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财务培训课堂

财务培训课堂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04 17:34:27

财务培训课堂

财务培训课堂例1

二、实现《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效衔接的措施

鉴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实现《会计电算化》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实现《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呢?

1.从观念上改变财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财务人员对财务软件的专业需求已经不仅仅体现在软件的操作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各类财务知识在财务软件的有效应用上,财务人员只有认识到以上内容,才能从思想上改变自己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把对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从单纯的财务软件操作转移到各类财务知识在财务软件的应用上。也只有这样才转变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效推动《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

2.从多方面培训入学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

职业院校应大力提高对专业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培养。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人学,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主要有以下手段:

(1)建立专业教师培训制度职业院校应建立专业教师培训制度,要求并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下企业实践。职业院校的教师教训渠道有多种,如近几年我国教育部门进行的国培项目、各类学会针对专业教育改革项目进行的专项培训、教师脱岗的企业实践等都为教师了解目前职业教育最前沿的问题提供了途径,职业院校应加大力度提倡鼓励教师通过各类渠道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鼓励教师企业兼职会计专业教师必须时刻了解企业会计制度在企业财务中的应用情况,而单纯的教师培训并不具备长效性,因此,会计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是最有效的长期了解企业财务应用情况的手段。企业兼职有利于教师掌握企业财务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更有利于教师将企业实际业务应用于课堂,在教学中能更好地结合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专业知识进行选择,而不同岗位的企业兼职更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引专家进课堂,Xt教师进行普及性专业教育因为培训成本和教学需要的限制,职业院校不可能实现随时派教师外出培训,也不可能实现所有教师都具备企业兼职的条件。那么对专业教师的普及性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聘请行业专家进课堂,由行业专家将目前最前沿的财务知识和企业需求情况对教师进行普及性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建立企业案例库,实现各门专业课程企业案例应用的统一性

案例的重复出现,有利于学生对同一案例在不同课程中的对比性了解,也有利于学生将不同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而在《会计电算化》课堂上的体现主要有:

(1)相同的案例在《会计电算化》和其他专业课堂上的重复出现,使得学生在进行财务软件操作训练的同时,与其他各门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起到了既巩固以前所学知识又充分掌握该知识点在财务软件中的有效应用,为将来就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技能基础。

财务培训课堂例2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88-03

一、“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 后一年在企业进行一至两个月的准员工教育(学生在入岗前接受的企业文化、公司制度与劳动纪律要求、岗位知识等内容的培训教育,还有入岗后的进一步接受的员工相关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的培训教育)后上岗,按员工标准要求进行管理,享受薪金等员工待遇。学生就业从原先的好就业变成现在的就好业,毕业生更受用人企业的欢迎,同时专业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二、以“企业进课堂”为载体,完善“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进课堂”必须体现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任课教师必须是企业的行业专家或一线员工;第二,学生学习的内容必须是企业的真实业务。通过实施“企业进课堂”,进一步构建“准员工式2+1”教学改革模式,实现教育部关于“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现代职业教育新的目标和要求。建立符合会计专业特点的教学管理制度、运作机制、考核评价体系;建成共享型的课程教学资源库;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建立集教学、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三位一体的先进的专业实训基地,满足校内实训教学需要,成为社会相关技能培训与考试基地,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在教学改革、管理改革、创新改革的示范作用。

三、完善“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坚持由学校、企业共建会计专业教学团队,依托“企业进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完善“准员工式2+1”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路如下:

(一)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企业进课堂”人才培养机制

在“企业进课堂”培养机制下,通过校外兼职教师亲自授课,把企业真实的业务带到课堂教学中,使培养的学生与行业、企业职业标准实现零距离接轨,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更紧密结合,实现培养具备从事基层会计实际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基本业务能力,能胜任企业(公司)、行政、事业单位、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一线会计、审计助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以“企业进课堂”为载体,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根据专业发展和“企业进课堂”教学模式,调整课程体系。为了适应不同岗位能力的需求,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一起完善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岗位能力需求进行相应的“平台+模块+企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改革。

2.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纽带,联合兄弟高职院校财经类相关专业,共同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进行专业课程群的开发和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推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选出两门跟企业实际岗位密切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会计信息化(包括用友和金碟两个内容)和企业会计综合实训进行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借鉴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模式,完成两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网络课程、实施方案、评价体系、配套课件、学习指导、课程录像等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建设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并推广使用,带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以“企业进课堂”为建设目标,积极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拓展与建设

在“企业进课堂”教改模式下,学校需要和更多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打造集教学、实训、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实训基地,实现实训基地效能最大化、教学成果最优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四)依托“企业进课堂”,进行兼职教师师资库建设,并建立新的评聘标准和体系

以“企业进课堂”为载体,整合校内外资源,共同探讨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教师提供一个开展教学教改研究与交流的服务平台。构建出一套适合行业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全新的评聘标准和管理体系,打造一支职称结构、能力结构合理的“专兼融合”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师资队伍。

四、具体措施

(一)构建与优化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

以工学结合为出发点,构建“企业进课堂”平台下的专业分方向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群)任职能力要求为依据,将出纳、采购销售核算、财产物资核算、纳税申报、财务主管等岗位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整合。以岗位能力需求进行相应的“平台+模块+企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改革。

财务培训课堂例3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40-01

高校传统的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一系列问题,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财务会计岗位需求相脱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高校必须加大对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坚持以职业为导向,不断调整自身教学模式,使财务会计教学具有自身专业的特色。财务会计课岗证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课岗证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有效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接,把会计理论知识、会计岗位基本职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现状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科,传统财务会计教学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财务会计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逐渐对财务会计缺乏学习信心。即使学生财务会计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但是不能否定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强,因此,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不适合学生的需要。

(二)教学方式缺乏实践性

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更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很多教师也缺乏实践能力,导致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出现。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较强,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岗位需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导致教师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讲解为主,课后要求学生进行考试题的训练,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财务会计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高校由于Σ莆窕峒剖笛凳液托D谑笛祷地投入不足,导致财务会计实践教学只是纸上谈兵。学校的实训教学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进行创新。即使模拟真实的企业财务会计岗位运作流程,教师也采用机械的讲解方式。学校的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财务会计课岗证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尤为必要。

二、财务会计课岗证深度融合教学改革

(一)建立问题引导式的理论教学

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课堂主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结合企业相关财政会计案例,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生动的讲解,让沉闷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教师在进行财务会计的理论知识教学课程设计时,应该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对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进行认真备课。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式的教学,同学们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理论知识,使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问题引导式的理论教学方法,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先思考再学习的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教师能够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任务驱动式的岗位技能训练

财务会计管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仅仅通过学习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不能明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主要流程和工作职责。任务驱动式的岗位技能训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将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实践课程的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加强学生将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财务会计实践活动可以根据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流程来进行教学设计,对财务会计审核、记账、账簿等级、财务报表等进行任务设计,学生进行分组完成任务,加强学生财务会计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任务驱动式的岗位技能训练,把课堂教学由讲授为主变为实践为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对证件考试的复习,实现财务会计课岗证相结合。

(三)讲练结合式的会计从业资格培训

财务培训课堂例4

构过散、过细、过于市场化表现在专业方向同专业办,专业划分越来越窄、越来越细;过散表现在专业跟着职业转,社会上热什么就办

什类型的教学。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财经类 专科学校专科教育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开拓应用型人才,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人才的需求,也不为90后学生所接受,严重阻碍了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们一财经类的教学改革为例来说明。

一、日前国内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1.财务管理课程未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证。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开设比较晚,仍未建立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主干课程以及教材在不同的院校也不尽相同。目前,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实施的课程大多数是中等职业教育或者是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模仿,未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2.教学计划落后,实践性教学课时少。目前,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以理论性教学为重点,实践性课时偏少。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在提高实践性教学比重、增加实践性课时方面做了不少尝试,但由于资金不足、师资水平低、体制不灵活,以社会对高职高专实训存在误解的原因,使得高职高专教育离它所应达到的要求的实践性教学的目标仍相距甚远。

3.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没有形成以教师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积极生动的教学局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已成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直接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构思

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育人思路。与专业合口人才的沟通,讲究实效的走行业事业单位开展的活动,形成真实有效的、有目的的调研,将社会需求的人才变化为专业建设的资源、讲究实效,以“为社会培养人才”为方针,细化财务专业培养目的,将专业建设落到实处,为社会培养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此为专业建设的起点才是第一要务。

2.建设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和特点的课程及教学体系。在财务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不应“本末倒置”,应遵守“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根据需要安排一定程度的“宽基础,广范围”课程,强加实践性的环节。在教学中,不能单纯的强调知识及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以能力培养为目的,设计“宽基础,广范围”课程。课程建设作为教学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实现根本性的突破,此为财务专业建设的重点。

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在高职高专财务专业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练习、项目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增强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组织教学中,注意“讨论式”、“对比式”、“发现法教学”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将计算机等辅助教学工具与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知识吸收率。

4.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践表明,高职高专财务专业教学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目标的统一性和层次性、学科的综合性和务实性、实训的综合性和实训基地开放性等特点。这些决定了该学科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在高职高专财务专业能力培养和考核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职高专财务专业教学环节中,可通过如下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一,实践性教学的老师,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懂得实践性教学方法,具备熟练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有亲和力和管理能力。第二,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高职高专院校一方面要以优质的“产品赢得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运用相关工作艺术与一些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了解知名企业的投资、营运、收入和利润管理等理财活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训练、灵活性的训练、自信心的培养、职业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提高素质的过程中有创新的能力,体现高职高专教育是一种为生产、管理一条线服务的专业教育。第三,将计算机应用于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日后的财务管理工作打基础。

除此之外,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的情况,组织教师编写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材,满足本校财经专业学生的需求。

5.增加经济法课程的课时设置。在学分制体制下,财经专业由于学分有限,教学总体规划不允许扩充经济法的课时量。为提高经济法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应尽可能建立第二课堂来增加经济法潜在的课程时间。如,让学生进行模拟场景训练。按性别、学习能力等标准将全班学生划分若干个分组,让学生学习公司的设立、运营,设计纠纷解决方案和妥善处理。最后向教师交付一份工作总结。

6.创新。在紧抓第一课堂的同时,尽可能地通过第二课堂丰富经济法教学的内容。采用案例分析、情景再现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实例来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进入角色,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查阅图书,领会知识,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掌握了财经理论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

7.改进课程考核方式。一方面由于专业的学习重点不同,建议从考试课转为考查课,由任课老师根据教学的情况来单独制定本课堂的考核内容。掌握所有知识是不可能的;另外考核可采用“开卷考试+平时成绩”的方式,比重自定。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等,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总之,如何培养高标准的高职高专专合格人才,使其学有所用,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探索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掌握单一的学科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高专的老师应不断汲取新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学的新思想。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高水平人才。

参考资料:

[1]宋平.基于财经类经济法教学目标下的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高教与经济.

财务培训课堂例5

人们普遍认为,职校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生源素质低,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职校生的教学模式。目前,许多职业学校仍采用的是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学上感到困难重重。

一、职校财会专业教学现状

1.日常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目前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仍以模拟为主,大致可分为:单项模拟和综合模拟,单项模拟主要是在相关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完之后进行模拟实训;综合模拟一般是在学生毕业前根据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的有关资料为基础,通过模拟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的教学形式。这些模拟实践教学仍以在实验室或教室里用习题式练习方式进行,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相距很大。

2.会计实践技能训练不足

许多学校都有专门的财会实验室,但并未得到很好使用,实践教学组织散乱,不系统,不连续,缺乏创新,学生实训过后就忘,学生未能利用综合实训充分学习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未能融入模拟企业情景之中,缺乏热情,未对该情景留下深刻认识,在其专业成长之路上未留下值得回味的烙印。

3.课程设置缺乏职校特色

很多职校财会教育较注重课堂上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财会课程设置缺乏职校特色,财会专业课程设置过多,又划分很细,课程结构专业知识性比较突出,课堂教学与实训的比例不合理,技能训练往往只放在最后一个学期集中进行,或流于形式,学生未到企业实习,最终导致财会专业的学生会计理论比不过财会专科的毕业生,而又缺乏职校生应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些做法都失去了职校财会教学的特色。

二、实现职业学校财会专业课堂有效教学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职业学校要通过聘用、调整、改教等形式,建立一支基本能够满足财会专业教学、专兼结合的专业课教师队伍。要通过选派专业课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举办专业课教师的基本功竞赛、课堂教学能手赛、技能大赛等形式,来提高教师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解决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骨干教师和专业课带头人缺乏的困难,实现课堂与企业、教师与企业财会人员、学生与徒弟、理论与实践的完全对接。财会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实践性和技术性,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会计凭证、账表等实物展示,运用实务案例,让学生多做练习,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会计改革发展的动向,对国家颁布的新制度、新准则、新技术应适时引进到教学中来。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2.科学制定教学计划,适当调整财会专业的授课方式

要加强改革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传统模式,教学中应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尤其是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课堂教学宜多采用投影图片、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本技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讲课内容需要,选择1~2个有代表性、财会核算规范的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观摩、实践等活动,以加深学生对财会实际工作的了解,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注意改革考核手段与方法,可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训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应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的考核比重。

3.实践性教学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一些特殊的技术知识,更多地依靠实践来掌握。要加强会计课程的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的信息资源、软件资源、项目资源、技术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足够的实验室练习或实践教学,财会专业学生可以轻松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技能。如,通过学生在会计实验室中模拟企业的会计部门,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循环扮演会计部门中的不同角色,按会计工作程序进行综合模拟练习,这样可以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未来工作的时间。

4.趣味性教学

会计课比较枯燥,利用现代化设备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将枯燥知识变得有吸引力,同时,可以增大课堂知识容最。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非常直观且兼具实物形态与空间场景的最接近人类认知特点的教学模式,它充分利用了计算机这一现代化信息系统来组织,展示教学内容和构造知识结构,在财务会计课教学中引入这一模式,可以改变会计课枯燥无味,空洞无物的老面孔。

财务培训课堂例6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1237

1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双元制”理论的借鉴

“双元制”发源于德国职业技术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教学场地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但以企业培训为主,把企业中的实践和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相结合。“双元制”下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就是学徒工。所以不同于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双元制的本质在于,向年轻人提供职业培训,使其掌握职业能力。而通过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完成某一工作岗位的任务,还能够胜任其职业领域里的工作任务。

在此理论基础上,会计电算化的职业能力培养,不仅要关注直接对口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而且要关注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此,我们把会计电算化专业方向定位在培养具有在收银、仓管、出纳、会计以及在储蓄、营销、文员等岗位,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2基于岗位能力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

基于“双元制”理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应更关注于关键能力培养,从岗位能力出发,这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四合一”综合实训室、教学软件的引入及综合性实训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维。

21以岗位能力引领专业课程设置

结合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内容,选定收银、仓管、出纳、会计、会计主管、储蓄、营销、文员等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工作岗位能力对应的课程。如基于学生已学的“会计基础”“出纳”“点钞”“翻打传票”等专业课程,结合最新教学改革实验教材《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和《企业沙盘模拟实战》等,选定出纳、会计员、会计主管等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主要职责,更能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如何整合并指导其实际工作流程,使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到工作岗位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以便在岗位工作中主动查阅、获取课程知识,体会主动学习带来的乐趣。

22职业情景引导“四合一”综合实训室建设

岗位任务及能力要求不仅仅为课程内容整合提供了新的思维,也引导实训室的建设,根据会计职业情景特征,规划“四合一”实训室,分为企业财务室、税务、工商、银行四个区域,设置企业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税务员、工商职员等,结合企业ERP模拟沙盘,仿真企业财务的环境,通过创设职业场景,使学生在实训室体验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

23引入会计电算化、报税等教学软件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开展“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除安排资格证“初级会计电算化”的考证内容(如用友T3)的学习外,可安排一定的课时指导学生学习、辅导学生自学其他主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金蝶、速达等。尤其是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其就业单位很多是中小型企业,由于这些企业规模不大或者资金比较缺乏,更多地可能选用如管家婆或速达等财务软件。学生在校期间即掌握多种财务软件的操作,在企业实习就业时能更有自信,也为企业节省了岗前培训时间。

24加强综合性实训演练

在学生实习前,教学内容应侧重于综合性实训,要求学生对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一个企业各部门的运作以及会计部门各岗位的分工与合作。学校可安排两门课程:“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和“企业沙盘模拟实战”。“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可采用课堂手工训练形式或引入一些公司开发的模拟系统,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等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实际会计工作流程等,逐步实现从学生到财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企业沙盘模拟实战”分物理沙盘和电子沙盘,不管是什么形式,它的目的都是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知企业,明确财务在一个企业的地位以及与其他部门的联系。

3基于岗位能力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法与策略

31适应社会实际,明确教学目标

为适应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教学目标不能只培养学生对特定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的操作能力,还要加强培训学生对该软件的系统管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应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熟练掌握操作某一特定财务软件后,能够举一反三掌握其他常用的财务软件。

32自编校本教材《上机指导训练》

为有效接轨企业会计工作实际需求,我校自编电算化教材《上机指导训练》,弥补学校目前选用的教材内容不足。《上机指导训练》不仅能在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让学生体验仿真ERP的实际应用情况;而且能满足一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能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实现理论迁移、技能拓展,达到企业对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

33教学方法、方式多样化

中职学校必须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改革目前的课堂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将企业各会计岗位所需用到的素材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既要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也要掌握手工会计的处理,为就业上岗打下扎实的基础。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上,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演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岗位任务法、逆向思维教学法等。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式上,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先讲演后练习”“边讲演边练习”“先练习后讲演”等具体教学方式,并开展会计岗位角色扮演、分组竞赛等教学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学习。这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迁移,技能的延伸与拓展,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34加强实践性教学

因为中职学校培养的是中等职业技能人才,所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高的标准要求。近几年,省教育厅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锻炼,使教师能够联系工作实际开展教学工作。因此,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地组织老师、学生积极参加企业实践,使知识技能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作为专业教师,应当通过企业实践积极做好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与素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同步,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

4结论

“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工作氛围,是职业教育带给我们的现实思考,教师通过下企业实践,产生更多职业教育创新思维的火花。展望未来的职业教育,即微课堂、网络教育、互动游戏课堂、视频教学等,带给学生学习乐趣的同时,也让老师在不断实践中积累教学、教育资源。教师应把眼光放低,立足课堂,关注学生;把眼光放远,关注社会、企业。总之,基于“双元制”理论下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财务培训课堂例7

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职在校生迅猛增长,已达到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2%。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通过艰难的实践探索,已经获得了初步的经验,并实施了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加强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专业课教师,在进行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那么,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怎样强化对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的训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强化技能训练的目标

1、分阶段确定目标。我院现在财会专业的学生在校三年,二年期间基本上可划分为基础课教育和专业课教育两大时间段,基础课教育主要是使学生打好理论基础,提高基础性技能,如语言、写作、数学与计算机等技能;专业课教育则是在掌握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掌握专业知识,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如对基础会计课的要求,学生就应在重点掌握如何审核、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

2、按教学方式规定标准。会计课程实践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按进行的时间与场所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随堂训练。即根据教学进度在课堂上安排的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课的内容随堂消化。二是间断性训练。即在各单元的教学内容结束后,学生进行有连贯性内容的阶段训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分层次掌握操作技能。

3、按教学内容制定方案。上述三种技能训练方式要求上的差异,决定了其时间上的差别。随堂训练的主要场所是在课堂,由任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随堂安排并给予指导;阶段训练的主要场所是在模拟实验室,时间是一周左右,可由任课教师与实验室指导教师共同承担,其安排已列入学期授课计划;连续性训练的场所应在会计模拟实验室或业务较多的单位,时间为1周-2个月,其标准可由专业课教师与学生实习定点单位共同确定,并由实习指导教师协助监督,会计课确定训练方式后,根据内容制定实施方案,以保证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实践技能训练折目标。

二、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深刻把握,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任课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专业课教师要想把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动手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以下几种方法必不可少。

1、现场教学法。指教学过程中有选择地将学生带到有关单位的财会部门,让他们现场观摩财会人员处理经济业务的实际程序和方法,以缩短他们理论上的操作技能与实际做法的距离。

2、实物教学法。指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具体实物时,均准备真实物品,如各种原始凭证、账册、报表等,辅以授课,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案例教学法。指教学过程中通过选用部分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剖析后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灵活地消化吸收所学知识,这种方法在财务会计、审计教学中尤为重要。

4、演示教学法。指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有关业务操作技术时,教师可采用在黑板上逐项演示,在真实物品上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演练,以使其掌握操作要领。如填制凭证、记账、编制报表等。

5、模拟教学法。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地选用类似于某一单位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系列资料,在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扮演某一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处理,以增加其真实感与新鲜感。

三、加强财会专业实训,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的技能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必须随着经济体制与业务内容的变化进行不断更新。因此,为了适应将来的财务工作,学生不仅要掌握会计基本理论,更需要掌握各项会计专业技能实际操作方法。

1. 《基础会计》应多安排一些实验课,比如会计凭证这一章要进行两次实验: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这一章安排三次实验:日记账登记、明细账登记和总账登记。会计报表这一章安排两次实验:利润表编制和简化的资产负债表编制。期末进行一周的综合模拟实习。

财务培训课堂例8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理财;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创新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更是展现了异军突起的态势。以富豪阶层为首,中产阶级和中等收入群体为大多数的社会大众理财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从追求快速致富和激进冒险的风险投资逐步向稳健化投资和关注财产安全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这种变化使得今天的金融理财市场发展迅猛。而投资理财业务是一项涵盖面广泛、专业性较强的综合业务,它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具备相关金融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投资理财操作技能。目前投资理财专业人才的匮乏一直制约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优秀投资理财人才的渴望已经成为激烈的行业竞争的重要部分。这两年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开设投资理财专业,努力扩大人才培养规模。职业性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是适应市场用人需求的,并且随社会发展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用人单位恰恰需要的投资理财专业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需要认真审慎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就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理财专业建设展开积极探讨。

一、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理财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高职投资理财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发展变化步伐投资理财专业建设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这个发展变化的时代。过去人们消费习惯用纸币,而如今我们利用银行卡、手机银行、网银、支付宝等就可以实现便捷付款;原来的金融产品品种单一,无外乎是股票类、国债类,而如今市场上有众多的金融理财产品可供选择,如黄金、外汇、期货、基金、保险等等。而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平台上市的“支付宝”“余额宝”及微信的“财付通”等业务,因其低廉的成本、安全的投资方式、较高的收益吸引了大众消费。这些互联网业务的推广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理财产品和基金代销业务造成的冲击同样不可小觑。如此一来,社会发展所引起的人们消费习惯、金融创新产品以及市场规模上的巨大变化给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建设带来非常大的挑战,想要让投资理财专业建设筹划紧跟时代步伐难度确实很大。目前的金融创新与日俱进,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在这一领域需要接受的新知识新技能也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就容易出现问题。由于该专业所包含的科目太多,在课程总数目一定的前提下,每一科目下所设的课程数目就会相对有限。比如有些课程只能归为一门课程进行笼统讲授,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不精不深,理解肤浅,最终培养成了“样样通、样样松”型的人才。另外,为满足理财市场多样化、金融市场创新发展的需求,理财人才还需要在销售心理及技巧、客户关系管理以及金融工具及业务创新等方面开设课程,这样就更加剧了课程多课时少的矛盾。由此可见,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并不容易。

(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差别不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投资理财专业基本设成了普通高校大金融学专业的一个压缩版,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方面还继续沿用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路,再加上高职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本身就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扎实,使得如今的投资理财专业高职毕业生在理财知识水平上没有突出优势。另外,高职教育本应该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仍然较低,部分实习实训课程流于形式,缺乏案例教学以及金融仿真模拟软件的实践,一些实践操作知识内容脱离行业发展,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这些问题都使高职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没有表现出优势来。

(三)投资理财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选取过于理论化根据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该根据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进行选择。但是,目前来看很多高校与该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课程设置上看,过于注重理论教学体系,忽视了实践教学体系,没有学生理论和实践交互验证的平台,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薄弱;从教学内容看,教学课目受限,体系不够完整,辅助的课程设置不齐备,经常出现课目的压缩和糅合现象,使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基础知识不牢固。另外,在教材方面,虽然目前都选用了高职高专教材,教材内容也加大了实训部分,但教材内容基本还是以本科教材为模板。比如,相应的实训职业岗位依然是银行等金融从业人员,与高职生实际就业方向不相符。

二、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理财专业建设摆脱困境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紧跟市场,构建高职理财专业实践应用型知识体系1.明确高职教育投资理财专业的课程定位。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办学方向上有根本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学术型学科型人才为主,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主。基于高职教育本身的应用性、职业性的特征,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应更强调学生的基础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开设的专业课程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金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要紧跟时展,与就业岗位密切联系;第二层次,实习实训内容要紧贴国内外财经时讯动向,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经济周期的波动和变化,正确理解常见的金融现象及国家政策新动向;第三层次,辅课程的设置要与实际就业能力相配套,如在销售心理及技巧、客户关系管理以及金融工具及业务创新等方面开设课程。2.课程设计要立足应用性和职业性,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高等职业教育要更偏重知识的应用性和职业性,所以在课程设计方面要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突出差别优势。首先应该分析就业岗位对投资理财职业素质的要求;其次根据分析来确定该岗位所需的金融理论知识、技术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然后再根据课程由浅入深的设计规律来确定课程科目、排列顺序和教学形式。基础理论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精简教学内容。根据经济发展中实际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删减工作中很少用到的专业课程,摒弃专业课程中概念化、实用性不强的章节。联系现实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工作实际业务,再配合大量的案例,以岗位要求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建设。3.重视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辅助课程的设计。一般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职场,都是从基层做起。投资理财服务首先要学会跟各式各样的客户打交道,建立业务客户群。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好的职场礼仪,善于揣摩客户心理,要有有效的销售策略和技巧。因此,投资理财专业课程设置除了必备的专业课程以外,一定要在辅助课程的设置上多动动脑子下番功夫。在选择设立辅助课程时,应当根据职场能力实际需求,认真研究,有效组织,灵活安排课时。有些课程可以设为专业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比如,职场礼仪训练。中国人向来注重礼貌礼仪修养,在与客户打交道时,学生的礼仪形象反映了个人风度涵养,也反映了公司形象。我们可以专门设立职场礼仪选修课,经过专门的训练,学生从基本行为礼仪到与客户寒暄问好、电话礼仪、待人接物等商务礼仪各个方面都有了脱胎换骨的表现,达到了就业岗位要求的精神状态与职业面貌。互联网正一步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理财方式,网络上的金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与日俱进。面对目前的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创新等,我们也非常有必要把创新型的金融业务、创新型的金融工具以及创新型的金融服务等内容带到课堂中。

(二)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模式,完善实践教学形式1.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探索“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基于高职教育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要求,可以探索“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将“教、学、做”糅合为一体,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目前比较先进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设备,利用互联网络资源。现在有许多仿真模拟金融活动的教学软件被开发出来,比如实时股票及期货仿真交易教学软件、商业银行模拟教学软件、保险实务模拟教学软件、会计流程模拟教学软件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软件让学生模拟操作,利于这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有效地把“教、学、做”三个过程糅合在一起。首先,老师在课堂中借助仿真软件、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动画等实施职场式仿真教学,采取案例教学模式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教与学”的糅合。其次,学生在老师讲解演示过程中可以操作和提问,这种随堂实训的方式又实现了“学与做”的有机融合,学生体会深刻。除了随堂实训以外,可以设置学生考核课堂,以班级分组的方式进行过程考核,搞团队对抗。这样一堂课下来,“教、学、做”糅合在了一起,实现了“一体三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既增加了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又扩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使我们的教学方式由传统的灌注式教学向启发引导式转变,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及实践操作能力。2.拓宽课外第二课堂的发展路径。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在各高校普遍兴起。第二课堂活动不单可以活跃学生业余生活、填补学生的精神空白,而且以它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起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综合性教育效果。比如举办模拟证券期货交易大赛,老师可以随时看到学生的网上的操作情况和实时业绩,作为活动裁判以业绩高低作为比赛结果的重要参考。学生在交易竞赛中还须记好投资笔记,方便日后总结回顾,老师赛后可以对参赛成员进行业务指导和讨论分析。学生在这些课外活动中体验和掌握实战时机选择、实战技巧运用、投资策略分析、投资理念等内容,有些技巧是从书本中学不到的。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果。此外,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媒体搜集最新的国内外重要财经新闻,对财经热点展开“头脑风暴”,以陈述或者金融热点问题辩论的方式展开讨论。这样一方面增强学生对经济的关注度、敏感度,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一举多得。这些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非常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锻炼了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三)按照“产教结合、院企合作”的要求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1.加大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硬件投入。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实训基地建设应尽可能与工作岗位一线环境相一致,形成较为仿真的实训环境。实践教学要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室的硬件投入,购置必备的专业设备和软件系统,根据不同培训目标,可考虑设立证券期货实训室、保险业务实训室和银行柜台实训室等等。2.订单式培训,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决定了它不能把自己封闭在校园内闭门造车,只讲授知识,而必须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用人需求。在校外,学院可积极谋求与本区域内的证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投融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办学,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建立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用人单位可向学院提出人才需求的规模与条件,进行订单式培养,对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意见;学校可以利用假期,安排老师带队,在相关业务经理的帮助下开展各种各样的职场式培训,如公司晨、夕会的流程,营销模拟训练,拓展销售业务的说话艺术演练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金融营销的基本技能及团队管理的本领。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兼职,尽快熟悉投资市场全流程的实际操作业务,使得学生的客户拓展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将来可以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云勇,陈凌白.金融学专业投资理财方向建设方案[J].浙江金融,2008,(1).

[2]刘学军.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3]冷静.高职院校金融理财类课程改革探索———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2011,(11).

[4]蒋海,刘少波.我国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南方经济,2004,(4).

财务培训课堂例9

一、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当前许多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实训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1]。这种对实训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传统的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与现实的需求或期望相比,仍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第一,实训模式创新不足。从学科的发展上看,财务管理专业源自会计专业。但是,很多的学校都同时设置了这两个专业。由于它们之间的近似性,使诸多的专业课程是一致的,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这使在实训教学上也同质化[2]。因此,在实训教学方法上也类似于会计专业,偏重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而未形成自身专业的特色。实训模式简单刻板,并不能真正结合当前的实际需求,只是简单地重复既有的知识,而实训的目的未真正达到。

第二,实训教学的方法单一。财务管理实训教学方法采取教师示范讲解,然后学生课堂操作训练。这虽然强化了课堂的学习,但是理论知识转化了实际的操作技能,则不可能完全通过模仿进行的。当前的教学方法,多是学生在课堂上模仿教师进行相关的操作训练,但是这种简单的模仿,并未真正展现实训教学的本质,从而影响了实训效果的取得。

第三,实训教学师资滞后。实训教学无疑需要教师自身注重对实训流程的熟悉,掌握实训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师队伍是财务管理实训教学开展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的实训教学中,由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滞后,使这些实训课程有一些教学技能不是很符合的教师兼任,这必然会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此外,目前的教师队伍的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操作实务重视不足,这是传统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主要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或改善财务管理实训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

第一,突出财务管理实训的重点。财务管理实训教学除了一般会计类专业的相关核算能力之后,还必须突出财务管理专业资深的特色[3]。财务管理不能仅仅聚焦在财务的分析,还应注重管理方面。具体到企业来说,就是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是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的,为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提供财会上的帮助。实训的内容不仅包括财务状况的分析,还必须兼顾财务的统筹管理的能力,从而较为全面地掌握财务运作状况。

第二,加强财务管理实训教学方法的开发。在完善实训内容的同事,还需要侧重加强实训方法的探究,以此来提升实训的实效。其中主要的方法开拓包括:

(1)广泛运用现代的信息传媒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带来,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财务管理也必然需要运用到这些技术。因此,在实训教学中也需要贴进未来就业的实际,引入现代的传媒信息传媒技术。如财务核算的计算智能技术的运用、财务管理中的信息整合以及数据分析等,都可以广泛地运用到现代的信息传媒技术。

(2)采用ERP沙盘模拟对抗。ERP沙盘模拟对抗是模拟了企业财务的运行状况。这使学生在步入企业等就业岗位之前,就能够对企业运作流程的认识,理解相关的管理思想,提升财务管理的技能[4]。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可以大量地增加这些模拟运作的运用,由此而提高实训效果。

(3)与企业财务专业合作。可以邀请企业中的专业技能人才,到学校的课堂,通过专家讲座、课堂指导等方式,传授企业实务操作中的具体经验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将学校的课堂学习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对接。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拓展实训教学的思路。

财务培训课堂例10

我们把财商课程内容和具有浓郁学校特色的财商体验活动融合在一起,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把人生观、价值观、财商观的培养建立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中,使财商教育成为学生的社会化体验过程,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以激发,精神世界得以张扬。因此,我们的财商课程衍生出了以下三种模式――“财商小课堂”“财商中课堂”和“财商大课堂”。我们希望这三种模式能够生发出无尽的情趣与魅力,丰富“解放教育”的内涵。

“小课堂”点燃智慧

学校财商小课堂以课堂为阵地,围绕一个核心知识点,通过“我爱财商” 读书活动、财商主题队会、演讲赛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财商的含义;学校还定期开办 “财商大讲堂”,录制成短片并且在雏鹰电视台播放;学校还从工商银行、税务局等单位聘请专家来校做讲座,让学生了解到更为专业的财商知识。例如,学校邀请了重庆市大坪地税局薛战伟老师给全校师生上课,薛老师就我国税法的相关知识向老师、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并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准备了税法知识的flas,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税法知识的普及,很多学生都表示受益匪浅。

这样生动的财商课很好地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对财商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为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价值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课堂”回归生活

财商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的财商中课堂以学生生活体验为核心,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压岁钱我管理”“家庭一日生活开销知多少”“我是小当家”“我是小小理财师”等体验活动。通过一个个特定事件的参与和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财习惯,做好理财计划并且能够进行理智的消费。

我们组织全校学生一起参与“一日购物体验活动”。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外出购物,并简单记录所购商品的单价、数量、总价,比较用同样的价格所购商品的质量、数量,了解原价、现价、折扣、让利等概念。学生做好购物过程的记录并和家长一起写购物的感受。活动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购物时的见闻、感受,归纳购物的心得,总结经验教训。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惜钱的意识和观念,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勤俭节约、合理收支的理财习惯。活动走出课堂,向生活空间拓展,也让财商教育真正走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美好的未来生活奠基。

“大课堂”活力飞扬

学校从学生的生命成长出发,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走进财商大课堂,让学生融入社会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树立财商意识。

我们的财商大课堂是以社会实践为核心开展财商实践活动的,包括体验生活实践类和金钱运用理财类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做精明小买家”“简朴春游”“合理理财快乐军训”“红领巾工作坊”“我陪爸妈上班”等财商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国青少年学生财商教育读书暨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还组织学生到财商实践基地――渝中区工商银行、生活超市等地进行社会实践。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多角度、多层面地培养了学生的财商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财的知识与技能,领悟理财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诚信、自律、节约等品质。

学校组织开展了“‘相约2013・精明小当家’迎新交易会”这一财商实践活动。活动准备阶段,各班征集物品、给物品定价、策划商店名称,商店名称必须新颖别致,如天狗淘宝商会、爱心连锁店、彩虹百货店、杂七杂八杂货铺等。各商店还进行广告宣传工作,培养了学生的营销策划能力。同时还开展“税法知识abc”专题讲座、市场营销宣传辅导培训、班级交易财务报表填报培训、拍卖流程培训等等。另外由师生共同组建成立了市场管理委员会、工商所、税务所、消费者协会、综治办等机构,确保了本次财商体验活动的管理到位、诚信交易和公平竞争。活动中,各中队的商铺广告宣传代言人轮番上阵,使出浑身解数,宣传店铺、介绍商品,迎来了全场师生的一声声喝彩、一阵阵掌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欢笑声交汇在一起,好不热闹!

活动结束后,各班认真统计销售情况,并填写财务报表、上交税款,有的班级还将活动盈利捐出来。学校评选出“微笑服务员”“明星推销员”“最佳管理员”“文明顾客”,从“创意、文明、服务、诚信、效益”五方面评选出“星级店铺”。整个活动将模拟活动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商品交易,学习金钱管理,掌握必要的理财方法。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在扮演售货员、顾客、收银员、促销员、消费者投诉站工作人员等角色中,形成了市场经济意识,在交易中学会了理财、沟通、诚信,体会到创造价值的乐趣,并养成了“诚信守法、合作创新、服务奉献”的精神品质。

“财商大课堂”带领着全体师生步入一场场缤纷活力的奇妙之旅,孩子们就在这样的漫漫旅程中享受生命的成长!

财务培训课堂例1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136-02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内涵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顾名思义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它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学加实践教学,而是理论与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交互进行,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主要目的是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必要性分析

1.中职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理论教学为主转变为理实一体化,理实并重。三年制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从事会计、出纳、商务文秘及工商管理等工作的初级应用型人才。传统教学模式下偏重理论教学,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连原始凭证都看不懂,根本无法编制记账凭证,登账也就无从入手。就业后还必须重新拜师傅学习一个阶段才能适应工作岗位,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产生不良影响。许多学生认为读书无用,不如直接拜师傅学习做账。这是财会课堂教学过分偏重理论教学的后果。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高度仿真现实情境进行模拟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够迅速地理解理论知识,也能将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真正实现中职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

2.财会学科的特点要求财会课堂教学必须采用理实一体化。财会学科主要的专业课程是《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二者都是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相关专业的入门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以基础会计为例,它的课程定位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处理一般会计问题。从它的教学内容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基本操作能力等。以上可知财会专业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除了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进行操作处理——做账。这一特点要求财会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实行理实一体化。

三、存在问题

虽然当前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呼声较高,但却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依然偏重于理论,且理实分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理实分离,课时安排偏重理论。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第一学期上基础会计,每周6课时,约136课时;第二、三学期上财务会计,每周6课时,约270课时;第四学期上会计实务,每周4课时,约64课时。导致学生在第四学期上实务课时发现许多会计科目的知识都已经遗忘,基础不牢的学生连操作实务的兴趣也没有了,此时必须帮助学生复习理论知识。这样既浪费教学时间,又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倍功半。

2.在教材选择与编制方面,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相分离。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选用的教材为中国财政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这些教材以理论为主,实务操作很少甚至基本不涉及。而实训教材则选择余地较大,有的是自编的校本教材,有的是一些大学出版社的汇编教材。很多内容是针对单招技能考试而编制,没有系统的实训操作内容,也没有统一的权威教材。教材是教师赖以教学、学生赖以学习的中介,而教材的理实分离使理实一体化教学很难真正在课堂实施。

3.教学场地、设施设备等教学资源理实分离。许多中职学校虽然建有会计模拟实训室,但大部分流于形式,利用率比较低,而许多实训在教室完成即可。教室都装有多媒体演示平台,会计模拟实训室沦为储存凭证账簿的仓库,造成空间资源的重复浪费,不能发挥真正作用。

4.无论是课堂组织形式还是教学方法,都依然以传统为主。学生一人一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仍旧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练习巩固的方式,虽然为了更形象直观的教学,有时也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演示教学法,但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状况没有太大改观。

5.考核评价以理论考试为主,技能知识为辅。技能知识的考核方法与理论知识的方法标准基本相同,导致学生以学习理论的方法来学习技能,不利于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解决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