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03 06:13:27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例1

下面结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谈谈我们如何利用教材进行写话训练的。例如,第一课《找春天》一文中,有四个段落的结构是相似的: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孩子们有滋有味地朗读了这四个段落后,我们请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式写几句话。看了学生的作品,我们露出满意的笑容。请欣赏:

粉红的桃花在枝头开放,那是春姑娘的笑脸吧?

解冻的河水清澈透明,那是春姑娘的镜子吧?

柳树的点点嫩芽,那是春姑娘的音符吧?

小鸟在枝头欢叫,那是春姑娘的歌声吧?

……

虽然孩子们写的话中有一些错别字,还有一些是用拼音代替的,但写出如此灵气四溢的语句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二、讲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

经常利用教材进行想像写话,时间长了,学生自己也能找到读写结合点了。《泉水》一文的结尾是省略号,当我讲完课后正要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时,一个聪明外向的孩子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泉水可能还去了很多地方,让我们接着往下写好吗?”他这么一说,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在后来的训练中,他们有的写道:“泉水流进花园里,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喝饱了你们的花朵会更大更美’”。有的写道:“泉水流到树林里,泉水说:‘喝吧,喝吧!喝饱了你们会长得又高又壮’”。还有的说泉水流过竹林,流过菜园……孩子们弛骋着自己的想象,续编出一个个内容不同的童话故事。

三、根据古诗中的图画进行写话训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古诗的一大特点。我认为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还可以提倡“画中写话”的训练,这也就是说,我们教师还可根据古诗中的图画进行写话训练,从而进一步拓展学习。比如,学生在学完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后,我要求学生看诗中的插图来编个故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把文中的小孩与蝴蝶嬉戏的经过写得活灵活现,充满了童真和童趣。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例2

酒吧,在英语里是 Bar,原意是长条的木头或金属,像门把或栅栏之类的东西。据说,从前美国中西部的人骑马出行,到了路边的一个小店,就把马缰绳系在门口的一根横木上,进去喝上一杯,略作休息,然后继续赶路,这样的小店就称为 Bar。

酒吧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可,酒吧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经济消费、人们买醉的场所,它更是代表着一种精神文化。在近十几年里大大小小的酒吧如雨后春笋般的纷纷落户各大城市。在文化的积淀中,逐渐的形成了各大城市不同的酒吧文化。

酒吧作为一种新型事物,还没有被大众所熟知和接受,因为它一直是时尚前沿的象征,它的消费群体是受到条件所限制的,也是特殊的。所以,“有音乐,有酒,还有繁杂的人”,一般人对酒吧的认识似乎只是如此。但是,作为西方的酒文化的标准模式,酒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酒吧作为一种时尚,代表一种消费理念,它所营造的气氛不论是热闹还是沉寂,不论是风格还是主题,都是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要来定位的。因此,对于酒吧文化及其设计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我们常常讲酒吧要有自己的文化,那么究竟什么是酒吧文化呢?简单的讲,酒吧的文化即酒吧的特色,是一个酒吧区别于另一个酒吧的标志。酒吧的文化主要包括酒吧的物质文化和酒吧的精神文化。酒吧的物质文化包括酒吧的装饰风格、布置设施、材质特点以及服务员的服饰等。装饰风格衬托酒吧气氛,可以感染顾客的心情。布置设施及材质要突出自己的个性,或民族风情或时代气息……服务员的服饰则是酒吧意境中的主要内容,它可以直接表现出酒吧独特的情感形式,并且代表体现酒吧文化层次的重要一景。一个酒吧的精神文化是整个酒吧文化的核心也是其本质的东西。酒吧精神代表着酒吧独特的主题思想,现代的人们泡吧就是为了感受不同酒吧所带来的精神感受,或动感激情或温馨舒适或闲情荡漾…

酒吧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具象代表,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缩影。城市文化特征的表现是看透一个城市的标准,走进不同城市的酒吧,我们会真实的感受到不同城市的独特文化氛围。以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北京的酒吧品种多多,上海的酒吧情调迷人,深圳的酒吧最不乏激情。而这三地酒吧的特征正是这三个城市所具有的特征。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无处不在的表达着她的包容性;上海,作为一座接受西方文化比较早也比较多的城市,总是透出风格迥异的异国情调还有那么一点小资。深圳,这个新兴的城市,以她的激情向人们述说着这里的速度与梦想。而酒吧,在夜色的掩盖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诠释这里的城市和城市里的人。黑色的夜里,人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的涌进那些空间不大却带有一丝激情与暧昧的酒吧,去释放在生活中压抑了一天的心情,去体味那陶醉于中的梦的味道。人们在这里,用陌生去熟悉陌生,用热情去接近热情,尽管他们以前不认识。在这里,人们忘记自己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扮演的那些角色,尽情的体味那种陌生的熟悉和那种看似理所当然的热情。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所在的是酒吧而不是其他地方。

酒吧自从进入中国以后,渐渐的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影响,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酒吧文化。首先,在消费文化方面,酒吧在中国有一种娱乐被 “精英化”和 “美学化”的现象,去酒吧消费的不是一般平常大众能消费得起的,同样一瓶啤酒,在超市最多10元,在酒吧里,最低是 20元,而且很多酒吧还有不能低于30元的最低消费,还有的酒吧规定如果是靠窗等环境好的位置最低消费竟要上千元。另外,酒吧里一瓶洋酒更是要花去一般普通市民半个月的收入,再说,中国人去酒吧玩的,往往是成群结队,一般消费都是很高的,这一点,就是在号称是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也是表现得很明显,所以一般市民的闲暇消费是不大可能与酒吧挂上钩的,这就决定着中国的酒吧消费群体多是中产阶层的白领等。

酒吧是小众的场所,它只会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就全国来看,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在各个省区也是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一个城市来看,它要么分布在人流集中的闹市地区,要么就在环境优雅同时租金不菲的“时尚街区”。这说明酒吧要想得到生存一定要有适合它生长的文化和经济的温床。

酒吧就是这样,不同的消费人群感染着不同的酒吧,使其有着不同的主题和精神文化;同时,不同的酒吧,经营方式也形形,通过自身的装修特点、音乐风格和酒吧风格特征又影响着来此消费的人们,决定了消费对象的情趣选择。我想,主题酒吧也是因此而来的,喜欢摇滚的人们相聚在一起谈论摇滚,喜欢音乐的人们聚在一起聆听音乐,喜欢旅游的人们也聚在一起分享着不同的故事与经历…其实酒吧的文化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弄明白,弄懂的,这需要你坐在里面慢慢的感受它,品尝它,融入到它的氛围里和情调中。酒吧就像是拥有魔力,你越是靠近它、感受它,就越是想要融于它,感染它。

酒吧是一个有主题与文化的依托才可以长久的场所,因此,酒吧往往会集中在一些有特定意义的地方,北京的三里屯是各国使馆区,后海则是京城历史与风景完美结合的地方;上海的衡山路、茂名路,代表着城市的历史与辉煌,新天地也是新旧情调综合的结果;南京的1912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民国文化。这些特定地点的酒吧,体现着历史与文化,使人们感受着个性的酒吧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交融,感叹于中西方文化的合璧,回味着历史与时尚的碰撞。

参考文献:

[1]王芳《多元化设计元素在酒吧中的运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

[2]王芳《浅谈酒吧设计》[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8.

[3]董慧《酒吧文化与设计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2007.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例3

1、学习浏览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边读边想能复述故事。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3、能从海力布舍弃生命,拯救乡亲们的感人故事中受到教育,对故事中的人和事有自己的体会,对民间文学产生兴趣,热爱民间文学。

4、完成课后小练笔。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复述故事,并完成小练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

书空课题

齐读课题。

2、用比较简洁的几句话,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3、想要让故事中人物更生动、丰满。我们可以对这个人物进行一些什么样描述?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1、找到了对海力布动作描述的句子,小组相互讨论一下。

预设:动作描写(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正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方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这是几个十分熟练的连续动作,可以体会到海力布同情弱者、富有爱心,还能体会到海力布本领高强。

师:指导读句子。

生二:心理描写(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可以感受到海力布不贪心、特别在意宝石。

师:指导读句子

生三:心理描写(海力布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可以感受到海力布非常着急,同时也能感受到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指导读句子。

生四:语言描写(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这里可以体会到海力布为了让大家搬走,他很着急。

师:指导读句子

生五:语言描写(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及了。”)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海力布急得掉了眼泪,他是为乡亲们着想,一心为别人着想。

师:指导读句子。

生六:语言描写(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我从这些话这里体会到,海力布已经想好牺牲自己,舍己为人,大无畏的精神。

2、重点读海力布在听到鸟们议论之后的语言描述。想一想应该怎么读这几句话?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海力布为什么会这样说?同桌交流一下。

生:交流讨论

师:海力布为什么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那句话?

预设:生:因为他听到了鸟的议论: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第七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师:他为什么急得掉下眼泪?

预设:生:海力布不想让乡亲们遭受灾难,可是乡亲们不听海力布的话,不搬到别处去。

师:那到了后来,海力布为什么又变得镇定了呢?

预设:生:因为海力布下定决心,要牺牲自己,救乡亲们。

师:你能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这句话吗?

生:他想到这里,就镇定的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师:是呀同学们,当海力布听到鸟儿们议论说: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

生齐读: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

师:哎呀,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

生一: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

师:不好啦,灾难马上就要来了,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

生二: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

师:面对乡亲们的不理解,海力布十分着急,他急得掉下眼泪,说:

生齐读: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及了。

师:怎么办呢,再不走,后果将不堪设想,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

生齐读: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及了。

4、随文识字“焦”

5、感受海力布的人物特点。

师:读到这里,你觉得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

生一:我觉得海力布是一个牺牲自己,舍己救人的人。

板书:

舍己为人

三、复述故事

1、看复述要求,明确要求之后,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2、生自由复述故事

四、小练笔:石头“海力布”。

1、看练笔小建议,自己读一读。

2、根据提示进行小练笔。

3、生展示。

五、课堂延伸

做一个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小使者。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例4

这里我不研究“创业教育”是谁最先提出的,我们开门见山,先谈“为什么要进行创业教育”这个问题。

“创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树立创业意识和如何创业的教育。

这里我们先明确一个问题: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

国家为中小学规定了相应的培养目标。我们不去谈这些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我们知道,至少在高中,有一个目标是非常简单的,就是要考上大学。因此,中学里的学习基本上都是围绕高考展开的。我们当然不赞成中学的教学过分地为高考服务,但现实就是这样。

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作为升学,大学已经是升学教育的顶点,以后就没有类似中小学的升学考试了。也许有人会说,不是还有研究生考试吗?其实,研究生教育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教育了。它的升学机制也与以前的升学机制不同。可以说,进入大学以后,以往的那种为了升学而学习的教育结束了。大学的学习是为了今后的职业生涯而学习。

一个高中生去找工作,他只要在自己的简历上写明自己是高中毕业就可以了。而一个大学毕业生去找工作,除了在简历上要写明自己是大学毕业、获得什么学位外,还必须写明自己是学习什么专业的,学了哪些课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学培养的是某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大学教育的特点是专业教育。而不是升学教育。这一点从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要明确。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第一课。

当大一新生明确了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否就能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呢?答案当然是否。这个时候让他们树立“创业意识”也还为时过早。大二,大二是个不错的时机。这个时候的大学生除去了大一时候的新鲜感、盲目热情等,取而代之的是对于专业课程一定的熟悉,对于就业方向的理性思考这个时候就是最佳的明确时机了。

先就业后择业,创业最牛。

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如果能很明确自己毕业后要做什么,那就是一牛人。我1999年大学毕业,2003以来一共带了六届学生,从自己就业创业到看着一届届的学生就业、待业、创业……这个过程真的有趣极了。

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下面就慢慢听我快点说吧。

我有几个目前毕业了,正在创业守业的几个学生,接下来我就通过讲述他们的情况,用最生动有趣的实例来说明问题。

刘阳:女

入学年份:2002

专业:平面设计

学历:专科

目前工作:上海市普陀区常好贸易有限公司(礼品设计包装销售一条龙的公司)

情况简介:该女生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那个时候我刚毕业,就比她大一岁,她给我的印象是痴情、迷糊。上PS课她在写日记而且还给我看,照说当老师的我对于不认真上课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应该严加批评。可是那时候的我觉得她很可爱特别,所以就纵容了她随她去了。呵呵……如今想来也就是我的宽容吧(纵容不好听)成就了现如今我们不断的师生般的姐妹情缘,她昨天还让我给她的公司介绍一个目前我教的毕业班学生呢。如果理性的总结的话,创业的学生通常都是爱逃课或者人在课堂心在外的主。我并不是要误导大家,只是我觉得创业的人要有外向型、主动等的性格特质。他不是乖乖女,也不是模范生的感觉。他会敢想敢做,有魄力或者说有“不怕死”的劲头。刘阳很有女人味在我教她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那个时候她才20出头不能说太早熟,但也绝对不是EQ很低的人类。适合创业的大学生应该是EQ很高的人群。IQ很高EQ很低的人往往适合从事科学研究,做某个领域里的高端技术型人才,他不会是作为创业人物的集大成者。

无论你创立的事业,是个“小作坊”呢,还是有百八十号人马的大集团吧,作为创业者你首先要有拓荒牛的精神,能吃苦,有包容,懂得吸收笼络各种人才,自己的力量毕竟有限,所以适合创业的大学生都是能吸引人的人。一句话,会吸引能者共事的人适合创业。

我想我不会告诉所有我的学生,大学毕业工作难找啊,自己干点啥吧啊……这太主观也太不负责任了。因为真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的。所谓的创业教育一定要因人而异。

这里再说一个厉害的学生:能人

张健:男

入学年份:2005

专业:平面设计

学历:专科

目前工作:哈尔滨市昊天摄影工场

情况简介:又是一个“混蛋分子”,他总逃课。我记得他认识我的(下转87页)(上接85页)时候我不认识他,他上大学一年的时候就跟学校对面的一家小摄影写真店老板“称兄道弟”,整天泡在那个小摄影棚里,我在课堂上找不到他一准在那儿能逮住他。他大三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在哈尔滨的一条不错的街上盘下了一个铺面,做起来了自己的小老板。我结婚照就是在他家拍的。起初的生意挺惨淡的,合伙人也撤了,不过他挺过来了。这里要说个“10万元”的问题。自己创业涉及启动资金,最起码,干事业总要有个地方,这个地方要租金要装修啊。不都是钱么,不是每个有魄力有人缘的人都有启动资金啊。张健的“10万”是她老妈的,家里给他这笔启动资金给他的压力却大于10万斤的重量。有一阵子他整夜失眠,人本来就瘦,那个时候就更瘦了……想来真是很不容易啊。

他的本来父母都是搞房地产的,一直希望他做建筑设计,或者考个施工监理证呢。可是他对这些都不来电,就喜欢拍MM,呵呵……美丽的行业也有美丽背后的苦役。其中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吧。父母的钱也是钱,如果买卖干赔了,他失去的可能就是自由,自由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那个时候就得遵照父母的安排了,是啊长大的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做自己的梦,我们可以想见他当时的压力吧。可是他还是幸遇的,因为他支起了那摊摄影棚,在父母家人怀疑的目光中他骄傲地站着。一直站着。加油,张大嘴儿!

好了,不煽呼了,我们总结一下:适合创业的大学生需具备的必要条件如下,本人人缘极佳,人际关系活络,见面三分熟,一大批人才围绕着。家里最好有钱,父母没钱,有个有钱的姑妈、舅舅啥的也行。有钱有人才的情况下,本人还要有恒心毅力,常言道:创业容易,守业难。

其实,从我参加工作以来,在我“创业教育”的培养下,不只以上这两位同学有杰出成就,还有很多呢,比如某2004届的一个同学自己创业养狗的,他很厉害啊,他的狗狗是美国纯种萨摩耶,一只幼仔1.2万元呢;还有毕业后自己开旅店的,年净收入也就10万元吧。哈哈……这些都是在我实实在在教过来的学生。不过说句实在话,他们从事的都不是跟大学专业有关了,有些时候人们的观念转变不过来,会认为大学毕业回家养狗好说不好听啊。我还有一对2005届的学生,他们大学期间是恋人,大二起就自己做网站搞电子商务了,呵呵……家里父母都觉得这孩子整天在家呆着弄电脑,也不出去上班工作,很不理解。是啊,社会形态的多元化也催生出了新一代新的生存模式。理解万岁啊!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想不单单是我们这些教育战线的一线工作者要重视并且不断实践总结研究的工作,更是整个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毕竟我们的大学生就业目前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了。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对我自己提出以下几点具体要求:

1.经常阅读新闻财经等节目报道,掌握最新的资讯,特别关注大学生就业这块的或者说大学教育这块阵地的相关消息。

2.自己创立设计工作室,带领一部分想从事设计事业的学生由实习生到成手设计大师的顺利转型。

3.就做到以上的2点吧,以后想到的再努力做到!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学

术研讨会论文集[C].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8.

[2]王前新,周明星.创新教育全书[M].九

州图书出版社,2005.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例5

坚持,几乎是对王玺成为“网吧老板”后生活最好的诠释。他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网吧事业,继续着与网吧相伴的日子。不管是对未来网吧生活的期许,还是忆及过往那些与青春、与网吧有关的日子,王玺的眼睛里,闪烁着的始终是无限的美好。

但是,就是在这些倔强与坚持之间,王玺见证了网吧行业近十年来的几度辉煌与沉浮。在网吧行业这个偌大的舞台上,他一直以一个的普通网吧人成长的姿态努力地去守望、去探索……

“清华”求学生涯

1992年,年仅18岁的我考入了所有考生所向往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成为了清华92届的学生。当时我所在的热能工程系在全国都是很出名,系里已经出了好几个比较有名的院士。而我所在的热能专业,当时却是清华大学比较冷门的专业。

大学生涯由此拉开了序幕,我像所有的高中毕业生一样,最初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认为自己将在清华学府里奏响自己美丽而灿烂的人生乐章。真正开始大学生活后,我才发现大学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美好。由于那时我和班上很多同学一样对“热能专业”这个概念并不太理解,所以压根对所学专业就没太大的兴趣,清华的求学生涯也在极度的不理解中浑浑噩噩的过去了。也许是没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大学时代过得很茫然,在那些匆忙中,大学四年弹指一挥间就悄然流逝了。直至1996年7月,我正式结束了清华大学的求学生涯。

“双稳”工作期

大学一毕业,清华所有的毕业生便开始千军万马的过独木桥,那个时候全国都掀起了一股出国的风潮,同班同学里也有出国继续深造的,也有保送读研的,但是大多都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我也不例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温州发展,但是我心里却一直藏着自己的出国梦。回家时正好赶上当时温州市电业局在搞一个燃气轮机的发电项目,我凭借清华大学热能专业的毕业生顺理成章的进去实习了,此时我很感激自己能够找到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是每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梦寐以求的事情。

实习时期的工作内容其实很简单,无非是翻译一些专业的数据给领导看。但是我对工作充满了热情,由于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不到一个月我就转为正式员工。从我初进电业局的时候,一直持续在做那个燃气轮机的发电项目。大概工作一年后,枯燥重复的工作让我失去了对这份工作的热情,而那个时期原来的项目在跟外资谈判时出了些问题,于是项目就一直停在那里,我基本上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于是,无所事事的我迅速辞了职,放弃了别人眼中的“铁饭碗” ,成为了待业青年队伍中的一员。

在家休整了几个月之后,1997年下半年,我又进温州煤气总公司里面的设计院,当时我的工作任务是专门为企业设计煤气管道。一开始,我对这份工作充满了极大的兴趣,我努力地想将这份工作做好,并用心去为别人设计。据说每个初进这个设计院的毕业生都需要从最初的画图开始做起,并且画图的时间为3个月。而初进公司的我才画了一个礼拜的图,便自告奋勇跟设计院的院长说:“我觉得画图没多大意思,我要做自己感兴趣的设计。”刚开始所长并不同意此事,认为这样会打乱了他正常的工作部署,一直都是他安排下属做事情,忽然冒出个不太听他的指挥人,一时难以适应。但是由于我得到了总公司局长的赏识,最终我还是在一个礼拜后结束了之前画图的工作,转做设计煤气管道的工作。那时,我把这份设计工作当作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把设计的相关资料以及设计原理都认真地学习了一遍,期望自己能尽快地成长。

在设计院之后的几个月里,我对设计非常迷恋,工作也十分投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项细节工作,没多久,我便先后设计了几栋楼的管道。不久后,温州市要开发建设一个大型煤气站,本来打算交给别的设计院来完成的设计,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交给了我来设计。当时我心里有些紧张,心里同时也充满了些许兴奋感。于是下狠心要将设计做得足够完美。期间,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参考了很多数据,在我熬了好几个通宵的努力下,没多久,煤气站的初步设计新鲜出炉了。当时心里对自己努力之下的成果比较满意,但由于是初步设计,还需要等待审批。

初步设计在等待审批的过程中,我进入了无所事事的状态,恰巧有个被保送到上海大学读研的同学联络我去他们学校。等待的过程始终是漫长的,所以我想出去散散心,而那时我心里还有一个念头就是:考研。正好可以在散心的同时,顺便去了解一下上海大学的研究生动态。带着一份忐忑的心情,我去了一趟上海大学。

“辞职考研失败”迷茫期

一个礼拜后,我从上海大学回来后,第一时间被院长叫进了办公室,他面带愠色地大声斥责:“你没经过我的同意,没写请假条经过批准后就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这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这个事件影响之恶劣,所以,院里决定给你记过!” 心高气傲的我辩驳说:“请假没经过领导同意就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确实不对,但是我有跟你亲自请过假,只是没有书面的假条而已。我认为这样并不至于要给我记过吧!” 原本一直令院长头疼的我被抓到了把柄后,他一直拿这件事教训我,并且乘胜追击。

过后,总公司的局长出面找我谈话,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请假没经过同意确实影响不太好,以后一定要注意改正,这次的事我们打算给你记个过就算了。”那时因为年轻,所以不知道天高地厚,我仍然倔强地说:“我虽然没书面请假,没经过同意就离开院里影响确实不好,但是如果给我记过的话,我就辞职不干了。”领导最后让我再考虑考虑,其实也是想让我认识下自己的错误,好好写一份检讨书,肯定可以避免记过。但是当时因为年轻,所以不够安分的我再次选择了辞职。我又再一次成了待业青年。

其实从上海回来后,我心里已经决定要考研。辞职后,正好我有更多的时间安心地考研。后来的几个月,我一直呆在家里安静地学习,认真地准备着考研。考研前的那些日子里,我买了一本又一本的书,买了一套又一套的资料,做了一个份又一份的模拟试卷。虽然是枯燥的教程,但是每天都在充实的学习中度过。1998年年初,我终于将所有的科目都顺利考完。

随后就是等待考试的结果,那些天的等待可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也不为过,那时我紧张地心都提到嗓子眼里去了,心里有两个声音对自己说,一个是充满自信的声音:我肯定会过吧!另一个是略带紧张的声音:从热能专业转换为经济学专业的我能过吗?结果终于揭晓,当听到电话里的分数时,有一阵是喜悦的心情,因为所有的基础课程我全部都过了,当我听到专业课没过的分数时,一下子失落之极。考研失败后,我心里的感觉极其复杂。低落?沮丧?迷茫?悲伤?这些词都不足以用来形容我当时复杂的心情。心里忽然就像少了什么一样,生活此时像失去了色彩一样,并且少了许多滋味。考研的失败一下子将我击倒在地,我不知道我人生接下来的日子应该做些什么?原来所有的盼望与希冀全部跌落悬崖。

这时,我没有了任何目标,像失去了人生的方向,甚至开始变得自闭。至今我仍然记得那个时候的自己天天呆在家里听音乐、看书,或许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悲伤掩埋在音乐与书籍这样美好的事物里。不管是同学、朋友、还是家人叫我出去散心,我都一口否决,因为我那时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拒绝出门。日子就这样持续了几个月,渐渐家里发觉我越发的不对劲,害怕我出什么乱子,那时动员了许多相熟的同学与朋友开导我。当时在深圳的大学班长刘凯知道我当时的状况后,在电话里极力开导我,并热情地邀我去深圳散散心。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人,我想或许能给予我些什么好的建议,而在这段难熬的日子里,家人的敏感和难过我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我想我应该去深圳一趟,或许对于我而言,会拥有新的收获。就这样,我像一个很久未见阳光的人出去重拾阳光一样去了深圳。

“出国深造”梦暂时停滞

在班长的家里一直住了将近三个月,那段时间我也相继和许多朋友、同学有了接触。有人建议我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可我没有再次选择考研,我没有勇气再次面对失败,而且读研这个目标也已经早已随着失败而丧失。转眼快到1998年的年末,有个北京政法大学毕业的朋友李小娅,她大学毕业后就进了新东方。那时候徐小平在新东方专门设立了一个出国面试的培训部门,而李小娅正好是这个部门所延伸的专门负责加拿大移民事务部的负责人。她当时建议我可以尝试出国移民,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

“加拿大移民热”在那个时期是颇为流行的事情,所以当时心里潜藏的“出国深造梦”也一下子开始复苏。我心里想或许“出国移民”也是不错的选择,还可以实现我最初的梦想。随后,便跟随着新东方从深圳去了北京。那时我头脑还算比较清醒,没有被突出起来实现梦想的机会冲昏头脑,去北京的初衷是去了解办理相关程序的具体细节,以至于了解到申请过程细节化、透明化。于是在北京,我以一个要移民去加拿大的技术人才的身份在新东方立了一个CASE。那时我恍然觉得自己总算有了一个目标,又回到了我大学毕业时最初的梦――“出国深造”。出国梦的萌芽是因为英语一直是我的强项,在语言方面,我也拥有不错的天赋。由于从立案到正式出国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于是,我直接从北京回到温州。

回到温州后,就一直张罗着准备出国所需的材料,闲暇时分就在家里看看英语书、读读英文诗歌、听听英文故事,并且开始联系一些加拿大的学校,准备进行留学申请。

成为“网吧老板”的缘起

那是一个闲暇的下午,平日我都是在一些英文杂志上搜集一些加拿大学校的信息,但那天在电信上班的高中同学张睿告诉我:“如果你需要搜集更多加拿大学校信息的话,可以在我值夜班的时候来机房上网查一下。” 因为这一句话,我便开始接触到网络。

之后,每当张睿值夜班时,我就随同他一起去温州市电信局的机房上网。那个时候还是用“猫”――调制解调器进行拨号上网。没过多久,电信局的营业部也开始摆放了数十台专门用于顾客上网的计算机开始对外营业。从此,那里成了我休闲与学习时间里必去的地方。1999年初,温州陆续出现了第一批网吧,顾客进入网吧能做的无非就是浏览网页,发发E-MAIL。但是这个新奇的事物还是引起了我和许多人极大的兴趣。当时的网速很慢,尤其是打开一些国外的网页会经常急死人。某天,我无意中进了网易的一个英语聊天室,才知道原来上网还可以聊天,那个时候还没有QQ聊天工具。

1999年10月,在一次和毕业于上海交大的高中同学苏醒闲聊中,我随口说:“如果我们也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网吧是不是也不错呢?至少我们上网就不成问题了。”这番话也获得了他的赞同,于是我凭着年轻的一股子热情就开始着手准备。那时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出国的事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自己也经常去网吧上网,还不如自己开家网吧,这个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例6

我们中国被列强侵略、分裂我们的国土,到现在都还没停止。还在搞鬼,台湾还没弄回来,我们民族在政治上是这个地位,在经济上是什么状况?我们摆脱贫困彻底吗?我们的孩子、工作、医疗、社会保障真正做到西方后现代的水平了吗?差得远哪!我们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但是我们的大学生多么缺乏啊!民族文化教育水准是多么低啊!各方面的问题充分证明我们仍然是一个穷困的发展中国家。那我们跟他们玩什么高级游戏?能让我们这些农民享受凡尔赛宫的沉重艺术和负担吗?我觉得很多问题的出现是我们自己的问题,自己犯错误。我说建筑东倒西歪,说鸟蛋说巢子,并不是说人家不应该有个性,而是我们承受不起这种个性。我们要的不是一般的个性,我们要的是中华民族的个性,是大家解决问题的个性。这些个性有没有呢?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发掘用低技术、高趣味来完成,而不是用高技术、低趣味花大钱来做。这就是low technique, high taste!

能否谈谈如何以中华民族的个性来实现low technique, high taste的建筑?

我们传统的木结构、砖混技术、干打垒技术一样能做出非常优美的东西,旧材料的使用、老房子的保护、改造,我们都没去研究。(教育、医疗的问题总是归结于)我们教育经费不够,医疗经费不够,这个经费不够,那个经费不够,经费全为了形象工程,老百姓能受益吗?我们当然不满意。

而且教育上(一些教导)也有误导,净看一些大师,为什么就不能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造点老老实实的房子过点日子?要玩自己玩去吧,玩老百姓的钱,玩纳税人的钱,玩什么?玩完了嘛,糟蹋!所以我仍然坚持原来的意见――不同意。

如果让您用这些传统的结构方式来造当下所谓的个性化建筑,比如“铁裤叉”,您会怎么造?

我不懂,我不做,我也没这本事。我只是想强调一下,我觉得做一件(作为典型实例的)事情,我们应该朴实地办。勤劳、勇敢、朴实无华,中华民族基本特点反应不出来,跟着西方人民一起炫,炫得多少官员掉下来,落马变成坏蛋。而且这种象征主义的做法在建筑界被认为是最受鄙视、最次的想法。什么做个大鹏啊,展翅啊……建筑就是建筑本身,没有那么多要死要活的道理。

就像我们经常说到“地标式建筑”,我们到一个城市……(没问完吴教授就激动地打断了)

疯了,疯了,疯了,根本就是脑子不好使。其实建筑物本身是不是地标是由建筑物位置决定的,再矮它也是地标,是由城市规划决定的。搞个地标,标谁啊? 有毛病!城市规划不好好做,地什么标啊。我觉得地标建筑都被商人和政治家炒作成什么样子了。害死人,不应该,也不喜欢。(“地标式建筑”)是很令人唾弃的提法,什么二十年不落后,标志性,太恶心了,受不了。

您前面提到“我们的大学生多么缺”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目前建筑行业比较缺高水准的大学生,虽然在我们国家每年都有许许多多大学生毕业,但真正有实力的目前还很少?

有啊。我们有好学生,但是成才率太低了,成才率低的原因就是教育制度问题。我们没有把教育制度的改革作为核心,而是靠市场来控制。成才率低,这是我们的教师和教育制度的问题。这个问题大了,展开了说三天也说不完。我觉得成才率低的原因从中学就出毛病了,从小就出毛病了,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还是要先学好语言。不管你以哪一门学科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语言都很重要,就是中文一定要好。

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就是思想上先要好,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其实人开始时是没有思想的,思想是说出来的。语言很重要,文字功力很重要,中、外文不好,对人将来的成长没有好处。现在倒好,都在敲电脑,很开心,很好玩,(这种)快餐教育太多,功利性的教育也太多,修养式教育却太少。(这种结果)父母有责任的,社会也有责任,另外也有整个民族风气的影响。当然以后会变好,但现在很(不好),急啊,现在全国都急啊,急着要钱哪,急着要政绩啊,急着要地标啊,急着要“大唐盛世”啊,急着要如何这般那个,急着要别人看得起你……(自己)先把自己看得起吧。回家好好睡觉,睡好觉吃饱饭,琢磨好事,练好字,把话说清楚,文章写清楚,然后再去摸导弹,摸建筑,什么也都好办。

有些人半路出家学建筑,起步虽晚,但却做得相当出色。比如库哈斯,他早年曾当过记者。还有扎哈•哈迪德,她大学读的是数学系。在您看来,这些人的成功是属于少数天才才能取得的成就,还是一般人通过合理的教育体制及自身的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

这些人的出现表面上是一种偶然现象,其实是必然的。它是整个西方文明体制造就出来的几个问题之一。是社会机制、体制、教育制度、人才关系、社会利益,经济结构造就的一两个人。所以他们是少数派。这几个人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是典型人物,没有普遍性,因此他们并不代表所有的职业界。

库哈斯这个人还有一点哲学头脑,因此他的东西还有些对建筑本体的认识。扎哈在建筑艺术、建筑思维和数学关系等方面思考得比较多,也比较好,她有自己的特色。但房子都这么造行吗?他们虽然有产生的必然性,但他们并不是西方建筑界的主流,主流还是老老实实盖房子的人。

《现代装饰》在上个月做了一个有关设计教育的专题,探讨设计教育产出与设计企业需求之间的关系。您是否建议设计单位与学校联合起来定向培养人才?这样成才率会不会高些呢?

我试过了,不成功啊。

为什么呢?

体制不同。设计单位往往是体制外的,教育是体制内的。体制外和体制内是两个不同的经济模式、管理模式、精神模式,合不来的。我觉得应该把教育摆到一个基础的位置上,大家也不要指望教育。去大学念书,其实就是去玩一玩,走个过程,真正的职业选择靠大学还不行。

如果大学没学好,就业时用人单位可能觉得你的专业不过硬,不会录取你。这是个问题。

你还不想去呢!这也是个问题。所以要牛起来,问题就出在学生不牛,学校也不牛。

怎么样让这些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变牛呢?

还是中文先学好,底子好,到哪里都牛,充满信心,总觉得自己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人,你不要我,我还不要你呢。我还是要强调中文要学好。

您刚说到学校与设计企业一个是体制内,一个是体制外,难道就没有一个途径可以将二者接轨,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这是当代或者说几代人的政治理想啊。中国体制不变得稍微优秀一点,中国还是会有危机的。我们就是要在各方面进行体制改革,释放人的思想,让老百姓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他们的子女就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现在(的状况)是刚刚有点钱,大家就骚包,还去买美国国债,傻不傻?把这些钱好好地投入到子女身上、教育身上。

我觉得慢慢来。中国的浮躁应该说还有个三、五十年的时间,你变成老太婆的时候才能看到中国稍微平静一点。现在不平静,太不平静了。国家不平静,大家的心不平静,不平静是做不好任何事情的。现在不安静也是有原因的,都猴急猴急的,安静一点,安静下来,慢慢来。你看我六十几岁了也没搞清楚,你说我急有什么用啊,急得跳海了。年纪大了也不能急,字一个一个写,画一笔一笔画,设计一个一个地想,事情一件一件地办。现在(的状况)不是一个口号就能马上就这样,一个口号就能马上就那样的,不可能的。所以说,整个民族的心态要沉静下来,教育不光是教育机构的事情,还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教育变成每一家、每一户、每一个政府官员的日常生活的时候,这个民族就有希望了,而且教育还不叫教育,叫育教,大家培育教育,这个社会就好了。

这是您的理想社会?

这算是我的乌托邦吧。

您刚才演讲时说,不会做设计的人也就是不会过生活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会过生活的人也做不好设计。很简单的,你没去捏过脚,你做个捏脚屋能做好吗?你没去桑拿过,你知道桑拿房怎么做?你没住过五星级宾馆,你设计五星级宾馆那不是扯蛋?就是说,你没有去享受过(你怎么做得出来?),这是经验主义的基本态度。

没有做设计的人他同样会生活啊。

他同样会生活,但他有品质问题。做设计的人会挑剔一点。

迪拜有一个七星级酒店,设计师之前没有住过七星级酒店的相关体验,他又是怎么设计出来这样奢华的感觉?

那我还设计八星级酒店呢,那个是商业炒作,不要听他的。我们说的话里有95%是废话,七星那是别人说的,见都没见过就说是七星,说明这是伪知识,是伪认识。我们都在被别人设定好的范畴里说别人说的话。我觉得经验很重要,要体验。说得好,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最好亲口去尝一尝。

现在迪拜一年又一年建超高建筑,你觉得这也是一种商业炒作吗?您对这种超高建筑是怎么看的?

疯了。我觉得房子高了以后也有好处,用地比较节约嘛。但高了以后出现了很多生活问题、能源问题。迪拜疯掉了,不正常。英国不搞迪拜这一套吧,美国也不搞吧,任何一个成熟的国家都不搞这东西,只有傻子刚来点钱,钱来得容易的,骚包才干这种傻事。澳大利亚不干这种傻事,日本人也不干这种傻事,欧洲人也不干这种傻事,只有暴发户干这种傻事,没文化。中国也有少数人干这种傻事,也是一样,没文化,暴发户。不管是政治家还是文人、商人,不管他是什么人,只要干这种傻事的人都是由于中学没念好。

现场讨论热烈,一位ibbser忍不住问道:那么像这种追求最高或者是最快、最新等等这种理想化会不会带动比如像技术等等方面的革新呢?它还是有相对积极的技术意义或者是社会价值的吧?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例7

在试作方面:重点了解部分学生,关注全班学生,并开始具体的行动。

在听课方面:认真的做好听课笔记并精听一些课程,每周至少五节课。

在学习方面: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在体育锻炼方面:加强身体锻炼。

工作日差不多要结束了,因为差不多白天的整天都呆在了学校里面,因此在学习方面做得不太好,但是在其他方面还可以吧~~加油!!!下面就是这个周的一些总结吧:

首先,在试教方面,从这个周开始我就全权负责两个班的教学了,上他们的课,改他们的作业,了解他们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他们两个班的表现都还不错,只是在气氛活跃的时候,有极少的学生在那里捣乱(其实他们也不是不好,只是他们的问题扯的有点远,而我的教学内容又十分的多,他们的存在就会让我的教学计划打的很乱,如果指导老师不存在还好,毕竟现在我还不能完全的安排自己的教学课程,请原谅老师对你们的不理解吧)。

这周的课上的还一般吧,有两节课有指导老师去听了,一次是我支教学校的老师,她的评价比较少吧,因为她给的要求比较低,只要他们能对生物感兴趣就可以了,同时课贴近生活就可以。

另一堂课是我们学院的指导老师听的,她可以说是那种比较挑剔的那种老师吧,不过她给我的评价还可以,只是在开始的时候因为她的存在让我紧张了不少,最后又因为时间的关系,在一个知识点上讲解的让学生可能还不太懂,然后就是我的普通话了(在那里除了上课,我几乎不会说普通话的,一学期后,我的普通话可能真的会变得很难懂的啊~~)虽然她们都对我的课比较满意,但是我觉得自己还是需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要丰富且设计要有创新性,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我的课更感兴趣,且学起来轻松。

这周给他们布置了两次作业,不多,很简单,但是我代班主任那班总是有些人不交,当听到有人不交作业的时候他们的班主任脸色不太好。我想或许为了他们不受班主任的批,或者说是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我应该让他们精做一些题才是。

在试作方面,我有了一定的提高。至少他们的班主任已经有两次发短信让我帮她看管学生了,虽然说那些事情本来就该我以及我的另一个搭档做的,但是她还是……不知道为什么?

我感觉还是很好的~~呵呵。因为和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我只有牺牲自己下课和午休的时间,给他们讲题(当然了,很多都不是生物题),和他们聊天,甚至有时候教育他们,和他们交流……通过交流发现,他们有的上学其实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的,但是他们都还是做的很不错的,虽然有的家很远但是仍然没有迟到过。

也知道了在他们心中其实都有那么一个高于现实中的他们的目标,只是他们现在并不是很明白应该怎么去实现。也发现他们的数学和英语普遍都很差,这是我今后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他们十分贪玩,有点担心他们~~去家访了两个同学,感觉很好,家长很配合,也很热情的~~(试作中最不爽的事情是:每天几乎都会在我们班外面和我们学校的一领导对视。

因为他只想我好好的上好生物课,专研好自己的课程,可是没想到我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关心和了解我的班级得多,所以很多时候面对他的时候都觉得很尴尬。真的不好意思了,我的领导,我想我会好好的上好自己的课的,谁叫我那么爱着自己的学生呢??哈哈)

在听课方面,我听了五节课,不多不少,呵呵。两节我指导老师上的课——这是我每周都必须的,仁老师的课的特点就是和生活比较贴近。一节实习伙伴上的课,值得学习的是,如果上一节课如果因为一些原因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话,在下一节课的时候需要重新来回顾和温习一下。

另一节课是心理学院实习伙伴的课——直面挫折(政治),虽然在上课的前面很多人都要睡着了,但是在后面她的一个情景表演,虽然看着有点傻傻的,但是趣味性还是很强的。

一节是音乐课,在那课堂上,感觉自己都年轻了不少,和他们一起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向轻松愉快的天堂,在此堂课中,学生的参与性很强。

在学习方面,几乎为零吧,因为白天都陪着学生学习,耍,晚上累了就睡觉或者就是备课了。周末有时间就补一下吧~~加油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例8

在试作方面:重点了解部分学生,关注全班学生,并开始具体的行动。

在听课方面:认真的做好听课笔记并精听一些课程,每周至少五节课。

在学习方面: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在体育锻炼方面:加强身体锻炼。

工作日差不多要结束了,因为差不多白天的整天都呆在了学校里面,因此在学习方面做得不太好,但是在其他方面还可以吧~~加油!!!下面就是这个周的一些总结吧:

首先,在试教方面,从这个周开始我就全权负责两个班的教学了,上他们的课,改他们的作业,了解他们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他们两个班的表现都还不错,只是在气氛活跃的时候,有极少的学生在那里捣乱(其实他们也不是不好,只是他们的问题扯的有点远,而我的教学内容又十分的多,他们的存在就会让我的教学计划打的很乱,如果指导老师不存在还好,毕竟现在我还不能完全的安排自己的教学课程,请原谅老师对你们的不理解吧)。

这周的课上的还一般吧,有两节课有指导老师去听了,一次是我支教学校的老师,她的评价比较少吧,因为她给的要求比较低,只要他们能对生物感兴趣就可以了,同时课贴近生活就可以。

另一堂课是我们学院的指导老师听的,她可以说是那种比较挑剔的那种老师吧,不过她给我的评价还可以,只是在开始的时候因为她的存在让我紧张了不少,最后又因为时间的关系,在一个知识点上讲解的让学生可能还不太懂,然后就是我的普通话了(在那里除了上课,我几乎不会说普通话的/,一学期后,我的普通话可能真的会变得很难懂的啊~~)虽然她们都对我的课比较满意,但是我觉得自己还是需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要丰富且设计要有创新性,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我的课更感兴趣,且学起来轻松。

这周给他们布置了两次作业,不多,很简单,但是我代班主任那班总是有些人不交,当听到有人不交作业的时候他们的班主任脸色不太好。我想或许为了他们不受班主任的批,或者说是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我应该让他们精做一些题才是。

在试作方面,我有了一定的提高。至少他们的班主任已经有两次发短信让我帮她看管学生了,虽然说那些事情本来就该我以及我的另一个搭档做的,但是她还是……不知道为什么?

我感觉还是很好的~~呵呵。因为和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我只有牺牲自己下课和午休的时间,给他们讲题(当然了,很多都不是生物题),和他们聊天,甚至有时候教育他们,和他们交流……通过交流发现,他们有的上学其实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的,但是他们都还是做的很不错的,虽然有的家很远但是仍然没有迟到过。

也知道了在他们心中其实都有那么一个高于现实中的他们的目标,只是他们现在并不是很明白应该怎么去实现。也发现他们的数学和英语普遍都很差,这是我今后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他们十分贪玩,有点担心他们~~去家访了两个同学,感觉很好,家长很配合,也很热情的~~(试作中最不爽的事情是:每天几乎都会在我们班外面和我们学校的一领导对视。

因为他只想我好好的上好生物课,专研好自己的课程,可是没想到我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关心和了解我的班级得多,所以很多时候面对他的时候都觉得很尴尬。真的不好意思了,我的领导,我想我会好好的上好自己的课的,谁叫我那么爱着自己的学生呢??哈哈)

在听课方面,我听了五节课,不多不少,呵呵。两节我指导老师上的课——这是我每周都必须的,仁老师的课的特点就是和生活比较贴近。一节实习伙伴上的课,值得学习的是,如果上一节课如果因为一些原因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话,在下一节课的时候需要重新来回顾和温习一下。

另一节课是心理学院实习伙伴的课——直面挫折(政治),虽然在上课的前面很多人都要睡着了,但是在后面她的一个情景表演,虽然看着有点傻傻的,但是趣味性还是很强的。

一节是音乐课,在那课堂上,感觉自己都年轻了不少,和他们一起乘着音乐的翅膀,飞向轻松愉快的天堂,在此堂课中,学生的参与性很强。

在学习方面,几乎为零吧,因为白天都陪着学生学习,耍,晚上累了就睡觉或者就是备课了。周末有时间就补一下吧~~加油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例9

小时候经常期盼能快点长大,长大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人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是多么幸福的事,而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越是长大越觉得实现起来困难,现实的诸多因素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越是长大,越是困惑。经历越多,越会反问自己为何不能像以往一样有一颗单纯的心去勇敢直面困难呢?

我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读的是设计,热爱的是书法。一个身在大城市心怀梦想的小人物。

关于工作与亲情

还记得临近毕业时的我,特别迷茫,不知所措,很多问题都想自己一个人解决,不想再依赖别人,毕竟自己大学已经读完了,想独立。但我知道担心的不只是我一个人,比我更担心的似乎是我的父母。特别卖力的是父亲,四处找人介绍稳定而且很有发展潜力的工作给我,我知道他们并不是要我去做那些工作,而是给我一份信心,即使我找不到工作,也有其他工作保底。父母并没给我施加任何压力,而是帮我度过生命转折的难关,让我没那么迷茫,父母的爱总是那么深沉,一路以来,一如既往,感谢你们。

我知道那些工作我都能做,只是连稍微一点喜欢的成分也没有罢了,没有热情岂不是很累?我试着在网上投了很多份简历,决定先找自己专业领域的工作,毕竟父母含辛茹苦供我上大学,怎么说也不要让他们太失望。一次偶然的机遇,总算找到一家较满意的外企设计公司,当上了设计助理,老板是意大利人,对设计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加班对于做设计的人来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特别对于刚毕业的新人,不努力的话难以达到老板的要求,于是我的生命开始被工作所占据,开始了所谓的“三点一线”的生活……

公司里的同事都挺好相处,有说有笑的,特别是带我的设计师,他会很耐心,无私地将设计方法教给我,我也慢慢地成长起来。在公司里大家互相关心,互相交流,互相合作,我感受到那种和谐或者有种家的感觉吧,工作有时候会很累很累,但是我享受大家一起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那是值得开心的事!

努力去工作,只想帮父母减轻一下负担,因为弟弟还在上大学,弟弟的学费还是挺贵的,因为那是普通二本大学。在养活自己的前提下,我会给弟弟每月的生活费,是我暂时力所能及的,能帮多少就是多少吧!生活就是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就这样过了。

关于梦想与现实

对于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面对陌生的环境,一切都显得不那么容易,生存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梦想在生存的问题面前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我在现实面前曾经变得如此胆怯,不敢正视自己想要追求的梦,不敢反叛。繁盛的物质世界,已令太多的人沦入不可自拔的牢笼,更好的生存成为很多人的追求,但我觉得生命不只是简单的生存,生活的全部也不只是生存。要生存,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服从,但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我一直没有忘掉书法,梦想是当一名书法教师。路或许会很漫长,但我会一直坚持,一点点的积累,即使不会有任何结果,因为书法已经成为了我的生命。

在大学期间,很庆幸能认识书法功力深厚的一位同专业的师弟,跟他一起创办了校区的书画社团,在学校营造学习书画的气氛,打那时起,我开始不断地向梦想前进。但很多时候,专业的学习使我抽不了身,投入书画社的时间也不够,这是一直让我内疚的。我一有空就研习书法,一次难得的机遇,师弟带我认识了一位书法名家,我受到真正启蒙,对实现梦想更加有信心了,更加努力投入书法,进步了不少。可转眼间就要毕业工作,要离开校园,离开书画社,真的很不舍。毕竟觉得自己的书法功力还不够深,还不够成熟,还需要继续修炼。

公司离租住的房子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上下班两个小时的车程里,我会用手机来学习一切关于书法的知识,阅读书籍,看书法碑帖,有时傻傻的抓住扶手当作笔杆去运笔,旁边的人都觉得奇怪,但我已经忘记了自我,无暇顾及了。如果早早下班回到宿舍,就会静下心来练习书法,有时写写讲课的教案,即使现在用不到,但是我在不断实践自己的梦想,那就满足了。

做设计可以汲取书法的营养,而书法又可以借鉴设计思维,两者相得益彰,我觉得这样才不会令设计工作和热爱的书法有分裂的危险,以前会为这事经常挣扎,内心不断交战,但我开始习惯了慢慢地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平衡的关系,生命会相对完整一些吧!

关于友情与爱情

对于爱情或许是每个年轻人都热切期盼的吧!

能和她相遇是人生中最美的事情。我和她在大学就认识了,是校社联的宣传部的同事,只是好朋友,平时偶尔聊一下天,一般情况下都很少联络。她大学那时就有了男朋友了。那次,毕业工作后不经意的探访,得知她失恋了,因为现实的一些因素,男方家长不同意他们来往。作为朋友的我,只是想尽量让她不要那么不开心,因为那样会影响到工作的。后来,我们才互相加深了解,发现以前我们并不甚认识。也许是那句歌词说对了,“相逢何必曾相识”。

能一起分享,不管是开心的或是不开心的,都能让我感到无比幸福,虽然我们并没有表明过彼此对待对方的态度。或者这是朋友的意义吧?我学会真切关心一个人,找到共鸣的感觉,是多么难能可贵。谈及理想,她想当一名服装设计师,可是她学的是动画专业,大二的时候有一次机遇可以转专业,可是有一科没有过,就转不了了,和梦想失之交臂。她想去进修,我也想去进修,目的地是北京。“看来我不孤寂了,还有人陪着,一起实现自己的愿望。”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很想录一个影带,给十年后的自己看,看看实现了没,哈。”十年后会怎样呢?我只是希望时间不要过得太快。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加班越来越多。我们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偶尔抽到时间,吃个饭,逛逛公园,聊聊天,我都觉得特别的可贵,特别开心。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例10

对这个未知世界如何去探索研究,我想与其说这节课给他们解决了多少问题,还不如说这节课给他们脑子里产生了好多问题,比如说,有的组汇报,摆锤的重量影响摆的快慢,而有的组汇报说摆的快慢与重量没有关系,矛盾呀!到底谁说得对?摆的角度到底起多大作用?他们有很多想法,回家他可能会继续研究,我想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的目的就是激励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研究,尽管他们现在还不会,尽管他还不知道怎样去研究,假如我们继续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研究,继续给这样的机会,我想我们孩子的能力会进一步提高。所以我想一开始给孩子提出问题,不是自然课,是科学课。我想自然课和科学课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名称的不同。但从我们的指导思想上,是不是应该有个变革。我们过去教自然太重视知识结论,这节课下课的时候必须把正确的结论告诉大家,而这节课孩子们的脑子里面基本上还是混乱的。有的孩子认识到摆线的长短是跟摆的快慢有关系了,但是摆重是不是与摆的快慢有关系,现在还不知道或是模糊的,由他们自己接着去研究。所以,我原来说过的,淡化知识的传授这句话,我想通过这节课是不是体现了这种想法。

孩子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怎么办?你也不必告诉他“你错了!摆的重量根本与摆的快慢没有关系”。我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发现可能对可能不对,并且他们的测量、他们的计时都是不精确的,种种的误差相当的大,所以有的组干脆说从54厘米到60厘米都行。什么意思呢?因为每次实验的误差都相当的大,不可能那么精确。那么,这个结论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可以的。尽管他们不会做记录,但他们尝试着把自己的研究过程记录下来。有机会,我会告诉他们设计一个表格,怎么把数据记录下来,以后会慢慢地指导他们做的。今天就让他随便这样去记,他自己就发现,“哎哟,这个记录不好”,“那个组的记录比我们好”他们自己都会去比较,用不着我去批评,也用不着表扬,他自己心里有数。比较各个组的记录就是不一样的,孩子们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节课是不是像我说的那样好,我觉得还不是,也有好多问题。什么该指导的没有指导呀,该说到的没有说到,可以说矫枉过正吧!故意不指导,故意不说,到底看看孩子们会学成什么样。这里给大家呈现的是这样的一节课,供大家去讨论、研究、批评。

下面简单谈谈我对《科学》课教材的想法:过去我们把教材叫“课本”,教材和课本在叫法上不一样,其实本质上也应该是有区别的,课本是我们一贯的叫法,“课本、课本,是上课之本哪!”我们大多数的老师拿着《自然》课本就当“圣经”一样地去教,多少年都是这样。甚至有的编者,就是编写书的权威人士说:“我写的教材一字不可更改。”有的权威就是这样说:“我编的教材就是你教学的根本、你的依据”。是不是这样,我觉得现在看法有所转变。

所以,第一个问题,我谈谈对教材的看法。教材和课本应该是不一样的,教材是什么,是教学的素材,是提供我们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一个思路。那你遇到这个素材和思路,你自己想办法能够达到你制定的那个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材上是应该体现的,但是,不是说教材上所写的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不要求我们的老师照本宣科。所以,我希望将来大家拿到了《科学》教材的时候,一定不要照本宣科。基于这个思想,我们教材编得很灵活,给你一堆材料,提供你一堆材料和思路,让你去创造性地转化为课堂教学。我们的理念,对这门学科的认识,转化为教材时,就已经有很多流失。什么意思?比方说,我对科学课的理解,或我对科学课程的理念写成书,编成教材时可能只体现了50%,还有50%在教材上是无法体现出来的。经过这次编教材,我发现困难之大,无法把我们所理解的转化为教材,流失了50%。大家在拿到教材之后,你再转化为课堂教学,可能还要流失50%,还剩25%。实际上是这样的,就是每一次的转化都有可能有信号的流失,都有我们理念的流失。当然如果有的老师,他不完全被教材束缚,那么,他就有可能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他的教学就高于教材,很可能把我们流失的那一部分弥补回来一部分。假如我们的教材只表达了50%的理念,那么你在处理教材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能就加上20%,就变成了70%,那你的课就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所以我把它叫做教材,而不把它叫做课本就是这个意思。第一个问题,先说了关于教材和课本认识的不一样,所以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去教。这是郝京华教授经常说过的一句话。

第二个问题,我要说的是,这个教材是写给学生看的。我们设想的《科学》书,应当可读性很强,尽量符合孩子的一些心理和要求吧,把教材变成孩子们喜欢阅读的材料。我们过去编的教材有什么问题呢?回过头来一想,学生花钱买的书是给老师看的。学生买了书以后,再根据老师们设计的步骤和环节去上课,也就是说过去的教材是给老师看的,学生几乎不能直接用。我们现在争取要把教材变成学生的教材和学生可用的书,所以这本教材可以称为学生用书,然后我们再编一本教师用书,要对老师说的话基本上不写在课本上,要对教师说的话我们就写在教师用的书上,对学生说的话就写在教材上。比方说:我们一开篇“亲近科学”有爱因斯坦的一个像,有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后面就有一系列活动让他们去看,能不能提出问题,通过他们的活动,能不能发现一些问题。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卡通画的小人,还有学生讨论的场面。书的版面设计,也是让孩子们挺喜欢的。每个单元都有单元页,简单地说,现在的书的设计是尽量让孩子能够自己阅读,通过阅读教材,启发他去思考、去研究。但是我们做的还不够,有好多问题还解决得不是很好,也就是说,抱着这样的想法:就是,教材是给学生的教材,是给学生看的,是供给学生学习用的,那么教师怎样教呢?要看教师用书上怎样写,在教师用书上,我们要给你几条不同的思路,我希望是这样的:你自己可以选择,根据你的条件,根据你当地的情况,可以自由选择,我这个课应该怎样上更好一些。比方说,有些材料,你就可以选择其他不同的材料来代替。从教法的设计,给你一个最基本的,然后在这个最基本的基础上你自己可以再去设计。我想就是这样把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的功能分开,给学生看的书就是为学生学习用的,要告诉教师的事在《教师用书》里再说。另外,我们配的教材还有一本科学活动手册,科学活动手册上让他做记录、去画、去写、去统计。有这样一些安排,给他设计好了一些表格,比如说,气温的统计表,都给他画好了,让他自己去画去写,教材上就不让他随便乱写乱画了。所以,我们想关于教材的变化跟原来《自然》课的教材有点不同。

第三点,我们新的《科学》教材想体现 几个特点,当然这几个特点是不是能体现得更好,还是有待于进一步去完善的。

一个是以单元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我们的单元是这样的,三年级上学期一共有7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时数不一样,可多可少。你比如,第一个单元是绪论,里面有两课,也可以把它讲成三节课,这里有《哪里有科学》、《我们也能够科学》,第二个单元是冷和热有四课,《它有多热》、《热水变凉》、《热往哪里跑》、《哪种物体传热快》、这四课组成冷和热单元,天气单元是五课书,《今天天气怎么样》、《测气温》、《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谁最关心天气》都是以单元组合起来的,“秋去冬来”这个单元有六课书,《金色的秋天》、《秋天的叶》、《秋天的果实》、《种子》、《秋冬季的天气变化》、《动物怎么过冬》。“合理饮食”搞了两课书,也可以搞三节课,内容还是比较多的,“材料”是五课书。最一个单元叫做“自由研究”分配了三课时,由学生自己确定课题,自己研究。现在我们的教材是以单元来划分的,单元内部的这些课,虽然也有前后的联系,老师们可以自由地安排。这是跟过去的《自然》教材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是以单元来组合教学内容的。

第二个特点,是突出探究为主的这种学习方式,我们设计每个单元的后面都有一课,本单元的总结式的自由研究课题,这个在给学生的学生用书上没有表达,将来在给教师的教师用书上要表达的。每个单元围绕这个单元的研究内容来指导学生搞一些独立研究的,然后这个学期未总得有一个自由研究。在教材里面也有一些让他们自己研究的内容,就是想突出以探究为主,但我们现在设计的还不理想,有些课设计得还不够好。另外一个,三年级是起始年级,这是第一册书,起始年级又不能做得太多,也不能完全放手,所以有一个先由“扶”到逐渐“放开”的过程。比如最后这个自由研究吧,我们就给他定一些内容,让他自己去选择,自己去独立研究。当然,如果是有些孩子想要研究一个什么内容,这给他一个启发,然后让他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制定完计划以后,让他自己去选择怎样去研究。现在看来,我们的孩子独立研究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所以要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都放开,所以我们强调的是给孩子创设一个认识的过程和方法。第一册里所能够给大家的过程和方法,以观察、比较、分类为主,测量只局限在长度的测量和温度的测量,以后我们逐册要把过程和方法的内容加大。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例11

对这个未知世界如何去探索研究,我想与其说这节课给他们解决了多少问题,还不如说这节课给他们脑子里产生了好多问题,比如说,有的组汇报,摆锤的重量影响摆的快慢,而有的组汇报说摆的快慢与重量没有关系,矛盾呀!到底谁说得对?摆的角度到底起多大作用?他们有很多想法,回家他可能会继续研究,我想我的目的就达到了。我的目的就是激励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研究,尽管他们现在还不会,尽管他还不知道怎样去研究,假如我们继续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研究,继续给这样的机会,我想我们孩子的能力会进一步提高。所以我想一开始给孩子提出问题,不是自然课,是科学课。我想自然课和科学课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名称的不同。但从我们的指导思想上,是不是应该有个变革。我们过去教自然太重视知识结论,这节课下课的时候必须把正确的结论告诉大家,而这节课孩子们的脑子里面基本上还是混乱的。有的孩子认识到摆线的长短是跟摆的快慢有关系了,但是摆重是不是与摆的快慢有关系,现在还不知道或是模糊的,由他们自己接着去研究。所以,我原来说过的,淡化知识的传授这句话,我想通过这节课是不是体现了这种想法。

孩子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怎么办?你也不必告诉他“你错了!摆的重量根本与摆的快慢没有关系”。我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发现可能对可能不对,并且他们的测量、他们的计时都是不精确的,种种的误差相当的大,所以有的组干脆说从54厘米到60厘米都行。什么意思呢?因为每次实验的误差都相当的大,不可能那么精确。那么,这个结论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可以的。尽管他们不会做记录,但他们尝试着把自己的研究过程记录下来。有机会,我会告诉他们设计一个表格,怎么把数据记录下来,以后会慢慢地指导他们做的。今天就让他随便这样去记,他自己就发现,“哎哟,这个记录不好”,“那个组的记录比我们好”他们自己都会去比较,用不着我去批评,也用不着表扬,他自己心里有数。比较各个组的记录就是不一样的,孩子们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节课是不是像我说的那样好,我觉得还不是,也有好多问题。什么该指导的没有指导呀,该说到的没有说到,可以说矫枉过正吧!故意不指导,故意不说,到底看看孩子们会学成什么样。这里给大家呈现的是这样的一节课,供大家去讨论、研究、批评。

下面简单谈谈我对《科学》课教材的想法:过去我们把教材叫“课本”,教材和课本在叫法上不一样,其实本质上也应该是有区别的,课本是我们一贯的叫法,“课本、课本,是上课之本哪!”我们大多数的老师拿着《自然》课本就当“圣经”一样地去教,多少年都是这样。甚至有的编者,就是编写书的权威人士说:“我写的教材一字不可更改。”有的权威就是这样说:“我编的教材就是你教学的根本、你的依据”。是不是这样,我觉得现在看法有所转变。

所以,第一个问题,我谈谈对教材的看法。教材和课本应该是不一样的,教材是什么,是教学的素材,是提供我们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一个思路。那你遇到这个素材和思路,你自己想办法能够达到你制定的那个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材上是应该体现的,但是,不是说教材上所写的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不要求我们的老师照本宣科。所以,我希望将来大家拿到了《科学》教材的时候,一定不要照本宣科。基于这个思想,我们教材编得很灵活,给你一堆材料,提供你一堆材料和思路,让你去创造性地转化为课堂教学。我们的理念,对这门学科的认识,转化为教材时,就已经有很多流失。什么意思?比方说,我对科学课的理解,或我对科学课程的理念写成书,编成教材时可能只体现了50%,还有50%在教材上是无法体现出来的。经过这次编教材,我发现困难之大,无法把我们所理解的转化为教材,流失了50%。大家在拿到教材之后,你再转化为课堂教学,可能还要流失50%,还剩25%。实际上是这样的,就是每一次的转化都有可能有信号的流失,都有我们理念的流失。当然如果有的老师,他不完全被教材束缚,那么,他就有可能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他的教学就高于教材,很可能把我们流失的那一部分弥补回来一部分。假如我们的教材只表达了50%的理念,那么你在处理教材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能就加上20%,就变成了70%,那你的课就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所以我把它叫做教材,而不把它叫做课本就是这个意思。第一个问题,先说了关于教材和课本认识的不一样,所以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去教。这是郝京华教授经常说过的一句话。

第二个问题,我要说的是,这个教材是写给学生看的。我们设想的《科学》书,应当可读性很强,尽量符合孩子的一些心理和要求吧,把教材变成孩子们喜欢阅读的材料。我们过去编的教材有什么问题呢?回过头来一想,学生花钱买的书是给老师看的。学生买了书以后,再根据老师们设计的步骤和环节去上课,也就是说过去的教材是给老师看的,学生几乎不能直接用。我们现在争取要把教材变成学生的教材和学生可用的书,所以这本教材可以称为学生用书,然后我们再编一本教师用书,要对老师说的话基本上不写在课本上,要对教师说的话我们就写在教师用的书上,对学生说的话就写在教材上。比方说:我们一开篇“亲近科学”有爱因斯坦的一个像,有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后面就有一系列活动让他们去看,能不能提出问题,通过他们的活动,能不能发现一些问题。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卡通画的小人,还有学生讨论的场面。书的版面设计,也是让孩子们挺喜欢的。每个单元都有单元页,简单地说,现在的书的设计是尽量让孩子能够自己阅读,通过阅读教材,启发他去思考、去研究。但是我们做的还不够,有好多问题还解决得不是很好,也就是说,抱着这样的想法:就是,教材是给学生的教材,是给学生看的,是供给学生学习用的,那么教师怎样教呢?要看教师用书上怎样写,在教师用书上,我们要给你几条不同的思路,我希望是这样的:你自己可以选择,根据你的条件,根据你当地的情况,可以自由选择,我这个课应该怎样上更好一些。比方说,有些材料,你就可以选择其他不同的材料来代替。从教法的设计,给你一个最基本的,然后在这个最基本的基础上你自己可以再去设计。我想就是这样把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的功能分开,给学生看的书就是为学生学习用的,要告诉教师的事在《教师用书

》里再说。另外,我们配的教材还有一本科学活动手册,科学活动手册上让他做记录、去画、去写、去统计。有这样一些安排,给他设计好了一些表格,比如说,气温的统计表,都给他画好了,让他自己去画去写,教材上就不让他随便乱写乱画了。所以,我们想关于教材的变化跟原来《自然》课的教材有点不同。

第三点,我们新的《科学》教材想体现 几个特点,当然这几个特点是不是能体现得更好,还是有待于进一步去完善的。

一个是以单元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我们的单元是这样的,三年级上学期一共有7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时数不一样,可多可少。你比如,第一个单元是绪论,里面有两课,也可以把它讲成三节课,这里有《哪里有科学》、《我们也能够科学》,第二个单元是冷和热有四课,《它有多热》、《热水变凉》、《热往哪里跑》、《哪种物体传热快》、这四课组成冷和热单元,天气单元是五课书,《今天天气怎么样》、《测气温》、《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谁最关心天气》都是以单元组合起来的,“秋去冬来”这个单元有六课书,《金色的秋天》、《秋天的叶》、《秋天的果实》、《种子》、《秋冬季的天气变化》、《动物怎么过冬》。“合理饮食”搞了两课书,也可以搞三节课,内容还是比较多的,“材料”是五课书。最一个单元叫做“自由研究”分配了三课时,由学生自己确定课题,自己研究。现在我们的教材是以单元来划分的,单元内部的这些课,虽然也有前后的联系,老师们可以自由地安排。这是跟过去的《自然》教材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是以单元来组合教学内容的。

第二个特点,是突出探究为主的这种学习方式,我们设计每个单元的后面都有一课,本单元的总结式的自由研究课题,这个在给学生的学生用书上没有表达,将来在给教师的教师用书上要表达的。每个单元围绕这个单元的研究内容来指导学生搞一些独立研究的,然后这个学期未总得有一个自由研究。在教材里面也有一些让他们自己研究的内容,就是想突出以探究为主,但我们现在设计的还不理想,有些课设计得还不够好。另外一个,三年级是起始年级,这是第一册书,起始年级又不能做得太多,也不能完全放手,所以有一个先由“扶”到逐渐“放开”的过程。比如最后这个自由研究吧,我们就给他定一些内容,让他自己去选择,自己去独立研究。当然,如果是有些孩子想要研究一个什么内容,这给他一个启发,然后让他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制定完计划以后,让他自己去选择怎样去研究。现在看来,我们的孩子独立研究能力还是比较差的,所以要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都放开,所以我们强调的是给孩子创设一个认识的过程和方法。第一册里所能够给大家的过程和方法,以观察、比较、分类为主,测量只局限在长度的测量和温度的测量,以后我们逐册要把过程和方法的内容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