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03 16:07:48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例1

一、申报工作要求

(一)申报范围

20*、2008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根据省职办文件不再组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专业的职称评审。

二、评审工作要求

(一)工作年限、任职年限条件

在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时,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和任职年限时间,均计算到2008年年底止。

(二)教学条件

教学工作量、讲稿的核定由各院(部)审核并由教务处或东湖校区管委会核准盖章。

(三)科研条件

申报人须按任现职年限统计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等。

(四)破格条件

1、破格申报是指任职年限不够规定要求或学历年限不够规定要求。

2、各系列正常申报高一级职务对任职年限、学历年限要求见《关于我院2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若干问题的通知》。

3、根据省职改办文件一律不予“双破”申报。

4、中级职称原则上不予破格申报。

5、所有破格申报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提前向学校人事处提出申请并经省职改办审核后方可参加学校评审。

(五)外语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相应等级的外语考试,且成绩必须合格。

(六)计算机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规定级别的计算机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湖北省“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作为职称评审的能力要求,应按申报职称的级别层次逐级报考相应的级别,不得提前越级报考。

(七)水平能力测试条件

应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参加相应级别的水平能力测试并合格,具有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20*年至20*年参加水平能力测试取得的合格证有效期顺延一年。2008年水平能力测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八)转评、转报职称的问题

1、转评职称原则上应在新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方可申报;

2、转报职称,即在转报时同时申报晋升高一级职称,原则上不能转报。有特殊情况确需转报的,必须具备在新的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且具备申报高一级职称任职年限的要求,且须具备晋升高一级职务的外语、计算机、水平能力测试等条件。转报须提交个人申请,所在单位领导、校职改领导小组同意,报省职改办、教育厅职改办审核。

三、申报材料要求

详见“2008年职称材料填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四、时间安排

1月17日前,申报人员呈交个人申请到本人所在单位,单位汇总后填写“申请评审专业技术职务登记表”一并报校职改办逾期不交个人申请视为放弃申报;

2月25日前,各学科组组织评审并向校职改办上报结果、评审材料,并交纳评审费。

2月26日?3月10日,校职改办整理、审核材料;组织申报高级职称人员材料展览;

学校将根据省职改办、省教育厅等上级单位的时间安排组织校级评审会。

特此通知

各单位:

根据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相关文件规定,2008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正式启动。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工作要求

(一)申报范围

20*、2008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根据省职办文件不再组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专业的职称评审。

二、评审工作要求

(一)工作年限、任职年限条件

在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时,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和任职年限时间,均计算到2008年年底止。

(二)教学条件

教学工作量、讲稿的核定由各院(部)审核并由教务处或东湖校区管委会核准盖章。

(三)科研条件

申报人须按任现职年限统计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等。

(四)破格条件

1、破格申报是指任职年限不够规定要求或学历年限不够规定要求。

2、各系列正常申报高一级职务对任职年限、学历年限要求见《关于我院2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若干问题的通知》。

3、根据省职改办文件一律不予“双破”申报。

4、中级职称原则上不予破格申报。

5、所有破格申报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提前向学校人事处提出申请并经省职改办审核后方可参加学校评审。

(五)外语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相应等级的外语考试,且成绩必须合格。

(六)计算机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规定级别的计算机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湖北省“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作为职称评审的能力要求,应按申报职称的级别层次逐级报考相应的级别,不得提前越级报考。

(七)水平能力测试条件

应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参加相应级别的水平能力测试并合格,具有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20*年至20*年参加水平能力测试取得的合格证有效期顺延一年。2008年水平能力测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八)转评、转报职称的问题

1、转评职称原则上应在新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方可申报;

2、转报职称,即在转报时同时申报晋升高一级职称,原则上不能转报。有特殊情况确需转报的,必须具备在新的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且具备申报高一级职称任职年限的要求,且须具备晋升高一级职务的外语、计算机、水平能力测试等条件。转报须提交个人申请,所在单位领导、校职改领导小组同意,报省职改办、教育厅职改办审核。

三、申报材料要求

详见“2008年职称材料填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四、时间安排

1月17日前,申报人员呈交个人申请到本人所在单位,单位汇总后填写“申请评审专业技术职务登记表”一并报校职改办逾期不交个人申请视为放弃申报;

2月25日前,各学科组组织评审并向校职改办上报结果、评审材料,并交纳评审费。

2月26日?3月10日,校职改办整理、审核材料;组织申报高级职称人员材料展览;

学校将根据省职改办、省教育厅等上级单位的时间安排组织校级评审会。

特此通知

各单位:

根据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相关文件规定,2008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正式启动。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工作要求

(一)申报范围

20*、2008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根据省职办文件不再组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专业的职称评审。

二、评审工作要求

(一)工作年限、任职年限条件

在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时,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和任职年限时间,均计算到2008年年底止。

(二)教学条件

教学工作量、讲稿的核定由各院(部)审核并由教务处或东湖校区管委会核准盖章。

(三)科研条件

申报人须按任现职年限统计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等。

(四)破格条件

1、破格申报是指任职年限不够规定要求或学历年限不够规定要求。

2、各系列正常申报高一级职务对任职年限、学历年限要求见《关于我院2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若干问题的通知》。

3、根据省职改办文件一律不予“双破”申报。

4、中级职称原则上不予破格申报。

5、所有破格申报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提前向学校人事处提出申请并经省职改办审核后方可参加学校评审。

(五)外语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相应等级的外语考试,且成绩必须合格。

(六)计算机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规定级别的计算机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湖北省“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作为职称评审的能力要求,应按申报职称的级别层次逐级报考相应的级别,不得提前越级报考。

(七)水平能力测试条件

应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参加相应级别的水平能力测试并合格,具有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20*年至20*年参加水平能力测试取得的合格证有效期顺延一年。2008年水平能力测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八)转评、转报职称的问题

1、转评职称原则上应在新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方可申报;

2、转报职称,即在转报时同时申报晋升高一级职称,原则上不能转报。有特殊情况确需转报的,必须具备在新的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且具备申报高一级职称任职年限的要求,且须具备晋升高一级职务的外语、计算机、水平能力测试等条件。转报须提交个人申请,所在单位领导、校职改领导小组同意,报省职改办、教育厅职改办审核。

三、申报材料要求

详见“2008年职称材料填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四、时间安排

1月17日前,申报人员呈交个人申请到本人所在单位,单位汇总后填写“申请评审专业技术职务登记表”一并报校职改办逾期不交个人申请视为放弃申报;

2月25日前,各学科组组织评审并向校职改办上报结果、评审材料,并交纳评审费。

2月26日?3月10日,校职改办整理、审核材料;组织申报高级职称人员材料展览;

学校将根据省职改办、省教育厅等上级单位的时间安排组织校级评审会。

特此通知

各单位:

根据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相关文件规定,2008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正式启动。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工作要求

(一)申报范围

20*、2008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根据省职办文件不再组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专业的职称评审。

二、评审工作要求

(一)工作年限、任职年限条件

在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时,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和任职年限时间,均计算到2008年年底止。

(二)教学条件

教学工作量、讲稿的核定由各院(部)审核并由教务处或东湖校区管委会核准盖章。

(三)科研条件

申报人须按任现职年限统计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等。

(四)破格条件

1、破格申报是指任职年限不够规定要求或学历年限不够规定要求。

2、各系列正常申报高一级职务对任职年限、学历年限要求见《关于我院2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若干问题的通知》。

3、根据省职改办文件一律不予“双破”申报。

4、中级职称原则上不予破格申报。

5、所有破格申报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提前向学校人事处提出申请并经省职改办审核后方可参加学校评审。

(五)外语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相应等级的外语考试,且成绩必须合格。

(六)计算机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规定级别的计算机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湖北省“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作为职称评审的能力要求,应按申报职称的级别层次逐级报考相应的级别,不得提前越级报考。

(七)水平能力测试条件

应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参加相应级别的水平能力测试并合格,具有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20*年至20*年参加水平能力测试取得的合格证有效期顺延一年。2008年水平能力测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八)转评、转报职称的问题

1、转评职称原则上应在新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方可申报;

2、转报职称,即在转报时同时申报晋升高一级职称,原则上不能转报。有特殊情况确需转报的,必须具备在新的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且具备申报高一级职称任职年限的要求,且须具备晋升高一级职务的外语、计算机、水平能力测试等条件。转报须提交个人申请,所在单位领导、校职改领导小组同意,报省职改办、教育厅职改办审核。

三、申报材料要求

详见“2008年职称材料填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四、时间安排

1月17日前,申报人员呈交个人申请到本人所在单位,单位汇总后填写“申请评审专业技术职务登记表”一并报校职改办逾期不交个人申请视为放弃申报;

2月25日前,各学科组组织评审并向校职改办上报结果、评审材料,并交纳评审费。

2月26日?3月10日,校职改办整理、审核材料;组织申报高级职称人员材料展览;

学校将根据省职改办、省教育厅等上级单位的时间安排组织校级评审会。

特此通知

各单位:

根据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相关文件规定,2008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正式启动。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工作要求

(一)申报范围

20*、2008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根据省职办文件不再组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专业的职称评审。

二、评审工作要求

(一)工作年限、任职年限条件

在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时,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和任职年限时间,均计算到2008年年底止。

(二)教学条件

教学工作量、讲稿的核定由各院(部)审核并由教务处或东湖校区管委会核准盖章。

(三)科研条件

申报人须按任现职年限统计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等。

(四)破格条件

1、破格申报是指任职年限不够规定要求或学历年限不够规定要求。

2、各系列正常申报高一级职务对任职年限、学历年限要求见《关于我院2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若干问题的通知》。

3、根据省职改办文件一律不予“双破”申报。

4、中级职称原则上不予破格申报。

5、所有破格申报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提前向学校人事处提出申请并经省职改办审核后方可参加学校评审。

(五)外语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相应等级的外语考试,且成绩必须合格。

(六)计算机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规定级别的计算机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湖北省“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作为职称评审的能力要求,应按申报职称的级别层次逐级报考相应的级别,不得提前越级报考。

(七)水平能力测试条件

应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参加相应级别的水平能力测试并合格,具有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20*年至20*年参加水平能力测试取得的合格证有效期顺延一年。2008年水平能力测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八)转评、转报职称的问题

1、转评职称原则上应在新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方可申报;

2、转报职称,即在转报时同时申报晋升高一级职称,原则上不能转报。有特殊情况确需转报的,必须具备在新的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且具备申报高一级职称任职年限的要求,且须具备晋升高一级职务的外语、计算机、水平能力测试等条件。转报须提交个人申请,所在单位领导、校职改领导小组同意,报省职改办、教育厅职改办审核。

三、申报材料要求

详见“2008年职称材料填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四、时间安排

1月17日前,申报人员呈交个人申请到本人所在单位,单位汇总后填写“申请评审专业技术职务登记表”一并报校职改办逾期不交个人申请视为放弃申报;

2月25日前,各学科组组织评审并向校职改办上报结果、评审材料,并交纳评审费。

2月26日?3月10日,校职改办整理、审核材料;组织申报高级职称人员材料展览;

学校将根据省职改办、省教育厅等上级单位的时间安排组织校级评审会。

特此通知

各单位:

根据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相关文件规定,2008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正式启动。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工作要求

(一)申报范围

20*、2008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根据省职办文件不再组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专业的职称评审。

二、评审工作要求

(一)工作年限、任职年限条件

在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时,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和任职年限时间,均计算到2008年年底止。

(二)教学条件

教学工作量、讲稿的核定由各院(部)审核并由教务处或东湖校区管委会核准盖章。

(三)科研条件

申报人须按任现职年限统计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等。

(四)破格条件

1、破格申报是指任职年限不够规定要求或学历年限不够规定要求。

2、各系列正常申报高一级职务对任职年限、学历年限要求见《关于我院2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若干问题的通知》。

3、根据省职改办文件一律不予“双破”申报。

4、中级职称原则上不予破格申报。

5、所有破格申报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提前向学校人事处提出申请并经省职改办审核后方可参加学校评审。

(五)外语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相应等级的外语考试,且成绩必须合格。

(六)计算机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规定级别的计算机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湖北省“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作为职称评审的能力要求,应按申报职称的级别层次逐级报考相应的级别,不得提前越级报考。

(七)水平能力测试条件

应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参加相应级别的水平能力测试并合格,具有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20*年至20*年参加水平能力测试取得的合格证有效期顺延一年。2008年水平能力测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八)转评、转报职称的问题

1、转评职称原则上应在新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方可申报;

2、转报职称,即在转报时同时申报晋升高一级职称,原则上不能转报。有特殊情况确需转报的,必须具备在新的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且具备申报高一级职称任职年限的要求,且须具备晋升高一级职务的外语、计算机、水平能力测试等条件。转报须提交个人申请,所在单位领导、校职改领导小组同意,报省职改办、教育厅职改办审核。

三、申报材料要求

详见“2008年职称材料填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四、时间安排

1月17日前,申报人员呈交个人申请到本人所在单位,单位汇总后填写“申请评审专业技术职务登记表”一并报校职改办逾期不交个人申请视为放弃申报;

2月25日前,各学科组组织评审并向校职改办上报结果、评审材料,并交纳评审费。

2月26日?3月10日,校职改办整理、审核材料;组织申报高级职称人员材料展览;

学校将根据省职改办、省教育厅等上级单位的时间安排组织校级评审会。

特此通知

各单位:

根据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相关文件规定,2008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正式启动。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工作要求

(一)申报范围

20*、2008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根据省职办文件不再组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专业的职称评审。

二、评审工作要求

(一)工作年限、任职年限条件

在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时,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和任职年限时间,均计算到2008年年底止。

(二)教学条件

教学工作量、讲稿的核定由各院(部)审核并由教务处或东湖校区管委会核准盖章。

(三)科研条件

申报人须按任现职年限统计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等。

(四)破格条件

1、破格申报是指任职年限不够规定要求或学历年限不够规定要求。

2、各系列正常申报高一级职务对任职年限、学历年限要求见《关于我院2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若干问题的通知》。

3、根据省职改办文件一律不予“双破”申报。

4、中级职称原则上不予破格申报。

5、所有破格申报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提前向学校人事处提出申请并经省职改办审核后方可参加学校评审。

(五)外语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相应等级的外语考试,且成绩必须合格。

(六)计算机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规定级别的计算机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湖北省“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作为职称评审的能力要求,应按申报职称的级别层次逐级报考相应的级别,不得提前越级报考。

(七)水平能力测试条件

应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参加相应级别的水平能力测试并合格,具有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20*年至20*年参加水平能力测试取得的合格证有效期顺延一年。2008年水平能力测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八)转评、转报职称的问题

1、转评职称原则上应在新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方可申报;

2、转报职称,即在转报时同时申报晋升高一级职称,原则上不能转报。有特殊情况确需转报的,必须具备在新的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且具备申报高一级职称任职年限的要求,且须具备晋升高一级职务的外语、计算机、水平能力测试等条件。转报须提交个人申请,所在单位领导、校职改领导小组同意,报省职改办、教育厅职改办审核。

三、申报材料要求

详见“2008年职称材料填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四、时间安排

1月17日前,申报人员呈交个人申请到本人所在单位,单位汇总后填写“申请评审专业技术职务登记表”一并报校职改办逾期不交个人申请视为放弃申报;

2月25日前,各学科组组织评审并向校职改办上报结果、评审材料,并交纳评审费。

2月26日?3月10日,校职改办整理、审核材料;组织申报高级职称人员材料展览;

学校将根据省职改办、省教育厅等上级单位的时间安排组织校级评审会。

特此通知

各单位:

根据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相关文件规定,2008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正式启动。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工作要求

(一)申报范围

20*、2008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根据省职办文件不再组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专业的职称评审。

二、评审工作要求

(一)工作年限、任职年限条件

在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时,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和任职年限时间,均计算到2008年年底止。

(二)教学条件

教学工作量、讲稿的核定由各院(部)审核并由教务处或东湖校区管委会核准盖章。

(三)科研条件

申报人须按任现职年限统计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等。

(四)破格条件

1、破格申报是指任职年限不够规定要求或学历年限不够规定要求。

2、各系列正常申报高一级职务对任职年限、学历年限要求见《关于我院2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若干问题的通知》。

3、根据省职改办文件一律不予“双破”申报。

4、中级职称原则上不予破格申报。

5、所有破格申报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提前向学校人事处提出申请并经省职改办审核后方可参加学校评审。

(五)外语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相应等级的外语考试,且成绩必须合格。

(六)计算机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规定级别的计算机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湖北省“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作为职称评审的能力要求,应按申报职称的级别层次逐级报考相应的级别,不得提前越级报考。

(七)水平能力测试条件

应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参加相应级别的水平能力测试并合格,具有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20*年至20*年参加水平能力测试取得的合格证有效期顺延一年。2008年水平能力测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八)转评、转报职称的问题

1、转评职称原则上应在新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方可申报;

2、转报职称,即在转报时同时申报晋升高一级职称,原则上不能转报。有特殊情况确需转报的,必须具备在新的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且具备申报高一级职称任职年限的要求,且须具备晋升高一级职务的外语、计算机、水平能力测试等条件。转报须提交个人申请,所在单位领导、校职改领导小组同意,报省职改办、教育厅职改办审核。

三、申报材料要求

详见“2008年职称材料填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四、时间安排

1月17日前,申报人员呈交个人申请到本人所在单位,单位汇总后填写“申请评审专业技术职务登记表”一并报校职改办逾期不交个人申请视为放弃申报;

2月25日前,各学科组组织评审并向校职改办上报结果、评审材料,并交纳评审费。

2月26日?3月10日,校职改办整理、审核材料;组织申报高级职称人员材料展览;

学校将根据省职改办、省教育厅等上级单位的时间安排组织校级评审会。

特此通知

各单位:

根据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相关文件规定,2008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正式启动。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工作要求

(一)申报范围

20*、2008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根据省职办文件不再组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专业的职称评审。

二、评审工作要求

(一)工作年限、任职年限条件

在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时,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和任职年限时间,均计算到2008年年底止。

(二)教学条件

教学工作量、讲稿的核定由各院(部)审核并由教务处或东湖校区管委会核准盖章。

(三)科研条件

申报人须按任现职年限统计论文论著、科研成果等。

(四)破格条件

1、破格申报是指任职年限不够规定要求或学历年限不够规定要求。

2、各系列正常申报高一级职务对任职年限、学历年限要求见《关于我院2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若干问题的通知》。

3、根据省职改办文件一律不予“双破”申报。

4、中级职称原则上不予破格申报。

5、所有破格申报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须提前向学校人事处提出申请并经省职改办审核后方可参加学校评审。

(五)外语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相应等级的外语考试,且成绩必须合格。

(六)计算机条件

除符合免试条件外,凡晋升高、中级的人员均应参加规定级别的计算机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湖北省“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作为职称评审的能力要求,应按申报职称的级别层次逐级报考相应的级别,不得提前越级报考。

(七)水平能力测试条件

应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参加相应级别的水平能力测试并合格,具有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20*年至20*年参加水平能力测试取得的合格证有效期顺延一年。2008年水平能力测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八)转评、转报职称的问题

1、转评职称原则上应在新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方可申报;

2、转报职称,即在转报时同时申报晋升高一级职称,原则上不能转报。有特殊情况确需转报的,必须具备在新的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且具备申报高一级职称任职年限的要求,且须具备晋升高一级职务的外语、计算机、水平能力测试等条件。转报须提交个人申请,所在单位领导、校职改领导小组同意,报省职改办、教育厅职改办审核。

三、申报材料要求

详见“2008年职称材料填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四、时间安排

1月17日前,申报人员呈交个人申请到本人所在单位,单位汇总后填写“申请评审专业技术职务登记表”一并报校职改办逾期不交个人申请视为放弃申报;

2月25日前,各学科组组织评审并向校职改办上报结果、评审材料,并交纳评审费。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例2

――“中国式求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小到孩子入学,大到数亿元项目的审批,现实中很多人常常希望通过“求人”来解决问题。

“中国式求人”泛滥,固然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但也能看出行政体制改革的迫切,只有政府真正放权让利,市场主体才能自由地在市场中一较高下,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升全社会成员的福祉,这样才能减少“中国式求人”的尴尬。在政府职能转变之外,公民也要自我抵制“求人”思维、拥抱法治。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绝不是“求”来的,而是所有成员共争共创的。只有政府和社会各安其位,权力得到约束,权利有尊严,才有可能告别“中国式求人”。

(摘自《新京报》)

“微改革”

由于公开“专车”车牌号引来质疑,云南省红河州委常委、宣传部长伍皓称自己的做法是“微改革”,并为“微改革”不被理解感到委屈。

――当事人对舆论质疑的反应,也折射出一些问题。就舆论监督而言,要对改革者的精神给予支持,但支持也必须有原则。基本的原则有二:一是辨识改革的“真伪”,不能被打着改革旗号的“伪改革”和“反改革”忽悠,监督改革者走正确的方向;二是分清个体和制度的责任,明晰改革者所能承受之轻与重,不能把制度问题全部推给个体,更不能把解决问题的责任,全划到个体的名下。如果过分苛责,就会把相关的制度责任推给个体了,是“伍皓们”无法承受之重。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确实可能如伍皓所说,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改革,而是安于现状,改革的力量也被消解。这是所有关注改革、发展的舆论需要注意的方面。

(摘自《广州日报》 熊丙奇/文)

“英语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提出,中国应该制定科学的外语教育战略,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你可以不爱英语,你可以不用英语,但你必须学英语,因为学英语已经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本身。当我们的学生在为学英语困扰无比、耗费大量精力的时候,国外的学生却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试问,我们的教育质量怎么去跟人家比?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因学习英语而荒废正常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恐怕绝非虚言。

(摘自《北京青年报》 盛翔/文)

“职称改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最近表示,目前人社部正在进行职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将分类推进各行业的职称制度改革。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58-01

一、亲属称谓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宗法制等级社会。宗法制度中堂兄弟是一家人,表兄弟则是外人。《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是姑表姐弟,宝玉和宝钗是两姨姐弟,论亲戚宝玉宝钗要远于宝玉黛玉。由于中国有着两三千年的封建统治,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是对封建统治的维护和社会道德的约束,而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比如对于妻子的称呼,因为丈夫社会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之妻曰夫人,大夫曰儒,士曰妇人,庶人曰妻。”随着历史的发展,妻子的称谓有所变化,称呼也多了起来,把妻子叫做“夫人、妻子、媳妇、内子、内助、内人、拙荆、老婆、老伴儿”等,体现了汉语称谓语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二、社会称谓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一)泛称的社会称谓

泛称的社会称谓也可以理解为通用称谓的泛化现象,通用称谓语指的是一般不严格区分被称呼者的年龄、职业、身份。比如我们熟知的“师傅”,这个称谓词在古代是对老师的尊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后来指典型的师徒关系,现在人们把一些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称为“师傅”,比如称呼司机、厨师、建筑工人。另外,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姐”一词经历了一个由卑至尊的语义演变过程,由婢女之意逐渐褒义化,成为对深闺未婚女子的尊称。后来曾一度消失,至“”后逐渐恢复使用,不仅可以指称未出嫁的年轻女子,也可以称呼各种服务行业或其他年轻的女性工作人员。其称谓的泛化,深刻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变化和解放,折射出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借称的社会称谓

在汉语中,借称社会称谓指借用亲属关系称谓来称呼社会关系对象。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家庭本位” 的社会结构观点在语言中的折射,是中国人的道德观在语言中的体现。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认为亲属关系是人与人最重要的关系。因此,用亲属称谓来借称社会称谓,表示尊敬客气,希望与被称呼方建立亲密的关系。比如我们熟知的“叔叔、阿姨、大爷、大娘”之类的称呼,本来是亲属称谓,可是在交际中它却又可用做社交称谓。

(三)职务职业称谓

受封建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中国人社会关系的官本位观念十分突出,汉语称谓中有一大特点就是偏好职务等身份称谓。在我国古代有许多有关“官位”的称谓,一般来说,官称就是根据所称对象所任的官职而称。《红楼梦》中林黛玉为香菱推荐王维的诗集时说的是“王右丞”,因为王维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官尚书右丞。还有直接以官称代替人名的情况,比如用“翰林”代指李白,用“吏部”代指韩愈。职业称谓中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在中国有些特殊技艺是家族世代相传的,人们对其的称谓是把技艺或者成果的名称放在前面,把家族的形式缀于后面,如“泥人张”“面人郎”,这样的称谓不仅可以表示尊重,更是一种品牌的代称。

三、汉语称谓的缺失现象及文化思考

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在选择称谓词的时候要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职业等情况来称呼,如果选择不够恰当,便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胡明扬先生认为现代汉语的社交称谓有不少缺环,导致过去学者长期沿用某些文言称谓。汉语称谓的缺位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如通常人们对老师的妻子尊称为“师母”,但是对女老师的丈夫却不能称“师公”;在一个单位或组织中,可以用一个人的姓加职位名称来称呼,比如“王局长”“李科长”,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但是对没有职位的人,在不熟悉时又不便称“老刘”或“小刘”。种种现象出现时我们都可以看成社会称谓的缺失。

之所以出现上述的称谓缺失的现象,是传统文化在深层面对语言的影响。缺失“师公”这样的称呼,是因为古代老师都是男性,女性不能进入社会,因此便缺少“师公”之类的称呼。《尔雅·释亲》:“妇之言服也。服事于夫也。”这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对称谓的影响。

四、结论

中国人对于血缘姻亲的观念以及封建传统伦理道德影响亲属称谓,社会称谓的意义和形式的变化要决于亲属称谓;日常交际中存在称谓缺失的现象,是传统文化在深层面对语言的影响。因此,了解称谓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把握称谓的文化内涵,对交际的深入开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炯.中国文化修辞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例4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程度的不断加深,作为国际的交际手段的英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科技论文,成人学习。为此,我国各企事业单位都强调了外语的重要性。在我国,除了全国人事部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考试外,还有各行各业的职称外语考试。中石油职称英语是中石油系统内部组织的一种职称英语考试。本文将从培训现状和改进策略两个方面来对中石油职称英语培训进行阐述。

一、中石油职称英语培训教学现状剖析

(一)成人学员学习职称英语存在的问题

1.学员个体的差异造成英语学习基础的薄弱

首先是年龄结构分布的差异。石油职称培训对年龄没有作严格的限制,因此学员的年龄分布就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根据我们在2009年对56名学员的问卷调查, 30岁以下的有10人,占总人数的约18%;31—40岁的有32人,占57%;41—50岁的有11人,约占20%;50岁以上的有3人,占5%。可以说31—40岁的这部分人是培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是学历结构分布的差异。从调查的结果(按第一学历)来看:具有中专学历的占9%,具有大专的占36%,具有本科的占55%。这就反映出他们受教育程度的悬殊性和英语基础的参差不齐。特别注意的是绝大部分学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小或者甚至没有使用到英语,原有的英语基础因毕业工作多年而淡忘了。最后是职称构成分布的差异。参加职称培训的学员中,已获得初级而报考中级的有25人;已获得中级,想晋升高级的有31人。由此看来,学员个体的差异造就了他们的英语学习起点的不同。

2.成人学习英语的不利因素

第一,单纯的机械性记忆差。科技论文,成人学习。成人学习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中石油职称考试中心

所指定教材上的词汇和其他知识点,很难记住,出现了机械性的记忆减退。第二,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固定性。成人随着工作和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都已成定型了。科技论文,成人学习。在这个时期(平常很少使用英语,而现在要报考职称考试),自然而然地受到汉语的思维方式去学习。第三,学习压力大,畏难情绪严重。成人学员由于成家立业,既有工作又有家庭,扮演了很多不同的社会角色,尤其是业余上课,没有充足的时间用来学习,感觉压力大。与此同时,毕业多年,对英语的生疏,面对学习方面的问题,出现了严重的畏难情绪。

(二)培训教师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1.培训学员的教学形式分散、时间周期短

职称培训实行学员“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为原则的办学形式,考虑到学员的实际情况,教学形式采取的是业余时间的教学。以我校为例,我们安排每周一、三、五晚和周六全天。这样的安排既要考虑学员的工作时间,又要考虑绝大多数学员的培训时间,但还是不能保证每个学员都能来上课,因为有的要上夜班和周末班。学员如遇到缺课,就很难理解文章。

2.培训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目前职称英语培训采取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老师一句一句地指出每篇课文中的疑难单词和短语,并解释出它们的意思,如遇到学员难懂的语法现象,详细地讲解,并举出例子,阐明其用法,分析文中的句子结构,然后把整句翻译出来,学员被动地接受译文。这样做,虽迎合了学员的要求,但缺乏语篇分析,加之,缺乏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不利于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课堂教学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学员与老师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学员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学手段上,课堂上仍然使用的是粉笔、教科书、备课本和黑板,多媒体教学手段还未普及推广使用。课后,学员只靠教科书、笔记和字典,学习方法也单一。而且,各油田职称教学单位独自为阵,缺乏相互沟通和联系。这些都不利于极大地提高学员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3.培训教师的教学压力大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成人学员个体的差异性,导致了英语知识的参差不齐,语言能力和掌握程度不均衡,对培训教学的讲解和进度要求不同。这些学员被安排在同班上课,培训老师难以考虑到每个学员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只能采取折衷的方法。其次,摘要求老师划重点和押题。科技论文,成人学习。所有这一切无形之中都给培训老师施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中石油职称英语培训教学改进的几点策略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员学习英语的兴趣

积极地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更新传统的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来进行教学,如幻灯,PowerPoint,CAT教学软件,建立网上学习讨论区,如BBS,把课文讲解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配有文字、声音、图片、动漫。允许学员下载课件,有助于解决缺课学员的学习。多媒体教学可使单调的传统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增强学员的记忆力。网络教学可解决部分学员工作繁忙与学习、培训之间的矛盾,使得学员的学习时间更加具有灵活性,满足不同背景的学员的学习需求,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 加强语篇分析,提高对文章的理解

1.课文教学与背景知识相结合

我们知道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率,可以说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在理解文章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介绍背景知识除了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外,还有助于学员开阔视野,扩大对国外文化的了解,丰富他们已有的知识。背景知识的介绍,有助于语篇分析教学。在课文教学前,培训教师要了解与教材的文章有关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在作课文的讲解前,给学员提问,或使用与课文有关的文字,图片,录音,网络等来介绍背景知识,渐渐地过渡到正式的课文教学。比如,2007年版的中石油职称英语《通用英语选读》第一课,文章关于的是胡主席在俄罗斯的彼得格勒的讲话,标题是: President Hu Urges Efforts to EnsureGlobal Energy Security.(胡锦涛主席敦促国际社会协同努力保障全球能源安全)。讲这一课时,先向学员提问:(1). 圣彼得堡在世界的具体位置在哪里?(2).文中提到的G8是指的哪些国家?(3).全球能源指哪些?随后,可请学员来作答,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出来。科技论文,成人学习。

2.加强语篇分析,提高学员的阅读理解能力

加强语篇分析,就是要以语篇为起点来进行分析。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结合职称英语的课文,我们按照语篇—-段落—-词语的模式来进行语篇分析。首先,在学员读完文章的标题后,让他们预测出语篇的主要讲什么内容(即文章的大意)和文体特点,是记叙、议论、说明、还是新闻、或评论。然后让学员通读全文,发现文章的语篇布局的结构框架,文章的主位---述位组织发展的形式。紧接着老师分析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衔接手段,如照应、省略、连接、替代等。最后,通过语篇语景,分析重点词、难词和短语的语义,感情色彩,句子中是否有语法隐喻等。语篇分析是按照语义从上到下,由宏观结构分析到微观结构分析,有助于学员把握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

3.指导并讲解一些实用的阅读方法

在职称英语的培训过程中,给学员讲解一些阅读方法,是非常有助于他们正确地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语篇含义、要点,写作者的立场、态度和观点。可从三方面来进行指导:(1)运用速读,寻找出文章的中心大意,了解文章关键词,及一个意群,这非常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如:/The book stolen yesterday /was given back to thestudent, Wei Fang, /by the teacher, Miss Wang.

(三)强化学员的翻译能力方面的培训

中石油职称英语与全国人事部的职称英语相比,在试题中多了一道翻译题,占全卷的20%。这20分,能反映出学员的英语基础和翻译能力,也就决定了得分的高低。为此,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我们可以按照翻译的三步曲来进行:首先是理解,理解是基础,是正确翻译表达的前提。科技论文,成人学习。培训学员根据语境和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句子和篇章。其次是表达,要注意正确地选择汉语的词汇、感情色彩、所指含义等,根据原文(英语)的内容,特点,忠实地再现出来。比如:Many people think he is one of the most ambitiouspoliticians of our times.(很多人认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野心的政治家之一。)在此,ambitious翻译成“有野心的”,能符合原文所表达的褒贬色彩。最后是校核,看译文是否恰当地反映出原文的意思,作者的立场等。如有错误,应当改正。需要说明的是中石油职称英语试卷中的翻译部分来源于所指定的教材,但试卷上的英文,有几处改动,更要注意理解和翻译。

(四)提倡分类编班培训教学

几十名学员在同一班上课,培训教师很难把握住每个学员的需求。要满足每个人的学习要求,就需要根据学员的英语基础,进度快慢要求,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分类编班,对其进行更有针对性地培训,满足他们个体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减轻培训教师教学的心理压力。

(五)加强各大油田教学单位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各大油田的职称英语培训,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当然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更应加强各大油田教学单位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互联网,把培训课老师组织起来,共同编写讲稿,制作精品的教学课件,扩大教学手段,实行资源共享,相互给跨油田的学员进行辅导和答疑,也允许学员之间进行互相沟通与交流。实行跨油田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学员之间的感情共鸣,有助于减少培训教师和学员的心里压力,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从职称英语培训教学现状方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中石油职称英语培训教学中所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面对问题,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思考并探讨出一些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改进策略,建立起一套更适合于成人石油职称英语教学体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让学员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又能在职称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曹宇宏.谈提高成人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J】.继续教育研究,2008(5):140—141.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3〕全国外语高校成人教育协作组编.全国外语高校成人教育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7--29;60—63;139—141.

〔4〕上海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研究和继续学院组编.新世纪成人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86—195;247—248;277—279.

〔5〕魏星等.军医大学任职教育现代化于需求调查分析【J】.继续教育2008(6):25—26.

〔6〕张朝宜.语篇分析与精读教学【C】. 余谓深等主编《语言的功能》.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468—475

〔7〕曾灃生.试论成人函授语言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例5

1.外语考试。按现政策规定,各地每年都要组织一次考试,参考者一次及格,可在两年内有效。用此办法,来促进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学习外语,提高整体外语水准,是很有帮助的.但在一些地区,却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现象:一些人外语基础很差,靠熟记中文套外文的办法,考试能顺利通过.如果在考前提示重点和范围,这种办法更能奏效。而有些正规的本科生,有一定外语基础,却不一定能完全通过.因此,目前施行的外语考试内容、方法不能正确的反应参考者所掌握外语的真实情况。

2.文凭是反映一个人接受基础和专业教育,掌握科技知识的重要依据.也是目前职改中不可缺少的参考条件。现在不管学识如何,只要有文凭就行。有些人确实没有什么学识,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却持有大学本科、专科、中专文凭。这种学识和文凭不统一的现象,有些是前一时期.社会乱办学、乱办班造成的。给文凭认可带来一定的难度。也给投机者钻了空子,占了便宜。职改部门只重文凭忽视学识,给不会投机钻营而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员的职称晋升带来了困难.

3.,在中、高级职称评审中,是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当今,只要有钱,就可买到刊、书号,只要舍得花钱,就可以发表文章,也可以拿到论文证书.论文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目前我国卫生界,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不少,但很少有人能拿得出高水平科技论文。而亏搞叹称评定的人员及专家评委们,不同论文质量如何,只要有文章发表就行最多过间一下文章是否对口,或刊上的间题.从不进行论文评审,也没有更不可韶进行沦文答辩。

4.职称评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细致而又比较公杂的重要工作.它关系到单位安定和评审对象切身利益.要求尽盘做到公道、合理、不拘私情.而当今社会上,存在一些消极因索和不正之风.也确实影响或左右着评审工作.出现一些不公、不合理现象.因此挫伤了一部分人的积极住。也给单位安定和管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键全,是造成医疗、卫生系列职改出现一些问题的客观原因。

2.领导力度不够,是医疗、卫生系列职改中出现问题的主观原因.每年职改时,都强调要加强硕导,特别要加强党的领导。而实际工作中,仍然靠少数几个专职人员和评委们来确定。有些是明显的间题,也不能及时纠正。

_3.宏观控制不全,徽观调控不力.目前施行的医疗、卫生系列职改,上级主管部门只制定政策,下达各岗位指标.而这些政策、指标如何落实封个人头上,下面在理解或执行上有偏差,如何纠正.却没有具体部门过间,微观上出现各行其是现象。

4.有些人的人生观伺题没有解决.目前,执行的工资政策,是与职称挂钩,一些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一切代价,运用非法手段,来搞所谓的竞争。而不是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多作贡献上来竞争。

三、对策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例6

前言

公共演讲,尤其是政治演讲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很多学者已对公共演讲进行了广泛研究,如传统语法的研究、演讲内容的研究、与具体语言特征有关的三个元功能的研究,对公共演讲体裁和文本的研究,等等。然而,几乎没有人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演讲者技巧进行分析过,他们并没有解释演讲者是如何在演讲台上成功的达到交际目的的。

语用学没有独一无二的定义。本文作者引用凯姆普森对语用学的定义:语用学是一种试图发现说话者如何使用句子而达到成功交际目的的理论(Kempson,1975:84)。公共政治演讲是政治家以口头形式向聚集的听众传播信息的活动,在这一交际过程中语言以及元语言是不可缺少的。总统就职演说具有独特目的和显著特征,因此,本文作者以总统巴拉克·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为例进行分析。“演讲通常被看做是在特定时限内清楚、有趣、恰当地达到传达信息、劝说等特定效果的一种综合策略”(Wilson, 1994:5-6)。 总统演讲的目的在于让全国观众确信自己的投票是正确的,使民众信服总统能够代表他们的广大利益,并得到最大限度的拥护和支持。

作者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以下问题:为了劝说听众信服毕业论文范文,奥巴马在演讲中使用了何种语用学策略,以及这些策略产生了何种语用效果?作者发现演讲者使用了多种方式使自己与公众靠近,与公众互动,并得到公众的响应。

一 拉近距离的语用策略

在就职演说中,美国总统无一例外地要与全国观众缩小距离。尽管站在高高的演讲台上,可他们都努力让公众感受,虽然身为总统,但他也是民众的一员,是国家的公仆,是兄弟姐妹,而不是拥有至高权力却无法接近的人。他们通常使用三种策略。以奥巴马为例:

1 称呼的方式

在2009年1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奥巴马致意道:“My fellow citizens(我的同胞们)”。此前的总统也不例外,称呼民众“my fellow citizens, mycountrymen, or my fellow Americans(我的同胞们,我的市民们,我的美国同胞们)”。这种方式涵盖了所有美国公民,并赋予平等的地位。奥巴马总统通过表达自己希望成为公众一员的意愿,缩小了与公众的心理距离,使得演讲像兄弟间谈话一样轻松和谐。

2 复数人称代词

奥巴马避免使用“I, you”等单数人称代词,而是使用复数人称代词“we, us, our, ourselves”。以下是其就职演说中复数人称代词的出现频率:

 

we

us

our

ourselves

64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例7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时代的必然性,也是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必然要求。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分为两部分。一是教研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地从学生学习方面、自身教学方面、专业发展方面、课程设置方面及学生就业导向方面发现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实践教学当中不断他求证和探索,从而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将这些成果表达出来形成论文或课题,进而推广得到广泛运用。二是科研能力,是指除了不断地探索教学规律之外,教师在自己研究领域能够不断地接触该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研究动向,结合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形成论文和课题的能力。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具有宽深理论基础和较高操作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应该定位在高职英语教学理论、教学规律、高职英语类具有行业背景的教材开发,以及“双师型”素质的研究,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研究能力。

1.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科研情况的现状分析

1.1高职院校英语师资队伍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兴起得较晚,办学经验有限,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院校转型或合并成高等职业院校,所以高职院校原有教师多数是从中专高级讲师、讲师转型而来,之前的中专院校英语教师教科研压力较小,教学任务较重,学术带头人较少,有的几乎是零,所以转型过来的师资的教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另一部分年轻教师多数是刚从学校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从校门进入校门,毫无实践工作经验,虽然在求学之时做过科研,但与目前从事的另一类型的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而且多数高职院校教学课时量大,此外还有大量的行政任务。

1.2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科研情况分析

通过上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拥有高级或副高级职称的中年教师,还是刚毕业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都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多数身兼数职。笔者通过对我院英语教师的教科研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学和教科研不成比例。多数英语教师忙于英语教学、行政工作,很少能够潜心研究教学理论,探索教学规律,将研究出的方法和思路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第二,英语教师教科研氛围较差。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多数任教公共英语基础课,而目前高职院校主要加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很多专业课都有自己的课题、项目、精品课程、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室等有利条件。公共英语基础课程的英语教师很难出教科研成果,公共课英语教师对教科研兴趣就相对下降,再加上缺少必要的教科研指导和对外学术交流,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很难提高。第三,教研和科研成果比例失调。对我院英语教师每年所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98%的论文为教研论文,它们大多是关于高职英语教学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内容大致相近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产学研结合的重复研究;只有2%的论文是关于翻译、修辞、英美文化方面的科研论文。第四,公共英语教师校外实践进方面修和教学业务进修较薄弱。高职院校强调每年暑假教师应该下企业进行实践进修,专业课教师可以进企业进行理论指导,吸取企业一线先进的实践经验,并将实践问题带入课堂形成产学研的有利结合,但是公共英语课教师多数是进外贸公司、翻译公司和星级酒店进行英语培训等,动手机会较少,同时还面临着暑期与教学业务和专业理论上进修的冲突,所以在这两方面他们缺乏系统的进修。

1.3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科研的反思

通过以上四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少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只重视教而忽略研,只顾重复而忽略创新,只想简单教学而忽视终身学习。所以想提高英语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必须用教科研为教学服务,从英语教师自身、教研室活动的开展和政策引导上下功夫。

2.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科研能力提高的对策分析

2.1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教科研思想的引导及自身观念的转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道路上来。”所以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从而更加有意义地投入教学一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英语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勇于尝试和关注国内外外语教学理论的最新动态;研究高职英语教学大纲,不断采用适合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工学交替,具有行业背景的新型教材,研究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程度,对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征,探索分层次教学方法;掌握现代英语教育教学和研究手段;不断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如英语教学法、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等,从而在提高教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在横度和广度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范围和研究水平。

2.2高职院校英语教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高职院校每周的教科研活动多数流于形式,变成教学管理方面的专题会议。高职院校应将公共英语教师根据所教专业或相近专业分成若干备课小组或教科研小组进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切实进行教研;让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和青年教师形成有益链条,将老教师的学术经验和青年教师的新的时代气息密切结合打造精品教学团队;定期在教科研活动时聘请外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和企业一线的外贸员、译员等到校进行交流,形成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为学校英语教师的教科研不断注入新的思想和最前沿的动态知识;建立外语教学教研阅览室,丰富外语类理论研究刊物,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专业领域研究水平。

2.3高职院校教师教科研奖励制度的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教科研奖励机制。除了与评定职称、期末奖金挂钩及对在国内CN或核心期刊上有固定的奖励外,高职院校应当有相关部门按专业组成教科研课题论文等项目评定小组对每年做的课题、论著、精品课程及发表的论文进行评比。对胜出的优秀课题、论著、精品课程及优秀论文应该另有奖励,从而在提高高职院校教科研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

3.结语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学,要意识到教科研为英语教学服务的功能,主动参与科研,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把自己打造成新型的既能教又能研的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与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例8

乱象一:中教正高级职称成为各级领导的“特供”

职称,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不仅代表一个教师的地位,还与收入成正比,即职称越高,其收入也就越高。然而,现状是越高级别的职称,越是成为少数领导的特供,很少有教师能够享受到其恩泽。

前几年,中小学中一直在实行一种3%的奖励,能评上3%的教师,工资待遇就要比以前高很多。于是,为了争得这个3%的名额,各路神仙各显神通,一场争夺战空前展开,非常激烈,也制造了不少矛盾。于是,后来干脆取消3%的特别奖励。目前在中小学实行的正高级职称,实质和当年3%的奖励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小学教师可以评正高级职称,这无疑对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社会地位、工资待遇,以及激励更多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正高级职称成为了领导们的特供,这次职称改革必将以失败告终。

乱象二:职称评定中过分强调论资排辈,埋没中青年人才

目前,中小学评职称并不像大学那样,只要能够搞出科研成果,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晋级。一个研究生或者博士生,进入大学工作后,如果研究成果突出,会在很短的时间就能获得晋级,评定为副教授、教授,甚至还有资格做硕士生导师。但是,这样的情况在中小学并不多见,即使有也仅仅是一种点缀而已,更多的则是按部就班的论资排辈。因此,职称评定一般都是按照年龄来论资排辈,根本轮不到一些所谓“年轻有为”的人评上高级或者更高的职称,要评还得依靠时间慢慢的等和熬。现在,能够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就基本不用上课。所以,这样的评选制度不仅没有激发其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乱象三:职称评定中外语能力考试等成为部分教师不能承受之重

目前,职称考试内容有外语、计算机(实践和理论),普通话这三项。其中,外语成为了很多人考试职称的一个重大阻力。很多人都在质问职称外语考试到底有没有必要,这是一个必备的门槛,还是一种必备的素质?现实中这却成为一种门槛和一种形式,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职称考试的外语,教师们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根本就没有用,甚至大学毕业生,只要不是到中小学承担外语教学,其以前学的外语知识基本上没有任何用途。这样只会给教师们增加考试职称的负担,花更多的时间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其二,老教师和不教外语学科的教师苦不堪言。因为,有些老教师根本就没有学过外语,即使学过,也忘记,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试只好作弊。于是,出现了老教师们只要交钱,然后去考场走一个过场,就能考过。因此,目前的职称考试,已经成为某些机构趁机收费的一个项目,甚至成为了中小学职称评审的一个毒瘤,不仅没有促进中小学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相反,让教师们徒增烦恼。

乱象四:职称评定中与相关考试成绩直接挂钩评价

职称评定,有一条是这样规定的:“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显然,这个很不符合当前职称评审的现状。

其一,考试成绩不能成为评职称的一个重要依据,甚至根本就不应该成为其条件。正因为有这个条件的存在,才导致现在各个学校出现重点班、实验班、火箭班等,把优生进行集中,少数教师或者领导可以长期教这些优等生,而多数的教师则只能垫底,长期在普通班和差班之间徘徊,不仅在学校的考核奖励、地位上受到影响,就连评职称也要受到影响。这样的结果,只能导致恶性循环,不利于均衡教育、公平教育的发展。

其二,升学科目能够以中高考成绩确定,但非统考学科就不能以成绩确定;同时,现在的考试语数外各占150分,物理化学两科共150分,政治历史体育各50分(重庆中考),于是,分值越重的学科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奖金、评优受到优待,分值不重和根本就不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科则要受到限制,就连地位也要比统考学科的教师低很多。因为,学校的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升学考试学科教师们挣来的,和弱势学科教师毫无关系,这些教师在学校就没有任何地位。现在,如果连职称评审也要看考试成绩,这样的教师根本就拿不出所谓的优秀成绩,其工作成绩根本无法量化,而高级职称永远都会把这些教师排斥在外。因此,他们在评审中处处受到限制,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学校各种奖励制度边缘化,游离于学校教育之外。

乱象五:职称评定因名额和资金困扰让基层教师望洋兴叹

几年前,中小学进行了一次职称改革。在那之前,乡镇中学教师基本上没有资格评中学一级,更不要说高级职称了。这些教师有的甚至在评了中学二级职称之后10多年都没有机会评上中学一级。比如,某初中教师,1990年参加工作,现在还是中学一级职称;而笔者2000年毕业,正好遇上前几年的职称改革,中学一级名额扩大,按照年龄排序刚好到评中一的时间就有资格和条件评职晋级。这如果在以前,也许苦苦熬上10多年也没有评审名额和机会。

这次改革后,很多教师都能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就评上职称,改变了以前的状态;但是,还是有一定比例限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中学一级、中高职称的名额基本上就满员了,换言之,前几年只要达到评选中学一级年限和高级年限,只要职称考试合格,基本上都能评上,但现在却又陷入改革前的状态,只有等到这些教师退休或者调离学校才能留出名额,后来的年轻人才有资格晋级,这就是当前职称评选的基本状况。后来,还搞了一段时间的评聘分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投入不足。如果政府能够拿出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中来,那么职称评审就不会存在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

乱象六:职称评定中论文写作的弄虚作假、粗制滥造

现在,教育界都提倡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要求教师既能够教书育人,又能够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这本是一种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手段。但现实中,很多教师既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甚至还要研究试题命制试题,根本就没有时间开展教学科研工作,那种既能教书又能写作的教师,少之又少。毕竟,中小学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不是专门搞学术研究。中小学教师要评职称,但又写不出符合发表要求的文章来,于是便想方设法花钱请人、。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势必会出现论文造假、“学术论文”泛滥成灾,伪科研泛滥的尴尬局面,此时,论文评定一个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功能和作用基本上丧失殆尽。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例9

但是还有的单位是没有明确说明要在某一本刊物上,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看自己的论文方向和内容,根据自己论文的内容和方向选择合适的行业期刊,这一下操作就可以删选掉很大一部分的期刊了,比如自己是教育行业的,那么就应该尽量选择教育行业的期刊。

选择完大的行业以后,那么就应该细致的在进行下一步的筛选了。这一步应该怎么做呢?大家都知道教育行业也是分为比如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等不同阶段的工作,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着重选择看看有没有针对自己所在阶段工作的期刊了,比如如果自己是初中教师,那么就尽量选择刊物都是初中这方面的。如果是大学那么就选择大学,以此类推。

做完以上两步之后还需要在进一步的进行细分,比如自己是语文老师,那么就尽量选择专业针对语文的期刊,英语那么就选择英语,依次类推。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例10

一、前言

在人际交往中,适当而得体的称谓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传达各种语言信息。英汉语中都有相当数量的社交称谓,但不同的称谓方式体现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

二、英汉社交称谓方式对比分析

1.社交通称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称呼关系比较疏远的人或陌生人之间。语气正式,表达的关系不密切。在英语中最常见的称谓方式是“称谓+姓”(Mr./Mrs./Miss/Ms.+surname)。汉语中的称谓方式是“姓+称谓”,排列次序与英语恰好相反,这种截然相反的排列顺序是英汉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在称谓上的体现。汉语这一称谓方式不仅常用于称呼关系比较疏远的人或陌生人,而且还可用于称呼所敬重的人。因而涵盖的范围比英语广泛,它既可以是专门称谓词(同志、师傅、老师、先生、小姐),也可以是职务、职称称谓词(主席、厂长、经理、教授)和一些职业称谓词(医生、会计、律师、护士)。常见的称谓有“王先生”、“李医生”、“胡书记”等。

2.职务/职业称谓

英语中能作称谓语的职务并不多,而且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如“President”可用来称呼“总统”,也可用于对“大学校长”、“银行行长”等职务的称呼。在汉语里,几乎各种职务都可以用于称谓,而且职务属于尊敬性称谓成分,代表了荣誉和尊严,因此在语用上,下级对上级要以职务相称。而且汉语对职务的称呼十分具体到位,如“校长”、“院长”、“厂长”等,这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儒家靠严格的等级制度来保证皇权统治,导致了汉语中名目繁多、具体清楚的职务称谓语。

在职业称谓方面,英语中可用于称谓语的职业很少,例如doctor(医生),nurse(护士),waiter/waiteress(饭店服务员),driver(出租车司机)等。在不知姓名的情况下职务和职业称谓也可单独使用。英语中很多不能用作称谓语的职业在汉语中却可以用,例如老师、律师、会计等。几乎绝大多数职业在汉语中都可用作称谓。值得注意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汉语的“王老师”不能直译为“Teacher”或“Teacher Wang”,因为“老师”这一职业在汉语中可用来作称谓,表示尊敬。在英语中却仅仅是职业而已,不可用作呼语。

3.职称/学位称谓

英汉两种语言在职称/学位称谓方面十分相似。这种称谓方式通常只把高级职称和学位如Professor(教授),Doctor(博士)等用作称谓,来表达对被称呼者的敬重。而相对较低的职称如讲师、助教或较低学位如硕士、学士等都不被用作称谓。如果一位美国人既有博士学位(Doctor),也有行政职务,他会更强调他的学位而非职务,可见学术地位在英语文化中的重视。而在中国似乎刚刚相反,可见在中国文化中行政权利比学术水平更受人重视。

4.直呼其名

英语中同辈人、熟人或朋友之间以称first name最为普遍,亲属间也多以first name相称。双方为地位关系不平等时,也常被对方要求以first name相称。在美国,“人们必须用名称呼同事,即使不喜欢他们也得如此”。可以说,英语国家这种以名相称的风气只能表示社会上人们不拘形式、期望关系密切的愿望。实际上相互关系不一定就亲密或平等。在汉语中直呼其名的范围一般仅限于亲朋好友之间,且限于长辈、上级对小辈、下级之间或平辈、平级之间,反映了人们“同龄平辈宜相近”的普通心理倾向。对于长辈甚至是不熟悉的长辈、上级如果直呼其名,一定会惹得对方不快。

昵称或爱称也是一种以名相称的称呼方式。英语中广泛使用爱称,如Dear,Darling等,显示出英美人性格中率真、热情、大方的一面。汉语中的爱称有“亲爱的”、“宝贝”、“心肝儿”或单称名字中的一个字、在单字后后儿化韵,如“玲”、“雪儿”等。汉语中的爱称使用范围很窄,多限于长辈对晚辈的昵称,或恋人之间的相互称呼,但在公开场合这种爱称通常很少出现,这说明汉民族内敛、深沉的性格,不愿公开表露自己的感情。

5.“老/小+姓”称谓

汉语中可以在姓的前面根据对方的年龄加上“老”或“小”来称呼对方,如“老王”、“小李”等。“老”意味着有阅历、有经验、有学识,即使被称呼方并非上了年纪,这也被视为对对方的尊敬。“小+姓”在汉语中是上级或长者对下级或年轻人的一种称谓,该称谓显得亲切、随和。英语中没有“老+姓”这种形式的称谓,汉语的这一敬称在英语社会却行不通。因为英美人忌“老”(old),尤其是妇女。“old”暗含“不中用了”、“不再年轻了”,这在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美国是大家都不愿接受的。

6.姓+拟亲属称谓或单呼拟亲属称谓

拟亲属称谓是依照年龄用泛化的亲属称谓称呼一切非亲属的社会关系。此称谓方式既可采用“姓+拟亲属称谓”,也可单呼拟亲属称谓。这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称谓方式。中国人习惯将亲属称谓引入社交,用于称呼非亲属甚至陌生人,如“张大爷”、“刘叔叔”、“阿姨”、“大姐”、“大哥”等。这种称谓可以使交际双方感到亲近,从而缩小双方的距离,收到较好的交际效果。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社会,它的发展史是个人奋斗开拓的历史,人们强调的是人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不论长幼辈份人人平等。granny(奶奶),uncle(叔叔)等亲属称谓一般仅限于亲属之间使用,没有孩子称陌生的老人为“爷爷”“奶奶”的现象。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与英语简单粗疏的称谓方式相比,汉语的称谓方式显得更为丰富、具体而精确,几乎每一种称谓都在各司其职,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语体和感彩也较浓。英语中的称谓不仅简单,而且显示出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且语体和感彩平和一些。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

1.从群体意识来看,中国人有很浓厚的宗族观念,人们希望“归属”、“依附”、“群聚”,高度重视族类而忽视个体,习惯于将大量亲属称谓引入社交场合。英语文化影响下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个性自由”,家庭成员不存在依附关系,这就使得他们的亲属观念比较淡薄。

2.就价值观念而言,英美人崇尚个人主义,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社交称谓体现为注意个人特征,不以年龄、性别和资历作为等级标准。汉语社交称谓以“长幼有别,亲疏有序”为基本特征,具有较强的社会凝聚力。

三、结语

“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愈大,社会称谓系统区别愈大”。中国和英美国家在宗法制度和价值观念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称谓方式上也各不相同,这些差异实际上也体现了以血缘纽带维系的、以群体为取向的、重关系的中国社会文化和与以契约关系为基础、个人主义为取向的、重平等或平行关系的英美文化之间的明显不同。

参考文献:

[1]陈月明.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记[J].汉语学习,1992,(2).

小学语文职称论文例11

一、文献综述

生活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人们往往避免直言社会地位低下、被人瞧不起的职业。在提及这些职业的从业者时,人们用一种含蓄委婉的方式来表达。例如:当主人对客人提到家里雇佣的小保姆时,会说“我们家的小阿姨”,这种借用孩子对小保姆的称呼来指称小保姆的方式就是一种委婉的表达。这样不仅避免了直言带来的尴尬,而且让在场的小保姆感到亲切、愉快,这就是使用职业委婉语要达到的交际目标。正如D.J.Enright(1985)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磨擦而停止,人间也将充满仇恨。”[1]委婉语普遍存在于多种语言、多个领域中,它的使用如同在语言交流中添加了剂,能使人们的话语在交流中变得婉转含蓄,避免引起对方的不快或伤害对方,而且通过含蓄达意的方式来达到交际的最佳效果。

二、英语职业委婉语定义内涵和产生原因

所谓委婉语,“就是用好听的、使人感到愉快的说法代替令人不悦的或不敬的表达方法”。[2]职业委婉语是指对被认为社会地位相对卑微低下的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美称。

英语职业委婉语中包括传统的职业名称和新发展的职业名称两大部分。前者指从事体力劳动且以服务业为主的职业类型:如工匠或仆役类。社会文化将其视为技术含量低或社会地位卑微的职业。原有的职业名称随着时代的进步已演变成具有贬义内涵的称谓语,遂成为交际中的禁忌语(Taboo)[3]。第二类是时代催生的新的职业委婉语。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社会地位意识不断加强,敏感的职业类型或与贬义相关联的穷、老、不道德或不健康的概念成为人们有意回避的用语。与此同时,人们对职业称谓也更加敏感,新的职业委婉语曾出不穷。当职业不再是仅仅是人们维持生计的一种方式,而是人们政治权利与地位、个人价值与能力等综合因素的体现时,为英语职业委婉语的产生和运用创造了语言环境。[4]职业委婉语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有三点。

1.职业价值差距

在英美国家,人们对职业的社会地位十分敏感。有职业价值差距导致的职业歧视往往给从业人员带来心理压力和情感刺激。例如: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人在英美社会不再受到严重歧视,他们中不少人的经济收入相当不错,但这些人显然不属于社会地位高的阶层。如garbage collectors(垃圾清洁工)的收入甚至超过在大学任教的一些人的工资。然而就社会地位而言,后者明显地高于前者,但谁也不愿为了多挣钱而放弃任教职务去街上清除垃圾。委婉语sanitation engineer(卫生工程师)却使这种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是一分“技术活”,从而变得“体面”起来了。在英美社会存在着“白领阶层”和“蓝领阶层”。正是这种“白领”与“蓝领”之分就有了职业价值差距,是职业歧视的标志。比如在工资待遇方面“白领阶层”要比“蓝领阶层”优越得多。“白领”的薪金(salary)按月或年结算,一般不受气候、销售情况等因素影响,比较稳定。而“蓝领阶层”的工资(wages)按小时计算,不但比“白领阶层”收入低,且极不稳定。engineer(工程师)是具有专来技术知识的人才,属“白领阶层”,在社会上颇受尊敬。因此很多从事普通工作的“蓝领”工人先后被冠上engineer的美名,以此来平衡他们的心态,减少心理刺激。如mechanic(机修工)被美称为auto mobile engineer(汽车工程师),dry cleaner(干洗工)被美称为dry cleaning engineer(干洗工程师)。

2.避免不快的联想

联想意义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表达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感情上的反应,并从广义上显示出特定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特征,因此有的语言学家称这为社会文化意义。例如为避免undertaker(焚尸工)这一职业名称令人不快的联想意义,故美其名曰funeral service practitioner(殡葬服务承办人)。再以garbage collector为例,这一职业称谓令人感到不快的原因在于它直接提到了“垃圾”,使人联想到肮脏破碎的东西、乱七分糟的包装物及残剩腐烂的事物和难闻的气味。而委婉语sanitation engineer(卫生工程师)所强调的不是“垃圾”,而是垃圾被清除之后的“卫生”,使人产生愉快的联想。由此可见,避免某些词语令人不快的联想意义,也是职业委婉语的成因之一。[5]

3.遵循交际礼貌原则

讲究礼貌是言语交际中的普通现象。莱考夫(R.Lakoff)认为,在某些类型的会话如非正式的交谈中,肯定并加强谈话双方的关系比真正的思想交流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礼貌的因素在决定会话的有效性中占了上风。使用职业委婉语主要是避免刺激或伤害他人感情,给人以安慰,或避免使用粗俗、不礼貌的语言。比如,英语中janitor(看门人)有时被婉称为security officer(安全官员)。事实上,security officer的所指比janitor要广泛得多,信息含要比janitor少,但是为了达到成功的交际,从礼貌出发,这样的称谓是合适的。又如当我们把butcher称为meat technologist的时候,我们就表示出了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使对方完全避免了“卑微”工作带来的精神上的不安。

同时,人们在遵循礼貌原则的同时,心理也在进行自我保护和免除不必要的伤害。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保全face(面子)的手段,只不过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不同而已。根据Brown & Levinson(1987)的“面子理论”,面子实际上是人们的自我形象和社会价值。面子分为negative face(消极面子)和positive face(积极面子)。积极面子主要是指在交际活动中人们希望别人能抬高自己,赞扬自己[6]。从事低微职业的人们常遭到社会不同程度的歧视,他们便产生一种地位忧虑感而怕失体面,尽量用好的词语来描述自己。他们称bootblack(擦鞋匠)为footwear maintenance engineer(鞋类保养工程师)。这样就赋予了低微职业委婉而动听的称谓,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抬高了身价。

三、英语职业委婉语的应用

俗语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三月寒。”委婉语的使用在中国和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一种修辞格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委婉语具有较强的说服能力,拥有很好的修饰效果,所以遍及生活中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倍受人们喜爱,英语委婉语已成为英语文化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是英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美国学者Hugh Rawson曾说:委婉语如此深深潜入我们语言,以至我们中间没有谁――即使那些自诩为直截了当的人――能够在不使用委婉语的情况下过完一天[7]。

在英美国家,人们对职业的社会地位十分敏感,为了平衡人们的心态,使之听起来更体面、顺耳,出现了很多的职业委婉语,其使用范围广泛,这里我把它粗略地分为五大方面。

1.宗教神职人员委婉语

对神祗的婉称是人类最早的委婉语,基督教徒忌讳用触犯上帝或魔鬼撒旦的词语如Damn,Damn it,Hell,而多用Jesus Christ,Holy Mary等委婉语。故对神祗的敬畏延伸到宗教从业人员的尊称,例如:Priest被委婉地称为religious worker,preacher,the messenger of God。

2.“卑微”职业委婉语

人类社会很久以来就存在阶级之分、等级之异。脑力劳动被视为高贵的工作,而体力劳动被视为卑微的工作,报酬相差很大。许多“卑微”职业都冠上engineer,manager,export,officer等以抬高职业地位,抵制社会偏见。如“janitor婉称为building maintenance engineer或security officer;garbage-men,garbage collectors被婉称为waste managers,sanitation engineers,sanitation worker;farmer被委婉称为agriculture technician,或agriculture engineer;tree-trimmer被委婉称为tree surgeon;butcher被委婉称为meat cutter或meat technologist”。[8](P90)

3.不正当职业委婉语

一些不正当的行当也有许多别称,如whore或prostitute被委婉称为pavement princess,或lady of the evening,call-girl,business girl,prostitution被说成social evil,military prostitute被婉称为comfort woman等。hostess二十世纪变相婉指妓院里的“女按摩师"。使用这类委婉语,既能很好地照顾交际双方的情绪,顾及对方的自尊,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社会矛盾的产生。

4.犯罪行业委婉语

在社会生活中犯罪现象也使用了不少委婉语,如“偷窃”(to walk away with),“抢劫”(to put the arm on),“谋杀”(to cross out),“服刑”(do time),“吸毒者”(smoker),“贿赂”被称为to oil(加油),政府官员挪用公款、假公济私的行为被掩饰为irregularity。

同时,英语中犯罪分子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编造和使用了一套暗语以美化自己。如a five fingers婉称为pickpocket,用gentleman of the road婉称robber,用a shifter婉称为fence,用hero of the underground婉称heroin,用Doctor White婉称cocaine,用the candy man婉称drug pusher,而drug addict则被轻描淡写地说成smoker,user等。使用这类委婉语,正是通过美化方式,用含蓄、温和、文雅、婉转、无刺激性的语言表达代替生硬、直率、恐惧、带刺激性的语言表达方式,让一些令人不快不悦的事变得容易让人接受,营造了轻松、愉快的交谈气氛,以便更好地进行交际。

5.政治职业委婉语

人类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尤其是下级对上级,下层对上层,出于对上级或上层人的敬畏,在交际中,为了保护自己,避免伤害,必须小心翼翼,阿谀奉承。对领导在称谓上美化,甚至连罢职或解雇这类使人伤心的事也常被美化。如dismiss却被称为lay off,ease out,give the walking ticket或give one the sack;fire被婉称为discontinue。另外,一些政治家总是运用委婉修辞伪装自己的目的,掩盖事实的真相。例如,Honest broker――The United States.The country supplying Israel with most of its weapons and giving no-strings-attached economic handouts―several billion dollars every year not counting of given loans.在此,美国被婉称为“honest broker”(诚实的经纪人),委婉修辞顺应了政治界尔虞我诈的心理特征。

四、英语职业委婉语的社会功能

将原本地位不高的职业称谓美化或提升,使之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体力劳动(work),而是具有技术含量或脑力劳动价值的正当职业(professions)。这一心理构成了英语职业委婉语形成的社会文化基础。英美报刊的报道或讲演者的讲话中,职业委婉语的运用日渐增多,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价值或崇尚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趋势。[9](P209-211)

传统西方文化中的社会分工高低贵贱悬殊,与此对应的地位与收入差异也是天壤之别。受尊重的社会职业与高收入、高技术、管理者、脑力劳动者的概念紧密相联,其职业名称相对稳定,且不断有新的职业名称补充。而被贬低的职业则和低收入、脏环境、体力劳动相关,如今这类职业名称词拥有较多的委婉语表达形式,其取悦受众的运用目的显而易见。

英语职业委婉语的社会功能主要从提升职业地位(uplifting the profession)、美化职业名称(beautifying the profession)和美化职业内涵(professionalizing the job)三个方面体现。

1.提升职业地位

对从事技术含量低、收入少、易受人轻视的职业从业者而言,职业委婉语是肯定其职业价值、提升职业地位和对其职业或本人尊重的体现。将“女仆”(maid)提升为“家政助理”(domestic help);head-waiter(侍者领班)称为captain(总管);operator(接线员)被称为“communication monitor”或将家庭主妇”(housewife)称为“家政工程师”(domestic engineer);而一般的“厨师”cook常堂而皇之地冠以“主厨”之名,使从业者自低人一等的服务或从属地位升级为主管阶层,满足其社会价值认同感。

2.美化职业名称

一些职业名称具有较强的贬义,无论是从业者或受众往往对此具有强烈的戒备心理,美化或淡化这类职业名称成为协调英语交际关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例如将令人不胜其烦的salesman(推销员)说成是manufacturer’s representative(商家);将餐馆洗地抹桌的bus boy(勤杂工)美化成sanitarian(保洁员),甚至将janitor(看门人)称作security officer(安全长官),将prostitute(街头)淡化为street walker(街头漫步者)。通过美化或淡化方式使受用双方都能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3.低微职业技术化

即使是在一贯标榜地位平等的美国社会里,地位仍是人们衡量个体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些与脏、苦、累活有关的从业者的称谓多含有鄙视意味,通过改头换面的方式将其职业化或增加技术含量,是英语职业委婉语的另一种策略形式。例如:landscape architect(园林建筑师)比起gardener(花匠)显得更加专业;而meat technologist(肉类技术处理专家)将butcher(屠夫)职业的粗俗和低微洗涮殆尽,显示出更强的专业性。

英语职业委婉语通过以模糊概念代替精确概念、以雅词取代俗词、以大词置换小调的方法,达到提升职业地位、美化职业内涵的目的,这些有意的委婉既显幽默诙谐,又透着从业者对社会平等地位的期待,更显示出礼貌原则下人们对低微职业从业者的社会尊重。

五、英语职业委婉语的文化特征

“语言即文化”。任何国家或民族都视言语礼貌为美德。一些职业名称因文化历史原因,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被视为语言忌讳。[10](P213)诺曼人的征服一度使法语成为英语上流社会使用的语言,一些为上流社会提供服务并逐渐形成的职业名称,由掌握文化的主流社会所赋予:如“律师”(solicitor/counselor/attorney)、“医生”(doctor/physician/surgeon)或“教授”(professor/instructor/educator),系以拉丁文构词为基础,其构词或职业特征体现出知识与技术内涵。而大多数传统职业名称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多由持本族语的人们约定而成:如“工匠”(Smith)、“木匠”(Carpenter)、“女仆”(maid)等。

了解英语职业委婉语的文化特征有助于确定跨文化交际中职业名称词的选用。美国文化倡导独立、民主、平等。多文化的融合也使美国人在接受文化冲突方面具有一定的宽容性。人们谈论职业时较少顾忌,或有意识淡化职业界限以彰显其民主思想。例如黑人青年并不忌讳谈到祖上是奴隶,或自己有多重血统关系的问题。但传统英国文化仍不免保守,王公贵族所代表的上流社会,和自称“中产阶级”的英国人对职业的认同仍具有较强的传统观念。

在日常交际中,无论是在文化传统趋于保守的英国还是比较开放的美国,人们都出于交际目的,将与“生、老、病、死、残、脏、丑、穷”内涵有关联的职业名称进行“艺术”加工,即经过修辞将这类禁忌语变成委婉语。有时一个原词拥有几个委婉语表达形式:如“老人”(the old)一语在英语报刊或电视新闻中常以“灰军”(the graying army)、“高级公民”(the senior citizens)、“渐渐上年纪的人”(the aging)、“风华已过的人”(past one’s prime)、“处在第二童年的人”(the second childhood)等形式出现,以喻其岁月已逝,却未必风烛残年,回避直言“老”给人带来的不敬重之感。

六、结语

在社会生活中,英语职业委婉语的应用较为广泛、普遍。职业委婉语将传统意义上的卑微职业高尚化、技术化,不仅体现了语言美化的功能,更折射出英美文化中传统社会规约对语言形成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我价值认同和地位平等的渴求。如果我们要在交际中恰到好处地应用职业委婉语,做到既尊重他人又体现自己的语言修养,使自己在社交语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那就需要对其定义、特征及社会应用功能都有一定了解,同时还要对不同社会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及不同的语境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恰当的时间、地点说恰当的话。

参考文献:

[1]Enright,D.J.Fair of Speech――The use of Euphemism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113.

[2]Richards,J.C.等著.管燕红译.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梁镛.跨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张向阳.语言禁忌现象的立体透视[A].顾嘉祖,陆.语言与文化(第二版)[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Brown,P. & Levinson,S.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61-62.

[7]刘寅齐.英语委婉语:特点、构造及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