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健康管理任务

健康管理任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25 10:47:24

健康管理任务

健康管理任务例1

一、癌症的定义及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癌症,又称作恶性肿瘤,英文Cancer。癌症不仅仅是中国,也是全球病发率高、疗程长的一种疾病代表。

远在90年代末,据国家卫生部统计,中国每年约有130万人,即每分钟就有2.5人死于癌症,占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每年新发癌症病人约160至200万人,等于每分钟就有3个以上的家庭受到癌症的威胁。2010年根据卫生部肿瘤防治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中国每4至5个死亡者中就有1个死于癌症,癌症意见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奖增加50%,即每年将新增1500万癌症患者。

由于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癌症的病发群体正日益年轻化。做为家庭顶梁柱,收入主要来源的上班族来说,癌症除了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外,对癌症病人的家庭来说,也是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越来越多的癌症病人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照料和支持,家庭和社会负担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

当人们面临癌症的威胁时,需要强有力的手段去修复,因此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化的医疗技术。然而,医疗成本却是较为昂贵的,尤其在现代医疗技术水平进步的推动下,其医疗成本增加的速度远远高于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从而并非人人都能有条件享受充分的医疗手段进行救治。癌症,其治疗更是给病患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根据某保险公司理赔数据显示,癌症患者平均年治疗费用在10万左右,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年治疗费用平均更是超过30万。而其中像一些进口特效专利药品尚未在医保药品范围内,基本医保广覆盖、低保障的特点很难满足癌症治疗的保障需求,往往使整个家庭迅速陷入经济危机,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二、防癌疾病保险存在的必然性

癌症的治疗是一场时间的“持久战”,只有不间断保持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赢得最后胜利。面对癌症治疗费用的高涨,需要强有力的经济作保障。故提早做好癌症治疗财务准备越来越必要。

商业防癌保险作为社会医疗的补充,在分摊癌症治疗资金上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空间。通过购买防癌保险产品,能够有效地防范和避免因癌症造成的伤害而带来的财务困难,因此防癌保险必将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针对现在社会自然环境较差,雾霾、汽车尾气等不利健康的因素多,对健康人来说,加强健康管理,尤其是对癌症预防的检查,亦有可能达到降低罹患癌症的可能性或避免罹患癌症的目的。

三、防癌保险发展过程

(一)国外防癌保险产品现状

防癌保险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日本,经过40年的发展,现已较为成熟。保障长期持续。保险责任持续性覆盖癌症的整个治疗和康复阶段,每项重大治疗都有资金支持。保障责任全面。可以提供诊断保险金、住院保险金、手术治疗保险金、护理保险金、非住院治疗保险金、死亡保险金等。价格便宜交费灵活。有月交、年交等多种方式,运营体系完善,产品核保简单,理赔迅速。

(二)国内防癌保险产品现状

国内防癌保险责任少,大部分属于确诊给付型产品,一旦被保险人确诊获得赔付后,保险合同即终止。对于癌症这样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病种来说,确诊给付型保险产品远不能为客户提供持续有效的保障。价格贵,产品含较高身故责任或与两全险捆绑销售,价格较高,限制了客户支付能力,抑制了投保需求,使客户得到的保障力度极为不足。核保相对复杂,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等与癌症风险关系不大的疾病却与寿险身故责任明显相关,使核保相对复杂,限制了一部分客户的投保。

早在2006年5月17日,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就以附加险的形式推出了国内第一款防癌保险--附加防癌疾病保险。但作为主险形式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防癌保险却是在2009年8月25日,由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康健无忧个人防癌疾病保险”。

对于以这两款险种为代表的早期防癌保险,其保险责任还仅仅停留在“确诊金”,即在观察期后,被保险人初次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癌症,保险公司给付癌症保险金,合同效力终止。但值得一提的是,“康健无忧个人防癌疾病保险”在这基础上还提供了“癌症第二诊疗意见服务”。癌症第二诊疗意见服务是指被保险人初次发生合同约定的癌症时,保险公司为被保险人提供1次癌症第二诊疗意见服务。该项服务由相关领域的医学专家针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给出相应的建议,供被保险人参考。由此可见防癌保险的发展趋势由传统保险分摊风险损失的财务安排逐渐扩展成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服务和工具。

在2009年9月22日,由新光海航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推出了“新光海航附加呵护一生防癌疾病保险”附加险,在防癌保险中第一次出现了“确诊金”以外的保险责任。具体保险责任包括:癌症保险金、癌症住院日额保险金、癌症手术医疗保险金、癌症门诊放疗、化疗保险金及豁免保险费。此款保险最多获得的理赔金额为该保险基本保险金额的二倍。所以,此款险种的起到保障作用比较有限,但其体现了防癌保险对医疗流程全覆盖的一个发展趋势,发展方向是值得肯定的和正确的。

直到2010年8月30日,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康健吉顺定期防癌疾病保险”,出现了国内首款持续性覆盖癌症整个治疗和康复阶段的防癌保险,每项重大治疗都有资金支持的主险形式的防癌保险。其具体保险责任包括:癌症确诊保险金、癌症住院津贴保险金、癌症手术保险金、癌症放、化疗保险金、肝脏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保险金、身故保险金及豁免续期保险费。

四、防癌保险逐渐向健康管理型发展

防癌保险的作用将由转移风险转变为降低或避免风险。即防癌保险将由确诊给付型和医疗流程覆盖型转变为健康管理型。保险作为分摊风险损失的财务安排及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服务和工具。其作用为事故发生时,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

防癌保险无论是确诊给付型还是医疗流程覆盖型,都仅仅起到了在被保险人(患者)出险(患病)时,根据保险责任为其理赔保险金,从而起到降低因罹患癌症为被保险人带来的经济损失。但这种损失的降低仅为名义上的降低,即仅降低被保险人(患者)的经济损失,其实际上是将这部分损失转移给了保险公司。事故带来的损失还是实际存在的。

人们更希望事故未发生时,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避免事故的发生。健康管理型防癌保险将弥补传统防癌保险这方面的缺失,即真正意义上降低被保险人(患者)及保险公司因被保险人罹患癌症带来的损失。同时,健康管理型防癌保险将能发掘防癌保险的另一方面的作用,即降低被保险人罹患癌症的可能性或避免被保险人罹患癌症。

健康管理型防癌保险是指商业保险公司通过为投保健康管理型防癌保险的被保险人提供一系列的保险责任及服务,对被保险人罹患癌症的风险进行控制的一种保险。其核心内容是保险公司通过投保健康管理型防癌保险的被保险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达到有效控制癌症的发生或发展,显著降低出险概率和实际医疗支出,从而减少防癌保险赔付损失的目的。其保险责任不仅应包含医疗流程覆盖型防癌保险的保险责任,还应包括健康管理服务,即癌症罹患风险评估、个人健康计划制定、定期癌症筛查体检、治疗资源优先获取等服务。

五、健康管理服务的实施步骤

在防癌保险产品中加入健康管理服务,可以采取以下实施步骤:

(一)保险责任设计支持“全过程”健康管理服务

如果将保险责任设计为确诊一次性给付保险金,然后合同终止,则只能是为客户提供癌症预防健康管理服务,对于患病后的健康管理服务难以实施(因为患病后保险合同终止)。将保险责任设计为“全过程”保障,除了增加产品保障特色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与后续的“全过程”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使健康管理服务可以贯穿整个保险合同周期,体现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服务的全面有机结合。

(二)产品定价中加入健康管理费用,保证资金支持

健康管理服务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有持续的资金支持,很多保险公司虽

制定了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协同发展的策略,但是由于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使得健康管理服务难以持续实施。为了使健康管理服务能够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应改变传统的每年预算的做法,而是在产品定价时将健康管理费用考虑进去,鉴于目前我国的精算规定和保险产品定价方法,在产品预定费用率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健康管理费是比较可行的方式,相应的利润测试过程中可以考虑每年健康服务费用的支出。包含健康管理服务的产品每销售一张保单,由财务部门提取预定额度的费用作为专用健康管理费,由具体使用部门(一般是健康管理部或客户服务部)为客户提供预定的健康管理服务。

(三)对健康管理服务进行产品化管理,提高运营支持能力

健康管理任务例2

2003年9月,武警总医院结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始着手创建体检中心。一切从零开始,王春秋逐一建立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任务等,不断提高医院和体检中心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健康体检的意识。

近日,记者见到了王春秋主任,他介绍丁关于健康体检服务的概况与内容,并从中引申出了健康管理的知识与理念。

健康体检:社会医疗服务的新发展

王春秋主任说,在西方发达国家,健康体检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形成,而中国是在“非典”过后才意识到的。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为医疗服务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也为医疗业务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健康体检与体检行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一些大城市的体检中心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

王春秋主任说,体检能使人们及时发现很多潜在的和正在发生的疾病,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这对个人健康和疾病治疗及康复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中国从事健康体检行业的机构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型医院;第二类为小型医院;第三类是专业化的健康体检中心。但是,由于各个体检机构检测设备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漏检、误诊事件时有发生,也出现了很多客户投诉和法律纠纷。

据王春秋主任介绍,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部级的体检行业标准或规范。在这种情况下,武警总医院健康医学中心凭借其深厚的医学背景,浓厚的服务意识脱颖而出。该中心管理有序、技术精湛、服务周到,除了开展体检项目外,还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做出分析,对客户实行全面的健康管理来促进其对自身健康的认识,使他们养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

王春秋主任说,武警总医院健康医学中心不断改善各种服务环节,精心设置体检流程,避免让体检者过度奔波,减少时间消耗。由资深医生为体检者制定个体化体检项目,为不同需求的人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采用数字化记录方式,无线网络化管理,自动程序校对和审核,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血液检查项目的结果不准确:并依据年龄结构、职业性质、区域不同来制定各异的体检项目,尽可能全面而又有侧重地为客户做好体检。根据体检单位的要求或体检结果,在检后提供义务健康知识讲座服务,以及针对体检结果做详细的答疑等。

武警总医院健康医学中心在抓技术质量的同时,服务质量亦不断提高。该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仪器设备专门用于体检,避免病人与健康人群的接触和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营造温馨服务,创造便捷服务,采取“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医疗模式,让人处处感受到细心和体贴的体检服务,从而自然地融人到身心愉悦的“体检文化”中。

健康管理:体检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卫生部门提出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方针。定期的健康检查是实现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途径。王春秋主任认为,实现体检事业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必须完成以下三个转变:一是,由单纯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转变,这个转变是完善医院功能延伸和做好检后服务的需要。二是,由单纯经营型向学科建设型转变。三是,由单纯疾病检查向健康评估转变。

据王春秋主任介绍,健康管理在美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90%和10%。具体地说,就是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未做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由此可见,健康管理不仅能带来社会效益,而且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健康管理的魅力所在,更是体检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它运用现代营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的角度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健康。

健康管理一般由四个步骤组成。第一步,健康状况的信息采集,即发现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第二步,健康状况评价和预测,即认识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第三步,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及咨询指导,即解决健康危险因素的过程。第四步,健康管理服务,是上述三个步骤的不断循环,解决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实现走上健康之路的目的。

健康管理在中国刚刚起步,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仅有少数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大部分为医院及体检中心的附属部门。调查显示,我国享受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只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二,与美国70%的居民能够在健康管理公司或企业接受完善的服务相比较,相去甚远。

目前,武警总医院健康医学中心开展实施的健康管理工作,就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健康管理”。王春秋主任说,在健康体检服务中实施健康管理的基本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通过个性化的体检、调查问卷和体检咨询可以全面了解包括年龄、职业、性别、行为与生活习惯、经济和文化背景、个人医学史、心理因素、家族遗传史等信息。建立健康档案。二是,找出健康危险因素,预测疾病风险,综合个人生活行为、家族遗传史、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并根据体检结果的多项指标,找出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对健康状况进行前瞻性、个体化分析。包括慢性病风险评估、饮食营养状况评估、心理状况评估等。筛选各种慢性病或肿瘤等的高危人群进行重点指导,及早发现亚健康状态和早期潜在的病患人群,为制定健康维护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三是,进行健康干预,综合防治疾病,在对健康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由健康管理师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先进的科学手段,针对危险因素、自觉症状、体检结果设计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内容包括饮食、运动、心理、药物、生活方式干预

措施、中医养生保健计划等,将可以改变或可控制的指标作为重点,制定健康目标和实施健康干预。在疾病尚未发生或发展成不可逆转状态之前,及时预防和延缓演变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实现健康管理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王主任介绍说,人生命中的危险性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相对危险性,与同年龄、同性别的人群平均水平相比,个人患病危险性的高低。二是绝对危险性。个人在未来五年内患某些慢性疾病的可能性。三是理想危险性:个人在完全健康的状态下得到的评估结果。“绝对危险性”和“理想危险性”之间的差距就是个人可以改善而且应该努力摒弃的不良生活行为。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是随着“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通过有效改善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个人的“可以改变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就能得到控制并降低。这构成了健康管理的最基本的科学依据。

健康管理任务例3

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健康战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普及知识、提升素养,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全面普及健康知识,全面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全面防控重大疾病,延长全民健康预期寿命,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二、总体目标

到2022年,基本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健康格局,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健康服务能力得以提升,健康环境持续得到改善,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市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明显提升。

到2030年,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以市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健康服务能力达到较高水平,健康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有效控制,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进一步得到有效防控,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市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专项行动

(一)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1.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健康中国行”“中医中药中国行”等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倡导健康文化。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和传播机制,加强媒体健康栏目和健康医疗广告审核,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信息的监测和评估,加强不良健康信息的监管。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把健康科普纳入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和相关医务人员职称评定。有效整合资源,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健康教育。巩固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成果,扩大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单位,健康社区和健康家庭创建覆盖面。推进融媒体中心、报刊和网络媒体开办优质健康科普栏目,普及健康知识。到2022年和2030年,我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镇人民政府)

2.合理膳食行动。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开展营养与健康宣传教育,营养健康科普知识,倡导以减盐、减油、减糖“三减”为核心的合理膳食生活方式,引导市民减少食用高盐高糖高脂肪食品,减少超重、肥胖等营养问题对健康造成的损害。开展限酒科普宣传和行为干预,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实现人群合理膳食指导全覆盖。推进绿色食品、品牌餐饮产业发展,持续开展“健康食堂”“健康餐厅”示范创建活动。针对重点人群分类实施营养干预,继续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扶贫开发局、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各镇人民政府)

3.全民健身行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发展体育总会、协会。鼓励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健身效果。加强“体绿结合”,在公园、绿地、林带等建设嵌入式体育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推动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到203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实施省“百城千乡万村”全民健身运动。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达到88.20%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5%以上和40%以上。(牵头单位: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总工会、各镇人民政府)

4.控烟行动。加强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严厉查处在大众传播媒介、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烟草广告的违法行为。切实做好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的控烟。加强控烟宣传教育,特别是对未成年人控烟的宣传引导。发挥公务人员、医务人员和教师控烟引领作用,推进无烟社区、无烟单位、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创建。加强戒烟门诊建设,规范戒烟医疗服务。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以上和80%以上。(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县烟草专卖局、各镇人民政府)

5.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进一步完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心理门诊,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重点加强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心理卫生机构建设,推进以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的心理健康网格化服务。依托现有的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和护士等,建立一支心理卫生工作队伍,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等心理健康服务。推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加快推动社区精神卫生康复服务,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建立健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各镇人民政府)

6.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推动大气、水、土壤的质量改善,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逐步实施垃圾减量和分类回收。全面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持续推进卫生镇村创建,统筹治理城乡卫生环境。保障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强化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和环境监管,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0%以上。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入市监管,严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和公共安全环境建设,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并持续改善。(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水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各镇人民政府)

(二)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7.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向孕产妇免费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防控工作,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到2022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6.1‰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8.学校健康促进行动。建立健全学校医务室,配齐配强校医,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逐步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持续推进健康学校建设,中小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支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习惯养成。加强学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传染病防控制度,规范落实防控措施。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实施教室采光照明和课桌椅达标工程,营造健康学习环境。到2022年和2030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县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牵头单位: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人民政府)

9.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加强教育培训,倡导健康工作方式,用人单位依法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教育培训及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发生。严格源头控制,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的单位应当按规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改善工作环境,完善健康设施,完善职业病防治支撑体系,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以职业性尘肺病、化学中毒为重点,在矿山、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领域开展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加快职业健康监测检测能力建设,健全职业健康监管执法队伍。推动签订集体合同,扩大工伤保险参保覆盖面,将违法企业纳入“信用”平台予以公示。到2022年和2030年,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生态环境局、各镇人民政府)

10.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做实老年健康管理,强化老年心理健康,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中医特色服务,促进老年主动健康。大力推进健康养老服务,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预防、养生、医疗、养老”深度融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养老机构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县级以上医院(含中医医院)设立老年人挂号、诊疗服务、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发展老龄健康产业,坚持养老与养生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住院、康复、护理、生活照料、舒缓医疗及临终关怀等一体化的健康与养老服务。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打造老年宜居环境,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构建老年友好社会。将健康养老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包装项目,积极对上争取资金。到2022年和2030年,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镇人民政府)

(三)防控重大疾病

11.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大力宣传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鼓励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全民应急救护培训,加强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提倡定期健康体检,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习惯和技能。全面推进18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干预。推进标准化高血压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强化技术培训、医疗质量控制,推广普及适宜技术。规范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和治疗,提高院前急救、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应急处置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9.7/10万及以下和190.7/10万及以下。(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12.癌症防治行动。建立健全县级癌症防治中心,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提高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强化危险因素干预,加强乙肝疫苗、人瘤病毒疫苗接种的科学宣传,促进适宜人群接种。加强诊疗规范化管理,探索癌症康复模式,完善康复指导、疼痛管理、长期护理、营养和心理支持,推进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工作。完善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定期开展癌症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提高癌症登记信息化水平和癌症监测数据质量。加大防治保障力度,完善医保和救助政策,推进癌症防治科技创新。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医疗保障局、各镇人民政府)

1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普及科学防治知识,加强危险因素防控,做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管理。加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呼吸疾病门诊诊疗水平。完善慢阻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对慢阻肺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加强呼吸专科队伍建设,培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基层专业人才。到2022年和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2/10万以下和18/10万以下。(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医疗保障局、各镇人民政府)

14.糖尿病防治行动。对高危人群开展糖尿病防治科普宣传教育,全面了解糖尿病知识,关注个人血糖水平。倡导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促进糖尿病患者自主管理。推进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工作,促进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提高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发现、规范化诊疗和治疗能力,延缓糖尿病并发症进程,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加强社区糖尿病相关检测能力标准化建设,规范糖尿病诊断、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开展糖尿病防治基层专业人员能力培训,提升糖尿病防治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15.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加强我县生物实验室建设,提高传染病、地方病监测检测能力。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按规定调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维持无脊灰状态,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完善艾滋病防治体系,加强艾滋病源头控制,强化宣传干预、监测检测、抗病毒治疗和预防母婴传播,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建立结核病防治综合服务模式,加强耐多药肺结核筛查和监测,规范肺结核诊疗管理,全县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坚持地方病综合治理策略,持续保持疟疾、麻风病、碘缺乏病、克山病、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等重点地方病消除标准,巩固地方病防控成果。全面推进犬只规范化管理,加强犬伤患者规范化处置。进一步健全高效的疫情处置指挥体系,及时有效地处置重大疫情。到2022年和2030年,以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各镇人民政府)

(四)发挥地域优势

16.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行动。推广中医药治未病及健康养生文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治未病服务。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覆盖城乡、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发展中医药治未病与养生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示范建设项目,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康养协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健康养老项目。建立治未病服务信息平台,以县中医医院为重点,各镇为基础,发展治未病理念,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季节养生和预防保健等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服务。开发具有特色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休闲度假中医药文化旅游线路。到2022年和2030年,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比例分别达到90%和100%。(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各镇人民政府)

17.口腔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倡导“科学刷牙”,开展口腔疾病高风险因素行为干预。实施口腔健康管理优化行动,开展生命早期1000天口腔健康管理,预防和减少乳牙龋齿发生。强化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管理服务,开展学龄前3—6岁儿童乳牙龋病综合防治(局部涂氟)和6—9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窝沟封闭),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龋病。开展中青年口腔健康管理,以牙周健康为重点,加强口腔健康促进和口腔疾病早诊早治。开展老年人口腔健康管理,关注其是否合并牙周病相关系统疾病。加强适宜技术推广和实施,提升口腔健康服务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我县12岁儿童龋患率分别控制在30%和27%以下。(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各镇人民政府)

四、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由健康行动推进委员会统筹推进健康行动,组织开展行动监测评估和考核评价。各相关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统筹抓好各项措施落地,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二)健全支撑体系。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切实推进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进一步推进健康相关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疾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健全政府健康投入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健康投入力度,科学合理界定政府投入职责,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的责任。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健康筹资机制,引导、鼓励社会和企业投资健康领域。加强监督执法,建立高效运行的质量审查机制,保障各项目标实现。加强信息支撑,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建设,实现健康相关信息互联共享。

健康管理任务例4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工作重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管理服务入手,打造全民健康管理的服务品牌,以项目运作为牵引,以健康惠民内容为支撑,以健康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充分发挥现代医学与信息化结合的示范效果,全面提升卫生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分步骤实现覆盖全区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面向政府、医疗机构、居民等各种用户群,提供居民健康检测、动态建档、健康促进与干预、健康教育以及基层医生慢病管理新模式等惠民惠医服务,建立完善的服务于民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更好的为居民健康提供科学、便捷、有效的服务。构建以健康小屋为载体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平台,发挥健康巡诊包作用,引导居民健康自我管理,提高基层医疗信息化水平,同时,也为“健康”整体健康城市计划提供示范作用。

三、工程内容

1、建设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建成包含健康管理平台框架及中间应用系统、健康门户网站、智能健康服务系统、基层业务辅助系统等内容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健康测量设备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健康测量产生的数据直接与后台的信息服务系统自动对接,方便操作、服务和业务管理;利用健康服务系统,及时对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干预,提升健康理念。

2、发挥健康小屋功能作用。在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健康小屋,配置血压、血糖、心电、健康指导机等设备并投入使用。广泛组织辖区居民体检,特别是65岁以上老人体检,发挥健康小屋信息载体作用,为居民提供健康检测、动态建档、健康促进与干预、健康教育以及基层医生慢病管理等惠民便医服务。

3、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量。为全科服务团队配备健康随诊包,发挥具有数据接口的血压仪、血糖仪、血氧仪、心电仪等设备的作用,方便服务居民,丰富服务内容,实现信息共享。

四、实施步骤

1、工程建设阶段(2013年5月-11月)召开项目启动会议,按照工程建设方案,有序推进健康管理系统建设。建成14家健康小屋,下发随诊包。

2、试运行阶段(2013年12月)完成相关人员培训任务,对整体工程进行全面测试,健康管理系统试运行。

3、巩固完善运行阶段(2014年-2015年)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系统应用考核等长效运营机制,确保健康示范工程及健康促进服务取得预期的效果。

五、保障措施

健康管理任务例5

包括健康检查内部管理、内容和程序、监督与管理。目前某些疾控机构健康体检工作还靠手工方式进行,体检程序、体检照片、体检者个人档案等都存在业务繁琐,数据不详尽、不实,个体查询不便,实验室检测水平欠缺及标准化建设还未达标等诸多现实弊端。例如:健康体检项目不合格,体检两项就拿到健康证,在具体操作上仍还有处于违规环节的实际漏洞。当前疾控机构健康体检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模式应立足全社会、企业或民众的健康需求,在卫生法律行政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康体检的各项制度,完善自身组织的监督体系,做好疾控机构公共卫生自身工作内容的有效监管。

1.2完善各类人群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的健康体检工作,特别是托儿所幼儿、学校学生、企业职工、社区居民等。提高慢病管理能力和重性精神疾病等各类健康状况的规范管理率,以及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当前中国已进入慢性病高负担期,比重达70%,致死占总死亡85%,具有“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已成为影响社会民众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南昌市已超过13万农村留守儿童,占全市农村儿童总数27%,近五成隔代抚养,近七成有孤独学习困难。大量事实研究表明通过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等可以有效降低慢病和心理问题发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管理和疾病健康教育宣传,可有效地改善慢病病人身心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对医疗资源的利用。

1.3保障健康促进运行机制

当前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产生不是简单的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伤害,而是与民众个人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人类的生物因素和医疗保健服务四个方面有紧密关系。特别预防医学,传染病预防保健工作可极大地预防疾病发生。通过婴幼儿预防保健、学校卫生工作、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劳动职业健康体检、艾滋病自愿检测等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体检工作,从源头上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应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面管理,积极保护各类人群的身心健康,以此提高民众的自我健康意识、自我保健知识、从业健康保障措施。开展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调查,知晓率不低于75%,开展目标人群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目标人群行为干预指数不低于0.7。

1.4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

在各级各类疾控机构建设时期,要加强医生、护士、检验师、国家心理咨询师等医务人员的素质建设,加强医务人员自身健康促进工作,使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成为健康体检工作中的自身管理者。倡导健康行为,共创健康社会,使医务人员首先意识到自己既是体检环节中的执行者,也是给与体检者及时的评价者,更是对体检者进行及时宣教的促进者。真正提高健康体检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服务效率性,加强疾控机构健康促进工作。

2措施

2.1强化健康体检制度的执行评估机制

各级各类疾控机构应针对现有的各项健康体检制度建立起定期的执行评估机制。对于明显执行不力的制度,要有深刻反思并做出及时调整,以确保健康体检质量得以实际保证。应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健康体检专项制度、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制度、实验室检测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网络信息化制度等。

2.2建立训练有素监督执法机制

伴随疾控机构公共管理的建设与发展,对监督执法的行政责任的扩充,可划分为法律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职业责任和道德责任。把疾控机构健康体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检查督导,建立“上下畅通、左右协调”的工作责任机制,减少“见利益抢、有责任躲、出事推诿扯皮”等问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以高度专业的公共责任来承担健康体检工作,以严谨敬业的公共服务来履行疾病防治工作,以全面严格的公共利益来保障监督执法职责。

2.3建立网络一体化的联网管理机制

加强疾控机构网络体系管理,全面实施规范操作,建立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建立按照不同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健康体检结果数据化处理,提高网络信息的运转效能,健康信息资源共享,切实开展网络便捷化管理。以提高市民健康素养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三级网络、五大场所”的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加强面向社会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宣传。着力打造健康教育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强健康教育媒体传播,更好地促进现阶段疾控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发展,规范疾控机构卫生保健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

2.4加强公共卫生制度更新与政策制定

中国医疗卫生、预防保健等各项规章制度种类繁多、数量极大,这实际上降低了制度的整体效力和执行效果。心理问题作为社会诊断的一个指标,纳入公共管理的考量范围之中,应当定期进行适度的心理健康服务,心理与身体检查内容与制度的审查应及时跟进更新;要合并前后内容重复的相似制度,切实解决具体问题;把某些重要的规章制度上升到政策法规,以提高制度本身的权威性和威慑力。注重对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健康体检与教育促进,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干预,在各项实际工作基础上加强调查研究,尽快出台一批对各级各类疾控机构健康体检有指导意义、推动作用的政策措施,充实工作量,依法履行公共卫生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发挥真正主导作用。

健康管理任务例6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作为人员聚集区,疫情暴发的风险较大,但国家经济发展又离不开企业。深圳市光明区作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承载区,拥有企业1.3万余家,为切实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防疫安全,光明区在全市率先实施“疫情期间保障企业复工健康服务计划”,组建万人医学指导和健康服务团队前往企业现场逐一进行健康指导。其中社康中心承担了全区5个街道共8 042间企业的现场健康指导工作。为进一步规范社康机构提供企业复工健康指导工作服务,现将我院在此期间的工作体会予以总结,以求为同仁们提供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的健康指导服务的参考。

高度敏感,积极响应

为保障元宵节后部分企业的顺利复工,我院长圳、圳美社康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首先与辖区企业建立专项对接,收集企业返工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对企业健康联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指导。2月上旬获悉重庆、北京和广州等地先后有企业多人感染,数百人被隔离后,光明区高度警惕,紧急制定《光明区疫情期间保障企业复工健康服务计划》,在区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快速遴选医护人员,成立医学指导团,建立“医院对接企业”和“健康指导员对接企业健康管理员”的企业疫情防控“双对接”机制,将“社康包社区”模式,拓展为“医院包企业”模式。医院本部和社康中心积极响应,印发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迅速组建202名(其中社康中心106名)的企业健康指导员队伍加入医学指导团,并利用社区联防联控工作和长圳等社康前期工作的经验,主动要求担当本辖区全体企业的疫情防控指导工作。

思考建议:“医院包企业”模式适合各医疗机构快速调动本机构的人力资源,组建健康指导员队伍。但健康指导员多为临床经验丰富,但社会工作经历较少的医护人员。企业分布在全区31个社区的各个角落,需要自身与企业建立起联系,并前往现场进行指导,健康指导员单凭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在完成队伍建设以后,仍应采用“社康包社区”模式,按照“一社区一社康”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充分借助社区党委的力量的基础上,共同完成辖区企业现场健康指导工作。

落实责任,理顺流程

确定企业健康指导的属地化管理原则后,明确社康中心主任是本社区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健康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任。作为疫情防控健康管理组组长,负责联系本社区党委、社区安监等部门人员,与对接企业建微信工作联系群;负责社康中心与医院本部健康指导员的日常管理与工作安排;负责保障健康指导员的工作质量;负责为有开展疫情应急处置演练需求的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力量。为确保工作得到落实,社康中心主任和健康指导员分别与医院签订责任书,建立奖惩机制。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服务质量,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逐一讨论解决方案,确保工作中万无一失,制定工作流程图。

思考建议: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和家庭病床服务的多年实践,光明区社康中心的服务模式早从传统的坐堂行医改变为主动上门送服务的形式。社康中心积极干预社区内的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对签约居民的健康实行全周期、全方位、全人照顾的家庭医生承包责任制。这是社康主任作为责任主体,将企业视为一个家庭,快速与其对接建立联系的思想基础。建议“大健康”观念进一步在社康等基层卫生机构深入人心,激发其对社区全人群的健康主动担当的精神。

分级培训,技术支持

针对区疾控中心统筹制作的健康指导员培训教材(含课件、宣传短片和培训手册),组织全体健康指导员进行防疫技术指导培训。健康指导员与企业健康管理员对接建立微信群后,健康指导员则开展群内的健康管理员线上培训,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及时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同时印发《企业复工疫情防控温馨提示》在企业现场指导时发放。通过社区联防联控工作中建立的各街道社区防控业务指导工作小组,对街道内的社康中心实行片区管理,每个工作小组负责对口联系1个街道的3~8家社区,每天通过实地、电话、微信等24 h解答健康指导员的疑虑,为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定期随同健康指导员一起走访企业,督导健康指导员的实际工作情况。

思考建议:在整个疫情防控工作过程中,社康机构随时可能接收各级有关健康的各项防控任务。作为疫情伊始就建设好各街道社区防控业务指导工作小组,有责任挑起各项防控任务的业务指导重担,迅速熟悉任务目标和工作规范,为其负责范围内的社康和健康指导员提供技术支持。

梳理名单,借力社区

各社康中心获得本辖区企业名单和健康管理员花名册后,初步了解企业位置、规模、人员等信息。根据位置和数目,拟定指导员分片包干计划。考虑到社区网格和安监有企业工作基础,有现成的微信工作群,且企业健康管理员大多也为企业负责安监的管理人员,因此,在征得网格和安监同意后,向其现有的工作群提供新建的健康指导员群二维码,通知群内企业请健康管理员扫码进群,或者直接使用现有工作群开展线上培训与咨询指导工作。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健康指导员均需对照企业名单,查漏补缺,对未入群的健康管理员邀请进群。

思考建议:各个街道和社区对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以及区卫健局的文件精神理解有差异,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一。在此过程中,部分社区并不配合工作,甚至认为是卫生健康系统为捞名誉而多此一举。对于不能提供协助的社区,社康中心第一时间反馈给社康管理中心,由其负责请示区卫生健康局来与指挥部企业防控组或街道安监办等部门,联系社区解释必要性,从而确保各社区都能积极配合工作[1]。

企业自评,部署计划

为有针对性的帮助企业快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顺利复工复产,健康指导员在实地考察前,先将《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健康分级管理评分表》发给健康管理员,由企业先进行自评,对难以落实的问题反馈给健康指导员,协助解决。与此同时,健康指导员根据企业自评进展部署好实地考察计划,并告知企业健康管理员[2]。

思考建议:企业较多的社区,如楼村社区共1 411家企业,被细分为27个健康指导组。社区大力支持,派出27位安监员陪同。因此,计划部署主要结合网格或安监员的时间。他们不仅熟悉路况,有独立的工作用车,企业对他们的信任程度也较高,有他们的陪同,将大大提高走访效率。

实地考察,评定等级

健康指导员按照工作计划,来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对企业员工分类转岗、建立健康台账、设置临时隔离点、组织宣传教育、员工健康监测与个人防护、食堂管理、宿舍管理、生产流程管理、防护用品储备、消毒用品的正确配置与安全使用、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以及人文关怀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指导,并对《复工企业疫情防控健康分级管理评分表》逐项打分,评定防控等级。100分为满分,评定分数90~100分为A级,评定分数70~89分为B级,评定分数60~69分为C级,评定分数低于60分为D级。对于B、C级企业,要求整改后一周再实地走访,对于D级,要求整改后两周再实地走访,仍然不合格的通过社管中心联系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街道办核查人员,通过行政力量来督促企业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思考建议:为了解工作进度和防控等级较低的企业情况等信息,各社康中心实施日结日报工作制度,即对咨询数量、走访数量、评级情况,企业员工身体异常情况、湖北等地员工返岗情况以及能够提供的隔离宿舍简数等数据信息,在下班后便完成总结与报送。从而方便上级部门的决策人员能够适时对防控方案进行调整[3]。

广泛宣传,全面覆盖

在工作一开始,社康中心便主动配合宣传部门和社会媒体做好采访工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4大国家顶尖媒体悉数报道逐一走访企业健康指导内容。同时自行制作《让每家企业都有“家庭医生”》抖音和小视频,向各健康管理员微信工作群,弘扬医务人员正能量,增强健康指导员和企业健康管理员的荣誉感,营造社会各界助力复工复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企业对健康指导工作的知晓率、配合率与主动参与程度。社康中心坚持“一个不漏”的原则,挤出时间完成辖区全体企业的实地考察,即便是一个人的企业[4]。

思考建议:微信群成员稳定后,健康指导员除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方面的信息,还将区内的惠企政策、核酸检测机构与费用信息,防护物资采购渠道等信息实时公布,且快速响应健康管理员的咨询,以及反映需社康紧急处理的企业或社区急诊急救信息,提高社康中心医务人员的社群管理能力,建立社康中心正面、良好的形象[4]。

拓展服务项目,探索长效机制

实地考察工作结束后,健康指导员收集整理评估表、整改意见与整改落实情况、企业信息和企业照片或走访照片等,快速完善企业档案,作为疫情结束后健康企业建设的基础档案资料[6]。因要在短时间能完成8 000余家企业的现场指导,因此健康指导员实地考察时,除评分分级外,现场指导的内容主要限于体温检测、个人防护以及消毒用品的配置等疫情防控与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知识与技能,但对其他内容,如慢性病管理、心理卫生健康、职业卫生健康、食品安全以及无烟环境建设等尚未涉及。但通过本次疫情所建立以来的健康指导员与健康管理员联系方式、工作关系,将为健康企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7]。

思考建议:探索健康企业建设的长效机制,并向学校、机构和事业单位等场所推广,将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还需进一步促进社康机构和社区,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的转变,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增强使命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8]。

结束语

社康中心共纳入微信群管理的企业8 042家,线上提供咨询7 772人次,发现身体异常状况员工总数22人,从疫情高发地区返光明员工总数556人,累计实地检查企业8 042家,其中A级评分7 618家(94.7%),B级评分419家(5.2%),C级评分5家(0.06%),D级评分0家(0%)。在全市首先实现100%的企业复工率,无确诊或疑似患者,无聚集性疫情事件,企业员工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知晓率高、个人防护依从性高。社康中心高效、圆满完成保障企业复工的健康服务任务。

职业人群占全人群的大多数,也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其健康状况可直接影响到全民的健康,甚至影响国家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健康企业建设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开展,那么由疾控中心、爱卫办等专业机构指导创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验收即可,但需要大范围铺开建设,则依然需要使用“属地化管理”原则,需要社康中心的公共卫生人员与医护人员的广泛参与,需要企业、社区、街道以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多方合作的工作机制,更需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文龙.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检察官,2020(9):7-10.

[2]邱文心,刘向荣,李先成,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水务集团应急保障措施及思考(排水篇)[J].给水排水,2020,46(4):44-47.

[3]姚刚,张晓祥,汪火明,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方舱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36(4):334-336.

[4]白伟东.新冠肺炎疫情下企业复工复产状况分析及对策-基于陇南市150户企业的抽样调查[J].甘肃金融,2020(4):12-16.

[5]李江文.新冠肺炎疫情对服务类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服务科学和管理2020,9(3):126-138.

健康管理任务例7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目标,落实国家和省、市政府信息化建设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惠民工程建设步伐,健全技术手段,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建设“数字卫生、信息惠民、健康”新模式。

二、组织机构

成立市居民健康卡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居民健康卡实施工作。组长由市政府主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卫生局长担任,公安局、卫生局和各乡镇街主管领导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制定居民健康卡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检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任务完成情况,制定管理考核办法并组织考核。

三、任务目标

1.全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居民健康卡用卡环境改造工程。

2.公安局、各乡镇街道配合新农合管理中心开展参合农民身份信息核对工作。

3.新农合管理中心协调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

4.卫生局与金融机构签定居民健康卡试点合作协议,获得资金保障,提供经费支撑。

5.确保在2014年年底,实现居民健康卡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农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使用,新农合持卡数量达到参合人数的100%。

四、推进措施

1.召开全市宣传动员大会,启动居民健康卡实施工作。

2.将推进居民健康卡实施工作纳入市政府对乡镇街和相关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并进行考核。

3.实行定期调度和督办制度,每15天调度一次,对任务完成进度进行通报。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要站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的高度,充分认识和理解居民健康卡对推动医改、便民惠民的重要支撑作用,及其对优化新农合管理模式、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方便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重要载体功能。实施这项工程,能高效实现缴费、查询、就医一体化,有效整合农合、医疗、医药、防保等信息资源,解决农民群众挂号难、交款难、排队烦和病人体质信息查询不便问题,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和质量。

健康管理任务例8

对标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纲要、2011-2020年妇女儿童“两纲”目标,各镇、街认真梳理辖区指标完成情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收官进度,确保如期完成指标任务,迎接上级专项督导。在做好2011-2020年“两纲”终期评估工作基础上,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工作部署,结合市实际确定新周期妇女儿童“两个规划”和“十四五”妇幼健康事业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二、推进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鼓励支持市、县妇幼保健机构探索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落实医改提出的医疗机构“两个允许”要求,通过开展绩效考核和机制创新增强工作人员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增强妇幼保健机构内部活力和发展动力。继续开展妇幼健康服务联合联动,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鼓励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积极推进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共享。

三、强化母婴安全保障管理

全力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母婴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卫计发〔2018〕213号文件,《关于印发区母婴安全行动(2018—2020年)和健康儿童行动(2018—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继续推进母婴安全行动计划,认真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对孕产妇安全管理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对管控不力出现严重后果的单位实施约谈追责。深入开展母婴安全质量提升年活动。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今年按省工作安排组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技能演练竞赛和妇幼健康服务人员岗位练兵活动,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人员能力素质。开展市级孕产妇危重症、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提升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初产剖宫产率控制在45%以下,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6.5/10万和4.2‰以下。

四、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

基层医疗保健机构要以母子健康手册为载体,完善生育全程服务链条。推动开展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服务,满足妇女不同时期健康需求。落实基本避孕服务,做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按照卫计发〔2018〕213号文件,《关于印发区母婴安全行动(2018—2020年)和健康儿童行动(2018—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继续落实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加强儿童健康管理,重点强化新生儿保健和高危儿管理,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支持市妇幼保健机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门诊建设,提升工作质量和内涵。

五、落实出生缺陷防治措施

落实《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进一步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统筹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进一步加强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避免工作大幅度滑坡,婚前医学检查率不低于5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叶酸服用率达到90%;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

六、巩固妇幼健康扶贫成效

以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目标为基准,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等公共卫生项目,新筛项目列入市十大工程,各镇、街要强化培训督导,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妇幼健康均衡发展。

七、加强妇幼健康行业监管

健康管理任务例9

妇幼健康事业是基础的民生事业,关系到妇女儿童的健康,更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提升,相关项目也是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为此,全区妇幼健康工作者要有大局意识,讲担当、尽义务。区乡村三级要协调一致,数出一处,遵章守制,扭转提升工作。卫健局妇幼科要发挥行政监督指导全区妇幼健康工作的作用,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业务指导和监督,要及时准确的向卫健局和上级业务指导机构上报工作信息和进度,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遵守工作纪律,学习业务知识,及时准确完成工作任务和要求。

二、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

落实肺炎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院感防控工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妇幼保健机构进行随机抽查,加强对孕产妇合并肺炎等危急重症救治指导力度,做好对重点病例的救治工作指导。开展儿童肺炎疫情监测。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妇幼健康管理工作。

三、统筹推进妇幼健康事业发展

做好“两纲”、“十三五”、妇幼健康扶贫终期评估和经验总结,按照“十四五”、新“两纲”要求,部署落实妇幼健康重点工作任务,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衔接。坚持“大健康、大妇幼”理念,推进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加强部门协同,争取社会支持,共同推进妇幼健康事业协调、开放发展。

四、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继续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巩固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密切监测母婴安全形势,推行巡回指导,切实将母婴安全工作责任落实落细落到人头,强化孕产妇的健康闭环式管理,全力避免孕产妇死亡。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技能培训和竞赛演练,积极推进多学科协作诊疗,提高妇幼健康服务人员能力素质,坚持强化风险意识不放松,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推动孕产妇危重症评审。组织开展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加强新生儿复苏和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等适宜技术的推广。加强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危儿管理,降低婴儿死亡率。加强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及孕期随访,降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启动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提高梅毒孕产妇治疗率和梅毒产妇所生新生儿的预防性治疗率,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五、创新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推进妇幼健康保障工程。全面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通报考核结果。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探索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推广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落实妇幼健康统计调查制度(2021版),加强妇幼健康信息质量控制,反馈、通报质控结果,妇幼卫生信息年报表每季度上报前需由妇幼保健机构主管领导签字确认后上报。推广先进地区“云上妇幼”典型经验做法。推进母子健康手册使用。

六、强力推动妇幼健康信息化进程

落实《省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管理要求(试行)》,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全市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积极推动助产机构完成系统对接。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分娩信息24小时内准确无误录入妇幼健康信息系统,确保及时导入出生医学证明系统,达到信息及时共享。注重防范网络信息与数据安全事件发生。

七、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落实《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抓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开展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宣传和公益活动。推进婚前孕前保健服务,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和增补叶酸项目工作管理,优质高效完成工作任务。落实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标准规范,强化服务质量监管,规范全市听力筛查中心建设,明确转诊流程,按要求及时录入妇幼信息系统,提高全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率。推动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落实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做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工作。

八、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继续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加强0-6岁儿童健康管理,强化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等保健服务和儿童营养喂养咨询指导。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和婴幼儿养育照护科学专业指导。加强爱婴医院管理和母乳喂养社会宣传,巩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成效。

九、推进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推进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加强青少年保健、更年期保健服务适宜模式推广。推动落实基本避孕服务,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继续开展“两癌”筛查项目,免费为城镇低保、特困供养家庭有意愿的适龄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检查服务,加强质量控制,提高筛查质量和效率。

十、补短板强弱项,强化属地整改措施

卫健局要落实属地妇幼健康服务行政管理的主体责任,针对本地“十三五”期间母婴安全保障、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妇幼健康项目、重点信息监测等各方面工作上的短板弱项、研究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推动执行落实,为“十四五”开好局。区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落实好区域妇幼健康服务业务监管和指导责任,认真总结分析具体工作的薄弱环节,研究落实改进办法,加强对各级相关医疗机构的业务监督与指导,切实提升全区妇幼健康整体服务水平。要强化卫生行政部门与属地妇幼保健机构间的协调配合,上下联动机制,促进行政与业务有机融合,更有力的推动妇幼健康事业更快更稳发展。

十一、加强妇幼健康行业监管与行风建设

健康管理任务例10

1、各地区医院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随着城市化及撤镇建街工作的推进,各地区医院都增挂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二名称,增加了社区卫生服务职能。今年要逐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各地区医院要认真学习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医务人员教育,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积极开展此项工作。要进行入户走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同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咨询,开展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等工作。

2、部分村级卫生所逐步过渡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为适应镇改街后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要在居住小区内开展村级卫生所整合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试点工作,为新建小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保障。新城区要做好医疗资源整合,对村级卫生所进行合并、扩建或撤消,将部分村级卫生所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原则进行布局,逐渐过渡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一体化卫生服务网络。要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注重预防保健网络建设,拓宽服务功能。

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1、街道重组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新划分服务区域并明确责任,并根据服务区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名。

2、落实卫生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工作。在完善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是规范管理。要全面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管理办法》,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监管力度,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卫生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加强医疗质量检查,提高医疗水平,确保医疗安全;要按程序上报新增项目、科室和聘任的医务人员;定期审验上岗医务人员资格,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符合法定要求,杜绝非医务人员上岗,杜绝随意增加科室。

3、加强监督考核,落实责任制。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终考核和日常考评,对造成重大事故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按医疗法规追究责任外,还要取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称和资格。对在医疗服务等过程中出现的一般违规行为,如群众举报一经查实均进行通报批评。

三、强化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内部管理

1、加强内涵建设,提供一流的卫生服务。各中心要注重基础工作建设,促进功能任务完成,在原有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和个人健康档案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新的健康档案资料。要利用档案为长期、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和保障。要建立社区人群的健康保健、生活干预措施,为高危人群康复保健做好健康评估,从而提供科学的医疗卫生保障。

健康管理任务例1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围绕“让农民看得起病,看得上病,加强预防少生病”的目标,加大农村工作投入,全面落实农村公共卫生责任,努力改善农村卫生状况,从整体上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基本目标

农民健康工程是指以建立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为重点,旨在改善农村卫生状况,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社会系统工程。

农民健康工程的总体目标是:争取到2010年,在全镇建立基本适应我镇实现小康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卫生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提高,主要指标达到全市平均以上水平。

农民健康工程的主要目标是:

⑴到2010年,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超过90%;

⑵到2010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标率达到85%;

⑶到2010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健康体检率达到80%。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农民医疗保障体系

1、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合作医疗吸引力,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同步增强的动态筹资机制,不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加率,到2010年,确定每年都有80%以上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时,要提高合作医疗的报销质量和速度,做到随到随报,少出或不出差错,使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85%以上。

2、进一步完善农民医疗救助制度

要进一步发挥医疗救助制度的作用,拓宽医疗救助的筹资渠道,对因患大病、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家庭或个人医疗费用,仍难以承担并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按医疗救助的有关规定给予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补助。

(二)全力构建新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1、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

按市政府要求建立市、镇、村三级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镇政府成立农村公共卫生领导小组,有一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并在镇干部中确定一名专职或兼职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合作医疗基金收取、健康体检发动、改水改厕、环境卫生管理、健康资料发放等公共卫生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各行政村确定一名公共卫生联络员,负责做好本村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整治的发动、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合作医疗基金收取、健康体检发动、健康资料发放、企业卫生安全巡查等公共卫生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

按市政府要求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增强乡镇卫生院履行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镇中心卫生院到2006年底前达到“三化”建设标准,(横溪分院在2008年底前达到“三化”建设标准),逐步建设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保全镇52个行政村设定25个卫生室,逐步建设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到2010年,每个农民不论居家或出行在30分钟车程内就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乡镇一体化管理率达到80%以上。

2、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政府通过购买和补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重点加强直接面向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现阶段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三大类12个项目(见附表1)。卫生院、村卫生室要通过完善服务功能,转变服务模式,建立社区责任医生制度,承担农村公共卫生的主要任务,实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机结合使农民享有更好的卫生服务和卫生安全保障。

3、提高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提升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严格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资格准入管理,对达不到执业标准的人员逐步转岗分流。进一步完善农村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到2010年要完成乡镇卫生院和分院卫生技术人员全科医师、护士岗位培训。同时,组织开展乡村医生每两年一次的知识更新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结合防治能力。

加强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加快卫生院旧房改造步伐,达到标准化要求。加强卫生院基本准备建设,实现卫生院从“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到“新六件”(生化分析仪、心电图、X光机、B超、尿液分析仪、血球分析仪)的转换,改善农村医疗条件。

4、做好农村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要做好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工作,落实重点传染病患者的查治和管理措施。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理》,实行流动人口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居住地管理,使外来适龄儿童享受与当地儿童一样的免疫预防。同时,建立和完善流动孕产妇的居住地管理制度,制定外来贫困孕产妇定点医院限价分娩优惠政策。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落实外来人口肺结核病人免费查治、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等各项政策。

(三)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

从今年开始,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2年1次的免费体检(健康体检项目和具体实施法案另行下发),各村二委会班子负责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充分认识农民健康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终对村二委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深化卫生院服务模式。积极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落实农民健康工程各项任务。大力推进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度,按照“责任分区、团对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组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责任医生(团队)。按照每一名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服务1000—2000名农民的标准,通过竞聘社区责任医生,使每个农村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为农民家庭提供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健康体检等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社区责任医生要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建立起动态健康档案,对不同健康状况人群实行分类、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