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05 14:41:58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例1

二、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设建议

鉴于当前洱海流域客栈数量的快速增长及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结合客栈游客的特点,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立应如下述。

1.教育目标体系

参考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应达到以下目标。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客栈游客应该了解关于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理解开展洱海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养成负责任旅游价值观,自觉遵守洱海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主动参与环保活动并进行宣传,开展低碳旅游活动。

2.教育内容体系

内容的设置要以能够达到目标为原则。开展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负责任的旅游”价值观的教育

游客的价值观对其旅游行为有较大影响。有什么样的旅游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旅游行为。“负责任的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观,是世界旅游组织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其核心是强调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目的地旅游资源与环境负责,对当地居民与文化负责,对目的地发展与形象负责,对其他游客负责”。开展“负责任的旅游”价值观的教育,让客栈游客改变传统只重个人享受,认为目的地的环境、文化、发展等与自己无关的理念,以负责的心态开展旅游活动,从而有意识地减少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

(2)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

开展游客教育,不仅要让游客建立“负责任旅游”的价值观,还应让游客了解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些基础知识。具体为:洱海流域基本情况的教育,包括洱海成因、构造,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开展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迫切性等的教育。

(3)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教育

针对游客已经出现或有可能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对游客进行教育劝说,例如,不能乱丢垃圾,不要购买用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制作的餐饮制品、纪念品等;在客栈内部不大声喧哗、浪费水,在不更换房间的时候,不需要每天更换床上用品、低值易耗品等,提倡“绿色消费”。不能下洱海钓鱼、游泳、捕杀珍稀鸟类等。

(4)洱海流域少数民族风俗及基本礼仪的教育

洱海流域居住着汉族、白族、回族等多个民族,而又以白族为主。多年的旅游发展,已经让当地居民对游客的到来习以为常,但是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依然会引起当地人的反感。由于客栈大多由民居改建而成,游客与当地居民接触的机会较多,游客需要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及基本礼仪,学会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3.教育支持体系

教育支持体系包括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师资构成、教育载体、服务体系等几方面。

(1)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政府一直是洱海保护的主体。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政府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洱海管理局、大理市环保局、林业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对游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当前,我国关于游客教育的立法还没有。为了保障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应由大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大理州游客教育管理条例》等,从政策上保证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旅游规划制定中,应有关于游客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客栈经营服务规范》中,应对客栈开展游客生态文明教育有明确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客栈给予取消经营资格或降低其级别的惩罚。大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在机构设置上,应成立专门的游客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和监控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并划拨专项教育经费进行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

(2)师资构成及培训

教育体系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由于客栈游客的流动性特点,旅游目的地针对游客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应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客栈业主应该是最合适的教育者。一方面,由于洱海流域客栈主要的吸引点便是不受污染的高原湖泊洱海,因此,洱海良好生态系统的维护对客栈经营者有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客栈业主是与游客接触最多的,由客栈业主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会更好。其次是导游。当前,入住客栈的游客中,并不完全是散客,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旅行社的安排入住客栈的,这部分游客与导游的接触较多。导游员在导游的过程中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也比较具有可操作性。负责游客教育管理的部门应定期对客栈业主和导游开展关于游客教育理论、技能及洱海流域生态知识的培训,普及生态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客栈业主们的生态意识从浅层过渡到自觉层次,在与游客接触过程中,引导和监督游客的旅游行为,维护洱海的生态系统。此外,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中,要把村镇干部发动起来。村镇干部在和客栈业主的联系中有较大优势。通过村镇干部对客栈业主进行洱海环保知识的宣传会有更好的效果。再通过客栈业主去影响游客。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中,协会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应该积极发挥客栈协会或科研院所的力量,利用洱海保护月或者其他时间,制作宣传展板,到客栈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展游客签名活动;到客栈内部分发宣传资料,现场讲解保护知识;在游客教育中心播放专题影片,举办专业教师讲座等方式,开展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最后是社区居民。在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当地群众的主要工作是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洱海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染游客。同时,对游客的一些有损洱海生态系统的行为进行干预,以民间执法人的形式维护洱海的清澈。

(3)教育载体

教育载体可以储存、复制或传递教育信息。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可使用的教育载体如下表。

(4)服务体系

在开展针对客栈游客的教育过程中,政府各级部门应做好游客教育的服务工作。可以建立专门的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网站,健全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为客栈业主、导游及游客提供充分的信息。

4.教育的评价体系

游客教育属于非常规的社会教育,游客教育的效果评价不能采取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而应该有自己的特点。结合游客教育目标体系,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游客在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前后生态文明知识、意识、价值观的变化。另一方面,要看游客的旅游行为。可借鉴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对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行研究。在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后,游客的绿色消费行为有无增加,例如,是否自觉遵守洱海保护的一些规定,不随便向洱海里扔废弃物,对客栈内低值易耗品的消费有否降低,床单、被套的更换次数是否有所减少等。

生态文明教育例2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方式、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以及资源开发和环境影响方式的总和。在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发展新阶段的突出问题。要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重视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我认为加强对全社会,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是这一系统工程的重中之重。中学生物学教师应切实利用生物学教学这一平台,抓好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为建设生态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1.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自然环境是人类敕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是,由于人类长期的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以及无处理排放,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目前,森林破坏严重、土地资源流失、淡水资源紧缺、野生物种剧减、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大气臭氧层破坏问题、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的危害等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的总体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频发的污染事件影响着人民生活。据中科院测算,目前因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的15%,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到267.4万多平方公里,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协,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00多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全国近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据最新统计,2008年我国酸雨发生面积约为150平方公里。七大水系的水环境质量总体为中度污染,部分流域如黄河支流为重度污染,海河干流和支流均为重度污染。这些令人忧虑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环境问题不仅仅是阻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面临生态危机,人们不得不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做深刻的反省。深究其原因,是人们生态知识的匮乏,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在教育活动中,忽视了生态文明教育。要改善当前的环境状况,恢复生态平衡,人们需要应用新的环保技术,相互合作,但更需要加强对全社会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今天的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管理和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他们必将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2.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的生态学观点,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高中生物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生态学观点,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是以传授生态知识为基础的。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理解程度、应用能力是目标达成的关键。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知识应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生态学知识,特别是引导学生用生态学知识分析评价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状况,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会感受到环境问题离他们很近,与他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重视知识的应用,不仅使知识传授收到最佳效果,也是培养学生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方法。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有“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的美誉。地方政府结合县情,确立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家园”的发展战略。以茶叶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养猪和沼气应用,构建“猪-沼-茶(林)”一体化的循环经济模式。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很多学生家里都有茶园,虽然他们对有机茶的生产不甚了解,但他们都知道有机茶的生产不用农药,不用化肥,市场售价比普通茶叶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这些事例引导学生用生态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当学生能用生态学眼光去看待政府的一些决策、自己所熟悉的一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时,那么,培养学生的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目标便已达成。

3.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应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生态文明教育例3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应对生态危机下提出的新课题,它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把人的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人类面临自然、面临社会环境以及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育给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注入了新内涵,要求大学生不断的提升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发展,为高校培养时展需要的合格接班人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一)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的素质发展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当代的大学生除了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强健的身体素质,不仅要学习处理人际间关系,还要重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学生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不仅具备新技能、新知识,而且思维活跃,思想敏捷,是青年中群体中的优秀分子,他们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是祖国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还肩负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生力军。因此,培养他们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素质,强烈的生态环保意识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衡量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量度,只有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二)生态文明教育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帮助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社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生态文明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仅重视人类自身发展,却忽略人和自然关系的历史性总结和升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上,其要求受教育者要树立一种良好的人生观和自然观以及生存发展观,更加的注重人,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有意识地控制人类自身在发展中对自然的盲目行为,这种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关系相和谐的,这种教育纵向上注重以人为本,人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在横向上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因此,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保护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大学生“地球家园”的责任意识,教育他们要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从根本上增强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时展所需要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掌握着当代先进科技知识,且觉悟力较强,他们即将进入社会工作,是社会竞争的先锋力量,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不仅可以充当传播生态文明观的先锋队,也是监督、保卫、建设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发展的主力军。作为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主力军,大学生是否重视环境问题、是否具有生态文明意识、是否掌握生态文化知识、是否身体力行生态保护行动,将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整个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因此,发挥好大学生态文明的文化引领作用,实现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才是提高我们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之道。

三、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就要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陶冶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发展观。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来看,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都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

(二)加大高校师资队伍的生态文明教育力量

高校教师对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只有极少一部分的高校教师很好在教学中自觉贯彻生态理念。办学之道,师资为本,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样需要一支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师资力量而只是盲目地开设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课程,必然使教育流于形式,无法实现最终目标。因此,加大高校教师生态文明教育力量是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重要保证,也是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经。

(三)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的潜在教育功能

现有的教育生态学表明,校园所具有的规模和组织结构、所提供的物质环境、推崇的价值观念、熔铸的行为模式等等,构成了受教育个体的学习情境,他们对受教育者学习行为造成了明显的影响。校园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氛围对学生能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如洁净的校园、醒目的环境保护宣传标语等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增强都会起到作用。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

(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作用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目前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获取有关生态保护信息的。因此,高校不可忽视新闻媒体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个庞大和开放的体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和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探讨的方面还有很多,如认识上、教学上、师资培训上等,这其中有很多方面都需要政府、教育部门、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只有这样,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才能沿着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生态文明教育例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四位一体”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现代化建设是完全契合的。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更具有长远意义。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拟就生态文明建设中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作粗浅探讨。

一、生态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内容

1.生态意识教育。生态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公众生态行为的积极与否。进行生态意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明确人是自然界这个系统中的一员,应当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意识教育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忧患意识。在当前,环境、资源、人口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生态意识教育最基础部分就是帮助人们真正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公众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要使公众认识到,如果不坚持科学发展观而继续过度的开发利用资源,任凭人口的膨胀和环境的恶化,其后果将威胁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的忧患意识有助于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生态观,激发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心。其次,主体意识。目前中国公众环保意识和行为总体上都不尽人意,主要是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的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搭便车”心理大有存在。生态教育的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公众明确,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我们的行动和智慧创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未来。最后,生态审美。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真、善、美相统一准则而从事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聚和体现。生态审美正是对自我生命与和谐状态以及普遍的生命关联和交融的感情和体认[1]。公众不仅应具有生态的科学知识还应有高尚的生态审美情趣,这不仅能唤起公众热爱自然、生态的丰富情感,还可以使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2.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一切环境素质的第一素质。”[2]公民生态道德意识的薄弱和缺失是生态问题产生的一个深层次根源。生态文明的道德内容应当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四个方面。

首先,生态善恶。其衡量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是为善,反之则为恶。树立生态善恶的道德观,让人们清楚生态行为中的是与非、荣与耻,才能使生态保护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其次,生态良心。生态良心是指深入心灵的生态责任感与道德“自省”融合在一起的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感。生态良心将使人们自觉遵守生态道德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平等、代际平等和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等)、持续性原则和整体利益原则,培养人们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科学发展观在内心的确立和形成。再次,生态正义。生态正义是人们在生态良心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体现为监督和评价他人的生态行为的自觉。具有生态正义的人会制止和约束那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损人利己、祸及后代的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这有利于全体公众的经济行为和个人生活都规范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理想目标之中。最后,生态义务。生态义务就是自觉践行生态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要求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树立生态义务的道德观,使人们关心自然、社会和他人,自觉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转化为自身的自觉实践,使其成为推动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

3.生态法治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加强生态法治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法律意识,促进有利于保证和促进生态的法律法规的功能发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首先是生态法治意识的教育。学法才能懂法,知法才能守法。加强生态法律和法规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使人人懂法、守法、护法。这有利于规范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生态行为,也有利于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杜绝各种破坏生态的现象。再者是生态维权教育。生态文明的事业本质上是公众的事业。这在生态的法律法规体现为承认和支持公众的环保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如中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提高公众的生态维权意识有助于促进公众参与生态的立法和执法。二、生态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

1.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仍然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首先,贴近大众的实际。环保没有局外人,但不同的群众的教育重点却有明显的差异。基层政府官员侧重于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绩观,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青年学生由于可塑性强和社会建设的特殊地位以及教育系统可覆盖和深入强,因此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最为关键的重点对象。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应是全面的教育,使青年学生成为具有生态意识的认知,养成生态道德习惯,履行生态法治权利和义务的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大众应以培育绿色、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强和提高公众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贴近大众的利益。根据中国环境意识项目调查分析,目前中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功利倾向。公众的具有功利性环保意识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们进行生态教育的有效角度。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可以从生态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角度加以诠释。这样可以去除人民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对的观念,从而在生态意识上首先确立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的观念[3]。

最后,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生态文明建设涉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地围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态问题很大多数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态保护也极大多数体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态文明的宣传思想工作应结合公众日常生活,在宣传环境问题给人民生活造成不良后果的同时,还要宣传这一生态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提高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认知的科学性。

2.互动。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目的就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互动就是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和热情。

首先,多元主体互动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应完善政府引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宣传格局。政府的环保、宣传、教育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绿色非政府组织等民间组织都应该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优势,共同推进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宣传教育的多元主体互动参与能够有效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其次,公众互动参与的宣传方式。改变以往公众处于被动的宣传教育方式,通过一系列创新和安排,如加大大众传媒渠道中环保宣教活动的参与式比例,让公众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这样人们可以更多地掌握生态知识,更彻底的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更明确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权力和义务,同时也增加了公众响应生态文明教育的热情,从而扩大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也提高了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统筹。统筹是为了协调。宣传思想工作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多方面的利益和效益关系,建立协调有效的教育机制,着力推进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首先,统筹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管理和个人行为的生态合理的转变,会引发利益的重新分配与冲突。政府、企业、社会、环境保护组织、个人等,都面临着冲突与整合。他们就是变革的力量,也是变革的对象;他们要改变别人,也要改变自己。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应统筹各种利益关系的宣传和教育,充分协调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合作与民主参与的环境。

其次,统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宣传思想工作的宣教,离不开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经济支持与保障,因此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但环境保护不仅是生态理智,而且也是经济理智的要求。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是我们任何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最后,建立和统筹生态宣传教育的各种机制。生态文明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为了提高教育效果,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应该建立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切实加强对生态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把生态宣传教育的目标任务纳入全国宣传教育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适应生态宣传教育发展要求的协调联动机制,统一规划、指导、协调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并适时组织总结、交流;建立健全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责任明确,责任到人;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和考核办法,创新奖惩机制。同时统筹各机制的协调运转,推进生态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教育例5

事实上,生态系统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的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所致。生态危机迫切要求国家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正确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教育直接关系到全民生态意识的形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每个公民的生态文明观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头脑中生态意识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态意识水平。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国民生态素质提高的关键。

一、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生态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在他们看来,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的本源,“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P167〕,那些“现实的,有形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他“本来就是自然界”〔2〕〔P74〕。因此,人尽管可以改造自然,但不可以对自然界随心所欲。如果无视自然规律,粗暴地去干涉它,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3〕〔P383〕。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观和马克思自然生态观是一致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典范,强调人与自然的血肉相依的和谐统一,主张世界的有机生成而不是机械组合,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认为天人一体,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界与人是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追求天地整体的和谐。《易传》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强调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发展的愿望,对天地之化加以“范围”,即加以制约,对万物则委曲成就,即“曲成万物”。王夫之提出“能受命者而后可以造命”的思想,只要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即“受命”,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即“造命”。这种生态观连同马克思生态思想对启发我们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意义。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现实性及其意义

建国后我国曾经在生态道路上走过了一段弯路。我们一度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定胜天”,围海造田,烧山开荒,滥砍滥伐,滥采滥排等等,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至今无法弥补的后遗症。痛定思痛,破坏生态的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取。为此,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但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不依靠科学进步、制度保障和普及教育,更离不开生态文明观念的支撑。

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全民教育,教育的对象除了广大的公众以外,尤其重要的是各级决策者和高层次的骨干人才。大学正是培养这些人才的摇篮,因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国民生态意识水平和生态素质提高的关键。大学生毕业以后,无论是从事何种工作,都涉及到发展与生态的关系的问题。我们大学培养的人才如果不具备生态素质,就不可能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规定真正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因此,大学生的生态素质教育是我国能否走上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道路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缺乏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文明观的支撑,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普遍缺乏与新的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生态、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意识,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与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不相协调,对生态环境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尚未真正形成共识。因此,迫切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以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树立起生态危机感,进一步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这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大学生本身全面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实践

大学生是未来的希望,是检验生态文明观教育成果的试金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中坚力量。学校是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要基地,学校教育是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支柱。一个没有生态意识的大学生很难说是合格的大学生;一个没有生态意识宣传阵地的高校,也很难说是个合格的高校。面对中国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面对中国大学生生态意识的严重缺失,如何去激发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认识水平,丰富他们的生态理论修养,以保护我们的家园已成为时代之急需。

(一)着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长期以来,在大学生的观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无休止、肆无忌惮的索取和掠夺。受其影响,许多大学生形成环境无偿的思想、环境与己无关的思想,认为使用环境是最经济的,谁都可以取用,不用白不用。要纠正这种错误的生态观就应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教育,明确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就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三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以远大的目光和全球意识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统一;教育学生充分认识人类在地球这个自然体系的定位;教育学生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自然的万事万物;教育学生树立起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思想观念。只有在理论上充分对生态文明进行理解,才能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意识、增强生态责任感

大学教育必须重视其生态教育功能,让生态文明观教育渗透到大学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使他们认识到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善待自然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感。强烈的生态意识是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生态危机的思想基础。因此,大学教育要唤起人们对当前环境的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知程度。通过宣传教育,逐步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节约各种资源的生态意识和行为渗透到公众日常生活之中,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如果说生态意识的培养使人们树立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动态和谐的生态道德认知和情感,那么生态责任感的形成则促成人们坚定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信仰和道德意志。正是这种生态责任感促进了人们保护环境的内在需要和动力。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面对人类的生态危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崇尚自然。它一方面要求人们要有良好的生态伦理,珍惜生命,珍惜生态,平等对待人类社会以外的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自觉保护身边的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禁止不必要的生态破坏行为,另一方面要求人类自身要有良好的生态消费观念,权衡利用资源的得与失。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必须善待地球资源,遵循平等原则、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结合原则,现代与后代资源共享原则等。而生态文明所蕴含的生态伦理和消费观念,正是可持续发展精神理念。大学教育应发挥预警防范的功能,改事后“解释”为事前“防范”,变被动为主动,未雨绸缪,提高人们的预警防范意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把自然科学中关于生态预警、环境预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自觉运用到教学中去,警示人们应该采取合理开发的措施,注意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防止因过度开发而导致的生态危机。

生态文明教育例6

18世纪末叶,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从此,人类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兴旺。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在享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愈来愈多地感受到其所带来的困境与焦虑。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众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公害”事件频频发生,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令世人震惊。而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构成了严重挑战。如果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是生态文明的理念与雏形,那么十七大报告中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说明我党已经意识到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

人类文明的发展依次经历了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已表现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特征。学者申曙光在《21世纪——生态文明的世纪》中提到:“现代社会是工业社会,但生态文明已经出现萌芽,萌芽中的生态文明已经显示强大的生命力”,“生态文明必将取代工业文明”。一般认为,生态文明是在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科学的生态发展意识和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它将人类的发展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以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倡导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之所以产生生态环境问题,除了客观原因外,根本原因还是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自工业化时代以来,以人类物质利益为中心的人类发展思想就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正是这种绝对化、单一化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全球范围内严重的生态危机。

1、低碳经济:以生态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以损害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其基本特点就是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所以,这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此,要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框架,摆脱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老路,人类必须走一条全员共享的、新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那就是从维护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清洁生产模式,而生活方式就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而这也正是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一般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这不但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温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以达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目标。

2、生态文明:我国实施新型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在“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带动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我国实施新型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社会是新形势下对我国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既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又是中华民族崛起和繁荣的重要途径。“我们不应当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停止现代化的脚步;也不应当把建设生态文明只是视为将来要做的事情;更不应当像发达工业国家那样,把现代化所造成的破坏自然环境等种种负面效应转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去,让他人为我们承受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我们能够实施的战略是推行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

在理论上,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们需要把关于新型现代化的一系列思想加以总结提升,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武装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头脑,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在实践上,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维护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新举措,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目前这个阶段,新型现代化的建设应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中华民族将以创造性的生态实践,以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社会引领世界的未来,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也将具有重大影响和借鉴意义。

总之,生态文明摈弃了以往文明形态“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和环境、社会发展融合在了一起。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把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二、生态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新趋向

1、生态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文明的进化与发展,离不开教育。而生态文明的兴起,既丰富扩展了教育的内容,又对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对于教育价值观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思考,另一方面如何使现代教育顺应生态文明的发展潮流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崭新课题。

随着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教育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1968年,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IIEP)第一任所长菲利普·库姆斯(PhilipH,Coombs)在其代表作《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TheWorldCrisisinEducation:SystematicAnalysis)中指出:“教育体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不平衡正是这场世界性教育危机的实质所在。”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日益过时的陈旧课程内容与知识增长及学生现实学习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二是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不相适应。”因此,对于生态危机和教育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道德观及发展观。当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敏感而重要的、并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生态伦理道德问题时,生态教育随之产生。中国编辑。

一般认为,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问题,旨在充分发挥教育在应对生态危机中的作用,为人类的生存与合理发展寻找道路”。正如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所说:“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内心的革命性变革。”科学地对待自然界一旦成为人的内在需要,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才能真正实施。所以,生态教育是人们对生态危机反思的产物,它既是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也是低碳经济、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的教育理念。

2、我国生态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各机构部门都采取了一些保护生态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态危机隐患。比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城市陷入了“垃圾围城”的窘境。2008年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全国655个设市城市的垃圾总量达1.25亿吨,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8%~10%的速度增长,其增速堪与GDP增速比肩。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计堆存量已达70亿吨,在城市的周边形成了一个个垃圾堆甚至“垃圾山”,占地约80多万亩。这还只是有调查数据显示的城市垃圾所造成的生态问题,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垃圾问题所引起的生态安全可能更令人担忧。所以,只有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现实,激发其生态环境危机感,才能提高其生态安全责任感的意识。也只有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现状的深刻认识,才能使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关注这一问题,提高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总体来看,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教育与国外相比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方面,还都显得十分薄弱,最终的教育目标也比较模糊,发展层次较低。探究原因,这一方面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及传统观念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各界对此不够真正重视所造成的。

长期以来,生态学受教学体制、学科划分及指导思想上的制约,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这对生态学的交叉渗透起到了严重的抑制作用。传统观念认为:生态教育仅仅是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工作者及学生的教研任务和学习内容,与其他人员无关;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只有专门人才才能接受并用之于实践。从而造成了生态学只能在狭小空间发展应用,生态文明的理念迟迟不能普及的现状。

另外,当前生态教育之所以难以形成规模,更无法贯穿于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及团体单位负责人的生态意识相对薄弱。比如,在考察政绩时,没有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绩纳入综合政绩中来考核,从而形成了领导干部急功近利而不顾生态环境安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生态教育的贯彻落实。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教育观

反观我国的生态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只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他律性和自律性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提高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重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生态文明价值观使道德对象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传统价值观和文明观的内涵被大大拓展,它包含以下几方面重要内容:自然界的长期进化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的客观存在都有其继续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尊重与保护这种生态关系也是尊重和善待人类自己;人类与自然是共同进化的,维护好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关系才能有利于人类长远发展;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代内和代际发展机会的平等。这些新型价值观念,是现代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它不易在个体行为中自发产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更好地内化为人的品质。

一是人与自然的“两大和解”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尽管生态环境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里,并非像今天在全球范围内表现的如此突出与严峻,但他们仍然没有忘记,人类始终面对着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并给后人提供了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路径。在他们看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深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占有自然的过程中,即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又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史与自然史是相互制约的。因此,人类社会必然面临着“两大和解”的任务,那就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历史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正实现只能寄希望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改变才有可能。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人对自然生态的控制实质上是人对人自己的人文生态的控制。因此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协调,首先必须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善人文生态。”换言之,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把环境问题纳入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总体框架之中。

马克思的生态观启迪我们,在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时,一定要以人为本,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重视社会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也要切实解决好生态环境的长远安全问题,这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观。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及见解凝结于“天人合一”的命题当中。所谓“天”,主要指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宇宙的最高实体;所谓“人”,即指人与人类。“天人合一”观的首要含义是肯定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来自大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哲学家大多以此为人的最高觉悟与智慧,认为“天人合一”所观照的宇宙万物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天与人和谐,人与物感应,宇宙中的一切生命互相关联。道家提出了“天”与“人”合一的“万物一体”思想,天地万物都由道而产生,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思想所表达的宇宙生命统一论,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当代著名生态哲学家卡普拉指出,“在伟大的宗教传统中,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和最美妙的生态智慧的表达之一。它强调本源的唯一性和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能动本性”,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性,是生态伦理的认识基础。儒家也借助“性天合一”思想论证了“天人和谐”的宇宙生命统一论。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观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人与天地万物和谐交融。由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是有机的自然整体。因此,我们也应当以“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以宇宙生命统一论作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价值的起点,正确处理文明形态渐变中的失衡问题,促进生态文明的深化实践。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又称生态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环保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绿色消费要求:一方面,要树立资源有限意识,倡导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对生态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在消费过程中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反对挥霍奢侈、铺张浪费的无节制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要注重绿色和环保,自觉选择对环境友好和对健康有利的绿色产品,抵制对生态环境和健康有害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注意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防范生态安全隐患。由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所以一旦绿色消费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必将引导和促进绿色生产的发展,增强产品生产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压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环境生态文明新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可以看出,绿色消费观不仅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紧紧契合,也是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我们不但要转变消费理念,构建绿色消费模式,还要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教育与宣传。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价值观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考虑人类行为带来的种种后果。不仅要有利于当代人类生存发展,还要为后代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在此种价值观的指导下,要求我们一言一行都站在生态的角度和高度来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缺乏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人们也就是将来的“生态盲”。这与过去的“文盲”、“科盲”一样将在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激烈竞争中被无情淘汰。

总之,通过生态教育改变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摆正人类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从而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是我们现代教育应该树立和坚守的新理念。

2、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加快生态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使我们的教育跟上时展的步伐,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是教育课程体系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生态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科学理性的生态文明观,形成一种对自然与生物、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相互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现代社会文明观。

理想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是“在教学与研究、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校内与校外事物、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保持自然的平衡。在这个均衡系统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先导’的两元主体互动,每个师生都参与探索与创造,实现引导和自主的统一”。在这个体系下,因材施教,优生优培,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探索性学习成为主要教学方式,从而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构建现代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凸显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时代性。生态文明的兴起,一方面是以工业文明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为着匡正工业文明的局限与弊端。因此,它也深深蕴含着新时代对变革教育的需求。在顺应工业文明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局限的突出表征是:偏执于为工业发展服务,目标指向单向度的人——“经济人”。通过透视工业文明的局限而反思教育的目标,我们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生态教育发展的应然走向。文明的进化与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功能的调整也是着眼于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服务的,因此,生态教育就具有了这样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生态功能。这也将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大课题。

二是整体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生态教育陆续开展,人们的生态意识有了普遍提高。但是,生态意识只是生态道德形成的初级阶段。加强人们的生态教育,必须在全社会开展,做到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生态教育既是全民教育,它关系到全民生态意识的形成;同时又是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它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态伦理道德的培养。这种特点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进行一种多角度、多形式、整体性的课程体系教育。一方面可以尝试将生态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公共基础课程;另一方面,也应加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综合性建设。在自然科学等学科相关专业研究的同时,加强生态经济、生态城市、环境社会学、环境教育学、环境美学等人文社会属性的学科研究,并逐步渗透到生态教育的具体内容中来。这样,生态教育公共基础课与各相关专业课相互结合、相互呼应、相互渗透,就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设置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知识结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均衡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是实践性。从本质上讲,生态教育是一门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伦理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生态教育不但要表现在人们生态意识的形成上,由生态意识转化为生态伦理道德,进而形成一种社会公德风尚,更要强调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的实践意义。可以说,只有加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性,我们的生态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起到教育的实际效果。生态问题直接涉及个人,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交织在一起并可能决定其命运,虽如此,但有些人还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置若罔闻,抱无谓态度。因此,不但要让被教育者积极行动,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增强自身生态保护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每个人不但要掌握基本的、浅显的生态环境专业知识,更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从小事做起。在课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环境方面的讨论和辩论;在课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境状况生态安全实地考察调研,使其有机会走进大自然,感受体验大自然之美,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惜自然的生态情感。

3、树立“生态人”培养目标。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从表面看,是自然生态环境本身遭到人类不合理的改造活动而导致整个自然界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发生失衡,而深层意蕴表达的则是人在自然界面前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本质。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人的异化是其深层原因。面对“人被疾病、洪水、干旱、风暴、海啸、火山爆发、地震、雷电、泥石流、物质盘剥与精神压迫、包括外在生存和内在心灵双重的‘环境污染’……铺天盖地的蝗虫般追逐、包围、覆盖与吞噬”等有悖人类现代文明追求的生存处境,人不仅仅是在污染和损害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原生态,也是在亵渎和贬低自己。

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外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环保”,更应重视内在心灵环境的保护,承传和重视先人的人文精神美德,关注人文意义上的“精神环保”。在倡导人们终止对自然的污染侵害的同时,净化我们的心灵空间。正是对应这种外在环保与内在环保统一的要求,人的物质需求利益、社会需求利益、精神文化需求利益与生态需求利益之间协调统一的要求,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培养“生态人”作为当今生态教育的发展目标。它不但是生态文明进一步推进深化的一种潮流趋势,也预示着生态教育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生态人”的概念,是针对单向度的“经济人”而言的。“‘生态人’是指具备生态理性,顺应生态规律,追求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工业文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人”假设只具有相对的客观合理性,这一假设在高度强调人类经济自利行为的同时,极力剥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系,割裂了人存在的现实性和历史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严重的内在缺陷和极大的历史局限性。而“‘生态人’既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生态文明时想的人格模式,是一种更加符合现代人类本质的理论设定”。

具备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生态人”不仅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也是一个自觉理性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安全、生态公平和生态正义的高尚的人。他已经从“经济人”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无限扩张的行为模式中解放出来,而以推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行为范式和理想人格。这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特别是生态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构成了绿色低碳经济理论的前提性假设,同时也有助于深化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认识。

当前,以“生态人”为支撑的、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文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显示了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展示了人类社会全新的广阔发展前景。生态文明的发展加快了“生态人”新型人格模式的确立,新型“生态人”人格模式的确立反过来又给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以强大支撑。“生态人”假设作为生态教育的一个目标,也将凝聚并推动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投身教育体制乃至整个文明形态的绿色变革,加速全(中国整理)社会生态化改造进程。因此,塑造合格的生态文明主体——“生态人”,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协调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各种关系,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将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新华网,2005-01-16。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新华网,2007-10-24。

[3]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4][美]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1985)[M],赵宝恒,李环,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李高峰,国际视野下的生态教育实施与展望[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6]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M],苟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7]如何取信于民?“垃圾图城”考验政府行政[EB/OL],新华网,2010-03-01。

[8]陈华兴,李明华,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限度及其超越[J],新华文摘,1998,(3)。

[9]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弗·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1]洪世梅,建设生态型大学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3)。

生态文明教育例7

生态环境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种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教育,目的是认识人类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积极态度,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形成人们尊重生态、保护环境的优良品质。同志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因此,家庭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必须注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就是说,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教育应该融合,具有耦合性。 一、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耦合 生态文明教育是家庭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有着更为广阔的教育范围和教育内容,它是对子女进行德、智、体、美及劳动教育,全方位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自然灾害频繁,资源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生态的安全和人民身体的健康。进入2012年的前两个月时间,中国就发生了两次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一次发生在广西柳州的镉污染事件,一次发生在江苏镇江、南通一带的水污染事件。这两次环境污染事故及其造成的饮水危机和恐慌情绪给我们留下许多发人深思的启示和警示。中共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任务加以明确。此后,生态文明建设逐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七大还明确将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作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而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关键靠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客观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同时又是教育的最基础性单位,理所当然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单位。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核算家庭的日常开支,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节约使用水、电、气等日常生活小事,帮助孩子树立牢固的生态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保护习惯以及提高孩子的生态文明素质。 家庭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密不可分,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为人类一出生就要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掌握着开启子女心灵大门并促进身心发展的钥匙。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认为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第一位雕塑家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重智育轻德育。把学习成绩看成是衡量孩子成才与否的唯一标准。再加上由于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呈现出“421”式的家庭结构。在“421”家庭中,独生子女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当中不少人养成了养尊处优、攀比、游手好闲的坏习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保护生态环境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空洞说教。因此,家庭教育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同时,加强非智力因素、德、体、美等发面的培养,才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教育具有耦合性,生态文明教育是家庭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将从家庭教育的特有优势探讨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家庭是人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家长是孩子的启蒙之师。启蒙时期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性格的培养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学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最迅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研究认为,如果把一个人17岁时达到的智力水平算作100%的话,那么在他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会增加30%,剩下仅仅20%是在8-17岁期间获得的。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儿童教育的最重要阶段,就是儿童出生几年的最初阶段。正是这个时期,儿童的脑和感觉器官才发展的特别急遽,许多偶然的联想—人的心理基础,特别迅速地形成起来,牢固起来”。因此,在生态文明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家长应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对其进行生态教育,培养孩子的生态文明意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要求家长鼓励和引导孩子把生态文明知识和行为习惯相融合。水是家庭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日常用水过程中,家长自身在节约用水的同时,就应当引导、教育孩子发现水的来源,了解水的性质、分类和作用,和孩子一起了解水资源缺乏、水污染的相关信息和最新报道,从而进一步步培养孩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生态意识。通过传授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的相关知识是家长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之一,家长还应鼓励、引领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或社会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生态实践活动,孩子获得辛勤劳动的愉悦、成就感的同时,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懂得保护和改善人类共同生活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之中的,这也说明孩子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接受着家长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没有明确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及系统的教育内容,一般情况下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受规章制度、法律条文的约束,具有随机性。不管是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家长都是以其自身的行为举止时时刻刻的影响教育着子女。家长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当大,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不能企图通过短期的培训教育来完成,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完成。一个人生态文明观念的养成和确立,要终身接受外在的教育和内在的自我教育才能实现。因为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用自己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营造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生态文明意识观念。现代社会,许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求学或者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更多情况下关注的孩子的吃穿住行,忽视了生态文明教育,或是出于疼爱孩子的心理,对孩子不文明的生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孩子成年,某些家长就认为没有必要再对孩子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些观念、做法都是错误的。家长应将对孩子的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到底。#p#分页标题#e# 家庭教育权威性。权威是以意志的服从为特征的。父母子女间天然的血缘关系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改变的,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决定了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家庭中长者的社会责任、家庭中的地位及抚养者、教育者的角色,决定了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有较强的权威性。孩子一出生就与父母长辈生活在一起,他们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亲子情感造成的家庭气氛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极好条件。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家长可以充分运用家庭教育的这一特点,树立生态文明权威,制定奖罚措施,培养孩子的生态文明观,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习惯。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树立家长权威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因此,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中的实施者家长来说,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全面地掌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特点、方法及目标,这是其一。其二,家长之间在生态文明教育的态度上应该协调一致,要遵循教育规律,相互支持、配合,使受教育者得到的教育信息是一致的,这样,受教育者才容易对施教者实施的教育认同,付诸于行动。如果父母自己言行不一、父母之间达不到一致或者严要求子女,低要求自己,就会给孩子留下一个矛盾的印象,孩子在面临生态环境问题时就会矛盾,行动起来有可能就会误入歧途。 家庭教育即时性。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说相对及时、了解的也相对全面。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孩子言行举止稍有变化,家长就会很知。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言行举止能够即时掌握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着问题,即时教育,即时纠偏,使错误的观念想法或者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在生态文明家庭教育中,为人父母者在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规范生态文明行为时,应对子女的日常生态行为观察细致,了解充分,能够做到针对子女的生态文明特点,抓住契机、有的放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如果家长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发现自己以前的或者正在进行的教育内容错误或者已经过时,应当即时向孩子说明情况,即时修正自己的的观点,可能的情况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接受新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创造一个新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不仅可以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还可以增进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这也说明,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家长也应即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的水平。同时家长还要注意一点,即时教育并不意味着要求孩子立刻就接受、认可自己的教育知识,应该充分考虑孩子接受能力和水平,注意在以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孩子。 生态文明教育是家庭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家庭教育又是生态文明教育实现的有效途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决定着家庭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环节的起点和基础,研究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中的实现途径,在生态文明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生态文明意识,规范生态文明的行为,提高生态文明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真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生态文明教育例8

现阶段,我国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人才,在各类学校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在职业教育中教师的授课效果也就显得差强人意。要在学生中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就必须先从老师的教育素养抓起,对老师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培训是职业教育体系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条件。

(二)生态文明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目前我国的建设重心都集中在经济建设上来,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滞后于国外的发展。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重视程度不够,人与自然相处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高等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结构性的基础,总的来说,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理论基础不够完备,整体上缺乏专业性人才,在实施过程中又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在职业教育又没有注意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

(三)生态文明教育重视度不够。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重点提出的一个重要议题,在人和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加强对师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在职业教育阶段,最突出的表现是过于注重功利主义,学科设置以社会需求多和实用性强的专业为主,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内容单一,教育方法单一,对于生态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还集中体现在一些民间团体上,但是这些民间团体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没有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一直处于自由组织的状态。总的来说,生态文明教育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里都有着为重视程度不够的突出问题。

二、在职业教育中对于生态文明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国家对高校的生态教育专业不够重视。

在职业教育中没有建立起来健全的生态文明学科教育体系,没有统一的学科标准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经费支出也不到位,致使一些活动方案得不到实施,这也是国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

(二)职业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不合理,生态文明教育还只是流于形式。

在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课程主要是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开展,而并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老师讲授,接收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单一。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主要是通过讲授法,教学形式也古板单一,理论知识没有转化到实际的应用中来。

(三)在专业选择上,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往往选择实用性、社会需求性强的专业,对生态文明的有关专业热情不大。

在对待生态文明的有关课程上,很多学生也是抱着一种可学可不学的态度,只要在学习中能够通过考试就万事大吉了。这对于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投身生态文明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职业教育阶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建议

生态文明教育应当是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回顾我国教育的历史,我们一直没有注重生态文明教育,甚至导致了一些蔑视生态观念的传统习惯。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强调生态文明教育,改变学生思想方式和规范他们的行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要性的体现。要加强在职业教育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有:

(一)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水平。

要加强在职业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首先就必须加强职业教师队伍的生态文明素养,提高生态文明技能。教师的生态文明素养是提高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保障。“教育大计,以人为本”,要在职业教育中发展高质量的生态文明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生态文明素养不断的提高。只有教师的素养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有所提高。国家应该在教师生态文明素养方面加大培养力度,开辟多种教师培养途径,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二)建立校园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

在职业教育中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标准是很重要的,有了健全的评价体系,就能够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直观的评价,对生态文明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有了一个参考的标准。在职业教育中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不仅是一种评价机制的建立,而且也在无形之中对师生的行为规范有着一定的约束力。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那么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出现的任何问题也是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以依持的,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在职业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一盘散沙的局面。

生态文明教育例9

一、问题的提出

生态问题日益严峻,我国人民和政府高度关注生态建设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十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扩展到“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战略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报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加上了“美丽”二字。把美丽中国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提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是推动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维护生态环境,应该从教育抓起。《二十一世纪议程》强调“加快可持续发展、提升人类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解决能力的首要就是教育”。【2】教育可以使我们在意识形态的高度上和道德行为规范的层次上意识到生态环境对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在教育中使学生学习到与我国规定的各项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条文,学会用法律法规来为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负责。通过在高中时期学习了解相关生态文明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改善自身的生态文明行为,有效通过生物课程对高中学生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是进行生态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生态教育的要求

我国高中现行的“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得到更大地提升。生物科学素养指的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参加实践活动及在面临问题并必须做出正确的决定的时候,所需要的一系列生物学的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学生在科学方面所具有的创新、探究能力,形成正确、科学的态度价值观念。在“课程标准”的内容中更清楚的表述了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且在三维目标中均涉及到了生态教育及其教育目标的内容。

(二)新课改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改进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面提出:要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与其生活相联系的“活”的知识;强调要把“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即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阶段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在学校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充分贯彻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教育教学思想,强调教学的多样化和综合性。在生物知识的讲授中要和学生所处的地方环境特有的生物、环境特点相结合,综合国家课程中要求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并创新的融入地方特色课程,挑选与学生所处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素材,有效拓展校本课程,形成学生感兴趣的、易接受的融入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生物课堂的综合教材,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特色化的课堂结构。

(三)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报告指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学生恰恰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受益者,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对学生也提出了现实的社会要求。要想满足社会的需求,紧跟时代的步伐,就要求学生必须全面发展,掌握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相关生态知识和意识态度。所以在高中生物学的教育过程当中适当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渗透生态文明知识,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物教学自身的需要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本来就融合在高中生物教材及课程当中,高中生物必修Ⅲ——《稳态与环境》的主要学习内容就包括了大量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知识及实例,从宏观的层次上讲述自然群落随时间迁移的演替,及人类活动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界造成的一系列或好或坏的影响,以及生物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阐述了各种生物都是自然界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当人类离开了其他生物,离开自然界将无法生存,从反面证明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意识,培养生态文明行为,对学生进行直观地,有效地生态文明教育。

三、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一)创设生态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手段,有目的、有方向的创建生态教学情境,营造形象、美丽的教学氛围,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主动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并潜移默化的在学生的意识中留下生态环境的美好,为学生确立生态文明意识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主动的理解生态文明的思想和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科知识。

(二)直观教学,给学生心灵冲击

教师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板书、板画、模型、实物等各种直观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通过自己细致观察并分析来获取知识。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有关于原核生物蓝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藻类形成的水华的视频录像,更直观的使学生了解生态污染及其成因,规范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三)开展第二课堂,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高中阶段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所以要求生物教师有效依靠生物学科的教材,并主动融入地方特色,形成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并积极组织课外活动,组建兴趣小组,帮助学生培养生态文明意识,规范生态文明行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还可以改善周围环境,带动更多的人建设生态文明。

(四)开发环保节日,强化生态文明意识

在环境日、植树节等大众节日,组织环保活动。带领学生及家长参加小区、校园等清洁美化活动,使学生切身体会“生态文明建设从身边做起”,强化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亲身感悟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责任感,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高中生是中国社会主义未来的承担者,也是美丽中国的建设者,把生态文明教育主动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提升高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文明行为。在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可以营造出积极主动的教学情境,而且可以极大地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所以,探究并总结出一套有效且可行的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教育例10

在追求工业化发展、经济迅猛飞速的过程中,人们一开始认为只要有科学技术就可以保护好生态环境,可以解Q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但让人们感到出乎意料的是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竟然又会产生新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对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相继提出,人们发现科学技术并不是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最根本手段,它只能暂时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中学生如初升的太阳,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希望,他们受生态文明教育的高低程度决定着能否有效改善当前严峻的生态危机形势。

中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中学生普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生物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

中学生物教学与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共同要求学生要熟知生物科学知识,要积极地将自己所学到的生物科学、生态文明知识向周围的亲朋友进行广泛的传播,促进书本上的生物科学知识进入到每个人家庭的生活中去,每个家庭、每个社区到每片区域共同营造生态文明的社会风气。对我国的生物资源的短缺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产生忧患意识,为我国的生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取得的优异成果而感到骄傲自豪。

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观念,为我国的科学与社会的发展前途产生使命感与责任感。要热爱大自然、明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一重大的意义、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爱护自然界的众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重要观念。中学生在生物学习阶段过程中,随着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逐步养成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一)举办专题讲座

不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相关机构,要定期举办环保、生态文明等专题知识讲座,专题讲座所宣传的生态文明知识要让老人、成年人、学生等各个社会群体都能理解、接受,达到普及环境知识的目的。专题讲座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让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专题讲座的结果就是人们将逐渐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仅能够自觉地关心生态环境问题还可以带动他的同事、他的亲朋好友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和发展。

(二)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指导

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食物,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根本不考虑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是很强。俗话说“病从口入”,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埋下疾病的祸根,造成影响各种身体健康的问题。忘记随手关电,忘记随手关闭水龙头、忘记应该把垃圾按照分类扔掉。

(三)在日常的习题、试卷中加以渗透

在准备习题课前,教师合作编制新型有关生态文明知识的生物练习题,在习题中渗透生态文明,帮助学生在学好生物和建立生态文明行为上互相不耽误。趁期末考试机会通过在习题、试卷中渗透生态文明知识,学生在提高学科成绩的同时就可以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

(四)在实践活动课中渗透

生态文明教育例11

(二)提高幼专生生态文明素养的迫切需要幼专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肩负着幼儿启蒙教育的重任,他们的言行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会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幼专生生态文明素养状况不容乐观。许多学生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对公共场所长流水、长明灯现象视而不见,乱丢垃圾、攀比消费时有发生;有的学生虽掌握一些生态文明知识,但知行不一,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提升幼专生生态文明素养的迫切需要。

(三)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这些内容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素材。地理教师应发挥地理学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学科优势,在教学中积极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二、幼师地理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的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幼师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素材。如自然地理部分大气、水资源、海洋资源等本身就是生态知识的重要内容;宇宙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变暖、海洋环境保护等内容蕴含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人文地理部分工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城市化问题、人口问题、旅游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等章节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念。

(二)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教师可通过主题鲜明的图片、寓意深刻的漫画、真实直观的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适时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如在讲《陆地水资源》时,我先展示2012年1月广西龙江河突发严重镉污染事件的严重影响,然后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严重的水污染事件?水污染会引发哪些危害?经济发展是不是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协调发展,理解了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态文明观念。其次,积极运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地理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幼师地理教材中关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等内容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如讲《气候》一节中“全球气候变化”时,我请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对人类的影响、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合作探究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行分析和判断,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合作,相互促进,从而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生态文明理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