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08 18:08:40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例1

一、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势头喜人

近年来,山区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团结带领下,坚持真抓实干求发展,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努力谋求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农村面貌呈现出新气象。

一是产业发展势头好,前景广。**乡、**乡、**乡坚持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繁荣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壮大支柱产业,在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等方面做文章,区域内的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南烟北茶,适度兼抓”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乡、**乡已经成为我县的烟叶产业大乡,今年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400亩和7800亩,**乡坚持烟叶产业和茶叶产业兼抓,“南烟北茶”的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已基本形成气候,农村呈现一派干部群众忙春耕抓产业谋发展的春意盎然景象。

二是新农村建设基础好,有成效。**、**、**三乡的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各具特色。从水坪镇康家岭村到十八里长峡的交山村,260余公里沿线居住集中的多数住户都建起了砖混结构的一层或两层楼房,旧房也穿上了新外衣,新房屋越来越多,道路交通越来越便捷,庭院净美,村容村貌整洁,百姓精神扬眉吐气,社会秩序安定和谐。

三是社会事业发展快,民心稳。农村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均达100%,教育教学质量有新的提高,**、**两乡中学能够保持十年来中考综合成绩排名全县农村学校前列。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改善,农民参与新农合享受医保的比率不断提高,得到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惠越来越多。农村信息更加方便快捷,电话、有线电视得到普及;80%以上的农民群众可以饮用自来水、安全水。农村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山区农村经济一派繁荣。

四是乡村干部作风实,信心足。**乡党政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不足30岁,工作安心,善于学习,爱岗敬业,组织委员赵昌华、宣传委员康建民早晨不到八点就骑上摩托车赶往自己的联系村,指导春播生产。**、**两乡党政领导班子团结,思路清晰,工作务实,**乡正科级干部曾建英、**乡人大主席桂光汉等是年近半百的老干部,仍然工作在抓烟叶、抓水电产业的一线,精神饱满,干劲实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村两会运转正常,村组干部服务意识和组织领导能力明显提高,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影响当前山区农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山区发展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仍然显得不足。就**乡、**乡、**乡和十八里长峡来说,其国土面积全部是山区,山区高稳产农田地比重低,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发展粮食生产、烤烟产业自然受到直接影响;山区公路等级率、硬化率还不高,晴通雨阻,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少数地方农民住房简陋,牲畜畅放,人畜混居,文明程度差;个别自然村生态恶化(如**二坪村的头坪、十八里长峡的大禾田等自然村),饮水困难,交通不便,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没有保障。

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重点户、专业户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比较弱。目前,除了粮食、烤烟、少量茶叶以外,没有其它能够带动农村发展的产业。因而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就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扩大。况且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外出打工或经商,留下的劳动力结构老化,对农村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也影响了农业技术的应用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农村贫困群体依然庞大,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仍然严峻。在**乡、**乡、**乡和十八里长峡的一些高山自然村,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有部分村农户相对贫困,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同时,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绝大部分没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无钱办事仍是目前村级组织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是关乎民生的社会事业发展还有很多薄弱环节。教育方面,有少数学校教育质量不高,与老百姓对子女受教育的期望相比差距大,同时农村学校师生饮食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方面,有的乡卫生院虽然房子是崭新的,但内部管理跟不上,呈现的是脏、乱、差;有的乡新农合布点不合理,百姓走几十里路才有卫生室,农民群众看病就医极不方便,如**的杨寺庙村村民要走三十五里路才能找到就医点看病买药,农民群众怨声很大。网络信息方面,农村有电话、有电视,但宽带网络不能到户,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网络信息的需求,如**的11个村有9个村不通网络,老 百姓迫切希望网络入户。交通安全方面,公路硬化了,但管理跟不上,从**往**,只有王家山段、**段管理比较规范,其他路段管理都十分不到位;道路好了,车行快了,道路缺少警示标志和地名标志,高山路段都没有安保设施,危险路段很多;十巫路湖北与重庆巫溪交汇处的十八里长峡段,有600米省道没有硬化,两省市百姓和过往车主反响强烈。社会稳定方面,农村精神病患者呈上升趋势,虽然去年县上集中医治了一批精神病患者,但新近出现的“武疯子”的治疗又是令基层干部十分头疼的问题,仍然威胁着百姓生命安全,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经济环境方面,农村贴息贷款资金近两年落实很不到位,而且申报程序烦琐,额度有限,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农村产业发展。

三、加快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还未有效解决,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在我县山里与山外自然条件相对悬殊经济发展差距相对较大。因此,对于山区农村来说,经济发展是前提,只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才有物质基础,农民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小康。山区经济发展,就是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南烟北茶,适度兼抓”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区域经济特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增强山区农民加快发展的信心。抓好对农民的宣传教育,重点解决观念、信心、方向、目标、措施等问题。一是要克服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思想,创新思路,支持基层干部带头领办主导产业,帮助能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投身投入主导产业,带动农民群众生产经营主导产业。二是要发挥典型带动的作用。运用身边致富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宣传发动,增强农民群众想富、会富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三是要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及各级政府支农惠农优惠政策。同时,要积极探索农业产业政策性保险,消除农民群众发展农业产业的顾虑,保障农业产业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2、加大农民迁移扶贫工作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山区发展经济先天条件不足,农民剩余劳力多,要使山区农民尽快富裕起来,务必加强迁移扶贫工作,加强对迁移农民的技能培训,使下山农民安居乐业。加快山区土地流转,引导能人大户连片转包承包土地发展产业大户和大户产业集群,培植能人经济。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县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时修复农村年久失修或已损坏的基础设施,要结合山区农村的实际,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帮助山区农村找好找对发展项目,在项目支持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培植大户,支持能人。深化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充分发挥山区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不断增强山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例2

河北北部山区指燕山山区,包括承德、唐山、张家口、秦皇岛和廊坊5市36个县(市、区),总面积7.9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72个县(市、区)的20.9%,占河北省国土总面积的42.4%,占河北省山区总面积的68.1%;总人口1385万人,占河北省总人口的20.1%,占河北省山区人口的56.8%。当前,燕山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在河北省属于后发地区,而相对于河北北部城市而言,该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落后,某种程度上讲,燕山山区新农村发展直接关系到河北省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能否实现。

一、河北北部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民收入低

北部山区的地理特点是石化、高寒、干旱、少田,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干旱缺水,灾害频繁;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不能发挥人口的集聚效应。河北北部山区虽然从地理位置上近京津,但北京和天津的辐射却难以达到该地区。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河北北部山区经济发展一直滞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收入等指标在河北省处于靠后的位置。以张家口市为例,2005年张家口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29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926元,仅为河北省的2/3。目前,张家口市还有50万贫困人口未能稳定解决温饱问题,贫困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9。以离北京最近的赤城县为例,该县有贫困村13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0%;贫困人口5.6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21.7%。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严重滞后

北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严重滞后,特别是张承的贫困县,建国后长期被列为军事,在很长时间内,基本上是不修路、不输电、不上工业项目,赤城县1996年才获准对外开放,丰宁县1998年获准对外开放,错过了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先期开放发展的两个战略机遇期,造成多年建设性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在张家口和承德两市还有3000多村庄尚未通油路,占全部村庄的75%。北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大多数水利工程均修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如今大多数工程已经毁坏瘫痪,灌溉能力低下,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非常弱,2009年年河北北部山区许多县由于天气干旱造成粮食减产,有些地方甚至绝收。同时北部山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欠账多,从调查看,3/4村还没有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社会保障覆盖率不高且水平低,村民的文化生活几乎是空白,超过80%的村没有垃圾集中收集点,近二成的村饮水不安全,近六成的村认为饮水存在困难。

(三)新农村建设资金极其缺乏

河北北部山区各市基本上是后发地区,能够用于建设的资金有限,而且其下属各县经济发展水平低、规模小、实力弱,特别是农业税全部取消后,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对政府自身财力的依赖性更加突出。

(四)村级组织建设问题不少,影响了整体职能的全面发挥

河北北部山区新农村建设中,村级组织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部分村两委组织对自身的职能认识不清,工作方式不科学,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不强。表现在以下方面:只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对组织群众发展经济、发展公益事业以及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不够;村两委不团结,群众对干部渐失信心。第二,村级班子的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由于山区经济落后,村办集体经济几乎为空白,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年农民纷纷离开农村谋求发展,导致村组织的人力资源不足;再加上村干部报酬偏低,影响了在职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些村干部长期外出,村组织几乎陷于瘫痪,在许多边远山区农村甚至没有人愿意做村干部。

(五)农民自身的能力不强

由于环境闭塞、信息不通,不少干部群众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缺乏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想致富没有门路,自身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又没有相应的社会资源,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中远远不具备建设新农村需

要的主人翁意识,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二、河北北部山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选择与构建

当前在如何有效建设新农村的途径或模式选择问题上,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以林毅夫为代表,他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公共基础建设为重点,资金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由农民参与决定、设计和监工实施。二是以温铁军等人为代表,希望通过将农民组织起来的模式,让广大农民获得经济上的好处。三是以贺雪峰为代表,强调在农民不能快速转移进入城市,农民收入不可能快速提高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重建农民的生活方式。此外,还有学者从生态学的视域下,提出新农村建设要依托农村潜在的自然资源和优势,走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绿色生态型新农村。

由于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而北部山区农村多属于后发地区,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省情,应将河北省北部山区放在全省统筹东西发展、南北发展、城乡发展的大局下来思考。根据河北省财力和河北北部山区独特的生产要素条件、区位优势、人文与生态环境及交通优势,北部山区农村发展的新思路应是跳出“三农”来发展“三农”,也就是以“富裕、文明、和谐”为主要目标,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实行“统筹谋划,分而治之”的发展思路来解决,把河北北部山区农业发展放到全省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全省社会全面进步的大局之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全省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之中,进而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布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研究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

(一)将河北北部山区农业发展问题放在全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发展战略中予以解决

河北北部山区的农业问题其实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虽然布局分散,总量不高,但由于其近京、津的特殊地理位置,关系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因此它不单纯是农业问题,也是环境问题。河北北部山区发展的优势,主要在于丰富的自然资源、环京津的地理优势和有一定基础的特色产业。燕山具有的多样、独特、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特色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环京津的市场需求为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环京津的客观现实使山区经济发展的选择只能是特色生态经济。从这个优势出发,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制定高效农业发展规划,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品质,在种植上可实行区域布局、区域联动,改变过去自给自足的种植习惯。发展养殖业应主攻草食型,通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政策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北部山区农业发展要突出河北北部山区的特色,抓调整,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念好“山字经”,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将河北北部山区农村建设问题,放在强化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大公共产品供给力度的背景下统筹解决

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北部山区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河北省北部山区大部分县乡镇政府财力有限,难以提供广大农民所需的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革总的方向应是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性,应按照政府和市场结合、权责明确、兼顾农民承受能力和循序渐进等原则,以当前山区农村已经小有成效的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以路、水、电为重点,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为提高供给效率,需要实施一系列制度创新,例如,减少政府层次和财政层级,建议乡一级政府变成县一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在有条件的地方尝试实行“省管县”体制,同时建立供给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与公共产品供给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自下而上”供给决策程序;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筹资制度。对一些特别偏远的山区,实行公共品供给难度较大的,实行移民政策,通过梯次移民和集聚优化村庄布局,让人口适度集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人口的集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复原与保护。

(三)将河北北部山区农民提升的问题放在科教兴农的总目标下解决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通过科教兴农提升农民素质,将物质富裕、精神丰富、管理民主统一起来,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因为山区人口分散,学生上学要走很远的路,因此要适当增加山区学校设置,合并学校要视情况而定,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不失学不辍学。此外,还要优化农村教师结构,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和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其次,要大力调整教育结构,积极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框架。其中,最需要强化的是对北部山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它包括以现代农业适用技术和实用农业技术培训为主,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再次,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对广大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发展劳务经济。

(四)将河北北部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放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目标下加以推进,加强村政管理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例3

保护坝区耕地、建设山地城镇,是山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丽江是一个山区市,90%以上的土地资源为山地。作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地区,丽江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坝区耕地与满足城乡建设用地需求矛盾十分突出。这就决定了丽江的城镇化区别于一般的发展方式。尊重自然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凸显民族文化,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设人与自然、资源和谐相处的山地城镇,实现“城在山中、房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特色城镇目标,就成为丽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上述思路,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探索中体现得淋漓尽致。10年前,玉龙县在总结纳西族依山建村经验的基础上,向低丘缓坡要城镇建设用地,在山地荒坡上建成了办公区、教育区、工业园区、火车客运站、星级酒店等一批低丘缓坡综合利用项目,有效保护了大批原计划用于城市建设的坝区农田,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全新的山区城镇化发展之路。

柔性化地实现农民市民化身份转换,是推动城乡互补与共融的有效路径

在“城镇上山”过程中,丽江市采取连片规划和组团式开发的策略,在尊重和保护好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农民风土、民俗、民情和独特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使山区各民族农民自然融入城市生活。这种柔性地农民身份市民化的转变方式,一改我们过去硬性让农民转换成市民的一些做法。

在丽江的一些新型村落,农民祖祖辈辈依赖的传统农耕方式已然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种现代城市文明和乡村民俗文化高度融合的新的社区生活形态。农民除了户籍是农村人口外,都在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各种各样的社会职业和生活方式,即使仍然在与土地打交道的人们,也都是以一种职业化的方式参与现代农业生产。以观光农业、民俗文化为特征的农业服务业,安置和吸引了众多农村及城市人口就业。

可见,丽江的城镇化发展实践,并不在意统计学意义上的城市人口身份界定,而是在努力追求消除城乡差别的一体化发展方式,让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生机互补、融合,中心城区和周边乡镇功能互补,既保留个性化的特色文化区隔,又有整体共同的繁荣、富足和宜人。

坚持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是新型城镇化、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

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三农”问题一直是困绕我们多年的难题。统筹城市和农村的均衡发展,系统解决好农业人口的发展问题是根本。然而,我们解决“三农”问题习惯性的逻辑思路是“农业、农村、农民”,即如何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农村,让农民增收来提高生活水平。不难看出,这是一种通过“物”的改变,来影响和实现“人”的改变的解决问题的路径。由于这一“物本”建设路径,忽略了“人”的真正需要,常常发生实践过程中“事与愿违”的现象。

丽江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把“农民”作为规划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自变量”,一切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和多元需要做文章,在首先解决好“农民”的发展及需要上,统筹协调好“农业、农村”的问题。

比如,束河古镇红山村在保留原有植被、农田和自然风光不被破坏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在半山腰中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绿色乡村。其土地征用模式是在保留原有农田使用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公司出资整理和开发部分低丘缓坡山地,免费为农民统一建造具有星级标准的纳西族特色民居建筑,同时提供一定面积的农家庭院,发展与世界名镇旅游服务接轨的星级“农家乐”。公司按国家政策统一获得对红山村土地开发的使用权后,农民现有的宅基地就变成了建设用地,从而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房屋产权。与此同时,每个农户还可以获得一些耕地的使用权,种植与旅游配套的蔬菜、水果、花卉等。红山新农村项目的开发实践,为农民柔性融入城市扫平了障碍。

城镇化也好,新农村建设也罢,如果不系统解决好人的发展问题,最终结果必然是“做不成,干不好,形不成”。在城镇化的建设中,只有把“农民”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变量,“三农”问题的解决才能获得利益平衡的基点,才能够找到明确的规划方向。从这个思路上看,丽江的实践具有破题的意义。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例4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062-03

贫困山区的小城镇建设在当前“肩负”着重要使命,是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制动机”,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选择。长期以来,中国国情的复杂和多样性使各地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日益凸现,尤其是在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的发展中大国,区域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差距明显,贫困山区的农村与城镇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在新一轮城镇、农村建设发展热潮中,研究贫困山区小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探索其正确路径,对推进贫困山区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贫困山区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的关键时期,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我国正确判断当前发展形势和时展主题做出的正确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重点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协调持续发展。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农村经济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农村这单一的发展环境里,内生发展虽然是带基础和根本性的,但外向带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大背景下,仅有农村经济发展是不够的,还需一个与农村靠得近、联系紧密的城镇对其进行带动和支撑。在贫困山区,这种需要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贫困山区的客观现实环境往往是处于边远或落后的状况,距离城市较远、缺乏城市经济的拉动;基础设施条件等公共服务产品匮乏。而小城镇作为联系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对农村经济发展能起到引导和带动的重大作用。因此,只有加快贫困山区小城镇建设步伐,带动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才能脱贫致富,实现贫困山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统筹协调发展。

(二)推进贫困山区小城镇建设的现实需要

毋庸讳言,贫困山区的小城镇建设总体是向前发展的。但在当前,贫困山区小城镇建设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成为小城镇建设的桎梏和羁绊。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经济结构老化落后,资源利用开发型企业的依靠性强,规模不大,吸纳从业人员不多,带动农村发展的内在潜力不够。二是城镇规模总体偏小,城镇居民大都在1万人左右,处于城镇人口规模效应的第一阶段。城镇作为区间经济中心的积聚、辐射和扩散作用有了一定发挥,但作用和效果不很明显。三是公共服务脆弱,尤其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与铁路、高速公路等优质交通条件相差甚远。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低。四是距离城市群较远,缺乏城市群的辐射。五是历史性的后发形势影响较大。山区城镇落后时间相对较长,处于经济发展的“包围圈”中。这些问题制约着当前贫困山区小城镇建设。因此,分析贫困山区小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是推进贫困山区小城镇建设的现实需要。

(三)城市经济发展繁荣的有力保障

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并不是单一式的城市工商业及其公共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是城市与城镇、农村发展的协同共进。小城镇处于城市与农村的中位地带,离纯农业的乡村较近,离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也较近。所处位置的中间性使小城镇成为连接农村和城市的重地,对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敏感的反应,是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小城镇特殊的地位优势使其具有了服务城市、连接城乡的功能。其一,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小城镇依托农村,能够根据城市工业经济发展需求将农村生产的原材料收购集中,并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输送。其二,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城市的用人用工信息通过城镇可直接传播到农村,吸纳并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其三,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小城镇是城市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城镇不断扩大规模、增加服务功能、提高文明程度的过程。因此从源头来看,小城镇的发展为城市的形成、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夯实了基础,是城市经济发展繁荣的“源头活水”。

二、贫困山区小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贫困山区的客观制约因素

其一,自然环境条件较差。贫困山区的小城镇建设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山区的客观现实使小城镇建设处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大环境里。大多数山区都较为偏僻,距离城市经济中心地带较远,交通、信息闭塞,山高路远,地理位置不利,无区位上的明显优势。如按发达地区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来衡量,相当多的贫困山区是处于发展较难的环境里。

其二,人员思想素质较低。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贫困山区的人员思想素质普遍较低。思想上保守落后,得过且过,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习惯沿袭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只看到贫穷落后和条件不利的一面,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素质方面,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大多数初中文化程度,90%以上的没有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因而其思想素质和劳动技能都相对较低,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的领悟和接受能力不强,开拓创新意识更是缺乏,新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被接受和传递的进程较慢,特别是国家取消农业税、种粮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实施以来,贫困山区人员安逸享受之风盛行。

其三,自身发展进步较难。由于受客观环境和人员思想素质双重的影响,贫困山区传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仍是发展的主要方向。经济结构调整较难,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更难。城镇经济中市场要素不活跃,城镇与农村产业发展隔离。

(二)贫困山区小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

其一,产业经济结构趋同。以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的发展模式是城镇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导。贫困山区小城镇经济成分中,第二产业发展潜力不够,企业技术含量较低。第三产业闲散,服务质量和效益不高,停滞于一般的买卖供给,二三产业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小城镇的经济建设,对第一产业带动不力。

其二,公共服务保障落后。一是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交通不发达,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环境卫生较差,脏乱差现象突出。二是城镇公共服务质量不高,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能充分满足居民需要。三是社会保障脆弱,贫困救助、城镇居民低保体系不健全。四是社会事业发展较慢,特别是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高,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精神文化建设不力,黄赌毒现象严重。

其三,资金来源融合困难。贫困落后的现实造成了贫困山区小城镇财政非常困难,每年收入仅仅保持在基本的运转上。资金融合方面,银行信贷款项额度低,资金来源渠道少,国家转移支付或扶贫开发项目很少能争取到额度较大的资金和项目。财政赤字现象严重,资金拮据,小城镇建设缺乏经济上的硬实力。

其四,制度设计安排滞后。一是户籍制度的限制仍然存在,村镇条块分割在人口最基本的居住权利上得不到平等。现有户籍制度严重影响村镇迁流,影响经济发展。二是政策的制定不很公开透明,制度设计安排落后。城镇居民一般不知城镇发展规划、政策和决议。三是地方垄断市场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商家抬高价格,普遍消费较高,政府在宏观调控市场用力较少、管理不足,影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理合法竞争。

三、贫困山区小城镇建设的路径

在当前制约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贫困山区小城镇建设必需明确自身优势,选择一条内生发展和外向带动的正确发展路径。

(一)存在的潜在性优势

森林资源丰富,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5 894万公顷,其中约有90%分布在山区”,是重要的森林基地和生态源。生物资源丰富。如竹林、野生中药材、高等植物等,绝大部分分布在山区。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是畜产品、林副产品、干鲜水果、土特产品等的重要来源。水资源丰富,是天然矿泉水加工生产的基地,适宜发展水电产业。山区饲草饲料非常丰富,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场所。这些优势,为贫困山区小城镇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二)可供选择的几种路径

路径一:内生发展

内生发展是指通过城镇内部三大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城镇自身经济大发展,主要在三方面。

其一,传统农业要向特色的现代生态大农业转型。农业是城镇内部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当前城镇农业发展必须克服传统农业的制约,发挥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向特色的现代生态大农业发展转型。主要是:山区农业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潜力,大力发展森林产业,尤其是高附加值的经济林木、药材种植、竹木等,使之成为林木和药材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利用山区丰富的天然饲料资源,靠技术和信息提高畜牧养殖的品质和效益,成为畜牧养殖基地,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新的经济发展内涵。

其二,传统工业要向集约型、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工业转型。城镇传统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低,人员素质不高,发展创新的能力不强,仅仅停留在自然资源的加工和矿产资源的利用开采上。城镇经济要发展,工业经济是龙头,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必须革新。一是分散的工业同类项目要通过技术革新、改革重组,建立集团型的企业。二是传统的优势企业要积极与本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对接,在学习和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改造创新的基础上,要加大人员培训,引进“用得上、留得住”的技术人才。三是要防止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因为产业转移而进入山区城镇,既要防,又要管,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使工业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其三,传统服务业要向高质服务业转型。第一二产业的兴衰直接关系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是产业密集的区域,城镇经济的繁荣直接表现在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发展上。第一二产业的兴起必然要求第三产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首先,服务行业要规范,要适合城镇经济发展的需求,能满足城镇居民及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其次,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合法合理竞争,不搞地方垄断,更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再次,要突出山区服务行业的特色,尤其是名优特产的销售等要建立全国性的销售网点,进一步拓宽渠道,提高服务业的经济效益。

其四,三大产业要由各自分离向相互协同促进转型。传统产业的制约就是城镇的三大产业彼此“孤立”,农业离开了工业的带动;工业离开了农业的支持,第三产业游离于农业和工业之间。三大产业没有有效链接,城镇成了“孤岛”。城镇经济要发展,三大产业的发展必须进行调整并实施对接。主要为:积极推进“企业+农户+商业”的产业链接模式,城镇以农村提供特色和绿色的原始农产品为基础,以企业的深加工为产品,通过商业的买卖销售为保障,形成三大产业互动的发展格局,带动城镇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路径二:外向带动

外向带动,是指利用城镇以外的各种有利因素,引导、带动或影响城镇经济发展。主要有三方面:

其一,依托扶贫开发政策,走后起跨越发展之路。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贫困山区的发展,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这充分表明,贫困山区有各级政府支持的政治优势。贫困山区小城镇发展必须充分借助这一优势。一是要利用国家及地方政府对贫困山区扶持的巨大机遇,重点在基础设施条件,如高等级公路建设、用电用水配套服务等方面引进资金或优惠政策,实现山区城镇及所辖区域的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二是要利用各级政府对口支援或扶贫帮困联系点的建设,寻求帮扶资金、信息服务、技术指导等,积极推进城镇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三是利用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和合作医疗建设,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城镇的服务能力。

其二,依托城镇产业对接,走区间协同发展之路。区间客观条件的多样性造就了各城镇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多样性,多样性往往和差异性共存,城镇间的这种差异性使各城镇间有了互补的可能。因此,城镇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这一互补的特性,在城镇间积极进行产业对接。既学习城镇管理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为我所用,又发挥城镇产业强项在其他城镇建立发展、销售、服务等网点,实施“走出去”;利用其他城镇发展的优势,开展“引进来”,不断增加区间联系,使区间协同发展。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例5

一、选好班长,配强队伍,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提供人才保证

“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而选好这个支部的“班长”又是关键的关键。

1、选好班长,发挥经济能人的带头作用

我镇在选拔农村基层干部时,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把政治坚定,思维活跃,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选拔到村级基层组织中来,着力打造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村集体领导班子。如上奇社区的党委书记伍仕铭,是群众推选上来的具有高中学历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近年来,他不但自己搞立体种养年收入有18万元以上,他和社区班子一班人达成共识,村集体投入36万元建成花岗岩工业加工开发小区,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火机厂、红砖厂等外资企业近10个,使集体经济纯收入从每年的10万元猛增到16.5万元。

2、加强培训,提高村级班子干部的致富本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迅速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干部的市场意识和经济洞察力至关重要。我镇一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经济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二是多次组织村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搞得较好的兄弟乡镇参观考察,促进他们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把好的经验、好的发展路子带回来。如自治区级贫困村——黄沙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在参观学习了藤县古龙镇的八角种植技术后,回来广泛发动村民扩大八角种植面积,对八角树实行低产改造。XX年该村八角种植面积达到了7000多亩,当年全村八角产量2万多公斤,人均增收40多元。

『 1

3、选准载体,强化村级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

XX年上半年,我镇乘着村级“两委”班子换届的契机,在“两推一选”和村民直选工作中,把“双强”党员和致富能人选入“两委”班子,使他们真正成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领头雁”。并抓住“选、育、促、管”四个环节加强培养。即“选”就是用率民致富的标准选准班长,配好班子;“育”就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党支部班子的素质;“促”就是对农村党支部实行目标管理,使其感到有压力;“管”就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村级干部管理监督机制。我镇党委还坚持开展“三强四带五个好”活动,即每年评选出政治素质强、驾驭能力强、经济能力强的党支部(党委)书记,评选出带头学习落实政策法规、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依靠科学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共产党员,评选出“五个好”模范村级党组织。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以此带动全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两委”班子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在XX年的村级换届选出的48名两定干部当中,有12名是第一次当选为村干部,有14名是村里的致富能手。

二、理清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指明方向

思路决定出路。加快经济强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自身优势,把资源优势或地缘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1、理清思路,扬长避短,创建示范基地,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镇党委要求每个村(社区)要清醒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扬长避短,力求做到“三点”,即“年初有要点,年内有重点,年末有亮点”。如思孟村“两委”班子通过调查研究,决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写好两篇文章:一是写好“山”的文章,抓好4000亩荔枝基地建设。通过技改,XX年全村荔枝产量超过100万斤,创历史最高纪录。该村集体的荔枝园,当年产量达到3万多斤,收入达2万多元。二是写好“田”的文章,发展1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今年上半年,该村借“实施五大措施,促进农民增收”的契机,引来了广东客商在该村种植韭菜花100多亩,并引进了芦笋、毛节瓜等蔬菜新品种。该村还与w中学签订了建设100亩学校蔬菜供应基地的合同,规划的1000亩蔬菜基地已初具规模。目前,该村已产出无公害蔬菜1046吨,实现产值100多万元。

2、分类指导,着眼长远,引进“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新模式

我镇是一个既有山区村,又有垌面村的镇,经济差异比较明显。为此我镇坚持分类指导,相互促进的原则,把全镇12个行政村(社区)大体划分为三类,即经济大村、专业村和相对后进村,提出了“经济大村抓发展、专业村抓提高、后进村抓转变”的思路,使各个村(社区)的集体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XX年,我镇抓住国家林业政策调整的大好机会,建议思英社区在宜林荒山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为w市最大的人造板厂——三威板材厂建造原料基地。该社区干部立即行动起来,采用股份承包责任制的发展模式,即土地使用权所有者占利润的10%~15%,投资者占利润的85%~90%。这一分配体制深受群众欢迎,许多农户纷纷与社区签订了互惠互利的合同,从而掀起了大种马占相思的热潮。3年来,该社区共投入了15万元资金,种植马占相思450亩。目前这些马占相思长势喜人,最高的树已有5米高,平均周长达12厘米。据估算,马占相思5年成材,平均每亩可产材6立方米,按照每立方250元计算,450亩就是60多万元。速生丰产林成为思英社区建在山上的“绿色银行”。而寮田村则紧紧依靠w市外贸鸡场这个龙头企业,利用山地多的优势,用山地入股,联合大型养殖户一同发展“三黄鸡”养殖。目前该村“三黄鸡”存栏量已达20多万羽,一跃成为w市养殖“三黄鸡”最多的村之一,寮田村集体也因此每年增收2万元。『 2

3、依托城区,服务城市,打好招商引资这张牌,建立新的发展格局

对于城区的几个村(社区),我镇确立了“优势在区位,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农村,出路在招商,关键抓项目”的发展新思路。如六凡村把100多亩的荒山沟出租给w市环卫站作为垃圾填埋场,每年可为集体增加收入1.5万元。思英社区利用工业园座落在社区的契机,全力配合做好征地、拆迁、经济补偿、三通一平等工作,建好工业园,并成功引进了投资达5000多万元、年产值1.2亿元、可安排就业500人、年上交利税700多万元的鹰达不锈钢厂。该厂不但解决了部分居民的就业,还带活了周边的餐饮、商贸、房屋出租业的发展,壮大了该社区经济总量。自XX年以来,该社区共引来了塑料厂、毛织加工厂等二十几家乡镇企业。其中仅毛织加工厂就有9家,仅此一项就可解决600多人的就业。目前全社区的1500

多个劳动力,有的入厂务工,有的入市经商,基本上是“人人有工作,个个有收入”,村集体的收入自然是水涨船高了。而条件相对落后的垌尾村,村干部针对其水利资源丰富的特点,通过努力,引来了外地客商欧老板投资200多万元建设装机容量达120千瓦的水电站。目前,垌尾水电站已开始运行,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万多元。

三、加强管理,盘活资产,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

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是基础,经营管理是关键。每个村(社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经营项目,如果管理不善,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为此我镇着重抓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1、市场化管理,多管齐下,提高经营效益

一是采取租赁经营的方式。山心、大锦等山区村拥有大片的山场,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没有经济收益。为盘活这部分资源,我们引导村集体把山场租赁给有实力的老板进行连片开发,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村集体获得租金收入。如山心村把1450亩的山场租赁给黎老板经营,每年村集体可增收2万元。二是入股经营。大锦村对于在山上营造的速生丰产林、药材,采取集体和个人入股,收益按股份分红的模式,以增加集体收入。去年该村就获利1万多元。

2、民主理财,村务公开,管好集体资产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例6

这里经历了克难攻坚的“蝶变”:2015年,独山地区生产总值达64亿元,年均增长16.3%,是2010年的2.6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44元,年均增长16.4%,是2010年的2.3倍;争比进位由2011年全省第70位到2015年全省非经济强县第12位。

这里书写了改革创新的“传奇”:率先在全省完成乡(镇)、村、组行政区划调整,率先在全省建立县级综合保税仓,率先在全省建立第一家县级大学城,率先在全省完成机构“大部制”改革,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硬化路,全省首个通用航空实训基地落户独山并成功首飞……

这里演绎着协调发展的“逻辑”:发展与生态共进共赢,质量与效益二者得兼,城市与乡村比翼齐飞。

紧扣全省主基调主战略,围绕全州“一圈两翼”新格局,大力弘扬“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诚信务实、追求卓越”新时期独山精神,以实现全面小康和贵州南部经济重心为目标,独山县正按下加速发展的“快进键”,跑出赶超跨越的“加速度”。

优化布局破瓶颈

经开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同麻尾工业园区一同被列入省“100个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列入省“100个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高新区成为全州首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依托园区为平台,独山水晶饰品、轴承等主导产业风生水起,金孟锰业、中诚水泥、蓝宝石衬底晶片、绿青缘、济生铁皮石斛、标准电机、磁性材料、李记食品、军达钢构、鑫鑫玻璃、石牛食品、新贵集团等一批重点项目“无中生有”、投产达效,创造了备受瞩目的“独山速度”。

而这,与独山县2013年启动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密不可分。

早在2010年,独山县在全面推进园区建设之初,按照“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推进,城镇与农村统筹发展”的思路,结合园区产业布局,实施产业园区引领乡镇抱团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城六区”(即独山大学城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麻尾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城乡统筹改革实验区)的新格局。

2013年,在“一城六区”发展平台的基础上,独山县将原有18个乡镇撤并为8个镇(百泉镇、麻尾镇、麻万镇、影山镇、基长镇、玉水镇、上司镇、下司镇),在黔南州率先实施行政区划调整。

此前,独山县城乡发展困难重重――全县总人口35万人,辖18个乡镇,镇均不到2万人。乡镇多、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不协调、进度不平衡、公共投入被稀释、行政成本偏高,发展举步维艰。

打破才能得生机,创新就会有前途。在此基础上,独山县大胆探索“以区为主、区镇合一、融合发展”模式,合一后的两个行政主体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运作,产生了1+1>2的效应,创造了贵州乡镇区划调整的“独山样本”。

区划调整的目标,是让群众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独山县在新设的8个镇设行政服务中心,在被撤并乡镇原政府所在地或中心村设22个镇级社区服务中心,在64个行政村(居)设村社区服务站,机构设置上基本实现了服务网点全覆盖,编织了“上下联动、层级清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三级便民利民服务体系。

城乡统筹改革实验区(影山镇)自成立以来,不仅成立了创业园、“园中园”解决就业创业,还依托深厚的影山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引进净心谷旅游综合体项目,新建了一批基础设施、市政设施。随着生态移民、面的进村、公交进镇、服务中心等民生项目的全面实施,为全县城乡统筹提供了宝贵经验。

独山县委书记潘志立说,行政区划调整,最关键的是能更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使原来分散的各类发展要素合理有效向各园区(镇)聚集,吸引大批外来优质项目纷纷落户。原来分散的公共服务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利用,切实破解城乡二元格局,实现公共服务城乡共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以城带乡重协调

驱车驶出贵新高速公路独山站匝道口,笔直的毋敛大道从经济开发区向旧城区延伸,直达大学城,车辆往来不息、高楼星罗棋布,一座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现代化城市映入眼帘。

2013年,独山县通过“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南北延伸、东西扩张”,全力构建“一体四翼”(“一体”即老城区,“四翼”即经开区、高新区、实验区、基长新区)新格局。

紧扣“做大城市、做美城乡、做特城镇、推动发展”工作思路,独山城镇化建设快马扬鞭。

南国印象・中央城、盛世峰景、福林铭城、阳光上城、城市之星等一批城市地标正在老城区竞相突起;经济开发区湘企商都、黔桂商贸物流城、剑桥皇家相继建成;大学城、紫薇城、京都国际、国际温泉城等重点项目扮靓新城。2015年,随着红色旅游大道的建成,“一体四翼”发展更加紧密。

昔日“一支烟绕三圈”的小县城今非昔比。截至2015年底,独山县“一城六区”总规划面积达206平方公里,县城区建成面积达1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11万人,城镇化率达46.1%。

在黔南州实施“一圈两翼”战略中,独山主动融入“泛都匀经济圈”,“都(匀)独(山)同城化”进程明显加快。

“‘都独同城化’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依托,互为补充,协调发展,推动贵州南部沿交通干道城镇群形成及经济联合壮大发展。”独山县委副书记、县长蒋海航说。

2015年11月,全长51公里、总投资50亿元的都匀至独山城市快速干道项目正式开工,预计2017年底建成通车。都独同城化的目标,是要把都匀、独山联合打造成黔南100万人口城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城市更向往。

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各区镇结合自身特点,按照“一镇一风貌”的思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打造一批具有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貌的绿色小城镇,增强城乡整体活力。其中,麻尾镇列入全国重点建设镇、基长镇列入省州示范小城镇进行打造。

“以前住土坯房,走泥巴路,没有路灯,没有活动广场。”基长镇阳地新村村民蒙泽云对新家赞不绝口,“自从住进新村,村民有了活动广场,还有健身设施,生活条件不比城里人差。”

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独山已启动“531”新村建设点21个,卢家寨、鄢家山、城南、玉水新镇区等一个个独具民族风格的美丽乡村正走进人们的视野。

美丽乡村建设到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特色产业培育就跟进到哪。

根据镇村所处区位、人口、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历史人文等因素,独山因地制宜规划发展“一镇一业”、“一镇多业”或“一村一业”、“一村多业”,鼓励并大力扶持一批专业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进一步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城镇与乡村的协调发展,让独山跨越赶超步子更稳、成效更显。

补齐短板惠民生

走进位于麻万镇的独山县思源实验学校(第三小学),橘红色的建筑和绿化景观交相辉映,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书声琅琅、歌声飞扬。

独山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去年9月投用的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公办学校,学校将原来麻万镇中心小学、拉林小学、共同小学、摆九小学、高岩小学、亮洞小学等六所小学整合而成,目前全校在校教师有103人,学生1600余人。

“通过集团化办学模式,解决了部分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资源分散、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让乡镇孩子与城区孩子一样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思源实验学校校长韦静告诉记者。

这是独山县实施城乡供水、公交、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和城乡区域发展“六个城乡一体化”工程的缩影。

行政区划调整以来,独山县重点实施“六个城乡一体化”工程,将其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通过招引民资对国企供水体制进行改革,实施供水一张网工程,供水管网向镇、村延伸。甲摆供水工程顺利投入使用,县城告别“旱城”历史。

铁路、高速公路、国道贯穿全境,“贵南”客运专线、独山至三都高速等启动建设。率先在全省提前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和“公交进镇、面的进村”全覆盖“双百”目标。

全面调整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分散、初中集中、高中聚集”的原则,投资20亿元新建(改扩建)项目151个,撤并学校158所,对全县校点重新调整优化,引入民资创办混合所有制初中、高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步发展,突破了28年来独山学子没有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历史。

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强化县、镇中心医院建设,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推进集团化办医,将乡镇卫生院分别划归两所县级医院委托管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调动县内金融、通信、邮政、广电网络资源,金融、信息服务网点遍及全县每个村居,成立独山农村商业银行,打通农村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十二五”时期,独山地方财政支出中,有61亿元用于民生建设。

然而,对于这个国家级扶贫重点县的独山县来说,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还存在74个贫困村(按未撤并前计算),72300余人贫困人口(2015年底数据),而且大多生产生活条件极度恶劣,剩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脱贫攻坚不懈怠。县委、县政府领导主动承担起“指挥员”职责,县级领导联系包村,层层签订“军令状”。

独山的目标,是在2016年确保摘掉贫困县帽子,2017年8个镇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以户为单位全面脱贫。

补齐短板惠民生,南部新城正崛起。潘志立表示,要有“输不起”的政治意识、“错不起”的机遇意识、“等不起”的责任意识,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全身心地投入这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

专家点评

李华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农发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独山新路”

近年来,独山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当地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密不可分。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例7

狮溪村地处临安西北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两次村庄行政归属调整,原归属于上溪乡,2003年归属于大峡谷镇;2010年行政归属于龙岗镇。全村共有130多户,430多人口,2010年,村农民纯收入为9128元。村民主要收入70%以上来源于山核桃。通过对狮溪村100多农户的走访调研,我们对狮溪村当前发展状况作如下分析:

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表现为:生产工具和手段落后,农业机械的拥有率、使用率比较低,一家一户“豆腐块”式的土地种植模式广为盛行;能源及设施落后,村民一直沿袭着“砍柴烧饭,烧炭取暖”的习俗;基础建设落后,村庄绿化、硬化、亮化工程滞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设施明显不足;劳动力缺乏,优质劳动力转移外流现象严重,一批有知识、有文化、富有创新思想的青年通过读书、经商、外出打工等形式离开了村庄,在城市就业,从而出现了土地、经济林由老人小孩种植经营的情况。

二是村级组织功能不强。长期以来,村两委组织处于瘫痪状态,村级组织功能和作用不强,全村共有党员24人,其中50岁以上的党员18人,30-50岁的党员6人,文化水平都在初中以下;2008年前,村里干部没人竞选,村干部都以老年人为主,对村级工作缺乏热情和精力,加上缺乏对政策和市场的了解,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创业富民的能力比较弱,“不闻村事,不为民想”的思想比较普遍。

三是村民科学发展意识淡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农民“分包到户”至今,狮溪村村民过着“自耕自给”的生活,由于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村民科学发展意识淡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赖式发展思想强烈,由于缺乏市场经济知识,信息相对闭塞,虽有迫切的致富愿望,但却缺少致富的路子,基于眼前利益,砍伐森林及盲目种植的情况严重。

二、龙岗镇狮溪村发展环境要素分析

(一)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狮溪村地处崇山峻岭中,自然土地、林地资源较为丰富,耕地面积1000余亩,水田600余亩,旱地500余亩;山林面积15443亩,其中山核桃林面积有2376亩,还有浙江最大的华东黄杉保护群300多亩。旅游资源:狮溪村蕴藏着大量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如有昌化古道、百丈岭、马啸岭、纤岭、高庵里、五渡坑等景点;有始建于道光年间,至今约200多年历史的三座石拱桥一狮溪桥,双溪桥,蛟岭脚桥等历史古迹。

(二)村庄文化要素。由于狮溪村地处徽杭古道昌化段的中心,在千百年古道经济推动下,此地徽派文化和浙江文化交融发展,形成了特色明显、底蕴深厚的文化形式。一是崇学,狮溪村村民自古崇尚读书,尊师重教勤学之风盛行;二是家谱流传盛行,狮溪村历史有文献记载部分可以追溯到明朝,距今约600多年历史,狮溪村的历史以家谱的形式记载下来;三是传统节日颇具特色,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节日,代代相传。

(三)产业要素。从产业看,该村目前最大的产业是山核桃,还有鸡血石产业(狮溪村有四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鸡血石采矿及雕刻行业)。近年来,随着山核桃产业市场进一步拓宽以及价格的稳步上升,村民基于眼前利益,大量种植山核桃林,导致林木品种单一,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从其他种植业看,狮溪村山林土壤属于弱酸性,除适合种植高山蔬菜外,还适合种植高山药材、蓝莓、香榧、高山花卉等,从成林时间以及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看,高山药材、蓝莓,香榧,高山花卉的种植要远远优于山核桃林的种植。

三、立足实际,探索村庄发展新思路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狮溪村系一古村,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颇具特色的生活习俗,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立足实际,我们提出以下发展思路。

(一)旅游带动,以“昌化古道”为主线,发展驿站经济。狮溪村北与安徽小九华接壤,南靠大明山,东接清凉峰,西延太子尖,昌化古道贯穿其中,近年来,随着国内自助游的发展,这里常有“驴友”光顾。2010年,到狮溪村自助游的游客有3万多人次。因此,借助昌化古道,挖掘旅游资源,带动农家乐发展是狮溪村发展的路径之一。

(二)文化驱使,以“家谱文化”为脉络,打造文化名村。文化是一个村庄的内涵与灵魂,对于狮溪村而言,家谱文化是其最具特色的内容,围绕“家谱”文化,以古村落梅姓祠堂为中心,挖掘、收集整理古村落的古宅、古道、古风俗习惯,唐昌梅氏在狮溪的发展历程,以及狮溪村历史上众多民间传说,打造文化名村。

(三)产业转型,以“观光农园”为核心,打造度假胜地。狮溪村海拔900余米,高山气候,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所含硒元素适中,光、热、水、土、气等自然条件都很优越,适宜于绝大多数中草药材繁衍生长,是发展天然名优富硒中药材的理想基地。此外,狮溪村具有开发野生弥猴桃“休闲观光园”、蓝莓种植基地等自然条件;借助丰富的河流、水利资源围河造库,开发泠水鱼养殖产业,沿溪挖池,放养石斑鱼,发展“观光农园”很有前景。

(四)健全组织,以“科学发展”为理念,培养新型农民。从狮溪村发展现状看,当前首要任务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挥组织领导示范作用,提升农民科学发展理念。一是要加强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建设;二是要发挥村级经济合作社作用;三是要培育新型农民。

四、个体村庄研究对推动临安西北山区发展的意义借鉴

研究个体,在于促进群体发展。本文研究的个体对于临安西北山村而言,具有一定的共性: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优势不足;文化特色明显,徽文化发展繁荣;资源环境相似,山多地少,产业单一,先天发展条件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相似,生活习俗相近。因此,本文提出的狮溪村以“古道经济为主线、旅游带动、文化驱使、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对于临安西北山区57个行政村的发展以及推动临安城乡统筹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线引入,为临安西北山区的发展找到新的旅游驱动点。临安西北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现有清凉峰、大明山、浙西大峡谷等景点,三大景区相对独立,但相距不远。徽杭古道贯穿临安西北,引入“古道旅游”概念,可以把三大景区穿成线,形成以古道为主脉络的环形旅游圈,同时依托古道,对古道沿途的百丈岭、纤岭、马啸岭、太子尖、童公山等景点逐步进行开发,为临安西北山区的旅游找到新内函和驱动点,从而推动临安西北区域经济发展。

以点带面,为临安西北部山区“一村一品”提供新的文化内涵。临安作为吴越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除钱王文化和天目文化外,徽文化、“种文化”也非常繁荣,特别在两昌地区,绝大数村庄,历史都非常悠久。几百年来,在徽杭古道的带动下,徽派文化和浙江文化不断交融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民俗风情,在形式上已经构成临安西北山区面上的文化古村落群。2009年,临安市提出建设“绿色家园、富丽山村”设想,提出打造临安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对于临安西北山区来说,最大的“品”就是文化。本文提出文化古村落群的概念,为临安西北部山村的“一村一品”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当下,正在进行临安精神表述语征集,我们以为,临安精神中,崇文崇学、尚文重教是非常突出的,“一品一村”建设与临安精神的倡导也是不谋而合的。

“高”“低”兼顾,为临安西北山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高”指高氧经济,“低”为低碳林汇。临安西北山区森林覆盖率97%以上,是浙西北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障和城市附近的大氧吧。城市生活追求高氧和低碳为临安西北山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几点启示

通过调研,关于临安城乡统筹发展,我们有如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城乡统筹,应切实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由于受资金、环境等因素影响,在促进农村发展层面,政府采用比较多的方式是“培养优势村庄”,走“单兵突破”路线。在挖掘村落特色、项目开发引进等方面还缺少相应措施。而对于大多数村庄而言,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对政策信息的不了解,即便有优越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也无从下手,有的村庄甚至出现了“捧着金饭碗讨饭”的现象。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例8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构建平衡适宜的乡村建设空间体系,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全面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人水和谐、城乡和谐、区域和谐。

1.全域规划,因地制宜。坚持全域理念,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着力构建以主城区为龙头、若干个新区为支撑、特色镇为链接、新社区为基础的“四位一体”新型城镇体系。重点在沿江、沿港、环湖等区域打造 “一线串珠”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各村发展基础、人口规模和资源禀赋等特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搞一刀切,不囿于一种模式,不强调一套标准,充分彰显鄂州作为江南水乡的特色和韵味。

2.均衡服务,提供保障。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将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作为着力点,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制度的统一、标准的一致、水平的均衡。我们在自来水、水泥路村村通的基础上,实现了农村电话、电视、宽带网三网融合,做到了移动通信基站村级全覆盖。2014年以来,先后投入48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用电质量显著提升。公交、班车已通达全市大部分行政村、社区,初步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区、乡(镇)、村相互通达的半小时交通圈。实施“清洁乡村”工程,在全省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垃圾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体系,一部分村已实现雨污分流。推动公共服务下沉,打造一刻钟服务圈,依托社区“1+8”综合服务中心,建立网格管理服务站,为农村群众提供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综治维稳、农技指导等公共服务。

3.注重自然,顺势而为。鄂州是山水园林城市,有山有水,水借山势,山凭水秀,水天一色。我们依托现有山水脉络建设美丽乡村,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不打破自然系统,更不搞劈山填湖、大拆大建。不追求大广场、宽马路,也不刻意去整齐划一的“翻新”社区,而是力求展示小桥流水、石径竹篱的自然景致,凸现田园情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梁子湖万秀村严格按照原始风貌进行规划建设,不砍树、不拆房、不填湖、不搞假生态,聘请专业团队策划“万秀八景”,现已成为鄂州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品牌。

4.开拓思路,创新机制。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农民通过土地入股与社会资本共同成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生态农业。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设置了一个对农民的保护机制,叫“农民股优先”,即不管公司是否盈利,都要保证农民年终每亩一定数额的保底分红。建立以绿色GDP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各有侧重的考核评价办法,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化考核。把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并从严问责。

二、开发生态资源,建设富裕乡村

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乡村,使我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充分挖掘鄂州丰富的生态资源,做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文章。

1.创建生态园区。生态园区是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的龙头。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限制开发区全面退出一般性工业。2013年以来,梁子湖区全域500平方公里按照最高的生态标准、最生态的产业定位、最好的社会保障、最充分的农民就业等“四最”要求,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园区内全面提高环保标准,凡是国家有标准的,严格执行,就高不就低;凡是国家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标准、规章、政策创新需要试点的,力争先行一步。先后关停22家排污企业,拒绝重大工业项目30个。拒绝低端资本,却迎来高端资本争相进入。湖北联发投、以色列商会、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等集团先后入驻,有力推动了全市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有机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市委、市政府确立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出台《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财政每年新增1亿元生态农业发展资金。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变“资源”为“资产”、变“农民”为“股民”、变“产品”为“商品”,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市、区两级“四大家”领导和涉农部门领导干部带头办基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全国首个有机产品检测认证综合体落户鄂州,十几个品种的优质农产品在网络热销。“梁心”番茄、纯之源苕尖、涂镇蓝莓、沼山胡柚、“万亩湖”龙虾等有机农产品上市后,产品价格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

3.发展生态旅游业。立足鄂州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围绕“都市乡村游”主题,打造黄金旅游线路和最佳目的地,逐步建成武汉等周边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娱乐的“后花园”。通过举办捕鱼节、红枫节、蓝莓节、红菱节、胡柚节等主题活动,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生态旅游项目,让城市人在田间采摘、捕捞垂钓、袅袅炊烟中体验最自然、最原生态的生活。

三、弘扬生态文化,建设文明乡村

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每一个环节、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市民日常生活。

1.强化生态意识。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只有环境保护、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等理念深入人心,美丽乡村建设才会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我们编制《生态文明教育读本》和《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在中小学增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在干部培训中突出生态文明重点,让生态文明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努力使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蔚然成风。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例9

__县按照“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县城、小城镇和小康村集中,生产生活设施向城镇和小康村集中,实行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针对农村自然条件、产业发展、村庄基础等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推广“四种模式十大类型”,建设新农村,取得良好成效。

依托产业建新村模式培育和依托产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出路在工型。我县工业园、西牛、嘉定、大阿、铁石口、大桥6个乡镇临近县工业园、食品工业小区、铁石口工业小区、大桥工业小区的200多个村小组,组织大批农民到工业园、工业小区培训和务工,人均月平均务工收入800元以上,相当于务农收入的3倍以上。二是优势产业型。我县今年拿出近300万元扶持脐橙、烟叶、甜玉米、生猪生产,使脐橙、半夏等10大优势产业规模变大,据初步估算,今年脐橙可实现产值3亿元、甜玉米及加工产值2亿元、生猪1.8亿元、水产1.5亿元,等等,农民从10大农业产业中人均可获益1600元以上,加快了农民致富,发展了农村经济,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三是亦工亦商型。我县按照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联动的思路,引导农民进入城镇,发展非农产业。

搞好规划造!新村模式为引导农民走城镇化发展道路,我们按照“以人为本、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城乡统筹、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县城与小城镇、小康村、工业园区与农业基地、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建设,形成了一个县城、16个小城镇、240个小康村“三位一体”城镇化规划体系,加快农民向县城、小城镇和小康村集中,推行四种类型,加速城镇化进程。一是城市小区型。我们聘请了深圳设计院专家搞好了__县城第三轮总体规划修编。二是城镇商住型。我们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16个建制乡镇规划修编。在小城镇,规划了既有新农村特色又有商品房功能的社区化新城镇。三是山岗别墅型。我们坚持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住宅美化、过道净化、环境洁化为主要内容,按照“适当集中、科学布局、节约耕地、体现小康”原则,建设小康新村。四是农村社区型。按照“农村社区化、社区城市化、城市生态化”要求,用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指导农村新社区的建设。

整理改造变新村模式我县坚持把旧村庄整治与农村新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建设分布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新农村。一是扩建治理型。对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采用部分保留、部分新建的方式进行改造,在其周围扩建新区,吸引周围自然村向新区集中。二是保留治理型。对原规划建设还好的村庄,按照“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整体美化”要求进行改造治理,使旧貌换新颜,旧村变新村。小江镇新店子新农村示范点,按照“三横三纵、一溪两岸”整体规划,分住宅区、产业区、休闲区、服务区建设新农村,并搞好“三清三改”,建成了一个具有小桥流水、江南特色的新村。

自然和谐出新村模式通过长期不懈地植树造林,__县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66.8。我县利用和发挥绿水青山的自然山水优势,实现山水、田园、民居、道路、绿化和谐统一,建设生态庄园型新农村。如,大塘埠镇长岗上连塘新农村示范点按照“一座山头一幢房、一片果园一口塘、一栏生猪一个池”形式建设小康楼,建成了__独有的生态农庄型新农村。西牛镇牛颈村罗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采取“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办法,组织全体村民户平集资1300元,大规模地进行“三清三改”,建设了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新村。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例10

作为一种推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形态,“全域景区化”无疑对进一步扩展产业支撑范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及激发产业活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这一崭新形态也在为宝兴县域经济跨越提升提供持久强大动力时,成为了该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持续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和谐、幸福的美丽新宝兴提供着强有力的保证。

近日,喜讯再度传来。宝兴县空石林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顺利通过市级检查,有望成为宝兴县第六个国家4A级景区。届时宝兴将成为全省拥有该级别景区最多的县(区)。

资源禀赋:宝兴全域景区化的先决优势

宝兴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雅安市北部,是成都平原通往川西高原的咽喉、西部重要的民族走廊和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

宝兴是大熊猫老家,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和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75%的县域面积划入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保护区。

宝兴是传奇世界,生态优势突出,境内99.7%为山地,森林覆盖率达到72.04%,被誉为“世界濒危动植物的避难所”“动植物王国”“全球重要生态区域”,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中被列入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被纳入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宝兴是旅游胜地,硗碛藏族乡是离成都最近的藏族乡,境内的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目前全县拥有国家4A级景区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

突破路径:加大全域乡村旅游开发力度

近年来,宝兴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按照“全域景区化”的旅游发展思路,不断加大全域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以农家乐、藏家乐、林家乐等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目前,全县有星级乡村酒店32家、宾馆、乡村酒店(农家乐)等各类涉旅接待经营户500余家,床位11000余张,从业人员6000余人。201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达1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亿元,较2011年分别增长47%和138%。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解决咎落村库区移民的生计和后续发展问题,宝兴县委、县政府拿出200万元启动资金开发神木垒景区,鼓励场镇百姓开藏家乐,搞旅游接待。成功创建神木垒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硗碛藏寨・神木垒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咎落村等,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旅游、度假。依托神木垒、夹金山等旅游景区,藏寨居民开办藏家乐,从事旅游食宿接待,硗碛藏寨人均纯收入成倍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硗碛藏寨逐步转化为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接待点。神木垒和硗碛藏寨的建设,既是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又是库区移民搬迁后续发展的典范,更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发展的模范。

在此基础上,宝兴进一步探索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过渡的新模式。“4・20”芦山强烈地震恢复重建过程中,宝兴依托景区资源优势,把农房重建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打造雪山新村、戴维新村。规划设计以全球招标的形式,定位为高端民宿,家庭度假公寓,采用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统一定价、统一服务,统一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探索之道:兴全域景区化的经验启示

――精品战略:深度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依托重点旅游景区,大力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实现差异化发展。积极推进农业农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加快建设穆坪镇雪山村、蜂桶寨乡戴维新村、大溪乡曹家村等幸福美丽新村,突出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依托周边景区发展旅游观光,旅游接待服务;重点打造藏乡精品旅游村寨,对硗碛藏寨、和平藏寨、泽根藏寨进行风貌改造、绿化、亮化,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新建景区景观、文化小品,着力打造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接待设施更加完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的美丽藏寨。

――功能配套,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乡村旅游道路建设,修建改造国道351线、省道210线、东拉山大峡谷景区的旅游公路、邓池沟景区公路、硗碛环湖路道路、邓和路、陇鹿路、大老路、宝康路、芦灵路等旅游主干线,新建、维修农村公路228公里,乡村旅游道路交通的整体通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完善农家乐住宿、餐饮、采摘园、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加大通讯通信设施建设,实现乡村旅游接待点移动网络全覆盖。实施景区断头路联通、星级旅游公厕改造工程,打造藏乡风情体验游、美丽新村休闲游、中药养生度假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山区农村发展新思路例11

“木鱼山的环境好,农家乐生意一直不错,每年只要有几万块钱的收入就很满足了,从来没有想过要扩大规模。”“官家花园”业主管孝金说。在尝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甜头后,翻身村部分经营户出现了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心态。如何让农家乐更加成规模、上档次,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成为村党支部关注的焦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