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

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26 09:00:17

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

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例1

对口是中央的战略性决策和部署

对口支援,是中央工作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我们国家、安全,粉碎西方敌对势力分裂中国图谋的重要举措。

对口方略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早在和平解放之初,就有大批军队和地方干部赴藏工作。1980年4月7日,中央关于转发《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中央各部门也要加强对工作的正确指导,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条件,组织全国各地积极给他们以支持和帮助。”“全国各有关地方和单位都要根据上级的指示,认真做好支援的工作。”1983年,国务院批准国家经委会同国家计委、国家民委和中央统战部组织四川、浙江、上海、天津重点对口支援省市赴落实支援项目。同年11月30日,国家经委转发了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对口支援的批示和《国家经委关于对口支援的报告》,共落实项目70个,其中四省市项目65个。同时,明确杭州市、四川省建设厅、天津市工业局、天津市商业局、天津市交通局、四川卫生防疫站、天津市地毯厂、上海益民皮革厂、上海毛麻公司、天津拖拉机厂等10个地方和单位,与拉萨市和相关单位、企业,对口结成友好城市和长期固定协作关系。1984年3月5日,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成立自治区经济咨询小组的决定》,要求这个小组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推动全国各地方和中央各部门的工作。”1984年3月24日至28日,经中央书记处批准,自治区经济工作咨询小组在京召开了支援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确定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四川等9个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建设43个中、小型工程项目。1984年5月21日,中办、国办转发了《支持经济工作会议纪要》。

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工作座谈会,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及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出发,做出了对口支援的重大战略决策,决定15个省市10年间对口支援44个县,确定由各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援助62项工程,总投资48.6亿元。

2001年,中央召开第四次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完善了对口办法,把支援的时间在原定基础上再延长10年,并增加了3个省和15家中央重要骨干企业参加对口工作,把受援对象扩大到所有县市。确定由国家直接投资312亿元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机场、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117个,对口支援省市投资10.6亿元支持建设70个项目。2004年,由于四川省藏区也需要支援,四川省不再承担对口任务,同时中央增加了2家央企对口,由此基本形成了目前实行的由17个省市和17家央企对口支援7个地市、全部县市区的格局。1994年至2010年,各支援方共落实对口支援项目4807个,总投资155.94亿元,共选派4742名优秀干部支援。

2010年,中央召开第五次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规定对口支援省市年度投资实物工作量,在现行体制下按本省市上年度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的千分之一安排,并将中央政策延长10年至2020年。“五次会”召开两年多来,17个对口省市和17家中央企业共落实项目988个,总投资44.49亿元。根据《“十二五”时期对口支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17个对口省市“十二五”期间共安排对口项目1610个,总投资141.36亿元。

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各省市、中央有关部门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大力帮助,和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从1993年至2011年,经济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均收入大幅提升。对口工作使各族人民深切感受到了中央的深切关怀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更加增强了跟着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信心和决心;显示了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历史长卷中,对口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对口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例2

2006年,我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切实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努力为加快民族地区“两基”攻坚,提高教育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学校把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实行工作责任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建立了相应的协调联系制度,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规划和目标,做到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机构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经费落实。

二、明确责任,切实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目标

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我镇文江小学派教师到汶川县绵吃中学任教,汶川雁门小学、威州小学、水磨小学分别派领导干部到我镇中心学校、西街小学、红光小学挂职锻炼,通过各种形式的援助方式,按照“业务指导,物质资助”的支教原则,对口支援工作以智力支援为主,为受援学校多办实事,加强在课改和教学、教研方面的交流,为民族地区带去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手段和管理理念,逐步改善受援学校办学条件。

三、落实措施,突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效

(一)切实做好支教教师的选派工作。

按照教育局的要求,今年我们继续选派了文江小学年轻优秀的教师邓荣到绵池中学支教,临行前,中心学校和文江小学分别召开了支教教师座谈会,对支教教师从政治和业务上进行辅导和帮助,并按要求落实好有关待遇,保证支教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支教效果。

(二)、继续开展高水平的帮教活动。

我们围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重点帮助民族地区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模式和手段,提高教育管理和科研水平。对前来我镇挂职锻炼的三位领导分别安排到教导处、教科室、网管中心上班,同时安排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网管中心负责人有计划地指导和和培训他们,并安排挂职干部参加了我镇市县语言文字示范学校验受工作,参加了市级示范幼儿园验收工作,绿色学校验收工作,参加了全县语文、数学十佳教师教学比赛,远程教育教学比赛,参加了全镇中小学、幼儿园“五优”教学大赛,市县中小学教工、学生综合运动会,以及我镇教学视导工作,并送挂职干部到成都参加全国首届少先队班团队会现场教学比赛。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和管理水平。今年分别与汶川的兄弟学校进行了互访,中心学校校级领导3月到汶川绵池中学、水磨小学、汶川幼儿园进行了参观访问,慰问我镇在汶川的支教教师,与学校领导交流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经验,还安排一幼、二幼有关领导教师到汶川幼儿园指导他们省级示范幼儿园的创建工作,汶川威州小学校长刘星一行8人还专程到我镇参观访问,参观了我镇红光小学、西街小学、一幼、二幼、三幼,还参观了资中文庙、内江大千纪念馆。在中心学校召开座谈会,就支教工作,学校管理工作、教育改革工作交换了意见。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进了与民族地区校与校之间的友谊,促进了两地学校的发展。

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例3

以学校之间对口支援为基本形式,以乡镇学校为支援对象,以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发挥示范学校和骨干教师作用为主线,以相对薄弱学校为重点,以推进薄弱学校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双向交流、共同提高的原则,促使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二、帮扶目标

按照“整体帮扶、软硬兼施、长短结合”的帮扶总体思路,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学生互动等方面构建帮扶机制。通过实施校对校“对口帮扶”工作,发挥城镇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使所有优质学校建立对口支援关系,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帮扶时限

帮扶活动从2013年10月开始,至2016年8月止,为期三年。所有优质学校要对口帮扶一所薄弱学校,制定相应的帮扶工作方案,组织落实好对口支援计划。

四、帮扶任务

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帮扶工作。

(一)学校管理水平帮扶

1、支援学校要帮助受援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管理,帮助受援学校提高管理水平。

2、帮助受援学校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

3、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每学期互派至少1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到对口学校挂职,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支教领导每学期支教累计不少于一个月,每次连续开展指导工作不少于一周。

4、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每年要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交流与学习。

5、帮助受援学校规划校园布局,做好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净化等工作。

(二)教育教学工作帮扶

1、帮助受援学校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各个环节。指导和帮助受援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引导受援学校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2、帮助和指导受援学校切实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帮助和指导受援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改革教育教学,提高效率和水平。帮助受援学校用好各级基础教育网的教育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与受援学校教研活动的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4、帮助受援学校加强部室的建设、配备,并对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进行指导。

5、共同开展课外活动。学校举办各类艺术节、科技节和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和相关节庆活动时,双方学校互派师生参与,促进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6、共同开展团队活动。通过组织共青团、少先队手拉手等活动,促进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的学生进行多方面交流。

(三)教师业务素质帮扶

1、帮助受援学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培训计划和工作措施。对受援学校教师每年全员培训一次以上,3年内支援学校要帮助受援学校培养一定数量的县级学科骨干教师。受援学校科任教师人数在20人以下,至少培养1名,受援学校科任教师在20-50人,至少培养2名,受援学校科任教师在50人以上,至少培养3名。

2、帮助受援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

3、帮助受援学校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每学期开展同类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包括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随班听课、上示范课、教学观摩、说课、评课、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报告等交流活动。

4、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每学年要互派教师不少于2名到对口学校任教,尤其是短缺学科,确保受援学校开齐开足课程。支援学校教师每学期支教时间累积不得少于一个月,每次连续开展支教时间不得少于一周。

(四)经济物质方面帮扶

支援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状况给予受援学校经济物质帮扶,也可提供自身闲置的教学仪器、教具和图书等。

(五)其它方面帮扶

提倡开展多种形式富有实效的其它帮扶,并能创新性的开展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薄弱学校改造,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挖掘优质学校办学潜力,促进支援学校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各学校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实施“对口帮扶”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把对口帮扶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安排专人负责。要认真规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成效。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是一项全方位合作、多方面协调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成立校对校“对口帮扶”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教育局每学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对帮扶工作考核和评估。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帮扶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层层落实目标责任,要通过建立互访制度和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校对校沟通,及时掌握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共同研究和协商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定期做好工作小结,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帮扶办法。

(三)签定帮扶协议,规范双方行为

对口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要签定帮扶责任书,进一步明晰3年内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应实现的预期目标和分年度的具体目标任务。支援学校要加强与受援学校沟通和交流,逐项落实自身担负的责任目标。各受援学校要积极主动、认真学习帮扶学校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以及好思想、好作风,要克服依赖思想和各种困难,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四)落实优惠政策,创设帮扶条件

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例4

[作者简介]黄奂,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3-0192-02

为缩短东、西部地区的明显的经济差距,扩大内需,保持中西部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党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决策。为了更好地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积极发展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加快开发中急需人才的培养步伐,教育部也及时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计划”。笔者作为“对口支援”工作中华南理工大学对广西大学进行对口支援的第一批学员而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深感荣幸,收获很大,以下就是本人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一、“对口支援”工作有利于年轻教师专业知识深造和提高

作为一名基础课教师,年年月月地重复着相同的课程,同时由于是基础课,所上的班级较多,所以工作量也是不小的,还有很多的课后作业,因此我们无暇进行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参与科研工作,日积月累,也就容易造成基础课教师知识面狭窄,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本身的发展,同时对学生的教育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对口支援”计划使年轻教师可以抽出时间来认真学习,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在进修课程的同时也可以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本专业的科技文献及著作,听取关于学科前沿动态的学术报告等。进修的过程,不仅是重新作为一名学生,课堂中听讲,做笔记,课后认真整理,总结所学习的知识,力求更进一步理解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内容组织的思路,因此在经过了教学环节的锻炼之后再有机会进修学习,真的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口支援”工作为我们基层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

二、“对口支援”工作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进修的过程中,可以观摩到先进高校的资深教师的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能极大地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素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要学的知识越来越多,各门课程的学时也不可能太多,所以在学习课程内容以外,还可以学习到老师讲课时对内容的编排处理,以及讲课的技巧,留意老师如何在讲授课程的同时提高学生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教学知识,对自身的教学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同时,在听课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无论老师的讲授如何的精彩,作为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不断接触新知识时的费解以及疲惫的感受,因而也会不断反思,学会换位思考,不应一味责备学生,而应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使自己讲授的课程更通俗易懂,以及考虑如何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改善课堂气氛。“对口支援”工作在促进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同时,为青年教师适时缓下脚步、沉淀总结提供了条件。

三、“对口支援”工作应更侧重于实践与科研

除了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和进修上的“对口支援”,笔者认为对口支援工作更应侧重于实践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方面。只有通过良好工程训练,使青年教师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步伐,使教学更好服务于社会需要;只有真正地置身于科研工作中,才能很好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自我创新精神,使青年教师逐渐向了解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层次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靠拢,从而成为推动整个学校乃至整个西部开发的蓬勃发展的新生力量。因此,在“对口支援”对象的选择方面应更为严格,应挑选精力充沛、专业知识扎实、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强烈的科研热情的青年教师作为培养对象,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到实际的工程实践和科研工作中,使其有条件逐渐发展成长为本学科领域的学术骨干乃至学科带头人,从而带动被援高校自身建设的良性循环。

四、“对口支援”工作的衔接工作应更细化

在“对口支援”过程中,信息的不畅也是我们的最大感受之一。例如,支援高校最近的相关专业正在进行哪些比较靠近学科前沿的工程实践或者科研项目可以参与,参与需要哪些知识准备;支援高校在哪些领域有哪些资深专家;受援高校在相关学科中缺乏的是哪些类型的人才,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援助;等等。没有相关信息,进修的青年教师就无法进行进修学习的前期准备。故应加强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流,根据需要定期更新和公布支援高校相关信息以供查询。此外,应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为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之间提供具体的联系方式,能够为学校与学校、学院与学院、进修教师与导师之间提供沟通和交流的途径,只有建立通畅的联络渠道,互通有无,才能使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才能更好更快捷地使受援高校的师资队伍得到提高,使支援项目收到成效。另一方面,进修教师应在进修前确立自己的方向和预期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在进修期间不致于迷茫而虚耗时光。同时,半年的进修期限制有点太僵化,应视实际情况而适当增减。

五、“对口支援”工作应更深入广泛地进行

除此之外,“对口支援”应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更为深入地开展。比如,管理方面,派出人员学习支援高校的先进管理运作经验,也申请支援高校派遣优秀的管理人员到受援高校进行交流指导。实验室建设方面,可派出实验员到支援高校的学科重点实验室参观培训,学习到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不应只有进修访问的单调的支援方式,也可以是申请支援高校向受援高校派出优秀的经验丰富、学识广博的教师进行支教,指定青年教师跟随学习的方式,另外,还可组织学生到支援高校的对口专业学习和实验,对口教研室的教学交流、教学研讨和教学实践,观摩互访,邀请资深教授前来开设与本专业发展相一致、反映学科前沿最新动态专题讲座等等。更高层面的,如受援高校争取到与支援高校的工程实践、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教学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深入合作及交流,相信会对受援高校的发展和进步有更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例5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

开展教育对口支援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面临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为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教育部于2001年6月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十年来,高校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支援高校已由2001年的13所扩展到94所,77%的“985工程”①建设高校参与了对口支援工作;受援高校由2001年的13所扩展到67所,覆盖了1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通过对口支援,受援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水平、学科建设和硬件设施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作出了贡献。由于受援高校绝大多数集中在民族地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东部高校支援民族地区高校。本文通过梳理十年来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成效及问题,为进一步规划和落实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提供借鉴。

(一)由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经济扶贫发展到教育扶贫

最初教育对口支援是作为扶贫内容之一逐渐凸显出来的。建国后三十年虽然实施了教育支援边疆的政策,但对口支援仅仅作为一个临时举措未放在扶贫的战略高度且局限于边疆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东部经济的发展,中西部贫困地区显得越来越滞后,国家在开展扶贫的同时,开始鼓励东部经济增长较快省份有针对性地支援中西部贫困地区。1983年1月国务院了《经济发达省、市同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坚持不懈地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提出进一步加强智力开发,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帮助培养生产技术、教学和医务人员。[2]198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中强调:要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增加智力投资,重点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速培养适应山区开发的各种人才。[3]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对口支援,帮助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1996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报告的通知》,确定了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与甘肃省等十对对口单位,开展扶贫协作。[4]扶贫协作工作的日益成熟,为教育对口支援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由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对口支援发展到高等教育对口支援

教育作为扶贫内容凸显出来后,为了帮助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从1992年开始探索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探索是从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开始的。1992年3月,国家教委和国家民委共同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全国经济文化发达省、市与少数民族贫困省、区开展对口支援协作,并拟订了对口支援协作关系的省区名单。1992年10月19日国家教委办公厅正式下发了《关于对全国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实施教育扶贫的意见》,明确实施教育扶贫主要是帮助和推动少数民族贫困县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民族贫困县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繁荣,并确定了互相帮扶的对口省份。[5]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2月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第11条规定:“重视和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认真组织和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6]由此开始了东部发达省、市对少数民族贫困县开展教育对口支援与协作工作。

为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加快落实《关于对全国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实施教育扶贫的意见》,国家教委、国家民委于1993年11月27日至29日,在银川市召开了“全国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和交流对口支援少数民族贫困县教育工作的经验,研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动对口支援工作的有效措施。随后,1994年3月10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印发了《全国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工作会议纪要》,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为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1996年11月,国家教委、国家民委联合在深圳召开了全国教育对口支援协作第二次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了1993年以来全国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工作的经验,调整了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关系,部署了下一步工作。至此,对口支援协作工作历经3年多,进展顺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一阶段教育对口支援经验日趋丰富,明确了教育对口支援的形式、主要任务以及有关管理问题,而且在对口支援任务上逐步规范化,对支援协作的实施和管理有了更明确的分工和要求。

但是,西部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于2000年4月6日下发了《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提出实施“两个工程”。虽然文件主要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相对薄弱的学校进行的,但也明确了,“除义务教育外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7]同年4月20日,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东西部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教育对口支援“两个工程”作了具体部署,在实施范围中要求“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做力所能及的支援工作”。[8]2000年4月国务院召开了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重申了文件精神,并介绍了教育部采取的十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举措其中包括加强西部高等学校建设力度,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问题。

教育对口支援协作经过二十年的实践,基础教育对口支援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高等教育对口支援的时机逐渐成熟。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为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加快培养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下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2001年《通知》),以此为标志拉开了支援西部高等学校的序幕。

三是增强受援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问题,目前虽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政府没有相应配套政策鼓励高校开展合作,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对口支援的核心任务还没有从促进受援高校自身发展转移到增强受援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上来。

四是没有一套科学监督评估对口支援工作的制度。各种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混乱,目前主要以受援方是否获益为衡量标准,对支援方缺乏科学的评估办法,无法起到激励作用。总之“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还会遇到各种问题,要想真正实现东西部高校平衡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模式,从政策上确立起持久发展的机制。

注释:

①“211工程”(211 project ) 是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的各方面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211工程”是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九五”期间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

②“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校有九所,被称九校联盟,截至2011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此后,教育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于是引入动态竞争机制,在非985工程高校且是部属211高校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杜玉波.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10周年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1-12-05.

[2]国务院.经济发达省、市同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工作座谈会纪要[N].国发[1983]7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N].2010-09-29.

[4]国务院.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报告的通知[N].国发[1996]26号.

[5]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对全国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实施教育扶贫的意见[N].教民厅[1994]3号.

[6]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N].中办、国办[1993]3号.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N].2004-04-12.

[8]教育部等八部委.关于东西部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基[2000]20号.

[9]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意见[Z].教高[2006]12号.

[10]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2007.

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例6

一、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统筹深化对口援疆

今年9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与欧亚各国“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标志着中国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升到了国家战略。

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新疆要当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排头兵。这一战略构想的实施,将联动亚欧涵盖3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将实现亚欧各国从交通、贸易直至投资、金融的互联互通,绘出惠及经济带沿线各国、甚而影响更深远的亚欧经济新版图。

兵团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应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后发优势等,与对口支援省市展开“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等深层次合作,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着力构建六大体系,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一是以基本已形成的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地上”(铁路网、公路网和航空网、电网)、“地下”网(油气管网)为依托,利用兵团的区位优势,构建交通一体化;二是以新疆和兵团丰富的能源资源为依托,构建能源一体化;三是以兵团农业现代化为依托,构建产业一体化;四是以兵团口岸和金融体系为依托,构建贸易和金融一体化;五是以兵团文化和旅游资源为依托,构建文化旅游一体化;六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构建生态一体化。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统筹深化对口援疆,将有利于兵团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兵团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融合,有利于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二、以有效解决就业和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为目标推进产业援建

产业援疆是增强兵团“造血”功能的治本之策。3年来,兵团主动对接、搭建平台,依托自身优势,以存量引增量、以资源引投资、以环境引客商、以市场引项目,积极落实国家有关钢铁、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差别化政策,积极与各类企业合作。同时,积极争取10个对口支援省市与兵团合作共建了台州工业园区、库西工业园区等14个园区,12个内地省市的21个经济开发区对口支援兵团16个产业集聚园区。兵团这些有效作为使产业援建呈现蓬勃发展之势。3年来,10个对口支援省市共在兵团投资产业发展项目800余个,到位资金702.65亿元。依靠产业援疆的巨大推动,兵团生产总值首次实现破千亿元目标,三次产业结构也调整为32∶40∶28,二产比重稳定超过一产。

随着产业援建的持续推进,三大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兵团工业基础薄弱,发展工业的基础配套和市场开拓能力非常有限,导致园区虽然建成了,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的集聚能力得不到体现,甚至部分园区建成以后,只见建厂,不见开工。二是由于相似的区域环境,在新一轮对口援疆过程中,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构成成为了兵团、师、团和新疆大部分县市的首要选择,造成产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三是兵团引进的行业以重化工为主,重化工行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有限,无法有效解决区域内人口就业和职工群众增收问题。同时,这些行业分散发展对兵团生态环境破坏程度还会进一步加剧,且恢复治理难度增加。

结合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和产业援建面临的突出问题,应以有效解决区域内人口就业和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为目标推进产业援建。一是兵团在充分利用差别化产业政策的同时,与自治区进行协调沟通,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对兵团产业发展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如根据新疆当前和未来的市场需求,与自治区一起对钢铁、水泥等当前需求较大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在整体上做到行业供需平衡,避免区域内部的过度竞争。通过对产业的宏观调控,影响兵团的就业结构,乃至收入结构。二是加快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兵团应立足新疆农业资源充足、区内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对口援疆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兵团城市和产业聚集园区为载体,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向优势品牌、优势企业向重点园区集聚,打造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构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有效解决区域内人口就业和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一方面增加兵团经济发展实力。三是根据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点,支持少数民族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如鼓励其创业,经营少数民族特色美食。这样针对兵团团场少数民族职工就业困难的问题,在设计就业安置模式时,就可以考虑到放弃主要依靠“工业岗位”的思路,把“服务业岗位”作为他们就业的主要领域。

三、以提高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为重点推进教育援建

对口援疆,教育为基。3年来,兵团各师团的学校在对口援疆的支持下按照较高的标准新建或改扩建,设施配备齐全,学校的硬件系统快速提升,有了质的变化;通过双向挂职、两地培训等措施,学校的“软件系统”得到了一定提升,初步完成了“量”的聚集,但还未形成“质”的飞跃。持续推进教育援建遇到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因双语教师素质不高、数量不足、岗位吸引力不强等问题,使得双语教育质量普遍不高;二是职业教育发展缓慢,针对性不强,特色不突出,职业教育整体质量不高。

总结教育援建经验,结合教育援建面临的突出问题,应以提高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为重点持续推进教育援建。一是增加双语教师数量。通过扩大特岗教师规模、加强双语教师培训和增加核定编制的办法加快补充双语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通过落实南疆三地州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提高待遇等方式,提高双语教师吸引力。二是提高双语教师能力。通过在岗双语教师到支援省市脱产培训;支援省市选派培训专家,充实双语培训师资力量;开展双语教师培训者培训,提升双语培训师资素质等多种措施,提高双语教师能力。三是提升职业教育实训能力,增强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在采取双向交流、两地培训等措施支持职业学校软环境建设,提升职业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联合办学代培、中职代培、高职特培等合作办学,并通过支援省市中职教育专家远程指导等方式,实现与支援省市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职业教育实训能力,增强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四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与对口援疆省市合作,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指标的兵团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使教育培训就业衔接更加紧密,培养一大批新型团场实用型人才和在二、三产业就业的技术技能人才。

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例7

刚刚过去的年,是我们面临困难最多、挑战最多的一年,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7·5”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强势推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了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预计全年州直生产总值达到340亿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2.5亿元,增长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9亿元,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亿元,增长20.4%;外贸进出口总额38亿美元,总量位居全疆第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41元,净增873元。同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州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这里同样凝聚着第六批援疆干部每一位同志的辛勤付出。

我们清楚地记得,年7月底,第六批61名援疆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着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重托,远离家乡,告别亲人,从东部沿海地区来到祖国西北边陲,与各族人民群众一起建设边疆、繁荣边疆、守卫边疆。一转眼,大家已经来工作近一年半了。这一年多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异常严峻的斗争形势,第六批援疆干部在总领队于青山同志、副总领队张叶飞同志的带领下,牢记重托,不辱使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州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老援疆干部、老支边人为楷模,以促进发展、造福各族群众为己任,认真总结、学习和借鉴前五批援疆干部工作经验,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与时俱进的理念、脚踏实地的作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与各族干部群众一道,全身心地投身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之中,在前五批援疆干部工作的基础上,又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一年多来,第六批援疆干部充分发挥促进地方发展工作队的作用,紧紧依托大后方的优势,把对口援助和招商引资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争取省委、省政府、派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和民生建设的项目、资金以及物资援助得到落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吸引内地企业来伊考察和投资兴业,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在落地,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截止目前,共落实各方面无偿援助资金、物资共计1.99亿元,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7916万元,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协议105个,到位资金11.76亿元。霍城县县城饮用水源地建设、霍城县县城集中供热、霍城县乡镇卫生院等一批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州苗苗“双语”示范幼儿园综合楼、州老干部教育培训综合楼、霍城县便民服务中心等一批援建项目已开工建设。这些援助资金和建设项目,对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年多来,第六批援疆干部充分发挥推动合作交流联络队的作用,把开展交流合作作为提升援疆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领导联系机制和对口协作机制,加强人员往来,促进互利合作,实现了苏伊两地间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目前,已先后促成苏伊两地互访568批3744人次,缔结各类友好单位184个。同时,加大人才队伍的培训力度,先后组织培训干部和各类人才1128名;积极参与和邀请专家来伊培训人员1.17万人次,通过业务讲座、医疗科研和技术合作,推广应用新技术、新项目72项,填补当地技术空白19项。通过交流和培训,为各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提高工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年多来,第六批援疆干部充分发挥真心为民服务队的作用,始终把各族群众作为自己的亲人,时刻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努力为各族群众大办好事实事。截止目前,援疆医疗专家共接诊病人14331人次,会诊575例,义诊2542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224例,开展各类手术1944台次,许多危重病人转危为安。援疆医疗专家以自身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良好的作风、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医护人员和各族群众的信赖和赞誉,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援疆干部个人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捐款达29.5万元,扶贫济困和捐资助学241人,深受各族群众好评。一年多来,第六批援疆干部充分发挥先进理念传播队的作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学习,深入调研,科学制定了三年援疆工作目标。在扎实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把内地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经验与实际相结合,积极建言献策,撰写了近百篇高质量调研文稿,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先后有579条工作建议被当地党委、政府和所在部门、单位采纳,许多已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一年多来,第六批援疆干部充分发挥推介宣传队的作用,在直接参与开发建设的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强力宣传和推介。联系省等区内外20多家新闻媒体来伊采访,相继播发和刊登了大量介绍的专题节目和文章;通过采取举办、参加招商引资推介会、各种经贸洽谈会,在内地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站开辟专栏等方式,大力宣传推介,进一步增强了对外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影响不断扩大。一年多来,第六批援疆干部充分发挥援疆试点县示范队的作用,以第六批援疆干部副总领队、州党委常委、霍城县委书记张叶飞同志为首的9名试点县援疆干部,与县四大班子领导一道,围绕“创新突破推动科学发展,凝心聚力建设美好家园”的总体目标,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确保了社会政治大局稳定。预计霍城县年实现生产总值42.25亿元,同比增长13.9%;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增长29.8%;完成工业增加值6.88亿元,增长20.3%;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亿元,增长2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8亿元,增长19.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821元,达到5532元。与此同时,第六批援疆干部到工作后,面对奥运安保的繁重任务,面对“7·5”事件以来斗争的严峻形势,全体援疆干部始终保持了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自治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大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带头深入到少数民族困难群众中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主动与少数民族的干部群众交朋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向内地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和稳定形势,为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霍城县9名援疆干部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全县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与县四大班子领导及各级干部一道,及时安排部署维稳工作,切实加大维稳工作力度,强化维稳各项措施落实,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有力维护了霍城县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在严峻复杂的斗争实践中,援疆干部经受住了考验,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提高了驾驭全局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攻坚克难的能力,以实际行动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年多来,第六批援疆干部以踏实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展现了援疆干部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素质,受到了各级党政的好评,赢得了各族人民的真心爱戴和充分信任。州党委对第六批援疆干部的工作是满意的。借此机会,我代表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和全州各族人民向全体援疆干部,并通过你们向省委、省政府,向援疆干部派出单位及你们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努力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和“7·5”事件双重影响,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当前,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方面,中央从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提出了做好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三个不动摇”的原则,并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召开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部署工作,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纵观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国际主要经济体经济出现好转迹象,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不断巩固,市场信心明显增强。预计今年总体经济形势要好于去年,外部环境对我们加快发展总体上有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国内经济运行仍然存在潜在风险。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虽然近年来州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全国发达地区和疆内发展较快地州相比,我们仍有较大差距。当前,发展不足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加快发展仍是我们最紧迫的任务。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势,站在全疆全国发展大局来谋划的工作,既要看到我们面临的大好机遇,又要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困难,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紧紧围绕既定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推进州直经济社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前几天,我们隆重召开了州党委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了年的工作,对今年州直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大家都参加了大会,主要精神都十分清楚。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简单地讲,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实力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州、科教兴州、优势资源转换、对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通过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平安抓稳定、保证抓党建,推动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旅游开发、外向型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实现更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我们提出今年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力争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力争22%;工业增加值增长2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3.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净增800元以上。具体来讲,在农业方面,我们要继续坚持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外向型农业为目标,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和劳务经济四大产业发展,强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化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加快建设自治区粮食、油料、畜产品、林果和农副产品出口加工五大基地,尽快形成8000—10000元的农牧民增收框架。在新型工业化建设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以财政增收为核心,不断深化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定不移地推进煤化工产业、水电煤电产业、矿产开发和传统工业发展,加快建设自治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煤化工基地,用5—8年时间,形成30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500万吨钢铁、800万吨水泥、800—1000万千瓦电力生产能力,同时,建设300万吨煤焦化、20万吨硅产业基地,尽快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在外向型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方面,我们要围绕建设出口产品加工基地、商品物流基地、东联西出承接基地,以霍尔果斯、都拉塔口岸和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口岸软硬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建设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围绕建设全国著名旅游胜地,坚持以那拉提景区为龙头,大力发展自然风光游、民俗风情游、历史文化游和边境跨国旅游,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紧紧依托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和口岸,突出抓好现代物流业,把建成面向中亚、西亚市场的商品集散基地和物流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支持力度的难得机遇,组织专门力量抓项目,积极争取和实施新一批水利、交通、城市建设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今后的更大发展奠定基础、积累后劲。同时,切实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力度,永葆的蓝天、碧水和青山。在改善民生方面,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办好十件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各族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稳定工作方面,我们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时刻绷紧维护稳定这根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维护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把防暴力恐怖袭击作为维稳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强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努力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的长治久安。在党的建设方面,我们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和水平,为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与全疆、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时离不开省的大力支持和援疆干部的无私奉献。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援疆工作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援疆干部必定会大有作为。我们一定要站在“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援疆工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大援疆工作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拓展援疆工作领域,努力推动援疆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一,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不断深化观念援疆。解放思想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能否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突破,关键取决于我们思想解放的程度。作为肩负新的历史使命的援疆干部,长期工作生活在内地发达省区,一直走在改革发展的最前沿,接触到的先进经验很多,具备先进的思想理念。希望大家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结合全州开展的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把先进的思想理念、超前的改革意识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带到我们,积极传播、传授到广大干部群众中去,并贯穿于援疆工作的始终,不断促进各族干部群众思想上的大解放和观念上的大转变,激发和增强各级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为我们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第二,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援疆工作。要重点围绕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省大后方的支持,继续加大干部人才培训挂职工作力度,深入开展人才和智力支援工作,为培养更多的各类人才。要重点围绕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把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同内地的人才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结合起来,积极促进与内地开展广泛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引导更多的大企业大集团来伊投资兴业,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继续抓好各类援建项目的工作,着力在资金落地、项目开工、工程进度上下功夫,力争形成更多的实物量,让更多的项目早日竣工并投入使用;继续努力争取资金、物质和技术援助,在新争取的援疆项目和资金的安排上,坚持重心下移,向基层农牧区倾斜,让更多的各族群众享受到援疆工作成果。要重点围绕援疆工作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对口帮扶机制,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派出单位与受援单位的协作关系,开展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依托对口支援,积极推动双方在对口部门、单位、乡镇、村队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扩大“一对一”、“多对一”对口援助的覆盖面。要重点围绕加强两地交流与合作,继续发挥好自身联系面广、信息渠道多的优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让更多的单位、企业和个人了解、关心、支持,不断扩大的知名度。要重点围绕霍城援疆试点县工作,充分发挥试点县的独特优势,把发展的新理念和改革开放的新经验,与霍城县实际相结合,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全面推进试点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努力形成更多的经验做法,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加强队伍自身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当前,加快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希望大家进一步增强做好援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和州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圆满地完成援疆工作各项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调研和实践锻炼,不断深化对州情、县情的认识,不断在援疆工作的丰富实践中熟悉社会、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切实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善于审时度势、进行战略思维的能力,总揽工作全局、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更好地做好工作。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稳定,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希望全体援疆干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稳定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工作部署上来,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处理好发展与稳定关系,处理好与各民族干部群众的关系,与各族人民一起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同时,的环境艰苦、条件较差,希望你们合理安排好工作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起居,注意安全防范,始终以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援疆工作中去,向苏伊两地各级组织和各族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例8

中图分类号:G64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9-0031-05

完整的政策施行过程不仅包含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而且还包括政策评估。但政策评估往往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当政策执行一帆风顺时,评估更是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只有当政策出现问题或障碍时,人们才感悟应该重视评估因素。政策评估回答的是“政策执行得如何”的问题。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自2001年6月正式,已执行十多年,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也暴露了不少问题,而系统的政策评估尚没有开展,只是进行过一些类似于“评估”或者称为“非正式评估”的工作,目的是对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的总体情况进行宏观了解和掌控。

一、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尚未出现在评估内容、评估程序和评估结果处理等方面做出系统规定的制度性文件,也没有建立规范的评估标准。每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开展的对口支援工作总结和数据统计报送工作,也不能算是正式的政策评估;现有的由教育部设计,供对口支援高校向教育部报送材料、统计数据用的统计表,其内容比较简单,还算不上是规范的评估指标,起不到评估分类指导的目的。此外,实际操作中存在数据填报的浮夸功利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口支援的积极性和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公平性。总体而言,已开展的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类”评估工作多属于非正式评估,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尚未开展过系统的评估。

1.对评估的认识不足

一是思想不够重视。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或是评估的目标群体和利益相关者或多或少对政策评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人抱着评估工作可有可无的想法,消极对待,不予主动配合;有些人对评估有明显的抵触情绪,认为评估工作消耗时间,得不偿失,因而勉强应付。二是动机有所偏差。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主要是作为一种手段,是为了检查政策实施的效果,查找存在的问题。但在具体过程中,评估有时由手段转变成了目的,偏离了评估的本质。甚至为了达到所谓“理想”的效果,对统计数据进行加工、“美化”。二三是理念缺乏沟通。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决策者和执行者缺乏与基层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意识,评估对象很多时候只是被动地等待评估者的检查和考评,被动地找材料,填数据,以至于评估工作往往得不到评估对象的理解和认同,基层参与评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明显抑制,政策评估体系上下层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导致政策评估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

2.评估主体单一

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现有“评估”过程中,评估主体单一,整个评估过程都在体系内部进行。评估主体上层是教育部,中层是高校对口支援所涉及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主要是受援高校所在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基层则是对口高校管理部门。政策评估权力集中在上层,评估决策和执行是单线运作,自上而下,中层和基层基本上只负责操作层面,缺乏足够自,评估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不够。单一评估主体有很多弊端:一是容易产生某种程度的盲目性和封闭性,整个评估过程在相对不透明的环境里进行,缺乏不同评估主体之间的交流:二是客观性和公正性容易受到外界质疑,由于缺乏与其他主体的竞争,导致缺少相应的监督:三是对评估对象而言,单一评估主体得出的评估结论认同度相对比较低,没有办法进行客观的比较;四是由于缺少监管,导致纠错机制缺损,面对客观不足,缺少有效的机制进行修正。

3.缺乏评估标准

目前,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标准还没有建立,有的只是教育部设计的《对口支援工作统计表》。而这张统计表尚不足以作为标准的政策评估工具。第一,数据内容设计简单粗糙。统计表内容较简单,前五项一级内容只包含“对口支援组织情况”、“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科研研究”、“捐赠情况”,一级内容之下涵盖的相关二级内容,都是统计当年的对口工作数据;第六项一级内容“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有关变化数据”(包含学位点数、教师硕博学历比例、部级重点学科数、科研经费、受援高校第一志愿录取学生情况及一次性就业率情况等二级内容)则只要求反映自对口支援实施以来的数据变化。同时。一些指标设计比较粗糙,比如“捐赠情况”只要求填数量,而没有涉及质量,实际上捐赠物资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本身也有一个评估的需要。第二,指标内容有缺失。现有内容设计虽然试图与政策内容和目标对应,但并不完全。如目前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受援高校办学水平,增强受援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但表中尚缺乏与之直接对应的评估指标内容。第三,没有设计各指标内容的权重和分值。如果统计表只是作为数据统计之用尚无大碍,但其内容若要转化为评估指标,一般应设计各指标的权重和分值。第四,指标内容没有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高校对口支援目标是帮助受援高校提升办学水平,评估指标应能体现该目标的实现程度。而高校对口支援“支援哪些方面,怎样去支援”应该根据受援学校不同的定位和类型而有不同的工作重点,才能达到帮助受援高校自身“造血”的目的。因此,对应不同的支援重点,就应有不同的评估指标。否则就会像本世纪初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那样,因指标体系未能体现分类指导而遭到普遍诟病。第五,没有考虑多主体因素。一方面,统计表的填报对象只是双方对口高校,没有体现对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要求。事实上,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执行力度本就需要外部的推动,应该借评估来促进,不能遗漏;另一方面,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结对存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以及“团队式”组团对口支援等多种模式,统计表尚没有能结合各主体的角色定位来设计评估指标。

4.评估结果缺乏公信力

公布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的结果,不仅具有程序上的象征意义,还具有实质性的内涵,它影响着人们对评估的认识及态度。由于过程和结果有着紧密的关联,人们对结果的质疑可能会引发对评估过程的不信任。面对公开的统计数字和一连串的成绩报告,从事高校对口支援工作或关注这项政策的人们时常会有一连串的疑问:到底这项政策的实际成效是什么,目前的评估结果究竟能有多大的公信力,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如何,政策运行有否存在重大障碍,社会公众希望看到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政策实施结果。这需要通过严格的政策评估才能获得。

二、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存在问题的缘由

1.政府态度

教育部既是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制定者,也在政策执行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政策运行十年来,教育部作为该政策的主管部门,既没有组织正规的内部评估,也没有委托开展正式的外部评估。虽然教育部曾组织过“高校对口支援”相关课题研究,目前教育部对口支援工作研究指导中心也开始《对口支援工作研究项目选题指南》,但这种形式对于评估政策效果仍存在不足之处,原因在于“政策研究需要安排专门的资金、办公设施和人力资源,而所有这些都是行政机构所不愿意支出的成本;同政策的研究和评估相比,行政机构必须优先考虑的是日常的事务。所实施的政策和进行的工程项目通常更具有象征意义和政治价值,其对社会的实际影响和实质效益则在其次。”

2.客观条件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尚没有正式开展,一定程度上是受政策客观条件的制约。包括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缺乏稳定的资源保障,缺乏长期稳定的专门经费的支持,而且政策的激励制度不完善,激励手段偏单一,既缺乏物质激励。同时非物质性激励也需扩充内容。对支援高校来说,如果开展评估,结果没有优劣之分,或对评估的结果没法处理,那么实施评估似乎也失去了其主要的意义。

3.政策目标

政策评估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考察、检验政策执行是否完成了预定的政策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程度。这就要求政策本身要有明确的、可测定的具体目标。但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目标宏大且不够,很难量化,给制订评估标准带来了困难。政策制定者出于增加某种应变能力的需要,还可能人为地用含糊的、不太确定的形式来表达和说明政策目标。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目标显示出其仅为一般性的政策方向,体现了政府态度,但不易检查落实。它与具有激励因素的专项“工程”不同,后者的目标具体可量化,便于评估检查。

4.评估标准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尚没有正式开展,与制订评估标准的难度有很大关系。除政策目标难以量化导致评估标准制订困难之外,政策执行的多主体性也使得制订评估标准困难重重。高校对口支援的执行主体有支援高校、受援高校以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而支援高校、受援高校之间又存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以及“团队式”组团对口等多种对口支援模式。即便已经拥有科学的评估指标,那么多个主体是分别评估还是作为一个“知识联盟”共同评估。若是分别评估,就要从评估指标出发,结合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分别制订评估标准,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若是作为“知识联盟”“打包”评估,那只能考察该“联盟”集体完成目标的情况,各主体之间没有区分度,似乎又失去了对于部分的评估意义。

三、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的对策思路

1.形成多元的评估主体

政策评估是一项涉及诸多事项的价值判断,评估工作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单一评估主体容易发生偏差,所以应将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

现行的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由政府主导并组织实施,评估结果由政府向特定人群公布,公布的具体内容也由政府确定,政府是唯一的真正评估主体。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专业性较强,单纯的内部或外部评估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将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结合起来,克服它们各自的不足。“通常,最好的选择是聘请两个而非一个评价者:一位是内部评价者,在整个政策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价;一位外部评价者,承担总结性评价的任务。这种选择能够平衡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的优点与缺点,并能通过两种相对独立的渠道获悉政策实施的情况”。可吸收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研究指导中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专家工作组、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团等专家学者、社会力量以及相关利益群体参加评估,努力形成沟通与协商的机制,构建多元的评估主体。并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逐步下放评估权限,实行分级评估,强化各对口高校的自主评估,注重发展性评估。同时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政策评估的经验,培育社会评估机构,将评估工作社会化。

2.设计科学的评估标准

政策评估是一种政治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技术或分析的过程。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标准是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结合,政策评估虽然带有政治取向,但科学性应占有主要的位置。

首先,正确评判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标准设计的难易程度。本世纪初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指标设计虽很费周折但仍缺陷不少,而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标准是要反映政策目标,即受援高校办学水平提高的达成程度,因此难度一定不小;同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针对每一所“单体”高校,而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是要评估结对的多所“高校联盟”,则更是增添了困难;此外,鉴于对口支援高校之间支援模式不同、方式不同,对口支援绩效显现的重点也不同,也不可能借用已有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或高等学校教育绩效统计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精细评价。

其次,应吸取本世纪初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经验和教训,借鉴新一轮评估好的做法。前一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虽遭到不少批评,但也收获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值得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标准设计时吸取;同时,新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有不少好的理念和做法,应该借鉴。例如可以参照“学校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的方法,要求对口高校在学校主页公布对口支援相关的基本状态数据,将对口支援政策评估和学校日常管理相结合。

最后,借鉴国外经验,弥补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指标内容的缺失。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增强受援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因此应该设计能够体现对口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指标。英国自2000年以来在促进大学一区域互动方面,已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大型的实证研究以及相关政策行动,纽卡斯尔大学的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心(CURD)是上述领域的全球领跑者。2000-2002年,查尔斯和班纳沃斯设计了《高校区域贡献评价指标》,提出了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评估高校对其所在区域发展贡献状况的框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发展、商业发展、互动学习与社会资本发展、公平与医疗福利、文化和可持续发展七个板块的33项指标。该研究使用的高校区域贡献模型,值得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指标设计时加以借鉴,以弥补目前该指标内容的缺失。

3.创设民主的评估过程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过程民主化,一定程度上是其生命力的体现。有了民主的保障,不仅可以对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还可以提高政策评估的执行力,因为人们往往更愿意执行自己亲自参与过的政策。美国学者约翰・耐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一书中认为: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社会正在使代议民主制转向参与民主制。“政策评估民主化的理想并非像听起来那么十分独特。尽管政策分析最初是作为科技专家治国论的方法而出现的,但对民主的考虑一直都是存在的。政策分析一开始就是服务于自由民主价值基础上的体制的”。

4.建立规范的评估制度

与制度化对应的概念是随意化,与制度化相比,它有许多危害。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正式评估开展之前,加强制度化建设尤为主要,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太随意,想评估就评估,想何时评就何时评,没有规律可遵循,没有制度来约束,那么将对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产生消极影响,因为随意化将侵蚀政策权威性的基础。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启动之前,该政策是否需要评估以及怎样评估都要有制度上的设计。要制订高校对口支援评估工作的制度性文件,保障高校对口支援评估工作从开始就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文件要对评估内容、评估程序和评估结果处理等方面做出系统规定,并且应该对分类评估、评估的周期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5.公布真实的评估结果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结果应该及时并真实地向社会公布。从社会角度看,这是公民知情权的体现,是其应有的权利;从政府角度看,这是政府民主执法、规范执法的体现,是其应尽的职责。政策评估结束,假若结果迟迟不予公布,就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揣测和怀疑,那样政策评估也将很难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认同。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目前尚未正式启动,就先前的“非正式”评估而言,其结果倒是及时公布的,对高校对口支援先进个人和集体也予以了公开表彰。只不过“评估”结果比较特殊,只有先进。期待今后,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目标更加明确、激励制度更加完善的基础上。能在开展政策评估之后,及时向社会公布真实的评估结果。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课题组.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的实践和经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2):34-43.

[2]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M].鞠方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弗朗西斯・c・福勒.教育政策学导论[M].许庆豫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例9

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期望通过对口支援,提升区域内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实现促进地区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2006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出台,明确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内容,其中提到:“示范院校要……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主动为区域内职业院校培训师资,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之后,各省(自治区)也相应地出台了一些对口支援文件。如,2008年11月,广西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广西高职院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桂教高教〔2008〕148号),指定了广西高职院校对口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名单,明确了对口支援内容、形式、时间和管理方式等。2011年,广西教育厅再次下发文件《关于报送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的通知》(桂教高教〔2011〕119号),对对口支援工作进行了检查落实。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自2006年12月经教育部、财政部评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之一,就根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内容和广西教育厅实施对口支援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了对口支援工作,至今已经与区内外多所院校建立了对口支援、合作帮扶关系,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仅在广西范围就指导专业建设21批次,多形式培训师资1110人次,支援与共建合作开发课程16门,开出示范课程25次,讲座15 次,座谈交流25次,派出支援教师支援教学160多人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4 项,完成研究2项,联合培养学生600多人;在全国范围,指导专业建设36批次,多形式培训师资1432人次,支援与共建合作开发课程16门,开出示范课程25次,讲座18次,座谈交流35次,派出支援教师支援教学170多人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4项,完成研究1项,联合培养学生600多人,辐射和带动了全国40余所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受益学生约40000人次。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帮扶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受到了支援院校的好评。笔者作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全程参与对口支援工作,在近几年开展的对口支援工作中,发现处理好以下问题是搞好高职院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关键:

一、行政主管部门应处理的关键问题

1、实行动态管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关文件,跟踪检查验收,确保对口支援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可以通过学校报送材料、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验收评定等形式完成。

2、加大经费投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口支援经费行政划拨,为持续、长效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提供物质基础保障。

3、引入激励机制。一是奖励对口支援成绩显著的院校,对支援工作开展成效显著的输出院校及其下属二级学院给予物质和精神双奖励,对通过接受支援学校办学能力得到提升的院校也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支援与受援双方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奖励对口支援工作人员,包括组织管理者和深入支援一线的专业教师,同样给予物质和精神双奖励。

二、支援院校应处理的关键问题

1、树立无私无畏的思想,积极主动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支援院校应树立无私无畏的思想,摒弃惧怕被赶超的思想,要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先进的理念和改革发展成果拿出来与受授方交流、分享。如:我院在受援方前来参观考察学习时,首先就是播放学院人才培养短片,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先进的理念介绍给对方。要杜绝高高在上等待对方“求援”的行为,要拿出示范院校的风范,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如我校在了解到贵港职业学院有意向需要支援时,主动于2007、2008年组织“室内设计技术”、“物流管理”、“应用越南语”等学院拳头专业的骨干教师前往该校开设示范课、开展专业教学改革研讨等。要派出得力干将深入受援方开展支援工作,为对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指导和协助。如我院派出“国家名师”黄春波教授出任贵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并由其多次带领“部级教学团队”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前往贵港职业学院开展了课程安排、教材征订、入学教育、课程设置、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指导与交流。

2、实施造血式帮扶,减轻对口支援工作经济压力。支援院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原本就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搞硬件方面的对口支援,因此,支援应着重从软件上扶助,实施“造血式”帮扶,树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从教育理念、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质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给予援助,指导对方开展专业建设、开发课程、编写教材等,促进受援院校的改革与创新;帮助培养教师,派出骨干教师到受援方挂职锻炼,开展专题报告会和学术讲座,邀请对方教师参与优质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开发、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帮助提高对方的师资水平;联合培养学生,发挥示范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接受对方学生前来实训实习,为对方学生提供职业资格考前辅导和认证考试,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我校自获“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以后,多次派员前往相关院校并接受这些院校前来开展教育教学和专业教学改革研讨。

3、建立友好帮扶关系,增进支援与受援院校互利互信关系。支援院校要杜绝老大自居现象,签订合同时要注意措词,避免损伤受援方自尊的提法。如我院在与对方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书时,协议书标题多用“对口支援与合作协议书”,协议书的目标表述是“为了贯彻……精神,加快我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我区高等职业教育整体的发展水平,有效地发挥院校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辐射、相互促进的作用,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协议书的对口支援内容提法为“共享发展成果”、“联合培养教师”、“联合培养学生”。协议书标题“合作”一词、协议书的目标表述和对口支援内容的提法体现了双方平等、各有价值、互惠互利,受援方比较容易接受。此外,对受援院校前来参观、考察、学习,要做到热情接待、友好招呼, 保持有礼有节,要建立兄弟般的帮扶情谊,增进支援与受援院校的互利互信关系,让受援方在双方合作中由衷地感叹双方合作比他们想象得还要好。

三、受援院校应处理好的问题

1、转变观念,变被动帮扶为主动要求帮扶。受援院校要认清示范建设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存在距离的客观实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固步自封中解放出来;要学会向先进学习,要学会借鉴已有的取得成功的本土的改革经验,要摒弃示范建设院校高不可攀的思想;不要停留在同一层面院校之间的交流之上,要向上看齐,要主动与先进院校联系,带队到先进院校考察学习,派出青年教师到合作的示范院校挂职锻炼,变被动帮扶为主动要求帮扶。

2、克服畏难情绪,动员教职工融入支援院校掀起的教学改革热潮。受援院校以及其他普通院校要赶超示范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进行颠覆性的改革,大到管理体制,小到教学教法,系统性地改革必然会“伤筋动骨”。受援院校要克服畏难情绪,要跟教职工讲清改革与否的利害关系,让全体教职工明白学校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投身于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洪流中才能求生存、求发展。

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身全面协调发展。受援院校要抓住国家以及地方实施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政策的有利时机,多方寻找有与本校同类专业的国家、自治区(省)级示范建设院校联系建立对口支援关系,选取示范建设院校拳头专业与本校对应专业开展对口支援与帮扶,通过每与一所示范建设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就带动一个专业群的发展,从而推动本院所有专业的发展。

四、高职院校成功开展对口支援的方法探讨

1、思想上高度重视。支援院校要高度重视对口交流工作,把该项工作作为完成国家示范建设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树立国家示范院校的义务感、责任感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使命感,努力探索符合实际的对口交流的路子。如我校领导亲自抓对口支援工作,确定了对口交流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的工作方法;建立并完善工作机构,将对口交流经费纳入示范建设预算给予落实,确保了工作经费;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根据示范建设《任务书》确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将任务层层分解,明确了各级项目组各自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各级项目组积极主动,加强与各合作院校对应教学单位的联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坚持“品牌输出”、“重在软件”的原则。各支援院校建设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搞硬件方面的支持,因此,应充分利用自身在软件方面的优势,输出品牌,带动受援学校的软件建设。我们在教育理念、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与受援学院交流,共享我院最新发展成果,促进了受援院校的改革与创新;联合对外开展招生宣传,扩大了受援院校的知名度;派出骨干教师参与受援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增强了受援院校的专业建设能力等。

3、探索工作新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对口交流工作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开展对口交流工作中,既要讲无私奉献,也不能回避存在竞争的现实,要积极探索“双赢”的途径。我校从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的高度,把对口交流工作与构建高职教育联盟结合起来,以构建泛北部湾高职教育联盟为目标,通过开展对口交流,加强各合作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增强了凝聚力,为下一步校际间的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和共同做大高职教育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例10

根据的需求,担负对口支援任务的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和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为受援地区和单位派出定期轮换的干部,这些干部在工作三年,然后返回派出单位。

中央第三次工作座谈会结束不久,随即确定了首批(为期10年)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各地、市的15个省、市。中央第四次工作座谈会增加了黑龙江、吉林、安徽省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等17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至此,中央对口支援的整体战略得到全部实施。目前对口支援的情况是:北京市和江苏省负责拉萨市;上海市和山东省、黑龙江省、吉林省以及上海宝钢、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负责日喀则地区;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和中粮公司负责山南地区;天津市和四川省(重庆直辖后加重庆市,四川省于2004年起退出)以及东风汽车公司、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国电信集团、中国铝业集团、武汉钢铁集团负责昌都地区;广东省和福建省负责林芝地区;浙江省、辽宁省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神华集团、中信公司负责那曲地区;河北省和陕西省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负责阿里地区;自治区的直属机关由相应的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

对口支援工作开展10年来,承担对口任务的59个中央国家机关部委、18个对口支援省市、17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坚决贯彻中央的重大决策,认真落实中央第三、第四次工作座谈会精神,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对口支援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掀起了新形势下的热潮。

对口支援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有关省市和中央机关、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专门研究工作,听取干部或受援地区和单位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的重大问题。各对口支援单位严格按照中组部、人事部的要求,广泛动员,深入考察,按照选优挑强的原则,把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思想观念新、作风扎实、事业心和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工作。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单位领导不顾高寒缺氧,亲赴,深入机关、农村、牧区、企业、学校实地考察,检查指导工作,关心看望干部,有的现场办公,就地解决一些重大问题,有力推动对口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领域不断拓宽,内涵不断扩大。随着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入开展,承担任务的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不断创新思路,在选派干部进藏工作的同时,注意搞好两个结合。一是选派干部与经济、技术全方位结合。有的省市和重要骨干企业把工作纳入本省市、本企业的整体工作当中,把受援单位作为本省市的一个地区或企业一个部门统筹安排,确定由本省市一个或几个市地、本企业几个部门对口支援,共同发展;有的省市制定了受援地县与本省市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并将其列为本省市的特殊县市予以扶持,确保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二是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口支援单位和干部认真分析受援地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把内地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受援县市和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坚持全方位、多领域、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办法推进对口援助,在搞好受援地城镇建设的同时,努力将对口支援工作向农牧区推进,将工作触角延伸和辐射到农牧区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按照中央第四次工作座谈会提出的“一加强、两促进”三大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着眼于增强后劲,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从一般性建设项目向生产型、系列化和重点项目集中,在援助重点上从注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向注重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变,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实用技术推广、扶贫开发、招商引资、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坚持强基固本,切实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对口支援单位和广大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四次工作座谈会精神,始终坚持把做好基层基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强基固本的各项措施。特别是在县里工作的干部,注重抓基层、打基础,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农牧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基层组织“三级联创”等活动,不断加强乡村各级组织班子建设,大力培养乡村干部,进一步巩固了党的农牧区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基础。积极筹措和用好资金,加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和乡村设施建设,修建了一批基层办公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改善了基层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兴办了部分乡村集体经济实体,壮大了乡村经济实力。同时积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和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在农牧民中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注重智力,积极推进人才兴藏战略。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援助方式上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智力成为大家的共识。他们注重扶本扶志,开展智力,极大地推动了人才兴藏战略的实施。近年来,通过对口支援关系,共组织了8200多名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到内地学习、考察和挂职锻炼,大大缓解了人才匮乏的局面。如湖南、湖北两省启动的“双千工程”,即:两省共投资1000万元,为山南地区培养1000名各类人才。也带动了思想观念的更新。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通过干部带到了,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比如在农牧区建立的集贸市场,促进了商品流通;实施国有土地有偿转让,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等等。也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现代文明已深入到的各个角落,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更强了。

对口支援10年来,中央除选派大批年轻优秀的干部进藏工作外,在资金、项目、物资等各方面也给予大力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领域逐步拓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对口援助共为投入资金62亿元,实施项目3177个,涉及农、牧、林、水、电、交通、能源、生态、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城镇建设等诸多领域,极大地改善了的基础设施状况,增强了的物质基础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一、二批是起步阶段,当时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第三批对口支援的资金项目已经注重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如第三批期间,18个省市、15家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共向投资30多个亿,其中1/3的资金投向了农牧区,极大的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第四批已落实的项目计划投入资金23亿元,实际投入资金4亿元,已经开工建设项目约220多个,大部分是涉及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等关系农牧民切身利益的项目。

中央的关心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5年以来,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211.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9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0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861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2.2倍、5.4倍、2.4倍和1.4倍。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像古城拉萨及林芝、日喀则、昌都、山南等地区所在地,都已初步建成市场繁荣、功能日益齐全的新型城镇。自然条件最艰苦,平均海拔最高的阿里、那曲两个地区,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对口援助不仅促进了经济上的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连续十多年保持二位数的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密切了与内地的关系,使与内地的交往和沟通有了畅通的、经常的渠道,加深了民族间的理解和感情,使出现了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经济发展、局势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对口支援不仅是资金的援助,关键是人才的支援,是干部支援与经济支援相结合。实践表明,让内地干部不断轮换进藏,不仅可以带来资金项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将内地先进的管理方式、技术和开放的思想、灵活的工作方法带进,通过这些干部的工作实践、言传身教,对干部成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干部能够和当地干部群众在感情上、思想上接近,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信赖,是促进经济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社会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是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锻炼内地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

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总结例11

[作者简介]代小菊,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三峡库区移民教育与法律政策研究所成员,硕士,重庆万州404000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209-03

勐海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5511平方公里,全县辖12个乡(镇),总人口近30万人,是一个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边疆县。为了促进勐海县的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机会均等,笔者先后两次到勐海县做田野调查,分别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了解勐海县的教育对口支援情况。

一、勐海县教育对口支援的现状调查

根据《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及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西部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地区学校工程”(以下简称“两个工程”)的要求,勐海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对口支援,从而对勐海县的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实施范围

上海市支援云南省,云南省内也开展了本省内的对口支援。具体来说,上海市对口支援开展了6批。2000年9月开始实施结对子的帮扶,受援地区仅有思茅、文山、红河的15个贫困县,随后,受援地区覆盖面逐步扩大,直到2004年9月,受援地区基本稳定,主要是思茅、文山、红河、大理、楚雄、临沧、西双版纳19个尚未“普九”的贫困县。由上可知,2004年以前,西双版纳州没有对口支援项目,直到2004年9月,上海宝山区开始对口支援西双版纳自治州的勐海县三中,之后经过调整,2005年上海卢湾区开始对口支援勐海三中。相对来说,受援面比较少,受援学校少。

根据云南省的要求,西双版纳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对象和重点放在2002年前尚未“普九”的勐海县、勐腊县。就勐海县来说,开展了多种层次的教育对口支援,主要表现在四个层次:高校对口支援基础教育;州直属学校对口支援勐海县的学校;县直属学校对口支援乡镇学校;乡镇之间的支援。所有的受援学校都是各个层次较好的学校,而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的需要支援的中小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扶持,只有勐海县人口较少的民族乡布朗族布朗山乡的一些学校得到了支援,支援的任务是民族小学和几个乡镇的学校选派教师去任教,支教形式单一,不能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不能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援助任务

目前,上海市选派了3批教师到勐海三中任教并兼任校领导职位,他们积极开展学校公开课、县级公开课,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加强教师学习交流,提高受援学校教师业务素质,勐海县选择校级干部、骨干教师到上海进行挂职培训。2005~2006年间,勐海县共选派了16名教师到上海市参加培训。上海不仅在软件上给予帮扶,还在硬件、资金上帮扶,捐赠图书资料,也开展了“手拉手”活动。2005年,上海市三好中学师生为勐海三中的学生捐来了一批图书。随后,上海市为勐海三中提供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购置设备。

根据州教育局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规定,除省级对口支援形式,按省里的要求,尽快做到“县对县”、“校对校”对口支援方案。州级教育对口支援形式暂时采取:(1)由于近期该州帮扶学校教师资源不足,帮扶学校不能长期派教师到受援学校,主要由受援学校派教师及管理人员到帮扶学校学习,帮扶学校每学期接受受援学校的教师及管理人员2~4人,学习时间不少于2个月,整个帮扶工作结束,受援学校教师及管理人员能够享受到一次学习的机会。学习期间帮扶学校提供住所,学习内容根据受援学校需要安排,学习结束,帮扶学校给出鉴定。(2)帮扶学校每学期至少要派骨干教师到受援学校上示范课、观摩课或听课、评课,具体对受援学校的教师作实际的指导,时间可长可短;至少每学期要指导受援学校开展两次教学科研活动。(3)开展支援、受援学校学生之间“手拉手”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三)支教的教学和管理人员的待遇

上海支教的教师纳入勐海三中管理,勐海三中提供住宿,但是勐海三中为这些教师提供的住宿就是学生宿舍。没有教师办公室,教师备课、教研活动都是在教师宿舍进行。他们在支教期间每月有一定的生活补助等。大多数教师都被评为先进支教教师、教学优秀指导者。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规定:下派人员在支教期间,由学院按同级同类在编在职人员标准发放工资、福利待遇及相关津贴。如年度考核不称职,则不享受除工资外的其他福利和津贴,已发出的要如数扣回。下派人员初次下派和支援期满返校,由学院车辆接送,除此之外,每人一年中可报销两次支教地至景洪的往返车费(特殊情况例外)。对认真履职的下派人员,学院将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进修学习、履职考核、评选先进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支教期间的工龄和教龄连续计算。对在支教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学院还将予以表彰奖励。

对布朗山支教的教师而言,2006年秋季以前,有的学校对支教教师还给予一定的差旅费报销,但是目前已取消,而且编制都转到布朗山,以利于稳定支教教师队伍,加强支援的有效实施,但是这些教师没有任何特殊待遇。

二、勐海县教育对口支援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对勐海县的教育对口支援所取得的成绩固然值得肯定,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和出现许多不足,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口支援落实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够突出

首先,以受援学校偏重在县城中条件较好的中小学,而乡镇中小学受援学校的数量较少,这样不利于对口支援服务的半径、辐射范围的扩大,也不利于县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会导致好学校变得更好,差学校变得更差。其次,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即体现在资源、设施等硬件方面,也体现在意识、观念等“软件”方面。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帮扶的重点不够突出。最后,东部的经验如果不适应西部当地的环境,也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所以对口支援不是硬性将经验“植于”受援对象,或者完全清除掉西部“地方性知识”,而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将东部经验创造性地再转化为适应西部地区具体情况,将“地方性知识”融会到共性知识中,传承和发

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二)“任务式”的单方面支教,合作共赢的意识不强

目前,教育对口支援的结对子帮扶主要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报告的通知》确定的开展扶贫协作的对口关系实施的,主要强调了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作贡献,以西部大中城市为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作贡献,不增加受援地方的经济负担。这样一味地强调支援方的责任,进而加重了支援方的任务,长此以往可能会削弱支援方的积极性,成效会逐步减少。

(三)没有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目前对支教教师的激励偏重在物质上,而像“公平激励”、“活动激励”等,则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一些同样“真心真意、全心全意”支教的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各界,包括企业集团、公司、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其他地区贫困学校的资助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勐海县。社会力量的参与比较薄弱,因而如何对那些积极支持、大力资助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企业集团、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激励,这是值得去探讨的,同时也涉及一个社会力量的参与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的问题。

(四)支教形式缺乏多样化

上海、西双版纳、勐海县支援学校的支教教师到受援学校挂职、任教,以及勐海县受援地区学校部分教师和校长到上海观摩、培训和学习,是目前勐海县教育对口支援工程支教工作的基本形式。这种形式固然值得肯定,但是支援学校不可能把大部分的精英教师都派往勐海县支教,因为必先保证本地学校有足够的教师正常进行管理和教学;与此同时,勐海县贫困地区学校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师都送往支援地区学习和接受培训。因此,这就决定了支教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

(五)支教教师的权益保护存在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支教教师的权益没有得到正当维护,比如,没有享受到一定的差旅费、医疗费等补贴;在职务评聘、转正定级等方面没有获得一定的优惠政策;等等。

三、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政策内容本身,使其逐步达到科学化、合理化

1、政策目标合理化

由于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西部自身的条件的限制,教育对口支援工程的目标必须具有阶段性、针对性和侧重点。重点应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基建监督、教学指导上,以及帮助贫困地区受援学校改善办学物质条件,逐步达到学校与学校之间实行网络化、多媒体化、信息化,以利于资源的共享,在这些硬件设施得到落实后,再继续抓好软件建设,加强校长、教师、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而对于办学条件较好的县城中小学,则把重点放在“软件”建设、人员培训和教育教学改革上,因此,在对口支援中,必须要有针对性,不同类型的学校分别设定不同级别的目标,这样才更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育对口支援不仅要帮助西部贫困地区提高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也要明确规定支援方与受援方的合作共赢。对于义务教育而言,东部地区教育观念先进,教育管理水平高,教学质量好,这是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努力的方向。而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虽然不如东部好,但却蕴涵着丰富的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以及民族文化特色教育资源等,可以丰富东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内容。如果双方能携起手来,在对口支援中有意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定能达到双赢。总之,教育对口支援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受援地区教育的自身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2、政策规定具体明确化

教育对口支援政策在规定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1)制定选择受援学校的标准,使其公开化、透明化,让真正的薄弱学校得到支援,进而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2)规范教师选拔的过程。使教师选拔程序化;(3)规定支教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权利,保障教师的权益。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证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1、健全教师流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