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6 09:02:54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例1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更是意义非凡,在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时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思想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企业中的市场营销在企业经营中占据很高的地位,传统文化也对企业的营销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全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然后阐述了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品牌发展的作用,最后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的意义和发挥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例2

1.1营销环境突变角度看营销系统事故

大数据时代营销环境中,企业营销面临海量客户、海量信息等状况,需要对市场海量信息的准确判断才能抓住市场需求。但是,就当前市场而言,企业供给大于需求,随着企业供给的增多,企业市场份额受竞争者威胁逐渐下降,加之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凸显,客户满足感波动较大。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下,往往由于营销数据挖掘有限,建立了营销蓝海市场,尤其是市场进入壁垒较低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市场,同时还面临企业服务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问题,缺乏相配套的市场服务,仅能满足对客户的基本需求。但是,在不断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市场下,客户需求个性化、多样化逐渐凸显,导致企业营销未能获得海量数据分析总结的结果中,导致企业营销率下降,也导致企业营销对品牌联想度降低。

1.2营销系统震荡角度看营销系统事故

大数据时代营销系统而言,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市场定位,这三大要素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往往由于企业自身疏忽,没能打造坚实的企业文化,导致企业管理缺少“软实力”,在市场中迷失方向,即未能准确把握大数据营销系统中的“信息流+管理流+产品流”。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流中,如果企业文化薄弱,难以形成大数据营销渠道,很可能会被海量信息所覆盖,客户难以直接感受企业品牌,未能把握客户市场需求,未能有效传达企业产品信息。抑或,在大数据时代,简单的企业文化、粗放的管理、同质化产品,客户对企业营销的感知更多的是一条记忆线,并没有直观的消费刺激,难以留给客户长期市场印象,未能构建客户消费联想,导致错失市场机会。

1.3营销管理失效角度看营销系统事故

大数据时代营销管理要求从企业战略角度考虑,加强企业营销战略管理,但是当前很多企业在大数据背景营销存在渠道不畅、手段单一、跟踪服务缺失等问题,导致企业无形中流失客户,市场信誉受损。从企业营销系统角度看,企业传统营销在面临大数据时代背景营销创新的冲击,未能有效整合传统营销和创新营销,一味沿用传统营销模式,或者简单抄袭O2O营销模式,未能构建适宜的营销系统。如,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营销系统中,营销管理机制应该是灵活的、即时的,但是很多企业只是直线职能制或扁平化组织结构,这大大制约了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效率,存在大数据挖掘的营销隐患。

2.大数据时代企业营销风险防范对策

2.1大数据时代企业营销可行性分析

企业营销在大数据背景下,应制定稳定的企业营销战略,即从战略视角实行企业营销管理,企业营销战略作为企业营销工作的行动纲领,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方向性、全局性的营销谋划,是基于企业经营目标、企业大数据营销环境以及企业资源能力均衡提出的动态工作点。大数据时代背景企业营销战略具有重要价值,影响着企业营销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企业研发活动、生产活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活动的水平。因此,需要对企业营销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包括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市场潜力、企业收益概率等因素,基于大数据时代企业营销环境,预测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得到企业市场营销的结果,规避企业营销风险,有效对接大数据市场。

2.2增强企业营销系统适应力

防范大数据时代企业营销风险,最大化降低企业营销活动风险带来的冲击,需要增强企业自身营销系统的适应能力,以灵活、独立、即时的企业营销决策保障营销活动顺畅,在企业营销活动中实现真实性、即时性信息渠道畅通。制定企业营销大数据小组,不断完善企业营销预警系统,保证企业营销活动高效开展,化解大数据营销风险。企业以项目小组形式,构建大数据营销分析小组,专门分析市场海量信息,抓住有效信息和客户心理,推出完善的营销方案。同时,还需要有效应对营销突发事件,获取应急信息数据,针对企业营销活动中的风险点设立预警机制,其中主要包括监控功能、诊断功能、纠错功能、辅助决策功能、健全功能。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营销,首先要收集各类市场数据信息,动态跟踪企业营销活动及风险转化机制,监测营销活动预警值和实际值,及时发现营销异常活动;其次,深入分析判断营销异常活动,寻找并确定异常根源,并根据异常根源,诊断和纠正营销活动偏差,让其回到正常轨道;再次,在诊断过程中,结合企业营销活动预警信号,整理并分析企业营销决策信息,做出科学可行的营销决策;最后,通过企业营销预警系统,整合企业营销活动中的资源,将企业营销风险环节提炼并上升共性规范,增强企业营销活动的适应力。

2.3有效整合传统营销和创新营销

大数据时代企业营销创新是基于传统营销活动实现的,所以要有效整合企业传统营销和创新营销,为企业大数据营销提供依据。第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传统营销是相对有限的,难以全面覆盖大数据市场,而且大数据带来市场海量信息,企业传统营销渠道也有限,难以准确判断分析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导致企业营销活动往往错失市场机会。这就需要企业紧抓大数据营销优势,将企业传统营销渠道拓展,以全新有效的方式实现企业和市场、客户的相互交互,紧抓市场需求和客户喜好,实现传统和创新的良性互动。企业面对大数据营销,有机结合传统营销和创新营销,实现企业整体营销功效,获得企业营销成功。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例3

一、引言

2003年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形态的一种正是获得我国经济部门的认可,并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无独有偶,文化产业在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也被认定为我国未来支柱产业之一。作为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分支,文化传媒产业以独特的产业侧重点,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集约型经济的重要力量。李东宇(2009)将文化传媒产业的范围界定为两个方面的内容:提供传统的文化产品(如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音像制品等)和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它构成文化传媒产业的核心层;网络文化服务等其它现代传媒,它构成文化传媒产业的层。[1]一般的横向划分,文化传媒产业可以包含新闻服务、出版发行、版权服务、影视娱乐等行业。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风向标,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能够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对资本资产风险进行定价的作用,为资本资产的流动提供服务的作用。[2]最大程度的反应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同时也能发现与挖掘出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本文正是利用资本市场这一特性,试图挖掘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隐藏在现状之中的风险及问题,并对这些风险及问题进行系统剖析,得出结论、提出对策。

二、文化传播产业相关指标分析

1.融资规模分析

(1)IPO现状

IPO,即首次公开募股集资,是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IPO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衡量公司乃至行业发展现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对IPO规模的研究可以有效挖掘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前景,并且发现行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9月15日,文化传媒公司共完成的IPO的公司达到34家,融资规模为192.34亿元,在IPO总额中的占比不到1.66%,相比传统产业发行规模较小,如资本货物类公司的发行规模达到3666.21亿元,占比超过31.56%,材料类公司的发行规模达到1481.48亿元,占比超过12.75%。与同为新兴产业的软件与服务业等产业相比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同期,软件与服务业的IPO规模达到456.92亿元。另外截止2012年9月15日,2012年共148家公司IPO并上网发行,其中文化传媒企业6家,文化传媒IPO占IPO总额的4.05%。研究得出文化传媒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发行规模有限,文化传媒产业还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与同属服务业的消费者服务、商业与专业服务、零售业等传统服务行业相比,作为后生产业的文化传媒产业已经在IPO规模上超越了后三者,消费者服务、商业与专业服务、零售业的IPO规模为62.13亿元、149.57亿元、148.45亿元。因此有理由期待文化传媒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2)定向增发现状

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少数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目前规定要求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公告前20个交易市价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大股东认购的为36个月)不得转让。定向增发是公司完善管理体制、优化管理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是建立现代化公司体制的具体表现,也是IPO后再融资的重要途径,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动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利用上市公司估值溢价将母公司资产价值放大,从而提升母公司资产价值。②避免母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③通过增发加强母公司对上市公司的控制。④能够更有效地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强化市值导向机制。⑤作为新的并购手段,促进优质龙头公司通过并购实现成长。

由于时间序列上的先后,单纯将文化传媒产业的增发次数与其他传统行业进行比较是不合理的,因此,本研究将时间段的选取设置在2012年初至2012年9月14日,在这个时间区间内考察各行业增况。在这一时间段内,全部A股完成增发的公司达到96家,其中92家为定向增发,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4.08%,定向增发募集金额2311.37亿元。文化传媒产业中完成增发的公司数为4家,全部为定向增发,分别是蓝色光标、电广传媒、粤传媒、长江传媒,共募集金额81.04亿元。2012年完成定向增发的文化传媒公司占增发总数的4.35%,募集金额占总募集金额的3.51%。

(3)评价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由于发展时间、融资需求等产业本身的特性、以及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的数量明显逊色于传统产业,但由于被赋予了高附加值新兴产业的属性,文化传媒产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类,其发展规模已经超越了传统服务业,可见发展速度惊人、发展空间巨大。与此同时上市融资规模落后于软件业等其他新兴产业,反应出文化传媒产业相对稚嫩,发展程度相对不足。2)一方面,文化传媒产业由于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所需资金量相对有限,因此更多得收到战略投资者的关注;另一方面,文化传媒产业为今年来我国重点发展的朝阳产业,本身具备较强的持续发展势头,因此文化传媒产业的定向增发相对更为活跃。无论是增发公司数量占比的4.35%,还是增发金额的3.51%,还是截止2012年前三季度完成IPO的文化传媒企业数量,相比历史数据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说明文化传媒产业已经开始得到机构的关注,并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文化传媒产业在一级市场上的表现值得期待。

2.二级市场交易情况分析

(1)市值变化分析

股票的市值即为股票的市场价值,亦可以说是股票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总价值。它衡量的是股票被市场所接受的价值。影响行业内股票总体市值的因素除了新股的发行,还有投资者对于该类股票所能接受的心理价值,而后者往往更能反映该行业被投资者认可的程度,或者说更能反映该行业的发展前景。

按照证监会行业划分标准,截止2012年9月15日,文化传媒产业上市公司总体市值达到2363.62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1%,总体市值规模在所有14行业中13位,仅高于农林牧渔业,与制造业、采掘业等传统产业的总体市值相差甚远。

由于上市时间上存在差异,在关注市值规模的同时,市值的变化能够更好的衡量产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前景。研究发现,2011年9月文化传媒产业总体市值为1372.45亿元,而2012年9月该行业总体市值达到2318.88亿元,增幅达到69%。相对于制造业、采掘业等传统产业分别9%、12%的负增长,文化传媒产业增幅惊人。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至2012年我国股市经历了一股大熊市,在新股发行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文化传媒产业逆势上涨的能力令人惊叹。

(2)涨跌幅分析

截止2012年9月15日,A股近250日的涨跌幅为-17.45%,而文化传媒板块的表现可圈可点,与A股大盘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可统计的27家公司中,有13家公司实现股价上涨,占文化传媒板块可统计股票的近半数,其中涨幅超过10%的8家,涨幅超过50%的4家,超过100%的2家,文化传媒板块成为近1年来表现最为突出的板块。

(3)评价研究

文化传媒产业市值规模有限,但市值增长速度惊人,新股发行对市值增长的直接贡献仅仅81亿元,其余近1000亿元的市值增长直接得以与上市公司自身的成长性,可见文化传媒产业的投资价值得到投资者的充分认可,产业总体发展空间广阔。

3.财务指标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关键。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

根据万德数据库的资料,文化传媒产业2012年中报显示的资产负债率为36.18%,资产负债值在所有23个细分行业中最低,显示出文化传媒产业对财务杠杆的依赖程度并不高,偿债能力良好。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2.15倍、1.82倍,两项财务指标近略微低于金融服务业,短期偿债能力位列所有行业第2位,考虑到金融服务业资产结构的特殊性,文化传媒产业依然是短期偿债能力最优秀的行业。

(2)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公司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分析是衡量公司或行业经营现状最直接的指标。根据万德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文化传媒产业2012年中期销售毛利率达到31.98%,在所有23个行业中位列第4,净资产收益率位列第8,达到4.69%,总资产收益率位列第4,为3.72%。销售毛利率相比传统产业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净资产收益率却并没有表现出优于传统产业的逻辑观点,相比总资产收益率的排名可以发现,文化传媒产业利用财务杠杆创造利润的能力更为突出。

(3)评价研究

1)文化传媒产业无论是长期偿债能力还是短期偿债能力都非常优秀,经营风险相对较小,这为该产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2)文化传媒产业总体盈利能力较强,相比传统产业具备一定优势,但相比房地产业等高利润传统产业还存在一定差距。3)文化传媒产业利用财务刚才创造价值的能力突出,但却与文化传媒产业较少利用财务杠杆的实施形成悖论,可见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文化传媒产业对财务杠杆利用率有待加强。

三、思考与对策

1.对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现状的思考

(1)文化传媒产业发展形势喜人

从本文第二部分的研究可以得出,从资本市场的视角看,文化传媒产业无论在一级市场还是在二级市场,都收到了投资者的追捧。一级市场上,完成定向增发公司数量以及金额超过了A股平均水平,机构投资者更看好文化传媒产业。二级市场上,文化传媒产业市值逆市大增,二级市场交易活跃,文化传媒板块估值不断提高,板块市值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具体到公司个体,文化传媒公司相对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较高的销售毛利润。研究结果表明,文化传媒产业具有朝阳产业所具备的很多特性,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2)文化传媒产业存在诸多发展隐患

虽然文化传媒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发展情景喜人,但是也存在着与众多新生产业共有的问题,如本文第二部分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主要是发展基础薄弱,从发行规模以及市值规模可以看出,文化传媒板块在A股中的份额非常小,基数较小也是该产业取得高增长的原因之一,所以对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前景,应当保持适当的理性,不应过度乐观。同时,财务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同样很重要,集中体现为利用财务杠杆创造利润能力较高的文化传媒产业却没有表现出足够明显的杠杆效应,这一问题值得决策层足够的关注。

2.对文化传媒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针对文化传媒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得出以下对策:

(1)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目前我国已经就发展文化相关产业从中央层面制定了发展计划,甚至提出了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国21实际的支柱产业之一,所提出的扶持政策包括《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等。但是,成熟且有竞争力的产业需要得到立法层面的支持,虽然我国先后颁布了《著作权法》、《专利法》、《广告法》等法律,但是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对文化类产业的版权保护,我国的法律体系建设显得十分落后。另外,只有在完善的市场体系中,各种市场成分才能有序运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才能发挥。[3]文化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依然依靠我国相关法规、政策的松动。

(2)防止资本市场上关于文化传媒产业过度投机行为的出现

在2011年至2012年的一年时间里,文化传媒板块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走势逆势翻红,但是不得不理性看待这一事实,“市场的疯狂”不是股市真正意义之所在,游资的炒作、市场的不理性很有可能充斥着文化传媒板块。不仅仅是文化传媒板块,规范市场秩序目前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任务之一,引领文化传媒板块健康、有序发展是证监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3)加强金融服务机构对文化传媒产业的倾斜

1)创投资本

创投资本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也是企业规范管理,成为现代化企业的重要助手,值得欣喜的是创投资本对文化传媒产业的关注正在逐渐加强,但是总体规模并不大。加强市场引导,为创投企业与文化传媒企业的合作铺平道路应该是政策引导的关键。

2)银行

前文研究得出文化传媒企业未能有效利用财务杠杆作用,这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有很大关系。当前,尽管已出现了一些多元化投资的文化传媒企业和企业集团,但由于文化传媒单位与资本供给者之间进行合作、交易的对象多是实体而非金融产品,因此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文化资本市场。[4]文化传媒产业的主要融资途径还是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其要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文化传媒企业在两方面与这一宗旨背道而驰:①文化传媒企业的核心不是固定资产,我国的商业银行为控制风险,更愿意与以固定资产为抵押的经济实体进行合作。②文化传媒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文化传媒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不大,这就决定了银行没有贷款给这类企业的动力。因为银行的一般经济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准固定成本。这部分成本是不完全按照生产量或者销售量的增减而增减的。这就无形地造成商业银行成本的增加。因此,平衡商业银行各业务利润率,积极引导商业银行信贷向文化传媒企业倾斜十分关键。

(4)加快建立多层次的证券交易市场

1)创业板

创业板市场自2009年推出以来,已经为300多家优质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了可靠的融资平台,继续加强和完善创业板市场复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般需要,同时也会为文化传媒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便利,可以认为,创业板市场将成为优秀文化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的最重要工具。

2)OTC市场

如果说创业板市场能够为优质龙头型文化传媒企业提供可靠融资平台的话,那么场外市场的设立与完善将为所有规范管理且有发展前进的文化传媒其他提供融资和交易平台。我国场外OTC市场很有可能是对所谓“新三板”的改革与扩容,随着第二批试点高新技术区的设立,我国“新三板”市场将稳步发展,相信随后会有更多的高新技术区加入到“新三板”试点区域,覆盖全国的OTC市场将会逐步形成。但是我国OTC市场建设的不完善也是制约文化传媒企业甚至是所有科技型企业进入“新三板”的屏障,如对企业股东人数的限制,监督管理机构的局限,这些都是未来“新三板”改革的方向。

四、结语

根据传媒经济学的一般观点,文化传媒产业似乎不具备逆势上涨的特性,该观点认为:传媒广告和经济成长状况的起伏呈强相关关系,广告能够放大经济波动的效应。即当外部经济形势良好的时候,传媒广告以超过GDP的速度增长;而当外部经济形势恶化的时候,传媒广告以高于GDP的速度下滑。传媒产业的这一特征是传媒产业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所决定的。[5]而我国文化传媒产业近期抢眼的表现着实值得我们留心。

与此同时,本研究得出的关于文化传媒产业系统性、非系统性风险也需要解决与克服。虽然近年来我国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足以得到赞赏和肯定,但是围绕文化传媒产业的政策制定依然有待加强,文化传媒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依然有待检验。

参考文献:

[1]李东宇.区域文化传媒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

[2]孙培毅.我国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J].金融财税,2011(12):79-80.

[3]刘建华.论民族文化传媒产品市场体系的构建[J].长白学刊,2010(5):156-159.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例4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表征。这些表征大多以器物、绘画、服饰、建筑等方面表现出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资源。四川凉山地区是彝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因为四川地区的山高水险、交通不便等原因,在该地区至今仍然保留着本民族独特的风情和其在悠久历史中所创造的民族艺术。

在凉山地区,彝族漆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保留了彝族人民的历史、生活、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凉山彝族特色的精美的纪念品也就意味着代表了凉山彝族。当前漆器纪念品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我们运用新的设计模式来改变现状,促进发展。

一、凉山彝族漆器纪念品现状及新探索可行性分析

(一)凉山彝族漆器简介

中国漆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四川凉山彝族漆器在中国传统漆器的基础上,融入了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演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漆器瑰宝。而交通不便、社会发展等因素使其至今保留有殷商时期“墨博其内,朱绘其外”的原始彩陶艺术特色。

凉山彝族漆器以木胎为主,同时还有皮胎、动物角等多种胎质;器型从过去游牧到后来农耕的生活方式演变而变化,是实用与美学的结合;品种从生活用具、餐具、武器到祭祀器物,可以说漆器是彝族人民生活的主要用具;颜色使用彝族传统的黑、红、黄三色,显示的是彝族尚黑以及火崇拜的传统;纹饰大都取材于自然、生活、文化等方面,体现的是彝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特性。可见凉山彝族漆器是结合了彝族人民传统的文化、历史、生活、传统等方面的元素,形成了彝族的标志。(图1)

(二)彝族漆器纪念品发展现状

凉山地区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开发自身优势资源,由民间漆艺传承人在多个地区创办漆器加工厂,将传统的漆器制品大量生产,进行漆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发展迅猛,工业技术大力提高,传统的漆器纪念品开发就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在开发、销售等多方面都遇到了困难,这就阻碍了漆器的进一步发展。

1.生产工艺问题

经调查,在生产过程中,首先由于自然资源减少,木材不能大量供应,漆器生产多以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加工,分布零散;其次,漆器生产多以手工制作彩绘,导致其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大批量的订单。近年来在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一些漆器艺人开始建厂生产,但是目前漆器厂的规模多是十几个,或几十个人的“手工作坊”而已,离实现产业化还有很大的距离。

2.产品单一、销售规模小的问题

彝族漆器纪念品的品种基本是以小型生活用具为主,虽然不少生产厂家在传统彝族漆器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创新,增加了不少新的品种,但仍没有脱离过去的发展范围而向更大的领域发展。同时没有形成品牌性,无法提升漆器纪念品的档次。

凉山彝族漆器市场仍处在萧条状态,生产规模跟不上的根本原因是漆器在市场上的销售状况不佳。漆器的销售市场可以分为凉山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漆器产品在本地市场没有形成规模化,漆器只在一些小型的彝族用品商店和专柜有售,销售规模不大。同时也就无法推进外地市场的发展。销售状况不佳导致生产规模小,而生产规模无法扩大、没有创新又反过来形成市场销售低迷的状况,如此恶性循环,严重阻碍彝族漆器的发展。

3.传统工艺的传承问题

传统工艺传承是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方面,而受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加上传统的漆器制作工艺复杂、原料考究、市场销售不容乐观,愿意传承、制作漆器的人越来越少,这项经过历代彝族人民传承下来的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三)系统设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面对出现在漆器纪念品发展面前的诸多问题,急需我们对设计方式作出新的探讨。要推进彝族漆器纪念品的发展,只是设计一些新的品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系统论的设计思想主要表现在解决设计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上,就是要从整体上、全局上、相互联系上来研究设计对象及有关问题,从而达到设计总体目标的最优和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和方式的最优。[1]

我们的目的是促进漆器纪念品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所以针对的是整个开发的系统进行设计,需要对整个系统中每一方面元素都要顾及,包括产品、消费者、生产商、设计师之间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并且融合社会的、环境的、文化的各方面因素来进行设计。

系统方法要求我们把所设计的对象放到系统中去进行研究,形成对整个系统的研究。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将研究对象作为系统加以考察的科学方法。它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眼于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对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查对象,以达到最佳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其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最优化。”[2]将系统方法引入彝族漆器纪念品设计中,使得我们以一种统筹的眼光去审视整个过程,看清楚系统中各个环节、各个要素间的作用和联系,可以归纳出具有以下特点:

1.整体性。系统的目的是以纪念品为形式达到传播彝族文化,形成彝族漆器纪念品良好的形象及销量。其他任何子系统都需要为这个“整体”来服务,不能顾此失彼。

2.综合性。综合性是说对漆器纪念品设计系统中的元素师为实现我们统一目标所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漆器的工艺、彝族文化、市场、环境、社会等多方面内容。而我们对其的研究,就是要对各要素的作用、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察。

3.最优化。我们用新的设计探讨来试图弥补传统方法所形成的缺憾,而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最优化。针对彝族漆器纪念品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从整体上、全局上去针对设计对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实现目标的最优化和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方式的最优化。

二、系统设计模式下的纪念品设计探讨

一个产品的系统设计,主要为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两个方面。系统分析和综合是系统论的基本方法。系统分析是系统综合的基础,系统综合是系统分析的目标。

(一)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要求我们针对所研究的系统按照系统长远性和最优化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分析。针对凉山彝族漆器纪念品系统,我们首先进行一个设计开发的进程分析,即设计开发的一般过程是:需求――设计、生产――品牌、销售。

1.需求分析

首先针对用户的分析,凉山彝族漆器的消费者主要分为三个人群:当地群众、本地单位、外来游客。对于当地群众来说,漆器是自古以来生活的必需品,他们所需要的是实用性为主,同时随着经济水平和审美性的提高,对于漆器的美的需求也逐渐提升,但远达不到对工艺品的审美需求。所需要的是贴近生活的产品,同时兼具美得特性。对本地单位来说,主要是作为一种礼品赠送,而这对于漆器的精美性、包装性的要求都是特别高的。他们所需要的实用功能并不是主要的,所体现的是一种符号性,是一种等级的标志。对外来游客来说,要的的一种纪念性、体验性。对于游客来说,最能体现当地文化、风俗的产品才是最好的,精美、有特点、丰富的品种都是重要的方面。当然纵向上从实用需求,审美心理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由低到高的需求层次也是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漆器所代表的不仅是一件物品,同时是凉山地区的悠久历史文化的代表,所要体现的不只是传统的样子,需要继承和发展,以新的面貌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2.设计生产分析

在凉山地区,传统的漆器设计生产都是由漆艺传承人一个人进行的。在原料加工中,设计稿已经在艺人心中产生,结合传统的技艺、艺人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多年的经验将产品制作出来,设计和生产都是由一人完成。这样设计和生产不分开的模式,一方面使得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无法保障;另一方面个人的思维有着局限性,不能促进产品完善的表现。同时漆器的生产工艺复杂、用料考究,需要的是科学的规划及生产方式的创新,兼具时代的快速发展性和产品的文化传承性。

3.品牌销售分析

传统的销售模式主要就是零散的个体销售,包括在博物馆、宾馆、旅游区等地的销售,而单位订单量小,市场规模小。主要的问题就是产品质量跟不上,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经营理念。优秀的产品形象有助于提升产品的质量及销售服务,提升了漆器纪念品的档次,改善的就是整个市场的状况。品牌的创建,需要的是产品形象的提升、品牌形象的建立、完整的设计开发模式、良好的服务体系。从各个方面来促进产品的发展。

系统分析的目的就是形成明确的目标,针对不同的人群需求制定出不同的目标,进而结合技术、文化、时代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产品开发,统一的品牌形象贯穿始终,代表着四川凉山彝族的形象。

(二)系统综合

确定好了系统目标后,就是根据这个目标,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进行从设计到评价再到设计再到评价的不断重复的设计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目标和方式的最优化。一件好的漆器纪念品必然是多方面的,工艺精美、符合时代、凸显文化传统……好的设计必然要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步骤去开发完善,同时对于时代的理念、法规政策都需要严格遵守。在创作的基础上要符合社会的要求而健康的发展。

好的漆器纪念品成功出现后,需要的是不断的优化。我们系统的目标是实现最优化,在设计开发中所形成的的是经过优化的产品,而时代在发展、人民的观念在变、同时市场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要达到产品的最优化就需要不断地根据试验、市场状况、竞争情况、时代潮流等信息来完善产品。要强调的是优化是针对整个系统、整个过程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系统健康地发展。

结语

四川彝族漆器是艺术的瑰宝,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设计开发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现在在的市场,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漆器纪念品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发展。用系统的理论严格管理整个过程,进行科学的、完整的规划和设计,才能促进四川凉山漆器健康的发展。

注释

[1] 张福昌:《工业设计中的系统论设计思想与方法》,9~14页,《美与时代(上)》,2010(9)。

[2]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3251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9。

参考文献

1 刘畅、黄强苓:《论旅游纪念品设计与川西民族文化保护》,《包装工程》,2010(7)。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例5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04-02

读经教育就是以“读经”为主要教学方法的一种教育形式,即为学生提供经典文学的教学服务。自读经教育运动发起以来,其市场状况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各种读经教育机构纷纷开设,商业化发展蓬勃兴起。SWOT分析,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分析的简称,这是一种常用的内外环境综合分析技术,以此分析读经教育的商业化发展有助于更好地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潜力。

一、优势分析

1、国学经典丰富多彩,内涵深刻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活水,又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包括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使诵读者受到人生境界的熏陶,受到古人传统美德的熏染,继承圣贤的智慧,塑造时代需要的精神。这些带有根本性的教育,会使孩子受益终生,从而有利于将读经教育的正向功能与商业价值进行有效联接。

2、大师推崇,理论基础扎实

自1993年王财贵教授在台湾发起“儿童读经教育运动”之后,南怀瑾、冰心、赵朴初等大师纷纷提倡,并提出了“填牛理论”、“黄金记忆理论”等行之有效的读经教育理论。尤其是1998年6月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与技术学院合作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国学经典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有效方式。由此,大师的提倡以及理论探讨为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铺平了道路,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3、市场广阔,商业价值潜力大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人民收入的增长,许多人转变了消费观念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不仅是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根据调查研究,现在相当一部分社会群众对读经教育认可度较高,这为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奠定了广阔的市场基础。就目前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的情况来看,不仅“读经班”通过培训与服务创造了商业价值,与读经有关的读经教材、读经教育推广服务机构以及读经影像制品公司也直接或间接的创造了商业价值。由此可见,读经教育拥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潜力。

二、劣势分析

1、市场处于初创阶段,经营经验不足

读经教育开展二十年来,许多读经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由于读经市场进入门槛低以及缺乏借鉴经验,故各读经教育机构发展良莠不齐,出现了许多“昙花一现”现象,并暴露出许多经营当中的问题,如公司体制不完善、团队协作能力低下、公司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层能力有限等等问题。这种状况极大的制约了读经教育商业化的长效发展。

2、产品服务单一,师资力量匮乏

当今读经教育市场上读经教材普遍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且版本复杂,种类繁多,故也导致了不少滥竽充数的教材混入;同时许多读经教育机构的课程也缺乏系统的课程规划和有效的时间保障,教学方式也存在单一背诵的缺陷性;最严重的是目前各读经教育机构十分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这些因素导致读经教育的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三、机会分析

1、“国学热”带动人们关注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然而国民精神文化的缺失以及近年来外国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人们开始重视国学的继承与弘扬,“国学热”随之兴起。近年来国家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在国内开展“经典诵读工程”,也在许多国家成立了孔子学院。

2、文化政策提供了契机与机遇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的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传承,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报告中指出:以文化强国,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威胁分析

1、中高端的市场定位可能面临经济环境不稳定性的冲击

读经教育机构的市场地位主要是针对中高水平的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如:银行利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率,行业景气度一节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经济低迷时期,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可能会随之下降,目标市场也会随之减小。

2、市场竞争激烈,生存空间狭小

自读经教育商业化运营以来,市场上读经教育机构纷纷设立,数量众多,而且部分公司如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北京香堂孔子学校、武汉童学馆等已经初具垄断雏形,隐隐有成为读经教育市场的“龙头”态势。且由于读经教育市场进入壁垒偏低,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会进入该行业,市场会涌现出更多类似的产品或服务,原有的竞争对手也会因此作出相应的调整来抢占市场,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新进企业生存空间狭小。

3、家长的功利化趋向制约市场的进一步开拓

客观来讲,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家长在选择读经教育机构时多进行功利化考量,更多的是关心读经教育对考试升学的作用。但其实,读经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积累的教育过程,故在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面前,读经教育的价值很难受到家长的重视。故“读经班”如何在“英语班”、“奥数班”当中抢占市场夺得一席之地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综上所述,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并不成熟,可谓是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因此,我们既需要发挥读经的正向教育功能,又要妥善进行商业化运营来规避负向功能。双管齐下,统筹共抓,促进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真正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加充分的体现读经教育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文淦.读经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商业价值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3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例6

二、服务平台构建的需求分析

随着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政府扶持下各种类型的交易中心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如:榆林煤炭交易中心、陕北小杂粮交易中心、宝鸡钛产品交易中心等。交易中心在整合本地产业资源、整体包装、实现产品多样化、丰富化,能够完成单个的企业无法完成的经济活动的优势,对于提高本地产品的竞争力,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基于互联网的网络交易中心具有投资小、宣传广、效益高等特点,是实体交易中心必不可少的配套项目。

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宝鸡拥有根雕艺术、马勺脸谱、草编、泥塑、面花、皮影等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技能。这些工艺品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极大的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但由于个体小、同一企业产品单一等特点,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很难形成规模,没有一个强大的平台做支撑,制约着这些产业的发展。信息化服务人力成本高,技术更新速度快,使得当地这些工艺品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和推广处于初级水平。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门户网站,但后期维护和更新跟不上,属于僵尸网站,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宝鸡文化艺术品虽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但在国内也存在着很多的替代品,在其他地区使用网络营销的情况下,其市场空间一定会受到挤压。因此由政府牵头,建设宝鸡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文化艺术品不同于煤炭、农产品、有色金属等大宗交易,具有交易额度低,体积小、附加值高等特点,不需要资金担保及物流运输等大宗交易中心所需的配套设施,成立以网上交易、推广、服务为主,实体交易中心为辅的宝鸡文化艺术品网络交易服务中心是最理想的选择。

三、交易服务中心框架设计构想

交易服务平台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为经营者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和产品推广的信息化平台。据此,我们将系统设计为基于电子商城和门户网站的WEB系统,基于网络爬虫技术的辅助信息采集系统和基于信息采编推送服务的推广系统三部分,其总体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宝鸡文化艺术品交易服务平台总体框架

在图1中消费者、经营者及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使用智能手机、PDA、移动终端及计算机等设备,通过WEB应用系统进行网上交易、市场信息获取及与交易平台工作人员进行互动交流;中心工作人员能够使用交易中心提供信息工具和数据采集辅助工具进行信息收集、采编、入库、信息、推广等活动。

服务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的辅助采集工具和推广系统是使用C#语言编制的C/S软件。前者使用爬虫技术,对包含市场信息、价格信息、技术服务知识的网页进行抓取和存储,后者对抓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将其作为素材编制市场舆情分析报告和相关艺术品知识、风土人情、鉴赏服务方面的文章,在交易平台、微信、微博、博客、论坛、QQ群进行,以服务和知识传播为载体,达到推广目的。由于市场舆情、价格、相关等信息采集采用多线程对指定的网站进行拉网式的搜索,对数据库的访问频度很高,为此专门设定本地SQLLITE数据库,用于存储采集的临时数据,避免对中心数据库带来冲击与不稳定,对经采编整理后的正式数据则要全部写入中心数据库做永久性保存。

四、功能设计与实现

系统功能设计为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前者是面向消费者网络交易及互动信息平台,也是面向经营者的市场信息查阅平台,后者是针对交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信息收集的辅助工具等。系统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其中框图中红色部分只对经营者,需登录认证才能阅览,对消费者是透明的。

图2  宝鸡文化艺术品电子交易服务平台功能框图

1、前台系统

交易大厅:按艺术品门类,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消费者展示所要销售的产品,消费者能够在此进行商品购买,售前咨询等活动;

网络会展:按艺术品门类设置专题展厅,设有根雕展厅、马勺脸谱展厅、皮影展厅、面花展厅、盆景展厅等;

艺术大师:对艺术品制作艺人进行介绍,包括艺人资质证书、代表作品、获奖情况等;

网上拍卖:通过拍卖、幸运大转盘、抢红包等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注册,挖掘潜在消费者;

工艺介绍:对艺术品制作场景、工艺、维护保养进行介绍,提供相关知识与服务。对艺术品来历、风土人情、传说故事等进行编辑,工艺介绍可以是文字性内容,也可以是视频等多媒体内容,提供在线阅览和下载,提高艺术品宣传的传播速度。

现场咨询:通过QQ、腾讯通等即时通讯工具,提供一对一即时在线服务;

互动论坛:开放式论坛,用户可以对艺术品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会员注册:参与交易或论坛的用户均要求用户使用邮箱注册,获取潜在客户信息;

市场舆情:经营者查看已经市场舆情,价格分析、客户群体分析等资料。

近期活动:向经营者近期举办的实体活动信息,如:会展信息、广告活动等。

2、后台系统

信息维护:对交易大厅、网络会展、网上拍卖等前台内容进行维护和更新;

统计分析:对销售情况、库存情况、收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客户分析:对注册客户、公众号、微博、博客的粉丝等潜在客户进行分析,分析客户关注点、兴趣爱好,识别潜在的消费者;

客户关怀:在客户分析的基础上,对潜在消费者通过广告投放或购物卷赠送、发红包等方式,培育和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

信息: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社区论坛、QQ群等社交工具,艺术品鉴赏、保养服务、知识讲座等信息,吸引更多的客户关注交易中心;

舆情监测:对论坛、网上卖场、微信、微博的信息进行定向搜索,自动提取市场动态和价格信息,将其存入数据库中,提供后期的价格市场分析;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例7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5-0111-07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把广播电视产业称为创意产业,认为这是最需要自主创新的产业。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体系尚未成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实力及规模不足,地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行政区划、诸侯割据现象普遍存在。从历史和产业角度看,中国传媒产业化发展的时间较短,长期事业管理下的传媒产业结构、行为和业绩模式至今仍有很深影响。要大力发展传媒产业,就必须继续进行更广范围和更大力度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传媒产业的产业化历程,发掘和创新适合中国传媒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就成为时代需要。

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一门学问,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诞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其核心是运用微观经济理论研究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构造,分析现实中的市场、产业和企业之间在数量、规模上的竞争与垄断关系,为政府制定旨在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和指导。SCP(结构―行为―绩效)范式是该理论的主要分析范式。

一、文献回顾及综述

(一)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

从发展的阶段来看,经典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Traditional Industrial Organization,TIO);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以策略理论、产品差别化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等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NIO)。

1. 关于产业集中度方面的研究。AL-barram和 Dimmick在Concentration and Economics of Multiformity in the Communication Industries中通过对美国通信产业的集中度分析认为,多元化是日益增多的企业并购行为的一种战略反应;Ekelund,Ford 和Koutsky在Market Power in Radio Market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Local and National Concentration中分析了当地广播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对广播电台利润率的影响;Brown和Williams在Consolidation and Advertising Price in Local Radio Markets中也分析了集中度对当地广播电台广告价格的影响,认为当地方某产业集中度提高时,广告价格也会温和提高。

2. 关于垄断竞争理论。垄断竞争理论是产业组织问题的核心,是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垄断关系的理论概括,是一种既含有垄断因素,又存在着激烈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结构的理论。E.H.张伯伦于1933年出版的《垄断竞争理论》和英国经济学家J.罗宾逊于同年出版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两书是形成垄断竞争理论的经典之作。在《垄断竞争理论》一书中,张伯伦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的整个价格制度是由纯粹竞争市场、垄断(即完全垄断)市场,以及垄断竞争市场(指垄断竞争和寡头两类市场)中的价格体系所组成的。垄断通常意味着对供给进而对价格的控制。纯粹竞争的唯一先决条件是没有人具有任何程度的这种控制。[1]1940年,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有效竞争的概念》一文中提出了“有效竞争”的概念,即将竞争活力和规模经济两者有效协调。鲍莫尔、约翰・潘扎(John Panzar)和罗伯特・威利格(Robert Willing)发展了可竞争市场理论,在著作《可竞争市场和产业结构》(1982)中,他们对可竞争理论作了十分完整的解释,并提出了三个独立的模型,创造了“凸状变化线”(Tray-ray Convexity)的概念,这是规模经济的一种有效形式。

3. 产业组织与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是后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新领域,其思想渊源于19世纪下半叶德国历史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分析相比,演化经济学主要研究竞争中变化发展的市场过程。它以历史的不可逆视角观察经济现象。马克思、马歇尔、凡勃伦和熊彼特等大师均贡献了丰富的经济演化思想。[2]Klepper和Miller在Entry,Exit,and Shakeou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New manufactured Products中从企业数量研究了演化问题;Iwai在 A Contribution to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of Innovation中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对产业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Audretsch D.B的 Innovation,Growth and Survival论述了组织演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机制;Das S.和Das S.P 的Dynamics of Entry and Exit of Firms in The Presence of Entry Adjustment Cost对企业持续进入、退出某一产业等现象作出解释。

(二)国内关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现状

1. 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的译著和著作。1985年,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和清华大学经济学院联合编印的《产业组织经济学》比较系统地对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介绍;1988年,卢东斌译日本学者植草益著的《产业组织论》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译著;[3]1990年,陈小洪、金忠义编著的《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一书出版,这是第一本由国内学者编著的系统介绍产业组织理论的专著,对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最基本的分析框架进行介绍;张东辉译F.M.谢勒的《产业结构、战略与公共政策》(2010)利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对美国九个重要产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全面实证检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陆续出版了如水的《产业经济学》(2010)、谢地的《政治经济学》(2008)《产业经济学》(2007)、杨公仆的《产业经济学教程》(2008)、减旭恒的《产业经济评论》(2009)、吴汉洪的《产业组织理论》(2008)等专家学者编著的作为教材的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的著作和译著。

2. 关于产业组织演化。谢地的《产业组织优化与经济集约增长》(1999)提出产业组织优化是实现我国经济集约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江小娟的《建国以来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回顾》(2004)分别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和90年代以后四个阶段对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对每个时期的经济现状、政治背景和理论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述评;谢富胜的《分工、技术与生产组织变迁――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阐释》(2005)从分工与技术演进的角度,探讨了产业组织的演化;王军、杨慧馨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由静态到动态的变革》(2006)用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产业组织演化的研究和应用作了展望。

3. 关于产业集群。李世杰的《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2007)构建了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框架,并结合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对主要研究结论进行论证;张京成、李岱松、刘利永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与实践》(2011)作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一方面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主体、模式、体制、机制、布局、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代表城市――北京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对其近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实地调研;戚聿东的《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1999)指出政府应当鼓励资源在市场中自由流动,促进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状况

1. 传媒产业总体概况。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全年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7 600.5亿元,比2011年增长13.4%。[4]从整体趋势上看,传媒产业与GDP增加值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5]

2. 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2012年传媒各行业产值大部分呈现上涨趋势。传统媒体的报纸和电视占据了传媒产业总体市场份额的31%,互联网业务(网络加移动增值)规模达到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41.7%,保持了与传统媒体二分天下之势。2012年网络广告收入超越报刊,2013年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1 100亿元,几乎追平电视。传统媒体中,电视市场不但保持着最大的市场份额,且较2011年的18.7%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广播、期刊、音像、电影等媒体的市场份额变化不大,但广播广告收入近两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报纸、图书、音像和电子制品的销售增长率均低于GDP增速,其中报纸的市场份额从12.37%下降为9.8%,成为2012年最大的输家,报纸广告同比下降8.1%,6家报业上市公司中,有3家广告收入降幅超过两位数。[6]

三、传媒产业基于SCP范式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SCP范式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绩效的重要因素。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相互竞争的厂商之间在数量、规模、市场份额上的关系及其竞争或垄断的关系和形式的总和,体现了产业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的程度。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市场特征、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以及市场进退壁垒。

1. 市场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场集中程度和衡量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指某一特定市场中少数几家最大厂商(通常是前四位、前八位或前十位)所占的份额。常用的指标有:绝对指标――绝对集中度(CRn)、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数)、熵指数等和相对指标――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方差指数等。本文采用绝对集中度指标CRn对市场结构进行研究。其中:

CRn=■Xi/X

CRn表示行业中前n家最大企业的有关数值的行业比重。设测定范围内全部传媒企业的销售收入为X,其中Xi 为第i个传媒企业的销售收入,N为行业的企业总数,则i个传媒企业的集中率为Xi/X。贝恩(J.S.Bain)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如表1所示。

笔者从传媒产业的47家上市公司中,按营业收入和总资产的大小分别选取前四位、前八位公司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表2、表3所示。

2013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约为8 800亿元,总资产为1 675.14亿元。根据表2的营业收入计算,CR4=2.34%,CR8=3.22%;根据表3的总资产计算,CR4=29.7%,CR8=48.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年营业额还是从总资产来看,两项指标的CR4均小于30%、第一项指标的CR4远远小于30%,第一项指标的CR8远远小于40%、第二项指标的CR8小于50%,可见目前中国的传媒市场处于市场集中度较低的竞争阶段。相对于拥有几家年收入1 00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传媒集团的美国而言,我国传媒产业集团化的进程才刚刚起步,今后的发展方向是通过进行较大力度的整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达到规模经济。

2. 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是指生产厂商提供的产品在实体要素上,或在提品过程的诸条件上,同其他同类产品及其他经营同类产品的厂商相区别的,足以引诱购买者的特殊性。贝恩(1956)认为,产品差异化能够使生产厂商相互独立,更多地采取非价格竞争策略。

当前,我国传媒市场表现出成熟期的初步特征,包括传媒市场同质化竞争程度加剧、市场进入的资金与技术壁垒快速提高、广告收入增速减缓、产业利润率降低等。所谓同质化,通常是在经济学中形容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功能、外观等出现雷同,从而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传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在某一产业内,同类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只存在成本、价格、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差别,因而不同企业的产品竞争主要是成本和价格的竞争。除价格差异外,产品之间还存在着其他诸如能给目标使用者带来高价值的利益、能以一种更加与众不同的方法来提供该产品或能够优先赋予使用者某种利益等的差异。

传播学的理论研究表明,大众传播具备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和调节身心四项社会功能。这四大功能构成了人们对传媒产品的利益预期核心,并且由于传播环境和传媒使用群体的不同,形成了各有偏好的传播功能结构。采取差异化战略就是要求传媒企业就传媒使用者的利益预期来定位传媒产品功能,提供独到的服务。传媒使用者偏好的变化其实就是传媒产品价值的指向标,传媒企业要根据这些使用者需求偏好的变动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以使供需两者之间达到较高的匹配度。就传媒业的现状来看,传媒作为“社会雷达”的监测环境及信息传递功能和作为“社会按摩”的娱乐消遣及调节身心功能尤其突出,后者正成为传媒产品差异化的重点关注方向。

3. 市场进入壁垒。市场壁垒研究的是市场中已有产品供给者与准备进入市场的供给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特征,以及国家监管规制等内容的总和。市场壁垒侧面反映了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程度。贝恩认为,市场进入壁垒产生的原因包括规模经济、客户忠诚度、资本金投入、转换成本、必要资本量及埋没费用、产品差别、绝对费用、政策法律、既存企业的战略性阻止行为和不完善的资本市场等。传媒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可分为制度性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经济性进入壁垒,具体来说,包括规模经济、媒介产品差别及有形和无形资源的占有和投入。我国传媒产业按照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分类运营,且仍处于条块分割的状态,因此制度性壁垒较高。

媒介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应对自身的市场定位、受众范围、栏目设置、内容编排等进行精心设计,打造媒介的品牌影响力,减少可替代性,维持一批忠诚度较高的受众,从而建构媒介的市场进入的结构性壁垒,如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节目,虽然同类的节目较多,但因其在内容设置和服务等方面的精心设计,致使其品牌优势凸显持久。传媒产业的集团化规模化经营趋势在不断拉高产业的资金“门槛”。《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等在20世纪80年代创始初期进入市场的启动资金只需要30万元左右,2001年,《京华时报》的创刊时启动资金则迅速升至5 000万元,两年之后,《东方早报》启动资金已经接近1亿元。[7]时至今日,一个传媒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能达到100多亿元人民币,高“门槛”的资金需求大大增加了投资的风险程度,形成了极高的市场进入经济性壁垒。

(二)我国传媒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研究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指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等经营目标所采取的战略行为的总称,包括价格竞争行为、非价格竞争行为和组织结构调整行为,在SCP逻辑框架中是连接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中介。

1. 价格行为。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盈利水平和更大的市场份额,通过定价行为进行市场竞争和调整的行为即价格行为。价格是调节市场的重要杠杆,价格的变化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企业所采取的价格行为主要有合作性定价行为和非合作性定价行为,非合作定价行为又包括掠夺性定价、限制性定价和多元化定价等方式。目前中国传媒市场在寡占Ⅴ型至寡占Ⅳ型中间徘徊,处于集中度低的竞争阶段,传媒产品价格作为市场竞争的结果,反映了传媒产品市场供求关系。以报业为例,报纸的价格因素对发行量的变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传媒机构一再降价以提高其发行量,抢占市场份额,以发行量的上升带动广告收入的增长。2012年我国的报业经营出现了严峻局面,主要报纸全年广告营业收入普遍减少,相对应地,在发行方面,2012年各地都市类报纸征订均遇到了较大困难。[8]

2. 移动互联上的大传媒平台。传媒产业的边界已经跨出了传媒业,可以用一个“大传媒产业”的概念来描述这种现象。所谓大传媒产业,被凯文・曼尼描绘为能够向人们提供覆盖面极广的全方位资讯、通信、影视、音乐、商业、教育等内容及娱乐生产的全部内容、设备和过程的一种全新的传播概念和传播方式。大传媒产业的形成,给传媒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及受众的信息消费模式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给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人口学结构、受众媒介使用方式、受众使用国外竞争产品等方面。在大传媒产业发展的趋势下,传媒产业内部的子产业之间以及传媒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都存在大量的产业融合现象,从而导致产业界限模糊甚至重划。[9]例如O2O即Online To Offline,这种新兴的商务模式是将互联网与线下商务机会结合在一起,使互联网称为线下交易的平台。随着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传媒的商业模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以Apple和Amazon为代表的垂直整合①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开放模式也逐渐被各行业的大公司所接受,由此促进了垂直非一体化的发展。传统媒体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既可以成为O2O的Online端,也可以扮演Offline的角色,O2O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将是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和商业模式。Google、苹果、电信服务商等移动媒体巨头的发力点也将转向服务和应用层面,成为一支新的竞争力量。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有可能成为“大传媒产业”新格局的核心。

3. 传媒发展实现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经营,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从世界范围的经验来看,传媒企业的扩张是一个典型的多元化过程,而且由于传媒产品的特殊性,使得规模效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敏感。因此,有可能通过多元化获得的规模/范围经济、协同效应与互补性资源对齐(complementary resource alignment)对于传媒公司的经营无疑应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国“十二五”规划促使传媒市场化媒体的规模分布、市场份额及市场集中度发生改变,各地区的传媒业继续沿着跨地区、跨媒体合作、跨产业融资的合作与融合的趋势发展。[10]在媒体合作方面,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资源互换、共享内容与渠道是当今传媒业的大势所趋。如2012年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和深圳出版发行集团与腾讯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是迄今国内最大规模的跨媒体平台合作项目;湖北广播电视台与香港电讯盈科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跨地域的尝试。在产业融合和行业合作方面,众多非传媒行业尝试通过内容合作、资本投入的方式跨入传媒业,如北京同仁堂与亚太卫视合作成立的北京同仁堂传媒(香港)有限公司;南航集团与CCTV―发现之旅频道的合作;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战略投资信阳银行,“试水”资本市场等。随着报业和广电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媒体开始进入物流及传统零售业。报业集团的发行团队组建独立的物流公司,电视台开辟出电视购物的新市场。当媒体进入数字时代,网络成为重要传播媒介,传媒关联产业的范围日益扩大:电子商务网站从最初的营销服务商转型为商业平台,改变了传统零售业格局;互联网电视使传媒企业涉足生产制造领域;财经媒体和ICT的结合开辟了金融信息服务市场;社交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联姻正挑战银行储蓄业务,如腾讯推出的“微POS”产品,打造了用户数据分析――市场推广――消费――支付的完整商业生态圈,不但挑动了银联等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神经,还将加剧银行金融业务的市场竞争。

4. 传媒集团与上市公司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在“十二五”系列政策导向下,文化传媒公司上市进行得如火如荼,传媒类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券商投行重点关注的领域。截至2013年2月,传媒行业的47家上市公司中有30家公布了2012年年报,从其业绩来看,实现增长的企业有24家,增长较快的版块主要有营销服务、影视动漫和新媒体公司,表现较差的版块是报业经营。其中,2012年4月人民网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打开了国有文化传媒企业资本市场运作的空间,人民网是第一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新闻网站,其整体上市成为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标志性事件,实现了大资本和大传媒的融合,从而为传媒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并完成战略转型提供了路径。

5. 网络视频、移动游戏、自媒体成为资本驱动的新的传媒产业增长点。2013年,网络游戏和网络视频市场增长迅猛,市场规模分别达到892亿元和128亿元,同比增长32.9%和41.9%,发展速度领跑传媒产业各行业,其中移动视频和手机游戏成为资本追捧的热点。2014年移动视频和手游市场将会借4G的东风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社交媒体的出现创造出“自媒体”概念,依托微博、微信等平台,个人、企业和专业自媒体形态大量涌现。2014年3月,微信正式向公众服务号开放支付功能,自媒体商业生态圈逐步成型,大到腾讯、网易、搜狐的聚合型自媒体,小到用户个人生产和销售内容,自媒体有可能再次颠覆传媒产业生态结构,并开创新的商业模式。

(三)我国传媒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市场绩效是度量市场运行效率的概念,即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企业的某种行为所引致的产品质量水平、技术水平、产品多元化、产品价格及经济利润等方面的经济效果。它是度量一个市场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所取得的成效的指标。对某个产业市场绩效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财务绩效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对市场绩效进行直接的单因素描述和评价,笔者认为目前衡量传媒产业市场绩效应该主要考虑产业财务绩效状况、市场结构的规模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四个方面。二是要研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对导致某种市场绩效的原因做出解释。

1. 传媒产业的财务绩效状况。首先从总产值来看,2007―2012年我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从3 827.7亿元上升至7 600.5亿元,增幅达到98.56%,年均增长率为15.68%。可以看出,2007年至今传媒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和繁荣。将传媒产业按照不同的收入模式分解为15个细分行业,各分行业的年产值和增长率情况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2年传媒各行业产值均呈现上涨趋势,从近年来传媒产业形态表现也可以看出,广播广告收入、期刊广告收入和电子出版物销售收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而音像制品销售收入、报纸营业收入和移动增值业务的增长率均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

2.市场结构的规模效率。它是用产业内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来考察资源的利用效率,即实现盈亏平衡传媒机构的营业收入占整个传媒市场的比例及其能否接近或达到规模经济等。如前所述,前八家传媒上市公司基本垄断了近四成的传媒市场,说明我国传媒产业市场中拥有一定规模经济的传媒上市公司己经成为传媒产品及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我国传媒产业的规模效率己有大幅度提高。

3.资源配置效率。即净利润与资产之比,它常采用资产收益率(ROA)指标来衡量传媒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笔者选取2012年营业收入前二十家传媒上市公司的指标进行分析,如表5所示。从统计资料来看,前二十家传媒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为8.14,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利润。

4.技术创新。产业技术进步是指产业内的发明、创新和技术转移(扩散)的过程。技术创新渗透于产业发展的各个层面,并且最终会通过营业收入增长和产业进步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研究我国传媒产业技术进步主要是指该产业吸纳和接受新技术的程度和状况,分析传媒产业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介质整合提升产业资源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十二五”纲要中指出我们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广播电视网,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发改委与工信部联手的“宽带工程”战略直接导致了4G时代的到来。2013年底,中国联通已经率先引入了4G技术,除了具有通信速度快、资费更低、智能性能高、网络频谱宽、通话质量高、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等无可比拟的优点外,还可以实现例如无线区域环路(WLL)、数字音讯广播(DAB)等方面的无线通信增值服务,为提升传媒产业的经济利润做出巨大贡献。[11]以此为契机,通信营运商开始把眼光瞄到4G通信终端产品上,通过生产具有高速分组通信功能的小型终端、生产对应配备摄像机的可视电话以及电影电视的影像发送服务的终端,或者是生产与计算机相匹配的卡式数据通信专用终端,既为手机用户随心所欲的漫游和随时随地地享受高质量的4G通信提供了终端保障,又延长了4G技术的产业链,实现了收入的多元化。

OTT互联网电视(即OTT TV,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是另一个触动神经的字眼。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融合、跨界和多屏联动成为发展的主题,OTT互联网电视成为产业链各方发力的重点。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和设备制造商等已经开始涉足这个行业,“屏媒体”成为各方的角力场。据预测,2016年OTT TV将成为占互联网流量91.19%的主要服务产品形式;以高清、3D、4K为特色的OTT TV必将成为未来视听行业的主流。

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一直在探索将互联网技术与纸媒完美融合,“云报纸”应运而生。云报纸是将互联网云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与纸媒相结合的融合媒体。除了全媒体阅读,云报纸还能实现广告的立体展示,并且可以与电子商务结合,读者通过云阅读手段观看生动的视频广告之后,可以很方便地连接到该商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直接点击购买,具有纸媒所无法想象和无可比拟的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出版业的数字阅读市场在不断的成就和问题中前行,继续保持着其旺盛的生命力,虽然其盈利模式尚未成熟,但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无疑是出版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网络广播和手机广播也正在为音频广播带来新活力和新空间。结合了传统电台和网络电台的“微电台”也在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其打破地域限制、文字化及图像化的广播节目形式及强互动性的特点,为广播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及市场空间。

(四)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我国传媒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结构较分散,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需要做进一步相关性定量研究。其中,市场绩效可分为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两个部分进行研究。

1. 皮尔逊相关系数。它描述了两个定距变量间的紧密程度,计算公式为:

rxy=■

其中,r为样本相关系数,取值为[-1,1],反映两变量间线性相关程度的强弱。其取值范围具体见表6。

传媒产业市场集中度由传媒上市公司按照主营业务收入前四家和前八家企业的数据作为衡量的依据。相关分析数据如表7所示。

通过spss19.0对表7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由表8可知,传媒产业的代表市场结构的CR8与代表市场经济效益的广告收入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74,说明广告收入与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着强正相关关系;市场集中度与传媒业社会效益的衡量指标总期印数、电视人口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766、0.747和0.762,说明市场集中度与社会效益间存在着强正相关性。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之间存在着强正相关关系,提高市场绩效的关键在于提升传媒的产业市场集中度和实现规模经济。

四、结语

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三个驱动因素。一是技术驱动。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媒所依赖的技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内容生产与存储的云化、传输渠道的互联网化、终端的智能化和多屏化,为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机遇,我国传媒产业步入了基于数字标准的新常态时期。二是消费驱动。主要体现在我国对文化传媒产品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升级,传媒产品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扩大了影响力和传播力,传输渠道多元化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受众获得传媒产品和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带来了传媒受众的持续增加。广电网络的区域整合预期、高清互动电视的推广及自身新媒体战略的推行,给传统广电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广电新媒体马太效应凸显,初步形成了寡头竞争的格局。三是政策驱动。2013年以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的机构职能整合为代表的大部制改革有效地深化了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驱动资本与传媒的进一步结合,传媒上市公司的跨行业、跨媒体重组迅速做大,横跨广电和平面媒体的大传媒集团应运而生。传媒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投资,实现了大资本和大传媒的融合,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完成战略转型成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注释:

①垂直整合是指一家企业同时具备终端产品和零部件的控制力。在科技行业,苹果是最为垂直整合的企业,苹果已经推崇了35年的垂直整合模式,采用集成化的硬件和软件发展方式。不仅有自己的全球零售店,iPhone和iPad的硬件和软件都由苹果设计,甚至还配备了苹果自主开发的处理器,iPad内最关键的处理器A4芯片是由苹果自己收购开发的,操作系统是苹果的iOS,而且苹果还运营数字内容平台。

参考文献:

[1]管理百科.新张伯伦模型[EB/OL].http://,2010-05-23.

[2]MBA智库百科.演化经济学[EB/OL].http://,2010-05-07.

[3]戚聿东.中国产业经济学30年:回顾与展望[C].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2008.

[4]崔保国.在融合中转型 在转型中创新――2012中国传媒产业分析与展望[N].中国报业,2012-04-15.

[5][6]崔保国.大传媒时代的“变”与“势”[A].2013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

[7]陶喜红.传媒产业结构性进入壁垒探析[J].新闻界,2008,(4):10-12.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例8

电影院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理念和观念,更是一种高端文化产业,并且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电影产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加明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电影产业的需求趋势呈现多样化、独特化的特点,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发展电影产业,使其走上一条特色化经营道路,并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电影院不仅仅是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的瑰宝。我国传统电影院产业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交融的国家,因此我国电影院产业发展市场十分广阔。但是由于西方电影全球化的冲击,我国传统电影市场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高校在经营校园电影院项目时,需要对传统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以及选择适当地运营模式。

1 高校对开发电影项目的整体规划

1.1 高校对开发电影项目的市场需求分析

高校在开发电影项目时,首先要进行市场分析。这是因为只有了解传统电影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高校才能更好的制定和实施传统高校项目的经营策略。同时,高校对传统电影进行市场分析,可以适应传统高校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壮大高校的竞争实力。

首先,从传统电影的功能角度去分析市场需求。传统电影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健身、娱乐、竞赛、表演等方面,可见这些功能可以满足人们文化层面的需求。从功能的角度可知,传统电影产业不同于其他电影产业地方就是它加入了传统文化的宣传,在这一点上它比其他体统产业更加具有娱乐性。并且这种娱乐性富含了丰富的民俗习惯,而且这些民俗习惯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这就使得传统电影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其次,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去分析传统电影市场的需求。近年来,传统电影的组织形式愈加多样化,这是因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风民俗不同,传统电影的不同组织形式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最后,近年来政府部门对于我国传统电影产业大力扶持,这种扶持上主要集中在政策和经济支持上,由于政府的宣传和支持使得传统电影被更多人群关注,进一步为高校扩大了消费群体。

1.2 高校对开发传统电影项目的资源优势分析

然后,从电影资源的角度来分析,传统电影资源十分丰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不仅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更是一个多民族交融的国家。由于悠久的历史,使得我国传统电影资源更具有传承性,并且这种世代相传的观念和习俗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群众意识,使传统电影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文化传承的需求。而且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就使得我国传统电影资源呈现出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的特点,因此传统电影资源可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由此可见,高校在经营传统电影项目时,在资源方面传统电影项目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

但是,从传统电影从业人员资源的角度来看,高校应当注意这方面的人才储备。这是因为,我国在传统电影方面的人才储备是较为匮乏的,这种人才匮乏的原因在于传统电影的教育并不是成系统化的。因此,高校想要开发传统电影项目,就要注意这方面的人才储备。

1.3 高校对于传统电影项目的市场规划

高校要开发传统电影项目,在分析了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后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寻求高校自己的经营之道。高校在经营传统电影项目时,在明确高校发展目标后,要精心规划传统电影项目,同时也要树立高校的品牌,在传统电影市场上形成经济品牌,然后再把这种经济品牌逐步转化为文化品牌,以便在传统电影市场上长久地占有一席之地。

2 高校经营传统电影项目的经营策略

2.1 服务策略

传统电影的服务策略是指,高校要依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相关的传统电影产品和服务。因此,高校在经营传统电影项目时,要注重高校的相关服务,因为消费者在消费传统电影产品时最先接触的就是高校的服务,同时高校所提供传统服务产品多以非实物的形态出现。并且高校重视服务策略不仅能够获得传经济效益,也能够提升高校的形象,更多的获得顾客价值。

2.2 销售策略

高校的销售策略包括: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以及促销策略。价格策略要求高校在制定传统电影产品价格时不仅仅要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更要考虑消费者的价格弹性有多大。这是因为,有的时候高校花费巨大的代价开发一项传统电影产品,但是消费者并不买账,最终导致高校血本无归。分销策略包括直销和中介销售。高校在进行分销策略师,要着重注意传统电影产品的销售地点,由于地点的不同而导致消费量不同。促销策略是指销售人员利用各种方法,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刺激和激发其购买欲望,实现销售传统电影产品的目的。总而言之,高校在经营传统电影产品时,要适当地选择销售策略,来推广高校的传统电影产品,是高校效益实现最大化。

2.3 广告策略

传统电影项目的广告策略是属于市场策略中的一部分。高校在进行广告策略的时候,首先要明确传统电影市场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广告目标,接下来决定相应的广告预算,再根据广告预算来选择相应的广告媒体和制定广告内容。高校进行广告策略的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即把高校的相关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如果这个信息传递是有效的就能够促进消费者去购买相应的传统电影产品。而广告信息有效传达的关键在于广告信息创作的水平,这就要求高校足够了解高校的传统电影产品和相对应的消费群体,并将这些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广告媒体。

2.4 品牌策略

高校要树立自己的品牌,以便在激烈竞争的传统电影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品牌策略包括品牌化决策、品牌归属决策、品牌名称决策、品牌战略决策和品牌再定位决策。高校要充分发掘品牌的市场价值,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结合广告策略来提高高校品牌的知名度和认知度,以便于推广高校的传统电影产品和实现高校的经济收益。

3 高校经营传统电影项目的运营模式

高校在经营传统电影资源时,不仅仅要选择适当地经营策略,更要选择适应自身高校发展的运营模式,高校选择适应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会对高校的良性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而,高校要根据经营传统电影资源的特点和高校自身的特点,来选择适应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

4 结论

高校在经营传统电影资源时首先要进行整体性规划,再进行整体规划时要考虑传统电影市场需求、传统电影资源的充足度,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高校市场规划。高校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且制定详尽地规划,这样才能有效地结合相应的经营策略来销售传统电影产品,和选择适应本高校的发展的运营模式。

参考文献:

[1]邬凤.从市场化运作的角度谈民族传统电影的转型发展[J].电影与科学, 2011(4): 85-88.

[2]黄利落.民族传统电影产业化经营策略探索[J].贵州民族研究,2009(3): 122-126.

[3]王岗.民族传统电影发展模式构建宗旨与动力源[J].电影文化导刊,2005(3): 10-11.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例9

一、文献综述

城市发展对零售业的影响。城市发展状况对零售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消费需求和零售业结构。国外学者Fujita等(2000)指出,城市的发展会带来人口和经济活动的不断集中,并通过“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城市零售业的规模扩张,同时带来需求层次的提高。还有学者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零售产业的发展空间会逐步扩大(杨庆,2016)。但是,总量扩大的同时,地区之间的差异变得十分明显,因此在特定的发展阶段环境中,可以得到与自身发展环境最相配的零售业态结构。零售业态的城市发展适应性。零售业态的发展受到外部环境的显著影响,但是影响每一种零售业态的因素存在差异,因此不同零售业态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适应性。此外,零售业态的适应性,还取决于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策略。当消费需求变化或竞争变化时往往也会带来零售业态的发展和变革。零售业态的发展演变往往与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相一致(鲍观明和叶永彪,2006),只有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零售业态才能很好地生存与发展(李飞和汪旭晖,2006)。因此,零售业态适应性是指一种零售业态与其运行的环境相匹配的状态。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的关系。学者们对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关系的看法也不尽一致。有学者认为网络零售给传统零售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替代,并从多个方面指出传统零售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还有学者认为网络零售的发展对传统零售来说既是威胁又是机会,表现在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因此网络零售不会完全代替实体零售,短期看网络零售冲击着实体市场,长远看网络零售会逐渐进入到成熟的发展阶段,与传统零售互相补充。二者的形态发展会依次经历市场探索、双渠道共生、双渠道协同,并最终向更高层次协同的方向发展演进(王国顺,何芳菲,2013)。前人研究总结。虽然前人在这方面已经展开了丰富的研究,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研究内容上,当前的研究并未将三者有效地结合来分析在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的具体关系。在研究方法上,当前基于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的研究针对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的关系问题,通过构建整体理论模型,并通过现实数据对各种零售业态适应性,以及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的具体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二、模型及假设

(一)城市发展对零售业态的影响

城市化率是城市化的度量指标。城市化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人口的城市化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包括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带来消费需求的扩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居民对商品和购物环境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零售业态的发展与这些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为零售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刘文纲、郭立海,2013)。很多学者研究表明,城市规模的扩大对流通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常来讲零售业的发展与人口及收入分布密切相关。市场规模的差异还表现在信息基础设施、人口素质、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张琼,2016)。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形成大量的人口集聚,这为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零售业态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里程、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货运量等诸多方面。因此,基础设施能够覆盖的送货范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零售企业的区位布局。此外,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对零售业态适应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杨程佳,2015),这些条件的发展完善可以大大促进商品的配送、信息沟通和管理效率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1:城市化率对传统零售业发展具有显著影响;H2:城市市场规模对传统零售业发展具有显著影响;H3:城市基础设施对传统零售业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二)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的竞争关系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城市发展水平下,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的竞争关系也不尽相同。在城市发展水平较低时,网络零售和传统零售共同分享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零售增长红利,利用自身的优势,在相互区别的目标市场上逐步增长,二者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互补关系;而在城市化水平较高时,城市零售市场整体相对饱和,各种业态充分发展,同质化竞争严重,各业态的消费群体互相重叠,网络零售和传统零售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关系(聂林海,2014)。网络零售与实体零售的竞争关系会受到城市发展水平的显著调节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4:城市网络零售的发展对传统零售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H5:城市化率对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的竞争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H6:城市市场规模对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的竞争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H7:城市基础设施对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的竞争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三、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面板模型,以我国具有代表性的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城市网络零售对传统零售的影响作用。

(一)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对城市化率方面的变量研究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市场规模方面的变量选取了人口密度、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基础设施方面的变量选取了城市道路面积、公路里程、货运量等指标进行测量。本文选取的面板数据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京、厦门、武汉、广州8个城市2009到2015年7年间的数据。研究所选取的数据均主要来自各地区的城市统计年鉴、统计局官网。

(二)信度效度检验

本文数据对自变量做因子得分,因变量取对数形式以消除数据异方差性可能对结果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对于城市市场规模和基础设施都是通过多个指标进行测量,本文对各个指标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本文的α系数均大于0.6,说明数据具有较好的信度,符合内部一致性的信度要求。

(三)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本文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来验证数据的平稳性,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变量是平稳的。具体来看,LLC检验认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不存在面板单位根;PPFC检验认为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认为变量序列不存在单位根,ADF检验在10%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不同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可以得到基本一致的结论。为避免直接使用最小二乘法带来的伪回归问题,进一步进行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如表3所示。由表3可见,对于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卖店、便利店的残差ADF检验中P值均小于0.05,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因此其与城市化率、市场规模、基础设施、网络零售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四)模型选择

由F检验可得,在自变量影响的假设下,百货商店由于F1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接受百货商店建立变截距模型的假设;同理可得超级市场、专卖店、便利店均应该建立变截距模型。不论是变截距还是变参数模型,根据对个体影响处理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这里用Hausman统计来检验二者的差异和模型的合理性,如表4所示。由表4可得,所有结果均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的假设,从而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五)实证检验

由以上检验可以得出,各业态都应该单独建立模型,具体如表5所示。从拟合效果来看,百货商店模型调整后的R2为0.98,拟合效果较好。由结果可得,百货商店的发展受到市场规模的直接影响;网络零售虽然不直接影响百货商店的发展,但是会显著调节城市化率与市场规模对百货商店的促进作用。城市化率的提高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对百货店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零售的发展会弱化这一关系。超级市场方面,模型调整后的R2为0.99,效果较好。由结果可得,超级市场的发展受到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化率的直接影响;网络零售并不直接影响超级市场的发展,但是会调节基础设施和超级市场的关系。专卖店方面,模型调整后的R2为0.93,效果较好。由结果可得,专卖店的发展受到地区市场规模的直接影响。网络零售不仅与专卖店的发展具有直接的竞争关系,而且还会反向调节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对于专卖店的促进作用。便利店方面,模型调整后的R2均为0.92,效果较好。由结果可得,城市便利店的发展受到市场规模和基础设施的直接影响。基础设施对于便利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市场规模对便利店的发展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网络零售对于城市便利店的发展不存在直接的影响,但是网络零售通过调节市场规模和基础设施对便利店发展的作用,从而间接影响便利店的发展。

四、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实体零售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业态适应性,其中百货商店的发展最依赖于市场规模的大小;超级市场的发展需要城市化率、基础设施的共同作用;专卖店的发展依赖于市场规模的大小;而便利店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第二,网络零售对于传统零售业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直接冲击,而是对于不同的业态存在不同的影响作用。网络零售的兴起,直接冲击了专卖店的发展,但是对于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和便利店的发展不存在直接的影响作用。第三,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的竞争关系还会受到城市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其中,网络零售与百货商店的竞争关系受到城市化率和市场规模的调节作用;网络零售与超级市场的竞争关系受到基础设施的调节作用;同理,网络零售与专卖店、便利店的竞争关系受到的市场规模和基础设施的调节作用。这其中,网络零售对于专卖店发展的冲击作用最为显著。第四,在城市化发展初期,网络零售和传统零售业的竞争关系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城市化发展初期,传统零售业态发展并不完善,城市的市场空间足以满足传统零售和网络零售的共同成长;但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网络零售将会与传统零售争夺市场资源,从而依据自身先天的优势对传统零售带来巨大的冲击,城市化水平越高,这种冲击作用越明显。

(二)管理启示

根据以上结论,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启示:第一,传统零售业态的发展都有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要想取得传统零售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积极营造适宜各传统零售业态发展的条件。第二,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不是简单的直接竞争关系,而是对于不同的业态存在着不同的影响作用。因此,不能简单地把网络零售当做传统零售的竞争对象,二者应该选择各自合适的目标市场,确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第三,虽然在一定的城市化水平之下,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存在竞争关系,但是两种业态都有各自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该进行合理规划,促进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的共同发展;各零售企业应该依据自身实际,依据各自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讲,传统零售应该逐渐回归零售的本质,即注重商品、服务与顾客体验;而网络零售应该在节约消费者时间、购物便利性、个性化等方面多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第四.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该关注不同业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兼顾不同发展阶段下城市之间的差异性,根据零售业态发展现状以及各业态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与建设。对于市场饱和的区域,增加商业设施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对于零售业发展不足的区域,通过政策引导与基础建设,创造适宜的发展条件。

五、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由于研究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本文的内容还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数据资源方面的限制,本文研究的样本只涉及到8个城市7年的数据,因此样本代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所选择的自变量影响因子可能会忽略掉其它一些影响因素,这都有待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可以考虑扩大样本的覆盖范围,结合时代背景,从而全面分析零售业态发展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2.杨庆.论新型城镇化进程对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6(17)

3.鲍观明,叶永彪.零售业态演变规律的综合模型构建[J].财贸经济,2006(4)

4.李飞,汪旭晖.零售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6)

5.王国顺,何芳菲.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的协同形态及演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6.刘文纲,郭立海.传统零售商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业务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例10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成熟与竞争日益加剧,房地产营销策划已逐渐为整个行业特别是开发商所重视。专业性房地产营销策划机构发展势头迅猛,各种营销理念粉墨登场,其中既有成功的典型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探求成功秘诀,对其进行文化习俗分析,这样的分析很重要。

房地产营销策划通常是指房地产企业以经营方针、目标为指导,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资源分析,找出机会点,选择营销渠道和促销手段,经过创意将物业与服务推向目标市场,以达到占有市场目的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房地产企业与房地产商品以及消费者之间谋求达成共同信息,形成某种制度的过程,是培育消费者对该公司产品产生偏好的博弈过程。房地产企业为达到预定的市场营销目标,从新的营销视角、新的营销思维出发,形成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创意,这种创意必须被目标市场消费者普遍接受。消费者一旦接受该公司创意,就意味着对该公司产品产生偏好,公司与消费者在产品上达成一致,产生共同信息,形成一项制度,占领了目标市场。

一、文化运用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思潮、文化、时尚不断涌入,促成消费者众多不同的审美偏好,这为房地产策划提供了大量素材。概括起来,策划中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主要有:

(一)传统文化

以大文化为例,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视人际关系、重视家庭、孝敬长辈,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等特点。传统文化在房地产营销策划过程中,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以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能被受众理解并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取得最大的诉求效果。比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儒家、道家文化两千多年的熏陶,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态:崇尚和谐、注重等级秩序、家族观念比较浓厚等等,这种价值观念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家庭美满祥和等。营销策划应着眼于消费者的特点,满足他们的审美要求,唤起他们的美感,以达到促销的目的。

(二)文化运用

房地产营销策划者应善于发现传统文化,善于利用传统文化。策划中的传统文化运用包括传统文化发现、传统文化筛选、传统文化创新。

鉴于传统文化的生命周期不同,每一传统文化所拥有的目标消费群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所吸引的目标消费群也是不同。因此,应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对目标消费群的消费观念有着重要影响,且其生命周期不短于房地产营销的合理期限的传统文化,从而获得可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以血缘传承为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之下衍生,其精华是以血缘传承为载体的多元文化的融会贯通。可以说,宗族和家族观念已经渗透到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每一个细胞之中,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随着改革开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空前剧烈的变化,人们对心灵安顿和精神休息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家族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不期然地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重要途径,这点在房地产策划中得到很好的凸显。这对中国广大恋家的人群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

中国有着浩瀚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更是数不胜数。从众多可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中选出极优传统文化,在房地产营销策划中加以应用,应与房地产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内部资源分析以及机会分析相结合,从而找出对于房地产营销策划有用的传统文化,进而为营销策划方案提供一个良好的方向。

二、文化习俗在策划中的体现

(一)文化的利用

房地产,不再仅仅是钢筋水泥加设备器具的组合,它已经成了业主本身的追求、业绩、理念、归宿甚至一种精神的映射。房地产文化营销的操作,可以发掘历史渊源和传统,塑造楼盘的品种和个性,渲染楼盘的艺术氛围和情调,以迎合特殊消费群体的心理和物质需求,并以此提升产品的价格。文化品牌又可以细分为三种,即人文文化牌、金融文化牌和商业文化。一张张“文化牌”无疑提升了楼盘的价值,也说明了房地产产业正不断走向成熟。这不仅使房地产产品的品位提高了,对居民文化素质和修养的提高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环保是共识

水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已对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一切环保举动都有可能的到民众的支持,环保意识已经成为众多民众的消费观念。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正是这种认识的总结,尽管民居风格各异,但从选址、布局到环境设计及用材,无不体现这种朴素的生态精神。这种精神 都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是居民的一种共同信息,是一种固有观念。

环保意识与“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映射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是消费者消费观念中的刚性制度。一旦策划以该制度为基础,就意味着房地产企业与消费者就物业及其服务已经具有共同信息、策划风险、策划成本人人降低。

(三)风水文化

传统文化的市场分析例1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服装特色的服饰文化正逐步在设计界崭露头角,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自生活,有着纯朴的艺术样式,在时尚舞台上显示出其独特的生命力,是设计灵感的宝贵源泉,成为服装设计风格中的一抹亮色。近年来,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元素为依托的中式服装品牌无论是在款式的多样化、服装的品牌化以及市场化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相比于国外品牌,国内服装品牌在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方面、在市场营销手段和市场运营水平方面都显得略逊一筹,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终端消费需求为着眼点细分市场,充分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成功运作中式服装品牌的关键。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细分市场是熟悉市场的前提。市场细分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可以运用的变量也很多,营销学上比较常用的重要变量有地理变量、人口统计变量、心理变量、行为变量等,不同的细分变量有着不同的细分结果,营销人员一般要根据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细分变量。细分后的市场必须具有可衡量性、可达到性、实际价值性和行动可能性四个特征[1]。由于人口统计变量的易衡量性和其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用频率等因素有密切联系,常用人口统计变量区分消费群体,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上海中式服装市场,初步选择性别、收入、年龄3个代表性人口统计变量为基础细分市场,分析每个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生活态度、消费方式等方面的调查,进一步找出将消费者分群的内在因子。以下分析均运用SPSS Statistics17.0进行统计分析。

1 以人口统计变量细分市场

1.1细分市场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性别、收入、年龄3个代表性人口统计变量初步细分市场,问卷发放400份,实际回收394份经济论文,有效问卷394份,频数分析结果如表1:

表1人口统计变量频数分析表

 

性别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153

38.8

38.8

38.8

241

61.2

61.2

100.0

合计

394

100.0

100.0

月收入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2000元以下

131

33.2

33.2

33.2

2001-4000元

38

9.6

9.6

42.9

4000-8000元

105

26.6

26.6

69.5

8000元以上

120

30.5

30.5

100.0

合计

394

100.0

100.0

年龄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18-25岁

34

8.6

8.6

8.6

26-35岁

111

28.2

28.2

36.8

36-45岁

184

46.7

46.7

83.5

45岁以上

65

16.5

16.5

100.0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