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18 09:53:47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例1

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控制球来完成技术动作的,脚与球的关系最为密切。运动员的球感是在训练和比赛中发展起来的专门化知觉。它的特点是在于能对球的形状、轻重、空间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均达到极为精确分化的程度。球感是技术水平获得高度发展,出现竞技状态的心理标志。如在世界杯足球比赛以及意甲、英超等一些高水平的比赛中,我们常可以看到那些出神入化的妙传、刁钻准确的射门以及杂技般的盘带过人技巧,足球仿佛成了运动员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运动员一旦获得了球感,他们在比赛中技术动作就会表现熟练性强,技巧性好,技术动作运用合理准确。可以说球感练习是足球运动训练的敲门砖。中学生足球多为业余训练,时间有限,学生水平起点低。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更快提高中学生足球队员的运动水平,加强球感练习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多年中学生足球队训练的实践中,认为进行球感练习应掌握下列几个原则。

一、球感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系统性

球感练习的方法很多,每一类练习都从不同方面对提高运动员的球感起作用。教练员要有计划,系统地安排练习,练习的安排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如在训练的什么阶段,安排什么样的练习,怎样练等等,教练员都要通盘考虑,同时要使运动员明确每个练习的目的和作用,使他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训练的最初阶段应以脚弓的踢停球为主,教练的方法很多,其中对墙踢停球练习应是球感获得最快的练习方法之一。切忌东一锒头、西一棒槌,看起来是练了,但实际上只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球感练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提高要求

循序渐进原则是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球感练习也不例外,例如在做十二个部位颠球练习时,开始可先由正脚背颠球练起,等到队员对球有了感觉后,再到脚内侧颠脚外侧颠大腿颠球,最后练习头部、肩部和胸部颠球,又如做行进间脚底后拉球练习时,开始可由原地左右腿抬腿换脚踩球练习到“行进间单脚后拉球”。逐步增加练习的难度,熟练掌握后还可以练习花样颠球或在动作的速率方面提高要求。另外,所有练习应逐步排除视分析器(眼睛)来进行练习,因为差别感受性是提高技术准确性的关键,而触觉和本体感受的差别感受性对中学生足球运动员球感的形成又尤为重要。所以在做练习时应尽量要求学生养成抬头或用余光观察的习惯。

三、球感练习应双脚并重,结合全身,形式多样

中学生足球队员的训练,在整个发展时期是打基础阶段,应全面发展。球感练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根本目的是促进基本技术的形成以及在比赛中能熟练地支配、控制球,所以球感练习时应以脚为重,结合全身进行训练,并加强弱脚训练。同时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应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练习形式灵活多样,以提高中学生运动员参加足球训练的兴趣和练习时的兴奋性。

四、球感练习应加强信息的及时反馈

球感是高级神经系统在足球运动中形成的条件反射,及时给予运动员信息反馈,有利于加速球感的形成。教练员在中学生运动员做练习时,可根据不同情况,借助语言进行反馈纠正或强化,例如可用语言提示“脚尖翘起”“正脚背绷直触球”“上体放松”“支撑脚站位太前”等进行纠正。当运动员做的动作正确时,教练员可用“正确”“好”等进行表扬强化。据资料报道,“有的运动员在训练中逐渐总结经验,自发产生对形成专门化知觉的形成,一般要花六年左右的时间,如果在教练员提示下进行有意识培养,有的可在6~8个月内形成”。由此可见,信息的及时反馈,对加速球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球感练习不应安排在疲劳后进行

球感是一种复合知觉,这种知觉是由于练球时进入人体视分析器,运动分析器和触分析器的各种刺激物进行精细分化,在大脑皮层中形成复杂的稳固的神经联系的结果。而人在疲劳的情况下,上述各分析器的能力均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球感”练习不利于球感的获得。所以,球感练习最好安排在训练课的开始部分或准备部分。

六、球感练习应持之以恒

球感练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也不是不变的。它随着长期终止训练或身体疲劳而减弱,甚至完全消失。所以对球感练习应坚持课课练,天天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和保持。

总之,加强中学生足球运动员球感练习,是快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只要教练员在训练中把握好上述几个训练原则,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宝耕.《足球词典》.1997.3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例2

关键词 足球 要素 系统 战术意识

一、足球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特征

根据一般训练学有关竞技能力结构理论,按照足球运动的制胜规律的要求,我们认为:足球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按照足球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和足球比赛要求通过专门训练形成的参赛能力。足球竞技能力应该按照足球制胜规律的要求构建。因此,足球竞技能力结构是一个多因素所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个以足球战术意识为核心的多要素协同支撑的整体结构。在足球竞技能力结构中,战术意识处于核心位置。在比赛中,战术意识控制着体能、技术和战术,使其完成预定的战术行动。

二、战术意识是足球竞技能力的核心要素

足球竞技能力结构核心要素是战术意识。战术意识是一个集合能力,从它的结构上看,是对足球项目的认知所形成的足球战术经验与足球战术知识组成的一个心智过程,它在比赛中的具体体现是感知理解场景,与同伴进行交流沟通,进行思维决策。足球意识控制着足球场上所有的行为,所以它是足球竞技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

三、足球竞技能力协同要素

足球技战术行为表现是足球战术意识实现的载体,没有它们战术意识无法表达。在运动员战术意识统领下的技战术行为表现,是战术意识的外部形态。在足球场上,脱离了战术意识的技术、战术和体能是无效的行为。运动员水平高低的关键,取决于技术训练要结合场上的判断和战术意识。在训练中不仅要提高技术,更要结合对手和时间地点,有针对性地提高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运动员的水平。

四、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思路

(一)重视对战术意识的理论认识和实战训练

在足球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经常听到教练员要求运动员用脑子踢球,这就充分说明广大教练员从感性上意识到战术意识的重要性。为了能让运动员能做到教练的这项要求,关键在于运动员能训练运动员有“用脑子踢球”的能力。战术意识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专门化心智能力,战术意识训练必须是一个在理性认识指导下的过程。因此要加强研究,进一步分析战术意识的结构和形成机制,使战术意识的训练建立在科学高效的平台上。在训练实践中,要使教练员明确战术意识的核心作用,要把发展战术意识放在足球训练的首位,使其融入到每项训练内容。

(二)重视战术行为的整体发展

当今的足球理论中,运用一般训练的原理,我们通常将足球竞技能力在理论上分为体能、技术、战术、心理、智能五个子系统。这种认识导致我们在训练实践中,将足球竞技能力的发展过程机械地分开训练,破坏了足球竞技能力的整体结构。在足球竞技能力的训练发展中,除了初学者需要在相对独立的条件下进行必要的控球技术能力训练外,脱离比赛情况下的技战术训练是难以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因此,发展足球技战术、体能等能力的训练,应根据比赛的需求作为一个整体的战术行为来发展。

(三)加强心理训练的针对性

近年来我国足球运动员在一些国际大赛中未能发挥正常水平,足球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开始受到管理人员和教练的重视,心理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依靠赛前调节和矫正提高改善,但更要是需要长期进行的针对性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水平。心理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认知系统和动力系统构成。认知系统是战术意识形成的重要基础,动力系统影响和调节运动员和运动队的行为。因为,要加强足球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形成发展机制研究,对不同类别的心理能力,采取行之有效的训练措施和手段,移动战术意识的发展,提高整体的心理素质,使足球竞技能力具有强有力的支持体系。

(四)建立足球场上的“沟通交流语言”

足球场上的交流影响到比赛相关的问题,而且它凭借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信号,这种语言信号需要训练和学习掌握。足球场上的沟通和交流要求运动员要有统一的思想和共同的目标,要有对比赛场上情况的共识。所以,足球训练要提高运动员对基本战术阵型的认识和理解,使队员把握足球比赛的一般规律,加强运动员对比赛阅读能力的培养。

五、结论

在对足球竞技能力结构的认识上,是在一个相对宏观的层面进行的,仅对足球竞技能力的要素及其组合形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只能解决对足球竞技能力的认识问题,为足球竞技能力的训练提供基本思路。对足球竞技能力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一是需要对足球战术意识这一核心要素的组成、结构、形成机制、训练策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二是需要对足球战术意识与战术行为的关系和训练方法手段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只有从微观到宏观,从认识到训练方法手段的整体研究,才能真正解决足球竞技能力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使我国足球运动的科学训练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例3

近30年,中国足球一直走着冬季采取高原训练的形式。这种采取高原训练的原因,一是当初由于国外有高水平足球队采用高原训练后取得了优异成绩,另一原因是我国北方球队冬季缺乏适宜的训练场所,而云南昆明从气候、地理位置上较为适宜,并建立了足球训练基地,所以一直沿用了冬季高原训练的形式。[1]我国足球有没有必要进行高原训练呢?我们需要去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1.我国足球高原训练的再思考

关于我国足球的高原训练,部分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训练强度的变化会促使足球运动员不得不进入慢性酸中毒状态,尤其对于一些技术优秀、快肌纤维比例高、速度快的运动员,他们往往无氧阈很低,高原低压缺氧的环境,很容易导致这些运动员的负荷过高,进入慢性酸中毒状态。高原训练可能对肌肉组织有损耗,肌力、体重与速度可能下降,力量训练的效果可能不佳,以及高原训练产生的其它多方面难以克服的弊端,这是高原足球训练可能要付出的代价。另外,由于高原气压低,与平原使用相同力量与角度踢球,足球的飞行轨迹会有一定的偏差。如果在要求精确射门或传球的时刻,这点往往会很大程度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2]。

2.我国足球的高原训练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支撑

足球高原训练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是高原训练能更有效地发展一般有氧耐力,但是实际上,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中,高原训练能否更有效地发展一般有氧耐力,一直存有争议。[3]其次,耐力性项目1次标准的高原训练约需8~10周,目的为高原训练后几周内持续时间仅为几天的比赛。而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有氧能力通过保持性的训练需维持整个赛季,高原训练与足球运动员的体能需要不相符。再者,明显超出一般有氧耐力强度的强化间歇跑和强化持续跑,依其强度和量等方面的不同,可以造成足球运动员多方面的损害和破坏(包括有氧耐力、速度、恢复能力、专项供能系统、技战术能力、中枢神经系统、心理能力等)。从世界足球的发展来看,目前已知足球先进国家有关足球的认识和实践均是在平原地区获得和进行的。在平原的有氧耐力训练同样可以获得理想、满足足球专项需求的发展。额外附加高原这样一个复杂和危险的特殊环境,非常不利于我国足球界学习足球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与方法。

3.我国足球落后的原因决定了其高原训练的不必要性

我国的足球水平一直处于世界的中下游水平,这与我国的人口、经济规模以及综合国力极不相符,从相关的文献研究来看,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足球基础薄弱,普及程度不高。我国的足球训练和比赛场地匮乏,足球人口相对较少,仅就伦敦与北京的足球场地相比而言,伦敦有3000块,北京只有80多块,没有足够的实践场地,也成为了学校足球与职工业余足球活动开展不积极的重要因素之一。[4]第二,足球管理部门的无能,导致中国足球运动止步不前。足球管理中心和中国足球协会的管办职责不清严重阻碍了中国足球的发展,由以上不难看出,我们在足球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做的不够,这才是我国足球落后的主导因素,我们应该把更多的财力、人力投入到我国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上,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我国的足球运动的发展。

4.足球意识的重要性决定了我国足球高原训练的意义不大

世界足球先进国家对足球运动实质性内涵部分的认同基本一致:即足球竞技各项因素密不可分;足球意识是最重要的;技术练习要寓于应用方式之中, 身体训练要遵从比赛的专门需求, 二者都要与比赛的目标、目的相连;“小型比赛”训练模式是综合性训练手段, 因而是训练的主导方式, 并在运用中遵循和体现攻守原则等。荷兰作为世界足球知识的输出国,把足球竞技要素确定为T、I、C。其中T为技术层面,I为洞察力+C交流能力则属于足球意识层面,认为足球意识是足球运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足球技术以及体能应该遵从比赛的专门需要,而不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技术以及体能的提高上,从这个视角来看,不论高原训练的效果多么好,那也仅仅是比赛的一种需要,我国足球运动员真正不足的是足球意识的提升,而这是需要成百上千次比赛或“小型比赛”训练才能获得的。

5.“熵”理论下的足球高原训练的无序性

对于足球运动员而言,高原训练期间的适应、恢复和下高原后的调整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而训练效果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这本身就在打乱良好的训练计划,向无序性发展。高原训练的高负荷对运动员的有氧耐力、速度、恢复能力、专项供能系统、技战术能力、中枢神经系统、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不能很好的把握,若是无序性发展的趋势大于有序性,就会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我国把冬训安排在高原,相对于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中平原训练与比赛居多而言,也是一种无序性发展。但是,足球冬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我们却没有获得训练的熵增效果。从近几年的世界杯战绩以及如今的亚洲杯预选赛出线成绩来看,我国足球的高原训练并没有使我国足球有实质性的提高,这也从侧面反映论了我国足球高原训练的无序性发展。

6.结束语

高原训练的低氧环境仅仅是一种客观的负荷刺激,这种刺激并不是适合于所有的运动项目。对于足球高原训练而言,世界上足球水平先进的国家也仅仅是出于比赛的需要,才进行一定的高原训练,以便于取得好的运动成绩。荷兰作为一个部分陆地海拔低于海平面的国家,更是成为了世界足球运动的先驱。足球运动发展的好坏主要在于一个国家足球体系的完备程度,我们每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冬训,不如把重心转移到足球发展的基础层面上来,去学习先进的足球理念,建立完备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因为创造一个良好的足球运动发展的大环境才是足球运动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例4

2014年3月29日,正在德国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看望在德国参加训练的志丹少年足球队队员,并勉励他们“希望你们成为国际巨星”[1]。足球运动是发达国家最广泛的运动项目,包括亚洲在内的韩国和日本。因此,把制约志丹校园足球的因素充分挖掘出来,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志丹校园足球的全面发展,还可以为陕西省其它校园足球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志丹县校园足球开展的基本现状分析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号称“世界第一运动”[2]。志丹县共有23所中小学(其中初中4所,小学19所)和7所幼儿园作为校园足球布点学校[3],大多数学校都拥有自己的校园足球代表队,譬如城关小学、杏河小学、金丁中心小学等。发展到今天,校园足球队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此外,志丹县是我国首批三个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试点县之一,2007年10月,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正式启动之前,志丹县就已经在全国启动了学校足球工作,截止到2014年10月,志丹县各校园足球队已经参加过各类足球联赛(校级、县级、省级)。

2.志丹县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过程中的困境因素分析

2.1标准足球场地匮乏

志丹县,处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山多、空地少是该县的地质风貌。该县大多数学校足球场地设施是水泥场,且部分场地被篮球场所替代。水泥场和篮球场不是真正的足球场,而是学校操场,学生们踢起来不安全。此外,标准化足球比赛场地绝大多数存在于县城中小学,偏远乡镇中小学基本上是7人制或5人制足球场(有些学校没有足球场)。

2.2日常训练经费短缺

学生足球活动训练必定少不了大量的足球、足球鞋、服装等装备,在志丹各中小学,足球活动经费除了学校财务和地方政府小数额资助外,基本上没有其它资金的投入。因此,训练经费短缺会导致一部分教练员积极性不高,学生训练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并且致使校内及校际比赛交流机会减少。

2.3高水平、专业化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

一个好教练员必须具备充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志丹县,各中小学教练员基本上没有职业联赛经历,大多数学历偏低,很多还是田径等其它的专业毕业,不具备专业知识,也没有经过足球教练员等级培训。高水平的足球教练肯定比基层教练员对足球的理解程度要高,特别是国家队退役或体育院校足球专业毕业的足球运动员,他们经常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足球比赛,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都比较丰富。所以,高水平足球教练员的招聘正处于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4学训矛盾突出

学习和训练是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最突出矛盾,例如说学生参加足球训练或足球比赛期间,学生没有完成的文化课不能获得相应的补习,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另外足球训练是一个系统的周期训练,训练时间和周期较长,如果想要把足球成绩提上去,必然会耽误文化课学习,因此,“学训矛盾”问题日渐凸显、人数急剧萎缩、人才质量不高是我国青少年足球最突出的问题。

2.5监管力度欠缺

在校园足球管理方面,很多学校没有出台一套完善的监管措施,竞赛体系不够完善。学校没有设立校园足球管理机构,部分学校由副校长牵头管理、教练员带队,其它学校的足球队基本上是由教练员带队统一管理,另外各学校均没有制定相关校园足球专项规章制度,奖惩不分明。总体上,在志丹校园足球活动的管理层面,监管力度欠缺,任务分配不明确。

2.6家长观念不一

在中国,包括足球在内的诸多体育项目常常都有被推到文化课学习对立面的危险,因此,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基础人口越来越少。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中小学的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摆脱文化课去练足球,因为目前中国的家庭独生子女偏多,他们认为踢足球,成绩提升缓慢且辛苦,大部分家长不支持自己的孩子走这条路。而在拥有庞大足球人口的日本和韩国,足球却更像是一堂关于人生启蒙的教育课,因此,搞校园足球家长同样转变观念。

3.志丹县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相应对策

3.1扩宽资金来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配套场地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多途径增加校园足球经费来源,以满足足球教学、训练和课外活动所需[4]。首先,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每年通过拨款到足球试点学校,把各学校现有的水泥或硬化足球场修建成标准11人制人工草坪足球场,通过购买专业器材设备,保证学生多样化的训练,提高其成绩。其次,通过政策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增加训练比赛经费来源。

3.2设立专项管理机制,确立训练体系

搞好校园足球仅仅靠教练员还远远不够,学校领导必须参与其中,重视并主动为队伍的长远发展提供实际帮助。各学校应该设立有校园足球管理机构和制定校园足球专项规章制度。因此,制定长远规划、改革管理体制、完善联赛制度、建立青少年训练体系是当务之急。

3.3政府加强宣传和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围

政府部门每年应该多组织足球联赛,并设立奖金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校园足球队积极报名。此外,广大新闻媒体应对校园足球进行广泛宣传,把校园足球运动深入群众,促进本地区校园足球队与外界高水平足球俱乐部交流合作,不断提高足球水平。

3.4定期组织足球教师培训,引进高水平教练员

校园足球活动的有序开展,其中教练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校园足球教练除了训练球员和管理队伍职责外,还必须具有选拔具有足球天赋的青少年的能力。校园足球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赖一大批优秀的基层足球教练员,因此,要深入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与等级管理制度,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一方面,学校应该要招聘一批国家队退役的足球运动员或专业知识扎实的体育院校足球专业毕业生;另一方面,建立规范的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体系,以促进基层教练员数量的稳步提升,并提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5]。

3.5全方位转变家长的足球观念,正确处理好学训矛盾

家长在学生是否参加足球运动层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足球梦”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因此,要实现孩子的足球梦想,需要转变家长对足球运动的观念,让他们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来从事这项运动。此外,学校还要把“体教结合”渗透到每一个足球队员身上。(作者单位:延安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例5

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其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深深地根植于不同学科的教学中,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气息尤为浓厚,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引起一线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突出亮点。[1]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打破陈旧的教学观念,扭转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教学弊端,积极地进行教学探索,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组织有效的足球教学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训练活动,从不同的教学角度、渠道着手,创设生动有趣的足球训练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足球训练中,开发学生的体育思维,增强学生的体质,以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那么,在实际的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如何以核心素养思想为指导,组织有效的训练呢?

一、倡导生本理念,贯彻核心素养思想,推动足球训练的开展

生本理念,是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贯彻核心素养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把握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向,改变课堂相对滞后的教学现象,还原课堂的本色,彰显学生在足球训练中的主体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结合学生的表现,恰当地调整训练的方式,合理地利用好每个教学环节,确保训练时间的巧妙运用,为学生创造自由训练的空间,从而实现学生足球核心素养的发展。[2]比如在进行第一课的足球训练时,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对本班学生身体、心理情况进行大概了解,然后组织足球训练常识的教育,关注学生在学习足球训练知识中的表现,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运动基础,多与学生进行商量,耐心地询问学生,提高学生参加足球训练的热情,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的足球训练技巧,从而提高足球训练的教学效率。

二、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核心素养思想,组织多元化的足球训练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例6

关键词 呼应声 声压 气息训练 压迫感

一、引言

现代足球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现代足球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战术上,都是围绕在高速度、快节奏的攻守转换这个主题中进行。掌握好攻守平衡是比赛的关键,因为成功的防守是防止对方取胜的根本。防守的核心在于守门员,守门员在比赛中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不仅是积极组织,配合后卫进行防守阻止对方射门进球得分的关键,同时也是发动进攻的第一人,接球后应当迅速阻止发动进攻,变防守为进攻的指挥者。

然而,现阶段训练过程中,大部分守门员的日常训练包括,身体素质训练,例如速度和力量训练,守门技术训练等,忽略了守门员的气息训练。守门员的呼应声是组织防守和进攻的先决媒介,通过气息训练,提高守门员呼应声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并引入训练的课题。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通过搜索中国知网,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查阅与足球队员呼应声相关的期刊和书籍。充分了解对于我国目前关于足球守门员呼应声的研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二)访谈法。与实验组和对照组守门员、防守和进攻队员面对面交流访谈,进而更深了解其对于守门员通过气息训练对于呼应声的影响效果

(三)对照试验法。从学校球队中选出在呼应声评价中无差别的8名守门员,然后将这8人分成气势训练实验组(4人),对照组(4人)进行对照试验。

(四)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8.0和EXCEL2011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五)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对收集和整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演绎

三、研究步骤

(一)首先做出呼应声效果评估单

参考守门员呼应声相关的描述,将所描述中的要素明确的展示给守门员(要素包括:声音明确性、自信因素、迅速判断、对球主导权的掌握等)。以此为参考,让守门员发出可以增强气息的声音,参照以下项目,做出了呼应声评价单。包括发声声压、声音听取的难易度、主导权的判断、从声音中感知的压迫感等。

(二)进行气息训练

为了使实验者产生良好的气息,进行长发声(开嗓子)、强弱发声(运用丹田发声)、短发声(爆发式发声)、大笑法(能够缓和肌肉紧张)、高抬腿运动(使用腹肌发声,鼓足气息)等训练。

(三)试验项目

在呼应声的重要性高的情形下,即采用球处于守门员跟防守队员之间场地的时候的状况应对。当守门员自己处理球的情况下大声喊出“守门员”提醒队友,当防守队员处理球的情况下,大声喊出“防守”提醒队友,以此方法处理球。守门员跟后卫各处理球一次作为一回合,一天进行3回合训练。

(四)实验过程

实验参加者8人进行试验性课题,用普通的噪音计测定发声声压,使用守门员、防守队员、对方前锋队员的评价单进行呼应声的评价。实验方在测试前总共进行一周共21次气势训练。最后对双方的呼应声评价单进行比较。

四、实验结果

(一)关于音质,实验方的发声声压、声音听取难易度的评价提高,可以发现有明显的区别。

(二)关于守门员的自我评价,实验方对于呼应声的自信度等项目有所提高。

(三)关于防守队员的评价,对于呼应声的信赖、判断主导权的项目实验方的评价上升,可以看出同对照方之间的明显区别。

(四)关于对方前锋对员的评价,从声音感知的压迫感、力度的项目,实验方的评价提高,同参照方有着明显区别。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例7

关键词 校园足球 综合评估体系 过早专门化训练

2015年,国家主席主持召开第十次深化改革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我国国家层面的最高规格的会议。方案指出通过校园足球要扩大我国的足球人口规模,增强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团结的体育精神,在普及青少年学生足球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校园足球文化,以便为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这一切的措施都充分体现了政府对足改的高度重视。但是冷静下来思考之后发现校园足球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国内学者李卫东、陈辉、方仁权等对我国校园足球联赛的运行及发展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本文拟对校园足球存在的早期专门化训练问题进行研究,为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进一步促进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的健康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全国校园足球早期专门化训练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广泛的阅读了国家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关于四级联赛出台的一些政策和文件;国内相关专著;通过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等知识平台以“校园足球”“运动训练”“青少年校园足球”“过早专门化训练”等关键词查找硕博士论文及期刊50余篇,并且到图书馆和资料室收集并整理论文写作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和文献。

2.专家访谈法

本文就校园足球存在的早期专门化训练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延边州体育部青少年足球负责人、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延边足球协会、延边大学足球科研室教授、运动训练学教授等10多位专家进行访问。

二、存在的问题

从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角度看,青少年训练存在早期专门化训练的问题。田麦久教授在他的《运动训练学》一书中指出,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是指一个运动员从他接受基础训练到他的竞技水平达到最高峰,再到他停止接受竞技训练的整个训练活动的设计和规划。他在这本书中提到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四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多项基本技术和一般心理素质。而青少年训练就属于基础训练阶段,青少年在儿童时期要注意培养他对足球的兴趣,要让他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在没有其他外力的情况下踢球,要让孩子充分享受足球。所以在小学阶段,一般教练员要淡化学生对成绩的太多关注,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基础锻炼之上。

但是,我国目前的小学联赛中,因为要比赛,所以都想要赢,如果按照多年性训练计划的安排,只训练孩子的一般运动能力和基本技术,这样学生的水平也不会太高,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赢得比赛是有一点的难度,如果比赛经常输,学校领导也不会满意,对自己评职称也不利。因此有些老师可能就会不顾学生的身体,违背青少年训练规律,过早的进行专门化训练,使孩子过分追求技术,对一些基本的素质,比如专项力量、柔韧性等重视不够,使孩子在少年时期看起来技术很优秀,比赛成绩也很好。可是一旦进入成年,因为技术已经定型,身体其他可挖掘的潜力已经很有限,致使很多运动员都是昙花一现。而外国选手跟我国选手正好相反,在他们少年时虽然技术比较粗糙,但是基础扎实,身体条件也锻炼的特别好,当进入成年以后,对技术再精雕细琢,融入一些新技术,成绩很快就提升上去了。

三、对策及建议

建立一个科学的综合评估体系,加强对教练员的规范化培训。中国的青少年联赛,需要做一个综合评估体系,比赛赢球只是一方面,其他方面的比如技战术、心理、运动智能等有一个标准,一旦达不到这个标准,一律视为不合格。此外,小学比赛可以不设名次,可以设一二三等奖。小学一二年纪不允许参加比赛,三四年纪可以设一支队伍,五六年纪再设一支球队。小学主要是培养孩子对足球的兴趣,让学生享受足球所带来的快乐,淡化孩子对成绩的过分追求。

教练员作为一支球队的领导人,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是不可能把一支球队带到胜利的彼岸。一个教练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人才的培养和竞技能力的提高,所以,提高教练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尤其是小学足球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学校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政策,让一些高校的教师和专业队的教练员到学校来指导孩子们的训练和比赛,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孩子们去参观专业队的训练,欣赏球星的表演和风采。

参考文献:

[1] 李卫东.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

[2] 陈辉.我国校园足球四级联赛运行方式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09:50-54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例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249-01

1 中小学曲棍球项目课程可行性分析

1.1 曲棍球项目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曲棍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它在欧洲各国都收到热烈的欢迎,传播比较普遍,而我国现代曲棍球运动则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国内部分省市或者体育中心引进的体育项目。曲棍球是一项团体运动,它在锻炼学生身体机能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近几年来,我国曲棍球体育竞技项目在国际比赛中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曲棍球运动也开始在国内普及起来,国内一些省市体育团队以及部分高校都已经将曲棍球项目纳入到日常训练科目之中,并且已经成立了一些专门的训练球队进行长期、职业训练,为国内外曲棍球比赛输送人才。不过在比赛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存在,我国曲棍球相比于国际先进水平来说,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后备人才也较少,并且在训练场地、投入资金、教学训练等方面也存在许多的不足,这些都直接制约了我国曲棍球整体项目水平以及人员素养的提高。

1.2 我国中小学开展曲棍球项目的可行性

鉴于我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偏少、运动员素质不高的现状,国家相关部门也鼓励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开设曲棍球项目,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知识和文化素养。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学生年龄偏低,身体素质普遍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学生之间合作与竞争意识不强,而曲棍球运动则正是在锻炼学生基本身体机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的体育项目,因而在中小学推广曲棍球项目在教育上来说是完全科学以及合理的。中小学曲棍球不同于竞技曲棍球,中小学曲棍球起步较晚,学校一般并未建设专门的训练场地以及购置相关的训练器材,但是我国曲棍球协会从2002年开始在国内推广六人制曲棍球项目,降低了专业曲棍球项目的标准条件,对场地以及经费等的要求也更加灵活,尤其是其趣味性强、安全性高、规则简单、训练场地灵活等特性,使得曲棍球运行项目更加适合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开展。

2 中小学曲棍球项目教学问题分析

我国中小学曲棍球教学从课程开设到教学计划的实行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毕竟曲棍球不是传统的运动项目,在现价段我国中小学保守的体育教学态度上来看,还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观念,大胆引进多样化的体育项目,丰富中小学体育课堂。同时,在教学时也需要全面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1 在教学条件方面

(1)强化对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学校相关部门要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曲棍球方面的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让教师能够正确掌握曲棍球相关规则、赛制、训练要点,以便开展进一步的教学。

(2)定期组织校内比赛,引起学校重视。要想顺利开展曲棍球教学,那么学校的支持就必不可少,体育教师可以定期在全校或者与其他学校联合举办曲棍球运动会,开展一些常规性的比赛,以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

(3)合理设计教学制式,推广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曲棍球教学方法。中小学生的身体对抗强度不足,团队配合意识较差已是不争的事实,要想引起学生的锻炼和参与积极性,那么就必须设计一套适合中小学生身体、年龄特点的曲棍球制度。例如,根据当前中小学曲棍球运动参与人数不足的现状,可以设置和推广6人制或者3人制比赛制度,减少比赛人数,简化比赛规则。同时,要合理利用现有体育场地资源来开展曲棍球的教学。曲棍球可以在草地、水泥地、橡胶地等材质面上直接开展,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现有体育场地来开展教学,避免重新修建所带来的财政投入。

(4)在体育课上宣传曲棍球运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其优点所在。曲棍球项目的开设必须要有足够的学生喜欢和支持,体育教师可在体育课知识讲授中对学生进行曲棍球知识的培训与讲解,并大力宣传曲棍球运动的优点。同时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资源搜寻和播放曲棍球相关精彩比赛以及规则,如此才能更快地引起学生对曲棍球运动的兴趣,便于开展曲棍球体育教学。

(5)对有志于发展曲棍球且有天赋的学生重点培训,并开设相关培训班进行强化教学。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要重点发展和培养一部分有天赋并且有意愿从事曲棍球项目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并且开展相关的培训班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强化教学,提高要求,多组织安排校级之间的比赛,以锻炼其身体以及专业技能。

2.2 在专业技能教学方面

(1)加强技能知识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尽快掌握相关比赛规则以及训练要点。曲棍球是一项比较重视技术的运动,运动员技能的水平直接决定了球队的整体水平。因此,在专业技能教学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如控球、运球、传球、接球、防守、进攻等技术的训练,通过这些训练来提高学生传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降低失误。

(2)强化学生体能的训练,改善学生体质。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近视、肥胖、瘦弱等情况越来越普遍,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十分不利,良好地身体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并且曲棍球运动对体能要求比较高,要顺利开展曲棍球教学与比赛,那么教师对学生体能方面的训练就必不可少了。在曲棍球体能训练方面,教师要侧重于体力、速度、耐力、力量、身体柔韧度以及反应能力方面的训练,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氧氧训练,从而改善学生的体制。

2.3 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方面

(1)培养学生的比赛意识和竞争意识。曲棍球运动是一项竞技运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锻炼学生身体以外,还需要从心理上有意地去锻炼其比赛意识以及竞争意识,改变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性格偏弱状况,使学生形成顽强、不怕苦的精神。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曲棍球是多人运动,是整个团队的运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刻意地去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强化自身个人能力的同时,还要兼顾整个队伍的技术水平,一切以团队出发,服从大局。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曲棍球团队之中,还可以将这种团队精神发扬至学生其他学科学习以及生活之中,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例9

中图分类号:G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2-0041-04

Abstract:The root cause of troubles in China football circles lies in political corruption and business backwardness. In addition to making efforts to fight against the corrupt practices existing in our football field, we should also do our best to improve our outmoded football techniques, or else we could never keep up with the advanced countries in football skills.

Key words: football; sports training; training evolvement; Chinese football culture

2010年1月26日,刘鹏局长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的报告中说,我国体育与体育强国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其别指出:“足球水平低下。”

足球承担了领导和群众的期望,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和人力,然而,却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东亚魁首,沦落为二十一世纪初的亚洲三流。自从中国足协南勇等三主管被收押,国人大喜,以为找到了根源,中国足球自此必将奋起;接着,东亚四强赛夺得冠军,似足以印证。然而,我未敢苟同。

愚以为必须依靠大家来分析研究,达到科学、全面地总结因果,才可促使足球可靠地站起来。谨不避浅薄,愿投入到研究因果的群体中去。

我以为中国足球的病根是八个字:“政治腐败,业务落后”。若能抓住“政治腐败”,固然是抓住了主要的、根本的一个方面;然而,还只是一方面。若不能剖析“业务落后”,仍然是无法迈进世界先进行列的。韦迪主任分析的六大问题,主要是在管理方面;不但未把“业务落后”作为两大方面之一提出,而且很少触及。若不进行改革,沿着中国足协原有的业务惯性和轨迹滑下去,是十分危险的。

1 损害和剥夺教练员的业务自

教练员是训练领域的关键环节。赋予他充分的业务自,是国际体坛的一条根本性经验。从而使教练员成为业务创新竞争的主角。倚之为主要动力,使体育运动发展成一项华丽的社会现象,演绎出辉煌的历史。

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对训练后果负完全的责任,这是教练员必具的品格,也是国际体坛考核和选拔教练员的基本标准。从而在国际足坛:行政和足球业务、训练理论和训练实践,是“分际的”。(理论常常落后于实践。我们在观察国外足球的现实时,不可被搞糊涂。)从而在国际足坛,教练员是勇于创新的人才;不是拘泥旧章、唯唯诺诺的庸才。抓准问题、虚心求学、广纳信息、集思广益、钻研创新、以求有效地灵活应对生动变化着的实际,这是优秀教练员的特色。

中国足协在训练业务上推行“三从一大方针”、“体能测试标准”……等等一系列法规性决策。(固化了落后的“训练大方法”,也严重地影响着“训练小方法”。)从而,不重思考、而重执行,使教练员变成为“训练操作员”。(创新首先源于思考,不重思考,何来创新?)

教练员在国际足坛,是训练创新的生发站;在中国足坛,变成足协贯彻其训练陈规的封闭终端。

从戚务生到朱广沪,实际上不过是中国足协训练业务的忠实执行者,却反而成为每况愈下的替罪羊,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中国足协甚至力图使所引进的洋教练也“中国化”:欧洲的三流教练阿里汉,由于“听话”,就成为优选,待为上宾;“不听话”的杜伊,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就临阵换将被悍然夺权。(既如此,又何需“引进”?着实令人费解。)中国足协铸就的“中国足球文化”,覆盖着足协与教练员的关系。

“中国足球文化”排除了杰出教练员的产生可能。运动员的命运亦同样如此:郝海东几次几乎被“体能测试标准”废掉,被逼进行了耽误着和损害着他的“球艺”的大量训练,才勉强过关。使运动员在技艺成长过程中这样地遭受打击,怎么能产生出世界级足球运动员?在这样的“批量生产线”上,运动员水平,于是就“被铸就”了。

当中国女足处于边缘状态、能一定程度地自主训练时,曾经到达过世界亚军的高峰;“被”中国足协“高度重视”、予以直接管理以后,在雅典奥运会上,就以0:8惨败于德国。事实昭然,令人不寒而栗。

李娜、郑洁,在2010年1月底双双进入澳网四强(李娜战胜了世界名将大威;在1/2决赛中虽0:2败给小威,但两盘均打到“抢七”)。她们的基本经验,就是“单飞”。(任由运动员自聘教练、运动员和教练员自主决定训练业务,领导不加干预。真是:“海阔纵鱼跃,天空任鸟飞”。)世界级名教练:胡鸿飞、孙海平、姚滨、李琰……全部都是由于独立思考、自主决策成长起来的;金炜、陈映红……则是准确地选择和师从名师,结合自主钻研成长起来的。普遍规律是不以有司的意志而转移的。

2 无视训练进化运动

体育训练,训练的是人。由于人体是复杂适应系统,是宇宙间最先进的物质组织形式,因此,任何训练方法,只要不伤害人体,都是可以争取到一定的“成绩”的。所以,不能用“自我比较”、而必须用“竞赛对比”,来鉴别训练方法。

体育比赛是相互比赛。在比赛中,由“训练投入”和“训练方法(包括选拔)的先进性”决定胜负。在发展史上:“训练投入”的作用在先,由以分出高低;但“训练投入”是有“底线”的(有限的),当比赛各方均接近“底线”之时,“训练方法的先进性”,就成为决定性因素了。先进,就是与时俱进;在“对立统一运动”中发展,是无限的。

这样,在大规模的训练实践竞争中,就自然地产生出“训练方法的进化运动”。由于足球是体育运动中的显项,现代足球开展已经以百年计;足球训练方法的进化运动,就发展得很深入和丰富了。先进方法,就蕴藏在先进球队的训练和比赛、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史……等等大量的实践财富之中。但不加钻研,并不能自然地上升到理论。

中国足协对“训练进化运动”不认识,在它自己的“理性认知”中,完全缺乏这个观念;由于取消了教练员自,再加“假、睹、黑”,中国足球运动就原地踏步,不能像国际体坛那样在内部出现自动进化;这就相对地愈益落后了。

由于理论落后于实践,实践中的“训练进化运动”并不能立即反映到主流理论中,出现了理论滞后现象;另一方面,创新理论也可以引领实践,由于科研可以创新,若由面对实践的科研(首先包括广集信息)入手,可以经由理论创新促训练实践革新,争取发展史上的跨跃。

然而,中国足协既不能认识实践动态,更不能判别理论真伪(首先无心于“信息收集与判断”);热衷于陈旧理论,固守老教条,对世界发展潮流不能认识,更谈不到“跨越”。于是祭出“体能足球”等陈词滥调,招致严重失败而不能自拔。

3 拒绝“专项化”的训练发展方向

中国足协固守陈旧理论,一贯强调足球训练以“体能”(“非足球的体能”)为基础。为此,抛出“体能测试标准”、“选拔标准”……等等一系列法规性决策,来坚定地予以保证和贯彻。这一切,完全脱离现代足球运动的实际,违反“专项化”、这个训练发展方向,在根本上陷入落后泥潭。

例如,每次当中国足球队大练“体能”(“非足球的体能”)、宣布“体能无问题”之后,在实际比赛中,却总是在“足球体能”上严重落败。[如2007年在亚洲杯比赛中,中国队连小组都未能出线;当时的亚洲冠军伊拉克队的教练,就指称中国队是“三无球队”(包括“无体能”)。]“非足球的体能”与“足球体能”是两回事。经过大量实践反映出来,这已经昭然若揭。“非足球的体能”训练,干扰和破坏了“足球体能”的发展成长;多少年来,都是如此。然而,中国足协是“睁眼盲”,始终没有能够认识,却反复坚持“撞墙”!抛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宝鉴”,对足球发展形势,就陷入完全盲目。

又如,刚获评2009年欧洲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的22岁的梅西,身高仅1.69米(球王马拉多纳则更矮)。这能够符合中国足协的、清一色地倾向于高身材的“选拔标准”吗(更不谈优选标准了)?是选拔任用梅西、这个实践“错”了;还是中国足协的“选拔标准”、这个理论框架“错”了呢?

须知,真正的“足球体能”,实际上,就存在于足球运动之中。当中国运动员被吸收参与欧洲球队训练时,每每感到在强度上赶不上趟,这就是“足球体能”由于缺乏训练而陷于薄弱之表现。然而,中国足协对此,却是浑然不觉。

当中国队2007年夏在东南亚参加亚洲杯小组赛时,认为连续的足球比赛“消耗了”体能,需要靠包括“游泳池内活动”等等“非足球的体能”训练,来“充实、积累、储备”体能。(后果与愿望相反,恰恰由之深陷于缺乏“足球体能”而落败。)差不多同时,从电视报道中可看到,在地球的另一面,阿根廷队在紧张的美洲杯比赛期间,在激烈的连续比赛过程之中,却嵌进去穿行高强度的“足球对抗训练”。(在电视上正好看到阿根廷队,阿根廷队并非特例。这不仅是战术训练的需要,也是维护和发展“足球体能”的需要。)一反一正,孰是孰非?两相对照,可以鲜明地看到,中国足协在认识和实践上,是多么地迂腐;与当前世界足坛现实,存在着多么严重的差距啊!更无可谈“超越”了。

4 不知道“球艺”是足球业务之首要

梅西的成功,就成功在“球艺”上。“梅西型”方向,完全有利于引导中国足球运动员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抛弃这样的方向,中国足协在业务上就犯了重大错误。

足球是一项“技术差别作用极大”的运动,这是它的核心和要害。[例如据报道,有人经过刻苦锻炼,能够轻易地一下子把鸡蛋竖立在灯泡上(甚至能累立几只鸡蛋),而别人尝试多少次都不能成功,这就叫做“技术差别作用极大”。这就是“绝活”,就是“技术”。]足球的“盘带”(像梅西那样)、“贴身高速趟球”(像卡卡那样)、高速带球并用假动作骗动守门员从而有效地射门(像罗纳尔多那样)、富有力度和准星的定点长传(像贝克汉姆那样)、用脚“接住”远距离传来的球并使之进入本人意图的任何处置中(像菲戈那样)……,都属于“技术绝活”。玛塔“盘带过人”的“动作慢放”,看起来简直就是优美的舞蹈。而这一切,又都是同高速变向奔跑、某些肢体对抗……等等的高强度专项能力,融合在一起的。由于训练中“专项化”因素的作用,优秀运动员的机体――首先是他的“大脑皮层――DNA网络”,便变得高度地适应于足球运动。[在其大脑皮层中,拥有丰富的、多种的、多重的“内部模式”,以应对球场上复杂的、倏忽变异的“状况”。其中,就包括了实战时的“识别和应对”中,时刻需要“起用”的:丰富的、多种的、多重的“参照记忆――应对预案”。在这样的“预案”中,既包括破敌之“长技”、又包括“欺骗演技”,两者共同熔铸在一起。]由于人的机体的、高度的复杂性和整体性,所有这些多因素,都是相互渗透综合而“一元化”地存在着的。

把这样的机体,理解为:“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等等机械因素的组装,完全是一种误解。通过“体能训练”、“基本功训练”……等等这样分割的“阶段”,训练出来的运动员,同真正的顶级足球运动员,完全是“榫卯不合”的、“两种样式”的运动员。(就好像训练出李逵式的运动员,而要求同燕青式运动员进行摔跤比赛。)然而,中国足协,坚持的就是这样的认识。(应该说,国际足球理论界,也会多多少少地漫溢出一些这样的认识;这就使缺乏识别能力的中国足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陈见。)当然,这样训练出来的运动员,也能够踢足球,也是“足球运动员”;只不过,不能成为足球项目的、世界顶级的优秀运动员罢了。(李逵确是好汉、而且是顶级的好汉,只不过不能在同燕青比赛摔跤时取胜罢了。)从而,几十年的光阴、几百亿的投入、数不清的优秀苗子,就一再地被浪费、被耽误了。国家的荣誉,同时也就一再地遭受打击。

5 绝源求流

梅西、卡卡等优秀运动员,不是在青年期凭空冒出来的,而是蓬勃的童少年足球运动的自然延伸。周洋8岁开始练滑冰,邓亚萍、贝克尔4岁就开始学打球了。中国足协无视开展群众性童少年足球运动,就是自绝源头;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滚滚巨流,能够出现吗?

从出生至约16岁,这是人类生命中所特有(除人类外,动物界没有)的“幼态持续”期。知识和技术,就在这个期间启蒙成长。若非得到及时的、正确的开发,就会被耽误;或被“错误”和“伤疤”所侵占,难以回归“正果”。正确的童少年训练,是“毕生训练全周期”规律中的关键环节。缺乏生动、丰富的童少年足球经历,就丢失了成长为世界级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先机。

足球少体校脱离于群众性童少年足球运动来建设,是失当的。少体校运用基本功体能足球比赛实践……这样分阶段递进的模式,是失当的;这会割裂“球艺”的、有机发展的正确过程。其所谓的“基本功”……等等,很容易沦为足球技术发展道路上的(“正果”上的)“伤疤”。这种技术发展路线,就是一种“型技术发展路线”。它所促成的所谓“技术”,生硬、颟顸。在紧张的足球实战中:既得不到其“开张”所需的条件(你还没有“盘马弯弓”、“机会”就已经被对方“封卡”消失了);更无法奏效。它与足球比赛中对先进技术的实际需要,是“格不入”的。中国足球运动员面临对手、面临紧逼、特别是面临众多对手围堵时,就会紧张失措;而梅西面临众多对手围堵时,却当作调动对方、迫使对方亮出空挡的“机会”,从容而巧妙地(小说家所谓“说时迟、那时快”地)、进行着富有攻击力的应对。这种区别,是与各自的训练成长史、与蕴藏在内中的“原初的技术质量设计”,密切相关的。事后再谋求弥补,不但非常费力,而且很难达到“优质”,很难成功。

真正的、先进的足球技术,必须在儿童少年的竞赛性足球游戏中启蒙;在竞赛性足球游戏中自然地成长。只有以“对抗性足球游戏实践”作为主渠道,结合有关训练,才能够锻炼出来。这就是“内生型技术发展路线”。为什么欧洲球队要大量地引进巴西苗子、非洲苗子?其奥秘就在这里。中国足协对竞赛性童少年足球游戏的重要性,对两种技术发展路线的区别和对立,缺乏认识,懵然无知。绝童少年之“源”、求优秀足球运动员之“流”,这可能吗?

6 拒绝科学,坚持落后

科学研究能使落后变先进,先进更先进。为此,中央大力号召全社会建树科学发展观。作为热情关心我国足球建设的体育科学工作者之一,我热切地期盼中国足协在科学发展观的感召和推动下,迅速进步;愿意作为“愚者千虑”之一,竭尽自己的微薄研究,供选择利用。然而,痛心地发现,中国足协对于官民互动促进科学研究,毫无期待、毫无反应、毫无兴趣。

“体能”与“技术”的关系,是体育训练学中的一项根本性问题。它决定性地影响着整个的训练全局。我经过潜心研究,在五十年代末确认:两者,并非是分别存在着的、不同的“元因素”(二元);而是同一“本质”的不同“指称”、不同“侧面”(一元)。由所谓的“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等等构筑成的、庞大的“身体素质”体系,全属虚幻臆测。这种认识(“身体素质论”),对训练工作造成严重的干扰和损害。“专项化”,这才是训练工作科学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科学讲真假、讲对错、不讲谦虚。这个 “专项化一元观”,克服传统谬见而被训练实践进化运动证实着,确系原创的、不可忽视的科学发现。到21世纪初,并由之发展成体系化的“一元训练理论”。

中国足协在这个问题上,坚持陈旧认识,犯着严重错误。几十年间,我焦急地多次呈文(包括“特快专递”中国足协),均如石沉大海,不获置理。(不知是对之毫无辨识能力;还是出于对草根的蔑视,根本不予辨识。)对于在竞争中须靠“先进性”决胜的足球运动,本应该对于有助于专业进取的信息,十分敏锐;不意竟如此地迂腐和颟顸。这样,就造成中国足球国际排位在徘徊中一再后移(甚至后移到海地等国之后)。

训练工作中存在着“大方法”和“小方法”。“大方法”、就是训练大框架,它源自对根本性规律的认识;“小方法”、就是操作中的具体方法;中国足协的失误,首先就在“大方法”上。由于中国足球几十年沉迷不进,使我不顾自己水平不济,费了两年力气,于1998年写出一本:《为何难圆足球梦》。今天回顾这本书:在训练小方法上虽存在不足;在训练大方法方面,却是正确地直指中国足协的要害的。(如:“专项化”方向、“球艺”之首要地位、童少年竞赛性足球游戏之不可缺少、公正执法对于足球生态之重要性……等等。)由于自费出版,原需首付两千元,编辑照顾我的实情,让首付减半;步出出版社大门时,竟不觉掉下泪滴。[ 我虽屡遭打击、碰钉子,不悔不息;别无所图,唯求科学发现不被抛弃、能真实地为体育强国建设服务。(在体育强国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窘迫中能获编辑理解,竟主动宽限,实在感激。]

这本书,我曾多次地反复寄给中国足协,因为它本来就是为足协写的。然而,任何一次,均未获正视。其中最近的一次,就是寄给南勇的。南勇对草民献璞、弃如废纸;而却“怀揣600万现金卡满世界转悠”,乐不释手。厌者何、爱者何?竭尽全力的草民和不屑一顾的蛀虫,对科学、对国家足球命运,态度竟是如此地不同。

客观规律是硬道理,这对于各个体育项目是共同的。谁辨识,谁开窍;谁接受,谁得益;谁多条接受,谁多条得益;谁独立认知,谁独立受益;谁认识反复,谁业务反复;谁拒绝,谁受害。六十年代由江苏体操带头的“专项化”和“从儿童抓起”训练改革,流行开来,中国体操遂稳定地跃向世界领先;并带动跳水、蹦床等相关项目,夺得世界优势。中国举重接受保加利亚“专项化”经验,在世界举坛持续奋进。中国女排学大松全年训练“专项化”,发展超越大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乒乓、羽毛把“球艺”列于首位,深入钻研、不断发展,持续领先世界。朱建华、刘翔、……,凭藉各自“专项化”的独特造诣,摆脱中国田径之窝臼,成为世界级耀眼之巨星……。所有这些,都与足球的每况愈下,形成鲜明对照!中国足球干得最差,却高拿得出奇。厌恶科学,追逐金钱,成为中国足球文化的特色之一。最近,关于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的分析报道中,看到“官僚化”、“内部沟通……缓慢”等词句;中国足协的“官僚化”,恐怕比丰田公司更严重得多了。可以看到,让醉心私利的少数官僚控制一个部门,对国家的损害,是多么的严重而难以纠正啊。

参考文献:

[1]刘沛思. 几代领袖情系中国足球[N]. 扬子晚报,2010-01-26.

[2]周晓亮. 揭足协官员6大腐败方式[N]. 扬子晚报,2010-01-25.

[3]杨友. 昨新闻会韦迪首秀掷地有声[N]. 扬子晚报,2010-02-3.

[4]郭铁城. “杰出人才”生长于怎样一种文化[J]. 凤凰周刊(香港),2010,(04):66-67.

[5]茅鹏,严政,程志理. 一元训练理论[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3,(4):5-10.

[6]茅鹏. 一元理论与训练实践.[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3,(5):1-9.

[7](美)约翰•霍兰(陈禹等译). 涌现[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8]茅鹏. 身体素质论应当否定[J]. 新体育,1964,(6);又见茅鹏. 运动训练新思路[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55-61.

[9]茅鹏. 为何难圆足球梦[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10]茅鹏. 为何铿锵不再?.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3,(6):1-3

[11]茅鹏. 为答问.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4,(1):1-3

[12]茅鹏. 一元训练理论和中国体育的第二次飞跃[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4,(2):1-7.

[13]茅鹏,严政,程志理. 备战北京奥运会不可无视的经验教训[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4,(5):1-7.

[14]茅鹏. 一元训练理论与三大球(上)[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4,(4):1-9.

[15]茅鹏. 一元训练理论与三大球(下)[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4,(5):14-19.

[16]茅鹏. 鲜明的对比[J]. 体育与科学,2005,(1):5-8.

[17]茅鹏. 训练理论统制挡住体育强国建设[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5,(3):1-5.

[18]茅鹏. “官路子”与“核心竞争力”[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5,(5):1-7.

[19]茅鹏. 论中国足球[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6,(5):1-10.

[20]茅鹏. 最进步的和最落后的[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7,(5):1-6.

[21]冯百跃. 人类个体早期动作技能形成中的“敏因”的作用[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7,(4):6-11.

[22](美)司马贺. 人工科学(武夷山译).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23]茅鹏. 怎样为体育强国作贡献[M]. 南京:江苏省体育局,2009.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例10

关键词中国足球竞技水平问题对策

自1992年以来,我国竞技足球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使得我国竞技足球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相对于世界足球快速发展和亚非足球的迅速崛起,我国男足水平至今还没有质的提高,女足也在世界足坛领先优势逐渐的弱化,与此同时,日本、韩国和西亚足球竞技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改变了亚洲人踢不好足球的传统观念,亚洲人踢不好足球的宿命论已难以立足。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着重探讨制约我国足球竞技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足球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我国足球竞技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违背竞技训练规律

为了追求竞赛成绩,增加个人经济收入,我国很多基层青少年教练违背竞技训练的基本规律,他们几乎都是以比赛成绩为目的进行训练和比赛,培养了集体式的成年化训练而忽略了个人以后发展的潜力,也让青少年在正式训练中丧失对足球的兴趣,过早的给正处于敏感期的队员进行大量的力量素质训练,力量训练的增加后柔韧素质的训练必然减少,致使多数青少年队员到成年后出现了柔韧水平差而造成的技术幅度小、体能消耗大、疲劳恢复慢等情况。

此外在训练中过早的强调了团队作战意识,也使得队员的个人意识被限制和束缚。当到了足球运动的高级阶段时一个球队的整体战术实施水平高低需要依靠个人技术水平来完成时,在这方面我们的队员都在成年后表现出了明显的缺陷,这其实也说明了我国青少年足球成绩要好于成年人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很多不负责任的言行举止,枯燥无味,单调的训练方式及一些为比赛成绩而训练的手段将会对少年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说违背竞技训练规律只能取得会短期的效果,最终造成了我国足球竞技水平提高后劲不足。

(二)教练员队伍整体状况堪忧

我国足球教练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整体素质不高。每个球队成绩的好坏不但与球员个人有关,而且与该球队教练组、科研力度有间接联系。我国足球的教练员缺乏有天赋的教练,不论从青少年还是到成年队的教练几乎都是自己从队伍退下来直接转换为教练,虽然有了一定的足球技术基础,但是如何训练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训练,都没有科学性,所谓的训练方法也都是自己之前的教练训练的方法带入,自身的理论知识、技战术和训练方法都与足球发达国家的足球教练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时教练员队伍应有合理的人员结构,包括主教练、助教、守门员教练、体能训练教练、足球医生、理疗师、按摩师等(业余队可根据条件设定)。2000年亚洲杯期间,有些球员曾埋怨没有体能训练教练,这也是队员在场上体能不足、只打半场好球使足球竞技水平无法提高重要原因之一。

有调查表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足球教练员,本科毕业仅占42.6%,大专毕业生占35%,高中与高中以下毕业生占22.4%。经济发达地区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近几年来,虽然许多教练员为了适应岗位要求,努力参加了各种在职进修,有所提高,但总体学历层次还是不高。因此,青少年足球教练员队伍存在人员缺乏、整体水平偏低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学专职足球教练少之又少。这和国外青少年足球训练有一定比例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教练员相比差距甚远。另外,教练员待遇低下,也使有志者望而却步。

(三)球员思想教育弱化

近几年来关于球员打架、泡吧、抽烟、喝酒、深夜不归、休息不好及饮食无度等各种违纪现象时有发生,球员在比赛中出工不出力,甚至不顾集体、国家利益,对对方队员或裁判大打出手被红牌罚下场外等违纪事情屡见不鲜。若队员没有坚强的意志、超人的积极性,强烈的奉献和民族精神,而让他们担任国家队主力,我国足球岂能不败。

我国足球元老级人物年维泗说:“我国足球运动员的素质问题,实际是一个管理松懈,甚至是一个‘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问题。”运动员没成绩、没出名、没成为体育明星的时候,运动员听教练的,教练听领队的,领队听领导的。而一旦运动员成了名,成了明星,事情就颠了过来,领导听领队的,领队听教练的,而教练听运动员的。哄着、捧着、惯着、宠着。事实上,这样的事例在我国足球界并不罕见,这样的人一路吃香,就会传染,成为一些年轻选手效法的另一种典型,甚至是“榜样”。

(四)后备人才匮乏

首先,“人们常说我国十三亿人口,为什么就找不出十一个人来踢好足球。”我国足球人口相对缺乏,使得我国足球后备力量不足,限制了高质量完成足球技战术所需的具有某些方面的特点,从而影响球队的成绩;据有关刊物报道,足球强国德国是从1000名参加训练的青少年中挑选1名职业球员,而我国则是从30名中挑选1名职业球员,之间的差距可想而知。

其次,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家庭对于子女的培养有着更高的要求,也许不像从前那样,家里有很多孩子,而现在家里的唯一的孩子成为了父母乃至整个家族延续的命脉,其发展和培养就必然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过高,往往地压制了有足球天赋孩子在足球事业上的发展。希望孩子去通过高考取得人生的成功,这也无可厚非,确实值得理解,然而,长期以来错误的人才观念确实也束缚了孩子的发展,实际上能否成为人格健全、身心协调发展、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社会个体才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最后,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同我国一些足球学校的收费过高有关,如八一足球学校,每个学生每年要交费2.2万元,并需一次建校费2万元,安徽足球学校在起初创办时,学费也高达1.5万元每年,这让许多工薪家庭不堪重负,敬而远之。而为了扩大市场和争夺生源,一些足球学校采取了只要报名就可入学的办法,招生缺乏统一标准,为今后培养后备人才埋下了质量隐患。

二、研究对策

(一)科学的选材和合理的培养目标

1.科学的选材

科学选材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和深入足球选材的科学理论研究,制定出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选材方法和模式,二是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广大在基层从事足球训练工作的教练员们,从思想观念上重视选材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具有科学选材的基本能力。只有实现科学选材理论对训练实际的指导作用,实现科学选材理论与训练实际紧密结合的过程,我国少年选材工作才能在培养和造就优秀足球运动员的系统工程中充分显示它的重要意义。

在选材的标准上,国外和国内的教练存在明显差别,国外是以球员是否具有足球意识场上观察能力,速度快、暴发力强、反应时快、肌肉协调力强的队员。而我过的教练则主要以球员的身材高大与否,对抗能力,奔跑能力强等对比赛起主要作用的体能因素为目标选材。科学选材就是为了挖掘有才能的苗子,进行科学的训练和培养,但“才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选材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教练员只能抓住选材的主要内容,结合实际才能达到实效,不能盲目选材。所以,教练员对优秀足球运动员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条件要有充分的认识。

2.合理的培养目标

从青少年培养孩子对足球的兴趣,他们对足球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热爱,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孩子好玩的天性,起初并没有很高的追求,因此,教练员在和它们接触时,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来启发其兴趣,在教学与训练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和水平,善于采用适合少年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他们投身足球运动中去,激发它们对足球运动的强烈的事业心。

(二)对教练进行再培训,搞好教练组建设

米卢执教期间提出:“对全体教练、球员进行统一的基本功再培训,有了基本功,天赋才能得以发挥,球技才能迅猛提高。对那些经过培训,基本功还不能提高的教练和球员全部下岗!为新人的成长清出位置,为其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完善教练员知识结构和层次,提高教练员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我国足球水平的有力保证。鼓励教练员进行业务进修和学术交流、资格认证,考取国家和国际教练员水平等级证书。如将等级证书与工资收入挂钩更好,这是保证教练员队伍稳定的有效手段。统一制定教练员上岗和执教等级标准,对教练员定期进行考核和培训;建立教练员引进机制和教练员竞争机制,是促进教练员水平提高的有力措施。举办专门针对基层足球教练员的培训项目,有倾向性的扩大基层教练员队伍,使我国足球运动更加普及。

教练组应有合理的人员结构,包括主教练、助教、守门员教练、身体训练教练、足球医生、理疗师、按摩师等。

(三)对球员思想教育,提高文化素质

欧洲职业运动员的素质普遍高于我国,是因为他们经常树立一些“反面典型”。有了这些“典型”在眼前,其他人就会自律。这是一条很好的经验。所以在进行足球教学、训练以外,必须从思想作风上建队,教练组必须对运动员加强思想政治、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的教育,应把培养人放在首位;培养队员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群体意识,增强球队凝聚力、向心力;培养队员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等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体育作风;加强意志品质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同事需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多踢比赛。

球员的文化程度低下也是影响我国足球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乒乓球项目上,参加全国比赛前,必须经过文化课考试,只有经过考试才能参加全国比赛,这就是让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得以保证。足球是否也能设置文化课考试,让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尽快提高起来。

(四)增强足球后备力量

雄厚的群众基础与强大的后备力量是提高足球技术与竞技水平的关键之一。首先要对青少年足球的培养重视起来,保障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培养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还要强调其素质教育,利用社会、学校、家庭、俱乐部的大力合作加大培养力度。最后青少年时期不宜过早进行封闭训练,应该让他们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同时应该包括接受正常的文化教育,要从体育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三、结论

违背训练规律、教练员业务能力薄弱、教练组人员结构欠合理、忽视运动员思想教育、后备人才匮乏是制约中国竞技足球运动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为此,应提高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制定合理的训练目标,加强教练员的再培训和教练组建设,重视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学习,增强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足球训练入门知识例11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参加2012―2013“特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江西赛区的普通高校的男子足球队运动员和教练员作为调查对象,不含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和教练员,共18所学校(见表l)

表1 各代表队参赛人数统计表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以高校足球等为关键词,共计检索出近10年内学术期刊论文125篇,学位论文20篇,为问卷设计及本研究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设计“江西省普通高校男子足球代表队教练员问卷调查表”和“江西省普通高校男子足球代表队运动员问卷调查表”,并请专家就问卷调查表中几个多选项进行重要―次要的排序,此问卷经专家评定效度,得到一致认可后,对被调查者(各级教练员、参训运动员)进行全面调查。

1.2.3专家访谈法

就研究目的和研究的任务,走访了江西省大体协主管领导、高校足球队教练员和部分从事高校体育管理研究的专家。对于问卷的设计及研究的设计咨询了部分足球教学方面的专家、教授。

1.2.4实地考察法

研究通过对参加2012年度江西省大学生足球赛的18支队伍的运动员、教练员及实地进行了走访。

1.2.5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17.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运动员结果与分析

本项调查发现江西省有体育系的高校足球代表队队员的选拔途径主要是以体育专业足球专项的学生为主,还有一部分是教练员通过观察校内各系院之间有的比赛,选拔出水平相对较高的队员。这些高校的组成足球代表队水平相对高一些,这些体育系学生以前高中阶段是通过体育加试的,有一定足球基础,而且他们身体素质要比普通大学生好。这些高校的球队队员传控球能力强,足球意识好,还有通过团队配合取得进球的精彩场面。这些高校的球队水平高出一筹,在比赛中往往能获得好的名次。

江西省各高校队员来自全国各地,没有和中学形成输送队员的链接。对大中学一条龙的课余训练机制没有很好地执行。这间接影响我省中学生足球运动的普及开展,更对我省高校足球水平产生直接影响。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使得高校和中学的足球都受到影响。如此恶性循环极大地破坏了高校――中学健康训练体制的建立,最终将严重限制江西省高校足球水平的提高。

2.2教练员结果与分析

江西省各高校的足球代表队的教练员基本现状显现出高学历的博士只有一位,占多数的还是本科,学历结构极不合理,而且年龄相对较轻,教学训练的经验不够丰富等问题。这已成为制约我省高校足球运动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江西省各高校足球代表队教练员学历调查中发现高学历的教练员较少,本科学历的占多数,在一些高校中出现本科生教本科生的现象。这主要因为高校扩招需要招更多的人员填补教师空缺,加之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人数较少。高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只有招聘一些本科生进行。学历还代表对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面程度。高学历代表知识渊博,知识面广,对教练员的教学和训练工作有很大帮助,也是评审高级职称的必备条件。本科学历的教练应通过自身学习提高学历,满足更高的教学和训练工作要求。

江西省高校足球代表队教练员的年龄小比较年轻,精力充沛,多数毕业于专门体育院校,掌握一定量的体育知识,具有足球运动技能。在教学与训练中可以亲身做示范或与队员竞技。虽然年轻教练员经验不丰富,但是亲身示范教学的能力更强,学生更容易接受,基本能适应当前我省高校足球发展的需要,已成我省高校教学和训练的主力军。但是要使我省高校足球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提高年轻教练员的教学训练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创造更好的再学习机会,让他们更快地由教学型向训练型转变。

2.3领导体制结果与分析

高校各运动代表队,要参加省里的比赛都得先报到学校的主管领导,主管领导同意才能组织代表队参加比赛。可以说主管领导掌握着个代表队的命门,足球代表队和其他项目代表队相比人数多,还需要一些场地措施,投入相比其他代表队要多,而且在球场上会出现打架现象,在短期内要取得好的名次很难,导致主管领导对足球支持投入不多,更甚至有些高校根本就不在足球方面投入,不关心足球队的发展。这样足球运动在各大高校的普及就会受到影响,阻碍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

江西省各高校足球队要得到有序发展,第一学校的领导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校足球代表队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地位,校足球队的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是评价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第二离不开领导部门对高校足球队的关心与支持。在高校足球队建设过程中场地紧缺、器材简单陈旧、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各方面工作开展不顺。希望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后,学校各部门都需要相互沟通和协助,从确保高校足球队健康有序地发展。

2.4竞赛制度结果与分析

从目前调查看,只有从江西省的足球运动发展和高校足球发展状况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新的竞赛方法,并在实际发展中不断补充和改进,如相对固定的比赛时间,固定的参赛条件,赛制的变化。既有赛会制较量,又有主客场,既实行分组循环,又有淘汰,这样足球运动的魅力才能得到完美展现。这样的赛制,一方面会吸引更多地大学生参与到足球比赛中来,从而稳定的群众基础又能完善赛制。另一方面,适当增加淘汰赛场次,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因此,要建全大学生竞赛制度,尤其是与中学及更高一层次的比赛衔接,适当增加比赛的场次,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实战水平及整体竞技能力。随着足球运动影响力的扩大,参加比赛高校足球比赛的队伍也在增多,高校足球代表队的建设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重要方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因此应不断更新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观念,提高江西省高校足球整体水平,以及推动校园足球的普及。

2.5场地及基本设施结果与分析

在所调查的18所高校场地基本设施中,每所高校至少拥有标准足球场地一块。基本上能保证校足球队训练工作,每所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健身房为高校足球队队员做力量练习提供场地。有几所高校还拥有3块场地,为学生训练、教学、课外活动提供更宽广的体育运动场所,为更好地开展体育运动打下基础。目前江西省各高校的足球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各代表队的日常训练和比赛需求,但是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就显得拥挤些,没有大型体育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体育场地措施资金投入不足,场地基本措施条件差。有些高校场地使用频繁,加之平时很少维护场地,造成有场地但无法使用的现象。要让学生在安全舒适的场地条件下开展体育活动,学校必须加大体育场地措施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场地措施的管理,平时注意场地维护。

3.结论与对策

3.1结论

3.1.1足球运动员的主要来源是普通中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足球技能低。有些高校比较看比赛名次。

3.1.2知识更新不够,科研能力较低,执教水平有限,训练方法不科学,教练员都是教师兼任。

3.1.3领导主管部门对校足球代表队的关心、支持不够,不重视。学校办队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广告效果不明显的,还担心足球赛场出现不文明现象影响学校声誉。

3.1.4学校对校足球队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没有一套符合校足球代表队发展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

3.1.5大学生足球赛在江西省内每年只安排一次,每年都采用赛会制比赛。

3.2对策

3.2.1选拔足球运动员渠道多样化。

3.2.2增加比赛的次数,提供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丰富课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