的道德原则和理想教育,倡导设立道德底线和做人的基本良知。

(六)注意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的有机结合

中小学德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是主阵地,家庭是有效补充,社会为其提供环境,三者的统一与结合是为增强中小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在在价值多元中找到一致和冲突),培养学生理性的道德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