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30 09:16:26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例1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1-0018-03

1色标管理

色标管理是一种公认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它形象直观、信息清晰的特点让其具有明显的警示作用和鉴别分类功能。目前,色标管理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管理领域中,特别是档案管理、药品管理和仓库管理等。公共图书馆在图书排架管理中运用色标法作为图书分类的一种辅助手段已经有不少有益的尝试,其显著的效用已逐渐被业内人士所认可。深圳图书馆少儿服务区自开馆以来就采用色标管理法对少儿文献进行组织排架,其显著的时效性和便捷的索引功能对整体的服务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2色标管理在深圳图书馆少儿服务区的应用分析

2.1现状

2009年,深圳图书馆(以下简称“深图”)少儿服务区正式开馆接待读者,专门为3―13岁的少年儿童读者提供借阅资源,以及总面积约550余平方米的阅读场所,其阅读场所主要分为:儿童阅览区、低幼儿阅览区、多功能活动室3个区域。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馆员将馆藏文献资源做出了相应的位置调整,设有低幼绘本专区、儿童阅览书架区、少儿类期刊专架及即日报架等;同时考虑到本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根据少年儿童的活动特性和阅读特点,借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文献分类原则,以文献分类号为基准,采用色标管理方式进行主题式分类,将本区少儿图书划分为7大类,共29个图书架位,分别以棕、绿、橙、黄、蓝、紫、红7种颜色加以区分,并用数字做主题细化分类的标注。另外,深图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定位系统为少儿图书的检索和排架服务,通过架位识别码数据的录入和上传,将每本少儿图书的具体架位在深图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检索平台上做出标识,来馆借阅图书的读者可以直接在OPAC检索平台上查询目标图书的所在架位,然后根据架位在少儿阅览区的具置自助查找(见表1)。

表1少儿图书分类规则

序号架位区域架位数图书类型1棕色区1―2人文科学・历史地理2绿色区0―3益智・娱乐・艺术3橙色区1―8文学读物・小说4黄色区1―8文学读物・故事5蓝色区1―2文学读物・其他6紫色区1―3科普读物・百科全书7红色区1―2幼儿读物

其中,图书馆对橙色区1―8架进行二次主题细化分类:主要有中外名著小说、探险类小说、名作家畅销小说及其他小说类图书等。这种采用颜色与数字相结合的色标图书管理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具体化的索引方法,咨询指引和图书检索都将更加直观,特别是探险类小说和名作家畅销小说这两类图书的咨询量和借阅量一直居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服务压力。

2013年,经与采编部门图书采购小组协商,少儿区图书由原来的单一盲采方式改进为现场采购与定向采购相结合的方式。在新的采购方式中,少儿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本区七大图书类型借阅量的分布情况及服务过程中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进行现场图书采购,或者为图书采购小组提供更为符合读者需求的图书推荐目录表。经统计,2014年上半年少儿区新进馆藏共计1.5万余册,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约160%。少儿区开馆至今,中外文图书流通状态馆藏达65,476册,各色区架位图书册数分布详见表2。

表2少儿各架位图书册数统计表

架位区域图书类型图书册数图书比重棕色区人文科学・历史地理2,2093.37%绿色区益智・娱乐・艺术10,46616.00%橙色区文学读物・小说16,13724.65%黄色区文学读物・故事9,07013.85%蓝色区文学读物・其他2,4563.75%紫色区科普读物・百科全书8,46612.92%红色区幼儿读物16,67225.46%总计/65,476/

由表2可知,少儿区各类型图书的比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橙色区小说类及红色绘本区图书馆藏量约占少儿图书总量的24.65%和25.46%,两类图书的总和约为少儿图书总量的一半;棕色区人文科学类图书和蓝色区国学散文类图书的比重则偏低,仅为3.37%和3.75%,不到少儿图书总量的1/10。造成这样的巨大差异主要与图书的流通量有关,读者对不同类型图书的需求影响着少儿区的馆藏结构,以2015年少儿区各色区图书流通量为例,详见表3、图1。

由表3和图1可以看出,读者对不同类型图书的借阅量与少儿馆藏结构即各色区馆藏比重是呈正性相关的,两线性图形直观差异不明显,所以,相对于读者的阅读需求而言,目前深图少儿区馆藏结构是趋于合理的。

2.2应用的成效

2.2.1容易识别。少儿区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2大类图书分类方式的辨认识别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这直接影响了他们检索、查阅图书的速度,同时也给工作人员带来部分的服务负担;而采用图书色标管理法,弱化了索书号在检索过程中的功能,以颜色作为索引,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人对于颜色的识别始于婴儿时期(3个月),根据人类生理机能的发展规律,少儿区色标管理法采用颜色、数字与图书类型相结合的方式作为图书整理和检索的方法,学生只需要学会识别颜色,并将不同的颜色与相应的图书类型做相关联系,就可以很快地掌握少儿图书的分类规则。

2.2.2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少年儿童的活动特点及阅读习惯,深图采用图书色标管理法可以缩短分书时间,加快上架速度。如:每天读者归还图书及阅览区待上架图书有上千册,而周末则数量更多,大部分读者仍未养成顺手归架的习惯,错架、乱架的情况也非常严重。鉴于此,深图采用色标分类法的图书管理方式,工作人员可将同色标图书集中后再细分上架,无须通过辨认索书号排序,减少了烦琐程序,工作效率加倍提升,以保持少儿区整齐有序的阅览环境。图书色标颜色鲜艳,各大类色区区分清晰,便于工作人员为读者做直观指引,而且不同色标图书的错架、乱架一目了然。

2.2.3对图书的借阅流通产生积极影响。合理的架位调整可以让读者更加容易找到目标书籍,这也使图书的借阅量呈上升趋势,笔者以2013年5、7月和2014年5、7月的图书借阅情况做比较(见表4)。表4对大规模书架调整前后少儿图书的流通量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2014年5、7月的借书册次和借书人次与2013年同期纵向比较均有大幅度的增加,借书册次的增加幅度尤为明显,这可能与2014年少儿图书购书量的急剧增加有直接关系;但从横向比较的角度来看,7月的借阅量增长幅度比5月要高出约10个百分点,可见合理的架位调整对图书流通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2.4便于调整馆藏结构。采用图书色标管理法,即将中图法中的22个基本大类根据图书分类的固有规律和少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特点,用颜色区分的方式把图书类型直接精简为7大类。由于图书馆对架位的识别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因此,深图能够通过图书管理系统对7大类图书的流通量进行详细的统计,这对图书馆实时掌握读者阅读需求的分布情况以及对少儿图书馆藏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数据支撑。

2.3存在的问题

2.3.1关于配套(系列)图书的区分问题。随着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同系列图书不同学科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也给工作人员图书分类的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扰。读者对于同一系列图书的阅读需求是存在的,但从整体的检索和咨询结果及图书分类规则的角度来看,将配套图书按照图书类型区分归入7大类更符合少儿区的实际服务工作。

2.3.2同类不同版文献区分问题。同类不同版文献,即同一文献内容不同版本、不同语言形式和不同区域性文字的文献。图书馆对该类型的图书根据《中国少年儿童文献分类主题词表》做出判断,如:拼音版童话或故事归入黄色区5架,而纯文字童话、故事则归入黄色区其他架位,港台版小说归入橙色区8架,其他小说则根据具体的架位类型做上架处理。

2.3.3交叉学科文献分类问题。随着科学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在“传统科学”之外产生了一系列的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等,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地带也布满了新兴学科的生长点,“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图书类型的模糊性给工作人员图书分类的工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困扰。图书馆根据图书的分类号及图书内容的侧重点做出分类与判断,但是由于主观性强,给读者的索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未来发展的思考

3.1图书管理提升空间

首先,细化主题架位。图书馆虽然经过了两次大规模的架位调整,但主题架位的细化工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黄色区域故事类图书,目前仅对第5架的拼音版故事书做了分类,其他的6个架位需进行细致规划和集中排序,将不同类型的故事类图书做进一步的主题细化分类,增强架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工作人员的借阅指引和读者查阅图书提供方便。其次,规范二次分类操作程序。少儿图书的分类工作是由少儿区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分类的,主观性相对较强,出现意见分歧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文献类型分类原则的严格设定就显得尤其重要。鉴于近期少儿区图书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架,为确保少儿图书分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图书馆对少儿图书的人工分类工作原则也进行适当的调整。其中双语版图书专架、拼音版故事类图书专架及少儿绘本专区等的设置,使图书分类的优先顺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具体的分类原则有以下几项:①第一分类序。对少儿绘本,先确定图书是否为绘本,如是则归至少儿绘本区(红色区),如不是则参照第二分类序。②第二分类序。双语版图书专区没有文献类型限制(绘本除外),如是则归至该专区,如不是则参照第三分类序。③第三分类序。除绘本区外6大文献类型根据图书的分类号或图书类型进行分类,详情参考少儿图书文献类型分类指引表。④第四分类序。7大类文献二级类目架位根据各大类的文献类型分类指引,将图书归到相应的架位。最后,分级阅读、优化空间。目前,大部分少年儿童和家长对图书缺乏自主选择的能力,大部分都会依赖专家、朋友、图书管理员或其他渠道的推荐。同时,在图书馆大多采用全开架服务的模式下,大部分图书仍然存在利用率低下的现实情况。因此,合理构建少儿馆藏资源、有效开展分级阅读势在必行。

3.2宣传及图书推荐

根据少儿区图书管理分类方法,制作相应的“图书主题分类指南”宣传展示海报、宣传页及架位色标指示牌等,以简化检索的过程,缩小检索范围,引导在馆读者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所需要的图书,提高少儿区的自助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晋月.现代图书管理中色标排架法的设计与实现[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58-160.

[2]周亚.颜色与中国古代文献分类:以分类为中心看颜色在文献中的功能[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6):109-119.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例2

图书分类工作要求较高,需要工作人员在日常分类管理中做到科学有效,且失误率较低。然而,由于分类体系不同、图书分类工作中分类流程不统一、图书在版编目体系不健全和图书分类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图书分类出现较大的问题,造成图书分类的混乱,一些书目被归到不同的类别和版次当中,造成图书管理上的困难和读者查找借阅的不便。为保证图书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避免相关问题造成图书分类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低下,应当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析,并采取有效对策,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保证图书分类工作水平有效提高。

一、图书分类中的常见问题解析

(一)分类体系不同导致图书分类不一致

在目前的图书分类当中,各种图书分类方法被应用于图书的分类,使得分类体系不统一,从而导致图书分类结果的不一致。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被许多图书馆采用,且不同的图书馆使用的方法和时间也各不相同,也就造成图书分类不一致情况的发生[1]。同时,在利用相应的分类法进行图书分类时,图书馆会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现有的藏书情况,进行图书分类办法和分类细则的调整和修改,以方便实际分类工作。此外,随着图书分类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行的图书分类法经过几次更新和改版,造成了图书分类体系和办法的不一致。不同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法不一致,使得相互之间无法进行编目数据的共享,导致图书分类出现混乱和错误。

(二)图书分类中分类工作的流程不统一

图书分类工作有着严格的流程和科学的方法,只有在统一的流程之下,才能保证图书分类的有序性和准确性,避免流程上的错误导致书目的编排和分类出现错误[2]。然而,目前我国的图书分类在具体的分类工作当中,往往由于工作人员不专业,专业素质不高,导致工作不按流程进行,造成相应的错误情况发生。同时,由于图书分类工作管理上的不严格,没有严格规范图书分类工作,且在完成分类工作后,没有和审核环节,造成工作人员懈怠的工作态度,且错误情况不易被发现,导致图书分类工作水平较低。不统一的分类工作流程将导致分类结果中出现图书与编号不一致,且相同书目和系列丛书不能编排在同一处,造成图书查阅上的问题,且系列图书缺本漏本,无法满足读者借阅的需求。

(三)图书在版编目体系不健全

为对出版书目进行标识,以方便出版管理和书目的编排,各出版社纷纷利用编目数据进行图书编目,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编目数据库。图书分类管理人员在进行图书分类管理时,能够利用编目数据进行图书的分类和管理,大大提高图书分类管理工作的效率。然而,由于当前的图书在版编目体系仍不健全,在进行书本编目时,往往由于出版社的失误,在版编目出现质量问题,导致书目的编目数据出现错误,造成图书编目与实际信息不符。在利用其进行图书分类时,也就容易产生分类错误,造成图书分类工作的巨大困难。在版编目数据不准确,在版编目体系不健全,是图书分类工作出现较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图书分类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图书分类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图书分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一些图书分类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不仅没有有效掌握图书分类的方法和理论知识,且工作态度存在较大问题[3]。图书分类法中包含互见和参见,以及分类号的组配与轮排等多种分类方法,而许多分类工作人员往往并不掌握这些专业的分类法。在实际工作当中,一些分类人员仅凭借自身的印象和主观判断,对图书进行分类和编排,且工作只为完成任务,缺乏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较高的职业责任感。同时,一些工作人员工作时专注度不够,安全造成图书编排时信息书写错误,或者将图书分到错误的区域当中,导致图书分类出现较多的错误。

二、图书分类问题的对策

(一)统一图书分类体系,明确分类细则

为避免图书分类过程中出现错误,保证图书分类的效率和质量,就应当统一图书分类体系,运用统一的图书分类方法进行图书分类,使得分类过程具备较高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作为我国图书分类法中应用最广且准确率最高、质量最好的分类法之一,能够有效保证图书分类的质量和效率[4]。因此,应当保证所有的图书馆均使用该分类方法,保证图书分类体系的有效统一。同时,随着图书分类水平的提高和完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也会不断地进行修订和改版,为保证图书分类的一致性,应当坚持对图书的改编工作,使得图书信息与分类法保持一致。在改编过程中,首先应当制订统一有的地改编计划,并保证改编人员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使得改编过程有序有效,改编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二)规范图书分类流程,保证分类有序

保证图书分类工作在规范的流程下进行,能够使得图书分类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确保每一项环节的实施完成,避免环节上的遗漏导致图书分类上的错误。因此,应当规范当前的图书分类流程,利用图书分类方法,在严格的分类环境下进行。明确图书分类流程,并将其贯彻执行到具体的图书分类工作当中。分类人员应当坚持正确的分类流程,先进行主题分析,进而将图书分类,最后进行书目,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严格审核[5]。在过程中,应当有效避免图书与编号出现不匹配情况,导致图书信息存在误差。同时,对分类结果的审核,能够及时发现当前存在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且能够有效规范分类人员的工作过程。

(三)健全图书在版编目体系

应当建立健全图书的在版编目体系,使得其能够得到统一和规范,保证出版行业的编目数据有效统一。出版业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进行监管和指导,因此,应在其领导下,建立并完善在版编目的管理体系,使得CIP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原则以及操作步骤得到进一步明确。同时,应当加强对在版编目的有效管理,使得其能够被出版社广泛使用并避免错误情况的发生。出版社在进行图书出版时,应保证出版过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健全图书出版校对和审核体系,有效避免编目书写错误和印刷错误。另外,应加强出版社和图书馆的图书分类人员沟通和合作,使得两者之间的图书编目能够吻合,并能够帮助其进行图书编目查错,保证图书分类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性。

(四)提高图书分类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图书分类工作人员对于图书分类工作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采取有效办法,提高图书分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图书分类工作需要分类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扎实的技能,能够准确判断不同学科、不同种类图书间的区别,且能够熟练运用图书分类方法,实现良好的图书分类效果。尤其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兴学科和学科间的交叉发展越来越迅速,使得图书分类更加需要综合知识和较高的专业能力[6]。因此,必须提高图书分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督促其日常学习以及开展常规培训的方式,实现其专业技能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时,保证其较高的职业道德,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严肃认真,且尽职尽责。

三、结束语

图书分类无论对于图书的管理还是读者的图书检索和借阅,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只有保证图书分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够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和读者的满意度。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图书分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有效避免图书分类工作中的错误和误差。首先,统一图书分类体系,明确分类细则。其次,规范图书分类流程,保证分类有序。第三,健全图书在版编目体系,确保在版编目在图书分类中的正确性。第四,提高图书分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专业技能得到提高,提高图书分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只有保证图书分类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才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也能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史霄鸿.当下图书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出版发行研究,2012(3).

[2]陈竞.图书分类中常见的问题解析及其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1(3).

[3]常运莉.图书分类中的疑难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3(7).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例3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图书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本是从我校图书馆的馆藏规模和实际操作流程程出发,针对图书馆管理的现状,经过详细的系统调查,结合效用和成本多方要素。利用Visual Foxpro6.0作为开发工具,为图书馆开发出的一个实用的单机版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其分别为绪论、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测试。

一、绪论

(一)系统开发背景。目前,在一些高校图书管理中,师生查找图书都是采用传统的查询方法,让读者在图书分类架上一本本地去查找,这样不仅很难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而且费时费力。而图书管理员在办理借书登记、查询读者借书记录时,管理人员必须在借书记录上一个个去查找,而要找到借书记录并删除该记录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每当新书入库时,图书管理员既要填写新书入库卡片,又要填写新书入库账目,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在新书入库后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方能借出。另外,因图书数量有限,必须对图书实行限量借阅,因此要实施弹性借书方法是件很困难的事。

为提高图书查询效率,减少系部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负担,有必要开发一个小型图书管理软件来对图书实施有效管理。该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能对各类图书实行分类管理;(2)提供必要的读者信息;(3)能进行各种高级查询;(4)具有图书检索功能等。这样,不仅能较好地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书目、编号,而且能让图书管理员以最高的效率办理借阅手续。

(二)数据库概述。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的应用由科学研究部门逐步扩展至企业、行政部门。至六十年代,数据处理成为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技术,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现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技术。

数据库(Database)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r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管理和使用的软件学科。

二、系统分析阶段

(一)系统可行性分析。系统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的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法律因素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结合本校图书馆规模和平时业务量的具体情况,本系统采用Visual Foxpro6.0作为开发平台,可以很容易实现图书馆相关信息的记录、维护、检索,并且可以在不添加任何设备的情况下,以较少的人力较快地完成系统的设计,实现系统的功能。

经济可行性:不需要额外开支,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就可实现,软件成本很低。

法律可行性研究:研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种合同、侵权、责任以及各种与法律相抵触的问题。

(二)系统需求分析

1、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下面的功能:①借书处理:完成读者借书这一业务流程,核心为快速检索到学生需要的书籍。②还书处理:完成读者还书这一业务流程。③新书上架:完成新书资料的录入工作。④旧书下架:完成图书资料的删除工作。⑤读者查询:根据读者号,查询读者借阅情况,能够对读者的基本信息资料进行管理。⑥相关帮助:便于新的系统使用者能够快速掌握该系统的使用操作。

2、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需求。①要求有较强的系统安全性,对一定范围和程度内用户的错误操作有相应的系统自我保护功能。②系统的维护时间不能超过系统总运行时间的千分之五,系统每次的维护时间不能超过系统总运行时间的千分之一,系统的故障恢复时间不得超过系统故障时间的百分之五。③其他性能要求以其相关或类似的系统为参考。

三、系统设计阶段

(一)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鉴于以上各项功能要求,将该系统划分为以下六个模块:

1、图书信息模块。对图书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删除、修改以前信息和进行简单查询功能。

2、查询检索模块。可对书目的基本信息进行检索,其查询条件可以是按分类检索;也可以是按照作者名、图书名称或出版社进行检索。同时,也可对读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检索,查阅其借阅信息。

3、读者管理模块。对读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录入管理,可自动生成会员代号,可自动记录会员的借阅信息。

4、数据维护模块。可对数据库中的各项基本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并可实现数据备份文件存贮路径的自由选择。

5、报表输出模块。对图书的基本信息、会员的基本信息、会员的借阅信息等数据可按照查询条件的不同按要求打印输出。

6、帮助模块。可以提供关于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各项操作的详细帮助信息,并可实现对不同操作的定点帮助提示。

(二)数据库设计

1、数据描述

(1)静态数据描述。①图书一级分类表: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信息有:分类编号和一级分类名称。一级分类中将图书共分五大类,具体分类方法、编号和分类名称参照国家统一分类方法的规定。②图书二级分类表:包括五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信息有:二级分类的编号和分类名称。二级分类中将图书共分为二十二个小类,并分别隶属于一级分类的五个大类中,其具体分类方法、编号和分类名称参照国家统一分类方法的有关规定。③图书明细分类表:包括二十二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信息有:明细分类的编号和分类名称。明细分类又将二十二个小类明细的分为若干细小类别,其具体的分类方法、编号和分类名称参照国家统一分类方法的有关规定。

以上数据均按国家统一规定设置录入,不能做太大改变,分类名称可以有一定的缩略但不能影响其原有的意义。系统设计完成后不可以通过录入、删除的方式进行修改。

(2)动态数据

①图书的基本数据。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数据有图书编号:是对录入图书的统一编号,以便唯一区别图书;图书名称:图书出版时的封面印刷名称;作者:图书的编写者或编写单位或组织;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册图书的发行单位;录入日期:该册图书入库的时间;借阅次数:该图书总的被借阅次数;类别编号:给图书所属的明细分类的类别号,它应与明细分类表中的图书的类别编号一致;简介:对该册图书的内容总体概括介绍。

②读者基本数据: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数据有:读者代号:读者的统一编号,由系统自动生成,唯一的标示一个会员的身份;姓名:读者的真实姓名;电话:读者的有效联系电话,可选择填写;地址:读者的有效联系地址,可选择填写;身份证号:读者的身份证号码,可选择填写;注册日期:读者本人正式注册成功时的日期(为系统自动填写)。备注:读者的个人其他资料。

以上两部分数据的录入具有一定的界面,并提供修改的方式。还提供随时的查询,对查询结果有相应的显示和打印输出,对全体的数据可进行备份与恢复。

③借阅记录。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中的主要数据有:读者代号、图书编号、借阅日期。这些数据信息都是由系统自动填写。此表中的所有数据不提供修改方式,只供查阅、显示和打印输出。可以对全体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

④登录密码。包括一个数据表。其主要数据有:管理员代号、密码、权限。

2、数据库描述。该系统建立一个数据库,其中包括三十二个数据表。全部用Visual Foxpro实现。其中,部分数据表的结构和联系如图1所示。(图1)其他分类数据表的连接通过“下级分类表名”实现连接调用。

3、数据采集。对于图书分类数据表的信息参照国家图书分类方法;对于图书基本信息数据可通过对现存图书进行分类录入;对于读者方面的信息数据可以在系统运行使用中获得。

(三)用户界面设计。本系统设计原则:1、界面美观、操作方便并能高效率地完成工作;2、界面根据用户需求设计;3、界面能引导用户操作的功能,并能提供一些帮助功能。

主要的用户界面有:1、登录界面;2、主表单界面;3、各类信息查询;4、读者信息管理列表;5、图书信息管理列表等。

四、系统实施阶段

(一)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软硬件环境。在软件方面本系统运行平台为Windows2000专业版,开发工具采用易学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Visual Foxpro6.0。因Visual Foxpro6.0在应用程序的开发上具有灵活、效率高等特点和使用简便的数据库管理功能。硬件要求:Inter PentiumⅢ、128M内存、40G硬盘等。

(二)编写程序。依据各阶段的开发文档,使用Visual Foxpro6.0进行程序编写。此系统的编码设计(表单设计、代码设计、变量定义、控件的定义)严格按照大众化的标准和风格。

对于系统的帮助功能的实现,则使用windows help compiler来单独编译,最后通过Visual Foxpro提供的接口命令(set help to)和系统相连。帮助文件的数据字典、源代码见附件。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例4

1.引言

随着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不断增加,图书馆资源管理的难度也不断加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变革开始到如今大多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使用时间均已超过15年。在15年间产生的各类历史数据如资源搜索记录、读者借阅记录、图书采购记录等,已变成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受到现有管理系统功能的限制,这些数据仅能作简单的存储及查询,其无法进行开发利用。在对图书管理系统的多年开发和研究中,人们发现各类智能算法的数据挖掘能力将能够大大提升图书管理系统的管理能力及对数据的利用深度。本文将概括介绍近年来提到的一些智能算法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并展望智能算法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2.智能算法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算法是指在各类复杂问题中,能够从大量复杂、模糊、随机的应用数据中找出数据产生规律,并对其进行自我启发式优化的计算机算法。通过智能算法从各类大型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挖掘出来的规律和知识可以用在查询响应、决策支持、信息管理等许多方面。通过研究人员多年的研究,该类算法在图书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本部分将着重介绍几类经常被提到的算法利用方式及实验效果。

2.1 关联分析算法

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由R.Agrawal于1993年提出,其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在金融业、工业领域及图书管理系统等大型数据库中得到充分运用[1]。

关联规则分析技术算法的主要思想是首先寻找给定数据集中的频繁项集,然后通过频繁项集生产强关联规则[2]。在针对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中,其主要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步:将相关读者数据经过预处理形成读者数据事务库;第二步,迭代识别事务数据库中所有支持度不低于用户设定阀值min_sup的频繁项集;第二步,在频繁项集中构造所有满足最小置信度阀值min_conf的关联规则,得到相应的读者行为规律。算法的复杂度主要受到项数、事务数、事务平均宽度等因素限制,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缺陷:频繁扫描数据库、不适用于稠密集的关联规则挖掘、可能生成的关联规则过于庞大等。针对这些缺陷,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了改进策略,如基于逆向运算的优化策略、基于哈希表的优化策略、基于划分的优化策略等[3]。在关于将关联分析算法应用到图书管理系统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2009年鲍静提出了一类基于数据预处理技术和经典关联分析方法Apriori算法的读者借阅挖掘工具,并利用该工具对安徽省图书馆图书流通数据进行关联挖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兴趣度对挖掘出的关联规则进行分析,证明该读者借阅挖掘工具可以实现对读者兴趣度的分析,从而帮助图书馆馆员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4];

(2)2010年陈康提出利用改进的Eclat算法设计图书推荐系统,该改进算法源自Zaki提出的一种比较典型的深度优先搜索和交叉计数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改进算法充分利用了垂直数据表示和交叉技术的高效优势,直接在垂直数据表示的数据集上通过广度优先搜索和交叉计数产生频繁项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大数据量的情况下实现关联规则的高效挖掘,产生的知识库在图书推荐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5];

(3)2011年林郎蝶、王灿辉提出了一类基于划分优化策略的改进Apriori算法――L-Apriori算法,该算法利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将图书按分类号信息进行分类形成子图书馆,算法首先在各子图书馆中进行关联规则的挖掘,再将所挖掘到的关联规则进行整合,从而得到最终的挖掘结果[3]。该算法的优势在于通过划分优化后,L-Apriori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仅为Apriori算法的1/n,其中n为子图书馆的个数。

2.2 聚类分析算法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数据挖掘技术中的一种典型方法,该类算法可在要划分的类未知的情况下,将数据对象分组成不同的类。聚类的基本方法在建立基于分析对象的数据矩阵或相异度矩阵中,通过计算对象之间的距离来衡量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性,从而对数据对象进行分类。由于该技术仿真了一个无监督的学习过程,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数据库中。现有的聚类技术种类很多,主要有层次方法、划分方法、基于密度的方法、基于网格的方法、基于模型的方法等[2]。目前,在针对图书管理系统的研发中,研究人员尝试将多种基于聚类分析技术的算法使用在图书管理系统中,并在仿真实验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内容将具体介绍几类算法。

(1)2010年武建伟、俞晓红、陈文清等人提出了利用基于密度的动态协同过滤算法改进现有的图书推荐系统[6]。与传统的静态协同过滤算法不同,动态协同过滤算法首先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根据读者借阅图书的时间长度筛选出读者对借阅图书的兴趣度,并利用基于密度的DB-SCAN算法在按中图法划分的区域中进行聚类操作,从而建立用户的兴趣模型。在数据的增长和变化中,用户的兴趣聚类区域密度及权重将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动态的协同过滤推荐[6]。在仿真实验中,作者以洛阳理工学院图书管理系统读者借阅数据为实验对象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动态算法在邻居数从5增加到26时,其平均绝对偏差值均小于静态算法0.05,说明基于密度动态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预测读者兴趣度方面精度更高[6]。

(2)2011年杨雪霞提出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为模糊K-prototypes寻找初始聚类中心的GA-FKP算法,并取得了良好的仿真实验效果[7]。模糊K-prototypes(Fuzzy K-prototypes,FKP)算法可以针对由多类型数据构成且分类模糊的数据集合进行分类,然而FKP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初始化敏感的缺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杨雪霞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帮助FKP算法进行选取初始参数,然后通过KFP算法对个体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最终结果。在GA-FKP算法的数据结构中对遗传算法在知识表示方面的缺陷做了很好的处理:使用聚类中心来表示组成问题的结果,即一个聚类中心向量表示一个基因,而所有聚类中心则组成了遗传算法中的个体,如公式2-1所示。个体Y中的每个基因表示如公式2-2所示。

公式2-1

公式2-2

其中,表示个体结构,为i位置基因,N为样本数,K为目标聚类数[7]。利用该类编码方式,解决了遗传算法与KFP算法间的接口问题,使得两类算法可以相互融合,从而形成适合处理读者细分问题的GA-FKP算法。在仿真实验中,作者选用了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2006年到2010年的读者数据集进行细分,通过细分结果可以帮助馆员了解不同类型读者对图书的利用状况,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3)2011年茹蓓、赵芳提出了利用K-means算法分析读者借阅行为,为图书馆管理提供有用信息。K-means算法是去类算法中的经典算法之一,该算法首先接收输入量k,并把n个数据对象划分为k个聚类,然后基于对象之间的距离来计算相异度[8]。算法的主要流程包含四个步骤:第一步,随机选择k个对象,以每个对象为中心来代表数据集将被分成的k个类;第二步,根据“距离中心最近”的原则,寻找与对象相似的类并将其划分到相应的类中;第三步,完成对象分配后,计算每一个类中所有对象的平均值,作为新的中心;第四步,根据“距离中心最近”的原则,重新划分所有对象。反复执行第三步和第四步,直到所有产生的类没有变化为止。利用该算法,可以将分散的读者借阅数据进行有效划分,找出读者借阅行为中的规律,从而帮助图书馆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及馆藏发展计划。

3.前景展望

随着图书管理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及读者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图书馆的作用早已不仅仅只是借阅图书。为各类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学校提供教学、科研和发展规划的有效信息资源已成为当前图书馆员的工作目标。然而,要从海量的系统数据中,挖掘出并准确把握住不同读者的需求,找出最有效的资源是当前图书馆界的难题。智能算法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因此,众多研究人员进入到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尝试并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这些算法将不断成熟,并最终应用到实际的图书管理系统中。

参考文献:

[1]赵霞彤.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09.

[2]朱福喜,杜有福,夏定纯.人工智能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83-305.

[3]林郎蝶,王灿辉.Apriori算法在图书推荐服务中的应用与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5(21):22-28.

[4]鲍 静.关联规则挖掘及其在图书流通数据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5]陈康.基于Eclat算法的图书推荐系统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0,9(27):311-314.

[6]武建伟,俞晓红,陈文清.基于密度的动态协同过滤图书推荐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8):3013-3015.

[7]杨雪霞.基于聚类的图书馆读者细分算法研究与应用[J].福建电脑,2011,6:9-10.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例5

图书分类工作对图书分类工作人员要求很高,日常分类管理中图书分类工作人员要做到科学、有效,并且要降低失误率。但是,由于分类的图书体系不同、分类时流程不统一,图书不健全的编目体系,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等众多原因,使得图书分类工作中存在较大的问题,致使混乱的图书分类现状,不同的类别、不同版次的图书被归为一类,致使图书管理困难或者读者找不到想借阅的图书。因此,为有效开展图书分类工作,提高图书分类工作效率,提升图书分类工作质量,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有效的解析,采纳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使图书分类工作水平得到提高。

一、图书分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著录格式不规范

在图书的分类工作中,发现著录工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图书加工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著录工作, 标准、规范著录格式是图书分类的重要依据。有的著录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在著录工作中有所疏忽,在著录过程中将图书分类号的前后不一样。例如: 有的分类号:/o352误著录入/D352; 还有的教育心理学:误著录入/G42,学校心理教育:分类号误著录为/G44

2.图书分类工具更换修订后的影响

图书利用率最高的一种图书分类工具是中图法, 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学科正在逐步向纵深发展, 日益增多的边缘学科, 大量涌现的图书资料,图书分类工作的分类方法也必须周期性地加以更新,以此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1975年中图法出版第一版以来,前后发展二十年,直至1999年进行了四次修订、完善,科学性、实用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分类法在修订后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可是分类法每修订一次,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工作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新书入馆后按照新版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工作,那么原有的藏书分类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如果不进行修改,就会出现同种类型的书,前后分类号不一致的现象。例如: 邓小平著作在63版和64版中就有所不同,中图法63版中入/D2党的领导人著作,修改后的中图法64版现入/A49邓小平著作。

3.图书分类人员心理素质的影响

环境的压力、工作人员的情绪状态在图书分类过程中,对图书的分析存在着深远的的影响。当工作人员处于宽松的环境,工作情绪非常稳定,纳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有慎密思维逻辑性。图书内容的分析会非常认真,对图书的分类会非常准确。反之,当图书分类工作者情绪低落,环境压力大时,一定会影响工作人员对图书内容的分析,图书分类的工作相对来说会不准确。例如:大湖悲歌这本书,同一个人分类,第一次当作散文分在/I2670当代散文作品类,第二次当作游记分在/K9741590。这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做出的不同分类。

二、解决图书分类问题的对策

1.图书分类体系要统一,分类细则要明确

为保证图书分类的效率,提高图书分类的质量,避免在图书分类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统一图书分类体系很重要,进行图书分类时运用统一分方法对图书进行分类,能够统一准确的完成图书分类工作。我国图书分类法中应用最广、准确率最高、质量最好的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这一方法能够有效保证图书分类的质量,提高图书分类的效率。所以,图书馆的图书应保证都使用这一分类方法,使图书分类的体系有效、统一,然而随着图书分类水平的提高、图书分类方法的完善,也要不断地对《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修订和改版,以此来保证图书分类的一致性。同时坚持改编图书的工作,在改编过程中使得图书信息、分类法保持绝对的一致。制订好统一的改编计划,要求改编人员保持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这样改编过程才会有序、有效,保证改编质量符合要求。

2.图书分类流程要规范,才会保证有序分类

在规范的流程下进行图书分类工作,图书分类工作才能高效、有序的进行,每一项环节都要确保顺利完成,图书分类上的错误有时就是因为环节上的遗漏所致。所以,对当前的图书分类流程进行规范,对图书分类的方法加以利用,明确图书分类流程,并在严格的分类环境下进行,在具体的图书分类工作中将其贯彻执行,分类人员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分类流程,主题分析为主导,进行图书分类,最后再次进行书目,在过程中,注意图书与编号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会导致图书的相关信息存在误差。同时要严格审核分类结果,它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3.建立健全的图书在版编目体系,使其统一规范

建立健全的图书在版编目体系,使其统一规范,出版行业的编目数据有效、统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出版业进行监管、指导。并在其领导下,建立完善的在版编目管理体系,明确图书在版编目体系的主要方法、基本原则、操作步骤,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在版编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各出版社能够广泛使用,避免错误情况的发生。同时加强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的图书分类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出版社和图书馆之间的图书编目相一致,还能进行图书编目查错工作,让图书分类工作有效进行。

三、结语

总之,图书分类工作技术性、学术性都很强。要确保图书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利用多种有利因素。要提高图书分类工作的质量,需要图书分类的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积累和摸索。

参考文献: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例6

众所周知,图书室的藏书是图书室开展一切工作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满足读者需要的基本保证。学校图书室的藏书建设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藏书建设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保证了藏书,也就有了主要的物质基础,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图书室的七步建管法了。

一、选择严谨、丰富的书籍

我们的理念是以师生喜欢为第一要义,准备好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贴近师生生活、使他们有所感悟和思考的图书。

对于已有的图书,我们必须在书籍上架之前进行一次彻底的筛选,因为不是每一本书都适合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甚至有的书籍对师生的身心健康是有害的。因此,要将不适合师生的书籍全部剔除,为避免以后给书籍的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做好工作。

二、合理分类图书

图书分类工作是图书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图书室的藏书建设和读者查阅工作。因此,做好图书分类工作有助于图书室的发展和提高图书室图书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等待上架的书籍还是杂乱无章的。现在要进行第二个工作,那就是对图书进行分类。分类法对于一个新建图书室至关重要,应该慎重对待,因为它关系到图书室诸项工作环节的联结和图书室整体机制的运行。在对图书分类时,我们参考了《中国图书分类法》第四版(1999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分类表。它将知识门类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马列主义和综合类五个基本部类。

三、书籍上架

在书籍分类上架的过程中,要特别提醒书籍按照分好的类进行依次上架,并且要留有余地,有一定的扩展性。一般来讲,还要看哪一类书以后的补充会更多。比如:文学类的书籍,就要预留得更多一点,以免在以后新书补充进来后会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麻烦;否则,检索工作就会出现混乱,久而久之,这个混乱局面就会不可收拾以至达到对所有图书进行重新布置的境地。所以,一定要重视。

四、贴书籍检索码和条码

将每一类书进行单独编辑检索码,如I类,就是I/1或I/1-1开始,依此类推,编完后进行一次几人为一组的轮流检查。确认无误后就贴条码,贴条码时最好是贴在图书的倒数第一页书内的右下角处,方便管理员扫描,也不会长时间后磨损。

五、录入图书管理系统

我们选择的图书管理系统是金蝶开发的一款图书软件,它具有网络功能,经济实惠,几年用下来感觉还是挺好的。有了图书管理软件后,就要开始进行图书录入工作了,图书的录入工作是一个工作量极大的事情,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图书越多,工作量就越大。在录入的时候,需要录入的有检索号、条码、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第几版、定价等项目,录入的项目越细,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少很多的麻烦。比如:出现检索号掉了、条码掉了或者不能扫描等情况,要重新把书归到图书原来的位置上去就会很麻烦,只要有其中一项可以找到,就可以顺利地找到它的检索号了。

六、图书数据的纠错处理工作

在图书数据录入过程中,千万要记住及时备份图书数据库,数据库的名称建议用日期来命名,并且做好工作日志,避免出现中途发生意外而丢失数据的情况。全部录完后,最后必须对所有数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特别是录入的条码或检索号有错时,到时会出现找不到本来已有图书的情况,需要图书管理员进行逐一核对,这也将是一个庞大的工作,并且是一个极为细致的工作。纠错完毕后,马上要做的就是备份数据库,确保安全。至此,图书室也算是建起来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对已经建好的图书室进行管理。

七、图书室的管理

中小学图书室肩负着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双重使命。那么,只有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完成它的使命。各类书籍、报刊要物尽其用。我校采用集体固定借阅和个人定时借阅相结合的开放方式,建立高素质的图书管理人员、开放的师生参与管理的图书室管理模式。

图书室工作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人”。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图书室工作质量的高低,它要求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思想,有高度的责任心,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业务知识。这样,就必须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特别是后期对志愿者的培训。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各项业务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建立业务工作制度、读者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业务工作必须规范化、标准化,其中包括书刊的登记、图书分类、图书著录、目录组织等,这是图书室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切实加强和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为了充分利用图书室资源,图书借阅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比如:利用阅读课和课余时间,分班级、年级邀请孩子们到图书室、阅览室借阅,这样既改善了借阅环境,使来图书室的孩子有一个舒适的阅读空间,又缓解了因管理人员有限而给图书室带来的压力。孩子们还可以通过图书室的服务器在家里、在学校等地方查找他们自己想读的书,然后记下索书号,再到学校借阅此书。同时,我们也希望孩子和图书之间的交流没有他人的介入,允许一次借多本。可能孩子只读了一本,其余的没有读――他的理由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认为被读的那本确实抓住了孩子的心,以后他还会寻找和他读过的那本书具有同样魅力的图书。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例7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1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很多图书馆也在实现自动化,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体现在由主机/终端模式向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转变,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打破不同计算机系统资源共享障碍,为用户自动选择和传递所需文献。常用检索手段的预设,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实现了多媒体及电子文献的

管理。

1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可行性研究目的确定问题是否值得解决,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否实现系统,系统的运行不需要特定的环境,使单位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即技术可行性,操作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需求分析是软件定义时期的最后阶段,而本系统主要的任务是减少人力以及管理费用以用加速图书信息传输进程、方便的图书交互界面。是面向读者、图书管理员,方便检查、维护、查找系统漏洞。每个读者由图书管理员建立统一的账户,根据读者提供的卡号,判断借阅权限。基本的功能包括借书与还书的过程,如果满足借阅条件,将图书借出;要还的书籍交给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会根据用户信息,检查读者的图书证号,进行相应操作后将图书归还图书馆。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针对一般图书数据管理系统的需求,供人查阅对不了解的条目的解释,通过对图书管理工作过程的内容分析,中给人提供关于数据的描述信息。其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包括图书信息、读者信息、读者级别信息、借阅信息和系统用户信息。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包括.登录功能、图书管理功能(图书入库管理与图书的查询操作),读者管理功能主要有读者登记与读者查找功能,图书借还管理功能包括借书与还书功能,系统维护管理功能主要进行添加,删除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然后进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性能上必须包括检索速度与系统的可靠性。技术上的难点主要是大量数据的检索,因此,针对需求分析以及相关技术我们采用基于数据挖掘的索引表技术。

2 图书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总体任务是实现图书信息系统化、规范化以及用户使用自动化。本系统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有:图书借还管理、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和系统维护管理。系统功能设计最终必须转换成详细设计,要充分了解用户各个方面的需求,进行需求分析,得出数据字典。设计出满足系统需求的各种实体,对读者信息实体的描述,对读者以及属性信息的定义;画出用户信息实体E一R图,对用户信息以及属性的描述;画出借阅信息实体E一R图,描述借阅信息实体,刻画各实体间的关系。系统数据流图描述了图书管理系统的输入输出,用数据流把这些加工连接起来,进行书籍的分类及书籍信息的处理。根据读者类别表,读者信息表获得读者信息,读者可以查询借还书信息,借阅情况等。系统详细设计包括登录模块,图书管理模块,读者管理模块,图书借还管理模块和系统维护管理模块的功能,输入输出流以及流程设计。登录模块主要是验证用户身份,要画出图书登录界面的流程图,判断是否为合法用户;图书管理模块包括图书入库处理子模块,主要描述了图书入库处理子模块。图书查询子模块查询图书信息;读者管理模块包括读者登记子模块,登记读者的一些信息。还包括读者查找子模块,列出读者所借书籍信息;图书借还管理模块包含借书模块,实现借书功能,还有还书模块,实现还书功能;系统维护管理模块,要画出系统维护管理模块的流程图,实现系统用户与普通用户的设置。数据库设计。我们使用为Access2003数据库系统。为图书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命名为T1,设计图书信息表,表名为book。设计读者信息表,表名为user,读者级别信息表,表名为rl,设计系统用户信息表,表名为ADoper,设计借阅信息表,表名为b1。

3 图书管理系统检索算法

这是整个图书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利用计算机技术,高效的检索算法能够提高图书管理系统的性能。随着图书的类别与数量的增加,我们会发现其检索成为系统性能的障碍,针对图书管理系统的检索模块,能设计出一种高效的图书检索算法。即基于类别、日期和类别日期的索引表。图书类别和图书日期索引表为二级索引,图书类别索引表和图书日期索引表。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网络里已经呈现出海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数据检索成了业界关心的问题。数据挖掘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整合了多种学科技术,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检索的效率。在我们这个系统中,它主要是通过统计出读者近期所借阅的书籍,然后进行相关运算,得出读者借阅书籍的类别,年份等信息,接下来再将这些信息加以扩展,设置缓存,利用相关算法统计,直到重新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索引表采用分块处理的机制,具体算法包括建立类别日期索引表,检查无误后进行了初始化缓存,放入相关借阅的书籍,然后使读者能够进行正确查询,用数据挖掘技术,经过相关运算后放到读者偏好的书籍,采用LRU算法,数据挖掘技术与索引表的结合,对书籍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加速检索的速度,并推测读者未来可能借阅的书籍,充分发挥数据检索的优势,把这些书籍提前放到缓存中去。

4 图书管理系统各模块的实现与测试

用户登录模块的实现。用户登录窗口是用户和管理员进入系统信道,用户登录窗口起到了保护系统的作用,本系统的最大登录次数设置为三次,密码不正确则系统会出现信息提示。若输入的用户名与密码正确,方可进行系统界面。主窗口及菜单的实现。这个部分要求设计界面好看,实用。主窗口是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用户通过登录接口进入的就是主窗口,并在这里实现系统各功能。菜单栏下面的工具栏有四个快捷图示。图书管理模块的实现。实现了图书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的图书信息,对某图书信息进行修改,为图书信息删除等对图书信息进行编辑。对图书管理系统检索功能做性能分析,将把图书类别作为聚类对象,检索方式主要有直接进行检索,建立类别和日期索引,进行检索,在索引表中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检索。读者管理模块的实现。其窗体与图书入库处理的窗体类似,但所有的数据项都不能为空,查找方式采用的是多条件查找和模糊查找。另外,还有图书借还管理的实现、系统维护管理的实现,最后进行系统测试,结果标明检索时间、可靠性达到需求分析指标。

参考文献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例8

档案是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原始记录,其客观真实地记录着图书馆各个历史时期各项工作的发展轨迹,是图书馆管理工作决策与规划的依据,其管理的好坏程度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伴随着普通高校的办学规模的壮大,图书馆也随之发展壮大,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因此产生的档案在数量及载体形式上也不断增多。

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还非常滞后,如何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的档案,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需要,就成为迫切之需。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2002-2012),以“高校图书馆”并含“档案”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2013年5月9日),共获得19条期刊文献记录,而以“高校图书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则获得44158条记录。通过这一简单的统计对比,表明近十年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比较薄弱。究其原因,源于档案管理未受到重视及实际工作的欠缺。

1、档案管理工作未受到重视

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保存价值。但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大多数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因而缺乏搜集、提供档案的主动性。

2、无高校图书馆档案分类法

按照档案学原理,做好档案工作就是要做好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基础工作,而分类科学与否将直接决定案卷质量的高低。高校图书馆档案作为专门档案,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并不完全适用于《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因此,许多学校只能按照时间顺序或简单分类的方式进行归档,在实际操作中却无一套完整的分类法可依,造成高校图书馆档案分类缺乏科学性,也无法进行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的开发,无法发挥档案资源的效用。

3、档案员素质不高

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大都是办公室人员兼职,而没有配备专业人员。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日积月累而成的。没有专业人员管理会使多数应归档的文件散落于不同的经办人手中,最终会导致档案材料的不完整、不系统。加之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不稳定,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必将导致档案工作的被动落后,最终造成图书馆的档案工作永远都做不好。

二、改进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档案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记载着高校图书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具有很强的信息利用价值和信息传播功能,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也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的完备提出了要求。因此,应尽快解决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档案管理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科学道路。

1、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档案工作

领导重视是搞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关键。要做好图书馆档案工作,首先要积极争取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支持。而这种支持不应该仅停留在思想上,更多地应体现在行动上的支持。因此,馆领导要亲自抓并主动参与档案管理工作,并为档案员在各方面提供工作便利。

2、科学分类,编制高校图书馆档案分类细则

笔者认为对档案实行科学分类应是完善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档案实体的管理秩序,使档案实体有序化、条理化,也便于校内外用户的查询、利用。其次,高校馆档案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兼职人员,其对如何分类并无清晰的认识,编制一个通用的档案分类细则有助于其更好开展工作。

虽然,教育部在1995年就颁布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高校馆并未按此实施,而是各制定各的,这不利于档案分类的标准化,也不利于不同用户的检索利用。这方面应向《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学习。只要采用《中图法》的馆,其图书的分类号都是一致的。而用户只需了解《中图法》,就可在不同图书馆实施检索。因此,笔者建议可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教育厅的高校图工委牵头,以《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为蓝本,结合图书馆特点统一制定《高校图书馆档案实体分类细则》,明确类目设置、标识符号及注释。方便各高校馆按照统一的规则规范档案工作。

3、提高档案员的专业化

(1)对档案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目前,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水平低下,很大程度上与兼职档案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有关。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档案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一方面要提供培训机会,另一方面各校档案馆应加强对兼职档案员的业务指导,而不是放任不管。

(2)健全档案人员管理体制

在高校中,不单是图书馆,其他各职能部门,各院系从事档案管理的基本都是兼职人员,这部分人员除了档案管理工作之外,还有其它工作。而学校对他们只有要求,却没有支持及奖励,这显然无法调动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建立一个全新的档案人员管理体制十分重要。通过制定聘任制,稳定档案管理队伍。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将个人工作表现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并与劳动报酬、评优挂钩,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邱秀文.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8):24-26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例9

1.图书中艺术秩序的概念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明确提出:“所有幼小的生物……总在不断地发出混乱的喊声和做出混乱的跳跃。除了人类以外,任何别的动物都没能发展出一种秩序感。”①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带有明显的片面性,人类偏爱秩序感这一点却是共识。人都是渴望秩序的,人们需要秩序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环境,认识人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秩序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在图书领域,秩序是人们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图书,为读者服务而采取的措施,若再加入一定的艺术性,图书管理就会变得有序而具有美感,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需求,在人们的精神领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图书中的艺术秩序是指将图书按一定条理进行排列,建立一种人为的秩序感并伴有一种美感存在,使读者在查找图书便利过程中产生情绪共鸣。馆员是图书中艺术秩序的主体,图书是客体,艺术秩序就是馆员在图书的管理过程中遵照一定的原则、艺术手法等一系列的自定程序化。馆员通过对图书秩序的感知,探寻与读者心理秩序同构的诉求点。

2.美术学院院资料室的现状决定艺术秩序的产生

2.1藏书量情况。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资料室始建于1964年,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资料室,有着大量的美术专业图书和珍贵的藏品。美术学院资料室主要收藏了美术学科的专业图书,现有藏书两万余册,不包括没有进行数据加工的线装书、高仿真画、期刊、连环画、范画、赠书等。

2.2空间分布情况。

美术学院资料室其主体部分位于美院教学楼一层东南角。资料室现在采用的是开架藏书和闭架藏书相结合的方式,共享空间200多平方米,空间分布如下:外文图书藏阅室、中外文期刊藏阅室、词典赠书查阅室、过刊线装书高仿真画密闭架、办公空间一间,60多平方米;中文图书藏阅室、供读者查阅的电脑四台、打印机一台、光盘藏阅室一间,60多平方米;与会议室、临时教室、报刊阅览共用的阅览室,60多平方米;中间通道,约38平方米,放置装订的过刊、连环画、塑封范画、学生作品、图书的目录卡片、教师部分借阅卡片、供学生晚间阅览的图书。资料室整体使用空间紧张。

2.3图书尺寸规格。

美术学院资料室有自身的特点,在空间分配上紧紧围绕其实际的需求进行设置。美院图书大多是精装画册,尺寸是8开、4开,还有一些尺寸不规则的画册,所以精装画册所需空间就比常规16开图书大些。把大尺寸图书和常规16开图书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进行统一归架,是不合理的。

其一,现实条件无法实现。资料室空间有限,容纳的书架有限,如果为满足大尺寸图书的规格把书架间距空间调大,空间格就会由六格降为四格,这样书架整体的容书量就减少了三分之一,将有大批图书无架可上,为新书余留三分之一空间更无从谈起。其二,不考虑图书的开本参差不齐,虽有中图法作为其排序的标准,但在视觉上感觉杂乱无序,毫无美感,影响读者的阅读情绪。

2.4教学科研的实际需求。

大开本的精装画册图片清晰视觉效果佳,图片为主文字为辅,便于对艺术技法的研究,是师生教学的主要信息来源。如果打破开本限制,统一归架,就会影响查阅精装画册的效率,所以需要新的适合教学科研需求的艺术秩序进行图书管理。

2.5借阅管理的需要。

精装画册多为库本,且价格较贵,单册书价格一般至少四五百元,像《宋人画册》、《敦煌石窟》等丛书价格在万元以上,所以精装画册只可阅览不可外借,整体统一归架不能很好地区分借阅图书和阅览图书,不利于管理。

有些系列丛书不适合按照中图法进行统一归架管理。如表一所示,如果按照中图法进行归架,丛书分布就会分散,查阅起来较费时,所以应该依据丛书的特性来处理,形成适合美院图书管理的艺术秩序,使其既满足读者的查阅习惯,又提高工作效率。

五个方面因素影响着美院资料室图书中艺术秩序的产生。美院资料室的特殊性意味着它的管理和服务应有别于其他院系的资料室和图书馆。不同的状况,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管理,适合美院资料室特性的图书艺术秩序管理应运而生。

3.图书中的艺术秩序的作用

3.1艺术秩序使图书在次序上更具条理性,视觉上具有形式美感。

图书中的艺术秩序是在图书的管理过程中遵照一定的原则、艺术手法,建立一种人为的秩序感,即表现为原则上的秩序和形式上的秩序。在实际的工作管理中,根据具体情况、实践需要,采取相应的秩序规则。

美院资料室中文图书的管理中,普通图书和大开本的精装画册分区管理,普通图书按照中图法归架,精装画册结合中图法按照一定的艺术秩序进行管理。首先按照“先综合后专业”的排列秩序划分。“先综合”是指系列丛书和内容杂集的单册书,“后专业”是指精装画册按美院专业研究需要设置分类,如国画区、油画区、藏佛研究区、设计区等。然后,各区图书按照年代划分,分为明清前、明清时代、现代三个大时期。关于这两点,中图法是通过索书号表现出来的,如作品综合集分类号是J221,中国画分类号是J222,油画分类号是J223;历代作品分类号是J222.2/6,现代作品分类号是J222.7。无论是先综合后专业的排序原则还是各区的划分都是使分类号形象化,无分类法知识的读者可以一目了然。最后,根据作者排列秩序划分。从表二可以看出,如果单纯按照分类号归架,齐白石作品的图书就会分散;从表三可以看出,中国绘画个人作品集的分类号是J221.8,符合中国绘画个人作品集都会入这个分类号要求,如果依据后面入库先后次序号来归架就会出现吴冠中作品图书分散的状况。所以,同一作者的作品应该进行统一排序。

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集,如果作品是同一类别,就按照年份排序;如果作品集是不同类别,就按照先风景(山水)再人物后花鸟的秩序排列。作者间的排序按照作者姓氏首字母在英文字母中的先后顺序排列,如齐白石的作品集会在吴昌硕的作品集前。这样,同一作者的作品都统一排序在一起,作者间也有一定的秩序,查阅起来更加方便,尤其有利于国画方面的图书查询,因为实际查阅中师生都习惯按照作者查询。

图书管理中次序的条理化呈现出视觉上的美感。我们的视觉偏爱简单的秩序,对于混乱的秩序厌恶并排斥。同时,对于简单的秩序又易感到乏味,图书的排序要获得视觉上的美感,就要掌握乏味与杂乱之间的这个度,它成为使事物具有美感的一项基本能力。为了把握好这个“度”,我们从工作实际出发,采用合理的艺术秩序方法,运用美学中的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等艺术手法,使图书表现出一种形式上的秩序性。

工作中,我们在有效的秩序规则基础上,根据图书形态,从左到右、由大到小摆放图书,整体排架具有一定的节奏与韵律感,像音乐一样带来视觉上的秩序美,无形中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3.2艺术秩序带给读者情绪上的愉悦,精神上的享受。

有效的图书排序,以及区域的划分,传达给了读者对图书秩序的感知,带来便捷的查找,读者首先会感觉查阅方便,心情轻松;随着查阅的深入和整体视觉上的韵律美感逐步展现,读者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美的情绪共鸣与精神层面的享受,达到图书与读者、图书与馆员、读者与馆员的契合交流;促进读者查阅主观能动性的增强,查阅效率的提高。运用艺术秩序对图书进行管理产生的美感,对读者情绪、对查阅效率有着很积极的效用。

综上可见,图书中的艺术秩序不仅能够方便读者查找,而且能够通过图书给予读者视觉和心理上的审美体验,这样不仅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读者查找图书、馆员管理图书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美”渗透在图书的秩序中。

4.美院资料室图书中艺术秩序的可变性

正如马克思所言,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图书中的艺术秩序也不会一成不变。美院资料室图书中的艺术秩序会随着各方面因素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影响美院资料室图书中的艺术秩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4.1馆员的素质。

美院资料室馆员除了要有热爱图书事业的敬业心和图书专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方面的学科知识和美学方面的审美能力。资料室工作的正常运转依靠馆员来管理,馆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资料室的管理水平和对读者的服务质量。

4.2资料室的环境状况。

资料室的环境状况是存放图书的物质硬件条件,建筑空间的规模和设备的状况决定着资料室的规模、承载人数、图书的存放方式、管理方式等,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

4.3图书的特点。

图书的数量、类型、规格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每年以超过20万元的资金投入购置新书,在图书总量上会逐渐递增;随着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购置图书会在类型上有学科方面的相应倾斜;印刷技术的进步,带给图书的不仅是质量的提高,规格上也不再循规蹈矩。

4.4读者的需求。

德国一位图书馆学家说:“作为一名图书馆员必须把自己的全部的精力花在读者身上,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图书馆员。”馆员要想读者之所想,思读者之所思,为读者做好服务工作。

注释:

①[英]E.H.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8.

参考文献:

[1]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7.

[2][英]E.H.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

[3]中图法编委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8.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例10

1.职业院校图书馆的现状

为使读者能快速查找到所需的图书,各高校都根据本校所开设专业的图书种类,进行分库管理,一般大体分为科技类图书、社科类图及基础类图书三大类;并根据图书种类的不同将书库分为科技类书库、社科类书库及基础类书库等书库,为便于管理各高校都根据自己各类图书数量的多少进行分库管理;比如科技书库1,科技书库2等。而每一书库又根据书库实际面积的大小摆放合适数量的书架,各类图书按图书分类号的排序依次摆上架,这样读者在借阅图书时,可根据在借阅导航系统中查询图书在那一类的第几书库中去查找,如果读者知道图书上架摆放的规律,就很容易找到所需图书,但如果读者不知图书上架摆放的规律,就不容易找到,尤其是当某一书库图书书架数比较多时,查找到所需的图书就比较费时间。

职业院校图书馆问题就更多了,原因有如下几点:1.职业院校是由原来的好几所技校或中专合并后升格而成,图书的种类多;2职业院校成立后,在多次办学水平评估过程中,对生均图书数量有明确要求,为满足评估的要求,被评估的学校都想办法购置了大量图书,因此如何保证告知院校读者快速找到所需图书成为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解决的课题,下面就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作总结如下,供参考。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为了能给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院于2003年动工新建了建筑面积为1.01万m2的图书馆大楼,并于2005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大楼主楼梯在室内,而从正门直接进入了图书馆二楼,由内楼梯可从二楼上到七楼, 为了便于读者借阅和归还图书以及图书管理的开展,目前布局为二、三、四楼为书库,五楼为期刊阅览室,六楼为电子阅览室,为方便读者借阅和图书管理,借阅和归还图书工作台设置在二楼大厅西门侧,但由于图书楼的各楼层内没有隔开,因此没有办法将楼内空间划分成某一书库,现在实际上一层楼就是一个大书库,一个大书库放置50多架图书,由于我们实现完全开架管理,为满足读者在馆阅读的需要,在每层楼内的合理位置,根据空间的大小不同摆放了不同数量的桌椅供读者在馆阅读使用,图书文献管理系统采用大连波菲特管理软件,但当时(2003)安装软件管理系统时是在老图书楼(当时老图书楼共三层,图书共有五万多册,分五个书库,每库有8~10个书架)为方便读者查询和查找图书,可利用原管理系统软件的导航功能来查询图书在第几书库及图书是否在馆等信息,在读者查到自己所需图书在第几书库并确认所借图书在馆后,读者借还图书时直接去对应书库即可实现快速借还。但自搬入新馆后,由于图书数量的逐年递增,加之图书搬入新馆后进行了重新的排架,却没有及时对图书的在新馆的地址信息在图书管理地址字典中进行对应的更改,还是按原来的设置(第一书库、第二……第五),新增加的图书放在图书主库内,这样读者在利用导航系统查询图书时,查询到的地址信息还是原先图书在老馆的分配地址(既图书在第几书库或图书主库等信息,而图书自搬入新馆后进行了重新的调整,我们虽然对图书进行了分类,在对应的书架上贴了对应的图书分类号,但由于原来在某一书库的图书在搬入新馆调整后可能不在图书馆的同一层楼上,加之我院没有对读者进行过图书文献检索课的讲解,读者对图书的分类又不清楚,因此易出现以下问题。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读者进入图书馆查找图书时,在不知道图书分类的情况下就从二楼开始,一架一架的找,二楼找到了就不上三楼,否则四楼也不放过,这样查找太费时间;

(2)读者虽然在原查询导航系统中查找到他所需的图书在馆,但由于归还的图书没有及时上架,而是在归还工作台上,被别的图书压着看不见,这就因图书没有及时上架造成读者查找图书费时;

(3)由于我们实行全开架借阅,有时由于读者在馆内阅读图书后没有把阅读后的图书正确归位,造成读者查找图书费时;

因以上因素的存在,导致我院读者借阅图书的效率低,这与我院示范性院校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差距较大,为了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提高我院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图书的利用率,我们提出了《职业院校图书馆馆藏图书快速查找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项目。下面就我们的具体作法总结如下。

3.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为了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图书馆成立了科研团队,并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我院图书管理的实际问题后我们认为,给读者讲解大量图书馆知识与我院学生就业及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没有太大关系,我们只要求读者能简单、快速在图书馆找到他(她)所需的图书就说明我们提高了服务质量。认真分析研究后我们认为:造成读者查询、查找图书费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图书在新馆内的物理地址信息不准确,而导致提示信息不准确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图书在新图书馆内没有准确定位。因此要有效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三步定位理论:

第一步把摆放馆藏图书的书架在图书馆楼层上定位;第二步,把馆藏图书按图书的中图分类法在书架上定位,;第三步,把馆藏图书的楼层号、书架号保存在查询系统的地址词典中,这样在查找图书时就能查到馆藏图书在图书馆的准确摆放地址,通过对摆放地址的查找,快速找到所需馆藏图书,通过缩短查找时间来图书的利用率。

4.问题的解决措施

4.1 图书准确定位问题的解决

为了使图书能在图书馆准确定位,我们提出图书的三步定位理论;(1)把图书在书架上准确定位,实现方法是:通过把图书按中图分类法分类后,使同类图书按图书分类号的先后次序摆放在书架上;(2)把书架在图书馆准确定位,方法是:通过给书架按统一规则编上号(比如从二楼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第一架、第二架…………然后三楼、四楼…)这样就把书架在楼层上准确定位了;(3)把管理系统中地址词典中的图书信息与图书在图书馆的地址信息与保持一致,实现方法是:把各书架上图书按图书分类的顺序号统计后,在图书管理系统的图书地址词典中进行对应的修改,这样在图书查询导航系统查询的结果就和图书在馆的具体摆放位置对应起来,为实现图书的准确查找做好了前期准备,实现了图书在书架上的准确定位。通过这三步定位就实现了三个定位;①图书在图书馆的准确定位;②图书在书架上的准确定位;③图书在借阅导航系统中的准确定位。在书架上摆放和图书上架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摆放书架时书架间的间距要合理,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②为方便读者查找图书,同类图书尽量摆放在临近的几个书架上;③为了使归还的图书易于上架,图书摆放要合理,不要挤太紧,并在书架上用书立把图书摆好。

4.2 图书快速查找问题的解决

为了使读者能快速查找到所需的图书,我们对原导航系统进行了完善,主要是通过对每架的图书的分类号进行统计,并把统计结果在管理系统地址字典中进行对应的修改,使管理系统中图书的地址信息与图书在馆摆放的具体位置对应。同时为方便读者查询图书的方便,由于考虑图书借阅导航查询时,可能是多个读者同时查询,我们选择查询系统为网络查询系统进行查询,即在我院任何一台在线微机上都可以查询,同时我们在图书馆内设置有专用的查询微机,满足读者查询的需要。

4.3加大图书的管理力度

加大图书的管理力度,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1)加大对入馆读者的宣传教育,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图书阅览习惯,在图书馆阅读完图书后尽量放归原位,保证其它读者也能快速查找到;

(2)加大对图书的管理力度,对读者无意摆放错误的,离馆时没有上架,以及无意放乱架的图书都得及时归位,保证其它读者也能快速查找到,以提高图书的利用率,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例11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1. 072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1- 0128- 02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于文献信息的广泛性与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图书馆也应当做好业务管理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时代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

1 图书馆业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 使用效率问题

虽然图书馆拥有大量文献信息资源,但是很多读者并没有认识到图书馆所隐藏的巨大价值,没有充分地使用各种图书馆书籍,导致其使用效率无法提升;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使用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服务效能与服务质量,而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使得图书馆难以达到信息化管理、数字化管理等要求。目前,部分图书馆领导还未能认识到图书馆具有的深层次价值,未进行图书资料的分析、分类整理,使图书馆在文献主题加工、建立参照系统、网络化管理上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导致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1.2 人员素质与专业技能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图书馆管理要求图书馆馆员拥有较高的素质与相应的专业知识。但就目前图书馆馆员的配置而言,虽然有一部分馆员也是相应专业毕业的,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但是其专业知识过于理论化,无法正确处理图书馆的相关工作,并且很多馆员觉得图书馆管理工作乏味,缺乏挑战性,在日常工作中敷衍了事,缺少激情。图书馆馆员较低的个人素质与专业技能,对于现代化图书馆业务的发展同样也是一大阻碍。

1.3 规范操作问题

由于不重视图书馆资源的整理与建档工作,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应当具备的技能和基本知识,无法胜任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不规范的管理操作,除了会影响图书馆工作的持续开展之外,还会增加图书馆的评估难度,这也是图书馆无法高效利用内部资源的另一影响因素。

2 图书馆业务管理工作改善措施

2.1 加强图书馆业务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为促进图书馆馆员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提升业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加强培训是最有效的途径,这也是对图书馆业务管理工作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工作。所以在图书馆业务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中,要注重培训的关键细节,使图书馆业务管理人员跟上时展步伐。培训工作,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开展:第一,培训人员应该掌握哪些专业知识;第二,培训人员究竟缺少哪些知识,只有结合两者,才能找出培训的实际需求。

2.2 做好图书资料结构的优化工作

图书馆资料是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图书馆资料使用过程中,还需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操作方式。

第一,做好规范性利用,主要是在分类管理上采取文献资料的形式,结合编目、主题索引和排架等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加轻松地挑选自己所需;第二,做好报道性利用,通过推介、分类、编制专题书目等方式,让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图书馆资料内包含的信息,并能够掌握具体的使用方法;第三,做好服务性利用,其主要是针对常规的咨询服务和借阅,全面开放馆藏信息资源库,方便读者对馆藏的利用;第四,做好整合性利用,主要是将分散的类目、类型以及不同储存方式、文种的文献或者知识单元构成相应的知识系统,使更多的读者能够利用资料;第五,互动式开发,主要依靠专家学者的专业技能和学科知识,做好不同图书资料的互动式开发,在用户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资源信息的增值。

2.3 根据读者需求进行图书馆收藏调整

信息时代的来临,也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文献资料的利用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做好早期传统信息方式的优化调整,才能满足信息时代对文献资料提出的要求。

(1) 对于日常利用率高、读者需求量大、需要快速周转的书籍,采取特殊的管理形式,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采用模糊管理方式,能够为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具体操作方式是:第一,当图书馆满足了一定要求后,就可以将日常利用率高、读者需求量大、需要快速周转的书籍进行集中化管理,最好能够配上磁带、光盘等,使用多媒体技术处理信息。在使用计算机之后,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这一类书籍,还能够通过计算机、录像录音设备等使用其附件资料;第二,根据知识内容进行分开摆放,这样在整体上也更加清晰。比如:对英语类的书籍,词汇可以放一类、语法可以放一类,这样不仅有利于读者快速找到图书,也能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2) 做好图书的综合管理。在日常图书馆管理中,综合类图书的管理也不能忽视。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计算机检索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很多读者都认为馆藏没有必要设置过多严格的要求,只要使用计算机检索,读者就可以找到自己所需图书所处位置。选择综合类图书的读者绝大部分研究社会科学,将这一类书籍与社会学科书籍放于一类收藏,也会大大提升其利用效率。

2.4 加强图书资源分层次开发

分层次开发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特有的需求,能够根据读者本身的实际需求进行资源模式的设计,也有利于资料的有效性、实用性与科学性的提高。第一,基础开发。能够通过文献的外部特点来体现资料实际的应用价值,从而科学地进行图书资料的编目与排列,为读者提供相应的服务。第二,深层次的开发,这一类开发主要是针对一、二次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分析,从中挑选出最为核心、关键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材料的实际内容做好图书板块的编排,以此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3 结 语

在图书馆的诸多工作中,业务管理处于核心的地位,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每一个图书馆都有自身鲜明的特色,每一个图书馆都需要具有专业经验的主管业务领导来指导工作的开展,实现图书馆业务管理工作的快速、有序发展,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