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化工企业管理

化工企业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06 12:48:05

化工企业管理

化工企业管理例1

(一)化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意识不强

当前,化工企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良好的风险意识,没有意识到化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化工企业的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受到传统的化工企业经营模式和落后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制约,对企业的风险管理缺乏充分的认识,没有意识到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企业风险意识的缺乏造成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没有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使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化工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具有其特殊性,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意识,会制约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基础,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化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诸如企业文化、风险意识、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以及企业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化工企业缺乏现代科学的治理结构,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三)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化工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人员。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的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地位得不到体现,并且化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权限范围受到了限制,制约了对化工企业财务管理环节的审计和监督,造成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和功能得不到发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虽然许多化工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但是由于缺乏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造成了对企业财务管理环节的监督和控制存在问题。另外,对化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大多处于事后监督,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缺乏有效的运用,没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财务风险问题进行事前的评估、预警和监控,这严重制约了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四)缺乏健全的财务控制

制度化工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企业的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虽然化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制定许多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表面上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难以有效的发挥效力,这制约了化工企业财务风险监控的效率,造成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和财务内部控制不到位,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化工企业由于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造成了企业的领导者和财务负责人在进行财务决策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财务控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发挥财务控制的权威性和独立性,造成企业的财务决策的主观性和独断性。例如,化工企业对企业的资金使用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造成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存在问题。企业对原材料的库存控制不严,易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力度,造成化工企业的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安全。

(五)缺乏良好的成本控制

化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融资成本的提升成为制约化工企业融资和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重要障碍。同时,由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造成企业的成本控制存在许多问题。另外,随着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企业用人成本的上升,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控制问题,造成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企业产生借贷风险和经营风险。

二、提升化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建议

(一)提高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

化工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应该重视财务管理意识的提升。财务人员应该加强知识体系的更新,提高应变环境变化的能力,分析和应对来自外部环境变化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提高化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和预警能力。另外,化工企业应重视内部控制文化的培养,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文化和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的结合,充分利用企业的内部控制文化,培养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通过树立化工企业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帮助企业构建有效的应对市场风险的防范体系,促进化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通过明确化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形成企业内部制衡机制,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打造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提高化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水平,使企业财务人员认识到任何环节的财务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化工企业应该强化财务基础工作,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建立完善的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只有通过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才能够推动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章可循,促进化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保证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

(三)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化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包括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化和企业的财务制度等,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证企业的权利与责任的明确划分,解决企业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权力的配置问题,能够有效的协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化工企业应该重视加强内部管理流程的完善,通过系统化和流程化的培训,促进化工企业员工明确岗位权限和责任,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贯彻和落实。企业应该制度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规范各个职能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设置独立的审计监督部门,及时的发现和应对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加快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现代化工企业转型发展,必须不断的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治理机构,而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适应化工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化工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的重要通道。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避免企业财务管理受到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提高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控制,促进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提升。通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改进,企业的资金运行和周转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改进,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五)健全成本控制体系

化工企业管理例2

关键词:

化工企业;班组管理;问题;措施

化工企业经营过程中,职工通常需要在污染较强、易燃易爆等环境中开展工作,因此积极加强企业管理,提升职工工作中的秩序性和安全性势在必行。班组管理在加强化工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该管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通常单一的车间是实施管理的一个单元,班组工作由组长进行分配,并对职工工作中的表现等进行监督,更重要的是监督并引导职工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则制度展开工作,提升工作安全性。

1化工企业班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较差的执行力

通常情况下,化工企业经营过程中,班组同领导层之间包含多个等级,企业拥有较多的部门和机构,这种现象导致企业运行中实施班组管理需要经过较长的管理战线,不仅降低了企业班组管理的质量,还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但是化工企业的基层班组工作中,拥有紧迫的任务内容,而上级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由于管理战线过长,导致相关管理信息和资料无法及时的下发到基层班组当中,拥有较差的管理执行力[1]。这充分说明化工企业在实施班组管理的过程中,拥有较差的执行力,相关重要管理内容以及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无法得到基层班组的有效实施,严重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率。

(2)不深入的班组精细化管理

现阶段,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开始意识到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总结出提升管理质量的主要途径,即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针对化工企业来讲,由于其生产性质的限制,导致其经营中要想提升管理质量,必须积极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够增加对细节的关注,并提升加工工艺[2]。现阶段,化工企业运行中,精细化管理可以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包括不同的岗位以及加工步骤等。化工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需要从原材料的购进入手,直至生产和加工的每一个环节,甚至需要考虑产品的保存等。然而,现阶段,我国化工企业实施精细化班组管理的过程中,尽管制定了明确的制度,但是没有对该制度的执行进行严格的监督,例如日常运行过程中,严重的原料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产品加工过程中,也存在质量监督管理不精细的现象。种种现象表明,现阶段我国化工企业班组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

2提升化工企业班组管理的措施

(1)从思想上加强对班组管理的重视

面对越来越激烈是市场竞争,化工企业新时期在积极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班组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关键。与此同时,时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对班组管理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组管理内容更加丰富,包含以人为本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在这种情况下,化工企业在积极实施班组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以构建企业整体文化为中心,在文化的渗透过程中,促使职工提升安全意识,加强对班组管理重要性的理解。因此企业应积极为班组成员搭建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促使职工能够进行广泛的交流,在积累大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促使职工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得以提升,并在工作中,将精细化班组管理进行有效实施。

(2)提升人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新时期,化工企业在实施班组管理的过程中,要想将精细化的理念进行充分的体现,应当积极制定并实施岗位责任制,促使职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对自身的职能进行充分的了解,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充分发挥作用[3]。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将以人为本理念作为中心,从职工个人不同的条件出发,在对其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和鼓励,促使其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的同时,更加认真的展开工作,注重对企业制度的执行,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促使企业可以提升经营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在飞快发展过程中,化工企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其日常生产经营同其他企业相比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职工工作中需要面对相对复杂而危险的工作环境,如果安全意识较低,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危机,还会给自身带来生命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化工企业经营过程中,要想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应积极实施班组管理,将企业职工管理落实到个人,从而提升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运行。

作者:张锦光 单位: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化工企业管理例3

关键词:

化工企业;现场管理;问题;措施

化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行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原材料以及中间产生物等大多为易燃易爆物品,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化工生产的条件特殊,需要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反应装备发生气体泄漏等故障,容易导致爆炸等危险,对企业经济以及人生安全带来影响。所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增加现场管理强度和水平,确保工作设施完好安全,为工作人员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针对生产的场地、工艺流程、原材料以及生产装备等环节进行严格、科学的安排和控制,利用现金的管理方法实现物资调配等,保证员工安全、高效的生产作业,促进企业正常运转。

1化工企业现场管理问题

当化工企业发生危险事故,多数的原因在于管理强度不足,管理不到位。现场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缺乏宏观调控与安全意识,对安全问题认识不到位,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有缺陷等都会造成管理漏洞,使得化工现场生产存在安全隐患。

1.1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差,盲目追求效益

对于大型制造业,生产加工的复杂度越高,生产过程安全隐患越大。但是许多大型的化工企业管理人员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员工安全问题,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企业管理者安全观念缺乏,对于现场管理重要性认识薄弱,为增加利润而降低生产成本,采用落后的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对产品质量要求不高,只追求有产品输出而忽视产品质量。管理态度差,安全意识不高,对生产设备和存储仓库没有定期安排检查和故障诊断,增加事故可能性。

1.2缺乏专业人员,管理水平低

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进步的核心动力,盲目增加生产量而不注重技术创新只能在短时期内获得效益。但是许多化工企业生产者住往只追求眼前利益,不注重科技创新,现场管理时对生产设备,加工工艺要求不严格,专业就职人员的培训不充足,导致员工缺乏对生产操作问题的深入理解。员工容易产生误操作,且操作出现问题时手忙脚乱,不能采取应急措施,导致事故发生。同时,化工企业在管理模式上有所欠缺,在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管理问题,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现场管理人员没有制定强力有效的管理规则,现场生产没有规范,操作只追求能满足加工要求,设备没有清扫整理,工具没有按照要求摆放,生产线混乱,现场没有秩序,不仅造成现场环境恶化,也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2高效的化工现场管理方法

加强现场管理的效率,应加强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并根据企业现场生产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因地制宜,减少事故风险。

2.1不断完善现场管理制度

现场管理需要有制度的约束,针对企业特点制定出强有力的现场管理制度体系。首先管理人员应责权明确,对于自己管理的范围应保持负责任的态度,严格控制管理的时间和管理内容,对现场生产情况全面了解,定期检查机械加工设备。同时如果管理出现漏洞,造成现场事故,根据制度约束进行惩罚,追究其责任。其次就是根据企业现场情况,因地制宜式的健全现场管理制度,增加管理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增强员工对于现场管理体制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不断推进现场安全、质量以及生产管理的管理模式,设定标准的指标体系,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丰厚的利润。

2.2加强专业技能考察与培训

化工生产的工作人员均需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对自己对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生产一线的员工通常不具有专业的技能知识,或者在安全意识方面存在缺陷。企业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报告演讲和技能培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邀请专家进行安全回报和安全工作知识宣传等活动,来促进员工提高安全意识,确保企业有高效的安全管理水平。另外,在现场加工过程中,高层领导应定时查看现场生产状况,询问员工质量安全问题,对现场生产提出要求建议,增加管理的权威性。高层领导应全面了解化工企业行情,对企业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方做重点强调,介绍先进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模式,积极改进现场生产环境。

2.3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

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形势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和经济效益。企业需要借鉴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在管理时做到科学规范,提高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同时,由于专业化的生产工艺以及管理方法需要专业知识和人员配备,这就要求企业应加大对这部分资金的投入。运用科学优化的管理手段实现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保证现场生产的安全高效。

3结语

加强化工企业现场管理水平,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更能保证企业员工的个人和整体安全。面对化工企业的安全制度缺陷,管理人员须因地制宜的建立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

作者:郑连基 单位: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

化工企业管理例4

abstract: while the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in the era of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it now assumes even greater importance for employees to be assimilated with the corporate culture. the writers analyze the connotations for a business culture by surveying and examining the employee training system of the transfar group, then investigate and probe into the intrinsic factors of the business culture.

key words: the corporate culture; management of assimilation; employee's training

“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当你走到一个电梯口,那里很多人,你是挤进去,还是让别人先进去。文化应是一种行为的结晶。“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也是企业的灵魂,是大家共同遵守并一贯执行的法则。在一些企业的食堂、工作室、洗手间都贴满了标语,可是企业当中还有很多东西不能落实进去。搞文化不是搞口号,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行为中,体现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想方式。

那么,如何使企业员工尽早理解与认同企业文化(即企业员工的同化)并转化为生产力,就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1企业文化的内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

国内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

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 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

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

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企业哲学、 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道德、企业风尚、企业民主、企业形象、企业价值观、企业素质、企业行为规范等。

2传化集团企业员工同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传化集团从2 000元资本起家的家庭小工厂,发展到今天成为年上缴税收10亿元以上的中国知名的多元化民营企业集团,健康的企业文化,在其中起到了根本动力的作用。

传化集团在快速稳健的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用积极进取的文化引领发展,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激励员工队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传化集团在全省较早地提出了“打破家族化、实现社会化”的理念,推行“每周一学”的培训制度,提出了“办有责任感的企业,做有责任感的传化人”的要求,形成了以“诚信、创新、发展”为主要内涵的企业文化。

2.1社会责任感理念,是传化企业文化的核心

社会责任感是传化十多年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传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传化倡导的社会责任感理念,强调个人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企业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强调企业要对顾客高度负责;员工对工作高度负责;领导对部属高度负责,个人对自己和家庭高度负责。

在企业内部,传化集团每年都要进行一两次规模较大、形式多样的“责任感”理念学习活动,如征文、知识竞赛或辩论赛、演讲比赛、操作竞赛等。传化还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团,吸引了有艺术天赋和爱好的员工,他们自编自演以歌声和表演阐述了传化的责任感理念。企业的内刊《今日传化》、宣传窗、黑板报作为载体通过典型的事例和理论教育相结合进行了深刻的宣传。因此,社会责任感理念已深入到传化每一个员工的意识里,指导着传化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在传化,每一位员工都感到温暖的是企业不光对自己关心,还非常关心家庭,员工家有喜事,干部上门道喜;员工家有人生病,工会前去慰问;企业还在每年拨出一部分资金补助困难家庭:每年年末都会举行一次隆重的老职工及其家属的聚会,他们像贵宾一样受到传化高层领导的热情接待。细微处见真情,传化已深深地烙进了员工们的头脑和心灵之中。

企业外部,传化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依法经营,追求企业良性发展;顾客利益至上,如经常举办“感恩大行动”;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如推出“明净之旅”等环保宣传活动;回报社会,造福乡里百姓,传化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已超出千万元。传化的社会责任感把传化的生存与发展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了起来,使传化企业同员工、客户结成了命运共同体,使传化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今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信用企业”。

2.2 事业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劳动关系

近年来,传化集团按照“事业以人为本”的要求,致力于构建新型的劳动关系,实现“四个转变”,即从落后的雇佣与被雇佣观念转变为企业员工树立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事业共同体的观念;从以利益为劳动关系的连接点转变为以感情为劳动关系的连接点;从以管理约束为手段维系的劳动关系转变为以企业远景激励为手段维系的劳动关系;从以满足员工基本需要为主转变为以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为主。集团坚持“发展以人为先”的理念,提出传化的事业发展以传化获取优质人才的能力为先,以传化培育骨干队伍的能力为先,以传化员工职业素养的提升为先,以传化员工的潜能释放为先,依靠员工实现企业发展。

2.3 “素质评价、能力开发、职业生涯规划”三位一体培训体系

2.3.1 建立基于职业发展且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体系

传化建立了基于“素质评价、能力开发、职业生涯规划”三位一体培训体系:兼顾集团共性和企业个性,兼顾全员发展与核心队伍培养,兼顾工作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机结合。

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新员工从入职开始即接受全方位、矩阵式的培训,培训将伴随员工在传化的职业发展一路同行。培训分为:新员工入职培训、通用素质与公共技能培训、岗位任职资格专业技能培训、后备经理培训、经理人培训、决策层培训。

2.3.2新员工369入职管理计划

新员工入职期间,传化会为其配备一名入职指导人,入职指导人将在新员工的工作、生活、融入等各方面提供关怀和辅导,帮助新员工快速了解传化文化、事业、政策与制度,加速融入环境并有效开展工作。369入职管理计划分为30天、60天、90天3个时间段,包含4项子计划:新员工入职课程培训计划;新员工入职指导人计划;新员工满意度沟通计划;新员工试用期满评价计划。

2.3.3应届生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启航学院

通过校园招聘进入传化的应届生新员工将会接受为期4个月的入职训练,其中包括为期10天的全封闭军事训练及野营拉练、军训中的文艺汇演、应届生新员工入职文化集训、基层锻炼、上岗培训等,让应届生迅速实现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型,在磨炼中体会成长。

2.3.4后备经理培训计划

当新员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企业骨干人员时,传化将定期在骨干人员中选拔高潜质后备经理,组成后备经理培训班进行为期两年的训练,训练计划包括专业训练、职业训练与管理训练三项主计划及导师计划,实现青年管理人才的储备与培养。此项计划将帮助有志于在传化发展和提升的骨干人员实现管理进阶训练,成长为真正的传化经理人。

2.3.5新经理培训计划

当后备经理成长为新经理时,传化将为期量身定制为期一年的跟踪辅导培训——新经理培训。新经理培训注重让经理人从业务骨干向团队领导者转型,其中包含“新经理培养六步法”,让新经理顺利度过上任第一年。

2.3.6建立网上大学

任何一名传化员工都可以通过内部网上大学开展学习,传化希望成为优秀的企业,同样希望成为一所优秀的大学。

2.4党建工作是传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传化在全国私营企业中较早建立了党组织。传化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化工企业管理例5

Abstract: While the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in the era of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it now assumes even greater importance for employees to be assimilated with the corporate culture. The writers analyze the connotations for a business culture by surveying and examining the employee training system of the Transfar Group, then investigate and probe into the intrinsic factors of the business culture.

Key words: the corporate culture; management of assimilation; employee's training

“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当你走到一个电梯口,那里很多人,你是挤进去,还是让别人先进去。文化应是一种行为的结晶。“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也是企业的灵魂,是大家共同遵守并一贯执行的法则。在一些企业的食堂、工作室、洗手间都贴满了标语,可是企业当中还有很多东西不能落实进去。搞文化不是搞口号,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行为中,体现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想方式。

那么,如何使企业员工尽早理解与认同企业文化(即企业员工的同化)并转化为生产力,就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1企业文化的内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

国内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

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 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

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

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企业哲学、 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道德、企业风尚、企业民主、企业形象、企业价值观、企业素质、企业行为规范等。

2传化集团企业员工同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传化集团从2 000元资本起家的家庭小工厂,发展到今天成为年上缴税收10亿元以上的中国知名的多元化民营企业集团,健康的企业文化,在其中起到了根本动力的作用。

传化集团在快速稳健的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用积极进取的文化引领发展,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激励员工队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传化集团在全省较早地提出了“打破家族化、实现社会化”的理念,推行“每周一学”的培训制度,提出了“办有责任感的企业,做有责任感的传化人”的要求,形成了以“诚信、创新、发展”为主要内涵的企业文化。

2.1社会责任感理念,是传化企业文化的核心

社会责任感是传化十多年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传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传化倡导的社会责任感理念,强调个人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企业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强调企业要对顾客高度负责;员工对工作高度负责;领导对部属高度负责,个人对自己和家庭高度负责。

在企业内部,传化集团每年都要进行一两次规模较大、形式多样的“责任感”理念学习活动,如征文、知识竞赛或辩论赛、演讲比赛、操作竞赛等。传化还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团,吸引了有艺术天赋和爱好的员工,他们自编自演以歌声和表演阐述了传化的责任感理念。企业的内刊《今日传化》、宣传窗、黑板报作为载体通过典型的事例和理论教育相结合进行了深刻的宣传。因此,社会责任感理念已深入到传化每一个员工的意识里,指导着传化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在传化,每一位员工都感到温暖的是企业不光对自己关心,还非常关心家庭,员工家有喜事,干部上门道喜;员工家有人生病,工会前去慰问;企业还在每年拨出一部分资金补助困难家庭:每年年末都会举行一次隆重的老职工及其家属的聚会,他们像贵宾一样受到传化高层领导的热情接待。细微处见真情,传化已深深地烙进了员工们的头脑和心灵之中。

企业外部,传化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依法经营,追求企业良性发展;顾客利益至上,如经常举办“感恩大行动”;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如推出“明净之旅”等环保宣传活动;回报社会,造福乡里百姓,传化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已超出千万元。传化的社会责任感把传化的生存与发展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了起来,使传化企业同员工、客户结成了命运共同体,使传化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今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信用企业”。

2.2 事业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劳动关系

近年来,传化集团按照“事业以人为本”的要求,致力于构建新型的劳动关系,实现“四个转变”,即从落后的雇佣与被雇佣观念转变为企业员工树立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事业共同体的观念;从以利益为劳动关系的连接点转变为以感情为劳动关系的连接点;从以管理约束为手段维系的劳动关系转变为以企业远景激励为手段维系的劳动关系;从以满足员工基本需要为主转变为以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为主。集团坚持“发展以人为先”的理念,提出传化的事业发展以传化获取优质人才的能力为先,以传化培育骨干队伍的能力为先,以传化员工职业素养的提升为先,以传化员工的潜能释放为先,依靠员工实现企业发展。

2.3 “素质评价、能力开发、职业生涯规划”三位一体培训体系

2.3.1 建立基于职业发展且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体系

传化建立了基于“素质评价、能力开发、职业生涯规划”三位一体培训体系:兼顾集团共性和企业个性,兼顾全员发展与核心队伍培养,兼顾工作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机结合。

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新员工从入职开始即接受全方位、矩阵式的培训,培训将伴随员工在传化的职业发展一路同行。培训分为:新员工入职培训、通用素质与公共技能培训、岗位任职资格专业技能培训、后备经理培训、经理人培训、决策层培训。

2.3.2新员工369入职管理计划

新员工入职期间,传化会为其配备一名入职指导人,入职指导人将在新员工的工作、生活、融入等各方面提供关怀和辅导,帮助新员工快速了解传化文化、事业、政策与制度,加速融入环境并有效开展工作。369入职管理计划分为30天、60天、90天3个时间段,包含4项子计划:新员工入职课程培训计划;新员工入职指导人计划;新员工满意度沟通计划;新员工试用期满评价计划。

2.3.3应届生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启航学院

通过校园招聘进入传化的应届生新员工将会接受为期4个月的入职训练,其中包括为期10天的全封闭军事训练及野营拉练、军训中的文艺汇演、应届生新员工入职文化集训、基层锻炼、上岗培训等,让应届生迅速实现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型,在磨炼中体会成长。

2.3.4后备经理培训计划

当新员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企业骨干人员时,传化将定期在骨干人员中选拔高潜质后备经理,组成后备经理培训班进行为期两年的训练,训练计划包括专业训练、职业训练与管理训练三项主计划及导师计划,实现青年管理人才的储备与培养。此项计划将帮助有志于在传化发展和提升的骨干人员实现管理进阶训练,成长为真正的传化经理人。

2.3.5新经理培训计划

当后备经理成长为新经理时,传化将为期量身定制为期一年的跟踪辅导培训——新经理培训。新经理培训注重让经理人从业务骨干向团队领导者转型,其中包含“新经理培养六步法”,让新经理顺利度过上任第一年。

2.3.6建立网上大学

任何一名传化员工都可以通过内部网上大学开展学习,传化希望成为优秀的企业,同样希望成为一所优秀的大学。

2.4党建工作是传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传化在全国私营企业中较早建立了党组织。传化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化工企业管理例6

化工企业作为具有独特性质的企业发展,在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处理,从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尤其是围绕化工企业与经济环境发展相适应的角度,从防腐材料的选取、环保意识的建立、环境保护措施的应用等多方面,形成化工企业良性发展的良好模式。

1 简述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1 民生福祉的客观需要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条件下,环境保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化工企业担负着重要的职能,尤其是在企业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下,环保问题成为了民众最关心的话题,其中,化工企业废水、废气、废料的处理问题,更加是民生问题,因此,加强化工企业的环保管理,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因素。

1.2 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处理好环境保护的问题,是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化工企业只有更好的处理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等问题,在构建良性发展的氛围中树立更好的发展环境,采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将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只有从环保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好的促进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

2 分析化工企业环保管理的现状

2.1 意识不浓厚

在一些化工企业中,主要将追求经济效益作为主要指标,对于环境保护的投入不够,也没有形成浓厚的环保意识,尤其是在具体的措施运用,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知识敷衍形式的采取一些措施,对于企业的环保发展和现代化的技术处理水平等没有全面的运用,一些企业主对环保的意识没有形成,造成环境保护在企业生产中的负面效应增加,影响企业的良性发展空间。2.2 不合理建筑节能产品的滋生

随着低能耗建筑节能等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很多产品应运而生,人们通过利用低能耗建筑节能理念来达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却忽略了投入产出的比例,造成资源的浪费。在生产建筑节能产品的时候,产品的作用已经远远低于所消耗的资源,虽然从资金方面看,可利用的资源在资金使用上比较低,但是从一定程度影响了新能源的作用发挥。

3 探讨环保管理方法在化工企业中的运用3.1 依托科技改进环保

经济要发展,环境也要保护。在改进环境的措施上,思考如何提升科技水平来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并把先进的环保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构建规范有序的环境技术研发体系,让环境保护作为新兴的科技技术产品,实现经济的加快增长。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化进程,逐步规范环保产业市场,打破地方与部门分割,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和污染治理设施资质运营制度,积极推动环保设施运营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争有序的环保产业宏观调控和运行体系,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3.2 高温和隔热部位的防腐蚀涂料系统构建

火电厂的碳钢管道会涉及到高温部位,需要使用耐高温涂料进行防护。新建火电厂的碳钢管道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的温度范围,可选用相应的耐高温涂料。化学固化类涂料,如环氧树脂涂料和聚氨酯涂料产品,最大可以耐120℃的高温,因此,在120℃以下,可以采用通常的防腐蚀涂料系统。需要注意的是丙烯酸聚氨酯面漆在100℃以上,浅色的涂膜会发黄,不过这并不影响其防腐蚀性能。醇酸铝粉耐热漆以及有机硅酸改性的醇酸树脂漆可以耐200℃的高温。

3.3 构建绿色环保管理模式

在化工企业的环保管理中,既要形成全面化的环保管理意识,对环境保护加强重视,同时也要从实际发展的客观条件出发,围绕环境保护与化工企业的个性需求,在充分考虑节能与环保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处理能力,在环境保护的设备更新、人才投入等方面,加强资金的使用,构建环保的发展空间。并在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上,将经济效益的追求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两者的共赢。

3.4 形成强有力的监管机制

要想实现对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还需要有严格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在发挥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的作用下,将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纳入常规性的工作监管,融入舆论监管与现场检测的管理模式,深入到化工企业的每一个工程环节、生产环节,强化对化工企业每一道程序的全面管理。建立联动整治机制。对于环境污染问题,在监督检查的同时,进行专项任务以及排污征收等工作,制定监察工作计划,在环境监测的配合下,提供各项环境破坏的真实性数据。并形成联合执法组,对有严重超标、产品不合格、污染严重等一些现象的,及时做好记录,监察部门在收到有关环境污染的举报或者问题时,可提前1天通知环境监测部门,在环境监测的迅速监测下,给予严格执法,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4 结语

从当前化工企业的现实发展来看,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与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化工企业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围绕环境保护的每一个环节,突出运用常规化、常态化的环保管理方式,时刻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因素,实现化工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进步的良性模式。

参考文献

[1] 曹树星,闫小林.既有居住建筑计量采暖系统改造的能效探讨[J].山西建筑,2010,(01)

化工企业管理例7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化工生产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工艺流程越来越复杂,也使事故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事故的发生将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额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造成周边乃至区域性生态环境的破坏[1] 。所以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十分重要,确保化工安全生产的科学发展和良性循环。

一、依法管理

化工企业应该以化工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自身特点,建立健全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章做到有法可依。目前政府部门已经针对化工安全与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环境保护法》、《职业病防治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详细地阐述了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规定了化工安全生产过程,尤其将危险化学品管理作为重点。如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定期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企业要进行内部定期培训教育等。[2]

如何促进这些法律、法规真正得到贯彻与实施,是化工安全管理中制度控制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

在化工企业中一定有自己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这是保障化工企业安全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衡量化工企业科学安全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该严格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安全管理,认真落实相关制度,切实提高员工应急能力与实际操作水平,避免“纸上谈兵”。同时,化工企业在监管安全规章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应该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 但无论是惩罚还是奖赏,都要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功效,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奖惩分明,确保建立的规则制度都能够在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中得到落实,并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完善。

二、以人为本

安全管理的主体是人,安全管理的重要客体之一也是人,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化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控制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加强人的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3]

人员的违章行为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难题,根据对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绝大多数事故案例的发生是由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4]。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个人素质、情感、受环境影响等方面各不相同,而导致了人成为安全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现场的HSE处罚记录也表明很大部分是针对现场违章行为的。只有将现场的反违章工作做好,便能达到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生产的目的。

在对人进行安全管理时,一定要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而由“三违”引起的安全事故中80%以上都是因为存在侥幸心理,因此在杜绝“三违”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就要排除人员内心的侥幸心理,时时刻刻警钟长鸣,认真做好工作的每一步;其次,要杜绝习惯性违章,这些都是在生产生活中养成的陋习,这些陋习就是安全隐患,必须一一排除;再次,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宗旨,重视日常的巡查、监督、考核等方面的管理,防患于未然。

三、设备监管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工艺上不断的改进以及产量的提高,常年运行的设备和仪表,难免会出现运行不正常,异响、振动、仪表指示不准;新投用的设备仪表由于工作尚未稳定,操作人员对其不熟悉,也会导致操作人员误操作,从而引发各种生产事故,所以化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设备安全管理[5]。同时要加强各类安全装置、防电、防雷、防爆设施的管理, 安全设施不能随意拆除。

例如,今年的青岛燃气泄漏事件就是因为设备老化缺乏管理引起的,所以,加强化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第一,要制定设备安全管理的方案与对策,设备检修工作需要制定检修作业安全方案,提供详细的安全保障措施;第二,在设备作业前,应当对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根据设备的特点,合理配备专业施工人员,为设备的安全安装和生产,创造可靠的前提条件;第三,严格进行工艺控制管理,以全面提高设备安全的可靠性,保证化工设备平稳、长效、安全运转;最后,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若出现不稳定现象及时检修。 如有必要,则停产大修,彻底的检查、修理,恢复设备的预定功能,达到提高化工设备可靠性的目的。

四、工艺管理

化工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就是安全平稳的生产,而一旦化学反应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如反应器爆炸事故就是由化学反应失控导致的常见事故。

化工工艺上的安全保障应该是最基本的,因此, 严格控制化工工艺参数, 反应温度、压力、控制投料的速度、配比、顺序以及原材料的纯度和副反应等, 使之处于安全限度内, 是化工装置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本措施之一。在化工工艺的设计、施工和实际运行环节中, 应该考虑到就算员工在操作不当的情形下同样能避免事故发生。在吉化爆炸事故中, 当操作工错误操作发生时, 假如工艺流程中安全环节处置到位, 应该不会引发小范围的爆裂和更大范围的爆炸。

五、操作严格把关

化工生产岗位安全操作对于保证生产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包括安全开车、安全运行、安全停车和安全检修。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规程,遵守工艺纪律,做到“平稳运行”。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生产经验的总结,是保证安全生产,保护职工面受伤害的护身法宝。

(3)控制“跑、冒、滴、漏”。可燃物泄漏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案例并不少见, 造成泄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设备系统缺陷、技术或维护管理方面的原因, 也有人为操作原因。

(4)不得随意拆除安全附件和安全连锁装置。

(5)正确穿戴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6)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尽最大努力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报告。

六、总结

化工企业的工作千头万绪,任重道远,只有运用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模式进行管理,真正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才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应该不断积极探讨,运用新方法、新思维,与时俱进地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高军.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09.8

[2] 袁祥 刘鑫.立体式谈化工安全管理.化工管理.2013.8

化工企业管理例8

2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性

所谓科学的管理就是企业在生产以及经营当中采用与现代工业生产要求相符合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式实施计划、组织与协调。那么,对于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来说,要想做到科学管理就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2.1建立良好的管理主体,保证生产稳定运行这里的管理主体要有着一定的权力和权威,其主要体现在:首先,管理主体要有着支配财产所有权的权力,能够确保各类安全生产的投入;其次要有法律程序所赋予的职权,能够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有效指挥;最后要有一定的威信与声望。同时,管理主体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业务以及组织指挥等能力,有着较强的号召力,并能够尽可能统一这3种能力,能够有计划、有组织以及科学控制企业的安全生产,使产生能够在稳定和安全的状态中持续运作。这也是以往所说的首长负责制。

2.2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为安全生产管理打下基础所谓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制定与执行各项标准以及加强安全信息管理等。其中检修维护设备规程、详细操作规整和安全技术规程与说明书等是安全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各项标准主要包括技术、安全、环保、职业健康以及工作等标准;而做好原始记录的填写与整理,并加工分析原始记录是安全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其还包括具体掌握安全生产当中的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以及违章操作的“三违”情况,并对所出现的参数资料(异常状态)进行积累与定期分析,逐渐对事故发生的规律给有效控制住。除此之外,还要收集各类与之相似的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以及那些优秀的管理信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其不仅涉及到企业自身,同时也关乎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但是怎样有效落实这些制度就成为了一个难题。目前,许多国有企业之所以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有制度不执行是问题的根源。基于此,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一定要有效落实各项制度,否则起不到任何效果。

2.3有效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我国过许多有关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化工企业必须要积极鼓励全体职工对这些相关制度进行学习与贯彻,同时要与本企业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制定出详细的准则,当做检查以及安全生产的主要参考依据。企业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主动遵守各项安全制度,模范遵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当中,把安全生产事故消灭在萌芽当中。

2.4提高员工安全生产自觉性,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化工企业要重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定期向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使他们养成一个自觉安全生产的习惯。要加大安全生产法制的宣传力度,尽量做到人人都能够安全生产,对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进行严格遵守。同时,如果由于个人疏忽而引发安全事故的,相关部门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要积极实施相对应的奖罚政策,对于那些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做出成绩的优秀员工,化工企业要给予物质奖励,并召开全体员工大会进行表扬,以传播正能量;对于那些在生产当中违规指挥或者违章操作的行为,相关部门要先进行劝阻,若劝阻起不到任何效果,要勒令本企业停业整改,要想恢复作业必须通过安全检查,检查合格之后才能再次进行生产作业。

化工企业管理例9

2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可靠性管理研究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设备管理是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提供最优质的技术而存在的,让企业的生产建立在最佳化的物质基础之上。管理好、使用好、维修好、改进好现有的企业设备,能够用最少的设备使用寿命获取最大的设备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企业在产品质量、品种和产量上,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2.1设备管理的难点

2.1.1设备管理的组织落后。在一定意义上,这种严密的分工和固定工作职责,会形成企业机构重叠,不能快速的做出反应,企业运转灵活性较弱。

2.1.2设别管理流程落后。石油化工企业的管理职能分布在企业的财务、物资、科技技术研究,发展等部门,设备的使用、采购、维修等都分置于各个部门,不利于管理设备运行的全过程,也不利于管理设备费用的周期性。

2.1.3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想要提高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就应当先进行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培训,原有的设备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不能满足企业正常发展的需要。

2.1.4缺乏管理约束奖惩机制。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奖励和约束,没有配套的奖惩机制和约束机制,就不能有效的调动设备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无法保证设备的可靠性运行。

2.2实行以利用率为中心的设备维修管理

以设备利用率作为维修策略中的主要维修,是以利用率为中心的一种维修方式。对于企业设备维修的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四种维修。一:定期维修。这种维修的特点是利用生产的空隙对设备进行有效维护,在人力、物力上都有事先充分的准备。对于随着时间变化的设备故障,定期维修不失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有效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适合故障发生无规律和故障复杂的设备。二:视情维修。指的是根据故障出现后再确定维修策略和方法,这也叫设备状态维修。三:事后维修。事后维修就不需要任何的计划,但是要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准备,对设备故障详细检查,再进行维修。这样的成本较低,可以作为最后考虑的维修。四:机会维修。是配合视情和事后的一种维修方式。机会维修讲求的是把握时机,提高费用的有效使用率。如果设备的维修发生的比较频繁,可以适当考虑改进维修,再选择其他的维修方式。

2.3维修机构改革管理

随着石油化工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专业维修队伍,也成立了一系列设备预防、检测中心。各个企业的检修部门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逐步的独立出现,形成单独的检修公司,实行独立的经营和核算。除此之外,各个石油化工企业之间加强了相互合作,相互支援。这些改革都调动起了维修人员对设备维修工作的积极性。

2.4采用先进的技术维修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外的先进维修技术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各种各样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的维修设备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即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维修的质量。尤其是近几年像耐火纤维喷涂与新型防腐材料等高科技的应用,获得了明显的效果。县级的技术维修手段,大大的提高了石油化工企业的现代化维修水平。

2.5设备的维护与技术改造管理

一:日常设备维护管理。日常维护是要求操作工人在每一班生产中进行的,包括生产前对各个部位进行检查,做好设备发成异常的情况的准备,能够及时的处理设备故障;二:管理设备技术改造。设备技术改造指的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经验与成果,改进目前的设备结构,更换新的部件、安装新的设备,来补偿有形的、无形的磨损。通过新型的技术改造,改善原有的设备技术性能,增强设备功能,,让设备整体或者局部达到新设备的技术要求。而新设备技术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经济效益好、现实作用高。

3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研究

可靠性指的是在产品、系统的有关条件、时间的规定之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产品的可靠性主要存在“时间”、“条件”和“功能”上的规定。规定条件:企业设备所在的使用环境、使用的条件、维护及保养条件等;规定时间:一般来说设备工作时间越久,其可靠性就越低。企业设备的可靠性强调了时间条件这个因素,但是在产品产生的质量性能上却不包含时间条件这一要素。所以一个设备的可靠性区别于其余技术性能的根本在于时间内的规定其评价的优劣;规定功能:企业设备应当具有的技术性能指标的综合评价。

从通俗意义上来说,设备的可靠性保证的主要手段就是维修。维修主要包括维护与修理两方面,细化些也可以分为监测与维护。设备的维修效果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可靠性,也可以保证系统的有效度。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就能够延长系统正常使用时间,提高设备的维修性,可以缩短设备使用时停留的时间,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生产效率。

3.1设备运行的监测

实施设备运行监测是对设备维修保养的有效措施,可以让管理者轻松的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缺陷及隐患,及时的帮助管理者选取合适的维修方式,在什么时间段进行维修,才能保证设备的可靠连续性。

3.1.1基于风险特种设备检验

基于风险检验指的是通过设备的风险分析,找出企业高危害设备,通过RBI分析并计算出重要设备的风险,依据设备风险的排序进行可能性和后果性的分析。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相关的企业设备维修计划,然后制定有效方法管理可能引起的风险,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进而达到降低风险,节约成本的目的。

3.1.2定点测厚法

对企业设备和管线进行大规模的定点测厚。在设备容易腐蚀的部位,进行测厚。然后根据所得数据来判断,从而对腐蚀减薄的趋势作出对应计划,进行周期性的维修,及时的发现设备故障隐患,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1.3大型机械监测与诊断

石油化工企业中,大型旋转机械运用的较多,由于机械的各方面的要求很高,对维修造成很大的难题。在大型设备的运行中,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设备的各种故障。大型机械本身价格昂贵,机械故障会引起整条生产线的停车,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计的。

大型机械的监测与诊断应分为选择设备、确定设备监测级别、建立预测维修系统、制定监测标准、做好预警报告、处理设备缺陷。合理的运用监测和诊断:可以及时、准确、有效的判断设备运行中的各种异常,从而让故障得到预防和消除,将设备故障危害降到最低;可以判断出故障维修的时间与部位,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减少误工来降低维修成本;对设备的状态监测,可以提供设备的最新数据和信息,确保设备的技术改造和优化。

3.2设备维修

3.2.1设备维修的重要性

维修是为了保证设备更好的运行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活动。主要包含有维护(保持设备良好状态所进行的工作),修理(将设备恢复到良好状态的工作)。

维修对于设备可靠性运行有着重大意义。维修可以提高设备完好率,增加设备使用的寿命,提高设备使用率,维修的结果能够让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得到增加,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确保企业能够健康、迅速的发展。维修是对未来的一种隐性投资,经过一段时间,维修可以收获投资成本,并可以增值。

3.2.2预防性维修

预防性维修是通过对设备提前的检查,发现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让设备能够在规定的状态中进行的各种维修。

3.2.3恢复性维修

恢复性维修指设备在发生故障以后,通过维修将设备恢复到规定状态的方式。(状态的监控维修是通过积累设备故障信息,对设备故障的原因、趋势进行分析,对设备连续可靠性水平的维修。监控维修没有规定设备的使用时间,能够有效利用设备受命,降低工作量,是一种经济效益明显的维修方式。)

3.2.3改进性维修

改进型维修是指有效利用设备任务完成的时机,对设备进行改进,是提高设备可靠性、安全性的维修,主要分为改善性与无维修设计。

改善性维修指的是为了消除设备设计与制造上的缺陷,再配合上设备的维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上的改良。无维修设计指设备在到使用寿命之前都不存在设备维修,作为一次性产品直到报废。

3.2.4综合性维修

综合性维修是将以上所述的所有维修方式按照相互配合,取其各种维修方式的长处,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

3.3维修方式的选择

化工企业管理例10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市场竞争不断愈演愈烈,不仅企业之间主动争夺着各种人才,而人才本身也对自身价值有着充分的了解。自古就有“良禽择木而栖”,人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也在不停的寻找着更适合于自己发展的企业。于是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就无可避免的大大增加了。企业在对如何能保有留用人才方面,可谓五花八门用尽心思。激励制度,薪酬福利,公司愿景,等等不一而足。

从经济发展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不妨看看那些在外的少数民族的兴业精神――东亚和东南亚的华人,东非的印度人,西非的黎巴嫩人,散布于欧洲各地的犹太人和加尔文派教徒,等等。文化具有的内在价值观能引导民众的态度、价值观和信念,有时笼统的称之为“文化”,它们在人类行为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无疑起着很重大的作用。人们对于怎样才能富裕繁荣的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他们的行为。信念会反映在态度和价值观之中。在讨论企业竞争力时,我们可以看到某些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有助于繁荣和促进繁荣。最关键的是人们对于繁荣的基础所普通持有的信念。个人和企业对自己取胜之道的见解,强有力的影响到他们的态度和经济行为,从而确保在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在近十几年来,各国企业已经越来越体会到本地化的重要性,而这个本地化不可或缺的一项就是与本地文化的融合――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与公司文化相结合,进而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率。现如今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许多外部源泉已经被经济全球化抵消了,因此,想要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并创造财富和经济繁荣,就不能不用心培植潜在的内部优势源泉。内部的优势无非就是一个企业的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如何对员工产生影响凝聚人心,文化就是最重要的影响力之一了。

企业要实现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做到使那些有助于生产率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伸展到员工中间去。生产率范式引出一系列有助益的态度和价值观:创新是好的,竞争是好的,责任制是好的,严格规章制度标准是好的,能力和技术方面的投资必不可少,员工是资产,企业族群的地位是一项竞争优势,教育和技能是工作有成效的必备条件,等等。当然,不可否认的群体和群体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都有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素养。那么在制定企业文化,树立价值观的时候,又该如何考量。怎样的价值观会更易让员工接受认同并遵循,从而与企业产生纽带。

价值观有两大类:一类是内在的,一类是工具主义性的。内在的价值观是指我们不计个人得失而均予遵循的价值观。例如,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内在价值观,要求人们作出牺牲,有时就个人得失而言,它是“不利的”。然而自古以来,千百万人都为捍卫祖国而献出了生命。相形之下,工具主义性的价值观是指那种因为它直接对我们有利,我们才予以遵循的价值观。假定一企业致力于经济增长,为此而强调努力工作、提高生产率和进行投资。倘若有利于发展的决策所追求的知识一种经济上的工具主义性价值观,当人们不断的努力工作、竞争、投资和创新,甚至当他们不再需要如此努力就可以过上富裕日子的时候,也继续照样努力干,这时引导的价值观就会发生改变。只有当人们所追求的有助于繁荣的价值观在繁荣出现以后仍不会消失,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在决策的关键时刻占上风的能导致经济持久发展的价值观,必须是内在的,而不是工具主义性的。工具主义性的价值观是暂时性的,只有内在的价值观才能无穷无尽。任何工具在完成了它的用途以后就不再有用,而内在的价值观却召唤我们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物质的需求和追求是利益的根基,是原始驱动力。光以“利”驱只是暂时的,没有发展和持续性的,但若仅仅“晓以大义”而没有“利”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要使发展不停顿,积累的过程就决不能被它自身的成就所限制。这就是说,推动人们不停顿投资的价值观,不能是经济性的,否则,一旦取得经济成就,价值观即会随之消失。当一企业发展起来了,其价值观体系中,除了发财致富以外,还必须有某种东西能敦促员工们继续创造财富,永不满足。然后,持续发展所必备的内在价值观,虽然是非经济性的,却决不能是反经济性的。他们应既是非利益的,同时又是亲利益的。它们是非利益的,不会随经济成就而消失;它们是亲利益的,将会不停息的推进积累的过程。因此一个企业的文化、价值观绝不能是单一的,狭隘的。在一个复合的价值观体系中才能对人才的培养、管理上做到人尽其才,在整个的管理手段中才会有灵活圆熟的方式方法,兼顾个体与整体的共同发展。

如果没有持续经济发展所需的价值观,诱惑就会占上风。诱惑体现的是短期的愿望,而经济发展是长期的过程。在短期与长期的斗争中,如果决策过程缺乏一种内在的价值观作依据,短期愿望就会得势。这里就看出价值观的功能:充当短期愿望和长期愿望之间的桥梁,决定性的增强长远目标和力量,否则人们就会只顾眼前的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人才流失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往往企业培训培养好了人才就另觅高就了,纵然是高薪养人的情况下这种人才的流失速度也并未减缓。人在基础的物质需求满足了之后就会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例如地位、名誉、使命、理想,等等。一个企业要能使人才留用,不会轻易的被短期的利益所诱惑就要使员工在企业中有存在感并能产生认同感,能让个人的价值观与公司的价值观相契合,能让员工在企业文化中不断感受到自我需求的满足,能将自身的长期发展与公司的长足发展联系在一起。

化工企业管理例11

Abstract: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for chemical enterprise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modern explosives enterprise equipment management of three ways: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ize equipment management, 2 it is to state detection equipment, prevent faults, the use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software, and realize the dynamic management equipment.

Keywords: explosive production enterprise; Equipment management; State monitoring; Management software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〇、前言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下面介绍几种炸药生产企业设备的管理方法。

一、引入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设备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各项活动均以文件化的程序做出规定,同时做好相关程序有效运行的记录。将设备管理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来,就要求制定明确、可操作、可跟踪的检查与考核的标准,对设备选型、购置、安装、验收、维护、修理、闲置、报废(强制报废)等各个阶段进行有效控制。炸药生产企业应按照质量体系程序要求,编制适用于设备购置前规划论证、选型的项目立项验收管理规定,制定民爆专用设备使用维修保养制度、安装(大修)验收制度、设备调拨、闲置、封存、报废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作为对设备日常操作维护保养的标准执行文件,要求每台设备操作责任人、维修保养责任人严格按照设备使用保养制度对设备进行操作和保养;要求车间设备管理科(室)按照设备管理各项制度办理设备购买、安装、大修、闲置报废申请,按照设备使用维修保养制度制定日常维修计划,将检查提出的设备问题及时安排整改落实;要求设备主管部门对车间提出的各项申请及时审核办理,制定修改设备台账及各项管理制度,安排公司各相关部门对设备运行各个阶段进行鉴定验收,定期或不定期对生产线设备进行检查,监督考核设备管理落实情况。同时要求设备管理全过程参与部门(班组)认真填写、整理、分析各项记录,形成闭环管理,保证设备管理质量。

二、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预防故障发生

对运转中的设备整体或其零部件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鉴定,以判断其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与劣化征兆,或对异常情况进行追踪,预测其劣化趋势,确定其劣化及磨损程度等,这种活动就称为状态监测(Condition Monitoring)。状态监测的目的在于掌握设备发生故障之前的异兆与劣化信息,以便事前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和防止故障的发生,从而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与停机损失,降低维修费用和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

状态监测的目的在于掌握设备发生故障之前的异兆与劣化信息,或者在故障处于轻微阶段时将其检测出来,以便事前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和防止故障的发生,从而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与停机损失,降低维修费用和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既能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又能充分利用零件的使用寿命。设备检修周期长度根据设备状况来定,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可以做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有可能制定恰当的订货周期和储备量,因而可缩短维修时间和节省维修费用。显然状态监测维修是一种更科学、更加合理的维修方式,既可避免过剩维修又可防止维修不足。

三、运用设备管理软件,实现设备动态管理

传统的设备管理或TPM(全员生产维修)应用中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过于依赖手工作业、依赖大量记录在纸介质上的数据和资料,技术人员很难迅速查找每台设备的维修保养历史,以便及时指导现场故障设备维修或者是对目前设备的状态做综合全面的评估。同时备品备件库因纸质资料管理而变得繁琐和易出差错,这就要求实现设备管理的电子化。目前可以实现设备信息化管理的系统主要为企业资产管理(EMA,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和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前者适应的行业范围窄,应用的对象较单一,主要适用于像石油石化、电力、冶金等资产密集型企业,侧重于资产管理;后者适用于一般制造企业,除关注资产管理外,还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等模块。不管这两种系统如何演变更新,对于炸药生产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实际需要来讲,这种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几种功能:

(1)设备管理软件与公司其它ERP管理模块系统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主要是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的融合,做到上(下)帐同时,名(称)数(量)相同、动态信息共享,实现全公司的微机管理系统。

(2)包括动态、静态信息的综合档案管理,自动集成有关一台设备的安装、运行、维修、保养、、报废等全程管理数据记录,形成包含动态数据在内的完整设备管理档案。

(3)系统应该包括设备资产模块(设备购买、安装、设备台账),维修模块(状态监测、维修计划管理、故障管理、管理、报废管理),备品配件模块(备件清单、库存分析、盘库)。

(4)有效监控设备异常状况,面对“什么设备有异常(故障)?哪些已解决,哪些未解决?”这些设备管理者迫切想了解的设备状况,自动通告管理者目前有什么设备异常(故障),只要问题未处理,就不断提醒,并直接与维护、维修功能关联,最终将问题完整解决。

这些功能的部分应用如2010年9月13日,某公司改性铵油炸药生产线因凸轮粉碎机主轴轴承损坏而全线停产。通过该系统查询发现该设备近两个月来共更换轴承7套,正常运行平均寿命不到两个星期,为避免造成日后轴承的频繁更换,通过在主轴两端增加挡风盘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而在没有应用该系统以前,管理人员很少会查看故障设备的维修历史,要总结经验也只有通过逐页翻看收集的每月维修记录本或工作笔记,因此应用该系统能避免盲目依照表面现象维修,特别是能为大学生新手提供“维修保养经验库”,从而迅速进入设备管理角色发挥才干。

又如2006年,某炸药生产企业膨化硝铵炸药生产线大修工作因备品库没有足额的锤式破碎机锤头而无法按期完成,耽误了生产,经查是因为备品库管理员面对纸质记录的成百上千的备品备件和每天频繁的入出库,已不知晓锤头的数量空缺;而该系统则能自动记录出入库的备品名称、规格、数量并对少于设定的备品数量进行预警,自应用以来再也没有发生因缺少备品备件而导致现场维修工作延误的现象。就目前来看,此系统越来越为炸药生产企业所重视。

四、结束语

设备管理对于化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对于炸药企业来说,同样如此。只有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生产才能正常进行。同时,通过科学的设备管理,使得设备在适当的时候得到维修,避免过修和欠修,从而使得维护费用最低,对于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益具有很大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设备管理必将更多地依赖计算机,实现自动化、科学化地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永军.浅析企业ERP与EAM与信息化建设[J].现代情报,2005(9):187-189.

[2]王英,方淑芬,王文彬,等.状态维修理论与实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7(7):7-9.

[3]许立学.设备管理中的机械故障诊断技术与状态监测维修[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增刊):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