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4 09:28:20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例1

一、对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认识

探究式教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施瓦布最早提出和倡导的,它与传统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的讲解与传授为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支配者,学生很少有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时间,而探究式教学则主要是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即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其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二、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探究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是,在探究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可以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与讨论。在这样的过程中,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探究式教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而学生能够做的只能是尽力去听讲,试图听懂教师所讲授的全部知识点,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但是,在探究式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首先就相关知识点进行独立思考、讨论,甚至争辩,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过程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

3.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探究式数学教学模式下,自主探索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也为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基础的提高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通过自主探索的过程,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提高,思维更加清楚,甚至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虽然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不能加以合理运用,恐怕会使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在实施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先进、正确的高中数学探究教学观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具备了先进、正确的理念,才能保证探究式高中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先进的理念主要是指正确认识探究式数学教学的内涵,在于以学生的日常学习为依托,为其精心设计与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相匹配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探索,并最终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而不是单独地创设问题情境与学生解答的过程。正确的观念则是指并不是所有的高中数学知识都可以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只有那样难度适中、可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点才适合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2.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需要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探究可以说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摸索,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安全感的,为此教师应该尽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首先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从而能够大胆参与到“探索”的过程中来。同时,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仅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更要对学生探索的结果给予必要、及时的评价。

3.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离不开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指教师结合本课堂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智发展水平为基础,精心设计“串式”问题的过程。例如,可以通过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4.高中数学教学应力求实现探究式与传统式的结合

事实上,传统教学方法与探究式教学方法各有自身的优、缺

点。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做大量练习题达到强化知识点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方法往往较为单一、单板,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探究式教学则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达到解决问题、举一反三的目的,但是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和效果,但是需要正确、合理地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最终实现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袁小强.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及案例分析[D].苏州大学,2011.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例2

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固然重要,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恰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如果能加上好的结尾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归纳小结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与效果远超过导入、过渡,有时甚至不亚于讲解、演练,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小结。归纳小结既有每道例题的小结,每次练习后的小结,更有一节课后的总结。它的内容包括每节课的内容、每个单元、每个章节的小结,既包括知识点的梳理,又包括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总结。下面我结合近三年的工作实践,谈谈对小结的个人见解。

一、过程性小结

就是在教学的某个过程中及时小结,比如在教学新知这个环节中,可能讲的是一个公理、定理、法则或是一个例题。在探究完新知识后,如果能够及时小结,则效果更佳。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而新知识又为以后学习做铺垫。但实际学习时,由于时间关系,往往只能就所学内容进行讲解,对本课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讲解得较少。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往往死记硬背,或者虽然暂时记住了,却难以长时间记忆。因此,每节课结束前花一些时间适当进行小结,把本节课所学内容与前后的知识进行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灵活、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归纳小结,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激励性小结

激励性小结是一种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的价值判断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比较注意学习好的学生,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不能公正地评价学生。在教学时要对症下药,特别是学困生,要先让他们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并及时恰当地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利用课堂中的巩固练习这个环节加以体现。比如同一道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会有很多学生犯相同的错误,待学生解题完后,老师应及时指出错误的原因及需要纠正的地方,而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因为评价一个人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找出其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其次才找需要改正的地方。教师必须关爱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激励导向功能,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人格感染学生,以学识打动学生,以要求规范学生,以行动引导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①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兴趣、情感是否得到培养,课堂气氛的和谐程度等,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②关注学生是否从自己实际出发,在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③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能否从不同角度灵活解决问题。④在掌握双基的方式时是否省时高效扎实。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使不同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终结性小结

课堂小结起到梳理思路,整理知识,总结方法,深化提高的作用。准确的、系统的、科学的小结对于学生巩固新知识有较大的帮助。因为一堂课下来,学生头脑中涌入大量的信息。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尚缺乏抽象、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对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辨别不清,运用起来感到困难重重,所以最后的归纳小结是不可或缺的。小结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常用的有以下几种:趣味性小结,知识梳理性小结,思想方法小结,互动性小结,悬念性小结,等等。

(一)趣味性小结

所谓趣味性小结是指在课堂小结时,把所学的重点内容归纳整理成几句有韵律的词语或富有诗意的短句,使学生感到富有兴趣,又简洁好记。

(二)思想方法小结

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必备数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好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一定的数学意识。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将使学生受益终生,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悬念性小结

设置悬念在教学的各环节中都可以使用,但在最后阶段,能精心设计一个小小的悬念,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有些学生为了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会主动打开课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预习。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课堂中归纳小结是其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归纳小结,充分发挥归纳小结的作用,其方式方法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只要能让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就是好的归纳小结。

参考文献:

[1]刘希仁.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模式的探究[J].学周刊,2011(31).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例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能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对学生的探究方法进行指导,创设英语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让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与英语知识的运用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再进一步激励学生对更深层次的知识进行探究。

现代高中英语课堂已经不再是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与引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教会他们怎么学习,怎么去探究,让他们在探究中有计划、有方法、有效率,进而提升英语学习能力。[1]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模式,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选择是否用探究学习方法,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实现高效英语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英语课堂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单一

新课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部分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有些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加注重在有限的时间内一定要完成教学任务,一定要把知识讲完,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这些重要的因素却没有认真考虑,进而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主动性与积极性,自然也会影响到高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二)教师的定位不清

魍秤κ越逃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将自身当成了课堂主人,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课堂上依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如果没有真正将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其实很多教学活动是非常难以开展的。没有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即使再卖力背单词,也不会真正掌握这个单词的含义与运用。学生被迫地接受教师“灌输”给他们的知识,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喜欢这种被逼迫的感觉,毕竟失去了自主性,学生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厌学英语。

(三)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科学、合理、客观的平均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完善的评价机制必然会影响到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质量。高中英语评价首先考虑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这并非是衡量一个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如果只是关注成绩,那么很大程度上又使新课程的改革回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去了。例如: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将学生听写单词、背诵课文等等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这种评价模式也并非全错,但是以分数论成败的评价模式绝对会让很多学生失去探究性学习的热情,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最终影响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2]。

(四)学生缺乏探究意识与能力

高中英语无法顺利开展探究性学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水平不行,缺乏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影响学生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的因素也比较多,主要还是因为课前没有进行很好的预习。学生没有进行预习就无法在课堂上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而课前预习的范围很重要,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让学生预习的时候都没有针对性,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正常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改进措施

(一)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必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这种“真正”的程度建立在对学生主体地位尊重的程度上。有这样的思想意识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由此可见,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首先必须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明确教师与学生的定位。每一堂课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课前预习、课堂讲解、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等等重要的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进而保障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主探究。

例如:教学Book6 unit3 “ADVICE FROM GRANDAD” 相关知识时,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有关青少年吸烟的视频放给学生观看,并同时创设问题情境:1.Does anyone in your family or around you smoke? 2.Is smoking good for our health? 3. If one smokes, what will happen to his health? 4.How can a smoker stop smoking? 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主动探究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设置问题情境,If your father smokes, how can you suggest him not to smoke? 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忽视,要及时引导学生根据提出来的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并且找到答案。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主导作用有多么的重要,不能直观认为只要在课堂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性学习活动当中,自己就算完成了教育任务。自主探究一旦失去了正确的指导,探究活动必然会失去方向。因此,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得策略者得天下,唯有正确的教学方法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3]。

(二)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英语课堂探究性学习开展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需要根据相关知识创设出合理的问题情境,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求知兴趣。通常学生一旦进入这个状态,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在探究性学习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上文已经提到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也至关重要,而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必须关注。仅凭一个学生来探究学习活动是非常有局限的。个人的探究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能力有限只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一旦遇到比较难的英语问题,就需要学生与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探究。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融入合作学习的模式也是一个好办法。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合作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合作中敢于交流与沟通,掌握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才能解决更多疑难问题。

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要结合当前教学内容对问题情境进行精心设计。以Book5 Unit3 LIFE IN THE FUTURE 为例,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明确之后,教师要紧抓教学目标来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与参与积极性。讲解这个单元的内容,教师先不需要对未来生活进行叙述,而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想象自己五年或者十年后的生活,然后教师列出问题:1.When we are talking about our future life,what will we probably think of?2.What words or phrases will we use to describe our future life?在这两个问题的驱使下,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然后再以小M模式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与沟通,同时安排学生以采访的形式来开展小组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本单元的新句型、新单词、新语法。通过这种“先探究,后讲解”的方式才会真正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然会体会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只有当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设想问题,教师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辅导教育。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就会自觉地去记知识点,因为死记硬背导致无法灵活运用的局面就会大大减少,这样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自然会随之提升[4]。

(三)建立完善评价体系

高中英语课堂探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科学、合理、人性化评价的重要性,只有这样的评价体系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固然要重视,但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更要充分利用量化评价方法。因此教师不仅仅要关注最终的成绩,同时还要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表现与态度,了解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取得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进而保障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质量。

(四)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意识与能力

良好的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基础。教师应当以课前预习为出发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引作用。要多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课前预习范围、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预习热情。如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背景知识,收集历史、地理、文化等相关词汇,推荐优秀英语书目,报纸杂志与英语新闻网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提高知识获取能力以及信息筛选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三、结语

高中英语课堂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要充分认识到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当前课堂中实施存在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更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活动。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得更好,进一步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兰兰.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才智,2013(31):120.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例4

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对人才的需求类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仅仅掌握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必要的基础知识教学外,还需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更多先进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的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活动时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探究问题的设计不合理。对于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设立,探究问题的设计是关键,也是学生进行探究的方向和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充分掌握探究问题的设计方法,在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没有没有针对性,同时在问题难度的把握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次,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有限,导致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实效性比较差。教师开展自主探究实践型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为学生的自主探究留下足够的时间,导致自主探究实效性不高,甚至有些教师因为担心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讨论得不到结论。第三,教师不能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的建立通常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不可预料的,部分教师可能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

2.学生方面的问题。导致初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除了教师方面,学生也占有很大的比例。首先,学生不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探究能力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自主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较差。其次,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搭顺风车”的现象。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学习自由,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不愿意完成教学任务,也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导致小组合作探究时,学生学不到应有的知识,自身技能也得不到提升。第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容易成为学生违反纪律的“温床”。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知识和技能,部分学生可能以此为借口,光明正大地违反课堂纪律,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高。

二、解决初中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1.遵循“生活化”的原则。学习源于生活,初中数学本身是一门在日常生活中被运用十分广泛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时,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充分遵循生活化原则,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化。首先,教师可以在生活中备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而,备课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从生活出发,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还可以应用广阔的生活经验进行备课,让课堂具备时代信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其次,在生活中上课。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个性被压制,学习效率也不高,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生活化的内容,让初中数学更加贴近生活。第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高的学科,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后,还要学会学以致用。

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将例题或者案例换成生活中的实例,让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效率。

2.改变教学观念,促进每一个W生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解学生学习需求,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同时,教师还需要积极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放下自身的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耐心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

3.提升自身素养,提高课堂把控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往往因为给予学生自由主动的权力,导致课堂气氛容易超出教师的预料,如果驾驭课堂能力不强,很可能出现课堂纪律混乱,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等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钻研教学艺术和技术,同时,做好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进一步提高自身课堂把控能力,保证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讨论范围可以始终保持在正确的道路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进行自主、合作型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给学生的谈论提供方向。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发现学生的讨论偏离正常轨道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纠正和引导,课堂教学有序、正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应该改变自身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课堂驾驭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侯传海. 试析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90.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例5

随着翻转课堂逐渐被熟悉和了解,国内外知名大学均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推出了慕课和微课视频,为翻转课堂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对于地方院校而言,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需要制作视频,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知名院校的慕课和微课视频资源。即使需要制作视频,思路和内容与传统课堂教学也大致相同,大多数教师都能胜任。但是通过视频学习只是完成知识传递的过程,知识内化的过程还必须由教师亲自来完成。因此,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在翻转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组织讨论,如何激发学生各种能力,如何激励和评价学生,而不是如何制作视频。翻转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是教师面临的新问题,也是直接决定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翻转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思考,要更多履行学生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1],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本课程特点对翻转课堂提前进行组织管理研究。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都是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组织和管理难分彼此,相互交织。让学生在翻转课堂上进行习题练习达到知识内化的方法,仅适用于如数学等课程[2],对于旅游学科的大多数课程而言,并没有大量的习题提供给学生;学生提问、组织讨论等方法又过度依赖学生和教师的个人能力[3,4],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课堂组织方式,有相对固定和成熟的教学程序,易于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执行。否则,翻转后的课堂很容易变成自习课和作业课,达不到翻转课堂的教学目的。本文在“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以探究式教学作为翻转课堂的一种组织管理方式,并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探究式教学及其教学流程

探究式教学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观点并交流、检验,从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5]。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主要途径[6]。笔者讲授的“旅游地理学”使用了探究式教学,并总结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流程[7](如图1),包括成立兴趣小组、文献阅读、制定研究方案、制定调研方案、实地调研、调研结果分析、撰写报告、成果汇报等多个环节,师生共同参与每一个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完成一个科学研究过程,达到知识内化的教学目标。探究式教学有相对固定的程序,具体包括:(1)成立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是探究学习的基本工作单元,由3~5人组成。根据兴趣选择课题,课题由教师提供。(2)文献阅读。通过教师课堂讲授以及阅读文献,掌握兴趣课题的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研究方法、所需数据等内容。(3)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案的内容包括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所需数据、数据处理方法等。(4)制定调查方案。根据研究方案的内容,具体说明如何进行数据获取。包括数据获取时间、地点、方法等。(5)实地调研。根据调查方案,准备调查所需的问卷、访谈提纲等,并进行实地调研。(6)调查结果分析。将实地调研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7)撰写调查报告。将以上工作内容进行整理,撰写报告。(8)课上汇报。根据调查报告,制作幻灯片,并在课上进行汇报。此外,检查答疑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时间主要集中在课下,因为课堂时间需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所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除小组汇报外,其它探究式教学环节都需要在课下完成,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量都比较大,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大量的问题,教师无法及时帮助解决,学生的探究兴趣逐渐被压力代替,探究效果较差。

二、翻转课堂探究式教学研究及其效果

(一)翻转课堂中探究式教学流程

翻转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知识内化,发展学生应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目的不谋而合。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探究式教学,教学环节基本不变,但翻转课堂为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充分的课堂时间,因此教学流程安排会有所变化(如图2)。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探究流程相比,最重要的变化是,课堂翻转后,学生通过自学视频完成知识传递的过程,腾出宝贵的课堂时间,师生可以就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进行充分的讨论,学生有疑问时教师可以及时帮助解决,维持学生探究兴趣;其次,探究式教学的文献阅读环节与翻转课堂的课前环节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课前学习的三大内容:观看视频、完成习题、阅读相关文献;最后,课上汇报环节可以增加阶段性内容的汇报,督促学生学习,提高探究质量。探究式教学的其它环节仍然要在课下完成。探究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能够相互促进,有助于达到知识内化的教学目标(表1)。

(二)翻转课堂应用探究教学的优势

探究式教学应用于翻转课堂,第一,可以充实翻转课堂,为整个探究过程提供讨论的内容和主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检查探究进度,回答探究疑问,学生可以对探究成果进行汇报;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相比,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不会成为作业课和自习课[8];第二,可以使翻转课堂有计划,教师根据探究流程制定翻转课堂教学计划,有助于学生明确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第三,可以使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如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阶段性结果进行展示,具体在“旅游地理学”教学过程中,会根据进度,请各兴趣小组讨论并宣读研究方案、调查方案等,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教师本人或邀请其他教师、业界人士在课堂上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探究过程;第四,“课题”驱动的探究任务使得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使翻转课堂成为师生交流的空间。

(三)翻转课堂探究教学中的学生激励评价研究

翻转课堂探究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9],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测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多年的被动学习习惯,使得他们更愿意在课上安逸地听讲,而不愿意外出调查、思考、总结,也不重视阅读,懒于探究[10]。与此同时,学生要出色地完成教师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需要具备自学能力、自我约束力、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设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翻转课堂上,能力不同导致学生的差异化更加显现,如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本研究借鉴了企业管理中“积分制”理念,对翻转课堂进行管理。1.积分制管理理念。积分制管理就是用积分(奖分和扣分)对人的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的量化和考核,可结合软件记录和永久使用。企业应用积分制管理可以反映和考核员工的综合表现,把各种福利、待遇和积分挂钩,从而达到激励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积极性的目的。目前积分制管理被用于企业管理、党员管理、实习生管理等多个领域[11,12],在大学课堂管理中还较少应用[13]。2.翻转课堂实施积分制综合测评的意义。积分制综合测评应用于翻转课堂,一是使用鼓励的手段激励学生行动,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你不来上课我就扣分(平时分)”的惩罚性做法,用积分去鼓励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每一个行为,例如主动回答问题、引导讨论等积极的行为都可以给积分。积分制综合测评可以帮助发现学生的优秀行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翻转课堂教学。二是帮助建立翻转课堂的学生评价体系。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中,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要将学生的平时表现与考核成绩挂钩,更好地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应用积分制综合测评,可以记录学生平时表现和行为,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甚至建立以平时成绩为主的成绩评价体系。总之,积分制综合测评有助于翻转课堂的管理,将学生评价从知识掌握评价为主走向综合素质评价为主,从结果评价为主走向结果和过程并重,从“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整体评价逐步转向具有多元标准的个性化评价[14,15],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符合教育改革的未来趋势。3.初步建立积分制综合测评系统。积分制综合测评关键在于积分制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课堂管理可以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3个阶段,内容包括课前学习态度、学习进度、知识掌握程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程度、小组探究开展情况、探究成果等。在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初步建立了“旅游地理学”课程的积分制综合测评系统(表2)。通过实施积分制测评,学生课堂纪律、参与讨论的程度都可以记录评价,降低了期末成绩的比重,学生重视平时作业和平时表现,学习主动性增强,对探究式教学应用于翻转课堂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该评测系统中,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还应逐步完善,尽可能用软件帮助教师进行评测。(四)探究式教学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在应用探究教学的翻转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承担小组的探究任务,探究报告质量明显提升,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以本课程的探究成果为基础,获得校级优秀论文,如《基于游客动机的长城工业园区工业旅游项目开发设计》《保定市农业生态园环境容量研究》等。这些论文的研究对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研究目的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经过问卷调查或实地考察,给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或得出科学结论。通过论文也看出学生具备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思维和能力,达到了翻转探究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例6

【中图分类号】G633.6

新课程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以往的教师为中心变成了学生为中心。怎样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性课堂的构建对此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体意识体现了新时代对课堂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的重要表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培养高素质适应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也是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的特征

(一)、开放性

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首先,是思想的开发,不再限制于教师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的知识探究。教学目标由原来的知识性目标增加为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学习方式也由原来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其次,学习探究的结果和表达形式具有灵活性,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书面表达。再次,学习的方式可以个体独立学习,也可以多人合作学习。因此,从这一点来说,探究性课堂对于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探索性

探索性是探究性课堂的重要特征。探索性是指学习的过程以学生探索为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辅助的作用。探索性的特点也包容着创新性的特点。有探索才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创新。因此,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平台。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所以无论新教材还是新课堂设计情境都是重要环节。在探究活动中,随着探究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目标、新问题、新发现会不断产生通过探究,学生不断提出不同寻常、独特、新颖的见解,学生的创造火花不断得到迸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创造意识逐步形成。

(三)、差异性

探究性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因材施教,进行层次教学。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不可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求得学生的合理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在探究式课堂中。学生之间可以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同时,在探究式课堂中还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差异性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

二、构建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措施

(一)、创建和谐有序的课堂

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构建需要一个和谐有序的课堂秩序。和谐是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之间应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在实施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的思想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得到释放。其次,教师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因为民主、平等而放纵了学生,要收放自如,这样才能使整个探究式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有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进度,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二)、分层次教学,关注差异性

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是构建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有效措施。分层次教学是指可以把教学内容、问题没置、作业布置进行分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对于层次低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层层深人。而作业的布置也是,不强求程度低的学生一下子达到高层次的水平,给他们没定一个目标.在完成他们自己的层次目标后进入下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在分层次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摘取到胜利的果实,对于学习就更加有信心了。这种分层次的探究式学习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而不是整个学生群体,更加关注个性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切实以学生为中心。

(三)、合作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合作学习也是构建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的重要措施。具体的作法是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最好以十人以下四人以上为一小组,小组成员按其学习能力的高低合理地搭配,以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个小组中要有组长、副组长、记录员、讲解员、问题员等,总之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对于组长可以教师任命,同学选举或者轮流负责。要求学生对每次的合作学习进行记录,组织安排好每次合作学习的程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突破自己,培养创新精神。在构建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导”的作用、组织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从探究中获得新知,获得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创新思维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心理倾向。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锻炼,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探究性课堂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良好平台。

总之,探究性课堂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注的热点。探究性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深化学生的数学体验,养成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例7

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从以往的教师为中心变成了学生为中心。怎样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性课堂的构建对此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体意识体现了新时代对课堂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的重要表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培养高素质适应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也是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构建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意义

探究性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是会被遗忘的,但是方法却是终身受用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探究性课堂对于这种终生学习能力的获得有重要的意义。最后,探究性课堂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自主探究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解决日常生活中及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数学问题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不管是分析问题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此时的他们精力饱满,喜欢用探索的眼光去搜寻世界。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又是学生掌握新知、发展技能的重要条件和手段。为此,以初中数学教材为平台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结论,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二、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特征

1.开放性。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探究性课堂是思想的开发,不再限制于教师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的知识探究。教学目标由原来的知识性目标增加为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学习方式也由原来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其次,学习探究的结果和表达形式具有灵活性,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书面表达。最后,学习的方式可以是个体独立学习,也可以是多人合作学习。因此,从这一点来说,探究性课堂对于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

2.探索性。探索性是探究性课堂的重要特征。探索性是指学习的过程以学生探索为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探索性的特点也包容着创新性的特点。有探索才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创新。因此,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平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的探究性活动,在探究活动中,随着探究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目标、新问题、新发现会不断产生。通过探究,学生不断提出不同寻常、独特、新颖的见解,创造火花不断得到迸发,创造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创造意识也逐步形成。

三、构建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措施

1.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合作学习也是构建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的重要措施。具体的做法是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最好以十人以下四人以上为一小组,小组成员按其学习能力的高低合理地搭配,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个小组中要有组长、副组长、记录员、讲解员、问题员等。总之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对于组长可以教师任命,同学选举或者轮流负责。要求学生对每次的合作学习进行记录,组织安排好每次合作学习的程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突破自己,培养创新精神。在构建初中数学探究式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导”的作用、组织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从探究中获得新知,获得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2.创建和谐有序的课堂。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构建需要一个和谐有序的课堂秩序。和谐是指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之间应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在实施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的思想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得到释放。其次,教师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因为民主、平等而放纵学生,要收放自如,这样才能使整个探究式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要有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进度,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3.分层次教学,关注差异性。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是构建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的有效措施。分层次教学是指可以把教学内容、问题没置、作业布置进行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对于层次低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层层深入。而作业的布置也是,不强求程度低的学生一下子达到高层次的水平,给他们设定一个目标,在完成他们自己的层次目标后进入下个层次的学习。学生在分层次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摘取到胜利的果实,对于学习就更加有信心了。这种分层次的探究式学习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而不是整个学生群体,更加关注个性的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切实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例8

一、“规范操作、长时探究”在“柔性课堂”中的具体体现

1.精心的课堂准备:要提高学生的操作探究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准备上。没有准备好材料,学生能很好的进行操作探究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准备了充足的有结构的材料,学生才能很好的进行操作探究,从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作为“科学柔性课堂”,首先应该是实验材料的精心准备,大部分由老师准备,即使学生有准备,我们教师也应该把好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操作的规范化,才能让学生的探究有效。如在六上《轮轴的秘密》一课,教师如果事先做好轮轴,并且挂好绳子,这样的话学生在课堂上实验就规范,有助于学生的探究。如果事先没准备好的话,这堂课时间就浪费在挂绳子和做轮轴上,使课堂变得有效。

2.规范的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提倡自主、民主、开放、创造性的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规范化操作。规范化操作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实验时,通过规范化操作和准确的观察,能使学生获得最典型,最真实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思维活动顺利地形成概念,总结出规律。因此,在“柔性课堂”中实验操作教师要正确的引导,使他们的思维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得出的结论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这就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达到我们的预定目标。针对我们的每一堂实验课,老师在课前都必须规范操作一遍。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

3.有效的探究过程:“柔性课堂” 的长时探究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探究活动,让每位学生有时间自始至终参与活动,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能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够引导学生自主获取信息或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有重要意义。

4.有序的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是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学生自愿搭配成4到6人的合作小组,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主要活动形式,将小组合作学习、个别指导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活动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其核心是采用小组合作以达到教学目标。

在“柔性课堂”中体现小组合作的自主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自的体现有:一是自由组合:孩子们可根据学习的内容来选择学习的小伙伴,组合成新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组成要尊重学生自愿原则,不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进行搭配。小组内设小组长1人,观察员1人、实验员1人、记录员1人,汇报员1人等。因此,各小组的成员要相互协作、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这样学生的自主地位才能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在“柔性课堂”中培养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坚持对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习惯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同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信息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已不同的观点,又能为其他学生提供参考,真正发挥团体合作精神。

二、“柔性课堂”的实施策略

1.认真选择操作探究内容

小学科学教材中的课题,并不是都适应操作探究的。有些课题目标很简洁,特别是那些总结性课题,就不适合长时间探究。如《维护生态平衡》、《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等。而那些目标指向明确,探究活动集中的课则适合规范操作和较长时间探究,如《运动和摩擦力》、《空气占据空间吗》等。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活动很多,教师要认真选择内容,让学生进行了规范操作和较长时间探究活动,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合理把握指导时机

规范操作和较长时间探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特别注重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明确目标指向,并能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师、指导学生较长时间探究,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教师要事先规范操作实验。

②教师要预先设计探究的进度。

③教师要确定学生自主探究的重点教师要明确如何指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

④教师要了解何时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何时提供背景资料或相关信息。

3.恰当组织长时探究活动

在小学阶段,组织学生较长时间探究活动要求不宜太高,必须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的过程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也可是全过程。我个人认为一节课(以40分钟为例)里,必须保证学生有半节课(20分钟)进行探究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实验、记录、讨论、交流等,才能达到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

在组织形式上,需要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从不同组合方式(同桌、小组、全班等)去开展探究活动。重要的是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较长时间探究的机会,要注意引导每一个学生都对探究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所收获。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要给予恰当、适时的指导,切不可采取“放羊式”探究。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例9

一、前言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教学的理念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这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师而言是一次新的教学探索。尤其是在教育关系的转变上,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的模式也随之而改变,物理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模式,而是更加多元开放的自主性课堂教学模式。物理学科知识构成了物理课堂教学的基础,但是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知识已经不再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体目标,传授物理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自主探究型课堂的理念和模式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物理学科教学的实践中。尤其是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成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自主探究模式的内涵及标准

“自主探究”是指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在课堂中进行具有自主性的探究、讨论以及问题分析。自主探究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为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作为教育研究的重点,并且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传统的课堂中,有些教师也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但是有讨论的课堂并不一定就是自主探究型课堂。自主探究模式要符合两个标准:1.学生具有自主性,也就是说,在课堂中,学生能够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去揣摩教师的观点。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就是权威,学生只能以教师的意志来探究。这种课堂并不是自主探究模式。2.问题探究的有效性,检验问题是否有意义,还需要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如果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也没有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这样的问题就缺乏有效性。很多时候,教师都是以标准答案来指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没有探究的意义了。

三、高中物理自主探究模式的实施方法

1.创设问题,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课堂的主体是谁?是教师?是学生?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与传统教学理念截然相反。因为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权威。在教学关系上,新课程的理念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物理课堂不仅是教师一个人的天地,而且也是学生学习探索的场所。新课程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堂参与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构建高中物理的自主探究课堂,就要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善于巧设问题,积极引导,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进行“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时,教师将灵敏电流计带入课堂,并且提问学生:“如果不给电流计通电,那么指针会不会转动呢?”很多学生想当然地回答:“不会。”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而是邀请几位学生进行“电磁感应”的小实验:“用条形磁铁向接有导线的电流计移动,移动的速度时快时慢,结果发生指针竟然会转动,而且转动的幅度与磁铁移动速度有关。”实验结果与学生之前的回答不一致。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就激发出来了。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参与性也更高。

四、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法,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效率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特征,构建高中物理自主探究课堂要探索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运用自主性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物理自主探究课堂并不是要加快物理教学的进度,也不是运用题海战术或者速成教育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自主探究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状况,尤其是物理学科思维和能力的提升。通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地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物理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进行“能量守恒定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运用Flas播放动能转化为势能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讨论以下问题:(1)实验中的小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2)分析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情况。(3)此实验蕴含了哪些物理原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能够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正确引导,将学生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整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对于提升物理课堂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小结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大相径庭。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以学科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向。然而,新课程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在教学关系上,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目标具有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特征,教学评价的指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发展。因此,构建高中物理自主探究课堂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探索物理学科教学的艺术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芳芳.高中物理新授课自主探究教学策略研究———以鲁教版必修三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2016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例10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思路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活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重点体现探究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

1.重组教材内容,开发探究性

实施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要把握好探究内容的设计,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处理好探究角度是不是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把握好探究的落点位置,应依据数学教学规律,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才能让探究成为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课堂导入新知识时的探究教学设计,主要是要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形成爱质疑、乐探究的心理倾向,激发起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高中数学习题类型比较多,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教学设计,可依托教材习题丰富的内涵,开发类比联想和推广引申,就能发现一些较好的研究课题或者研究角度。

课堂探究应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它的出现是“随机”的,方式也应是灵活的。教师要引导和训练学生养成对解题全过程进行探究分析的习惯,把握好探究的最佳时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检查探究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考虑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并加以体会、反思、整合。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短路”状态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解题具体步骤,摆脱困境。

2.加强方法指导,注重探究实践性

课堂教学又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更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在探究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在动态中及时组织学生探究。

探究活动中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把学生自己发现或关心的、能看到但不懂其原理或缺乏进一步了解的、有兴趣的问题引申到数学问题中。用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发现规律,某些比较抽象、概括的内容,离学生日常生活较远,难以引起兴趣,无法着手进行探究,需要把问题一般化处理。

在错误中引申探究,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教学过程也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善于从错误中找突破口,因势利导,开发角度进行探究,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对于学生的质疑,不能回避,要给予鼓励、引导,这样就达到了创新教育的目的,真正实现在质疑中探究。“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采用比较式探究教学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让学生深入问题的关键,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把课堂探究的自留给学生

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要提供充分的时间作保证。有些老师会在学生自主探究前,给学生铺垫,看似明确了思维指向,提高了效率,实质上是为学生设置了思维通道,缩小了探究空间。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探究,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表不同意见,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自主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费时费力些也是值得的。

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找到了学习乐趣,而教师对数学教与学的方式也有了新认识。

三、实施课堂探究教学活动的误区

探究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探究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对探究教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误以为只有探究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1.脱离学生实际,难易控制不当

有时教师设计的课堂探究活动过于简单,脱离了学生认知的实际水平,这样的问题没有必要在课堂上探究。探究题型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要让学生蹦一蹦、摘果子,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一定要考虑可操作性。

2.预设过多,淡化探究生成过程

在探究过程中,老师在课前精心设计了许多探究环节,这些探究都是课前预设好的,学生出现的新想法,也是局限在老师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如果教师预设的问题过多,往往会扼杀学生的课堂生成性。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一味地把学生引导到他所设想的结果上去,探究过程就演变成了验证过程。面对学生课堂上的新思路、新想法,及时调整课堂节奏,关注生成性探究教学方式,在追求时尚的同时,更有必要让形式转化成理性,切实实践新课堂探究理念,让学生能力能以真正的提升。

四、探究式课堂情境创设的困惑

探究式教学是对数学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赢得了广大数学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与厚爱。在数学教学中继续走探究教学之路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真正让探究走在数学的路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探究只是一种普通的教学方式

尽管探究教学有其实施的重要价值,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仅仅是教学的一种形式、一种手段而已。如果把探究看得过于神秘,把探究的作用过于夸大,对数学教学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学生对数学的各种探究形式一般都很感兴趣,但学生普遍感到不知道怎样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方法上对学生予以指点。

2.提升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价值

在灵动的动态教学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新的教学生成性进行探究,必然会使教学呈现更加绚丽多姿的生动局面。如何把握这个契机,对教师提出了更加高深的要求。探究活动一定要有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表达和交流,验证并修正自己的解释。

总之,实施数学探究性教学,是数学教学和学习方式改革的必由之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也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创设有效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形成良好的探究风气,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探究的机会和欲望,让数学课堂闪现出青春的生机和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王冰.中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6).

课堂探究的重要性例11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33

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具有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重视学生的认识与情感体验,鼓励张扬学生个性,因此普遍受到师生的欢迎。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一、实现课堂的开放性,将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

自由开放的课堂是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前提条件。

(一)教师授课充满激情,把情趣引进课堂

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仅仅是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的教学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给予学生一定的赞赏,这些都能够带给学生特别轻松的感觉。比如,在学习《梅兰芳学艺》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以一段梅派唱腔引入课堂,将学生带入课文,让学生自然地产生好奇心。随后,教师就可以将教学进入主题:“这便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梅兰芳。课文是怎么描写梅兰芳的呢?”在梅派唱腔的带动下,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构建民主课堂,体现学生主体性

民主的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创设开放自由的环境。即使学生的问题偏离文本,教师也不能完全否定,而要给予引导:“你是怎么想这个问题的?”“你愿意读给我们听吗?”这样以商量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愿意继续探究。例如,在学习《负荆请罪》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评价其中的人物。一个学生这样看待蔺相如:“老师,对蔺相如,我觉得他有些虚伪,对廉颇一点儿都不真诚。”很多学生也表示同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把不同的观点表达出来;随后,教师再抓住时机,具体分析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特点。这样民主的课堂,既尊重学生,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能使课堂教学向理想的方向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一)创新探究内容

虽然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得到提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值得去探究。小学生由于受到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在探究的过程中会偏离课堂教学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从课文的背景入手,再通过课文题目、关键词语以及文章重难点进行探究,从整体上把握文本,以便引导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延伸教材的内容,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要让学生在拓展性的内容中真正地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二)创新探究的过程

探究的过程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放低姿态,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加入到探究中去。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及时修正学生探究中出现的偏差,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真正对学习的内容有所领悟。如,教学《姥姥的剪纸》一课,为了让探究过程更富有动感,让学生更能融入“姥姥”与作者的世界中,教师让学生多次阅读课文,给学生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剪纸,随后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剪纸的理解。这样多种方式相结合,创新了探究的过程。

(三)创新探究的思路

由于探究的方法多种多样,课文题材的千变万化,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此要创新探究思路,以提高探究的实效。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多层次、多领域地去探究问题,使学生全面地把握课文内容。

三、创新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一)积极查找资料

查找资料并不仅是指课后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还应当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资料收集方法。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查阅资料的方法比较单一,网络使用也不够娴熟,因此,教师要提供机会给他们,让他们经历过程,掌握查找资料的正确方法。

(二)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