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5-30 18:29:25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例1

X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编 号:

论文(设计)题目:用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分析欧亨利短篇小说对话的会话义 学院: XXX学院 专业: 英语教育 班级: XXXX级英语教育X班 学生姓名:XXX 学号: 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 职称:副教授

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探讨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其主要任务通过分析两个原则在文学中的应用而指导分析文学作品。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整体介绍论文的结构和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对相关文学作品和语用学理论的文献论述。,第三章介绍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 第四章运用两个原则对欧亨利小说中对话进行分析,第五章论文总结。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

本论文的基础条件是不同的语言学家对相关理论的运用研究。

研究路线是运用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对欧亨利短篇小说对话进行分析。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分析两个原则在文学中的应用指导分析文学作品。

4、主要参考文献

Grice, H. P.1975.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uang, Guiqing. 2009. From Language to Pragmatics Theory and Practice. Xia Men:

Xia Men University Press.

O Henry. 2004. Short Stories of O Henry Qing Dao:Qing Dao Press.

何自然,冉永平,2009。《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姜望琪,2003。《当代语用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注:一式三份,学院(系)、指导教师、学生各一

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议书

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英语论文-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开题报告篇二 附表6: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系 别:

专 业:

英 语 教 育

指导教师:

作者姓名: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善于观察生活各个方面,其故事人物一般都是他寄予同情的小市民,情节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国内外对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他的作品的各个方面,如欧亨利小说的结构艺术。象他的独特的小说结尾;他的小说的写作技巧与风格,象充斥于作品的字里行间的幽默与讽刺。以及作品的主题社会意义等各个方面。评论家弗门(hjforman)认为亨利具备漠泊桑的技巧,而幽默上则远超过他。

描写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大特色,但从世界范围来进行衡量,象欧亨利在《四百万》中那样以明快,抒情的描法写出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写出他们的内心痛苦和快乐的小说实不多见。更主要的是通过一些小人物命运的描写,在戏而不谑的讽刺和怒而不哀的揭露中,显示出作者对社会的抨击。

本选题将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作者在短篇小说中所创造的人物形象。在作者数量众多的短篇小说中,我们可以见到当时美国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小人物、骗子、富翁等。这些形象已有不少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典型。欧亨利短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为人们认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提供了生动而准确的形象材料。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欧亨利是美国文学史上优秀的短篇小说家。本课题研究的是欧亨利短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作者写了许多故事,围绕虚假的掩饰,无情的欺骗,伪装的高贵等主题,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贫穷但快乐的小人物,善良的骗子,阴险狡诈的富翁等等。他运用写实手法,具体刻画情节,同时穿插幽默与讽刺于情节中,成功的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作者独特的小说结构艺术,写作技巧与风格是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值得我们模仿和借鉴的。很有研究价值。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本研究涉及到四大步骤:选题、查找资料、定题和写提纲,以及最后完成论文的主体部分。选题是基于阅读多篇资料后所得到的感想,收集的资料来源于学校图书馆,系资料室,电子阅览室以及互联网。定题和写提纲是在详细阅读查找的资料后,对自己所获得信息的选择和综合。

本课题将从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分类以及其写作手法,如写实手法,情节刻画和幽默与讽刺手法及作品体现的主题思想三个方面来研究怎样成功的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对深化作品主题和体现作品中蕴含的社会意义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四、研究工作进度: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e.hudson long, ohenry the man his work[c]. new

york:russell russell, 1969.

[2] mathiews, franklink, introduction to the ransom of red chief other ohenry stories[c]. new york:doubleday, doran company, 1921.

[3] medrick fred. 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m]. henan university press, 1985.

[4] ohenry, heart of the west[m]. new york: mcclure, 1907.

[5] ohenry, the four million[m]. new york:dobleday, doran company. 1906.

[6] 荣四才. 欧亨利与欧亨利奖[j]. 外国文学. 1993(6):34 35.

[7] 吴伟仁.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六、教研室评议意见:

教研室负责人

年 月 日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例2

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欧·亨利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小镇。父亲是医生。15岁在叔父的药房里当学徒。五年后去得克萨斯州一个牧场放牛。1884年后做过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和银行出纳员。1896年,银行发现缺少一小笔款子,欧·亨利因涉嫌被传讯。他却取道新奥尔良去拉丁美洲避难。1897年,回国探望妻子,因而被捕,判处5年徒刑。在狱中曾担任药剂师,并开始以欧·亨利为笔名写作短篇小说,于《麦克吕尔》杂志发表。1901年,因“行为良好”提前获释,来到纽约专事写作。 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共有300多篇,收入《白菜与国王》、《四百万》、《西部之心》、《市声》、《滚石》等集子,其中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为最著名。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例3

爱情是文学创作中经久不衰的题材,在“短篇小说之王”欧·亨利的系列小说中,也有许多描写美好爱情故事的作品,这些作品情感真挚,语言幽默,结构精巧,跨越时间和文化的限制,打动了全世界无数的读者。这些作品讲述了普通底层小人物们守护爱情,为爱牺牲的含泪带笑的爱情故事渗透,充分体现了欧·亨利的爱情观和创作特色。欧·亨利笔下的爱情故事总是那样如同涓涓细流一样娓娓道来,平凡却真实,并带着淡淡的忧伤与哀愁,却带给人们深远的感动和回味。

一、小说简介

小说中描写了一对小夫妻都是很普通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但是他们却相亲相爱,身处困境也依然为对方着想,情愿牺牲自己来成全对方的艺术事业。所以,两人的真挚感情和伟大的牺牲精神与当时社会的残酷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闪烁着人性的伟大光芒。

二、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

1.以小见大的写作角度。在《爱的牺牲》中描写了十分平常的小人物和小事情。欧·亨利没有选择描写那些被大家广泛关注的重要社会题材,而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最平常的片断和内容进行创作。但是作者却以自己高超的智慧和敏锐的目光,并运用自己深厚的写作功力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将小人物和小事件写出了大场面和大道理。《爱的牺牲》中描写的只是一对普通小夫妻的爱情故事,但映射出的却是美国社会生活中所有底层小人物的真实写照。这些小人物像小说中的乔·拉雷毕和德丽雅·加鲁塞斯一样,每天都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艰难、举步维艰,但是,这些小人物却都像小说中的乔·拉雷毕和德丽雅·加鲁塞斯一样,具有深厚的感情和善良的天性。小说中大量描写了乔·拉雷毕和德丽雅·加鲁塞斯普通的日常生活,但那些看似普通平淡的描写却因为“爱的牺牲”这种感人的情感而变得与众不同起来。欧·亨利在小说中描写出的是现实生活中两个普通人的相识和相爱以及风雨与共的故事,但折射出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影像。

2.以喜写悲的写作手法。欧·亨利的以小见大的写作角度常常是与悲喜结合,以喜写悲的手法结合在一起的。欧·亨利擅长从看似好笑的事情当中发现背后的苦涩和眼泪,他在小说中选择从现实生活角度深入挖掘人性与现实的悲剧所带来的喜剧效果。于是,他笔下的主人公为了自己的爱人千方百计地牺牲自己,想要成全对方,但事情最终却是一个戏剧性的结果,事与愿违地成了悲剧。但小说主人公的悲剧经历和结果中有带着作者幽默的调侃和描写,于是,也带有浓浓的人情味和喜剧色彩,令人忍不住想要发笑。小说的结尾写道,“他们两个都笑了,乔开口说:‘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可是德丽雅用手掩住了他的嘴。‘别说下去啦,’她说,只消说‘当你爱的时候’。”这是一个十分温馨和感人的结尾,是一个美好的结尾,但大家却能从中感到深深的悲哀和无奈。这也就是作者欧·亨利想要达到的以喜写悲、悲喜交加的效果。所以说,《爱的牺牲》中,作者用喜剧的形式来描写悲剧的内容,并反过来用悲剧的故事情节来衬托喜剧的最终效果,将悲与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泪中带笑,笑中有泪,深深地打动了所有读者。

3.极具特色的语言。《爱的牺牲》的语言极具特色。小说中,欧·亨利使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利用幽默和夸张以及对比和抒情,还有议论等多种手法,细细地刻画人物,描绘故事情节,表达小说主题,用喜剧来衬托悲剧,用悲剧来升华喜剧,于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便在特色鲜明的描写中深深地领悟到小说的内在含义。作者欧·亨利还在小说中融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挚情感,于是他笔下的幽默显得那样独特和与众不同,例如,小说中主人公们的实际遭遇就带有欧·亨利自己早前经历的影子,而女主人公德丽雅·加鲁塞斯身上也带有欧·亨利深爱的妻子的身影。《爱的牺牲》就是欧·亨利运用幽默的语言来讲述的一个让人们觉得悲伤和感慨的爱情故事。在描写两个年轻人为了追求艺术的脚步背井离乡远离故乡和家人的时候,作者就用简洁朴实却饱含深情的语言对其进行描写。例如,在写乔·拉雷毕离开家乡的经历时,作者写道“二十岁的时候,他背井离乡到了纽约,束着一条飘垂的领带,带着一个更为飘垂的荷包。”只用了很简洁和极其朴实的语言,便写出了乔·拉雷毕离开故乡时的孤独和凄凉。而当乔·拉雷毕和德丽雅·加鲁塞斯结为夫妻后,虽然二人感情很深,十分恩爱,但现实生活却是十分残酷的。这时,作者写道“那是一个寂静的地方,单调得像是钢琴键盘左端的A高半音。”用这样一个巧妙的比喻,暗示了二人婚后生活的艰难和枯燥,两个热爱艺术的人,却不能过着轻松自在的艺术般的美好生活,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沉重和残忍。简洁生动且含义隽永,欧·亨利正是用这样独具特色的语言揭示着伟大爱情的力量。

4、独具匠心的结尾。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向来以构思巧妙著称,而独具匠心的结尾更是被人们所称道,被称为“欧·亨利式的结尾”。清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李渔评论戏曲创作的好坏时曾经说过:“戏法无真假,戏文无工拙,只是使人想不到,猜不出,便是好戏法,好戏文。”其实,李渔的这个观点还只是从戏曲结尾的曲折程度、为大家带来的吸引力方面进行的评价。而千变万化的“欧·亨利式的结尾”却不但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提高了小说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广大读者作为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并启发广大读者主动进行更深入的回味和思索,从而达到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强大艺术效果。《爱的牺牲》中描写的故事情节即具有这样的效果,从描写两个年轻人离开家乡的时候写起,语言平淡简洁,如同山间的溪水,缓缓地流淌着。而当二人在婚后遇到现实的艰难处境时,情节发生了变化,就好像溪水遇到了磐石,激起了朵朵浪花。而当最后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故事情节的溪流向着相反的方向急速回转,意想不到的结果激起极大的漩涡,整个故事也在此时达到了高潮,小说主题也得到了升华。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尾让广大读者十分意外,但在吃惊之余,掩卷沉思,读者们又能很快地对作者的情节安排予以理解,明白这样构思和安排的合理和巧妙,结尾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同时,大家也会深深地为小说中夫妻二人牺牲自我的伟大和同甘共苦的深情所感动,小说的艺术价值和主题含义也随之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总结

欧·亨利一共创作了三百多篇小说,《爱的牺牲》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爱的牺牲》从小见大的写作角度,应用悲喜结合,剧情交错复杂的形式以及极具特色的语言,还有匠心独运的结尾,为大家描写了一个看似平淡无奇,却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多种艺术手法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贯穿了整篇小说,共同烘托了“爱的牺牲”这一主题 。欧·亨利生活的时代,美国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人们却被金钱和社会制度制约着,并被残酷的竞争和毫无人性的剥削压榨着,于是,人与人之间变得十分冷漠和无情,人们的情感也变得扭曲 。但是,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欧·亨利却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将自己看到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创作成大量的优秀作品,为大家揭露出资本主义的邪恶和黑暗。在资本主义的大城市里集合了大量的丑恶和无情,违反美好的人性。于是,欧·亨利从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小人物们入手,在他们身上尽情抒发着自己美好的社会理想,让人们在无情的现实中看到人与人之间有情有义的一面。语

参考文献

[1]侯晓晨.从动机分析人物心理——欧·亨利小说情感刻画[J].青春岁月,2012(24):50-52.

[2]陈颖.欧·亨利式结局的表现艺术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2-13.

[3]李学.人性向善的光芒——简析欧·亨利小说[J].新西部(下半月),2010(06):23-24.

[4]余明洋.杨德贵.关于欧·亨利的幽默及写作特色[J].科技创业月刊,2010(03):06-07.

[5]胡媛.汪小兰.浅议欧·亨利短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特点[J]. 华章,2012(18):33-34.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例4

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共有300多篇,收入《白菜与国王》《四百万》《西部之心》《市声》《滚石》等集子,其中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为最著名。他把那里的街道、小饭馆、破旧的公寓的气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

他曾以骗子的生活为题材,写了不少短篇小说。作者企图表明道貌岸然的上流社会里,有不少人就是高级的骗子,成功的骗子。欧·亨利对社会与人生的观察和分析并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较浅薄,但他一生困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别出心裁的艺术手法表现他们复杂的感情。因此,他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都可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中。

(来源:文章屋网 )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例5

关键词: 欧・亨利小说巨匠警察与赞美诗写作风格

一、欧・亨利及其作品简介

文坛巨匠,威廉・西德尼・波特(欧亨利)(1862-1910)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奠基者,同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共创造出273篇短篇小说,许多篇章为世人所传颂。他的很多作品反映了生活在纽约及其他地方的贫苦人民的生活。通过对细节的细致观察以及生动的描写,欧亨利向读者展现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成就使他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笔峰犀利、语言幽默、构思巧妙、人物形象逼真是欧・亨利作品的重要特色。

作为欧・亨利代表作品之一的《警察与赞美诗》讲述了纽约无业游民苏比在冬季即将来临的时候,想方设法让警察把他逮捕入狱,以期获得一个避寒栖身之所,然而多次的尝试,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当他被教堂的赞美诗深深感动,决定重新做人时,警察却毫无道理地逮捕了他。

二、欧・亨利写作风格分析

(一)题材的选择

《警察与赞美诗》一文中,主人公是一位无业游民,他的“理想”就是到布莱克韦尔岛监狱度过三个月的严冬,因为那里没有北风的侵袭和警察无休止的纠缠,还能和意气相投的伙伴们一起消磨时光。这样的“小人物”在欧・亨利作品中屡见不鲜,类似的还有骗子、小偷、酒鬼、赌徒等,欧・亨利正是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的生动刻画,表达了他对美国社会千百万小人物的极大同情与悲悯之心。

欧・亨利热衷于小人物的选择,不是无来由的,而是缘于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生活经历的影响。 在19世纪末20 世纪初, 当时美国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当时拜金主义盛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人的心灵体系也为金钱所维系和异化。欧・亨利对美国这个名利场的把戏也看得十分透彻,并对这个“金元帝国”的金钱崇拜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通过这一类作品的创作, 作者意在开掘更值得人们在哈哈大笑之后需要去思索的悲剧性内涵,因此我们看到欧・亨利把小人物作为主人公的写作手法是在这个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二)别具一格的幽默

欧・亨利受同时代作家华盛顿. 欧文和马克吐温的影响,承袭他们幽默写作的传统,又创造出了属于欧.亨利似的幽默。他把幽默与讽刺结合起来,对美国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丑陋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在《警察与赞美诗》一文中,各出都可见幽默:幽默的题目、幽默的语言、幽默的结构。

以该文题目为例。题目《警察与赞美诗》,乍看好像警察与赞美有关,或者说警察就是赞美的对象,然而看了文章才知,课文虽然从头到尾都有警察,但着警察并不是赞美的对象,反而因为警察把苏比所有的希望搅黄而成为苏比自始至终诅咒的对象。之所以要把警察和赞美诗放在一起,这正体现了作者的匠心。警察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赞美诗(宗教) 是麻痹人民群众的鸦片,两者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但两者的功效却又有所不同。作者一方面极力渲染宗教的感化作用,让苏比在赞美诗的熏陶下战胜自己,成为一个要自力更生的人;另一方面却又让宗教在警察面前大大地碰了一次壁,自新的苏比不得不进入监狱去改造他的生活。他以这样的幽默,巧妙地向我们展示了宗教的感化力量,在统治阶级面前是那么的软弱无力。由此可以看出题目《警察与赞美诗》所含的幽默讽刺力量。

(三)故事情节的曲折和出人意料的结局

苏比是一位穷困潦倒、四处游荡的流浪汉,为了保留自己仅存的那点人格与尊严,不受来自于慈善机构、市政府办的救济机构办精神上的屈辱,于是决定到布莱克韦尔岛监狱度过三个月的严冬,从而想方设法进监狱而故意去犯罪,前前后后总共尝试了六次:想到高级餐馆蹭吃喝,虽有体面的上半身,但下半身的破旧裤鞋出卖了他,还未进门便被保安拎到了大街上;故意砸坏橱窗,站等警察来抓,尽管自己语气很挑衅,但警察以自己的聪明推理认为犯罪之人不会这样“乖巧”,结果去追另外一个跑着要搭车的人;来到不起眼的饭馆,总算吃饱喝足,跟老板明说自己无钱支付,让老板叫警察来,结果被两个服务员狠狠地扔到了大街上,因为老板见惯如此情况;打算扮演一个十足的流氓,去调戏不远处的良家妇女,却发现是一个妓女,于是急忙甩掉自己找的这个女伴;人行道上,破着嗓子大喊大叫,嘴里说着胡言乱语,以此来扰乱社会治安,却被警察误认为是耶鲁大学的学生在庆祝球赛,不怎么碍事;雪茄店里,偷拿别人的绸布伞,在与伞主人理论中竟发现伞不是“伞主人”的,而是“伞主人”偷来的。六次的尝试,每次都在要实现被警察抓的时候,结局出现了转折,全都不被警察所理会。如此曲折的故事情节,展现的却是反常的思维推理,反映出警察的愚蠢,社会的冷淡与黑暗。

应该说这篇小说最具震撼力的是它的结局,小说的主人公苏比,多次惹事都没能实现其愿望,当他站在教堂前静静倾听赞美诗,决心要从此重新做人、积极面对生活、改邪归正的时侯,警察却以小偷的罪名逮捕了他,最后判处3个月牢狱生活!这样的结局,让读者瞠目结舌,巨大的反差,荒诞的思维错位,让大家在笑后,反思当时社会的黑暗,社会的荒诞本质,这是对现实社会最有力的控诉、揭露和讽刺。

(四)熟稔的修辞运用

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中,运用修辞手法是最重要的特色。这使得故事幽默风趣,充满机智。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例,修辞手法就包括明喻、暗喻、拟人、拟物、换喻、借代、仿拟、委婉语、夸张、移就、反讽和异叙等等。

以反讽为例。The policeman hurried to assist a tall blond in an opera cloak across the street in front of the street car that was approaching two blocks away.警察似乎对别人非常关心, 尽职尽责, 忙着帮助他们, 但却把警察讽刺得人木三分对苏比真正“抢”东西的行为不过问, 却“ 忙不迭地跑去搀扶一个身披夜礼服斗篷、头发金黄的高个子女人穿过横街, 以免两条街之外驶来的街车会碰着她” 。试问,汽车又怎么可能撞着两条街之外要过马路的人呢。正是反讽的运用,使警察的行为显得更为滑稽可笑,批判的更为彻底。

以借代为例。So Soapy had made his humble arrangements for his annual hegira to the island. Island是监狱所在的小岛, 指代监狱, 而监狱在苏比的心目中是躲避寒冬的世外桃源, 所以, 通篇文章中没有一个“ 监狱”(prison) 出现, 另外还有其他的借代词如winter refuge, limbo等, 都表现了监狱是苏比眼中的天堂, 从而把他无路可走的困境表现出来,让读者留下对苏比荒诞理想的深刻印象。

三、结语

在《警察与赞美诗》这部短篇小说中,欧・亨利以富有强烈的幽默感的语言、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的情节转折和大量的反语,描述了纽约街头的流浪汉苏比为寻求理想的过冬场所所做的一次次不懈努力,揭露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美国社会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黑暗本质,展示了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无以为生的悲惨境遇,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正是对小人物的关注,关切和同情,让读者感受到真实,感受到这位文坛巨匠的灵魂。

参考文献: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例6

1.数字生疑

小说以数字开篇,这样写道:“One dollar and eighty-seven cents. That was all. And sixty cents of it was in pennies. Pennies saved one and two at a time by bulldozing the grocer and the vegetable man and the butcher until one's cheeks burned with the silent imputation of parsimony that such close dealing implied. Three times Della counted it. One dollar and eighty- seven cents. And the next day would be Christmas.”

这一段揭示了故事的背景,“One dollar and eighty- seven cents”和“the next day would be Christmas”制造了强烈的矛盾冲突,为故事的发生发展做了铺垫。然而笔者在翻译此段时,却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疑点就发生在数字上:Della共有1.87美元,其中60美分均为便士,然而美国近现代硬币构成表明:“One dollar and eighty-seven cents with 60 cents in pennies” 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近现代硬币构成通常为:1美分(a penny)、五美分(a nickel)、10美分(a dime)、25美分(a quarter)、50美分(a fifty-cent piece)。

合计这些硬币,无论怎样,我们都无法凑巧出现去除那60个便士后剩余的1.27美元。难道小说家弄错了吗?

2.驳两种认识

对于这一疑问,有人单纯地认为是小说家无意留下的笔误,笔者认为这实在欠妥。1862年,欧・亨利生于美国南部,父亲是个医生。他幼时念书不多,15岁起在药房里当学徒,后来放过牛,做过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和银行出纳员。90年代因银行缺款案涉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便开始以“欧・亨利”的笔名写作短篇小说。出狱后,移居纽约,专事写作。既然小说家有从事“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和银行出纳员”的经历,应该不会在如此简单的数字上出错。此外,若真的存在失误,相信不会至今仍无人问津。

也有人怀疑,是否是小说家故意为之,以达到某种目的。笔者认为这不符合小说实际。小说家强调“1.87美元”的目的十分明确,即突出该家庭的拮据困窘,制造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一点与下文的“死乞白赖地硬扣下来”和“数了三遍”连为一体;小说家应该不会制造与中心无关的数字游戏。

3.解疑

《贤人的礼物》于1906年发表在欧・亨利的小说集《四百万》(The Four Million)中,故事深刻揭露了在私欲日益膨胀的资本主义社会,普通人民的生活难以保障的现实。虽然小说并未交待确切的年代,但我们可以猜测故事应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这一时期的美国,工业化起步晚、程度高、成果显著;但由于经济危机,人们生活普遍贫困。

我们还可以确定,在这一时期流通的硬币不同于目前,那时应该存在多种面值的硬币在市场流通。根据维基百科网(wikipedia)介绍,美国铸造硬币的历史可追溯到《1792年造币法案》。在这一法案中,详细规定了硬币的种类和面值,包括半美分、1美分、2美分、3美分、5美分等,种类较现在多,材质也较现在丰富。这些硬币的发行情况如下表:

(以上信息源自http://省略/coin_histories/index1.asp)

上表反映了美国硬币发展的历史,多数硬币已经逐渐退出了流通市场,币值逐渐得到规范,政治色彩日渐浓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断,3美分硬币虽然于1889年终止发行,但任何货币的回收仍需要一个过程,在《贤人的礼物》所反映的时代,这种3美分硬币极有可能仍在市面流通,因此,主人公手中有多枚此面值硬币应不足为奇。于是,“1.87美元”便可以解释为1美元、9枚3美分硬币和60个便士。

当然,如果2美分硬币也残存流通于市场的话,那“1.87美元”还可解释为1美元、5枚5美分硬币、1枚2美分硬币和60个便士,或1美元、1枚25美分、1枚2美分和60个便士。

然而,《贤人的礼物》中,夫妇互赠礼物的价值,却是无法以货币的价格来衡量的。

参考文献:

[1] .O. Henry. The Gift of The Magi and Other Short Stories[M]. 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 Inc.,1992.

[2].王永年编:《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例7

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父”。亨利小说语言诙谐、人物简单,易被大众接受,其情节此起彼伏荡气回肠。欧・亨利小说的最大特点在其结尾,尤其在短篇小说结局时,笔锋变幻莫测,人物的命运转化让读者大跌眼镜,但又在情理之中。因此这种写作风格被称为“欧氏结尾”。

《警察与赞美诗》是欧氏结尾主要代表作之一。一个小混混,一心想入狱过冬,做了六次坏事,均未达成目的。最终,当他醒悟过来想要做一个有用人之时,却“无缘无故”被抓进监狱,不免让人怜惜,也为统治阶级的盲目而感到愤恨。结局出人意料,却又似乎在情理之中。由此,产生了争论。有些学者认为这个结局太荒诞,不符合常理;有些学者却认为这是一种打破常规的结尾,虽然出乎意料,但却能深化主题,使得小平民的故事发人深思,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偶然中带的必然,但是却对结局的必然性莫衷一是。至于因果缘由,也未能给出详尽的解释。若单纯根据因果分析,很难找出原因;从逻辑上也难以推断出缘由,但笔者发现可以从语言上入手。本文中将试用预设理论一步一步分析解剖这个结局指出它的必然性。

一、预设理论概述

预设最早由哲学家和数学家在所指和命题的真值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提出来。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弗雷格(Gottlob Frege)在《论意义和指称》中最早提出了预设现象,他认为,“预设指的是发话者在说某个特定的句子时所作的假设,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适宜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在任何一个命题中,总有一个明显的预设。例如,“Kepler died in misery”这个命题中就有“Kepler这个人存在”这一预设,也就是说,发话者的断言是以Kepler存在为前提,如果没有这一预设,语句就没有前提条件,也就没有意义。

大约1970,预设进入语言学,语言学界对预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语言学家对预设的定义莫衷一是。Jackendoff(1927)认为,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者是说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它通常被定义为发话者在说出某个句子时所作的假设。通俗点说,预设就是一些前提条件,有了这些条件,说话人说的语句才具有正常的意义。

语言学中的预设理论被广泛用于文本的分析。王守元和苗兴伟教授在其《预设与文学语篇的建构》中阐述了预设与文学语篇建构的关系,“作者构建文学语篇时,常常运用预设来确定虚拟的语篇世界,并使读者通过预设对语篇中的虚拟世界做出理解。预设还可以对文学语篇的组织信息做出合理的调节和安排,使文学语篇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经济性的的问题特点。另外,还可以产生幽默或荒诞的问文体效果”。另外,吕海峰在《预设与文学篇章的浓缩》中概括总结了预设的其他一些作用:利用预设传达潜在信息,使语言简洁、含蓄,增强表现力;预设可以揭示人物的深层心里,表现戏剧性冲突,是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

上述论点为预设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预设对于文学篇章的构建作用。笔者对欧・亨利的小说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欧・亨利在他的多篇小说中都运用了明显的暗示(我们称为预设),这些暗示(预设)对结局的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警察与赞美诗》的欧氏结尾

这篇小说的结局并不如广大读者所感受到的那般突然,仔细推敲在前文的场景、人物、情节中均已经预设本文的结局。通过分析得知,这样的欧式结尾也是必然的。下面将以预设为支点,从小说的三要素看该结局的必然性。

1、场景预设结局

故事发生于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快速发展阶段,贫富差距巨大,下层人民生活极端困难,上层人士奢侈、吝啬。下层人民对于生活的要求及其简单,只求解决温饱其他再无他求。主人公苏比就是众多下层人民中的典型代表。

例1:“苏比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那条长凳上,辗转反侧。每当雁群在夜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

作者在这里给出场景:冬天来了。对于一无所有、无所事事的苏比(他的住处就是广场的长凳)来说,如何捱过严冬,便是他的最大温饱问题。紧接着,作者给出了苏比一直以来过冬的地方:监狱。由此可知故事中冬天的到来和主人公想方设法入狱密不可分。冬天到来,苏比便开始制造各种机会为其入狱寻找理由,以度过难捱的三个月。首先,他不会选择慈善机构的救助,除此之外,如果不去监狱,没地方可去,那么只能冻死街头。这里作者为结局埋下了预设:冬天的到来预设着苏比最终入狱。

2、人物预设结局

苏比的形象是美国此时最广大底层民众的缩影。

例2:“苏比明白,为了抵御寒冬,由他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的时候到了。为此,他在长凳上辗转反侧,不能入寐。”

作者以幽默的写作手法告知读者苏比正打算为入狱做计划。这里给出的预设便是苏比会想方设法入狱。

例3:“苏比对自己西服背心最低一颗纽扣以上的部分很有信心。他刮过脸,他的上装还算过得去,他那条干干净净的活结领带是感恩节那天一位教会里的女士送给他的。”

苏比准备去“一家灯火辉煌的餐馆”吃霸王餐,这里简要的外貌描写提示,苏比除了上衣还算过得去,外貌和穿着并不符合这家上等的餐馆。如此成功,苏比便可以此为由进入监狱。对于这种衣装不整之人,餐馆的服务员自然见多识广,要么移交警察局(入狱),要么扫地出门。结果,苏比被扫地出门,这为他进行其他的犯罪,最终达到入狱的目的做了预设。这里也为最终苏比的入狱设下伏笔。

例4:“苏比把教会女士送的活结领带拉挺,把缩进袖口的衬衫袖子拉出来,把帽子往后一推,歪得马上要掉下来,向那女子挨将过去。他厚着面皮把小流氓该干的那一套恶心勾当一段段表演下去。”

这里苏比变身成为一个小流氓,准备调戏一位年轻女人。不管在当时的西方社会还是现代社会,调戏女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带犯罪性质的,法律绝不会对这种如此猥琐的小流氓手下留情。这里也为苏比入狱留下了症结。

3、故事情节预设结局

故事开头,冬天到来,苏比为入狱开始做准备。随着情节的发展,苏比进行了六次尝试。第一次是去一家高档餐厅吃霸王餐,但是很可惜刚进门就被人赶了出来。第二次是砸商店的玻璃,但是由于他的主动认罪,自以为是的警察认为他是无罪的。第三次也是吃霸王餐,但是这次苏比选择的是一家不怎么起眼的餐厅,虽然吃了没付账,但是侍者也没有劳烦警察,直接把他扫地出门。第四次,苏比扮成一个下流的小混混调戏一个看似端庄的女性,结果这个女性居然本身就是。第五次,扰乱治安,但是警察根本不问不管,认为他就是情绪有点激动而已。最后一次,苏比决定偷伞,但是伞原本就是现任主人顺手牵羊拿的。

六次尝试,看似简单,却隐含深意。因为警察的不负责和旁人的干扰,苏比都没有成功。读者心中也为苏比捏一把汗,以为作者独具匠心,故意不让他入狱,误让读者觉得这种“小恶”不论苏比怎么做都不会构成警察认为的“犯罪”。但是六次都是实实在在的犯罪,既然是犯罪,最后入狱的结局也就顺理成章了,虽然构不成什么大罪,但是让这种人逍遥法外,在法律至上的社会,于情于理都难说服于人,尤其这种对法律的蔑视更难以让世人接受。这种情节也预设了苏比最后入狱的结局。

小说最后,苏比经过一座教堂被教堂的赞美诗所感染,下定决心迎接他自己的人生、变回一个好人时,却被警察抓走并判入狱三个月,也就有迹可循了。作者巧妙的暗喻了社会风气,执法漏洞。结局又为法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赋予了作者对弱者的同情、惋惜和对社会的期望。

三、小结

亨利的小说采用幽默、风趣、俏皮、比拟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寓意,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亨利小说的大部分结尾都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前文已经埋下了伏笔(预设)。本文只是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例,从前文中找出潜在的预设,指出结尾的必然性。笔者希望能为其他分析方法,提供有利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Frege,G. On Sence and Reference[A].1892.In Geach, P.& Black, M.(eds.).

[2]Jacob L. Mey.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lackwell Published Ltd,2001.

[3] Leech. Semantic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4] Stephen C. Levinson. Pragmatics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5] R.Jackendoff.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 Mass:

The MIT Press, 1972.

[6] 欧・亨利著,杨艳丽(译).中学生必读丛书:警察与赞美诗[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7] 林建.论语用预设在文学解读中的运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7):222-223.

[8]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9] 吕海峰.预设与文学篇章的浓缩[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1):148-151.

[10] 杨翠.语言学中的预设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

[11] 刘锐.预设的语义和语用分析[D].河南大学,2004.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例8

  《麦琪的礼物》是由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作家欧亨利著写,德国的索尼亚达洛夫斯基绘制,马爱农翻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 欧·亨利的大名大家都如雷贯耳,他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

  《麦琪的礼物》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在小学或者中学课本上都看过,能入选我们国家的中小学课本,可见其故事是非常有教育意义,且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下这本书吧!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居住在出租屋里的年轻夫妻德拉和吉姆,他们生活地相当拮据。作者欧亨利非常会使用对比和反差来突出一些事情,语言诙谐幽默,但同时由直击人心,文字非常有魅力,对于孩子们的写作是很好的启发。比如他用“心里谴责自己”来形容德拉集钱时候的羞燥感,可见集钱买圣诞礼物的重要性超过了面子问题。欧亨利对他们房子甚至用了“乞丐窝”来形容,但是从插图中我们却可以看出家里的一切都整整齐齐,一点都没有“乞丐窝”的感觉,这是插图有问题么?不是的,这恰恰能看出妻子是非常爱这个家的,即使贫困,也会把自己的家打理地井井有条,温馨整洁,有个家的样子。

  我们在封面中就看到她因为给丈夫买圣诞礼物的钱不够,而焦急得流泪抽噎,双眼紧盯着桌面上看来看去也多不了的硬币。当画面转到她那如瀑布一样美丽的秀发时,我们不由得为她赞叹,这样一头色泽亮丽的波浪秀发必然经过了主人精心的保护,作者甚至用“让示巴女王陛下的珠宝首饰黯然失色”来形容,可见拥有这样一头秀发在德拉心中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但是她却在秀发和礼物之间,毅然选择了礼物。我们可以在她闪闪发光的眼睛和脸颊上消失的红晕的对比;还有她眼睛里及落在地毯上的泪水和她飞快走出房门时闪过的裙摆的对比中看出,她心里对自己一头秀发的依恋。对于身上一身旧衣服的德拉来说,有一头漂亮的秀发对她来说是唯一令人称羡的了。有的女性甚至把头发看做了第二生命。是如何的一份感情,能让德拉把身上最值得骄傲的秀发舍弃,来换取给一份给对方的圣诞礼物的啊!她想买的礼物是一条能和丈夫吉姆的金表相配的表链,金表是吉姆最值得骄傲的东西,却因为没有适合的表链,一直不敢秀于人前。大家可以看到长发时和短发时的她的对比,真是非常大的反差,我们不由痛惜她的牺牲。尤其是当她拿到表链回到家后,一边修复秀发的损伤,一边揣测着丈夫看到她短发后,会不会不喜欢她的忐忑不安的模样,真叫人心疼。

  欧亨利用了“艰巨的工作”来形容修复过程,可见她自己对自己的短发是多么不满意。当德拉听到吉姆的脚步声时,欧亨利又用顿时“发白的脸色”来形容德拉的紧张心情。当我们的那男主人公吉姆出场时,他怔住的古怪表情令故事走向了高潮。吉姆也用金表换了德拉喜欢很久的头饰。两个人都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来换取能配得上对方的宝贝,但是结果是他们都失策了。从表面上看两个人都做了傻事,但是他们的内心深深感受到了对方对自己的爱,两人各有得失。但欧亨利却说这是麦琪的礼物,是最明智的礼物,他们给对方的最好的礼物是给对方的爱意。

  刚才说到德拉用秀发换表链的初衷不就是为了吉姆能开心么。虽然失去了他们最宝贵的物品,他们却得到了更为宝贵的感情,这才是最好的圣诞礼物。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德拉的头发是会长的,而吉姆的金表也是可以通过努力赚回来的。只要两个人的心不变,那么未来他们重获头发和金表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就像亨利说的生活是由哭泣、抽泣、微笑构成的,乐观地看待未来,会让一切都好起来。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绘本是12开的精装版,封面是硬皮的,外面有一个精致的书封,内页采用铜版纸。书中文字页面在左,插图在右边,在我们细细研读过文字里的深意后,再看插图,真是有种文字和插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感觉。文字部分的右边一直有一朵花?立在书缝中央,摇曳生姿,随着故事的推进,慢慢成长拔高,在故事的情节最高潮的时候,开出绚丽壮观的“爱”之花。真是满满的幸福感。

  这本绘本吸引人不只是欧亨利的文字,也同样插图非常出彩。文字的右边页面都一副整页的精美画作。插图把欧亨利故事中的一个个触动人心的画面展示在了我们眼前。插图带着一种旧照片的效果,带着浓郁的美国风情的建筑和家居风格,展示了文字不能传达到的,当时所处的那种时代背景,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的丰满、生动。光光是几副插图,我们就能联想出整个故事的情节,明白故事的前因后果,在脑中构思出一个小剧场。很好地表达出故事里的情节。特别是不论是人物的背影、脸部表情、眼神等都在用无声的语言,以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欧亨利在文字里想表达的感觉,向我们传达着人物的情感和一些故事相关的信息。可以说插图中对人物表情的刻画达到了传神的境界,仿佛这个故事的情节通过真人演绎后描画了下来的效果。看书的过程就像看了一场无声电影,让人回味无穷。 对于孩子来说,这样一个有爱的故事,可以延伸到对家人的亲情方面,孩子们总是享受着家人的付出,却很少想到付出,当他们感受到付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的时候,他们也会学着去付出,去力所能及地帮助家人,这才是一份成长的礼物。同时也让孩子意识到,不是越贵的礼物越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只要出于心意的礼物就能表达自己内心。这样孩子就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孩子有很好的引导作用。精美的画面对提升孩子的审美观也是非常好的。 适合4岁以上的孩子亲子阅读,小学的孩子自行阅读。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2000字左右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各自的不幸。

  然而,如何来界定“幸”与“不幸”呢?在这个金钱被放置在至高位上的世代,似乎“幸福”也披上了物化的色彩。

  《麦琪的礼物》中,有一句话:“纯粹以质地取胜而不是靠耀眼的装潢——一切好东西本该是这样的。”

  在欧·亨利的笔下,人性、爱情、贫穷、价值……物质的贫瘠与精神的富足都用温情的笔触细细地铺展开来,如同一幅用暖色调绘成的欧式油画。

  一个人的思想与他的成长环境、人生际遇密不可分。欧·亨利幼年丧母、家道中落后15岁便在社会独自闯荡,少年承担了生活的辛酸与不易,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下的贫富分化。自觉为小人物立言。

  所以,在故事中,德拉和吉姆生活在破败的与贫民窟并无两样的出租房,德拉费尽力气积攒下来的余钱不过是一块八毛七分,门口的电钮无人按过,斑驳的信箱也不曾有来往的邮件……

  他们似乎是被社会所遗忘的底层小民,艰难顽强地挣扎着生活,发出“生活就是由啜泣、抽噎和微小三者组成的,而抽噎总占优势”的慨叹。

  但作者怀有一颗温厚的心,一颗注定不被贫贱生活所扭曲的心。欧·亨利与妻子在一场舞会中相识,两人冲破了层层阻碍,组建了贫困却幸福的家庭。繁重的劳作使妻子变得体弱,而出任银行工作的欧·亨利因为银行缺少一笔资金受到怀疑,为了逃避审判而被迫去往美洲。

  在得知妻子病重的消息后,便匆忙赶到岳父家看望,却为时已晚。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对于亡妻的深挚犹如永不干涸的泉源,汩汩地流淌在麦琪的礼物间。

  德拉和吉姆对彼此的爱,无需言表。他们的生活一贫如洗,却各自有一件珍贵的“宝物”:吉姆有一块祖传的金表,德拉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圣诞节前夕,为了赠予对方称心的礼物,吉姆卖掉了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金表链。

  结果,吉姆有了金表链却没有了金表,德拉有了美丽的梳子却没有了秀发。他们都为对方

  舍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而换来的礼物却因此变得似乎“毫无用处”了。

  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从现实的人性维度考量“礼物”,认为礼物之本质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将礼物赠予他人,往往就会期待对方的回报,这使“礼物”陷入了一种计算与交换、索取而非赠予的困境。

  也许,只有一种“毫无保留的支出”,一种不期待互惠的赠予,才符合德里达对真正的礼物的定义。

  麦琪的礼物便是如此。

  表面上看,似乎德拉和吉姆送的礼物都失去了使用价值,但他们却毫无疑问和对方浓烈的“爱”撞个满怀——这是无价的礼物。

  德拉说:“头发是可以数清的,但他对丈夫的爱是数不清的”。礼物在这里已经超越了物质的形体,倾注在一对相濡以沫、至真至诚的伴侣身上。无价的爱在“金钱至上”社会中显得如此耀眼、拥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欧 · 亨利在小说结尾写道 :“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 ;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 ;在一切收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麦琪”二字反复出现,实则蕴含了丰厚的《圣经》色彩。在英文新国际版《马太福音》第二章的英文题目为“The Visit of Magi”(即“麦琪的朝拜”),其中第一节写道“Magi from the east”(“从东方来的麦琪”)。由此可知,“麦琪”在《圣经》语境中指耶稣出生时来送礼物的三位博士。

  据《马太福音》第二章记载,希律王做犹太人的王的时候,耶稣生在耶路撒冷的伯利恒,天空出现异象,有三位博士便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三位博士到达伯利恒,看到小耶稣和他的母亲玛利亚,就俯身伏拜,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和没药献给他。而这些礼物饱含着他们最真挚的情感。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例9

创立于2011年的Vibram香港100公里超级越野跑,在每届赛事都将体育竞技与社会公益相结合——首届比赛中,加拿大参赛者为儿童解放组织筹集慈善捐款,帮助干旱地区人民获得干净饮用水;女子亚军奥拉为澳门爱护动物协会筹款;2012年的赛事,Vibram香港100非凡之队的吕国荣肩负着为非洲贫困地区儿童募捐鞋子的任务,参赛者吴可航为小宝慈善基金“惜食堂食物回收及援助计划”项目筹集港币17000元;值得一提的是2013 Vibram香港100为支持香港失明人健体会,提供35个参加比赛的名额用作筹集捐款,以支持35名盲人跑者参与富邦台北马拉松。为感谢参加筹款计划的跑手,每名跑手在2013年Vibram香港100赛事上佩戴彩虹颜色号码布,以及得到由被赞助失明及视障跑手的感谢信。在2013年Vibram香港100赛事中,有一张照片很特别,画面上Vibram香港100非凡之队队员乔尔·拉贝尔在CP2补给站受到香港失明人健体会志愿者的支持。

这仅仅是Vibram香港100公里赛事与众不同的地方之一。很多造访香港的游客都对熙熙攘攘的街道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印象深刻,他们很难相信香港岛北部地区40%的土地是受到保护的郊野公园的事实。缓和的丘陵,沿海的小径,漫长的石阶,洁净的沙滩,疯狂的猴子,变幻的天气,惊人的美丽改变了跑者们对香港以往的认识。

已经举办30届的乐施毅行者比赛是香港越野跑运动的代名词。这是一个四人组队的团队竞赛,其中包括完成一定数目的慈善筹款要求,成为每年香港最大规模的户外盛会。2011年,乐施毅行者培养出的的香港越野跑人群不断增长,已经具备了举办一个单独100公里比赛的条件。敏锐的越野跑者吴秀华和斯蒂芬·巴尔默决定接受挑战组织一个个人100公里越野跑赛事。两位全职律师利用业余时间,成功地组织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赛事,并且在短短三年内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起步的Vibram香港100引发了香港超级越野跑赛事的迅猛发展,目前形成多项赛事并举的良好态势,其他三项超长赛事是3月的大屿山50/100公里、10月的雷励卫径长征156公里和12月的HK168公里超级越野跑。本届Vibram香港100的最大看点当然是中国内地跑者运艳桥的夺冠,此外,快女克莱尔·普莱斯以11小时58分打破莉兹·霍克在2011年创造的12小时18分的女性纪录,也成为比赛的亮点之一。

我们该怎么总结2013 Vibram香港100公里超级越野跑赛事?超级越野跑在亚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2013年有35个50公里以上的超级越野跑赛事;尖端选手的速度越来越快,仅以Vibram香港100公里赛事为例,2011年赛事有两人在12小时内完赛,2012年增加为10人,2013年升至13人,包括女子冠军和8名香港跑者。

中国选手的崛起是亮点之一,中国将是未来亚洲超级越野跑崛起的阵地。但是,这个崛起的过程还有相对长的时间和过程——对比2012年度和2013年度的中国内地参赛情况,2012年有45位中国内地参赛者在24小时内完赛,3人在32小时内完赛,这其中包括7位女性,9人因伤或其他原因退赛。前100名中有中国内地参赛者9人,其中1女性——其中12小时内完赛1人,13小时内完赛1人,14小时内完赛1人,15小时内完赛5人;从2013的赛事数据来看,中国内地跑者运艳桥收获了冠军,130位中国内地参赛者在24小时内完赛,53人在32小时内完赛,其中包括17位女性,39人因各种原因退赛。前100名中有10人,其中1女性。11小时内完赛1人,13小时内完赛1人,14小时内完赛3人,15小时内完赛3人。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例10

《二十年后》这篇小说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在情节上,学生阅读应该难度不大,对欧体结尾可能会感兴趣,其实之前在对话和环境上都有许多铺垫和暗示,教师只要予以适当的点拨和解读,学生都会心领神会。恰恰是人物的形象把握,尤其是鲍勃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上,如果教师单纯地解读也未尝不可,但高明的教师在教学时总能在“守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杰米这个人物形象相对单纯些,从他在文本一出场就知道,他是一个刚正灵敏、忠于职守的好警察,这就决定了鲍勃最后一定要伏法的结局,至于他不能亲自下手逮捕鲍勃,只能说明他是个有情有义、爱憎分明的好警察。而鲍勃这个人物你单纯地解读为一个坏人肯怕就显得武断。

如果说,鲍勃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鳄”,从文本来看找不到证据,我们只知道他是在西部犯了罪,是个通缉犯,到底有多坏,不得而知。欧・亨利本人也曾被通缉,最后做了五年牢,欧亨利是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鳄”呢?显然得不到这个结论。

我们还是先来看鲍勃的出场吧。“在一家黑黝黝的五金店门口,有一个靠墙站着,嘴角衔着一支没有点火的雪茄”,看见警察他主动搭讪;当他点烟的霎那,“这点亮光照出一张方下巴的苍白的脸,目光炯炯,靠近右眉梢有一块雪白的疤痕。”这几句环境和外貌描写难道仅仅是为下文鲍勃被人出来是逃犯做铺垫吗?后文有一句话“我得同一些(西部)极其精明的人竞争才能发财”,这句话是他有感而发的。这些足以说明他在西部的经历确乎不同寻常,经历了艰难困苦,甚至还少不了与他人发生激烈的争执和较量。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例11

翻译标准

对于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我国学者严复最早提出“信、达、雅”的标准——“信”即忠实于原文,“达”即翻译的流畅,“雅”即译文的典雅。这一翻译标准至今仍对我国翻译界存在影响。此外,德国著名功能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莱斯对译文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标准:描述性文本,即报道和说明类文本,应注重客观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性文本,即各种文学性文本,应注重语言的表达形式;祈使性文本,主要指各种宣传类文本(广告,宗教和政治宣传等),这类文本翻译应注重宣传和感染效果。依据莱斯的观点,the gift of the magi属于表达性文本,应注重语言表达的形式,即应忠实于作者的情感立场和语言表达风格。

这两个翻译标准理论,将作为本文比较各个译本的主要评判依据。

the gift of the magi作品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解读

翻译好一部作品的前提是要了解这个作品。在the gift of the magi这篇小说中,作者讲述了一对小人物的看似很平常的故事,它主要讲述了圣诞节的前一天,住在公寓里的贫穷的德拉想给丈夫吉姆一个惊喜,可是她只有1.87美元,她知道这点钱根本不够买什么好的礼物,于是她把引以自豪的褐色瀑布似的秀发剪下来卖了,换来了20美元。找遍了各家商店,德拉花去21美元,终于买到一条朴素的白金表链,这可以配上吉姆的那块金表。而吉姆也想给老婆一个惊喜,他同样卖掉了引以自豪的金表,买了德拉羡慕渴望已久的全套漂亮的梳子作圣诞礼物。夫妇俩为了给彼此准备礼物而费尽周折,礼物最终买回来了,却让人哭笑不得。

翻译好这篇小说,我们首先要体现小说的写作风格,欧亨利在这篇小说中运用了他一贯的幽默语调和简练的语言,选取了一个生活中看似很平常的故事,但故事中又带有淡淡的哀伤,结尾也出乎意料。由于故事情节主要是靠素材体现,故大部分翻译都能保留原作的跌宕起伏;而对语言的整体选择,大部分译文都体现出简单和口语化的特点,对此在本文中也就不再赘述。

翻译中文的化差异

读完这篇文章,许多读者可能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标题为什么叫“the gift of the magi”。对于标题的翻译也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大家所熟知的中文标题为“麦琪的礼物”。此外,也有其他的译法,如“东方博士的礼物”、“贤人的礼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的版本呢?我们首先分析一下标题的含义。

标题中的the magi②,实为magus③的复数形式,出自《圣经》典故:指东方三贤人,他们在耶稣诞生时给耶稣送去黄金、乳香、没药三件礼物。黄金表示高贵、乳香象征神圣、没药预示耶稣最后要受迫害致死。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人,都会知道the magi的寓意,即象征智慧和神圣,看到小说的这个题目自然就能领会这种表达法的含义。但是翻译的目标读者,由于固有的文化差异,很多并不熟知这个典故,所以看到这个题目未必能够明白其中隐含的深层意思。读者即便借助注解能明白the magi的意思,但仍然很难产生自然的联想。就象汉语中我们用“说曹操曹操到”这个短句一样,我们汉语的读者一目了然,在其他语言中却似乎无法用一两句解释让读者清楚“曹操”深刻的文化含义。

可能正是基于这个缘故,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标题中包含的寓意,伍蠡甫先生最早将the gift of the magi翻译成“东方博士的礼物”。可以肯定,参照《圣经》中的典故,这样翻译保留了the magi的真实寓意,似乎也符合了“信”的标准,但这样的翻译却又难免让人觉得太直白,失去了小说原有的意境。依照莱斯的翻译标准来看,文学作品重在欣赏和体味文章的感情和语言,而这一翻译很明显丢掉了原文原有的色彩。

后来王永年先生将the magi译为“麦琪”,这显然是音译。此译法难免也有其弊端。首先,译文读者大多不知道典故来源,一眼看到标题“麦琪的礼物”,几乎无一例外的以为“麦琪”是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所以有必要为其加一个注解,加注解后,“麦琪”的含义非常清楚。翻译中遇到这类有典故的文化问题,音译加注解不失为一个聪明的解决方法之一。它既能保持原作风味,又能促进文化交流,不失为上策。故之后的翻译也大都沿用了“麦琪的礼物”这一翻译方法。

两种译本比较来看,“东方博士的礼物”与“麦琪的礼物”两种译法的不同并不能绝对的区分孰对孰错或是否忠实于原文的问题,只是所达到的效果有差别。如果是对于领悟能力较低的初级读者,译者将the magi译成“东方博士”或者“贤人”既能使读者避免对小说的标题产生误解,又能使读者深刻领会原文the magi的含义。而对于文学爱好者,翻译成“麦琪”,则一方面有助于中国读者自发的去探究更深层的英语典故,有助

于使中国读者接受和熟知西方文化,有利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读者品味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几个译本对标题翻译体现了不同的目的和原则,对于小说整体语言的运用亦存在些许差异。比如对钱币翻译,由于各个国家对钱币的衡量尺度不同,形式也不同,这就造成了“sixty cents ofit was in pennies”翻译的多种多样,“其中六角是铜板”,“其中六毛钱是铜子儿凑起来的”,“而且六毛是钢■”,“而且其中的六毛是小硬币凑成的”……这些翻译中大都是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且前两种译法可以看出明显的古代文化。当我们的文化中没有这样的概念时,或许这是理所当然的办法。而这样译的好处是使中国的读者觉得很亲切,也很容易想象出“零散”和“拼凑”的概念,容易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感彩。然而,文化交流的问题再一次摆在面前——中国的读者读懂了小说的大概意思,然而我们仍然不知道美国人是怎么样花钱的,或者说美国的钱币是什么样的。如果是本着这一目的,我认为翻译成“六十美分是零钱”或者“六十美分是便士”则能够更好的传达这一概念。

此外,这对小夫妇有两样特别引为豪的东西——吉姆三代祖传的金表和德拉的头发。如果示巴女王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德拉总有一天会把她的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使那位女王的珠宝和礼物相形见绌。如果所罗门王当了看门人,把他所有的财富都堆在地下室里,吉姆每次经过那儿时准会掏出他的金表看看,好让所罗门妒忌得吹胡子瞪眼睛④。

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都是旧约圣经中非常富有的人物,拥有各种珍奇宝贝,文中通过与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的夸张对比映衬出珍宝在夫妇俩真爱面前黯然失色。对于这一表现手法,各个译本几乎一致的采用了保留原有文化中的人物,而后通过注解使得中文的读者对此有了一定了解。这也恰恰验证了这才是符合翻译的最初目标,也是众多读者需求的。

仅从这几处,我们可以看出翻译中难以避免文化差异问题。如何处理这一问题,重要的是看读者和翻译目的。如果仅是为了普及这一故事或者为了让读者知道欧亨利的作品,或许“入乡随俗”采用中国读者更熟悉的概念让读者觉得更容易理解;而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还是尽量保留其原有文化,虽然读者最初并不熟知,但看得多了才能真正慢慢了解西方文化。

结 语

翻译的最初目的是文化的传播,而在翻译过程中,难免遇到不同国家截然不同的文化现象,这就给翻译增加了难度。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更是给翻译家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翻译不仅要考虑文化传递的任务,还要尽量保留其文学价值。而面对不同层次的读者,翻译还应有不同的标准,这样才能使译作最终符合读者所需。

注释:

①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流行的翻译为《麦琪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