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合作构想3篇

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合作构想3篇

时间:2022-12-23 10:34:53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中小学 合作构想

摘要:学校图书馆员的任务是促进教与学。学校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应当包括专业馆员、非专业馆员、志愿者等,并且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合作构想3篇

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合作篇1

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正式实施。《公共图书馆法》中第三十四条、第四十八条均涉及公共图书馆依法为学校提供支持,培养儿童及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提高其文化素养等内容,对公共图书馆全方位服务儿童及青少年读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可见,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儿童及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方面的合作必将呈现逐渐深化的趋势。下面结合甘肃省图书馆实际,就目前与中小学的合作状态进行简要分析,进一步探讨未来甘肃省图书馆与中小学的合作途径,实现共同发展。

1甘肃地区馆校合作的障碍何在

公共图书馆有辅助教育的使命,学校是公共图书馆天然的合作伙伴。公共图书馆与学校的基本属性虽不同,但在教育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二者拥有共同目标,即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使命。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与学校合作,实现推广阅读、培养儿童及青少年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目的。就目前而言,甘肃地区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合作仍存在很多障碍。

1.1中小学缺乏专业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

中小学的人才队伍以教育教学、教学研究为主,学校图书馆或者图书室的管理人员亦是如此,导致学校图书资源的管理存在漏洞,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且全面的咨询服务等问题。学校图书馆的功能只是借还图书,没有做到参考咨询服务。

1.2外界环境限制

公共图书馆隶属文化部门,形成自上而下的交流体系,但中小学属教育部门管理,一般由学校内部部门负责图书馆的运行,受学校管理,各中小学的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没有完整的信息沟通渠道,彼此之间很少进行规模交流,即使交流大多属于两单位间的友情联谊。中小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缺乏健全的馆藏资源管理环境和统一数据库,通借通难度比较大。

2甘肃省图书馆与学校合作现状

甘肃省图书馆一直探索与中小学的合作模式,意在使馆校合作内容更丰富、合作方式更灵活、合作前景更美好,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2.1借阅服务

目前,甘肃省图书馆与中小学合作的形式主要有借阅服务,包括普通借阅、集体借阅、图书流通站等。尤其在图书流通站方面,近年来甘肃省图书馆在甘肃地区偏远山区建立了如宕昌县何家堡小学图书流通站等数十个图书流通站,及时更新流通站的图书,捐赠硬件设施,如书架、桌椅、电脑等,学校提供场地及管理人员。甘肃省图书馆还提供丰富的网络数字资源,丰富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方便青少年读者的课外生活。

2.2联合举办阅读推广活动

甘肃省图书馆主动联合中小学校来馆举办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活动,同时,积极走出去,在一些中小学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2.3开展志愿者服务

甘肃省图书馆积极接纳中小学推荐的学生志愿者,让其在馆内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全方位了解图书馆运行的同时,锻炼交际能力、学习能力及动手能力等;甘肃省图书馆还主动与中小学联系,组织校园志愿者参与图书馆志愿服务及其他工作,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甘肃省图书馆与中小学合作发展途径

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甘肃省图书馆与学校的合作方式较为单一,那么,未来甘肃省图书馆要如何做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呢?

3.1增强优势互补意识

部分中小学的图书馆藏书结构不合理、书籍陈旧、阅读环境不佳,没有足额的经费定期购买新书,有甚者常常闭门不开,造成资源浪费。而甘肃省图书馆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拥有体系完整且丰富的文献资源,馆内设有适用于青少年群体阅读的固定阅览室,每年新增大量的学生读物,开展促进青少年成长的阅读活动[1]。中小学生是甘肃省图书馆的重要读者群,中小学拥有专门从事阅读推广的师资力量,能够有效指导青少年开展阅读,提高阅读效率等。甘肃省图书馆与学校双方各自优势较明显。两者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才能将资源和利用者有效结合。学校与公共图书馆可以建立联系,共同组织阅读活动;学校也可以与公共图书馆协商,由公共图书馆提供一定数量的书刊到班级,建立班级读书角,定期更换,由学校统一管理。同时,公共图书馆要为学校做好服务工作。

3.2拓展服务内容

甘肃省图书馆应积极拓展服务内容,与中小学展开多方合作。深入学校积极宣传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让全省中小学校全面了解本馆服务内容和活动开展情况,为今后合作打下基础;积极开展读者培训工作,省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深入学校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培训,利用甘肃省图书馆学会等社会组织为学校培训一批专业的图书管理员等;拓展服务内容,如积极搜集资料,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辅导;结合馆内继续教育中心等部门,主动开辟阵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教师提供专业服务。

3.3建立健全图书馆资源共享组织

要充分利用甘肃省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就应实行资源共建共享,所谓共建共享即公共图书馆与学校或教育系统合作建设分馆[2]。

3.3.1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

建立专业强大的组织机构改变以往两个图书馆分属不同部门的格局。选择两个图书馆中管理经验足、管理素质高的人员,将其纳入到组织机构体系中去,发挥其在促进图书馆资源共享方面的作用;合理规划工作内容、职权范围和层级关系,保证各自都能够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去执行各自的任务,保障图书馆共建共享工作有效发展;建立健全评价考核体系,定期对图书馆共享信息的效果和效益进行考核,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采取改善和调整措施。

3.3.2科学设计和规划资源共享方案

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归根到底是两个不同性质、不同归属部门,必须科学进行规划和设计,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信息效能。一是共建统采、统编资源。将中小学图书馆可作为公共少儿图书馆,不仅仅接受学校管理,还接受公共图书馆指导。在采编流程中,总馆结合实际需求,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然后统一配送各馆;充分利用互联网功能,建立图书馆集群管理平台,共享数据库,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二是实现馆际互借、通借通还。在中小学和公共图书馆实行“一卡通”服务,一馆办证,各馆通用;一馆图书,各馆共享。在学校图书馆可以借还联盟内部其他图书馆图书,图书资料由学校或者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负责运回所属馆,重新上架流通,方便学校师生借阅。三是扩建24h自助图书馆。结合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站的区域分布,扩建24h自助图书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学生在社区、街道、学校等多个地方均能借阅,最大程度地满足中小学读者的需求。四是共享讲座及数字资源。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中,数字资源的购买经费占据很大比例,其中很多资源对中学师生的教学、科研大有用处[3]。联盟内部的各图书馆应做到数字资源、讲座资源共享,广大师生不必跑图书馆,在学校或者家里便直接凭读者证号和密码登录,免费使用。五是实现公共图书馆流动服务车定期开进校园。中小学应积极与当地公共图书馆联系,由公共图书馆定期将图书馆流动服务车开进学校,为广大师生进行借阅指导咨询、办证换证和借还图书,同时,更好地了解师生的阅读需求,以实现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六是公共图书馆对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为非专业人员,有的是因为身体、年龄等原因暂时脱离教学岗位的教师,有的是教师家属等社会人员,缺乏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服务意识不太强。公共图书馆应针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

3.4主动进行活动推广

由于教师群体平常工作较为繁重,如何提升教师的积极性是公共图书馆向学校推广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一是公共图书馆应与当地教育局通力合作,在教师、学生、学校组织活动的表彰奖状和结业证书上盖有教育局的公章,即被教育系统认可。二是将活动做大做强,馆校合作举办的活动在时间上要有连续性,能够持续发挥影响力,才会吸引更多参与者。三是充分考虑校方的利益,让学校真切地感受到这些阅读推广活动有利于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发展。四是相互汲取优秀的活动模式,公共图书馆可以将一些优秀的活动模式积极推广给中小学,让学校的教师及学生受益,同时,公共图书馆积极汲取部分中小学校优秀的活动经验,取长补短。

3.5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虽然甘肃省图书馆成立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这支队伍里有很多中小学学生,还制订了《甘肃省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管理章程》,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公共图书馆法》的要求下,甘肃省图书馆应采用合理的管理机制及有效的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中小学学生和教师参与其中,在志愿者活动中提高能力,收获荣誉感。随着时代变迁,公共图书馆不再孤芳自赏地等待读者到来,而要走出去,寻求适应时代的发展之路。与中小学图书馆合作就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馆校合作、资源共享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相信随着各地区图书馆不断发力,我国中小学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共赢不再是梦想。

作者:白亚丽 单位:甘肃省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合作篇2

当前,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想要高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政府、家庭、学校等多方协作,统一教育目标和教育影响,认真挖掘公共图书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保证他们能健康成长。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已经接近6000万人,广东、河南、四川、安徽等地最多。婴幼儿时期在父母身边能够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且孩子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反之,从小没有父母陪在身边的孩子就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二、如何向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

农村儿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后备军,其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且农村留守儿童的素质也关系到下一代的发展。所以,开放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就成为当前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下文将进行具体探讨。

1.设立校内图书流动站农村的义务教育多为寄宿制,且众多的留守儿童都被集中了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在农村的中小学校内设置图书流动站,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有效缓解留守儿童焦虑、压抑、失落、孤独的内心感受,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2.在农村中小学建立校内图书馆调查发现,农村地区校内有图书馆的中小学很少,且图书资源十分匮乏,有些学校的图书馆甚至不面向学生开放。且因为学校领导的工作重点在升学考核,导致图书馆的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致使学生无法获得相关的学习资源。所以,当地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积极合作,促成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丰富的课外生活。并安排专人管理图书馆,减少图书资源的损坏,保证图书馆资源的高效利用。学校还可以与市县的图书馆合作,定期开展送文具、书籍到农村地区学校的活动,不仅可以温暖留守儿童的心,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图书馆人的人文关怀,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构建青年志愿者组织为留守儿童服务

当地图书馆可以联合农村地区的学校、团委,面向本地的大中专院校招募青年志愿者,用多元化的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接触社会、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为其树立远大的目标奠定基础。青年志愿者还可以教学生打乒乓球、做游戏,主动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心理情况,经常与孩子们谈心,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孩子内心的压抑感,还可以丰富其业余生活。针对特殊情况的留守儿童,在一些节日图书馆人还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小礼物,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4.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图书馆人对于留守儿童的帮扶不要局限于图书资料的捐赠,还要在把握留守儿童心理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图书馆活动。比如,组织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到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参观,开展集体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留守儿童的整体素质。

5.制度扶持,建立体系

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课外阅读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义务,公共图书馆方面要积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服务的制度体系,让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常态化,保证留守儿童的阅读需求能够及时得到满足。针对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服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和复杂的事业,必须有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积极挖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推动阅读服务的均等化和公平性。应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需要,确定服务主题、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从制度上确保留守儿童的阅读需求能得到满足。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联合公共图书馆,形成持续的长期的图书馆资源供应链,发挥其强大的社会价值,促进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多元化和丰富化,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

作者:曹月华  单位:江苏泰州市高港区白马中学

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合作篇3

现阶段,北京市中小学校已经进入了推进优质均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内涵与品质的新阶段,对条件保障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教育综合改革大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取得了一些发展和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建设水平不均衡,管理服务水平不高,藏书质量参差不齐,与教育教学融合不够,信息化基础薄弱,专业化队伍匮乏等问题。本文大体梳理了一些现状和问题,为未来更好地发展图书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管理系统、部分学校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清大西洋、华夏网信)及实地调查。

一、中小学图书馆现状

1.馆藏图书

(1)藏书总量目前,中小学图书馆(室)1588间,馆藏资源丰富。从总量上而言,馆藏纸质图书(不含报刊杂志和工具书)总量达5862.18万册,其中小学2957.83万册,初中689.17万册,九年制学校397.14万册,完中1272.36万册,高中181.77万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63.91万册。(2)图书分类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教基〔2018〕5号规定,中小学图书馆藏书五大类22部类有藏书比例要求,第一大类和第二大类,小学和中学分别为1.5%和2.0%;第三大类,小学和中学分别为64%和54%;第四大类,小学和中学分别为28%和38%;第五大类分别为5%和4%。从表1中总体数据而言,藏书比例与教育部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3)藏书年代从全市馆藏的年代分布而言,2005年以前的馆藏,小学、初中、九年、完中、高中、十二年分别占比30.94%,33.47%,25.69%,52.79%,50.08%,37.82%。总体而言,馆藏近十年采购的图书占一半以上,馆藏较新(见表2)。传统底蕴,保存了很多珍本和善本,这都是图书馆宝贵的财富。但由于年代久远,也出现了图书破旧的情况。

2.图书馆员

目前,北京市共有中小学图书馆员1925人,从专兼职比例而言,小学专职馆员比例特别低,仅占21%,初中及以上专职比例较高,达到一半以上(见表3)。从职称比例而言,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员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比一半以上,据实地调查,绝大部分中高级职称馆员为中高级学科教师转岗图书馆员,图书馆专业类中高级职称较低(见表4)。

3.应用和服务

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在提高馆藏应用和服务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工作,有许多优秀案例,图书馆与教育教学、学生成长、校园文化和教师发展相结合,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本文仅从装备工作角度出发,着眼于图书工作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挥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员队伍的优势,主动提供服务。从市级层面而言,从2011年起到目前为止,连续开展八届“书香燕京—北京市中小学阅读指导活动”,以征文为抓手,全方位、多角度提升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包括年度征文、馆员培养以及馆藏质量提升等活动。以征文活动为例,最新一届“书香燕京”活动全市16区全部参与,共上交征文149917篇,参与学校619所。2017年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成立了服务于中小学图书馆的专业性研究实践机构—李小燕工作室,工作室以优秀的中小学图书馆专家为依托,开展馆长培训、馆员沙龙、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等工作,开拓了中小学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深化了服务领域,创新了服务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区级层面而言,各区在推动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与提升上都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各区每年都积极参与市级“书香燕京——北京市中小学阅读指导活动”,通过参与活动提高了图书馆利用效能;西城区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专业优势,与公共图书馆取得合作,为中小学图书馆员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创造便利条件;石景山区成立教育文献信息研究会,把全区中小学图书馆员吸纳为会员,与区教育学会联合开展培训活动,定期开展图书教研活动,将其纳入到了全区教育培训中,并且为区内学校统一配置了电子管理系统和电子书籍。就校级层面而言,各中小学图书馆更是充分发挥了自身特点和优势,拓展了图书馆应用。除了借阅、咨询、推荐图书等传统图书馆工作之外,很多学校创新工作思维,开展更多贴近学科、教师、学生的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围绕“教师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科研”邀请专家开展系列讲座,与教师探讨如何进行教育科研、怎样撰写科研论文、如何进行规范的基础教育科研活动等,图书馆为本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学科专业素养发展提供了有效帮助;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开办了馆刊《千帆》,至今已110期,每期都有学生图书馆志愿者的深度参与,介绍图书馆情况、宣传读书活动、展示读书心得、推荐新书、阅读经典等,并创办了图书馆公众号、小程序,将阅读服务真正做到了师生日常生活中。

二、近年来的文件及主要要求

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图联”)、教育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多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连续出台了多个指导性文件。国际图联2015年发布了《学校图书馆指南(第二版)》,对全世界范围内的中小学图书馆的使命和目的、人员和资源、活动和评估等都进行详尽阐述;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的任务和发展方向;2017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该法明确提出:公共图书馆要面向少年儿童开展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并为学校开展有关课外活动提供支持;教育部2018年重新修订了《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为各地区学校做好中小学图书馆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公安部、教育部2015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教督〔2015〕4号),从消防工作角度提出加强图书馆安全管理;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每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图书、100部优秀影视片等,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将推荐图书和影视片光盘列入全国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必备书目或更新书目。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对中小学图书馆而言是重要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面对新时期、新要求,图书馆也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转型和挑战。

1.图书馆定位清晰化

《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2号和《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教基〔2018〕5号等相关文件指出,中小学图书馆是服务教育教学、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学生、教师获取信息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对于保障教学、服务教学、改善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馆藏质量严格化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教基〔2018〕5号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图书馆应该建立和完善馆藏采购、配备办法,注重听取师生意见,建立意见反馈机制,不断提高资源质量和适宜性。定期开展清理审查,严禁盗版图书等非法出版物及不适合中小学阅读的出版物进入图书馆。

3.日常管理信息化

《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2号文件和《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教基〔2018〕5号要求,各地要将中小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纳入区域和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及配套阅览条件建设。要逐步实现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和服务形式网络化,探索动态实现区域内中小学图书馆纸质图书、报刊的联合采编、公共检索、馆际互借等功能。

4.馆藏应用拓展化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教基〔2018〕5号,规定了图书馆开放时间,包括节假日开放时间,除了基本的阅览、外借、图书推荐、开展阅读活动等传统应用之外,更强调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要求图书馆开设相关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并鼓励图书馆开展图书借阅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鼓励开展馆际合作。《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2号文件也提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育人作用”,推进图书馆与学科教学的有效结合,深度融合。与此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二条也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应当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开展阅读指导和社会教育活动。”未来,中小学图书馆与公共馆加强合作交流、优势互补将是一种发展趋势。中小学图书馆将作为书香社会的一部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校园文化,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习惯,发挥起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5.馆员队伍专业化《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教基〔2018〕5号文件要求图书馆应当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并保持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学历要求,小学图书馆管理员要求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中学图书馆管理员要求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图书馆管理员应当定期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和专业学术团体组织的专业培训,并实行学分制管理。《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2号在强化队伍建设中提到,要不断提高图书馆专业人员比例,通过多种方式吸纳优秀人员进入中小学图书馆专业人员队伍。

三、提升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几点意见

国际图联发布的《学校图书馆指南》(第二版)提出,学校图书馆的使命和目的,应当与国家的、区域的以及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的期望相一致,也应与学校课程的目标相一致。为了完成中小学图书馆的使命,回应持续发展的教育和文化环境,本文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1.开展馆藏安全排查工程 保障校园文化安全

严把中小学图书馆安全关,把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纳入依法治校中,作为中小学综合督导评估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重要内容,将教育部指导编制的《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中小学图书馆馆藏采购的主要参考依据。新闻出版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共同加强监管,严格审查参与中小学图书馆馆藏招标采购单位资质,共同加大验收检查力度。此外,在数字出版、网络文学快速发展的当下,少儿阅读也与时俱进出现了诸多新的形态,这就需要网上网下、线上线下联动出手,共同打击违规违法少儿出版行为,严禁内容低俗、质量低劣、价格虚高的少儿出版物流入市场。

2.开展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工程 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自动化与信息化能够大幅度提升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更好地服务中小学生,学校图书馆是信息社会的有效接口,必须提供既能反映学校课程,又能反映用户兴趣和文化的信息资源。目前,北京市部分区还没有完全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这就要求各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图书馆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高密度存储技术相结合,实现中小学图书馆的各个环节自动化控制、管理、检索和服务。同时,要呼应新规程的要求,加强对图书馆相关数据的研究,精准化指导阅读。

3.开展质量提升工程 优化馆藏图书质量

(1)加强源头质量建设,加强监督管理。教育、文化和新闻出版部门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和出版发行单位共同发力,根据中小学生成长和学习特点,采购适宜性图书,逐步完善师生、家长和专家学者等多方参与的采购机制,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2)严格剔旧更新操作。根据《北京市中小学图书馆剔旧工作指南》,要求各校结合实际,合理确定中小学图书馆藏复本量标准及定向补充和剔旧原则。制订增剔工作计划,严格操作,并确保生均藏书量达标。(3)不断改善馆藏结构。结合教育部推荐书目及学生、教师读书反馈和评议推荐,遴选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书。同时,重视对校本资源、特色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应用。

4.开展馆藏资源应用工程 提高图书馆使用效益

“藏”是“用”的基础,“用”是“藏”的题中之义。中小学图书馆应该制订明确的馆藏资源应用可持续发展计划,服务于教职人员的专业化发展、服务于阅读活动、服务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和信息素养提升、服务于书香社会建设与发展。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效用。

5.开展专业化提升工程 加强馆员队伍业务能力

学校图书馆员的任务是促进教与学。学校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应当包括专业馆员、非专业馆员、志愿者等,并且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其中专业馆员的职责还包括教育职责、管理职责、服务提升职责等。相关研究表明,学校图书馆员需要接受关于学校图书馆事业和课堂教学的正规教育,以发展专业知识和能力,胜任自身工作任务。专业馆员应当定期参加教育主管部门、图书馆专业研究性机构等组织的培训、业务活动和继续教育,探索将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并纳入业务考核体系中。除上述几条建议外,还应该定期对中小学图书馆服务、活动和工作进行评估,评估一方面是对图书馆工作的督促,另一方面也给图书馆一个展示自己工作成果的机会,影响学校师生和家长的认知,提高他们对图书馆工作的支持,反过来更有助于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和转型。

作者:王玉 陈谦 张涛