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新品会方案

新品会方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12 10:09:50

新品会方案

新品会方案例1

1、基本概况

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布依妇女“腹下系五彩挑花方幅,如绶”。[1]现在,望谟县布依族女儿准备出嫁,由父母或者女孩准备的婚礼服饰上一般都绣上了精美的龙凤图案。在调研过程中,笔者采访了布依族刺绣传承人韦树章,她说:“布依族姑娘结婚的衣服图案都会有龙凤,龙凤代表着‘吉祥’的美好寓意,世世代代的传承。”此外,刺绣还用在背带、床单、服饰、糠包、鞋子,鞋垫、围腰、门帘等各种生活用品上。

“刺绣在望谟县也称‘刺花’”, [2]方法多种多样,有平绣、缠绣、挑绣、剪贴绣、素绣等。也有人将其分为属针绣、堆针绣、双针绣、双面绣、剪贴绣(也称剪布绣或剪纸绣)、素绣、扎绣等不同种类。

剪贴绣主要体现在背带上。先用魔芋浆粘两层布,形成布壳,再贴上彩色面料,后把纸画好后剪出图案或者是把布剪成图案,用剪好的纸或布用线固定在布块上。背带是由背心和背系组成。背心是背带中心部分,中间是一个正方形图案,四周是四块不同或者相同的图案围绕,形成正方形。背带的两边是背系,紧接着中心部分。把剪纸或剪布固定后就开始绣。背带的延边要镶边,用金色或黄色的纸剪成条形,沿着花边一针一线地接着缝。

“素绣法也称挑绣,是布依族最古老的刺绣工艺”,[3]主要用于床单。先在白色土布上绘图,用蓝靛染的黑线来绣,根据图案的特点,有的采用“党花”,有的采用“提沙”等技巧。线的粗细分布不均匀,时细时粗,根据图的布局而定。

扎染法体现床单和服饰上。先是在布或者服饰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用线把所画图案的路线捆住,后把捆好的物品放进蓝靛染缸里或木桶里浸泡,浸泡好之后晒干再拆线,未浸染到的白色部分就是图案。与其他绣法相比更为简单、图案美观大方。

彩绣法是多种颜色的搭配,也是针绣、双面绣、堆针绣、双针绣等的总称,主要用在糠包、衣襟、袖口、围腰、裤脚、裙子脚、门帘等生活用品上,用布依族土布或绸缎制作。

布依族女性在少年时代就开始学习纺纱、蜡染、织布、刺绣、制作衣物等,主要是由母亲教授,从小就开始学习,等到二十二岁左右不仅熟练,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布依族地区,女红是女性的代表,女红所展现的物品是对一位青年女性的评价,受到他人的议论并影响自己的婚姻大事。

布依族父母会为出嫁的女儿准备衣服、鞋子、床单、被套,女儿结婚后要为未来的外孙准备穿戴物品。有背带、帽子、鞋子等,背带有软硬之分,娘家都会准备软背带与硬背带;帽子样式较多,帽子边上会挂着银饰,银饰的图案多种多样;鞋子形状是虎,或者是孩子的属相,形象生动、逼真。主要祈求孩子健康成长、一帆风顺。

2、布依族刺绣文化的艺术特征探析

布依族刺绣是布依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将生活的锦绣凝聚指间,一针一线,绣出精美绣品。体现出了布依族人民一种质朴而纯粹的审美特征,形成了本民族的特有的特色。在选材、内容、绣法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图案讲究精巧、工整、对称、立体感和寓意。每一件绣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图案主要是鸟、燕子、鸳鸯、龙凤、鱼、桃花、梨花、草、藤蔓等动植物。此类花草树木、飞鸟走兽,栩栩如生,宛如生灵附体一般,体现了布依族与大自然和谐共体。

(1)象征美好的寓意。布依族刺绣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以谐音,有的则以象征等表现手法所展现出来,体现出了当地醇厚朴素的布依文化。不论是服饰、背带还是床单、鞋垫图案花纹都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鱼是刺绣中常有的图案,寓意年年有余,有的绣品绣着鱼的图案也绣出“年年有余”四个字样。鸳鸯是美好爱情的象征;鸟则是自由的象征,希翼如鸟一般自由翱翔。对于布依族人来说有燕子在自家屋檐下筑巢,象征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也常常成为刺绣的题材。在素绣法中的床单里都会有鸟、鱼、枝叶、鲜花、鸳鸯等图案,这样的床单主要是新婚夫妇所用,寓意着他们在婚后多子多福、幸福美满。而在花与花之间,运用蔓藤来相连接,表现出 “生生不息”“连续不断”“家族兴旺发达”的寓意;在鞋垫和背带中的“万”字格,形状四通八达,寓意着“好事连连”,同时也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这些图案承载着布依族人民对美好的憧憬,在生活中获得心灵上的慰籍。

(2)宗教信仰的展现。布依族的刺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表现,通过绣品的展现出来的是“布依女性文化的物化表现”。 [4]在服饰中,什么样的年龄段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主要是从服饰的颜色、款式、刺绣图案进行区别。而刺绣纹样与图案的内容的区别,反映出布依族原始崇拜,同时也反映出布依族的历史传说及神话故事,展现了布依族先民的社会风貌及文化特征。

布依族人民认为大自然中的山、树、洞、水井具有神性与灵性,并在节日里都会去祭祀,希望在它们的庇佑下,布依族人民平平安安、一帆风顺、无灾无难。 如小男孩的鞋子上的图案是虎,一方面保佑孩子吉祥平安,另一方面是希望孩子像虎一样活泼、威武。在远古时代,人们无法解释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奇异现象,认为这种奇异现象是上天赋予他们,并且保护他们的表现,便把它作为一种崇拜,把奇异现象的图案绘到服饰上、陶器等物体上,借助它们的神力保佑人们生活平平安安,风调雨顺。而这些刺绣图案与宗教信仰有一定的关联,这些绣品的纹样是民族宗教信仰的转化,以绣品作为载体反映出本民族的精神、宗教信仰。

二、布依族刺绣传承现状分析

1、传承方式单一,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刺绣

刺绣工艺传承方式是世世代代的手口相传,并没有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教学。近几年来,掌握刺绣工艺的绣娘逐渐老龄化,而大多数年轻人又不愿意学习刺绣。多数人认为从事刺绣行业很难生存,刺绣既不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又费时劳工。大多绣品都是自给自足或者是自产自销,生产量较小,不能形成一定规模。所以,布依族刺绣逐渐淡出民众的视野。

在望谟县布依族人的心目中,桑郎镇以背带闻名于世。其造型精美、纹饰华丽、针法繁序,一床背带可以卖至两千左右,可谓售价不菲。制作过程颇为费时费力,大概一个人一到两个月才能够完成,以现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而言,如果成为一个“专业绣娘”,基本生活是无法维持的。在调研中,采访了一位20岁的布依族姑娘,她说:“我不会刺绣,也不想学习刺绣,刺绣过程繁杂也太枯燥,没有什么意思,而且刺绣也挣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做点其他的。”笔者作为一个望谟人,从小受到母亲、堂姐的影响,小时候经常会学着她们绣花、绣鞋垫。而现在,基本上是不绣的,需要鞋垫时,都是去市场上买,3到5元就可以买一双鞋垫,价格便宜。要绣一双鞋垫制作成本高,时间长,材料图案复杂。现在的人们对传统刺绣工艺缺乏兴趣,接班人越来越少,传统的刺绣工艺的传承面临着消亡的状况。

2、民族性刺绣物品被现代化物品所代替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出现各式各样的款式且物美价廉的服饰、鞋子、背带。现代的背带简便,方便携带,夏天的时候背着凉爽,且价格低。而传统的刺绣背带做工时间长,价格高。在新娘的嫁妆和小孩的满月酒(在望谟县布依族地区娘家给小孩送背带、衣服、帽子、鞋子等),被现代的电脑、电视、电冰箱、洗衣机、背带、衣服、帽子、鞋子等所取代。同时,市场上出现大批量的机器刺绣,机器降低了刺绣的成本。而随着机器刺绣的大批量生产,各式各样的机器绣品代替了手工产品,传统刺绣工艺传承和发展成为现在和将来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三、布依族刺绣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特色,望谟刺绣工艺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布依族所特有的特色。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布依族刺绣工艺,应当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还改变目前布依族刺绣所面临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意见与建议:

1、政府进行扶持

望谟县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促进布依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在桑郎镇成立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形成以生产、销售、展示、传承的文化机构。其次,2017年9月10派布依族刺绣传承人韦树章到英国伦敦参加“庆祝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5周年庆”的刺绣大赛。再次,在传统节日中开展了“布依情”中华布依糠包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锦绣布依”服饰设计大赛、“原汁原味”特色商品展销会等,布依族刺绣以展览、互动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布依族绣品在当代社会中所体现出的使用价值与观赏价值,不仅提升布依族刺绣的文化魅力,也能促进布依族刺绣融入当今社会生活。最后是加大对布依族刺绣的投入,引进机器刺绣,使小作坊形成大规模布依族刺绣工厂,打造布依族刺绣工艺品牌,从而使大多外出务工人员回到自己家乡发展本民族产业,带动望谟县的经济发展。以此,提升望谟县布依族刺绣的影响力,拓展了刺绣工艺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布依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布依族绣品进入人们的视野。

2、制作影像资料进行记录和传播

影像资料是最直观、最容易理解的载体之一,对布依族刺绣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整理,对布依族刺绣过程进行影像记录。从材料的选择开始到绣品的完成;从单一绣品的拍摄到不同种类绣品的展现;从布依族刺绣文化意蕴到刺绣传承人的世俗生活的记录。形成微电影、纪录片、小视频,让人们更容易了解布依族刺绣。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布依族刺绣文化,丰富了布依族刺绣的内涵,提高了人们对布依族刺绣文化的认识,激发人们对布依族刺绣文化的兴趣,从而广而告之地践行发展布依族刺绣文化。

3、布依族刺绣工艺进校园

学校是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之地。将布依族刺绣的传承纳入到学校课堂中,使学生了解布依族刺绣及布依族刺绣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布依族人应当肩负传承布依族刺绣工艺的历史使命。首先,学校聘请布依族刺绣传承人或者优秀的布依族绣娘到学校进行授课,授课课程主要涉及画图剪纸剪布刺绣成品等内容;其次,学校亦可根据刺绣工艺开发“校本”,组织相关人员编写绘本、通识读本及教材;再次,打造文化长廊,组织板报、手抄报、汇报、演讲等活动,营造刺绣文化的氛围。让学校真正成为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之地。

4、布依族传统刺绣与现代化元素相结合

布依族刺绣的发展与创新,必须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布依族刺绣重新充满活力。以布依族刺绣元素为基础与现代化技术、工具、材料相结合,[5]将布依族图案、纹饰运用到现代化物品上,如服饰、鞋子、背带、双背包、单肩包、钱包、抱枕、电脑包等,形成布依族特色的绣品。在原有的刺绣图案基础上大胆创新与现代化相结合,使布依族刺绣工艺变得更加时尚、活泼,增强布依族绣品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同时邀请具有实力的设计师或设计工作室,以布依族刺绣元素为主题,设计一系列布依族刺绣产品,以提升布依族传统刺绣在绣品上的时尚与知名度。同时,打造布依族刺绣品牌,以品牌带动产品的销售。

新品会方案例2

一 拼布起源:

拼布工艺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中国北方地区,人们为了防寒而产生的。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物资匮乏,最初是穷人将零碎小布、旧的衣服和窗帘等裁剪成布块,拼接成床单、毛毯等生活必需品。随着移民潮的兴起,拼布又流传到了美洲大陆,并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在早期美洲,由于移民的生活需要,拼布发展以实用为主。中国传统社会的“百纳被”具有与拼布相同的意义。中国早期农业社会,物资缺乏,当家中有小孩过满月时,亲朋好友都会送来一片手掌大的布,由小孩的母亲将这些零碎布头缝缀起来,然后给小孩做成衣服或被子。用这种拼布做成的衣服称为“百衲衣”,被子则称为“百衲被”,希望这个小孩穿各家的衣服、盖各家的被子长大,将来抚养过程平安顺利,性格不娇贵更能长命百岁。

总之,不论西方或东方,拼布形式的产生都与经济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们对裁制衣服余下的边角料都十分重视,他们使用拼布形式做生活用品、服装等往往是出于经济条件限制下对材料的珍惜。

二 拼布发展

拼布在美国普及、发展。雷丝编织、绣花、编织等大部分手工艺在欧洲传统地承继下来,但拼布受到新大陆开垦的美国移民的欢迎而发展。将用旧了的衣服、窗帘裁剪成布块,拼接成为床单、毛毯等生活必需品。这是对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作业。后来人们比较容易得到布料了,拼布也进一步普及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图案至到今天。您还可以用拼布的技术来做自己带着享受的提包、小包以及作为室内装饰品的靠垫、挂毯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今,拼布评为艺术品受到广泛的青睐。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地的拼布作品更是广泛流行,受到各界人士的大力欢迎和好评。但在国内还属于起步阶段。比较发达的只有台湾。近年上海也有后起之秀之势,先后举办过多次拼布艺术展和各种拼布交流会。

三 拼布的色彩特征

拼布艺术在外观上最引人注意的是布块之间的色彩对比而产生的绚烂的效果,这也是许多拼布饰品运用拼接形式的主要目的——改变整体色彩的单调。设计师可以用不同色彩组合的拼布形式塑造不同风格的饰品。在拼布中,常用的色彩搭配方式可分为强调对比的色彩搭配与强调统一的色彩搭配。强调对比的色彩搭配指的是色块之间明度、纯度、色相有较大差别而产生色彩的对比效果,由于拼布形式的特点决定了制作拼布服装的单位布块不仅面积小且色彩纷杂,因此产生的对比效果可以是有单纯的色相对比导致也可以是综合色相、明度、纯度、面积、位置等多方面的对比而产生的。与强调对比的色彩搭配产生的那种强烈视觉效果不同,强调统一的色彩搭配是指:运用调整色块面积或位置的方法选择同类色或邻近色等不突兀的色块,拼合成视觉上具有统一感的拼布作品,这种色彩搭配能避免因色相杂乱或纯度、明度较高而产生的过于刺激的视觉感受,使得拼布更加雅致、色彩更加柔和。

四 拼布的图案选择

拼布图案的装饰形式可分为局部装饰和整体装饰。整体应用的拼布形式已经脱离了每个布片原有的图案样式,呈现出组合与排列后的新图案,新图案是以失去单位布片的“个性”来实现的,而当应用于局部时,往往拼布单片还不会完全失去其“个性”。随着人们对拼布技术的熟练掌握,在制作和视觉两方面都具有优越性的规则式拼布图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因此,不论是在传统的或是时尚的拼布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规律性很想的规则拼接图案。自由式图案不完全等同于破烂且满是补丁的穷人服装,虽然两者在外观貌似相同,拼合方式也同样是没有明显的制作规律,但使用自由式图案的设计师往往是经过了巧妙的设计与排列,可以地将不同色彩、不同大小的碎片按意图拼接,满足一种是觉得均衡的需要,是一种经过设计的“无序”图案,显示出一种错综斑斓的美感。

五 拼布的制作方法

拼布制作工艺也是十分考究的。首先根据需要制作纸型,之后裁布,裁布的时候把布的正面朝下放置,把纸型按照标定的布纹方向放在布上,描边裁剪,把剪好的布用线穿一下,以防脱线丢失等。基本的缝制方法方法有平针缝、回针缝、藏针缝、千鸟缝。不论什么样的缝制方法,缝的时候不要把缝份缝死在布上,当一边缝完时,把针从缝份点出穿出到另一块布的缝份点处。在缝制三角形时,两块布正面朝里,画好线的各个角对齐,用珠针固定。因为三角形的布边为斜裁布,所以要轻轻捋线,整理好布的长度。在缝三角形的时候要做多次回针缝,这样不易变形,封号后展开,缝份倒向一侧,把正面可以看到的缝份剪掉。

六 拼布的意义

对于拼布艺术,其蕴含着一种新的设计观念,多元化无意识的杂糅使得设计师去思考:如何将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异域的、不同风格的不同样式以片段拼合的方式重新组合,并且不受限制地使用各种材料来拼凑而成新的样式。问题的显而易见的答案之一是设计师可以从“拼布形式”这一设计方法入手,去拆解、分割他所需要的元素,而后将这些碎片以拼合的方式呈现出新的样式。

如果说拼布形式给予纺织面料的别致外观以及多样的触感可以看成是一种新的装饰语言的外在表现,那么其根本原因则是拼布形式通过材料和肌理的装饰带给人的有趣的、多样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新的审美趣味。而这种审美趣味与以往生活装饰带给人的感受有着很大不同,这样使得人们内心深层的审美要求被激发,诸如荒诞的、破损的、质感丰富的、阴郁的种种审美体验,人们都可以通过拼布形式得以实践。

参考文献

[1]《拼布图案1000》【海外中文图书】佐佐木纯子编集;中道由美子制图台北县;枫书坊文化出版社,2006.

[2]《时尚DIY,拼布编条篇》【专著】陈淑姬编著 广州出版社,2006.

新品会方案例3

没错,松下已经不再是一家传统的消费电子企业,已经通过以“环境”为基础提供最快乐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最好的绿色商务方式的全新企业。《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在所有的日本电子企业中,松下无疑是转型跨度最大、转型步伐最快、业务涉及领域最广的代表者,其所完成的从消费电子向新能源、智能城市建设者的跨越,打破了产品技术和产业界别,而是通过回归消费需求完成了对传统产业和新进军产业的整合重组。

以住宅事业完成卖产品转型

日前,在第17届中国厨卫展会期间,松下株式会社环境方案公司专务、住宅系统事业集团长北野亮首次透露,“将在中国开展住宅设备事业,除面向家庭用户提供精装修业务外,还将面向商业企业提供整体装修业务,并将会开展包括升降式橱柜、餐具清洗干燥机、旋转衣橱等住宅设备装置的销售,全面介入中国住宅设备市场。”这是松下在完成对松下电工、三洋电机的并购重组后,在中国市场率先迈开的战略转型关键一步。

到2015年,松下在中国住宅设备市场要完成20亿元的销售目标。在整个松下集团内部,住宅系统事业集团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4000亿日元,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发展前景广阔。松下环境方案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川口雅己形象地向《中国企业报》记者描述住宅设备产业“微笑曲线”,包括材料、模块的住宅设备装置,与包括提案设计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位于微笑曲线两端,这是松下未来在中国可以获得“规模与利润同步提升”的战略手段。

在松下即将发力的住宅设备事业中,《中国企业报》记者意外发现,包括电视、冰箱、空气净化器、美容小家电、电磁灶、淋浴器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被恰到好处地嵌入松下所推出的家庭装饰系统解决方案中,甚至这一触角还被松下扩大到地板、厨卫台面、墙壁、钢架结构等建筑装修材料领域。这表明,松下开始通过“卖方案”完成“只卖产品”转身。

目前,松下以住宅事业集团为主体,整合集团新能源、消费品等资源,开始提出解决世界各地的智能城市等大型项目的整体解决方案,创造出在“城区整体改造和创新”所适用的新商业模式,目前已经通过“中新天津生态城”和“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两大提案,在日本藤泽“可持续智能街区”的实际建设也全面展开。

着眼未来布局新能源

如果说,从卖产品到卖家庭解决方案、卖城市系统解决方案,松下是借助几十年来所建立的品牌信誉度进行有效复制和嫁接。那么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则属于松下的战略性拓展,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日本企业对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判断能力和把握能力。

目前,在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步入谷底之际,松下正与美国、欧洲的太阳能公司就并购问题进行谈判,以加速实现从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到太阳能系统和电力存储新能源商的战略转型。此前,松下通过收购三洋电机,实现在太阳能发电、锂电池蓄能、燃料电池等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全面布局。

新品会方案例4

检 索:.cn

Abstract :Grass Linen, a traditional hand-woven product, exports mainly in the form of gray cloth currently. To conduct innovative design of costume and improve the annex value of the product to developing and promoting of the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 analysis had been conducted to the linen clothing in the aspect of performance and status, Linen dress creative design method had been proposed, and proposes rational use of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innovative materials’ language, design distinctive style of dress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value in 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grass linen clothing.

Keywords :Grass Linen, Dress Innovation, Design

Internet :.cn

“夏布” 是一种用苎麻(或大麻)通过纯手工纺织而成的平纹布,因其凉爽透气,多在夏天使用,而被称为夏布。夏布生产主要通过打麻、挽麻团、牵线、穿扣、刷浆、织布、漂洗及产形、印染等工序 。目前,夏布产品结构单一,出口的夏布主要是夏布坯布。坯布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后被进行了再加工,做成产品后又卖回了国内,而价格是坯布的10多倍。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吴永夏,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庆荣昌夏布的原产地保护与技术自主创新》中提出要重视夏布的深加工产品的品种及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夏布的广泛用途是被作为蚊帐布、托肩布、渔业、工业用布,及上好的绘画、工艺材料而被研究,夏布在服饰上的运用甚少,忽略了它在服饰上的应用价值,夏布服饰品开发潜力巨大。

一、夏布服饰的特点

(一)夏布服饰的审美价值

用夏布制作的服饰,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功能价值。纵横交错的纹路,形成一种特殊的布纹肌理,色泽低调、古朴,具有特别情韵、随性、自然、透露着和谐的美感。

(二)夏布服饰功能价值

夏布服饰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抑菌性、保健性、吸附性、防霉耐磨等功能。夏布服饰的织物纤维原料是苎麻,苎麻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吸湿透气功能好,这种纯手工的“夏布”,具有吸水快干、易散热,易洗易干,透气通风,穿着凉爽舒适的特性。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由于麻的纤维中空,富含氧气,使厌氧菌无法生存,抗菌性能良好,是保健面料。苎麻纤维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吸附空气中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消除不良气味。而且经过日晒后,可以将吸附的有害物质挥发掉,使得其吸附功能自动再生。苎麻纤维十分坚韧,强力大而延伸度小,加上不易受霉菌腐蚀和虫蛀,被誉为“千年不烂软黄金”,具有超强的防霉耐磨功能。苎麻还因正负电荷平衡而不产生静电、无灰尘吸附、卫生性能很好。这些性能决定了夏布具有良好服饰用性能,对夏布进行服饰创新设计是可行的。

二、夏布服饰现状

尽管夏布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但是仍主要以胚布出口,夏布服饰市场占有率很低,缺少创新。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服饰品主要有夏布扇、夏布包以及夏布工艺品夏布桌垫,夏布桌布等(图1)。夏布服装、鞋子等服饰品品种少,且款式造型陈旧。多采用与传统老土布等材料结合,拼接方式、绗缝、刺绣方式,设计表现手法单一。夏布服饰设计品牌意识不强,知名的服饰品牌缺乏,多以独立设计师以特色服饰店存在于民族民俗旅游街区中存在,无品牌承托,缺乏产业化的运作模式,进驻不了商场,夏布服饰影响力自然非常弱,从而产业价值非常低,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如此循环,这种夏布织造技艺就会走到失传的边缘。夏布服饰创新设计势在必行。

三、夏布服饰创新设计方法

如何创新,如何将夏布这一传统的布料设计成现代时尚审美的服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重要的使命。笔者进行了服饰品的开发设计后,提出了夏布服饰创新设计方法。

(一)主题设计法

确定服饰设计主题。在确定的主题下进行夏布服饰设计,使得服饰整体统一,而且易于形成个性鲜明、独特的设计风格,传达出设计的内在意蕴。设计语言的表现上不会呈现拼凑、生硬感。具体过程是首先制作概念主题板,其次根据主题搜集相关主题的关键词、图片、材质等表达设计思想,并向服装元素转化,再次分别作主题下的色彩方案、材料方案、结构方案、饰品方案甚至妆容方案等,最后形成主题设计方案。主题可以是抽象的概念,也可以是具象的。在设计初期,概念也许是模糊的、虚无飘渺的,通过分析设计逐渐明朗、清晰。

(二)系列设计法

系列设计法,主要区别于单件设计,通过相互关联而又有变化要素的成组成群的进行设计。具体表现形式有造型变化为主的系列设计、色彩变化为主的系列设计、装饰变化为主的系列设计、面料变化为主的系列设计。系列服装在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所产生审美震撼力是单件服装无法比拟的。它会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影响着人们的视觉。目前夏布服饰种类少,且多是单件服饰品的设计,无法谈及整体设计系列感、配套感。既不利于形成视觉上震撼力,在也不利于人们服装搭配上的选择。夏布服饰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易与其它风格服饰品搭配和谐,甚至造成购买后因没有相关搭配的服饰而束之高阁。如为消费者可以整套设计服务,如鞋子、包包、服装甚至项链、首饰等,服装风格独特韵味会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系统设计法

将夏布服饰设计放置在一个系统中进行,设计不单单是外观造型的变化,更是生活方式的设计。涉及消费群体调研的设计,面料色彩流行文化的设计,品牌定位及风格的设计,产品结构和搭配文化的设计,生产制造工艺技术的设计,卖场陈列的设计,品牌包装与营销策划的设计,甚至市场竞争理念的设计。夏布服饰设计首先要明确夏布服饰消费群体。目标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济能力、文化涵养的不同,在审美上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在服饰的款式、色彩、肌理上的设计要符合此类人群的审美需求。甚至涉及到衣服长短、肥瘦等非常准确的服装尺寸数据。例如20岁和40岁女性在人体体型是有差异的,服饰设计尺寸也就不同。因夏布纯手工织造,夏布服饰价格相对普通面料较高,夏布服饰目标消费群体应是一定经济能力和文化品位的人士。其次还要对设计风格定位、销售策略的定位、甚至店铺陈列设计定位等,最后根据主题进行款式、色彩、肌理设计,形成服饰成品。

四、夏布服饰创新设计案例

根据以上方法,深入挖掘民间传统运用到夏布服饰创新设计中,将中国的传统特色与国际化设计理念与融合,用鲜活的时尚创意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让夏布服饰焕发新的光彩。

设计主题:边界。主题诠释: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定义了边界,事物与事物之间有了边界,如同物质与物质、国与国、人与人、星球与星球,似乎只有用边界才能使事物得以区分,边界内是一种已知,默认的状态,边界外是未知、探索的状态。打破边界,将想象延伸到一个无限的境遇。在设计上采用略宽松的H型廓型、翻立领、落肩一片袖、衬衫式样袖头和袖开衩,暗门襟、下摆前短后长的造型、两侧缝弧形开衩。整体造型上紧下松、上正式下随意的视觉效果,体现中国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和审美内涵,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图2)

借鉴将中国传统袍的廓型特征,与现代衬衫、连衣裙特征相结合,将现代与传统进行了全新的演绎。改变人们的印象中经典衬衫、裙子、袍子这些服装造型特征,打破边界,改变衬衫、裙子、袍子的原有样式,将三者特征融合,探索一种新颖的服饰造型。(图3)

在图案上面,采用现代印花工艺,将中国民间夹缬纹样状元图、龙凤图、百子图等运用到夏布中,将民间传统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用图案的形式,来讼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据款式造型特征,将传统纹样进行了二次创意,打破原有纹样的中规中矩的造型特点,合理巧妙的使图案与服装协调、相生,产生动静变化的审美情趣。

五、夏布服饰创新设计注意问题

(一)合理选择面料

夏布根据其纤维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苎麻布和大麻布两大类。苎麻布与大麻布比较而言,苎麻更为平滑柔软,且光泽度较好,大麻布则相对粗糙。考虑服装穿着舒适性方面,夏布服装用面料多选择轻薄柔软的苎麻布料,而服饰类根据风格需要的可选用大麻布。

(二)合理运用面料特性

夏布的织物结构和纤维本身质地决定了夏布面料的抗皱性能差。故在夏布的服装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体骨骼活动和接触面部位与服装面料的互动关系,避免在人体活动频繁部位使用夏布进行设计。例如人体坐立部位臀部、手肘、膝盖等,以免影响服装在人体中的效果和美观。其次夏布面料的悬垂性差,不适合制作波浪型褶皱服装造型。此外,夏布受织布机器的限制,幅宽多为单幅,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有40厘米、90厘米幅宽,进行夏布服装设计中,必须考虑到面料的幅宽是否可以满足服装结构设计裁片上纬纱的需求量。

(三)合理定位设计风格

夏布经纬纱的纵横交织的织物组织形成,形成夏布所特有的肌理,是一种质朴、粗犷、随性、原始、独特的肌理效果,有绿色自然、反璞归真、地域民族的审美价值。夏布面料的风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服装设计风格。服装设计上更适合自然随意、宽大疏松的款式,配以大自然的色彩,以及树木、花朵等自然景物的图案。单纯简约的外观,简单剪裁工艺,突显夏布面料本身肌理的独特美感性,加上各种植物宽条编织的饰品,对比的肌理效果,粗犷的线条,使面料风格与服装表现形式融为一体。

(四)再造夏布面料

尽管夏布本身具有独特的美感,伴随人们审美和生活变化,夏布也要不断创新,呈现更多的表情来满足人人们的需求,面料的再造处理突显重要。服装面料再造处理的方法颇多, 例如有刺绣、绗缝、染(扎、蜡、夹)、印花、抽纱、绳编、镶、透叠、拼接、镂空、烧等。根据夏布经纬编织的特点,本次进行了抽纱填纱实验,将抽掉的纬纱用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纱线重新织入,呈现新的视觉肌理效果。其次在采用经纬纱不同颜色的麻纱织布法,将麻纱先染成不同的颜色,再上织布机编织,呈现两种颜色混合而成的色彩效果。通过拼接方式与传统的蜡染布料、老土布、蓝印花布等组合,以及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染色技艺扎染的方式对夏布进行染色的处理,赋予夏布厚重的文化气息。夏布面料外观的再设计处理拓宽了夏布在服装艺术设计创造中的使用价值和空间地位,使夏布服装作品更生动、美观、匠心独特、富有艺术个性。

总之,在将夏布进行服饰创新设计中,合理的利用材料的特性,创新材料的语言,设计凸显特色的风格服饰,不断提升夏布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随着人们崇尚绿色自然、反璞归真意识提高,“夏布”服饰设计品越来越受到广大的消费者所喜爱和追崇。

参考文献

[1] 何佳.隆昌夏布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麻纺织,2009.

[2] 潘其辉等. 万载夏布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麻业科学,2009(5).

[3] 陈晓青,黄军.我国夏布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上海纺织科技,2008.11.

新品会方案例5

数码印花具有小批量、快反应、无污染、效果好的特点,同时打破了传统印花套色、“花回”长度的限制,能够实现面料的高档印刷效果。借助数码印花技术对传统蓝印花布进行创新设计,通过对现代人们消费理念和审美趋向的分析,结合蓝印花布的特点和美学特性,使蓝印花布符合现代社会生活理念,符合人们消费观念,获得新的生机,重新绽放昔日的光彩。

1、数码印花技术特点

数码印花技术是将花样图案通过数字形式输入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印花分色描稿系统(CAD)编辑处理,再由计算机控制微压电式喷墨嘴把专用染液直接喷射到纺织品上,形成所需图案。与传统印花方式相比,数字喷墨印花在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高精度、色域广和色效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

计算机屏幕上的效果,就是成形后面料图案的效果,客户满意后便可直接喷印,做到现场设计、现场制作,使面料设计真正实现个性化。

数码印花设备精度高,能达到2 880 dpi,而传统的筛网印花只能达到200 dpi。数码喷射印花技术是通过数码控制的喷嘴,在需要染料的部位,按需喷射相应的染液微点,许多微小的点组成所需花型,达到视觉上色彩连贯一致、花型逼真,图案轮廓清晰。特别是在对颜色渐变等高精度图案的印制上,数码印花在技术上更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数码印花突破了传统纺织印染套色限制。传统印花套色数受到设备和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套色数一般较少,同时操作困难,对花难度大。而数码印花色彩丰富多样,多采用四色加专色,色彩种类可达到1670万种。在传统印花中,因为调浆的批次不同,导致同一个颜色发生变化,小样和大样的一致性很难保证。采用数码印花技术印制的图案色彩效果纯正,没有色差,有效保证打样与批量生产的一致性,打样过程颜色由计算机自动记录颜色数据、批量生产中颜色数据按打样数据配置,可以保持一致性。

数码印花突破了传统印花“花回”长度的限制。在传统图案的印制过程中往往受到“花回”的限制,目前,全球“花回”最大的印花机为平网印花机,它的最大“花回”可达12 m。而数码印花不存在“花回”的概念,突破传统图案重复l生规律,从而极大地拓展了纺织图案设计的空间,提升产品的档次,最大限度的满足设计者的需求。

2、传统蓝印花布特点

蓝印花布以其朴实无华、大巧若拙的美学特色而被世人喜欢和使用,是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

靛蓝色泽古朴,浓艳而不妩媚,宁静深沉而不失自信,几千年来一直被劳动群众所喜欢。蓝印花布的灰蓝与白色在图案中形成清丽淡雅的对比效果,与繁琐、富丽的宫廷手工业作品相比,更多地反映出民间手工业作品的简约、朴实的设计趣味,体现民间淳朴、厚重的生活气息。

传统蓝印花布的图案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和戏剧人物,或是由动植物和花鸟组合成的吉祥纹样。图案选用的纹样往往都会含有某种吉祥或积极意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普通民众的心理状态、民族风格、审美情趣等,强调了一种和谐共生之美。例如图1为常用于被面的吉庆有余蓝印花布纹样,象征年年有余,寓意富裕吉祥。

蓝印花布是在印染技艺中传承、发展并成长起来的,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性。因此,被用于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用品,小到头巾、肚兜、包袱布,大到被面、蚊帐、服装等。例如图2图案化的蝙蝠动态优美,风度翩翩,5只蝙蝠一致面向中心寿字,有祝福长寿之意,是一幅经典的蓝印花布包袱布的图案。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是随着棉纺业的兴起、靛蓝业的发展、型纸板的流行而产生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人们物质生活和审美心理的变化,传统纺织品在近半个世纪中已逐渐失去了以往的光辉。同时由于蓝印花布生产工艺长,受时间、气候、地域等多方面影响,再加上生产工艺设备比较简单,都为手工操作,投资少,科技含量比较低,产量也比较低。因此蓝印花布的发展已经进入急需注入新元素的时刻。

3、基于数码印花技术蓝印花布创新设计

由于人们居住环境和审美观念的改变使得常用的蓝印花布包袱逐渐被时尚的各式包袋所代替;而服饰文化也由原来的土纺土织、以蓝色为主的穿着改变为用各种面料制成的色彩丰富的时尚服饰。由于这些转变,传统蓝印花布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走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应该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设计出迎合时代的纹样。

3.1 抽象图案

传统蓝印花布纹样大多采用具象形式表现在图案的设计中。然而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发生变化,原有的图案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在图案设计上,需要引入具有现代风格的元素。

新品会方案例6

掇花用线色彩的组合创意

在腾冲本地掇花产品以背幺为多,背幺作为一件喜庆的生活用品,颜色上都以高明度,高彩度为主。传统的腾冲掇花用线色彩组合模式包括“满堂红”、“一堂线”等。所谓“满堂红”不但掇花布色彩上用红色,连其上图案也全采用红色系丝线掇绣而成。掇成的图案花红,叶红,就连树枝也是红的(如图3)。“满堂红”因其色彩喜庆之故,在当地使用最多。而所谓的“一堂线”其实就是临近色配色法或渐变配色法(如图4)。当地掇花工艺对上述的色彩组合要求极为严格,这种已近乎程式化,商店里只出售的上述色彩组合中所涉及颜色的掇花丝线。例如2010年笔者在当地购买掇花丝线时,商店老板只简单询问了丝线是掇什么图案,就给笔者配出了套色的线。笔者询问是否能自己挑选线色,并告之商店主人想要哪些颜色的线。但是老板拒绝了笔者的要求,并且强调只有按照他的配色才符合所掇的图案。传统配色组合“满堂红”规定只能使用红橙黄;而“一堂线”配色法则只能是临近色配色法或是渐变配色法。

更有甚者是掇花工序也固定不变,先绣什么颜色再绣什么颜色都规定好,通常规则是先浅后深或先深后浅。此点深刻透露出腾冲掇花传统色彩组合形式已经进入了一个死角,已不再适合现代的审美格调,因此笔者进行了色彩的创新尝试。为了保障实践的可施行性,笔者从昆明买了许多现代流行的时尚色彩的丝线,对两组传统组合色彩进行了创意组合设计。首先是“满堂红”色彩组合的改变,笔者选用与“满堂红”形成对比的色彩,如系列低明度、低彩度的彩线的尝试,扩大丰富掇花的色彩﹙如图4﹚。其次是对“一堂线”的改良,选用了颜色鲜亮而且跨度大的颜色配在一起﹙如图6﹚。从以上对传统色彩组合的创新尝试可以看出(参见图3与图5,图4与图6两组对比照片),掇花产品并不是配色只有“满堂红”、“一堂线”等传统配色组合与法则才具可行性。

所以腾冲掇花产品应该在“满堂红”、“一堂线”等传统配色外再开拓更多的颜色组合,尝试着使用丰富多样的色彩。像“一堂线”的配色法改良对比照片可以观察到,掇花中对比色的应用更加吸引眼球,其颜色跨度大、大胆新颖而不落俗套。这样的产品既与时尚接轨,又弘扬了传统工艺。由此可见,当地人以“满堂红”配色为唯一可行的颜色,以及“一堂线”的配色法是唯一的法则,都在受到时尚配色的质疑。而案例尝试结果则证明了色彩创意组合的多样性与可行性。

掇花图案纹样的创意设计

腾冲传统掇花产品纹样以吉祥纹样①为主(如图7)。事实上除了传统纹样外,腾冲可以开发的纹样很多。腾冲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最后一站,深受早期的马帮文化影响;而腾冲与缅甸接壤,受其文化影响较大;此外,印度、缅甸、泰国对腾冲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周边的文化都可以成为提取新纹样的沃土。

笔者的创意作品就是建立在腾冲这种兼容博大的文化基础上的,例如其中以缅甸纹样和现代抽象几何纹样进行的设计实践。但是在设计中也要注意一点,就是图案的选择性。有的图案好看但是并不适合掇花工艺的表现。如笔者于2011年1月设计的第一批掇花图案就不适合掇花,图案主要以缅甸纹样为设计灵感,图案设计虽然好看,但是由于图案规整细密,掇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线很难表现出来,绣出来的观赏性也很差。2012年1月,笔者又绘制了第二批图案,该方案以镂空的几何块面为主。实践非常成功,成型后的图案较传统密而满的图案有着更强的立体感。此种镂空设计也较传统掇花中大块面掇绣出来的图案更活泼、灵动,克服了传统大块面掇花图案中木讷的缺点(如图8、图9)。对于掇花纹样不仅需要创新设计灵感,但更重的是所设计的图案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需要一定的面,但面积不宜过大,避免选择点和线表现的纹样;第二,图案中最好有一定的镂空,这能更好的表现掇花绣的立体感。在第二点上,当地人是不会用间隔和镂空来让图案分开,一直只会用不同的线来个隔开,结果绣出来的纹样拥堵累赘。本文对腾冲掇花的实验性创意设计,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掇花衬底面料的创新尝试能把掇花绣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2.掇花用线色彩的创意组合能营造出大胆新颖的色彩效果。这样的产品既紧跟上了时尚的脚步,又弘扬了传统工艺。

新品会方案例7

共连通 同成长

刘保华:今年11月,康普公司在中国启动以“共连通,同成长”为理念的一系列推广活动,这个理念希望给中国客户传达怎样的品牌诉求?

简宜舒:康普公司希望向客户传递一个很明确的信息,就是客户在对IT基础架构进行投资时,不仅要看重网络互联的能力,同时还必须看到整个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客户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此外,康普公司也更多地会以客户为中心。在收购无线通信企业安德鲁之后,康普公司的解决方案就能够满足客户在办公室、路上、家庭等各种环境中的连接需求。比如针对办公室这种环境下的解决方案就是康普公司的企业级解决方案,针对路上这种环境下的解决方案就是康普公司的无线解决方案,而针对家庭的解决方案就是康普公司的有线电视解决方案。通过“共连通,同成长”这样的理念,我们更多地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将自身的产品进行了梳理,并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待目前公司的整体解决方案。

刘保华:安德鲁侧重运营商市场,而康普侧重企业级市场,收购之后,康普如何考虑实现1+1>2的整合?

简宜舒:两个公司的情况确实如此,不过双方还有很多技术应用环境相互重叠,比如在楼宇和室内的解决方案上,安德鲁的楼宇无线解决方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领先的技术优势,但康普公司的企业部门布线方案在楼宇中得到更广泛应用。对商用级别的智能楼宇来说,两个团队的销售人员可以进行很好的合作。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室内网络覆盖率非常高,无论你是在楼宇里工作还是在地铁里打电话,信号都非常好,这甚至超过很多发达国家。在中国很多高端楼宇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为了便于管理,每家运营商在楼里再建一套设备,但这会造成重复投资和楼内的辐射。帮助运营商将布线系统与无线方案组合成更完整的方案,这将会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场。

目前,很多运营商都在进行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借用安德鲁和他们自己的优势,再加上一个服务于企业客户的团队,运营商就能够部署一流的世界级的数据中心。

刘保华:今年,亚太地区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并出现了经济回升。康普公司今年在亚太地区和中国的市场表现如何?随着经济的回暖,公司推出了哪些有针对性的市场举措?

简宜舒:国际金融危机从2008年年底开始明显显现,在此之前,康普公司就已经看到了经济衰退的迹象,并做好应对经济衰退的准备。那期间,公司及时采取了诸多措施,包括削减部分领域的成本与投资,同时要确保公司能够有足够多的人才和足够好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如今,康普公司同样很清楚地看到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市场复苏的迹象非常明显,我们的投资战略非常灵活,调整也非常迅速,特别是对中国这种高成长性市场,我们继续保持了持续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在研发和创新方面,康普公司一直没有限制投资,反而继续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积极进行技术储备,还加强了重要领域的研发和投资,其中一个技术领域就是综合布线智能技术。基于这种技术的智能布线系统可以将网络连接的架构及其变化自动传给系统管理软件,管理系统将收到的实时信息进行处理,用户通过查询管理系统,便可随时了解布线系统的最新结构。现在,康普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已经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我们业界领先的智能布线系统SYSTIMAX iPatch解决方案在中国也同样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以客户为中心

刘保华:以客户为中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但真正能够把它做到位却很困难。康普公司如何来衡量这一理念的落实情况呢?

简宜舒:你的观点非常正确。以客户为中心是一种无形的理念,很难来量化,也很难判断企业在以客户为中心方面做得好还是不好。但是,我认为有一个很简单的衡量指标,那就是看我们是否有能力向客户更多地销售我们的产品。如果一个企业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话,它的销量肯定不会很高;如果我们是以客户为中心,那我们的销售额就会比以前有进一步提升。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用来衡量公司是否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

刘保华:以客户为中心还需要厂商真正认识到中国用户的需要。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很多的数据中心,除了构建新型数据中心外,还面临如何最大化地使用旧数据中心投资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谁能够帮助他们,谁就是真正地满足客户需求。康普公司是如何做的?

简宜舒:确实是这样的。不过我们还是要提醒客户,旧数据中心向新数据中心的迁移过程非常复杂,如果数据中心技术和环境太过陈旧,那就很难将它改造为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新型数据中心。如果是这样的话,从长远来看,重新建立新型数据中心反而更加节省成本。

康普公司在2009年做过一个全球性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一半以上的用户考虑新建数据中心,另外一部分用户面临旧数据中心改造的问题。决定用户如何改造数据中心主要有两种因素:第一是数据中心要升级到什么程度。新型数据中心对位置、环境等有很严格的要求,因此有些硬性指标是无法通过改造来完成的。第二是如何升级。机房升级的复杂性比设备升级要高得多,包括配电、空调、布线都是很困难的,所以很多用户衡量之后还是选择直接构建新型数据中心。

在构建新型数据中心方面,康普公司如何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呢?举个例子,我们强调智能化很重要,但是用户可能不需要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区域地逐步应用智能化。康普公司会为他们提供平滑过渡、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将非智能的布线系统升级为智能的布线系统。

综合来看,我们要帮助用户认识到两点:第一,根本就不可能升级的东西就要放弃;第二,升级一定要着眼于未来,前瞻性可以让用户认清升级的目标。

刘保华:目前,大型布线项目越来越多,尤其是数据中心的建设,这些大型项目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康普公司都做了哪些基础工作,如何为客户提供大型布线系统呢?

简宜舒:确实,现在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新数据中心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仅在中国,全球都是如此。数据中心非常复杂,而且复杂性还在与日俱增。针对这种趋势,第一,康普公司要做到能够提供针对数据中心的全面解决方案。在市场上真正能够提供完整、可靠、安全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布线品牌数量并不多,对康普公司而言,核心优势之一就是我们是全球主要标准委员会的重要成员,特别是在关于全球数据中心主要标准的制定上,我们非常积极地参与。加入这些标准委员会能够让我们接触到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新技术,在这些标准出台之前,我们就能够做好准备。

第二,康普不仅在数据中心技术方面做到出类拔萃,还能够培训我们的合作伙伴,让他们也了解数据中心。我们和这些高质量的渠道合作伙伴携手,一起为客户设计数据中心。

第三,我们同数据中心领域的其他关键技术提供商建立非常重要的联盟关系。康普公司需要有一个更加成熟、可行的模式来帮助自身获得成功,换句话说,就是要有很好的技术、很好的服务和很好的联盟协作。

刘保华:从实际操作层面,这还涉及到数据中心的生命周期,第一要为用户做设计,第二要为用户做产品选型,第三要有良好的管理。康普公司怎么帮助用户把数据中心的布线系统管理好?

简宜舒:现在数据中心的规模已经大得惊人,但是用户并没有足够的经验来构建和管理满足其应用需求的数据中心。除了缺乏经验外,数据中心的建设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也是一个原因。单是从基础设施角度,用户就要考虑布线、网络、供电、空调、机柜等的选择,因此,以客户为中心的康普公司需要全面参与进去。布线与这些基础设施直接相关,所以在设计方面,我们的技术人员和合作伙伴还需要有整体的技术把控和设计能力,在做到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

在产品方面,康普公司和存储厂商、交换机厂商展开合作。用户今天可能用思科的设备,明天用华为的设备,那康普公司的布线系统如何能够和这些设备进行很好地契合呢?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为数据中心专门提供高密度的产品以及端口更为匹配的产品。

在后期管理方面,原来的后期管理是用户自己的事情,但是康普公司希望也能够帮助用户。我们为用户提供更为智能化的产品和方案,比如SYSTIMAX iPatch解决方案就更有利于用户今后的管理。

从设计到产品选型,再到后期管理,康普公司不仅有出色的技术、产品和方案,还具备大量的实践经验。

刘保华:绿色数据中心是全球共议的热点,不仅是减少电费、二氧化碳排量,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受到关注。作为无源设备,康普公司的布线系统如何体现绿色低碳?

简宜舒:很多人以为布线和绿色没有直接联系,但实际上布线和绿色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是能耗比。怎么才能把能耗比降低?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从IT厂商的硬件设备角度去考虑,也可以从机房的基础设施角度去考虑。在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初期,康普公司就参与其中,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机房建设的合理性决定了其能耗比,比如冷热通道的建立,如果线缆处理不好,就意味着不能降耗。那怎么才能将线缆处理好呢?一是选择更高密度的线缆,二是错开制冷空间。布线其实有两个层面,除了数据传输外,还有系统设计,因此,能耗比跟布线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是布线材料。从某种意义上看,布线是一种材料工艺。线缆外皮和配线架的材料都要绿色、环保、无毒,当然安全也很重要。机房非常强调防护等级,在火灾发生时,要尽可能地阻止火焰蔓延。在机房环境中,容易燃烧的物件除了装修材料就是线缆,所以,要做到绿色节能就要选择绿色、阻燃的线缆。总而言之,康普公司从工厂生产、技术工艺、设计安装等环节着手,全方位让用户实现绿色节能。

合作联盟构建生态系统

刘保华:生态系统对数据中心的建设非常重要,而生态系统不仅要与渠道合作伙伴构建,厂商之间的联盟也同样重要。目前,康普公司与厂商之间的联盟关系发展得如何呢?

简宜舒:厂商之间的联盟非常复杂,你得确保联盟合作的关系对厂商而言,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有意义的。所以,康普公司在选择联盟厂商时也会从全球着眼。

在中国,我们努力和本土厂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不见得是非常正式的联盟合作关系。康普公司的优势之一是能够很好地利用我们的渠道合作伙伴,通过它们把不同公司的产品和方案组合在一起,并让这些公司形成一个类似联盟的合作组织。

刘保华:现在,康普公司如何在中国的综合布线市场吸引众多的合作伙伴与自己共同成长?

简宜舒:首先,康普一个优势是,从基础架构的角度看,我们的布线系统是完全基于标准,完全开放的,这意味着布线系统上的设备不论是什么品牌,只要符合标准都可以精确高效地连接。因此我们不会和设备供应商建议如何接入我们的布线网络。

说到下一步,我想我们的愿景非常明确:我们希望能够成为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供应商。这就意味着,康普公司不仅要关注数据中心这个领域,还关注无线基础设施、宽带网络的基础设施等。我们坚信,如果能够拥有最好的技术、最好的解决方案、最好的服务,渠道商就愿意与我们合作,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过去25年,我们就一直致力于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这是康普公司吸引一大批渠道合作伙伴的主要原因。

刘保华: 近期,康普公司推出了2011年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和全新的解决方案业务伙伴评估体系。这个体系的重点是什么?针对未来的市场预判,康普公司如何梳理目前的渠道,并希望达到什么目标?

简宜舒:不管是什么样的合作措施,我们都是会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第一,我们要重点吸引中国最好的合作伙伴;第二,如果这些合作伙伴符合我们的要求,和我们进行合作的话,他们应该能够赚到钱,让他们得到满意的回报也是符合康普利益的;第三,我们要和合作伙伴之间有很好的沟通,一方面我们要培养他们,对他们进行培训,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从而改进和提高我们现有的技术。在中国,康普公司的企业解决方案部门的100%业务都是通过渠道来销售的,这给了我们的合作伙伴更强的信心,因为我们不会和渠道合作伙伴去抢业务。

记者手记

新品会方案例8

共连通 同成长

刘保华:今年11月,康普公司在中国启动以“共连通,同成长”为理念的一系列推广活动,这个理念希望给中国客户传达怎样的品牌诉求?

简宜舒:康普公司希望向客户传递一个很明确的信息,就是客户在对IT基础架构进行投资时,不仅要看重网络互联的能力,同时还必须看到整个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客户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此外,康普公司也更多地会以客户为中心。在收购无线通信企业安德鲁之后,康普公司的解决方案就能够满足客户在办公室、路上、家庭等各种环境中的连接需求。比如针对办公室这种环境下的解决方案就是康普公司的企业级解决方案,针对路上这种环境下的解决方案就是康普公司的无线解决方案,而针对家庭的解决方案就是康普公司的有线电视解决方案。通过“共连通,同成长”这样的理念,我们更多地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将自身的产品进行了梳理,并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待目前公司的整体解决方案。

刘保华:安德鲁侧重运营商市场,而康普侧重企业级市场,收购之后,康普如何考虑实现1+1>2的整合?

简宜舒:两个公司的情况确实如此,不过双方还有很多技术应用环境相互重叠,比如在楼宇和室内的解决方案上,安德鲁的楼宇无线解决方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领先的技术优势,但康普公司的企业部门布线方案在楼宇中得到更广泛应用。对商用级别的智能楼宇来说,两个团队的销售人员可以进行很好的合作。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室内网络覆盖率非常高,无论你是在楼宇里工作还是在地铁里打电话,信号都非常好,这甚至超过很多发达国家。在中国很多高端楼宇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为了便于管理,每家运营商在楼里再建一套设备,但这会造成重复投资和楼内的辐射。帮助运营商将布线系统与无线方案组合成更完整的方案,这将会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场。

目前,很多运营商都在进行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借用安德鲁和他们自己的优势,再加上一个服务于企业客户的团队,运营商就能够部署一流的世界级的数据中心。

刘保华:今年,亚太地区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并出现了经济回升。康普公司今年在亚太地区和中国的市场表现如何?随着经济的回暖,公司推出了哪些有针对性的市场举措?

简宜舒:国际金融危机从2008年年底开始明显显现,在此之前,康普公司就已经看到了经济衰退的迹象,并做好应对经济衰退的准备。那期间,公司及时采取了诸多措施,包括削减部分领域的成本与投资,同时要确保公司能够有足够多的人才和足够好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如今,康普公司同样很清楚地看到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市场复苏的迹象非常明显,我们的投资战略非常灵活,调整也非常迅速,特别是对中国这种高成长性市场,我们继续保持了持续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在研发和创新方面,康普公司一直没有限制投资,反而继续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积极进行技术储备,还加强了重要领域的研发和投资,其中一个技术领域就是综合布线智能技术。基于这种技术的智能布线系统可以将网络连接的架构及其变化自动传给系统管理软件,管理系统将收到的实时信息进行处理,用户通过查询管理系统,便可随时了解布线系统的最新结构。现在,康普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已经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我们业界领先的智能布线系统SYSTIMAX iPatch解决方案在中国也同样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以客户为中心

刘保华:以客户为中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但真正能够把它做到位却很困难。康普公司如何来衡量这一理念的落实情况呢?

简宜舒:你的观点非常正确。以客户为中心是一种无形的理念,很难来量化,也很难判断企业在以客户为中心方面做得好还是不好。但是,我认为有一个很简单的衡量指标,那就是看我们是否有能力向客户更多地销售我们的产品。如果一个企业不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话,它的销量肯定不会很高;如果我们是以客户为中心,那我们的销售额就会比以前有进一步提升。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用来衡量公司是否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

刘保华:以客户为中心还需要厂商真正认识到中国用户的需要。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很多的数据中心,除了构建新型数据中心外,还面临如何最大化地使用旧数据中心投资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谁能够帮助他们,谁就是真正地满足客户需求。康普公司是如何做的?

简宜舒:确实是这样的。不过我们还是要提醒客户,旧数据中心向新数据中心的迁移过程非常复杂,如果数据中心技术和环境太过陈旧,那就很难将它改造为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新型数据中心。如果是这样的话,从长远来看,重新建立新型数据中心反而更加节省成本。

康普公司在2009年做过一个全球性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一半以上的用户考虑新建数据中心,另外一部分用户面临旧数据中心改造的问题。决定用户如何改造数据中心主要有两种因素:第一是数据中心要升级到什么程度。新型数据中心对位置、环境等有很严格的要求,因此有些硬性指标是无法通过改造来完成的。第二是如何升级。机房升级的复杂性比设备升级要高得多,包括配电、空调、布线都是很困难的,所以很多用户衡量之后还是选择直接构建新型数据中心。

在构建新型数据中心方面,康普公司如何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呢?举个例子,我们强调智能化很重要,但是用户可能不需要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区域地逐步应用智能化。康普公司会为他们提供平滑过渡、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将非智能的布线系统升级为智能的布线系统。

综合来看,我们要帮助用户认识到两点:第一,根本就不可能升级的东西就要放弃;第二,升级一定要着眼于未来,前瞻性可以让用户认清升级的目标。

刘保华:目前,大型布线项目越来越多,尤其是数据中心的建设,这些大型项目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康普公司都做了哪些基础工作,如何为客户提供大型布线系统呢?

简宜舒:确实,现在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新数据中心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仅在中国,全球都是如此。数据中心非常复杂,而且复杂性还在与日俱增。针对这种趋势,第一,康普公司要做到能够提供针对数据中心的全面解决方案。在市场上真正能够提供完整、可靠、安全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布线品牌数量并不多,对康普公司而言,核心优势之一就是我们是全球主要标准委员会的重要成员,特别是在关于全球数据中心主要标准的制定上,我们非常积极地参与。加入这些标准委员会能够让我们接触到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新技术,在这些标准出台之前,我们就能够做好准备。

第二,康普不仅在数据中心技术方面做到出类拔萃,还能够培训我们的合作伙伴,让他们也了解数据中心。我们和这些高质量的渠道合作伙伴携手,一起为客户设计数据中心。

第三,我们同数据中心领域的其他关键技术提供商建立非常重要的联盟关系。康普公司需要有一个更加成熟、可行的模式来帮助自身获得成功,换句话说,就是要有很好的技术、很好的服务和很好的联盟协作。

刘保华:从实际操作层面,这还涉及到数据中心的生命周期,第一要为用户做设计,第二要为用户做产品选型,第三要有良好的管理。康普公司怎么帮助用户把数据中心的布线系统管理好?

简宜舒:现在数据中心的规模已经大得惊人,但是用户并没有足够的经验来构建和管理满足其应用需求的数据中心。除了缺乏经验外,数据中心的建设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也是一个原因。单是从基础设施角度,用户就要考虑布线、网络、供电、空调、机柜等的选择,因此,以客户为中心的康普公司需要全面参与进去。布线与这些基础设施直接相关,所以在设计方面,我们的技术人员和合作伙伴还需要有整体的技术把控和设计能力,在做到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

在产品方面,康普公司和存储厂商、交换机厂商展开合作。用户今天可能用思科的设备,明天用华为的设备,那康普公司的布线系统如何能够和这些设备进行很好地契合呢?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为数据中心专门提供高密度的产品以及端口更为匹配的产品。

在后期管理方面,原来的后期管理是用户自己的事情,但是康普公司希望也能够帮助用户。我们为用户提供更为智能化的产品和方案,比如SYSTIMAX iPatch解决方案就更有利于用户今后的管理。

从设计到产品选型,再到后期管理,康普公司不仅有出色的技术、产品和方案,还具备大量的实践经验。

刘保华:绿色数据中心是全球共议的热点,不仅是减少电费、二氧化碳排量,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受到关注。作为无源设备,康普公司的布线系统如何体现绿色低碳?

简宜舒:很多人以为布线和绿色没有直接联系,但实际上布线和绿色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是能耗比。怎么才能把能耗比降低?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从IT厂商的硬件设备角度去考虑,也可以从机房的基础设施角度去考虑。在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初期,康普公司就参与其中,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机房建设的合理性决定了其能耗比,比如冷热通道的建立,如果线缆处理不好,就意味着不能降耗。那怎么才能将线缆处理好呢?一是选择更高密度的线缆,二是错开制冷空间。布线其实有两个层面,除了数据传输外,还有系统设计,因此,能耗比跟布线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是布线材料。从某种意义上看,布线是一种材料工艺。线缆外皮和配线架的材料都要绿色、环保、无毒,当然安全也很重要。机房非常强调防护等级,在火灾发生时,要尽可能地阻止火焰蔓延。在机房环境中,容易燃烧的物件除了装修材料就是线缆,所以,要做到绿色节能就要选择绿色、阻燃的线缆。总而言之,康普公司从工厂生产、技术工艺、设计安装等环节着手,全方位让用户实现绿色节能。

合作联盟构建生态系统

刘保华:生态系统对数据中心的建设非常重要,而生态系统不仅要与渠道合作伙伴构建,厂商之间的联盟也同样重要。目前,康普公司与厂商之间的联盟关系发展得如何呢?

简宜舒:厂商之间的联盟非常复杂,你得确保联盟合作的关系对厂商而言,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有意义的。所以,康普公司在选择联盟厂商时也会从全球着眼。

在中国,我们努力和本土厂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不见得是非常正式的联盟合作关系。康普公司的优势之一是能够很好地利用我们的渠道合作伙伴,通过它们把不同公司的产品和方案组合在一起,并让这些公司形成一个类似联盟的合作组织。

刘保华:现在,康普公司如何在中国的综合布线市场吸引众多的合作伙伴与自己共同成长?

简宜舒:首先,康普一个优势是,从基础架构的角度看,我们的布线系统是完全基于标准,完全开放的,这意味着布线系统上的设备不论是什么品牌,只要符合标准都可以精确高效地连接。因此我们不会和设备供应商建议如何接入我们的布线网络。

说到下一步,我想我们的愿景非常明确:我们希望能够成为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供应商。这就意味着,康普公司不仅要关注数据中心这个领域,还关注无线基础设施、宽带网络的基础设施等。我们坚信,如果能够拥有最好的技术、最好的解决方案、最好的服务,渠道商就愿意与我们合作,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过去25年,我们就一直致力于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这是康普公司吸引一大批渠道合作伙伴的主要原因。

刘保华: 近期,康普公司推出了2011年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和全新的解决方案业务伙伴评估体系。这个体系的重点是什么?针对未来的市场预判,康普公司如何梳理目前的渠道,并希望达到什么目标?

简宜舒:不管是什么样的合作措施,我们都是会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第一,我们要重点吸引中国最好的合作伙伴;第二,如果这些合作伙伴符合我们的要求,和我们进行合作的话,他们应该能够赚到钱,让他们得到满意的回报也是符合康普利益的;第三,我们要和合作伙伴之间有很好的沟通,一方面我们要培养他们,对他们进行培训,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从而改进和提高我们现有的技术。在中国,康普公司的企业解决方案部门的100%业务都是通过渠道来销售的,这给了我们的合作伙伴更强的信心,因为我们不会和渠道合作伙伴去抢业务。

记者手记

新品会方案例9

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具有悠久历史的蜡染技艺是布依族最有特色的代表之一。蜡染技艺以素雅的色调、复杂的工艺流程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贵州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蜡染及蜡染制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去贵州实地调研以及对布依族蜡染技艺资料的查询与搜集,完成了本文对蜡染技艺和现如今蜡染技艺发展困境以及解决办法的相关研究。

1布依族蜡染技艺概况

布依族在历史发展中,由于并没有形成自己民族的文字,所以便将本民族的一些文化通过符号这种特殊的方式记录下来,久而久之,一种符号化的艺术便在布依族的布帛上代代传承下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印染的技艺,与绞撷、夹撷、灰缬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蜡染起源于秦汉时期,到隋唐时期更是跃居当时的“时尚前沿”。

1.1布依族蜡染技艺的流程

蜡染即将“蜡”作为一种纺染道具,制作起来较为繁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道工序:前期准备、练布、安排底样、点蜡绘制图案、染色、脱蜡和清洗。在蜡绘工具上,一般使用铜蜡刀。蜡染的布料也需要通过反复的浸泡、揉搓等步骤将杂质与色素去除,才可以达到蜡染的标准。当布变得更加白净细腻后便可以安排底样,一般先按照服饰所用的大小裁剪出合适的尺寸,在确定好位置与造型后,手工艺人便用指甲刀画出大致轮廓,有其自身高超工艺的支撑,在布帛上即可信手点蜡。在点蜡绘制图案时需要用蜡刀蘸着融化的蜡,在布上创作图案,对温度的把控有着严格的要求。待蜡冷却凝固后,再放到染缸里浸染,将染完的布放入开水中去煮。漂洗完之后,这个被蜡封住的地方就为白色,剩下被染的地方就变为蓝色,最后得到图案清晰、蓝白分明的布片[1]。

1.2布依族蜡染技艺的传承

在古时,布依族重视伦理道德,传承方式更有讲究:传女不传男,传内不传外[2]。布依族用生动的艺术语言表现出了蜡染工艺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古朴典雅的图案、清新雅致的色彩和精湛卓越的工艺体现了布依族人民最为淳朴的审美追求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布依族的蜡染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布依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以及审美意识都在其蜡染图案、色彩、工艺中有所反映,这也是蜡染技艺在布依族世代相传的重要原因。

1.3布依族蜡染图案介绍

布依族蜡染具有写实性强、生动形象、纹样丰富等特点,因布依族的生活长期与山水相伴,所以其图案大多取材于现实中的自然生活。其中包含着对图腾的崇拜或“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其排列方式也受其影响,呈现出“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其图案较为自由,几何图形居多。布依族蜡染的图案多呈横向分割,整体结构较多变,层次分明,整体结构较为均衡,每一个花纹中都透露着丰富与饱满,其中极具布依族特色的是“漩涡纹”,其中还包含各个宗族之间大团结的寓意[3]。

2布依族蜡染技艺的发展困境

布依族蜡染多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地形封闭,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小,因而布依族蜡染技艺在封闭性较强的生活中得到了长期的发展与保存,具有较为朴素、淡雅的风格。布依族蜡染虽在岁月变迁中留存下来,却依旧面临着很多发展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2.1知名度小,难以打开市场现存的布依族蜡染染坊均是分散经营的模式,难以形成规模,导致市场化程度不高,且宣传力度较小,知名度偏低,且与当下所流行的时尚品牌相比又缺乏品牌效应,致使布依族蜡染在市场中很难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2.2缺乏生产力

现今蜡染的传承者均是老一辈的手艺人,年轻人多外出务工。布依族蜡染的图案大多关乎布依族的古老故事与神话传说,然而或许只有老一辈人对此熟知,年轻人对此的认知正在逐渐淡化,因此缺乏新的生产力。

2.3制作较为繁琐

布依族蜡染多为手工制作,制作工序与当下时装相比较为复杂,耗费时间较长,不能像其他成衣一样用机器大批量生产。

2.4时尚元素的冲击

服饰的种类在市场上可谓是琳琅满目,时尚元素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审美眼光也在不断地改变,各种服饰充斥人们的眼球,而布依族蜡染的工艺虽好,但与时尚元素相比图案等较为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

3布依族蜡染发展困境的根源

“刀无刃,封住初心不染尘。”这是罗易成写给蜡染手工艺人的一句话,传统手工艺人的坚守值得被时代铭记,优秀传统工艺值得被传承下去。布依族的蜡染技艺是本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曾走出国门名扬海外,记录下了传统文化史中青山不朽的一页,如今却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传统技艺的衰落值得我们深思。从查找的一些文献中可以得知,笔者认为布依族发展困境的根源在于以下几点:

3.1缺乏市场和创新性人才

地形的封闭与依山傍水的环境虽使得布依族的蜡染技艺得以保存,但也正是因为其与外界的沟通较少,知名度也较小,仅限于本地内部的消费,并没有广阔的市场,其工艺品品质虽好,但难以形成规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且近几年村寨中的年轻人大多去往城市中务工,对民族文化缺乏重视,传统蜡染技艺的继承性较差,甚至使得布依族的传统工艺濒临失传。

3.2缺乏市场监管

市场上布依族蜡染工艺品的质量问题亟待解决。许多粗制滥造的商品均是用喷绘制成,却打着布依族蜡染技艺制作的旗号,这对蜡染的招牌带来了一定的损害。社会中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踏踏实实搞设计的人很少,盗取原创者创意,搞仿制的人很多,甚至使得一些优秀的蜡染技艺的匠人不敢将自己的蜡染作品投放进市场,如:1999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称号的洪福远,由于自己设计的蜡染图案被大量仿制并售于市场,他从1993年打官司到1998年,旷日持久,无果而终[4]。现在这种现象仍没有被改善,严重影响蜡染产业健康有效地发展。

3.3缺乏文化科技创新

布依族蜡染与市面上的普通衣服相比,并不是用机器生产,而是使用手工制作,这就使得布依族蜡染的产量较低。布依族蜡染的图案样式等难以融入当今的时尚潮流,逐渐与市场脱轨,故步自封,与新颖的时装相比,难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1]。

4布依族蜡染技艺发展的建议

4.1立足传统,推陈出新

求新求变是新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刚需,要根据大众审美与流行元素的不断变化为其注入新鲜血液。蜡染作为布依族文化的重要成分,经过历代传承,保留至今。如今文化市场日益繁荣,其背后所隐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正在逐步显现[5]。贵州地区的蜡染工艺厂也随之在近几年兴起,手工艺人和设计师在传统蜡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利用艺术表现手法的互通性,将其与刺绣艺术相结合,进行两种艺术门类之间的沟通实践,打造出图样更加丰富、色彩更加鲜明的手工艺品,如服饰、窗帘等,让传统手工艺真正的“活起来”[6]。

4.2加大对布依族蜡染的宣传力度,厚植品牌优势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审美、观念等变化日新月异,产品的传播与宣传渠道能够影响手工艺的发展,所以在对布依族蜡染进行创新的同时,也需借助大众传媒的支持,在宣传与建设过程中将传统特色与现代传播理念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并进一步打造品牌效应,加强知名度,在文化的市场上加强优势。我们应该注重蜡染技术品牌意识的建立,并不断维护发展,促进品牌的运营并有效推动产业持续发展。

4.3加强政府支持,开发旅游经济

布依族蜡染在记忆的长河中犹如一个“老字号”,这门古老的技艺发展至今除创新求变之外,还依靠的是它品质的支撑。政府也应加强对布依族蜡染技艺的扶持,出台相关政策。避免文化市场因竞争而造成扭曲发展,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调动手工艺人积极性,对于粗制滥造的工艺品应进行严厉的打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美学艺术的追求也随之加强,可举办相关的艺术文化节等,例如1992年安顺地区成功举办的第一届“蜡染文化节”同时也可以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在当地的染坊开展蜡染体验活动,延长产业链,增强人们的体验感,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既是对蜡染技艺的弘扬,也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助力。

4.4加强各染坊之间的合作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布依族生活地区的染坊如今数量已不如从前那般多,且都是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也就很难大批量的去生产蜡染工艺品,所以应加强各染坊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促进产业化发展。把传统手工艺也同市场相结合,用生产性的保护实现传统手工艺的自救。

4.5传统技艺进校园

现如今很多学校都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开设美育课,弘扬传统文化。现在蜡染技艺的传承仍旧以祖辈传承为主,受外来传承影响小。如果使布依族的蜡染技艺进校园、进课堂,促进高校师生与蜡染技艺传承人开展交流协作,让传统工艺的种子在青年一代心中萌芽,将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此,促进蜡染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5结语

传统手工艺既属于过去与当下,也属于未来。布依族人恬静的田园生活以及自身的信仰等都通过一匹匹的布帛反映出来,对我们研究民俗、历史等均有一定的价值。如何让布依族传统的蜡染技艺代代流传,历久弥新,使蜡染技艺更好地得到保护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对蜡染技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被掩盖的价值重新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李丹.布依族蜡染研究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D].北京服装学院,2015.

[2]周启萌,田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布依族蜡染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基于贵州省镇宁县石头寨的调研分析[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3(04):109-115.

[3]冯小艳.从民艺学的角度对贵州苗族蜡染图案的分析与传承教育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7.

[4]艾凌珊.积极保护蜡染的知识产权[N].经济日报,2005-09-19(015).

新品会方案例10

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

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1]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

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

如其中的"卷上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

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2]

2006年以及2008年,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技艺、四川的自贡扎染技艺先后被文化部列入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007年,云南大理周城的张仕绅被确定为扎染部级传承

人。[4]2011年,海安县申请的南通扎染技艺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2014年,焦宝林被评为南通扎染技艺省级传承人。[6]大理市周城璞真综艺染坊

被文化部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7]

中文名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部级

遗产编号Ⅷ—26

申请地区云南省大理市周城、四川省自贡市

非遗传承人张仕绅、张晓平

生产基地大理市周城

示范基地大理市周城璞真综艺染坊

保护单位自贡市扎染工艺厂

其他产地印度、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

外文名称bandhnu、plangi、tie-dye

1 起源

扎染的起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汗时代,人们就已创造了扎染工艺。魏晋南北朝时,扎染工艺得到空前的发展,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一直流传至今。虽然制造业的发展与后来机器印染技术的输入,使古老的扎染工艺受到了冲击,但在祖国广大农村仍保留了这一传统的染色手艺。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保持着这一古老工,如日本、印度、印尼以及非洲等地区都有着本民族和本地区特点的扎染工艺。有的采用工具、器械进行扎染,产生了许多精细严谨而又富有节奏、韵律的花纹,不少随意自由的手工扎染也更有新意。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

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于新疆地区。据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公元408年东晋时期的作品,扎染这种工艺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成熟了。当时绞缬产品,有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海棠等;也有整幅图案花样,如白色小圆点的“鱼子缬”,圆点稍大的“玛瑙缬”,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缬”等。[8]

在南北朝时,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妇女的衣着。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绞缬的纺织品甚为流行、更为普遍,“青碧缬衣裙”成为唐代时尚的基本式样。北宋时,绞缬产品

在中原和北方地区流行甚广。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追求自然清新的思想作为一种对现代化的逆反心态,也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上反映出来。诸如扎染这种古老的方式和纹样,作为一种时尚,又将翻新流行。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2 载体

布匹是扎染的载体,没有纺织也就没有布帛、丝锦,没有了诸如此类的载体,也就不可能有在载体上的任何涂染的美术工艺。

我国纺织的历史从现存的史料看,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或西周。在商代和西周的墓葬中,都曾发现过不少玉蚕,说明当时人们对蚕桑的重视。到了春秋战国,丝织工艺进步很快,从现有发掘出来的实物和文献资料上看,当时的丝织品种类繁多,图案精美。及至汉代,丝织品和染织技法有了长足的进步,品类已可分为绵、绫、绮、罗、纱、练、纨绢、绨、缎等十数个类别。与此同时,还形成了中原地区以临淄、襄邑等地为主的丝织生产中心。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我国传统社会以男耕女织的基本经济形态形成之后不太长的时期,社会思潮中便出现了对“织女”的崇拜。汉代画像石星像图中就有“织女”的美丽形象。西汉长安昆明池畔也发

现了“织女”的石雕像。这些文物中的“织女”,也就是我国民间无数从事纺织、刺绣、

缝纫等手工艺劳动生产的妇女的神化形象。

在古代文献中也有许多纺织生产劳动的记述和描绘。

比如《墨子·辞过》:“女工作文采”,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织女的劳动已经不仅只

是纺织布帛,而且在布帛、丝织上“作文采”了。孟郊《织妇词》说:“筋力日已疲,不

息窗下机”, 生动地描绘了织女们艰辛的劳作;王建《织锦曲》写道:“红缕葳蕤紫茸

软,蝶飞参差花宛转。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描绘了织女的心灵手巧的纺

织劳动。正是她们夜以继日的劳动,创造出举世闻名的中国纺织、织染的精品。

古代织女们进行纺织的原始织机是什么模样?我想,大致就是文献上说的“踞织机”。云

南晋宁石寨山出土了汉代铜贮贝器,它的盖上有从事纺织的雕铸人物,从画面上看,这种原始的踞织机是手脚并用的。又从出土的汉代锦绮实物上看,当时的织机已经可以斜织和提花了。东汉王逸《机织赋》:“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动摇多容,俯仰生姿”,是

对织女劳作的精彩描绘。正是她们的辛勤劳作,织就了“方圆绮错,极妙穷奇,虫禽品兽

,物有其宜”的精美纺织品。

汉代铜贝器出土地的晋宁属滇池区域。当时滇池区域已有河蛮部族(西南夷中的一个强大部族。河蛮后来分为白蛮、乌蛮两支部落,分别是白族和彝族的先民)居住,我们有理由推断:在汉代,地处边陲的云南纺织工艺已经相当发达,其中必定有河蛮的纺织品,也就是说,必定有白族、彝族先民们的纺织品。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在云南元谋大敦子,洱海及金沙江流域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还发掘出大量四、五千年前原始的石质、陶质纺轮、纺锤等工具,证明了新石器时期云南已经有了纺织生产这更进一步说明,当时不但有了棉、毛、麻等织物,并且能利用天然染料,印染出白叠花布。可见南诏、大理国的纺织技术已与中原不相上下了。

又据《滇志》记载,云南丝蚕生产也很发达。赵州(现大理市凤仪镇及其周边地域)丝是遐迩闻名的,汉时就有赵州丝出口到掸国(缅甸古称)、身毒的历史。南诏时期,洱海区域就生产出着名的“红布”,鹤庆也有“井口布”出口的记载。

《前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说:“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言,使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得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毒身国……”大夏人所说的“贾”,很可能就有西南夷,即我国西南边陲的土着、商人、马帮。因为,早在北方丝绸之路开辟前的几百年,西南夷就通过数百年艰辛,以叶榆(现大理古城)为起点开辟出了一条秘密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通过这条密道,西南夷早就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东有了频繁的经济文化往来。张骞听说的“蜀贾”、“蜀布”,我怀疑有误。一、也许大夏人不太能识别我国商贾的籍贯、口音,随意说成是“蜀”人“蜀”布。张骞当时并未到过云南(张骞是从大夏沿北方丝绸之路返回长安后,向汉武帝奏报他的见闻,受汉武帝派遣才到云南来探查西南夷的秘密通道的),当时他即使见到了西南夷运到大夏的商货,也未必能够认出哪些是云南的商品。不过,无论如何,中国商贾运去的商品中必有产于云南白族的布帛、丝绸,这是毋庸置疑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时作为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叶榆、永昌的民间纺织业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和产量。这就为大理白族先民的扎染染织奠定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3 传承

秦汉

扎染“秦汉始有之”(工仪实录),已有数千年历史,这支古代染缬中的奇葩,一直以自

己独特而奇妙的美姿根深蒂固生长在人民中间,点缀、美化人民的生活。朴实无华,天然成趣的扎染这支古老的染缬奇葩,必将在中原大地重放光彩,更加绚丽。

盛唐

在南北朝时,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妇女的衣着,在“搜神后记”中就有“紫缬襦”(即上

衣)、“青裙”的记载,而“紫缬襦”就是指有“鹿胎缬”花纹的上衣。唐代是我国古代

文化鼎盛时期,绞缬的纺织品甚为流行、更为普遍,在唐诗中我们可看到当时妇女流行的装扮就是穿“青碧缬”,着“平头小花草履”。在宫廷更是广泛流行花纹精美的绞缬绸,

“青碧缬衣裙”成为唐代时尚的基本式样。史载盛唐时,扎染技术传入日本等国,日本将

我国的扎染工艺视作国宝,至今在日本的东大寺内,还保存着我国唐代的五彩绞缬。后经日本又流传入我国云南,由于云贵地区的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所以古老的扎染工艺在那里落户。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着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即为扎染而成。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宋代

宋代《大理国画卷》

所绘跟随国王礼佛的文臣武将中有两位武士头上戴的布冠套,同传统蓝地小团白花扎染十分相似,可能是大理扎染近千年前用于服饰的直观记录。经过南诏、大理国至今的不断发展,扎染已成为颇具白族风情的手工印染艺术。扎染技法的采用。使面料富于变化,既有朴实浑厚的原始类,又有变换流动的现代美,具有中国画水墨韵味的美和神奇的朦胧美,扎染服装是立足民族文化的既传统有现代的服装艺术创作。夹染、抓染、线串染及叠染等现各种不同的纹路效果。在同一织物上运用多次扎结、多次染色的工艺,可使传统的扎染工艺由单色发展为多种色彩的效果。古时候染料一般用植物染料,亦称草木染。

常用的染料有红花,紫草,蓝靛等。那时候的扎染技法有米染,面染,豆染等。即用豆面,石灰调成防染桨,通过花板涂在布上,然后煮染,可出现兰底白花的效果。根据设计图案的效果,用线或绳子以各种方式绑扎布料或衣片,放入染液中,绑扎处因染料无法渗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图案的一种印花方法。也可将成形的服装直接扎染。分串扎和撮扎两种方式。前者图案犹如露珠点点、文静典雅,后者图案色彩对比强烈、活泼清新。一般可用来做较为宽松服装、围巾等。多选用丝绸面料。

明清

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已到达很高的水平,出了染布行会,明朝洱海卫红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至民国时期,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着称的周城、喜洲等乡镇,已经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近代

扎染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1000多种纹样是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缩影,折射出人民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与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富有魅力的织染文化。大理染织业继续发展,周城成为远近闻名的手工织染村。1984年,周城兴建了扎染厂,带动近5000名妇女参加扎花,80%以上销往日、英、美、加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不应求。这里,妇女们个个在扎花,户户在入染,已成为重要的扎染织物产地。只有认真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促进织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2006年,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区为云南省大理市、四川省自贡市。

4 分类

自贡扎染

四川的自贡扎染是古称蜀颉的扎染艺术,四川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术珍品,自贡更为主要的产地。扎染的主要步骤是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自贡扎染工艺性强,以针,无一雷同,色彩斑斓,款式多样,扎痕耐久。近年研制的棉、麻、丝、缎、皮革、绒等质地的多色套染,永隽雅秀、韵味天成,图案设计富于情趣,特色浓郁。

古称“蜀颉”的扎染艺术,是天府之国的工艺奇葩,自贡更为主要的产地。自贡扎染工艺性强,以针,色彩斑斓,款式多样,扎痕耐久。近年研制的棉、麻、丝绸、绒等质地的多色套染,永隽雅秀、韵味天成,图案设计富于情趣,特色浓郁。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板蓝根。以前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都是山上野生的,属多年生草本,开粉色小花,后来用量大了,染布的人家就在山上自己种植,好的可长到半人高,每年三四月间收割下来,先将之泡出水,注到木制的大染缸里,掺一些石灰或工业碱,就可以用来染布。

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自贡扎染源于清代,包括“扎染、拔染、防染”,

是自贡传统的工艺美术品,以隽秀、清新、淳朴、富有民间特色而蜚声国内外。扎染大师张宇仲和扎染工作者在发掘整理民族艺术遗产的基础上,吸收了国画、装饰画、油画及现代画派的手法,形成了古朴、典雅、粗犷、动中求静、细腻恬适、抽象和具体巧妙结合的自贡扎染特色。自贡扎染产品,除床单、窗帘、桌布、提包等各类生活用品外,还大量生产色调各异、图案新颖的花布、装饰壁挂。1986年,自贡扎染应邀赴香港展出,《文汇报》、香港亚洲电视台等媒体予以了大规模的报道和宣传。

自贡扎染多次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工艺品,并作为特色旅游品远销美、法、德、日等国家。[11]1992年上海科教电影厂在自贡拍摄了科教片《自贡扎染》,在海内外播映反响强烈。自贡扎染历年来在各种展评优活动中,荣获“国际博览会银奖”、“国家旅游优质产品”等二十二项部级大奖。1993年,日本国乐染会主宰出原修子参观了自贡扎染厂后评价说: 自贡扎染技术“体现了中国当代扎染艺术的较高水平”。[12]张晓平作品《天音》系

列以及徐仁杰作品《卷轴画盐场古韵》 获得了2012年四川省工艺美术金奖。[13]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大理扎染

大理民族扎染采用民间图案,通过对传统的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融为一体的工艺品。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染制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传统染料以板蓝根、蓝靛为主,与化学染料相比,其色泽自然,褪变较慢,不伤布料,经久耐用,穿着比较舒适,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刺激。据说,像板蓝根一类的染料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消炎清凉作用,对人的健康有益。在回归自然、提倡保健的今天,扎染布被广泛用来制作衣裤、被子、枕巾、桌布等与人体肌肤相亲的用品,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染制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该产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其花形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充满生活气息。

其扎染分为扎花和浸染两个环节。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形成以花形为中心,变幻玄妙的多层次晕纹,凝重素雅,古朴雅致。大理白族扎染以纯棉布、丝绵绸、麻纱、金丝绒、灯芯绒等为面料,目前除保留传统的土靛染蓝底白花品种外,又开发出彩色扎染的新品种。产品有匹色布、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手巾、围巾、枕巾、床单等上百个品种。

白族扎染

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该产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其花形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充满生活气息。其扎染分为扎花和浸染两个环节。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或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形成以花形为中心,变幻玄妙的多层次晕纹,凝重素雅,古朴雅致。 大理白族扎染以纯绵布、丝绵绸、麻纱、金丝绒、灯芯绒等为面料,目前除保留传统的土靛染蓝底白花品咱外,又开发出彩色扎染的新品种。产品有匹色布、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手巾、围巾、枕巾、床单等上百个品种。巍山彝族扎染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发挥传统民间扎花工艺特色,做工精致、当然精美、图案新颖多变,具有古朴、典雅、自然、大方的特点,既有较高明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性。 彝族扎染有蓝染、彩染、贴花等系列产品。制成品有台布、壁挂、门帘、衣服、裙、帽、包、地毯及各种面料。用户可根据各种图案花布,用来制作衣裙、围腰、被面、床单、门窗、窗帘、桌椅帽等。 用扎染制作的衣裙、床单、门窗、窗帘穿在身上,挂在室内,别一番古朴、典雅的风味。

扎染布是白族特有的工艺产品,在大理城乡随处可见它的踪影。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扎染如此受欢迎,是由于它特有的有别于其它染织物的个性。它朴素自然,蓝地上的白花清清雅雅,毫不张扬,符合人的情致,贴近人的生活,充满人性色彩,是人民勤劳、质朴、纯洁、诚实、善良和乐观、开朗、热情好客等美好品格和情趣化合成的。扎染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特殊的文化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徽。

据《实仪录》载:“汉年间有染缬色法,不知何人所造。”从《南诏国传》和《张胜温画卷》中人物的衣着服饰来看,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懂得了“染采纹秀”。特别在盛唐时期,扎染已在白族地区成为民间时尚,扎染制品也成了向皇帝进献的贡品。[14]

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其花形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充满生活气息。其扎染分为扎花和浸染两个环节。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形成以花形为中心,变幻玄妙的多层次晕纹,凝重素雅,古朴雅致。产品有匹色布、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手巾、围巾、枕巾、床单等上百个品种。?

近年来,大理喜洲白族妇女在图案艺术、古代结扎技法和现代印染工艺相结合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展了彩色扎染这种新的手工印染技术。彩色扎染突破了传统单色扎染色调的局限,强调多色的配合和色彩的统一。利用扎缝时宽、窄、松、紧、疏、密的差异,造成染色的深浅不一,形成不同纹样的艺术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白族地区,一种称为"反朴法仿扎染"的工艺制品正应运而生。反朴法仿扎染是在古代扎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像扎染而非扎染,像泼画而非泼画,图案花纹兼有扎染与泼画之风格的新工艺。其特点是在扎染工艺上省去了扎结这一工序,图案花纹色晕层次更为丰富,呈现出错杂融浑、斑斓厚重的色彩效果。彩色扎染和反朴法仿扎染具有同曲异工之妙,能产生朦胧流动的风格和回归自然的美,更好地表现物像,增添艺术魅力。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云南省大理市的张仕绅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彝族扎染

巍山彝族扎染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发挥传统民间扎花工艺特色,做工精致、当然精美、图案新颖多变,具有古朴、典雅、自然、大方的特点,既有较高明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性。彝族扎染有蓝染、彩染、贴花等系列产品。制成品有台布、壁挂、门帘、衣服、裙、帽、包、地毯及各种面料。用户可根据各种图案花布,用来制作衣裙、围腰、被面、床单、门窗、窗帘、桌椅帽等。巍山彝族扎染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发挥传统民间扎花工艺特色,做工精致、当然精美、图案新颖多变,具有古朴、典雅、自然、大方的特点,既有较高明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性。彝族扎染有蓝染、彩染、贴花等系列产品。制成品有台布、壁挂、门帘、衣服、裙、帽、包、地毯及各种面料。用户可根据各种图案花布,用来制作衣裙、围腰、被面、床单、门窗、窗帘、桌椅帽等。用扎染制作的衣裙、床单、门窗、窗帘穿在身上,挂在室内,别一番古朴、典雅的风味。

日本扎染

“有松鸣海绞”是名古屋有松、鸣海地区为中心出现的扎制蓝染技术,“绞”既为扎制之

意,使用木棉布料自江户时代出现以来传承400余年而不绝,现今被指定为无形文化财加

以保护,更是东海道地区的第一名产。扎制技法多样,扎制出的纹样亦眼花缭乱,其中颇具代表性的“鹿子扎”多用于制作和服,而“手蜘蛛扎”、“三浦扎”、“岚扎”、“筋

扎”等等则是运用传统技法。多数的手工职人自年幼便开始研习,磨砺数十年间的手艺方

可出师。至今仍然活跃于手工扎制第一线的,也多为行已七八十岁的长者。采用分业制的有松鸣海绞蓝染,正是依赖着诸位熟练职人得以延续。[16]

印度扎染

在印度,扎染工艺直到今天仍在印度民族服装上广泛地使用。印度的扎染品种丰富、形式多样、制作精巧,其中以卷扎技法最具特色,产量居世界第一。[17]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现代扎染

“现代扎染是针对传统扎染、蜡染和蓝印花布这三种传统染色工艺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即在各种纺织面料和成衣上运用现代防染科学技术和各种特殊工艺手法,创造出区别于传统“三染”、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具有现代审美意义的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新图形的可产业化的艺术实践活动”。(①)作为一种独特的工艺文化,与传统扎染一样,现代扎染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还在本质上体现出自身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传达不同时代气息的特征,具有“笔墨当随时代变化”(石涛语)的开放性特点。那么,在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数码思维”和“数码行为”成为我们正常“生活方式”的今天,数字化处理技术产生的数码艺术也必然能为现代扎染艺术借鉴,并成为当代设计师创造现代扎染新图形的重要工具和主要设计语言。

现代扎染在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同时,依靠现代印染科技和设备的支持,广泛应用于真丝、棉、毛、麻、天丝、大豆纤维、腈、锦、涤、粘等各种天然、化学纤维或混纺、交织面料和成衣,完全无碍地融入了现代休闲服饰潮流。同时,现代扎染能根据市场最新的流行预测迅速反馈并利用互联网获取全球性资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最新配色方案和图形创意;运用现代扎染绞、褶、浸、注、绘、喷、拔、刷等独特工艺技法、借鉴平面构成和现代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对面料进行“整容再造”和艺术再现,创造出“有意味的形式,常以浮雕般的质感、泼彩晕化的写意效果和出神入化的抽象构成令国外高档纺织印染面料仿而却步,显现出别开生面、兼容东西方文化的艺术个性。“艺术染整”以独特的原创工艺语言,取得了世界服装流行趋势的“发言权”。

现代扎染工艺应用于时尚服饰和各种流行面料的创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推陈出新,也迥异于贵州蜡染、南通蓝印和云南大理民间扎染的东风西渐。现代扎染工艺融入欧美主流时尚服饰和流行纺织面料的成功,是将传统扎染工艺的“靛蓝情结”向现代时尚的“商业运作”转轨的成功,是由艺人习惯性心传口授式的手工作坊生产,向现代企业科学与艺术互渗共生的技术美学应用和全球化经营战略转型的成功。

这种对传统扎染观念的革命,直接催生了扎染“现代”风格的确立,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取得了令蜡染和蓝印等同宗姐妹工艺无法企及的市场美誉和商业成功。

现代扎染工艺与传统扎染、蜡染和蓝印工艺相比,最大的成功在于它敢对传统经典说“不”和对扎染“现代”市场重建所表现出的特立独行的创新精神:即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会意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回应最新国际纺织流行的呼唤,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将这一传统工艺开发成为一种能最大地满足现代人对流行服饰、面料后整理等个性需求和卓越品质追求的不可或缺的现代工艺产业,使其工艺内涵和外延呈现出动态和开放的态势。

十年来,引领扎染时尚风骚的江苏华艺和国内着名高校,纺织科研院所产研结合,一直致力于现代扎染工艺的开发研究和市场国际化拓展,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和工艺突破。今天,在滨江临海、人杰地灵的历史纺织名城南通,一个以服务于全球纺织和休闲服饰市场为己任的现代扎染产业集群正在悄然兴起。

现在,扎染依靠现代印染科技支持和对自身工艺的不断积累、扬弃和拓展,早已突破蜡染、蓝印等传统工艺只染纯棉面料和成衣的限制,而广泛应用于真丝、棉、毛、麻、腈、锦、涤、天丝、大豆纤维和各种天然、化学、混纺、交织面料和成衣,极大地拓宽了工艺适应范围,完全无碍地融人了现代休闲服饰潮流。同时,现代扎染在纺织艺术图形的设计开发方面,亦能根据市场最新的流行预测迅速反馈并利用互联网获取全球性资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最新配色方案和图形创意。肌理创造方面,充分运用现代扎染绞、褶、浸、注、绘、喷、拔、刷等独特工艺技法、借鉴平面构成和现代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对面料进行“整容再造”和艺术再现,创造出的“有意味的形式”常以浮雕般的质感和泼彩晕化的写意效果和出神人化的抽象构成,令国外高档纺织印染面料仿而却步。特别是现代扎染工艺特有的小批量、多品种、即兴式创作的特点以及灵活务实的生产方式,更是顺应了现代时尚流行瞬息万变的客观要求,为广大的国外时装设计师和休闲一族所青睐。

当然,现代扎染工艺应用于国内休闲服饰和面料相对滞后,这与我们的服装设计师对现代扎染的关注程度和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关。其实,现代扎染工艺在图形创意的杰出表现之外,无论是在环保要求、色牢度标准的国际化还是对国际纺织、服饰市场流行趋向的跟进方面,丝毫不逊于国内外现代纺织印染的要求。

现代扎染是针对传统扎染、蜡染和蓝印花布这三种传统染色工艺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即在各类纺织面抖和成衣上运用特殊工艺手法创造出区别于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新图形的艺术实践活动。这也是现代扎染能在今天为国外流行服饰接受、发展进而成为主流工艺之一的重要原因。

传统扎染在云南大理保持得比较纯粹,它在本白色的土布上绘好画稿.再用针线缝制:如平缝、折缝、柳缝等形成以线为主的一种造型手法;扎:一目、四卷等特殊扎法积点成线,疏密成面构成图形;帽子:在花型处点色或留白,用一种用耐高温塑膜将花型部位包扎起来达到防染目的,运用靛蓝染料(一种天然植物染料)进行染色的一种染色工艺。同样道理,贵州蜡染则以石蜡和蜂蜡按一定配比配好,用勺、刀和笔以蜡在面按画稿定位进行涂刷而形成蜡质保护层,在染色中形成防染效果而形成特种味道的花型。而南通蓝印花布用豆粉浆按花型版涂印在面料上形成防染层,经靛蓝染色形成花型的一种民间传统染色工艺。

传统扎染、蜡染和蓝印的工艺特点有三点:

均为靛蓝植物染料,在白色面料上染色,花型图案多取材于农村喜闻乐见的传统植物、动物、人物及远古图腾,染色后形成蓝白相间、清新古朴、可繁可简的图案花型。

染色原理均为防染。扎染用绳系扎,蜡染用蜡防,蓝印通过刻版刷浆液防染,但一般局限于单色和纯棉布面料,多用于旅游工艺纪念品,虽然国内也有人作现代改良探索,但市场推广成效不大。

由于面料、图案、染色工艺过于单一(单纯是其工艺审美特征),在现代时尚服饰应用方面难有作为,十几年前国内也曾有过蜡染时装化的尝试,颇具实力的厂家还在广交会等国内大型展会举办时装秀场,但终因戏剧性强、工艺趣味远离现代市场流行,并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故归于寂静。

因此,我国业内也基本将传统的扎、蜡、印“三染”定位于中国的“绿茶”,不是流行的“可口可乐”和“肯德基”。传统“三染”是民族的,但现代扎染却是世界的。

5 制作工艺

综述

扎染(tie-dyeing)亦称绞染.

制做扎染一般需三个步骤:染前处理,捆扎染色,染后处理

染前处理

为保证扎染制作过程中染色均匀,需对织物进行染前处理。因为织物上常带有浆料、助剂及一定成份的天然杂质。染前处理有:

退浆:目的是除支浆料,可用碱液、氧化剂或淀粉酶等药剂加水沸煮布料退浆。

用量:药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精炼:目的是除去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及残留浆料,右用烧碱加水沸煮。用量:烧碱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漂白:用于除去色素及残留杂质,常用次氯酸钠或氧化氢加水沸煮。用量:漂白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另外,丝绸的染前处理是用皂液加碳酸钠加水煮精炼。

熨平待用:用电熨斗将漂洗过的布熨平以备描绘图案及捆扎用。

捆扎染色

将已设计好的图案纹样用画粉在布上做记号或用绘稿液描上,然后捆扎或缝结布料。完成后浸入水中湿透,取出稍晾,待不滴水后放入已备好的染液中或浸染或煮染一定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

染后处理

晾后的捆所物可在不完全干透时解开扎结处,并用熨斗趁潮湿熨平整,完成。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

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从而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织物被扎的愈紧、愈牢、防染效果愈好。它既可以染成带有规则纹样的普通扎染织物;又可以染出表现具象图案的复杂构图及多种绚丽色彩的精美工艺品,稚拙古朴,新颖别致。 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构成的宁静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且青白二色的结合往往给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而平和与宽容更体现在扎染的天空中。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板蓝根。以前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都是山上野生的,属多年生草本,开粉色小花,后来用量大了,染布的人家就在山上自己种植,好的可长到半人高,每年三四月间收割下来,先将之泡出水,注到木制的大染缸里,掺一些石灰或工业碱,就可以用来染布。扎染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旧籍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制作扎染的工艺过程:"'撷'撮采线结之,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扎花

扎花,原名扎疙瘩,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扎染用的布料过去完全采用白族自家手工织的较粗的白棉土布,现在土布已较少,主要用工业机织生白布、包装布等布料,吸水性强,质地柔软。先由民间美术设计人员根据民间传统和市场的需要,加上自己一定的创作,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由印工用刺了洞的蜡纸在生白布上印下设计好的图案,再由妇女将布领去,用细致的手工按图案缝上,再送到扎染厂或各家染坊。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浸染

浸染,即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里,或浸泡冷染,或加温煮

热染,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缝了线的部分,因染料浸染不到,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纹图案,又因为人们在缝扎时针脚不一、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染出的成品很少一模一样,其艺术意味也就多了一些。

浸染到一定的程度后,最后捞出放入清水将多余的染料漂除,晾干后拆去缬结,将"疙瘩"挑开,熨平整,被线扎缠缝合的部分末受色,呈现出空心状的白布色,便是"花";其余部分成深蓝色,即是"地",便出现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来,至此,一块漂亮的扎染布就完成了。"花"和"地"之间往往还呈现出一定的过渡性渐变的效果,多冰裂纹,自然天成,生动活泼,克服了画面、图案的呆板,使得花色更显丰富自然。

扎染取材广泛,常以当地的山川风物作为创作素材,其图案或苍山彩云,或洱海浪花,或塔荫蝶影,或神话传说,或民族风情,或花鸟鱼虫,妙趣天成,千姿百态。在浸染过程中,由于花纹的边界受到蓝靛溶液的浸润,图案产生自然晕纹,青里带翠,凝重素雅,薄如烟雾,轻若蝉翅,似梦似幻,若隐若现,韵味别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拙趣。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特点

民族扎染采用民间图案,通过对传统的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融为一体的工艺品。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染制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该产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其花形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充满生活气息。其扎染分为扎花和浸染两个环节。扎花是以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具有表现范围广泛、刻画细腻、变幻无穷的特点: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形成以花形为中心,变幻玄妙的多层次晕纹,凝重素雅,古朴雅致。

大理白族扎染以纯棉布、丝绵绸、麻纱、金丝绒、灯芯绒等为面料,目前除保留传统的土靛染蓝底白花品种外,又开发出彩色扎染的新品种。产品有匹色布、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手巾、围巾、枕巾、床单等上百个品种。

巍山彝族扎染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发挥传统民间扎花工艺特色,做工精致、当然精美、图案新颖多变,具有古朴、典雅、自然、大方的特点,既有较高明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性。彝族扎染有蓝染、彩染、贴花等系列产品。制成品有台布、壁挂、门帘、衣服、裙、帽、包、地毯及各种面料。

用户可根据各种图案花布,用来制作衣裙、围腰、被面、床单、门窗、窗帘、桌椅帽等。用扎染制作的衣裙、床单、门窗、窗帘穿在身上,挂在室内,别一番古朴、典雅的风味。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6 工艺特色

概述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资治通鉴备注》详细的描述了古代扎染过程:“撮揉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与则入染矣,其色斑斓。”其加工过程是将织物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色浆进行染色,染色是用板蓝根及其它天然植物,故对人体皮肤无任何伤害。扎染中各种捆扎技法的使用与多种染色技术结合,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扎染在中国约有1500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实物是东晋年代的绞缬印花绢。唐代扎染发展到鼎盛时期,贵族穿绞缬的服饰成为时尚。北宋时期因扎染制作复杂,耗费大量人工,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从而导致扎染工艺衰落,以致消失。但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仍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除中国外,印度、日本、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也有扎染手工艺。20世纪70年代,扎染成为流行的手工艺,广泛应用于服装、领带、壁挂等。

在同一织物上运用多次扎结、多次染色的工艺,可使传统的扎染工艺由单色发展为多种色彩的效果。[18]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扎染与蜡染

蜡染和扎染都是在云南若干种民族中流行的传统印染方式,两者的原理相似,工艺上略有区别。蜡染就像照相术一样,照相术是利用光化学原理,首先对负片(底片)进行光化学反应,按照光的强度,反应程度就不一样,最后形成了越黑的影象物体越透明,越白的影象越黑,被蜡附着的面料就没有,仍然保持原来面料的颜色,在蜡附着的边缘,由于蜡的渗透,被染的颜色也形成了渗透的样子,并且颜色有从无到有的过渡效果,当年炼金的人如果继续研究化学及蜡染的话,可能就可以发明照相机了。

扎染与蜡染的染料是可以一样的,但扎染的方法更加生动,面料不是靠蜡来附着,而是依靠绳子来裹扎一部分面料,被扎住的部分不放到染料中,其他部分一样就形成了与染料一致的颜色,捆扎部分也由于液体的浸透形成了颜色的过渡。

用蜡染和扎染工艺制成的壁挂、其他工艺品,极富民族特色,一直深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若是花色呢就是扎染更自然一些。但要是论图案画呢!就应该是蜡染图案更加丰富多彩,形象地再现了人物风貌、山水花鸟、耐人鉴赏。更加生动活泼。

'700')this.width='700';" title="民族扎染">

扎染与印花

扎染是采用针、线等工具将织物根据自己的喜好扎紧,然后染色。由于扎紧处染料无法渗透,所以拆线后便形成了各式图案。它与印花不同,印花一般可以看作局部染色,要实现印花,必须先依据设计人员设计的花型制作成筛网(或滚筒),在需要的地方印上颜色,不需要的地方则不上色,所需工艺较为复杂,印出的花型也是完全一致的。扎染用染色方法达到了印花的效果,而且由于手工扎法无重现性,所以世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扎染饰品,这就是扎染的独特魅力。

扎染与数码

数码艺术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产物下的一种新兴艺术门类,反映着强烈的现代文化气息。拉萨尔—新航艺术学院视觉系主任古纳南(Gunalan Nadarajan)说:“数码艺术指的是那些运用电脑科技各方面的新发展,尤其是资讯、传播、图像、生物科学等研究成果,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和过程” (②)。这种艺术创作的形式与以往的模式有所改变。它打破了以往单纯设计师创作的模式和思维,能够把电脑科技以及相关的新信息、新技术进行集合,实现了将电脑强大的存储功能、编辑功能和设计师的创意能力组合起来,进行“人机互动”设计的超强功能的整合,进而使设计师最大化地对各种事物、各个学科体系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裂变,产生出陌生惊奇、独具一格、令人难忘和充满未来感的全新视觉形象。

以市场为导向,在相应的载体上创造出新的视觉图案,形成独具创意、适销对路和具有艺术附加值的纺织服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是现代扎染进行产业化艺术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扎染艺术突破传统、经典工艺和材料的限制,借鉴数码艺术进行现代扎染图案设计,可谓“与时俱进”。它既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又有着很强的应用实践性。

7 应用范围

嫁妆

黄河孕育了古老的中原扎染,北宋年间扎染作坊(当地称为染坊)以遍布市林,民间统称中州扎染。民间所用布料,多用白棉布,只有官府豪门才用丝绸。扎染品多用于民间姑娘的嫁妆,姑娘出嫁时,多把这些扎染的布料做成衣、裙、被、褥摆在箱柜,橱的上面,由娘嫁人抬着送往婆家,叫作“摆箱”姑娘们用这种方法,一来表现娘家富有,自己心灵手巧;二来寄托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服饰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扎染的图案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起码有数百种之多,而且各种尺寸大小都有,衍生出扎染包、扎染帽、扎染衣裙等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在现代生活中扎染作为一种高档的工艺形式,被时装工艺广泛的采用,经过设计人员的巧妙构思,采用质地飘柔的天然真丝面料、配色和纹样进行服装创作,使人们感到舒展、流畅,具有独到的民族特色。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服饰时装化的步步升温,使得扎染艺术倍受国内外消费者和时装界的追求和青睐。扎染普遍应用在丝巾以及服饰上面。扎染可用在真丝、全棉、化纤、皮革、麻、毛等面料上。件与长度不限,匹料生产不开剪,不破损,使客户任意使用裁剪。

其他

现代染料品种丰富,扎染工艺有了多种选择。活性染料可低温操作。分散染料渗透力好,直接染料效果自然。目前扎染已不再限于服饰的运用,有其更广泛的用途,将其用于室内装饰如:壁挂,窗帘,门窗,台布,沙发罩,床罩,枕套等。近年来扎染艺术又被影楼用于婚纱衬景,效果古朴典雅,别具一格。扎染壁挂是扎染产品中提炼出的最高的一种工艺,它溶合了设计师与扎染之间的伟大创造,将所有的技巧与精华表现出来,产生现代艺术——染缬壁挂。

8 文化思考

一、白族扎染是传承了千年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商品属性,更在于它的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

扎染的商品属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受到了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交换价值在稳中呈缓慢上升趋势;使用价值也是有口皆碑的,不仅在大理在云南的公共场所,例如各级政府、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厅、会客厅,机场码头车站大厅、候机候车候船室,大型展览(播)室等都能见到白族扎染美丽雅致的倩影,而且在首都的许多重要场所,例如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都有白族扎染的古朴典雅的装饰。不仅在大理几乎家家都有扎染的布帛制品或是布画,而且用白族扎染缝制的各类日常生活用品在国外早已风靡,有一件白族扎染的衣物,是国外人们的一种时尚,人群穿着白族扎染衣物成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二、白族扎染既然是传承了千年的手工艺品,既然是代代相传的手工艺品,那么,扎染就可以说是一幅艺术作品,它的制作者就是这艺术作品的作者。任何艺术家总是要将自己的理想和自己的心态倾注到作品中去的。从总的情况上看,扎染是白族千年传承的作品,它就承载着白族千年来的理想和喜爱,承载着白族,尤其是白族妇女的心理状态及其发展轨迹。从各别个例的扎染看,因为扎染者的不同,她们的理想、心态,以及对自然的取舍,取舍后对图案图样的设计处理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每一匹(一件)扎染都不可能完全雷同。所以,每一幅(件)扎染,都是一件杰出的艺术品,都是一件研究白族千年心理理想的实物,都是研究此件扎染作者艺术思想和心态的珍品。

三、白族扎染的布料历史上一贯使用的是农村妇女自织的土布(虽然现在已经很少纺织和使用了),它的扎花是唯独白族才有的,传承了千百年的民族手工工艺,它的浸染流程从染料的采拮、制作、浸染、漂晾又都是唯独白族别具一格的制作法。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白族扎染是白族民族性的一个载体,它寄托着白族的民族理想和情趣,它是了解白族民族性的一道靓丽而明亮的窗口。就这个意义上来说,白族扎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而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种具有文化价值和民族价值的商品,它的文化和民族价值恰恰就在于它的传统,丢失了传统,也就失去了它值得珍重的价值。

四、用文化剖析扎染上的图案图样。先说扎染图样的底版,也就是扎染的基调。白族传统扎染的底版全都是靛蓝色,这一方面是与扎染的染料取自苍山有关,但苍山上还有许多其它色彩丰富的自然染料,白族的先民们却偏偏选择了靛蓝色,这决不是一种偶然。蓝色的天,蓝色的海,蓝色的山,宁静而和平,造就了世世代代在苍山洱海生活的白族人民宁静和平的心理素质,也造就了白族人民对蓝色的特别喜爱。可以这样说,蓝色是白族传统审美意象的基调。

蓝底上起白花(花式、花样、图案、图样)是扎染的特色。这白色固然是扎染工艺所决定的,但也决不是一种偶然的选择。洱海碧波荡漾,浪花绽放;天宇苍空浩渺,白云悠悠;沙鸥海鸟同浪花嬉戏,苍山雪峰与长空共舞,白云、白雪、浪花,陶冶着白族人民的情操,喜白、爱白,以白为净,以白为尚,以白为美,成了白族人民的又一传统审美意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天地陶冶一方人的情操,一方山水培植一方人的性格。

9 蝴蝶花式

白族扎染之乡是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周城村也是白族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宝库。遐迩闻名的“蝴蝶泉”就在距村落一里之遥的西北边点苍山东麓。蝴蝶树、蝴蝶花、蝴蝶、化

蝶自然就成了白族人民心中的美与祝福。扎染上的图样大多数都是蝴蝶,或各种各样的蝴蝶图案,还有各种各样蝴蝶的纹饰。蝴蝶纹饰有单体蝶纹,双体蝶纹,四体蝶纹,还有无数蝶纹组成一个圆圈等等,无论是单体蝶纹还是复体蝶纹,都是朝着象征、抽象的蝶纹演变,是比现实的实体蝴蝶更高更美的艺术形象。

当然,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蝴蝶图腾的崇拜,象征着他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白族、彝族、苗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中,一些直接描摹的形式化了的蝴蝶图案频繁出现。在全身上下,帽饰、衣饰、腰饰、裙裤、鞋子上,几乎无处没有出现过蝴蝶的形象。白族的扎染、苗族的蜡染、彝族的挑花、傣族的织锦,蝴蝶图案屡见不鲜。白族更有把蝴蝶图案绣在鞋面上、鞋帮上,绣在鞋垫上的,憧憬着自己能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像蝴蝶一样自由飞翔。

对蝴蝶的崇拜是一种古老的图腾崇拜,世界上一切古老的民族都经历过这种自然崇拜的历史阶段。它的共性是对生殖的崇拜(石榴、莲花、莲蓬、鱼、蛇、蛙等等都是对生殖崇拜的偶像),但各个民族因为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又都有不同的个性。比如,汉族的蝴蝶崇拜与“蝴”“福”在汉语中是谐音有关,蝴蝶就成为“福”的象征。白族的蝴蝶崇拜很自然的跟古老的“蝴蝶泉”民间传说,以及与此相关的“蝴蝶会”(每年农历四月

十五,白族青年男女幽会于蝴蝶泉,谈情说爱)有关,也与白族“绕三灵”(古代白族宗

教祭祀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到二十五,蝴蝶纷飞的花季,洱海周围的白族男女老少,从苍山“神都”圣源寺出发,沿苍山东麓经“佛都”崇圣寺,绕到洱海边的“仙都”金圭寺。

新品会方案例11

我们从苹果的股价组成上看,尽管苹果在软件以及其他方面的营收也很理想,但它是以一家销售硬件盈利的公司。因此,苹果是一家硬件公司,但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它是一家设计公司呢?

我们可以从苹果的产品设计上找到答案。不过,如果说产品设计,那么我们还得从苹果CEO和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他的传奇人生讲起。

1976年,20岁乔布斯和沃兹(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在乔布斯父母的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十年后,苹果公司就从车库里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亿元资产、4000名员工的大企业。

随著苹果公司越做越大,苹果公司聘了百事可乐公司的主管John Sculley与乔布斯一道管理公司。随后两人对公司前景的看法开始出现分歧,这时董事会站在了John Sculley那一边。那一年,乔布斯30岁,他离开了公司,卖掉了所有苹果股票并重新创业。乔布斯新建了Next公司,准备开发新一代电脑,同时买下影视动画公司Pixar(后来成为世界最有名的三维动画公司)。

在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的期间,苹果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到了1997年,因连续亏损,最高执行官阿默利欧辞职,当时苹果已接近破产边缘,人们又想起了乔布斯。乔布斯回到苹果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缩短战线,把正在开发的15种产品缩减到4种,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营运费用。其次,发扬苹果的特色,苹果素以消费市场作为目标,上任伊始便着手开发iMac,使得电脑非常适合家庭的使用。

1998年上半年,iMac面世并取得空前的成功,苹果扭亏为盈。iMac是一款拥有半透明的、果冻般圆润的蓝色机身的电脑,重新定义了个人电脑的外观,并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象征。在iMac推出前,苹果仅靠平面与电视宣传,就有15万人预定了iMac,而在之后3年内,它一共售出了500万台。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款利润率达到23%的产品,在其诱人的外壳之内,所有配置都与此前一代苹果电脑几乎一样!

这是一次工业设计的胜利。

苹果第一通过完美的工业设计品尝到了甜头。他们的设计师曾这样说过,“这是里程碑式的设计,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和设计,并思索什么才是设计的本源。”随后,一流的工业设计体现在苹果的每一件产品上,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iPod、iPhone、Macbook air以及iPad等,无一不是当今工业设计的典范。

从乔布斯回归苹果后,苹果对于工业设计的执着几乎达到了痴狂的地步,许多评论说,这归根于乔布斯的完美主义情节。关于乔布斯的完美主义情节,我们在他重返苹果后发生的一些故事中找到答案。

有一天,乔布斯召集各部门经理开会,满脸胡子的他穿着短裤和运动鞋坐在一张转椅上,缓缓转动着椅子问:“告诉我,哪儿出了问题?”一些人嘟哝着回答后,乔布斯暴跳如雷:“是产品!那么,产品又出了什么问题?”之后,不等经理们回答,乔布斯咆哮道:“是他妈的产品!产品一点也不性感!”

在Mac电脑面世后,苹果公司在曼哈顿开第一家专卖店,乔布斯曾要求将店面所用的意大利大理石送到苹果公司总部,让他亲自检查大理石的纹理。乔布斯还曾要求一位设计师在设计新的Mac电脑时外表不能看到一颗螺丝。后来,那名设计师设计的模型里有一颗螺丝稍微露了出来,结果乔布斯将他开除了。

前苹果公司设计师雷赖利说:“苹果是世界上最精于设计的公司,这都是因为史蒂夫・乔布斯。”一些人忍受不了乔布斯的暴躁和挑剔。曾在苹果工作过的软件工程师史蒂夫・卡普斯说:“很少有人为他工作一次以上。”这从侧面佐证了乔布斯宁少勿滥的完美主义情节。

乔布斯的性格对苹果的文化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对完美的工业设计的追求方面,苹果就是乔布斯,乔布斯就是苹果。苹果是一家什么公司?有人说,苹果是一家设计公司。相信很多人认可这个答案。

我们从苹果的股价组成上看,尽管苹果在软件以及其他方面的营收也很理想,但它是以一家销售硬件盈利的公司。因此,苹果是一家硬件公司,但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它是一家设计公司呢?

我们可以从苹果的产品设计上找到答案。不过,如果说产品设计,那么我们还得从苹果CEO和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他的传奇人生讲起。

1976年,20岁乔布斯和沃兹(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在乔布斯父母的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十年后,苹果公司就从车库里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亿元资产、4000名员工的大企业。

随著苹果公司越做越大,苹果公司聘了百事可乐公司的主管John Sculley与乔布斯一道管理公司。随后两人对公司前景的看法开始出现分歧,这时董事会站在了John Sculley那一边。那一年,乔布斯30岁,他离开了公司,卖掉了所有苹果股票并重新创业。乔布斯新建了Next公司,准备开发新一代电脑,同时买下影视动画公司Pixar(后来成为世界最有名的三维动画公司)。

在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的期间,苹果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到了1997年,因连续亏损,最高执行官阿默利欧辞职,当时苹果已接近破产边缘,人们又想起了乔布斯。乔布斯回到苹果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缩短战线,把正在开发的15种产品缩减到4种,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营运费用。其次,发扬苹果的特色,苹果素以消费市场作为目标,上任伊始便着手开发iMac,使得电脑非常适合家庭的使用。

1998年上半年,iMac面世并取得空前的成功,苹果扭亏为盈。iMac是一款拥有半透明的、果冻般圆润的蓝色机身的电脑,重新定义了个人电脑的外观,并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象征。在iMac推出前,苹果仅靠平面与电视宣传,就有15万人预定了iMac,而在之后3年内,它一共售出了500万台。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款利润率达到23%的产品,在其诱人的外壳之内,所有配置都与此前一代苹果电脑几乎一样!

这是一次工业设计的胜利。

苹果第一通过完美的工业设计品尝到了甜头。他们的设计师曾这样说过,“这是里程碑式的设计,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和设计,并思索什么才是设计的本源。”随后,一流的工业设计体现在苹果的每一件产品上,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iPod、iPhone、Macbook air以及iPad等,无一不是当今工业设计的典范。

从乔布斯回归苹果后,苹果对于工业设计的执着几乎达到了痴狂的地步,许多评论说,这归根于乔布斯的完美主义情节。关于乔布斯的完美主义情节,我们在他重返苹果后发生的一些故事中找到答案。

有一天,乔布斯召集各部门经理开会,满脸胡子的他穿着短裤和运动鞋坐在一张转椅上,缓缓转动着椅子问:“告诉我,哪儿出了问题?”一些人嘟哝着回答后,乔布斯暴跳如雷:“是产品!那么,产品又出了什么问题?”之后,不等经理们回答,乔布斯咆哮道:“是他妈的产品!产品一点也不性感!”

在Mac电脑面世后,苹果公司在曼哈顿开第一家专卖店,乔布斯曾要求将店面所用的意大利大理石送到苹果公司总部,让他亲自检查大理石的纹理。乔布斯还曾要求一位设计师在设计新的Mac电脑时外表不能看到一颗螺丝。后来,那名设计师设计的模型里有一颗螺丝稍微露了出来,结果乔布斯将他开除了。

前苹果公司设计师雷赖利说:“苹果是世界上最精于设计的公司,这都是因为史蒂夫・乔布斯。”一些人忍受不了乔布斯的暴躁和挑剔。曾在苹果工作过的软件工程师史蒂夫・卡普斯说:“很少有人为他工作一次以上。”这从侧面佐证了乔布斯宁少勿滥的完美主义情节。

乔布斯的性格对苹果的文化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对完美的工业设计的追求方面,苹果就是乔布斯,乔布斯就是苹果。苹果是一家什么公司?有人说,苹果是一家设计公司。相信很多人认可这个答案。

我们从苹果的股价组成上看,尽管苹果在软件以及其他方面的营收也很理想,但它是以一家销售硬件盈利的公司。因此,苹果是一家硬件公司,但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它是一家设计公司呢?

我们可以从苹果的产品设计上找到答案。不过,如果说产品设计,那么我们还得从苹果CEO和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他的传奇人生讲起。

1976年,20岁乔布斯和沃兹(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在乔布斯父母的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十年后,苹果公司就从车库里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亿元资产、4000名员工的大企业。

随著苹果公司越做越大,苹果公司聘了百事可乐公司的主管John Sculley与乔布斯一道管理公司。随后两人对公司前景的看法开始出现分歧,这时董事会站在了John Sculley那一边。那一年,乔布斯30岁,他离开了公司,卖掉了所有苹果股票并重新创业。乔布斯新建了Next公司,准备开发新一代电脑,同时买下影视动画公司Pixar(后来成为世界最有名的三维动画公司)。

在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的期间,苹果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到了1997年,因连续亏损,最高执行官阿默利欧辞职,当时苹果已接近破产边缘,人们又想起了乔布斯。乔布斯回到苹果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缩短战线,把正在开发的15种产品缩减到4种,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营运费用。其次,发扬苹果的特色,苹果素以消费市场作为目标,上任伊始便着手开发iMac,使得电脑非常适合家庭的使用。

1998年上半年,iMac面世并取得空前的成功,苹果扭亏为盈。iMac是一款拥有半透明的、果冻般圆润的蓝色机身的电脑,重新定义了个人电脑的外观,并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象征。在iMac推出前,苹果仅靠平面与电视宣传,就有15万人预定了iMac,而在之后3年内,它一共售出了500万台。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款利润率达到23%的产品,在其诱人的外壳之内,所有配置都与此前一代苹果电脑几乎一样!

这是一次工业设计的胜利。

苹果第一通过完美的工业设计品尝到了甜头。他们的设计师曾这样说过,“这是里程碑式的设计,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和设计,并思索什么才是设计的本源。”随后,一流的工业设计体现在苹果的每一件产品上,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iPod、iPhone、Macbook air以及iPad等,无一不是当今工业设计的典范。

从乔布斯回归苹果后,苹果对于工业设计的执着几乎达到了痴狂的地步,许多评论说,这归根于乔布斯的完美主义情节。关于乔布斯的完美主义情节,我们在他重返苹果后发生的一些故事中找到答案。

有一天,乔布斯召集各部门经理开会,满脸胡子的他穿着短裤和运动鞋坐在一张转椅上,缓缓转动着椅子问:“告诉我,哪儿出了问题?”一些人嘟哝着回答后,乔布斯暴跳如雷:“是产品!那么,产品又出了什么问题?”之后,不等经理们回答,乔布斯咆哮道:“是他妈的产品!产品一点也不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