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学习的好方法

小学学习的好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2 08:25:09

小学学习的好方法

小学学习的好方法例1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存在着差异。小学数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初中数学则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关系进行说理的能力。也就是说,初中数学中有一些开放性的题,还有些一题多解的题。所以对于刚刚升入中学的学生来说会有些不适应,对此,学生们不要心急,这是个思维转变的过程,今后会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积累和做题来调整。初一的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公式及定理,这些知识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学生应该按照老师指点的方法,或是自己寻找的方法来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这些定理和公式,这样不但记得牢而且用得活。

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应用题,会觉得很难。因为应用题中有许多文字表述,学生可能会读不懂,继而找不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就很难解出答案。扩大阅读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多读书,多看报来开阔思路、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另外,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做完后检查一下,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恐惧心理也是初一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共性问题。因为多数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久而久之,有的学生见到数学就害怕,不喜欢数学。刘老师认为,兴趣是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喜欢学、愿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学生可以试着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培养兴趣方面,还可以有选择的看一些好的电视节目。比如《三星智力快车》、《科学与探索》以及中央十套的一些节目,都很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同时,还应该养成好的学习规律和生活规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初一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所以学生在上课时要“多说,敢说”,说白了,就是要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要害怕自己说错,要把课堂当成自己的家,把同学当成朋友而不是敌人,对于回答错的问题课后要自己总结。

小学学习的好方法例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35-01

学习方法是促进有效学习的一些手段、措施,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条件。在小学阶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小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

1、情绪困扰。

我们知道,愉悦的情绪能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亲子关系不融洽,父母关系紧张,都会给学生造成情绪困扰,使他们产生委屈、焦虑、烦恼、易怒等不良情绪,受这些不良情绪影响,这些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时的灵活性下降,甚至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受到干扰,从而学习效率下降。

2、缺乏毅力,不能坚持。

由于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好的习惯需要坚持三个月以上甚至一年的时间,而儿童的思想容易受同伴的影响,易变,易反复,因此许多儿童在掌握学习方法时不能持之以恒。

3、没有正确安排复习的时间和次数。

要是等到学习过后—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才去复习,学过的知识的遗忘量就大,要花大量时间才能重新记住。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制作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因此即使上课听懂了,如果不重视复习,到考试的时候也忘得差不多了。另外,还必须遵守“间隔复习”的原则。一般说来,刚学过的新知识应该多复习,每次复习所用的时间应长些,而间隔的时间要短些;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每次复习的时间可以短些,而间隔的时间可以长些。

有关研究表明,对教材中知识的掌握与复习的次数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据此,心理学家肯定了“过瘦学习”的必要性。

二、教育技巧

1、课前预习。

预习的方法是对第二天要讲授的内容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缺乏分析能力.大部分小学生不能自发地总结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教授。把新的知识和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从而明确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比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预习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并给他提出几个小问题。如果孩子有不理解的地方,让他自己思考,第二天上课时多留心,而不要马上给他讲解,这样就克服了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家长可为孩子设定一定的题目,让孩子带着问题预习,并且提醒孩子把难点标出来。

2、上课时认真听讲。

听讲时积极主动地思考,对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敢于请教老师。对老师强调的地方或者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作出标记,课后对这些知识点重点复习。

3、主动独立地完成作业。

做作业之前,先复习相关的知识。做作业时要先看清题目,分析解题方法之后再动手答题。书写工整,在正确的基础上追求速度,不能一味求快而降低正确率。做完之后,主动细致地检查一遍,对答错的题目予以纠正并分析答错的原因。

4、及时复习,间隔复习。

复习要及时,持之以恒,要赶在遗忘之前复习。每天晚上对当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确认掌握。每单元学完之后要全面复习,找出难点和掌握得不够牢固的地方,辅之以重点练习。比如,每天放学回到家后,让孩子吃些水果点心、简单擦洗之后,和孩子谈谈当天学习的知识,让他讲讲都学了些什么,也就是让孩子使用回忆的方法,将当天所学的内容及时复习一遍。如果孩子有想不起来的地方,在结束后提醒他去看课本。

5、考试时要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做题时要掌握先易后难的规律,合理安排考试时间,不要在难题上费时太多。做完以后不要急着交卷,更先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错误或者遗漏的地方。考试过后,思考出错的原因,补习相应的知识。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这五个环节构成学校学习的完整过程。如果有一个环节做不好就会影响整体学习效果。

小学学习的好方法例3

【摘要】研究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 行为 培养 方法

作者简介:潘柳宁,女,1970年生,大学本科,从2008年至今担任城西小学校长职务。2001年被评为“马山县优秀教师”。论文《“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新中国基础教育优秀论文选集》(2002年版)出版。论文《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参加南宁市教科所教学论文评比获二等奖。《乌鸦喝水教学三得》在全国基础教育优秀论文评审中被评为二等奖。《课前口语交际好处多》获南宁市小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小学生批改作文能力的培养》获南宁市小学论文评比二等奖。2004年被评为“南宁市优秀教师”。曾参加马山县课改课堂教学比赛,荣获小学语文科二等奖。2006年被评为南宁市“十一五”时期“教学骨干”。2008年被评为南宁市优秀教师。2013年课题《农村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策略研究》揭题,是该课题研究负责人。同年被评为“2012年度广西‘少先队事业热心支持者’”。

教小学生学做一个会爱的人,爱父母、爱师长,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学做一个文明的人,要讲究卫生,不说脏话,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就是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养”。学会做人,就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我认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作为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我,一直致力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的研究,并且在我的带领下,我校参加南宁市教科所课题研究:《农村小学行为规范策略研究》,于2013年底揭题,我是该课题负责人。下面我就我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浅谈一下我在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时的方法:

1、言传身教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上,采取身体力行法。看到地上的纸屑,会当着学生的面,弯腰去捡。这个时候情形会有变化,看见老师捡纸屑的学生就会跑过来,捡起地上的纸屑,老师除了抓住时机表扬这位学生外,还要点出他的可贵之处。教师有这样的体会,当和学生一起参加劳动时,不但气氛更为融洽,学生也更加积极。无声的语言更富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2、换位思考法。也可称为问题转移法,把出现的问题抛出,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班干部在工作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个别学生的“刁难”,采取换位思考,效果较好。让这个学生充当班干部的角色,让那位班干部充当他的角色,让他体会做干部的难处,特别是当别的同学难为自己时的难处,从而理解班干部的工作,支持班干部的工作。用自己的行为教育自己,亲身体会有时胜过无数次的说教。

3、行为验证法。这种方法就是大大小小的考试采用的就是行为验证法。教师在考试后的试卷分析中常常会说明平时的学习与成绩的因果关系,并举以具体的事例加以佐证。我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验证对同班同学不礼貌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验证的结果是学生文明礼貌程度大大地提高了。因为绝大部分同学都感到对人不礼貌会不同程度地给自己带来麻烦,同时伤害同学间的友情,得到不礼貌的回应。

4、逆推理法。小学生做事常常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事实上小学生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对于一些安全方面的不良习惯和行为,教师可以采取后果预测顺滕摸瓜,进行推测。如安全事故主要出在交通、游泳、用电三大方面。在安全知识教育课上,让学生对横过马路后果进行预测,把车流量,车速,自己和司机的处理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再举一些交通事故及数据,学生对横过马路的后果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5、将计就计法。学生之间有时难免会发生磨擦,出现吵口,甚至打架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可能会采取对学生讲道理的方法,即讲清吵口打架对己对人对班对家庭造成的危害。但这种方法有时收效甚微,适当的时候采取将计就计法,可以收到好的效果。比如说把两方叫到一块来,然后对他们说:你们吵(打)吧,老师给你们做裁判,同学们给你做观众,把能力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让大家看看你们的精彩表演,看看你们这样打下去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往往能让学生清醒地想到这样做的危害,并羞愧认错。

6、以点带面法。要么是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要么是学生知道自己做错了,但就是不把它当回事,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明知故问法。在课堂上,当有的学生开小差,或影响别的同学的时候,老师的暗示和提醒不起作用的时候,老师面对这个学生问:这个同学的这种做法对不对呀?大凡可以收到制止不良行为的效果。这种方法低年级比较常用,可以起到教育一个,提醒全班的作用。

7、自我教育法。事情发生了,却不立刻处理,而是放在一边,或者在侧面稍微提醒,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好好反省事情的前因后果,自己认识错误,自我教育。这种处理方法一般用于平时比较调皮,却头脑比较聪明,自尊性比较强,正面的严厉的批评往往容易引起逆反心理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来说,让他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8、关爱包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没有关爱就没有教育,老师的关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甘露和沃土。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关爱,特别是那种残缺不全的家庭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父母般的细心呵护。但是只有爱是不够的,让学生明白事理也是很重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情的份量多一些还是理的份量多一些。

9、避重就轻法。学生犯了错误,最怕挨老师的严厉批评,老师劈头盖脸的批评往往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那教师的教育就适得其反。教师可以先安慰学生,或谈些其它的事情,等学生情绪稳定后再指出错误,帮助学生查找原因。既让学生认识错误,更让学生感到老师给予的爱的温暖。

10、持久战法。由于小学生不成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需要教师百般的耐心和细心,真可谓是“细活需慢工”。教育面对的是各具特点又时时变化着的人,必须做到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不能只用同一种办法,更不能一步到位,要发挥持久战法的功效。

小学学习的好方法例4

二、思维的多向性

所谓思维的多向性就是指学生能从数学知识的各种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具有灵活的解题思路,养成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题多解训练,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思维更灵活。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共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列表法解答:假设鸡兔各有10只(折中法),发现腿的总条数比原来多,说明兔的只数多了,需调少一点,通过调整再调整,调至腿的总条数与原来同样多为止;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假设法即算术法解答:①假设全部是鸡,一共有20×2=40(条?)腿,相差的腿条数有54―40=14(条?),是由于每只兔少算了4-2=2(条)腿,从而得到兔14÷2=7(只),鸡20-7=13(只);②假设全部是兔,一共有20×4=80(条?)腿,相差的腿条数80-54=26(条?),是由于每只鸡多算了4-2=2(条)腿,从而得到鸡26÷2=13(只),兔20-13=7(只);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方程法解答:设兔子为X只,则鸡为(20-X)只,列方程为:4X+(20-X)×2=54,解得X即兔子7只,鸡13只;或设鸡为X只,则兔子为(20-X)只,列方程2X+(20-X)4=54,同样解得X即鸡13只,兔子7只。

又如: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只能使用6小时,已知飞出的时速为每时600千米,回来每时750千米,飞机最多飞出多少千米就应返回?①从分数知识出发,把飞出的总路程看作“1”,则飞出的时间为1/600,回的时间为1/720,根据“具体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得算式6/(1/600+1/720);②从比例知识出发,由于出去和回来所走的路程相等,飞机去回所用的时间比正好是速度比的反比,再把6小时按比例分配。

三、思维的深刻性

所谓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来自于对事物本质属性的理解,对非本质属性的排除。为此教师可以变换思维方式,如用尺子量一张纸的厚度,让学生学会运用归一思想量出N张纸的厚度再除以N;还可以进行情节叙述的变式如“甲筐水果比乙筐多10千克”可以变为:①乙筐再填上10千克和甲筐一样多。② 甲筐去掉10千克和乙筐同样多。③甲筐给乙筐5千克后,甲乙两筐同样多。④甲筐给乙筐4千克后,则比乙筐还多2千克站cssci期刊目录。⑤甲筐给乙筐6千克后,则比乙筐还少2千克等。

此外加强“一题多变”的训练,既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学生解题思维深刻性的重要策略。如教学分数基本应用题“面粉有40千克,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3/4,大米有多少千克?”在让学生理解题意正确解答后,可以把第二个条件“大米的重量是面粉的3/4”改为① “是大米重量的3/4”②“大米重量比面粉多3/4”③“比大米重量少3/4”④“大米重量比面粉重量的3/4还少3千克”等,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结构,提高解题水平,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又如在低年级教学与乘法有关的解决问题时,可以安排如下习题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1、我家种了2行树,一行6棵,一行4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树?2、我家种了2行树,第一行6棵,第二行也是6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树?通过分析判断第一题用加法计算,“2行”是多余条件,干扰学生,要学会选择条件进行解题,第二题除了“2行”是多余条件,还要帮助学生从过去的加法算式中跳出来,运用新学的乘法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小学学习的好方法例5

2、跟好老师节奏。听懂每一句话,抓住每一个环节,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多联想、多思考,做到心领神会;

小学学习的好方法例6

二、建设和谐的班集体,全面推进养成教育

一个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学校应该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营造优良班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

三、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提高养成教育效果

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能力非常有限,因而榜样对学生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作出榜样,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从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等这些小事做起,会使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并使他们自觉地坚持学习并积极地行动起来。教师要注重方法引导,要大力表扬同学中的好人好事。凡是学生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均给戴上小红花、上光荣榜,以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

四、开展各项活动,实施活动育人

小学学习的好方法例7

较之于传统教学,现代教学更注重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在既定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点。在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焦点聚焦于教师教学方法与技巧的同时,学生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学科学习也显得十分重要。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学科教学很重要,学生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也十分重要,本文就有效的小学语文学习方法进行探析,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一、兴趣指引

本文主要研究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方法与技巧,本人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十分重要,然而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持积极的态度,那么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自然学生学习的效率也是很高的;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消极,那么自然在获取知识点的过程中是十分被动的。因此,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掌握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进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使学生更好的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收获数学知识。

二、掌握有效的朗读学习法

在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掌握有效的朗读学习方法十分重要。传统教学中朗读也是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人们对朗读的意义理解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朗读不仅是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一个有效方法。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发出声音,能够对学生的听觉形成刺激,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于课堂教学,同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大脑受到声音的刺激,也能够有效的进行思考,因此,阅读已经远远超越了它原有的意义,成为一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学习的有效方法。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小学生对朗读十分喜爱,学生喜欢通过大声富有感彩的朗读,将文章的内容呈现出来,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进一步的指导,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积极的进行朗读,而且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及时进行复习

复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效的进行复习。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对于小学生而言,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进行复习,要求小学生及时进行复习,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相适应。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深刻的体会,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强,能够很快地将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背诵。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已经记忆的知识点,及时进行复习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使小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小学生的脑海中已经有复习的概念,然而学生掌握能够有效进行复习的方法却不多,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复习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当然,教师在引导小学生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与技巧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可能一次的指导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不倦的进行多次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复习方法与技巧,此时,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复习方法,并养成了良好的复习习惯,自然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语文学科学习。

四、鼓励学生想象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还要与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下更好的提升学习的有效性。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小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进行想象。

语文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极具创造性的学科,而语文学科的创造性主要源自于现实及在现实基础上的想象。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想象,并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想象方法与技巧,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泛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想象,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才能切实的把握想象的方法与内涵。

五、鼓励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学科学习,也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不仅是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体现,更是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取知识的体现。但是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教师存在较大的困难。

(一)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过程中存在困难

教师想要提升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应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然而在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学生难以深刻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抑或在课余时间,为什么要让自己克服困难,通过个人的努力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可能会因为畏惧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而打退堂鼓。因此,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明白进行自主学习的意义,并提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

小学学习的好方法例8

中小学教材体在教学内容、方式、要求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一些学生小学数学成绩优异,升入初中后成绩一落千丈。传统的数学课教学方法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以及环境的变化,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中小学数学之间的差异,做好教学衔接工作。

一、要正确认识衔接的必要性

很多教师会发现,小学数学成绩优异的同学,到了初中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学生付出双倍努力,数学成绩也难以提高,导致学生自暴自弃,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注重中小学教学体系的脱节,正确认识中小学衔接的必要性,做好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衔接工作。中小学教学体系的脱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小学教材内容有明显的差异,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教材内容与安排发生了巨大的变大,小学多是基本的数字演算和运算公式,多是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初中教学多了一些定理和推论,着重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一些学生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小学知识内容浅显易懂、学习科目也相对较少,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低,而初中知识内容繁多复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导致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环境的变化和学习内容的增多,学生需要花一段时间适应这种过渡。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没认识到这些脱节现象,没有及时引导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导致很多学生无法适应过渡环节,成绩逐步下降。所以,教师要正确认识中小学衔接的必要性,做好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二、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中小学内容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在认识和运算方面,由数过渡到代数式;在空间和图形方面,由直观、实验几何过渡到论证几何等。这种差异与过渡,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所以,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复习一些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小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过渡内容,提高学习成绩。例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中数量的关系,寻找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例题:“比一个数的5倍小6的数是24,求这个数是多少”,小学的运算方法是逆向求解:(24+6)/5,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则是顺向求解,设这个数为X,列出方程:5X-6=24,便可求出答案。让学生对比两种解题方法,感受到应用列方程解决数学问题的优越性,逐步从逆向解法过渡到顺向解法,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小学解题思维的差异,更好地适应新的解题方法的过渡。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小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小学和初中教学内容的差异和联系,让学生更好地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掌握初中数学的思维方法。

三、要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由于小学教师授课时讲得细、练得多,学生机械记忆,直观解题,在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初中教师通常是讲得精、练得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中小学教学方法的不同导致学生无法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应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活跃学生思维。例如:教学《有理数》时,教师要加强与小学加减乘除之间的联系,做好概念之间的衔接:避免学生把数“-3”理解为“带负号的3”,让学生把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与小学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类比,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理解有理数的本质;教学《轴对称》时,教师要考虑小学生认识事物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在教学抽象、模糊的轴概念时,教师可以借助实物模型、图片,如:直尺、温度计等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小学生的思维方法和知识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概括所学知识,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小学学习的好方法例9

一、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中重要的学科,刚入校的小学生由之前游戏玩耍的学习状态变为每节45分钟规规矩矩地上课几乎是不现实的,不仅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还需要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将数学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利用举例的形式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数学题意和要求,既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还能够增加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设置故事情境,在课程中通过向学生们讲述科学家或数学家的励志故事让其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和了解数学的计算公式与运算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枯燥的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等方式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养成的,它不仅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督促,更需要学生的坚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让他们做到:上课时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做题时要独立思考、计算准确、习题做完后及时检查并订正等。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在数学课上授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数学训练、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而独立思考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方法,还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答案,逐渐培养其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教师在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时,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内容的讲解,还应培养学生整理和总结数学知识的习惯,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兴趣着手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小学学习的好方法例10

学前分组法。学前分组法就是合作学习前由班主住或科任教师将本班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分组一般是在学期初编排学生座位时进行,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 能力倾向、兴趣、背景等几个因素进行分组,通常是每4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坐序前后相连,便于开展合作学习。分组时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小组中有一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基本一致,做到组间同质,为合作学习小组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各小组按好、中、差比例组合,形成组内异质,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让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让中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发挥,让优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表现,最终形成各显其材、各尽其能、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用这种方法产生的学习合作小组一般称为"静态学习小组",所进行的学习活动称"静态学习"。"静态学习"省时、高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临时分组法。临时分组法就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不是按事先确定好的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而是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所采用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自由组合,喜欢学习同一个内容的学生或采用同一种学习方法的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用这种方法产生的合作学习小组人数不定,有多有少,全由学生自由组合,这种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称"动态学习小组",采用这种方式组织的学习活动称"动态学习"。"动态学习"在学习的时间、空间、内容、方式上都比较开放,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社交能力。

两种分组法各有优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所采用的学习方式灵活掌握,合理分组,做到"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的有机结合。

第二、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性活动,所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确定好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明确。制定的目标不能过多、过难,要适量、适当,要根据教材、大纲、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制定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切忌含糊不清,漫无边际。

第三、作好合作学习指导工作。

1、确定组长,加强培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单靠教师组织教学,不能保证各小组学习的质量和数量,需要有几个得力的助手,要在各小组中指定一个学习成绩较好,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并加强对组长的培训。教他们如何组织本组同学开展合作学习,怎样处理组员们不同的意见、观点,即时归纳整理本组的学习情况。

2、根据目标,确定学习方法和步骤。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明确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完成目标任务。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大多学生由于没有合作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这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才能保证各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质量,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合作研读的方法和步骤。

3、教会学生学会合作。教会学生学会合作,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关键,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技能、技巧,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合作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4、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让学生 进行充分的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保证学生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学习任务。不要二、三分钟就让学生草草收场,汇报结果。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仅二、三分钟的时间,书都不能完整的读上一次,哪有时间进行思考、讨论、交流,更谈不上汇报学习结果,最终只能是过眼云烟、烟消云散,根本达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小学学习的好方法例11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生重要的生活习惯、基本学习能力、基础科学知识、人文素养的关键阶段。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看,应试教育仍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主要教育思想,虽然近些年来,国家都在大力提倡要开展“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人才”,但面对升学、就业的压力,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实,没有哪个学校能真正敢于置学习成绩、升学率于不顾,放手抓“综合素质”。如何评价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是每个教师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也是家长评价老师的重要方面。抛开分数和升学率,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要看教师教会学生哪些方法,培养哪些能力,这里特别地要谈谈关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衡量小学生是否具备的学习的能力,我觉得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效率。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做以探讨。

一、学习方法是小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

众所周知,好的学习方法是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有力工具。学习方法是前人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快速地掌握知识的方法。相对来说,对于刚刚步入校门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过正规的学习经历,根本不解学习方法是什么,但学习方法却是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是与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要着力探索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最佳途径。当然,并没有统一规定的学习方法,因个人条件、教学内容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科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入门是关键,而好的学习方法,是他们步入数学殿堂的敲门砖。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感性思维活跃,因此,要从他们熟知的日常生活出发,教给他们恰当的学习方法。比如,在讲授数的计算时,用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就是大多数老师经常采用的方法,效果很好。另外,这里想谈一点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是为什么这么去做,而不是教他们如何做。随时学习时间的增加,要逐渐培养他们自己主动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的能力,并要擅于总结学习经验,归纳学习好的方法,这才是教育的关键。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什么是学习习惯,就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做法、手段和思想。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一样,对于学习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也不同,这些习惯有些是良好的,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收到好的学习效果,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而有些学习习惯是不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对学习起到阻碍作用。所以,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首先要培养他们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课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纪律性、认真态度的关键所在。曾有人做过实验:一堂课认真听讲的同学,学习效果非常好,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课后作业,对接下来的学习不会感到困难,学习用时也比较短;相反,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跟随老师的思路听课的同学,课后要花费几倍的时间去重新学习知识,而且学习的效果也不好,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对接下来的学习存在逆反心理,不利于进一步的学习。可见,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但从另一方面讲,作为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年龄都比较小,在生理直存在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集中的情况,也容易在课堂上溜号,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这个情况更加普遍。因此,要从这个特点出发,制定适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另外,可以充分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通过音、光、电、影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融入到教学情境中,这样,慢慢地就会养成上课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预习、复习是加强记忆、加深理解的关键一环,是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过程。由于没有了老师的监督,许多学生不注意预习、复习,结果经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平时看着学习还可以,可一到了月考、期末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注意预习、复习。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两种学习习惯呢?有一种做法很有效。一般情况下,学生对老师留的作业都能够认真地完成。因此,就把预习、复习当作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并要求第二天以作业的形式提交。拿预习来说,经常性地布置同学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并要求第二天提交一个问题;有时是根据第二天要讲的诗写个小故事、说说作者的人生经历等等,这些内容,学生只预习了才能够完成。对于复习,我经常性地让学生做小老师,把老师当天讲的主要内容讲给大家,效果也很好。这样,时间长了,同学们也就逐渐养成了预习、复习的习惯,不具体布置,学生也都知道了该预习什么、复习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