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18 14:43:06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例1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社会秩序不断更新,视觉媒介更加丰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增多,涌现在人们生活中,使人们逐渐产生视觉疲劳。同时,随着工业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商业气息过重,视觉传达的商业目的加强,但文化本质逐渐丧失。根据社会需求与设计的本质要求,视觉设计需要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注入新的因素、活力,为其增加新的传达效果。在视觉传达领域融入绿色设计概念,促进设计向更好、更新的方向发展,实现最佳的视觉效果。

一、绿色视觉传达设计概念

在1960年的日本世界设计大会上,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一词,意为“告知的设计,给人看的设计”[1]。作为一种新设计价值观,绿色视觉传达设计标志着20世纪现代设计向新设计价值观的转换,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具体化及其领域的延伸,符合现代设计潮流。

视觉传达设计指的是通过视觉符号传达信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人们实现信息的相互交流。视觉传达设计主要由应用形态、构造形态两部分构成,其中应用形态包括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色剂、多媒体传达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而构造形态主要包括标志、字体、设计影像、设计编排、插图、体态图像等。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即结合绿色设计概念设计视觉传达体系,使其符合社会生态良好循环规律。

绿色设计符合人们对生态破坏的反思,是一种结合以人为本、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等观点的设计思潮,其并不仅局限于产品设计方式、原则的调整,而是一种思想变革。在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中,应符合人性化、生态性、环保性、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二、绿色设计理念包含的具体内容

(一)、绿色材料

在工业中,绿色设计以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物质能源消耗为原则。在视觉传达中,绿色设计强调自然、简约的设计理念,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为确保设计的可持续性,应考虑绿色材料。对于材料选择,主要表现为:首先,材料最省,在满足提供信息、方便、保护功能条件下,绿色包装应使用材料最少的、最适度的包装。其次,尽量采用对人体无毒害、易于降解、收回的包装材料。最后,易于再循环。采用可回收,再循环、重复使用的包装,从而提高包装的使用次数,使包装废弃物减少。

(二)、绿色的制作工艺

在传统平面设计、印刷工艺中,对人、水、空气产生不良影响。在绿色设计理念下,在设计的过程,应建立良好的机制,加强制作的指导、管理,尽量使用低污染、无污染的工业生产技术,改善印刷方法,改变印品结构、原材料,从而减少印刷造成的污染[2]。同时,在制作工艺中,应以人性化、可持续、环保为原则,利用可耐用性、可回收材料,实现信息使用周期的延长,从而使视觉资源的可利用率提高,合理组织材料、组织视觉要素,减少视觉污染。

(三)、视觉语言

在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中,应以视觉语言的易读性为基础,确保语言的简易性,减少语言的复杂性,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提高视觉传达效率。对于图像,相比于文字与语言,其唤起情感与回忆的能力较强,但表达深度意义、逻辑关系的能力较弱。在视觉语言体系中,其多由图像构成,这样便不容易使受众了解信息传达的真正含义,曲解信息含义。因此,在视觉传达中,其绿色设计应以视觉语言的简洁性为原则,准确定位信息含义,合理布局设计元素,准确地向受众传达信息。同时,在视觉语言中,还应确保传统文化的传达,引导社会文化的进步,构建绿色社会。

三、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的实现途径

(一)、提高绿色理念意识

实现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不仅是设计师的任务,更需要全民的参与。在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社会中,我国应积极开展各类工作,加强绿色化设计力度。政府应积极积极开展驾驭、舆论宣传活动,加强人们对视觉传达绿色设计的认识,提高社会认识,为视觉传达绿色设计提供条件。而对于企业而言,应注重考虑企业的社会利益、长远利益,在企业产品推广、宣传中,加强绿色设计,支持传达的绿色设计。此外,设计师应树立新的设计观念,提高自身的思想高度与设计素养,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视觉设计中,坚持绿色设计原则,创建绿色视觉设计。

(二)、注重与社会精神文化的良性互动

在本质上,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又创造人类文化,丰富文化。因此,在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中,应吸收多种文化,整合文化的各个层面,表达传统文化。在设计中,应积极推动设计与文化的良性互动,将传统的、优秀的文化渗透到绿化设计中,提高设计质量,优化设计内涵,以视觉信息为载体,实现文化的大众传播。同时,利用精神文化,与受众进行精神文化交流,实现信息传达的深层次意义,实现对大众精神诱导,提高大众的文化审美,将使用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相融合,突出人文关怀,增强设计中的绿色生命力,实现绿色设计。

(三)、坚持以人为本

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视觉信息所面向的对象是人,因此,设计目的是人,应以人为本,使信息、产品更好的为人服务,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面对各种信息冲击,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变化。绿色设计以人为本,根据的人们的接受心理、生活方式等,选择合适的信息,注重人的生理、心理感受,并挖掘产品信息的内在含义,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3]。例如,在米其林轮胎广告中,以感性诉求为主,抓住消费者心理,将轮胎与一个个可爱的婴儿组合在一起,富有人文关怀地向受众传达这一信息:无论路况如何,米奇轮胎都给予您充足的温暖。抓住人类心理,实施感性诉求,增加信息、产品与受众的感情。

(四)、美化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商业与艺术的统一。随着社会商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视觉设计的商业性增强,其艺术性减弱。实现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设计者应加强设计艺术的表现,通过艺术化手法突出设计的形式美观,美化视觉环境,减少视觉污染,利用各种符合审美要去的视觉要素,通过设计手法,形成形式美,提高视觉传达的艺术含量。同时,还应增强设计的内容美,内容应是积极、健康的,应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倡导正确的审美标准,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四、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视觉媒体逐渐增多的环境下,视觉传达的绿色设计意义重大。绿色设计以以人为本、环保性、生态性、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运用绿色理念,进行信息传达设计。在设计中,结合大众心理需求,通过创新设计,实现视觉传达设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例2

1、关于符号和符号学

1.1 符号

人们进行交流表达,需要借助各种载体:人们理解各种情景,需要把现实进行一定抽象,这些载体和抽象就叫符号(sign)。通俗说,符号用来代表某物,并且能够被人理解为一定的含义。

1.2 符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Icon。它是写实的符号,与表达的对象相似。只勾画出最重要的、反映特征含义的轮廓画面,可以是简笔画、白描、图形符号或示意图。

Sign一般指那些比写实的图画更抽象的语言符号、数学符号、物理符号、化学符号等。有时也用来泛指各种符号的总称。

svmbol:象征。它往往用写实对象或图形来表现,但是这些写实对象或图形本身并不是表达的目的,而是通过实际图形的抽象的含义表达了真正的对象,这种含义要经过确定的解释。它可以表达一个实体对象、一个概念、一种价值、一种宇宙观。

Index:索引指示。它代表了对―个对象的实际关系,可以是提示或指示,用来指示方向路径。

Slgnal:信号。表示环境的时间空间的动态状态,它使人联想到一种行为。例如交通信号灯,红色表示禁止通行状态,各种车辆和行人都不准穿过十字路口。绿色表示通行状态。机器设备上往往用信号灯表示运行状态。

Allegory,寓意,寓言,比喻。一般用一个角色、一个故事表达更广泛抽象的概念,这种方法在文学艺术中使用较多。

1.3 符号学

符号学(Semiotics)是研究符号系统的学问,最早是本世纪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尔(Sauaaure)、美国哲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皮尔士(Plerce)提出的。前者着重于符号在社会生活的意义,与心理学联系:后者着重于符号的逻辑意义,逻辑学联系。大约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符号学才作为一门学问得以研究。现在符号学经成为一项科学研究,其理论成果也已经渗透到其他诸多学科之中。

2、视觉传达设计与符号学的本质联系

2.1 符号学原理在视觉传达中的体验

2.1.1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个特殊的思维过程

人类的意识过程,其实是一个将世界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因此可以说,人是用符号来思维的,符号是思维的主体。平面图形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在二维的空间中对字体的位置、比例、相互关系的筹划,无疑,这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但同时。它又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思维过程。这是一个开始于设计者,延续到受众观者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而这种延续正是依赖于作为思维主体的符号。

2.1.2 视觉传达设计可以说就是符号

视觉传达设计从本质上讲就是以利用平面媒体传达信息为目的的,这决定了它一定是广义语言的一部分。因此,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它又是以符号的方式,符号的原理为依据与手段的。由此可以见,对符号运用的合理与准确,对于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找到一个符号x,可以准确的传达Y的信息,成为了一个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

2.2 在视觉传法设计中准确的运用符号的语言

视觉传达设计本身是符号的表达方式。设计者借它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达到指导或是劝说的目的:换言之,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作品。与自身经验加以印证,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显而易见,作为中间媒体的平面图形设计作品,这时就充当着设计者思想感情符号,而这个符号所需表达的信息是否可以被观者准确的、快速的、有效的接受与认知,就成了设计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志。这正是由设计者在设计的思维过程中对图形符号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把握的准确有效程度所决定的。由此可以说,符号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

2.3 视觉传达设计与符号学的制约关系

视觉传达设计实际是一种符号运用传播过程。因此,有学者将其归类为传播符号学。视觉传达设计的传达功能包含”信息转化为符号”和“符号转换为信息”两个转换过程,视觉设计乃是信息转化为符号的过程。设计师是信息的传送者,设计过程表现为思想、观念逐渐转化为图象符号的过程。设计作品完成后,公众对作品的认识过程是符号还原为信息的过程。前者把“意图”经过“符号”传达给后者,后者对符号的理解(社会的约定俗成)限制并影响着前者对符号的应用。

3、视觉符号及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

视觉符号就是以线条、光线、色彩、强力、表现、平衡、形式等符号要素所构成的用以传达各种信息的媒介载体。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例3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信息有效传播的策略

通过原型启发,创建一个新的视觉形象。原型是指启发创作的东西创作活动的新形象的过程。在创建一个新的视觉形象的过程中,有很多成功的设计是由原有事物的诞生灵感。例如,在美国制药公司强生公司头盔平面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顶帽子和口罩,但他的眼睛裸头医生更像是一对挡风玻璃刷的事情,他的眼睛似乎意味着缺乏保护屏障,然后与文本辅助:“保护是完美的,不包括唯一”在一个很清晰的点出了帽子和嘴保护的缺陷,同时突出公司可脸部完全防护头盔的优点,有效地传达该信息。出现在一个以上的主治大夫风挡平面广告刷的这个新形象的诞生是汽车的原型启发挡风玻璃刷前的对象。形象要传达的共同创作的一个新的视觉身份信息。这个组合是基于包含在创造性地合理利用和组合信息的基础上,该材料的设计者的充分理解创建了一个新的图像。这种新的形象,由于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传达信息,这可以有效地帮助信息受众的感知。

三、从信息构成层次出发

一幅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可以看作是大量的信息的集合,依靠颜色信息,文本,图形和视觉传达设计模式,等等。这些符号,这些信息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技术信息;第二层是语义信息;三个层次的审美信息。技术信息化水平,主要是在视觉信息的形式;语义层次是一个符号或意其它信息,如消息文本本身表达,有图形和彩色除了给予外形式美携带附加信息的含义;信息审美水平的设计师的理解和所产生的信息被注入到设计工作及其他个人情感信息的主观信息。从设计战略意义的信息构成背离是合理使用或突出显示的信息在一定水平,实现信息传播的目的。在光与暗的颜色,强弱等信息技术层次与美感产生,文字的形状处理的视觉冲击所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让观众感觉新奇形状的兴奋水平是所有技术资料的作用反映。这是当视觉传达设计活动的具体应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效果。

四、注意视觉设计受众差异性

全场观众的差异作为个体差异。在观众的形成,人类是有意义个体差异的集合。具体的视觉传达设计中来,就在观众视觉上的差异表现这组差异传达设计工作为特定受众和一般意义上的。设计师应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应努力在这种差异的编制发现的设计过程中提出,运用到设计活动。当设计师把差异这种意识来指导具体的视觉传达设计,也有帮助传递信息的针对性和实效。例如,当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出现在大众面前时,成人和孩子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儿童的色彩感比大人更强,他们对明亮鲜艳的色彩感兴趣。设计者应该利用这种差异,在设计运用这个生理习惯可以设计出更受孩子喜欢的作品。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例4

Graphic Design狭义上指将印刷和电子媒介中的文本与图像等进行纯熟组合的一种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的中文意译与此接近,指以二维性媒介和图形为特征的设计,以此与动态的影视设计、立体的展示设计等相区分。

一、用于传达的视觉符

牛津英汉词典里,Graphic词源有文字、图表、图像等视觉符号(visual symbols)的基本含义。视觉符号是非言语的图形符号,类型上可分为文本符号(TEXT)、图像扭CON)符号、指示符号扭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设计传达中的图像符号除具象与抽象图形外,还包含各类图像与文本的复杂混合。文字符号比较特别,它兼有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两种类型。“听觉的、‘时间的’符号就其特征而言,倾向于象征,视觉的、‘空间’的符号在特征上则倾向于图像”,文字符号“通常以听觉方式出现的言语交流,当它被记录下来或印刷成文字时,就成了视觉性的了”o Text的含义是,书面形式的语言是一种视觉性文本,“除了有关创门内容的象征信息以外,还借助印刷术的视觉手段关于创门本质的图像信息”。如最简单的字体对比、强调、断句等手段,可以从视觉上呈现轻重缓急的文本信息;甚至将小说、诗歌改变得更像是报纸文体。

二、视觉符号的独特性和识别性

但在总体上,平面设计的本质是功能性传播而非单纯的个性表达。纯美术中更强调符号中“能指”的独特新颖性,对“所指”识别性的表达相当宽容或宽泛(如含蓄、晦涩或多义性),“能指”大于“所指”,“能指”有相对的独立两者不一定有表里一致的对应关系。平面设计在“所指”上通常要服从功能性需求,更倾向于鲜明达意而拒绝晦涩或多义,符号的意义识别优先于形式创造,“所指”大于“能指”。SONY,EPSON等品牌的字体标志,几乎等同于一般的印刷字体:如果其“能指”的独特性降低了符号“所指”识别性的话,那还不如平易自然为好。更多见的案例是,为了突出识别特征,平面设计的“能指”在不破坏“所指”识别性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又独特地表达“所指”内涵。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外物或艺术形式中体现的力的式样与某种人类情感生活所包含的式样达到同构对应(异质同构)时,前者就具备了人类情感的性质。视觉符号的图像性在于,“它是某种借助自身和对象酷似的一些特征作为符号发生作用的东西”。平面设计中的“所指”与“能指”之间“和对象酷似”的同构关系,除了具象等图像外,还常以“神似”的抽象图形符号表现出来。

三、平面图形设计中的符号原理

瞬间识别优先: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信息空间越来越拥挤,大众的浏览眼光越来越苛刻。现代设计的时效性是传达功能是否有效实现的前提,即在一定时限里能迅速唤起受众的关注和认知(包括强迫性接受)。瞬间识别优先是在对信息准确判定的设计定位上,顺应现代生活方式的节奏,争取第一时间给受众以第一印象,以概括性的符号组合来准确、有效、高效地传达信息。一个图形无论是否单纯或复杂,如果首先是容易瞬间识别的,才能够引发受众的留意或关注。否则再好的图形也失去了交流上的意义。从高速公路的广告看板,到广告密集的报纸、杂志、网页等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对瞬间识别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对视觉符号的优化组合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简化、概括和人性化的视觉符号,更容易被迅速识别和引人注目,排除多余的干扰,达到良好的传达效果。5个左右字母组合的品牌命名,总是要在瞬间识别上优先于过多的字母组合。在符号的设计契合于各种目标定位的设计学基础上,瞬间识别优先是知觉心理学方面的形式表狐亦是平面设计自身重要的一种传达特性。熟悉的陌生感:一个图形能方便瞬间识别,还要有利于记忆和认知,这才是一个有效的符号。“陌生化”理论认为,“使我们如此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以便把一种新的、童稚的、生气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

从形式感上而言,知觉的来源于单调和混乱的适当均衡。贡布里希认为:“很容易被人感知的图案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当预期的图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时,我们的注意力是不会被它所吸引住的,这种图式里的结构就会沉到我们的意志阀限之下去。”他认为,在信息传递技术中,信息量的大小是根据意外程度的高低来衡量的。所谓出人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用信息论者的话来说,预期到的就是“多余的”。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例5

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给人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看,符号化的思维与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可以把人定义为符号动物。”可见人类的意识领域正是一个符号的世界。而招贴设计图形视觉符号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以图形和色彩以及文字为信息的载体。通过视觉符号把信息进行传播和交流,从而为企业、市场服务。

一、图形符号的基本特性

招贴设计中的图形作为一个视觉符号是平面设计中的关键,它直接影响了作品的整体效果以及深层含义同时也对招贴设计中所传达的信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

1.1信息的传递者

招贴设计中的图形设计,非常直观,一目了然,比较感性。我们在“读”懂一段文字和“看”懂一幅图形之间的感受过程是明显不同的。当看招贴设计中的图形可以直观感受它的含义以及与招贴中的意境。好比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们把哈姆雷特的照片一放,他的形象特征就一览无遗了。可见图形在传播信息中占优势。招贴设计中图形的选择也要考虑它与主题的是否相符。

1.2信息的活跃者

图形传递直接有力,因属视觉传播,即可将其所代表的信息有效地投射出来。图形因在招贴设计中所占的比例大小、空间位置的不一样会导致画面的活跃指数以及受众的接受信息的程度。而语言在传递信息这一块相对弱,比如同一段文字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而好的图形设计则可以表达出含义深刻,视觉吸引力强又带给人们更深的回味和无尽的想象,揭示着情感内容和思想观念,使意念表达得饱满、形象、且有深度,可达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1.3信息的提取者

图形形象的直观,生动准确,富有特点,比语言文字更易识别、方便人们理解记忆。因此,尽管有了文字这种沟通交流的工具,我们很多的视觉传达还是要配上图形才更能说明问题。图形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周围的人们每天要面对大量的信息,如何使招贴设计的图形信息鹤立鸡群,不被信息的海洋淹没,恰如其分的图形设计将显示其巨大的效力。

1.4信息的推动者

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这已成为世界各族人民沟通交流的一大障碍。而图形是具有世界性的,它可以超越国家民族间的语言障碍有效推动信息的交流传播,因为构成图形的视觉元素大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或生存环境,它们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但也因源于不同的生活经历,图形有时也会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从而很好的都通彼此间文化信息的传递。

二.图形的语义研究

招贴设计中图形的符号形式与语义是相互依存、辨证统一的关系。在设计创作和解读中,如果我们过于陷入纯粹的图形设计中,就可能导致削弱图形语义深刻的人文内涵,导致招贴设计的图形与社会脱离,忽视符号作为人类文化积淀的丰富信息和内涵。如果把图形混同于语义,因强调图形的形式感而弱化内涵,就容易造成招贴设计中只看到具象的图形美而忽视其招贴的深层含义以及作者的意图。实际上,图形与视觉符号所具有的语义内涵远远超过形式本身可以显现的样貌,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环境背景,拥有巨大的文化研究价值和发展潜力。如果我们不超越传统形式主义美学观念,重视从符号语义学的视角来认识反思我们的视觉艺术,就很难体会到视觉语言中丰富的内涵和积淀,难以真正把握招贴设计的本质含义、作者的设计目的、传播的影响力以及结果。

2.1符号语义与招贴的文化相融

一幅公共场所投放的商业招贴,如果受众看后却不知所云,不能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这样的作品无疑是失败的,另外,符号意义的表达必须吻合一定的历史文脉,不能断章取义地进行设计,每个时代有其特定的时代风格,设计师的设计必须依据一定的文脉,有的放矢,才能在设计的符号系统中既延续一种文化传统,又表现出不同时代的风格特征。

2.2符号语义与招贴的环境适度

符号学设计必须充分注意设计语意表达的外显性与内涵性的关系,中国古代造园设计理论中就曾明确提出过“宜设而设”的设计观。设计符号的语义表达要充分把握“度”,处理好语义表达的层次性,内外结合,形成设计语义有效的、合理的表达。符号语义的使用要符合周围的环境,使之很好的融合以避免不协调性。同时在运用的时候要把握好度,否则适得其反。

2.21符号语义的传播

设计符号系统的信息传达要适中,要有一定的信息冗余度,即除必要的信息处,还要有一定的隐含信息,以免在符号语义表达中造成信息缺乏,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信息过分充裕也会造成符号系统内部秩序的紊乱,以致难以有效、恰当地表征符号的意义。

2.22符号语义的构建

符号形式以符号底层基础元素点、线、面为物质基础,并因为其现实空间的可视性而呈现出形状的、色彩的、材料的、位置的等等相关物质属性。它和纯粹理论上“形”的概念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不同,是现实世界形态的具体样貌。正如阿恩海姆所指出的:“形状和形式这两个词在应用中往往被用来标示同一事物。”随着人类语言和文化的发展,被标示“事物”的内涵愈加丰富。阿恩海姆认为“所有的形状都应该是有内容的形式”,就是反映了符号形式与符号语义的关系发展和密切联系。我们在完成形式语言塑造的同时,也建构了符号语义和符号本身。

2.4小结

图形符号是图形中的具体语义单位。尽管它有自身独立的意义,在某些特定环境中也可能独立地作为“图形”特殊形式使用,但它总体上依然还是隶属于图形语言表述整体,需要和图形环境中的其他符号有机结合,才能建构图形完整的语言表述内容。

三、总结

符号语义的形成,依赖于符号形式这个物质载体,源于人类自身生存经历和文化经验的积累、延伸。图形符号形成的最初形态是以与外在事物类似、近似为原则的象形和指示。随着人类生存体验和文化积淀越来越丰富深厚,象征性图形符号开始产生并越来越丰富多元。符号语义从单纯的图像和指示作用发展到象征语言的表达,从单一符号诉求发展到组合符号创意,图形符号语言超越了传统意义的“内容”,包容了感觉、意象、概念等多层内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例6

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建立在视知觉的基础上,研究艺术首先要研究人的视知觉结构。”图形符号的传达意义一直致力于视知觉沟通传播效应的研究,这种即时的传播效应凝结了感性与理性的精华,在传播中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受众视知觉思维,使其感受设计的意义和主旨。

一、图形符号的视觉思维

阿恩海姆对于图形符号的视觉思维提出一个观点:“一切知觉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这个观点反映出思维对于视觉认识活动的有效性,从视知觉及其同艺术、审美的关系这个角度分析,可以认为视觉并不是孤立的活动,任何时候都同思维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着。

首先,从视觉过程中最基本的“看”的过程分析它所包含的意义。爱德华·维斯顿是美国先锋艺术家,他的作品《青椒》体现出的哲学思想就是在看的凝视过程中发现潜在的真实,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超出主题的意味与多义,把观者带出了单纯视觉之外的意识思考中。对于观者而言,可能看到的是否是青椒、人体、背部、树干、耳朵、头等物体已经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观看的同时,视觉思维进行了自我判断。可以从这种现象中获知一个现象:与视觉同时发生的这种思维判断能力是观看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理解事物的一种手段。在观看中调动个人经验去解读和判断的过程与结果,是一种视觉思维认知的提炼。但是,视觉思维的感知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视觉经验和文化心理感受,这就需要设计师在多角度的延展思维和全方位的理解力共同刺激才能得以实现。 一般来说,“看”是以直接的方式睁开双眼观察一切,“看见”是结果的感知,看的延伸。而视觉思维则是指在正常视觉对客观物象在心智上的反应过程,即观看与判断的同时发生。视觉思维作为一种基本媒介,具体来说对于判断过程不只是理性的判断思考结果,更是视觉在接触到图形的一瞬间没有经过特殊加工所产生的感性知觉判断。这种判断是视觉沟通与思维方式的中介,人类通过这个中介去用眼睛捕捉到的客观世界的轨迹来产生意象思维,最终实现客观实在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为了实现预期的传达目的,在图形符号的应用中,通常会通过形象化的图形符号的有效介入来调动受众的视觉思维活力。图形符号的形象化是为了把人们视觉思维的内在现实和外在现实全部引入单纯的视觉经验之中,让创造性的表现意念和意象的认知活动成为一种主动的探究活动。对于设计师来说,图形符号的形象化创意过程也意味着视觉观察过程中视觉思维的进一步升华。创意的过程除了需要丰富的视觉想象空间,还需要自由且有意识地处理思维中的感觉经验,即从无形到有形、混乱中的秩序感的再创造,也就是将所要表达的目的、观念和意图再次转换为受众的视觉思维样式。在本田HONDA摩托车系列海报中,有4个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画面配合这样的广告语:“你的浴室在告诉你,该去拜访瀑布了;你的卧室在告诉你,该去一游高山了;你的地毯在告诉你,该去踏足空无一人的沙滩了;你的床在告诉你,该去河流中游泳了。”其中图形素材都源自生活中平常之物,但是当再次还原在人们面前时,已经赋予其新的含义。这种主客观的创造旨在传达一种完美的视觉形式和强烈的心理冲击,使视觉思维更加朝着预期的发展目标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的智慧,充分发挥受众的生理和心理功能来解读图形符号的传达意义。

由此可见,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受众,图形符号的视觉思维探究过程显得十分重要。柏拉图曾经说过:“人的眼睛是内在一把燃烧的火,将喷出的火花投射到视觉对象当中,眼前的玫瑰才能产生玫瑰般的生命。生命需要主动探寻,视觉也需要主动出击。”

二、图形符号的视知觉沟通和信息的传达

图形设计大师鲁巴林认为:“图形设计师的天职是利用图像投射信息,在设计中合理地利用图形符号的优势,通过有效的视知觉沟通,可以跨越地域、民族的界限以及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来完成信息传达。”这种视觉的沟通的实质是在寻找与现实世界的意义能够产生同构意义的图形形式符号,在理解图形符号时来进一步获得现实世界的意义。对于每一个有意义的视觉活动而言,都必须依靠人类的视觉阐释能力与事物形象安排逻辑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传达者和接受者来说,二者的的视觉对话必须借助于图形符号来实现,视觉沟通则依赖于双方的视觉思维来完成最终信息传达。

(一)视觉图形语言之维

20世纪以来,整个西方的学术领域不同程度地经历过一种语言学的转折,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人类有一种语言的天赋,确切地说是一种构造语言的天赋,不只局限于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而且还具有构建不同符号与不同概念相符合的系统能力,这种能力的体现便是对视觉语言驾驭掌控的天赋。所谓视觉语言是指在造型艺术领域,可以传达信息、情感和理念的形象及色彩所构成的视觉样式。例如广告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等,最根本的特性都是首先着眼于视觉语言的把握,把视觉语言视为最普遍的指示系统或语义符号。这种最典型的语义符号就是图形语言,它更明确地追求了视觉的及时效应,透过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去界定设计意图和理念,最终促成图形符号与受众之间的视觉沟通对话,从而实现视觉的图形语言之维。

实际上,视觉图形语言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方面,都与一般的语言有不同程度上的共通性,尤其是在传达信息方面几乎是异曲同工的。人类最初语言的产生是源于传达与交流思想情感的需求,语言便保留了三种特征:即情感表达、信息指示及二者的融合。首先语言之中包含着思想与情感,才有了准确指示和完整的叙述。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完善的语言体系运用了复杂的文法、固定的语法和普遍认同的语汇进行链接编排,最终实现双向和多向的沟通。作为构建视觉传达目的的形式依据,视觉图形语言可以说是艺术的母语,在人类长期的使用中,这些特征与人类的丰富经验结合在一起去更好地诠释表现视觉图形语言的精准和顺畅。在视觉图形语言与受众的视觉交流过程中,视觉的短暂停留而产生的记忆能够有效地促进在瞬间信息传达过程中的情感认知。例如,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海报设计中,对主体图形符号创意的处理采用了书籍与德国国旗的结合,明确地传达出学术研究的所在地信息,而在书籍中开启的大门又表现了德国学术交流渠道的畅通性,欢迎各国人民来进行学术交流的开放策略,最终实现与受众之间的视觉沟通,从而完成视觉图形语言之维。

因此,通过图形符号的这种暂留性和记忆性揭示视觉语言的特殊性有助于加强深入图形语言的视觉形式意义和内在机制的调节,从而为图形符号的视觉语言之维传播效果评价提供了一种系统参照的价值标准。

(二)图形符号的视觉沟通和信息的传达

古往今来,视觉一直作为影响人类接收信息和心智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当前电子资讯所带来的全面图形化时代,图形符号的信息传达更加依赖于有效的视觉沟通。作为20世纪末一个特殊文化研究视角,视觉沟通和大众传媒制造的“读图时代”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就图形符号的视觉特征而言,视觉意义总是最为直接地物化于人可感知的具体媒介上,让图形符号成为一种从感性把握并由此深入的特殊对象。在设计活动中,图形符号语意表达正是一系列的视觉特征,通过视觉样式、视觉效应,最终完成视觉沟通,从而感受体验到图形符号意义的存在形式。视觉效应的沟通本质上是一种双向调节和适应的机制:一方面,设计师必须通过对受众目标的准确分析,才能发挥视觉语言的视觉形象构建功能;另一方面,观者需要发挥积极的视觉阐述能力,产生脑海中的视觉意义并排除视觉干扰。因此,图形符号要做到积极视觉沟通,就必须合理地依靠人类的视觉阐释能力与图形符号的适时表现力。

在众多的符号语言当中,图形符号是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不仅仅在于其独有的象征意义,还包括在视觉沟通中的信息传达具有独特的广泛性。对于传达者和接受者来说,视觉沟通依赖于双方的视觉思维来完成与图形符号的互动,这种能力称之为“对视觉经验及视觉信息具有教育性了解”的能力。例如:对于天空中的朵朵白云,一个视觉观察力和感受力较弱的人很难感受到白云形状之间的视觉张力、白蓝交融的视觉效应和阳光投射云层产生万丈光芒的象征意义;而具有良好视觉修养的人面对外界的视觉信息却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地进行视觉加工,最终通过有效的视觉沟通来主动探寻图形符号的意义,也就是从文化的象征意义来看待图形符号的形象,并赋予其文化内涵。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象征含义不仅存在于图形符号当中,还存在画面的结构关系中,观者在二者相互依存的作用下来体验视觉文化带来的心理的感受。例如,沃尔沃汽车广告设计的图形符号表达采用核桃的坚硬外壳来象征沃尔沃的车身的坚固品质,即使外在受损,内部依然完好,因为车是给人驾驶的,无论做任何事情,保障安全都是沃尔沃始终推崇的企业宗旨,“关爱生命,享受生活”更是注重安全的品牌理念和品牌灵魂。

由此可见,图形符号的视觉沟通打破了概念化、程式化形式,而是在感知与思考的交互作用中试图传达一种视觉合理化的形式组合,以最完美的形式产生最佳的视觉沟通效应。因此,研究图形符号视觉沟通的意义在于检测图形符号传达的视觉效率,进而推进并完善图形符号信息传达的功能和意义。通过对图形要素最基本的视觉单位的系统研究,就可以对整个视觉媒介进行重新思考和观察,从而进一步获得一种确切的语言形态并创造最佳的视觉语言,借以传达设计信息。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图形创意知觉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2B035)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查尔斯·科斯特尼克,戴维·D·罗伯茨.视觉语言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罗兰·巴特.符号学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例7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开始回归,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重视生活中的中国特色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者们也开始有意识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元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许多图标设计都借鉴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并将其与奥运精神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用古朴隽永优雅的中国符号承载着新时代的精神,成功的将传统与现代,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今的中国视觉传达设计仍以西式设计为主流,而中国的设计界要走向世界,取得自己的地位,必须运用民族文化魅力,借鉴传统符号,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1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符号的意义

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千百年来,我们的先祖们创造了辉煌而灿烂的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国人受益不尽的宝藏,传统的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民俗意蕴。如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代表太极符号,就蕴含着高深的道家哲学思想,双鱼互相连接,和谐共生,令人感到力量和和谐之美,又例如中国的京剧脸谱,根据每一个角色的性格外貌品行地位等特征,用彩笔勾勒灵活多姿的轮廓,夸张而又不失凝练细腻,是几代艺术家心血的结合,具有高度的艺术美感,又例如传统的陶瓷艺术―明青花瓷图案,瓷器是中国古代在西方世界最为知名的产品之一,青花瓷是中国瓷器艺术的杰出代表,在西方拥有很高的辨识度,因此,在设计中合理的使用借鉴青花图案,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当今的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如果我们不能在文化传播越来越频繁的时代里建立自己的文化道路,就有失去自我,淹没在外来文化海洋的危险,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的视觉设计只有更好的体现中国元素,才会更好的发展壮大。

2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符号的途径

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真正之魅力,在于其符号表面下所蕴含的深刻的传统文化思想,如果没有这些厚重丰富的文化内涵支撑,这些传统的符号和一些新设计的图标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成功的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符号的前提是理解传统文化符号后面的文化含义,并将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融会古今,才能达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1)真正了解符号蕴含的文化意义,防止误解、割裂文化符号。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因素繁多,同样,可以运用的因素也非常多,这就需要设计师本人的选材取舍,视觉文化沟通的载体是设计作品,而主体是设计师,设计作品是创作者个人文化品质的外化。[1]同样的一个设计目标,来自不同的文化群体的人会有不同的设计思路,因此设计师的文化修养,对符号的设计影响很大,进行视觉设计引用传统文化符号过程中,要认真地思考所选的图形语言是否能够提供足够有效地表达内涵,是否能够制造出与设计目标相协调的意境,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数量繁多的文化符号,因此,设计师必须学会合理的选择,才不致淹没于传统文化符号的海洋中,这就需要设计师有一定的国学修养,对中国文化有着成熟系统的了解,如面向国外客户的视觉设计目标时,设计师需要知晓一些中国在国外比较知名的文化符号,这样西方人更容易了解和接受,还要注意区分这些文化符号国内与国外的含义和区别,如中国龙的图腾元素,在国外往往是邪恶,黑暗的象征,而在国内则是威武、正义的体现,设计师在借鉴使用传统元素之前,要确保深入了解所要引用的文化符号承载的底蕴,没有偏差误解,才能防止弄巧成拙。

(2)要注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传统文化永葆生机的方式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时代精神,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也要注意与时代的精神相结合,赋予其新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受限于文化认知条件的限制,很多的文化符号含有迷信落后的思想,需要更加灵活的借鉴和使用,一些常见的民族符号可能由于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失去了新意,这就需要设计者大胆立意,勇于创新,结合新的艺术手段,从而创造出崭新的意象,做到旧瓶装新酒,要把一些形式上纹样上不美的文化符号,加以组合创新,改造成适应现代潮流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在应用中尽力避免机械化的应用形式和表现形式,要积极地追求时代性和创造性。[2]

3结语

我国灿烂文化创造的无数传统文化符号是留给视觉传达设计者们的宝库,认真地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涵,了解传统文化符号背后的文化意境,将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进行再创造,从而设计出独居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符号,是中国特色设计界的必由之路。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例8

一、关于意象图形

1.图形

艺术设计教育家尹定邦曾说,“语言对思维的无能之处,恰是图形的有为之始”……从中不难理解,当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想法时,图形恰好是最佳的“助手”。图形可以把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以再生意念的视觉形式表达出来,形态直观,并可以视觉信息化地呈现给世人。人类通过对图形的不断运用和总结,从图形构成元素分析,可分为具象图形、抽象图形和意象图形。其中,意象图形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元素,也是众多视觉艺术形式中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在传递意境和内心情感方面优于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更是设计师一直不断探究的视觉表达形式。

2.意象图形

意象一词最早源于中国,应用于古文作品中,以诗歌应用最为普遍。诗歌意象的追求形意兼修,讲究创造较高的艺术境界,但早期应用也仅限于诗词中,没有应用在视觉传达形式中;直到现代视觉设计造型领域,渐渐有设计者研究将意象造型广泛应用,意象思维、意象造型、意象图形的产生过程与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思维形成过程很相似,所不同的是,文学产生文字作品,而对意象设计则产生的意象图形,在视觉设计领域,意象的表达元素更为丰富传神。

意象,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主观意识的加工、描述及重构。意象没有具体的指向性范围,可以是一类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表象再现,又是主观意识通过加工客观物象后进行的视觉化呈现。意象图形是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对客观物象进行的再加工、再创造的视觉图形,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产物,是用来反映主观情感的特殊视觉图形语言。与一般形态样式比较,意象图形在传递信息方面更有独到之处,除了极富视觉美感,运用视觉语言传递图形信息外,更多体现的是创作者的情感内涵。意象图形创作时,在客观存在具象和抽象图形表达的基础上,结合主观情感语言进行再次或数次重新构建,才能呈现出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意象图形。在千姿百态的视觉艺术形式中,意象图形发挥着独一无二的视觉冲击力作用,赋予设计艺术作品灵性,是信息时代传递和表达思想内涵的独特的视觉化语言。

二、意象图形与视觉语言

1.关于视觉语言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并没有自己的语言,但已经有了自我意识,需要用一种通用共识的视觉形式来表达含义。起初人们交流时,只是通过原始的叫声和极为简单的形体动作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声音、形体已不能满足人类进步的要求,于是产生了用记号表达意图,图形和文字的出现,满足了人类的视觉需求,完善至今,形成了视觉语言的整体概貌。

2.视觉语言的元素

视觉语言从古至今一直是人类社会用来交流、记录信息和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形式。情感无以言表时,视觉语言就会准确地传递出信息的内容及含义。视觉语言的组成元素有图形、图像、色彩、文字。表达信息和情感是否完整、准确,有代表性,则要看创作者对视觉语言的理解和熟练表达程度;一幅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在运用视觉语言诠释时有不同的标准。如,一幅插画设计作品,如果只用具象图形对作品主题进行客观的重现,虽然可以做到表达准确,但视觉形式语言和创意内涵就很弱;又如,运用抽象图形去完成插画设计作品,作品的整体设计感与视觉形式表达就会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在传递信息的基础上,视觉语言表达出部分设计创意者的主观设计与对主题的理解,但作品本身视觉美感仍略显不足;如果既要使插画作品传递准确信息,又要寓意丰富、视觉美感强烈,那么就应运用意象图形作为视觉语言去诠释作品。

三、意象图形在视觉语言中的解读

1.意象图形语言的分类

意象图形语言是运用信息、美学规律和主观精神三位一体的再创造视觉思维活动。根据不同的表现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类:表象意象和精神意象。

(1)表象意象

表象意象是指由一种或一类客观表象的创造加工出另一表象或概念的直接意象形式,这种视觉语言一般较为直接,没有更多的创作者主观意念的展现,只是为了展示或传递某种信息。如,不同民族根据对动、植物的客观表象特征,再加以主观提炼和创造,设计出具有吉祥含义或美好寓意的图画或纹样,用来表现对美好生活和不同事物的认识及理解。这种意象图形更多的是依附在客观存在的某一表象基础上来完成的。

(2)精神意象

精神意象是借助色彩、抽象图形和符号把创作者主观精神的想法做视觉化的表现。更多的是表现人们精神的内涵,往往也是抽象的,客观表象不存在意象图形语言。精神意象是某种意境的升华,把无以言表的内容,通过视觉化的图形语言传递给观者,不在乎众人皆懂,更在乎心领神会的表达形式。

2.意象图形语言的特性

(1)联想特性

意象图形的联想性是指意象图形传递的信息与其他物象之间存在某些联系。人们看到意象图形的信息时,可以引发联想。联想可以分为意义的联想和形状的联想。例如,全球华人设计师抗震救灾大型公益海报设计活动中抗震救灾主题的公益招贴,就很好地诠释了意象图形的联想性。作品在视觉表现上运用无数相似形状不同大小的心图形组成,心形相互排列构成的外轮廓,让观者很容易联想起对灾区的关心和牵挂;又如有着中华民族象征意义的华表。从意义的联想上,这幅作品更是十分准确地切入主题,从形状上用无数心形构成华表的表象形态,蕴含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寓意。意象图形的联想特性就是运用意象图形表现出受众所熟知的图形形态,启发观者通过意象图形语言的联想正确判断出作品想要传达的信息。

(2)含蓄性

优秀的意象作品通常都富有深刻的哲理性。深刻的主题寓意,丰富的情感视觉化体现,都利于表现出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外界交流。毫无疑问,含蓄的意象力是可以给受众带来震撼和无数惊喜的互动。这种意象的惊艳不光是视觉化呈现在受众眼中,也能直接触动每个受众的心灵,使他们的精神与作品传达的信息引发共鸣。意象图形语言的含蓄性主要体现在模糊感和缺失感两方面。模糊感主要体现了人们头脑中的记忆片段抽象化,主要是指人脑对事物抽象的记忆,对事物典型性特征记忆。不完整性是借助部分图形,利用人的视觉惯性,引发受众的合理意象联想,这种合理的联想也是在切合实际物象中产生的。意象的不完整性和模糊性从受众认知心理的角度分析,通过图形的表现引起受众的好奇,然后去思索设计想要表达的真实含义。

(3)实感特性

设计艺术的部分图形化表达,是对意象表达的最好诠释。图形的意象应该先掌握受众的审美心理,然后再通过图形与色彩等设计元素突出设计的意象表达。调动受众的认知兴趣,更多地展现出具有实感性的多维的意象。在一些广告招贴中,意象表达的实感性特征尤为明显,例如果汁饮品广告,运用色彩在意象中感知力较强的特点,通过不同色相来区分果汁的不同口味,给受众带来无限的联想空间,以此调动消费者的心灵感应与购买行动。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等的交互作用,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突出意象实感特性的优势。这种将多种知觉复合在同一图形中的复合意象的实感性特征,能更好地发挥和表达设计的互动优势。

3.意象图形语言的优势

意象图形语言对视觉传达设计具有概括性与良好沟通的作用。意象图形设计是图形、文字和色彩等诸多元素相互融合的再创意过程,图形意象语言既要简练,又要概括,也要符合人类思维意识的形成。意象图形语言是对原始元素的提炼、简化和保留其最本质的特性或符合设计诉求的形式美的构成部分,然后再把设计者的思想意念呈现在设计作品中,并且传达给受众者的意象图形语言。意象图形是对视觉设计的提炼,有利于图形信息的传播。同时,意象图形对视觉传达设计又有着与受众和谐沟通的功能。直白的叙述不如真实可感的视觉图形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体验深刻,因此,意象图形是一个枢纽,它是连接设计者与受众的桥梁。意象图形语言是发自内心的、被心态所染的感性形态。按意象形象设计出的意象性语言,是经过理性分析后的外在表达,所以,沟通受众者具有直观性和真实性的展示。日本设计大师福田传雄的招贴设计,多以简洁的意象图形展示表达出来,能很好地与受众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结语

综上所述,意象图形语言的根本,还在于运用视觉元素的表达,如何实现意象图形语言的设计与视觉元素的表达是重点。只有找到与意象图形语言的相关交叉点,就能实现视觉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存在意义。对于图形元素的提取还应该从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的切入点,意象图形创意思维和独特的表现方式是图形表现的关键。意象图形是一个解决一系列表现问题的过程,设计师要做好多元学科的准备,解决意象图形与视觉元素的统一。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2011年度科研项目,编号:B004)

参考文献:

[1]尹定邦.图形与意义[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

[2]毛德宝.图形创意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黄泽军.图形中的意象[J].太原大学学报,2007(12).

[4]叶经文.从“意”与“象”到“意象”[J].文艺研究,2009(6).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例9

标志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具有象征性的图形设计,传达特定的集团、活动、事物、产品等的特定信息。标志设计涉及美学、广告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语意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分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如何使标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如何使标志更加准确、快速的传递信息成为标志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通过对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标志设计呈现出了众多新趋势,动态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标志设计动态化的具体表现

信息时代标志设计动态化的表现首先在于,标志设计不再局限于在任何场合的运用都必须尽量保持其所有面貌,不能轻易改变所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开始大胆尝试突破标志单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根据相应的视觉原理,赋予作品外在形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标志在视觉上产生极具趣味性的动态变化,显现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视觉意象,并使蕴含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在视觉的时空延展中得到准确、有效的识别。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化的特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为未来有可能实施的应对方案提供全球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在标志征集活动中,主办方要求标志必须充分反映主题,具有独特性,能与“exp02000 harmover”的标题字样协调结合;标志造型必须简洁而不乏深意,除适用于印刷、网络之外,还必须适合动画制作。最终,大会选用了奎恩工作室设计的外观看似有机生物结构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是,该标志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其外形和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形成多达456种变化样式,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充满了灵气、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动态延展的视觉效果。正如主设计师michaelgds所阐释的那样:“它包含了促使其保持运动和活力的元素,一种永恒的能量。这也是21世纪发展对人类的要求:保持运动、思维灵活、勇于创新,运用智慧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又如,韩国一民美术馆的标志设计。设计师对“一民”的韩文辅音字母进行了几何化处理,并利用“田”字形的构图形式对其进行组合,标志的整体形象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在标志的实际应用中,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背景、媒介、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重新分解、组合。 将上述标志设计案例聚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志的识别性并没有因为造型的动态变化而受到影响或减损,恰恰相反,正因为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抓住了视觉形态的本质,才使得标志的不同组合、变化显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感受,从而强化了标志的识别性。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格式塔的“变调性”理论,即“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如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动态化标志的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称、平衡、对比、统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充分展现标志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唯有这样,才能使标志在动态变化中准确地传达信息。

除外在形式以外,动态化还表现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之中。

标志在视觉系统构架中通常占有绝对主导的作用。其他相关要素如标准字体、辅助图形等都是为了发挥标志的这种绝对中心地位而服务,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也因之而产生一种静态的、主次性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这种静态关系的维持虽然可以突出企业的主体视觉形象,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限制了视觉设计各要素的能动性,弱化了视觉系统的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这实际上也造成了对视觉资源的一种浪费。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设计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当代视觉设计中已经可以看到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逐渐显现出的动态化趋势。比如说,标志和辅助图形之间并不一定是主次关系,而有可能是一种互相补充、互为拓展的动态关系。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orrick her-rington&sutcliffe)的标志是一个绿色圆环状图形,辅助图形则是一系列与标志环状外形相似的圆形实物(如齿轮、唱片、纽扣等)。实际运用当中辅助图形在很大意义上拓展了标志的概念,通过对人们相似或相近联想和想像的引发,使标志形象突破了原有的环状外形,其意义也变得更为深远。

由此可见,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关系的动态化趋势中,我们已经不能想当然地将标志界定为视觉设计的唯一中心,其他诸元素或元素组合也有可能取得与标志相同甚至超越标志本身意义的地位。当然,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动态关系也并不是毫无标准可言,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在保持突出产品、企业、团体或是活动的整体视觉印象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视觉信息得到准确地传达。

二、标志设计动态化的意义与价值

从信息传达的角度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符合新媒介发展要求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总趋势,对于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标志设计动态化符合人的视觉特点。视觉信息的传达包含生产、创造信息的一方,也包含接收信息的一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受众”。受众在图形信息传达中虽然处于非主动地位,但却对信息传达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众阅读图形时视觉在生理、心理乃至审美层面的需求和规律,才能将预先设定的信息顺利、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动态化的标志图形与静态化的标志图形相比更符合人的视觉特点。通常来说,人在其视域范围内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对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产生与其他事物相比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形象或是杂乱无序的对象都容易产生厌腻和感知疲劳。在现代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人不是对图形所有的细节信息都能关注,而是会有选择地把重要信息安排在视觉焦点上,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富于动感和变化或是与周围环境中其他普通可见物有着显著区别的形状和色彩上去。受众对新奇事物通常会有天生的好奇心,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说:“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也”。

信息传播的起点从人们对信息载体的注意开始,没有对图形必要的关注就不能实现信息“消费”。动态化标志图形充满了奇形异构、空间纠错、梦幻矛盾的大胆创想,它以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其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对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为在繁杂的图形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例10

标志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具有象征性的图形设计,传达特定的集团、活动、事物、产品等的特定信息。标志设计涉及美学、广告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语意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分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如何使标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如何使标志更加准确、快速的传递信息成为标志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通过对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标志设计呈现出了众多新趋势,动态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标志设计动态化的具体表现

信息时代标志设计动态化的表现首先在于,标志设计不再局限于在任何场合的运用都必须尽量保持其所有面貌,不能轻易改变所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开始大胆尝试突破标志单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根据相应的视觉原理,赋予作品外在形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标志在视觉上产生极具趣味性的动态变化,显现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视觉意象,并使蕴含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在视觉的时空延展中得到准确、有效的识别。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化的特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为未来有可能实施的应对方案提供全球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在标志征集活动中,主办方要求标志必须充分反映主题,具有独特性,能与“Exp02000Harmover”的标题字样协调结合;标志造型必须简洁而不乏深意,除适用于印刷、网络之外,还必须适合动画制作。最终,大会选用了奎恩工作室设计的外观看似有机生物结构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是,该标志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其外形和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形成多达456种变化样式,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充满了灵气、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动态延展的视觉效果。正如主设计师MichaelGds所阐释的那样:“它包含了促使其保持运动和活力的元素,一种永恒的能量。这也是21世纪发展对人类的要求:保持运动、思维灵活、勇于创新,运用智慧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又如,韩国一民美术馆的标志设计。设计师对“一民”的韩文辅音字母进行了几何化处理,并利用“田”字形的构图形式对其进行组合,标志的整体形象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在标志的实际应用中,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背景、媒介、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重新分解、组合。将上述标志设计案例聚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志的识别性并没有因为造型的动态变化而受到影响或减损,恰恰相反,正因为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抓住了视觉形态的本质,才使得标志的不同组合、变化显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感受,从而强化了标志的识别性。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格式塔的“变调性”理论,即“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如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动态化标志的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称、平衡、对比、统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充分展现标志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唯有这样,才能使标志在动态变化中准确地传达信息。

除外在形式以外,动态化还表现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之中。

标志在视觉系统构架中通常占有绝对主导的作用。其他相关要素如标准字体、辅助图形等都是为了发挥标志的这种绝对中心地位而服务,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也因之而产生一种静态的、主次性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这种静态关系的维持虽然可以突出企业的主体视觉形象,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限制了视觉设计各要素的能动性,弱化了视觉系统的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这实际上也造成了对视觉资源的一种浪费。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设计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当代视觉设计中已经可以看到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逐渐显现出的动态化趋势。比如说,标志和辅助图形之间并不一定是主次关系,而有可能是一种互相补充、互为拓展的动态关系。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OrrickHer-rington&Sutcliffe)的标志是一个绿色圆环状图形,辅助图形则是一系列与标志环状外形相似的圆形实物(如齿轮、唱片、纽扣等)。实际运用当中辅助图形在很大意义上拓展了标志的概念,通过对人们相似或相近联想和想像的引发,使标志形象突破了原有的环状外形,其意义也变得更为深远。

由此可见,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关系的动态化趋势中,我们已经不能想当然地将标志界定为视觉设计的唯一中心,其他诸元素或元素组合也有可能取得与标志相同甚至超越标志本身意义的地位。当然,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动态关系也并不是毫无标准可言,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在保持突出产品、企业、团体或是活动的整体视觉印象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视觉信息得到准确地传达。

二、标志设计动态化的意义与价值

从信息传达的角度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符合新媒介发展要求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总趋势,对于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标志设计动态化符合人的视觉特点。视觉信息的传达包含生产、创造信息的一方,也包含接收信息的一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受众”。受众在图形信息传达中虽然处于非主动地位,但却对信息传达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众阅读图形时视觉在生理、心理乃至审美层面的需求和规律,才能将预先设定的信息顺利、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动态化的标志图形与静态化的标志图形相比更符合人的视觉特点。通常来说,人在其视域范围内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对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产生与其他事物相比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形象或是杂乱无序的对象都容易产生厌腻和感知疲劳。在现代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人不是对图形所有的细节信息都能关注,而是会有选择地把重要信息安排在视觉焦点上,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富于动感和变化或是与周围环境中其他普通可见物有着显著区别的形状和色彩上去。受众对新奇事物通常会有天生的好奇心,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说:“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也”。

信息传播的起点从人们对信息载体的注意开始,没有对图形必要的关注就不能实现信息“消费”。动态化标志图形充满了奇形异构、空间纠错、梦幻矛盾的大胆创想,它以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其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对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为在繁杂的图形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视觉传达设计含义例11

标志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具有象征性的图形设计,传达特定的集团、活动、事物、产品等的特定信息。标志设计涉及美学、广告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语意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分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如何使标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如何使标志更加准确、快速的传递信息成为标志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通过对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标志设计呈现出了众多新趋势,动态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标志设计动态化的具体表现

信息时代标志设计动态化的表现首先在于,标志设计不再局限于在任何场合的运用都必须尽量保持其所有面貌,不能轻易改变所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开始大胆尝试突破标志单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根据相应的视觉原理,赋予作品外在形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标志在视觉上产生极具趣味性的动态变化,显现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视觉意象,并使蕴含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在视觉的时空延展中得到准确、有效的识别。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化的特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为未来有可能实施的应对方案提供全球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在标志征集活动中,主办方要求标志必须充分反映主题,具有独特性,能与“Exp02000Harmover”的标题字样协调结合;标志造型必须简洁而不乏深意,除适用于印刷、网络之外,还必须适合动画制作。最终,大会选用了奎恩工作室设计的外观看似有机生物结构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是,该标志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其外形和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形成多达456种变化样式,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充满了灵气、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动态延展的视觉效果。正如主设计师MichaelGds所阐释的那样:“它包含了促使其保持运动和活力的元素,一种永恒的能量。这也是21世纪发展对人类的要求:保持运动、思维灵活、勇于创新,运用智慧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又如,韩国一民美术馆的标志设计。设计师对“一民”的韩文辅音字母进行了几何化处理,并利用“田”字形的构图形式对其进行组合,标志的整体形象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在标志的实际应用中,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背景、媒介、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重新分解、组合。将上述标志设计案例聚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志的识别性并没有因为造型的动态变化而受到影响或减损,恰恰相反,正因为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抓住了视觉形态的本质,才使得标志的不同组合、变化显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感受,从而强化了标志的识别性。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格式塔的“变调性”理论,即“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如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动态化标志的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称、平衡、对比、统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充分展现标志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唯有这样,才能使标志在动态变化中准确地传达信息。

除外在形式以外,动态化还表现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之中。

标志在视觉系统构架中通常占有绝对主导的作用。其他相关要素如标准字体、辅助图形等都是为了发挥标志的这种绝对中心地位而服务,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也因之而产生一种静态的、主次性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这种静态关系的维持虽然可以突出企业的主体视觉形象,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限制了视觉设计各要素的能动性,弱化了视觉系统的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这实际上也造成了对视觉资源的一种浪费。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设计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当代视觉设计中已经可以看到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逐渐显现出的动态化趋势。比如说,标志和辅助图形之间并不一定是主次关系,而有可能是一种互相补充、互为拓展的动态关系。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OrrickHer-rington&Sutcliffe)的标志是一个绿色圆环状图形,辅助图形则是一系列与标志环状外形相似的圆形实物(如齿轮、唱片、纽扣等)。实际运用当中辅助图形在很大意义上拓展了标志的概念,通过对人们相似或相近联想和想像的引发,使标志形象突破了原有的环状外形,其意义也变得更为深远。

由此可见,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关系的动态化趋势中,我们已经不能想当然地将标志界定为视觉设计的唯一中心,其他诸元素或元素组合也有可能取得与标志相同甚至超越标志本身意义的地位。当然,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动态关系也并不是毫无标准可言,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在保持突出产品、企业、团体或是活动的整体视觉印象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视觉信息得到准确地传达。

二、标志设计动态化的意义与价值

从信息传达的角度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符合新媒介发展要求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总趋势,对于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标志设计动态化符合人的视觉特点。视觉信息的传达包含生产、创造信息的一方,也包含接收信息的一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受众”。受众在图形信息传达中虽然处于非主动地位,但却对信息传达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众阅读图形时视觉在生理、心理乃至审美层面的需求和规律,才能将预先设定的信息顺利、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动态化的标志图形与静态化的标志图形相比更符合人的视觉特点。通常来说,人在其视域范围内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对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产生与其他事物相比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形象或是杂乱无序的对象都容易产生厌腻和感知疲劳。在现代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人不是对图形所有的细节信息都能关注,而是会有选择地把重要信息安排在视觉焦点上,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富于动感和变化或是与周围环境中其他普通可见物有着显著区别的形状和色彩上去。受众对新奇事物通常会有天生的好奇心,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说:“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也”。

信息传播的起点从人们对信息载体的注意开始,没有对图形必要的关注就不能实现信息“消费”。动态化标志图形充满了奇形异构、空间纠错、梦幻矛盾的大胆创想,它以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其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对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为在繁杂的图形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