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8-23 11:42:17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例1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1

 

  我是大一xx专业xxx班的学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这次的活动是去到街上帮助环卫工人扫大街和捡垃圾,维护道路整洁,给人们一个干净的公路,留下美好。

 

  高中时期就知道环卫工人很辛苦,但不曾自己去体会,也只是心中有一点感触而已,可这次跟着学校的志愿队一起去,我才了解到了环卫工人真正的情况,知道了他们的辛苦。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用眼睛去看,最终还是要从实际行动去感知,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事情的难易。

 

  正式的进入志愿活动,我穿着环卫工人的制服,拿着扫把、撮箕,推着垃圾车。从街头扫向街尾,我们是扫整条街道,分为三个部分,街头、街中央、街尾,每一个地方大概是三个人负责,就这样开始了。最初我还觉得简单,觉得很快就能打扫完,可是事实上却不是我认为的。我负责的那块地方,车流、人流很多,刚打扫完,可能就会有人扔了垃圾,或者有些没素质的车主从车内向外扔烟头,可不要觉得东西小,我依旧还是要重新走到那里把烟头扫进撮箕,扔到规定的垃圾分类处。对于这样的情况,是很难避免的,有时候转头想要跟他们理论,别人直接开走,从这些现象来看,就知道有很多人是不尊重这个岗位的。

 

  我在志愿服务的过程,遇见很多不守规则的人,一路上吃就一路上扔,一点也不谅解打扫的叔叔阿姨们的工作,有时候过去和他们理论,还要被攻击,可见他们过得很艰难。这工作本来就辛苦,早上早早起来打扫,就为了让大家能够有一个干净的街道,可以愉快的行驶和步行,这都是他们的功劳,但有人会不珍惜,所以我自己真正的做了这个工作之后,是真觉得不容易。劳动都是平等的,不分高低和贵贱,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可能就是一个坐着一个走着,但是都是为了人们而服务,实际上都需要被尊重。

 

  这一次志愿体验,我懂得了要平等的看待工作,都是双手在劳作,就必须一视同仁,在这样的时代,更是要充分的给予尊重。作为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我更要做到尊重,努力的把专业的知识技能学好,未来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人。世道如此,便只有自己加油,才可以站立于世。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2

 

  做志愿者这一年多以来,我一向为能够有很多兄弟姐妹感到很开心。因为我一向觉得既然能够做志愿者就应都是看透了,人世间很多功利才会来做这些,在旁人眼里觉得是傻瓜做的事情。那么在我的眼睛里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高低贵贱的区别。

 

  志愿者的管理其实是一门科学。其实现实的状况也不必须和想象的那样单纯。不明白我是不是该说,其实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所谓的志愿者人群有大部分是来凑热闹的,甚至有些人是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来的。但是我一向觉得不管是带着什么目的加入进来。只要做的事情是对志愿服务有帮忙,能够帮忙到需要帮忙的人,不对志愿工作大方向有影响,我们就就应学会包容。

 

  此刻的志愿者工作其实是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透过热闹的20xx年。已经有很多人提出了20xx年为志愿者元年的说法。这其实对志愿者事业是一个十分好的契机。其实此刻是更需要的是对志愿者工作进行规范的时候了。心得体会只有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将来才能够做到真正实现志愿者,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的目的。但是此刻志愿者团队能够说是穷出不层,很多时候,穿上一件写有志愿者字样的衣服,挂上一个牌子就说自我是志愿者;扯起一个旗帜就称自我是一个团队。很多自称为团队的,其实就那么一两个人。

 

  在那里当然并没有其它的意思,但是说句心里话。这样的情形对将来志愿者工作其实是很不利的。那些所谓的不规范的志愿者的行为,其实也给将来志愿者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所以我有几个想法:

 

  一、探讨和什么是真正的志愿者精神和文化。人们到底为什么要来做志愿者?是就应引发更多人来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完善志愿者考评认可机制,但是更重要的是给予志愿者发自内心的认可,志愿者的心其实是很敏感。如果应对的人不是真诚的,会被很快觉察出来。他们当面不会说什么,但是现实中会采取用脚投票的态度。只有当各个部门真正把志愿者当朋友,当兄弟看待时,志愿者也自然会认真做好很多事情。

 

  三、规范志愿者培训机制,设计确实可行的志愿者培训课程。让每一个刚刚来做志愿者的人们,能够明确的明白自我该干什么,能够做什么,怎样去做。

 

  四、认真的给来参加志愿服务的成员志愿者工时记录,因为做的时光的长短,是唯一能够量化衡量志愿者工作的标准。那么只有那些真正从事志愿服务时光长的志愿者才能够真正沉淀下来。也才能够真正透过时光的考验,来让真正优秀的志愿者升华。此刻志愿者工作浮夸风其实十分盛行,很多所谓的明星志愿者居然是被包装出来的。然而经过必须的了解后,明白真相后,反而对志愿者工作是一种打击。我们就应透过真正实实在在的工作来规范志愿者工作。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3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愿者,其实我参加志愿者就是希望能给社会带来多一点的爱。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总会觉得缺少了爱,缺少了被关怀。尤其是随着人渐渐地长大,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就越来越复杂。同时我们会对这个社会越发不满,觉得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很虚伪的社会。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份爱,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无名的爱。我相信凭着这心中的一份爱的种子,从我做起,从我们年轻人做起,我们可以让自己,让别人看到这个社会始终还是温暖的。所以从这方面看,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其中。参加协会,我希望得到的只是一份体验。

 

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而且,支援者的活动,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我很荣幸能成为以传递爱心、志愿服务、乐于奉献、不求回报为宗旨的这样一个团队的成员之一。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养尊处优,而应该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即使我们的能力仍有限,但一颗关爱之心不会磨灭,我们将尽全力伸出双手去帮助、关心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等有困难的弱势群体。哪怕一句问候、一次搀扶、一次弯腰都能为社会公益、慈善、福利事业、社会生态环保及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爱心已点燃,不要再等待,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去经历让人难忘而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在奉献中,体味快乐,收获幸福。朋友们,如果你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那就抓住这个机会立即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和我们一起将爱的火焰燃烧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微小的,因为它涉及的范围太有限。它又是伟大的,因为他在有限的范围中让老人露出了笑容。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自身的价值。同时,它也提升了现代青年的精神道德,培养了现代青年的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的高尚品德。彰显了我们青年的时代风貌和精神风貌。

 

让我们为这一事业来奋斗吧!让我们这些新时代青年来担负一些微弱的社会责任。奉献出一点微弱的力量!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4

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我时时刻刻为我是大学生志愿团中的一员而自豪。

 

这次志愿者服务的经历也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在学校里的学生、作为在社会里的个人,我们也应该学会服从、付出、充满热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以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为人民服务。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社会注意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做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范。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是当代青年志愿者的使命,也是我们学习“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愿者,其实我参加志愿者就是希望能给社会带来多一点的爱。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总会觉得缺少了爱,缺少了被关怀。尤其是随着人渐渐地长大,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就越来越复杂。同时我们会对这个社会越发不满,觉得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很虚伪的社会。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份爱,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无名的爱。我相信凭着这心中的一份爱的种子,从我做起,从我们年轻人做起,我们可以让自己,让别人看到这个社会始终还是温暖的。所以从这方面看,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其中。参加协会,我希望得到的只是一份体验。

 

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志愿者也可以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而且,支援者的活动,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微小的,因为它涉及的范围太有限。它又是伟大的,因为他在有限的范围中让老人露出了笑容。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自身的价值。同时,它也提升了现代青年的精神道德,培养了现代青年的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的高尚品德。彰显了我们青年的时代风貌和精神风貌。让我们为这一事业来奋斗吧!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5

 

  作为一名大学生,这次活动是我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说志愿者服务给了我最好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突出的感受就是通过志愿者服务平台,眼界更加开阔,心灵更加清纯透彻,对奉献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感受也更加深刻。正如志愿者服务口号“助人助己,乐人乐己。”以助人为快乐之本为座右铭。

 

  参加志愿者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感受到了很多,领悟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如果要我逐一去描述的话,恐怕真是几个小时也未必能够说完!作为志愿者我们不过是在尽一份真心,如果你有着水一般玲珑剔透又充满灵性的灵魂,就让周围的一切都会因你的光彩而变得美丽。如果你有一颗犹似水晶的心肝,常常在笑着,你的气质会不经意间感染身旁的人。小小的动作都会有巨大感染。并不是一定要做一些轰轰烈烈的事。

 

  在志愿者的大家庭里,来自社会不同地位的人们。有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面孔,不同的想法。有在校的学生、有就职的上班,可我们有一颗同样奉献的爱心的心。即使观点和做法不一样,可是这位爱心的中庸让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学会了沟通,跟小龄的学生就要站在他们的观点去想问题,跟同龄的大学生,上班族就要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我们同微笑、同服务,共吃苦、共幸福,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原本不相识,也变得熟悉,原本的陌生人,也成了朋友。多么珍贵友谊。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例2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一

2019年10月20日,我们迎来了各地长跑选手的胜宴——诗经河间马拉松赛。这次很开心也很荣幸自己能够以志愿者的身份亲临马拉松赛现场,尽管没有胆量和能力去参与那集胆识与耐力于一体的比赛,但依旧满怀热情、摩拳擦掌地准备充当一次志愿服务者,为选手们服务、助威,为马拉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想要用两个字来形容这一天的体会,那就是震撼。

凌晨4点左右志愿者们开始陆续到达集合点,看着他们一张张洋溢着兴奋的脸庞,我更加觉得当志愿者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我们主要是在7.5公里处保证所有参赛者的饮水工作,很幸运的看到了运动员们的飒爽英姿间,那场景真是叫一个震撼呀!

运动员们大约8点跑到了我们服务的饮水点,我站在跑道旁为他们加油,他们对我微笑、招手有些还和我击掌,内心激情澎湃。

看我组组员正在认真的捡起运动员们丢弃的纸杯,且干劲十足。为他们点赞

42.195公里的赛道上,处处洋溢着感动和希望、坚持和拼搏。

马拉松是给了我们像骏马一样飞腾的舞台,让选手们尽情绽放光彩。我,一名普通的志愿服务者,已经深刻体会到了体育精神,一种不怕挫败、坚持到底的勇气。真的为之感动,奔跑吧人们!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二

如果这个社会里,人人都充满着爱,并且愿意将这份爱赠与他人,我相信这个社会一定会比我们想象中更加的美好。随着我们文化生活的崛起,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志愿活动,公益活动越来越多了。这不仅可以丰富这个社会的多元,也能够让我们生存于一个更加温暖且值得期待的环境之中。所以此次志愿者活动,我作为_大学的青年志愿者,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我也很感激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了关于生活、社会的最真实的感受。在此我想谈一谈此次志愿者活动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善良的人,但是能够将善良付出行动的却很少。大家往往嘴上说我想帮助他们,但是真正到了那一刻,就很少会有人站出来。当然这其中或许有很多的原因,有社会的,有个人的。但不管怎么说,对于志愿这件事情来说,我认为勇敢和实践最为重要。一件事情我们只去想,并不会带来什么改变,我们往往只有去做了,才能让这件事情,这个环境,这个社会发生一些改变。我们人都是渺小的,但是当我们汇聚在一起,共同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为他人带来更大的影响,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一些好方面的改变。

这次志愿活动,是进山区给孩子们上课、发礼物,和他们一起聊聊天,了解情况。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发展迅速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偏僻山区,这些山区的生活条件普遍低下,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甚至是年底,他们也可能不会回来。这样的情况,对于孩子们来说,对他们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件不利的事情。所以此次我们进入山区,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让我感受很多,我很心酸,但我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在今后更努力一些,能够有更大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以后不仅要做志愿活动,还要做大型公益,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都可以得到来自社会,来自他人的温暖。这是我此次志愿活动心里烈的愿望。与此同时,我也呼吁这个社会,希望可以为这些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说是较为贫穷的人一些帮助。我们付出一点,对于他们来说意义就不同了。

以前我总问自己为什么要读大学,为什么读大学之后再要考研,为什么要找一份好的工作,为什么人要继续往前走。经历了很多事情,参与了很多志愿活动之后,我明白了,一个人,没有目的,便没有追求,没有愿望,就没有结果。我们走的路,是我们心里的路,我们看到的风景越多,将来的可能性也就越多了。为了心里那一份悸动,也为了自己想要改变的事情,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为祖国,为社会,为他人带来帮助,带来希望。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医护人员参与其中。作为共产党员的我,当然也就义不容辞。作为湖北人,这也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武安镇七里店村村委会担任志愿者,我主要负责办公室收集整理资料和各种表格,如春节返乡人员、武汉返乡人员的统计工作、每日体温记录、需外出复产复工人员信息的统计。此外,每天早上八点半至晚上六点,我还在村口参与卡点值勤,此卡点主要是为了劝返村民不要出门,不要聚集在一起打牌和聊天,出门买物资必须戴口罩等。最后,我们为此次疫情建立了微信群,每天我会为广大群众答疑解惑以及帮助他们在药店预定口罩。

依稀记得,在我们封路不久时,我就和村里的书记说过有需要的话可以叫我过去帮忙,大概是2月底的时候,村里人手不够,书记才叫我过去帮忙,然后我就做了一周的志愿者。这期间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刚开始在办公室的时候还可以在村委会吃饭,但是后来值勤的时候,因为我家离我值勤的地方有点远,吃饭很不方便,我记得有两次是在搭档家里吃的,后来就是回自己家吃饭。还有就是我们值勤是风雨无阻的,有两天气温在十度以内,那天又刮风又下雨,一整天我们都在雨中值勤,手脚冰凉,冻得直打哆嗦,但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由于我们简易的卡点,所以晴天很晒,雨天很冷。但我觉得这些对于在防疫一线的人来说,这根本不算困难。

经过这次志愿者服务的经历,我深深的体会到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此外,我觉得自告奋勇,义无反顾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发扬的品质,而不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当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积极的参与进去,不逃避,不退缩,勇往直前。家喻户晓的是在这场战役中,我们每个人都奉献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俗话说,守得云开见月明,我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胜利终将会到来。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四

大学的校园生活带给了我很多的收获,也让我成长了很多,更多的是懂得了奉献和责任的重要性,现在的我也是一个可以独自的承担自己的责任,也愿意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更多的人,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到更多的人。当然这些都是大学所带给我的宝贵的财富。

在我大二的时候,课程并不是特别的多,所以自己的学习的任务也不是特别的紧张,所以自己也参加了大学里的社团里面的志愿者的活动,在很多的地方都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也曾去敬老院照顾了孤独的老人,帮他们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洗衣服、做饭、陪他们喝茶、下棋,也去过学校周边的孤儿院照顾那些小孩子们,看着他们一个个天真活泼的样子,我也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更是去很多的活动场地做了志愿者,免费的帮助他们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活动,对于学校所举办的活动,我都会积极的参加,尽管我知道自己的力量是非常的小的,但是能够在这些事情里面,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看到被帮助的人脸上露出满意和感激的微笑,看着自己所做的事情取得一点一滴的成就,我也感到非常的满足,就不管是多累多辛苦的事情,我也都会觉得这是值得的。

在这个世界上也已经生活里二十年的时间了,从自己懂事开始,我就懂得爱心和奉献的意义,不管是对于自己的朋友、同学还是老师、家人,也不管是自己认识的人还是陌生人,在别人有难处,有困难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去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我们是处于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需要去贡献出自己的一丝丝的力量,不管自己的能力的多少,至少我们有这个爱心和想法去帮助到他们。

从自己这段时间的志愿者的经历当中,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生活当中,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奉献的重要和伟大,能够帮助到别人也让我感到特别的有成就感,自己也可以从这中间取得一些快乐,我的大学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充实。在以后将来的日子里,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将自己的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也希望自己的身边的人都是非常有爱心,懂奉献的人,所以很多的时候,我也会都会号召自己身边的人来参与到成为志愿者的活动中来,我也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多参加一点这样有意义、对社会有所帮助的活动。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五

广西十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于这个寒假进行了。1月24号我们全体志愿者在乡政府参加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提供活动的相关培训,同时就志愿者服务工作对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提出建议和意见,会议上提出了:

(1)履行志愿者服务的承诺;

(2)不得以志愿者身份从事任何以赢利为目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

(3)自愿者要维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形象;

从会上我得知了:志愿者服务是通过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的特征。

会议结束后,当天下午,我们团53个成员随着乡政府领导的带领下,各自不一的拿着扫把,铁铲在街上进行大扫除,为乡里做着有意义的事,看着我们之间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我感到欣慰,看到了团队的努力成果,我们好高兴!

次日我们分好组,进行了采访任务,我被分到了第十七组,主要任务是采访乡镇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可是就我们乡镇比较贫穷,有的是农村信用社,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团长就另外安排我跟其他组进行合作去采访,

1月26,我们按正常来到乡政府,今天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政府工作人员挂灯笼,挂彩旗迎新春,一切工作都是那么顺心。同时还有任务是未能完成采访的,继续在这几天进行采访。

到了1月30号,乡里举办了文艺演出和政策宣讲活动,白天我们在跟工作人员布置舞台现场,到了晚上七点,我们准时参加了晚会的演出!

2月4号,乡举办春节篮球赛开始了,我们也以志愿者作为期中的一队,没参加的球员,有任务就是配合政府工作,充当计时员、记分员,为球赛的圆满举办努力工作,经过3天的时间,篮球赛圆满的举办了!我们队以一赢一输的战绩无缘前三,很遗憾。但是我们却玩得开心,也履行了我们的义务。

此次活动中,我觉得还有一些令人不足:因为是第一届,我们对流程不是很熟悉,导致做起事情来没有流畅,对一些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缺少的是对整体的规划和部署,没有计划性的安排,通知事情没有时间表,导致很多通知都是临时性的。一些志愿者目的不明确,没有真正的把志愿者那种奉献表现出来,没有志愿者需要的忍耐和无私奉献,给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阻碍工作的进程。同时志愿者的劳动力严重缺乏,特别是球赛期间,知道是春节期间,每个人都忙,所以在工作中很多志愿者没有到场工作。这是我从活动中觉察到的。

在此次的活动中,我体会到了:志愿者不仅在于助人,还能学到许多东西,因为接触到各种人,各种事,关键我们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挺身而出,融会和渗透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深入基层,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在实践中受教育,作贡献,尽自己微薄之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能够参加此次寒假志愿者活动,我感到非常高兴,同时能够为家乡服务感到很光荣。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例3

众所周知,志愿者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却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的理解志愿者的含义,青年志愿者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服务,同时也向全社会昭示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青年志愿者的这种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青年志愿者所彰显出的精神也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

2月7日下午,我和同班四名同学一起,怀着一颗崇敬而又忐忑的心步行前往原开c中校长贡xx爷爷的家,开始了本次志愿者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拜访退休老教师,感悟人生之真谛。

当我们来到贡爷爷家所在小区的大门口时,只见一位精神矍铄、慈眉善目的耄耋老人正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我们,他便是贡xx爷爷。我们一一向他问好,他则热情地邀请我们上楼做客。随即,我们走进了贡爷爷的家,聆听了他的处世哲学,交流了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得到了他殷切的鼓励和祝福。

犹记得贡爷爷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首先热烈欢迎同学们的到来。我知道大家都是优秀的学生,都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认为这很好,希望你们能执着追求,永不放弃。高中阶段是苦的,但也是充实丰硕和愉快的,我希望你们在高中阶段就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各尽其才。很多人说全面发展、兴趣广泛很重要,但我认为真正打动人心的是能够在某一领域实现突破,因为中国所缺乏的正是在某些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欧美的教育体制让我颇有思感,我认为修学当以三事为准衡:第一,研究学术,当以学术本身为前提,不要受外力支配以达于学术独立境界。第二,人活着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要能尽力致用方不负一生岁月。第三,学习没有捷径。例如数学学习,唯有大量反复做题,总结规律,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高中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希望大家苦中作乐,学有所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例4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57-01

志愿服务精神是指以自愿为前提下,贡献个人时间、物资、能力并不以此为获取物质薪酬,全心全意为社会献出自我爱心的援助精神,“友爱、进步、互助、奉献”是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理念。而校园文化,则是针对在校园这个特定环境中,由校园的主要构建者,既全体师生所创建的一种氛围和文化环境。提升校园文化的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其主要表现在于师生思想品德的加强、文化素养的提升以及综合能力的强调,即提高全体师生的综合素质。对此,志愿服务精神的弘扬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师生素质的提高都有着推进作用。

一、师生可以在志愿服务精神弘扬中完善自我

(一)志愿服务实践能够体现校园文化道德教育成果

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能够以助人为乐的精神为自我精神教育,在集体活动中相互熏陶,从个人意识的高度上升到集体高度。体能和善良的付出,收获了思想境界的提升。“生活处处给人们以教育”的谚语告诉我们,不要错过生活中每次能够提升自我的机会。公民道德的教育,是志愿活动的中心思想,让师生群体在这样一种“教育氛围”中,通过志愿活动提升道德素养。

(二)从志愿者服务中,定位自身精神价值

马斯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说过: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关心他人和自我超越是其中一个部分。而志愿活动中,志愿者通过自我付出,得到一种被需要、被认同的社会认可,这既不是金钱,也不是物质所能取代的,是精神价值高度的一种收获。也许生活中人们还是离不开物质利益的追求,但是也从未缺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心灵层面的完善自我、精神高度的价值升华、个人潜力的开发以及自身价值的体现都是志愿者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向往。他们的行为不仅对自己的生活起到充实的作用,也使他们的灵魂得到了升华、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上,也有积极辅导的作用。

(三)志愿者服务能够在心理完善方面提供机遇

通过调查,很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以后,价值观得到了肯定,心境也变得尤为宽阔,看到了生活中积极向上且充满美好的一面。在帮助、关心他人的集体活动中,把从生活消极面的心理压力慢慢疏解开来,坚定了个人品质。有一个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会议上这样说道:作为一个志愿者,通过帮助他人的正面行动,使自己从情感、心理和精神上都得到了充实、满足。在这里,不用顾忌的你的身份,不用挑剔你的工作范畴,你都会从中得到欢乐和笑容。帮助他人的志愿者服务,能够完善志愿者自强、自信、自爱、自尊的人格品质。并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志愿服务精神的弘扬,在社会责任感和精神理想实现上有辅助作用

(一)志愿活动的推行有助于志愿者加强自我的社会认知

志愿活动的帮助对象有很多,比如孤寡老人、失业人群、失去生活动力者等等,在帮助他们的同时,能够让志愿者认清某些社会现象的本质。由于社会文化始终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所以志愿者在帮助他人接受文化更新的同时,也扩充了自我的知识层面。对于因社会对产业的转型的要求而被迫失业的人群,志愿者在即满足了他们对于生活基本保障的需求和对他们自身素质、技能提升方面给予支持的同时,也拓展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认知。这些活动中,都能够让志愿者为人民富强、社会进步等崇高理想树立坚定的奋斗目标。

(二)志愿活动中能够帮助志愿者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其中心思想就在于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关心以及自我对社会服务的个人信念。志愿者在投身公益事业的同时,以个人为单位,奉献他们的力量并在活动中形成于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促成了志愿者们对社会责任感的建立,进一步使得其人道主义和服务群众的精神得到了发挥,减轻社会负担。增进了志愿者的社会荣誉感和自我使命感,使得社会责任感的普及又得到了发展。

三、总结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例5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角色,有着与“君子”类似的社会期待,总是被要求付出,而缄口不谈收获,这种奇特的社会心理使得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颇为尴尬。我们课题组,以黑龙江大学志愿服性社团及各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对象,对志愿服务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以“黑龙江大学志愿服务性组织的工作现状”为主题进行调查,针对“如何看待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利己性”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访谈。

一、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谈“利己性”

社会心理学研究者M.Snyder和E.G.Clary曾经调查帮助艾滋病志愿者的动机,并对志愿者的持续工作时间进行了跟踪。他们发现,出于无私动机和原因的志愿者确实只能保持相对较短的志愿服务行为。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出于自私的动机和原因(比如想交朋友或真的得到奖励等)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却能保持更长久的志愿服务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E.G.Clary等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当人们通过帮助而能够获益时,他们会更倾向于帮助别人,从而导致志愿服务行为的发生,特别是针对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群体,比如说大学生群体。他们将依据自己的需求来权衡他人的需要,从而决定助人行为是否对他们来说付出过多。这种决定过程被称为“成本――收益分析”。这种权衡包括自己的所有潜在损失,包括个人伤害、情感伤害和任何由于被污名的群体的联系而带来的名誉损害。当志愿服务行为不会伤害到自己时,人们会提供帮助。不仅如此,如果志愿服务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奖励,人们也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奖励包括金钱、情绪的提高、技巧的提升、声望的增加和来自他人的认可、好名声的维持、个人满足,甚至于一句简单的“谢谢你”。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自利动机能导致助人行为的发生,那么利己性动机也能促进志愿服务行为的发生,这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所提出的“自利模型”。这一理论的提出也说明:纯粹的利他行为是否存在还有待考证。

大学期间处于一个不断积累自身技能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阶段,大学生在此期间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志愿服务作为一个既面向校园内部,又有机会走向校园外界的社会实践载体成为大多数大学生首选的一个锻炼平台。从这样一个动机出发,课题组认为,有必要直面和正视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所带来益处和利处。

二、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心理动机现状

针对这个课题,我们前后进行了两轮访谈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了学校6个志愿服务性学生社团及学校29个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访谈过程中,课题组发现,82%的受访者都不愿意谈及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给志愿者带来的实际益处,而是更倾向于泛泛地谈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给自己心灵上带来的成长。相反,当课题组成员提出,假设学校要出台奖励政策大力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想法时,28位受访者持反对和保留意见。笔者针对此种复杂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纯粹的利他动机:只为捍卫志愿服务的一方净土

所有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都强调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的动机必须是纯粹利他动机,这样才能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真正价值得以实现,认为提高能力等利己性动机则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附属品,居于次要的地位。他们如此强硬地要求纯粹利他动机,是因为意识到了高校校园里的利益驱使一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趋之若鹜,这样容易造成志愿服务的环境混乱,人员混杂,降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因此,他们想要在高尚的志愿服务领域留一方净土,保持志愿服务活动的高品质性。

(二)矛盾的心理:是否将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置于同等地位

当前,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尚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大部分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志愿服务性社团都面临着招幕志愿者的重要问题。在宣传和纳新时,大家普遍处于一个纠结的心理状态:是否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利己与利他动机置于一个同等重要的地位。

大部分志愿服务组织的负责人所担忧的问题是:假如承认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利己性,一方面的确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增加志愿者的数量,使志愿服务活动在短期内可以很好地进行;但是,另一方面,后期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难以把握,志愿服务群体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从长远角度来看,也并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有效地运行。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目前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开放的心态:利己与利他动机并存

只有5位志愿服务性组织的负责人能够坦诚地认为,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是可以并存的。他们在招募志愿者和与新志愿者进行交流时,很乐意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所能带来的益处,比如获得奖励、得到志愿证明,来吸引和留住新的志愿者。这个问题从某些方面来说,就像是大学生参与实习。实习工作确实让雇主免费受益了,不过也给实习生带来了好处,例如增加了技能和经验,得到了实习证明。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使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到更多的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吸纳更多真正热爱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使其通过大面积地招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达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大学生志愿者无法直面和正视志愿服务活动利己性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重义轻利”的传统,“义”指体现社会功利的道德标准,“利”则泛指个人利益、功效。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儒家主张“君子以义为上”(《论语・阳货》),号召人们努力去追求义,即社会功利,为社会多做贡献,用社会功利限制、约束个人私利。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中国的志愿服务工作也以利他动机为主要态度导向。正是源于这种历史传统文化的压力,即使恰当地宣扬志愿服务活动所能带来的益处也显得不太适宜。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班人,大学生一直被这种文化熏陶着,从而使志愿者们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利己性闭口不谈。

(二)志愿服务精神的影响

志愿服务精神作为志愿服务的本质概括起来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其中,“奉献”是指不求回报的付出。奉献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象征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促进社会和人类进步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是一个高尚的要求,要求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方面必须是纯粹的利他主义。

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在高校里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在志愿服务活动,提倡大学生志愿者们不求回报地奉献,这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志愿者们不谈志愿服务活动可能带来益处的几率。

(三)大学生志愿者心理尚不成熟

对于刚步入校园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尚未具备准确分析行为处事原因的能力。参加志愿服务一方面或许是出于热爱,一方面或许是不假思索的跟风行为。面对新鲜而好奇的大学校园生活,他们也许嗅到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增加自己在校园里更快发展的筹码,但是由于不成熟的心理和较少的经验,他们还无法正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而是将其埋在心底,直至被遗忘。

即使是有经验的大学生志愿者,由于受整体志愿服务环境的影响,他们在还未明白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真正动机前,也不会真正承认志愿服务活动能给自己带来益处,而总是习惯于从利他角度阐明自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陈光标先生高调晒慈善被广大人民群众斥责的事件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追求本心的社会。从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志愿服务精神,皆不主张志愿服务活动蒙上过多的“功利”色彩。人们所见到的志愿者都是高举着“无私、奉献”的旗帜,标榜着不求回报的处事动机。情况是否真是如此,我们不言而喻。

四、直面与正视“利己性”的策略

(一)营造义利统一的社会氛围

社会价值导向影响着社会氛围,不论是由于传统历史文化,还是当今社会主流的价值观,都应该做些调整来转变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看法和观点,不再把志愿服务只归因于利他动机,不再给志愿者太多的压力。当今嗅觉灵敏的舆论和媒体对大学生所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要求极其苛刻,不允许丝毫背离“奉献精神”的初衷。这让大学生志愿者有很大压力,面临着心理上的双重矛盾。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拯溺而受牛以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子路的行为好像有损孔子光辉的教育思想,并且也和社会上所宣扬的“热心助人、不求回报”的价值理念不太符合。但是,孔子知道后,非常赞许,并说:以后鲁国会争先恐后地救落水者;反而,孔子却认为子贡的行为不利于营造以助人为乐的社会氛围。中国传统思想主张义利统一观,虽然以义为先,重义轻利,但并不排斥对利的合理索求。子路救人受谢,义利两全,既合乎道德又合乎人性,行义获利对行善是一种鼓励,可推动助人之风。子贡重义让利,虽然合乎义,但也因行义而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会让许多想行善者望而却步。为了受而劝德,当今社会也理应努力营造义利统一的社会氛围。

(二)学校制定奖励与鼓励政策

目前,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且及时表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优异的个人和集体。比如,学校每年度的“芙蓉学子”项目和12.9表彰晚会。但是,还未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层面做更多的引导工作,而仅仅是在事务性上做一些简单的指导。笔者认为,校团委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响应“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和出台相应的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的政策。比如,参加志愿服务性活动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可申请学分;在评奖评优时,进行综合测评的加分;甚至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性活动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志愿者群体或许能够更加踏实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也能够正视志愿服务活动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让志愿服务活动在阳光下进行。

(三)通过培训帮助志愿者转变心理

我们都知道,志愿者在上岗前会有针对志愿服务基本技能的培训,那么对于准志愿者的心理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通过开展“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心理”等培训活动,帮助志愿者分析自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使被压抑在心底的自利的心理浮出水面让,志愿者坦诚地面对志愿服务所能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诸如得到奖励和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将这些视为非常自然的事情。

大学生志愿服务性活动是高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应该得到重视 调整。从利己性角度出发,让大学生志愿者直面和正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从而使大学生志愿者真正体会到志愿服务活动给自身所带来的益处,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工作在阳光下开展,最终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工作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伯莉・J・达夫:社会心理学:挑战你的成见.宋文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57-258.

[2]S.E.Taylar:社会心理学.谢晓非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例6

我是惠阳社会志愿者服务队总队长赵同军

2009年,是丰收的一年,我们社会个人志愿者在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成立了社会志愿者服务总队,从几十人壮大到成近千人,由1个qq群

发展到如今8个qq群。在此,我代表所有志愿者向关心和支持社会志愿者的各位领导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惠阳志愿者联合会成立于2007.年4年来,有新志愿者的加入,也有老志愿者的离开,几番人事变换;却也有人,一直坚守了4年。我们社会志愿者4年来走过的点点滴滴,有酸甜苦辣,也收获快乐,我们真正体验了快乐志愿者的真谛。4年来在活动中,虽然很多人不了解志愿者,但当知道志愿者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趁休息日或晚上甚至请假参加志愿者活动,会很惊奇的问我们:你们那样不累吗?那时通常我们会一边傻笑一边告诉他:累并快乐着吧。

2009年来,惠阳社会志愿者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惠阳区的各个角落,从简单的亚公顶环保到文艺宣传,从募集到结对、从儿童福利院到敬老院、从联合各“民间公益”到公益不分家,在此我谨代表惠阳社会志愿者服务总队向一年来,为了惠阳社会和谐和文明建设,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志愿者兄弟姐妹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同时也感谢所有一直在我们背后支持我们做志愿者的--家人

2009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慰问聋哑学校活动;亚公顶环保行活动;军民一家亲护林活动;“亲子活动”消防平安行活动;、志愿者活动图片展”活动、5.12烛光祈福活动,1、公益知识以及公益心理讲座。、敬老院或孤儿院探访活动。,宣传环保活动之——与惠州“西子公益”联合搞宣传环保的活动,志愿者阳朔公益行户外拓展运动,志愿者拉练铁炉嶂户外拓展运动,迎省运志愿者徒步30公里户外拓展运动;还形成了;分享阳光探访服务队探访敬老院品牌项目,拉手公益服务队3+1助贫,助学品牌项目。

社会救助;四月,在团委发出为平潭镇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小巫婷献爱心的通知后,我们先后组织志愿者进行数十次探访慰问,发动志愿者捐款,并利用qq群和本地各网络论坛发动社会爱心人士献爱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共募集到5万多元爱心捐款,使小巫婷顺利做了手术,五月我们联合惠阳义工团,为在惠阳打工的外地民工曾华民6岁的女儿肾病综合症患者曾鸿燕,开展了募集,联合东江时报,今日惠州网,西子公益等媒体网站,共募集爱心捐款8万多元,使鸿燕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六月为患地中海贫血症小叶科募集捐款2万多元,八月为古屋市场门前严重车祸中的孤儿,紧急招募心理辅导老师并捐款慰问活动;9月6日为淡水骑行会的意外车祸事件捐款活动;10月探访了解,探访永湖邓家仪,并通过我们的志愿者的热心呼吁后得到了惠州各媒体关注,在惠州各界掀起献爱心捐款高潮,募集捐款达10多万,

宣传方面;我们一方面通过新惠阳报宣传我们的团队,另外通过志愿者论坛,惠州各知名网站宣传我们志愿者精神,先后联合;惠州西子湖畔西子公益,惠州东江义工,今日惠州网,惠阳信息网,惠州才子佳人网,惠州新天地,惠州达人,鹅城公益,太平洋车友会,奥一东江网,等各民间公益团队和网站开展宣传“公益不分家,爱心无界限”活动,。从一个服务总队到现在的;分享阳光探访服务队,环保服务队,消防志愿者,综合服务队,禁毒志愿者,艺术团,拉手公益7个服务队

我们的辛苦奉献也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认可,除了今天要表彰的46名先进集体和个人外,我们的分享阳光探访服务队获得了省志愿者服务铜奖,志愿者联合会等3个团队获得先进集体奖,7人获得“惠州百佳志愿者”称号,我个人代表志愿者参加并获得惠阳首届“感动惠阳人物”称号

2009我们一路走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有欢声笑语,有酸甜苦辣,但是也有诸多不足和缺点,如;整体团队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组织和策划活动水平不高,,志愿者培训松懈,,志愿者注册管理混乱,,志愿者的思想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各服务队统一协调不力,个人意识出现,内部管理出现矛盾分歧。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例7

志愿者是指不以任何利益、金钱、名利为目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奉献自己的时间、技能与行动的人。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奉献自己的空暇时间,投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但是,在志愿者的发展及其从事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大多数志愿者心理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得不到支持感到孤独,完成不了任务感到焦虑,受到周围人排挤感到压抑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产生的心理冲突。倘若志愿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调适,不仅会影响志愿者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使志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自身心理调适是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对自己进行的心理调控和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平衡、发挥个人潜力,使欢悦充盈自我生活空间,并表现出对真、善、美的敏锐感知与孜孜以求。

二、志愿者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认知偏差:对志愿服务工作认识不足,与自己预期差距大

对志愿者工作性质的认识不足和工作内容的估计不足,容易导致志愿者难以接受现实与期望的心理落差,甚至会萌发放弃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消极心态。

以服务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者为例,许多志愿者对志愿活动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错误地认为服务体育赛事可以利用工作之便观看比赛或与体育明星、大会嘉宾等近距离接触,而事实上这些志愿者没有任何特权,每一个志愿者都必须在各自的岗位上专心开展服务工作。此外,在大赛前期和后期,志愿者的心态也是曲折变化的。开赛前往往比较兴奋,各项准备工作扎实有序地进行,想着自己即将看到各项记录刷新的瞬间,那种激动、紧张、期待的心情一点都不亚于运动员。可是开赛后的情况却与想象中的不一样,开赛后,你并看不到明星,甚至与比赛现场也是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反而,各项杂事、琐事都找到你了,你可能会被弄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心情也变得烦躁起来。

(二)技能缺乏:志愿者相关知识与技能储备的欠缺,完成任务困难

志愿者的重任并不是只有热情就能承担,其专业性才是第一要素,他们的能力和经验是完成志愿服务工作的必要条件。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时需要掌握特定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例如,联合国系统的志愿者,都是甄选有关领域的能手和专家,甚至有些志愿者本身就是大学教授。许多志愿者空有一身热情但缺乏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服务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期以往不仅会降低志愿者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服务质量,造成志愿者的心理困扰。

(三)工作特点: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内容单调、枯燥、强度大,遭遇突发事件,急性心理应激

绝大多数志愿者的服务工作没有宣传栏上勾勒得那么轻松惬意,到偏远地区自不必说,环境艰苦,物资缺乏,任务繁重,有时甚至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就是在城市服务也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此外,志愿者在从事服务活动时,面对的人和事千差万别,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突发的状况,这时不仅考验志愿者的能力,更考验志愿者的心理素质,倘若不能沉着、冷静、妥善地处理这些突发事件,势必会对志愿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四)人际冲突: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沟通不畅,受到误解,感到委屈

志愿者的人际关系不仅包括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不同志愿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志愿服务是一项互动的活动,志愿者要善于用友好、同情、诚恳的态度赢得服务对象的信任。在服务过程中若自己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服务对象的理解与认同,甚至被误解,不免感到委屈。其次,不同志愿者之间的关系也十分重要。大部分志愿者是通过网络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群体本身存在职业、年龄、性情、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性,他们在工作当中也可能发生人际交往上的摩擦和紧张。这些都将让志愿者产生心理不适。

(五)生活冲突:志愿者工作与生活难以平衡

工作和生活是个人的两个基本领域,也是人生的两个支点,当这两个领域对个体的要求发生冲突时,将会明显地影响个体的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大部分志愿者在承担志愿服务任务的同时,仍有原本作为学生、员工、管理者等自身角色的责任。倘若未能处理好志愿服务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使得志愿服务工作与自身的学习或工作相冲突,那么日常生活的平衡就会被打破,这样不仅会影响志愿服务的质量,还会使志愿者的情绪和心态发生波动。

(六)管理制度:志愿者保障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有欠缺,导致服务欠缺

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对志愿服务的相关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志愿者应该怎样去开展和完善志愿工作,志愿者的角色定位、权利与义务关系等方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规定,这致使很多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常常陷入困境,更别提对志愿者权益等方面进行有效的保障了。许多志愿者在服务工作中收到不公平待遇,他们承担的任务重,给予的权利少,注重惩罚而忽视奖赏,使得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被严重挫伤。

同时,针对志愿者的培训内容不足、形式单一、专业性差,志愿者不能掌握志愿工作的精髓,对分派的工作很难圆满完成。志愿者的个人能力和性格等方面与其所在岗位不匹配,这些都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此外,我国志愿者激励体系欠缺完整和完善,评定标准也不统一,管理部门未能建立一个适用的、健全的评估体系,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评估和奖罚缺乏合理性,这些都将影响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志愿者心理困扰。

三、提升志愿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一)认知调节

自我认知即认识我自己,它是自身心理调试的前提。按照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人的情绪及行为结果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发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其中,A表示诱发事件,B表示个体对诱发事件产生的信念,即对事件的评价、看法、观念等,C表示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当具体事件不可改变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事件的认知而获得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因此,当我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我们要寻找积极乐观的信念去替代消极悲观的信念,从而保持平和、正面的为人处世的态度。这样不仅可以赢得他人认同与信赖,自身也获得成长与发展。

(二)自我提升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勤于思考与实践,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才能让自己在遇到困难时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专业知识是志愿者所服务行业要求的特殊的、必备的知识,专业技能是指在特定志愿服务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所要求的多种操作技巧的有机结合。这些往往与志愿者的基本能力一起构成服务的主要力量源泉,在志愿服务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奥运志愿者为例,志愿者要努力掌握奥运会的相关知识,如奥运会的历史、奥林匹克精神、国际奥林匹克、国际奥委会的职能与职权、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等等。同时,还要了解各国历史文化,如各国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礼仪规范及各国行为禁忌,等等。此外,由于奥运志愿者面对的服务对象来自世界各国,志愿者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知识技能。

(三)压力缓解

1.理性反思。积极进行自我对话和反省,面对压力时可以自问:“这件事如果没做成又如何?”设想出最坏的结局,往往也不过如此。这并非在为自己找借口,而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同时,还可以记压力日记,在这个自我剖析的过程中,通过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确定是什么刺激引起了压力,再运用理性分析将内心委屈排解出来。

2.减少不必要的压力源。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要懂得“量力而为”,清楚自己的限度,不要让自己绷得太紧,更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而把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结果事情愈做愈多,压力也愈来愈大。其实,很多事情是可以有所取舍的,我们必须懂得照顾自己,学会说“不”,才有机会减少一些压力事件。此外,要学习肯定自我,适度表达与满足自己的愿望与需求。

3.合理宣泄。宣泄是心理学中提倡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通过将内心的苦恼、愤怒发泄出去,可以避免精神上的痛苦与不快,避免遭受挫折后可能产生的生理疾病,最终维持自身的心理平衡。例如,将内心的苦恼、忧愁向亲人朋友倾诉,可以减少心理负担,释放负面情绪。还可以通过大声哭泣来解除内心的压抑,达到心境的平和。又或者是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将体内因不快聚集起来的能量向外界发泄出去。

4.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当通过以上方法,志愿者的心理问题仍得不到有效缓解时,我们就需要向志愿者组织设立的心理服务站寻求专业的帮助,心理咨询师运用科学心理学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认知调整、情商管理、行为训练等咨询技术,帮助志愿者了解自身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使得志愿者可以较快速地解决心理问题恢复健康心态,进而以饱满的热情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四)寻求社会支持

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够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社会支持包括认知支持、情感支持、行为支持等多种形式。欧沃亨勒的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压力是在社会支持不足以有效应对事件时产生的。当社会支持不足或者不全面时,往往会减弱个体战胜压力事件的信心。作为一名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1.认知支持。服务过程中遇到难题虚心向其他志愿者请教,获取相关知识与建议;遇到突发事件,及时向志愿者领队反映情况,获取权威的信息,做出可靠的判断,进行正确的行为反应。

2.情感支持。向家人朋友倾诉,获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与其他志愿者相互帮助,排忧解难;与服务对象沟通交流,明白他们的真实需要,了解自己的不足,获取他们的理解与体谅。

3.行为支持。当服务任务不能独立完成时,积极寻求合作者,培养团队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四、结语

生命有时如同一场雨,看似美丽,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寒冷和潮湿。志愿服务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在服务过程中你将体会快乐,感受真情,但有时也要忍受寂寞与无奈,甚至是不解与漠视。无论怎样,铭记使命,不忘初衷,在志愿精神的指引下,积极进行自身心理调适,积极尝试超越自我,追求人生完满状态。

参考文献:

[1]汴佩峰.简论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2000,(01):130-132.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例8

[作者简介]李礼(1980- ),女,湖南娄底人,广西科技大学财经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柳州 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共青团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重点立项课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下的团员青年群体文化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QT-A2013005)和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课题“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与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204LX26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89-02

青年志愿者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和重要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者活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同志号召广大青年,争当奉献社会的模范,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大力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公德,即是对志愿服务时代价值的高度肯定。党的十报告在论及“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时指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些论述都成为高校志愿服务科学发展的思想指南。

一、和谐视阈下高校志愿者文化的价值定位

志愿者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志愿服务的性质决定的,在志愿服务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根植于志愿者群体,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实践性,并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为载体的独特的文化类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统一,其文化核心内涵是“自愿”“无偿”“奉献”“互助”。 随着高校志愿者事业的发展,高校志愿者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在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弘扬志愿者文化,是大学生认同、塑造、传承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志愿者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培养和塑造出新时期具有优秀品质和良好风貌的大学生志愿者。高校应该大力发展志愿者文化,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公益意识,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将利于从实践层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验性和实效性。

二、和谐视阈下加强高校志愿者文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

大学生志愿者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培育高校志愿文化将是建设和谐社会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的时代要求。

1.志愿者文化是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志愿者把社会关怀意识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看成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他们通过志愿服务充分体验了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感和社会归属感。马斯洛在其《人本哲学》中认为,具备自我实现功能的个人,往往具备感悟、接受、自我超越、社会情感、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创造性等特点。志愿行为的维系和坚持,使志愿者得到自身生命价值的肯定:志愿服务得到别人认可、接受、尊重和感激,同时也激发了志愿者对自我生命的喜爱、接纳和肯定。这些自我价值的实现,很容易让人获得一种成功的满足感,是生命自主感和幸福感的真实体验。

2.志愿者文化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构成具有促进作用。孔子提出“二人为仁”,指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志愿活动中“互助、友爱”精神也表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维系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如今,志愿活动已成为形成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重新塑造了一种没有亲缘关系的新型人际关系和社会公益关系。志愿活动增进了陌生人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信任、心灵依傍的情感纽带,也满足个人情感归属的需要,进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3.志愿者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必要文化元素。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群体结构日益复杂,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态势明显,社会机制有待整合和完善,许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需要关注和关怀。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群体分化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了人与社会的互相融合,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4.志愿者文化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有益途径。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绿色环保和生态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志愿者在环境保护、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创造节约型社会以及绿色GDP等许多重大公益活动中充当着生力军,充分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对推动社会进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

三、和谐视阈下高校志愿者文化培养的现状

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高校大学生是志愿者活动的主力军。高校通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弘扬了大学生的精神文明风尚。然而,目前大学生志愿活动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部分。

1.高校志愿活动策划还不够丰富,缺乏品牌活动和专业活动。现阶段大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主要集中在扶贫帮困、支教扫盲、社区服务、基层服务、公益活动等方面,开展的范围比较狭窄,活动内容比较单调,且重复作业,缺乏真正有意义的大活动和专业性活动,甚至有些活动流于形式。另外,高校志愿活动的受益人群、文化影响和社会辐射作用还不能充分体现志愿精神的要求,在活动组织、策划、宣传和教育功能的发挥等方面都还有待提高。

2.高校志愿者缺乏完善的权利保障机制。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提倡自愿参加,但是志愿活动本身也存在主体维权问题,志愿者们都很关注志愿服务中的安全保障和相关的服务证明等各项权利保障。而目前,大学生志愿者的各项保障机制都不是很完善。大学生从事的志愿服务多为校内组织,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或者学院拨款,自筹或个人负担。虽然目前权利保障的落实都由组织活动相关部门来提供,但由于活动经费有限,许多活动需要志愿者自担费用,致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很难参与其中。通过调查显示,40%的志愿者认为志愿者的权益保障比较欠缺,65.71%的志愿者表示经济因素是阻碍其参与志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校缺乏完善的组织建设机制。虽然许多地方都成立了青年志愿者组织,但工作处于初级的、自发的阶段,既无志愿者档案,又无“一助一”登记册和约定书,更谈不上招募、培训、服务的一体化运行。

4.高校志愿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尽管高校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人数总量很多,但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指导、培训,大学生志愿者意识水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都停留在自发阶段而不是自觉阶段。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不一定适合志愿服务活动的各种具体需求,并且部分学生志愿者的年龄较小,思想不成熟,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专业和能力上的不足,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服务水平的提高。

四、和谐视阈下高校志愿者文化培养对策

1.弘扬志愿文化,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效果。大学生作为志愿文化建设的主体,既是志愿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志愿文化的传承者。他们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高低。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学生志愿者应该以身作则,主动从多渠道了解志愿者精神及主要任务,充分认识志愿者服务的意义和价值,积极培养自己的志愿奉献精神,主动寻找需要志愿者的活动或机构组织,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当中,为社会服务。此外,通过志愿者文化这个德育平台,积极参加志愿者机构组织的素质及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成为服务热情高、专业技能强、服务效果好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为他人提供帮助,进而获得自我能力提升和社会价值实现的双丰收。

2.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增强志愿者文化的凝聚力。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背景下,志愿者文化是高校和谐发展的强大文化动力,同时志愿服务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载体。要更好地推进高校志愿文化建设,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志愿服务思想,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和强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适应的志愿者文化,培育先进的志愿服务理念、价值标准和志愿服务精神,提高志愿服务主体与志愿客体的共同发展能力。要建立健全志愿文化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志愿者行为;注重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高校文化教育的优化,积极培育和完善高校志愿文化环境,利用高校和当地的文化资源,实现现代志愿文化与高校本土文化的契合,促进高校志愿文化的良性发展。

3.建立高校志愿行动保障机制,加强志愿者权益保护,完善组织运行机制。面对志愿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的现状,高校应当制定一系列规章规定,明确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并设立专门的调解机构来处理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纠纷,给出公正的裁决。建立一套多方位多角度、规范化具体化的志愿者保护机制来维护志愿者正当权益。同时,为了更好提高和完善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高校应尽快从多渠道筹建青年志愿服务基金,进而解决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资金问题。此外,高校必须规范青年志愿者组织的运作机制,使其向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4.提倡志愿服务长效化,打造品牌活动,鼓励高校志愿活动特色化。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大学生志愿者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践行成果,志愿者的自身素质及志愿组织的组织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大型志愿服务除了有较大的社会公益性外还附带着巨大的宣传效应,我们要好好把握机会,重点调查今后社会公益服务的重大缺口,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综合分析,有效制订出科学的服务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志愿者活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此外,为了实现志愿服务长效化,还需要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化、专业化;创新志愿者活动形式,加强项目建设与扩大宣传范围,提高活动影响力,吸纳社会资源,共同打造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动。

[参考文献]

[1]李春宏,王杏珍.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文化内涵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1(2).

[2]田庚,杨依凡,刘旭霞.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志愿文化导向机制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例9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1学雷锋活动已经成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教育培养青年的重要途径、传播精神礼貌的有效形式、弘扬先进文化的生动载体。我院团总支在学雷锋活动的热潮下,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于20_年x月x日,我校团委副书记_老师和我院团总支副书记_老师,以及我院学生在我校实训基地开展了一次好处深刻的学雷锋活动——“践行雷锋精神,维护环境卫生”。现将本次学雷锋活动做如下总结:

一、用心宣传,认真落实。

在接到学校团委下达的有关文件精神之后,我院及时召开团总支全体会议,认真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的资料,用心展开讨论,听取大家意见,最后确定活动方案。方案确定之后,在我校以海报、通知、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会后用心从各班调查落实,确定参加学雷锋活动的人员。

二、认真组织,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参加活动。

进行广泛宣传之后,认真落实活动要求。组织各班人员报名参加雷锋日活动。

三、全面清理、不留白色垃圾。

为调动现场活动氛围和大家的用心性,带队老师带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热身活动,如:小组面貌展示、节奏大家拍等。在展开活动阶段,我院团总支本着全面清理的原则,对我校实训基地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白色垃圾得到清理,我校实训基地环境得到了改善。

四、认真总结,改善组织形式。

在活动结束后,我院及时展开总结工作,把活动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展开讨论,以便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虽然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活动的组织开展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安排工作时,个别同学用心性不高,以至于活动不能及时高质高量地完成;在活动结束时,个别同学不能在规定时间内集合,无视纪律,以至于浪费群众的时间。

发现这些不足为我院以后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我院将加强与学校团委的联系,变被动为主动,提前了解活动资料及要求,用心开展活动,并及时上报我院活动的开展状况,同时认真总结,用心进取,以提高团总支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2此次参加敬老院的活动,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也是感受到帮助他人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活动,同时也是明白对于老人们,我们也是要多一些的关心,多一些的去做一些事情,其实社会也是有很多可以让我们来志愿做的事情,也是以后可以多来参加,此次的敬老院之行也是让我有一些感触体会。

关心老人,不但是作为子女要去做的事情,同时也是社会要去做的事情,特别是有很多孤寡的老人都是生活在敬老院里面,其实平时他们很多都是没有什么人去看望他们的,也是只有志愿者去探望,而这其实也是需要我们多去做才行,老人们生活在敬老院里面虽然物质的方面并没有什么忧虑的,但是其实精神的生活方面却是比较的缺乏,很多的老人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已经逝去了,可以说也是很孤单的,此次去看他们,和他们聊天也是感受到他们对于和他人交流的渴望,也是会讲很多他们以前的事情,会说到而今社会的好,但也是可以从他们的眼中去看到他们的孤独。而我们的探望也是让他们开心了许久也是在我们离开的时候问什么时候再去。

作为一名志愿者,其实自己也是家中有爷爷奶奶的,平时的时候也是会去关心他们,但此次活动之后也是感受到,其实自己的关心还是少了一些,在家的时候还是要多和他们聊天多去关心他们的情况,可能他们并不需要你付出多少,但是更多的是希望我们多回去看看他们多和他们说说话。他们其实也是比较的孤单,更希望我们作为子孙辈的多和他们交流,平时的时候也是少自己去玩游戏,多陪着他们一些才行,活动也是让我知道老人们以前是付出了很多,为了这个社会,自己的家庭,而今我们能享受到的这一切,我们也是要去珍惜,更是要去感激他们曾经的一个付出,更是要去多看望他们,去感谢他们曾经的一个努力才有了我们而今这么好的社会环境。

活动开展的并不是很久,但是我也是在这次的活动里面感触到自己的一个改变,更是懂得感恩,更是明白他人的一个努力,并且也是自己要多去做一些事情,去回馈社会,去帮助他人也是让自己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修养素质,并且在这些志愿活动里面我也是感受到快乐,这种帮助他人的快乐,也是以后要多去做志愿活动,多去关心老人。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3这个假期,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保护环境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是针对一次性用具展开的。

在社区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大家拎着塑料袋,使用一次性的纸杯,在小餐馆里,大多数使用的都是一次性筷子,还有快餐盒等等。因此,社区领导针对此现象,展开了一次环保活动,由小区里居民自愿报名参与。

我们将使用一次性用品对我们人的身体和对社区的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打印出来。早上我们站在小区的不同入口,将传单分发给居民。假如他们有时间,我们会为他们一一做解答。傍晚,我们在社区的空旷处举办了一次活动,主要是让大家上去讲讲对一次性用品的认识,最后活动的领导对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弊处进行总结,并告诉大家如何从自己的身边进行环保,呼吁大家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品,一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虽然这一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这一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保护环境的心得体会。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当今社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如今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同时也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也知道了保护环境光是口头上说是没用的要靠我们的实践行动来证明,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更深刻的了解如今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在我们亲自打扫社区街道卫生,分发环保传单时发现虽然有些人对环保,对低碳并不陌生。可是他们在生活中却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因而并未采取什么切实的行动。甚至有些人,在我们上前宣传时,会远远的避开,一脸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或许我们的环保意识的确有待加强,我们并不能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加强实践,注重树立精神上的榜样。

让我们一起加入环保的行列,一起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4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对自己做了这给志愿感到很庆幸,做志愿者不仅能够学习到很多,还能让自己有实践的经验,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虽然做志愿者不长,但是也有我的感想。

大学时间特别充裕,所以学校经常有志愿者活动,但是之前我不怎么关注这事,还是最近我的朋友把我拉过去的,因此才接触的志愿者。作为一个志愿者,也是有要求的,首先就要有耐心、细心,因为有的活动是很需要耐心的,比如养老院的活动。在做志愿者时,要随时关注消息,一旦有活动就必须团结起来开展活动,要迅速的集合。近期一次活动,我因为不熟悉这个要求,就去晚了,害得大家等我很久,耽误了很多事情,也因此活动被迫推迟,所以我是很愧疚的,不然就可以早点到达目的地,配合好志愿者的工作。

也是经过了那一次,我对之后的未开展的活动很是关注,不希望自己迟到给他人带去麻烦。同时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学到东西的,参加了一次,就喜欢上了志愿者这个身份了,虽然有时候会很辛苦,但是我却自得其乐,很享受和大家一起的感觉,也很喜欢这种过的充实的生活。原本进入大学,因为时间很充裕,基本上上完课就没有什么事了,都是自己去支配时间,而我又是一个不怎么会去利用时间的人,一般都是无聊待在寝室打游戏,现在当了志愿者,我觉得很充实,一点都不觉得孤单了。在搞活动时,跟别人一起做事,是很棒的事情。

我想我这个大学不会太无聊了,以后有活动就去参加,不仅仅能够从活动中得到收获,还能交到一些朋友,没有事的时候还能一起出去玩,怎么都是赚到的。就志愿者本身来说,我觉得就是一个很棒的职业,能够帮助到他人,也算是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了。跟着大家一起,感觉很幸福,在活动中,我遇到不懂的,他们也都会指导我,对此特别的感谢这个团体,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我现在对志愿者充满着兴趣,我想我在这个大学里会一直坚持下去,会去让更多人接触到志愿者,然后参与进来,为这个社会做贡献,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到他们。我会做好志愿者的,因为它赋予了我很多,感谢有这样的机会。

志愿者的总结报告5五十三中学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以倡导和推动爱心助人、奉献社会为宗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并成为我校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有机载体。充分调动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立足校园,走进社会,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一、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组织机构,确保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力、凝聚力。

五十三中学青年志愿者活动由校团委直接领导,具体工作由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学生会外联部策划、组织和实施。建成以校团委为总站,志愿者协会为龙头,以23个班级为分队的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组成了一支不断壮大发展的有序的青年志愿者队伍。

目前有我校共有青年志愿者128人,在学校形成了“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良好活动环境。其中有四支常年服务的青年志愿服务队:“爱校护校”志愿服务队29人,“一助一”青年志愿服务队31人,“3月文明月”青年志愿服务队41人,“保护市政设施”青年志愿服务队55人。

二、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确保志愿者活动的专业性、创造性。

由于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是一项不断进步的事业,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服务对象、以及社会环境等几方面,都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必须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服务水平和认识程度等,才能有助于服务开展,服务水平的提高。

1.结合高初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课外活动时间较少的实际特点,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社会各界的先进青年志愿者到我校为志愿者做讲座,增加了我校的志愿者对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热爱,极大地调动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2.将志愿者以班为单位开展理论学习与实际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学习、探讨志愿者活动方向以及自身的感受;

以活动为基础,以志愿者的交流为纽带,创立专题讨论学习制度,充分鼓励并大力支持志愿者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我校在进行青年志愿者培训的过程中,一直把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道德风尚,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作为培养青年志愿者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重点。

三、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志愿者活动的参与性、基层性。

我校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自主教育”的特点,各项活动均以学生为主体,独立策划、组织和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志愿者社会服务活动,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现实,磨练了意志,展现了青年学生蓬勃向上、敢于实践的积极的精神状态,提高了与人交流、懂得妥协、善于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学会了奉献、学会了负责,学会了追求,对于青年志愿者的的理解也随着活动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加深。

1.立足校园,当好53中人。

(1)53中青年志愿者协会建立了“校园文明公约”,并组织成立校园文明监督队,对校园内部某些不文明现象如随地丢垃圾、教室内吃零食、践踏草坪等进行纠正、实行摄像并在校园电视台播放;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师生和家长,如同学生病送医院、学习困难感到很苦恼想找人帮助介绍学习方法,心理压力很大想找人倾诉;上传和清理张贴栏信息等。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校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积极参与,喊响了“有困难找志愿者”的服务口号。

(2)开展“青年绿色文明校园”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号召全校青年志愿者在校园内广泛开展植绿护绿、清扫垃圾、美化环境等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后,青年志愿者班级服务队都将轮流到学校各部门进行义务劳动。协助老师打扫阶梯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场所,每次活动后,各部门老师对志愿者的服务给予的书面意见反馈均为“优”.

(3)认真组织开展校园“一助一”长期结对活动。

“一助一”活动是我校青年志愿者的特色活动,在校园内以班团支部为单位开展,“一助一”的对象有些是本班的同学,有些是本年级的同学。要求青年志愿者利用课间、周末、节假日对受助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功课补习、捐资助学等。根据统计,从2012年至今,参加人数从825人增加到3876人,结对数从800对增加到1900对,而且效果很好。

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大力倡导下,学校建立了“爱心助学基金”,各团支部都建立了“班级爱心基金”,对生活有困难的的同学,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并且协助他们摆正心态,认真学习。

2.走向社会,做好社会人。

(1)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建立活动基地,打出具有一定社会效应的服务项目。

(2)开展社区活动,拓展社会“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工作。

我校青年志愿者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联系各社区,利用寒暑假到社区定点服务,并由一个班为一个困难家庭提供经常性服务。青年志愿者们不仅在物质层面给予受助对象直接服务,更在精神层面给予他们服务,他们深入社区居委会宣传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交通法规、禁毒宣传等;打扫街道、清扫垃圾、修剪花草、搜集废旧电池、发放宣传单、辅导小学生等。

(3)开展“敬老尊师”志愿服务活动。

每年9月以重阳节为契机,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看望慰问退休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部分班级与退休教师进行“一助一”结对,定期到退休教师家打扫卫生,看望老教师。

(4)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为民族地区教育做贡献。

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帮助民族地区学生的行动中来。

(5)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大力开展“保护母亲河”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例10

2.活动时间: (1)招募实践:20xx年3月7日3月15日

(2)捐赠仪式:20xx年3月16日

3.活动内容:举办一次为贫困小学生募捐的活动, 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呼吁全院学生以募捐的形式奉献爱心,为贫困小学生捐款、捐赠文具用品和衣服,以及赠写爱心贺卡。本次捐赠仪式邀请了我校团委丰华老师和贫困小学的孙老师及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并由各班班长代表所在班级的全体同学的心声和祝福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班级的捐赠情况,并发表爱心讲话。本次募捐活动共收到捐款1911.70元,捐赠的衣物254件,以及各班同学赠写的爱心贺卡和爱心留言

4.活动主办方:经济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5.活动地点: 招募实践:经济管理学院

募捐仪式:经贸楼304教室

6.活动对象: 海拉尔区胜利小学的贫困学生

7.活动意义总结:通过此次募捐活动,我们以实际行动去关爱身边需要帮的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意识,我们不仅对小朋友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还对他们有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我们播撒爱心、收获爱心,我们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社会使命感。

我们会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爱心行动中,为解决贫困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而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都积极为贫困小学生捐款,捐物和赠写爱心留言,各班班长也都积极上台介绍了本班的捐赠情况和发表了自己的感想,使本次红十字博爱周的活动主题和教育意义得以升华。

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主题活动总结二 3月31日下午1时30分,我院在元培7号楼举行体育文化节,院青协主要负责场内布置、秩序维护、捐款仪式和场后清理。

3月31日上午,院青协组织12名志愿者帮助学院布置场地,主要承担摆放桌椅和铺红地毯的工作。

中午11时50分,院青协工作人员已然到场,分别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2楼看台有22人负责,主要负责观看者的安全和维护现场观看秩序。1楼由10人负责,主要为了防止观众太过靠近演出场地,妨碍演出进行,会长和副会长负责整个场地的统筹协调。

活动开始后,首先举行的是捐款仪式,由一名青协志愿者负责引导老师上台捐款,一名志愿者负责捧上捐款箱。2楼也有2名志愿者负责2个捐款箱,主要负责学生的捐款。

活动结束后,院青协志愿者协同体育部的几名干事一起清理现场,把桌椅和红地毯搬回原处。

在本次活动中,院青协志愿者无私奉献、认真工作的态度值得表扬,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志愿者的守时和尽职是值得表扬的,在会长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志愿者迟到、早退,活动进行了2个小时,每个志愿者都恪尽职守,整个 场地秩序井然,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但也有一些小小的瑕疵,首先引导老师上台捐款的志愿者没有成功的按照指定的路线引导老师,其次是没有控制好拉横幅的同学,以至妨碍了瑜伽表演的开始。

相信在今后的其他活动中,院青协的志愿者会有更加好的表现。

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主题活动总结三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由共青团中央组织发起的一项社会公益 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题,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青年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本行动是一个致力于创造美好明天的行动,是有个着眼于开拓未来的事业,是青年创业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伟大事业。溧阳职教中心机电工程部青年志愿者活动在校团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部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组织了大量的富有特色的志愿者活动。

成绩突出,有力的推动了该项活动的深入开展。机电部青年志愿者行动始终坚持致力于帮助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致力于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 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宗旨。按照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工作思路,利用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活动,循序渐进的拓展了我部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服务领域,有力的促进了我部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建立健全机制,全面拓宽服务领域,我部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制订了我们的行动发展规划,并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分管发展,注册,策划,宣传等多个职能部门,规范了青年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制度。各小组统筹管理,建成以团总支为总站,志愿者协会为龙头,以服务队,班级分站,志愿者小组为分支机构的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建立了青年志愿者档案,组成了一支固定有序的青年志愿者队伍,逐步形成了中心分点志愿者的服务网络。

二,以服务他人,社会为依托,积极探索志愿者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青年志愿者活动本着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培养全民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发展目标,不断的完善着。我部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正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组织和指导全院青年志愿者活动,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提高青年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作出贡献。

近几年来,我部志愿者活动共开展大小活动200余人次,先后开展了青年志愿者社区援助计划,生态环保宣传,慰问老人,树木命名挂牌,为弱势群体捐款献爱心等一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注重和专业相结合,力求发挥专业特色,为社区群众提供了科技帮助,并为孤寡老人,列军属,残疾人,老教师等提供了打扫卫生等力所能及的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随着服务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我部青年志愿者行动积极探索服务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我部按照《江苏省青年志愿者行动规划》的总方针和学校团委的计划,重新修订和完善了我部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计划,为今后的服务还是提出了长远的战略方针。

具体有:

1,活动形式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对内与对外相结合,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活动形式。2,加大服务的力度,努力拓宽行动的领域,力求建立一些长期的服务网点,在建立机制方面有所突破。

3,服务和育人相结合,使之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使之成为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广阔天地,通过行动不断锻炼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风向意识。

4,不断借鉴先进的活动经验和成功的服务模式,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如:有偿+无偿,实体+服务,青年+老年

等成功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方法,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力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创新。5,积极开展岗位创优争先活动,我们今年推出的新的志愿者活动,其主题是我要服务社会,我要多做贡献,我要努力成才,我从今天开始,今后该项工作将是我们活动的中心。

三,加强宣传力度,全面提高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社会知名度。

在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行动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加强宣传报道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以实施。具体以分团总支为龙头,由宣传部牵头,采取对外宣传和对内报到的宣传方式,加强了对志愿者活动重点项目,重大活动或典型人物 的宣传报道力度。特别是一些新的项目,新活动中涉及到的机制,管理,招募等内容都进行了翔实的宣传报道。回首过去的工作,我部青年志愿者活动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我们也有一些体会:

一,青年志愿者活动更主要的是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展一些效果显著的工作。如我部的岗位青年志愿者行动计划,要求青年学生从自身做起,在学习生活中争先创优,争做合格的当代职高生。

二,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影响,争取更多的社会响应。

三,积极争取校领导的支持是青年志愿者活动持续开展的保证。我部青年志愿者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狄校长,戴主任,张主任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他们多次参与志愿者行动的计划制定和方案规划,并统筹安排,为我们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健全机制,永葆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旺盛生命力。

五,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都来关注志愿者行动的良好氛围。

六,逐步总结经验,逐步完善活动机制,积极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和管理方法,不断推动我们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部青年志愿者活动将继续坚持服务他人,锻炼自己的宗旨,继续以塌实的工作作风,发挥优良的志愿者传统,努力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为此,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健全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在服务深度上更上一个台阶。

2,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管理,力创良好的工作环境。

4,归纳总结,及时总结经验,探索新思路,树立创新意识。

5,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氛围。总之,我部青年志愿者服务行动,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实际情况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在团组织教育和引导青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将本着脚踏实地,勤奋创新的态度,谱写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新篇章!机电工程部青年志愿者活动设计

一,活动准则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二,活动网络中心分点志愿者

三,服务模式岗位+服务

四,工作思路巩固,提高,延伸,辐射

五,组织机构中心:团总支分点:班团支部新闻部:学生会宣传部

六,活动宗旨

1,致力于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2,致力于建立互助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致力于在活动中帮助他人,锻炼青年自身。

七,发展目标

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例11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志愿者活动在我国呈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在广州,随着2010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行,志愿者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越来越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越来越为人们熟悉,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而大学生作为志愿者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备受关注。

广州地区大学生在“后亚运时代”,有否将志愿者活动进行到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相关部门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值得进一步跟进、了解和研究。为此,笔者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在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4所高校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对其中一些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个别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5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47份,占收回问卷的99.3%。为表述方便,下文中的大学生特指本次调查的被试者。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乐于参与志愿者活动,但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现状的分析

(一)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生对参与志愿者活动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对此,92.2%的大学生表示“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其中,28.6%的大学生更表示“经常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已经把参与志愿者活动当成常态工作来对待;当问到“是否愿意继续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时,依然有92.2%的大学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调查中,被问及“大学生有没有必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时,13.6%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72.3%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14.1%的大学生认为“没什么必要”,选择“完全没必要”的比率为0,没有一名大学生否定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必要性;对“参与志愿者活动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的回答,89.5%的大学生认为“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正向的影响”,持积极的、正向的态度,显示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大多数大学生不仅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还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面对“如果志愿者活动与自己的私事相冲突,你会怎么选择?”的提问,71.8%的大学生选择“继续进行志愿者活动”,13.4%的大学生是“看情况而定”,2.7%的大学生“无法选择”,只有12.1%的大学生“放下正在做的志愿者工作,去做自己的事情”。

(二)获得的赞誉度较多。

在人们印象中,参与志愿者活动是没有回报的,但是,68.9%的大学生却认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获得了社会大众的赞誉这种隐形的回报”,显现社会大众普遍对大学生志愿者是赞赏的;当被问及“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过程中是否得到人们的配合?”,回答“非常配合”的占12.8%,“比较配合”占79.6%,“基本配合”占7.6%,“不配合”的比率为0(见表1),反映出大众对大学生志愿者是信任和配合的,对其工作是认可和赞赏的。

表1 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过程中是否得到人们的配合(%)

对“你觉得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评价高吗?”的回答,86.4%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评价普遍较高”;“你感觉人们是怎样看待志愿者活动的?”,49.7%的大学生选择“是提倡社会公益的好办法”,24.8%的大学生选择“是提倡援助社会弱势群体的良好机制”,22.3%的大学生选择“倡导了互帮互助的精神”,仅3.2%的大学生认为“纯粹在搞宣传、走形式”,可见96.8%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社会对志愿者活动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能够从中获得尊重、肯定和鼓励。

(三)参加的目的性不一。

大学生普遍热衷参与志愿者活动,但是,他们参与的初衷却各不相同:出于回报社会之需,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发挥自我专长,实现自己的社会和自我价值;学习新的技能,提高自我竞争能力;丰富实践经验,为将来就业积累资本;拓宽社交圈子,积累人际资源;提高组织能力,为走上社会做充足的准备;从众心理使然,赶潮流、追时尚,满足好奇心等,参与的目的不一,不易一言概之。

其中,显现出功利性的目的不容小觑。对“你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原因是什么?”的调查,44.5%的大学生基于“能锻炼自己,提升自身能力”,35.8%的大学生为了“积累经验,有利于就业”,10.5%的大学生源于“充实课余生活”,选择“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只有区区9.2%的大学生(见表2),相比之下,站在个人立场考虑问题的大学生要比站在社会立场的考虑问题的大学生多得多,如此悬殊的反差说明相当部分大学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出发点何落脚点,不能从社会需要出发,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功利色彩浓重;对“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对将来就业有何影响”,35.3%的大学生肯定地回答“十分有利于将来就业”,57%的大学生觉得“有一定好处”,只有7.7%的大学生认为“影响不大”,没有一名大学生认为“与就业无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并非完全出于志愿者活动是服务他人的初衷。

(四)表现的解困力不强。

志愿服务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碰到困难、阻碍、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谈到“目前志愿者活动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时,尽管66%的大学生觉得是“信息不能及时有效传达到学生”,但是,其中却少有同学会主动留意相关的信息, “等靠要”的心理较严重,不会主动解决面临的困难;对“参与志愿者活动遇到过的最大阻碍是什么?”的排序,列前三位的依次为“与学习时间相冲突”(64.2%)、“经济上的开销较大”(21.9%)、“个人能力不很足够”(11.9%),六成多的大学生困惑于不能妥善处理好志愿者活动与学习的关系。

对进一步问及的“参与志愿者活动会否影响学习?”,94.2%的大学生认为“多少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其中更有74.3%的大学生表示“在上课时间收到过志愿服务的任务”。对于“志愿者活动与学习发生冲突时,你如何处理?”12.1%的大学生选择“以学习为主”,8.7%的大学生选择“以志愿者活动为重”,48.3%的大学生“同时兼顾学习和志愿者活动”,但是,也有30.9%的同学“拿不定主意,随大流”,表明相当部分同学面对矛盾和困惑时没什么主见。

值得注意的是,89.7%的大学生表示事先没料到志愿者会碰到这么多阻碍,所以,面对困难和阻碍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心理难免有些失落,不知如何调试和解决,表现出解决困难的能力有待提高。对“是否有必要专门为志愿者活动立法”的回答,48.5%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34.2%的大学生认为“必要性不大”,15.2%的大学生认为“没必要”,2.1%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显示大学生没意识到要积极保护志愿者的权益不受损害,主动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能力不强。

二、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现状的成因

(一)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

理论学习只有联系实际,才会生动、具体和深刻。学校和社会非常重视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实际、走向群众,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

志愿者活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桥梁,学校大力支持、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大学生们也意识到要挑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梁,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走出学校这座“象牙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接受社会的洗礼,跨越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鸿沟。所以,绝大多数大学生愿意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并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二)良好素养的尽情释放。

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有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强健的身体素质,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为人处事热情积极,志愿服务尽职到位,是众多志愿者群体中能传播无穷正能量的一个特殊群体。

大学生专业素质较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自觉、主动、有效地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发挥出来,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较高;他们素养良好,有助于理解志愿服务的内容要求,有利于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志愿服务效果较好。大学生志愿者还表现出良好的组织纪律性,服从指挥和安排,工作积极认真,勤思考、乐奉献,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因而,大学生志愿者大多令服务对象满意,受认可度较高,获得的赞誉度较多。

(三)价值取向的多元影响。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开放环境的信息万变,东西文化的相互激荡,各种思想的相互碰撞,接连不断地对我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形成一股股的冲击波,更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体个性发展的新的价值观念不断产生、引进并被接纳,新的价值体系正在整合之中。

在这个新旧价值体系交替的过程中,传统和现代的价值观念并存,单一的价值取向向多元的价值取向发展,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个体本位取向与群体本位取向并存就是这种多元性的一个突出表现,大学生受其影响,在价值判断和选择时呈现多元务实的倾向。例如,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多样,超过九成的大学生出于个人因素的考虑选择参与志愿者活动,并带有较强的功利性,究其原因是受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影响较深。

(四)实践能力的普遍缺乏。

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革新,职业变更的频繁,只有知识储备而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大学生长期处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社会化呈单调性,书本理论知识较多,实际动手能力较弱,只有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实践能力,才能解决眼高手低的问题。

大学生涉世未深,对社会的深入了解相当有限,实践能力较弱,工作起来常感到力不从心。大学生往往带着满腔热情参与志愿者活动,但对复杂的社会状况、流动的服务对象、多变的工作环境、超强的工作负荷等估计不足,当他们碰到错综复杂的情况时,却因自身解决困难的能力不足,往往心中无数,莫衷一是,甚至束手无策。例如大学生不能处理好志愿服务与学习的冲突,不善解决志愿者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不懂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就是缺乏实践能力的最好佐证。

三、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对策

(一)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责任是外界条件对行为主体的客观要求,是对人的行为的外在约束和规范。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要有知识水平、职业能力、社会责任这三张合格证书。社会责任成为21世纪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不少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进行考量的首要素质。

责任是我们每个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与生俱来的,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内心的一种需要,没有它人生就像气球一样空虚,轻飘而不踏实。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勿忘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意识到将自己所学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他人,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也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大学生明确参与志愿者活动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一朝一夕就了之事,而是历经深思熟虑、持之以恒坚持之事,应坚持不懈地从事志愿者活动,身体力行地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二)着力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

“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特征是志愿和无偿。志愿精神是一种基于道德的不图回报的精神,是一种出于自愿的奉献社会的精神。

在我国,志愿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反映了和谐社会关怀扶助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着力培育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使大学生坚持在志愿者活动这个更大的平台成长,超越小我,投身大我,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眼光不囿于个人的狭小空间,具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博大的胸襟,用爱心去诠释、用行动去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减少短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功利目的,做好长期从事志愿者活动的思想准备,将志愿服务精神进行到底,在奉献中达到自身和社会的“双赢”。

(三)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培植。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乘着改革开放快车进入我国的各种文化观念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各种思想观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面对光怪陆离、瞬息万变的各种思潮,他们可能还来不及分析、判断、选择就加以接受了,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是不利的。

因此,要在大学生中加强“三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培植。教育大学生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积极为国家创造财富,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在志愿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发扬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无私帮助他人、为他人创造幸福,使自己也得到幸福,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夯实志愿服务活动的培训。

大学生对“志愿者”的概念、组织、服务内容、活动范围、工作领域等了解程度如何,关系到他们能否较好地理解和开展志愿者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志愿者”的相关内容和知识,20.8%的大学生“不了解”,30.2%的大学生“不太了解”,46.8%的大学生“大概了解”,只有2.2%的大学生表示“了解”,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97.8%)对“志愿者”似懂非懂,了解不全面、不深入;而排在前三位的了解途径是学校宣传(87.5%)、同学介绍(78.1%)、社会传单(33.8%)。

由于大学生对志愿者活动的相关了解不深,不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推广拓展,制约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深化开展。而他们了解的途径比较单一,以学校宣传和同学介绍为主,因此,学校要夯实志愿服务的培训,给予大学生清晰明确而有效的辅导。学校及志愿者协会等机构,应开设相关讲座和课程,请专业人士对大学生加以专业辅导和培训,帮助大学生深入系统地了解志愿者的基本理念、责任和权利,志愿服务所需的基本知识、专业能力、团队合作等内容,提高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会参与志愿者活动后的心理调试等等。

当前,我国志愿者事业蓬勃发展,大学生志愿者已成为志愿者队伍的生力军,是志愿者活动的中坚者,是志愿者精神的传播者。如何让志愿者活动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丰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内容,拓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范围,提高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能力,以及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和奖惩机制等问题,值得相关部门和工作者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

注释:

《思想道德修养》第51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