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05 14:53:39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例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39-01

在医学教育中,片面追求科技理性的发展,压抑了价值理性的发育,使得人类理性和人的发展日趋单一化,导致了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人的发展应是全面的,既包括满足物质需要的科技理性的发展,也包括满足精神需求的价值理性的张扬。在医学教育中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好医生”的新标准,即“仁术”与“仁德”的统一。

一、在医学教育中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对转变目前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市场经济初期条件下医学领域道德滑坡局面

引入价值观的建设和反思,就是要求医学教育者从一开始参悟生命、了解人性、坚定医疗信仰和文化表达方式,分辨医学领域中金钱需求与人格操守,澄清医生的价值不会也不能完全体现于金钱的价值,从而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在许多方面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大环境中,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握住医学真实的灵魂和方向。

(二)学生作为人文精神培育的主体对象,必须首先调整好他们的定位

不仅把学生看作人文精神培育的对象,也要把他们看作人文精神建设的主人,真正把参与人文精神建设作为自己成才的必修课。美国纽约大学制定的人文课程,基本上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体验教育,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很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把学生确定的角色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而且是教育者。作为受教育者,教师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给予他们感染,充分体验教师在教学和医疗过程中人文品格的力量,让他们在无意识中接受人文思想的熏陶。作为教育者,就是通过自己在体验中得到的感受提升自己的人文品格,并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周围的人,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的人文精神培育循环体系,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

(三)病人的存在是医学教育之所以进行的最根本的原因

医学知识之所以有用,在于能解决威胁人类健康的难题,而知识转化为技术后怎样运用于患者,是人文精神得以体现的关键。医学院全体师生都应该承担起建设良好医学院人文环境的重担,在医疗实践中处理好与病人的关系。医生与患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患者有选择医生医院的权利,医生在做出自己的决策、采取某项措施、决定实施某种手术时,一定要有病人的同意,或者可以推定病人以默认的方式认可。理想的医患关系是以诚信为基础,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默契,使医患关系成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道主义的旗帜下,医生钻研业务,有过硬的技术,对病人负责,尽到自己最大努力为病人服务。

二、医学院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措施

在实际教学中,医学类学生不同程度的接受着人文教育,同时,我们也看到教师、学生的素质高低以及他们与病人之间的关系是人文课程得以建设好和发挥有效作用的关键。为更好的促进医学院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医学院校中必须有一批德高望重的教师

这些教师既是具备科学精神的医学专家又是具备良好人文精神的医生。他们能利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出新的东西,并在创造中不断认识自己,不断超越自己,超越人只占有和消费物质的层面,实现人性的精神性升华。只有这样的老师在教学中才能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征服学生和周围环境中的人。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比较缺乏,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培养医生的医德

技术不等于文化,掌握技术的人不一定人文修养就高。提高教师对医学人文性的认识,可以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力,使职业道德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职业道德教育离不开理想信念教育,但同样需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浇灌。只有把思想教育的引导和文化情感激发潜移默化地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医生的人文修养,这是塑造优秀医生的有效途径。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人文科学知识

譬如文学、艺术、伦理、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中文学可以弥补医生人生经历的不足,艺术可以激发医生的想象产生心境的和谐,心理抚慰和社会关怀不仅仅是珍重病人的生命,也是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严,哲学则为医生分析问题提供智慧和方法。

(四)医生在医疗实践中自觉养关怀的习惯

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尊重患者的人格,使用得体的称谓,注重医患之间的顺畅沟通与交流,关心患者疾苦,并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帮助患者克服自卑、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以及在医疗实践中遵循知情同意原则等,这些都体现了医生高尚的人文修养。只有这样的医生,在医疗过程中才能既关心病人的生理疾病也关心病人的心。

参考文献:

[1]顾鸣敏,胡涵锦.21世纪初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探索与研究[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11):33,44.

[2]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D].第四军医大学,2003.

[3]张新颜,陈俊国.高等医学院校师生对人文课程认识的研究报告[J].医学与哲学,2003,(10).

[4]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一种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例2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4(b)-122-02

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确立为标志的现代医学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有机统一的综合性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现代医学不仅关注人的自然属性,而且关注人的意识属性和社会属性,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除了解除患者的肉体病痛,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社会处境和心理需求,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作用,培养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 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意义

1.1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的平衡砝码

医学科学精神强调遵循医学规律、实证方法和规范的程序,以求真为目的。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从人与社会的整体性出发,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人性化、感受性、价值观,以求善、求美为目的[1]。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是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的关系,实现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目前许多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技术方面没有很大区别但医疗质量却相差甚远,其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医护人员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把握“以人为本”这个道德实践和职业活动的基本准则。

1.2 医学人文精神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

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是医疗服务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如果医护人员缺乏人文精神,缺少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势必加剧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从医院办公室受理患者的投诉来看,其中由于个别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医疗纠纷占总量的绝大多数。在全体医护人员中树立起医学人文精神是预防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更是调整医患关系的杠杆,它可以引导医护人员尊重、关心、体贴患者,从而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主动配合治疗,在医疗护理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 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

2.1以人为本,在服务理念中融入人文关怀

中国传统医学十分重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在诊疗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患者的尊重、关怀,主张与患者进行情感的沟通,充分体现了“医乃仁术”的基本原则[2]。医院应向医护人员倡导“向白求恩学习,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敬业爱岗,做合格的医护人员”等理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典型人物和典型群体,深入宣传优秀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持续深入开展向华益慰等优秀医生学习活动。通过这些引导,在医护人员心里真正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及忠诚的服务精神和服务文化,重塑“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形象,为医院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和影响。

2.2强化人文学科教育,提高综合性人文素养

一个完整的医护职业形象是技术精湛和人文素养丰富的完美组合。医院应将医学人文科学继续教育纳入职工素质培训计划中,要求医护人员深造医学业务知识的同时,扩大人文视野,通过人文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内化的修炼,提高综合性人文素养,并通过临床实践,对患者的细心体察、精心治疗、悉心关怀来施展医术,提高关爱患者的人文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心理、文化素质。另外,医学教育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基础和重要路径,必须正确处理好医学专业课、公共教育课与人文关怀课程的关系,建立各类课程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教育模式,将发扬医学人文精神视为医学生的知识架构中的重要部分,成为将来医疗实践中发挥知识力量和智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在临床上彰显医学与医学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特点和品格[3-4]。具体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与医学交叉的边缘学科课程,如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行为医学等课程,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通过行之有效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人文品格和人文素养,外化为一种人生态度和一种能力,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又体现人文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医学人才。

2.3 创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卫生服务人员和患者都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现代医学模式给医护人员提出新的医德要求:高度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尊严、选择权和知情权,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塑造并维护医患之间的平衡、平等的关系,实现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使医疗卫生服务焕发勃勃生机。医院应制定规范化语言,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促使医护人员学习沟通技巧,让他们更加了解患者的需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对患者就医心理给予充分理解。组织科普讲座和义诊咨询,在这样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形成对患者无私的爱和对卫生事业的不懈追求。优化服务流程,如计价、收费一条龙,电话预约挂号等,点点滴滴都从患者利益出发,让患者在医院的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医院的人性化工作,体验到医护人员所特有的爱心,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时统君,陆召军.医学人文精神探析[J].卫生软科学,2008,22(2):122-123.

[2]马静松,孙福川.医学人文精神:失落探源与回归求解[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1):70-71.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例3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医学生作为思想政治与德育教育的主要对象和未来的医学从业人员,医学院校在加强信仰信念教育的同时,要结合行业实际进一步加强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培养,努力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和医学职业道德水平。

一、医学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职业精神是指具有相应职业特征的道德境界和人生信念,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崇高政治理想基础之上的,其核心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而医学职业精神是指在医学领域医务人员应确立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想和信仰,即在医疗实践整个过程中、在任何情况下,医务人员要始终坚持的医学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2005年12月,ACP-ASM基金、ABM基金和欧洲内科学联盟倡议的《新世纪的医师专业精神——医师宣言》指出:“医师专业精神是医学与社会达成承诺的基础。它要求将患者利益置于医师利益之上,要求制定并维护关于能力和正直的标准,还要求就健康问题向社会提供专业意见,医学界和社会必须清楚了解医师专业精神的这些原则和责任。医学与社会达成承诺的本质是公众对医师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医师个人以及全行业的正直基础上。”宣言提出了医师必须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患者自主、社会公平的三大基本原则和提高业务能力、提高医疗质量、对患者诚实等十种职业责任。

我国古今医学家十分重视从医人员的医学职业精神,从思想品德和医学技术上对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进行了精辟的概述。中国晋代杨泉在《物理论》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宋代医学家林逋在《省心录·论医》中说:“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都对从医者提出了很高的医学职业道德培养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非典”治疗研究专家钟南山教授是我国医学界具有崇高职业精神的典范,是医务人员必须树立崇高职业精神道德的积极倡导者。他在《简论医德内涵》一文中指出:“医生要有爱心、良心和责任心,要想方设法为病人看好病,想方设法是指对病人负责的态度,看好病是指医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这正是我国新时代医学职业精神的体现。

《医师宣言》及我国医学家从思想道德、社会、伦理、人性和人文关怀等方面都对医学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即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病人”。医德高尚与医术精湛的有机结合是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内核,两者不可分割,而服务病人则是终极目标。医德高尚是基础,高尚的道德不能等同或替代精湛的医术,但高尚的道德是精研医术的动力和基础。这与现阶段我国开展的以患者为中心,崇尚医德,对医学技术精益求精,关爱生命,淡泊名利,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团结进取,对人民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是当代医务人员、医学生马列主义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科学观的高度统一。

二、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教育要把握规律要求

医学职业精神培养作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结合医学专业教育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认真研究其规律性,把它建立在理论探索和遵循规律的实践基础之上。

1.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注重医学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道德、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全过程。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体现在基础课教学、医学专业课教学、实习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管理之中,专业课教师和人文课教师、学生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要相互配合,形成全员育人、共同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的育人系统。

现阶段高校教育往往存在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专业知识传授分割开来的两种倾向:一是将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归结为品德和医德教育,认为只要医德培养抓好了,医学技术自然而然就上去了;二是虚化职业道德教育,认为医学专业技术高就是医德好,就是有高尚的职业精神。这两种片面性认识也存在于医学职业精神培养的教学过程中,表现为两个方面的课程教学缺少关联性,德育教师和专业教师的教学内容缺少互融性。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教师没有医学行业工作实践经验,在教学中脱离医学行业实际;专业课教师只讲专业理论和技能内容,不讲医学人文知识和思想政治道德,专业课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没有衔接,缺乏沟通,没有形成合力。

2.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注重培养医学生自我认知与主动实践能力的相结合。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包括认知和实践两个环节。“认知”是对医学职业精神的正确清晰认识,“实践”是对医学职业精神的主动践行。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认知”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既是医学职业精神培养的基本途径,又是检验职业精神培养实际效果的标准。考查学生通过培养教育是否能主动自觉地践行职业精神,既要看学生在校期间的品行,更是要看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成为医务工作者之后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和对医学事业的贡献,这是职业精神培养的终极目标。把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仅仅理解为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停留在课堂授课和理论讲解上,脱离实践,不面向未来、不注重将来的实际表现,就会出现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很远的后果。因此,紧密结合医学实际,面向未来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是对自我认知与实践有机结合要求的充分体现。

3.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注重教师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职业精神培养的终极目的是将职业精神内化为医学生的品质,物化为医学生的自觉行为,培育出医学生践行国家、社会和职业要求的自觉精神和人生态度。高校职业精神教育要以教师指导和引导为主。指导和引导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榜样感召、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循循善诱地感化和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知识告诉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做什么、怎样做是正确的,让学生能够辨别并自觉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身教必须与言教统一起来,教师不仅要讲清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而且要用自己的行动实践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念。具有崇高职业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教师,能够感召学生,被学生自觉效仿,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和成才起着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职业精神培养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医学生的自我教育上,要为医学生营造浓郁的职业精神教育氛围,用医学事业的崇高、用医学先辈和教师的伟大人格、用身边榜样的示范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深化其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地投身医学实践,服务社会、服务患者。

三、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模式及途径

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教育既离不开传统的教育模式,又必须结合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和医学行业实际在传统模式上进行创新,要探索实际效果显著的教育途径。课堂理论教学、校园文化、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四位一体”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模式是对医学院校多年来教育实践过程不断探索的总结,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最重要和效果最显著的教育模式。 转贴于

1.落实以“五个结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医学职业精神的培育教育是从课堂开始的。医学职业精神的理论和内涵要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著名医学家的高尚道德境界、医德高尚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事例要在课堂上传达,因此课堂教学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起点和基础环节。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只有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有机契合在一起,医学职业精神的概念理论才能被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才能起到打好基础的作用。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要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实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五个结合”,即:医学职业精神教育与医学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与当代医学发展的特点相结合、与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学生身边的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相结合、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按照“五个结合”的要求,在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目标的教学中,德育课教师必须用大量具体、生动的案例,讲中外医学的道德传统,讲医学史上著名医学家的高尚道德境界,讲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道德进步的内在要求,讲循证医学的道德内涵,讲学生身边优秀医务工作者和教师的事迹。要用医学伦理学的观点分析医学行业社会热点问题,解答学生关心和思考的医患关系问题。在以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医学研究方法为目标的医学思维方式教学中,医学专业课教师要传授贯穿在医学发展历史中的科学精神,传授科学思维对医学家成就的指导作用,传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外、古今医学大家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苦干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要让学生在教师准确、清晰、生动的讲述中,心悦诚服地接受医学职业精神。

2.大力开展以弘扬医学职业精神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医学职业精神的本质是医学文明和文化的传承,而医学院校校园文化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外部条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浓郁的春雨润物般的医学职业精神氛围陶冶学生的心灵,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至关重要。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突出弘扬医学职业精神为核心,如果偏离了这个核心,校园文化就会流于“通俗大众化”,没有了医学职业精神所独具的特色精彩和灵气。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例4

医学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医学与人文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的现代医学模式,但各级医学院校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体系上仍然沿用生物医学模式,更加关注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1]。而人文精神缺乏的医学生一旦进入临床,将难以适应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今社会,所以无论是校园教学还是临床实践教学,都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个人素质培养。在急诊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教学工作中。

一、人文精神的涵义

人文,泛指人类活动中各种文化现象。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哲学观,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所有行为中,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以及一个国家的文化活动的灵魂与生命[2]。

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则集中体现在医务人员对患者健康、生命、人格、权利等关注上,其核心内容是尊重人,决定了医疗过程是否具有人性化,是否“以人为本”。医务人员自始至终将抢救患者生命为己任、以解除患者病痛为天职,让医疗行为充满关爱,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被尊重,这就是人文精神在医学上的体现。

二、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当代中国,医疗技术在高速发展,但伴随而来的确并不是患者的满意度增高,

而是医患矛盾和冲突频发,甚至出现患者仇医与伤害医务人员。虽然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忽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是重要因素之一[3]。好的医师,单纯掌握渊博的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具备与人为善的本质、良好的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合格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有强的临床医学能力,还需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纵观整个医学史,我们可以发现,那些传颂至今的医者均是集“医术”与“医德”于一身的仁者,如华佗、孙思邈、希波克拉底等。医学院校只有培养出技术与人文关怀高度统一的医学人才,才能为患者提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足够的人文关怀,患者的满意度才会提高。

在中外历史上,医学都是最具有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学科,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所有技术中最美、最高尚的”[4]。在国外的临床医学教育中,在欧美国家的医学教育中人文医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有总学时的20%-25%,医学伦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了临床医学教育的始终[3];而我国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老师很少与学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等不同的角度讨论人体致病的原因和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探讨控制和消除疾病的途径与方法,人文科学所占比重仅为8.85%,且以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更多倾向于人文精神知识的灌输[3]。医学生有限的人文知识的摄取也大部分停留在书本上,与社会、现实相隔绝,故我国医学生在校的人文知识摄取、人文精神培养的时间非常有限,形式比较单一,这种现象使得走入临床实践的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匮乏。

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老师面对的就是这些人文精神匮乏的医学生,而医学生即将面对的是全社会严峻的医疗环境。为了让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向“仁医”发展,我们老师在对医学生进行临床技能的培训同时,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将对其以后的行医生涯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 在急诊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方法

3.1 合理安排课程,将人文精神培养融入理论课、模型培训训练课、床旁实习课

医学生在校学习人文课程,属于纯理论,而且与实习具有一定的时间距离,所以实习时容易忘记先前所学的人文知识。临床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结合亲身经历的病例来诠释我们应具的人文精神,除了温故而知新,更多了原来象牙塔里所不能得到的内容。我们的理论课内容主要涉及沟通技巧、患者权利、医德医风。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例5

一、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humanism)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历史上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科学,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

二、培养人文精神在中国医学教育的现状

发达国家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人文课程教学时数所占比例较高,如美国、德国达到20.0%~25.0%,英国、日本也占到10.0%~15.0%。而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的教学时数大约占到总教学时数的8.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相对而言,中国的医学生接受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如思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都是基于理论学习,却也占据了人文精神在医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有一项针对我国10所护理院校的调查,发现这些学校中开设人文课程最少的仅有6门,仅占教学时数的6.2%,有些学校根本不开设人文必修课程。对医学生缺乏人文社科知识的系统性培养,也直接影响了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1]可见我国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课程建设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情况更是令人堪忧。

另一方面,与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相比,我国医学教育的师资水平依旧比较落后。殷小平曾以“对教师人文素质的评价”为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教师人文素质‘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学生仅占25.3%,认为‘一般’的学生占55.2%,‘不满意’的学生占19.5%。”此外,在对人文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中,作者指出:“学生们反映,即使是人文科学类的课程,许多也是徒有虚名,教室并未讲出有吸引力的内容。”“学生们最期望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73.9%)、交互式(61.2%)和小组讨论(44.2%)。事实上,枯燥的理论不仅很难将鲜活的人文精神点燃,而且必然促使医学最终对医学精神本身的背离和异化。”时代与生命的对医学生的要求是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医学科学、医学人文、医学社会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现代医学精神。

三、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侧重于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略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之人文精神的培养,社会人文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未能收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不少学生选择医学专业更是带着这个行业在社会中有着高收入的功利色彩。“救死扶伤”这四个字后面的精神内涵,并不是他们在踏入这个业甚至是在学校接受教育阶段所强调的学习内容。专业知识是医学生人文精神的伦理实践,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更加关注人的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对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利用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的相辅相成,让病人感受到来自医者的温暖与关怀。可是由于我国医学教育对人文精神培养的滞后,“医者仁心”的传统道德已经与现实生活脱节了。

目前社会上医疗逐渐远离对人和生命的关爱,医疗资源浪费,医疗费用高涨,医患关系紧张,人们对医生越来越多的不信任,医患纠纷屡见不鲜,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如医疗条件有限,医疗卫生政策不完善, 社会舆论的偏激报道等,但其最根本原因是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校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一组组震惊人们眼球的数字,一个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都是对我国医学教育敲起了警钟: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是对医学专业知识的巩固与尊重,更是对生命的理解、尊重、呵护、关怀。

四、人文精神对中国医学教育的改革启示

首当其冲,是要调整人文精神的课程设置。医学人文课程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主要是让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态度,建立科学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品味。第二层面是使医学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医生职业、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重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珍视人喝生命。第三层面是融人文精神培养于医学实践之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课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充分发掘专业知识文化内涵的同时,发挥人文力量对专业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把这种提升带到今后的实践中,把握医学这一生命科学的社会性、科学性和人文性。

只讨论医学人文精神是不够的,需要让它作用于我们的信念,在医疗实践中得以实现。因而各医学院校应该发动各项可利用资源,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积极投身与课后的实践中,开展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两者互相促进,培养出既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优秀医学人才。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例6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04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体现,是对人的生命尊严、质量、价值以及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维护、追求与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之间和谐互动与持续发展的关注,也是对医疗从业者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①②医生是一个对道德性和专业性都要求极高的职业。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上对素质品德教育的要求中包括遵纪守法、人道主义、追求卓越、交流意识、医学伦理、文化信仰、实事求是、合作互助、依法行医、兼顾效益、科学批判和维护医德等十二条。英国的“明天的医生”培训规划提出“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病人的社区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专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者”。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医生应具备哲学家的全部最好的品质:无私、谦虚、高尚、冷静地判断、必要的知识,以及不迷信。中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则指出,欲为大医者,除医学知识外,还需涉猎五经三史、诸子庄老。可见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得尽人之才情和个性而为伟大之医疗。

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使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科学课程的内容日益增加,人文科学内容被逐渐压缩,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被专业教育所取代,更加注重实验室技能的训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然而医学技术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滞后带来了一系列社会、伦理、法律问题,因此医学教育中人文学科的价值再次得到强调。③④欧美各国医学院校都将医学人文学科作为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提出医学人文学科是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我们国家顺应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也开设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医学伦理学类课程,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之于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针对性较差,医学伦理学课程内容侧重于医学史,而且采用大班课堂讲授法教学,内容和形式都欠丰富,因此教学效果亟待提高。⑤医生只有自己具备了人性的尊严,才会尊重病人的人性尊严;医生自己是人性丰满的人,才会把病人才能作为真正的人得到最恰当的救治。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必须从医生的大学教育起始阶段开始,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创新人文课程形式,丰富人文课堂教学内容,使医学生真正得到人文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真正成为“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精诚大医”。

因此,我们提出创新医学人文教育的教育理念,开发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课程,利用文学、艺术、影视、体验等多种教育形式,采用讨论会、体验活动、专题研讨、病区参观等学习载体,以阅读、沉思和理性的思辨作为学习形式,开发涵盖课堂课下的立体式医学人文教育课程。

1 教学材料

在素质教育课程中,教学材料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一本教科书也无法向学生全面展示人文精神的光辉。我们拟在教学中运用多种与医学人文精神相关的材料,如文学作品类: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格医生》,索尔仁尼琴《癌症楼》,加缪《鼠疫》,苏珊・桑格塔《疾病的隐喻》,托马斯・曼《魔山》等;电视剧《白色巨塔》、《心术》、《柳叶刀》、《永不放弃》;电影《大夫》、《人到中年》、《护士日记》、《宛如天堂》、《卡桑德拉大桥》等。

2 课程形式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摒弃传统的大班授课制,采用PBL(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小班教学法,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材料选定课程主题,学生参与讨论,教师负责引导。使教学目标在学生的思考、讨论和总结中得到实现,将“人道、平等、自由”的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帮助学生实现从认识思考到心向往之再到付诸实践的过程。

课下教学采用观看电影电视、参观病区、参观医学博物馆、角色体验和学生社团研讨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中完成医学人文精神的创新教学。

3 意义与讨论

医学人文精神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道:“以人为本”,关心人,重视生命的质量、价值和尊严,让医学科学的发展始终沿着造福人类未来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方向。(2)平等:“天赋人权”,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都是不容侵犯的,在医疗体制不完善,医患对疾病认知不平等的情况下,医生和医疗机构都不能凌驾与病患之上,代替或引导病患作出选择。因此,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生道德的源泉。(3)自由:“自由主义”,医学学科、医疗体制、医生培养、医患关系,都是一门门科学,都有内在的发展规律,我们应该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靠行政指导、舆论引导或医生个人的无私奉献是无法在根本上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的。(4)医生的个人发展。过去讲医学人文精神的“以人为本”、“天赋人权”和“自由主义”都是站在病患的一方,假定病患是弱势群体,假定医疗机构和行政体制无须作为,片面的强调医生的人文精神缺失。实际上,在讲人文主义的时候,也应该重视医生的“以人为本”、“天赋人权”和“自由主义”,即医生的专业发展,职业荣誉和个人成就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因此,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包括医生和病人两个方面,在医而言是职业荣誉,在患而言是生命尊重。

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使知识和技术的教育已经不成为重要的难题,但是人文素质的缺失、医疗条件局限和医患矛盾的恶化已经凸显为当代医疗系统的重要问题。教育探索与实践表明,在医生培养的基本阶段开展的人文精神教育,既符合时代要求,促进医学发展,又解决医生内心的矛盾冲突,对于缓和医患矛盾的现状,促进医生职业发展,推动医学事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⑥

注释

① 文秋林.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1(4):204-205.

② 杨小丽,刘晓村.重塑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教育探索,2006(11):702-705.

③ 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10):66-68.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例7

1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自觉崇尚科学的精神状态,它蕴涵着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是开启民智、彰显理性的先锋。科学精神所造就的是人类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1.1科学精神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科学精神所张扬的,是贯穿于一切科学活动、一切科学探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准则,包括思维所依据的准则,判别所依据的准则,行动所依据的准则等等。一个人若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这些依据和准则,就必定会陷入背离或远离科学方向、科学道路而滑向认知的误区,滑向离真实、离真理、离真情越来越远的道路上去。由此可见,科学精神实际上是从科学中提炼、升华出来的科学理性成分,其内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与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总结科学精神的内容时,既要考虑其时代特征,又要关注其继承性,既不能泥古不化,又不能以现代科学偏废传统.

1.2现代科学精神的内涵是与现代科学体系相伴而生的,是西方古代科学精神的延续。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古代科学精神,有一种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亚里斯多德曾说:“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这种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正是整个古希腊文化的根本精神所在。兴起于以培根为代表的感官唯实主义的西方近现代科学教育强调科学的工具价值和功利性。培根说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应当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海森堡为近现代科学被功利性推进的图景作了如下描绘:“知识的每一步进展都和从它能引导出什么实际应用的问题相联系,科学的进展被描绘为征服物质世界的十字军,实用成了时代的口号”。应该说古代的西方科学远远落后于中国,但西方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使西方人无形中在不断地进行科学知识的积累,进行科学手段和方法的探求,同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得以不断地开发和利用,并在运用中得到发展。18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西方科学开始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近、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夭文学、地理学等等应运而生。在医学史上,显微镜的发明就使西方人对疾病的认识步入了新的阶段,结束了数千年来与疾病抗争过程中的被动地位.正因为如此,西方古代科学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现代科学精神也就萌芽于西方古代的科学精神。

1. 3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创造了早期科学的辉煌,我们不能因其衰微而否认其合理而深刻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是一种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理念上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态度,蕴涵着深刻的科学方法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倡导的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以伦理为本位的实践观,强调要认识自然万物运动、变化和相互联系的普遍规律,并倾注精力去寻找利用这些规律的方法,从而达到认识真理、改造世界的目的。传统的科学精神为我们民族的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医药就是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杰作。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医药诞生了完整、丰富、而又无法取代的理论体系。在天人合一观的指导下,中国传统的科学没有进入微观世界去分析物体的构成及其运动、变化和联系的规律.在科学发展的早期,人类的科学手段极其落后,科学知识的积累刚刚起步,人类对绝大多数自然现象槽懂无知,天人合一的观念,使科学能够跨越许多障碍,创造出中医药的奇迹。但夭人合一的观念也推动了以自省、自我完善为特征的文化形态,形成了注重人文领域的间题,而对自然之物漠然处之、被动顺应的态度,并进而造就了泛道德主义的传统文化特质.当人们总是以伦理的眼光来观察自然的时候,就不可能赋予自然本体的地位,就缺乏一种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客观地认识自然的动机。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就不再张扬科学领域的理念,科学精神被剥离了出来,并逐步消失。但我们不应该否认传统科学精神曾经所开辟的科学途径,对今天的科学仍具有指导意义,重新挖掘传统科学精神对培育完整的现代科学精神体系是十分为重要的。

2科学精神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是一对卵生兄弟,是人们在抛弃谬误、获得真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维和行为。但科学精神是激励和规范人们创造活动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激励人们进行实践创造活动的精神支柱。正是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人们看到了理性力量的伟大,开始不断地进入微观和宏观世界,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认知和发掘更强大的科技力量。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或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是程序、途径、手段、技巧或模式,从总体上看,科学方法不外三大部类:经验方法、理性方法、臻美方法。科学方法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产生,科学方法中蕴涵着深刻的科学精神,我们研究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必然要从中医学的方法论入手,从中不断提取科学精神的元素。

2.1中医学的科学精神,其实质在于开发人类思想最大的潜力.中华传统科学精神的这一特质与现代科学精神所倡导“发展性、创造性、突破性”的高级思维是不谋而合的。人类社会正是依靠了这三性思维,才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文明的。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中医学“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是古代的系统辨证哲学方法,“从象测脏”实际上是原始的黑箱方法,“取类比象”实际上是原始的同构方法以及辨证方法、原始的系统分析法或状态变量法。这种发散性思维、立体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性思维,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构思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另辟蹊径,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类的智慧,使科学能够突破科学手段不足、科学知识有限的难题和科学研究与道德、伦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取得发展。这也是一种提倡深思熟虑、勤于并善于观察、事事留心、善于哲理思考的科学态度。

2. 2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倡导一种唯物、辨证的价值观。在人类还处在原始的神话与迷信的时代,中华民族就能诞生这一新颖的医学学科,一直为世人所惊叹。中医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之所以能按照自己独特的方法论独自发展,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渗透着唯物观和辨证地看待世界和自然界的方法论。“天人合一”的观念、“道”的概念就是强调要研究自然界、适应自然界,把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部分来思考、来观察.远古中国巫术盛行,但巫术既研究神学,也研究自然规律,甚至包含着对自然规律的顶礼膜拜,乃至神秘化。远古中国对神学的研究、对自然界的研究以及哲学家对社会人与事的研究,互相包含与肯定,互不干扰,为唯物观、辨证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3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为中医药创造一种宽松的发展环境。中医学采用整体观去研究人体和疾病,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思维,摸索科学的方法论,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创造出辉煌而惊人的科学奇迹,与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有着相当大的关系。中医学的书籍浩如烟海,可谓学派纷呈而又海纳百川,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这一点与西方中世纪教会统治下把愚昧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学术界,科学环境极为黑暗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2. 4中医学中的科学精神在于倡导积极的、多元的思考方式。中医学研究人体和疾病,要求医学研究者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因为没有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深刻研究,既使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也不可能认识人体的发病规律的.事实上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系统的同时,对人体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及其三者的相互关系都有相当深刻的研究。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黄帝内经》就是古人“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而成的。

3弘扬中医药中的科学精神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

科学精神是人们达至思想、观念现代化的最重要基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对中医药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例8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2-0102-02

傣医学这一独特的传统医学传承发展已有2500年的历史,起缘于佛教思想的傣医“四塔、五蕴”理论作为一种认识生命,阐述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及精神心理活动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1],其方法论与现代医学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理论基础能否用以解释或验证现代医学现象,关乎到这门医学体系的生命力及创造性。本研究以五蕴理论的概念、内涵为依据,运用“五蕴”理论解释现代医学所界定的人体神经系统反应及精神心理现象,探讨“五蕴”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相关性,阐明傣医“五蕴”理论的现代内涵及应用价值,进而探究傣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契合点。

1傣医学五蕴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借鉴佛教“四大”理论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规律后,傣医学又引入升华了佛教“五蕴”的教义,用以解析心理情志与躯体的关系。傣医学认为,人作为有情世界的代表物种,其繁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一切生命活动除与四塔的共栖平衡息息相关以外,还与体内蕴藏的5种要素密不可分,傣医学将这5种要素称为“五蕴”,“蕴”指积聚,蕴藏之意。人体五蕴分别为色蕴、识蕴、受蕴、想蕴及行蕴。五蕴的特性及作用见表1。

2傣医五蕴理论的现代释义

五蕴之中色蕴即指由风、火、水、土四塔所构成的整个人体及所有脏腑器官,识蕴为感知刺激后的第一判断,受蕴为感受刺激后形成的情感体验,想蕴是人体在初识、感受之后的综合分析,行蕴则为识、受、想蕴之后的决断意志。

3五蕴理论解读人体精神心理活动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通常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机能反应,神经系统是人体感知刺激、传导信息、形成分析、传达意志、做出反应的总指挥部,人的意识、思维及精神心理反应都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只不过这种精神心理活动不但与人的躯体有关,同时也与自身的思想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这就是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按照傣医学对五蕴理论的解读及释义,细胞及器官之中虽有四塔,形成了细胞及器官自身的“色蕴”,但由于细胞及脏器不具备识、受、想及行蕴的功能,也不会有情感或心理活动,故细胞及器官的生命活动由四塔体现而不能以五蕴解释。而人作为有思想及情感活动的生命整体,其精神心理活动按照傣医五蕴理论的解析,则即与人体本身(根)有关,也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境、尘)有关,还与人的心理(意)有关。五蕴对躯体与情志关系的描绘与现代医学神经系统的反射弧原理颇有相似之处(见图1),但前者为“以意导行”、“以意生念”、“以意造业”,由意识驱动行为反应,而后者则明确指出人的行为反应是神经系统活动主导的结果。

五蕴描绘的人体情志现象与现代医学中感觉神经系统的反应对比可见下表(表2),从表中看出,虽然五蕴情志与人体感觉神经系统反应各自认识及关注的角度明显不同,但内容却高度关联,且相互之间可以转化,只是五蕴理论涵盖了“意”这一心理精神现象,而现代医学则将心理精神现象与神经系统活动进行了清晰的区分及切割。

5讨论

依照五蕴理论所解析的躯体与精神心理关系,不但c现代医学神经系统所对应的功能十分契合,而且傣医五蕴理论中的对意(心理活动)的描述恰好暗合了大脑的部分功能、由意识、意受所继发的想蕴及行蕴也间接验证了现代医学中有关心理活动与大脑机能的联系,说明早在2500年前的傣医学就已经通过四塔、五蕴理论注意到了人体(生物)与社会(境、)及心理(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及联系。因此,“五蕴”理论不但完好解释了由现代医学所界定的神经系统功能,还在无意中构建了最原始、粗放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雏形。

总之,傣医学五蕴理论虽然采用了与现代医学完全不同的认知方法,但对人体精神心理现象的描述竟能达到如此高的相似度,说明傣医学五蕴理论作为一种哲学体系,不但能良好揭示生命物质的本质及运动变化规律,同时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及实用性,因此其理论体系在当今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仍有进一步研究及开发的现实意义。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例9

“工匠精神”代表着对完美的无限追求,就是指无论何时,都要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消费者至上的服务精神。对于有着八年学制的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传承“工匠精神”需要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更加精益求精,追求严谨与科学。

二、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1.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医学文化。《大医精诚》中阐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要素,即“精”和“诚”。每一种药物的发现、中医药理论的创新都离不开每一代中医药传承人的“工匠精神”。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取其精华、祛其糟粕是他们对中医药传承发扬的基本态度,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基本态度。

2.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传承名老中医身上的优秀品质。具有工匠精神的中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时刻保持踏实务实的美好品质,对照名老中医的医德医风,补己所短,更好地挖掘整理祖国的医药宝库。

3.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匠精神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们通过实践“工匠精神”能够更好地发挥医者仁心的优势,为改善医患关系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培养中医学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1.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工匠精神”教育,一方面不断强化中医学专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进行良好的定位,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培植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大医精诚的医学素养。校园积极开展的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可以使“工匠精神”在勤奋学习、诚实守信中体现,锻炼学生的敬业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优秀品质,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2.在实践经验的累积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我们可以将“工匠精神”的教育与中医专业的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得中医学专业教学和大学生职业规划,鼓励学生在前期实习和后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积极接触工作岗位,在实践中培育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良好风范,不断通过细节来践行“工匠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离不开中医各家经典著作。然而,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对于刚接触中医文化的学生来说是晦涩难懂的。所以在平时的各种理论学习的同时,应配合“工匠精神”的教育,让更多的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勤学古训、发挥名老中医的刻苦钻研的精神。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例10

Discussion on Guide Function of “Brain Governs the Spirit Light” in Treating Encephalopathy

Abstract:The "Brain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ory corrects the insufficient of "Heart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ory, make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culture more perfect and more developed. It is a very important basic theory in the treatment of encephalopathy. This essay concludes different viewpoints in this field,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Brain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 understand of its basis and its domin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ncephalopathy, 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System and sets a guideline to the medical use in clinic.

Key words:Brain governs the spirit light ; Treating encephalopathy; Summarize

在突破中医藏象内景的古老命题“心主神明”之后,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和临床实践,推出了“脑主神明”的中医理论,近来受到众多医家的关注。其理论修正了“心主神明”理论藏象学说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医传统文化。“脑主神明”理论在脑病的诊治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对“脑主神明”理论学说的认识

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代表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五脏为中心,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之后,“心主神明”一直占据藏象学说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脑与神明相关的理论认识一直在发展,却并未进入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体系中。直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夷》中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看法。至此,“脑主神明”理论学说逐渐兴盛。

回顾这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在商周时期,从《说文解字》中论说“思”字的字形开始,中医传统文化中便有对“脑” 认识的相关记载[1]。《说文》中曰:“脑,颅中脂也”,提及了脑位于颅骨内,有髓会聚而成,具有与神明相关的功能活动,这当属中国传统文化对脑的最初认识。在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始终认为脑与神明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则精神将夺也” 。至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曰:“头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宫,百神所聚。”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心》中亦明确指出了人心有二:一是藏于胸中,推动血行的“血肉之心”;二是无具体形态可言的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神明之心”。他已经否认了胸中的心有主宰生命活动的功能,认为这个心只有推动血行的作用。故名曰“血肉之心”。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提出“灵机记忆不在心而在脑”;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东医宝鉴·外形篇·头》则指出 “头为天谷以藏神”…… 均把听觉、视觉、嗅觉以及思维、记忆、 言语等功能归于脑。接受过现代医学思想的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癫狂方》中提到:“神明之功用,原心与脑相辅而成。”

随着实践经验的进一步积累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心与脑的功能也在逐渐明了:脑所主之神是广义的神,它对机体的外在生命活动和内在精神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心主神志指狭义的神,是广义神的一部分,是在心主血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脑是人体耗氧量最多的组织,它对血液的需求也非常多,所以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心主血,上输于脑密切相关。心神功能的发挥,隶属于脑主神明的功能[2]。有医家认为 “脑神”即“精神意识”,是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内外环境信息进行翻译、整理以及储存的综合过程[3]。

2 “脑主神明”的涵义

“神明”一词,含义广泛,追溯到《辞海》称:“神明,一指人或物的精灵怪异,一指人的精神。”《中医大辞典》云:“神明,一指神或精神;二指日月星辰。”《辞源》也有“谓神也“或”人之精神”之载。中医学中“神明”更寓其特定的含义,远在《内经》中既可概括为:(1)指自然界的规律;(2)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人体显现的生命力;(3)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4]。“神明”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其中也包括了情志活动[5]。《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脑的生理功能概括为:(1)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脑是精髓汇聚之处,元神所居之府。(2)听觉、视觉、嗅觉以及思维、记忆、言语等归功与脑。因此,不难得出,脑主神明基本含义有二:一是脑主神志,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皆由脑所主;二是认为脑为一身之主宰[6]。

3 “脑主神明”与 脑病的治疗

3.1 中医“脑病”范畴及病因病机 1997年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明确列出“脑系病类”,如痫病、癫病、狂病、癫狂病、多寐、不寐、中风、脑瘤、脑萎、痴呆、偏头痛、脑鸣等34种,成为继承发展中医“脑主神明”论,突破和变革“心主神明”说的里程碑[7]。就中医脑病的致病因素而言,不外乎: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中毒、外伤、痰饮淤血、先天因素等[8]。雍履平[9]认为中医脑病总是围绕精、气、神的失调,或由精、气、神的虚损所致的邪毒形成的脑病而选方用药,已成为治疗脑病的既定思路和成功经验。

3.2 脑居高位,易中外邪,治脑病宜开窍祛邪为主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素向·五脏生成篇》又曰:“诸髓者皆属于脑。”说明脑为髓汇之处,居于高位,故受邪则首当其冲[10]。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风邪循经上扰则头痛;风邪犯肺则出现鼻塞,咽痒,咳嗽等症状。《素问·奇病论》曰:“人有病头痛,……当有所犯大寒,内主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医学心悟》曰:“中暑者,感之重也,其证大汗出,昏闷不醒,或心烦,喘喝,妄言,昏闷,……”《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诸逆冲上”,“诸禁鼓慓,如丧神守”、“诸病腑肿,痛酸惊骇”及“诸转反戾”[8]。然六淫,或疫疠之邪,既可单独侵袭脑海,又可联合入侵[9]。故治疗亦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在开窍祛邪的基础上辨证加减。风热者,加以疏风清热;风寒者,加以疏风散寒。兼有痰浊血淤者,辅以祛痰、活血化淤、生血养血等。临床在选用药物时,也应根据脑的生理功能选择。头位最高,其气象天,同为活血药,川芎药力可上达巅顶而桃仁偏散下焦淤血,故对同类药物选择的,充分考虑到脑的特性。脑内气机重升降,头位最高,宜升清阳以养之,故升麻、柴胡、葛根之属宜用,升已而降,浊阴在下,故牛膝、赭石亦应随证伍用[6]。

3.3 治疗脑病宜从脑论治,结合五脏,分清虚实 脑主神明的实质之一就是脑为一身之主宰[6]。《颅囟经》 曰:“太乙真云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灵枢·平人绝谷篇》曰:“五脏安定,血脉和则精神乃居。”说明神明的正常、情感思维的障碍与五脏气血的盛衰有关[11]。周永红等[12]亦认为“脑主神明”的脏腑关系,主要体现在脑主精神、神志;除此之外,脑和脏腑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脑主宰脏腑形体官窍组织的生理活动,故“脑神”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建立在五脏生理功能正常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治疗脑病时,应注意结合五脏,分清虚实,辨证论治。黄跃东等[5]认为五脏六腑的气化功能活动是在脑的协调指挥下进行的。故治疗抑郁症除了运用醒脑开窍、启运神机这个基本大法之外,尚需进行脏腑辨证,在探明致病属性的基础上,判定抑郁症具体发病所兼脏腑,分别配以健脾、养心、调肝、理肺、益肾等方法,调和五脏,以助“脑神”机运。王长垠等[13]认为血管性痴呆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肾精之虚为主,标实则为淤血痰浊。肾藏精,精生髓而上通于脑,脑髓依赖肾精的化生。遂以神明口服液补肾充血,化痰豁痰开窍,治疗血管性痴呆32例,总有效率75%。查丽[14]治疗老年脑病,认为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脏虚损,多病并存,虚以脾肾虚损为主,实以湿热、痰淤为主。临床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祛邪时兼以兼顾胃气,慎用苦寒攻下之品。急证者可用综合治疗措施,针药结合,汤丸并进;对病情缓慢者应予丸剂、口服液,缓缓求之。

3.4 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与中药,一为外治,一为内治,各有千秋。《内经》中治脑的方药未曾述及,而治脑的穴位却已有记载[6]。《素问· 宝命全形论》曰:“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 又有特别强调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根据“脑主神明”理论,“治神”是《内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申东原[2]认为“治神”是补虚泻实的重要前提,并且详细阐述了:“治神”要求医者、患者情绪稳定;“治神”要求患者“入静”;“治神”要求得气。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中曰:“头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路,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故头痛必宜审之,灸其神不得乱,灸过多则伤神。”亦说明了脑与神明相关及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并运用到针灸的医疗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1]。李永春因《灵枢经·海论》中谓:“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百会),下在风府”,遂用百会和风府二穴来调理脑。针灸与中药的作用机制及起效方式不同,应当说针灸在治疗脑病方面有明显疗效[6]。 苏尔亮等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脏腑经络直接或间接与头部有广泛联系,应用头针疗法治疗脑病有明显的疗效[15]。

4 小结

“脑主神明”作为新兴的理论,在脑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中,指导针灸“治神”已取得良好疗效;中医药通过从脑论治、结合五脏辩证、补虚泻实,亦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思路与经验。然而,目前的情况是调脑仍需从五脏论治,而五脏有疾以脑调之者却鲜见,传统的治疗思路难以打破,脑主宰一身的理论也难以在临床应用中立足。其次,传统药物归经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但脑作为奇恒之腑没有相应的引经药,摸索脑的引经药就成为今后医学工作中的重点:一方面可以使脑病的治疗增加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脑为一身之主宰,入脑的药物可通过调脑而治疗相应全身各部的疾病[6]。此外,要继承并宏扬一个新的观点,则应在中医理论的实验研究当中,以功能系统为主轴,从围绕上述临床有效结合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藏象、四诊八纲、气血、治则、经络等的理论探讨,则中医传统文化才可望有新的突破[16]。

本文承蒙刘泰教授的指导,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张俊龙.中医脑理论演进轨迹[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3):43.

[2]申东原.从脑主神明角度论针灸治神[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3):41.

[3]朱向东,田文景,李兰珍.“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再认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6):15.

[4]刘庆华,史丽萍.试论“神明”的体用观[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5):5.

[5]黄跃东,李珀.试论七情发生和脑主神明与抑郁症病机证治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2(3):39.

[6]李永春.脑病学说临床应用的反思[J].山西中医,2006,22(1):4.

[7]陈士奎.变革“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中医脑科学理性发展的前提条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14.

[8]周平龙.中医脑病病因概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19(2):1.

[9]雍履平.试述中医脑病范畴及其理论基础与实践[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9(2):104.

[10]黄一梅.中医脑病治疗初探[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5,16(2):21.

[11]张德祥.论述脑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13(2):3.

[12]周永红.确立“脑主神明”是脏象学说发展的必然--兼论脏象学说的利与弊[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3):35.

[13]王长垠,濮孟久,程燕玲.神明口服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照[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9(4):228.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例11

一、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中国人对挫折、逆境有着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源,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譬如儒学中一些压抑、束缚人性及苛求完美的东西又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仅讨论儒道佛对心理世界的积极影响。

三、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神医学体系的两点影响

3.1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下的“心主神明”论中国哲学中的心有多重意义,或以心为思维器官,或指思想、性情、本性。而西方人所谓之心,与灵魂离为两物,只指肉体心之一种机能而言。西方人认为超肉体者只有灵魂,中国人所谓之心,则已包容西方人灵魂观念之一部分。中国人舍弃人的灵魂而直言心,便舍弃了人生之前世与来生,而就此现实世界,从人类心理之本原与终极的大同处来建立一切人生观与宇宙观。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模拟社会政治礼制秩序建构了“心主神明”的特殊理论,《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这一观点被中医学吸纳并发展,如《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藏象类》中说:“心为一身之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

3.2中国哲学一元人生观对心身观的影响东方人认为心身不对立,对世界并无精神界与物质界之分。中国的人生观是“人心”本位的一元人生观。心虽为人身肉体之一机能,而其境界则可以超乎肉体。中医理论认为心与身是相互影响的,是统一的,从未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进行严格区分,自《黄帝内经》以降的中国古代医学,其生理上的五脏五志说、病理上的内伤七情说等都表现了心身一元观。这种相沿至今的中医学的心身理论,并没有经过二元的分裂,而是由对早期心身朴素同一的认识直接深化而来,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对心身混沌同一的彻底分化。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传统中始终贯穿着形神合一、形质神用的心身一元论思想,没有以二元论的思想把生理同心理的东西区别开来。而西方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总体说是二元的,即认为在肉体生命之外另有一个灵魂生命,因此有所谓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分别。尽管古典二元论带有贬低肉体、抬高心灵的错误倾向,但却因为有了二元分立的思想基础,才有了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明确的区别对待,于是西方渐渐产生了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而中医对心理及精神疾病始终没有产生区别于脏腑病证的系统认识。

四、儒道释—安抚心灵的良药

传统文化的主干儒、道、释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在《三松堂自序》中将其称之为“意义”哲学。儒家通过发挥个人主体性来正面应对心理冲突或困惑,用“命”来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让、弃智守朴来处理遇到的困境;佛教则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中有句诗说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

4.1儒家的修身正心之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心理冲突的必要条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原则。儒家提倡的中庸是一种在严酷现实中的安身立命之道,要求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心理平衡、适中,做人不狂不狷,处事无过亦无不及,态度温而不厉,情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儒家还赋予“心”以伦理和道德的色彩,孔子把心看作主体的道德修养,说:“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尽心知性”是儒家的重要修养方法。孟子的“存心、养性”、《大学》的“正心”、《中庸》的“慎独”以及宋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惩忿窒欲”等,无不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对情感的调节。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用以讨论养生学,朱丹溪主张养生要正心、收心、养心。张介宾认为养生必寡欲保精,才能气盛神全。李认为“心静则万病息,心动则万病生,延年不老,心静而已”。这些养生法则往往与养德并论,可见中国古代医学中之伦理色调,正如《医源》所说:“如能清心寡欲,则情不妄发,致中致和,不但可却病延年,而圣贤正心,诚意,修身俟命亦在于此。”

4.2道家的修心养性之术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园生活,以求抛弃一切俗念和争执,超旷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运多舛的现实中自我调节的方法。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的养生处世之道。不争就要知足,庄子反对心为物役,《金丹大要》也提出寡欲的养心之术:“夫圣人之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追求心灵的安静、祥和,《庄子·天道》说过:“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道家哲学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力图把情感从现实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超脱世俗之纠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教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三十七·道林养性》中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志错昏乱”,均是对道家追求心灵宁静的践行。极私多欲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与躯体劳累,使人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者导致精神崩溃,而儒道思想倡导的清心寡欲就是保持平稳的心态,使内心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疾病防范术。

4.3禅宗对尘世困惑的超越禅学是一门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它始终不渝追求完整的个性化人格,可以说是一门近乎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学问。禅学是生命哲学、心灵超越法。精神病学者贝诺瓦说:“禅非宗教,而是一种为实践而成立的睿智,一种当代文明可用作范例,以摆脱焦虑而达到和谐平静生活的体系。”佛教思想及修持方法的心理治疗作用主要有破我执,除妄念,破法执,空世界。我执即对我的执著,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本,痛苦之源。只有破除我执,人才能消除烦恼,达到解脱。佛教宣扬“三界唯心”,“一切皆空”。佛教认为,只有认识空性,达成空观,才不会产生种种贪爱执著情感,才能超越生死轮回,得到解脱。禅宗亦重视心的修持,提出“平常心是道”和“明心见性”的心性修养命题。佛家教人们面对大千世界,做到心净、心空、目空一切,从而得到心灵的平静。解脱与超越是禅学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果报。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生存就是苦。因此,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以求得解脱,即所谓成佛。尽管它是虚妄的,但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构筑了对来世的企盼。《冷庐医话·卷一·慎疾》记载了一个以佛家“静”、“空”治愈心病的例子:“真空寺僧能治邝子元心疾,令独处一室,扫空万缘,静坐月余,诸病如失。……观此知保身却病之方,莫要于怡养性真,慎调饮食,不得仅乞灵于药饵也。”:

五、小结

中医学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受心身一元哲学观的影响,“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成为中医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学即强调养心、养性、修身,在临床治疗上也体现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和生活态度,而传统文化强调的内省即指出了个体内求超越的心灵发展道路及个体与世界相和谐的心理生活道路。杨德森等创立的精神超脱心理治疗即以道家处世养生原则为指导思想,日本森田正马受中国禅宗文化理论影响,开创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方法。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模塑下的本土心理学在现代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医精神医学虽然先天薄弱,但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其与文化的相关性也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慰丰1开展医学文化史的研究[J]1中华医史杂志,1997,27(4):193~194

[2]葛鲁嘉,周宁1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J]1求是学刊,1996,1:27~31

[3]钱穆1灵魂与心[M]1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19

[4]张福利,车离1古典二元论与心身分立[J]1医学与哲学,1992,2:34~35

[5]景怀斌1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1心理学报,2002,34(3):327~332

[6]周天庆1论儒家伦理中的情感因素[J]1求索,2007,5:142~144

[7]杨德森1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与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J]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