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三年级语文教学问题

三年级语文教学问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26 09:50:50

三年级语文教学问题

三年级语文教学问题例1

高校英语教学已有了很多相关研究。有学者提出构建小、中、大学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的三个行动原则[1];学者还认为,师范类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可由三个模块构成,即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素养和教学技能及相关学科知识[2];还有的学者提出构建教师技能培养的试验平台,优化试验教学内容,创新培养模式和评价方法[3]等。他们都在为促进高校英语师范教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或做法。我们知道,英语师范专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服务于英语教学岗位,尤其是基础教育岗位,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教学实践技能的综合型人才。“教育实践能力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总核能,是一个有多项能力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主要涵盖教学、班级管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三大基本领域”[4]。 为了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快高校英语师范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和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强化师范专业学生英语教学实践的能力,推进英语师范专业实践教学的不断发展,本文拟结合实际从提高高校英语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进行深入探讨。

一、问题的概述

我们认为,高校师范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应当顺应需求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方面是办学规模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办学质量的问题。在此,我们侧重就师范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进行探讨。关于师范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我们拟定了如下研究问题:

1. 师范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有什么样的定位?

2. 当今基础教育对未来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是怎样的?

3. 从专业培养方案到各课程的教学如何才能适应当今英语基础教学的要求?

4. 如何实施“实践能力培养全程覆盖”的教学模式?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考察培养方案、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按照一定的研究步骤,试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以利于师范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探索。

二、研究方法

根据上述提出研究问题,我们采取了各种方法对目前高校师范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目标定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毕业生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1. 文献查阅

通过文献查阅,我们对师范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进行了深入了解。就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学院为更好地培养具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根据社会对师范英语专门人才的需求变化,特对新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我们把贵州师范大学外语学院2013年以前的培养目标和2014年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发现,其目标定位有了不同的表述,2013年以前的目标定位主要是培养“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教学的教师以及其他高级英语专门人才”[5]。但从学院毕业生的去向反馈以及社会对师范英语人才的需求情况表明,其毕业生基本上是以服务中学英语教学为主,因而2014年的培养目标定位调整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中小学英语教师、英语教学管理专门人才及其他高级英语人才”[6]。

2. 跟踪调查

我们通过对毕业生工作的学校就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进行了跟踪调查,深入了解毕业生在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利用巡查学生实习的同时,对毕业学生及在岗实习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学校共计省内18所中学,其中市区中学2所、县城中学8所及乡镇中学8所。我们从教学实习及毕业后的教学反馈跟踪调查发现,在他们的教学工作中同样存在英语基本技能的问题和教学实践能力的问题。就英语基本技能方面存在如下问题:1)英语基本技能不能够灵活运用或不够全面;2)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牢固、扎实;3)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出现各种技能或知识性的错误。在教学实践技能方面有如下问题:1)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掌握不够牢固或运用不够灵活;2)对于基本环节(如:组织教学、板书分配、师生互动等)运用不够自然、合理;3)对于提问表述功能和艺术掌握不够扎实等。

3.问卷调查

我们专门对经过一定阶段的教学实践能力课程培训并经历了一个学期乡镇中学的顶岗教学实践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师范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模式的意见反馈,从而对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对师范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如下:(1) 调查对象: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和贵州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参加顶岗的学生(2010级);(2) 调查目的:了解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后对自己在专业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两个方面的情况;(3) 调查手段:调查问卷;(4) 调查时间:2013年9月至12月;(5) 调查人数:72人。本调查问卷共分16个问题,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学习方面的问题。此次调查实发问卷数72份,实收问卷数70份。现将问卷调查结果陈述如下:

从问卷中的16个问题的调查情况来看,被调查学生最突出的选项体现了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从调查的具体情况来看,学生们认为最具突出的方面如下:第一、学生们基本掌握了专业技能,但还需要强化教学实践能力,首先要增强专业基本技能;第二、对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有充分的认识和需求;第三、教学实践能力主要是集中在教学法的课程以及教学试讲、教学实习中获得;第四、缺乏教学科研的经历和能力培养;第五、对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有较统一的认识。

三、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按照上述调查的情况来看,要达到和适应社会对英语师范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师范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就此,我们总结了教学调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学中逐步实施“实践教学全程覆盖”的教学模式。

1.“实践教学全程覆盖”的主要内容

实施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全程覆盖”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从师范专业学生进校的四年学习中循序渐进对他们实施全程专业技能培养和教学实践技能训练。所谓“全程覆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个学期按计划安排教育技能训练,其内容本着循序渐进和从单一到综合技能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二是在一部分专业课程(包括综合英语、口语、泛读等一些综合运用技能课程以及英美文学、语言学、翻译、教学法等一些高年级课程)中进行授课计划的修订,设立一定比例(8 : 2或者7 : 3)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块,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实践能力培养,比如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观点的陈述和交流。为了凸显教师教育专业人才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增设与教学实践技能相关的辅助课程,比如:教师三字一画(一年级)、教学提问艺术(二年级)、语言交际中的技巧与策略(二年级)、专业实践活动设计(二年级)、课堂教学设计(三年级)、教育科学前沿专题(三年级)、教学调研报告(三年级)、教学研究方法基础(三年级)等,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课外活动,英语学习方法研究组(一年级)、中小学英语教材研究组(二年级)、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组(二年级)、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组(三年级)、教学环节研究组(三年级)、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研究组(三年级)等,从各个方面激活和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

2.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从“实践教学全程覆盖”的教学模式出发,我们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所谓“全程覆盖”,就是从新生入学开始,专业课程实行课堂讲解与分组研讨结合,即实施先讲解后实践的授课模式。任课教师首先讲授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然后将班级分解为小组,专项训练、讨论和总结。每个学生一学期在专业课堂上的实践机会不少于5次。同时,利用电教设备,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全程录像,随后采取回放、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了“综合英语”“口语”等一些基本技能课程,并将尝试应用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中(比如:语言学基础、英美文学等),改变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内容的研讨。我们在上述课程中推行这种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强化教师教育成绩过关

为实现“实践教学全程覆盖”,强化学生的教师素质提高,在四年的本科课程学习中,我们设定了英语师范专业的过关考核内容:

1)计划课程类:英语语音(一年级考核/16学时)、英语口语(二年级考核/36学时)、中学英语教材(三年级考核/36学时)、中学英语教学方法(三年级考核/36学时);

2)非计划课程类:英语试教(三年级考核)、普通话(毕业以前考核)。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考核,我们希望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和教学实践技能有较大提高,逐步达到教师教育的培养要求。此外,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中鼓励学生侧重教学实践能力以及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毕业论文,鼓励学生在教学实习期间收集第一手数据进行相关英语教学的调查研究。

四、结论

通过对教师教育实践的调查以及对教学过程的培养方案等方面的调研,我们对上述问题有了清晰的了解和认识。首先,我们明确了师范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造就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中小学英语教师、英语教学管理专门人才及其他高级英语人才;第二,当今基础教育对未来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是基本掌握专业技能,但还需要强化教学实践能力;第三,从专业培养方案到各课程的教学,我们极力推行和实施“实践教学全程覆盖”的教学模式,在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强化实践教学技能的提高,以适应当今英语基础教学的需求;第四,在各层次和各类型的教学中采用不同方式实施“实践教学全程覆盖”的教学模式。当然,针对培养方案的变化,其考核评价体系也应有相应的调整,而且,随着实践教学模式的更新,考核评价体系也需要适当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杨凡.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11).

[2]廉 洁. 师范类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高教探索,1999(3):59-60.

[3]单新梅. 高校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 程度师范学院学报,2013(7):33-36.

三年级语文教学问题例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英语学习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语言技能分为九级目标,小学六年级毕业需要达到二级目标,初中一年级,即七年级需要达到三级目标。显然,要落实好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关注教材的衔接问题,注重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对比分析,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本文笔者即以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内容为例,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进行文本对比分析,以期为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

一、语言技能维度的对比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首先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读、写技能部分进行文本分析归纳,以体现教材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方面的目标,进而对比初中和小学衔接部分教材内容在听、说、读、写技能上的差异(见表1)。

笔者将表1里涉及的各语言学习项目按照年级进行了整理,以六年级和七年级教材中每个新授课单元为基准,以课文中的每个独立语言练习项目为单位,汇总形成了表2。

从表1、表2所呈现的教材在听、说、读、写四项中安排的操练栏目所占比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结合表1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言实践活动设计的项目总数上大致相当,其中北师大版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每个新授课单元下设Warm-up, Reading,Speaking, Vocabulary等板块,每个板块下面设有具体的相关听、说、读、写的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所以总体来讲包含的实践活动要稍多于北师大版小学教科书。

第二,结合表1、表2,对比两个年级栏目设计的类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在听、说方面和读、写方面的教材训练形式和数量相当,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和读、写方面存在差异,初中阶段读、写部分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听、说部分。除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的单项训练,我们还看到六年级、七年级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性及趣味性的栏目,这些栏目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起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其中可以明显对比出六年级教材(上、下册)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部分的训练要多于七年级教材(上、下册),设计的栏目种类较丰富。

第三,从栏目设计侧重点来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侧重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上的要求,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应该能够满足语言知识三级的要求,即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正确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能参照范例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和邀请;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故事。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好过渡。

二、语言知识维度的对比分析

语言知识包括语言、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内容。笔者主要对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中各单元的话题做一些归纳。由于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还不涉及系统的语音、语法知识,所以结合课程标准只做概括介绍。

通过对六年级教材(上、下册)的统计,笔者发现每单元涉及的话题主要有校园生活、课外活动、物品价格、电脑游戏、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培养和自然环保等话题。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涉及的话题主要有家庭、学校设施、课程安排、购物饮食、季节天气、情绪、动物等话题。通过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所选话题均涵盖在《课程标准》规定的二级和三级语言知识目标中,话题多为学生所熟悉的学校、家庭生活,题材贴近实际,语言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学习。

第二,从所选话题的内容和范围来看,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每单元的话题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主要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开展;进入初中阶段之后,每单元的话题逐渐丰富起来,教科书中所列的话题内容引导学生恰当理解与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

对于语法部分,结合《课程标准》对二级和三级语言知识目标的要求,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相比于六年级教材(上、下册)更加凸显了对语法部分的关注,突出语法的表意功能,对于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语法知识如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等作了具体的描述。

三、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维度的对比分析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英语课程分级目标体系,其中义务教育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要求,包括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而到了七年级,则要达到三级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通过对比表3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呈现方式角度来看,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呈现的方式角度大致相同,都是在校内和校外两个大的维度下,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校园、家庭生活为话题,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体如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热爱大自然等。

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目标的具体教育内容来看,两套教材设计的内容均比较广泛。但相对比而言,六年级教材(上、下册)相比于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注重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双向渗透性,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多是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同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交流。

通过对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上的文本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北师大版中小学教材在内容衔接上存在的差异,广大一线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差异进行合理化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甘玉国.中小学英语现状衔接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

三年级语文教学问题例3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10

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了“四能”目标的要求,即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专题课是教师实现“四能”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加入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内容,渗透策略意识,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历从现实情境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一、教材内容分布

对教材进行梳理和统计,苏教版教材在三到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一共有17课时,详细内容见下表: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分布情况表

以上表的课时数为依据,每个年级的教材都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三年级主要关注从条件或问题着手解决;四年级主要关注用列表、画线段图解决两积之和差、和差问题;五年级主要是用一一列举和转化法解决实际问题;六年级主要是用替换和假设法、转化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编排意图解读

苏教版教材三到六年级的修订专家表示“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的编排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四能”,并实现三个目标:一是通过现实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途径的愿望;二是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题目转变成简单的题目;三是在解题中强调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1.展现解决问题完整的解题过程

苏教版教材编排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单元系列课,能让学生经历完整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和步骤:通过读题明白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答案并且检查答案是否正确。与老教材相比,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为培养学生的“四能”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学设计和案例。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例1首先出示了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提出问题“你知道‘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旨在要求学生掌握读题的方法,了解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接着出示“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旨在要求学生把题目中有用的条件和问题进行筛选,寻找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连接点;最后通过列表法呈现解答过程,还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体会,借助验算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这样完整过程的展现在苏教版教材中比比皆是,它既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流程范本,也为学生的自主预习提供了模仿的范本,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2.以单元为主要体现承前启后

苏教版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既包含了解决现实中的生活问题,又复习了之前的计算知识,实现了“生活数学”与“数学知识”的完美融合,起到 “承前”的作用。有时,“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是简单呈现,到另一册时又继续出现,这就是“启后”的作用。

比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借助文字、线段图从问题想起,这与三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借助文字、线段图从条件想起相似,起到了“承前”的作用。“启后”体现在,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涉及了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学生已经能列出两个分步算式并正确计算,而第四单元的“混合运算”不仅把前面掌握的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还能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供理论基础。

又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转化”,由图形的转化过渡到计算中的转化;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转化”,是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转化,这又是转化思想的“承前启后”,让转化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并且不断深入。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当进行系统化备课,把编者想要传递的教学价值发挥到极致,也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3.呈现多样化的解题策略

不同的学生解同一道题目会有不同的解题策略,虽然有的解题思路繁琐,有的解题思路简单,但是这都是学生思考后的产物,教师可以尝试将复杂的解题思路引到简单的解题轨道上。因此,苏教版的教材编者在编写时注重学生的学情,贴近学生的学习起点,这样的编排意图在每个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中都有所体现。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计算题“■+■+■+■”,教材先是呈现了学生马上能想到的通分方法,再呈现通过把正方形看作单位“1”建立起算式和图形之间的联系。这样,不同解题方法、不同思维水平的呈现,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为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提供了机会。

再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例1,教材呈现了列表和列式计算两种方法,还出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中间问题”。这样低起点、高跨步的教材编写形式,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的自主预习指明方向,为小组合作提供思路。

又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例1,教材从学生最能想到的“摆一摆”入手,再呈现用列表法寻找面积最大的长方形,最后还把运用列举策略的所有问题罗列出来,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教材这样的编排体现了“重视过程和结果”的理念,让学生能踏着巨人的肩膀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策略。

4.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数学语言一般可以分成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图画语言三种。有的学困生不能正确解题,关键原因就是不能把题目中的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或者图画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把思考分析和解答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说数学”的结构化训练在苏教版教材中也有大量体现。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例2就为训练学生“说数学”提供了模板。首先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从题目中知道的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把题目中的书面语言转变成图画语言;再建立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提出“中间问题”;接着根据每一步的问题列式解答,最后验算。

随着年级的升高,题目难度的加强,教材“说数学”的侧重点也有变化。比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例1,教材编者就更加强调说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和“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把书面语言转变成图画语言,将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具体的图形,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也渗透了图形的简洁美。

三年级语文教学问题例4

一、构建“三步走进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三步走进课堂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体现了对学生负责、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当前,各种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对于六年级的语文学习来说,“三步走进课堂”是目前各方都比较推崇的一种语文教学改革模式。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是学生汲取知识的殿堂,是师生互动沟通的舞台,三步走进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三步走进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推行的近几年来,相关教育部门指出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语文课程应该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为主,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步走进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理念就是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互助学习的平台,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这种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养成团队协作、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则是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一个辅助的作用。

(三)六年级学生开展“三步走进课堂教学”的意义

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些年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也有了一定的养成。针对六年级学生处于升学的阶段,课业多、心理压力大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三步走进课堂教学”的语文课堂改革模式,可以使得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的学习,减轻自身的学习压力,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这种学习环境,可以加强与他人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可以畅所欲言,对于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会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二、“三步走进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构成

三步走进课堂教学主要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主预习阶段,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来安排本节课堂的教学,首先带领学生先预习文章,并且提出向光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第二阶段,学生在预习完文章后,分成小组共同合理解决问题,通过相互解决问题的方式,加强自身对该课堂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最后,教师答疑和检测阶段,教师根据小组所提交上来的问题进行点拨,并针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一定程度的知识点的串讲,通过测试来检验学生的课堂知识的吸收理解程度。三步法的学习理念就是希望通过学生自身的团队协助和老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自主学习,一起解决问题。其关键步骤就是自主、合作和点拨,有力的推动了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开展。

三、做好“三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新课改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如何通过短短几十分钟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行读死书、死读书中解放出来便成为了当下每一位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三步教学模式可以将课堂教学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教师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应该认真思考每一教学阶段的时间和主题安排,高效的利用课堂时间。三步走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三个特点:导入、关键和创新。教师需要充分把握着三个特点的内涵,巧妙地安排课堂,使得这三个环节能够有力的结合在一起。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三步教学的第一步主要是教师将学生引导进入课堂学习当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针对六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复习的方法,利用新旧知识来引出该节课堂的教学内容,把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和解决问题向学生表达清楚,促使其_展自主学习。这种方法既可以帮助他们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又可以让他们通过新旧知识点的对比,明确学习的目的,又能够轻松的学习,不会带给他们太多的学习压力。

第二步是关键,六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都有一定的完善,利用小组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避免由于单纯知识点枯燥的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厌烦,又能够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中随意走动,仔细关注每一个学习团体的问题解决情况,认真倾听学生的看法,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使小组之间的讨论能够在一个有序的环节下进行。

最后,教师开展“三步教学“的最后一步,将学生提交上来的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教师的讲解一定要做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让学生可以在一种轻松的范围中去感受学习的魅力。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总结这一步,归纳出文章中涉及的多个跨学科的知识点,教师要充分帮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拓展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正确的看待各种学科的交叉结合,为接下来的初中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六年级的学生即将进行升学考试,巩固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就是进行课堂知识点的检验。教师在完成语文课堂的教学计划时,还应该制定合理的检测计划,做到精简高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教育为主,作为六年级的语文教师,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升学考试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语文“三步走进课堂教学模式”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程改革目标。教师要充分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计划的安排,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军霞.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学周刊,2015,(03).

三年级语文教学问题例5

本学期在原来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增强反馈。

一方面:加强课堂常规管理。做到每节课都检查课堂纪律,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而且对课堂检查进行及时反馈。反馈方式1,每半个月对一轮的课堂以班级为单位,将减分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为校长在班主任会上进行的总结和点评准备了第一手数据。反馈方式2,将检查问题及时反馈给年级主任、班主任和相关任课教师。所以,从年级主任到班主任、任课老师都很重视,各班学生也很重视,保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尤其是第三节晚自习初二、初三年级的课堂秩序有质的变化,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反馈及时,引起值班老师的高度重视,他们巡视认真,教育到位。从四月份三位年级主任上岗,他们很快投入状态,对年级的全方位管理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尤其徐洪祺老师在初二二班的课堂管理方面卓有成效。

另一方面:解决了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对大屏幕教室、微机室的公务保护和卫生维护。每个班的安全委员上课前到教务处领取《教学设施使用报告单》,课前、课后由安全委员协助任课教师检查教学设施情况,监督上个班,提醒本班,凡出现问题的在本班或上个班进行量化减分。初一一班开始连续减分,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有了变化,没有再减分。公务的维护很好。解决了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三方面:从本学期开始,初一、初二年级建立文化墙,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由教务处组织,坚持检查量化,每一期都有主题,较好的发挥了教育作用。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学生有事做,有兴趣做,为了本班的荣誉愿意做。初一年级比较重视,初一三班的质量高,版面和谐统一。初二年级班主任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五月份运动会举行之后,由于有期中考试和运动会等大量素材,初二年级的文化墙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六月份的文化墙,初二四班以期末考试动员和感恩学校为主题,思想鲜明,教育意义深刻。

二、有效组织教学教研工作。

本学期的教学教研活动是:学洋思,学永威,听课、评课,学生学习效果有了明显变化。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开学至三月中旬是推门课。

以教研组为单位,结合所听课程共同学习河南沁阳永威学校材料,共同探讨。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学生学会什么”的问题,“怎样学”的问题,“老师明确掌握学生是否学会”的问题。

第二阶段:从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是赛课阶段。

人人参与,经过近一个月的赛课,评课,老师们有了很大提高。依据评分标准得分如下:

80分以上的有7人,60--70分以上的有5人,70—80分以上的有10人。通过赛课更坚信:教学基本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教师的基本功过硬,就能够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就能准确把握知识点,有效突破难点、有效学习重点。老师们对“学习目标”、“自学指导”有了观念上的变化和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尝到了甜头。

第三阶段:从五月下旬到六月中旬为研讨展示课。

老师们精心准备,学生学习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而且老师们的教学手段呈现多样化,对如何更有效的进行学生活动进行了大胆尝试,且能够根据课堂情况进行调整,重视课堂的实效性。

各教研组的特点:英语、语文组优势:采取小组活动,量化计分等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积极性。数学、理化生组:老师大量的时间在学生中“帮助、辅导”学生,解决一层问题,再解决一层问题,不仅是堂堂清,而且是层层清。史地政组:在赛课阶段面临如何把知识点转化为应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在展示阶段米慧娟老师课上有了比较大的进步,教学效果突出。

每个阶段都认真组织学习和评课,每次评课都是一次深入的探讨。贾校长每次亲自参加,她作为教育专家,为老师们提出了很多非常有见地的建议,老师们受益匪浅。 相关专题:第二学期工作总结教务处工作总结2010-2010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仅供范文写作参考,切勿完全照抄!

三、本学期教学成绩突出、教学活动形式多样。

本学期组织中考、高考、会考;期中、毕业班模拟、期末考试;三、五月考等各级各类考试合计十次。每次考试教务处都认真、科学的组织安排,严格考试中出卷、阅卷、评卷等过程管理。在考场设置、考生编座、监考等每一个环节中正规化,和中考、高考接轨。统一出卷,统一登分,考后都有成绩统计分析,及时召开各级各类教师会议,寻找问题,商量应对措施,要求教师及时讲评,对学生实行个别面谈,帮助学生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这样一来,既严肃了考纪,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又训练了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应试心理。每次考试都有总结表彰大会,对成绩优异和取得进步的同学颁发奖状进行鼓励。初一、初二年级的表彰会共进行了四次,让学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形成“学习最重要”的舆论氛围。

在四月份期中考试,我校初中部取得了突出成绩。

初一年级刘博、丁萌萌同学在区名列第一、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1)

以下内容与本文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

查看更多>>

初一年级的重点班,七科三率21项有17项名列区第一,达标率是81%,英语特色班,21项有16项达标,达标率是76.2%。初一的政治、语文、生物达标率较高,分别为:政治,达标率是100%,语文,12项11项达标,达标率是91.7%;初一生物,达标率是91.7%。

初二年级英语特色班八科24项有20项在区名列第一,达标率是83.3%,初二、三班进步很大,达标率是79.2%。

初三全市模拟考试文综、理综成绩突出,北市区排名第一。英语特色班三班的数学、文综、理综成绩突出。二模中,全年级的整体成绩提高,总分平均分名列区第二。

期末考试成绩与期中相比,大部分学科又有了提高。其中初一、初二年级达标率为100%的有7位老师。达标率最高的是初二四班,除了地理优秀率为第三,其他各科均为区第一名。初一三班、四班达标率分别是90.5%。,各班达标率都有提高。

期末考试中,初一年级总分平均分为573.48分,北市区第一名,高出第二名18.46分;初二年级总分平均分为651.87分,北市区第一名,高出第二名35.41分。初一年级丁萌萌、聂玉洋、刘博三位同学成绩优异,总分分别在区名列前茅。

《保定晚报》2010年7月9日记者唐靖茹报道:在2010-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全市统测中,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均以绝对优势夺得市区第一,十多年来扎实而严谨的办学历程,已将保定东方双语学校打磨成一颗具有国际化气魄的教育“明珠”——一所国际化学校在古城崛起。

成绩的取得与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是息息相关的。初一年级坚持每天中午加半小时的午自习,四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张丽丽老师中间接的二班和四班的英语课,为了让学生们提高成绩,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学生补课,学生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还有冯艳茹、杨占全等很多老师利用中午或回宿舍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辅导课程。初二一班自觉上好午自习。

初二四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强,学习主动性高。在班主任的科学管理下,每天中午,第三节晚自习都能自主学习,学习效率高。

老师们采取了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激励、鞭策学生学习。初一年级的语文、英语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走在了前面,这些老师做了很多有效地探索和尝试,产生一定的效果。

本届初一有刘博、丁萌萌、聂玉洋等一大批很有实力的学生。为了提高优秀生的综合素质,初一年级本学期组建了“向保定市前一百名冲刺”提高班。利用活动课时间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的提高课,目前有43名同学入选。这项活动受到家长的广泛欢迎。

语文教研组每次大考有一本作文专辑,学生自己设计封面,而且参加了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初一一班李倩文、初一三班聂玉洋、杨颖、初二一班张苗、初二四班董文伟、李松六名同学荣获铜奖。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笔记录成长历程。

为了鼓励先进,督促后进,我校于暑假放假日举行2010-2010学年度奖学金颁发仪式。初中共有30人荣获奖学金,初一年级获得年级一、二、三等奖学金的同学分别是丁萌萌、聂玉洋、刘博;初二年级获得年级一、二、三等学金奖的同学分别是孔还庆、董文伟、杨碧兰;另外韩笑、杨柳等24人分别获得班级一、二、三等奖学金。高中有6人获得班级奖学金,他们是高二综合班李同乐、刘亚楠、高源,高二美术班马威、赵丽娜、安静。奖学金的颁发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烘托“谁学习最棒,谁进步最大,谁最光荣”的学校氛围。阿克毛、巴哈顿两位俄罗斯留学生分别获得成绩优秀奖和热爱集体奖。两位留学生也异常激动。 相关专题:第二学期工作总结教务处工作总结2010-2010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仅供范文写作参考,切勿完全照抄!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学习。

推门课阶段,对于青年教师,听课之后立即评课,逐字逐段学习相关的材料,交流体会,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之后再听,再评,通过反复的听评课,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管理组织能力在不断提高。如:冯艳茹老师、张立老师、杨占全老师等。

市教科所和区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和统一评卷等活动,我校老师积极参加。六月初,教务处把市教科所语文组两位语文教研员请到学校,为全体语文老师分析今年的中考形势,指导教学方式,为语文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培训课。

六月份,各教研组推出五节展示研讨课,当时没有上课的全体老师参加听课。目的就是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五、本学期,初中教师教学业务档案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性提高。

教师业务档案的完善,是教学管理精细化的直观体现。考核内容的丰富性避免了内容单一带来的偏颇;根据统一标准进行的量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通过增加检查次数,克服偶然性带来的不平等因素,从而使各项数据公平、公正、合理。这些调动了老师们的积极性,变压力为动力。真正爱岗敬业,成绩优秀的老师凸显出来。

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仍需要加强。学生活动的有效方式还需探讨,有的班级学生有睡觉、趴桌等现象,个别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有待提高。 (2) 以下内容与本文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

查看更多>>

2、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活动还要落到实处。

3、,部分学科的考试成绩与期望值相比差距较大,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年级语文教学问题例6

摘 要:伊宁市俄罗斯学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公立的以“俄罗斯”命名的学校,成立至今已有31年的历史。本文主要从伊宁俄罗斯学校的发展现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建议,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疆;伊宁市;俄罗斯学校;发展现状

一、引言

1985年,创建了位于伊宁市公园街46号的伊宁市俄罗斯学校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公立的俄罗斯学校,它的前身为伊宁市六中的俄语培训班。俄罗斯学校成立后,很多俄罗斯家庭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所学校来接受教育。在这里,除了能够学习俄语和汉语,他们还接受有关俄罗斯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参与有关活动,从而让民族文化在孩子们身上得以传承和延续。

在学校最鼎盛的时期,有200多名学生,其中学习母语的俄罗斯族学生占学校总人数的25%。原来这所学校学生的课桌椅等都没有配备完整,大部分学生使用的还是上世纪90年代、款式各异的旧桌椅;十几位任课老师,因为条件和空间有限,只有一张公用的办公桌。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

2012年伊宁市委、政府研究决定,计划将原伊宁市教育局旧址划拨给俄罗斯学校使用,并重新规划建设。2014年9月搬到了新校区。

二、伊宁市俄罗斯学校的教学现状

现在伊宁市俄罗斯学校全校共164名学生,教师26人(全为在编,有3名专职俄语教师)。全校共有六个教学班级,一年级39人,二年级22人,三年级21人,四年级33人,五年级24人,六年级25人。在本次的调查中主要是针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包括三年级),因为一、二年级的学生还太小,识字和理解能力有限。在调查过程中共发放学生问卷103份,回收有效问卷为89份;发放家长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58份;发放俄语教师问卷3份,回收有效问卷为3份。

在做问卷的同时,还对伊宁市俄罗斯学校的学生、俄语教研室老师以及学校的管理者进行了访谈。

研究数据处理使用软件Excel等进行分析与处理。在数据的处理^程中,由于部分项目的分项目形式为多选,因此,部分分体项百分比总和不为1。

1.俄语教学开展情况。俄罗斯学校,顾名思义,开设俄语课是必须的。但对于俄语课程的开设与安排,学校的态度还是十分积极的,但是课程开设的效果还有待提高。

(1)学校对开展俄语课程的态度:俄罗斯学校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俄语课程的开展都是必不可少的。过去由于俄罗斯族众多,俄语课程的开设显得非常的有必要,而且当时很多课程都是俄语授课。但现在学校俄罗斯族越来越少且考虑学生升学的问题,俄语课程的开设和怎么开设,怎样安排学生学习,对学校来说都是问题。

(2)俄语课程开设:调查表明,在俄罗斯学校里,六个年级均开设了俄语课,且此课程是必修课。但可惜的是俄语课并没有进行分课型,只有综合课,课程开设情况比较单一,这也限制了俄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在课时安排方面,作为必修课,一二年级每周四节,并有一节早读课;三四年级每周三节课并有一节早读;五六年级与三四年级相同。俄语课程的安排75%在上午,在下午的相对较少。

因为受教学环境的限制,除了在综合课上课文所涉及的俄语相关文化,再其它与俄罗斯相关文化活动几乎没有,这对于俄语语言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2.俄语教师。目前俄语教师共3位,均为女教师,年龄在40~50岁的区间内。三名俄语教师一位是汉族,一位维吾尔族还有一位是乌兹别克族,三人的专业均为俄语,其中两名是本科毕业,一名是大专毕业。三位老师每天的备课时间都在两个小时左右。以40分钟为每节课时长度度量,三位老师若加上早读,平均每周8节课。据三位教师介绍,因学校资金、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没有能力对老师进行教学培训,但基本的教学评估还是有的。

3.教材的使用。目前教师表示,授课使用的教材包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初级俄语句型会话》、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Русскийязык1》、莫斯科出版的《Моирусскиибукварь》。其中《Моирусскиибукварь》是一、二年级使用,《Русскийязык1》为三、四年级使用,《初级俄语句型会话》为五六年使用。且教材中没有配套的教师用书,更没有带练习或练习册。

从学生对教材的使用反映来看,当前在教材使用的过程中,虽然使用教材觉得难易适中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对教材做出评价。这反映了教材整体是是合理的。

在对教师的访问中,三位教师都认为教材的衔接性不好,并没有专门针对这个年龄学生的教材,这些教材是教师自己去找的,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对于教材中词汇的多少、每本教材间的衔接性如何,这些都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4.俄语学习者俄语学习情况。通过对管理者的访谈,我们发现学校的学生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少数民族子女为主,全校俄罗斯族学生仅为2人(一个学生年纪太小,未在我们调查的范围内),占全校学生的1.2%。调查学生的民族成分结果为,最多是汉族共37人,占41.1%;回族27人,占30%;维吾尔族18人,占20%,其它的是哈萨克族、蒙古族、东乡族、俄罗斯族。

在俄语学习中最困难的方面,设计了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从整体上看,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语法是最难的(占到58.9%),其次是语音(22.2%),最后是词汇(5.6%)。关于俄语成绩的考核,试卷是由俄语老师与俄语组教研组长商议后,根据教材进行出题。但俄语毕竟是一门语言,如能添加部分的口语测试,可能会更完善。

5.学生家长对俄语教学的态度。学生家长对俄语教学的态度,是俄语教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长的态度对俄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须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针对家长的调查,同时也对学校的调查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1)家长对学校开设俄语课程的态度:家长对学校开设俄语课程表示赞成的达96.6%,不赞成为3.4%。家长中表示子女学习俄语是主动要求的占55.2%;表示子女学习俄语是学校课目的占13.8%。数据表明大部分家长是支持学校开设俄语课程的,这一点在调查问卷中就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觉得孩子喜欢,也很高兴他们的孩子可以学习俄语,自己和家人都非常支持。

(2)家长让子女学习俄语的原因:在家长让子女学习俄语的各项原因中,选择比例较高的两项为想让孩子多学习一门语言、对子女的升学和就业有帮助。家长让孩子学习俄语的原因也反映了家长对孩子所抱有的期望,大部分家长希望想让子女多掌握一门语言,或是学习俄语后能对未来的升学或就业有所帮助。学校的教学,也应积极参考家长的对子女的期望,这样对俄语教学未来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3)家长对子女学习俄语学习满意程度:从家长对子女现在学习俄语情况的满意度来看,非常满意占56.9%,满意41.4%,不太满意占1.7%,非常不满意基本没有。大多数家长非常重视学校的师资和教学方法,其次是课程安排和班级人数,最后是教材和收费。

三、俄罗斯学校存在的问题

俄罗斯学校当前的俄语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且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

1.俄语教学开展情况方面。我们了解到,目前俄语教学也在往好的方面不断地发展,比如,学校现在也开设了俄语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多学习俄语;学校也在积极地与当地的伊犁师范学校进行联系,希望两校就俄语教学方面多沟通、多交流。尽管学校在俄语教学方面也在不断地努力,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在俄语课程开设和安排方面,当前学校对俄语课程开设的态度还是非常的积极,每周上几节课,学校都会做好相应的安排。

(2)俄语课堂授课与文化活动开展方面,因为受教学环境的限制,且俄罗斯族人过少,所以一般只有涉及课文的文化点老师会给予讲解,其他的老师一般很少讲。与俄语相关的文化活动更是少之又少,这对于俄语语言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3)俄语老师与学生的比例达到1∶26,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学生越多,分给每个学生的时间也就有限。对于语言的学习,不建议这么多学生一起上课。尽管学校教授俄语的老师本身是学习俄语的,若能从俄罗斯聘请到老师,这对学生的俄语学习无疑是更有利的。因学校资金、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没有能力对老师进行教学培训。

2.俄语学习者学习情况方面。从总体上来看,俄罗斯学校的俄语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是,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俄语情况不满意。我们了解到,学校也曾申报过九年义务制教育,希望能将俄Z专业继续下去,解决学生的升学问题,但遗憾的是教育局并没有批准,所以学生的考试、升学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四、对伊宁市俄罗斯学校的俄语教学工作的思考

实际上,伊宁市俄罗斯学校为伊宁市的俄罗斯族和其他民族学习俄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为周边俄语翻译领域培养了大量专用人才,在自治州的边境贸易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因为现在学校里的俄罗斯族过少,学校仍然是小学,若学校大多数课程用俄语教学,则学校的毕业生将不能再汉族的中学里学习,学生的升学问题不能解决。

1.从政府角度来看。伊宁市俄罗斯学校的教育方面、经济方面、人事和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是俄语教学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的原因。这部分问题使俄语教学工作的发展收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①教育方面,俄语的学科地位有待提高,俄语教学尚未参与到升学考试中;②经济方面,由于资金的缺乏,学校的俄语教学工作受到实际环境的制约;③人事和管理方面,缺乏对教师的考核和培训机制。想要克服这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2.在俄语教学的运作方面,部分问题比较突出。师资方面,前文以述,俄语教师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教材方面,缺乏针对该年龄段的教材。基础设施方面,因为学校从老校区搬来不久,很多的基础设施还未全部建好。想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问题,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五、对伊宁市俄罗斯学校的建议

1.针对政府层面的建议。教育方面,若能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提高俄语的地位,促进俄语相关的大中专院校与其合作,解决学生的升学问题。经济方面,对俄罗斯学校的俄语教学的发展该与一定的捐助,改善学校俄语方面教学基础设施、教材和教辅读物缺乏等问题。同时制定有效的政策,促进与大学、企业的合作,在俄罗斯学校设置一些实习的机会。人事和管理方面,适度拨款,组织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招聘一些俄罗斯教师,并提高俄语教师收入水平。

2.针对学校层面的建议。

(1)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方面,建议适当地、力所能及地对该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辅工具进行改善,并在俄语课堂授课中,保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校内的教学资源,提高俄语课的授课质量。

(2)学生方面,不能仅仅局限与伊宁市的学生,可以扩大招生,面向全疆招生,以此来扩大招生的规模,力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竞争力的语言人才:中国和俄罗斯是邻邦,在新疆境内就有若干个通商口岸,更有新疆乌鲁木齐的边疆宾馆作为对俄进出口商品的集散地作为基地,且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未来会需要大量的多语人才,学生就业难问题就会得以解决。

(3)学校应积极地寻找与俄罗斯学校进行合作的机会:寒暑假可组织夏令营,让学生了解别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进而更好的了解、学习当地人的语言。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两校还可以互派交换生进行交流学习,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俄语积极性。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们相信伊宁市俄罗斯学校作为伊宁市对外开放的窗口,为创建边疆少数民族富民固边经济特区,将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永平.试析我国新疆伊宁市俄罗斯学校发展现状、问题与前景[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159-160.

[2]罗建生.俄罗斯族简史[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3]闫红鹰.关于俄罗斯学校的建议[Z].伊宁市常委反映意见,2006(26).

作者简介:

刘曼(1993―),女,汉族,新疆鄯善人,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三年级语文教学问题例7

语法教学的定位问题,是说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放在什么地位。这包括两个问题:一是语法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放在什么地位;二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同教学阶段中语法教学应放在什么地位。

我们认为,语法教学,从总的方面说,是很重要,因为通过语法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准确地表达,尽量减少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中的语法毛病。不过,语法对学生来说,既可以看作是一项基本要求,也可以看作是一项高标准的要求。为什么呢?学生学了汉语,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句子,要基本符合汉语语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法对学生来说是个基本要求。要求外国学生学了汉语后,在说话、写文章方面能达到“文从字顺”,而且对所出现的语法毛病能自己发现,加以改正,并知道为什么错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法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毋庸置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不可缺的。问题是应该怎么给它定位。

对外汉语教学,从教学内容上说,现在一般认为要包括这样五个方面:语音教学、文字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文化教学。语音教学和文字教学,属于基础教学,其中语音教学是要解决学生听、说的问题,文字教学是要解决学生读、写的问题。词汇教学,应属于重点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初级阶段;一个外国学生要学好汉语,重要的是要掌握大量的词汇,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因此词汇教学应该是个重点,可惜现在大家对它的重视程度很不够(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另文讨论)。语法教学,大家都比较重视,但语法教学,应该把它放在什么地位,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大家的看法、做法并不是很一致。文化教学是指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这是八十年代开始强调的。在语言教学中要适当注意文化教学,但过分强调,就不一定合适了;我觉得现在有些人强调得有些过分。以上是我对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文化教学的总体认识。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该摆在什么位置上呢?我们觉得,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要抓好语音教学、汉字教学和词汇教学,而不是语法教学。在一二年级初级阶段,语法教学不宜过分强调,更不能直接给学生大讲语法规则。要知道,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要尽量鼓励学生敢说、敢写,多说、多写。学生能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说出来或写出来,我们基本能了解,就很不错了。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在语法上过分“斤斤计较”,就容易打击学生说汉语、写汉语的积极性。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做老师的,对学生说话、写作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可以不管。而是说不要“有错必纠”,管也要管得恰到好处,管了以后能引得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管得合适将为在三四年级阶段进行必要的语法教学作准备。在三四年级阶段,学生对汉语已经有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可适当加大语法教学的份量,可以略为系统地给学生讲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实用汉语语法知识。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一二年级阶段,还是三四年级阶段,都要注意怎么讲的问题。

二、语法教学教什么

关于教什么的问题,有待于大家深入探讨。但我们认为,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这样一点:“教什么”要根据三方面因素来考虑。一是汉语本身。汉语中哪些语法点是必须而且最急需教给学生的?二是汉语(即目的语)和母语(如英语)在语法上的异同。汉语和英语在语法上的共同点在哪里?最主要的差异在哪里?哪些差异特别会影响学生对汉语的学习?三是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的语法毛病。学生最容易、最经常犯的语法毛病是什么?根据上述三方面因素,在“对美汉Z教学”中,对于中英文里共有的语法现象,如典型的“主―动―宾”句式(即“施―动―受”句式),只需略为点一点就行了,不必多讲。有些语法现象汉语和英语不完全一样,但学生并不难掌握,如定语的位置,在汉语里定语都放在中心语前面,在英语里则定语有前有后,这种差异老师只需强调一下“请记住,汉语里的定语一律放在中心语之前”就行了,也不必花很多时间去讲解。再如,数的表达法、日期和地址的表达法等,中英文并不相同,但只要老师稍加指点,学生不难掌握,不怎么会出错。

三、怎么教

确定了教的内容以后,也还有一个“怎么教”的问题。有了合适的内容,如果教得不得法,还是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教得不好,甚至还可能会使学生对语法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看作一种负担,虽然一般说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都比较高。

在初级阶段必须坚持随机教学,同时到一定阶段适当进行带总结性的、又有一定针对性的“巩固基础语法”教学。

三年级语文教学问题例8

我们看到,目前对现有教材的研究和经验总结的成果还缺乏系统的梳理和理论提炼,专门对教材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的成果还十分有限。这有限的总结性的成果中,有一部分是就某些教材的特点、某一阶段的教材编写问题或教材编写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的,某些专题性的讨论相当深入,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 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类型

1.配套型教材的编写现状

配套型系列教材主要提高给长期、全面、体统地学习汉语的学习者。配套型教材是指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由初、中、高三个阶段,听、说、读、写四种教材内容构成的系列教材。

例如:由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发展汉语》。此套教材的编写广泛邀请了国内有关专家就教材编写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学术讲座,在广泛收集编写资料后形成了一系列初、中、高纵向联系和不同系列横向协调的系列教材。而其中由罗青松编写的《发展汉语・高级汉语阅读》本教材的教学对象是专为来华学习汉语的长期进修生编写的,是外国学生汉语阅读训练编写的教材,适合汉语高级水平(起点为汉语水平考试四、五级左右)的学生使用,也可以作为汉语言专业本科二、三年级的阅读课教材。

还有由周小兵、张世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汉语阅读教程》也是配套型教材的典范。本教材的适用对象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外国留学生,适合学过《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附件)・词汇等级大纲》中的初级、中级词汇的学生,汉语水平考试达到四、五级。

最后还有由彭志平、赵冬梅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阅读教程》就是典型的配套型系列教材,与它相配套的系列教材还有口语指导、写作指导、语法指导等多种配套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每课课文前设计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答题,作为阅读提示,以便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进入阅读过程。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猜测、预测课文的大概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带着问题去读。因此,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先看一下这些问答题,然而再阅读课文。该书课文选择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文章的体裁有说明文也有记叙文。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短文,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练习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练习内容包括: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词语、句子的理解、回答问题等。

2.实用型教材的编写现状

实用型教材主要针对生活中常遇到的交际问题而编写给现学现用者的教材。实用型教材是指在范文选取上采用与学生学习、工作联系较紧密具有规范性和代表性的实用文本,涉及公文书信、商务书信、新闻解说等多种高级应用文体。

例如由王慧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的《商务汉语金桥――中级阅读》属于典型的尚武汉语教程系列。该教程适用于对外汉语三年级本科留学生,以阅读主,兼顾会话与写作。在编写原则上强调知识性和实用性。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基本上覆盖了商务活动的全过程,订文选自当前的报纸杂志和网络文章,内容富于时代感,收有大量商务新词语。每个单元都配有词汇例释和语法修辞,重点讲解词语的用法以及汉语殊的语法,修辞现象,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汉语水平。配套练习丰富多样,主观题供课堂讨论之用,同时,也可以作为有关商务活动的议论文和选题;客观题的题型则参照HSK考试形式,以满足学生应试要求。

3.应试型教材的编写现状

应试型教材主要针对汉语水平考试者而编写的教材。应试型教材是指辅助各类高级汉语考试设计编写的阅读教材,其特点是针对性强、使用周期短,内容简单但实用性不强。例如由李禄兴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阶梯快速阅读》,这套教材一共分为5级。其目的是使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都有材料可读,而且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设计上,按照不同阶段应该掌握的词汇量选材和编写课文。教材力求从结构设计、内容选择、习题的编制、课文的长短等方面,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用学习者的眼光来加以衡量和取舍。教材各环节的组织和安排,考虑了它跟以往教材的联系与区别,充分吸收以往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认真考虑所编教材整体或局部的创新之所在,力求增强所编教材的特色和新意。

二、 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存在问题

现有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中对语体学的理论重视不够,缺乏这样的理论支撑。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从汉语水平等级上划分,包括初级汉语阅读教材、中级汉语阅读教材和高级汉语阅读教材。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我们对阅读还没有重视起来,教学的重点在语音、基本句型和汉字,学生阅读成段文章很吃力,因此,初级阶段的阅读教材很少。高级阶段,到目前为止都是原著阅读,高级阶段学生该阅读什么样的教材,我们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因此专门为高级阶段编写的阅读教材也很少,造成了教材语体不连贯的问题。

从阅读的不同目的划分,阅读教材包括培养理解能力的一般的阅读教材、培养阅读速度的快速阅读教材、报刊阅读教材。快速阅读和报刊阅读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对其需要专门研究,快速阅读、报刊阅读和一般阅读教材不能一概而论。在这些教材中,“过去对这方面的研究不够系统、全面,不够深入、广泛,就事论事的多,没有从教学法理论高度,从整体去考察教材的得失。因而教材年年编,年年变,质量提高得不快。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法理论对教材的指导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界对阅读教学和教材设计进行的研究不少,阅读教学大多是结合某种阅读理论谈阅读课的教学方法或者某种阅读技能的培养,很少有针对高级阶段的阅读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很少有专门谈到阅读课的教材设计及练习的编排问题。

参考文献:

三年级语文教学问题例9

“教材中的识字量之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这个问题在刚使用课标实验教材的时候就提到过,使用多年以后,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最困惑老师的问题依旧是这个问题。要说低年级的识字量大不大,确实很大。来看两组数据,整个小学阶段是六年,在这六年中,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识记生字的数量是3500个,而在这3500个字有1600-1800个字的识记是要在两年时间的低年级语文学习中完成的,也就是六年识字量的一半都要在低年级完成,确实很大。课程专家们之所以要安排这么大的识字量,大家都知道是为学生的阅读打下基础,是为了让学生及早地进入阅读。“面对教材中的识字量之大,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这个问题,我提出以下四点做法:

1.识字备课要细致,识字教学时间要充足。

要谈识字教学,首先要谈备课,老师备课时不可轻视每一课要求认识的字,不要只重备课文的理解、分析,还要备到课后要求认识的每一个字,并且要备细,像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是什么字形结构、偏旁部首是什么,要记忆它,可以用到哪些识字方法,学生容易把它和哪个字混淆,怎么指导学生进行区分等等,还有这一课的这些字中,哪几个字的字形复杂,学生不好记忆,是重点指导的,哪个字学生不常见,怎么帮助学生记住它等等这些都要备到,只有备得细致了,在教学时才能心中有数、才能指导到位!

2.归类识字是提高课堂识字效率的途径之一。

归类识字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和指导方法。在教材中,一课少则有七八个汉字的识记任务,多则有十五六个汉字的识记任务,如果只是带着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读、记忆,说完这个字说下一个字,确实不便于学生进行记忆。但是如果能把要认的这些字归归类、分分组的话,就会好得多了!比如,这一课的生字中有几个字可以用同样的识字方法进行记忆,那么学生在说出其中一个字的识字方法时老师就可以顺势引导说出同种方法记忆的另几个字,这样归类指导识字也是可以提高课堂识字效率的。

3.识字指导要有轻重之分。

除了归类是好办法外,我认为识字指导的重点要突出也是非常重要的。字字都详教,字字都平均用力,那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效果并不佳!学生对简单的、常见的字能记住,但对那些字形复杂的、陌生不常用的字就很难深刻记住了,所以,老师们一定要先在课前心中有数,这一课中的这些字,哪几个字是学生难记的,哪几个字是学生熟悉的,在教学时就要重点指导记忆那些难记的字,想出一些更好的、更巧妙的方法帮助记忆它,而对那些熟悉的字不必花费太长的时间下功夫。

4.语境识字便于加强巩固记忆。

进行归类、重点指导,这些都只是帮助学生来记忆生字的形、生字的样。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所以,对认识的这些字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用它多来组组词、说说话,通过组词说话加强对字的认识和使用。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有意地出示一些含有这些字的语句(不仅是课文中的,还要有其他一些内容),指名学生通过读语句,在语境中辨析、巩固记忆这些字,也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途径。

问题二:如何更好地解决生字回生的问题?

其实,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出现生字回生的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巩固、不断地复现。每天的语文课,老师不要一上课就急于带着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急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一定要把每节课的前几分钟留出来用在复习生字上。及时把前一天或前几天刚学习过的生字认读认读,可以是借生字卡片认读字,也可以是出示一些语境,通过读词读句巩固含于其中的生字;对于学生难记的一些字,连续几天都拿出来和学生见见面,让学生认读,这样才能不断地加深记忆;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如果有原先学过的一些字,并且这些字是学生曾经掌握不牢的,在读文之前,就先把这些字拿出来让学生认读认读……这些都是在常规教学中可以做到的。

问题三:如何有效地指导写字,保证学生的书写质量?

前面这两个问题都是针对教材中要求认识的字提的,而这第三个问题就是写字指导的问题了。

在谈这个大问题之前,我想先就“书写质量”这四个字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对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来说,“书写质量”应该涵盖三个方面,第一是字写得是否正确;第二是字写得是否规范(“规范”指的是字的间架结构、字的笔顺、每一笔的占位等等);第三个方面就是写字的习惯怎么样。如果让我们来衡量学生的书写质量的时候,就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衡量。

在近几年对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情抽测中发现,书写问题依旧是学生答卷中所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之一。在现场监考时发现,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不正确;从卷面答题反映出,错别字现象严重、字体书写不工整、卷面不整洁……

针对低年级语文生字书写指导这个问题,我把我下面所谈内容概括为“三当堂一保证”。

三当堂──当堂指导、当堂书写、当堂反馈

“三当堂”即生字书写指导的整个过程(读帖观察──教师范写──描红临帖──交流讲评)都要在课堂上完成。我们经常在听课中发现,老师的教学环节刚步入到写字指导时,下课铃声就响了,要么就是学生没有来得及动笔书写,要么就是老师没有范写没有讲解就得被迫下课,只得布置成家庭作业回家练写数遍,其实这就是造成书写质量不高的原因。可以试想,把抄写生字留作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自行完成,老师在作业本上看到的只是这些字写得对不对,而学生在写字的时候习惯怎么样,写这个字时笔顺是否正确,是否用心……是全然不知的,所以生字的书写必须得在课堂上完成,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指导。

三年级语文教学问题例10

为了进一步探索教育理论如何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作为地区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机构的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从1998年起,承办了一所由薄弱初中——海防中学和江宁路第三小学合并而成的静教院附属学校,作为其实施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实验,以学校实践来解读当前课改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问题一:小学低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合适吗?      三个案例的启示:之一,一位学者带着自己7岁的儿子和55岁的母亲,在美国生活了两年多。儿子已有了较好的英语会话能力,而母亲除了“yes”和“no”之外,几乎没有能听懂和能说的。      之二,一位外资企业管理者为德国人,其夫人是法国人,儿子8岁,生活在上海已有两年。现在,孩子能用三国语言进行交流:与父亲说德语,与母亲说法语,在学校说汉语。      之三,1983年在美国的几个州、加拿大的一个省以及德国的汉堡进行了一项由9万名儿童参加的“大样本”调查,得出结论:所谓的“天才儿童”都在13岁以下被发现,奇怪的是他们都是从6-7岁开始学习第二种语言。      上述案例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儿童阶段可能是语言的最佳发展期。6-7岁的儿童发音器官柔软,记忆力强,语言模仿能力凸现,正是听、说语言的最佳发展期。而且,同一个学生,学习同一门学科,要达成同一个目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我们把学习某学科效益最高的年龄阶段称为“最佳发展期”。学校应按照学生的最佳发展期设置课程。      依据“按最佳发展期设课”的理念,1999年9月开始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在附校一年级新生中进行英语教学实验。教学中不出现音标,不要求书写,更不讲语法,而是采用灵活多变、崭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英语歌曲、英语儿歌、英语小品表演、英语配乐舞蹈等。学生普遍感兴趣,90%以上的学生把英语课作为最喜欢的学科之一。这项实验已逐渐向二、三、四年级延伸,二年级出现书写,之后再出现音标。      随着实验日趋成熟,我们把这项课改成果作为教师培训资源向全区辐射。两年前,静安区所有小学一年级都使用新编牛津教材,开设了英语课程,至今没有一个学校反映学生将英语与母语混淆,也没有因为增加英语教学而削弱了母语的掌握,而普遍的反映是英语教学促进了儿童的智力发展。      当然,由于学校之间存有一定差异,在小学低年级试行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教师,而并不在于学生没有学外语的需求与兴趣,也不是这个年龄段不合适。因此,加强对小学外语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是这项实验成败之关键。      问题二:加强英语听说,会不会造成“文盲英语”?      过去英语教学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基础教育阶段学了六年或九年的英语,学生还是不能说,不能听。即使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英语达到六级,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听不懂,说不出。有人把这一现象戏称作“哑吧英语”。上海新一轮课改推出了一套经教育部批准的新编牛津教材,加强听与说,于是又有人担心会出现“文盲英语”。      1999年起,静教院附校预备年级的六个平行班全部使用新编牛津教材,同时积极向新课程目标方向努力。四年的实践中也曾受到来自家长、学生及社会多方面的质疑:“加强英语听、说是对的,但今后中考怎么办?”“是否应该与老教材同时使用?”等等。我们对这个年级的学生作了四年的跟踪研究,结论是:学生成绩逐年提高,初三成绩居于全区前列。不但听说能力增强了,书面表达也得到有效促进。      其实,现在推行的牛津英语教材并非不讲语法,只是不为讲语法而讲语法,而是创设情景,引出专题,带出句形,讲解语法。这样,更强调了英语语法的实用性。      “哑吧英语”与“文盲英语”是语言学习中的两种弊端。从目前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实践看,虽然已经增强了中考、高考中口语与听力的比例,而且正在积极推进新编外语教材,但是要走出“哑吧英语”的困境,其任务还相当艰巨,过分强调书面的应试还十分普遍,似乎压根儿还没看到“文盲英语”的影子。      问题三:双语教学的方向在哪里?      1998年静教院开始在附校进行双语教学试点。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在双语教学上的思考与实践主要有以下四点:      1.素质教育是一种差异教育,即要认识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基于这种理念,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部以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为逻辑范畴,明确提出可将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种类型,其中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上海的发展目标是国际大都市,上海市民的外语素质要求应该比全国其他省市更高。上海中小学加强外语教学,这是上海发展的需要。      2.加强外语不是简单地加几堂外语课,除了外语教学改革外,可在有条件的个别课程试行中英文同时教学。这样,不但加强外语学习本身,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我们选择在起始年级或起始学科,主要在理科、拓展型课程中试行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可以是关键词出现英语,也可以是部分出现英语,一切从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我们从来就没有打算把英语全部替代中文,更没有思考用英语来教授中文。      3.双语教学的试点应该放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不是削弱中文,增强英语;也不是以降低其他学科教学要求为代价,来增强英文。      4.双语教学的课堂,不局限于教室,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大课堂的概念。目前附校初中部每天中午有半小时以上的“英语长廊”活动,学校每星期定一个主题,内容涉及地理、天文、生物、物理、历史等;活动形式以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为主。此外,学校的运动会、文艺节目表演、广播等活动也可以出现中、英文两种语言。      附校推进双语教学,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们普遍认识到:只有学好母语,才能真正学好英语,没有中文的底蕴,是学不好英语的。      问题四:小学低年级增加识字量、扩大阅读面,会加重学生负担吗?      小学低年级增加识字量、扩大阅读面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其理念与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一样: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正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从学生身心发展考虑,他们手的握力不够,多认字,多朗读,少书写是合理的。      1998年起,我们在附校进行小学语文课改先期试点。在教学上我们不但吸收全国较为成功的各种小学生识字教学方法,同时,进一步拓展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途径,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告”,学生说:“一口咬掉了牛尾巴”;“甜”,学生说:“舌头舔甘蔗,真甜”……老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住这些象形文字。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感到累吗?现在一年级学生一年轻松识字1500字以上,读完二年级,基本上能读报、看书。据对前期试验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普遍反映负担不重,甚至有些家长担心“回家作业这么少,行吗?”(作者为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      

三年级语文教学问题例11

    写作兴趣 项目 很感兴趣 较感兴趣 一般 怕写 讨厌 百分比 年级及其他 小学六年级 8% 20% 60% 10% 2% n=100 初三年级 5% 21% 65% 9% / n=100 比例差异检验 P>0.05差异不显著

    题材来源 项目 亲身经历 想象虚构的事 在作品作文上 兼而

    真情实感 看到的事 有之 百分比 年级及其他 小学六年级 51% 42% 5% 2% n=100 初三年级 49% 35% 11% 5% n=100 比例差异检验 p>0.05差异不显著

    作文修改 项目 全文写好 边写边改 很少修改 从不修改

    后再修改(A) (B) (C) (D) 百分比 年级及其他 小学六年级 54% 19% 26% 1% n=100 初三年级 25% 23% 50% 3% n=100 比例差异检验 p<0.01 p>0.05 p<0.01 p>0.05

    差异极显著 差异不显著 差异极显著 差异不显著

    z=4.14 z=3.42

    表二:中小学生作文测评分项比较 表二(1)

    题材 审题 项目 真实 真实但 不真实 准确 不够 很不

    典型 不典型 准确 准确 百分比 年级及其他 小学六年级 14% 45% 41% 46% 34% 20% n=100 n=100 初中三年级 19% 46% 35% 48% 31% 21% 比例差异检验 p>0.05 p>0.05

    差异不显著 差异不显著

    立意 结构 项目 准确中 不够准确 很不 无中心 详略 不够 很不

    心突出 中心突出 准确 多中心 得当 得当 得当 百分比 年级及其他 小学六年级 27% 42% 11% 20% 40% 33% 27% n=100 n=100 初中三年级 38% 31% 9% 20% 42% 33% 25% 比例差异检验 p>0.05 p>0.05

    差异不显著 差异不显著

    结构 项目 首尾及其 作文长度人均字数

    呼应相似 百分比 年级及其他 小学六年级 46% 662 n=100 n=100 初中三年级 47% 814 比例差异检验 p>0.05 p<0.01 差异不显著 差异极显著

    表二(2)

    书面言语表达形态 项目 写作型 写作与 写话型 改写型 抄录型

    写话结合 百分比 年级及其他 小学六年级 / 14% 83% 3% / n=100 初三年级 18% 2% 80% / / n=100 比例差异检验 z=4.5 z=3.2

    p<0.01 p>0.05

    差异极显著 差异不显著

    书面言语表达基本功 项目 生动 通顺 不够 @①嗦 词汇贫乏语言

    通顺 平淡 百分比 年级及其他 小学六年级 16% 86% 14% 44% 46% n=100 初三年级 16% 88% 12% 36% 38% m=100 比例差异检验 p>0.05差异不显著

    表达方式 错别字 项目 全文 略有 叙述结 适当抒 2个 3至 5至 7至 9至

    叙述 描写 合描写 情议论 以内 4个 6个 8个 10个 百分比 年级及其他 小学六年级 26% 55% 19% 14% 16% 16% 13% 2% 5% n=100 初三年级 27% 46% 27% 17% 12% 10% 10% 2% / n=100 比例差异检验 p>0.05差异不显著 p>0.05差异不显著

    测查发现:在分项评定中,初中生在文章篇幅上明显长于小学六年级学生,选材也有所不同,而写作兴趣 、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皆无显著差异。初中生两极分化极其严重,10%的初中生写作水平提高迅速,远 远超过小学六年级学生;但至少也有10%的初中生,其写作水平与小学六年级学生相比,仍属下等。测查表明 :初中生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写作水平普遍发展得较为缓慢。也许有人会说:测试命题常见,缺少难度,初 中生难以发挥自己的水平,却难不了小学六年级学生。笔者认为:该命题确实难度不大,但有较大的选择自由 度和尽情发挥余地,完全可以写出高于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层次、初中生应有水平的文章。然而,事实却不容乐 观。三年的初中写作教学,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为何普遍提高不快?实施素质教育如何面向全体、全面提高 初中生的写作能力?笔者测试调查的目的是透视现状,针对流弊,寻求对策。

    一、现状透视

    如果说,初中生作文不如小学生,那不符合事实,也有违情理;如果说,初中作文教学不如小学,那不够 公允,更无比较意义。本次测查的用意不在比较初中生与小学生的记叙文水平高下,也不在评说初中与小学作 文教学的优劣,而是为了呈现一个事实:初中生的记叙文水平普遍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现状甚忧,问题严峻 。透视初中生写作水平现状,笔者以为存在着下列主要问题:

    一是写作兴趣不浓,纯属应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初中生在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中,写作兴趣普遍没有 提高,74%的学生仍停留于小学六年级的淡薄或怕写程度。作文修改从现象上看,是写作习惯、技巧问题,而 实质是态度问题。初中生作文写好很少修改或从不修改的达53%,再加上边写边改草率成文的竟达76%,远不 如小学六年级学生重视作文修改。这足以表明,绝大多数初中生对作文抱任务观点,处于应付状态。如此态度 ,是导致初中生作文水平普遍提高缓慢的主观原因。

    二是作文题材失真平淡,不善于调动生活经验。笔者命题测试时要求写真人真事,写出真情实感,因为“ 真实”是记叙文的生命。按理说,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感受深切、扣人心弦的事情,都有过成功的喜悦 或失败的痛苦,都经历过童年的欢乐或成长中的坎坷……,而这些真实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经历和感受都能成 为该命题极好的题材。我们本该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绚丽多彩的生活和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清新的气 息和真情的流露。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在作文中所反映的生活是那样的平淡、失真,难以看到个性的光芒。大 多数学生所叙之事或胡编乱造、离奇虚假;或拾人牙慧、陈旧乏味;或套用范文,似曾相识。造成这种状况的 主要原因是:做人无心体验生活,为文不善于调动生活经验。

    三是表达能力发展不平衡,语言大多苍白贫乏。心理研究表明:儿童书面言语的发展存在四种不同水平的 言语表达形态,即抄录型、改写型、写话型和写作型。写话型近似口语在对话时原始录音的直译,特点是语言 简略和重复。写作型的特点是经自己思考和内部言语充分加工后而成,合乎语法逻辑要求。本次测查表明:小 学六年级仅有14%的学生尚处于由写话型向写作型过渡之中,而初三有18%的学生已过渡到以写作型为主的言 语表达形态。这部分初中生言语表达较为准确、丰富、成熟。但80%的初中生的言语表达仍以写话型为主,与 小学六年级学生相比水平相差不大。其中语言luō@①嗦者达36%;词汇贫乏、用语平淡者达38%。由此可 见,初中生的书面言语表达能力发展不平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现象上看,一是部分学生语库贫瘠,尤其 是形容词、动词,往往同一个词在文中出现多次;二是这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用概括叙述代替具体描写的现象, 如该测查作文中全文叙述或少有描写且大多是缺乏个性的对话者竟达73%。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初中生的抽 象逻辑思维能力已逐渐占主导地位,概括能力增强,不再象小学生那样对事情的细节、现象感兴趣,而开始注 意事情的特点、意义,因而语言的概括性增强,也不屑于写一般的细枝末节,但由于缺乏具体描写和细致刻画 的技能和一定的语言积累,追求新颖典型的描写和高雅语言又不得,眼高手低,语言愈加显得笼统、空泛了。

    四是审题立意能力不强,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欠佳。本次测查命题学生虽然十分熟悉,但仍有52%的初 中生审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审题不准确、不能突出重点“最难忘”的占28%;题意范围、特点不明, 导致文题不符,把“一件事”写成数件事,把记事为主写成写人为主甚至写景为主的占21%。立意是初中生作 文的难点,问题更为严重:有的题旨不明,只是记叙出事情的始末;有的题旨难显,材料不能充分表现主旨; 有的题旨杂乱,多中心实为无中心;有的题旨浅陋,使文章失去应有价值。学生反映在审题立意上的弊病不仅 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写作技能,更是缘于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欠佳。

    二、教学对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