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04 04:35:31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例1

目前,苏州正在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苏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产业人才结构优化的支撑,而人才资本尤其是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本特别是企业家人才资本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苏州未来发展的关键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将现有人力资本转化为具有高增值性的人才资本,并且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企业家人才资本,实现人才与主导产业的有机融合。本文在对苏州产业人力资本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人才发展模式及对策。

1.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理性观察

1.1四种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模式

为了探讨各类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要将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结构进行分类;而一般人力资本存量未能显现区域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劣,所以将主要讨论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的比例结构问题。

在下列的四象限模型,以横轴表示专业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而以纵轴表示企业家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根据各个区域两种人力资本水平的不同加以组合,可以得到关于区域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四种基本类型(见图1)。

1.1.1“双高型”

即区域中经济增长所必须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存量都比较高,位于图1的右上方。此类模式中人们具有深厚的企业家精神,人群中有很高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现有的企业家和潜在的企业家的数量均十分丰富,人们崇尚企业家精神,注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有机会很快就会出现企业家。同时,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本存量也高,有许多的专业人员从事较为深入的科学技术研究,区域的科技水平高,科学技术的创新较快,比较容易接受新的技术、新方法,技术扩散的速度快。

1.1.2“双低型”

即区域中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的水平都比较低,位于图1的左下方。一个区域如果形成这样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模式,则意味着区域经济增长中会缺乏创新的动力,新开办的企业数量少,潜在的企业家人数不多,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同时,对于外来的企业和技术的接受程度差,没有办法进行技术扩散或者进行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两种人力资本都没有达到“门槛”,区域经济增长就会陷入发展或增长的陷阱。

1.1.3“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

这种人力资本结构模式中,人们对于企业家往往崇拜有加,具有很强的实现个人愿望的动力,这个动力,往往转化为开办新企业的实践。区域中充满了高涨的企业家精神,现有或潜在的企业家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的动力,人们不断地开办新的企业,并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为理想。但由于该区域中的专业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下,使得技术创新和区域外引进技术的扩散受到了阻碍,因此对区域的产业结构或者区域的整体技术水平有重要的影响。

1.1.4“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

即区域中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较高,而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较低。这样类型的人力资本存量结构模式,不利于区域中形成浓厚的企业家精神,人们不愿意通过个人创办企业或其他组织去实现个人发展的愿望,相反人们更愿意投资专业人力资本。造成了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较高,技术创新和技术的扩散速度较快,人们愿意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区域的产业结构会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向高度化转移。但经济增长内在的动力不足,需要外来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投资,才能维持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他的一些类型都可以看成是介于这四种类型的中间类型。

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四种类型,在经济增长的历史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双低型区域可以经过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或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两种模式的过渡,也可以直接过渡到双高型区域。

1.2不同模式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转化及其途径

区域经济增长最终是朝着双高型的模式发展,因为这样才有持续的经济增长。所以不管是哪一种模式的区域,都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多地合理地投资于人力资本,争取向双高型转化。由于区域的基础不同,所以转化的途径也就有所不同。

1.2.1从双低型向双高型转化

直接转化比较困难,需要跳跃式的发展。没有外力的输入,区域本身很难实现这样的转化。从双低到双高,难度就在于在短时间内的这种变换,同时需要两种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提升。显然,也不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因此不通过一种非常的手段,如大规模的移民和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就没有办法实现。依靠区域本身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实施的。

另外的两条路径分别是向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和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区域过渡,然后再向双高型区域发展。

1.2.2从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向双高型转化

这个变化过程主要是要增加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在保持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的前提下,短期内要实现专业人力资本的充裕,一个可能的途径就是通过优惠条件,吸引大量区域外的专业人力资本,提高专业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和区域内原本相对就高的企业家人力资本配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实现。

1.2.3从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向双高型转化

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加区域内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但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通过简单的引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关键是建立能够促使区域内产生旺盛的企业家精神的制度。

2.苏州人力资本存量结构考察及转化对策

苏州属于专业人力资本相对较高(优势)而企业家人力资本相对较低(劣势)的城市。这是对苏州人力资本结构的定位。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领袖相对短缺,这是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1苏州专业人力资本存量富裕

从表1可见,无论是总人力资本存量,还是人才资本存量(即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苏州都是无锡的两倍以上,均显示了苏州专业人力资本存量的富裕。

但是,在GDP总量上,苏州并没有达到无锡的两倍,其就业人员人均GDP指标,苏州只有无锡的74%。原因何在?这正是“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的不足之处:“区域内专业人力资本存量较高,技术创新和技术的扩散速度较快,人们愿意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区域的产业结构会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向高度化转移,但经济增长内在的动力不足,需要外来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和投资,才能维持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2.2苏州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相对缺乏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了2010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其中江苏49家。这49家企业总部在江苏各地市的分布为:无锡16家,苏州11家,南京7家,常州4家,南通4家,其余地市7家。无锡既在数量上占了优势,也在经济总量上占了优势(营业收入:无锡3412亿元,苏州2937亿元)。

当然,苏州的优势也很明显:苏州有一家企业入选2010年世界企业500强而无锡没有一家;3家企业分别入选201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居第12名、入选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居第1名、入选2010年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居第1名,这是无锡企业界所望尘莫及的。还有,苏州有3家企业入选2010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这又是无锡服务业在中国500强企业中的空白。另外,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苏州9家民营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291亿元)大大于无锡12家民营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189亿元),显示了苏州民营企业的强势。

然而,无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在数量上和经济总量上的优势,是在无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156万人)、工业总产值(11234亿元)与主营业务收入(10977亿元)均为苏州(分别为345万人、20018亿元、19749亿元)的近1/2、而利税总额(1205亿元)却与苏州(1463亿元)相当的经济背景下取得的,无锡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3412亿元)占无锡规模以上企业的31.1%,而苏州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2937亿元)仅占苏州规模以上企业的14.9%,说明无锡大型企业经济的占比大,而苏州是中小企业经济的占比大。大型企业在区域企业集群中的占比既可反映产业经济的能级,也反映了企业家人才群体的能级。

2.3苏州人力资本存量结构向“双高型”转化的对策

正因为如此,无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在数量上的优势和经济总量上的优势,呼唤着苏州企业领袖的奋进,迫使苏州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注重区域内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增加,建立能够促使区域内产生旺盛的企业家精神的制度,注重优秀企业家人才特别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领袖的扶持和培育,使得苏州的人力资本结构实现从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向双高型转化。

2.3.1大力培养企业家精神,提高苏州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

“十六大”以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了社会共识的平台和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撑,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的瓶颈已经克服,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将会得到保障。

2.3.2引进企业家人力资本

在继续努力引进外资(外资的引进不单单是物质资本的引进,更多的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引进。外资企业所带来的企业家精神的传播以及管理方法、协调资源的能力等等都是可以成为培养区域内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一个途径)的同时,引进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也是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的一个可行的方法。

2.3.3引导部分专业人力资本向双高型转化

充分利用苏州专业人力资本富裕的优势,同时提高部分具有专业人力资本群体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在区域内造就一批既具有专业人力资本又具有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群体,让他们从事创办企业的活动,从而实现区域的经济增长。

2.3.4鼓励科技型企业的创立

制定鼓励科技型企业创业的政策(如提供金融支持、场地的帮助,以及税收、工商方面的便利等)。科技型企业的设立,不仅可以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存量,而且其对技术创新的更高要求会促使专业人力资本的更发展。

基金项目:苏州市委人才工作办公室委托项目《苏州人才结构优化研究》课题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桂昭明.人才资源经济学[D].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

[2]国家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9)[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国家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09)[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国家统计局.《江苏经济普查年鉴-2008》[D].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例2

摘要:讨论了苏中地区各高职院校专业按大类和专业点布局的总体情况,分析了苏中3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毕业生数与三大产业的适应状况。指出苏中地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虽然总体呈现适应的态势,但还应科学把握二者的适应关系,着力培植优势特色专业,尽快解决部分院校专业重复设置现象突出、与区域产业结构需求脱节等问题。

关键词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区域产业;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005-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笔者以苏中地区11所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情况和专业布局为分析对象,探讨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苏中地区高职教育概况及院校专业设置总体情况分析

江苏共有13个省辖市,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苏南地区含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共5市;苏中地区则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市;苏北地区为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宿迁等5市。苏中地区共有20个县(市、区),扬州市下辖广陵等3区1县2个县级市;泰州下辖海陵等3区及3个县级市;南通下辖崇川区等3区2县3个县级市。苏中地区总面积约2.0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36万人,分别占江苏省面积和人口比例的20%和21%。苏中3市中,扬州、南通有扬州大学和南通大学2所综合性大学。泰州市在2012年以前普通本科院校尚为空白,去年已取得突破,2013年4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在泰州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泰州学院”。苏中地区高职教育与苏南地区尤其是南京、苏州、无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优于苏北地区。苏中地区高职院校共11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14.6%。

教育部2004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专业类别由19个专业大类、78个二级专业类和532种专业组成。2012年,苏中地区11所高职高专院校共设置17个专业大类、54个二级专业类,水利大类和公安大类专业为空白,覆盖率分别为全国目录的89.5%和69.2%(见下页表1)。11所高职院校共设置专业点数为446个,平均每个高校设置专业40.5个。专业设置数超过40个的院校有4所,最多的设置70个专业,是扬州职业大学;专业设置数最少的是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共设置28个专业。2012年苏中地区11所院校招生计划共37 919人,平均每所院校招生数为3 447人,最多的院校为5 600人,最少的为2350人。

17个专业大类中,财经、制造、土建、电子信息、文化教育5大类专业布点数最多,均在42个以上, 5个大类专业布点数为264个,占总数的59.2%。招生数较少的专业大类为资源测绘、材料能源、医药卫生、公共事业、法律,专业布点数均小于10,该5大类专业布点数共29个,占总数的6.5%。

苏中3市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适应性状况分析

高职教育是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以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分布进行设计。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可以通过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程度来评价。苏中3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毕业生人数按三大产业的分布情况见表2。

第一产业的专业适应性分析 由表2可知,苏中地区高职院校第一产业专业设置和毕业生人数比例分别为6.05%和6.96%,产值比例为7.01%,总体上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从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设置第一产业专业的院校共3所,苏中3市各有1所,其中又以位于泰州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主体,设置专业数占苏中一产专业总数的70.4%,毕业生人数占苏中总数的84.7%。

第二产业的专业适应性分析 第二产业包括制造、土建、材料与能源、生化与药品等大类。这部分大类专业的特点是:对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的要求较高,对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关系最为密切。由表2可知,苏中地区第二产业专业设置和毕业生比例分别为38.34%和38.8%,产值比例为53.02%,专业设置比例和毕业生比例与产值比例具有一定差异。苏中3市中又以南通市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比例与产值比例的差异较小。第二产业中,制造大类专业点数虽然达到64个,但基本集中于少数专业,专业重复设置情况较突出。如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和数控技术3个专业中,机电一体化专业重复率达100%(开设院校11所),电气自动化专业重复率为91%(开设院校10所),数控技术专业重复率为82%(开设院校9所)。这一现象既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又加剧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第三产业的专业适应性分析 苏中地区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和毕业生比例分别为55.61%和54.24%,产值比例为39.97%,总体上专业设置和毕业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三产产值比例。在区域内进行比较分析,3市中南通市专业设置比例(52.11%)和泰州市毕业生比例(47.49%)与产值比例较为接近。从具体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分析,师范类院校,如泰州师范专科学校专业设置以文化教育、财经大类专业为主,三产专业设置率达到92%;综合类高职院校,如扬州职业大学,虽然并入了扬州环境资源学院,三产专业设置率仍然达到63%;某些民办高职院校,如扬州江海学院,更钟情于办学成本较低的三产专业,三产专业设置率达到75%。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三产专业设置比例则可能较低,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三产专业比例仅为31%,南通纺织职业学院三产专业比例为35%。从专业分布情况来看,各高职院校三产专业设置仍然偏重于少数热门专业,如财经大类专业布点数达65个,占三产专业布点总数的26.2%,财经大类专业中,又以财务会计类、经济贸易类、市场营销类等二级专业为主,11所高职院校共设置该二级专业点数共43个,占三产专业布点总数的17.3%。专业设置重复情况仍较严重。

关于苏中地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适应性的思考

苏中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呈总体适应态势 江苏省201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3∶50.2∶43.5,苏中地区当年三产增加值比例为7.01∶53.02∶39.97。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三次产业专业设置比例为6.05∶38.34∶55.61。各院校多年来为区域经济输送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应用型、高技能型人才。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一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南通、泰州市各设有1所以一产专业为主要特色的农业类高职院校;苏中地区3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兽药生产等省级品牌专业为特色;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纺织品设计等品牌专业为特色;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以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工程技术、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等品牌专业为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业优势较为突出的专业群。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对区域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发展已做出一定贡献,但仍亟待加强 高职教育是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形式,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扬州职业大学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扬州市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已拥有机械和化工类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但目前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仍存在下列主要问题:(1)专业同质化和专业重复设置问题较突出。如前所述,各院校制造类专业设置主要集中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和数控技术等少数热门专业,三产专业设置则集中在财务会计类、经济贸易类、市场营销类等专业,专业重复设置现象仍较严重。(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所在区域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存在脱节。如扬州高职院校对本地区四大支柱产业中的汽车和船舶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据统计,2011年汽车类专业毕业生仅303人,占扬州当年高职毕业生总数的2.47%,船舶技术类毕业生尚没有;2012年汽车类专业招生人数为410人,船舶技术类专业仅江海学院开设,招生人数为45人,分别仅占当年招生人数的3.46%和0.38%。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亟须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与预测机制,制定出与地方经济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发展规划,使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的人才需求达到有效平衡。

科学把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适应关系 高职教育既然服务于区域经济,但是否要求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完全与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应?完全对应的要求既不符合现实,也不科学。根据专业化理论,每个高职院校只有集中力量办好优势特色专业,才能提高办学效益和培养质量。从苏中地区3所国家示范(骨干)校的发展和专业布局可以看出,这3所学院均已形成自己在行业内的专业优势,建立起一批优于同类学校的品牌特色专业群。但苏中地区其他部分高职院校仍然存在专业设置较分散、专业特色不够鲜明的问题。我院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形成以化工和建筑工程为主线的“两纵三横”专业群。2012年招生的41个专业涵盖了高职专业目录中的10个大类,涉及工、理、文、经、艺术等各个方面。专业覆盖面过广,增加了师资培养、教学设备投入方面的难度,难以形成适当的办学规模效益。因此,坚持错位发展,依托自身传统专业优势,努力加强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才是地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力俊,曹晔.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1(36):32-37.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例3

近几年来,苏区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职业教育的规模大幅提高、结构不断完善、效益显著提升。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本文所指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中学。近年来,苏区职业教育遏制了本世纪初出现的下滑势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中等职业教育取得新突破,驶入了健康发展轨道。

2011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总数达到528所,苏区184所,占全省总数的35%,其中赣州市80所,占苏区总数的43%;全省中职学校在校生数、招生人数分别为587317人、211902人,苏区195440人、79932人,占全省总数的33%、38%,其中赣州市102450人、41154人,占苏区总数的52%、51%。苏区中职学校数、在校生数、招生人数占全省比例大体相当,说明苏区中等职业学校对相应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承载能力处于全省平均水平。

但同时,赣州市的学校数在苏区所占比例明显小于其在校生数、招生人数比例,说明赣州市学校对相应教育的承载能力远超于其他地区,负荷较重;苏区招收新生人数在全省的比例高于在校生比例,说明苏区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具有良好发展势头,赣州市在苏区的比例略有减少,表明赣州市在苏区的教育负荷有所释放,苏区内的教育承载有更趋平衡趋势。

由于扩招政策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近5年来,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在校生人数还是招生人数均出现了上下波动,并且2011年与2007年相比有小幅下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赣州市与整个苏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还处于持续扩张中,在校生人数和招生人数5年来出现较为明显的连续上涨,赣州市增长幅度将近10%,整个苏区则超过15%。见表1、表2。

(二)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本文所指的高等职业学校仅指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不包括高等专科学校(下同)。苏区高等职业院校只有三所,分别是位于抚州市的抚州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赣州市的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其发展实现了从几年前的外延式超常规发展转入到近年来的内涵跨越式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等教育单一的类型结构,有力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为苏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由于高等教育对地理区位和社会环境的依赖性,从全省整体上看,高等职业院校的区域布局严重失衡。2011年,全省共计45所高职院校,其中27所集中于省会南昌市,其余4所位于新余市、3所位于九江市,苏区地域广阔的赣州市仅2所,抚州市仅1所,吉安市的数量为零,也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单独设立高职院校的设区市。见表3。

为了数据的可比较,选取与赣州市同样只有2所高职院校的萍乡市和宜春市做对比,可以看出,2011年,无论是招生数、毕业生数还是在校生数,赣州市均大幅超过其他两市。如在校生数,赣州市分别高出其他两市100%、40%,毕业生数高出70%、60%,招生数高出220%、45%。见表4。也就是说,虽然总体上苏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处于弱势,但如果剔除南昌市的省会区位优势,在同等条件下,苏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还是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在振兴苏区的大环境下发展潜力巨大。

纵向分析,2007~2011年5年间,与全省波动式增长态势不同的是,苏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呈连续上涨趋势。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幅度均超过40%。由于高等院校扩招政策的周期性效果出现,毕业生人数增幅更快,从2007年10488人,到2010年的14880人,到2011年的15132人,增长绝对数量达4644人,增幅达45%,年均增幅达10%。见表5、图1。

二、效益趋向良好

本文用校均规模、万人拥有职教学生数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效益。

(一)校均规模

苏区职业学校校均规模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中等职业学校从2007年的918人上升到2009年的972人,2011年达到1062人;高等职业学校2007年校均规模由2007年的3496人上升到2009年的4542人,2011年达到5044人。其中赣州市的中等职业学校近5年出现了上下波动,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4776人上升到2009年的5869人,2011年达到6427人。并且从总体上看,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均规模上升趋势要优于中等职业学校。这表明,苏区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人们的认可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要注意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把一部分适合学习中等技术的生源吸引到中等职业教育中。见表6、图2。

(二)每万人拥有职教学生数

2011年,全省每万人拥有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数132人、53人,苏区为114人、9人,赣州市为122人、15人。可以看出,苏区、赣州市与全省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如果除去省会南昌市的区域优势,一定程度上表明苏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态势良好;每万人拥有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数地域差距悬殊,苏区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1/5。另外,赣州市的职业教育效益要好于苏区其他区域。从发展趋势看,苏区每万人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增长趋势,要好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虽然在职业教育总体效益上,苏区与全省存在绝对差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绝对差异正在向良好态势转变。见表7、图3。

三、师资条件明显改善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支撑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柱,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是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近5年来,随着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苏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迅速壮大,专任教师学历达标屡创新高,职称结构日臻合理,各项素质指标有了较大改善。

(一)中等职业教育师资情况

以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2011年,赣州市教职工和专任教师以及后者占前者的比例分别为536人、395人、0.74,苏区为1403人、1107人、0.79,全省为8194人、5660人、0.69,表明苏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结构好于全省平均水平。从纵向看,2007~2011年,无论是苏区还是全省,教职工总数和专任教师数量都呈先增后减的波动态势,都是在2009年达到最大值,以2009年为界,前后3年间专任教师上升下降的百分比赣州为16.9%、13.4%,苏区为2.4%、1.2%,全省为20.9%、5.3%,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失,而且苏区以及赣州市下降的比例更为接近上升的比例,说明流失情况更为严重。

但从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数量看,赣州市和苏区在2008~2011年一直处于单调递增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专任教师总数在减少,另一方面中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在增加,这说明普通专业学校教师中缺乏青年教师后备人才对师资的有效补充。见表8。这种情况可归因于以下几点:一是由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与中职教育在待遇、工作条件上产生较大反差,导致大量高学历教师大量外流,新引进困难;二是在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办学,在专业稳定性下降的情况下,职业学校不愿意“花大价钱”引进高质量的专职教师,尤其是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

(二)高等职业教育师资情况

2011年,高等职业院校教职工数、专任教师数以及后者占前者的比例,苏区为1724人、1191人、0.69,全省平均水平为21512人、15197人、0.71,苏区师资结构质量略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纵向看,近5年来苏区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无论是数量还是整体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改善,教师总数和中高级职称总体上均有大幅增加,并且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也一定程度上表明苏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见表9。

另外,苏区高职院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重和具备“双师型”的教师比重有了较大提高。如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启动“教师师傅化、师傅教师化”工程,双师率达85%,有一支部级教学团队,三支省级教学团队,一名国家教学名师,一名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两名省级高校学科带头人,六名省级教学名师;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硕士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0.2%,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60.3%,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省级骨干教师16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1.1%,学校实施“名师工程”,聘请了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引进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引进一大批硕士以上学位的年轻教师,充实教学一线。

四、结论与建议

赣南原中央苏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区位、环境优势较为明显,产业优化升级潜力较大,虽然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整体形势并不容乐观,苏区职业教育与地区潜力或优势产业以及人才需求结构存在脱节,职业学校专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更新观念,加大改革力度,优化专业结构,努力构建适应赣南原中央苏区产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苏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切实做好“三项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一是专业建设。苏区职业教育应以苏区振兴的直接需求为目的,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以市场、就业、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原则,强调实践环节。在专业建设上,按照产、学、研结合的要求,走新型专业建设的路子,坚持建设高起点的、高科技含量的新型高职专业,“坚持高职方向,服务地方经济”,保持科学、高效的发展势头,发挥高职教育在人才强省中的作用。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三是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多元化建设投资体制。采取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的方式,通过财政支持、学校自筹、校企合作、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鼓励、支持重点院校与企业合作,通过共同投入、共享效益等形式筹措建设经费。重点围绕苏区经济发展和支柱产业来加强相关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如加强特色冶金和金属制造业、中药和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业等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初步建成专业类型较为齐全、布局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效益高、符合苏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体系。

(二)深入实施“四大工程”,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一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苏区高技能人才培训体制不顺畅。建议建立统一机构,成立由组织部门牵头,劳动保障部门主抓,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小组,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有人抓;同时选定专业对口的正规职业学校作为承办方,保证培养培训工作的质量。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增加总量、改善结构、提高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乡村教师、乡村医疗卫生人员、乡村科技服务人员、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各方面实用人才;积极引导各类经济组织、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岗位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赣南原中央苏区是江西省的劳务输出大省,有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如赣州市于都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就有30多万人。把原来的学历教育为主的方针转变为学历教育与短期职业培训并重、以短期培训为主的方针,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使其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力军。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例4

考察期间,我们代表学校招生就业处重点走访苏州地区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苏州科技城管委会和吴江区人才服务中心)等3个单位并考察了其相应的人才市场,和共计7家具体用人单位(三星电子电脑(苏州)有限公司、科玮隽(苏州)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住友电工(苏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明治乳业公司、万都海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和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为开拓就业市场,我们又去杭州拜访了LG电子(杭州)有限公司)等共。我们此行受到了苏州各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并把各单位的基本情况与我们进行了沟通,提高了我们对苏州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的认识,双方将交流了合作的共同点,并明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我校在该地区就业市场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三星电子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我们和延大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座谈,并做了调查问卷,了解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就业工作以及其他工作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了解毕业生参与麦可思调查情况。

二、意见和建议

1、学校应长期与相关企业上级领导部门建立互联互通关系。

相关报告显示,苏州就业市场总体供求情况需求比较大,该地区人才市场每周周一至周六组织相应的供求双方的招聘会,场景非常壮观。同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苏州地区将为外地务工人员(大学生)提供廉租房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并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对985、211大学毕业生来苏州工作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解决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如果学校能够与其保持长期沟通,将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信息和岗位,为我校就业工作提升新的层次。目前在当地延边大学知名度不高,我们联系和走访了3个人才服务中心和31个企业,知道延边大学的占35%,了解延边大学的占15%。我们此次来苏州就业市场考察,对我校毕业生来苏州地区工作大有益处。

而且,我们在与上级人事主管部门了解到,他们每年都与招聘企业一起到高校组织企业招聘宣讲会,广录人才。并表示愿意组织相关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大学生来苏州工作(当地人事管理部门与高校建立互联互通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和全面合作关系三个层次共有216所,其中没有延边大学)。这是机会也是机遇,希望校招生就业处与之积极沟通联系,把他们请进延边大学,形成双赢的局面。延边大学与当地距离过远,难以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研究团队研究成果转化基地,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毕业生就业渠道。

2、加强具有语言优势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校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朝鲜语(韩国语)和日语的语言优势。但现在从就业市场实际来看,纯语言类的毕业生崔在就业类型相对单一的情况,已经不再容易满足企业的需要。据了解,在苏州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语言专业(韩语、日语)。(2012年苏州工业园区到黑龙江大学招聘朝鲜语专业毕业生)用人企业大可不必舍近求远来到我校招聘语言类从业人员。

同时,从苏州市企业构成来看,多为外资或合资企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公司高层领导皆具备较高的汉语能力水平,不再需要太多的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外资企业高层和中层领导国语水平提高,中层领导本地化达到70%左右,单纯语言类专业毕业生丧失优势。所以,既会语言又具备专业技能的学生成为了苏州就业市场新宠儿。我校应继续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与时俱进,培养适合就业市场的综合性人才,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3、加强实践性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企业在招聘员工过程中,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之外更注重的就是学生道德和择业观的衡量。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员工每天能够工作热情高涨,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热爱自己的集体,热爱自己的团队。但现实情况反映,一些学生总是好高骛远,在校期间没有形成成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导致企业与学生双方收到损失。

在调查和与毕业生座谈中,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总体还是满意的,但也不乏一些意见值得思考。我们了解到学校实践性教学过少,毕业生明明掌握了理论,实际工作中做不来。课程设置偏重于基本理论,专业课和选修课关联性不强,参加工作后适应期比较长。比如朝鲜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正统朝鲜语,工作中更多使用商务性朝鲜语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工作之前准备太少,工作中往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要加强,比如销售岗位和技术岗位有差别,从事技术岗位要有时间的沉淀;跳槽要知道提出辞职,要有工作交接等。改变就业观念,培养艰苦创业精神。毕业生入职一年内,因为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频繁跳槽现象比较严重。加强学习能力培养,毕业生学习经历丰富,学习能力缺乏。

在外语学习方面,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英语口语的锻炼,因外在外企工作英语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但是读写和语言表述是有差别的,我校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在外企工作,韩国语、日语学生在口语方面要求熟练,而我校存在朝鲜族学生说韩语、日语,不是精通或费力,这种情况对其就业会带来困难,希望学校有关部门能组织相应的培训,以利于学生的就业。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例5

考察期间,我们代表学校招生就业处重点走访苏州地区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苏州科技城管委会和吴江区人才服务中心)等3个单位并考察了其相应的人才市场,和共计7家具体用人单位(三星电子电脑(苏州)有限公司、科玮隽(苏州)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住友电工(苏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明治乳业公司、万都海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和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为开拓就业市场,我们又去杭州拜访了LG电子(杭州)有限公司)等共。我们此行受到了苏州各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并把各单位的基本情况与我们进行了沟通,提高了我们对苏州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的认识,双方将交流了合作的共同点,并明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我校在该地区就业市场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三星电子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我们和延大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座谈,并做了调查问卷,了解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就业工作以及其他工作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了解毕业生参与麦可思调查情况。

二、意见和建议

1、学校应长期与相关企业上级领导部门建立互联互通关系。

相关报告显示,苏州就业市场总体供求情况需求比较大,该地区人才市场每周周一至周六组织相应的供求双方的招聘会,场景非常壮观。同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苏州地区将为外地务工人员(大学生)提供廉租房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并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对985、211大学毕业生来苏州工作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解决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如果学校能够与其保持长期沟通,将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信息和岗位,为我校就业工作提升新的层次。目前在当地延边大学知名度不高,我们联系和走访了3个人才服务中心和31个企业,知道延边大学的占35%,了解延边大学的占15%。我们此次来苏州就业市场考察,对我校毕业生来苏州地区工作大有益处。

而且,我们在与上级人事主管部门了解到,他们每年都与招聘企业一起到高校组织企业招聘宣讲会,广录人才。并表示愿意组织相关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大学生来苏州工作(当地人事管理部门与高校建立互联互通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和全面合作关系三个层次共有216所,其中没有延边大学)。这是机会也是机遇,希望校招生就业处与之积极沟通联系,把他们请进延边大学,形成双赢的局面。延边大学与当地距离过远,难以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研究团队研究成果转化基地,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毕业生就业渠道。

2、加强具有语言优势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校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朝鲜语(韩国语)和日语的语言优势。但现在从就业市场实际来看,纯语言类的毕业生崔在就业类型相对单一的情况,已经不再容易满足企业的需要。据了解,在苏州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语言专业(韩语、日语)。(2012年苏州工业园区到黑龙江大学招聘朝鲜语专业毕业生)用人企业大可不必舍近求远来到我校招聘语言类从业人员。

同时,从苏州市企业构成来看,多为外资或合资企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公司高层领导皆具备较高的汉语能力水平,不再需要太多的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外资企业高层和中层领导国语水平提高,中层领导本地化达到70%左右,单纯语言类专业毕业生丧失优势。所以,既会语言又具备专业技能的学生成为了苏州就业市场新宠儿。我校应继续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与时俱进,培养适合就业市场的综合性人才,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3、加强实践性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企业在招聘员工过程中,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之外更注重的就是学生道德和择业观的衡量。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员工每天能够工作热情高涨,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热爱自己的集体,热爱自己的团队。但现实情况反映,一些学生总是好高骛远,在校期间没有形成成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导致企业与学生双方收到损失。

在调查和与毕业生座谈中,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总体还是满意的,但也不乏一些意见值得思考。我们了解到学校实践性教学过少,毕业生明明掌握了理论,实际工作中做不来。课程设置偏重于基本理论,专业课和选修课关联性不强,参加工作后适应期比较长。比如朝鲜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正统朝鲜语,工作中更多使用商务性朝鲜语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工作之前准备太少,工作中往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要加强,比如销售岗位和技术岗位有差别,从事技术岗位要有时间的沉淀;跳槽要知道提出辞职,要有工作交接等。改变就业观念,培养艰苦创业精神。毕业生入职一年内,因为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频繁跳槽现象比较严重。加强学习能力培养,毕业生学习经历丰富,学习能力缺乏。

在外语学习方面,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英语口语的锻炼,因外在外企工作英语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但是读写和语言表述是有差别的,我校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在外企工作,韩国语、日语学生在口语方面要求熟练,而我校存在朝鲜族学生说韩语、日语,不是精通或费力,这种情况对其就业会带来困难,希望学校有关部门能组织相应的培训,以利于学生的就业。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例6

1苏州服务外包的基本发展状况

1.1外包的基本概念

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外包的范围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蓝领外包”和“白领外包”。“蓝领外包”指产品制造过程外包。“白领外包”亦称“服务外包”,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服务外包是服务业的一种形式,是当前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服务、分工协作的重新布局,是组织形态上的重新提升。目前,服务外包广泛应用于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服务附加值明显增大。

1.2苏州服务外包的发展状况

目前,苏州服务外包有了初步发展,包括软件外包、物流外包、动漫外包和中介类专业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苏州服务外包领域的先导产业。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有软件企业200多家,57家企业通过认证,7家企业入选科技部“欧美软件出口工程试点企业”,占江苏省入选总数的83%。2006年,软件外包出口额超过8000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67%。2007年苏州市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有望到100亿元。

2006年12月,《关于在苏州工业园区进行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有关政策问题》正式公布,苏州工业园区成为惟一的试点区,这对整个苏州市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苏州市利用这个大好机会加大了与国外的广泛、深入地合作,尤其与软件业发达的印度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2007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与印度“软件服务外包之父”普雷姆吉签订了合作协议。政策效应将与苏州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在未来产生更大的合力。2007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市举行科技招商合作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新宇软件与印度著名it企业戴塔麦特签订了目前中国最大的服务外包合作协议,计划将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首期1500人的ito/bpo基地。2007年7月,新加坡新电集团(ncs)与苏州工业园区(sip)管理委员会近日签订一份备忘录协议,共同开发服务外包业务,在中国建立国际一流的服务和大型外包中心,以提供包括应用开发、软件开发、业务流程和it管理业务在内的大量it服务。

可以看出,苏州市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以及服务优势等都为苏州市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投资苏州的服务业市场,为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和优势

2.1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预测,2007年,全球服务外包总值将达1.2万亿美元。外包业务这一巨大的未来市场对于正在快速发展服务业的苏州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此外,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13家落户苏州,它们70%的业务流程是通过外包实现的。但是,目前世界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大约有70%的企业尚未向低成本国家外包任何服务。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规律,这些企业都将走上服务外包的道路。苏州的经济社会对外开放度高,劳动力素质相对也比较高,具有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良好基础。苏州市如果能够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将对本市服务业的快速、高效、优质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苏州正面临着非常好的机遇,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2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

现在苏州已经具备了发展服务外包的市场优势。从国际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制造业的持续扩张,会产生对服务业的巨大需求。在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苏州抢占了先机,已经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制造业城市,这是加快服务外包发展的坚实基础。

另外,《苏州市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对服务外包发展提出了多项扶持政策,从资金、准入、用地、人才、环境等各方面提供了优惠。其中,对在本市新设立的国际、国内知名服务外包人才中介机构购建的自用办公用房,按每平方米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服务外包企业为承接外包服务项目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可按国家相关政策申请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服务外包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并按时还本付息的,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标准利率给予贷款利息20%的贴息;服务外包企业取得相关国际认证,给予最高不超过60万元的补助金额;对应届大学(含大专)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参加服务外包培训,给予不超过85%的补贴。这些优惠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使得苏州在发展服务外包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具备了政策上的优势。

3以服务外包促进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

苏州市要想保持服务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而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是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苏州市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可以分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以及苏州科技城三个重点区域,这三个区域分别制定了符合自身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措施。

3.1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发展策略

从2005年开始,苏州工业园区就推出了“产业升级”“科技跨越”和“服务业倍增”三大计划。服务外包成为“服务业倍增”计划的重要内容。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发展措施有:(1)加强政策落实,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给予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创业投资资金注入和海内外上市服务;(2)加强国内外市场拓展。利用海外留学生和跨国公司华裔管理人员的资源,发挥园区跨国公司众多的优势,争取更多海外订单;(3)加强载体建设。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园的装修和商业设施建设;(4)开辟服务外包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依托人才培养主阵地,发挥专业培训机构和企业积极性,形成多层次培训体系。

工业园区的服务外包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软件外包。苏州工业园区已有软件企业200多家,2006年,软件外包出口额超过8000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67%;(2)研发外包。三星、艾默生、安德鲁等跨国公司已在工业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为总公司的亚太总部和全球部门提供研发支持;(3)业务流程外包。从呼叫中心到人力资源,从第三方物流到财务、后勤等外包业务已经在工业园区形成。苏州工业园区已有1000多家企业选择了财务外包,而会计事务所的收入,约有1/3来自各种类型的财务外包业务;(4)设计外包。主要是专业的设计公司对于汽车、家电、机械等生产制造企业提供新产品的设计。

3.2苏州高新区服务外包的发展措施

良好的it产业基础加上优良的投资环境,苏州高新区发展新型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自身情况和服务外包的发展,于2007年5月提出了服务外包的三大重点发展领域:一是重点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主要为软件开发、工业设计、技术服务等为主的服务外包。建立软件实训基地,培养大量实用型软件专业人才;二是大力承接生产服务外包。重点发展外贸物流、商贸服务等生产服务外包领域。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区港联动”效应,形成功能强大的自由贸易区,促进以开发区物流为重要内容的境外物流跨越式发展;三是积极拓展研发设计外包。全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引进研发机构,并积极引入研发设计外包理念,打响“苏州设计”品牌。

3.3苏州科技城的服务外包发展举措

苏州科技城则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中心,并制定了以下主要措施:一是构筑微系统园、软件园、高博软件技术学院和软件大厦4大软件服务外包基地;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江苏分中心(csip)、赛宝实验室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整合软件产业内生环境;三是加大软件产业招商力度。依托欧索软件等一批软件龙头企业的科技优势,积极引进品牌型、旗舰型、链条型的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四是形成软件人才和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完善软件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培育、引进具有带动和示范导向作用的软件领军人才,加快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洁.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7,(05).

[2]姜荣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7,(05).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例7

1苏州服务外包的基本发展状况

1.1外包的基本概念

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外包的范围按工作性质可分为“蓝领外包”和“白领外包”。“蓝领外包”指产品制造过程外包。“白领外包”亦称“服务外包”,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服务外包是服务业的一种形式,是当前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服务、分工协作的重新布局,是组织形态上的重新提升。目前,服务外包广泛应用于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服务附加值明显增大。

1.2苏州服务外包的发展状况

目前,苏州服务外包有了初步发展,包括软件外包、物流外包、动漫外包和中介类专业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苏州服务外包领域的先导产业。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有软件企业200多家,57家企业通过认证,7家企业入选科技部“欧美软件出口工程试点企业”,占江苏省入选总数的83%。2006年,软件外包出口额超过8000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67%。2007年苏州市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有望到100亿元。

2006年12月,《关于在苏州工业园区进行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有关政策问题》正式公布,苏州工业园区成为惟一的试点区,这对整个苏州市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苏州市利用这个大好机会加大了与国外的广泛、深入地合作,尤其与软件业发达的印度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2007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与印度“软件服务外包之父”普雷姆吉签订了合作协议。政策效应将与苏州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在未来产生更大的合力。2007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市举行科技招商合作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新宇软件与印度著名IT企业戴塔麦特签订了目前中国最大的服务外包合作协议,计划将在苏州工业园区建立首期1500人的ITO/BPO基地。2007年7月,新加坡新电集团(NCS)与苏州工业园区(SIP)管理委员会近日签订一份备忘录协议,共同开发服务外包业务,在中国建立国际一流的服务和大型外包中心,以提供包括应用开发、软件开发、业务流程和IT管理业务在内的大量IT服务。

可以看出,苏州市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以及服务优势等都为苏州市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投资苏州的服务业市场,为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和优势

2.1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机遇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预测,2007年,全球服务外包总值将达1.2万亿美元。外包业务这一巨大的未来市场对于正在快速发展服务业的苏州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此外,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13家落户苏州,它们70%的业务流程是通过外包实现的。但是,目前世界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大约有70%的企业尚未向低成本国家外包任何服务。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规律,这些企业都将走上服务外包的道路。苏州的经济社会对外开放度高,劳动力素质相对也比较高,具有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良好基础。苏州市如果能够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将对本市服务业的快速、高效、优质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苏州正面临着非常好的机遇,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2苏州市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

现在苏州已经具备了发展服务外包的市场优势。从国际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制造业的持续扩张,会产生对服务业的巨大需求。在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苏州抢占了先机,已经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制造业城市,这是加快服务外包发展的坚实基础。另外,《苏州市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对服务外包发展提出了多项扶持政策,从资金、准入、用地、人才、环境等各方面提供了优惠。其中,对在本市新设立的国际、国内知名服务外包人才中介机构购建的自用办公用房,按每平方米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服务外包企业为承接外包服务项目进口所需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可按国家相关政策申请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服务外包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并按时还本付息的,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标准利率给予贷款利息20%的贴息;服务外包企业取得相关国际认证,给予最高不超过60万元的补助金额;对应届大学(含大专)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参加服务外包培训,给予不超过85%的补贴。这些优惠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使得苏州在发展服务外包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具备了政策上的优势。

3以服务外包促进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

苏州市要想保持服务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而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是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苏州市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可以分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以及苏州科技城三个重点区域,这三个区域分别制定了符合自身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措施。

3.1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发展策略

从2005年开始,苏州工业园区就推出了“产业升级”“科技跨越”和“服务业倍增”三大计划。服务外包成为“服务业倍增”计划的重要内容。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发展措施有:(1)加强政策落实,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给予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创业投资资金注入和海内外上市服务;(2)加强国内外市场拓展。利用海外留学生和跨国公司华裔管理人员的资源,发挥园区跨国公司众多的优势,争取更多海外订单;(3)加强载体建设。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园的装修和商业设施建设;(4)开辟服务外包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依托人才培养主阵地,发挥专业培训机构和企业积极性,形成多层次培训体系。

工业园区的服务外包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软件外包。苏州工业园区已有软件企业200多家,2006年,软件外包出口额超过8000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67%;(2)研发外包。三星、艾默生、安德鲁等跨国公司已在工业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为总公司的亚太总部和全球部门提供研发支持;(3)业务流程外包。从呼叫中心到人力资源,从第三方物流到财务、后勤等外包业务已经在工业园区形成。苏州工业园区已有1000多家企业选择了财务外包,而会计事务所的收入,约有1/3来自各种类型的财务外包业务;(4)设计外包。主要是专业的设计公司对于汽车、家电、机械等生产制造企业提供新产品的设计。

3.2苏州高新区服务外包的发展措施

良好的IT产业基础加上优良的投资环境,苏州高新区发展新型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自身情况和服务外包的发展,于2007年5月提出了服务外包的三大重点发展领域:一是重点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主要为软件开发、工业设计、技术服务等为主的服务外包。建立软件实训基地,培养大量实用型软件专业人才;二是大力承接生产服务外包。重点发展外贸物流、商贸服务等生产服务外包领域。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区港联动”效应,形成功能强大的自由贸易区,促进以开发区物流为重要内容的境外物流跨越式发展;三是积极拓展研发设计外包。全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引进研发机构,并积极引入研发设计外包理念,打响“苏州设计”品牌。

3.3苏州科技城的服务外包发展举措

苏州科技城则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中心,并制定了以下主要措施:一是构筑微系统园、软件园、高博软件技术学院和软件大厦4大软件服务外包基地;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江苏分中心(CSIP)、赛宝实验室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整合软件产业内生环境;三是加大软件产业招商力度。依托欧索软件等一批软件龙头企业的科技优势,积极引进品牌型、旗舰型、链条型的软件服务外包项目;四是形成软件人才和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完善软件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培育、引进具有带动和示范导向作用的软件领军人才,加快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洁.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7,(05).

[2]姜荣春.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7,(05).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例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068-02

1 苏州民办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现况

创业教育在苏州民办高职院校开展还不足10年,属于初级阶段。苏州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怎么样?民办高职学生对创业热情度怎么样?他们创业的能力、知识、基本素质又如何?ё耪庑┪侍猓走访苏州的几所民办高职院校,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并进行数据收集、问卷调查,以此进行分析,揭示苏州地区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调查共发放10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00份。结果表明:苏州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教育虽存在一定优势,但需要进一步拓展创业教育的途径。

从民办高职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的认同度来看 对“你认为关于创业就业的课程对你未来发展有帮助吗”,30.25%的学生选择“一般”,29.15%的学生选择“很有帮助,学到了知识”,28%的学生选择“对于将来的创业很有启发”,12.5%的学生选择“没什么帮助,随便选的听听”。这表明苏州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同度并不高。

从学校的创业教育方式与学生的教育需求来看 对“你希望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50.5%的学生选择模拟创业训练,45.25%的学生选择观摩学习已创业成功案例,42.25%的学生选择学校组织安排创业就业相关课程,35.5%的学生定期安排创业讲座。这表明苏州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喜欢模拟操作类的创业教育。

2 苏州民办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独特条件

苏州地区是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较密集的地方,经济比较发达,人才需求较大,为学生的成长和就业提供了较好的内外部环境。2015年苏州高校毕业生中包含了相当数量的民办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当今社会对于民办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因此,民办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面对这一情况,很多苏州民办高职院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从各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和帮助,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基于多年的民办高职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大部分民办高职学生有着很好的个人素质,比如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冒险精神较强,往往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如果能正确引导、发掘,这些优点将非常适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苏州地区又有其经济特殊性,许多方面是非常适合开展创业教育的。

民办高职院校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是实用型、应用性的人才,这类人才既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说民办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创业的关系非常密切,都需要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能力特点上的优势 根据在民办高职院校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民办高职学生虽然在高考的人才选拔体制中不能算是优秀的受教育者,但大部分学生身上所表现出的独特性格和能力却是创业所需要的。例如:有的学生虽不适应课堂教学,但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均表现出拥有较好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处理事情时往往能有新方法,同时还一定的领导者潜质;有的学生性格外向、思维活跃,能很好地与人沟通、相处,在团队中有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其综合素质较高;还有一类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或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当地基础教育落后,在高考中未能表现出自己真正的学习实力,但这类学生通常具有顽强的毅力和上进心。以上这些特质使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成为创业者的道路上有着一些先天的优势。

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的优势 民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由理论到实践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重产、学、研的结合,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下,不断推进校企合作,深化“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同时引进台湾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开设“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工学结合专班”,深受学生、家长及企业的欢迎,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

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优势 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以“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建设为目标的,这本身就具有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高等职业教育下的学生既要求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双师制”的师资队伍更好地适应了这一需求,也为现代知识经济下的创业者培养了基本的职业素质。

苏州地区私营企业发展氛围好 近几年苏州私营企业发展越来越蓬勃兴旺,平均每两月就有1万个私企老板诞生。从苏州市工商局获悉,截至2015年底,苏州市私营企业总数已达30.16万户,注册资本总额达11 923.8亿元,分别占江苏省私营企业总量的19.1%和20.7%,居全省第一。

3 苏州民办高职院校加强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除了以上诸多优势,苏州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也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如当地政府的投入度、配套政策的出台、学院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等。民办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具备基础的创业能力,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学院要首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不断探索创业教育的各种有效方式及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创业热情调动起来。

2)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上要多下功夫,除了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之外,最重要的是要针对创业教育开展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创新思维学、创意学和就业指导课,通过举办各类创业计划大赛、模拟创业,并定期举办“校园创业论坛”“创业沙龙”等,开展相关创业教育的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访问,请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回校做报告演讲等,让学生更多亲身感受创业就在他们身边,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3)学院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应加大对创业能力的针对性培养,如把握机遇的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开展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建设,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勇敢精神、坚强的意志、较强的适应能力等,并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爱心教育,使之成为合格的创业者。

4)学院要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将社会上成功的企业家聘为客座教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经验介绍以及创业流程讲座;把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送到创业成功的企业考察和学习,加深教师的创业认识和体验。

5)做好与苏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对接,通过调研为有志创业的学生提供正确的市场指导,为他们选择更为合适的创业领域.

参考文献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例9

产业集群(industrial dusters)的概念和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1990年在《论国家的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特定经济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以及相关支撑机构的集合。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如今,高质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正成为影响产业布局和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表明,1900―1955年,世界固定资本每增加1%,只能使生产增长0.2%,劳动力投入每增加1%,可使生产增长0.76%;而经过科技训练的人力每增加1%,可使生产增长1.8%。因此,我们应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出发,顺应当前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加快培养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为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一、产业集群与江苏高职教育发展

(一)大力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有助于消除劳动力素质这一制约产业集群的瓶颈问题、增强江苏省产业核心竞争力

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产业集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江苏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起“血液”作用,是提高江苏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产业集群的重要条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江苏省只有培养大量技术娴熟、手艺高超的一线操作人员,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速培养与江苏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和专业人员,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二)紧扣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高职教育增强办学的适用性与针对性、提升办学水平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紧扣产业集群调整和发展的大趋势,以本省产业集群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以提升江苏省产业竞争力。与此同时,在立足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作为高职院校自身也要进行调整和改革,找准高等职业教育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位置,整合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拓展和延伸办学思路,调整好专业结构,努力使专业群与技术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相适应,为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兴起准备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因此,紧扣产业集群发展高职教育有助于增强办学的适用性与针对性,从而提升办学水平。

二、从江苏省产业集群的特点看江苏省高职教育发展与调整方向

近年来,江苏省产业集群在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体、做大做强做优的思路下,形成了近100个规模较大、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有的产业集群2008年已经达到了年销售额400亿以上的规模,如宜兴官林电缆产业集群,从行业分布来看这些产业集群既涉及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电器、建材、轻工等传统行业,又涉及IT、环保等新兴产业,分布区域涵盖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板块。相当数量的产业集群在全国已有相当强的市场影响力,如姜堰五金产业集群、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吴江丝绸产业集群、宜兴陶瓷产业集群等。

回顾江苏高职教育的发展,在经过三十多年的精心建设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目前全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78所,在校生72.44万人。2000―2008年,校舍建筑面积由209.75万平方米增长到1964.74万平方米,增长了8.4倍;校园占地由6232.38亩增长到70033.13亩,增长了10.2倍;生均仪器设备值由2005元增长到6198元,增长了3.1倍,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由4854人增长到47565人,增长了8.8倍。全省现有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7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3所,省级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1个;共有部级高职实训基地32个,省级高职实训基地56个;有13所职业院校成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所高职院校进人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行列。江苏省高职教育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江苏省经济健康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适应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面对知识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要求方面,江苏省高职教育在院校布局、专业设置、校企合作等方面仍需新的思路与突破。下面,笔者将结合江苏省产业集群特点来对江苏省高职教育发展与调整方向进行深入分析。

(一)江苏省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的特点与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的优化

紧紧围绕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或本地优势资源,以乡镇为地域依托是江苏省产业集群在空间布局上的重要特点。如作为宜兴特色优势产业的官林电缆产业集群,围绕电缆产业链,形成了铜材电缆、涂料化工、塑机电子三大门类200多家企业,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分工明确、专业彰显的产业集群,其广泛分布于官林、川埠、南新及周边乡镇。再如横跨苏中、苏北的亚洲最大的不锈钢产业集群――“中国・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在地理位置上,以兴化市戴南镇为核心,由分别隶属于兴化、姜堰、东台3市的戴南、张郭、茅山、兴泰、溱潼、溱东、时堰等7个乡镇所组成。反观江苏省高职教育在区域布局上与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极不匹配。江苏省按照每30万人口居住范围内设置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原则,其高职院校主要布局在中等城市,产业集群分布的乡镇几乎没有。即便是县级市,仅有四分之一设有高职学院。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比例稍高,已占到一半左右,如江宁(区)、江浦(区)、六合(区)、句容、武进(区)、锡山(区)、宜兴、江阴、张家港、太仓、昆山、吴中(区)等。其中苏州市和无锡市所辖的各县级市均设有高职院校,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则仅有射阳、涟水、铜山(区)、邗江(区)、仪征、海门等县级市(县、区)设有高职院校。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想适应江苏省产业集群调整和发展的大趋势,就必须优化院校布局,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向乡镇倾斜,从而更好地为产业集群服务。

(二)江苏省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与江苏省高职院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的调整与优化

近年来,江苏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经济结构调整。目前,江苏省的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近年均稳定在55%左右。从总体上看,未来江苏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体现为第三产业持续上升、第一产业逐渐下降以及第二产业缓慢增长的特征。可是,当前的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并不能适应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目前直至未来若干年,江苏省高职院校仍以发展与第二产业相对应的专业为主,但为适应江苏产业发展战略与趋势的变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与第一产业相对应的高职教育专业会有一个稳定发展的过程,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会有一个大力发展的过程。

今后随着江苏省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伴随而来的产业调整、企业重组和兼并、技术改造也将在大范围内展开,以知识经济和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产业结构升级使得技术与资本对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替代性更强,一方面对高素质的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对低素质劳动力的排斥强度也必将越来越强烈。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岗位技术幅度加大、岗位技术层次高移,它们从客观上要求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发展本科、研究生层次,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支撑。而目前江苏省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组成,从办学层次上已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制约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江苏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一)融合产业和高职教育发展政策,使江苏省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职院校拥有知识、技术和人才的优势,但缺乏资金以及对市场的把握和将技术商业化的能力;而产业集群中拥有资金,有把握市场以及将技术商业化的能力的优势,但缺乏先进的知识、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江苏省高职院校和产业集群应该利用各自的互补优势,合作共赢。一方面,江苏省应将促进高职教育发展融进产业发展和扶持的政策中,利用免税、减税和提供扶持资金等政策,鼓励产业集群和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江苏省高职院校还应将职业技术培训作为自己的使命和义务,为产业集群内的劳动力提供智力支持,以提升产业集群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学习能力,从而为产业集群提供良好的技能基础。高等职业院校不仅是进行学历教育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就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重要基地。高等职业院校要面向产业,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努力建设成为江苏省产业集群的技术培训基地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二)根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各地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以及江苏省产业发展政策会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类型,而不同的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类型对高职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格具有不同的需求。为此,江苏省应依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

1.要将高职教育布局结构重心向产业集群所在的经济发达的乡镇发展。通过联合办学、设立分校、建立产学合作中心和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等手段将办学触角延伸至产业集群所在的乡镇。力争到2020年,江苏省近1D0多个产业集群均有一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的影响存在。

2.优化布局,避免趋同。对学校布局、专业布局类同,又缺乏地方和行业特色的学校和专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坚决防止一哄而起、盲目布局的现象。

3.鼓励各区域之间的高职院校合理分工,形成特色、错位发展。各高职院校必须准确把握自己的办学传统、办学基础和现有水平,扬长避短,走以特色带动整体,以整体提升特色的发展之路,全力实现分工合作,在错位中找准学校的发展优势,在错位中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

4.要注重向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适当倾斜。目前,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省会南京和苏南地区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南京和苏南地区已经形成与各中心城市产业集群相匹配,功能、层次、形态既有差异又融为一体的高职教育形态格局,仅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就有高职院校50所(其中南京19所、苏州15所、无锡10所、常州6所)。而苏北地区包括徐州、盐城、淮安、连云港、泰州、宿迁加起来才15所(其中徐州3所、盐城3所、淮安4所、连云港2所、泰州3所、宿迁1所),仅与苏州刚好持平。为最大限度地避免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缩小苏南苏北发展差距,在政策上要注重向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适当倾斜,在这些地区发展若干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性高职教育中心区,从而推动欠发达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三)提升办学层次,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增强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目前,江苏省的一些产业集群在大力发展各具优势的传统产业的同时,正在不失时机地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使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集群内原有优势产业的发展高度融合。为适应这种变化,增强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江苏省应采取以下策略:

1.提升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建立由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硕士)层次共同构成,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而又相对独立的高职教育层次结构体系。

2.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1)要瞄准科技发展的前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优先发展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专业。不仅要扩张规模,提高办学层次,而且要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全面提升专业水平。

(2)要根据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行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积极创造条件举办那些传统支柱产业所需的专业及一些新兴的、边缘的、交叉的、复合的、有生机活力的专业。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例10

这种形势下。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于2008年3月成立了。协会旨在组织广大会员保护和传承苏州传统玉石文化,加强行业规范和自律,推动行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目前,协会已经有100多家会员单位,是苏州玉雕界唯一行业组织。在玉石文化行业协会成立之初,苏州市委领导就对协会未来的发展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出作品、出人才”。

陈健介绍,今后将在培养新世纪、新生代玉雕人才方面下大力气,争取让苏州的玉雕人才做到“繁荣一代,培养一代,储备一代”,形成梯队建设。对于苏州目前玉雕行业的从业者,协会着力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文化讲座,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向苏州玉雕的年轻一代传授包括中国玉文化发展的历史、工艺美术设计等知识,提升苏州玉雕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同时,协会鼓励并扶植苏州玉雕大师,以个人、工作室、公司等各种名义到全国各地去参加评奖、展示、展览等各种活动,在走出去的同时,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学习国内其它地区玉雕界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取长补短,为今后苏州玉雕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在近10年来的这波玉器收藏热中,海派玉雕走到了市场的最前沿,引领了新的潮流。仔细研究当代海派玉雕名家作品后不难发现,新海派玉雕的特点,在于工精、料好、创意新这三点。而回顾苏州玉雕的发展史。我们也不难发现,传统苏州玉雕的特点,是“空、飘、细”,即便当代的苏州玉雕,已经没有清朝全胜时期那种领袖全国。主导皇家收藏理念的盛况,但依然基础深厚,底蕴丰富,在仿古、薄胎、巧雕三个方面,依然有着其它流派玉雕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种情况下,通过协会的工作和努力,让苏州玉雕再次走向全面辉煌,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正是基于以上判断和认识,所以协会大力组织玉雕人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全国各地的展览,加强苏州玉雕人与各行各业和其它地域玉雕名家的互动,在交流和实践中汲取营养。陈健经常告诫年轻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玉雕虽然是一个专业属性很强的艺术门类,但艺术都是相通的。文化也是相通的,与其它艺术门类的跨行业交流,对于未来苏州玉雕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与绘画界、雕塑界、陶瓷界的交流,都能为玉雕创作在造型能力、构图能力等方面开启新的思路。而在与其它地域玉雕大师的交流中,可以很清楚地发现苏州玉雕的不足和优势,对于优势,要发扬;而对于缺点则要向别人学习来弥补。如果像时下某些玉雕大师那样,闭门造车,则未来必定不会有大的发展。纵观近10年来海派玉雕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开放和交流中学习、发展的过程。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例11

二、苏州市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不足

(一)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还较薄弱尽管,苏州市千人、双创等高端人才总量居全省前列,但科技研发人才绝对量和相对量仍相对匮乏。例如,2012年苏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133.65万人,名列全省第二。而按国民经济19个行业分类来看,苏州市城镇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人数仅为0.85万人,全省排名第四,仅占从业人员总量的0.64%,省内排名第11(见表4)。苏州市城镇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人数总量、占比均同其经济总量、从业人员总量不相称,有待加强。

(二)企业研发投入尚需提升从研发活动企业占比来看,苏州市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重仍相对较低。2011年,苏州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约42.41%开展科技研发活动,而占苏州市企业总量最大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比例仍低于50%。其中,外资企业比例最低,为37.07%,私营企业为46.78%。从行业来看,包括计算机、通讯设备在内的电子设备行业仅38.72%开展了研发活动,比例偏低。2012年,苏州全市有59.96%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了科技研发活动,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比例分别为65.58%和53.50%,虽然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和苏州经济总量及地位相比仍处于偏低位置。从研发活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来看,企业研发活动支出占比也尚需提升。2012年末,苏州上市公司研究开发费用为37.73亿元,增幅为19.9%,占营业收入的2.415%。当年,苏州市年末资产总计和年营业收入均超过5亿元的85家企业集团投入研究开发费用97.62亿元,增长26.1%,占营业收入的1.348%。而2012年,深圳市仅华为1家的研发费用支出就达300.9亿元,远远超过了苏州80家上市公司和85家重点调查监控企业的总量。这表明苏州企业在研发活动上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从研发经费的来源看,企业还存在对政府补贴、项目资助的高度依赖性。[1]虽然从宏观统计数据看,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占比不足1%。但从微观个案来看,情况却并非如此。以中核科技为例,该公司2010年度收到“核电关键阀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相关的产业引导资金1444.9926万元、政府补助300万元;2011年收到政府补助150万元;2012年收到政府补助300万元。2011年获得“百成千瓦级核电站用关键阀门产业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补助资金共计4500万元,其中,2011年拨付2000万元、2012年拨付1500万元、2013年拨付1000万元。2011年,控股子公司苏阀横店公司收到“高温高压加氢装置阀门产业化”项目补助780万元。在这些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下,中核科技研究开发支出由9.58万元跳跃式增长到23.40万元(见表5)。随着项目支持额度的下降,中核科技研究支持活动总额和占营业收入比重均出现下滑。(本文来自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三)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贡献还需提升第一,专利质量有待提升。近年来,为了相关考核指标达标,苏州市科技部门对专利申报奖励达到空前的力度,专利申报和授权量均出现了跨越式增长。但是,发明专利比重仍旧偏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二者合计占比出现了大幅下降(见表2)。专利申报奖励加大虽然能够激励企业对研发创新的重视,但是,对专利的奖励和考核超出其合理的边界时,一定程度上会引发中介机构、企业和政府以专利数量和增量为最终目标的错误行为,忽视了专利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真实意义,扭曲了社会资源的配置。第二,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速和竞争力相对较弱。从纵向比较看,2006年以来,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明显低于江苏省平均增速,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江苏省的比重持续下滑,从2006年的37.18%下降到2012年的26.40%(见表6)。从横向比较看,2011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年产值75.47万元(见表7),不及规上企业整体的九成,并不具有产出效率优势。其销售利税率①和利润率仅为规上企业整体水平的91.20%和93.05%,也不具有经济效率优势,2012年亦是如此。就一定意义而言,盈利能力是竞争能力的直接反映。综合两方面可以大致判断,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并不突出。以上市公司为例,苏州市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优势也不突出。2012年,苏州80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1562.57亿元,同比仅增长0.6%。苏州市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06%,低于深圳(7.89%)、广州(7.85%)等城市。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来看,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率和利润率均处于全省的最后。这一结果意味着:随着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品占比的提升以及经济规模总量的扩张,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并没有取得相应优势。

三、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模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过程中有关技术的产生、选择、组织、应用与扩散方式的总和。技术创新要素组合、配置方式及其结构上的差异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不同模式。根据创新来源的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根据技术创新动力源的不同,可分为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拉动模式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模式。实践经验表明,一个企业的创新模式应与其创新能力、创新发展阶段相匹配。以中核科技为例,该企业综合采用了自主研发、国内研究院所合作、产业链联盟合作和中外合资合作等多种模式。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市场机遇不同时期,中核科技创新模式侧重不同,对保持企业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苏州市主要科技政策对技术产生和数量过度偏好,而对其他环节关注相对不够;对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和技术驱动创新过度偏好,而对企业联盟或并购、市场驱动创新重视相对不足。这种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州市技术产业化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并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